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波月村有玩济南打乒乓球的地方方吗

初到巴马坡月村
长寿道理人人懂,长寿愿望都皆有,超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好几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巴马“长寿之乡”很是令人神往,带着亲身感受长寿之乡的心愿,带着游玩五彩缤纷旅途的心情,2月5日上午,K584次列车带我向“长寿之乡”巴马坡月村出发了。6日下午3时到达南宁火车站,在车站对面我们上了801路公交去安吉汽车站,按事先张老师指导,我们将在车站楼上宾馆住宿一晚,第二天乘安吉汽车站发往凤山的班车,到目的地坡月村下车。为了买好第二天的车票我们去了售票窗口,知道还有当天到达坡月村的班车时,我们竟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买了当天直达坡月村的班车。估计是由于节日的原因,南宁高速收费站严重睹车,我们乘坐的大巴迟发车长达1小时40分钟,这样更导致我们的车几乎是在黑暗中夜行,到目的地已是夜半时分。这个决定虽说减少了车站楼上宾馆住宿的麻烦,但按张老师说我们是犯了出游之大忌,现在想想真是一身冷汗,还好我们平安到达,有张老师接站,我们顺利地住进了《坡月第一家客栈》。我住201室,习惯性的环境检查,关门推窗,我看到了河对面的灯火,看到了星星的闪烁,霎时有清风吹来,却没有冬天的寒意,心中那种谨防坦然了不少,洗漱后带着二天来的疲惫进入了梦香。
这是火车中途停靠在鹰潭站台
K584/k581 从宁波发站,我们是绍兴上车,沿途经过诸暨、义乌、金华西、衢州、上饶、鹰潭、东乡、进贤、樟树、新余、宜春、萍乡、株洲、娄底、邵阳、永州、东安、桂林、永福、柳州、来宾、南宁。
这是火车停靠在桂林站台旅客下车出站
这是火车停靠在柳州站台旅客下车出站
这是南宁安吉汽车客运站
这是快到南宁时,从车上向外沿途拍摄的风景,奇异的山峰、满片的苷庶地这是快到南宁时,从车上向外沿途拍摄的风景,奇异的山峰、宁静的小山村
这是到《坡月第一家客栈》后,从201室窗口向外拍摄的对岸夜色
这是《坡月第一家客栈》对岸的《巴马神话大酒店》夜色
这是《坡月第一家客栈》,这里交通方便,使用热水器好,但饭菜绝对难吃
这是早晨起来后,推窗后摄下的对岸和东首风景,比昨晚向右摄进了一座桥梁
这是早晨起来后,摄下的窗外清澈的河水和《坡月第一家客栈》屋后小树
&这是出门摄的第一张照片,菜农摆的一元一堆菜摊,转身才摄《坡月第一家客栈》
这是我们的财务大人为准备丰盛的晚餐,出游前买只本地鸡
&&&&在这里我们买好了9号上午回南宁的汽车票,但售票员告诉说上午已售完,只有下午2点票,拿票后我们竟没有看票,以为是下午票,当发现是上午票后,我们只能是匆忙地买一点土特产,没时间允许我们仔细挑选,还很庆幸的是我们提前发觉。但实际上这是售票员笔误,填写了重复票,后来半路上来一家子拿出同座号票来叫我们让座,由于空位尚多,所以无关大事,不知什么原因造成,是售票员为造成买票的紧张局势?还是为提高票价?也不得而知。写在这里就是提醒自已,以后要仔细核对过目。
在此十分感谢张老师的帮助!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闻热线:021-
延寿之地 :广西省巴马县坡月村 【高清组图】
原标题:延寿之地 :广西省巴马县坡月村 【高清组图】
  巴马,瑶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世界第五大长寿乡,每10万人中拥有30.98位百岁老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这个藏在广西如黛群山中的小县城,开始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大量外地人群的到来,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广西省巴马县坡月村。外地人趋之若鹜的长寿圣地主要有坡月村、长寿村和平安等村,均位于巴马县甲篆乡,距县城巴马有30多公里远。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巴马街头,由罗美珍代言的巴马活泉矿泉水的宣传画。今年128岁的罗美珍是当代最长寿老人,被称为“第一寿星”,今年6月在梦乡里西去。在巴马当地,肿瘤患者寥寥无几,多数老人无疾而终。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许多在医学上已被宣判死期的肿瘤患者,朝圣般地集聚于巴马盘阳河畔的坡月、平安、长寿等村并长住下来。这些并不“盛产”癌症的村落,成了除肿瘤医院外癌症患者密度最高的地区。另有一些来此养生之群体,他们被统称为“候鸟人”。图为坡月村内新开张的肿瘤康复养生第一会所,店外的地面还铺满了刚刚燃放过的鞭炮纸屑。这家会所由广西人开设,据老板介绍,自己聪敏好学,酷爱中医学和易学,深得师承中草药学真谛,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医药,专攻癌症治疗。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吸引这些外地人的一大因素,是巴马的水,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百魔洞。各种疾病患者来到巴马的坡月村后,几乎毫无例外的每天早上都会带上水瓶步行15分钟去百魔洞打水。喝百魔洞里流出的、淡绿色的溶岩水,但刚开始喝这种水,一般都会拉上几天肚子,大批患者口口相传的是,这是在排除体内的毒素。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沿街小摊贩卖空矿泉水瓶,小的5元,大的20元。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百魔洞距坡月村大约有1公里的路程,尽管下着雨,但在去百魔洞的路上,人和车一直没有断过。有的拖着小车,有的提着空桶,朝百魔洞去。从百魔洞回来的人们,则拎着大大小小的盛满百魔洞神水的瓶子。图为在前往百魔洞的路上,会看到许多养生者在路边打太极拳或跑步锻炼身体。