怎样炼太极收尾铝气沉丹田是什么感觉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676|回复: 14
太极拳练习气沉丹田法讲解[转]
文章附加说明:
以下篇文章为网上转载而来,仅供大家学拳参考!纳速网-武术之家
  拳周身动作复杂,开始学拳时,一般宜用自然呼吸,不宜强调配合腹式呼吸运动。应该在拳套熟练后再配合腹式呼吸运动。如果在练拳前后就单独练习腹式呼吸运动,较易掌握其呼吸方法;等到拳套练熟,一经指点,就容易把呼吸和动作结合起来。
  练拳前后单练腹式呼吸法(练气)介绍腹式逆呼吸法如下:
  下面就简单介绍这种腹式呼吸的练法。
  “丹田内转”与“气沉丹田”结合的练法
  正身直立,双足分开,宽与肩齐,屈膝圆档,口唇轻闭,舌舐上颚,鼻孔自然地呼吸;全身用意识引导松开。头部虚领顶劲,脊柱节节往下松沉,又要虚虚对准,胸背部的肋肌也自然地松沉。左手屈肘,掌心向上,右手屈肘,松握拳,拳背轻贴于左掌心之上,左大指轻贴于右拳虎口处,余四指轻贴于右腕骨背之下,双手停于心口前,距离约4寸许;肘不贴肋,沉肩坠肘,胸部宽舒,腹部放松而又微觉充实;两肩骨节微向前卷,使背部的皮肤有绷紧的感觉,形成“含胸拔背”的姿势。头部虚领顶劲,脊柱节节松沉,胸背部肋骨也自然地松沉;足跟、足趾与足掌轻轻沉住{目光平枧,屏除杂念,意存丹田,自觉心平气和,姿势稳当。然后两腿分清虚实,把重心移在左腿,用意识引导腹部内脏从左腰隙起轻轻做弧形向左上方旋转而上,双手随着微向左下方划弧而上旋仍停于心口{同时配合缓缓吸气,追随内脏的弧形动作,这时横膈膜自然上升,腹部自然地微向内收;吸气将尽,肛门括约肌即微微收缩,如忍住粪便状,使气聚于下丹田(在脐下中极穴),略停一停。这是一吸。
  随即继续用意识将腹部内脏轻轻下沉.双手亦于胸前心口下沉于脐前轻轻沉住;重心仍落于两腿,同时,肛门括约肌随即松开,缓缓以鼻呼气,部分气体从鼻孔流出,部分气体似感下沉于下丹田;部分气体似感流行于中丹田(脐部神阙穴);这时横膈膜自然下降,小腹自然地外凸。这是一呼。
  心要静,眼神要照顾双手的起落;身形要端正,不可摇摆俯仰;呼吸要“悠、匀,细、缓”,呼吸与动作要协调。
  这是向左方的内转下沉法。向右方内转下沉的方法用同样的姿势,仅是方向相反。可以交叉地反复练习数十下。全身骨节和肌肉都参加活动,完成“一动无有不动”的要求。
  这种“以意调息”的腹式深呼吸法,有人称作“内练一口气”,也称作“气功”或“内功”。通过横膈膜的不断起伏,内脏做轻微的旋转和按摩”运动,能够活泼内脏机制,加强气血循环,能够治疗各种慢性病。干百年来,我国的家、医学家在实践中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疗病、延年的一种方法,也是极其合乎科学的。
  附带要提出的,肛门括约肌一紧一松(紧的时间短,松的时间长),有助于治愈内痔,并能连带地作用于泌尿系统而防治遗精病、便秘、小便频数。
  拳套练熟后,可以按照“起吸落呼,合吸开呼”的拳式呼吸的原则,使呼吸与动作自然地结合起来。如果感觉胸闷憋气,必然是姿势有不正确的地方,引起肌肉不能全部放松,或是呼吸跟动作不能配合均匀,必须加以调节。如仍调节得不舒服,应该恢复自然呼吸,切勿勉强,以免发生流弊。
  练习深呼吸运动到一定程度后,会自然地产生“腹鸣”的现象,特别在练拳套每一姿势到定式时和由定式变转时由于腰胯的松沉和旋转,最产生“腹鸣”。这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是练习内功拳到一定程度后的初步的内体感觉,是“以意导气”、“气沉丹田”的结果。练气功时产生腹鸣现象,要比练太极拳来得早,这是练气功在一开始就“以意调息”的原故。腹鸣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以意导气,增强了内肠蠕动,使腹内气体相摩相荡所发出的声音,对内脏只会有好的作用。练太极拳时有“腹鸣”应不以为奇,没有“腹鸣”也不要故意追求,要听其自然。当然,因病而发生腹鸣,另当别论。
怎样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为拳家术语。在近世出版的武术刊物和古代流传下来的拳经、拳论上,经常可见。老拳师们教拳时,也常把“沉气”二字挂在口边。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写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形意拳内功经中有“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近代名家郝少如、杨振铎等也都把气沉丹田列入其练功要领的首要地位,可见“气沉丹田”之重要。然而对于一般习拳者尤其是初学者,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具体做法。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个明确而深刻的理解,应该首先弄清:什么叫气沉丹田?为什么要气沉丹田?怎样做到气沉丹田等。
一、 什么叫气沉丹田?
