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亿元建映秀地震遗址博物馆馆最后建了没有

北川地震博物馆 -
整个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由遗址区和博物馆共同组成,《方案设计》将北川遗址博物馆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核心区、控制区和协调区。建议县城和任家坪都应纳入保护的核心区,其中县城整体作为遗址区,博物馆设在任家坪。
任家坪虽距县城约2公里,但因北川中学教学楼整体坍塌,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同样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理由,将规划核心区定为遗址博物馆项目主体功能范围,包括县城范围地震遗址和任家坪地区。具体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任家坪地震博物馆及综合服务区,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次生灾害展示和自然恢复区。
控制区既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区,主要包括核心区周边主要次生灾害发生区域。通过生态修复,这一区域将构成核心区整体环境的背景。控制区域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区以外约1公里的范围,并考虑周边居民点分布、自然流域划分等因素。即“”的简称。北川地震博物馆主题定位“永恒北川”,规划建设时间4年,2012年完工。2009年重点工作是做好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设计修订。中博物馆区将以遗址为中心,集中布置博物馆、展示和纪念场所,作为开展抗震纪念、体验、防灾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这次规划地震遗址博物馆,通过整体规划整治,让曲山镇的老恢复农田村庄和林木,博物馆建成后曲山镇的村民也可以通过旅游增加收入。
北川地震博物馆 -
北川地震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2009年3月,北川紧急叫停,原因之一就是为建地震遗址博物馆让路。近日,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专家组审定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已原则通过,建设资金一经划拨,将即时开建。4年后,一个由北川中学遗址、城遗址、唐家山堰塞湖等知名地震节点组成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将与世人见面,届时,坐空中,就可直上……地震博物馆将建在原北川中学校址,设爱心纪念林地,参观者可植树寄哀思,4座将设在中心祭奠园和北川墓园四周。改造方法:除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废墟之外,对灾害留下的一般建筑及有机垃圾进行填埋和栽种,成为城区绿色地景。另外,相当数量的建筑废弃物和崩塌及泥石流碎石作为主要骨料,再造混凝土,用于道路铺设、博物馆等建筑墙体构筑。还有一些将制作成展示。建设时间:2012年完工。
北川地震博物馆 -
地震前的秀美北川北川建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主要是为了展示人类面对的艰难和抗争,通过对北川中学、北川老县城、唐家山堰塞湖等灾害现场的还原和保护,开展抗震纪念、体验、防灾教育和科学研究。从大地震遗址中挖掘出较高的人文价值,使其与风景融为一体,让游人真正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洗涤,而不是抱着游山玩水甚至看热闹的心态,这应该是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修建的初衷和应该达到的效果,有关地震、抗震救灾的典型实物藏品等,都应该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管理上务必做到规范、有序、严肃,唯有如此地震遗址才不至于被商品化。
北川地震博物馆 -
回忆亲历唐山大地震:“我的家在唐山大地震中化为一片瓦砾。墙角的一堆砖石差点埋葬了我和儿子。”常委、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再赴四川地震灾区慰问时,对当地干部说,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另外,北川是中国唯一的自治县,要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即使县城迁建到新的地址,也要做好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局长在地震发生后,也于第一时间赴灾区调查文物损坏情况。21日,单霁翔传达了国家文物局针对灾后开展抢救性文物保护做出的近期部署。单霁翔指出,在此次灾难中,文化遗产遭到了非常惨重的损失。面对这一严重局面,文物系统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认真做好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坚决打好抗震救灾的硬仗。为此,做出4项部署:组成地震灾区文物保护专家组,实地帮助、指导灾区抗震救灾文物保护工作;组织全国文物保护、、博物馆等专业队伍,对口支援灾区震后文物保护工作;适时召开全国文物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相关工作;协商有关部门加大对灾区的文物保护经费支持力度等。