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羽毛球公开赛德国公开赛第一天比什么

第一章 金沙开户-
选择字号:
选择背景颜色:
江山国际娱乐
本章节来自于
/zryl/3920.html
&&&&  说话之间只听见前方黑洞洞的地方小黑狗的叫声陡变,狂咬之中还带着尖尖的嚎叫,不大一会儿功夫就看到小黑狗拖着带伤的身体一瘸一拐的出现在大家眼前,可是它依旧还是不依不饶的狂吠着。影影绰绰之中周围忽然之间亮起了许多火把,显现出许多突兀而至的魑魅鬼影,只见这些人手里都持着长短不一的刀枪棍棒,显然都是一些不怀好意的不善之辈,他们此时正横眉竖眼的瞪着这些被围困在场地中间的农夫们。这伙不速之客正是从范县毛公山上流窜下来的土匪,他们早已凶神恶煞的将这几间茅屋围了个水泄不通。
像北京这么大的国家,要么强势去压制别人,要么被别人压制,因为大国的处境就是如此,不要以为你去舔人家屁股,人家就会跟你友好,那是痴人说梦,俄罗斯的遭遇很清楚说明了这一点!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向西方靠拢,换来的是如今俄罗斯被入墙角,如果北京走俄罗斯的路,换来的就是被瓜分和肢解,丘吉尔说,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那么对大国来说,另一个大国是被肢解成小国有利还是保持其大国地位有利,答案不言自明!
  两个人只顾着在树林里说话,不知不觉之中就感觉情随事迁意境迷离,不过言谈举止之间彼此还是知轻识重,然而相知有素欲罢不能的情感油然而生,就连两个人心理之间的距离似乎也是越来越近乎了。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此时的天气已经发生了变化,夏天的气候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红日当照,现在却已是黑云翻墨,大风骤起,不一会儿铜钱大的雨点就铺天盖地的砸了下来。在突兀而至的瓢泼大雨中,两个人在慌乱中眺望着四周,远远近近的却也看不见可以避雨的人家,只有近处矗立着一个孤零零的小土地庙,他们两个人只得赶紧向这个小土地庙跑去,紧赶慢赶之间两个人还是被淋成了落汤鸡。在土地庙窄小的房子里,丰语嫣看着两个人身上的衣服,无疑是已经全部被浇透了,并且还在不住的往下滴水,特别要命的是自己上身那件浅色的衣服现在正紧贴着皮肤,身体曲线和细节尽皆外露,这般模样与赤身裸体又有什么区分?再者,如果不赶紧把这滴水的湿衣服脱下来拧干,老是这样沏在身上那可是会生病的。丰语嫣看着阚公子腼腆矜持不敢看她的囧样,不禁在心里暗暗的为之感动,心说自己果真是没有看错人,这位公子还真的是一位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呢,丰语嫣不由得感觉到那种心理放松的释然。于是她索性就大大方方的叫阚金雷赶紧把自己身上的湿衣裳脱下来拧干。阚金雷涨红着脸看着这一间小小的土地庙,连个转身的地方也没有,这可如何是好?可是丰语嫣那边却已经开始脱自己的衣裳了。虽然这是自己刚刚结识的男友,可是她还是感觉自己脸蛋犹如火烧一般的烫人,她见阚金雷不敢看她,就使劲的把他强扭过来,把脱下的衣裳塞在他的手里,示意他帮着拧干。阚金雷自从成年以后还没有看过光着身子的女人,他的呼吸骤然急促,立时感觉口干舌燥浑身发烧,于是只顾着低着脑袋手忙脚乱的拧衣服了,只觉得眼前白花花的一片,姑娘身上的那种袭人心腑的女性气息把他熏染的头晕目眩。直到丰语嫣拧干衣服又依次穿到了身上,阚金雷还站在那里呆呆的傻愣着。丰语嫣看着阚公子那个憨厚笨拙的模样,不觉噗嗤一笑,她涨红着脸对阚金雷说:“原来阚公子还没有看过女人的身子啊?你莫要见怪,出门在外的时候千万不可太讲究,吃喝拉撒乃人之常情,人人都有情急之时。何况这湿衣服沏在身上,万一着凉生病那可就真的麻烦了,还是让我来帮帮你吧。”说完,丰语嫣就大大方方的要帮助阚金雷脱衣服,阚金雷这才忽然醒悟过来,于是他就自己动手脱去了上身的衣服拧干,临到脱下身的衣服时,他却忽然面露羞涩之意,迟迟不肯动手。看到阚公子那种窘迫的模样,丰语嫣却真的着急了,她调侃似得说:“阚公子你这个人还真是迂腐哎,你看这里也没有外人,难道你比人家大姑娘还要矜持哪,男女身体那点事谁人不是心知肚明的唦?”语嫣在说话之间不管不顾的猛然一下拉下了他的裤子,阚金雷底下的那话儿就完全暴露了出来,果然是毛发横生,一副雄姿英发的模样。但是丰语嫣对此显然并没有感到怎么意外,她若无其事的帮他拧干裤子,催促阚金雷赶紧穿上,以防着凉。
特喜欢高雯的个性。米朵跟雷奕明不应该是爱情吧我感觉应该是亲情。其他的好像都是她们的陪衬一样。期待结局越看叶琪越不顺眼,你一个离婚过婚的女人凭什么认为萧亮会要你,破坏人家的感情,以后也得不到,有意思吗?
同意更的慢的点好,周末两天什么都没有,强烈建议周末一天更一集伊剑终于换人了! 我高兴 以前那个窝囊废终于离开了我的视线!
喜欢女二,讨厌女一说话嗲,言谈举止幼稚得有点作。看到叶琪真的太烦了,不想在看这部电视了叶棋这种婊子就是千人万个人上的,而米朵这白痴活该谁能告诉我这电视剧到底是有多少集?
,杰森真心挺可爱的,跟高雯和雷奕明简直就是搞笑三人组这明明是雷逸明的家怎么老是被别人赶出去啊你说萧振东为何这么坏自己的家庭都管不好还管萧亮的事。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对最爱的人一定要坦白高文并不知道他们的关系是发小好吗,只知道他们以前认识高雯打雷明萤的那下感觉雷明萤好胖啊撇嘴说的太好了,终于有人说良心话了,真心不错,支持下不是只有集吗?怎么显示的集,到底多少集?
&&&&上海只考虑航母战力了吧,怎么不考虑北京的导弹部队,北京的导弹部队也可以打航母的航母去打航母是最弱智的选择,现在已经不是二战了,反舰导弹和攻击型核潜艇才是王道不能这么说多就一定打赢北京我看上海的驱逐舰不行开炮打自己还能也作战那不是找死吗这他不废话么,我感觉%都是多的,你拿满员最先进的航母舰队和试验舰比,我也是醉了一千发? 机关枪吧 你让二炮搬家底来 看东风弹道导弹有一千发没 何况是洲际导弹近海我们的陆基的火箭炮,岸舰导弹,岸基飞机,情报能力,制电磁能力才能够得到啊。
甘露脸变尖了,整容了但感觉怪怪的颧骨那宽下吧尖,我还是喜欢她以前的那脸等了这么久,终于出来了。剧集时长加长了,好高兴。但是还是希望不要收费啊北京龙的航母牙齿正在迅速生长。而现有的唯一乳牙辽宁舰也能把人咬得很疼你她应该感谢没活在战争中的国家中而自豪! 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祖国 !
女警察为毛要整容,人家都是越整越好看,你真作,跪求摄影师不要老是对着她的下巴[吓][吓][吓][吓][吓][吓前不久看了一部香港老片子,男主是陈冠希扮演一个杀手,女主好像是甘露哎。那不信可以自己去搜哦。我挺喜欢甘露的。哎上海航母失去战斗力的可能也不超过至,而辽宁舰安然无恙的几率只有至。失去战斗力和安然无恙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吗?