郝少如先生说过:“以意引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形意拳家马礼堂先生说:“清升浊降,气归脐下。吸气时会阴轻轻用意上提,气升于顶,呼气时放松,气沉脐下丹田之内。”太极拳名家郝家俊说:“胸中空洞洞,肚里沉甸甸。”以笔者愚见,气沉丹田不是别的,乃是采用膈肌上下运动为主的腹式呼吸,并使之与拳式之蓄、发、开、合相结合。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肺体尽量向下膨胀,两肋微微外开而肋骨则不要上提,下边再提肛缩肾,将腹内脏器托住。呼气时膈肌上升,两胁则向内向下合,腹内脏器自然下垂,胸中真气沿任脉下行入丹田,形成心肾相交以补命门之火的形势。胸、背、肩和腰胯始终放松,腹部则沉甸甸甚为充实。呼吸深长匀缓,作到“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的要求。形意拳大师孙禄堂先生教“鹰熊斗智”的架子时,要求把“小腹放到大腿上”,郝家俊先生教太极拳的”单鞭”时,也要求”正身塌腰,把小腹放到大褪上”,这些都是气沉丹田的具体体现。这里有两点应该说明:①气沉丹田不同于练硬功时的气贯丹田和入力丹田。“贯”和“入”是努力向下压气使其进入丹田,“沉”则是顺其自然而因势利导。好象东西在静水中随着地心吸力徐徐下降,松静自然,无一毫勉强之意。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练拳是动功,其势有开有合,有蓄有发;呼吸也必然随之,有入有出,其气也要有升有降,有紧有松,不能总是聚于丹田,僵死不动,要有鼓荡开合,纵横飞腾。这就是《神运经》上所说的“纵横者胁中开合之式,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的意思。
二、为什么要气沉丹田?
练拳之目的,一是为了强身祛病,延年养生;二是为了克敌制胜、抑强御侮。在格斗中如何能发出大力且使此力产生最大效果?如何能使对方失去平衡而倾跌,自己则稳如泰山?欲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按照拳经的规定,进行各个方面的练习而综合运用之,“气沉丹田”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健身角度来说,练丹田乃是祛病防病的关键。丹田二字,笼统地说是指从脐下到耻骨这一范围,前列腺、睾丸、女子卵巢、肾脏亦在其附近,它们统统包括于中医所说的“肾”这一概念之内。人的生长、发育、壮大、衰老等过程,是和肾息息相关的,即是和生殖、泌尿。内分泌的功能紧密相关的。通过腹式呼吸、膈肌上下运动和提肛缩肾的练习,可明显增强这部分脏器的功能,延迟衰老(中医叫补肾)。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增强后,人就可能变得精力充沛,抵抗外来风寒湿热的能力增强。对运动员来说,还可提高竞赛成绩。这一点笔者在多年教学和为人进行气功医疗中,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从练内气来说,丹田是生气之源,先从丹田结成气丘,然后即沿经络运行,形成人体经络场。所以练丹田者,可起“补肾”之功,肾气足而后武艺乃得以精进。气沉丹田时的腹式呼吸,使膈肌与腹肌力量增强,加大腹压变化,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可大大改善心脏的工作。从技击角度来看,膈肌大幅度向下运动,肺体大幅度向下膨胀,腹胃等脏器垂注于腹内,以及肩之下沉,胸肌、腹肌、腰、胯之放松、全身肌松肉坠,腹部充实而沉重,可使人体重心降低,在力学上体现了稳定作用,在运动中易于作到中正安舒,桩步稳健,灵活而具有弹性,既便于随对方进攻之势纵横缠绕、引进落空,得势时又便于腰为弓把的使用,发出丹田命门之力。这就是前辈形意拳家刘殿琛先生常说的“活泼于腰,涵蓄在胸,运丹田之力,发肾气以击人。”
三、怎样作到气沉丹田?
