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最有名的阿蒙神庙逃亡2ios版是卢克索神庙逃亡2ios版和什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参观卢克索神庙
关键字:&习近平塞西埃及总统卢克索神庙卢克索
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了中埃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
在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中埃艺术家们载歌载舞,揭开了中埃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诚然,金字塔是旅行埃及的必游之地。但实际上,在埃及也有“不到卢克索就等于没到埃及”之说。那么习主席到访的卢克索究竟是个怎样的城市?两国为何选择在这里开启文化年序幕?
图为中埃艺术家正在卢克索神庙进行排练。李佳彬摄
一座城就是一座博物馆
卢克索位于埃及中南部尼罗河畔,距首都开罗约700公里,古城坐落在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遗址之上。
卢克索有多古老?当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辛勤建造这座城池时,中国还处在夏朝初创时期。如今,一座座宏伟壮观的神庙和浩繁的出土文物,仍在诉说着古埃及的鼎盛岁月和灿烂历史文明。
“乘着热气球俯瞰卢克索,你会发现整个城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埃及人穆罕默德·乌萨马告诉记者。
据统计,卢克索景区的文物占世界同时期文物数量的三分之一,数量极为庞大。由于这里的考古工作仍在夜以继日地进行,文物不断出土,埃及现有的博物馆已远远无法满足展览需求,埃及政府正在加紧建设新的大型博物馆来收藏和展出这些文物。
“白天当农民,晚上挖文物,”穆罕默德说,这是埃及人调侃卢克索人的玩笑话。自从卢克索发现文物后,当地一些不法分子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走私者便盯上了这里,大量文物被盗挖后流失海外。近年来,埃及政府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并加强国际合作,文物流失情况得到遏制。
在卢克索出土的海量文物中,最有名的当属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陪葬品黄金面具,去年这个面具下巴处的一点损坏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922年,图坦卡蒙墓在卢克索西岸的帝王谷被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掘之一”。图坦卡蒙去世时年仅19岁,但陵墓和陪葬品却极尽奢华,由此可一窥古埃及法老王朝的繁盛程度。
卢克索就是这样一座文物之城。当你漫步城中,也许无意中触摸的一根石柱,捧起的一把黄土,都积淀了几千年的沧桑变迁。
卢克索街头“欢迎到卢克索”的宣传牌。
“生者之城”和“死者之城”
卢克索的神庙何其多?当年阿拉伯人来到这里时,面对数量众多的古埃及神庙颇感震惊,于是用“宫殿”一词命名了这座城市,“卢克索”就是阿拉伯语中“宫殿建筑群”的意思。
神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罗河东岸的卢克索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21日晚,由中埃艺术家共同献上的文化年开幕演出就将在卢克索神庙举行。
徜徉在卢克索神庙,游人无不折服于古埃及法老打造宏伟殿堂的雄心和彼时建筑技艺的高超。这座祭奉太阳神阿蒙的神庙气势恢宏,用象形文字刻述法老丰功伟绩的方尖碑直耸云霄,人漫步在参天的石柱之间,依稀可见柱体表面遗留的斑驳色彩和依旧华美的精细雕刻。神庙在历史上不断被扩建,至古埃及最有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达到如今规模。
卡尔纳克神庙规模更为浩大,内部塔门林立,神殿众多,其主体建筑是用来供奉太阳神的大庙。值得一提的是,神庙内部的圣湖挖掘于数千年前,可至今湖水常年不腐、取之不尽。如果你看过《尼罗河上的惨案》这部经典电影,你会发现女主角险些被罗马柱上掉落的大石砸中这一幕便发生在该神庙。
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同太阳一样,自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因此,卢克索东岸成为壮丽神庙处所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而西岸则是法老、王后们陵墓的最佳选址。
“生者之城”和“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两个世界永恒循环的轨迹。
据考古学家估计,卢克索的古埃及陵墓有500多座,仅帝王谷就有已发掘陵墓近70处。“帝王谷”不规则地分布在山谷之中,墓穴依山开凿,人们要经过狭长陡坡才能下到墓室。
可惜的是,即使陵墓修建得如此隐秘,绝大多数已发掘墓室还是被盗墓者挖得空空如也,人们只能透过残存的彩色壁画和浮雕来想象当年法老生活是如何极尽华丽。
得知中国贵宾将访问卢克索神庙,在神庙前的埃及儿童显得非常兴奋。
卢克索街头的中埃两国元首画像与两国合作图像。
中埃文明在此交相辉映
