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斜肌的拮抗肌和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肌是哪些

前斜角肌综合征
疾病名称:前斜角肌综合征
疾病别名:
具体部位:颈部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诊疗范围为:骨折、脊柱损伤、盆骨损伤、手部损伤、关节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四肢血管损伤,骨髓炎、关节炎、骨结核、关节结核、骨肿瘤。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常见的疾病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佝偻病、固执、股骨头坏死、腰扭伤、腕管综合征等。
前斜角肌位于颈椎外侧的深部,起于颈椎3~6横突的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内缘斜角肌结节。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前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并上提第一肋,导致斜角肌间隙狭窄,卡压穿行其间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患。
本病与神经血管束通过斜角肌构成的三角间隙有关。1、先天性畸形:前中斜角肌融合成为一块,因此臂丛必须劈开前、中斜角肌的纤维穿过。2、前斜角肌肥大: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于臂丛受刺激而引起的前斜角肌痉挛。3、前斜角肌的附着点靠外造成三角间隙的狭窄。以上三种情况均可使神经血管束受压产生斜角肌症候群。
其疼痛为缺血性跳痛,起病可以是骤然的,伴有酸痛与不适,开始于颈部放射到手与手指,以麻木及麻刺感明显,疼痛的部位没有明确的界限,颈椎的活动可使疼痛加重,颈部伸直时使斜角肌间隙变小因而加重疼痛,颈部屈曲能使斜角肌间隙加大,疼痛可得以缓解,牵引患肢使肩胛下降则可使症状加重。颈部缺血性跳痛是前斜角肌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前斜角肌位于颈椎外侧的深部,起于颈椎3~6横突的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内缘斜角肌结节。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前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并上提第一肋,导致斜角肌间隙狭窄,卡压穿行其间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患。肩胛带的肌肉不发达是前斜角肌综合症的症状及临床表现。疼痛的部位分类广义上讲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心因痛三大类。然而多处疼痛一般系指四肢与躯干多部位具有躯体痛症状。这种分部广泛,程度不一,性质不一的疼痛也称作一身痛。诉有多处疼痛者,多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但是局部的病变也不应当忽略,颈部肌肉韧带是我们酸痛的来源,姿势不正确及长时间肌肉韧带力道不够,使我们必须时常变换姿势,当压到神经,易造成不适感,而姿势的不正确,更易造成骨刺的产生,而我们的肌肉组织亦经不起长时间的压与磨。
前斜角肌症状群发生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病人一般呈现下垂肩与肩胛带的肌肉不发达。其症状则因受压的组织而有所不同。1.锁骨下动脉受压其疼痛为缺血性跳痛,起病可以是骤然的,伴有酸痛与不适。开始于颈部放射到手与手指,以麻木及麻刺感明显,疼痛的部位没有明确的界限。颈椎的活动可使疼痛加重,颈部伸直时使斜角肌间隙变小因而加重疼痛,颈部屈曲能使斜角肌间隙加大,疼痛可得以缓解。牵引患肢使肩胛下降则可使症状加重。2.臂丛神经受压这种情况发生于长期的病变,臂丛的下干受压,为锐性疼痛并向前臂内侧以及4、5手指放射。3.锁骨下动脉与臂丛神经同时受压这种情况与颈肋的症状相同。 病人常用手支撑头部,使之向患侧倾斜,借此缓解前斜角肌的张力。在锁骨上窝可扪及前斜角肌紧张、压痛。压迫肌肉引出重压痛与放射痛,颈部伸直加重疼痛。有时手部出现过敏与寒凉、运动障碍及反射消失。
血管造影是指将造影剂引入靶血管内,使目的血管显影,从而达到诊断目的。现在的血管造影通常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示的技术。Nuldelman于1977年获得了第一张DSA图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取代了老一代的非减影的血管造影方法。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检查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胸部平片,也称胸部摄片检查。摄片检查所得的X线影像远比透视时清晰,其优势有:(1)受检部位的影像永久保留在胶片上,可供分析、讨论及复查对照;(2)可作为科研资料保存;(3)摄片可显示微细结构,如2mm以上的早期病源较透视清晰。(4)摄片能够检查人体较厚部位,并使患者接受X线量较少。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有X线检查和血管摄影以及CT检查:1、可以利用X线片排除颈胸椎的畸形&&如颈肋或第一肋骨的异常。2、血管摄影对本病的诊断有价值,用此方法还可以将锁骨下动脉的压迫进行定位。3、CT检查:CT可见由于肌细胞肥大引起横断面面积增大;肌纤维增生可导致局部密度增大,CT值增大;当与周围组织粘连使得CT片示前斜角肌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所谓肥大性(增生性)脊椎炎,系指因脊椎退行性改变,或以退行性变为主,引起椎节骨与关节广泛性增生性变,并继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者。临床上较为多见,且80%以上属医源性,多发生在与该神经有关的手术后,尤以髂骨取骨术后为多见,甚至有的患者认为其疼痛比原发病更难以忍受,应引起注意。该神经起源于腰1脊神经,在髂腹下神经的下方与其平行走行。出腰大肌外缘后越过腰方肌前达髂前上棘内侧,并穿过腹横肌及腹内斜肌,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沿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前行至腹股沟管浅环处穿出腹外斜肌腱膜,并分出终支。1.皮支 分布于耻部、腹股沟、股内侧上端皮肤及阴囊(大阴唇)前部。2.肌支 分布至下腹部腹壁肌肉。足弓是人类特有的解剖结构,系适应长期单一站立及行走的需要演变而来的,由于人的生活方式及所处的环境不同,正常人足弓的高低不一,足弓低平者并不是造成平足症的原因,只有某些原因致足骨形态异常、肌肉萎缩、韧带挛缩或慢性劳损时才形成平足症(the flap foot)。肩胛骨前后均为肌肉包绕,骨折少见,约占全身骨折的0.2%左右,且多发生于肩胛骨体部和颈部,常为多发伤的一部分。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肌腱炎症(肌腱炎)和腱鞘内膜炎症(腱鞘炎)通常同时发生。衬有滑膜的腱鞘一般为炎症最重的部位,但炎症反应可累及其所包裹的肌腱(例如钙等沉积的结果)。