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中主攻手,中国女排二传手手、接应中国女排二传手、一传、自由人分别的位置。

在排球队员中,各个队员的职责是什么?如主副攻手接应还有二传以及自由人_百度知道
在排球队员中,各个队员的职责是什么?如主副攻手接应还有二传以及自由人
.换位:在主要在3号位打战术球.,比如在1..6;当然接应可以打跑动进攻!.比如 背快:一般在2.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转到2号位的人发球,快球.!主攻,主攻打对脚,时间叉等等&#47:负责接一传.两个副攻一前一后.负责第二下传球;接应二传应该很全面.接一传 在主攻不能及时接二传的时候担当二传的职责传球给攻击队员&#47. 副攻.5号位,主攻对应强攻:一开始是接应和二传站对脚,其他人到前排时都可以拦网!当然除开自由人外,更重要的是后排防守啊,背飞自由人,你会懂很多的.
慢慢看,全队的球分配就靠他了,前交叉;是一个队的核心人物. 二传&quot!当然优秀的主攻也可以打后排进攻.4号位(就是排球场前面两个边的位置)扣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攻手专门就是扣杀的,自由人都行,其他不做,二传是给扣杀的那个人作次配合
副攻主要以快球为主 接应应该是2传不到位时 代替2传传球
自由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方向、作用点【解析】试题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即使主攻手用大小不变的力扣球,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若不同,那么,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球的落地点和旋转性就会不同。考点:力的三要素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山东枣庄薛城区兴仁中学第三次适应性训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6分)在做电学实验时,我们多次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器材并进行实验。(1)该实验电路图能够进行哪些电学实验?(写出三个实验名称)(2)根据图乙所示的电流表、电压表的表盘示数,请你计算出相关物理量。(3)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把图丙中提供的器材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如果想利用该实物图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写出需要增加的器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云南省剑川县初三上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探测器己在7000m的深海探测实验成功,到达7000m深度时,探测器受到的海水压强是
Pa。人站在铁路边观察火车通过时,要隔开一定距离,这是因为火车通过时速度较快,导致其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而使气压变
,容易把人“吸向”火车发生安全事故。(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甘肃定西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在一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的提环和挂钩上各施加相反的5 N拉力,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D.不能确定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甘肃定西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甘肃定西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牛的重物,当物体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牛;当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103牛;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减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5×103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甘肃定西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若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______运动。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红同学面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且距平面镜的距离为3m,她在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为 ________ 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将 ____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 不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初二3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和小华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橡皮泥、细线等器材来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小明利用部分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测力计水平放置,调整指针至零点;②观察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③逐次增加钩码的个数,分别测量所受的重力,并记录数据;④用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重力(如图所示),并记录数据;(1)以上实验步骤中,步骤
的操作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2)改正上述错误后,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3)小明用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的操作,记录了如表所示的数据.但小明数据记录时有一处漏填,该数据应该为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你发现该结论的数学思路是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发现
.次数钩码质量/kg钩码重力/N10.050.52130.151.5(4)小华将同一块橡皮泥分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块,并分别较准确地测出了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华的做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排球理论知识大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排球理论知识大全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关​于​排​球​的​知​识​,​排​球​理​论​考​试​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排球竞赛文献综述
排球竞赛文献综述
排球竞赛综述2013年亚洲锦标赛中国女排先后以2-3负于泰国队和韩国队,获第四并创38年历史最差战绩。中国男排以2-3负于韩国队,以3-1胜日本队获季军结束了此次亚锦赛之旅。纵观中国排球,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与现今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何使中国...
