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cocam安卓版褪色是那个图标

超好用的修图APP 带你深度了解VSCOcam
日 00:10&&&出处:&& 作者:韩宇琦&& 编辑:韩宇琦
& &正确曝光、构图适当固然是衡量好作品的其中几个标准,但如果没能拍出预期的效果,是不是意味着好照片就这么扼杀在摇篮了?当然不是。随着后期软件越来越受到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它的操作步骤不同于PS那般专业复杂,调整一些参数就可以让废片重生,于是修图APP基本上成为每个手机用户的必备软件。而当下流行的修图软件越来越多,不同软件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特色,到底该如何选择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一款我功能强大,用途范围之广、主打滤镜,同时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欢也经常用的修图APP――VSCO cam。VSCO cam简介& &&VSCO cam是一款可免费下载,但含内购的修图软件,主打滤镜。对于初次接触到VSCO cam的人或许会很不习惯,因为它的操作界面不同于其他软件,加之满屏英文,给人感觉更是无从下手。但为什么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首选修图软件呢,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滤镜功能的强大,另一方面VSCO cam可以保存无损高画质的JPEG照片,不会对照片的分辨率进行压缩。& & 那么面对一个陌生的操作界面怎样可以更快上手呢,如果你英文不好,可以考虑记下以下单词:Exposure曝光、Contrast对比度、Straighten拉直照片、Crop裁切、Sharpen锐化、Saturation饱和度、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Shadows Save阴影修饰、Temperature色温、Tint色调、Skin Tone皮肤色调、Vignette暗角、Grain颗粒、Fade褪色、Shadows Tint阴影色调、Highlights Tint高光色调。记住这些在其他的手机照片处理软件上也同样适用。进入VSCO cam的修图界面,位列第一的是标有“小刷子”符号的滤镜功能,挨着它的就是修图工具,依次是:曝光、对比度、拉直、剪裁、锐化、饱和度、高光修饰等。& &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VSCO cam的注册。当填好你常用的邮箱和昵称后,下一栏看到填写Twitter账号会有些犯蒙,毕竟翻墙才可以下载注册Twitter,过程太过繁琐。其实这一步可以直接略过,填好8位以上的密码,勾选同意,此时邮箱会收到确认邮件,点击绿色按钮VERIFY NOW,返回APP选好昵称,就可以完成注册了。& & 了解了基础操作,作为一款主打滤镜的APP,下面就来说说VSCO cam的精华部分了――色彩丰富多样的胶片滤镜。VSCO cam上的滤镜数量可以说非常丰富,万能的度娘告诉我全套滤镜至少包含117种之多,庞大的滤镜数目分分钟秒杀那些需要翻墙使用的APP。除了少许自带滤镜,大部分还是需要付费购买的。APP Store里有售的滤镜包大多以组合形式售卖,价格在2.99$至5.99$区间,面对萌萌的的价格,那些有选择恐惧症的人应该如何挑选适合的滤镜修饰我们的照片呢,接着往下看。VSCO cam滤镜& & VSCO cam的滤镜是以字母数字来命名,例如A1、P5,少数经典滤镜以完全数字的方式命名。这里需要提一下,任何滤镜直接处理照片都会显得生硬,因此叠加使用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下面着重介绍几款热门且实用性强的滤镜胶片:C系列胶片:C1-C3:Vibrant/Classic,代表了鲜亮,经典,特点就是足够鲜艳! C1-C3是为各种各样的场景和用途而创造出来的永恒且万能的预设。C4-C9则是彩色古典风格,以浓郁的彩色为基调,用于肖像或者随性拍摄最适宜不过。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自然光 &拍摄对象: 植物选用滤镜:C1+8,拍摄对象是绿叶和红花反差强烈,因此选用对比强烈,色彩鲜艳的C1滤镜。Exposure(曝光度)-1 、Contrast(对比度)+1 :降低曝光亮度同时增加对比度,使红花与绿叶的对比更加强烈;Sharpen(锐化)&+8:使画面细节部分更加清晰锐利;Saturation(饱和度)+2、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3:使画面整体更亮,高光修饰辅助调和色彩, 使画面更加柔和。