肌张力异常(dystonia)是一组由身体骨骼肌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协调、间歇持续收缩造成的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姿势的症状群。故又称肌张力异常综合征(dystonic syndrome)。本病的张力变化不为人注意,但异常体位姿势和不自主变换动作引人注目。它具有扭转性质,包括颈部和/或躯干的胸腰和/或上肢扭转、足部过伸或过曲。这种异常体位姿势常不自主地缓慢地变换。可在某一姿势固定一段时间,接着变为另一异常姿势,间歇重复出现。睡眠后全部消失。扭转痉挛和痉挛性斜颈只是肌张力障碍的两种临床类型。肢骨纹状肥大(melorheostosis)又称骨熔烛样病,单肢型烛泪样骨质增生症,及Leri骨质硬化症蜡烛骨(candle bone)等。为一种少见的形状特殊的局限性骨质增生,从X线片上看,犹似熔蜡沿骨干流下。化脓性脊柱炎并非十分少见,但急性发病者仅占50%左右,半数患者为亚急性或慢性过程。由于临床表现不一,受累部位不同,出现症状及体征各异,故常被误诊或漏诊。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等。感染途径以血源性感染为多见。其次为脊柱手术,腰椎穿刺,局部开放性损伤等直接引起脊椎感染,少数为邻近脊椎的感染灶,如脓肿、褥疮等蔓延而来。患者以20~40岁青壮年为多见。男性约为女性的4倍。脊柱脊髓损伤常发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发生。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
前斜角肌综合征属于臂丛性上肢疼痛和血管障碍范畴,需与以下的几个疾病进行鉴别:1、神经根型颈椎病:其疼痛性质属根性神经痛,为闪电样放射,并与神经根分布一致,压痛点多在患侧颈关节突,X线示颈椎骨质增生,椎体关节错位,阿迪森试验阴性。2、胸小肌综合征:令患者做胸肌收缩,或上肢过度外展,做患肢抗阻力内收检查,可出现症状,脉搏减弱或消失。改变肩臂位置后,症状减轻,压痛点在喙突部位。3、颈椎综合症又称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疾患,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临床症状及X光或CT、MRI检查,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叉神经型和脊髓型四型。 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不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都易于发生颈椎病。
用于癌症、术后、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的症状治疗,能促进关节软骨再生修复。还可用于治疗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手术后痛,外伤后疼痛,颈肩痛、腰腿痛,头痛、偏头痛、扭伤、劳损、肌肉痛,牙痛、痛经等。用于治疗和预防全身所有部位的骨关节炎,包括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手腕关节、颈及脊椎关节和踝关节等。可缓解和消除骨关节炎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用于轻度及中等度疼痛,如牙科、产科或矫形科手术后的疼痛,以及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及骨骼、关节疼痛。此外,还用于本品为消炎止痛贴剂,对于跌打、扭伤、腰痛、肩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痛、撕裂伤痛、类风湿痛等疾病具有治疗作用。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属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证。症见:颈、肩及上肢疼痛,发僵或窜麻、窜痛。
治疗前注意事项
1,预防:随着社会发展从事计算机及文秘等伏案工作的人员逐渐增多,这使得软组织劳损性疾患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多进行体育锻炼跟休息可达到预防此类劳损性疾患的发生。
暂无相关信息
本病可引起患侧的血管症状,如上肢或手指发凉,发绀或呈苍白色,以手最明显,下垂时更明显。患侧脉搏减弱,血压减压。严重时可有指端坏死、点状瘀斑等。长期患者,受累区及手部小肌肉萎缩,握力减弱。
免责声明: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涉及数据及信息属健康河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备案号:粤ICP备案
Copyright &
. 版权所有眼科基础知识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5年眼科基础知识模拟试题,试卷总分:100分,)单项选择题(A1型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右上直肌和左下直肌为协同肌
B.右内直肌和右上直肌为配偶肌
C.左下斜肌和右上斜肌为拮抗肌
D.第一眼位下斜肌的主要作用为外旋,次要作用为上转和外转
E.下直肌的主要作用下转,次要作用为外转、外旋
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一近视患者,配戴矫正眼镜(-1.50DOU),注视33cm的视标,此时他的调节为()。
答案:有,单项选择题:()表现有视力逐渐下降的疾病中不包括()。
C.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D.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E.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答案:有,
眼科基础知识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眼科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热门试卷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牵张反射使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D.其他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牵张反射使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D.其他关系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E.伸肌和屈肌均收缩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8.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8.00元收益
你可能喜欢的
[] [] [] [] [] [] [] [] [] [] [] []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肢协同肌群拮抗肌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