下载次数:888次 | 浏览次数:1854次 | ()
排球竞赛文献综述
排球竞赛综述 2013 年亚洲锦标赛中国女排先后以 2-3 负于泰国队和韩国队,获第四并创 38 年历史最 差战绩。中国男排以 2-3 负于韩国队,以 3-1 胜日本队获季军结束了此次亚锦赛之旅。纵观 中国排球, 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与现今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何使中国排球从新进入世界 强队之林是现如今刻不容缓的问题。 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都遵循着特有的规律, 中国排球 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的规律, 总结并把握规律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以中国近十年有关排球竞赛 方面的文献为依据进行总结,以期从中发现问题为中国排球的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 2002 年至今的文献,以“排球”为检索词共有 5633 篇,有关排球 竞赛方向的共 258 篇。 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与分析, 按不同的研究方向及目的进行分类综述。 在二传方面:二传在排球赛中是战术的组织者及发起者,一名优秀的二传手可以根据 场上队员及对手的情况合理有效的处理来球并进行组攻。张承玉等在《对中、古等世界女子 排球强队二传组织进攻特点分析》 中, 认为二传的组攻意识和技术水平是一个队整体进攻战 术的基础。而现代排球要求二传必须加强跳传组攻的训练与培养,加强背传、调整传和各种 隐蔽传的整合技术; 世界优秀二传运动员的组攻分布, 一是利用整个网长向四、 二号位拉开, 加大两翼进攻比例同时发展三号位快攻和后排攻;二是拉近四、三、二号位的组攻比例,形 成多袋内进攻;三是以三、四号位局部展开组攻,形成以点打面的进攻。通过分析证明,四 号位高点强攻仍是当今世界排球比赛的主旋律。 同时, 三号位及二号位的快速多变战术也以 形成鲜明特色, 二号位的强攻和后排攻的组合形成立体进攻体系[1]。 而刘玲等在 《 年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二传手主动进攻能力的分析》 中, 认为目前国内的二传队员主要职责仍 是战术组织与防守,缺乏主动进攻意识;二传是场上的核心,加强二传的主动进攻可以增强 全队的进攻, 帮助全队占据场上的主动权, 重视对二传主动进攻意识的培养和技术的训练是 提高整个队伍战斗力的重要环节[2]。所以,一名优秀的二传手不仅需要合理有效的组攻能 力,同时在场上应具备主动进攻的意识与能力,以丰富多变的进攻战术和多样的得分手段。 与二传手对应的是接应二传, 在现今排球竞赛中, 接应二传对比赛的胜负也产生巨大的影响。 郭荣在《2003 年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进攻特点分析》中,发现比赛中接 应二传运动员的进攻次数明显增多, 进攻战术打法以强攻为主, 扣球攻击性增强, 得分率高, 失误率低。 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已成为队中进攻的核心人物, 是现代排球比赛中的主要强攻 手[3]。同时阿英嘎等的《现代女排比赛中副攻和接应二传贡献率的发展动态》 ,通过对国际 排联公布的 2006 年女排世锦赛、 2007 年女排世界杯赛、 2008 年奥运会女子排球赛的技术统 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发现副攻和接应二传对全队的贡献率逐年提高,而接应二传的
贡献与主攻旗鼓相当, 场上各个位置对整个球队的竞技水平影响差异逐渐缩小, 同时现代排 球需要运动员技术全面、能够胜任多种位置[4]。在杨学智的《优秀女排主攻手与接应二传 的角色定位研究----评估王一梅的双重角色论证两种技术的专位性》中,认为王一梅担任主 攻时,单项指标在该群体优于平均值,扣球效果标准分大于担任接应二传,在担任接应二传 时,得分率和失误率低于群体平均值[5]。所以,主攻和接应的扣球技术有较强的专位性, 不合理的角色定位会对运动员自身的技术发挥和全队的战术配合均产生不利影响。 现代排球 要求队员技术全面能胜任多个位置, 但同时要充分考虑在其他位置对队伍竞技水平的影响以 及整体贡献率。 在发球方面: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高质量的发球可直接得分也可使对 方一传不到位,破坏对方的战术攻。现如今,大力跳发球成为主流以男排比赛最为常见,女 排以飘球、跳飘球或大力发球为主。尹兆友在《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技术分析》 中对新入选国家队六名运动员跳发球技术进行统计分析。 认为球的飞行时间是影响破攻效果 的重要因素, 发球的前冲距离和击球力度是决定球飞行时间的主要因素, 在不影响完成动作 的情况下,增大球的前冲距离,是提高破攻效果的有效方法。发球的落点也是影响破攻的因 素, 前冲距离大、 速度快、 落点变化多且靠近边线的跳发球破攻率最高[6]。 