  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四邻八舍的乡亲总算是搞明白了,这个迂腐颟顸的李窝囊还真是糊涂到了顶点,不错,人各有志呀,世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谁也不能强人所难,如果企图越俎代庖的去改变他人,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可是作为一个人,总归不能像动物那样浑浑噩噩的生活吧。看着李窝囊这种不思悔改的模样,大家也只得无可奈何的摇摇头,真的是拿他没有办法了。然而,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替李窝囊说媳妇了。街上那些好事之徒当然不肯放过这个贬损人的机会,不几天,一则儿歌便应运而生,让人听了之后乐不可支忍俊不禁。
  马裁缝的名字叫马正忠。他体态修长而瘦弱,天生一副白净秀气的脸面,慈眉善目之中透露着祥和与宽容,尤其是那宽大光洁的前额更是特别引人注目,冒然一看,俨然就是一位文弱书生的模样;一双纤长细嫩的大手看似弱不禁风,却是做丝棉活时应该具备的先决条件。马正忠的妻子名字叫热沙,但看这位女子个子高挑身段窈窕,身体各个部位凸凹有致曲线分明,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一双微凹的杏眼更是秋水四溢妩媚动人,随便瞅人一眼就能让人经久不忘。由于热沙成年累月的在裁缝铺里面做针线活,她的皮肤更是越来越雪白细腻,尤其是那一双纤纤玉手,简直就像葱白一样玲珑剔透。热沙说话的声音也是那么独具特色与众不同,使聆听的人们感觉到清脆悦耳赏心悦目,就如同置身于山涧之中聆听那叮咚作响的泉水声,足以产生那种耳目一新非比寻常的快乐感觉。热沙不但貌美出众,她同时还是一位热心肠的女子,平日里总是想方设法的帮助他人,对街坊邻居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管见到什么人还未开口先自微笑。因此,热沙在街坊邻里之间是人人都想与之相处的可人的女子。
  第二天上午,回回县的穆斯林乡亲不招而自来,大家尽皆相聚在清真寺里面,准备给马正忠举行葬礼。穆斯林乡亲们皆是头戴礼拜帽,衣冠整洁神情肃穆,大家心里想着从前马正忠夫妻俩的音容笑貌,感慨马正忠对妻子热沙的忠诚,钦佩他为了给热沙追踪元凶,连续这么多年不屈不饶的坚持和努力。李阿訇自从昨天听了赵德诚的那一番悲怆感人的叙述之后,心里面既是感叹万分,又是十分愧疚,他现在开始慢慢的理解马正忠当年的心情了,那一年马正忠突然之间失去了爱妻,陷入了凄苦无助又十分悲惨的境地中,让他独自一个人怎么去承受这种残酷的现实?而酗酒行为或许就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县衙官府在这件事情上是无所作为的,但是作为一个阿訇,他也未能为马正忠的冤案出过一点力。一想起以前对马正忠酗酒行为不问青红皂白的责罚,心中更是增添了许多内疚之意。
(杨州书团)
(快捷键:←) 上一篇: &&
(快捷键:→)
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非逍遥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下级分类:&&||||||||||||||||||||||||||||||||||||||||||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男单决赛 李宗伟VS伊斯干达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女双决赛 松友美佐纪/高桥礼华VS唐渊渟/于洋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男双决赛 陈文宏/古健杰VS费纳尔迪/苏卡穆约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女单决赛 辛德胡VS吉尔莫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混双决赛 郑思维/李茵晖VS陈建铭/赖沛君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男单半决赛 李宗伟(马来西亚)VS苏吉亚托(印尼)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男双半决赛 金基正/金沙朗(韩国)VS古健杰/陈文宏(马来西亚)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男单半决赛 伊斯干达(马来西亚)VS斯里坎(印度)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女双半决赛 唐渊渟/于洋(中国)VS张艺娜/李绍希(韩国)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女单半决赛 成池铉(韩国)VS辛德胡(印度)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男单第一轮 李宗伟(马来西亚)VS李拉查德(泰国)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大奖赛马来西亚大师赛 第一天比赛视频 羽毛球 知识 教学网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赛马来西亚大师赛男子双打资格赛 彼得·加布里埃尔·马格内耶/阿尔文·莫拉达(菲律宾)VS陈伟源/陈志展(马来西亚)
2016年世界羽联黄金赛马来西亚大师赛男子单打资格赛 Seng Zoe YEOH(马来西亚) VS TAM Chun Hei(中国香港)
迪拜2015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男双决赛 柴飚/洪炜(中国)VS阿山/亨德拉(印尼)
迪拜2015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男单决赛 桃田贤斗(日本)VS阿萨尔森(丹麦)
1 / 216 页中小学生课堂故事博览 洁白羽毛传深情—羽毛球的故事
&&&&&&&&&&&&&&&&
/ 中小学生课堂故事博览 洁白羽毛传深情—羽毛球的故事 
羽毛球史话  羽毛球游戏,有的说起源于印度,有的说起源于日本,但从相传的年代 来看,羽毛球首先出现在日本。14 世纪至 15 世纪,日本出现了用樱桃插上 羽毛制成球和用木制球板击打的游戏。这种游戏一度传到欧洲和亚洲一些国 家,但后来逐渐消失了。大约在 18 世纪之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又在印度和 俄国出现。印度人把这种游戏称为“普纳”,因这种游戏是在印度的普纳这 个地方产生的;俄国人则根据法语中“飞动的”或“鸡毛毽子”的读音把这 种游戏称之为“沃朗”。当时,用的球形似我国的毽子,即在圆形硬板纸中 间挖个孔,插上羽毛后用线扎紧制成。  到过印度的英国人,将这种游戏引进到英国,并逐步把它演变成一项竞 技运动。为此,现代类型的羽毛球运动一般被认为源于英国。相传,1873 年, 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个名叫鲍弗特的公爵,一天在他的庄园里开 游园会,不巧天公不作美而下起了雨,于是他把游园会改在室内玩羽毛球游 戏。与会者对这种游戏十分欣赏,玩得相当开心。此后,这种游戏便开始风 靡英伦。那时用的球已从毽子改为羽毛球,球拍成为穿弦的拍子,游戏在中 间有网隔开的葫芦形场地上进行。这种游戏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羽毛球运 动。“伯明顿”也成了羽毛球的英文名称。  1893 年,英国 14 个羽毛球俱乐部发起成立了英国羽毛球协会。这是世 界上成立最早的羽毛球协会。  这个协会成立后,大力开展羽毛球运动,使英国羽毛球技术有了较大的 发展和提高,并在 1899 年创办了首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在 1899 年—1934 年间的 31 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中,英国羽坛人材辈出,技术水平一直处于领 先地位,没有一个国家的选手能与英国选手匹敌,更没有可能夺取男女单打、 双打和混合双打全部五个单项的桂冠。  在这段时间,欧洲、美洲和亚洲国家也逐步普遍开展羽毛球运动,技术 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中,19 世纪中叶,美国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20 世纪初,加拿大羽毛球运动也开始兴起,当时被称为世界一流的羽毛球馆 也在加拿大各地拔地而起。1922 年,加拿大羽毛球协会成立。欧洲的丹麦对 羽毛球运动尤为重视,亚洲的马来亚和印度也开始开展羽毛球运动,马来亚于 1934 年成立了羽毛球协会,印度在这一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印度羽毛球赛。 这一时期的打法以四方球为主,控制落点和四角,重心稳,防守好,但速度 慢。  1934 年,由加拿大、丹麦、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 兰和威尔士九个羽毛球协会发起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1934 年后,丹麦选手异军突起,开始向一直称霸的英国选手发起挑战。在 1939 年第三十六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上,丹麦和加拿大选手打破了英国选手的垄断局面,夺得了男、女单打和女子双打三项冠军,爱尔兰选手获男子 双打冠军,而英格兰选手仅获一项不太引人注目的混合双打冠军。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羽毛球运动处于停顿状态,技术水平 也从顶峰跌落下来。从 1947 年恢复全英羽毛球锦标赛至今,英国选手再也没 有夺得过这一锦标赛的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冠军。  进入 40 年代后,国际羽坛呈现丹麦、美国、英国、加拿大和马来亚诸强 称雄的局面。其中,丹麦选手水平提高尤其快,1947 年在第三十七届全英羽 毛球锦标赛五个单项比赛中赢得了四项冠军。翌年,丹麦选手在这一锦标赛 中囊括了全部五项冠军。马来亚选手从 1947 年起初露锋芒,这一年 12 月在 印度孟买举行的一次国际比赛中,接连打败丹麦、印度等国选手,获得单打 和双打冠军,震动了国际羽坛。接着,在 1948 年—1949 年的首届汤姆斯杯 赛——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中,马来亚队击败英格兰、丹麦和美国等 强队,荣获冠军。1949 年,马来亚选手黄德福和张成昆在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上为亚洲赢得了第一枚金牌——男双冠军。从此,国际羽坛进入了亚洲人称 雄的时代。  50 年代,是亚洲男选手战果辉煌、欧美女选手占先的年代。特别是马来 亚男选手技术水平飞速上升,不仅在