Before / After光源:室内环境的自然光 &拍摄对象: 食物+玩具选用滤镜:C6+8,照片主体为黄色和蓝色,是具有冷暖反差的颜色,需要突出色彩对比,增加鲜艳度。Exposure(曝光度)-2 :使两种不同色调产生鲜明对比,增加食物的立体感;Sharpen(锐化)&+8:使画面细节部分更加清晰锐利;Saturation(饱和度)+1、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2:使食物更具光泽,同时突出静物不同的色调,高光修饰辅助调和画面色彩。X系列:X1-X3:Black & White/Heavy Fade黑白,高度灰。X4-X6:Black & White Light Tone黑白,亮色调,浓烈而温柔的色调。X系列是黑白色调B系列的完美补充,以华丽的灰色调和强力的灰度为荣,会有很强的褪色感。因此适用于做旧题材,充满年代味道。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自然光 &拍摄对象: 建筑+吊车选用滤镜:X1+8,照片主体为高楼,拍摄角度又是仰拍,这里选用了黑白色系以更好的突出建筑的高大。Contrast(对比度)+2:黑白对比强烈,可以增加建筑的厚重感;Sharpen(锐化)&+8:使建筑和吊车的线条更加清晰,画面更加锐利,有硬度,大大增加了高楼和吊车的质感;Saturation(饱和度)+4:辅助增加画面整体的质感,高光修饰这里不做改变,因为增加高光会使画面整体亮度增加,色彩对比程度会随之降低,无法表现定位。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自然光 &拍摄对象: 高楼+云彩选用滤镜:X4+6,云彩与高楼做伴,整体画风不像上一组整体很硬朗,所以选用了偏黄色的柔和色调。Exposure(曝光度)-3:加重画面中云彩的厚度;Sharpen(锐化)&+6:加深画面上部云彩的轮廓,右下部的高楼更加硬朗;使建筑和吊车的线条更加清晰,画面更加锐利,有硬度,大大增加了高楼和吊车的质感;Saturation(饱和度)+2、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2:辅助增加画面整体的对比度,整体画面色调柔和许多。A系列:A1-A3:Analog/Archetype拟真,典范。受到拟真胶片的启发,提高了中间色的同时轻微过曝,拥有柔和的色调。是拍摄肖像,室内和食物的完美选择。A4-A6:Analog/Aesthetic拟真,雅致,饱和度较低。A7-A10:Analog/Essential拟真,本质。带着轻微的蓝色调、弱化的高亮光和轻柔的亮度,是胶片的重现。Before / After光源:室内环境的暖光灯 &拍摄对象: 食物选用滤镜:A6+8,灯光较暗的室内,A6更能结合所拍内容凸显整体画风的精致。Exposure(曝光度)-1 、Contrast(对比度)+1 :暗环境下如果一味调高曝光量,会显得整体画面色调失调,颜色过于接近,如此设置可??以突出明暗对比;Sharpen(锐化)&+6:画面细节比较多,适当增加锐度可以使画面更加精致美观;Saturation(饱和度)+2、:考虑到灯光为暖色调 增加饱和度会使画面整体偏暖偏明亮,食物更富有色泽,高光修饰不变。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自然光 &拍摄对象:气球+建筑选用滤镜:A3+6,画面下部较暗,而气球为鲜艳的黄色,接近于文艺小清新风。Exposure(曝光度)-2 、Contrast(对比度)+1 :加深画面的明暗对比,使建筑和气球都更加立体;Sharpen(锐化)&+6:画面整体更加简洁,明快;Saturation(饱和度)+2、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2:整体色泽更加艳丽,清晰,既凸显了小清新也不失文艺。E系列:E1-E8:Essence/Archetype,精华,本质。泛出灿烂亮光和深层阴影,可以带你回溯消费级胶片的黄金年代,阴影处深藏的靛蓝色搭配亮处流出的橙黄色。E1-E8整体来看色彩十分通透,不会留下过分修饰的痕迹。因此相比较其他系列,实用性和适用性也就非常高,几乎所有题材的都可以用它来处理,更是捕捉古典胶片精髓的好手。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自然光 &拍摄对象:静物选用滤镜:E2+12,除了摩托车是抢眼的薄荷绿,周围则呈现黄色系,因此修图重心放在突出摩托车上,依照图片细节可以考虑做成日系风格。Exposure(曝光度)+2 、Contrast(对比度)+1 :日系风格需要调亮曝光度,为防止画面色调趋于一致应同时加强对比;Sharpen(锐化)&+6:画面整体更加清晰明朗;Saturation(饱和度)+1、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12:润饰整体色调。