社会各界都对灾区的文物保护情况表现出强烈关注。民间文化保护者冯骥才在大发生之时,正在陪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访,他立即从斯洛文尼亚打来电话,委托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工作人员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20亿元建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冯骥才曾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对那场地震的恐怖有深刻的感触,他说:“当年唐山大地震是‘文革’终结前最后的一场灾难。它在人祸中加入天灾,把人们无情地推向深渊的极致。然而,支撑着我们生活下来的,不正是一种对春天回归的向往、求生的本能以及人间相互的扶持与吗?在我本人几十年种种困苦与艰难中,不是总有一只又一只热乎乎、有力的手不期而至地伸到眼前?我相信,真正的冰冷在世上,真正的温暖在人间。”正因于此,对于此次汶川大地震,冯骥才表现出强烈关注,并呼吁建立地震博物馆。“文博界现在就要想一想该怎么做,并开始收集具有见证意义的细节。许多珍贵的见证物往往认识不到就会丢弃。有些事办起来要有先有后,有些事必须及时地去做。如果事后才想到,从博物馆的角度看,无比充实的现实会因缺失细节而变得有限与空洞。我想,将来的汶川地震博物馆一定会为我们的后代永远地留下这个黑暗又光彩的今天;它将成为中国人心中一份继往开来的精神遗产。”冯骥才说。
北川地震博物馆 -
北川地震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世界上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灾难博物馆,记载着历史上的天灾人祸。人祸方面如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灾难博物馆、二战留下的奥斯威辛和毛特豪森集中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等;天灾方面的如的博物馆和中国的等。灾难博物馆不是展览痛苦,而是记忆着人类的命运及其表现出的生命的顽强与人性精神。它使人们认识自己,保持清醒,从中自警,或自我激励。将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作为地震遗址保护起来,比如建立博物馆等,具有三重意义。首先,它昭示着对生命的尊重。至今,汶川大地震已造成6万多人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死难人数还会继续上升,这些消逝的生命值得人们永世铭记。32年前唐山大地震因处于“”动乱期间,缺乏对生命的应有尊重,没有留下太多的地震遗址,因此成为深深的遗憾。汶川大地震从发生的第一时分起,捍卫生命尊严一直是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主线,从救援人员舍生忘死抢救生命,到半垂,13亿华夏儿女为死难苍生举行国葬,无不彰显着生命至上的价值观。这种对公民生命的高度重视将彪炳千古。其次,地震遗址将成为后人牢记灾难的最生动最直观的第一现场。灾难是不能被忘却的,留住灾难的记忆,仅仅依靠图片、影视等,远不如灾难发生地的断壁、瓦砾更令人触目惊心、扣人心弦。保留地震遗址,必将促使今人及子孙后代永世记住公元日14时28分发生在汶川的撕心裂肺的一幕,以及抗震救灾悲壮而又震撼人心的壮举。第三,地震遗址是最形象的防震减灾的实习基地。牢记灾难是为了防范和减少灾难,防止悲剧重演。笔者建议北川遗址除完整地保留地震“”外,还需要建一个模拟汶川大地震的实验场馆,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真实再现地震时山崩地裂的惊人一幕,组织参观者演练在地震环境中如何避难,学习掌握逃生的技巧和本领。不忘灾难是为了激发人们被地震唤醒的同情、良知和公民责任永远“保温”,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
北川地震博物馆 -
四大地震遗址遗迹博物馆建设分为形成期、发展期、完善期3个阶段。从2008年至2010年为形成期,以遗址县城、遗址现场整体保护为重点,包括任家坪北川中学遗址和县城遗址,同时建设地震博物馆和任家坪及县城北部服务中心。发展期从2010年至2011年,以完善遗址博物馆项目内部重要参观点及周边环境为重点,建设县城内集中的场所,修复龙尾山整体生态环境,建设过境交通。完善期从年,以唐家山次生灾害展示和自然恢复区为重点,恢复、重建省道302线,在控制区和协调区内进行整体生态环境培育和生态安全建设。疏通周边山区道路,建立完整的救灾,建设任家坪至唐家山索道。遗址博物馆服务设施系统由、县城以及3部分区域组成,为游客提供引导、休息、纪念、购物等基本服务,总计有3个服务中心、6个服务点。服务设施分为旅行、游览、购物以及其他类等4个大类。