年、 1954 年—1955 年两次 蝉联汤姆斯杯赛冠军,而且包揽了 1950 年至 1957 年八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男单冠军和 1951 年—1954 年四届男双冠军。50 年代后期,印度尼西亚选手 在学习欧洲打法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快、准的独特打法。这种打法革新了 过去“慢、稳、守”的传统打法,加快了攻击力和控球能力。印度尼西亚男 选手凭借这一独特的打法,从 1957 年至 1964 年连续获得三届汤姆斯杯赛冠 军;另一选手陈友福在 1959 年成为第一个赢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 军的印度尼西亚人。  女子方面,丹麦选手在 40 年代后期和 50 年代初期威扬四海,几乎垄断 了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女单、女双以及混双冠军。美国女选手从 1954 年起令人 刮目相看,其中狄维林(后随夫姓称哈斯曼夫人)到 1967 年止共获全英羽毛 球锦标赛 10 届女单冠军和 6 届女双冠军。美国女选手在 1956 年—1963 年间 还曾获得头三届尤伯杯赛——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冠军。  60 年代到 80 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中国三支亚洲男队垄 断了历届汤姆斯杯赛的冠军,日本、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三支亚洲女队分别摘 取了历届尤伯杯赛的桂冠。60 年代后期和整个 70 年代,在历届全英羽毛球 锦标赛中,男子项目的桂冠几乎全由亚洲选手所获,其中印度尼西亚球星梁 海量在 1968 年—1976 年的九届比赛中 8 次赢得男单冠军,女子项目则由亚 洲和欧洲选手平分秋色,日本的汤木博江曾夺得其中的女单冠军杯,混合双 打桂冠则几乎都为欧洲选手摘取。  70 年代后期,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技 术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欧洲的丹麦、英  格兰、瑞典选手在发挥自己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亚洲选手的技术与经 验,水平稳步提高,成为国际羽坛颇具威胁的劲旅。至 70 年代末,国际羽坛 出现了种类颇多的羽毛球技术风格,主要的有三种:  一、欧洲式:强调以稳准为主,打落点。这种打法运用高远球和网前放、 挑球拉吊四个角落,调动对方,主动伺机扣杀,击球力量大、落点准,反手 颇具威力。此种风格的打法在 40~50 年代曾是国际羽坛的主流,并称雄一 时。进入 70 年代后,此种打法在上网技术和速度上有突破,加快了进攻的速 度。  二、亚洲式:在稳准的前提下强调快速进攻。此种打法以印度尼西亚为 代表,其特点是突出运用小臂和手腕的力量,步法快(注意运用弹跳和蹬跨), 挥拍动作小,击球点高,进攻中经常运用扣杀、快吊和劈杀;上网快,网前 多采用搓球和推平球,后场反手部位多采用头顶击球。  三、中国式:以“快、狠、准、活”为特点,在技术、战术上的表现为 快字当头,基本技术全面、熟练、特长突出,进攻点多,封网积极,劈杀凶 狠,防守刁稳,以攻为主,能攻善守,力求“快、狠、准、活”有机结合。 进入 80 年代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选手的技术风格尽管不同,打法也各 有千秋,然而快速、全面、进攻的打法已成为共同追求的目标。特别是欧。 亚两大流派的技术交融,已推动着国际羽毛球运动向前发展。在高水平的比 赛中,高手之间的水平已没有太明显的差距,临场发挥和场上的应变能力往 往成为取胜的关键。羽毛球运动史上那种一人可以连续数届摘取桂冠的状况在 80 年代已属罕见,当代羽毛球“四大天王”——中国的杨阳和赵剑华、印 度尼西亚的苏吉亚托、丹麦的弗罗斯特在重大比赛中互有胜负的情况正是说 明了这一点。国际羽坛已呈现群雄纷争的局面。  男子方面,中国、印度尼西亚、丹麦、马来西亚、英格兰、韩国队各有 所长;女子方面,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英格兰、丹麦队优势明 显。但总的来说,当今世界羽坛,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占据 微弱的领先地位,而欧、亚实力的天平仍向亚洲倾斜。  为提高世界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和促进欧亚羽毛球技术交流, 1982 年 10 月欧亚各羽协在澳大利亚举行国际羽联会议期间共同倡议,从 1983 年起举办 亚洲和欧洲羽毛球对抗赛。在已进行的 4 次对抗赛中,亚洲联队以四战全胜 的战绩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羽毛球被列入 1988 年奥运会表演项目和 1992 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 目,羽毛球运动在国际体坛中的地位提高了。一些世界体坛强国开始“醒悟”。 瑞典奥委会开始给羽毛球项月分配经费。在联邦德国,羽毛球挤进了可以得 政府资助的“文化协议”项目之列。法国破天荒地申请举办公开赛。意大利 为扩大羽毛球运动的影响而邀请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理事会会议在该国举行。 近年来在重大国际羽毛球比赛中从未露面的体育大国苏联和美国也开始对羽 毛球运动表示出少有的重视。总之,羽毛球项目这五枚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  对这些国家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 可以预言,这些体育强国对羽毛球的重视和大力开展这项运动,必将促使世界羽毛球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简谈羽毛球比赛规则  1875 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草拟于印度的普纳。那时,因对 这项运动见解不一,因而所订的规则和场地标准也不尽一致。三年后英国又 制订了更趋完善和比较统一的比赛规则。1893 年,英国羽毛球协会成立后, 对比赛规则又进行了修订,并规定了统一的场地标准和羽毛球制作标准。1939 年,国际羽联通过了《羽毛球规则》。1.场地规格  羽毛球场地呈长方形,长 13.40 米,单打场地的宽度为 5.18 米,双打 场地的宽度为 6.10 米。球场上各条线的宽度均为 4 厘米,丈量时要从线的 外沿算起。球场的界线应为白色或其它易于识别的颜色。球场上空 10 米和球 场四周 1 米以内不得有障碍物。2.羽毛球网  标准的球网长 6.10 米,宽 76 厘米,每个网孔为 1.9 厘米见方,网的 上沿缝有 7.5 厘米宽的双层白布,内用细钢丝绳或结实的绳子穿起来在 网柱上。标准的球网应为黄褐色或草绿色。比赛规定,球网中部上沿离地面1.524 米,两端高 1.55 米的两根网柱分别立在双打场地边线的中点上。3.羽毛球和羽毛球拍  羽毛球重 4.73 至 5.5 克,用 14 至 16 根羽毛插在半球形的软木托上制 成。软木托的直径为 2.5 至 2.8 厘米,外包一层薄皮。羽毛从托面至羽尖长 6.4 至 7 厘米,羽毛上端围成圆形,直径为 5.4 至 6.4 厘米。在托上 1.25和 2.5 厘米处,用线将羽毛编结牢固,然后用化学胶胶住。 羽毛球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工序多达 27 道,加上它的材料几乎都是来自天然产品,质量要求甚高,重了不行,轻了也不行,羽毛质量又受气候和空 气湿度等影响,所以羽毛球成本高,价格贵。  为普及羽毛球运动和使群众能在室外开展这项运动,用尼龙或塑料制成 的尼龙球和塑料球物美价廉,可代替用羽毛制成的羽毛球进行一般性比赛或 日常室外锻炼之用。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生产羽毛球,其中中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 台北的产量居世界前三位。中国上海羽毛球厂生产的“航空牌”羽毛球的质 量居世界之最。1981 年 9 月 26 日,国际羽联在伦敦曾对中国、英国、日本、 印度尼西亚等 7 种羽毛球进行过产品质量测试,当今世界羽坛实力较强的 7 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作为测试人,用覆盖了商标的羽毛球进行 训练和比赛,然后根据使用性能评定分数。结果,中国“航空牌”羽毛球稳 定性和牢度最佳,评为 100 分,英国和日本的羽毛球均被评为 99 分。  在 1983 年 5 月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中国“航空牌”羽毛 球被国际羽坛召集的专家评选为这届锦标赛的正式用球。从此,中国“航空  牌”羽毛球在国际羽坛享有盛誉。目前,瑞典、丹麦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从 中国进口大量的“航空牌”羽毛球。  羽毛球拍用木材或其它质轻、坚实和富有弹性的材料如铝合金、石墨等 材料制成,重 95 至 120 克(不包括线的重量)。球拍的框呈椭圆形,长 25至 25.5 厘术,宽 20 至 20.5 厘米,框内用羊肠线或尼龙线编织成网状。球 拍的握把长 39.5 厘米至 40 厘米,手握处的直径最多不得超过 2.8 厘米。4.比赛规则  羽毛球比赛分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和双打、混合双打七个项目、每场(盘) 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一方先胜两局结束比赛。每局一方先得 15 分(女子单 打是 11 分)即结束一局的比赛,然后交换场地,继续比赛。第三局(决胜局)比赛时,一方先得 8 分(女子单打为 6 分)时,也要交换场地。 双方先选择发球或场地,发球一方发球后,比赛就算开始了。凡开球一方得分为 0 或双数时,站在右发球区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在左发球区发球。 接球一方必须相应地站在斜对角的发球区内。发球时,双方必须站在各自发 球区内,不得踩线,任何一只脚都不得移动或离地。发球者球一触拍,双方 就可以在本场区内自由移动和击球。发球时,球与拍的接触点(击球点)必 须低于腰部,整个拍框要明显低于握拍的手,否则判为“过腰”或“过手” 违例,改由对方发球。发出的球必须落入对方所在的发球区内,发出区外则 被判失误。  羽毛球赛的计分与排球相似,只有发球的一方赢球才能得分,发球方输 球要换发球。双打比赛每方有两次发球机会,即一人一次。  比赛中,球拍连续击球两次或持球都算违例。球落地,以球托落地点来 判别是界外球还是界内球;球托压线是界内球、球托落在界外,即使羽毛部 分压在线上也属界外球。在一局比赛(男单、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中,双方打成 13 平时,先得13 分的一方有权选择再赛 5 分或不再加分(打到 15 分为止)。若确定再赛 5 分,则先得 5 分者为本局的胜方。如果双方打成 14 平时,先得 14 分的一方 有权选择再赛 3 分或不再加分(打到 15 分为止)。打到 13 平时,先得 13 分的一方未选择加分赛,当出现 14 平时,先得 14 分的一方仍有选择再赛 3 分的权利。女子单打每局比赛中,打到 9 平时,先得 9 分的一方可选择再赛 3 分;10 平时,先得 10 分的一方可选择再赛 2 分;如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时,也可 选择不加分,仍以一方先得 11 分结束这一局。  加分再赛时,报分从 0∶0 开始。加分赛结束后,记分表上这一局的比分 要加上加分赛以前的比分。如 13 平后加分赛结果为 5∶2,则该局比分为18∶15。  团体赛的比赛方法比较独特。作为男子团体赛的汤姆斯杯赛,过去曾采 用九盘五胜制,从 1984 年第十三届比赛开始改为五盘三胜制至今。作为女子  团体赛的尤伯杯赛,也采用五盘三胜制。两个杯赛的比赛顺序为:第一单打、 第二单打、第三单打、第一双打、第二双打。  亚运会的羽毛球团体赛和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的团体赛,男女也均采用五 盘三胜制。但比赛顺序同汤姆斯杯赛和尤伯杯赛有所不同。亚运会和亚洲锦 标赛的比赛顺序是:第一单打、第二单打、第一双打、第二双打、第三单打。  世界羽坛的焦点——国际羽毛球联合会  世界上首先创建的国际羽毛球组织——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羽 联,于 1934 年 7 月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设在伦敦,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 际体育组织之一。  这个组织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成立时,国际羽联只有加拿大、丹麦、英 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共 9 个会员协会。  国际羽联成立后管辖的世界性比赛有:汤姆斯杯赛(世界男子羽毛球团 体锦标赛)、尤伯杯赛(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和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五个单项比赛)。上述比赛仅限于会员协会或临时会员协会的选手参加。 中国羽毛球协会未加入原国际羽联。 随着中国羽毛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加强同中国羽毛球协会的联系和合作。1972 年,斯里兰卡羽协在伦敦 举行的国际羽联年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同中国羽协联系的提案。1973 年 2 月,日本羽协与中国羽协签署会谈纪要,表示完全支持中国羽协的原则立场。  由于国际羽联无理阻挠中国加入该协会,亚洲羽联在忍无可忍的情况 下,于 1977 年 9 月 30 日在伦敦召开会议,提出了成立新的世界羽毛球联合 会的动议,并由马来西亚的郑仁瑞先生任世界羽联筹委会秘书长。  非洲羽毛球联合会 1977 年 7 月 30 日在坦桑尼亚成立。该会对国际羽联 不合理的投票权和数次未能开除南非种族主义羽协深为不满。  为争取会员的平等权利,在 11 月召开的世界羽联筹委会会议上,非洲羽 联宣布退出国际羽联,亚洲羽联理事会也作出了退出国际羽联的决定。  