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自然光 &拍摄对象:静物选用滤镜:E6+10,搭配向日葵插在花瓶中的静谧之感。Contrast(对比度)+1:曝光亮度不变,对比度增加以突出向日葵花瓣的纹理和细节;Sharpen(锐化)+5:针对这张照片,+8以上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失真情况,所以此处不推荐过高;Saturation(饱和度)+2、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2:静物为暖色调,并且颜色艳丽,因此还是突出颜色的鲜艳为最终目的,高光修饰也可随之增加。P系列:P1-P3:Instant/Warm拍立得,暖色。P系列是仿照拥有暖调奶油色的消费型拍立得胶片的典范。P1-P3是拍摄食物,日常生活的最佳选择。P4-P6:Instant/Cool拍立得,冷色。P系列的第二部分,P4-P6表现出的是拍立得浓烈冷色调的风格,适合一些情绪的表达。P7-P9:Instant/Classic拍立得,经典。胶片系列的第三部分,更加凸显了怀旧气氛。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自然光 &拍摄对象:食物选用滤镜:P5+12,精致西餐、格子桌布最适合怀旧复古风格。Contrast(对比度)+1:曝光亮度不变,对比度增加以凸显餐盘以及食物的立体;Sharpen(锐化)+5:细节部分并不多,中间值就完全可以;Saturation(饱和度)-2:此处应调低饱和度,增加黑暗的重色,无需调整高光修饰。?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夜晚 &拍摄对象:建筑+河流选用滤镜:P8+8,夜景搭配冷色调更加渲染了照片的韵味。Exposure(曝光度)-1、&Contrast(对比度)+1:曝光亮度调低同时增加对比度,是黑夜更加深邃,建筑轮廓又更加凸显;Sharpen(锐化)+4:夜间拍摄的画质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锐度不应过高,中间值偏下即可;细节部分并不多,中间值就完全可以;Saturation(饱和度)+1、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1:增加整个画面的润饰效果。其他系列:T1-T3:Faded/Moody淡色,阴郁。T1-T3拥有高度的灰度加之戏剧般的色彩。T系列将气氛带入到一个非常适合环境,自然及暗光照片的范围。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暖光灯 &拍摄对象:室内装潢选用滤镜:T1+6,灯光偏暖色调的咖啡店,加上室内梦幻的装潢――纱帘和星星吊坠,配合T1可以更加凸显画面的朦胧感。Exposure(曝光度)-3 、Sharpen(锐化)+10:增加对比度,画面细节较多的情况下锐度可以调大一些;Saturation(饱和度)+3、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5:增加画面色彩的艳丽程度,高光修饰辅助增加色彩的对比。H系列:H1-H3: Polychrome Summer多彩夏日。擅长拍摄潮流,生活和静物,是一个完美的通用包,微妙的粉色、黄色、紫色调唤起夏日时光的美好回忆。H4-H6:Polychrome Winter缤纷冬季,利用低调的冷色创造出冬季的梦幻色彩。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自然光 &拍摄对象:天空+海+静物选用滤镜:H2+10,是一个可以唤起夏天回忆的滤镜。Exposure(曝光度)-2:因为天空和海水都呈蓝色,远处的山也接近蓝绿色,需要调高对比度&;Sharpen(锐化)+6、Saturation(饱和度)+1:渲染画面中不同蓝色的色泽,分别使天空和海洋的颜色更加饱满、立体。B系列:B1-B3:Black & White Classic黑白,经典。简单却经久不衰,凭借出色的阴影细节和对比度,可以轻松处理各种黑白变化。B4-B6:Black & White Moody黑白,阴郁。暗环境下,B4-B6让肖像变得有力而深沉,大大提高了纹理和环境的细节表现。Before / After光源:室外环境的夜晚光线 &拍摄对象:天空+房屋选用滤镜:B5+9,同样是建筑风格的这张照片选择了B5滤镜,结合照片内容本身,有一半天空留白,因此选择了颜色对比更为深邃的。Contrast(对比度)+1 :曝光亮度不变,对比增加,使照片中电线或者围栏的线条更加明朗。Sharpen(锐化)+2:画面内构图比较简单,仅仅是黑白蓝三色,因此锐度稍作修整即可;饱和度和高光修饰这里都不再做改变。