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艇龙舟赛艇比赛运动员将来的出路

湖北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全年训练效果的综合分析--《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
湖北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全年训练效果的综合分析
【摘要】:
目的:赛艇运动是一项周期性速度耐力运动项目,在整个赛艇训练周期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对训练内容和训练效果进行评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当前,国内外赛艇周期训练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从训练负荷和训练周期来研究,有的从训练模型来研究,也有的是从心率来研究。为了解赛艇运动的周期特点,本文通过对测功仪功率、生理生化等指标对参加十运会的湖北省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并对其一整年的训练效果分三个周期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湖北省参加十运会的8名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各周期的测试周(第1、15、23和37周)对训练指标进行监测,以作纵向评价指标。结果:1)在整年的训练周期中,湖北省赛艇运动员第一个500m成绩提高显著,测功仪2000m成绩也提高显著,尤其是第一周期,具有显著性差异。2)在上运动量阶段,BU值下降显著;在上强度阶段,CK值上升显著,同时Hb随着运动负荷的变化也相应的产生变化。同时,经过一整年训练后,Hb在大强度训练周期仍能维持在正常值范围,而与冬训前相比,BU和CK都表现出对大强度、大训练量的适应效果。在测功仪2000m专项做功中,LA值由9.52±1.73mmol/L上升到12.34±2.36mmol/L,表明赛艇运动员经过周期训练后生理机能有所提高。3)乳酸阈功率在有氧训练为主的周期(第一周期)提高显著,整个阶段乳酸阈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乳酸阈功率利用率变化呈先上升再下降然后趋于平台状态,而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训练量和强度的改变;经过一整年训练后,乳酸阈功率、乳酸阈功率利用率以及水上2000m最大做功成绩显著提高。结论:1)第一周期训练中过分重视起航阶段,而忽略了后程冲刺,对体能分配的意识不强,在通过第三周期的“冲酸”训练后,每段500m时差有所缩短,但时差仍很大,表明“冲酸”效果并不是很明显。2)Hb、BU、CK和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G861.4【目录】:
Abstract8-11
第一章 绪论11-25
1 问题的提出11-12
2 综述12-25
2.1 赛艇运动的生理学特点12
2.2 平均功率评价体系12-13
2.3 乳酸阈功率评价体系13-17
2.4 无氧能力的评价体系17-18
2.5 生理生化指标评价体系18-22
2.6 赛艇运动训练方式的评价体系22-25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5-29
2.1 研究对象25
2.2 研究方法25-27
2.3 仪器设备27-29
第三章 实验结果29-37
3.1 测功仪测试成绩和水上2000m 划成绩变化情况29-30
3.2 乳酸阈功率指标的变化情况30-31
3.3 生化机能指标变化情况31-33
3.4 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变化情况33-37
第四章 讨论37-50
4.1 赛艇运动的供能特点37
4.2 测功仪划成绩和水上专项成绩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37-40
4.3 乳酸阈功率对训练效果的评定40-42
4.4 生化指标对训练效果的评定42-47
4.5 训练方法对运动效果的评定47-50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50-52
5.1 结论50-51
5.2 建议51-52
参考文献53-5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缨,文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曾凡星,丁轶建,彭希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杜忠林;刘莉芬;熊雄;梁锡华;;[J];湖北体育科技;1992年01期
杜忠林;;[J];湖北体育科技;1993年04期
杜忠林,顾军,曾振球,马玉敏,李红兵,陈重;[J];湖北体育科技;1997年03期
杜忠林,顾军,李荣华,高洪垠;[J];湖北体育科技;1998年04期
封飞虎,刘新黎;[J];湖北体育科技;1999年03期
杜忠林;[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2期
范家成,顾军,彭波,陈重,熊莉,刘丽芬;[J];湖北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吴昊,刘爱杰,黎健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柏友萍;吕路;王运良;王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周多奇;龚莉;刘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章翔;张孝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潘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黄庆;徐先霞;张葆欣;强大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刘宏;;[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刘丙宝;吴瑛;;[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王传军;杨谦;;[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5期
冯栋梁;;[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3期