1978 年 2 月 15 日,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在香港宣告成立。世界羽毛球联 合会于 1979 年和 1980 年先后在泰国曼谷和中国杭州举办了两届世界羽毛球 锦标赛(单项比赛)和一届世界杯羽毛球赛(团体比赛)。  面对世界羽联日益发展的趋势,国际羽联 1981 年 1 月 8 日作出台湾羽毛 球组织改名为“中国台北羽毛球协会”的决定,并决定不准南非参加世界锦 标赛、汤姆斯杯赛和尤伯杯赛。同年 2 月 23 日,国际羽联在伦敦举行特别会 议,以 57 票对 4 票通过了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合并的决定。  1981 年 5 月 26 日,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在东京举行会议,宣告立即实 行联合,成立新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国际羽联主席斯特兰·莫林和世界羽 联主席他威分别代表各自的组织在联合协议书上签字。  两天后,新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联合会由一名主 席、七名副主席、十二名理事和一名秘书兼司库组成理事会。原国际羽联副 主席、苏格兰的雷格·里迪当选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席,世界羽联第一副 主席、中国羽协主席朱仄当选为副主席。    新的国际羽联成立后,除仍管辖汤姆斯杯赛、尤伯杯赛和世界锦标赛外, 还批准从 1981 年起举办一年一度的世界杯羽毛球赛和从 1983 年起举办的一 年一度的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  新的国际羽联成立至今,已更换过三任主席:苏格兰的克雷格·里迪(1981 年—1984 年)、丹麦的保尔—埃里克·尼尔森(1984 年—1986 年)、新西 兰的伊恩·帕尔默(1986 年起)。目前,国际羽联拥有 66 个正式会员协会和 27 个临时会员,其中尽管包括南非羽协,但国际羽联规定南非羽协不得参 加国际羽联管辖下的任何比赛活动。  原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朱仄 1981 年至 1984 年曾任国际羽联副主席,现 任中国羽协副主席的吕圣荣从 1984 年起已两次被选为国际羽联副主席,现任 中国羽协副主席的王文教从 1984 年起也已两次连任国际羽联理事会理事。 汤姆斯杯赛实际上是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由原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创办于 1948 年。 这一比赛之所以被称为汤姆斯杯赛,是因为比赛的冠军奖杯由原国际羽联首任主席乔治·汤姆斯捐赠,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汤姆斯是英国一位著名的羽毛球制品商和羽毛球运动员,生于 1881 年。他从 18 岁起就从事羽毛球活动,曾多次获得英国羽毛球冠军,曾连续 4 次获 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9 次男双冠军、8 次混双冠军。1934 年 5 月, 国际羽联成立时,他被选为首届主席。  1939 年 3 月 11 日,汤姆斯在一次国际羽联理事会上提出,组织世界性 比赛的时机已经成熟,并表示将为这一世界性比赛捐赠一只奖杯。他的建议 在同年 7 月国际羽联年会上被采纳后,汤姆斯化费 1700 英镑,在伦敦铸造了 一只高 71 厘米、宽 41 厘米的银杯。这只银杯由杯盖、杯身和杯座组成,盖 顶屹立着一个运动员的塑像,杯身上刻有“国际羽毛球锦标赛冠军杯——由 乔治·汤姆斯爵士赠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 1939 年”的英文字。  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定于 1941 年前后举行的这一比赛未能 举行。这只已被命名为汤姆斯杯的银杯只好暂时被存放在一家银行的地下室 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羽联在 1948 年至 1949 年间举办了首届汤 姆斯杯赛。到 1988 年止,汤姆斯杯赛已进行了 15 届,冠军一直为亚洲队垄 断。其中,印度尼西亚队共获得 8 届冠军和 3 届亚军,马来西亚队获得过 4 届冠军和 4 届亚军,从 1982 年开始参加汤姆斯杯赛的中国队已获 3 届冠军和1 届亚军。此外,丹麦队曾获 5 届亚军,美国队和泰国队各获 1 届亚军。 尤伯杯赛是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由原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创办于1956 年。 尤伯杯为世界女子团体冠军奖杯,是英国的贝蒂·尤伯夫人精心设计和捐献的。尤伯夫人当时认为国际上应该有一个专供女性竞技的大型羽毛球团 体比赛,这将有助于提高世界女子羽毛球运动的水平。  这座银质奖杯高 46 厘米,由一个可旋转的地球仪连接杯座,地球仪上端 有一个挥拍欲击球的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塑像。杯座上刻有“国际羽毛球女 子团体赛冠军杯由尤伯夫人赠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 1956 年”的英文字。  尤伯夫人也曾是一位著名运动员,她在从 1930 年到 1949 年举行的 13 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中,曾获得 1 次女单冠军、4 次女双冠军和 8 次混双冠 军。  尤伯夫人 1956 年捐赠这座以她名字命名的冠军杯后,主持了首届尤伯杯 赛的抽签仪式。  国际羽联从 1956 年至 1988 年间共举行了 12 届尤伯杯赛,日本队获第 四、五、六、八、九届冠军和第七届亚军,中国队获第十、十一、十二届冠 军。印度尼西亚队获第七届冠军和第五、六、八、九、十一届亚军。美国队 获头三届冠军和第四届亚军。丹麦队获头两届亚军,英格兰队获第三、十届 亚军,韩国队获第十二届亚军。汤姆斯杯赛和尤伯杯赛比赛办法  这两个杯赛的比赛办法基本相同。1948 年至 1982 年间举行的前十二届 汤姆斯杯赛和 1956 年至 1981 年间举行的前九届尤伯杯赛,均是每 3 年举办 一次。参赛队除上届冠军队和东道国队不经预选赛直接参加决赛阶段比赛 外,都先要分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4 个赛区进行预赛,从中选拔出 4 个队参加决赛阶段比赛。预赛和决赛阶段的比赛均采用淘汰制,这两个杯赛 是跨年度进行的。即头年进行预选赛,翌年进行决赛阶段比赛。  1983 年 3 月,新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对汤姆斯杯赛和尤伯杯赛的比赛办 法作了修改,规定这两个杯赛由原来每 3 年举办一届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 而且同时在同一地点举行。国际羽联还决定把原两个队之间要进行 9 盘比赛(5 盘单打和 4 盘双打)改为只进行 5 盘比赛(3 盘单打和 2 盘双打),同时 把参加决赛阶段比赛的队数由原来的 6 队增至 8 队,除上届冠军队和东道国 队外,从 4 个指定赛区选拔出 6 个队。预选赛和决赛阶段比赛均先分组进行 单循环赛,获各组前两名的队进行交叉半决赛,然后胜队之间进行决赛。如 果上届冠军又是东道主国,则从预选赛中多选拔 1 个队。  这两个杯赛的竞赛规程还规定,决赛阶段的比赛在偶数年举行。为此这 两个杯赛最近的三届比赛分别在 1984 年、1986 年、1988 年举行。  源远流长的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羽毛球单项比赛之 一。它始于 1899 年,由英格兰羽毛球协会主办。在 1977 年国际羽联创办世 界羽毛球锦标赛前,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和国际羽联主办的汤姆斯杯赛和尤伯 杯赛一起,并列为世界羽坛三大赛。多少年来,人们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看 作是世界羽坛最高水平的单项比赛,获冠军者被视为世界冠军,因此全英羽 毛球锦标赛为国际羽坛所瞩目。  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初期是在英国范围由各地方协会派选手参加,后来逐 渐扩大到英联邦。国际羽联 1934 年成立后,才使这一锦标赛成为非正式的世 界单项羽毛球锦标赛。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停办了 11 年,到 1987 年止共举办了 77 届。  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 3 月的中、下旬或最后一周在伦敦附近的温布利 体育中心举行,是二三月间欧洲一系列国际羽毛球公开赛中的最后一站。每 次都云集了世界羽坛的精英,成为全球性的羽坛大会战,其号召力甚至超过 原国际羽联举办的头两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原国际羽 联和世界羽联联合后,从第三届起才真正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羽毛球单项锦 标赛。  全英羽毛球锦标赛规定只赛 5 天,由于场次受限制而规定男单只设 64 个位置,女单、男双和混双均设 48 个位置,女双设 32 个位置,如参赛选手 超过上述数字,那些初次参赛和知名度不高的选手,则要经过预选赛方能进 入正式比赛。5 个单项比赛都采用淘汰方式进行。  中国从 1982 年开始每年均派选手参加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栾劲和赵剑华 获得过男单冠军。张爱玲、李玲蔚、韩爱平和辜家明曾获女单冠军,李永波 和田秉毅曾获男双冠军,林瑛和吴迪西、徐蓉和吴健秋、李玲蔚和韩爱平曾 获女双冠军。其中赵剑华在 1985 年曾创下了几项纪录:第一次参加全英羽毛 球锦标赛就夺得男单冠军;是 1947 年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恢复以来第一个左手 握拍的运动员夺得男单冠军;同曾 8 次夺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冠军、印尼的 梁海量一样,也是在未满 20 岁就夺男单冠军。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概况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羽毛球单 项锦标赛,至今共举办了五届。  在原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 1981 年联合成新的国际羽联之前,世界羽坛存 在着两个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一个是原国际羽联 1977 年创办的,一个是世界 羽联 1978 年办的。这两个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因都未能云集当时世界羽坛的所 有名将参赛,所以均算不上真正的世界最高水平的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原国际羽联创办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每 3 年举办一次,首届比赛 1977年 5 月 2 日至 8 日在瑞典的马尔默举行,丹麦选手夺得了男、女单打和混合 双打三项冠军,印度尼西亚和日本选手分获男双和女双冠军。  第二届比赛于 1980 年 5 月 26 日至 31 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 印度尼西亚选手获男、女单打,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四项冠军,英格兰选手 获女子双打冠军。  世界羽联创办的首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1978 年 11 月 4 日至 7 日在泰 国首都曼谷举行,中国选手获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项冠军,泰国选手获 混合双打冠军。  第二届比赛 1979 年 6 月 10 日至 20 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中国选手获男、 女单打和男子双打三项冠军,泰国和香港选手分获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冠军。  