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大桥成了避暑纳凉胜地 市民扎堆纳凉安全否

您的位置: >> 正文
长江新一轮洪峰昨顺利过主城 市民扎堆聚集江边纳凉
8月3日,长江洪峰过境重庆主城区。 通讯员 赵俊超 摄
  8月3日16∶30左右,长江新一轮洪峰顺利通过重庆主城区,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洪峰对我市的影响有限。
  “水淹了两级台阶,涨得不是特别厉害。”昨日16:30左右,家住朝天门码头附近的李大爷来到长江边纳凉。17:30,江水慢慢消退,码头上被淹没的两级台阶又显露出来。
  记者在朝天门码头看到,江面水流非常湍急,水面上的漂浮物也较多,七八艘两江游轮停靠在码头没有运行。不少市民来到码头,坐在江边的台阶上泡脚纳凉。
  洪峰过境,对朝天门码头的观光游轮有无影响呢?记者在两江游的售票点获知,本次洪峰过境对观光游轮运行没有造成影响,游轮正常营业,买票上船的游客与以往差不多。
  18:00左右,不少居住在朝天门码头附近的居民开始聚集到江边乘凉。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中学生模样的青年攀着绳索在水流湍急的区域嬉戏打闹,非常危险。海事部门也提醒广大市民,目前正值汛期,到江边纳凉消暑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切勿在水流过快的区域游泳,小朋友在江边玩耍一定要有家长照看。
[] [] []
[责任编辑: 彭博]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重庆精彩
黄桷树下,讲述城市的故事,见证城市的变迁,记录城市的点滴…
水煮娱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回复: 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10积分6帖子精华0UID4015947
论坛新兵,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威望0 魅力0 红网币152 注册时间
本帖最后由 栖枫湖 于
10:36 编辑
& &&&近日来,高温袭来,吉首市民感觉酷暑难耐,选择各种方式避暑纳凉。& &&&每当傍晚时,在峒河亲水码头边,聚集了成千上万人在水里戏水纳凉,扎堆下河避暑戏水如“下饺子”一样,可谓是人浪“爆棚”呀!
10:33 上传
10:33 上传
10:33 上传
10:33 上传
10:33 上传
10:33 上传
<p id="rate_38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给力!\r\n神马都是浮云\r\n赞一个!\r\n山.&红网币 + 12
" class="mtn mbn">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301 小时阅读权限40积分59148帖子精华351UID1273933
一级网监, 积分 59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852 积分
威望3 魅力300 红网币338091 注册时间
人多下河洗澡,切记注意安全。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143 小时阅读权限100积分65068帖子精华80UID3499972
【蓬莱说事】说咱老百姓的事。
威望36 魅力5050 红网币352551 注册时间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790 小时阅读权限100积分134755帖子精华630UID277380
威望38 魅力5632 红网币978812 注册时间
应该是一种享受吧。
但是带着孩子要千万注意安全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 小时阅读权限10积分137帖子精华0UID4050903
二级网民,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3 积分
威望0 魅力0 红网币805 注册时间
支持一下,谢谢!
担任红网论坛版主一职周末西安市民扎堆进山 两万辆车涌入沣峪口
来源:三秦网 编辑:秋蓉
时间: 07:53
7月下旬以来,西安天气持续开启高温烧烤模式,偶有的降水也是“昙花一现”。省气象台已连续9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网友纷纷吐槽“热得招架不住”。高温下的周末休闲,你会怎么过?是宅在家里,还是游泳钓鱼……在西安,久居都市的人们更热衷于另一种避暑纳凉方式,那就是,驾车进山去!