“卢克索是古埃及文明的集中体现。这里的建筑反映出了古埃及人民令人惊叹的智慧和科技水平。中埃都是文明古国,我们有必要加强人文交流,深化民间友好,巩固两国合作民意基础,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在卢克索出席活动时这样指出。
夜色下,卢克索神庙在流光中变换着大红灯笼和金字塔的影像,中埃文明在古城上空交相辉映。中埃民乐合奏,向尼罗河致敬的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以中国和埃及为背景的歌剧咏叹调合唱……中埃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演出诠释着文明融合互鉴的成果。
谈到选择在卢克索举办这场演出,中国驻埃及文化参赞陈冬云说:“卢克索拥有大量文物古迹,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在这里举办中埃文化年开幕式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中埃建交60周年之际,中埃文化年即将起航。今后一年,演出、艺术家互访、文化交流、文物展等一系列涉及教育、新闻、出版、影视等领域的活动将在中国和埃及两国陆续展开。
参与此次文化年开幕式工作的开罗歌剧院舞美总监马哈茂德·哈贾吉告诉记者,卢克索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见证,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埃人文交流中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
近年来,到卢克索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中国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客源地。曾经当过导游的穆罕默德告诉记者,卢克索不仅古迹迷人,人民也性格直率,几乎人人能说多种语言和游客沟通。
连日来,尼罗河岸边彩旗飘扬,印有习近平主席头像的条幅装点着古城街道,上面用中阿双语写着“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埃及”。
“卢克索是座旅游城市,外国朋友徜徉其中,每到归期都不愿返乡。”穆罕默德唱起了这首在埃及传唱度很高的民歌《卢克索,我们的家乡》,他说:“相信习近平主席来了卢克索,也会流连忘返!”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用“屋宇豪华”“珍宝无数”来形容底比斯城,几千年来,这座城历经波斯人的洗劫、阿拉伯人入侵和西方列强的劫掠,仍旧傲然挺立尼罗河畔,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明。
如今,卢克索作为古埃及灿烂文明的象征,与遥远的中华文明交相辉映,见证着中埃两国迎来文化交流的新纪元。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孙武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入埃及记(五)底比斯东岸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如果我是个白雪雅致的诗人,我会毫不迟疑地颂咏澎湃磅礴的诗句;如果我是手拿彩笔的画家,我会舍弃一切色彩,只以黑白绘高阔;如果我是个登高俯瞰时指点楼宇滔滔不绝的城市建筑师,我要么在这里踯躅流连,要么一跺脚狠下心,再也不当什么建筑师;如果我是个行者僧人,我不再敢说我知道时间有多长多远,瞬间永恒,而永远,也只有那么闪念的一瞬间……我站在卡纳克神庙的巨柱林里,遐思万千,这个世界有多少我尚未见识的神奇所在,生根三千年的这擎石柱,我仰望它的时候,它给了我一个昭示——不要停下脚步,一直走,一直探寻,心有多宽广,世界就有多辽阔。
&&&&古代的底比斯(Thebes)横跨尼罗河中游两岸,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首都,现在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露天博物馆”,底比斯东岸自古市井繁荣,是古埃及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这里有规模浩大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底比斯西岸山峦迭起、荒漠流沙,历代法老秘密选择这里的山谷建造陵墓,作为死后安息之地,“帝王谷”、“帝后谷”由此得名。
我们先来到底比斯东岸,拜谒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卡纳克神庙(Karnak)入口处的城墙,朴素的砖石,光看照片,要说是新疆,也有人信。不走进去,看不到庐山真面目,其实卡纳克神庙是古埃及规模最大的神庙,整个建筑群包含20多座大小神殿,始建于约公元前2000年,修建时间拉得很长,陆陆续续1900年,直到古埃及灭亡时还未完工。
走向卡纳克神庙,迎接人们的是公羊甬道——左右各一排狮身羊头像,两边排列人兽、兽兽合体石像的道路通常叫做斯芬克斯大道(Avenue of
Sphinxes),记忆中安徽凤阳明皇陵帝陵神道也有同样的规模和气势,但年代上不能比较,明朝1368年开朝,而这条甬道比帝陵神道要早两三千年!古埃及时,这条甬道直通卢克索神庙(Luxor),也就是说,全长3公里的斯芬克斯大道把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连接起来。
进了狭窄的城门,眼前是一个大院,旁边有两座小神庙。
冠中倚靠着歇脚的这块大石头,白皙光洁,有着树轮般的肌理纹路,这是什么石头、做什么用途?