前边已经提到过,练拳过程中的气沉丹田是随着拳势的变化,让气在丹田(气海)与中脘之间,有提有下,起伏鼓荡。对于具有一定功夫的人来说,只要在走架时注意作到: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圆而正,塌腰松胯,开吸合呼,蓄吸放呼。吸为提,气到中脘,呼为下,气到丹田,自然而然就作到了气沉丹田的要求。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时不易掌握,可分三步去做:1、先练松静站立,即自然桩是也。无论采取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定劲桩,太极拳的混元桩,或少林拳的马步桩,都是一样。按要求将姿势站好,即将全身放松,要松而不懈,精神贯注,气势腾挪。采取自然腹式呼吸,不加勉强,多着意于放松。每天早晚各站半个小时,练上两个月左右,以达到能够彻底松静为佳。2、仍按第一步所采取的桩法松静站立,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两胁微向外张(不可向上提,胸部放松,勿有起伏),将气提到中脘。与吸气同时,两手向回收,但要沉肩坠肘。呼气时,小腹放松,外凸,会阴仍要微微提住,两胁向内向下合,同时两手向外推,以意引气,达于指梢,双脚则五趾抓地。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呼吸时两手向回去收和向外推的幅度也越来越小,最后变为以意领气向回收,以气催力向外推,从外形上看不出手的动作。如此练上半年多(多练更好),即可进行第三步。3、选几个动作简单而蓄发、开合、节奏分明的拳式,如用形意拳的劈、钻、炮,八卦掌的双撞掌、马上开弓、黑熊反背,太极拳的双峰灌耳、掩手肱捶、搂膝拗步,少林拳的挂月撞掌、十方戒、双崩拳均可。将动作与呼吸紧密结合,一定要作到开吸合呼,蓄吸放呼,闪跳为吸,发力为呼。吸为提,呼为下。练时要慢,要自然,不须练多久,就可达到气沉丹田了。这时自己会明显地感觉到:两腿前节有力,腿肚子很沉,双脚有入地之感,每一动作力之源都在脚跟,经踝骨沿腿而上,两膝有力。但大腿与腰胯则松快自如,自腰以上,各处都轻松而灵活,动作幅度增大而灵敏迅速,整个身子好像一根鞭子,鞭把在脚踝处,鞭杆在腰脊,两臂两手如同鞭梢。此后,无论练什么拳套,不论走架快慢,都可保持气沉而不浮,步稳而不乱。动作发劲,整而不散,如同风吹大树,百枝摇曳,妖娆自然,妙趣横生矣!
问:丹田在什么地方?气沉丹田怎么做的?