VSCO cam滤镜总结   小工具及含义:【Exposure 曝光】滑块向左变暗向右变亮;【Contrast 对比度】滑块向左整体对比度小,向右增加对比度;【Rotate 旋转】改变方位;【Crop 裁剪】让照片获得你想要的重点;【Temperature 色温】滑块向左图片变冷蓝,向右图片变暖黄;【Fade 褪色】淡化图片的效果,数值越大整体图片灰度增加;【Tint 色相】调节红黄蓝等色相环;【Saturation 饱和度】图片色调变的清淡或浓郁;【Shadows save 补充阴影】提高阴影的亮度,对高光区域影响较小;【Hightlights save 去除高光】减轻高光的亮度,对阴影区域影响较小;【Hightlights tint 高光色调】在高光区域填充颜色;【Shadows tint】 阴影色调,在阴影区域填充颜色   滤镜偏向:1.【黑白B系滤镜】黑白简单,经久不衰,凭借细微的黑白变化和阴影对比度出彩,各类照片都可以尝试黑白,特别是肖像和建筑会变的张弛有力;【X 系列滤镜】是B的一个补充,更偏向于灰白色调,使用于老旧深邃的拍摄题材;2.【艳丽 C 系??滤镜】帮你还原景物的真实色彩,鲜亮的颜色活泼跳动让人心情大好,适合修饰一些颜色跳跃性很大的照片;3.【复古的 M 系滤镜】稍微带点儿灰度让曝光不足的照片,是 M 系滤镜的特色,稍微让颜色夸张起来呈现出不一样视觉效果。复古 M 系滤镜相信是大多数人的爱,色调细腻柔和,拍摄城市环境很不错;4.【拍立得P 系滤镜】有种拍立得的感受,色系偏冷色调微淡,有种特别的时尚感,适合日常;5.【阴郁 T 系滤镜】高度的灰度加上戏剧色彩,自然偏暗的光感,有种低调的奢华的氛围。高灰度的 X 系滤镜,华丽的灰色和强烈的灰度让照片有着老式深邃的迷人效果。参数调节:& & 总体参数最好微调,建议不要过度使用,会使画面看起来很假;需要突出拍摄物体的需要调整对比度以及曝光度,增加色彩颜度,想要画面整体柔和,润饰过,可选用高光修饰进行调整;锐度一般维持在6-8就好;滤镜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画风进行不断的尝试和创新 。你可能还不知道的5个VSCO cam使用小技巧:1、内置: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都存在这样的误区:一般摄影应用的内置使用频率很低,几乎是多余的。而由于 VSCO Cam 长期占据主屏,其内置相机不仅增加了一些自带相机缺少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实现快速的即开即拍。2. 前后对比:&& 大部分修图软件都会提供了编辑前后的效果对比功能,其实 VSCO Cam 也有此功能,但并不是那么明显,以至于许多人还不知道:当你对图片编辑之后,长按图像,即可与原图作参照对比。3. 通知中心:   VSCO Cam 更新 4.0 版本之后,就提供了通知中心的选项。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访问应用内的通知中心:iPad:从屏幕顶部用两只手指向下滑动;iPhone:从屏幕的右边缘向左滑动。4. 组织你的滤镜和工具:   其实,你可以自定义你在内购商店买的滤镜和编辑工具的顺序。通过以下的流程操作:   点击设置之后选择“PREFERENCES”;选择“TOOLKIT ORDER”可以自定义工具顺序,手动拖动即可调整;选择“PRESET ORDER”可调整滤镜顺序,你可以选择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或者手动拖动自定义。5. 网页端上传工具:&& 可能许多人都在使用 VSCO GRID,包括笔者自己。大家都知道要向自己的 Grid 里分享照片需要通过 VSCO Cam 应用上传。那么电脑上的照片怎么办呢?每次都要导入 VSCO Cam 后,再上传吗?其实不然,VSCO 也提供了网页版的上传工具,把它添加到你的浏览器书签吧。&  不同的修图APP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那些自己刚刚接触并不熟悉的操作界面,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多尝试,其实每一款软件操作起来也都并不难,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软件的神奇之处,也会逐渐形成自己处理照片的风格和习惯。哪种色彩更具表现力,哪种配色更有视觉冲击力也会有自己的想象和判断,勤练习就一定会有提高~(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了,讲了这么多没钱买滤镜不也是白搭吗?那你一定忘记了强大的某宝网,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487.6万人浏览 3.2万人浏览 2.4万人浏览 2.4万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26111 编辑宋宋和大国推出的脱口秀节目4481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71735编辑部的故事 19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976科技生活案例学习 – 关于VSCO Cam的可用性测试