郭挺;连宏远;吴耀学;;[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明;吴瑛;;[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高明;吴瑛;;[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李江;勾占宁;张达;李雪凌;边万忠;;[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郭义军;刘大庆;张莉清;张斌南;;[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赵凡;曹建民;谭海;贺峰;徐鹏;;[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单威;熊开宇;李晟;;[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田启强;;[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郑伟涛;马勇;何海峰;韩久瑞;;[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何海峰;郑伟涛;马勇;韩久瑞;;[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沈友清;徐国栋;谭欢;李伟;;[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丽;[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吴春燕;[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郭树涛;[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王冬月;[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茅洁;[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胡国鹏;[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李强;[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韩炜;[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毛爱华;[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赵秋爽;[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涛;[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吕超;[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李圆圆;[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常先坤;[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晓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宋呈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徐小惠;[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李俊;[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蕾;[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刘琴;[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昊,冯美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吴昊,冯美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杜忠林;刘莉芬;熊雄;梁锡华;;[J];湖北体育科技;1992年01期
杜忠林;;[J];湖北体育科技;1993年04期
杜忠林,顾军,曾振球,马玉敏,李红兵,陈重;[J];湖北体育科技;1997年03期
杜忠林,顾军,李荣华,高洪垠;[J];湖北体育科技;1998年04期
尹济群;冯敬池;孙熠峰;李宝全;宫心鹏;;[J];临床检验杂志;1997年06期
门剑龙,徐凤华,华维;[J];临床检验杂志;1995年05期
顾可梁;[J];临床检验杂志;1995年05期
沈晓英,徐嘉林;[J];临床检验杂志;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Ed McN张海洋;林辉杰;;[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04期
侯晓晖,葛新发,詹实技,刘新黎;[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杜忠林;[J];湖北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陈涛;张立洁;;[J];三月风;2008年10期
孙小华,张晓,申醒,孙雅琴;[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陈春梅;李大明;;[J];少年体育训练;2009年01期
王三省;;[J];少年体育训练;2010年03期
陈全;;[J];少年体育训练;2011年03期
陈宝祥;;[J];体育科研;1987年04期
薛钢;;[J];四川体育科学;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洁;;[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魏琦;范家成;熊莉;耿婷;徐驰;;[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尹峻;高炳宏;王敬茹;;[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黄森;;[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曹洁;范家成;王丽红;廖晶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薛胜峰;丁宁炜;江年;刘建;;[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阎守扶;吴昊;刘雯娜;;[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黎涌明;乌里·哈特曼;;[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范家成;曹洁;熊莉;魏琦;;[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沈友清;徐国栋;谭欢;李伟;;[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马征;[N];河北日报;2010年
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医学科
郭险峰;[N];健康时报;2008年
雷黎丽;[N];乐山日报;2010年
记者 戈华 小玲;[N];陕西日报;2004年
何道岚;[N];广州日报;2010年
午言;[N];中国体育报;2000年
李百放;[N];中国体育报;2001年
赵槿;[N];经济日报;2004年
沈锐;[N];市场报;2002年