答:中医和气功丹田所指的有所不同,气功指:肚脐以下,会阴以上的区域,中医指:脐下三寸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们知道,意守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良好效果的练功方法与过程。意守丹田,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练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将丹田理解为这样一个范围更合适些。
人身虽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当然,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并未发现有特殊的形态和功能。但是,通过意守丹田来促进练功人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取得疗效,则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其中的机理,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揭示。
非常好的文章,很详细值得琢磨!谢谢
很好的学习资料。这才听说:中医和气功丹田所指的有所不同。谢谢楼主。
仔细阅读了,收获很多,谢谢!只是在文章1中说到吸气时是说“这时横膈膜自然上升,腹部自然地微向内收”。而在文章2中却是“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肺体尽量向下膨胀,两肋微微外开而肋骨则不要上提,下边再提肛缩肾,将腹内脏器托住。呼气时膈肌上升,两胁则向内向下合,”这里的两处中都是说逆腹式呼吸中的吸气,但说到横膈肌时却正好反向相反,能告诉我吗?我都看糊涂了。
学习学习,收获良多。多谢楼主
谢谢楼主分享, 学习中。。。。。。。。。
非常好的文章,很详细值得琢磨!谢谢
总听人说气沉丹田,今天才知道是这样,不过有点不好理解回复太极闲人关于“气沉丹田”的留言
关于“气沉丹田”的留言
网友于2011年4月28日留言:“魏老师:您好!读了您的文章让学了三年太极的我感到特别受益,心中许多疑惑与问题,在您的科学而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长期实践体悟的文章中得到启发,您的文章我都认真拜读。借此谢谢您!在此想请教一问题,能否系统地写一写有关“气沉丹田”问题?因为这一问题确实太神秘了,…… 另这个“气”与传递性的“气”关系如何?”现回复于下:
“气”是什么?“气沉丹田”是怎么回事?“气沉丹田”之“气”与太极拳引起动作的“气”是什么关系?这是学练太极拳很具普遍性的两个问题。现谈谈我的认识:
(一)“气沉丹田”不神秘
应该知道,“气”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有十分多概念的词,可以说是一个万用的代词,从宇宙之大到微粒之小,从无形的精神到各种实体存在、无论何物何事、都是可以用“气”来表示的。修练道家内丹功,位于下腹部的下丹田会发热并会感觉到有一股温热流溢出在体内流动循环,这股温热流就被称为“气”。这是道家内丹功修炼到了一定层次才能够发生和体验得到的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道家内功这种“气”与呼吸有一定的关系,但显然不是呼吸进出肺部之“气”。呼吸进出肺部之“气”毋庸置疑是大自然中的“空气”,是一种多成分的气体。中华武术普遍有“气沉丹田”之说,这“气沉丹田”的“气”则与上述道家内丹功所谓的“气”、“空气”又是不同的“气”。至迟从周秦时代开始,古今汉语中都存在着“气”、“劲”、“力”相通称的情况,有合称为“气力”和“力气”的。“气沉丹田”的“气”的实质就是这种“气”。因此,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杨氏老谱·太极力气解》、李亦畲先生的《五字诀》、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中都明显有把“气”与“劲”视为同一的反映;李雅轩先生则在他的《随笔》中明确把“气沉丹田”和“劲沉丹田”通称,孙剑云前辈在《孙式太极拳诠真·孙式太极拳的特点》中也把“气”视为是“劲”,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人身缠丝正面图说》中则更直截地指出“劲即气”。这些文献所说的“气”其实质就是人体内力,只是其中强度大的又被称为“劲”。由此可见,武术中所谓的“气沉丹田”,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人体的内力沉降于小腹部这样的一种人体力学现象。