北川地震博物馆 -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概念规划初步完成从2008年5月下旬开始一直到6月中旬,国家文物局分别在、召开了三次专家讨论会,综合专家意见,并且结合国内外同类博物馆建设的一些经验,组织编写了“5·12”地震遗址博物馆研究报告。在编制研究报告的同时,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恢复条例”的有关要求,国家文物局协助中国地震局,联合国家民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包括,共同成立了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规划协调组以及专家组,帮助四川省有关方面组织专家,进行了地震灾区遗址的一些实地勘察和研究工作。这个方案首先涉及到博物馆的功能问题,“5·12”地震遗址博物馆的主体工程初步规划实现见证和展示、纪念和凭吊、和反思、科普和教育、科研和发展等功能。在建设内容上,方案的初步规划将采取点、线、面结合的展示体系,包括准备整体保护与展示的北川县城等地震遗址,一些典型的地震遗址和典型实物,可能采取适当的异地搬迁展示方式,包括遇难者纪念构筑物,里面可能涉及到遇难人员的照片、姓名、年龄组成的纪念墙和其他设施。最终的目标是希望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最终把这座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成一座整体上具有纪念教育和功能的多种功能集合的遗址专题类博物馆。 
北川地震博物馆 -
选址:县城作遗址,博物馆在任家坪震后北川遗址全貌整个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由遗址区和博物馆共同组成,《方案设计》将北川遗址博物馆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核心区、控制区和协调区。建议县城和任家坪都应纳入保护的核心区,其中县城整体作为遗址区,博物馆设在。任家坪虽距县城约2公里,但因北川中学教学楼整体,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同样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理由,将规划核心区定为遗址博物馆项目主体功能范围,包括县城范围地震遗址和任家坪地区。具体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任家坪地震博物馆及综合服务区,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次生灾害展示和自然恢复区。控制区既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区,主要包括核心区周边主要次生灾害发生区域。通过生态修复,这一区域将构成核心区整体环境的背景。控制区域为与生态修复区以外约1公里的范围,并考虑周边居民点分布、自然流域划分等因素。景观:以潜在影响,采取不同对策《方案设计》指出,地震遗址博物馆景观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山、水城景观系统,具体可分为周边山体景观面、县城遗址景观带、景观带、堰塞湖景观带等,主要景观节点有、河流交汇处、龙尾山等。任家坪、县城遗址、唐家山堰塞湖,是组成地震遗址博物馆的3个核心地块。3大中心6个点 4类设施服务游客 山体景观面以山林保护为主,滑坡册体根据其对遗址潜在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对策,人工修复或自然恢复等;县城遗址景观带由任家坪与县城遗址组成,以原真性、系统性为原则;龙尾山景观带是遗址博物馆性景观;堰塞湖景观带以多种地质景观、水中森林、峭壁峡谷为特色;县城遗址河流景观带以滩涂景观、河岸景观生态修复为主。地震遗址博物馆高山峡谷、地震遗址、羌族文化交相辉映,将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震遗址博物馆、地震教科书。以期让前往者阅读自然、阅读文化、阅读历史。规模:占27平方公里,投资23亿《方案设计》所指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控制面积为27,整个项目投资估算约为23.45亿元。估算范围主要包括任家坪和县城遗址及周边水文、灾害治理直接相关的区域。博物馆建设分为形成期、发展期、完善期3个阶段。从2008年至2010年为形成期,以遗址县城、遗址现场整体保护为重点,包括任家坪北川中学遗址和县城遗址,同时建设地震博物馆和任家坪及县城北部服务中心。发展期从2010年至2011年,以完善遗址博物馆项目内部重要参观点及周边环境为重点,建设县城内集中的祭奠场所,修复龙尾山整体生态环境,建设过境交通。完善期从年,以次生灾害展示和自然恢复区为重点,恢复、重建省道302线,在控制区和协调区内进行整体生态环境培育和生态安全建设。疏通周边山区道路,建立完整的救灾网络,建设任家坪至唐家山索道。服务:6个服务点,覆盖整个区域北川地震博物馆设计方案遗址博物馆服务设施系统由任家坪、县城以及堰塞湖3部分区域组成,为游客提供引导、休息、纪念、购物等基本服务,总计有3个服务中心、6个服务点。服务分为旅行、游览、购物以及其他类等4个大类。服务中心涵盖了对外交通转换、游客中心、休息购物等综合性功能,服务容量较大;服务点规划较小,通常提供电瓶车转换,祭奠、纪念品购买、饮水休息等若干功能中的一项或其中几项。任家坪将是遗址博物馆的主入口,大量客流将从此地进入,是各类服务设施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县城遗址区内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商业设施、解说系统设施外,东入口将设置一个去桂溪旅游区的换乘中心。规划建议以禹里镇为依托,通过水上交通实现唐家山堰塞湖对外联系。唐家山堰塞湖:水、陆、空并进唐家山堰塞湖曾是抗震救灾的焦点,未来,这一区域的主题是永恒的自然,地面交通、水上游线及空中索道等多种旅游方式都可游览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主要位于城与唐家山堰塞湖之间,沿302省道及湔江分布,主要景点有堰塞湖抗震救险纪念馆、次生灾害展示与纪念公园、唐家山自然风光与羌族文化展示区。省道302作为任家坪与县城保护区的主要地面道路,并向西延伸与禹里联系,成为水上旅游线路的重要补充。规划修建自任家坪至唐家山索道,利用索道形成俯瞰和眺望整体环境的视角。