从第三届起,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由新国际羽联主办。第三届世界羽毛球 锦标赛 1983 年 5 月 2 日至 8 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这届比赛汇集了世 界羽坛所有的名将,从而揭开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史上新的一页,并名副其 实地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羽毛球单项比赛。  在第三届比赛中,中国选手夺得女子单打和双打两项冠军,印度尼西亚 和丹麦选手分获男子单打和双打冠军,瑞典和英格兰选手获混合双打冠军。33 个国家和地区的 186 名选手参加了这届比赛,这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举办 以来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次。  在比赛期间,国际羽联举行年会作出决定,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与汤姆斯 杯赛和尤伯杯赛一样,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但与这两个杯赛不在同一年举 行。  第四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1985 年 6 月 10 日至 16 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 市马鞍形体育馆举行。比赛结果,中国选手韩健、韩爱平,韩爱平和李玲蔚 分别夺得男、女单打和女子双打三项冠军。在本届比赛中,中国女选手表现 尤为突出,包揽了女子单打前三名和女子双打冠、亚军,又一次充分显示了 雄厚实力。  在前三届比赛中从未进入决赛的韩国选手在这届比赛中有了明显的进 步,夺得了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两项冠军。“羽毛球王国”印度尼西亚的选  手全军覆没,五个单项均未进入决赛。这届比赛争夺十分激烈,五个单项的 决赛全部打满三局,这在历届世界锦标赛中是从未有过的。  第五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1987 年 5 月 18 日至 24 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中 国选手创造了世界锦标赛史上的奇迹:夺得了全部五个项目的冠军。  由于羽毛球运动已被列为 1992 年奥运会比赛项目,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开 展羽毛球运动越来越重视。这届共有 37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200 名选手参赛, 其中包括世界体育强国——美国和苏联选手。世界杯羽毛球赛和其它重大赛事  世界杯羽毛球赛始于 1981 年,每年举办一届,到 1987 年止已举行了七 届。  这个杯赛是原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联合后由新国际羽联批准并得到“阿 尔巴”钟表工业公司资助而设立奖金的一个世界性大奖赛,其全称为“阿尔 巴”世界杯羽毛球赛。参赛的选手由主办国羽协根据当年在国际比赛中的战绩邀请,一般男选手 16 名,女选手 12 名。头两届世界杯羽毛球赛只设男、女单打两个比赛项 目而且必须决出第三名;从第三届开始增设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三个双打 项目,并规定在五个项目半决赛中的负者不再进行比赛,均并列第三名。  世界杯羽毛球赛规模和影响虽不及汤姆斯杯赛、尤伯杯赛、世界锦标赛, 但没有重奖,越来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其中第七届世界杯羽毛球赛曾设奖金 122000 美元,是迄今世界杯赛中设奖最高的一次比赛。 第一届至第三届和第七届世界杯赛均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第四届至第六届分别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和万隆举行。杯赛比赛规程规定:男、 女单打均分 4 个组先进行单循环预赛,获 4 个组第一名的选手进入半决赛; 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则都先分两个组进行单循环预赛,获各组前两名的选 手获半决赛权。  中国选手参加了全部七届比赛,女选手成绩十分突出,不仅在七届女单 比赛中夺得六届冠军,而且从第三届增设双打项目起,垄断了全部五届女双 冠军。  世界杯羽毛球赛创办以来的七届中,战绩最为显赫的是中国女选手李玲 蔚。她不仅已连续四届夺得世界杯赛女单冠军,而且与队友韩爱平合作已三 次赢得世界杯赛女双冠军称号。  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参照世界网球大奖赛的办法 组织的,始于 1983 年。  与世界网球大奖赛不同的是,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各站比赛结束后, 国际羽联还要根据参赛运动员在当年各站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的累计积分, 选出男单前 16 名、女单前 12 名和男女双打与混合双打各前 6 对选手进行一 次总决赛,最后决出当年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的冠军。因此,世界羽毛球  系列大奖赛总决赛是当今世界羽坛一年一度的最高水平的比赛。  从 1983 年创办到 1985 年,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总决赛只设男子和女 子单打两个项目,半决赛中的负者要决出第三、第四名。随着羽毛球运动的 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 1986 年起,总决赛又增设了男子双打、女子双打 和混合双打三个项目,并规定半决赛中的负者不再比赛,并列第三名。  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由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所属会员协会举办的设有奖 金的公开赛组成。1983 年和 1984 年共设 13 站,从 1985 年起增至 18 站,1988 年又增至 19 站,并根据奖金总额的多少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比赛。其中, 奖金总额不少于 22000 美元的定为一级比赛,总额不少于 14000 美元的定为 二级比赛,总额不少于 8000 美元的属三级比赛。但近年来奖金总额猛增,有 的公开赛设奖金达 4 万多美元,为此有人已提出应把比赛从三级改分为四 级。在系列大奖赛中,比较著名的传统比赛有中国台北精英邀请赛、日本尤 尼克斯羽毛球公开赛、荷兰羽毛球公开赛即斯堪的纳维亚羽毛球公开赛、全 英羽毛球锦标赛、香港羽毛球公开赛、泰国羽毛球公开赛、马来西亚羽毛球 公开赛、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公开赛、丹麦羽毛球公开赛等。中国羽协从 1986 年起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首届 1986 年在福州举行,第二届 1987 年在南京举行。 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规定,在所属各站的比赛中,单打进入前 64 名、双打进入前 16 名的选手,均按国际羽联规定的计分标准计分。计分标准如 下:名次冠军亚军三至四名
一级280210150
二级215155105
三级1007050
五至八名
100
65
30
九至十六名
60
35
20
十七至卅二名卅三至六十四名
3010
155
10—
国际羽联规定,世界各地羽毛球运动员可自愿自费参加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所属各站比赛,但主办国点名邀请的运动员的一切费用由主办国负 责;有资格参加总决赛的运动员,其一切费用由国际羽联支付,总决赛地点 由国际羽联根据赞助情况确定。  中国运动员虽然每年参加系列大奖赛的次数并不多,但因每次参赛所得 名次较高而积分往往名列前茅,所以每年均有几名男女运动员获总决赛的参 赛权。  国际羽毛球联合会 1982 年 10 月在澳大利亚举行会议期间,亚洲和欧洲 一些羽协共同提出倡议:举办欧亚羽毛球对抗赛,以提高世界羽毛球运动水 平和促进亚洲和欧洲羽毛球技术交流。    经过欧洲羽联和亚洲羽联的共同努力,欧亚羽毛球对抗赛从 1983 年开始 举行。  对抗赛规定,欧洲联队和亚洲联队共进行 9 盘比赛,其中三盘男子单打、 两盘女子单打、两盘男子双打、一盘女子双打和一盘混合双打,即九战五胜 制。  至今,欧亚羽毛球对抗赛共进行了 4 次。从比赛结果来看,亚洲整体实 力明显强于欧洲。1983 年,亚洲队以 5∶4 战胜欧洲队;1984 年,亚洲队以7∶2 战胜欧洲队;1986 年,亚洲队以 7∶2 战胜欧洲队;1987 年,亚洲队以7∶2 战胜欧洲队。羽毛球运动在中国  旧中国,羽毛球运动仅仅作为活动身体和消遣的手段在上海、广州、天 津、北京等几个城市的少数体育馆和学校中流行,没有举办过较大规模的比 赛,更谈不上什么技术水平。  羽毛球正式作为一种竞技体育运动,是 50 年代初期在中国逐步开展起来 的。  1954 年,中国成立了以归国华侨为骨干的国家羽毛球队。国家队的第一 批队员中有刚从印度尼西亚归来的王文教、林丰玉、陈福寿等人。  后来,方凯祥、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梁小牧等也相继从印尼回国, 成为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中坚力量。  1959 年,中国举办了首次全国性羽毛球比赛,有力地推动了羽毛球运动 的普及和提高。  1956 年,羽毛球被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参赛的有 2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代表队。  进入 60 年代后,中国羽毛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学习国外技术的同时,逐 渐形成了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技术风格,创造出快拉快吊结合突击,杀、 吊上网搓和推,进攻结合拉吊等新的打法。  技术上的创新与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使中国羽毛球队在 1963 年以后的几年中在国际羽坛异军突起,战果卓著。  1963 年,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迎战来访的汤姆斯杯得主印度尼西亚国家 队,取得四胜一负的战绩,震惊国际羽坛。  1965 年,中国队出访世界羽毛球强国丹麦和瑞典,获得全胜,在总共 34 盘比赛中有 33 盘以 2∶0 获胜。当时,由于中国在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合法 席位没有恢复,一直不能参加世界性比赛,因此有的外国通讯社称中国羽毛 球队是“无冕之王”,认为“只要没有中国参加,任何世界冠军都是不实在 的”。  然而,从 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正处在巅峰时期的中国羽毛球 运动很快跌入谷底。  十年动乱后,中国羽毛球运动逐步得到恢复。1978 年,尚未完全恢复元 气的中国羽毛球队出征曼谷亚运会,获女子项目和混合双打三项冠军,男子 项目则全军覆没。  1979 年,印度尼西亚队提出愿在第三方的地区同中国队进行一场男队的 实力较量,以决定“真正世界冠军的归属”。中国队以男女队同时应战。中 方阵容中有韩健、栾劲、孙志安、姚喜明、刘霞、韩爱平、张爱玲等后起之 秀,印度尼西亚队由以林水镜、纪明发、张鑫源等世界名将出战。这场交锋 在香港进行,采用汤姆斯杯和尤伯杯的比赛方法。结果,中国男女队分别以6∶3 和 5∶0 获胜。  70 年代后期,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中的一些人无视成员国的正当要求,坚 持其不合理的选举制度,严重地阻碍了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在这种情况 下,1978 年 2 月在香港成立了另一个羽毛球运动的世界性组织——世界羽毛 球联合会。