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步法练习的关键是要步法灵活,反应( ),爷爷年纪大了,动作有些( ),可他坚持天天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乒乓球教学中步法练习研究
乒乓球是一项灵活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步法的重要性.乒乓球技术的灵魂是步法,它可以影响到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在运动员训练的效果和比赛中都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只看重手上的技术,忽视了脚下步法的练习,这样无疑对一些技术的正确形成与掌握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这种心态,对乒乓球训练中步法训练的重要性和在训练时常犯的错误进行阐述,并提出改正的方法.
作者单位:
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学院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京公网安备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点击 乒乓网 即可关注广告合作建议投诉微信:panyi2828(←长按复制)欢迎登录乒乓网; 订阅优酷“乒乓网”查看更多比赛教学视频与球性、球感的练习一样,启蒙过程中就要开始对步法进行一些初步的训练,千万不要把技术的手法训练和步法训练割裂开来,而应该始终结合在一起进行。手法的训练能改善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能力,步法的训练则从移动的角度对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手法与步法的结合练习,可以挖掘和发挥儿童的灵性,使之在今后学习和掌握技术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步法的练习先进行入门的训练。  一、走的练习:  1、原地的提踵练习,体会脚尖的用力;  2、脚尖走,包括走直线和侧向走,体会移动中脚尖的用力和踝关节的弹性;  3、低姿下蹲走,改善大、小腿的协调程度;  4、低姿与高姿侧向大跨步横向走;  5、原地与行进间小步(碎步)走,学会踝、膝、髋依次蹬直,为今后传递力量做准备;  6、前进与后退的疾走,掌握前进与后退的落脚方法;  7、闭目走,培养方位感和距离感。  二、跑的练习:  1、原地碎步跑,直到动作失衡和不协调,加快跑的动作频率,改善身体的协调性;  2、跑的急起、急停、疾跑中听信号后转身折反跑,改善身体的灵活性,提高操纵身体的能力;  3、疾跑中的前进与后退跑,学会身体的制动与缓冲,提高即刻反应速度,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交叉步跑,体会踝、膝、髋的转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5、高抬腿跑,加强大、小腿力量的培养;  6、后踢跑,车轮跑,改善大、小腿之间的协调性;  7、侧向跑,转身侧向跑,学会侧向跑动,体会脚掌对方向的控制;  8、绕球台8字跑(至少两张球台),增强操纵身体的灵活性,改善身体的协调程度。 三、跳的练习:  1、单腿连续跳,或换腿跳,增大腿部力量,协调身体能力;  2、双脚跳(蛙跳)、连续双脚跳,增大腿及腹部力量,提高爆发力水平;  3、低姿兔跳,连续兔跳,提高小腿的爆发力;  4、跳台阶,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与腿部力量;  5、转体跳,体会方向感;  6、侧向跳、并步跳,体会脚掌控制方向的能力。  四、滑的练习:  1、碎步滑,转体碎步滑,提高脚下自我控制能力;  2、前、后、左、右滑的练习,体会不同方向移动时脚掌的控制状态;  3、听信号或看手势进行变向的滑的练习,提高视觉反应、听觉反应能力,掌握快速起动的方法;  4、走与滑的交替练习,跑与滑的交替练习,提高变换移动方式的能力。  通过上述练习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步法移动教学了。启蒙阶段的步法教学大致顺序与内容基本上是:  1、步法的模仿练习,主要内容是单步、换步、跨步、并步、跳步。开始也可以作一些辅助性的练习(详见步法辅助性练习一文),自然的将儿童引导到合理的步法训练上来;  2、模拟步法练习,上述内容的手法与步法结合,开始可以徒手进行,待掌握基本的移动方法后再结合持拍的步法练习,注意身体的协调性;  3、多球情况下的步法练习,及以掌握步法为主要任务的训练过程,通过多球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移动方法;  4、陪练、对练中的步法练习,主要是通过各种球路的练习来体现,在单项基本技术初步定型后就可以开始,不能等单项技术十分熟练后才进行移动的练习,要明确,移动练习同样也是提高技术质量和进一步使动作稳定和熟练的过程,移动中掌握动作要比定点情况下掌握动作的难度要大,但它更具有实用性和实效性,这样形成的动力定型才具有实际意义。  5、双打的步法练习,从小进行一些双打的练习很有必要,双打的最大特点就是移动,而且是在判断基础上的移动,对从小培养儿童学会判断的习惯以及移动的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双打移动的距离和移动的方式都比单打的要求高而且复杂,更加有利于步法的形成和提高移动的能力与质量。  6、教学及比赛中的步法练习,通过教学比赛,重点发现步法教学中的存在问题,然后通过专门的步法练习得到改进,对于教练员来说,对队员的步法训练的重视程度应该高于对手法的重视程度,因为队员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决定其发展空间的不是手法而是步法。乒乓网原创版权申明乒乓网微信公众平台发表的作品来源于乒乓网官方网站,原作者与乒乓网共同拥有版权。如果我们的原创作品原作者信息错误,知情人或原作者请与我们进行联系,并留下您的微信号或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并当面道歉,删除发表的文章,并对原作者给予奖励。