《方案设计》建议保留苦竹坝坝址及周边部分原有设施,对坝体进行工程除险后,在坝址上建设,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次生灾害纪念公园位于坝址与唐家山堰塞区之间,纪念因次生灾害而消失的村落。唐家山自然风光与羌族文化展示区位于唐家山堰塞湖尽端,设置码头、服务中心,通过水上游线与禹里相连。东西环线:“蝴蝶”旅游线飞进四川旅游网《方案设计》考虑遗址博物馆对地区发展带动作用,建议拓展遗址博物馆的直接影响区,为遗址博物馆设计了东南西北4个入口、东西两条“蝴蝶状”的环线,融入旅游网络中。北川地震博物馆设计方案南入口为主入口,任家坪为主服务中心,从、、的游客可以从这里进入;东入口位于县城遗址北端105省道起点处即次服务中心,九黄东线、药王洞景区、游客可以从这里进入遗址公园;西入口以次服务中心为依插,九黄西线、小寨子沟方向来的游客,可以从这个入口进入;北入口以漩坪乡为依托,与北川旅游北环线相接,漩坪乡是未来唐家山堰塞湖游船上游停靠点——次服务中心,游客在这里换乘集散。东西双环线均分为两个层次:东环线:一是任家坪—县城遗址——沙坝村——青岩子—景家村—任家坪;二是任家坪—县城遗址—茅坝村—黄家坝(桂溪旅游区)——。西环线:一是任家坪—县城遗址—唐家山堰塞湖—禹里镇—擂鼓—任家坪;二是任家坪—县城遗址—唐家山堰塞湖大坝—筲箕湾—西山坡—任家坪。根据系统设计中的旅游线路规则,分别为遗址保护区设置了2小时、4小时、6小时3种游线。即任家坪至县城遗址环线为2小时游线;任家坪至县城遗址的各主要主题展示区、展示点为4小时游线;任家坪至县城遗址、龙尾山、羌族文化或任家坪至唐家山堰塞湖、苦竹坝遗址为6小时游线。
北川地震博物馆 -
北川地震博物馆设计方案备受各界关注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整体设计方案已经出炉,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初步总投资为23亿元左右。设计方案一出台,其巨额的投入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争议一许多网友认为,地震遗址博物馆确实该建,但灾区重建本来就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花23亿建一座博物馆无异于搞“形象工程”。北川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林继忠说:“首先声明一点,23亿元只是一个,是根据上海市援助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整体设计方案的专家组设计论证得出的预算。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是国家工程,设计、建设并不是北川县说了算,最终的投资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所以说23亿元并不是最终的投资。”林继忠还对“博物馆”这一概念做了解释:“我们很感谢网友关心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但需要说明的是,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整体设计方案并不是花23亿元建一座博物馆,事实上,整个方案的规划区方圆有8平方公里左右,由博物馆区、县城遗址保护区和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三大块组成,其中包括了对北川县城遗址周边的山体稳固、灾害和唐家山堰塞湖的综合治理等,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目前具体的方案还在论证当中。” 争议二有网民担心:无序的地震灾区旅游带来的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将巨大伤痛变成了娱乐的资源。林继忠认为:“网友们的意见与我们其实是一致的,我们也反对将地震灾区的参观变成一种娱乐。事实上北川县从来就没有开放过所谓的‘地震灾区游’,近段时间来我们也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禁止旅游大巴、游客进入县城遗址。”&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5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48:29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专家称北川博物馆耗资23亿元并不铺张浪费
发帖于:时间: 08:31:56
遗址保护区景观展示组织图 赵家峰 制图
事件展示雕塑广场效果示意图
  记者 于松 吴玉蓉
  昨日,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策划项目专家组组长吴长福,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吴长福表示,一些媒体所报道的“建设资金一经划拨,将即时开建”是不正确的。
  吴长福拿出了《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并对该项目认识、总体定位与功能构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详细说明了23亿元项目投资估算的具体花费事项。早报记者发现,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的投资估算范围主要包括任家坪和县城遗址及周边水文、地质灾害治理直接相关的区域(未包括唐家山堰塞湖区域的综合治理工程),而博物馆及集中服务用房的建筑费用仅为1.35亿元,只占23.45亿元项目投资估算的1/18。