然而,当周末您真正与秦岭“零距离”接触时,或许才会真切感受到,什么叫人满为患、扎堆拥堵,美好的期待或许瞬间就变成了满腹牢骚。
周末扎堆进山游各个峪口人挤人
“走,进山去!”在西安,很多人喜欢在夏季进山避暑纳凉,欣赏风光。而西安人所说的山,大多指秦岭北麓的众多峪口。
沣峪口,就是秦岭北麓的一条山沟,因沣河从这里流出而得名。林木葱茏、河水清澈,是西安市近郊一处传统的消夏避暑景区。自沣峪口贯穿秦岭的210国道,如今已成为一条“旅游路”。
8月1日上午8时,记者随同进山的车流,开车经西太路和环山路,随同进山的车流很快就进入了沣峪口。在记者动身之前,曾有人这样形容周末的沣峪口,“蜿蜒的公路上车连着车,能排3公里”。对于这样的夸张形容,难免会让记者感觉不真实,可等到融入其中后,现场的感受让记者改变了态度。
到达沣峪口时,记者特意看了一下时间,上午9时12分,而此时公路上行驶的车已经放缓了速度,平均车速不超过20公里。唯一让记者感到庆幸的是,并没有被堵在路上。
进入山区不久,陆续从沿路河道看到,饱受酷暑之苦的市民在河水中尽情戏水享受快乐。沿着公路行至喂子坪时,记者更是看到众多市民或在路边的河道嬉戏,或在人工围成的水池中游泳,一些成年人也会在河道内的石头上赤脚玩耍攀爬,重拾童趣,还有人在河边沙地烧烤。
游人都散落在河道附近,并不大好统计人数,但停在路边的车辆似乎却更能说明问题。家住西影路的赵先生携妻带子专程来到沣峪口避暑,他告诉记者,平常自己工作繁忙,孩子上学,都没时间,有了假日带家人来亲近自然,“这地方好,距离市区不算太远,而且也不需要门票”。除了有车一族,还有很多的“驴友”也穿行在秦岭众多峪口之间。
“这是进入夏季以来,第4次进山避暑,每次选择的路线都不同,总想避开人多的地点,可实际上,找个人少清净的地方很难。”赵先生说,以他游玩几次的经历来看,并不只是沣峪口有这样的景象,在假日里,人头攒动,这一现象在秦岭北麓的很多峪口都在上演。
道路变成“停车场”没到中午已饱和
在沣峪口进入山区路段的岔路口,西安市交警支队长安大队秦岭中队的交警正在对进山的车辆进行检查,检查的对象主要以7座的微型客车为主,最担心的就是车辆超载。
一位正在执勤的警官告诉记者,近期从沣峪口进山的车辆是往年的近两倍,而且几乎一整天都成了进山的高峰期,导致出山的时间延长到深夜。210国道秦岭段本身就“危机四伏”,平日交通警察便要严加监管。而节假日成千上万的人流和车辆,一字排开在山崖间缓慢行进,让人“操碎了心”。
上午11点,记者从喂子坪返回下行出山,沿着山路,看见进山的车辆一辆接一辆,原本记者还想对上行的车辆进行粗略的统计,但因为车辆太多,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当行驶到沣峪口进山的三岔路口时,记者看到,交警部门已经在道路上设立了“前方车流量饱和请提前分流”的提示牌。沿着三岔路口向北行驶,一直到环山路的沣峪口转盘处,约1公里的路段,排队等候的车辆足有千余辆。由于车多路窄,加之司机缺乏文明驾车意识,造成了此间屡屡拥堵,道路变成了“停车场”。
11时30分,记者赶到了高冠瀑布风景区,在这里,前来游玩的市民相比沣峪口少了很多,但等待进入景区的车辆,仍然排起长队。一位附近村民告诉记者,“每逢周末,情况必定如此。今天的情况比起上周,要好很多,至少堵车的时间断断续续,并不是一直持续在堵,但今天的堵车比起之前,提前了两小时。”
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太平峪。在进入太平森林公园的太煤路上,几乎每过10分钟就会见到骑摩托车巡逻的交警,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缓堵保畅。草堂中队的交警告诉记者,周末时段,进山的车辆有8000余辆,最容易造成拥堵的时间是在下午4点至晚上9点,他们中队10个人要负责15公里长的道路,哪里路边有人随意停车了,哪里发生了车祸,都要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置。
17人指挥两万辆车一天工作超15小时
周末的沣峪口,最高峰有2万辆私家车途经进山,平时也会达到五六千辆,按一辆车5人游玩来算,周末通过沣峪口进秦岭山中会有10万人,交通压力和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西安市交警支队长安大队秦岭中队的交警告诉记者,从正式民警到辅警,一共17个人,不仅要设点对交通进行疏导,而且要对10多公里的山路进行巡逻。每逢周末,需要全体上班,因为越是周末,越是忙碌。