叶华;[N];湖北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树涛;[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郭云聪;[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陈庆杰;[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刘爱杰;[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蓓;[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张国杰;[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白骏北;[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李晓霞;[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江海洋;[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李圆圆;[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张英平;[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张昊楠;[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朱天钧;[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石静;[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当前位置:&>&&>& > 正文
龙舟赛艇难解之缘:千年前曾是广州最香艳的运动(2)
时间: 11:00:01&&&&来源:广州日报&&&&&&&&
  赛艇在广东:名校赛倡导文化传承
  2004年,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的赛艇队在珠江上进行了男子8人艇的激烈角逐&&首届广东省大学赛艇对抗赛摇出了第一桨。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山大学就已经开始开展赛艇运动了,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停顿了很多年。
  早在上世纪初,赛艇运动就已经传入中国,起先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开展。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曲明表示,赛艇是典型的&舶来品&,有学者认为赛艇是龙舟的&变形&,但这些已无从考证。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广东也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赛艇运动的地区之一。
  2001年,中山大学组建了全新的船艇俱乐部,这项中断了几十年的&传统运动&开始焕发出生机。曲明表示,广东组织大学赛艇对抗赛,也是受到牛津、剑桥百年对抗赛和北大、清华对抗赛的启发。
  1999年8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北京昆玉河上开始了每年一次的对抗赛;2000年8月,清华-剑桥赛艇对抗赛第一次在昆玉河上拉开战幕;2001年9月,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中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昆玉河举行了首届&世界名校赛艇对抗赛&。
  华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导杨文轩认为,广东开展赛艇运动有厚重的历史沉淀,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另外,广东赛艇队在国内的水平也相当高,多次在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等国内外大赛上有出色的发挥。
  英国人看龙舟:万里寻&根&痴迷龙舟水
  日,数十名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的龙舟运动爱好者抵达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乡间河道旁,他们每人手上都拿了一把船桨。原来,这群&龙友&是来龙舟之乡&朝圣&的,然后他们还要出战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这些龙舟爱好者中不少是赛艇和皮划艇运动员,但看到极具中国文化风情的龙舟,马上&移情别恋&,开始玩起龙舟。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九江龙舟队的队员们特别安排了一场隆重的&起龙舟&仪式。焚香、鸣鞭、击鼓&&20余名龙舟队成员齐齐跃入齐腰深的河水当中,将深藏在淤泥当中的龙舟请出。这一刻,国际友人看得入了神,原来,他们划了多年的龙舟,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隆重而神秘的仪式。
  &原来龙舟是沉在水下面的,这种仪式看起来非常神秘,我很感兴趣。&来自英国伯明翰的史蒂芬告诉记者,他之前以为划龙舟和赛艇一样只不过是一项运动,&现在知道龙舟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感觉很激动,不虚此行。&
  据当地村民介绍,&起龙舟&是一种古老的仪式,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合家安康。划龙舟的选手要赤脚上龙舟,以示尊重,正式划龙舟前要大放鞭炮庆贺,在河面遇到桥梁、转角位要放鞭炮、散纸钱。
责任编辑:
关键字:龙舟,大学,广东,运动,开始,对抗赛,地区,文化,开展,已经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1
>> 图片新闻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 热门搜索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中原经济网讯】7月23日晚,2013年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在...
??????????赛艇龙舟同场竞技 中外名校学子齐聚新津---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新闻热线:028- 订报:028- 广告:028-四川日报网新闻热线:028-&&&&四川日报网商业合作:028-
06特别报道日
赛艇龙舟同场竞技 中外名校学子齐聚新津
新津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已成为四川省及成都市重大品牌体育赛事活动之一。
12支国内外顶级名校赛艇队将再次同台竞技。