  最近,高达23亿元的项目投资估算资金成了议论焦点,吴长福强调,该设计方案是专家组在科学务实的态度下完成的,23亿元的项目投资估算也是科学估算出来的数字。他表示,造出“有质量”的地震遗址博物馆需要“投入是肯定的”。
  “立即开建”失实
  昨日下午3时,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满头白发的吴长福,手持一套5厘米厚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方案,走进了一间小型会议室。在这间会议室内,他接受了早报长达2小时的专访。
  吴长福说,作为一名学者,他此前很少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但这一次,作为《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策划项目专家组的组长,他有责任出面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向公众详细介绍《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并告诉大家,23亿元的项目投资估算是怎么来的,他想解答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偏差性言论,为公众解疑。
  吴长福首先表示,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向当地官方提交《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是事实,但一些媒体就“建设资金一经划拨,将即时开建”的报道是失实的。
  “这是个策划与整体方案的设计,是个统领性的文案,不是具体的实施方案,不会‘建设资金一经划拨,将即时开建’。”吴长福解释道。
  吴长福说,其实,目前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正在就此事起草《可行性报告》与《项目建议书》,为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及早开建,做着进一步的努力。
  吴长福解释了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的由来:2008年8月,上海市接受四川省绵阳市委托,承担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策划项目。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同济大学、上海市规划局、现代设计集团具体负责,并成立了由同济大学为主持单位的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策划项目组。
  不止一个博物馆建筑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并非一幢孤立的博物馆建筑!”吴长福一再强调,人们不能将这两个概念混淆。而混淆两者概念,则是目前一些人对23亿元的项目投资估算产生争议的重要原因。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上写有,因北川地震灾区的诸多特征,人类必须从更广阔的时空视角认识北川遗址保护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为人类遗产的意义;从多层次、多学科角度整体、全面地考虑各系统的关系,使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死者、告慰亡灵,以公益性为指导思想,不能以项目为本;强调多样的文化内涵,更要进行本地性思考。
  为此,吴长福说,同济大学16个专业的几十名专家先后前往北川,进行了持续数月的实地调查。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不仅仅是建筑上的事情,它是个复杂性的整体,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吴长福说,同济大学规划、保护、景观、旅游、人文、材料、环境、交通等专业的专家相继参与了各自领域的实地调查。
  “所以说,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的设计方案,是我们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设计出来的,它凝结了专家组成员们的心血。”吴长福说,为此,他本人曾先后四次前往北川进行实地调查。
  吴长福一边翻阅着《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一边介绍着。他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主要包括地震博物馆及组合服务区、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与地震次生灾害展示区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案设计》以“永恒北川”为主题,将县城和任家坪都纳入保护的核心区,其中县城整体作为遗址区,博物馆设在任家坪。
  翻开《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项目意义”与“功能构成”的栏目上躺着一批令人心动的句子:对生命的思考与尊重,对亡者的追思和悼念,对生者的安慰与宽容,对现在的把握和感悟,对未来的努力和憧憬;建设目标是留存大灾难的记忆,展现人类爱的力量,人对自然的再认识; 功能构成有纪念功能、展示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科研功能。
  23亿元都花在哪里了?