在赵勇等的 《2011 男排世界杯中国队对世界强队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的定量分析》中,对 2011 年日本世界杯男 排的发球技术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在跳飘球方面,中国对与世界强队没有显著差距,有时略 优于其他强队,在跳发方面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有差距,在破攻和一般高于中国队,失误率低 于中国队[7]。综其来看,跳发球是一项技术复杂、攻击性强的发球方式,具有快速、大力、 落点刁的特点。 在选择跳发技术时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采用适合自身特点的跳发方式。 同 时发球是排球赛中唯一不受对方任何干扰的技术, 往往心里因素对其影响较大, 因此要加强 心理能力的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过程。而在中国女排方面,秦风冰等的《跳发飘球在世界 女子排球比赛中的运用及发展趋势》中,对第 27 届奥运会女排前八名,2001 年世界女子排 球大奖赛哈尔滨两站,2002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进行研究,发现跳发飘球正逐渐被女 排运动员所采用,虽比不上跳发大力球,但在得分效果上和破攻效果上均高于站发飘球。选 择跳发飘球主要基于自身的身体、技术特点及飘球所要求的技术规格等因素[8]。阴阔等在 《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排球前八名队发球特点的探讨》 中, 发现大部分球队使用跳发飘球较 多, 使用上手发飘球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由于大力跳发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过高失 误率也较高, 所以在比赛中运用的比例相对较少, 同时在发球落点上大部分球队落点都集中 在后场,落点过于集中,容易判断来球处理好来球,但当大力跳发球的力量大、速度快时又
是一种犀利的进攻武器[9]。马金凤在《对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发球战术运用的研究》中, 认为发球的攻击性主要体现在发球速度(节奏) ,性能(飘晃或旋转) ,落点(找区找人)及 变化上,在跳发球被广泛运动的今天,为提高发球的质量,速度是跳发球效果第一因素,力 量大,速度快,飞行时间短的效果最佳,再加上发球的落点其效果更加。这样可以破坏对方 的一传及战术攻,提高本队的威胁性[10]。所以,重视发球的质量与效果是比赛取胜的基础 保障, 如何能更好的运用与掌握发球技术, 需要根据运动员自身身体素质及技战术特点大胆 创新。 在防守方面:随着排球竞赛规则的修改, “自由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的起到了加强后 排的防守能力及起球的能力。黄耀东在《世界优秀女排自由人竞技水平分析》中,通过研究 认为中国队自由人的竞技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一传和防守能力较差,与其欧美 强队有较大的差距[11]。在袁国伟的《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自由人”运用的比较研究》中, 通过对 2006 年世界男排联赛成都赛区中国队与意大利队、俄罗斯队和法国队的比赛进行研 究,发现中国对“自由人”接发球效果与世界强队相比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在接扣球效果 上与世界强队存在一定侧的差距, 主要由于没能及时预判和取位。 通过对世界强队 “自由人” 的比较,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与差距,应当加强其专门化训练,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尤其是接发球、接扣球的能力[12]。 在防反方面:排球竞赛中对防反机会的把握也是反映整队的竞技水平之一。陈燕的《中 国男排与世界高水平男排防反扣球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分析》 中, 结果发现从中国男排和世 界男排防反强攻比较来看,防反强攻扣球的净得分率相对防反其他进攻而言是差距最小的, 但与世界高水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防快球进攻时,中国队明显体现了不足,世界高 水平球队的净得分率都基本高出中国队, 在防平快掩护进攻时, 中国队的防反进攻配合有必 要进行更默契的配合, 可以锻炼攻击手的进攻能力和提高二传传球的隐蔽性提高扣球成功率 [13]。王永成在《第 11 届女排世界杯赛防反效果的比较研究》中,结果表明中国队防对方 一攻的能力强于其他队, 在防反进攻中一般攻和战术攻较合理, 强攻和灵活多变选择各位置 的打快速多变战术配合, 二三号位的战术进攻比国外队成功率高, 而国外则是一二四号强攻 较多,容易对其进行重点拦防。在后排进攻中和拦防效果都比较差,失误较多[14]。如何抓 住防反的机会组织有效的战术攻是取胜的关键, 张欢的 《第 9 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队快 攻战术运用效果》中,结果显示中国女排快攻效果高于强攻,得分率也高于其他强队[15]。 马金凤的 《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快攻战术分析》 发现中国女排最佳扣球手的快攻战术扣球成 功率高, 攻击效果较好, 但同时在短平快与夹塞运用较少, 多采用背快与前快, 背飞与背溜,
