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奥运会战靴飞人的追风战靴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13、1.“追风”修饰“战靴”,“飞人”点出奔跑,表明跑鞋对奔跑速度影响很大,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意思对即可)
2.避震功能;回输功能;附着力强。
3.列数字,作比较。突出刘翔的跑鞋之轻。 “目前为止”的作用是从时间上给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比基拉光着脚夺得了马拉松冠军,他成为奥运历史上最著名的赤脚大仙,创造了奥运田径史的奇迹。今天,奥运会赛场上再也难觅赤脚大仙的踪影,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制出的新一代跑鞋,使运动员如虎添翼,佳绩连连。
&&& 高科技跑鞋首先具有极佳的避震功能,穿着时倍感舒适和安全;它们还具有回输功能,能够释放吸震时候储蓄的能量,使运动员轻松省力;同时它们的附着力强,易于运动员控制身体,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滑倒。
&&& 鞋底是跑鞋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中底。高科技跑鞋的鞋底是由马蹄形的气垫后跟和各种适应脚的不同部位、不同运动形式的花纹组成。所谓气垫后跟是指在鞋跟中央位置装有一个气垫,利用气垫吸震并同时吸收能量产生反弹力。这比传统防震后跟仅有吸震功能大大改进了一步。
&&& 早在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上,美国运动员刘易斯以9秒86的成绩打破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时,他脚上的跑鞋就轰动了世界,因为那双鞋只有115克!这双鞋采用轻盈而坚固的陶瓷作为鞋钉材料,陶瓷耐磨并且钉子附近无需任何附粘物,这使鞋的重量得以减轻20克,当时它的售价为十几万美元,可谓价值连城。
&&&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百米女飞人玛丽安·琼斯的水晶鞋和短跑名将迈克尔·约翰逊的金缕鞋甫一露面就吸引了全世界运动员的目光。这两双鞋都是科研人员花费了3年的时间进行研发的产物。
&&&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黄色闪电刺破雅典奥运会的红色跑道,年轻的中国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横空出世,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不但赢得金牌,而且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与辉煌战绩相映衬,刘翔也有着自己的秘密武器——“红色魔鞋”。红色魔鞋是刘翔的赞助公司为他参加2004雅典奥运会特别制作的。它是目前为止该公司生产的最轻的一双钉鞋,比巨星迈克尔·约翰逊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时所穿的116克的金缕鞋还要轻。这双鞋用皮革制成,鞋帮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在它绚丽的鞋底里面更是藏着关键技术:轻薄的鞋底使跑鞋更轻,提供了对冲击力的保护;鞋底柔韧的尼龙承拖盘,链接式前掌为运动中的转动提供保护;5根可拆卸式鞋钉,提供更强的抓地力。这双鞋的设计可以使运动员穿着舒适,技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8.3)
1.作者用“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作标题有什么好处?
2.高科技跑鞋一般要具有哪些功能?
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句中的“目前为止”有什么作用?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①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都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②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③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简要概括上文第①段的内容。
2.从文中介绍看,癌细胞为什么能够“永生”?
3.上文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第③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第③段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 新视频时代来临
&&&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互联网上的流媒体( Streaming Media)技术开始起步,经过10多年的发展,网络视频(Webcasting )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和分支。
网络视频发展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计算机正成为家庭中的第二台电视机。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做到通过转换器,实现计算机和电视内容彼此间的无线传输,届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都可以把计算机中的视频内容传送到电视机,也可以把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传送到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和电视机的界线越来越模糊。2007年1月,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苹果电视”,为使用者在电脑和电视机间架起桥梁。&&&
从今后发展看,手机屏幕将很快是收看视频的重要的第三块屏幕。手机电视的实现主要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的方式,通过地面无线广播方式,通过卫星和地面补点相结合的方式。后两种方式均是数字多媒体广播(DMB )方式。中国广电系统着眼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移动终端提供视频服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地面DMB。2006年,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已先后开通地面DMB,开始大力打造中国手机电视市场的形成和新的产业的形成。
&&& 在新视频时代,视频内容的制作和传播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尤其是互联网进入Web2. 0阶段之后,播客和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造就了一道令人目眩的视频传播新景观。正是千千万万个网民浏览网站,创造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网站和交友网站,才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推动网络传媒进入大众唱主角的时代。
&&& 在新视频时代,电视媒体要将自己定位为“数字视频内容的生产者、提供者、经营者”,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各类数字新媒体在竞争中合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双赢。
&&&&&&&&&&&&&&&&&&&&&&&&&&&&&&&&&&&&&&&&&&&&&&& (摘自《青年记者》2007年第5期)
1.计算机成为家庭中的第二台电视的技术前提是什么?