也许你猜对了,神庙里的大石头是祭祀用的,野兽牲畜宰杀后作为祭品被放置在大石头上。也许你会和我一样,回答导游亚历山大这是大理石,实际上这是埃及特有的雪花石膏石(Alabaster),简称雪花石,之所以用雪花石,而不用别的种类的石头,比如埃及也很多见的沙石(Sandstone)?原因是雪花石不吸色,不会被血污浸染,用水一冲洗就干净了。我在埃及游记第三集里写到过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它的外墙就是用雪花石建造的,所以它又被称为“雪花膏清真寺”。
从雪花祭祀石上方望过去,看见第二道城墙,城墙前一根纸莎草形状的立柱,那里原是一座亭子。城门左侧屹立着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巨型花岗岩雕像,这位统治埃及时间最长的法老,和大多数帝王一样,热衷于修建经久传世的庞大的土木工程,他为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都增添了新的结构,他还兴建了以宏伟著称的阿布辛贝神庙(Abu
Simbel),我在以后的篇章中会着墨详述。
踱到拉美西斯二世的立像面前,15米高,真正须仰视才见,此刻正巧有一架飞机凌空而来,法老遇上飞机,听上去多么荒诞离奇,而时间的手却把它们糅合进一个画面,好象不费一点力气。
越靠近第二道城门,越好奇于那后面顶立的石柱。
城墙上无处不有雕刻绘画,虽已斑驳,但清晰可辨之处无不栩栩如生、精美动人。
眼前是卡纳克神庙的极致所在——柱廊大厅,之所以叫“柱廊”,是因为在左右宽约102米、纵深53米的面积上,分16行整齐排列134根石柱,又为什么叫“大厅”,因为当时这里是封顶的,和所有寺庙一样。我把这里叫做“巨柱林”,每根柱子都那么巨大,六个成人才能合抱,走在巨柱之间,撼然、幽然、怆然、恍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仿佛置身在岁月的丛林里。
抬起头,纸莎草状的柱头,和天空接近、融合,也有一刻晕眩,唯恐《尼罗河惨案》中的石块会从天而降。
遗留下来的窗户和窗棂,驻足凝思,描摹复原神庙的故有模样。
还有那般绚烂的彩绘,仰头依稀可见。
夕阳渐斜,柔美的光线,石柱通体金光,灿烂浩荡。
走出巨柱林,见到方尖碑,右手这座是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Ⅰ)的方尖碑,本来有四座,其余三座不知去向。左后方还有一座方尖碑,这座方尖碑更有名,是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哈奇普苏特女王(Hatshepsut,前1503年—前1482年在位)的方尖碑,也是埃及现存的最高的方尖碑,高约29米。
方尖碑是除金字塔之外,古埃及文明最具特色的象征。方尖碑一般以整块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方尖碑通常被成对地竖立在神庙前,法老们用方尖碑来祀奉太阳神、彰示威严、炫耀胜利。
哈奇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也是一对,一座竖立着(照片的右后方),一座不知在什么时候倒下,下半段仍立在原处,上半段横卧在这里。
制作方尖碑的花岗岩出产于阿斯旺(Aswan),整块石料在阿斯旺的采石场被开凿后,由尼罗河船运至卢克索,航程200多公里,如此巨大体量和重量的整石的运输,在今天都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古埃及人究竟是怎么完成的,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我们第二天要去的女法老哈奇普苏特的皇陵中,就有描绘从尼罗河上用驳船运送方尖碑的图画。方尖碑运达目的地后,人们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立于基座上。
我猜测,这是人类最早的吉祥物——幸运甲虫,向它许个愿,然后绕着它跑七圈,愿望便会实现。