投诉微信号 panyi2828←长按复制)或直接在微信公众号上留言附上您的联系方式如果您喜欢创作乒乓球相关的作品,欢迎到乒乓网讨论区选择原创投稿分类进行投稿,一旦被采用,将给予丰厚实物奖励,优秀文章将被推送到乒乓网首页和微信当中。↓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黑檀6白金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问题来自于 技术提问区;如有技术问题可以登录该网址进行发帖提问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横拍握法是目前乒乓球最为普遍的一种握法,由于握拍简单,上手比较容易,现在越来越多的乒乓球爱好者选择横拍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2015世界青年锦标赛 锦集 刘丁硕爆拉神似小胖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前言:燧人氏用尖木棒在干木头上钻啊钻,想通过摩擦升温来取火,人们都笑他瞎折腾,但最终有了钻木取火;神农氏想收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
乒圣——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一片冰心在玉壶!
乒神——李富荣。天赋异秉,偶像前言:水谷隼的正手弧圈球我们印象最深的,夹着大臂拼命抡,人家拉不是他,他也很难把人拉死。我之前总是说,水谷隼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本集我们来学习丁宁的近台反手搓球和提拉技术,在处理这种近台球的时候,你无法提前100%预判出是出台还是说明: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业余打球,多属半路出家,初学上路,既无名师指点,又无高水平球友相伴,要想涨球,如非小有天赋再加以刻苦钻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作为新一代暴力代表,樊振东的技术,爆发应该是最有威力的选手之一,他那反手就像子弹一样,冲向对方,正手的前言:你的身体健康吗?这些症状告诉,你的体内有垃圾或已超标啦~快来看一下!1、便秘【信号】肠道垃圾超标如果你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在前篇,笔者简单分析了(个人见解)长胶反旋转的原理,而且经过袁教练的肯定,所以可以证明笔者对反旋转的理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前言:今天早起登录乒乓网,一看已连续登录100天。恰好参加《乒乓网创作达人秀》决赛的征文还没有动笔,今天就说前言:版权说明:没有注明原创的文章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到原作者是谁!希望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pingpangwang_com乒乓网是我国最专业指导性最强的乒乓球教学网站,制作乒乓球系列教学视频《全民学乒乓》《湿父教球》等,详细讲解最新的乒乓球技术,最新乒乓球高清比赛视频。热门文章最新文章pingpangwang_com乒乓网是我国最专业指导性最强的乒乓球教学网站,制作乒乓球系列教学视频《全民学乒乓》《湿父教球》等,详细讲解最新的乒乓球技术,最新乒乓球高清比赛视频。教师博文--步法对乒乓球初学者技术的影响
 发表时间: 20:12:53 | 人气:16
步法对乒乓球初学者技术的影响
摘要:我校教育学院来针对学生的需要和专业的发展,开设了乒乓球选修课、普修课,举办了课外业余训练班。在教学中发现初学者的步法移动质量普遍较差,步伐紊乱,缺乏节奏感,最终造成击球手法不协调,战术目的不能实现,运动技能得不到提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校教育学院2009级乒乓球初学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步法对乒乓球初学者技术的影响,发现学生对乒乓球步法练习的重要性认知度较高,但是对步法练习的态度不够认真,缺乏步法意识,步法是比赛中造成失分主要原因。
关键词:步法;乒乓球;初学者;技术;影响
Effect of Footwork Training on the Technology of Tennis Beginner
Abstract:Institute of Education, our school aimed a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opened badminton electives, general tutorials, training courses were held in extra-curricular amateur. Found in teaching beginner footwork move generally poor quality, the pace of disorder, the lack of a sense of rhythm, eventually leading to inconsistent batting practice, tactical purpose can not be achieved, motor skills are not improving.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aw research methods, in my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09 table tennis school for beginn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explore the footwork on the table tennis for beginners the impact of study. Students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able tennis footwork, but they don’t practice conscientiously and lack of step awareness. Step was caused by loss of points in the main competition.