2.文章是从哪两方面说明新视频时代的来临的?请结合文章说明。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视频的发展推动了新视频时代的到来。
B.数字技术使计算机和电视的视频功能都提高。
C.手机电视的实现都要通过数字多媒体广播方式。
D.千千万万个网民的参与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每当游人来到这里,都要驻足凝思,玩味着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②“认识你自己”,有何难哉!难道人自己不认识自己吗?其实不然。&&&&& &③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维奥蒂亚境内的底比斯城,来了一只狮身人面的怪兽,称之为斯芬克斯。它站在山顶上,用缪斯传授的谜语难人。谁猜不中这则谜语,就要被它吃掉;谁猜中了,它就自杀。这则谜语是这样的:今有一物,同时只发一种声音,但早晨是四条腿,中午只有两条腿,而到了晚上却有三条腿,这是何物?许多人因猜不中谜语,被怪兽吃掉了。后来,城外来了一个名叫奥狄浦斯的青年,终于猜中谜底是“人”。因为人在婴儿时期,呀呀学语,匍匐爬行,似用四只脚走路;慢慢长大,少年英俊,青年潇洒,中年如日中天,只用两脚走路;而到年迈体衰,老态龙钟,需拄杖而行,似有“三脚”。奥狄浦斯猜中了此谜,斯芬克斯随即自杀。&&&&& &④一个看来十分简单的谜语,而且谜底就是“人”,为何许多人都猜不中,被迫葬身于狮身人面怪兽的腹中?可见人认识自己之难。&&&&& &⑤我们要感谢祖先,创造了“人”字这个象形汉字,给人认识自己以许多启迪。&&&&& &⑥“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长处,一捺是短处。它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不要骄傲自满,也不要妄自菲薄。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应凭借这长处和短处组成的体态平衡,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勇敢地站立起来。&&&&& &⑦“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学识。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德、识、才、学”的完美统一。高洁的品格和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有志者腾飞的双翼,而且是其终身的奋斗目标。&&&&& &⑧“人”字上部合并,底下分叉。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有许多叉道。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通向黑暗;有的走向成功,有的走向失败。而人生之路,数青春的叉道最多。每个青年理当谨慎,好好把握。&&&&& &⑨“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扶持,相互支撑。一辈子写好了这个“人”字,就会多一些爱心,多一些春天的温馨,多一些自由自在的海阔天空。&&&&& &⑩普天下的人,不论国籍和肤色如何,都应穷尽毕生精力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堂堂正正写好一个大写的“人”字。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这篇文章引出话题后,接着引用古希腊传说,论述了&&&&&&&&&&&&&&&&&&&& &&&&&&&&&&&&&&&&&&&&&&&& ;然后通过祖先创&&&& 造的“人”字论述了&&&&&&&&&&&&&&&&&&&&&&&&&&&&&&&&&&&&&&&&&&&&&&&&&&&&&& 。3.作者对“人”字的解读耐人寻味,下面哪一则材料对第⑦段的论证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A.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B.清代的戴震,幼时勤奋读书,虚心求教,深入钻研,最终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C.鲁迅先生,既有崇高的品格,又有渊博的学识。他运用自己的作品,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生活的向往……&&&&& D.南宋的文天祥,被俘于元军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宁死不降。&&&& 答:选&&&&&&&&&&&&&&&&&& 理由:&&&&&&&&&&&&&&&&&&&&&&&&&&&&&&&&&&&&&&&&&&&&&&&&&&&&&&&&&&&&&&&&&&&&&&&&&&&&&&&&&&&&&&&&&&&&&&&&&&&&&&&&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叶子的“奇异功能”
①我们说绿色植物的叶子有“奇异功能”,这绝非夸大其词。众所周知,绿色植物的叶子能利用自己所含的叶绿素,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能够转化为淀粉,这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②奇怪的是,人类虽然搞清了植物制造碳水化合物的这一过程,却无法人工制造出淀粉,生产出粮食来,这其中的奥妙至今尚未能揭开。由于绿色植物的叶子具有制造碳水化合物的“特异功能”,因而被誉为“第一生产者”,它们从无到有,生产出淀粉等,供人类和动物享用。
③试想,没有绿色植物,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④那么,绿色植物的叶子是怎样得到水和二氧化碳的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叶子得到的水和水中溶解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是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来的,由于根压功能,水分被吸收上来,通过茎、枝直接输送到叶片细胞中。二氧化碳气体则是从叶子下表皮上的气孔进入叶内的。一般来说,一平方毫米的叶面积上有气孔100多个,一片白菜叶子上的气孔多达1000万个。可见,气孔为二氧化碳的进入创造了令人想象不到的方便。
