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要记得我我”的资源么?

来自子话题:
金属元素以共价键的形势存在;原子以堆叠的方式形成相对更加稳定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铜(copper)的晶体结构;&br&太困了先放着,明天再来编辑,楼主见谅:)&br&&br&-------------------------------------------------------------------------------------------&br&&br&隔了25天的补充:&br&&br&不知道题主还在知乎么.....对不起前阵子忙于期末考试,完全忽略了这个未完成的问题,面壁ing.现在补充,希望题主不要生气....&br&&br&&ul&&li&先从金属说起,从微观角度来讲金属的单质是以原子形式存在,通过金属共价键(metallic covalent bond)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有规律,重复性的结构&b&[1]&/b&;其中最小的可重复的结构被称为unit cell,用铜(copper)作例子,其unit cell的结构为face centred cubic,示意图如下:&/li&&/ul&&br&&img src=&/a2984c0dbb06dfb1121e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其中每一个红色球状物代表一个铜原子.当相当多的unit cell聚集在一起就是这样:&br&&img src=&/010196fda0ad3ad8cbb4_b.jpg& data-rawwidth=&339& data-rawheight=&26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9&&从宏观角度上,你的肉眼看到的便是这样:&br&&ul&&li&&img src=&/e26afc25a10c14a68cee0ae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2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通常来说,金属单质聚集在一起是由于原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金属键(尽管不属于强相互作用);原子外层的电子处于离域 (delocalisation)状态,即电子是被所有金属原子共享,可以在结构内顺着特定方向流动(这也是金属为什么能导电的原因),所以整个结构更加 稳定。&/li&&/ul&&br&&ul&&li&事实上,在自然界中,除了少数极为稳定的金属(如金,银)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由于金属键相对较弱而金属与一些电负性较强的元素容易形成更加强的相互作用(如与O元素),其他的金属矿物并非单质而是一些相对稳定的络合物/化合物,比如铁矿就分类为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磁赤铁矿(γ-Fe2O3,其化学组成中常含有Mg、Ti和Mn等混入物)、钛铁矿(FeTiO3)、褐铁矿和菱铁矿(FeCO3)等&b&[2]. &/b&大部分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少量过渡金属杂质.以ferric oxide(Fe2O3)举例,其基本结构为&b&[3]&/b&:&img src=&/f4b8559626cbab3d48a04d6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蓝色球是氧原子红色球是铁原子;&/li&&li&理论上来说这样的unit cell经过一定数量级的重复排列后也会形成肉眼所看到的宏观结构.一般而言金属矿物是指的过度金属(d-block),前2族的金属电负性过弱,性质活泼,通常以离子形式存在(如常见的NaCl),金属离子与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吸引,离子键属于强相互作用,加之这样的离子化合物使得每一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有8个电子,因而十分稳定,在固体状态下可能会小范围的聚集,如NaCl固体结构:&img src=&/4c0ff74eb02dec414965b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li&&li&回到题目,而过渡金属由于1:化学性质相对稳定;2:原子体积较大;3:电子云更容易离散;4:d轨道的存在使得它们更趋向于扩展它们的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大体积确保了与相邻原子的overlap更有效),所以更加容易聚集在一起且形成更大的结构.(通俗一点来说,核外电子由于体积庞大收到原子核的吸引力相对较弱,所以可以自由和更多别的原子互相作用....体积大也确保了空间上斥力足够小以容纳足够数量的原子).其空间排布的复杂性也比离子化合物大的多.&/li&&li&再说说水晶,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2,基本结构如下&b&[4]&/b&:&img src=&/8dd1746f9b8f_b.jpg& data-rawwidth=&244& data-rawheight=&2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4&&Si元素的化学性质和C十分相近,但是由于1:体积相对大;2:电负性相对弱,导致其形成的化合物与C形成的有些差别.比如CO2以分子形式存在,O=C=O,C=O双键十分稳定;Si=O双键则相对较弱,极易在常温下转化为2个Si-O单键(如果查些资料也很容易看出,2根Si-O单键的键能要大于1根Si=O双键);Si-O单键的稳定性还来源于Si原子的p轨道和O原子的孤对电子(lone pair)在空间上的overlap.但是单纯的O-Si-O化合物不能满足Si或者O原子外层电子数的需求,于是便形成如上图所示的晶体结构,即确保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又确保了每个原子都处于最稳定的状态.在这个例子中Si原子属于sp3杂化(hybridisation),类似于CH4(methane)的结构,键角应该是109度左右.&/li&&li&事实上,以上分析属于&真空里的球形鸡&.&b&从理论角度分析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b&,因为矿物的成分非常复杂,以上内容仅从自己的专业出发,根据基本成分分析,是假设于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矿物成分单一,无外界影响etc...),&b&本人对矿物不甚了解,仅仅从微观角度解释,可能不是题主需要的答案,也希望有更专业的人士能够解答.&/b&&/li&&li&评论里“水汽及灰尘也会凝结”,属于不同原理,由于和题目关联不是非常大就不解释了.&br&&/li&&/ul&&b&Reference:&/b&&br&[1]&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Cubic_crystal_syste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C&/span&&span class=&invisible&&ubic_crystal_syste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2]&a href=&///?target=http%3A///view/135139.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iew/13&/span&&span class=&invisible&&5139.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3]Iron oxide:&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Iron_oxid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I&/span&&span class=&invisible&&ron_oxid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4]:&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SiO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S&/span&&span class=&invisible&&iO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金属元素以共价键的形势存在;原子以堆叠的方式形成相对更加稳定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铜(copper)的晶体结构;太困了先放着,明天再来编辑,楼主见谅:)-------------------------------------------------------------------------------------------…