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养生者在百魔洞外打水。这里的水,在有些患者眼中是神水,他们说,盘阳河发端于凤山县,流经巴马前,有5段潜伏于地下溶洞的暗河,经过“五入地下”又“五出青山”的撞击,河水成为小分子团水,普遍含锰、锌、硒等微量元素,PH值偏碱性,“包治百病”。但一些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水又泡脚又洗裤子,还有地表水汇入,大肠杆菌和重金属超标。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百魔洞外打水处,有部分养生者现场打水后就立刻饮下,据称这样的水是最新鲜、最有活性的,养生效果也是最好的。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百魔洞外,一名老人在老伴的帮助下吊在树上锻炼身体。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除了打水,“候鸟人”另一项重要功课是到百魔洞口吸氧。这座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犹如一个庞大的空调,源源不断将夹杂着巨量负氧离子的冷风吹送。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百魔洞里,景区管理方竖了一块电子显示屏,“百魔洞环境指标实时监控系统”,上面显示,温度24.3度,相对湿度84%,负氧离子含量:7.4万个。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到百魔洞里来的,大致可以分两类人,一类是临时来的游客,匆匆进洞参观后,便匆匆离去。另一类是到长寿村来长住的养生者。他们经常来洞里的目的,为的是享受这个洞里超高含量的负氧离子。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在一块石灰岩上打坐,闭目养神;在洞里大吼几声;到洞子中间一个宽坝子的红毯上跳健身舞;赤着脚在凹凸不平的石头上进行脚疗;打太极练气功,是这部分候鸟人进洞后必不可少的几个必修课。图为一名在洞内打太极的疗养者。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据说,百魔洞有很强的地磁场,因此许多人热衷在洞内磁疗,一躺就是几小时。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一名外地疗养者说,经常到百魔洞里吸氧的,绝大多数都是癌症患者和慢性病患者。他们相信,经常到这个洞里来吸氧,能给他们身体带来积极的变化。图为在百魔洞内静坐的疗养者。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很多人在洞里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图为百魔洞里,一名女子坐着自带的小马扎。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一名男子背靠着一块巨大的岩石闭目养神。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一位脱掉鞋子的女性疗养者双手张开,做出掌心朝天的动作。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两名中年男子坐在洞中一处石堆下。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一名女子静坐之余不忘手里的活计。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一名装扮时尚的女子在洞中静坐,露出涂着红指甲的手,在百魔洞朴素的人群中显得十分醒目。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最初,百魔洞是免费的。如今外来投资者承包了百魔洞的经营权,进洞单次收费70元,月卡300元,还要分单、双日进入,每个月有15天时间可以进洞。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不能进洞的时候,百魔洞外的云鹤亭就成为“候鸟人”的聚集点,他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养生的话题。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因为百魔洞洞口有风,一些没有办月票的外地人,便每天便来到洞口“蹭氧”,或者在洞口的空坝上跳舞,或者在洞口不远处的休闲椅子上小坐。图为每天一早一晚,来自全国各地的养生者都会来到百魔洞景区外的空地上围着圈跳舞锻炼身体。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据媒体报道,在长寿之乡巴马生活的外地人,最多时,达到了数万人。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悄悄改变着巴马的生态。在巴马,除了西藏的车牌之外,你能看到任何省市的车牌。图为巴马坡月村,当地最豪华的一家宾馆前停满了全国各地的车辆。宾馆外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关于当地健康产业的宣传语。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来自浙江的养生者花40万元与当地人在坡月村一起合建了一栋5层高的楼屋,租期为10年,10年后这栋小楼房就归当地人所有。折算下来租金一月3000多元。对于漫长年月中挣扎于贫困之境的村民而言,这是令人无法拒绝的交易。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商人们两条腿走路。一边,叫卖着8万―9万元的养生公寓20年使用权,一边,推出500元―2000元不等的月租房。图为来自重庆的养生者许乾志,他所租住的房屋600元一月。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巴马坡月村盘阳河。