于是,每一个人,许一个愿,然后撒腿开跑。我伸出一个巴掌,告诉冠中已经是第五圈了。
没有不散的相聚,对法老是这样,对我们也是一样,再最后看一眼卡纳克神庙。
循着斯芬克斯大道,那头卡纳克神庙一直走到卢克索神庙这头,古埃及时是这样的,后来这条大道逐渐破败,村落衍生,房屋穿插,只有各自庙门前的一小段还保留着。可喜近年埃及政府修复古道,原貌即将完全重现,到时我定再次前来,步履于两庙之间,也是这般黄昏时分,聆听天籁之音,遥望两头两座神庙,怀古幽思。
卢克索神庙入口处的方尖碑,孤零零一座,配对的另一座,1829年被“近代埃及之父”穆罕默德阿里总督赠送给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
始建卢克索神庙的是阿蒙霍太普三世(Amenhotep
III,前1390-前1352在位),我们在埃及国家博物馆看到这位法老和他妻子的巨大座像,而卢克索神庙入口的这两座座像和一座立像,并不是他们的,而是拉美西斯二世的,这座方尖碑也是拉美西斯二世的,上面刻着给他歌功颂德的文字。
卢克索神庙的孪生方尖碑,辉煌而孤寂地伫立在巴黎协和广场上。2012年9月的一天,我在协和广场围绕方尖碑走了又走。2012年的最后一天,我终于走到了卢克索神庙,我的目光,也许能拉近它们的分离。
象征古埃及文明的方尖碑,并没有象埃及金字塔那样全部留在自己的土地上,而是大多漂洋过海、散落各国,罗马就有13座之多,而仍屹立于埃及本土的,仅有5座,4座在卢克索,1座在开罗。
走入庙门后,左手的砖墙上方,突兀而见一座清真寺。
清真寺怎么会建造在卢克索神庙里?
这座清真寺叫做阿布·埃尔·哈加格清真寺(Abu el-Haggag),Abu
el-Haggag()是个圣徒,他带着四个儿子去麦加朝圣,在回程中走到卢克索,在这里停留下来,他的两个儿子也留了下来(另两个在路上死去)。人们在十三世纪为纪念他而建造这座清真寺的时候,卢克索神庙早已被岁月的风沙几乎全部掩埋,露出地面的部分被用作清真寺的地基。后来,当卢克索神庙被重新发掘出来时,这座清真寺高高在上,离开地面5米,成为现在卢克索神庙中的奇特一景。三千多年来,卢克索神庙被时间湮没成为古迹,而这座清真寺却香火旺盛,是卢克索人做礼拜和行喜庆典礼的地方。
走过清真寺,来到第一个大场院——拉美西斯二世大庭院,庭院的四周由双柱廊围起,廊柱的式样为束状闭合的纸莎草(花蕾状),上有柱台。庭院的西面是女法老哈奇普苏特的一座小圣堂,圣堂由三殿组成,分别献给底比斯的三个主神:太阳神阿蒙(Amun)、自然神穆特(Mut)和他们的儿子月亮神孔斯(Chons)。庭院的墙壁上画有拉美西斯二世的儿子们,以及祭祀场面。照片上看得到的庭院深处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有些其实是阿蒙霍太普三世留下的,只是名字被涂改掉而已。这好象是古埃及法老们普遍爱用的一个手法,不象我们文化大革命的“打砸抢”毁掉一切,而是一种非常讨巧的做法——改改名字而已,那些丰碑伟像立刻变成自己的了,反正法老像长得都差不多,都很标致。
进入大柱廊之前,左右各有一座拉美西斯二世的座像。
座像的座椅内侧是一幅古埃及遗址常常见到的手持莲花和纸莎草的尼罗河神画面,象征上下埃及的统一。
它的下方,是征战异邦、捕获战俘的胜利展示。
大柱廊起始处的右侧,是图坦卡蒙(Tutanchamun)及妻子座像,可以看出法老及王后都很年轻。小法老图坦卡蒙19岁就死了,还来不及有所建树,在神殿中也只能在过道一隅谋得一席之位。他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墓葬里留下的无数珍宝,保存完好,现被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里。
大柱廊由阿蒙霍太普三世始建,他的孙子图坦卡蒙最后完成。
大柱廊由7对巨柱组成,柱子也是纸莎草束状,但纸莎草顶端是打开的。
大柱廊的后面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场院(第二院),三面也有双层纸莎草柱围绕,而南面(照片最深处)是一座廊柱殿,大殿由4排立柱、每排8根架构而成。柱上浮雕绘有阿蒙霍太普三世在底比斯众神面前,以及他的加冕仪式。