中国羽毛球协会加入了这个组织,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81 年5 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联合会议,宣告了两个组织的 联合。中国羽毛球协会成为联合后的国际羽联的正式会员。  进入 80 年代,中国羽毛球运动水平继续回升。 1980 年 2 月,在新加 坡举行的中国、印度尼西亚对抗赛中,中国男队以 5∶4 险胜对方,其中韩健 力挫两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林水镜,但女队以 1∶3 失利。这说 明双方水平相当,势均力敌。1981 年 7 月,中国队在第一届世界运动会的羽 毛球比赛中,夺得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枚金牌。1982 年 3 月,中国羽 毛球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全英锦标赛,取得女子单打和双打两项冠军。  1982 年 5 月 20 日和 21 日,是中国羽毛球运动的历史性的时刻。如果说,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支男队以往的比赛都是非正式的“前哨战”,那么,在 这两天里进行的第十二届汤姆斯杯赛决赛则是两队实力的一次真正较量。一 方是首次在汤姆斯杯赛中亮相的“无冕之王”,旨在夺魁;另一方是七届汤 姆斯杯得主,意在卫冕。这场决战十分令人瞩目。  第一天,印度尼西亚队以 3∶1 领先。舆论的天平顿时倒向印度尼西亚, 行家们纷纷预言印尼队将蝉联冠军。  第二天,形势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中国队连赢四盘,最后以 5∶4 战胜印 度尼西亚队,第一次夺得标志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最高水平的汤姆斯杯。  这场冠军争夺战中,栾劲勇胜八次全英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梁海量,韩 健智取被誉为“天皇巨星”的林水镜。  1983 年 5 月,中国选手首次参加第三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李玲蔚摘取 女子单打桂冠,林瑛和吴迪西成为新的女子双打世界冠军。  1984 年 5 月,首次参加尤伯杯赛的中国女队以 5 战 5 胜不失一盘的战绩, 夺得代表世界羽毛球女子团体最高水平的尤伯杯。中国男队在汤姆斯杯赛决 赛中卫冕失利,以 2∶3 负于印度尼西亚队。其中,两盘双打均遭败绩,暴露 出中国男队的薄弱环节。  1988 年是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喜获丰收的一年。他们在所参加的 14 次国 际大赛中共夺得 32 个冠军和 25 个亚军。其中,在 6 月举行的第四届羽毛球 锦标赛上,韩健成为第一个获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中国选手,韩爱平获女 子单打冠军,她还同李玲蔚合作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在年底的世界羽毛球系 列大奖赛总决赛中,韩健和李玲蔚分获男、女单打冠军。  这一年里,中国女选手优势明显,在瑞典公开赛、全英锦标赛、世界锦 标赛和印度尼西亚公开赛 4 次大赛中,均包揽了女子单打的前四名。从个人 来讲,韩爱平的战绩最佳,共获得 5 次单打冠军、2 次单打亚军,并先后与 徐蓉、李玲蔚合作,获 6 次双打冠军。为此,这一年被誉为“韩爱平年”。  男选手当中,老将韩健雄风犹在,新秀赵剑华和杨阳日趋成熟。特别是赵剑 华,1985 年只参加四次比赛,夺得三次单打冠军、一次亚军。他在全英锦标 赛上的出色表现,使他成为该锦标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男子双打也有 起色,李永波分别与丁其庆、田秉毅合作,在联邦德国、丹麦、瑞典公开赛 和马来西亚精英赛上四次赢得男子双打冠军。李永波和田秉毅还在世界锦标 赛、印度尼西亚公开赛和世界杯赛上三次打入决赛。  1986 年 5 月,中国男女羽毛球队双双进入第十四届汤姆斯杯和第十一届 尤伯杯赛的决赛,对手是印度尼西亚男女队。  5 月 3 日,中国女队在雅加达出战东道主女队。李玲蔚、韩爱平、吴健 秋在前三盘单打中均以 2∶0 战胜对手,为中国队蝉联尤伯杯赛冠军奠定胜 局。在夺杯无望的情况下,印度尼西亚队赢了后两盘双打。  5 月 4 日,中国男队迎战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上届汤姆斯杯赛冠军 印度尼西亚男队。中国队排出新阵,由杨阳、丁其庆和熊国宝三位新秀出任 前三盘单打。由杨阳顶替老将韩健打第一单打,出乎对方意料。结果,杨阳以 2∶0 轻取苏吉亚托,丁其庆 1∶2 负于刘邦高,熊国宝 2∶1 力克林水镜, 中国队以 2∶1 领先。第一盘双打,张强和周金灿 0∶2 不敌纪明发和陈财富。 但田秉毅和李永波在决定胜负的第二盘双打中,以 2∶0 击败林水镜和叶忠 明,从而使中国队以 3∶2 战胜印度尼西亚队,第二次捧回汤姆斯杯。  5 月 28 日至 6 月 1 日,首届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在福州举行。这项比赛被 国际羽联列为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中的一站,以后每年在中国举行一次。 在岁末进行的 1986 年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总决赛中,杨阳和李玲蔚分获男、女单打冠军。  1987 年 5 月 24 日,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在世界羽毛球运动史上写下了光 辉灿烂的一页。在中国首次举行的第五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中国成为历 史上第一个囊括世界锦标赛全部五项冠军的国家。杨阳获男子单打冠军,韩 爱平获女子单打冠军,田秉毅和李永波获男子双打冠军,林瑛和关渭贞获女 子双打冠军,王朋仁和史方静获混合双打冠军。  1987 年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总决赛于次年 1 月举行,中国选手在五个 单项的决赛中荣膺四项冠军。李玲蔚连续第三次蝉联女子单打冠军,熊国宝 首次登上男子单打冠军的宝座,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的桂冠,分别被田秉毅 和李永波、林瑛和关渭贞夺得。  1988 年 5 月 23 日至 6 月 4 日,中国男女羽毛球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 行的第十五届汤姆斯杯赛和第十二届尤伯杯赛中,双双蝉联冠军。  中国羽毛球界在胜利之时提出了“居安思危”的口号,认为中国男队已 无优势可言,女队的优势正在减少。从外部讲,印度尼西亚、丹麦、韩国、 马来西亚等强队对中国选手的威胁越来越大。从内部讲,后继乏人,特别是 男子年轻尖子选手不足,是中国羽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羽毛球名将录  现代羽毛球运动问世 100 多年来,特别是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创办近 90 年来,世界羽坛涌现出不少球王、球星、甚至巨星,他们为世界羽毛球运动 的开展、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近二三十年中,羽坛更 是新星辈出,开展羽毛球运动比较深广,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几十 位乃至上百个有成就的羽毛球优秀选手。如群星璀粲,使羽坛生辉,比赛也 愈为激烈好看。我们仅从 70 代和 80 年代中涌现出的众多球星中,挑选了部 分有代表性的优秀运动员,介绍给读者。誉满世界羽坛的梁海量  梁海量是印度尼西亚羽坛宿将,在六七十年代扬威世界羽坛,曾是世界 羽坛传奇人物之一。  梁海量生于 1949 年 8 月 18 日,身高 1.79 米。他技术全面,战术富于 变化,上网速度快,中场善于突击,尤精于后场头顶杀对角和直线。  梁海量的父亲曾是羽毛球运动员,他是印尼泗水羽毛球协会发起人之 一。在父亲的影响下,梁海量刚满 9 岁就拿起了羽毛球拍,12 岁就夺得泗水 少年冠军赛冠军。1964 年,他 15 岁时赢得了全国少年冠军称号,在印尼羽 坛显露了头角。  1967 年,梁海量 18 岁第一次作为印尼队的一员,参加了第七届汤姆斯 杯赛。印尼队在决赛中以 3∶6 负于马来西亚队而卫冕失败,但印尼队赢得的 三盘比赛中,有两盘是梁海量取得的,其中包括梁海量令人惊讶地击败了马 来西亚著名的大将、1966 年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陈奕芳。他的成功和 出色表演使他在国家队中确立了无可争议的地位。从此,他的技术突飞猛进, 水平节节上升,开始了他威震世界羽坛的全盛时期:1968 年 3 月,他在全英 羽毛球锦标赛上首次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接着,他从 1969 年至 1974 年又连 续六届蝉联了全英锦标赛男单桂冠;1975 年他夺得全英锦标赛男单亚军,但 第二年他又夺回了这项锦标,从而成为全英锦标赛创办以来第一个、也是至 今为止唯一夺得八次全英赛男单冠军的运动员。回国时,成千上万的同胞在 从机场到市政厅的街道上夹道欢迎他光荣归来。  在整个 70 年代,梁海量一直是参加汤姆斯杯赛的印尼队队长和第一单 打,为印尼队连续赢得四届汤姆斯杯赛冠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后,梁海量表示挂拍退出赛场,但因印尼羽坛青黄不接,在 1980 年又 披挂上阵,为印尼夺得了第二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1981 年,32 岁的梁海量宣布退出正式比赛,表示要用更多的时间培养新 手。然而,1982 年 5 月,印度尼西亚队重新起用他参加第十二届汤姆斯杯赛 的决赛,并对他寄予厚望。但事与愿违,决赛中梁海量以 1∶2 败在中国新秀  栾劲拍下。 梁海量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投资于羽毛球制造厂、奶品农场和公路建筑,但他与羽毛球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任印尼羽毛球队教练。印尼“国宝”林水镜  林水镜是继梁海量之后印尼羽坛出现的最佳运动员,被视为印尼的“国 宝”。70 年代后期和 80 年代初期,他扬威世界羽坛,被誉为“世界羽坛上 的天皇巨星”。  林水镜 1956 年 2 月 28 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羽毛球世家,他的父 亲是 50 年代中爪哇羽毛球好手,姐夫曾是印度尼西亚队参加汤姆斯杯赛的主 力队员。林水镜自幼喜爱羽毛球运动,在他父亲的辅导下,少年时就打下扎 实的基本功,为他后来扬名国际羽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4 年,18 岁的林水镜开始在国内比赛中崭露头角,一举夺得全国羽毛 球少年组和甲组公开赛两项冠军。接着,他开始参加大型国际比赛,1975 年 获第三届世界羽毛球邀请赛男单冠军。他的黄金时代始于 1978 年,这一年里 他夺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和第八届亚运会男子单打冠军。1979 年和 1981 年,他又两度在全英锦标赛上夺魁。他还在 1982 年的第二届世界 杯羽毛球赛上荣获男子单打冠军。他不仅单打技术好,双打也很出色,曾分 别在汤姆斯杯赛中出任单、双打,为印度尼西亚队夺得第十、第十一和第十 三届汤姆斯杯赛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林水镜身高 1.75 米,体力好、速度快、力量大、反应灵敏、技术全面。 他步法敏捷而稳健,手法粗犷而细腻,动作泼辣而潇洒。他的打法以“快捷、 凶猛”著称,“拿手好戏”是上网快、网前搓、推球神速,扣杀凶狠、力量 大和落点刁钻则是他的“杀手锏”。  林水镜不仅单打出色,而且在双打上也是羽坛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 年龄的“老化”和体力下降,林水镜在单打比赛中越来越不尽人意,但又不 愿舍弃心爱的羽毛球事业,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放弃单打,专攻双打。他分 别同陈金德、叶忠明、杨荣美等队友配对,1984 年至 1986 年曾连夺三届世 界杯羽毛球赛男子双打冠军,1986 年夺得印度尼西亚公开赛男子双打冠军,1987 年获中国台北精英赛和日本公开赛男子双打冠军。