Keywords:Footwork Training;Tennis;beginner;Training;technology;Effect
1.1 选题依据
随着乒乓球运动技术与运动器材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比赛的对抗性越来越强,使得运动员的步法技术已成为决定比赛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国际乒联决定在悉尼奥运会结束后改用40mm大球,在经历46届世乒赛及九运会后,普遍认为大球对运动员的步法、身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步法训练,改大球后,对抗性、来回球的回合次数等日趋增加,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步法的协调性要求更高。步法作为此项运动的生命,其对整个击球动作的完成,及对完成动作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初学者还是优秀运动员,步法对其整体技术是及其重要的。
乒乓球运动技术中的手法和步法,两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乒乓球步法是击球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脚步移动来调整击球时身体位置。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具有灵活的步法,经常保持合适的击球时的身体位置,就能正确地调节持拍手臂,打出攻击力很强的球。因此,要保持最佳的击球速度、力量和旋转,必须有敏捷的步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步法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在训练中,尤其是在初学者启蒙及基础训练前期阶段,由于初学者对于专项移动能力较差,教练员的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培养正确的手法方面,而往往忽略了步法的训练。这种“先手法后步法”训练的结果造成了运动员手法好而步法差。从而影响了运动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正如行家们所说:“三分打球,七分步法”,“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在比赛过程中,乒乓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运动员经常在移动步法中去击球。为了对付来球,准确还击,使球具有一定的威力,运动员移动脚步到最适合于自己击球的位置上去击球,是十分重要的。步法灵活运用得合适,就可以加快移动的速度,保证合理的击球位置,提高击球的效果,发挥自己的优势。比赛中的每一次击球都离不开移动来取得合适的击球位置,它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的重要手段。快速而灵活的步法移动,不仅能保证运动员正确的击球动作,而且能提高击球准确性。因此,移动是乒乓球技术中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的基本技术,是掌握精湛技术的桥梁,没有步法移动也就没有乒乓球技术。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郭跃华、邱钟惠、林惠卿、曹燕华、邓亚萍等,能在世界乒坛上取得优异成绩,其首要条件就是全面地掌握了出色的步法。为此,我们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应以步法练习作为重点,并且把手法的研究和步法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反复领会动作要领,并不断地进行练习是极其重要的。
本研究拟用问卷调查究的方法,通过对乒乓球初学者步法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及在比赛中步法的应用,旨在探讨步法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
1.2 文献综述
乒乓球运动技术中的手法和步法,两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手法技术的先进与否和比赛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成正比,而步法是否能迅速移动到位才是决定比赛成绩好坏的关键。可见“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这句话是十分精辟的。然而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关于乒乓球步法研究存在不足现象。具体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张博在《乒乓球步法的技巧》中阐述:重视步法的训练是当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需要,也是乒乓球竞赛特点的需要。乒乓球运动竞赛双方,经常通过控制与反控制、调动与反调动及变化击球节奏和落点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力争主动,占据优势。比赛时来球的落点始终在变化着,要想保证还击的命中率,就要靠正确、快速、灵活的步法使自己移动到最佳的击球位置。没有良好的步法移动是不能适应当前的训练和比赛需要的,同时更会影响手法技术水平的提高。
吴健在《体育锻炼与欣赏――乒乓球》中阐述: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提高,步法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是及时准确的使用与衔接各种技术动作的枢纽,亦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步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前途。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步法是不好的。因此,从儿童初学乒乓球技术开始就要向他们灌输打球是全身运动的观点。打球要用手、用臂、用身体、用脚、用脑等。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纠正重手法、轻步法的错误思想和表现。从初学单线练习开始,都应严格要求重视步法训练,绝不允许忽视对步法的要求。