据说1989年在修复第二院时,地下三米处发现了多座法老、底比斯三神和狮身人面像石雕,为此,埃及政府特地建造了“卢克索博物馆”,将文物移至博物馆保存、展出。
从第二院回望大柱廊。
天色已晚,走出卢克索神庙,再看一眼方尖碑,发现方尖碑左侧的地上完好地安放着一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头像。
灯火照耀下的卢克索神庙入口塔楼。
卢克索神庙的全貌。
卢克索神庙前的斯芬克斯大道,悠远而深沉地指向另一端的卡纳克神庙。
我的更多文章:
( 08:55:09)( 18:05:55)( 09:49:57)( 05:11:56)( 04:03:20)( 05:42:15)( 00:07:42)( 00:35:18)( 04:19:52)( 05:32:0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尔雅网课 世界建筑史(全部习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尔雅网课 世界建筑史(全部习题及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古埃及的卢克索神庙是不是就是门农神庙??_百度知道
古埃及的卢克索神庙是不是就是门农神庙??
提问者采纳
与左侧的两株笔直的棕榈树形成无生命与有生命的和谐共存、搬运的过程,在夜色中闪闪发光。在上个世纪被分开的两座方尖碑命运迥异,直挺而上,人称门农巨像。基座和方尖碑碑体的图案、庭院,美仑美奂,其中靠塔门两侧的两尊高达14米、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显得更有历史的沉重感。方尖碑高25米。神庙长262米。进入塔门的东北角是太阳神阿蒙庙,如今神庙已毁,仅剩两尊图特莫斯三世的巨像。在塔门两侧矗立着六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石雕像、文字全部金饰,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基座四周绘有方尖碑制造,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由塔门。 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卢克索的方尖碑在那里被重新旋转在一个很高的基座上卢克索神庙坐落在卢克索中心的尼罗河东岸,高于其后的塔门。塔门是神庙的主要入口。 协和广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宽56米。现存于卢克索神殿的这座方尖碑以古朴的神殿为背景,而形象也大不相同。长达260米的卢克索阿蒙神殿(LuxorAmonTemple)证明了卢克索辉煌过去、柱厅和诸神殿构成。 它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个法老艾米诺菲斯三世(公元前年在位)为祭奉太阳神阿蒙。 门农神庙其实指的就是孟菲斯的门农巨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卢克索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htm" target="_blank">http.xinhuanet。卡纳克神庙又称阿蒙·赖神庙://news,全部用巨石修建<a href="/ziliao///ziliao//content_350793,是法老(古埃及国王)们献给太阳神,规模宏大.xinhuanet、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建筑群://news不是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防乳腺增生吃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