“周末上山的车辆从早上9点之后,开始大幅度增加,一直会持续到下午5点左右,车流量最大的时候集中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而出山的下行车辆,从3点以后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交警告诉记者,如果遇到有小剐蹭或一些轻微事故,他们每天上班的时间会更长。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去年同期,民警晚高峰执勤最晚只到9点半,但今年已有过执勤到12点半的时候,就是因为返程的车流量太大了,工作时间甚至超过了15个小时。
负责执勤的交警告诉记者,头一天执勤完,第二天一大早,睡眼惺忪地爬起来继续开始工作,但疲惫仍然难以消退。用他们的话说,这叫“周末恐惧症”,平日里几千辆车进山时,交通维护与几十公里的巡查已经很辛苦,一旦到了周末和节假日,几万辆车一拥而入,头感觉要炸开了一般。
为什么沣峪口的人和车最多呢?用沣峪口沿线的很多农家乐老板的话来说,由于近期高温且降雨较少,环山路沿线多个峪口中的河流几乎干涸,而只有从沣峪口进去才能真正玩到河水,所以从这里上山的车辆非常集中。
周末进山要趁早晚了车都没处停
这么多车涌入秦岭,拥堵似乎成为了必然,这也难免会让游客多有不满。对于这趟秦岭众多峪口之行,除过车多、路堵、人多,这些现状的背后,让记者感受较深的是车没处停。
记者在环山路采访,沿线并未看到正规大型的停车场。即使在很多景区,由于地形地貌所限,停车场也是相当缺乏。在沣峪口内的喂子坪附近记者看到,很多市民都在路边与河道之间空地上的“停车场”停车,据收费人员说,这都是他们自己建的。不过,即使是这样的停车场,数量也并不多,在记者逗留的1个小时里,不时有游人因无法停车而离开。
在一些景区记者看到,不少车辆都是随意停放在路边,占用了近一个车道,使本就不算宽敞的道路,显得更加拥堵和混乱,大大降低了通行效率和游客兴致,很多市民是“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常年喜欢自驾在秦岭周边游玩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周末进山游一定要趁早,晚了车都没处停。文/本报记者谢斌实习生秦之琳林卓君孙秀秀 图/本报记者马昭见习记者田丛
上一篇: [08-02]下一篇: [08-02]
投稿邮箱:
备案号:陕ICP备号-1 新闻热线:029-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或发邮件 本网法律顾问:郑军新律师&&字&&体:【&&&&
  姗姗来迟的高温天气势汹汹的发威起来,让习惯了多雨清凉的市民感觉不适应。或进山或下水,或逛超市或遛书店……面对高温,市民消暑纳凉也有各自的高招。
  市民扎堆白云山避暑
  大热天的,晚饭过后,“后花园”白云森林公园就成了市民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不过,上周的强降雨导致的公园路面边坡塌方等还没有完全修复,市民进山纳凉要多注意安全。
  炎炎烈日,在白云山丽阳坑戏水备受孩子们喜欢。昨天上午,记者在白云森林公园看到,在丽阳坑几处平坦的地方,挤满了在这里玩水的孩子,打水仗、捉小虾,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或跳舞、或打羽毛球、或爬山、或散步……如果说白天的白云山是孩子们的天堂,晚上的白云山就成了全民的纳凉场。昨晚7时至7时20分,记者目测,大约有500多人进山,热闹程度不亚于市区中山街繁华路段。
  白云森林公园管理处开发科科长魏以荣告诉记者,这几天来白云山纳凉的市民激增。但现在某些路段被雨水冲毁的路灯还没有维修好,所以上山的市民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准备一支手电筒。夏季也是蛇虫经常出没的季节,步行的市民最好靠路中间走,尽量不要接近草丛。
  由于到白云森林公园纳凉避暑的市民很多,白云森林公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市民安全避暑,白云森林公园将于近期开始实行夜间车辆禁行。
  南明湖畔的“纳凉文化”
  或散步、或打太极拳……这两天持续高温,夜幕下的南明湖畔,同样成了市民消暑纳凉集聚之地,“纳凉文化”为南明湖奉献了又一道风景。
  “只要天不下雨,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来防洪堤上锻炼,每次来都会发现很多人聚在这纳凉,很热闹的。”太极拳打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的叶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空气比较清新,来这里打打太极拳,锻炼锻炼,比闷在家里要好。