来自子话题: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所读课程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电力与输配电方向,一个是工业自动化方向。这两个方向的学生在所学知识方面相差甚远&br&从问题来看,觉得这位学生可能是电力与输配电方向&br&我觉得,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最好还是先就业,就业后再来补习自己的课程&br&例如,利用ACAD制图是机械与电气工程师们必须掌握的技能,但ACAD往往在工厂企业中已经特异化了:图绘制完成,能关联性地输出材料清单、零件图、电气接线图和工艺图等等。如果仅靠学校教授的CAD制图技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br&以我所在的ABB为例:我们的制图系统是MIS系统中的一部分。图画完后,点击上传,立即出现材料清单、工艺清单、控制原理图、电气接线图等等,随后按ISO9001的流程发送到各个相关的部门中去。单单学习这些制图系统,也包括ACAD制图在内,一位新员工就要耗费三个月的学习时间,恰好就是转正的时间&br&再例如短路分析,需要将线路条件输入进去,然后点击分析后输出结论。而这里的条件是千变万化的,绝非拍脑袋就能想出来&br&可见,期望在毕业之初就学会各种专业软件,毫无意义&br&最后说说学校里的专业课。我在ABB工作已经23年,而参加工作也已近40年。我写过3本专业书,在业界略有名气,同时我还在理工大学的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任教。尽管如此,我还是常常需要翻阅我读过的电路分析这门课程。这门课决定了对各种电气现象的总体认识,至今仍然在指导我的工作&br&如果这位学生是工业自动化方向,那么就请仔细理解PID的原理。参加工作后会发现,许多工程控制过程最终都演化为PID控制,还有增量式PID控制&br&对于此类学生而言,学好自动控制原理无疑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基础课还是电路分析,还有工程检测技术。我在编写PLC的控制程序时,需要了解参量的采集方法,而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电路分析的结论密切相关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所读课程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电力与输配电方向,一个是工业自动化方向。这两个方向的学生在所学知识方面相差甚远从问题来看,觉得这位学生可能是电力与输配电方向我觉得,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最好还是先就业,就业后再来补习自…
来自子话题:
补充一下关于X射线的疑问,先给出结论:&b&高压设备,尤其是暴露于空气中的高压设备,一般是不会放出X射线的。&/b&&br&&br&正常的X射线管的结构如图&img data-rawheight=&445& data-rawwidth=&755& src=&/7ccecc45a2398cadfd03f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5& data-original=&/7ccecc45a2398cadfd03f9_r.jpg&&&br&&b&注意:这是一个真空管,这很重要,因为气体压强或者密度严重影响电子的加速,后面会提到。&/b&左侧的炙热(灯丝的加热电压为Uh)灯丝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在电压Ua的驱动下加速,最终打到金属板A上,电子由于致密的金属靶的阻挡,产生&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8%25BD%25AB%25E8%%25E8%25BE%%25B0%2584&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轫致辐射&i class=&icon-external&&&/i&&/a&(&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Bremsstrahlung&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remsstrahlung&i class=&icon-external&&&/i&&/a&),即X射线。&br&&b&这里隐含了两个要素条件:&/b&&br&1.加速电压Ua足够高;&br&2.靶材足够密,意思就是靶材的原子序数足够高;&br&因为X射线的能量对电子能量的比例&img src=&///equation?tex=%5Cvarepsilon+%3D+1.1%5Ctimes+10%5E%7B-9%7D+ZU_%7Ba%7D+& alt=&\varepsilon = 1.1\times 10^{-9} ZU_{a} & eeimg=&1&&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syzx./xrd/BOOK01/Book1-102.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第一章 X射线基础&i class=&icon-external&&&/i&&/a&)&br&其中Z是金属靶材的原子序数,Ua是加速电压,一般在30kV以上。一般X射线靶材为铜或者钼等金属。&br&&br&&b&再来分析空气中的高压设备。&/b&&br&重点是&b&加速电压。&/b&如果要发生类似X射线管中电子轰击靶材这样的过程,那么必然需要击穿空气,否则没有电子轰击靶材这样的过程出现。这样的过程需要的电场强度为&img src=&///equation?tex=1%5Ctimes+10%5E%7B7%7D+V%2Fm& alt=&1\times 10^{7} V/m& eeimg=&1&&(&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Paschen%2527s_law&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aschen's law&i class=&icon-external&&&/i&&/a&)。&b&但这不意味着电子的加速电压就是高压设备的电压!&/b&为什么?因为自由电子在空气中的平均自由程为&img src=&///equation?tex=1%5Ctimes+10%5E%7B-6%7D+m& alt=&1\times 10^{-6} m& eeimg=&1&&(&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ww.schoolphysics.co.uk/age16-19/Electricity%2520and%2520magnetism/Current%2520electricity/text/Electricity_in_gases/index.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ree path of an electron
in various gases&i class=&icon-external&&&/i&&/a&)左右。意味着每个电子在空气中平均行进&img src=&///equation?tex=1%5Ctimes+10%5E%7B-6%7D+m& alt=&1\times 10^{-6} m& eeimg=&1&&就碰到空气中的氧气或者氮气分子了,这时最坏的情况就是一碰到就几乎被撞停下来了,稍好的情况也不会改变问题的本质。这时的电子能量有多大呢?做一个乘法就可以了,大概10eV,这个能量有多大?氧气的电离能大概13eV,氮气的大概是15eV,但是其常温下的动能仅仅只有0.03eV左右。也就是说电子撞到空气中的分子上可以把分子撞得到处乱飞(意味着温度急剧升高),最多将分子电离,产生雪崩击穿(&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Electron_avalanch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lectron avalanche&i class=&icon-external&&&/i&&/a&),不过仅此而已。这个能量与X射线管要求的&10000eV(X射线阈值电压为约10000V)相差甚远。&br&为什么X射线管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呢?因为其内部压强大概仅仅为&img src=&///equation?tex=10%5E%7B-4%7D+Pa& alt=&10^{-4} Pa& eeimg=&1&&,即大概&img src=&///equation?tex=10%5E%7B-6%7D+mmHg& alt=&10^{-6} mmHg& eeimg=&1&&,电子的平均自由程高达数米,远远超过两个加速电极间的距离,简直就是给电子飚车的高度公路,电子一脚油门踩到底,从一极笔直地飙到另一极。爽!然后撞了!&br&&br&再次重申结论:&b&高压设备,尤其是暴露于空气中的高压设备,一般是不会放出X射线的。&/b&
补充一下关于X射线的疑问,先给出结论:高压设备,尤其是暴露于空气中的高压设备,一般是不会放出X射线的。正常的X射线管的结构如图注意:这是一个真空管,这很重要,因为气体压强或者密度严重影响电子的加速,后面会提到。左侧的炙热(灯丝的加热电压为Uh)…
来自子话题:
炼油企业一线。&br&&br&我朝的汽油等燃料油完全有能力做到世界级别质量。这里指技术层面,并且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br&我朝的技术水平差,不在于产不了高质量产品,而在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成本过高。&br&润滑油的确是有技术差距,但其实也已经很不错了。&br&然后赞同许敏的观点。&br&&br&补充一些:&br&首先你要弄清楚正规出厂(违规的另外说)汽油是怎么来的。&b&汽油是一种混合物&/b&&br&1.常减压汽油和催化汽油通常是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成本最低&br&2.加氢汽油的品质是很高的,不出操作失误,高于质量标准是没什么问题的。成本可以接受&br&3.汽油里是添加很多调和组分的。可以理解为,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制备一种质量超级超级超级高的纯组分“汽油”。成本很高,这类物质售价达到汽油价格的一倍以上。&br&&br&然后,为了经济利益,1,2,3三者(有时候还有4,5,6。意思就这个意思)会调和在一起,巧巧达标就行了。偶尔稍微超标一点怎么办呢?先找个罐子装起来,等下一批汽油把质量控制好一点,然后混在一起,就又达标了。(我们生产的每一滴油都是承诺来的)&br&结论:标准定得低,而且全国不是执行同一个标准。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标准和欧洲是一样的。其他地方嘛,差不多能用就行了。&br&&br&另外。