田横在《步法特征和训练》中阐述:1994年对40名优秀运动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专项步法好的有15人,占36%;全面素质好的有8人,占19%。从调查结果来看,专项步法与全面素质之间并不存在水涨船高的关系。如我国著名选手邓亚萍、王涛,虽然身材条件并不好,专项步法极好,弥补了身材缺陷。
马俊峰在《步法训练一点通》中阐述:步法是一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因素,目前世界乒坛的顶尖选手,如孔令辉、马林、金择沫、普里莫拉茨、瓦尔德内尔等人都在步法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所以对步法的研究是训练中关键的问题,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员步法的培养尤其重要。
&刘亚兰在《浅谈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中阐述: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步法训练比手法训练更为重要。“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这句话是十分精辟的。然而,在训练中,尤其是在少儿启蒙及基础训练前期阶段,由于运动员年龄小,移动能力差,教练员的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培养正确的手法方面,而往往忽略了步法的训练。这种“先手法后步法”训练的结果造成了运动员手法好而步法差。从而影响了少儿运动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所以,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一开始就应当贯穿手步法结合训练的指导思想。在步法训练中,应以单一步法练习为基础,以复式步法练习为重点,并处理好步法与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关系,突出抓好步法灵活性的训练,从而才能促使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
林永捷在《关于乒乓球指派运动员步法及训练的几点探索》中阐述:改大球后,对抗性、来回球的回合次数等日趋增加,对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及体能要求越来越高。步法作为此项运动的生命,其对整个击球动作的完成,及对完成动作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直拍选手的步法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如步法的移动速度、比赛中常用步法以及组合步的衔接转换能力等几个方面都应提高。
李小鹏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步法练习初探》中阐述:比赛中的双方运动员也都是尽量设法用对方难以还击的球路和落点来发动进攻。为了对付来球,准确还击,使球具有一定的威力,运动员移动脚步到最适合于自己击球的位置上去击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击球时只伸手(先动)不动脚(后动),甚至在球飞落到自己身边也不做灵活的步法移动,那么在比赛中,就会因不会移动步法,而导致比赛的失败,久而久之还会影响乒乓球技术的全面提高与进步。
涂剑凌在《浅谈女子乒乓球远动员步法移动特点》中阐述:教练员在教学中对女子运动员的前后步法训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运动员的早期训练就要灌输步法意识,在日常的训练中,注重小碎步的训练和不规则步法的训练,多采用长短球训练如羽毛球的“四方步”。只有具备好的步法,才能成为一名好的专业运动员。
王亚丽在《浅谈乒乓球步法的启蒙训练》中阐述:乒乓球运动技术中的手法和步法,两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手法技术的先进与否和比赛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成正比,而步法是否能迅速移动到位才是决定比赛成绩好坏的关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步法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步法不到位,何谈手法。
郗恩庭在《郗恩庭说步法(上)》中阐述:心理素质不过硬会导致竞技状态的不稳定,而步法不好的人在大赛中的表现也容易大起大落―本来步法就不够到位,一紧张就更难到位了,这与运动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再者,救球时需要做出非正规动作,两腿劈得很大时,如果身体柔韧性不够好,就容易拉伤,像郭跃华35届世锦赛男单决赛中就是因为大腿拉伤而弃权,这都是教训。打乒乓球,你看起来是手上打球,其实是两脚。对方在不断给你制造难度,就是想迫使你在身体不到位的情况下处理来球,这就需要你的步法相当快才能连续应对。
张国青在《以体能训练 促步法移动》中阐述:业余体校坚持步法移动中的体能训练,是提高少儿队员整体水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训练手段。在乒乓球技术不断创新、前进的浪潮中,训练手段及方法都在不断改变,加强少儿步法移动的体能训练,与技术同步训练,与战术同步指导,是教练员迅速提高乒乓球后备人才技术水平的必然途径。