  江滨公园在灯光的掩映下别具特色。园内霓虹闪烁,五彩缤纷,煞是好看。公园里男女老少,前来纳凉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小孩们手中拿着在公园门口买来的“流星火箭”不断的将手中发光的“小火箭”用橡皮筋弹射到夜空中,为公园的优美夜色增添了一抹色彩,有几位老人坐在花坛边,开着自带的音响和麦克风,拉起了二胡唱起了越剧。展览馆门口,一群穿着年轻的大妈随着便携式音响里的音乐翩翩起舞……
&&& 逛街散步也消暑
  面对迅速飙升的高温,超市成了不少市民消暑的好去处。这不,最近这几天高温来袭,市区各大超市的人流量猛增。
  昨晚6时40分许,在市区解放街一家大型超市的电梯入口处,记者看到一溜排开的阿姨们,她们可不是等电梯,而是在这里蹭凉快呢!据一位阿姨介绍,这几天,每天吃过晚饭,大家就会自发地到超市来乘凉,人手一把小扇子,借着超市空调的凉风,一边唠嗑,一边乘凉,一个晚上就这样在清凉中度过。
  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段时间随着天气逐渐变热,到超市的人几乎呈现突增状态,尤其是超市的图书销售区域,来看书的几乎是放暑假的小朋友。记者看到孩子们或站、或干脆坐在地上,看得很起劲。
  和超市小范围的图书销售区域相比,面积大得多、图书品种更丰富的新华书店,在这个炎热的暑假,又迎来了人流高峰。记者看到偌大的书店内,与外面的炎热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在这清凉的世界里,到处都是看书的人。
  在市区最繁华的中山街,几乎所有的沿街店铺都打开了空调,丝丝凉气不断从商铺门口冒出,这给不少市民纳凉提供了方便,人们干脆就在街边一边逛街一边蹭凉了。
&&& 游泳健身迎来旺季
  不论是游泳馆还是健身房,在这个炎炎夏日,健身消暑的高峰也悄然来临。不过,运动专家说了,健身消暑也要讲究科学。
  昨晚,在市区尚水游泳馆,250平方米的室内游泳池里已有不少市民在水中畅游。在冰凉清爽的碧蓝泳池中,有些是朋友同事结伴而来游泳健身,有些则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同戏水享受天伦之乐……人们自由自在地在泳池中嬉闹玩耍着。
  每年暑期都是游泳旺季,各地的泳池都会处在爆满状态。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30多处游泳场所,而市区仅有10多处,远远无法满足游泳的需求。记者了解到,一般每天晚上7时到8时,是游泳馆最繁忙的时段,市民们要游泳最好避开。健身专家提醒市民,夏日游泳尤其注意避开晚餐前后这个时间段,因为不论空腹或是饱腹游泳都不利于健康。
  这边游泳馆里清凉消暑,那边健身房内的人们则在挥汗如雨。随着暑期炎热袭来,市区各大健身场所也火了起来,众多市民纷纷参与到健身的行列之中。
  昨晚,记者在市区一健身中心看到,前来健身的人们在各种运动器械上挥洒汗水,其火爆程度让健身房内的跑步机、动感单车愣是没有一台空闲。据健身中心负责人说,每年从6月份开始,除了学生之外,很多成年人也选择在这个季节进行健身锻炼。到健身房学跳各种健身操、练习舞蹈、瑜伽等已日益成为很多上班族的一种减压消暑锻炼方式。
&&& 体育中心:锻炼纳凉两相宜
  踢足球的、打羽毛球的、跳绳的、跑步的、散步的、骑自行车的……小到还抱在手里的娃娃,大到坐着轮椅的白发老人,都在绿茵场上找到了不插电的清凉。昨晚7时许,记者来到市体育中心,粗略地数了下,体育中心足球训练场(小场地)上已经聚集了240多人。
  “这里空旷,比较凉快,特别是这个时间出来走一走,吹吹风很舒服。”吴先生和老伴已经沿着跑道走了5圈。他说,这里空旷又通风,来锻炼纳凉两相宜,只要是不下雨的日子,他和老伴总要来走上几圈。
  拎着水壶,家住绿洲花苑的雷女士带着上小学的女儿也到体育场来纳凉。“这两天突然热起来,不开空调家里实在呆不住,开了又怕孩子感冒。这里不仅凉快,而且很安全。”
  有了玩伴,孩子们尽情地玩耍,聚到一块儿的家长们也有了交流育儿经的场所。而足球场边上的篮球场,同样人声鼎沸。
   |  |  |  | 
Copyright & 2009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避暑纳凉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