你在加油站里加的汽油,很多&b&不全是&/b&炼油厂出产的正规货。有些(我不敢用&b&很多&/b&这个词)缺乏监管的加油站,会私自调和民营“小炼油”的汽油,以增加利润。有经验的司机师傅都知道哪家加油站卖的油好,哪家的不好。&br&&br&算了,我还是来科普一下吧。&br&1.关于我国的石油供应。&br&中石油不清楚,但听锦州六厂的同志说,中石油主要生产国产原油。&br&中石化油田没什么指望,就靠鲁宁管输油供应国产原油,镇海,金陵两家主力燃料油炼厂加工的都是进口原油。主要是伊朗,沙特,非洲各地原油。&br&两桶油划秦岭淮河而治,南石化,北石油。海油如其名。&br&&br&2.关于加工工艺&br&最早的工艺是常减压和热裂化。距今百多年。&br&然后有了催化裂化,使用铝硅催化剂。&br&二战时期轴心国石油资源紧缺,联合研发了加氢裂化技术,可以将催化裂化产生的油浆(类似沥青)再一次变成汽油柴油。由于战争时期,这个工艺是不计成本的。&br&&br&同盟国发现之后,在战争结束的三十年里,全世界都在搞加氢裂化,加氢重整,加氢精制。其中日本的加氢技术非常完善(因为它没资源,不计成本)&br&我国50年代连铝硅催化剂都造不出来,就别提加氢了。&br&60年代,我国和苏修全面紧张,苏修不再卖催化剂给我们了。由于材料原因,我国造不出催化剂(哪怕知道配方)&br&65年,攻关成功,铝硅催化剂在落后了半个多世纪后造出来了。&br&&br&80年代,当全世界都认为加氢工艺才是王道的时候,有人发明了铂铼铐,铂铱铐多基催化剂。催化裂化这下牛逼了!一统天下了。加氢裂化正式被放弃。&br&我国正好中美蜜月期,国际环境比较好,弄到了配方,全国大面积改造、新建催化裂化装置。&br&还是80年代,中日睦邻友好,日本送了一套柴油加氢装置给中国。对,就在我厂。由于这套装置要求50到80公斤压力,我国钢材不达标,全套日本进口,包括螺丝。&br&然后就是钢材一直不达标,一直不达标。。。&br&然后我国只能建催化裂化。&br&&br&然后,沙钢宝钢全面崛起。哇呀呀!我国钢材达标了!可以耐受100公斤压力了!&br&然后全国满地开花,加氢精制,加氢重整,PX,全都建起来了。(对,就没几年)&br&&br&就这十年内,我国的加工工艺迎头赶上,并且部分反超,很牛逼的。去年一套S-zorb(好像这么拼),买来美国人的雏形技术,我厂把它完善了,反卖给美国人。据说是白拿一套技术,还反过来赚钱。&br&加氢精制的某某床,我厂今年中试,成功的话将成为世界顶尖技术。&br&总之最近10年翻天覆地,技术的确已经加速赶上,虽然还有差距,但不至于加工出劣质燃料了。&br&买到劣质燃料,更多是监管不力,里面掺了“小炼油”的产品。
炼油企业一线。我朝的汽油等燃料油完全有能力做到世界级别质量。这里指技术层面,并且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我朝的技术水平差,不在于产不了高质量产品,而在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成本过高。润滑油的确是有技术差距,但其实也已经很不错了。然后赞同许敏的观点…
来自子话题:
对于镜头来说,成像是最优先的。&br&&br&蓝宝石晶体属于三方晶系,存在的双折射现象,对于镜头来说成像都无法保证,硬度再高也没什么用了。&br&&br&顺便说某红圈镜头部分镜片用了萤石,莫式硬度只有4(铁4-5,玻璃6.5,石英7,蓝宝石9)但是色散率极低,等轴晶系,无双折射现象。
对于镜头来说,成像是最优先的。蓝宝石晶体属于三方晶系,存在的双折射现象,对于镜头来说成像都无法保证,硬度再高也没什么用了。顺便说某红圈镜头部分镜片用了萤石,莫式硬度只有4(铁4-5,玻璃6.5,石英7,蓝宝石9)但是色散率极低,等轴晶系,无双折射…
来自子话题:
井喷管子飞到半空,把井场旁边生活基地一新来小姑娘直接当胸戳死。这事儿太有名,听老师傅讲了好多次。&br& 下管子,吊卡滑脱被油管砸死的。&br&背呼吸器,气瓶和背架连接不稳,气瓶喷飞了,把后脑勺砸碎的。&br& 爬进密封油罐里清罐,被硫化氢毒死的;在油罐上焊爬罐子的楼梯扶手,引爆罐内没有清干净的油气,被炸死的。&br& 从卡车上卸抽油杆(细细的,22或者19mm粗的管子),捆绑的绳索滑脱,戳成刺猬的。&br&采油树、闸阀、管线试压,各种炸飞压帽、螺栓、脱扣,高压水、气把人打死或打个洞的。&br&其它诸如放\立井架时,维护磕头机,吊装等等被砸、挤成肉泥,掉下来摔死,被液压钳咬断手脚等等,实在是太多了。&br&石油行业一直和各种高压流体(水密、气密试压,高压油气流等,南疆已经干到井口流压105MPa,简直丧心病狂),重型机械(压裂车、吊车、液氮车、装载机、挖掘机、钻井系统等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硫化氢、天然气、二氧化碳、酸液、各种油料等等)…即使现在安全抓得严,已经几乎到了变态,妨碍正常生产的地步,每年的伤亡事故仍然无法避免。
井喷管子飞到半空,把井场旁边生活基地一新来小姑娘直接当胸戳死。这事儿太有名,听老师傅讲了好多次。 下管子,吊卡滑脱被油管砸死的。背呼吸器,气瓶和背架连接不稳,气瓶喷飞了,把后脑勺砸碎的。 爬进密封油罐里清罐,被硫化氢毒死的;在油罐上焊爬罐子…
来自子话题:
引子:&br&有一个国网给六千人小山村铺设电网的故事,我做了一个回答,后来又和广大朋友进行了交流。我把答复整理了一下。统一回答一下。涵盖面也大了一些,取名为“智能电网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br&全文分成下面三部分&br&一、什么是智能电网&br&二、制约智能电网的因素&br&三、智能电网的好处&br&长文开始:&br&一、什么是智能电网&br&1、传统的电力,分成发、输、变、配、用五部分。&br&a、发电有煤炭(约20%效率)、风、水、太阳能、核能等。全国有五大发电集团。也有像魏桥集团这样的本身是用电大户,自己建了一个电厂搞发电的。&br&b、输电,全国大部分省份由国网公司负责,南方个别省份由南方电网公司负责,内蒙也有独立的电网公司。前几年好像蒙东和国网合并了。&br&c、变配电,算一体吧,就是把高压电变成我们能用的电。&br&d、用电,也就是卖电,只能由电网公司负责。极个别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允许电力囤售,通俗点就是这个村的电费由村长收好,统一交到电网公司。不是由电网公司上门抄表。&br&2、传统电力的弊端&br&a、用电高峰低谷的巨大损耗(难点)&br&用电高峰低谷的巨大损耗(难点)&br&用电高峰低谷的巨大损耗(难点)&br&用电高峰低谷的巨大损耗(难点)&br&(这个值得说四遍)&br&每年夏季是用电高峰,每天白天是用电高峰,白天10点和16点是用电高峰。&br&装机容量要满足高峰负荷,那低谷就浪费了。此其一。&br&电流就像水流,用户不用的时候,也没法停。此其二。&br&这个比较难理解。我打个比方。发电机就像一个摇跳绳的人,如果阻力(用电负荷)和摇力(发电的煤)一样,那跳绳的频率是一样的。如果阻力小了,或者摇力大了,跳绳就会越摇越快(频率加快)。&br&而用电器是220v,50hz额定的。超过2%的频率或电压波动就会毁灭电网及用电器。&br&所以发电要随用电而不断调整,相当于开车的时候,要看其他车的速度,不断踩刹车和油门。越猛加油猛刹车,油耗越大。同样,用电高峰低谷越明显,发电效率越低。&br&这就是电网削峰填谷的重要意义。在北京夏季用电高峰时,40%的负荷是空调。这样突然增加的负荷,需要几百亿的发电设备投资以及更高的发电成本。&br&于是有了“有序用电”这个词,这个词很好听,但实际的意思是,北京用电高峰来了,华北电网保证京津唐用电,京津唐保北京,有序用电就是优先给谁用电。山西,停电吧!石家庄,停电吧!廊坊,停电吧!海淀,有电呢!&br&工业企业,停电吧!没事,咱有备用柴油电机。居民用电,有电呢!&br&所以北京的供电能到99%,黑龙江村里连90%都到不了。&br&b、新能源发电并网难&br&传统电网92%以上是火电,火电稳定但热效率低,污染大,成本高。风、光发电的稳定性差,冲击电网,需要较高自动技术和匹配。用电本身就波动,如果发电再波动,电网非垮不可。所以新能源即使清洁,但对电网是坏事。电网是反对新能源并网的。虽然电网在张北搞了一个风光储示范园,但是我去参观的时候,看见曲线图上储能系统才启动5分钟。我问咋才开5分钟,他们回答是要听调度的,就是人动非自动。为了给我们展示,提前5分钟打开的。&br&3、智能电网是从发输变配用几方面全面改善传统发电的缺点的新技术&br&核心有二:需求响应+微电网&br&a、智能用电,需求响应。&br&用电高峰时,电价高,用电低谷时,电价低。用价格方式刺激,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尤其是空调,空调就是造成用电高峰的最大元凶哦,所以温总理倡导26度。但更多的地方是,空调开18度,同时开窗透气。因为办公室的电费不用个人交。&br&空调需求响应就是把在用户接受被控制的前提下,由电网自动调高空调的温度,比如提高到27度,这样人体稍稍感觉热一点,但是高峰负荷降低了。保证了照明等必须用电,断开了舒适性用电。&br&每增加1kw(1kw发电一小时就是一度电)的装机容量,需要投资约7000元。北京用电最高峰接近2000万kw,峰谷差估计有1000万kw,缺口是多少只有电网公司知道。但是夏季用电高峰绝对是占40%的负荷的空调带来的。而迎峰度夏就是20天,一凉快,马上用电高峰消失。为了20天,要修约500万kw(缺口估算)×7000元的发电设施肯定不合适。即使有这个装机容量,这么干发电,成本超高,强弩之末,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br&智能电网的需求响应,把用电需求分成级别,照明,办公是一级负荷,空调是二级负荷。保一级,降二级。同时给予用户高峰节电的补贴奖励。&br&这个模式的可行性关键是:允许电力转卖(囤售),电网高峰电价贵卖(比如3元),平时电价(比如0.4元),低谷电价(比如0.1元)。供应商和用户需求响应,削峰填谷。同样的装机容量,因为峰谷平电价权重改变,供应商靠多卖平时、低谷电挣钱。电网公司因为削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拉闸限电的社会压力,因为填谷,增加了收入。&br&b、微电网&br&微电网就是用户自己发电,太阳能、风能都可以。有太阳的时候自己用,没太阳的时候用电网的电。晚上电价低,可以储能,高峰用。(水电站就是这么做的,晚上把水抽上来,白天用重力势能发电)。如果自己电多,还可以上网卖电。&br&同时,利用风光互补,储能(烧一壶热水),电网补充等手段让电能稳定。新技术喔~~&br&魏桥集团几年前就尝试了把自建电站多余的电卖了,但最后被叫停。敢抢国网公司的活~~~&br&&br&需求响应+微电网就是智能电网的核心。&br&需求响应+微电网就是智能电网的核心。&br&需求响应+微电网就是智能电网的核心。&br&从发电到用电。从新能源发电到削峰填谷。