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关于步法移动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竞技和学校体育的对象上,而初学者却没有进入学者眼界。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步法教学与训练”的研究已占80%,由于研究方法单调,以致研究内容相互重复,泛泛而谈。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对步法教学训练有普遍意义的操作概念,这使得步法在乒乓球教学与训练难以有效地实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国内外有关乒乓球步法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充分了解乒乓球步法的研究现状与动态。依据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借鉴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 &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总人数57人,随机发放问卷27份,回收27份,无效问卷0份,有效问卷27份,有效率100%。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发放问卷之前,对问卷的结构、内容效度进行了检验。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分析问卷,得出相关数据,主要运用EXCEL相关计算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入学前基本情况特点
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在入学之前有过乒乓球练习经历的占调查总人数25.93%;入学之前无乒乓球经历的占总人数的74.07%。拥有乒乓球练习经历的学生当中,有1年以下练习年限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1.42%;1~3年练习年限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4.29%;3年以上练习年限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4.29%。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在入学之前基本上没有乒乓球练习经历。
3.2步法练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和练习态度的分析
3.2.1 学生步法练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乒乓球步法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术,它和手法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不可分割。没有正确的步法,必然会影响各种击球技术的完成。而在比赛中如没有快速、准确的到位步法,手法就会失去其攻击性与威胁性,所以学习和掌握熟练的、快速而准确的步法是打好乒乓球、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环节。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乒乓球专项班学生对步法重要性的认知,见表1
表1&&&&&&&&&&&&&&&&&&& 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对步法重要性的认知
学生看法&&&&&&&&&&&&&&&&&&&&&&&&&&&&&&&&&&&&& &&&&&&&&&&所占比例(%)
&&&&&&& 很重要&&&&&&&&&&&&&&&&&&&&&&&&&&&&&&&&&&&&&&&& &&&&&&&&&&&88.89
&&&&&&& 一 般&&&&&&&&&&&&&&&&&&&&&&&&&&&&&&&&&&&&&&&&& &&&&&&&&&&&11.11
&&&&&&& 无所谓&&&&&&&&&&&&&&&&&&&&&&&&&&&&&&&&&&&&&&&&& &&&&&&&&&&&&0
如表1的调查表明,认为步法教学“很重要”的比例占88.89%,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比例分别占11.11%和0%。数据表明,学生对步法移动的认知度较高,普遍认识到学习步法在整个乒乓球学习中的重要性。
3.2.2学生对步法练习态度
乒乓球运动员欲在最佳的击球时间和最适宜的位置击球,则必须做到“每球必动”。随着乒乓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步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既是及时准确地使用与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又是执行各种战术的有力保证。即使作为初学者,也需强化乒乓球是全身运动的意识,而不能重手法、轻步法。所以学生在平时的乒乓球步法练习中就该认真对待,艰苦训练,为乒乓球整体技术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北京那体育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平时对步法练习的态度,见表2
表2&&&&&&&&&&&&&&&&&&&&&&&&&&&&&&&& 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平时对步法练习的态度
&& &&&&&&&学生态度&&&&&&&&&&&&&&&&&&&&&&&&&&&&&&&&&&&& &&&&&&&&&&&所占比例(%)
&&&&&&& &&很认真&&&&&&&&&&&&&&&&&&&&&&&&&&&&&&&&&&&&&&&& &&&&&&&&&&&40.74
&&&&&& &&&一 般&&&&&&&&&&&&&&&&&&&&&&&&&&&&&&&&&&&&&&&&&&& &&&&&&&&&59.26