  “知道了《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具体方案,你就会更加明确23亿元是怎么花费的。”吴长福说道。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中“投资估算”一栏中写有:对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的投资估算范围主要包括任家坪和县城遗址及周边水文、地质灾害治理直接相关的区域(未包括唐家山堰塞湖区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投资总额由三部分组成:建设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总造价约为23.45亿元。其中建设工程费20.30亿元,包括灾害治理5.92亿元、道路工程2.79亿元、市政景观2.24亿元、救援应急设施0.65亿元、建筑工程5.95亿元、展示工程2.49亿元;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约3.15亿元。
  该《方案设计》中还标明,投资估算包括在正常的设计、施工范围内为完成该项目所需投入的建设费用,但不包括土地开发成本、建造期融资贷款利息、红线外市政配套接驳费用及各种补贴、增容费等。
  吴长福手指“(五)建筑工程”一栏中的“博物馆及集中服务用房”,该栏目显示,博物馆及集中用房建筑面积共450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为3000元,“造价一共为一亿三千五百万元。”
  依据23.45亿元的项目投资估算,博物馆及集中用房的建筑费用,其实只占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总造价的1/18。吴长福说,“每平方米3000元的建筑造价,不算高,只能算是中等。这里,我们还充分考虑到了该建筑的抗震因素。”
  地震遗址博物馆内,其他方面建设为什么需要花费22亿元呢?
  吴长福说为了“遗址保护”,这些钱是必须要花的,他举例说,“道路工程”项目投资估算高达2.79亿元,“但这笔钱是必须要花的”。早报记者在设计方案上发现,道路工程有普通道路、特殊(地下)道路、隧道工程、涵洞工程。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写有:震前北川县城是县域交通枢纽,省道105和省道302在县城呈“T字型”交汇,其中省道105既是北川县最主要的过境交通,也是穿越县城的南北向主干道。震后这两条道路均中断,省道302完全损毁,省道105已列入四川省公路交通灾后重建规划。作为此次概念规划的一个基本认同点,无论从对逝者的尊重还是对遗址的整体保护角度,新的过境交通都不应穿越县城,并建议将原震毁的夏禹大桥作为遗迹保留。
  对此,专家组选择了一种建设隧道的方案:由任家坪北段通过隧道连接原县城西侧,与重建的省道302在龙尾山西侧相连,形成紧邻县城西侧交通绕行方案,隧道长度1400米。
  “此前,我们提交的一个方案中,项目投资估算为15亿元,但北川方面看过后希望地震遗址的保护进一步扩大范围,并将展示的费用也算进此次投资估算中。”吴长福说,后来专家组修改了方案,在今年2月份提交给了当地政府。
  此外,早报记者从国家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了解到,该项目由四川省政府牵头进行,在审批程序上一般都会报到发改委;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办公室表示,该项目应该由国务院审批,即使项目报到发改委,发改委也会上报国务院,不过尚不清楚该方案是否已上报发改委。
  焦点1:不是“形象工程”反对铺张浪费也绝不草率
  吴长福:不。项目投资估算23亿元的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绝对不是“形象工程”。首先,这个《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是同济大学16个专业的几十名专家持续数月实地调查的结果。这个结果来之不易,是我们的专家背着图板,带着面包与水,徒步走入北川地震灾区,上午9点出发,下午5点才结束工作的工作方式换来的结果。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进行调查与规划。在此过程中,我们没有考虑费用的问题,更不会考虑尽量选取好的建材或者其他方式的铺张浪费性的思考。
  建设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大笔资金投入是肯定的,没有资金的投入,所谓的遗址博物馆就成了无米之炊。我们反对铺张浪费,但也不草率,为什么要建设地震遗址博物馆?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从中体现出对死者的尊重,人文精神,而这些,有时不是具体的资金数字能表达出来的。而我们既然做了,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其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
集团报刊系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汶川地震遗址博物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