当然,其他设备上的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也是智能电网的一部分,但不是核心。&br&&br&二、制约智能电网发展的因素&br&1、只有电网能卖电&br&垄断集团都是没有技术进步的动力的。&br&微电网能砸了国网公司的饭碗。&br&只有国网能卖电的话,那需求响应就没戏了。&br&有人问:国网自己为啥不搞需求响应呢?也能削峰填谷啊。&br&残酷的事实就是,&br&a、新技术不掌握在传统电网公司手里。国有企业也不是效益第一。我2010年看过国网09年的智能电网5年规划,至今你们谁用需求响应了?微电网离大家很远吧!&br&b、每年迎峰度夏就是华北电力公司存在的理由。&br&这么大的事,如果让自动化给解决了,那国网这些搞有序用电的人不就没活了?就像春运,一直是铁道部存在的理由。这块总出问题啊,这块得有人在这干。&br&我想起一句话“日本的交通是如此的发达,以至于人们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br&老子也说过,越宣传各种美好品德事迹,越是缺乏美好品德的时代。&br&国破显忠臣。&br&c、发改委定电价。&br&每年迎峰度夏,一度电的成本甚至到了10元钱,而平时深夜里,即使我们不用电。发电厂的机器照样开,只是不并网而已。那时候用电机会成本基本是0.&br&而我们的高峰定价就是1元多(工商民不一样),低谷4毛。距离真正的发电成本还差很多。&br&3、技术水平&br&由于没有明确的利益获取途径,技术研发没有展开。这也是国网攻击微电网的理由之一。你们别把我主网搞坏了。&br&美国是没有售电垄断的,所以美国的需求响应公司有一些,比如康惠(Comverge)都已经大范围运营。丹麦将近40%的电力来自风能,技术确实高啊。咱们做火车,路过的风车有好多都停着。这里捎带吐槽一下我国的华锐风电,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商,呵呵呵。&br&只要有市场,技术绝对能发展起来。&br&三、智能电网的好处&br&1、偏远山区、海岛可以建微电网,绝对比搭设主网便宜。电线是有电阻的,越长电阻越大,线损越高。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一个输电的经济性长度。原帖里将近1亿的投资,输送6千人,200-300千瓦,20万度的电。每年光利息就300万,20万度电用柴油电机才30万元。而且输送过去的电成本也比柴油发电高。&br&输电和发电的关系,做了类比就是:如果出差时手机充电器丢在宾馆的话,不用飞回去取。新买一个就可以了。&br&2、整合发电资源&br&市场价格机制永远比人为控制资源更有效。像电解铝之类的工厂,用电大户,都自建电厂,多余的电可以给附近商户供电,如果自发电贵,当然都买国网的电,如果国网的贵,就买类似魏桥这样工厂的电。&br&3、刺激电动汽车的发展&br&电动汽车晚上充电(电价超低),白天用电,等于运行成本更低。迎峰度夏那20天,可以白天给电网送电,起储能作用。能挣钱。&br&当然,反送电只有迎峰度夏那几天才有经济性,天天反送电,电池该废了。&br&不过,北京一位领导说过特别经典一段话:“我们单位的电动自行车,都是白天拿来单位充电,免费。那电动汽车。。。。。。”&br&4、削峰填谷节能减排&br&这个是最有利于子孙后代的了。&br&5、促进电力市场公平正义&br&卖菜的人不卖称,称是统一的,公平的。3斤就是3斤。&br&国网卖电还卖电表,用我的表衡量我的电字,裁判员+运动员。业内潜规则,国网的电表走得快。&br&允许其他人卖电之后,电表要独立起来,走得快的表要淘汰,3度电不能被量出3度半。&br&&br&尾声:&br&由于写作仓促,个别数据错误或错别字或语病,请大家提出,我这里改进,谢谢大家。&br&质疑我观点的朋友我也欢迎,但理由要站得住脚。
引子:有一个国网给六千人小山村铺设电网的故事,我做了一个回答,后来又和广大朋友进行了交流。我把答复整理了一下。统一回答一下。涵盖面也大了一些,取名为“智能电网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全文分成下面三部分一、什么是智能电网二、制约智能电网的…
来自子话题:
更新:本产品我已经弃用,原因: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充电,另外有更小更好用的产品啦。&br&------------------------------------&br&贝塔推荐的摩普mopo&br&型号:MF-8800&br&容量:8800mAh&br&接口:USB输出&br&重量:220g&br&尺寸:149*42*27.5(mm&br&配件:各种手机转换头,LED灯&br&&img src=&/dd4b1a9cd95efd16e8513_b.jpg& data-rawwidth=&355& data-rawheight=&3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5&&&br&长条,携带方便,关键时候还可以防身。
更新:本产品我已经弃用,原因: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充电,另外有更小更好用的产品啦。------------------------------------贝塔推荐的摩普mopo型号:MF-8800容量:8800mAh接口:USB输出重量:220g尺寸:149*42*27.5(mm配件:各种手机转换头,LED灯…
来自子话题:
这个问题如果改成,现有的国内政策环境,是否允许大规模建设私有电站会更贴切实际。&br&&br&实际上过去3年,中国大江南北已经建设了将近2GW的太阳能发电站,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除去由五大电力集团等国企拥有的电站,由私人资本投资运营的电站已经占到相当大的数量,大概估计三分之一是有的。&br&&br&德国等国家是有了一套事无巨细的系统政策后,让大家干,但中国,总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一边出政策大家一边干,这导致的问题是,不断的出现新问题,然后不断的争论和修正。代价是,非专业的玩家,投资存在极大风险。&br&&br&很难笼统的说国内的政策环境到底容许不容许,先行者里到青海、甘肃投资地面电站的,资金链快断的不少,但拿到IRR非常好的电站的也不少。&br&&br&个人认为,现在政策环境里最大的问题,是政府信用出了问题,现在大家交的每度电费里,有8厘钱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大概有两三百亿,在发改委和财政部那(这里面的问题就不展开了),这些钱用于补贴给太阳能风力发电,投资者投资太阳能电站,前提是政策白纸黑字明确收益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这部分补贴。&br&&br&但是呢?现在这笔钱出了问题,到现在只有2010年10月之前的项目拿到了补贴,其余的补贴全部拖欠,导致投资者的收益无法兑现。但大家都相信政府总是会履行政策承诺发的,但是整个宏观经济陷入衰退,啥时候能发下来就不好说了,这极大的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也是今年以来无论国有还是私人投资者都放慢投资电站步伐的重要原因。&br&&br&第二个政策风险来自电网的配合,一直以来国家电网都以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威胁电网运行安全为由,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持实际上的消极态度。尽管太阳能电站获得发改委批准的手续里都包括了电网的并网许可,但并网后遭到限电的问题在今年集中爆发,虽然电网也有自己的各种理由,但是,大家都懂的。。。投资收益再次受到威胁。&br&&br&第三个,就是基于上述两个大难题,投资者对政府信心的问题了。09年说通过特许权招标的方式做电站,2011年说做1.15元每度全国统一上网电价,今年又提出要发展分布式能源。虽然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适合的政策,但是吧,政策遗留的诸多问题和损失,让投资者对政策的信心打了折扣——综上所述,国内投资电站这事,是未来的大方向没错,但是,短期内,要赚钱,私人投资者就各显神通吧,毕竟,国有投资者是耗得起的。
这个问题如果改成,现有的国内政策环境,是否允许大规模建设私有电站会更贴切实际。实际上过去3年,中国大江南北已经建设了将近2GW的太阳能发电站,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除去由五大电力集团等国企拥有的电站,由私人资本投资运营的电站已经占到相当大的…
来自子话题:
想象电网是一个人。&br&&br&普通电网受伤了(故障)要找医生(检修),站不直(频率失稳,有功不足时)要人扶(调度),干活不是很利索(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稍逊);吃饭还能挑剔(风电、光伏消纳能力不足);吃得多(多为火电,能源利用率不高)拉的多(碳排放,与能源结构有关);知乎看多了还不锻炼,体能下降(设备运行状况)要靠人提醒他(人工巡线)。是不是很呆不萌?&br&&br&智能电网&i&(Smart Grid&/i&)要聪明的多,小磕小碰(故障和隐患)自己能治好(电网自愈),大毛病还能自己隔离起来不传染别人(快速隔离故障甚至解列),站着直精神好干活杠杠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牙口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新能源智能接入);吃得好(降低电能损耗)拉得少(环保);关注自己的体能,身体状况一清二楚(信息和电能的双向流动&i&、SCADA&/i&)。妹子们是不是想给他生孩子?&br&&br&PS:括号中是一些相关的关键词。打了这些比方也许并不是很准确,但应该是“简单明了”的吧。&br&具体参看&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什么叫智能电网 ,“智能”在何处?&/a& 还有&a href=&///?target=https%3A///Smart-Gri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mart Grid - Quora&i class=&icon-external&&&/i&&/a&,也有很多好的回答。&br&写完锻炼去了,向智能电网君看齐!