&&&&――第四届(2013)中国新津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7月17―21日举行□张希 图片由新津县委外宣办提供&&& 一场国际名校间的激烈水上角逐即将在新津上演。7月17―21日,第四届(2013)中国新津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将在新津精彩开场,其中正式比赛时间为20日-21日。12支国内外顶级名校赛艇队将再次同台竞技,为盛夏成都奉献一席视觉盛宴。&&& 已连续举办三届的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正在不断释放其“大事件”效应。借由此项赛事,新津旅游正迈入国际舞台。&&& 地处成都南大门的新津,以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国际风筝节、国际梨花节、国际有机农业峰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和节会为契机,把新津悠久的水文化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瞄准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同时抢抓天府新区新津分区建设机遇,借此大力提升“幸福新津”内涵。&&& 此次比赛中,将有来自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2支国内外顶级名校赛艇队热烈角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女子赛艇队伍首次亮相。前三届赛事均仅邀请国内外名校男子赛艇队参赛,今年,伦敦大学、耶鲁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将首次派出6支女子赛艇队参赛。&&& 作为四川省及成都市重大品牌体育赛事活动之一,如今的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早已从单一的体育赛事发展成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和谐相融、国际元素与民俗风情有机统一的综合性文体盛会。&&& 按照赛程安排,名校赛艇队将在成都停留约1周时间。队员们将参加中外名校青年对话交流活动、船桨交换仪式等多项中外青年(学生)文化互动交流活动,参观成都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人文自然景观,体验中国式的城乡生活。&&& 同期举行的“四川省龙舟邀请赛”为赛事演绎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内涵。届时,来自省内10个市(州)的龙舟代表队将与赛艇挑战赛同场媲美,展现东方传统水上运动风采。此外,现场还将为观众献上精彩纷呈的水上艺体展示节目。&&& 自2010年8月首届中国新津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在新津鸣锣开战以来,这项赛事已成为新津在发展文化旅游中的新坐标。截至目前,已先后有7个国家49支名校赛艇队伍参与该项赛事。&&& 规模更大、规格更高的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是新津以节会拉动为平台,以项目为支撑,拉开全域新津资源大整合,稳步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的缩影。&&& 五河汇聚,山水相依,新津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现代山水田园城市。近年来,借助花舞人间、亚特兰蒂斯?黄金时代、山水欧韵国际酒店、津港湾、宝资山国际文化旅游风景区等重大项目的先后签约或动工,全面整合新津文化旅游资源,变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利用为集约化开发,变旅游景点的散状式分布为集群式联动,为新津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增添新动力。&&& 目前,新津正按照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把握天府新区新津分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将赛事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借助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的再次举办,促进该县与国际的交流互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新津,到新津投资置业、旅游居住,借此大力提升“幸福新津”的城市形象。
在线投稿邮箱:珠江时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A04版:佛山文化周刊
佛山文化周刊
佛山文化周刊
佛山文化周刊
龙舟竞渡:赛道在水上 出路在岸上
佛科院体育学院体育教学部主任招惠芬认为,形成龙舟体育旅游产业,可拓宽佛山龙舟运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南海桂城叠窖举行的一场龙舟赛。
佛山龙舟运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著名的岭南水乡,在发展龙舟运动方面具备地理条件和人文基础的双重优势。在这里举行的国际龙舟赛事、各区村落自发组织的龙船竞速赛等,不仅推动了佛山乃至我国龙舟运动竞技水平的整体提升,更成功为佛山城市发展打造了一张响亮的名片。&&&&在2015年结题的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中,就有这么一项关注龙舟运动发展的研究成果《佛山龙舟运动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对龙舟运动的优势、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佛山龙舟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做出合理化的建议。作者是佛科院体育学院体育教学部主任招惠芬。她认为,龙舟竞渡运动,赛道虽然在水上,但出路却在岸上,应把民族特色的大型赛事活动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开发,形成龙舟体育旅游产业,拓宽龙舟运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日前,佛山文化周刊记者采访了招惠芬老师,就“龙舟运动”相关话题进行交流。&&&&历史:先民划龙舟祈丰收&&&&河网密布的岭南水乡是招惠芬对佛山的第一印象,“初来佛山我住在叠南,每到端午节,锣鼓声起,龙舟竞速,十分热闹。”出于兴趣,她开始关注佛山的龙舟运动。随后,她又对“佛山体育文化发展”题材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不少与龙舟有关的素材,为“龙舟运动”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古时候龙舟活动的开展多与‘祭祀’有关系。”在招惠芬看来,从宗教心理角度出发,赛龙舟蕴含着祈求丰收的动机。