必须明白,国际语言学名著反映:语词多义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的普遍现象。这是世界各国语言学家的共识。这种现象在中国近代之前的语言中尤其的多。打个比方就像民间草药,不同的地方相同名称的草药却是不同的草药,而不同名称的草药却又是相同的草药,在《中草药大辞典》中可以发现这种情况是数不胜数的。究其原因,与历史上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交流不普遍、没有一个权威、统一、规范的依据、如何语词地可以被引申使用等等因素都有关系。尽管现在每一种中草药都有了一个统一的学科名称,但由于这些称谓在各地民间的使用不仅有相当的地域,而且有相当的历史,所以就历史称谓而言,是必须有它们的存在,不能说哪种名称对、哪种名称错。这种情况即使到了现代,在科学论文与权威、统一、规范的教材中出现的名词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不同的概念。比如“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这是苏联医学家巴甫洛夫最先提出,在现代医学教材中概念统一的名词。然而,从很多杂志的文章中可以发觉不少人将这两者的概念颠倒互换了。虽然这是必须纠正的,而就另一方面对这些作者观点的理解而言,则应该根据文章的语言环境认识到他们所说的“条件反射”其实是指“无条件反射”,而“无条件反射”其实是指“条件反射”。而“气沉丹田”也是这样的语词。从文章的语言环境分析,近代有的先人如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有的“气沉丹田”其实是指道家小周天功的“气归丹田”,就是上述道家功修炼中温热流感觉的“气”从喉头向下沉降到小腹之内很小一个地方“丹田”的现象,是一种与人体动作(包括武术动作)无关的人体特殊的生理现象。而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有的“气沉丹田”则又与杨澄甫、李雅轩等先生所多次反复强调的与武术动作有重大关系的“气沉丹田”是相同的,是指中华武术中普遍所谓的“气沉丹田”。这种将“气沉丹田”与“气归丹田”混称,无非是各人语言表述的不同而已,而就现在的研究学练而言,显然是必须分辨清楚郑曼青先生所说的哪些“气沉丹田”是气功锻炼范围中的生理现象的“气归丹田”,哪些则是与杨澄甫、李雅轩等先生所多次反复强调的“气沉丹田”是同一概念的。
人体力学现象的“气沉丹田”是有着生理现象的“气归丹田”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就效果而言,能够使得人体的重心下降从而站立、行走稳重而使得两脚能够移动轻灵,使得人的躯体底部成为肢体动作的动力源等。这种人体力学现象其实是普遍存在于许多技艺中的,是许多技艺提高水平的重要技能。比如吹笛子必需用“丹田之气”,歌唱也必需用“丹田之气”,悬腕书法写作也必需用“丹田之气”。如果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吹笛子与歌唱就会尤其嘹亮与轻松,书写就会有“入木三分”的效果。如果不是这样,就反映技艺还是属于低层次。而使用“丹田之气”就必然需要“气沉丹田”。中华武术中“气沉丹田”与“丹田之气”更是十分普遍地应用着的。尽管“丹田”、“气”都是道家的概念与术语,佛家与佛家拳原本是没有的,然由于相互渗透、吸收,有的禅僧不仅接受这种概念与术语,还传播这种概念与术语,如历史上著名的道家内丹功大家清初柳华阳就是禅僧;而武术中少林拳主要拳种之一的心意拳就十分讲究“气沉丹田”。当然,各技艺、各拳种的“气沉丹田”应该是各有特点的,尤其是太极拳与外家拳的“气沉丹田”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但原理是基本一样的。由此可见,“气沉丹田”是一点也不神秘的,更谈不上是“玄之又玄”的。
(二)“气沉丹田”的机理怎样
太极拳的“气沉丹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的体悟,形成的原因是人体从颈开始的所有运动肌由于放松而发生层层微微的沉坠从而引起内力下降于小腹,然而头的高度又毫不下降。运动肌放松了为什么会发生沉坠?这是因为肌肉所谓的“放松”就是“松弛”,就是没有了收紧的自身作用力,由于地球的地心引力,肌肉就必然向下坠降。所以,对于太极拳而言是“松即沉”,这是太极拳所谓的“放松”与许多气功所谓的“放松”又一个本质的不同。因为许多气功是不必追求“沉”的。现代有的人喜好玩文字游戏。喜爱“放松”与“柔”,不喜爱“松弛”与“软”,更不喜爱“松懈”;喜爱说“松而不弛”、“松而不懈”与“柔而不软”。其实,对于肌肉而言,“放松”就是“松弛”、就是“松懈”,肌肉放松了就必然相对较“软”。“放松”、“松弛”与“松懈”是同义词,“柔”与“软”也是同义词。无非往往“放松”是褒义词,“松弛”是中性词,“松懈”是贬义词而已;“柔”与“软”则都是中性词。