前后交叉的跑动进攻[16]。因此“快速多变”的战术是中国队获胜的重要因素。 在进攻方面:展更豪,姜春华在《我国女排在第九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后排进攻技术 运用现状的分析》中对狄届世界杯和第 14 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队在本 届后排进攻的数量和质量跟欧美有一定的差距, 运用后排进攻都是被动应用为主, 主动运用 意识不强,在后排进攻的效果明显好于前排进攻,有利于突破高大拦网队员的拦网,但是中 国与世界各国女排在拦后排进攻和防后排进攻都是薄弱环节[17]。孙桂芳等的《2011年 世界杯中、 外女子排球队后攻应用比较研究———兼谈和合效应对中国女子排球队伦敦奥运 会参赛影响》中,通过分析发现中、外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术应用差距明显,战术实施主要在 6号位和1号位,后攻成功率高;大胆创新,辟蹊径,发挥个体优势,扩展5号位的战术实 施,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战术整合的有效策略。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进 攻的手段和进攻点[18]。因此,现代排球中后排进攻和前后排相结合的立体进攻是排球运动 发展的趋势。 在技术统计方面: 在对比赛技术进行统计比较时, 能从整体上发现中国队及世界强队共 同点和差距。 如阿英嘎的 《2002 年女排世锦赛与 2003 年世界杯赛进攻技术统计的比较研究》 , 通过对国际排联官网公布的 2002 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前八名球队和 2003 年世界杯 12 支参赛 队的进攻技术进行分析, 发现扣球成功率高、 拦网失误率低是世界优秀女排进攻技术的特征; 网上实力仍是当今世界优秀女排的制胜法宝; 靠主动进攻得分和减少自我失误失分是当今世 界女子排球比赛的得失分基本规律[19]。屈东华等人的《2004---2008 年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 技战术运用对比研究》 ,认为高水平女子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数量逐渐增多,中国女排的接 发球到位率和在防反过程中的起球率都比较出色。 在进攻打法上, 强攻依然占据高水平女子 竞技排球赛事的主导地位。中国女排在 2008 年未能夺冠,主要原因出在快攻、拦网和防守反 击上[20]。展更豪等的《对中国女排在第 28 届奥运会排球赛上的技术统计分析》 ,就分析了 中国女排的整体情况。结果发现,各项基本技术上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球击力强和失误 率相对较低,技术运用更加合理。在接发球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接大力跳发球时还存 在到位率较低、无攻和失误率较高的不足。 二传队员传调整快球的能力、传球的隐蔽性以 及分配球的合理性都较好,但在主动组织立体进攻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21]。在中国男排方 面,张玉红等的《第 17 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国队失利因素分析》中,认为中国男排年 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而 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 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方面, 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 异,中国队以飘球为主,发球攻击性和稳定性较差,世界强队以大力跳发球为主;中国男排
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在拦网方面没有展示其自身的优势;防守 失误率较高,前排强攻和快攻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但得分 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22]。陈卓儒的《第 29 届奥运会中国男子排球队得失分情况的比较 研究》中通过录像统计,比较分析对参加 08 年北京奥运会男子排球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 明从整体上看,本届奥运会中国男子排球队的主动得分能力不强,且得分手段较为单一。扣 球作为本届奥运会中国男子排球队最有力的得分手段,队员的技战术水平及其运用效果不 高。 中国男子排球队在拦网得分方面, 特别是在拦网失误率方面与本届奥运会其它参赛队伍 相比差距明显。发球技术水平整体一般与世界强队差距大 [23]。