⑤植物学家研究和计算后发现,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天制造出的碳水化合物多达4亿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这些叶子还可以释放出氧气。植物学家通过计算发现,全球绿色植物一天能释放出氧气近5亿吨。氧气是人类和动物维持呼吸所必需的,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
⑥可以说,绿色植物是人类的恩人。
⑦由于植物通过叶子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叶子会直接受到空气中污染物的侵害,所以许多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反应要比人和动物灵敏得多,只要稍稍受到污染物的侵袭,它们的叶子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受害轻的,叶子会出现伤斑,绿色变浅;受害重的,叶子变黄、枯萎,甚至整株死去。叶子表面的角质层、茸毛、鳞片等保护物的多少以及气孔的分布情况,都会影响植物对污染物的抵抗能力。例如,苔藓和地衣的叶子一般是单层细胞,没有保护层,外界气体很容易直接侵入细胞中。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千万分之五时,它们的叶子就会变成黄色或黑褐色,并很快地干枯死去。
⑧除了苔藓、地衣等植物对二氧化硫污染很敏感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许多对大气污染也具有敏感性的植物。例如:番茄、烟草、菠菜等对二氧化氮污染很敏感,向日葵、白菜、落叶松对氯污染很敏感,梅、桃、葡萄等对氟化物污染很敏感,烟草、花生、洋葱等对臭氧污染很敏感。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敏感性,我们只要观察某一地区敏感植物的叶片状况,就能知道那里大气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了。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6期《奇妙的叶子》)
1.从文中可以看出叶子有哪些“奇异功能”?
2.研读第④段中加横线的语句,回答问题。
(1)句中的“一般米说”可否去掉?为什么?
(2)句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3.在上文已列举了苔藓、地衣的例子之后,第⑧段为什么还要举出大量的例子?
4.选文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④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⑤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⑥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⑦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选自2009年第1期《读者》,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别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叙述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件事,各侧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表达在了什么意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处流露出了作者对“去远方”的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每当游人来到这里,都要驻足凝思,玩味着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②“认识你自己”,有何难哉!难道人自己不认识自己吗?其实不然。
③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维奥蒂亚境内的底比斯城,来了一只狮身人面的怪兽,称之为斯芬克斯。它站在山顶上,用缪斯传授的谜语难人。谁猜不中这则谜语,就要被它吃掉;谁猜中了,它就自杀。这则谜语是这样的:今有一物,同时只发一种声音,但早晨是四条腿,中午只有两条腿,而到了晚上却有三条腿,这是何物?许多人因猜不中谜语,被怪兽吃掉了。后来,城外来了一个名叫奥狄浦斯的青年,终于猜中谜底是“人”。因为人在婴儿时期,呀呀学语,匍匐爬行,似用四只脚走路;慢慢长大,少年英俊,青年潇洒,中年如日中天,只用两脚走路;而到年迈体衰,老态龙钟,需拄杖而行,似有“三脚”。奥狄浦斯猜中了此谜,斯芬克斯随即自杀。
④一个看来十分简单的谜语,而且谜底就是“人”,为何许多人都猜不中,被迫葬身于狮身人面怪兽的腹中?可见人认识自己之难。
⑤我们要感谢祖先,创造了“人”字这个象形汉字,给人认识自己以许多启迪。
⑥“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长处,一捺是短处。它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不要骄傲自满,也不要妄自菲薄。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应凭借这长处和短处组成的体态平衡,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勇敢地站立起来。
⑦“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学识。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 “德、识、才、学”的完美统一。高洁的品格和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有志者腾飞的双翼,而且是其终身的奋斗目标。
⑧“人”字上部合并,底下分叉。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有许多叉道。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通向黑暗;有的走向成功,有的走向失败。而人生之路,数青春的叉道最多。每个青年理当谨慎,好好把握。