案例学习 – 关于VSCO Cam的可用性测试
20:02:03 |
Visual Supply公司出品的VSCO Cam是一款时尚并强大的移动端照片处理应用,无论在App Store还是Google Play都有着4.5星的优异战绩。VSCO有一大批忠实的用户群,而且他们的Grid(应用内置与在线的照片流)当中有着很多我所见过的最美的照片。在2014年5月,他们成功融得4000万美元的投资。
可用性测试的目标
Visual Supply公司出品的VSCO Cam是一款时尚并强大的移动端照片处理应用,无论在App Store还是Google Play都有着4.5星的优异战绩。VSCO有一大批忠实的用户群,而且他们的Grid(应用内置与在线的照片流)当中有着很多我所见过的最美的照片。在2014年5月,他们成功融得4000万美元的投资。
可用性测试的目标
通过6个基本任务识别出VSCO当中的可用性问题及痛点。其中的3个任务直接来源于App Store的小编所撰写的简述:
Visual Supply公司的这款摄影应用为摄影师及业余爱好者带来了大量令人惊叹的工具。无修饰的界面设计风格能帮你更加轻松的为照片使用滤镜,调整曝光,并与他人分享你的创作。
为了测试这些关键功能,我找来5名拥有不同背景的移动用户,进行了一次“地下”可用性测试。我对于这5名被测的要求很简单:他们是iPhone或安卓手机用户,熟悉摄影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滤镜、裁剪、曝光等),并且不曾使用过VSCO Cam应用。
拍一张照片。
为照片添加滤镜。
裁剪照片。
调整照片的曝光。
从手机相册中添加一张照片。
将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络中。
我让被测用户在他们的手机上下载并打开VSCO Cam,然后使用我自己的手机拍摄测试时的情况。测试结束后,我会重新观看这些视频,并将从中发现的关键信息记录在贴纸上。
如上图所示,矩阵顶部横向各单元(橘色贴纸)代表每个被测用户,左侧纵向各单元(蓝色贴纸)代表不同的测试任务,其余的彩色贴纸代表不同被测在完成各个任务时的顺利程度。
接下来我们看看具体的测试结果。需要说明一下,在下面的图片当中,绿色箭头指向的是正确的操作流程,红色箭头代表被测进行的错误操作。(图片中的说明文字较小,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在移动设备上可以浏览查看大图)
推荐阅读:
任务1:拍照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全部成功!每名被测都在VSCO Cam当中顺利的完成了拍照任务。很不错的一个开始。
任务2:为照片添加滤镜
我们从这里开始遇到问题,没有任何一名被测在初次尝试时顺利的完成任务。在照片选择界面中,他们不断点击着错误的图标,如下图左侧的三个红色箭头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实际上,要正确的完成这个任务,用户首先需要选择一张照片,此时界面底部会出现编辑菜单,点击其中第二个编辑图标即可添加滤镜,如上图中间的绿色箭头所示。用户初次使用时不了解这一点,他们会直接尝试界面当中默认可见的各种操作。
不过,一旦用户了解了滤镜的入口,选中了某个滤镜(如上图右侧所示,此时任务2完成),下一步动作就相对明显多了,因为在这里他们只有两件事情可做:
再次点击之前所选的滤镜缩略图,调整滤镜效果参数。
点击底部处于收起状态的菜单栏。
任务3和4:裁剪照片并调整曝光
被测用户在上一个任务的最后一步,点击底部处于收起状态的菜单栏,展开菜单栏,此时障碍再次出现。这里共产生5次误操作,其中的4次会造成任务流程中断;有的被测会尝试点击“撤销操作”按钮,有的会点击“恢复原图”按钮,此外还有点击确认和取消操作的情况。而只有点击菜单栏中的扳手按钮,才可以展开新的功能菜单,在这里能找到裁剪与曝光调整功能。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任务5:从手机相册中添加一张照片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这个任务对于被测用户的困难程度超出想象。正确的操作方式是点击带有“+”符号的灰色大按钮,如上图左侧绿色箭头所示。但这个按钮在界面中的对比度过低,而且“+”很难让用户明确的了解其功能。被测用户的注意力会被顶部和底部的几个更加明亮的图标所吸引,并点击尝试。