对于太极拳而言,所谓肌肉彻底放松就是肌肉的状态与完全休息时是一样的“松弛”与“柔软”。许多人以为“松弛”、“柔软”就是没有力量,这是错误的。泡沫塑料是“松弛”的,但飘在太空中的泡沫塑料可以将宇宙飞行器的金属外壳洞穿;麻雀很软,但在空中遇上飞机,也可将飞机的玻璃洞穿。世界上的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传递的,鞭子很软,你能说挥动的鞭子没有力量?因此,肌肉的彻底放松与没有力量这是两回事。并且,人体肌肉“放松”其质量仍然是存在的,肌肉层层沉坠与头的高度毫不下降就必然引起肌肉重力的下降,也就是身躯的重心下降了。必需明白的是这种肌肉沉坠是体内的反应,具体地说是肌鞘内的沉坠,因而是没有外形的变化,但确确实实有自己的感觉。而且,“虚领顶劲”还必需依赖于这种头的高度毫不下降的肌肉沉坠,所以这“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是“不顶之顶”与“不沉之沉”。而这种情况到了一定程度,就像是在凳子上放置了重物凳子变得稳固一样,必然会感到站立、行走稳重了,而肌肉重力下降也就是人体的内力下降又会引起内力在小腹部位的积蓄,这团力量又成为在腰脊的作用下身躯向下输送力量的动力源了。正是因为这样,由于地面的反作用,由于地面的质量远大于人体。从而可能发生比人体的重量还大得多的力量,人体的下端即脚同样出现这种力量,又由于人体适当反作用的反应,这股力量就会由脚向上传递,在腰脊的支配下传递到两上肢与另一下肢。这样,尽管手臂具有了比手臂本身能够发生的力量还要强大的力量也就是“劲”,然而,手臂局部又是不用力的;而脚有了腰脊传送的力量,也才能够变得“轻灵”了。当然,在腰脊的控制下,这股力量也可以很小被称为“气”。“气沉丹田”发生与作用的机理无非就是这样而已。由此可见,“气沉丹田”对于太极拳是何等的重要。显然,如果没有“气沉丹田”,也就没有传递性的力量,要出现手臂不用力又能够有力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既没有“气沉丹田”又说是“不用力”的在练太极拳,那么可以完全肯定这是属于“无气微力”,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有气无力”,仍然还是在用微小拙力打拳,虽然有太极拳的外形,只能认为是初学的、低层次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太极拳,很可能是模仿太极拳外形的气功导引而已。由于“气沉丹田”的实质是躯体的内力沉降。而逆腹式呼吸的呼气胸腹间的横隔肌下降,从而腹压增大,也能够引起内力下降。可见逆腹式呼吸的呼气是有助于“气沉丹田”的。所以太极拳当尤其需要“沉着”比如发劲时,随着不断锻炼会自然地发生逆腹式的呼气。但是,逆腹式的呼气又并不是引起内力下降引起“气沉丹田”的唯一原因。
如上所说,既然“气沉丹田”的重要功效是使得人体的重心下降从而站立与行走稳重而两脚移动轻灵、使得人的躯体底部成为肢体动作的动力源等。那么,将身躯松沉的力量不经过“气沉丹田”直接沉到脚不是更方便吗?然而,如果这样的话必然出现的结果就是:①由头颈开始向下松沉直接到达脚的“气”因为没有经过聚蓄,就必然分量不足。这就像是自来水公司没有水塔,水库的水直接流到千家万户去,水就流不到高楼层的百姓家里去了。②身躯的底部没有向下力量的聚蓄,身躯就缺乏了足够的沉稳。③太极拳的“轻灵”要求在腰脊的控制下身体重心在两脚迅速灵活转换,因此“气”必需在身躯的底部有一个就近的中转站,如果没有就近的中转站直接沉于脚,必然会造成两脚的活动都重滞呆迟而形成“双重”,那么,太极拳的“沉着”与“轻灵”就都无法实现了。因此,太极拳没有“气沉丹田”是不允许的。
(三)“气沉丹田”与太极拳引起动作的“气”是什么关系
太极拳引起动作的“气”,就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所说的“气遍身躯不少滞”的“气”、《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的“以心行气”与“以气运身”的“气”,其特征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起来说,是一种由脚开始向上传递,可以一直传递到手指的力量。从运动力学角度说,就是人体的“动量传递”。其传递形式是波浪形的,感觉就像是挥动的彩练(也就是绸带),所以又被称为“如练一气”。这种传递性力量的动力源当然不是在脚而是在“丹田”;这种传递性力量之所以能够传递也不是凭意念可以实现的,而是必需一系列的身法要领共同作用才能形成的。但就与“如练一气”的关系而言,分析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这“沉于丹田之气”是不属于“如练一气”的。为什么呢?可以用确定江河来作比对。比如现在已经确定长江的源头是青藏高原腹地的当曲。那就是说,长江的长度是从当曲某地到入海处。但当曲的水当然不是当曲产生出来的,而是雪山上的积雪融化流下来的、高原各处的地下水渗出来的等所汇聚形成的。