&&&&&&& &&不认真&&&&&&&&&&&&&&&&&&&&&&&&&&&&&&& &&&&&&&&&&&&&&&&&&&&&&0
从表2可以看出,教育学院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对平时步法练习的态度, “很认真”对待的比例占总人数的40.74%,练习态度“一般”的比例占总人数的59.26%。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步法练习的态度不够认真,导致步法掌握不到位,从而影响整体乒乓球技术的发挥。
3.3 学生步法运用情况的分析
3.3.1学生在判断来球后肢体移动状况
学生在判断来球后肢体移动状况,见表3
表3&&&&&&&&&&&&&&&&&&&&&&&&&&&&&&&&&&&&&&&&&&&&&& 判断来球后学生肢体移动状况
肢体移动&&&&&&&&&&&&&&&&&& &&&&&&&&&&&&&&&&&&&&&&&&&所占比例(%)
&&&& &&&&&脚先于手移动&&&&&&&&&&&&&&&&&&&&&&&&&&&&&&&&&&& &&&&&&22.22
手先于脚移动&&&&&&&&&&&&&&&&&&&&&&&&&&&&&&&&&&& &&&&&&51.85
&手脚同时移动&&&&&&&&&&&&&&&&&&&&&&&&&&&&&&&&&&& &&&&&&25.9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判断来球后, “手先于脚移动”和“手脚同时移动”所占比例分别为51.85%和25.93%;而“脚先于手移动”的学生比例只占总人数的22.22%。数据表明,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还没有养成“以脚带手”的良好习惯,手快脚慢,移动不到位,势必影响击球质量。
3.3.2教学比赛中失分的主要原因
学生在教学比赛中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见表4
表4&&&&&&&&&&&&&&&&&&&&&&&&&&&&&&&&&&&&&&&&&& 学生在教学比赛中失分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所占比例(%)
& &&&&&&手法运用不好&&&&&&&&&&&&&&&&&&&&&&&&&&&&&& &&&&&&&&&&&&&&&&44.44
& &&&&&&步法移动不到位,延误击球时机&&&&&&&&&&&&&&&&&&&& &&&&&&&&&&48.15
& &&&&&&注意力不集中&&&&&&&&&&&&&&&&&&&&&&&&&&&&&&&&&&&&& &&&&&&&&&&7.41
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比赛中因步法不好造成失分占总人数的48.15%,相对手法和注意力问题突出,可见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步法,能够保持合理的击球位置,就能使击球的速度、力量、旋转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有利于提高击球的技术质量。
3.3.3步法移动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
& &&学习和提高乒乓球技战术首先要了解乒乓球意识。所谓乒乓球意识,指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步法移动的意识:1.提前意识:能够作出预判,找好位置;2.找点意识:找好击球点;3.连续意识:步法移动不间断。教育学院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步法移动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见表5
表5&&&&&&&&&&&&&&&&&&&&&&&&&&&&&&&&&&&&&&&&&&&&&& 步法移动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
&&&&&& &主要原因&&&&&&&&&&&&&&&&&&&&&&&&&&&&&&&&&& &&&&&&&&&&&&&&&所占比例(%)
找点意识不强&&&&&&&&&&&&&&&&&&&&&&&&&&&&&&&& &&&&&&&&&&&&&&&&&&3.7
提前意识不够&&&&&&&&&&&&&&&&&&&&&&&&&&&&&&& &&&&&&&&&&&&&&&&&&59.26
连续性意识差&&&&&&&&&&&&&&&&&&&&&&&&&&&&&&& &&&&&&&&&&&&&&&&&&37.04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因步法移动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中,“找点意识不强”所占比例为3.7%,“提前意识不够”所占比例为59.26%,“连续性意识差”所占比例为37.04%。数据表明,在今后的步法练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步法提前意识、连续性意识以及找点意识,养成良好的步法习惯,保证击球质量。
3.3.4学生认为步法不好的主要原因
在打乒乓球时,对步法的要求基本有两条:一是反应判断要快,二是脚步移动要灵活。也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跑到合适的位置,以便在该技术所要求的最佳击球时间、最适宜的击球点位置击球。因此,不断地加强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加强整个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是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步法移动速度的一个重要条件。教育学院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步法不好的主要原因,见表6