⑨“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扶持,相互支撑。一辈子写好了这个“人”字,就会多一些爱心,多一些春天的温馨,多一些自由自在的海阔天空。
⑩普天下的人,不论国籍和肤色如何,都应穷尽毕生精力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堂堂正正写好一个大写的“人”字。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 &&&&&&&&&&&&&&&&&&&&&&&&&&&&&&&&&&&&&&&&&&&&&&&&
2.这篇文章引出话题后,接着引用古希腊传说,论述了&&&&&&&&&&&&&&&&&&&&&&& &&;然后通过祖先创造的“人”字论述了&&&&&&&&&&&&&&&&&&&&&&&&&&&&&&&&&&&&&&& &。
3.作者对“人”字的解读耐人寻味,下面哪一则材料对第⑦段的论证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 A.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B.清代的戴震,幼时勤奋读书,虚心求教,深入钻研,最终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 C.鲁迅先生,既有崇高的品格,又有渊博的学识。他运用自己的作品,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生活的向往……
&&& D.南宋的文天祥,被俘于元军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宁死不降。
答:选&&&&&&&&&& &理由:&&&&&&&&&&&&&&&&&&&&&&&&&&&&&&&&&&&&&&&&&&&&&&&&&&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①中新网珠峰大本营五月十日电(记者宋方灿)五月十日上午十一时,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中国登山队凯旋庆祝仪式在珠峰大本营举行。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向巴平措、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吴英杰、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胡家燕等领导,部分赞助商代表和来自境内的记者出席了庆祝仪式。
②在五月八日上午九时十七分,中国登山队十九名队员成功登上主峰之巅并进行了奥运火炬接力,首次实现了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九日晚七时左右,中国登山队一行凯旋,成功、安全地返回珠峰大本营,并受到了吴英杰的热烈欢迎。
③今天珠峰地区的天气格外晴朗,珠峰上隐隐可见美丽的旗云,远处的天边飘着几朵祥云。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顶成功庆祝活动在上午十一时开始。吴英杰主持会议。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首先宣读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贺信。
④在这次登山活动中的运动员、高山协作、高山摄像等,基本都登上了珠峰。他们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今天庆祝仪式的主角。他们入场后被请上主席台,由向巴平措、胡家燕等领导向他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和美丽的鲜花。
⑤十一时二十五分,此次登上珠峰并在峰顶进行传递的奥运火种由护卫人员送到主席台,向巴平措亲手用引火棒引燃后点燃高原圣火台,圣火熊熊燃烧,现场气氛达一下子到了高潮。
⑥向巴平措最后发表讲话。他说:“奥运圣火在珠峰成功传递,我专程来到大本营是为了迎接圣火,迎接登山健儿,并看望电视转播、气象服务等有关部门,各大媒体,以及日喀则、定日当地的群众。二百八十万西藏各族人民对奥运圣火成功登顶表示最热烈地祝贺。”
⑦他还说,“百年奥运,百年梦想。奥运圣火成功登顶,在地球之巅进行传递,是中国人民献给世界人民的一份厚礼,是奥组委等有关部门排除了各种干扰的结果,是有关工作人员努力奋斗的结果。”
⑧在全场人员观看了日喀则地区的文艺团体的精彩演出后,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本次登山活动的前线总指挥李致新从圣火台中引燃了火种灯,并由护卫人员带出现场,将被护送到拉萨。这也标志着此次珠峰圣火传递工作顺利而圆满地结束。
1.请根据内容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如果由你试播这则新闻稿,下面这个句子你将采用怎样的感情、语速和语调?
向巴平措亲手用引火棒引燃后点燃高原圣火台,圣火熊熊燃烧,现场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
3.“上午十一时”、“十一时二十五分”这些句子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第③段中划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蜘蛛网的奥秘
①蜘蛛眼睛近视,又没有耳朵,全靠蜘蛛网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
②不同种类的蜘蛛所结网的大小、形状以及网眼疏密等都不相同。在所有蜘蛛网中,都有一个中心点,向外辐射蛛丝,其辐射线的数目不同,种类也不同,有21条、32条、42条等。据报道,世界上已知的最大蜘蛛网,系由一种叫内非拉类的蜘蛛所织,直径达5.73米;最小的蜘蛛网,系由一种叫卡图纳类的蜘蛛所织,直径仅1.24厘米。蜘蛛在树上结网时,先用后腿抽出蛛丝,围绕着树枝和树叶,然后再用一根细丝从树枝的中间穿过。这条丝的中央有许多细丝团团密集,形成一个白点,从这里再向四面辐射,来回抽丝。最后,从中心向外绕圈抽出临时辅助线,接着由外圈盘旋着走向中心,变成螺旋线。当蜘蛛脚沿着辐射线和辅助线前进时,边走边抓起辅助线,聚成小球,留在辐射线上。至此,蜘蛛网就织成了。
③绝大部分蜘蛛是靠蜘蛛网谋生的。为什么昆虫会自投罗网呢?