然而,尽管如此,谁也不会认为长江是从雪山顶开始的。而且国际上所采用确定河流正源的三个标准是:①河源唯长,②流量唯大,③与主流方向一致。按照这样的确定标准,长江就应该是指从当曲某地到入海处,而不是从雪山到入海处。太极拳“如练一气”也是这样,显然“如练一气”的“主流方向”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显然,从头颈向“丹田”松沉之“气”还没有汇聚,不是“量唯大”;“沉于丹田之气”则由于还没有与地面发生反作用,也不是“量唯大”。所以虽然从头颈向“丹田”松沉之“气”是“丹田之气”之源;“丹田之气”是“如练一气”的动力源,但都还是原料,而且也都不是“与主流方向一致”的“源唯长”,因此都不属于“如练一气”。只有“其根在脚”向上传递的力量才是“源唯长、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的“如练一气”。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这样的结论不仅在理论上说得通,而且可以由实践真实地体验与证实。因此有人说上下肢的力都是由腰腹直接分流传到两上肢与两下肢的,又有人将太极拳说成是以“丹田”为中心的运动体系的,不仅违反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主宰于腰”与“其根在脚”等理论,在运动力学理论上说不通,而且也是不能由实践真实地体验与证实的,显然都是不正确的。
(四)如何“气沉丹田”
具体如何“气沉丹田”呢?近代太极拳家有很多的论述。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说:“太极之气沉丹田怎样可以做到呢?那就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将气意压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将气意压下去,那就会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体发生疾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者应当多加注意。”还说:“每练功一定要把劲沉在丹田,如能丹田里沉下劲去,人的气度一切就要变了,如沉不下去,那一切神气态度都是浮的,所以练功须练到气沉丹田这一步。”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也指出“气沉丹田”是“气逐渐积于丹田,非实腹也,慎之”。分析这几段话,除了对于“气沉丹田”重要的强调外,有关方法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
①气沉丹田形成的原因是心身放松因而体沉与松软着练拳,呼吸不是主要因素。
②气沉丹田是自然、逐步形成的,不是人为一下子可以形成的。
③要追求在太极拳的学练中始终气沉丹田。
④有人将错误的“气压丹田”的“实腹”当作了“气沉丹田”。这是应当“多加注意”与“慎之”的。
我的体悟,精神的安静对于“气沉丹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精神的安静又不是“气沉丹田”的组成部分。有篇杂志文章介绍“气沉丹田”说当练道家功精神安静到了一定层次,会突然感到有一股气由胸沉降到了“丹田”,体会到了“虚胸实腹”。显然,这所谓的“气沉丹田”也是一种纯属于气功特殊生理的“气归丹田”,不是武术中所谓的人体力学现象的“气沉丹田”。因为武术所谓的“气沉丹田”是不可能仅仅由于精神安静而一下子发生与出现的。武术所谓的“气沉丹田”主要是肌肉实际松弛因而内力沉降形成的。而且是如李雅轩与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是由于长期松软着练拳自然、逐步形成的。就是说“气沉丹田”是一种技能,不仅仅是方法。因此,初学者是不可能用什么方法能够一下子达到的或发生飞跃性突变出现的。
初学者如何自然、逐步达到“气沉丹田”呢?我的体悟那就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松软着练拳可以有丹田的沉着之劲,”就是要全身在“虚领顶劲”的前提下放松,尤其是要追求手臂的动作都是被身躯所带动、催动的,肩臂在动作中不能主动局部用力,随着身躯带动、催动手臂动作的部位逐渐下降到腰骶部,渐渐就会感觉到腰骶部有似乎微脹的沉重感觉和小腹部有一股向下催动的动力感觉,站立、行走会感到尤其的稳重与轻灵;而且逆腹式呼气时就会尤其感到这种感觉的增强。根据近代太极拳家的论述,这种现象就是“气沉丹田”。必须要十分注意的是这种放松必需是与“虚领顶劲”相互促成的,是体内的。所以,“气沉丹田”主要并不是外形方面的,也不是小腹局部的感觉,而是一种由于“虚领顶劲”前提下全身放松渐渐自然形成的有上述武术效果的技能。