想象电网是一个人。普通电网受伤了(故障)要找医生(检修),站不直(频率失稳,有功不足时)要人扶(调度),干活不是很利索(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稍逊);吃饭还能挑剔(风电、光伏消纳能力不足);吃得多(多为火电,能源利用率不高)拉的多(碳排放,…
来自子话题:
我是中国石油大学建环研究生,2015年毕业,在中国燃气总部研究院待了半年。这期间在中燃各个项目公司出差调研,也翻看了一些国内外能源行业的新闻、报告,对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几天思考何去何从的问题,半夜睡不着,来答一下这个楼主早就不需要的问题吧,也是给自己理一下思路。&br&&br&利益相关: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br&&br&&b&警告: 本文为大型科普、调查、脑补文,请审慎阅读。&/b&&br&&br&&br&&b&首先分清行业未来和个人未来。&/b&&br&&br&&b& 一、世界行业层面&/b&&br&&br&&br&&b&1.1 行业前景:自然是好的&/b&。&br&2015年6月,国际燃气联盟(international gas union,IGU)在法国举办的世界燃气大会上发布的《世界气价形成机制报告》中提到,国际能源机构(IEA)、世界能源委员会(WEC)、壳牌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各自发布的预测报告认为:&b&在未来几十年内天然气将会有至关重要的增长,会在2050年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来源。&/b&&br&&br&&br&&b&1.2 行业发展趋势:天然气定价机制(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b&&br&众所周知,石油作为目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其价格在全球范围内基本都是一致的,其影响力已远超石油本身,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相互作用。目前天然气尚且没有石油价格的影响力大,但随着天然气在世界能源供给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形成国际统一的价格机制和更加清晰稳定的供求关系,并进而逐步扩大政治、经济影响力可以说是必然的。下图是过去的50年里全球一次能源所占比重变化。&br&&img src=&/b689cce36f97c691ff930_b.jpg&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b689cce36f97c691ff930_r.jpg&&&br&在尚未形成统一定价机制的情况下,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也有各自不同的主导价格机制。主要影响因素无非就是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供求关系、运输成本。&br&&br&&b&1.2.1 中国整体定价机制&/b&&br&以&b&中国&/b&为例,主导的价格机制是“政府调控下的服务成本定价”(Regulation: Cost of Service,RBC),&b&也就是说以天然气的开采、运输、储存、销售的成本为基础,在各个环节制定适当的价格,给予适当的利润以维持整个行业的生存。&/b&比如说政府会制定城市门站的到站价格,限定中间运输公司(比如“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的加价。这种机制的最大好处是在天然气发展程度尚低的情况下保证一定量的供应,也有利于政府对整个行业的操控,符合我党治国的一贯原则。缺点就是当&b&国内可控的供给跟不上消费时,不得不进口LNG以保证供应,量少可以亏本进口赔钱继续把控,量大的时候自然就受到国际气价的影响了,即使原本国内生产的天然气为了保证生存,在市场的压力下也不得不跟随国际气价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价格。&/b&就像一个不会骑马的初学者,只能跟着马背起伏的感觉是很被动很不爽的。。。不过中国目前也在准备与世界做一定程度的接轨,这一块儿我认为应该关注&b&上海天然气贸易中心&/b&的发展。&br&&br&&b&1.2.2 世界其他地区定价机制&/b&&br&世界范围嘛,在早前,天然气作为石油的一种,其国际上的定价原则是&b&跟随原油一起变化&/b&(Oil Price Escalation,OPE)。但是随着天然气应用范围和产量的不断扩大,运输成本的不断降低,本地与外来气源(LNG、管道气)的竞争加剧,逐渐形成单独的天然气定价机制。&br&&br&以&b&欧洲&/b&为例,2013年,欧盟国家共消费天然气约5343亿立方米,其中进口天然气占了4300亿立方米,比重高达81%,其中来自俄罗斯的进口天然气就占到了1300亿立方米,欧洲目前最主要的定价机制就是“气源间竞争定价”(Gas on Gas,GOG),简单来讲就是&b&不区分本土天然气与进口天然气,管道气和LNG,谁便宜用谁的&/b&。2014年世界天然气定价机制如下图。&br&&img src=&/4baeada7ab5f_b.png& data-rawwidth=&347& data-rawheight=&2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7&&可以看到,受市场影响最大的GOG和OPE定价已经是国际气价机制的主流了。&br&&br&过去7年的天然气消耗量一路走高,天然气价格也是节节攀升,在这种形势下,世界LNG出口商加大LNG设施投资建设,大幅提高产量,2014年上半年受国际油价影响,天然气价格“腰斩”并一直持续到2015年年末都未有上升迹象。&br&&br&&br&&b&二、再讲讲国内层面:&/b&&br&&br&&b&2.1 产业链情况&/b&&br&&br&目前中国天然气行业整个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四部分:&br&(1)&b&上游气源&/b&:负责气田开发或者进口LNG接收,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公司主要分布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新疆、四川等地,也有海上油气田,国资的代表公司就是国内三桶油。相关的石油技术服务公司如贝克休斯、斯伦贝谢等。之前的政策是只允许国有资产经营的,目前正在逐步放开这一块儿的政策,允许市场介入。这一块儿我不太了解,听说是风险大回报高,只知道中国燃气集团在山西有一家煤层气公司,2015年半财年述职的情况看民营介入的发展形势尚不明朗。具体希望由我们学校&b&地院和石工学院&/b&的人补充。当然气源也包括进口LNG,国内的大型LNG接收站有广东大鹏、福建莆田、上海、秦皇岛等。&br&(2)&b&中游长输&/b&:跨国家跨区域的天然气配送工程:也就是咱们常见到的“西气东输一二线”、“川气东送”、“陕京一、二、三线”,代表公司如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专门搞长输的。他们与下游分输公司的分割线就是沿线的各个“开口”。&br&(3)&b&下游分输&/b&:各省管网公司或LNG分输公司:负责从天然气主干线上拿气,并分输到各个城市。比如山西省内的三家天然气分输公司(如山西省天然气产业集团),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其范围就垄断了山西全境。这一块儿目前也是国家控制的,并不允许民资进入。中游和下游主要招收也是&b&油气储运和建环专业&/b&的人。&br&(4)&b&末端销售&/b&:也就是各地的城市燃气公司(我目前从事的行业),负责最末端的居民供气、工业用户、公商服用户。业务范围包括了建调压站、市政管网铺设、用户燃气设施安装以及日常运营维护。这是跟大家日常生活打交道最多的部分,包括以北京燃气、深圳燃气为代表的地方性公司,和以中燃、新奥、港华、华润、昆仑为代表的全国性公司,也是民资最活跃的部分。&br&&br&&b&2.2 国内发展趋势&/b&&br&天然气的发展可以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供求。供就是&b&天然气开采技术&/b&,这要看中国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开采能到什么程度,求则取决于&b&天然气与其他燃料的竞争力对比,&/b&两者相互影响。目前国内常用的燃料如下:煤炭、电、汽油柴油、天然气、LPG、生物质燃料(包括秸秆等一次原料和生物醇油等二次燃料)等,风电核能主要是以电的形式与天然气竞争。现在科技发展水平越来越快,科研成果投入使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各种燃料相互之间的竞争关也会越来越明显,如果天然气价格低于煤炭,发电系统就会受到相当巨大的影响,效率更高的分布式能源也会很快出现。低于汽油柴油,汽车的“油改气”就势不可挡,LNG重卡、LNG船舶将会成为高速公路、大海上的常客。&br&&br&所以之前提到的世界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在天然气的推广方面其实是件好事,起码对末端销售是件好事。。。&br&&br&&b&“煤改气”&/b&:目前国家对环保逐渐重视,各地都在开展燃料替代工作,“&b&煤改气&/b&”也是各企业面临的问题。