&&&&&&&&&&&&&&&&&&&&&&&&&&&&&&&&&&&&&&&&&&&&&&&&&&&&&&&&&&&&&&&&&&&&&&&&&&&&&&&&&&&&&&&&&&&&&&&&&&&&&&&&&&&&&&&&&&&&&&&&&&&&&&&&&&&&&&&&&&&&&&&&&&&&&&&&&&&&&&&&&&&&&&&&&&&&&&&&&&&&&&&&&&&&&&&&&&&&&&&&&&&&&&&&&&&&&&&&&&&&&& &&&&&&&&&&&&&&&&&&&&&&&&&&&&&&&&&&&&&&&&&&&&&&&&&&&&&&&&&&&&&&&&&&&&&&&&&&&&&&&&&&&&&&&&&&&&&&&&&&&&&&&&&&&&&&&&&&&&&&&&&&&&&&&&&&&&&&&&&&&&&&&&&&&&&&&&&&&&&&&&&&&&&&&&&&&&&&&&&&&&&&&&&&&&&&&&&&&&&&&&&&&&&&&&&&&&&&&&&&&
表6&&&&&&&&&&&&&&&&&&&&&&&&&&&&&&&&&&&&&&&&&&&&&& 学生认为步法不好的主要原因
&&& &&&&&&主要原因&&&& &&&&&&&&&&&&&&&&&&&&&&&&&&&&&&&&&&&&所占比例(%)
重视程度不够&&&&&&&&&&&&&&&&&&&&&&&&&&&&&&&&&&&&& &18.52
身体素质不好 &&&&&&&&&&&&&&&&&&&&&&&&&&&&&&&&&&&&&&&3.7
训练程度不够&&&&&&&&&&&&&&&&&&&&&&&&&&&&&&&&&&&&& &77.78
从表6中可以看出,“步法训练程度不够”是学生步法不好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为77.78%,因“重视程度不够”,“身体素质不好”分别占18.52%和3.7%。数据表明,在今后的步法练习中应适当增加训练次数,加大训练强度;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加强乒乓球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步法意识。
3.3.5学生认为平时练习的较多步法
步法是乒乓球击球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步法,能够保持合理的击球位置,那么就能使击球的速度、力量、旋转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有利于提高击球的技术质量。从合理的击球技术来要求,只要来球落点线路发生变化,哪怕是微小的变化,也应当相应的移动步法来调整击球位置。步法技术类型包括:单步移动技术、跨步移动技术、并步移动技术、跳步移动技术、交叉步移动技术、小碎步(垫步)移动技术。教育学院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的平时步法练习情况,见图1
图1 学生平时步法练习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教育学院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平时的步法练习,练习最多的是跳步,其次是跨步、小碎步,然后是交叉步、单步、并步。
学生平时的步法练习对多的是跳步、跨步、小碎步,那么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又是怎样,见图2
图 2 学生比赛步法运用情况
从图2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比赛中步法的运用情况与学生平时练习情况相符,比赛中用到最多的跳步所占比例为70.37%,跨步和小碎步分别占48.15%和40.74%,相比之下,交叉步、单步、并步运用较少。
3.3学生对今后步法练习的期望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提高,步法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比赛中的每一次击球都离不开移动来取得合适的击球位置,它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的重要手段。快速而灵活的步法移动,不仅能保证运动员正确的击球动作,而且能提高击球准确性。因此,移动是乒乓球技术中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的基本技术,是掌握精湛技术的桥梁,没有步法移动也就没有乒乓球技术。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郭跃华、邱钟惠、林惠卿、曹燕华、邓亚萍等,能在世界乒坛上取得优异成绩,其首要条件就是全面地掌握了出色的步法。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北京体育大学2009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期望加大步法练习量所占比例为100%。为此,我们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更应以步法练习作为重点,并且把手法的研究和步法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反复领会动作要领,并不断地进行练习是极其重要的。
4 结论与建议
4.1.1 学生对步法移动的认知度较高,普遍认识到学习步法在整个乒乓球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步法练习的态度不够认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还没有养成“以脚带手”的良好习惯,手快脚慢,移动不到位,势必影响击球质量。
4.1.2步法不好是学生比赛失分的主要原因,步法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并且缺乏乒乓球步法意识,包括:提前意识、找点意识、连续意识。
4.1.3 学生练习和使用最多的步法是跳步、跨步、小碎步,交叉步、单步、并步相对较少。
4.1.4 学生希望增加乒乓球步法的练习量。