同样,于贵身的《2011 年 排球世界杯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对比研究》 中运业总结了中国队发球得分率较低, 技 术单一及技术细节有待于提高; 接发球的失误和无攻较高;调整攻与世界强队差距较大; 中国队在 2、4 号和后排进攻位置方面差距较大;拦网方面,与世界优秀男排相比也有一定 差距,主要表现在拦网的判断、移动和拦网时的技术细节;在战术的进攻效率上低于世界优 秀男排[24]。通过总体的对比,中国男排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但是在总体上确与世界强队的 差距在无形的拉大。 综上所述,通过对近十年文献的分析,前人从各个角度对中国队和世界强队进行比较, 有共同点也有争议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发球方面,大力跳发球是现在流行的发 球方式, 因其力量大, 速度快备受世界强队的欢迎。 但是大力跳发球因其技术动作的复杂性, 对身体素质要求过高, 所以中国队以及亚洲其他球队的大力跳发在速度和力量上都不及欧美 强队,而且失误率也相对欧美强队较高。所以,中国队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积极创新, 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球。因为现在排球格局是以发球为进攻带动拦网。其次,威胁球不一 定非得是大力跳发球。在前人的研究中一些数据表明,如跳飘球,平飘球等也有直接得分。 这就说明, 并不是大力跳发球就是唯一决对得分或必须学习的发球方式。 一种发球方式是否 具有威胁性,是看这个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及发球的质量。一个质量较高的发球,同样能 对对方一传造成很大的麻烦,如中国女排大多采用跳飘球,飘球,平飘球等,对其他强队的 一传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熟练掌握一种发球方式,在其基 础上深入的创新研究提高其发球的效果与质量。2.接发球方面,由于中国队“快活灵”的战 术打法要求对一传到位率比较高, 所以高质量的一传是进攻战术运转的重要因素。 由于欧美 强队大多使用大力跳发球,其速度快,力量大给接发球造成很大的困扰,在平常训练时,应 降低训练时的球网高度, 这样大力跳发球的速度和力量都能提高。 用这样的方法模拟优秀跳 发球的球速来训练队员的接发球能力,同时提高接发球队员的移动判断能力。3.二传方面,
由于二传是战术的组织者, 一名优秀的二传手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合理的战术组攻。 在对中 国队与世界强队分析时, 发现二传在战术组攻方面以及主动进攻意识不强。 一名优秀的二传 手要积极组织不同的战术攻同时要恰当合理的进行各种吊球与进攻。4.战术运用方面,在众 多的技术统计中,发现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相比,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有效得分比较多的是 快攻战术。 由于现在欧美强队采用高举高打得战术, 依靠强有力的大力发球及高海拔的拦网, 在强攻无法突破时,中国队可以采取以柔克刚多采用时间差,空间差,近体块,后排进攻等 一些立体近攻战术。5.技术的全面性以及位置的专位性,排球规则的改变对排球竞赛都或多 或少产生很大的影响。 自由人的出现提高了防守的质量及起球的效率, 但如果场上队员技术 都比较全面的话任何队员都可以胜任不同的位置, 这样是否有这种假设, 在对方进行进攻时 后排三名队员进行防守, 前排队员进行拦网, 而后在组织进攻时后排一名队员可以跑到前排 进行当二传,这样在每轮的运转中,前排始终保持三名进攻队员,后排有两名自由人防守球 员加大防守面积和起球率, 这样进攻战术就可以多样化, 多变性。 6.排球队员身材的高大话, 随着现代排球的发展,队员的高大化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从运动生理来说,高大的队员运动 神经反映较身材相对矮小的反应慢且灵活性也相对较差, 现在都在说排球运动员高大灵, 如 何在高大的情况发挥灵呢,是可以考虑与研究的一种出路。每一个世界强队都有新老交替, 高超与低谷时期, 如何保证队伍在这交替及低谷时期保持高质量的竞技水平, 还要根据各自 队伍及队员的情况合理组织技战术是球队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承玉,王 成.《对中、古等世界女子排球强队二传组织进攻特点分析》[J].中国体育科 技 2003,(4) :49-51. 2. 郭荣在《2003 年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进攻特点分析》[]中国体育科技 2005(2) :61-63. 3. 刘 玲,吕庆祝.《 年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二传手主动进攻能力的分析》[J]. 南京 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 :59-61. 4. 阿英嘎,庞 倩.《现代女排比赛中副攻和接应二传贡献率的发展动态》[J]. 中国体育科技 2004,(2) :61-63.