对于“气沉丹田”的感觉,初学时既要有意识地培养,又不能刻意地追求,就是说不能努力地去想。如果努力地去想,也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但这是神经过敏的错觉,是不真实的;只能是渐渐地顺其自然地不求而得,水到渠成,而且当达到有了“气沉丹田”的感觉后还必须渐渐使得这种感觉成为不假思索的无意识的反应。当然,“气沉丹田”的水平是随着太极拳功夫的提高而提高的,就是说太极拳功夫越高,“气沉丹田”引起的“虚领顶劲”、稳重、轻灵与向下催动的动力就会越明显和越大。这样,太极拳不易被引动的能力、沉着与轻灵的能力、传递“如练一气”的能力、不用力的能力、爆发强大内劲的能力都会提高。可见“气沉丹田”是太极拳功夫提高的重大特征之一。因此,不仅太极拳经典古拳谱中出现了“气沉丹田”,近代太极拳著作反映凡太极拳家都是十分重视和再三强调“气沉丹田”的。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就两次提到了“气沉丹田”,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多次提到“气沉丹田”,在不少动作的论述中还都特别指出是用“丹田之气”。还强调说:“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沉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也多次提到“气沉丹田”,并将“气沉丹田”列为杨澄甫先生家传的太极拳要点之一,还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强调:“体能沉已善矣,尤须加以气沉丹田。”吴英华、马岳梁先生在《正宗吴式太极拳》中也将“气沉丹田”
列为要点之一。
太极拳锻炼当有了这种“气沉丹田”的感觉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这种感觉在练拳中始终存在,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在任何形势之下,我的气意始终是沉着的,绝不会使气意浮起。”当然,这不是仅仅“松软”练拳所能够实现的,还是必需要有多种要领共同作用的。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所有的动作都必须是起于脚的,身躯是不应该主动活动的。
现在太极拳界的事实是有许多人包括某些全国闻名的名家自以为是地误解了“气沉丹田”,将人为强行向腹部努力、憋气使腹压增加、腹部鼓大当作了“气沉丹田”;甚至有以上体下屈强行压缩胸腰椎使得腹部鼓起来、如气功表演与练某种瑜伽功那样使得腹部鼓得气球一般自以为是“气沉丹田”,并且将这种错误的做法说成是“正宗秘传”传授给弟子门。显然这样错误的做法既与身躯的松沉没有关系,也不能使得自己站立、行走稳重与轻灵,更不能由小腹向腿脚提供动力;而且这种错误的做法是违反自然的,必然还会损伤身体的健康。所以这种所谓的“气沉丹田”与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当然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显然是近代许多太极拳家都再三强调指出必须要纠正的错误。从这一种现象也可以使人明白,现代太极拳界有的名家有的所谓“正宗秘传”其实是自己想出来而冒充为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是错误的。对此,太极拳学练者是应该有所警觉的。然而,众所周知,现代太极拳界有位名家一再公开地否定“气沉丹田”,甚至搬出一位少林僧人否定“气沉丹田”的话,以此强调武术中讲“气沉丹田”是错误的,还说太极拳的“气”应该直接沉到脚,不能沉于丹田,说“太极拳家一般不提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有悖太极阴阳变化”,还说“气沉丹田”会损害健康。这些说法反映:一、这位名家不了解“丹田”说是道家的理论,并不是所有佛教徒都信奉与懂得的。二、这位名家无视太极拳经典古拳谱与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以及无数太极拳先人包括吴氏正宗传人前辈的教导与无不十分重视“气沉丹田”的事实。三、这位名家将许多太极拳家所屡屡强调必须纠正的向腹部努气、憋气的错误做法当作了“气沉丹田”。显然这位名家这种否定“气沉丹田”的说法反映了这位名家并没有得到太极拳“气沉丹田”的真传和没有真正的太极拳实践经验,是信口雌黄的胡说八道。对于这种标新立异恣意否定历代太极拳家关于“气沉丹田”的宝贵理论与经验的错误说法,太极拳学练者更是应该严肃批驳、坚决唾弃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沉丹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