“双打王”梁春生和洪耀龙梁春生和洪耀龙均是印度尼西亚 70 年代著名的羽坛高手。梁春生 1952年 10 月 4 日出生,是我国 50 年代和 60 年代著名球星梁秋霞的弟弟;洪耀龙 出生于 1953 年 2 月 10 日。他们俩是世界羽坛一流水平的双打组合,70 年代 在印尼有“双打王”之美称。梁春生和洪耀龙 1972 年开始组对,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仅一年功夫,他俩在翌年 3 月就获全英锦标赛男双亚军。从 1974 年至 1980 年的 7 年间,梁 春生和洪耀龙几乎垄断了全英锦标赛的男双冠军,六次夺魁。  1974 年梁、洪双打组合在第七届亚运会上夺得男双冠军,在 1977 举行 的首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梁、洪又荣膺世界男双冠军。  梁春生和洪耀龙双打技术出类拔萃,动作快捷,胆大心细,配合默契, 而且攻击力量大。他们的打法以闪电式的封网结合变化多端的杀球为主。更 为可贵的是,俩人在场上的配合达到了“心心相印”的程度。  梁春生在 1973 年、1976 年和 1979 年,洪耀龙在 1976 年和 1979 年,为 印尼在三届汤姆斯杯赛中赢得冠军作出了贡献。  在整个 70 年代,梁春生、洪耀龙双打组合和队友纪明发、张鑫源双打组 合并驾齐驱,牢牢地霸占着世界羽坛男子双打的领地。印度羽毛球史上最杰出的选手普拉卡什  普拉卡什生于 1955 年 6 月 10 日,身高 1.81 米,是印度羽坛的台柱子, 至今竞技状态良好,奔波在世界羽坛的赛场上。  普拉卡什自幼酷爱羽毛球运动,从 10 岁开始练习打羽毛球,虚心好学, 勤学苦练。1970 年他 15 岁时,在班加罗尔市夺得全国羽毛球少年男子单打、 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冠军。翌年,他登上印度全国男子单打冠军宝座。  从 1972 年至 1980 年,普拉卡什一直是印度最优秀的男子单打选手,在 多届全国比赛中,他所向无敌,霸占着全国男子单打的冠军地位。他技术全 面,速度快,杀球力量大,网前球技术好,处理过渡球稳,反手技术尤为出 色,能攻善守。他的打法是通过拉吊调动对方,伺机突击。他在比赛中善于 通过压对方后场来控制网前,创造劈杀两边的机会,并利用网前快攻结合推 球,给对方很大威胁。  80 年代初是普拉卡什羽毛球生涯中的黄金时代。1980 年 3 月 9 日,普拉 卡什在丹麦国际羽毛球邀请赛中获男子单打冠军;4 天后,他在瑞典公开赛 决赛中战胜印度尼西亚名将梁海量,夺得男子单打冠军,名声大振;接着又 在同年举行的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上过关斩将,并在决赛中击败另一位印度尼 西亚名将林水镜,荣获男子单打冠军,成为印度羽毛球史上第一个赢得全英 赛冠军的运动员。在 1981 年举行的第一届世界杯羽毛球赛上,普拉卡什在决 赛中战胜中国选手韩健,摘取了男子单打的桂冠。欧洲的堡垒和希望弗罗斯特  弗罗斯特是我国球迷比较熟悉的丹麦名将,他也是世界羽坛著名的运动 员。  弗罗斯特生于 1958 年,1980 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历史系。他原本爱 好足球,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羽毛球。    弗罗斯特 8 岁时就开始打羽毛球,17 岁时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从 1980 年起,开始了他羽毛球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1980 年、1981 年里,他先 后战胜了梁海量、林水镜、普拉卡什等世界名将,确立了他在世界羽坛的地 位。  身高 1.90 米的弗罗斯特,基本技术全面,步法灵活,体力充沛,力量 大,落点刁,平时训练刻苦,场上作风顽强,善于采用拉底线控制对方,擅 长扣杀直线和中路。  弗罗斯特曾保持 200 多场比赛不败的纪录,仅 1984 年一年,就获得 8 次国际大赛的桂冠,其中包括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和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总 决赛的男子单打冠军。然而,令他遗憾终生的是:他曾三次打入世界羽毛球 锦标赛男子单打的决赛和两次打入世界杯羽毛球赛决赛,却一次也未能如 愿,分别败在苏吉亚托、韩健和杨阳的手下。  其中,最令他惋惜的一次是 1985 年的第四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弗罗斯 特的“克星”——中国选手赵剑华因病退出比赛,可谓天赐良机。他一路顺 风杀入前四名,半决赛又以 2∶0 直落两局战胜中国新秀杨阳,与中国老将韩 健在决赛中碰头。  弗罗斯特与韩健曾多次交锋,胜多负少,因此他对获胜充满信心。双方 打成一平后,弗罗斯特在决胜局曾以 8∶3 领先交换场地,眼看高胜利只有一 步之遥。岂料韩健落后时毫不手软,相反弃守为攻,一口气连夺 12 分,令观 众和弗罗斯特目瞪口呆,最后以 15∶8 赢了决胜局。弗罗斯特甚至在赛后还 不相信自己已经失败,他对记者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1987 年 5 月,弗罗斯特在第五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中输给 杨阳,再次泪洒球场。但他坚强地表示:“下届比赛,我还要参加,还要争 取冠军。”  弗罗斯特来自丹麦的一个地方小镇,从未有过教练员,完全靠自己的意 志和努力,靠观看别人打球和刻苦实践获得成功。正是靠这种不懈的追求, 使弗罗斯特赢得了他的对手和球迷们的尊敬。印尼羽坛寄予厚望的苏吉亚托  苏吉亚托是继梁海量和林水镜之后印尼羽坛涌现出来的球星。虽然他还 不能与梁海量和林水镜齐名,但他在世界大赛中显示出非凡的实力,与丹麦 的弗罗斯特、中国的杨阳和赵剑华一起被誉为当今世界羽坛的“四大天王”。 苏吉亚托身高 1.70 米左右,1962 年 10 月 4 日出生在印尼中爪哇风光 秀丽的棱罗河畔的梭罗、他排行第三,上有两个姐姐,下有 4 个弟弟,父亲在当地的电台工作。  这位皮肤棕色的小伙子从 12 岁起打羽毛球,1987 年代表印尼参加了东 南亚中学生比赛。两年后,他在中国台北精英赛中闯入决赛,后因决赛时脚  抽筋被迫弃权而屈居亚军。这是苏吉亚托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中显露头角。  1982 年,苏吉亚托在印尼公开赛上过关斩将,一鸣惊人地击败马来西亚 的米·西德克、队友杨伟镇和刘邦高等名将,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被印尼 羽坛作为林水镜的接班人而大加培养。  在 1982 年和 1983 年两年中,他为丰富国际比赛经验,频频出国参赛, 不仅在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中多次夺冠,而且获得 1983 年世界杯赛男单第 三名和第三届世界锦标赛男单冠军,成为继梁海量之后第二个赢得世界冠军 称号的印尼羽毛球运动员。  苏吉亚托的成长过程并不一帆风顺,他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后又奋起的 艰辛历程。在夺取世界冠军后,他曾昙花一现般急剧地走下坡路,在一些重 大国际比赛中或系列大奖赛中成绩不佳、名落孙山,甚至莫名其妙地败在一 些不知名的对手拍下。随之而来的新闻界评论和指责以及国内羽毛球界的压 力,使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但苏吉亚托并没有被压垮,而是更加勤奋地苦练, 顽强地从低谷中走了出来,在世界羽坛重新扬威。1985 年,他不仅蝉联了泰 国公开赛男单冠军,而且在第五届世界杯赛决赛中力克丹麦的“常胜将军” 弗罗斯特,夺得男单冠军。这对于在 1985 年全英锦标赛和第四届世界锦标赛 上连遭全军覆没的印尼羽坛来说,无疑是一剂重振雄风的强心针。他在 1986 年先后夺得中国公开赛和印尼公开赛男单冠军,进而蝉联了世界杯赛男单冠军。  苏吉亚托是印尼羽坛传统的主攻型选手,体力充沛,步伐稳健,敢于起 拍劈杀,即使失误也在所不惜。他扣球凶狠,打法独特而又全面,网前贴地 救球和网前吊球令人叫绝,后场控球能力较强,特别是手腕爆发力好,甩腕 击球出色,他那刚中带柔的球技与昔日球王梁海量相似。马来西亚羽坛三兄弟  米斯本·西德克、拉昔夫·西德克和贾拉尼·西德克,是马来西亚羽坛 杰出运动员,也是世界羽坛著名球星,曾多次为马来西亚赢得荣誉。①“怪杰”米斯本·西德克  米斯本是三兄弟中的大哥,出生于 1960 年,身高 1.82 米。他是马来西 亚羽坛的一代球星,1980 年以来多次获得全国冠军。  1981 年 3 月,米斯本夺得联邦德国公开赛男子单打冠军,振奋了马来西 亚。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在 40 年代末到 50 年代后期曾扬威世界羽坛,拥 有像黄秉璇等数名世界级球星,曾连续三次捧回汤姆斯杯,在全英锦标赛上 曾八次夺得男单冠军、七度荣膺男双桂冠,并夺得过混双冠军奖杯。但后来, 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水平从巅峰跌落下来,在沉寂中渡过了六七十年代的大 部分时间。正因为如此,米斯本的胜利使得马来西亚羽毛球界“人人尽欢颜”。  同年 12 月,米斯本在东南亚运动会团体赛中,击败了三届全英锦标赛男单冠 军,印尼“国宝”林水镜,使其名声在世界羽坛大振。这一年,米斯本被评 为全国最佳男运动员,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向他颁发了奖杯。  米斯本在比赛中善于动脑筋、把握扣杀时机,击球落点刁,特别是擅长 变速,使对手难于判断球的速度。他头脑冷静,手法好,失误少,多年来已 形成独特的“以柔克刚”的技术风格。他 1982 年和 1983 年连续两次夺得瑞 典公开赛男单冠军,并在第二届世界杯赛中击败刘邦高、弗罗斯特等名将, 进入决赛,获得亚军。1983 年,他又进入第三届世界杯赛半决赛,获得第三 名。他由于在国际羽坛为马来西亚作出了卓著贡献,在国内受封 AMP 勋衔。 但米斯本技术发挥时好时坏,水准飘浮不定,曾被人们称作“马来西亚怪杰”。  近年来,米斯本技术水平发挥趋于稳定,1986 年曾获得全英锦标赛、中 国公开赛和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亚军,1987 年获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和柯尼 卡邀请赛男单冠军。②男子双打中的佼佼者  拉昔夫和贾拉尼分别排行老二和老三,是一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男子 双打组合。  拉昔夫出生于 1962 年,贾拉尼比拉昔夫小一岁。入选国家队后,哥俩就 配对专攻双打。多年的合作,丰富了经验,技术日趋全面,形成了自己的风 格和打法。比赛中,他俩经常采用后发制人的战术,防守中挑、抽、挡结合 得好,调动、控制对方底线的能力强,前场技术出色,并伴有假动作迷惑对 手。  1982 年,兄弟俩在全英锦标赛上一鸣惊人,赢得了男子双打冠军称号。 凯旋之日,西德克兄弟受到民族英雄礼遇的欢迎。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向他俩 颁发了马来传统武士头饰。  近年来,这对双打选手更趋成熟,在世界羽坛一次又一次地显示了强劲 的实力。1986 年对他俩来说,是喜获丰收的一年,先后获得中国台北公开赛、 日本尤尼克斯杯公开赛、马来西亚公开赛和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总决赛四 项男双冠军,并在全英锦标赛和印尼公开赛中获得亚军。1987 年,他俩蝉联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冠军和摘取了英国精英赛男双桂冠,还在世界杯赛中第 三次获得第三名。世界羽坛最佳男双之一——朴柱奉和金文秀  朴柱奉和金文秀是韩国男子双打选手,也是世界羽坛最佳双打组合之 一。他们是一对理想的双打组合,身材高大、年纪相仿,前者 1964 年出生, 后者 1963 年出生,一个左手,一个右手,攻起来势不可挡,防起来滴水不漏,  平抽平挡技术是他们叱咤羽坛的杀手锏。  他们是从 1982 年开始配对的,仅一年时间就开始蜚声世界羽坛,荣获第 三届世界杯羽毛球赛男子双打冠军。他们在 1984 年又获丹麦和瑞典公开赛男 双冠军。1985 年是难以忘怀的一年,他们在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上击败各路强 手,首次夺得男子双打冠军。同年 6 月,他们在第四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 成为男子双打世界冠军,其中朴柱奉还和柳尚希合作夺得混双世界冠军。此 外,他俩还获得日本公开赛和亚洲锦标赛男双冠军。1986 年,他俩除夺得第 十届亚运会男双冠军外,在全英锦标赛上卫冕成功,被誉为“难以击败的一 对”。朴柱奉与郑明熙配对获全英锦标赛混双冠军。