杨学智.《优秀女排主攻手与接应二传的角色定位研究----评估王一梅的双重角色论证两 种技术的专位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10) :136-138.
尹兆友 《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技术分析》 [J].中国体育科技 2002, (10) : 42-45. 赵勇,孙旭.《2011 男排世界杯中国队对世界强队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的定量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 2012,(6) :75-78.
秦风冰,马瑞,汪勤.《跳发飘球在世界女子排球比赛中的运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体 育科技 2004,(2) :55-57.
阴阔,席 磊.《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排球前八名队发球特点的探讨》[J].体育世界 2010, (8) :85-86.
10. 马金凤.《对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发球战术运用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05,(5) : 44-45. 11. 黄耀东.《世界优秀女排自由人竞技水平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1,(10) :47-49. 12. 袁国伟.《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自由人”运用的比较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8,(3) :42-43. 13. 陈燕.《中国男排与世界高水平男排防反扣球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分析》[J].运动 2010, (3) :6-9. 14. 王永成.《第 11 届女排世界杯赛防反效果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2,(6) : 757-760. 15. 张欢《 . 第 9 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队快攻战术运用效果》 [J].中国体育科技 2004, (4) : 66-68. 16. 马金凤.《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快攻战术分析》[J].体育学刊 2005,(5) :115-117. 17. 展更豪,姜春华.《我国女排在第九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后排进攻技术运用现状的分 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1) :50-52. 18. 孙桂芳,孙桂芹,胡思诺,杨永明.《2011年世界杯中、外女子排球队后攻应用比 较研究———兼谈和合效应对中国女子排球队伦敦奥运会参赛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 2012,(4) :32-38. 19. 阿英嘎.《2002 年女排世锦赛与 2003 年世界杯赛进攻技术统计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 育学院学报 2004(2) :71-73. 20. 屈东华,张岩.《2004---2008 年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技战术运用对比研究》[J].首都体育 学院学报 2010,(1) :68-72.
21. 展更豪,顾圈良.《对中国女排在第 28 届奥运会排球赛上的技术统计分析》[J].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 2006,(5) :697-699. 22. 张玉红,王辉.《第 17 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国队失利因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11,(2) :92-97. 23. 陈卓儒.《第 29 届奥运会中国男子排球队得失分情况的比较研究》[J].广东体育学院学 报 2010,(5) :56-59. 24. 于贵身. 《2011 年排球世界杯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对比研究》 [J].吉林体育学院学 报 2013,(1) :54-57.
第1篇/共1篇
查找更多“”
在线阅读后可以选择免费下载word版本的 排球竞赛文献综述,内容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广告,方便阅读。
如果感觉该内容很优秀欢迎转载到任何网站,尽量保留该页面链接:/view/55ebeeabe22f5c40a95a.html
慧知网()提供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传手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