其实民用户用气量很小,用气量最大的是工业用户,再加上国家限定了民用的价格,&b&基本上燃气公司卖气给居民都是不赚钱的&/b&。所以“煤改气”工作在燃气公司眼里也就格外的重要。但是近年中国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以建陶行业窑炉所用的无烟块煤为例吧,从2005年的1000元/吨一路降到现在的600元/吨,在全国的建陶行业普遍烧煤的情况下,一家烧天然气的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是很大的,与煤炭相比,天然气几无竞争力可言。天然气与煤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燃烧温度高、无污染、干净”上,一些对燃气气质要求比较高的场合适用天然气,其他情况下基本上都是靠地方政府的政策在推动。&br&&br&&b&三、最后说说个人层面的东西&/b&&br&&br&&br&&b&唉,我愁的也是这个。&/b&&br&&br&这一部分跟大家关系最大,我也只能稍微说一下自己理解,希望有人可以从自己岗位出发补充一些东西。&br&&br&从中国燃气公司的结构看,燃气公司所设置的专业岗位大方向包括: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市场开发、安全运营等,以及相关的:财务、法务、贸易及运输、人力、行政等岗位在此不表了。&br&&br&&b&工程设计&/b&:画图累眼,出差累腿,沟通累心,工资高,一月一万很正常,加班到10点也很正常。越老越吃香,不过工作久了还是要考虑转型的问题,毕竟设计院领导岗位也有限,设计转管理的难度也不小,总之到年龄就看你的本事了。我见过的一个石油大学储运的“师叔”,早年在中石化的设计院干了近10年,后来去了某工程咨询公司,副处,专家,全国各地出差,叼叼的。他讲毕业了在设计院待几年有好处,对专业的帮助挺大的。&br&&br&&b&工程施工&/b&:就是负责实际管道的铺设,和市场开发一样,属于公司里最干实事儿最锻炼人的岗位,跟政府打交道最多。工程施工最苦,常年不回家,工资也不是特别高。但是很多工程技术的&b&领导(也就是管理层)&/b&都是从这个岗位来的。&br&&br&&b&市场开发&/b&:上级领导接待、用户需求调查、政府沟通协调、上游气源是本职工作,还得从用户角度出发,最好能说出用户工艺流程,会经济性分析,明确天然气对用户使用的好处和意义。对专业要求最低但是对人其他素质要求较高。每个公司必须有一个市场部领导。&br&&br&&b&安全运营&/b&:都是知乎上看不到的人在做,什么巡线啊,抄表啊,开车配送啊啥的,就不说了。&br&&br&入行之前先听两句话:&br&①&b&“燃气行业的利润是由国家管控的”&/b&&br&这句话就限定了在燃气行业做,普通岗位工资不会高,可以类比一下教师吧。&br&②&b&“&/b&&b&燃气行业并不是一个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b&&br&这句话就意味着到了一定的年龄,该转型管理了,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我本职工作干得多好,而是其他能力如人脉、处事水平、机遇等。&br&&br&以我看到的集团某项目公司的管理层为例吧:&br&市场部管理,80年,大专学历,来自市场开发岗位。&br&工程技术部管理,80年,大专学历,来自工程施工岗。&br&总经理,70年,大专学历,来自市场开发岗。&br&&br&都是在公司干了10多年的,主要打交道的对象也都是当地政府领导、银行行长、企业家及小型私营业主等,公司的大部分业务都是他们当年拿下来的。从他们的例子也就可以想见你从事什么岗位将来的前途如何了。&br&&br&——————————————————————&br&另:答主因友善度太低不能回复评论,大家就聊聊答案,甭问我问题了……
我是中国石油大学建环研究生,2015年毕业,在中国燃气总部研究院待了半年。这期间在中燃各个项目公司出差调研,也翻看了一些国内外能源行业的新闻、报告,对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几天思考何去何从的问题,半夜睡不着,来答一下这个楼主早就…
来自子话题:
&p&关注问题好久,这周末实验室手套箱再生,终于有时间来回(che)个答(dan)了。然而题主所说的钒电池是指全钒液流电池,还是使用钒正极的锂离子电池?这里仅对全钒液流电池简单说两句。先放结论:&/p&&br&&p&钒液流电池的相对锂电池的优势主要有三:&/p&&br&&p&一、方便规模化。一套系统可以做到你家冰柜那么大,也可以做到你家小区变电站那么大,电量够你家用一天到一年不等,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p&&br&&p&二、使用寿命长。你也能用半个世纪。&/p&&br&&p&三、安全性较好。面对锂离子电池忌讳的大电流和过充过放毫无压力,而且根本不会起火爆炸。&/p&&br&&p&问题主要就一个:&/p&&p&能量密度低。别想着能用在你的手机上了,电动车也没啥指望。&/p&&br&&p&钒液流电池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储能技术了。其应用方向主要是新能源电场和电网的MWh级大规模储能站。和主要做移动电源的锂电池相比,他们的关系就像饭勺和锅铲的关系,没有相互替代的空间。全钒液流电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水力蓄能、压缩空气蓄能等大规模储能技术,以及其他体系的液流电池。&/p&&br&&p&&b&一、市场&/b&&/p&&br&&p&大山里有个村叫李村,山高路远不通电。前些年搞村村通,配了台发电机,然而柴油依然十分金贵。太阳落山之后,昏黄的灯光便成了奢侈品。&/p&&br&&p&年关将至,伴着凛冽的北风,在县城干电工的李狗嗨骑着三轮出现在蜿蜒的山路上,车后斗拉了几大块亮晶晶的黑板子。&/p&&br&&p&“唉,王八蛋老板黄鹤搞太阳能,欠下了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我们没有办法,拿着光伏板抵工资。听说这玩意晒晒太阳就来电,不烧油不加水。我拖回两块来,娃儿们晚上都有书念,翠花也做得了针线了。”&/p&&br&&p&李狗嗨的光伏板架好了,然而就像达文西的手电筒一样,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p&&img src=&/a2b01e93ebefb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2b01e93ebefb_r.png&&&br&&p&编个故事是为了说明目前新能源行业的困境。李狗嗨遇到的问题,风电场的工程师同样在面对。&/p&&br&&p&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司空见惯的电网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能量最高的机器,而神奇之处在于这架机器必须保持每时每刻能量的收支平衡,坑口电厂轰鸣的汽轮机的产出,和千里之外华北平原万家灯火的消费毫厘不差。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走钢丝。无疑我们有的是控制手段来保持平衡,然而总也免不了有个天灾人祸,失手的例子就在不远的03年美加大停电和08年的华南电网雪灾。&/p&&br&&p&新能源的并网给电力工程师带来了更为头疼的难题:天气。用户老爷们的需求已经够难对付了,这下又来了一个看老天爷脸色的奇葩……这日子没法过了(╯ ̄Д ̄)╯┻━┻ 2012年吉林省的弃风率达到32%,也就是1/3的发电量被白白丢在了风里。除了当地消费能力有限的原因之外,控制上的难题同样也是原因。风力和光伏短时间内的波动性非常严重,难以与电网同步,俗称“垃圾电”,如果直接并网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不稳定。&/p&&br&&p&以上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的电网里还不存在一个储能的机制,就像达文西的手电筒一样没有电池。如果我们能对电能实现高抛低吸,行话叫&i&调峰&/i&,弃风和控制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目前只有靠调整发电机的出力来适应需求。然而发电机组通常都在额定功率下处于最高效率,频繁的出力变化必然导致效率降低。所以对于现有的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也有节能减排的意义。&/p&&img src=&/fa7d3263ee8aef12f6fe883cea22dc9d_b.pn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fa7d3263ee8aef12f6fe883cea22dc9d_r.png&&&p&调峰的示意图,粉色曲线为风电场输出,褐色曲线为用电需求。储能系统在红色面积下吸收能量,于绿色面积内释放。如果没有储能系统,这部分电力是浪费掉的。&/p&&br&&p&目前比较成熟储能技术主要有:水力蓄能、压缩空气蓄能、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飞轮蓄能、超级电容等等。如图所示,根据储能规模的不同,每种技术都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p&&img src=&/065ad7acfb954ce29475_b.pn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065ad7acfb954ce29475_r.png&&&p&各储能技术的功率规模和储能时间对比,全钒液流电池可以实现几十kW到几十MW的功率规模,储能时间为几小时到几天。