4.2.1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步法意识,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步法在整个乒乓球技术中所起的作用,以更加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日常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中。
4.2.2在乒乓球技术不断创新、前进的浪潮中,训练手段及方法都在不断改变,加强步法移动的体能训练,与技术同步训练,与战术同步指导,是迅速提高学生技术水平的必然途径。
4.2.3由于步法练习缺乏趣味性,教师在课中应通过生动活泼的讲解示范,以单一步法练习为基础,以复式步法练习为重点,并处理好步法与相关技术的关系。注意练习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加以引导,争取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
4.2.4科学安排训练时间,把步法和手法的练习紧密结合起来,适当增加步法练习量,这样才能使乒乓球整体技术得到更快的提高。
本论文是在北京体育大学小球教研室屈子圆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独立完成,在此对屈子圆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小球教研室苏丕仁老师、张瑛秋老师、唐建军老师的支持,给予相关的信息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感谢各位同学的关心和帮助!
6 参考文献
[1]詹晓希,苏丕仁,唐建军.金泽洙步法组合类型研究及字母标记法的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5).
[2]李一甲.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
[3]赵静,刘文娟,王慧丽.乒乓球步法教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06)..
[4]李小鹏.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步法练习初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01).
[5]杨倩.乒乓步法的米字练习[J]体育师友,2004,(04).
[6]徐清梅.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准备姿势与步法移动的教学方法[J]集宁师专学报,2001,(04).
[7]林永捷.关于乒乓球直拍运动员步法及训练的几点探索[J].体育科学研究,2003,7.
[8]葛平厚.乒乓球双打的步法移动与练习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0(03).
[9]肖丹丹.步法垫测试系统的研制与乒乓球运动员步法运动学特征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学,).
[10]唐建军.1954年―1992年中国乒乓球步法研究状况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3.
[11]章司路.乒乓球教学中步法练习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12]张博.乒乓球步法新观念[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03).
[13]孙文君.乒乓球运动员应加强快速、准确、灵活的步法训练[J]体育科学研究,1997,(02).
[14]王红震,黄志玲.新形势下乒乓球球教学中的步法训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3).
[15]胡启凯,智永发,郭宏伟.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训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7).
[16]詹晓希.关于如何树立乒乓球步法意识的研究[J]武陵学刊,1995,(06).
[17]王於竞,黄榕.对改善乒乓球体能测练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1997,(01).
[18]王丹虹.浅谈乒乓球少儿运动员的步法训练[J]福建体育科技,1997,(01).
[19]涂剑凌.浅谈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步法移动特点[J]福建体育科技,2000,(03).
[20]曾振豪,梁焯辉.有序训练与无序训练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判断应答能力及其理论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2,(03).
[21]门燕革.乒乓球双打步法的基本要领[J]辽宁体育科技,2002,(02).
[22]滕辉,黄志玲.近20年乒乓球步法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6,505
[23]王军.马琳与王皓反手拉结合正手拉步法运用特点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9,(04).
[24]姜菊.浅析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J]考试周刊,2009,(44).
[25]张辉.浅谈乒乓球选修课中的步法训练[J]才智,2009,(10).
[26]郝加泰.普通高校乒乓球步法教学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02)
  相关评论:
 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诸暨市店口镇中心学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侧身步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