2年来,随着外来人口的聚集, 坡月和百魔屯居民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都被直接排到盘阳河里,附近居民称河里的水没有以前清澈了。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由于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盘阳河里沐浴“圣水”,被外地人视为圣水河的盘阳江,已经沿河立起了数百米长的围栏,禁止游客下河沐浴神水。尽管如此,一名外地疗养男子还是找到了空当,下河游了一阵子。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巴马人自己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图为从百魔洞上山到瑶寨的路上,摆了许多小摊,村民在这里向游客出售大山里所采的草药和水果。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百魔洞景区外的摊位上贩卖的各种野生药材。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从百魔洞上山到瑶寨的路上,一名小姑娘坐在摊位里,向过往的游客推销当地土特产。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各种流传于养生者群体中的偏方也为当地人带来无限的商机,坡月村内,这种贩售瑶药的小铺子随处可见。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随着前来长寿村“朝圣”的外地人的涌入,巴马寿星们的生活也有了新内容。图为巴马长寿村里115岁老人黄卜新的家门口竖满了大大小小的广告牌,家人们开发了“和老寿星合影、共宿”等参观项目。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黄卜新家的客厅内,80多岁的小儿子和亲戚坐在家中的客厅看电视和休息。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除了经营参观项目外,黄家还兼卖各种关于长寿养生的图书,价格从20元到60元不等。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30. 据悉,巴马当地超过百岁的当地老人都有了新的工作,他们每天坐在家里和游客合影留念,接受大大小小的红包,虽然每年的收入能够高达几十万上百万元,但这些百岁老人私下里对记者说,每天接待这么多的游客,他们感到很辛苦。而对于其它没有百岁老人的家庭来说,这样的收入则让他们艳羡。图为一位老寿星在家中与慕名前来的游客合影。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长寿村的108岁的老人黄妈干拿着游客给的红包。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随着外地人的增多,曾经宁静的世外桃源巴马,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悄悄变化着。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慕名来到巴马休闲和养生……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 刘嵩/摄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或)400-820-6666
香港:+852-
海外:+86-21-
&&&最佳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景区&热门城市&热门城市&百魔洞
性价比:3&
建议游览2小时
2014-8&出游
百魔洞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是最为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其中最为壮观的是100多米高,几百米宽、1000多米长的大殿堂内,几十个70-80米高、3-5米直径的钟乳石柱,构成庞大的石塔群。这里也是养生圣地很多人在洞里打坐,因为这里有磁场,而且负氧离子非常强,养身体,很舒服,据说可以治病,吸引了许多候鸟人前来。
地&&&&&&&&址:
河池市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
类&&&&&&&&型:
等&&&&&&&&级: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9:00-16: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70.0元
1. 1.4米以下小孩、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半票:35元/人
2. 1.2米以下小孩免票
附近的景点
一百米以内
宁波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宁波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宁波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宁波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浙江旅游攻略导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旅游地产快报
用户热线:400-060-1618 企业专线:400-080-1618 企业咨询QQ:
Copyright (C) 智房网-全球导购
京公海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马光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