④科学家发现蜘蛛网对紫外光有反射能力,尤其是在阴暗角落里织的网,对紫外光反射特别强,而在明亮处织的网只有一些结点上会反射紫外光。由于蜘蛛网具有这么一种“特异功能”,因此,昆虫常误以为织网处也是蓝光而误飞入。
⑤那么,误入歧途的昆虫落网后,为什么无法破网而逃呢?
⑥原来,蛛丝是一种蛋白质,含有吡咯烷酮,因而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粘性。而且蜘蛛网是由两股不同类型的线丝绞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种是干性直线状线丝,它是网丝的主干线和支撑物,弹性较差;另一种是带粘性的螺旋状线丝,它是专用于捕捉猎物的,弹性很好。在螺旋状线丝上有许多覆盖着一层胶质的细线丝。当昆虫在网上挣扎时,细线丝像钓鱼时放长线一样展开;昆虫不再挣扎后,细线丝便重新卷曲复原。
⑦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蜘蛛都结蜘蛛网。有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热带森林里的蜘蛛,并不结网,而是靠“钓虫”为生,因而被人称为“渔翁蜘蛛”。
⑧“渔翁蜘蛛”在树林里吐出一根长长的蛛丝挂在枝条上,然后在蛛丝下端缠一团粘液般的乱丝,做成“鱼饵”。“鱼饵”在有风时随风飘荡;在没有风时,“渔翁蜘蛛”用前脚拉动蛛丝,使“鱼饵”摆动,以引诱昆虫上钩。由于蜘蛛丝具有很好的粘性和强度,因此昆虫飞扑到“鱼饵”上时便被粘液粘住,无法逃脱,只好束手待毙。
1.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通读全文以后,你发现了蜘蛛网的哪些奥秘?
3.第③段和第⑥段都运用了设问句的形式,有什么好处?
4.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
5.⑦⑧段如果去掉有什么不好?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撤》报道,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空间飞机,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万公里,从莫斯科飞到纽约,用不了一个小时。
该项目负责人莫斯科研究院的伊凡·菲利波维奇·奥布拉佐夫介绍说,空间飞机主要用于完成轨道上的工作。它实际上是两级飞行器。飞机起飞后升至80公里高度,装在机身内的二级飞行器点火分离,二级飞行器是一种可在不同轨道间移动的货运飞船,它能进入距地面200—36000公里之间的任意轨道,释放携带的货物(如卫星)或回收应返回地球的仪器。一级飞行器在脱离二级飞行器后,可以立即返回地面,也能停留在100—200公里的高度,关闭发动机后,它就像卫星一样只靠微弱的动力确保不偏离轨道。二级飞行器在完成任务后,降到较低的装载轨道,与一级飞行器对接后返回地球。空间飞机的所有部件都可以反复使用。
研究人员已按1︰25的比例制造出一架原型机,并进行了试验。但缺乏资金是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障碍。据估算,制造两架真正意义上的空间飞机需要60亿至80亿卢布,假如资金到位的话,5至8年就能制造出空间飞机。
俄罗斯设计的这种空间飞机长75米,总起飞重量约800吨(主要是燃油重量),载重为10吨至45吨,预计飞行高度可达100公里或200公里。载货飞行的价格比往返太空站和地面站的航天飞机窗体顶端
要低,航天飞机运载1公斤需要客户支付1万至2万美元,而空间飞机每公斤的货物运输价格在100美元至200美元之间。
空间飞机设计为双层座位,可载600人。这种空间飞机的机翼呈圆形,机身前部可以乘载人员或货物,发动机在机身后部,外表看起来,空间飞机就像一个飞碟。
正在设计的这种飞机可以用普通的跑道起飞和降落,就像一架普通的飞机一样,但一到空中,它就可以像一架载人飞船一样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万公里,以这样的速度,它可以在20分钟内从莫斯科飞到巴黎,从莫斯科飞到纽约也只需50分钟,而从莫斯科到悉尼只需1小时6分钟。先进的工程技术、新的高熔点材料、新型燃油以及新的设计概念被广泛用在这种空间飞机上。发动机是用氧和氢来作燃料的,因而属于环保型客机。(杨俊报道)
1、如果你是某报纸的编辑,记者杨俊把这篇稿件交给你,请你拟定一个标题,使这篇文章标题醒目夺人,能吸引读者。
2、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为“空间飞机”下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
3、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写出一种,并举例。
说明方法:
4、请你说说空间飞机和普通飞机、航天飞机有什么区别,并分析发展空间飞机有哪些优势。
5、张小明读了文章后说“俄罗斯已经制造了两架价值在60亿至80亿卢布的真正意义上的空间飞机”,而王爱国说“俄罗斯再过5年至8年才能制造出空间飞机”,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中追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