1987 年,朴柱奉和金文秀配对,在第七届世界杯赛上夺得男双冠军。 他们的教练深知“曝光”太多便会被人摸清打法,所以在朴柱奉和金文秀出名之后,时常将他俩拆拆合合,以便在重大赛事中出奇制胜。英格兰羽坛女豪杰吉尔克斯夫人  对于中国女运动员来说,结婚往往意味着运动员运动生涯的结束。然而 英格兰羽坛名将吉尔克斯夫人结婚和生孩子后仍奔驰在羽毛球球场上,其技 术水平不仅不退,而且不断提高,战绩更为辉煌,成为英国羽坛女中豪杰。 吉尔克斯夫人原名佩林,嫁给吉尔克斯先生后随夫姓为吉尔克斯夫人。 国内新闻界在报道她的战绩时简称她为吉尔克斯。1974 年,她 24 岁时已是 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过去有人说她的全盛时期是 70 年代,但事实证明进入80 年代后她的战绩更卓著。  1969 年,她和男队友米尔斯合作在全英锦标赛上赢得了第一个冠军—— 混合双打冠军。从此,她开始为英格兰屡建功勋。到 1984 年为止,她在全英 羽毛球锦标赛上获得两次女子单打冠军、两次女子双打冠军和六次混合双打 冠军,其中 1976 年技惊世界羽坛,一人获得全英锦标赛女单、女双、混双三 项冠军。  吉尔克斯夫人技术全面,杀球力量大,进攻颇具威胁,守球技术好,且 能守中反攻。其主要打法是经常通过平高球来创造主动进攻的机会。双打时 她常在前场封网,不仅意识强,而且封得紧,守球时还善于用半蹲守中反攻。 为此,她的双打技术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水平的。  进入 80 年代后,吉尔克斯夫人曾分别与男队友泰勒和迪尤、女队友贝克 曼和佩里合作,参加混合双打和女子双打比赛,几乎每年都捧着金牌凯旋。 特别是她与迪尤组成混双配对,1982 年获全英锦标赛冠军,1983 年获世界杯 赛冠军,1984 年又获全英冠军。从 1984 年到 1987 年,吉尔克斯夫人和迪尤, 在系列大奖赛中共获十一次混合双打冠军。日本羽坛的骄傲——汤木博江  汤木博江是日本羽坛最杰出的女运动员,在 6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末曾 在世界羽坛名振四海。  汤木博江 1969 年获得全英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这是日本羽坛第一个登 上当时被称为非正式世界冠军宝座的运动员。1971 年,她和队友高木配对, 在全英锦标赛中所向披靡,摘取了女子双打的桂冠。  她是日本羽坛乃至世界羽坛不可多得的人才,其特点是步法好,体力充 沛,技术全面,比赛中善于判断,中心位置掌握好,场上沉着冷静,经验丰 富。汤木博江打法稳健,她的拿手好戏是头顶劈吊对角速度快、落点准。  1974 年和 1975 年,她又接连两次赢得全英锦标赛女单冠军。两年后, 她再次登上全英赛女单冠军宝座,成为 70 年代以来获全英锦标赛女单冠军 次数最多的运动员。  汤木博江生于 1949 年,是日本参加尤伯杯赛的主力队员,为日本队四次 登上世界女子团体冠军宝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 1981 年,她32 岁时,尽管体力下降,速度减慢,但仍然作为日本队的支柱,顽强拚搏尤 伯杯赛,与队友一起,将尤伯杯第五次捧回日本。丹麦羽坛“皇后”科彭  科彭是 70 年代后期涌现出来的蜚声羽坛的风云人物。她不仅是丹麦羽坛 的佼佼者,而且是举世公认的最佳羽毛球选手之一。  科彭出生在 1954 年,身高 1.63 米。她基本功扎实,动作灵活,反应敏 捷,体力充沛,有“满场飞”的赞誉。其打法特点以压后场结合杀、吊为主。1977 年,她参加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一举成名,成为世界羽毛球史上 第一个正式的女子单打世界冠军,并与男队友斯科夫戈尔配对夺得了世界上 第一个正式混合双打冠军,从而成为首届世界锦标赛中第一个双料世界冠军 获得者。1979 年和 1980 年,科彭又连续两次登上了全英锦标赛女子单打冠 军的宝座。1982 年,她夺得第二届世界杯赛女子单打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集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和全英锦标赛冠军于一身的杰出羽毛球运动员。印尼羽坛老将维拉华蒂  维拉华蒂 1957 年 10 月 1 日出生,身高 1.80 米。她是印尼女队 70 年代 中期的后起之秀,是一位出色的女子单打和双打选手,为印尼女队能在世界 羽坛获得显赫成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维拉华蒂在 70 年代后期技术水平达到了顶峰。她 1978 年和黄祖金合作 获第八届亚运会女双冠军,1979 年获全英锦标赛女双冠军;1981 年,印尼女 队在第九届尤伯杯赛决赛中以 3∶6 负于日本队获亚军,其中印尼队所获的三 分均是维拉华蒂一人独取的。1982 年 3 月,她先与队友组对夺得全英锦标赛  女双亚军,9 月在世界杯赛女单决赛中负于丹麦名将科彭而获亚军。1983 年至 1985 年,是维拉华蒂走下坡路和在世界羽坛沉默的三年。但她 1986 年重新在世界羽坛崛起,与李英华配对,先后夺得中国台北、中国和 印尼三个公开赛的女双冠军,取得大奖赛总决赛亚军,并为印尼队在第十一 届尤伯杯赛中击败韩国女队闯入决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一年的世界 杯赛中,维拉华蒂不仅与李英华一起夺得女双第三名,而且与男队友洪忠中 合作摘取了混合双打的桂冠。1987 年,维拉华蒂与滕德安组对,曾获世界杯赛女双第三名。 维拉华蒂技术全面,掌握中心位置好,正手头顶杀对角更是她的绝招,而且攻击力量大。比赛中,她利用身材高大,压对方两底线为主,逼对方回 直线高球,然后发挥其头顶杀球的特长。双打时,维拉华蒂一般在后场起防 守和一个攻击手的作用。实力雄厚的女双组合金练子和柳尚希  金练子和柳尚希是韩国羽坛女单和女双的佼佼者,从 1983 年起一直蜚声 世界羽坛。1983 年,她俩夺得马来西亚公开赛女双冠军,获世界杯赛女双第三名。1984 年,她俩在丹麦和瑞典公开赛获女双冠军,并取得了全英锦标赛女双亚 军。1985 年,作为韩国女双第一号选手,频频参加系列大奖赛,获日本、斯 堪的纳维亚和丹麦公开赛的女双冠军,以及世界杯赛亚军。金练子还夺得丹 麦公开赛女单冠军,柳尚希和朴柱奉配对获世界锦标赛混双冠军。  1986 年,金练子和柳尚希的战绩不错。她俩在全英锦标赛上技压群芳, 成为全英锦标赛史上第一对夺得女双冠军的韩国选手;金练子则打破了中国 选手长达四年的垄断,成为继黄善爱之后韩国第二个赢得全英锦标赛女单冠 军的运动员。她俩还获得过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女双冠军。然而,她俩在第 十届亚运会上成绩不佳,未能获得女双冠军,在韩国队大改组时,离开了女 队,分别效力于釜山市厅队和汽车保险公司队。这时,金练子不到 25 岁,柳 尚希则只有 23 岁。  金练子和柳尚希既是队友,又是校友。在马山圣旨女中读书时,她俩就 结成双打搭档,在羽坛显露头角。后来,她俩又都进了釜山大学,一同学习、 一同练球,较长时间垄断着韩国女子单打冠、亚军和女双冠军。1987 年,金 练子不仅获得首届法国公开赛女单冠军,还与李英淑配对获香港公开赛女双 冠军。1988 年初,金练子和柳尚希又再次配对,在世界羽坛复出。印尼羽坛女中豪杰李英华  李英华长相秀丽,手法细腻,球路多变,斗志顽强,不仅是印尼羽坛的 女中豪杰,而且是世界羽坛的骁将。  1978 年,她 18 岁时开始登上世界羽坛的疆场,近十年来一直是印尼女 子单打和女子双打的主力队员。1980 年,她闯入第二届世界锦标赛女单决赛 圈,最后负于老将维拉华蒂而居亚军。1983 年,她夺得印尼公开赛女单冠军, 成为印尼的全国冠军。  在世界杯赛中,李英华从 1981 年到 1985 年先后四次闯入女单前三名, 两次闯入混双决赛。其中,她夺得 1985 年世界杯赛女单亚军,并与男队友纪 明发合作赢得了混合双打冠军。她在 1984 年还获得世界系列大奖赛总决赛女 单亚军。  从 1986 年开始,她主要从事双打,与老将维拉华蒂配对,先后夺得中国 台北、中国和印尼公开赛的女双冠军,1986 年大奖赛总决赛女双亚军和世界 杯赛女双第三名。  1986 年,她在第十一届尤伯杯赛后曾宣布.1987 年将高球拍,结束 羽毛球运动生涯。但在 1987 年香港公开赛上,李英华又出现在赛场上,与队 友滕德安配对,夺得了女双亚军。丹麦名将基·拉尔森  基·拉尔森是世界羽坛杰出的女将,身高 1.80 米,技术全面,体力充 沛,步法灵活,进攻速度快,拉吊杀球凶狠,两边劈吊威胁大,尤其她的下 压后场然后反击的打法,令对手不好对付。  拉尔森是丹麦一代名将科彭之后涌现出来的好手,1983 年夺得中国台北 公开赛女单冠军和日本公开赛女单亚军,当时才 20 岁。从此,她作为丹麦第 一号女选手驰骋在世界羽坛。她 1984 年获英国精英赛女单冠军,1985 年蝉 联英国精英赛女单冠军,1985 和 1986 年两次闯入世界杯赛女单前三名,1986 和和 1987 年两次在中国台北公开赛中摘取了女单桂冠,并第三次夺得了英国 精英赛女单冠军。  在 1987 年全英锦标赛中,拉尔森成为 80 年代继科彭之后第二个赢得全 英赛女单冠军的丹麦选手。  拉尔森与中国运动员多次较量过,有胜有负,但她确是国外实力最强的 单打女选手,先后曾战胜过李玲蔚、韩爱平、关渭贞、郑昱鲤、钱萍等当今 叱咤世界羽坛风云的中国名将。英格兰羽坛“皇后”海伦·特罗克  海伦·特罗克是英格兰羽坛女子单打的第一号选手,从 1982 年 17 岁起 一直是世界羽坛的佼佼者。她体格健壮,成熟而自信,实力与丹麦名将拉尔  森不分上下。  1982 年,她赢得英联邦女单冠军,从而确立了她在英格兰羽坛的“皇后” 地位。特罗克 1983 年夺得瑞典公开赛女单冠军,1984 年又获荷兰和泰国公 开赛女单冠军,1985 年登上了中国台北公开赛女单冠军宝座。1986 年,她与 老将佩里合作,在荷兰公开赛中赢得了第一个女双冠军。1986 年和 1987 年, 她均参加了中国台北公开赛的女单比赛,但在决赛中都败在丹麦的拉尔森拍 下屈居亚军。  特罗克最大的成功是在欧洲锦标赛上。她一直是丹麦的拉尔森的克星, 几年来一直蝉联着欧洲女子单打冠军。  她与中国选手在一系列大奖赛中交过手,但负多胜少,甚至大部分场次 均以 0∶2 失利。但她从不气馁,把打败中国选手和夺取世界冠军作为奋斗的 目标。  中华羽坛英豪“牛皮糖”名将韩健  韩健,身高 1.69 米。“失败—前进—成功,新的失败—再前进—再成 功”,是他驰骋世界羽坛 10 多年的经验总结。韩健是辽宁省沈阳市人,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喜欢体育活动,1972 年 11 月 17 岁时被选入辽宁省羽毛球队,开始学打羽毛球。当时,韩健 身材不高,手腕力量差,身体素质不理想,一双扁平足影响弹跳、速度,更 令人难堪的是这年冬训曾被福建队一名 11 岁的小选手打得无法招架。然而, 韩健没有退却,而是针对自己的弱点发奋苦练。他用比别人付出成倍的汗水 浇灌丰硕的果实,身体素质、场上步伐、应变能力大大提高了。 1978 年进 入国家队后,他的头顶对角扣杀、平高球和突袭威力进一步提高,网前放、 搓、勾、推以及吊球等进攻手段越练越精。特别是他在实践中摸索出和逐步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打法——“以守为主,守中突袭”。在比赛中,他以百折 不挠的韧性和久经考验的耐力,用他那不躁、不狂、不气馁的微笑,稳健而 又敏捷地把对方“粘”住,并一步一步地把对手拖进失败的泥塘。为此,人 们把他这套战术称为“牛皮糖”战术。可以说,韧劲和毅力是韩健攀登世界 羽坛高峰的支柱。  1978 年,韩健获世界羽联举办的首届世界锦标赛男子单打亚军,第二年 勇夺这一锦标赛的男单冠军和第四届全运会男单亚军。1980 年,韩健为中国 队在中国、印尼第二次对抗赛中以 5∶4 险胜印尼队立了头功。他以 2∶1 首 次击败被誉为“世界球王”的林水镜而轰动世界羽坛。1982 年,韩健在第十 二届汤姆斯杯羽毛球赛决赛中,以“牛皮糖”战术,战胜了林水镜,为中国 队反败为胜首次赢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冠军称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韩健在 1983 年和 1984 年曾连续两次夺得世界杯赛男子单打冠军。但他 认为世界杯赛规模小、强手不多,夺这样的冠军不过硬,而希望赢得过得硬 的世界锦标赛单打冠军。他的这个愿望在一年后得以实现,他在 1985 年举行 的第四届世界锦标赛中,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并在决赛中战胜了当时公认 的“世界球王”、丹麦的弗罗斯特,成为第一个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中 国运动员。这一年,他还摘取了大奖赛总决赛的男子单打桂冠。  1986 年的第十四届汤姆斯杯羽毛球赛是已年过 30 岁的韩健最后一次参 加的汤杯比赛。决赛时他未上阵,但见到年轻队员挑起了大梁,重新夺回了 汤姆斯杯,他感到十分欣慰。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羽毛球公开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