另外也有些被测用户指出,在周围都是白色亮图标的界面环境中,那么暗的一个灰色按钮,感觉上像是不可用或不可点击的意思。
任务6:将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络中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经过前面5个任务的折腾,被测用户已经对每个界面有了更多的认知,对应用整体也更加熟悉了。此外由于分享按钮的图标本身表意也很明确,所以多数用户还算可以相对轻松的找到这个功能所在,并完成任务。
除非有内部数据,否则我们很难判断有多少实际用户在初次上手之后会像我们做测试这样有充足的时间去尝试,在试图使用基本功能并遇到挫折后又会有多少耐心去继续使用。
两个关键问题
问题1:VSCO Cam的操作流程是非线性的,对新手用户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提示。
对于VSCO Cam来说,所面对的设计挑战之一,就是怎样让新用户尽快上手这样一款功能丰富但流程非线性的应用。
正如App Store中所介绍的那样,VSCO Cam的用户群范围还是很广泛的;但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摄影爱好者,从上手VSCO Cam的那刻起,他们都是“新手用户”。繁多而强大的功能一方面造就了这样一款有价值的应用,一方面也会因为复杂度的问题而产生负面影响。困难就在于通过怎样的方式让新手用户尽快熟悉操作并留下来,而不是沮丧的离开。
与Instagram及其他一些相对简单的摄影类应用相比,VSCO Cam的非线性流程允许多个用例并行存在。与传统的“拍照、做图、分享”不同,这款应用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参数,经由多种流程来达到目标。
在测试过程中,有一名被测用户尝试了29次才完成了一个任务。我鼓励他进行发声思维,把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假设我不在场。结果这名被测用户说:
“说实话,如果真能假设你不在这里,我只会砸烂这个应用,扔掉它。”
提供一些幻灯片风格或其他形式的新手引导,帮助新用户尽快了解最关键的界面与功能。
虽然有点累赘,但如果做的得当,功能就会变得一目了然,这是值得的。在设计新手引导时,要遵从当前的一些最佳实践模式,允许用户随时退出教学引导,并提供入口,使他们将来还可以访问到这些引导内容。
推荐阅读:、
如今,VSCO Cam的官方博客上有一些教学视频,但应用本身却没有提供。
所以,他们也许可以尝试在应用内部给出一些针对核心功能的简要引导,例如拍照、使用滤镜和分享等等;对于更多相对次要的功能,博客上的教学视频仍可派上用场。
问题2:界面的视觉层次不合理
我们回顾一下任务2和5(为照片添加滤镜、从手机相册中添加一张照片)。这两个环节中,新手用户的认知负荷骤增,他们所面对的是各种图标形式的功能选项,界面没能通过合理的层级关系来告诉用户哪些功能与当前环节的主要目标最为相关。
降低顶部两个白色图标在界面当中的对比度。这两个图标,一个负责筛选照片,一个负责切换照片列表视图模式,均属于特定情况下有可能用到的辅助功能,与用户当前最重要的图片编辑类目标关联都不大。
而底部两个按钮虽然在视觉权重上很高,但也有高的道理,一个是全局菜单,一个是拍照界面入口,所以可以不去管它们。
而对于用来从系统相册添加照片的“+”按钮,则可以试着提升对比度,至少不再是这种容易让人理解为“不可点击”的样式。
当然,这些建议都是来自我个人的,所基于的也只是有5名被测参加的可用性测试。我更想有机会能看看VSCO Cam的真实数据,以验证我所发现的问题。无论怎样,对于一款移动应用来说,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迭代、验证——这个循环是不可或缺的。
相关书籍推荐
译文代表原作者观点。欢迎,或到进一步交流探讨。
本站原创编译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
译者信息: C7210 – UX玩家、交互设计师、猫奴、guitar fucker,现就职于腾讯ISUX(上海)
版权所有:非特殊声明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订阅更新:您可以通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之前是这样的然后升级了以后变成灰色的了请问这是设计风格的单纯改变呢还是有其他含义呢?
估计是,切合界面风格。
一个弱受到腹黑攻的转变!
一个弱受到腹黑攻的转变!
DC Comic Fa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scocam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