&&&&她在翻查文献时发现,早在战国到两汉时期,竞渡活动已经萌芽。古时候,佛山人以农耕、养鱼为生,农民习惯了“开门见山,举步登舟”,后来逐渐演化成赛龙舟。先民们习惯把“农事”与“天事”联系在一起,有了收成首先要祭天,感谢并祈求龙王。因此,每逢农历端午节,各乡各镇击鼓游龙,庆典节日,更是要举办各种形式的龙舟竞赛,场面热闹欢腾。&&&&水网众多的地理特点大大推动了佛山龙舟文化的发展。唐朝时期,佛山龙舟竞渡进入兴盛时期,发展到明清,佛山龙舟竞渡已进入鼎盛时期。&&&&“顺德县志记述了明万历顺德籍良臣梁元柱‘赏观竞渡’,清初《广东新语》对龙舟竞渡也有记载,南海《九江儒林乡志》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招惠芬介绍,从各地的地方志、文人的诗词都能反映当时的竞渡盛况。&&&&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佛山龙舟竞渡经历了起伏与不平衡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技化使龙舟运动向组织化、规范化发展,国内外的交流互动使龙舟运动走向世界体育舞台。&乘此之势,佛山龙舟运动也进入了加速发展期。&&&&现状:龙舟运动参与主体不平衡&&&&为进一步了解佛山龙舟运动与佛山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招惠芬开展了“佛山群众龙舟运动开展活动现状”与“佛山龙舟运动员训练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龙舟运动业余队的参与者包括村民、工人、公务员、学生、个体户等。其中,农民从事龙舟运动业余锻炼占主要部分,在校学生参与龙舟运动人数活动也占一定的比例。&&&&“就传统龙舟竞渡的参与者而言,村民是重要力量,而现在龙舟运动的参与主体应更加多元化。”招惠芬分析,村民仍然是绝对参与主体的状况不利于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佛山龙舟运动训练队人员年龄结构调查结果中显示,20岁以下人员占26.09%、21~30岁人员占47.82%、31~40岁的人员占17.39%、40岁以上人员占8.70%。&&&&“21~30岁的人员在年龄结构中占最大的比例。”招惠芬介绍,这部分人身壮力大,有充足的训练时间,是业余训练队员中最适合的年龄阶段。20岁以下的人员,在校读书时间较为紧张,但在寒暑假也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集训。而其他年龄层的人员还要考虑为家庭经济来源谋求职业,因而业余龙舟队队员人数并不稳定。&&&&系统的训练对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促进的作用,招惠芬在调查中发现,全市69支龙舟队伍中,能够保持长期系统性训练的队数有6支,占8.70%;训练时间不稳定且不系统性训练的队数有11支,占15.94%;只应付比赛而进行阶段性赛前突击性训练有52支,占75.36%。&&&&“各区龙舟队的训练水平差异较大,顺德和南海更为出色,顺德乐从龙舟队是职业化程度较高的一支龙舟队,通过企业赞助,教练、龙舟队员都经过专业培养且长期保持系统性训练,九江建有国家级龙舟训练基地,队伍也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因此在国内外大赛上屡获佳绩。”&&&&未来:形成龙舟体育旅游产业&&&&早在几年前,南海区和顺德区就被中国龙舟协会分别授予“中国龙舟之乡”和“全国龙舟之乡”的荣誉。2009年,我市被中国龙舟协会、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授予首个“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称号。2013年,佛山市龙舟协会成立,同年,佛山又成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城市”。&&&&招惠芬认为,龙舟运动在佛山得以良好发展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群众基础、政府对发展龙舟运动的重视等优势。“中国龙协积极促进龙舟训练基地的多元化投资,在顺德兴建了高水平的龙舟训练基地,完善了硬件配套设施。”&&&&然而,佛山龙舟运动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传统龙舟运动文化流失、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人员结构老化、参与主体不平衡、资金瓶颈等问题。&&&&“佛山一支龙舟队伍正常维持一年的训练费用需要40万元至50万元,参加一次国际大赛就要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充足的资金保障必不可少。”招惠芬调查发现,由于政府出资有限,而寻求企业的持续资金资助又比较困难,龙舟队伍成立几&年就解散的现象在佛山范围内普遍存在。因此,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龙舟运动的出路在哪里呢?招惠芬认为,竞渡虽然在水上,但出路在岸上。在政府层面,应对龙舟运动加大宣传力度和提供财政保证,为龙舟队与企业联姻搭建平台。“依靠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龙舟运动的市场开发,拓宽龙舟运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解决龙舟运动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的龙舟产业扶持政策,镇、村、企业联动的创新发展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此外,举行龙舟赛事与发展地方经济相得益彰,因此,“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的双赢思路应该重视。“借助举办高水平的龙舟赛事,将经贸、旅游、文化、娱乐、国际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会效应,提高竞技水平、提升城市形象。”招惠芬认为,把民族特色的大型赛事活动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开发,形成龙舟体育旅游产业,可拓宽龙舟运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另外,还要加大对龙舟运动的普及力度,加快龙舟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中开展龙舟运动课程,进一步普及龙舟教育,开设专门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招惠芬介绍,佛科院近年也开设了与龙舟相关的选修课程,内容以文化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程以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为目标。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言专业将来出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