&/p&&img src=&/85c11189b3caf32de6e5_b.pn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85c11189b3caf32de6e5_r.png&&&p&各储能系统的能量效率,全钒液流电池(VRB)的效率约70-80%,和水力蓄能(PHS)、压缩空气蓄能技术(CAES)相仿,略低于锂电池和超级电容。&/p&&img src=&/6fa9d376a1eb57468f7da_b.pn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6fa9d376a1eb57468f7da_r.png&&&p&各储能技术的发展情况。目前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储能技术是水力蓄能(PHS),然而这种技术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广泛应用。全钒液流电池(VRB)成熟毒中等偏下。相对于其他技术,液流电池适用范围广,成本也比较适中。目前最主要的应用便是风电、光伏电场的调峰。目前全世界有超过20个kWh-MWh级的液流电池商业示范项目,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是大连融科储能的龙源风电场项目。&/p&&p&&img src=&/b164a2afae8be7b7507edaa8f71c60bc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大连融科储能负责的某全钒液流电池项目,白色圆柱体为储能罐,中间一排排接管理的方块为电堆。&/p&&br&&p&&img src=&/0bcc8fc627eb61_b.png& data-rawwidth=&762& data-rawheight=&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2& data-original=&/0bcc8fc627eb61_r.png&&当储能系统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实现对整个电网的支持。分布于电网各个环节的储能站根据各自环节的输入/输出波动进行调峰,可以平滑输电系统的负载,将过载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提高供电的效率和质量;在像海岛、偏远地区这样的离网系统,甚至部分城市建筑,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的结合可以带来就地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减少远距离输电的损耗。未来的储能站可能和你家小区的变电站一样司空见惯。&/p&&br&&p&工业界了解不多,不敢妄加置喙。液流电池作为一种储能技术,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可谓一荣俱荣。面对油价下跌的现状,诸多已经上马的光伏、风电项目面临着成本的挑战,而一个高性能的储能系统可以很大的提高电场的经济性。随着储能系统规模的扩大,储能技术将作为一种新的控制手段引入电力系统,有机会极大地改变电网的面貌。今年大连理化所的张华民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策对这项技术的兹瓷。然而另一方面,在电力设备这个薄利行业里,液流电池毕竟不像电子设备电源、动力电池等行业拥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自由的市场,很难独立实现盈利,其发展更多的依赖于政策。目前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单位主要是大连理化所和大连融科储能,技术积累比较深厚。最近一些钒矿企业也在做相关的项目,比较占原材料的便宜。&/p&&br&&p&&b&二、技术&/b&&/p&&br&&p&自1985年M. Skyllas-Kazacos成功demo第一个prototype,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已经有30多年。钒液流电池属于水系液流电池,使用钒离子的硫酸溶液作为电能的储存介质。作为过渡金属,钒的价态十分丰(jing)富(fen),+2、+3、+4、+5价离子在水里均有不错的溶解度,而且颜色也十分好看。钒+2价和+5价离子间有1.25V的电位差,这就给了钒自己和自己组成电池的能力。&/p&&img src=&/a03c67f8fe7e1483f91bfb550d34b3be_b.jpg& data-rawwidth=&753&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3& data-original=&/a03c67f8fe7e1483f91bfb550d34b3be_r.jpg&&&br&&p&这货的结构,也包括大部分其他液流电池大概都长这样,OF小工的答案里也有配图。&/p&&img src=&/44d94ea77ef38fa5701e_b.pn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44d94ea77ef38fa5701e_r.png&&&p&系统由一个电堆、两个储能罐以及配套的泵和管路组成。电解液平时存在储能罐里,充放电时用泵泵入电堆中进行反应。电堆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三明治,依次为正极集流体,正极碳毡,隔膜,负极碳毡,负极集流体。正负极电解液分别在碳毡的孔隙之间流过。充放电时,电解液里的钒离子在碳毡表面得失电子,而氢离子穿过离子交换膜来维持电中性。这样的三明治可以任意叠加来提高电堆电压。&/p&&img src=&/ef4de544d76c5f69a0f03073fdc6b733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f4de544d76c5f69a0f03073fdc6b733_r.png&&&p&实际应用时,储能罐、电堆、液流泵、BMS和逆变器都可以被整合于一套集装箱内,实现自动化运行,或站在风电场的大平原或站在村口或站在你家小区的某个犄角旮旯默默发挥作用。&/p&&p&钒液流电池的特性带来了以下优势:&/p&&br&&p&&b&1.
方便规模化&/b&&/p&&br&&p&对一个储能系统来讲,最重要的性能莫过于功率和电量。一般来讲,钒电池可以承受的功率和电极面积成正比,也就是和电堆的大小成正比。而电量的多少和电解液体积成正比,也就是和储能罐的大小成正比。换句话说,不论工程项目对储能系统的性能提出怎样的要求,攻城狮同学都能轻松加愉快的作出相应设计;哪怕遇上奇葩甲方朝令夕改,也能在原有方案上简单增减储能罐和电堆的数目来调整。&/p&&br&&p&不要小看这一点,此等优势锂离子电池是非常羡慕的。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材料涂覆在集流体表面做成电极,其工艺和性能是出场前就由化学家设计好的,很难根据具体工程项目调整。那么,想提高功率怎么办?增大电极面积。想提高能量怎么办?增大电极面积。于是乎,在锂离子电池功率和密度是直接相关的,工程上这叫耦合。攻城狮童鞋灰常讨厌这种事情。&/p&&br&&p&钒电池的架构更重要的优势在于可扩展性。一个能存一度电的钒电池和一个能存一万度电的钒电池,结构和控制方法是基本相同的,而且还因为规模化的原因成本有所降低。储能电解液只要搅一搅,混合均匀就能保证充放电深度的一致性。而如果你想做一个同样规模的锂电池系统,只能单纯的堆电池的数量,同时需要及其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来管理每一节电池的温度和充放电深度(SOC),否则出现过充过放过热都会导致电池报废甚至危险。一辆特斯拉用数千块电池组成的MWh级电池组已经很疯狂了,全靠松下18650优秀的一致性和强大的BMS才撑起来。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做大100倍,系统的复杂度会极大的增加成本。&/p&&br&&p&&b&2.
寿命长&/b&&/p&&br&&p&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寿命大约是次。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原理主要是锂离子在固态电极上的嵌入和脱嵌。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的反复抽插(误)下发生应力的变化,久而久之产生裂纹最终导致衰退。然而钒电池的充放电机理是化合价的变化,这是一个完全可逆的过程,实验室里循环测试的次数都是以万次为单位计的。考虑到系统中其他部件的寿命,能用半个世纪是完全做得到的。用在你家变电站里,就省去了很大一笔维护的费用。&/p&&br&&p&即使和其他液流电池技术相比,钒电池的耐久性能也是吊打全场的。液流电池电堆的正负极之间是用一层离子交换膜隔开的,避免正负极电解液混合发生交叉污染。然而现在即使是性能最好的Nafion膜也做不到密不透风,天长日久总会有一部分离子渗透到对面去。对于不对称的液流电池来说,正极的离子在负极上无法参与电极反应,这就导致容量缓慢下降直到最终降原来的一半。然而对于钒电池来说,正负极正负极电解液成分都一样,随你咋渗透,反正我充充电自己就充回来了╮(╯▽╰)╭&/p&&br&&p&需要长时间储能时,电堆中的电解液可以排空以阻止正负极电解液的接触,故钒电池的自放电率也比较低,存储时间可在几小时到几天。&/p&&br&&p&&b&3.
安全性&/b&&/p&&br&&p&上文提到过,锂电池组需要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来防止过充过放和过热,过充和大电流会导致电极材料失效报废,电池膨胀漏液甚至析锂短路。电池中的碳材料和碳酸酯电解液都是易燃物,如泄露容易导致起火爆炸。&/p&&br&&p&然而在钒电池利用的是水溶液中钒离子可逆的化学价变化,性能不依赖于电极结构,所以即使遭受大电流的虐待也十分耐艹(误)。同样过充也只会导致水的电解,只要及时泄压排出氢气就没有问题。至于起火……你觉得水溶液会起火么?╮(╯_╰)╭&/p&&br&&p&如果说有什么安全上顾虑的话,那就是电解液的酸性。钒电池电解液含有较浓的硫酸(2-3mol/L)来提高五价钒的溶解度和水的析氧电位,同时五价钒有一定毒性。然而综合全寿命周期来看,钒电池的环境友好性相对铅酸电池仍有相当的优势。&/p&&br&&p&有盔甲就有软肋。钒电池的软肋就在于其较低的能量密度,只有15-40Wh/L,甚至不如铅酸电池,导致设备体积重量大,很难应用于移动电源。钒盐本身分子量较大,在水中的溶解度也有限。市场上的电解液通常用1.5-2mol/L的钒溶液,目前的世界纪录是3mol/L。答主手头的项目就是在试图刷新这个数字,很惭愧,目前就做了这一点微小的工作。&/p&&br&&p&经过30多年的发展,钒电池的性能已经被挖掘到接近天花板,学界也在尝试利用其它的电化学体系。其中商业化较成熟的技术有钠-多硫液流电池,锌-溴半液流电池(锌负极为金属电极),水系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记录保持者为锌-多碘液流电池(zinc-polyiodide, 167Wh/L),而有机体系能量密度的记录保持者为锂-硫半固态液流电池(lithium-sulfur
semisolid)。其他体系就不展开讲了。&/p&&br&&p&我读书少,还望大牛轻拍。以上。&/p&&br&&p&引用:&/p&&p&Chen, H. et al. Progress i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A critical review.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Volume
19. pp. 291-312. doi:10.1016/j.pnsc. (2009).&/p&&br&&p&M. Skyllas-Kazacos et al. Progress in Flow
Batte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58
(8) R55-R79 (2011)&/p&&br&&p&L, Su.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Redox Flow Batteries. Green Energy and Technology, 673-712. DOI
10.-319- (2015)&/p&&br&&p&中国风电弃风限电分析报告,China
Wind Power Center. 作者及年份未知。网址:
&a href=&///?target=http%3A///cwpp/cn/services/cwpc-news-service/60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ina Wind Power Center :: 中国风电弃风限电分析报告(图)&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Li, B. et al. Ambipolar zinc-polyiodide
electrolyte for a high-energy density aqueous redox flow battery. Nat. Commun.
6:6303. doi: 10.1038/ncomms).&/p&&br&&p&Chen, H. et al. Sulphur-impregnated flow
cathode to enable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 flow batteries. Nat. Commun.
6:5877. doi: 10.1038/ncomms).&/p&
关注问题好久,这周末实验室手套箱再生,终于有时间来回(che)个答(dan)了。然而题主所说的钒电池是指全钒液流电池,还是使用钒正极的锂离子电池?这里仅对全钒液流电池简单说两句。先放结论:钒液流电池的相对锂电池的优势主要有三:一、方便规模化。一套系…
来自子话题:
泻药。&br&
不看好民用便携氢氧燃料电池的研发。&br&
1.首先没法解决的就是氢气怎么补充的问题,对民用的一个充电宝或者电池,在现有制氢情况下,不可能获得便捷的氢气补充。&br&
2.便携燃料电池方面,美国军方在资助一些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发,对于军方来说,深入敌后,方圆三公里内找不到插座时候,用甲醇燃料电池工作的无人机,电脑,电台之类的,似乎比用锂电池更加具有吸引力。太阳能板占地面积大,反光暴露目标也不是啥好选择。只是甲醇的能量密度先天不足,目前除了一些示范性项目,例如机器人,无人机啥的,也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产品出来。&br&
美国军方对燃料电池以下几个优点非常感兴趣:&br&
首先是低噪音。电池工作的时候非常安静(所有电池都一样),比内燃机有巨大优势。其次是低热量指征,躲避红外侦察。最后是充电快,只需要添加燃料即可,不需要像锂电池一样长时间等待充电。军方对成本目前来说要求并不苛刻。&br&
简单举几个我知道的例子:&br&
(1) GM公司和TARDEC(美国陆军坦克车辆研发中心)13年开始联合研发燃料电池推进的武装车辆。迄今还停留在小尺寸无人驾驶层次。如下图,很萌很Q。最终目的是研发全尺寸的武装车辆。&img src=&/02e5f07bc8328acf1bdd3_b.jpg& data-rawwidth=&492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8& data-original=&/02e5f07bc8328acf1bdd3_r.jpg&&(2)SFC号称向军方、执法部门、工业界以及私人提供了超过两万套便携式甲醇燃料电池作为充电系统。如下图这种。但据我所知,仍然是实验装备阶段,未列入美军制式装备。&br&&img src=&/d5be6dd03ecb79b0d23e86dbef87ef82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2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d5be6dd03ecb79b0d23e86dbef87ef82_r.jpg&&(3)潜艇的AIP系统(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在无法获得外界氧气的情况下让潜艇继续工作。用于延长常规潜艇潜水工作时间。由于美国海军大量装备的是核潜艇,下潜时间本来就长,所以对此不感兴趣。使用燃料电池作为AIP系统的主要以德国海军为主。209,212,214型潜艇均采用了西门子研发的燃料电池作为AIP系统。和传统的斯特林发动机技术相比,燃料电池工作起来几乎没有噪音,大大提高了潜艇战时的生存能力。当然,燃料电池的AIP系统维护起来也是复杂的很,估计也就是德国海军这种精细型专业型海军驾驭的了吧。&br&(4)我们实验室也有一个便携性燃料电池项目,FBI和US army的兴趣所在。没取得老板的同意(也取得不了)就补拍照了。整体来说,还是玩具阶段,给大人物们show一下用。&br&&br&
3. 车载现在是最商业化最成熟的一个方向了。丰田从Prius里面尝到了甜头,对新能源车总是有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一头扎进燃料电池毫不动摇的搞出了商业化的车型,而且还对锂电池的电动汽车嗤之以鼻,表示要搞就搞终极解决方案,直接上燃料电池。不过现在国际低迷的油价对于丰田简直是迎头重击啊,当年丰田一门心思搞Mirai的时候,国际油价似乎有着冲击200美金一桶的趋势,所以丰田也豪言壮语的表示,之前咱们搞prius,你们都嘲笑咱,现在国际油价这个样子,服了吧。现在我们搞Mirai,你们也嘲笑咱,等国际油价200美元一桶的时候,你们就等着跪舔我们吧。现在不到50美元一桶的油价,不知道是否会影响丰田高层的信心。不过考虑到日本是个没有资源的国家,对于氢能源这种他占据优势且又号称宇宙黑科技的技术,应该还是会大力推进的吧。&br&
4. 我老板原来是NSF负责新能源的director,他之前也搞氢氧燃料电池,但是后来发现这个是个成本坑爹货。他现在坚定不移的认为,燃料电池用做储能才是未来真正有前景的方向。在这个路上已经狂奔好多年,经费骗了好几百万美元,还将继续把这个春天里的故事讲给能源部,NSF,国防部等等。至于我,就是个打工的搬砖民工,老板指哪里,我也只好去搬砖。只是说,目前未见显著产业化成效。
泻药。 不看好民用便携氢氧燃料电池的研发。 1.首先没法解决的就是氢气怎么补充的问题,对民用的一个充电宝或者电池,在现有制氢情况下,不可能获得便捷的氢气补充。 2.便携燃料电池方面,美国军方在资助一些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发,对于军方来说,深入敌后,…
来自子话题:
以下来自百度新闻截图,用来说明新闻的混乱,作为对最佳答案的补充。&br&&img src=&/d62a973faddeb8fbcb42c_b.jpg& data-rawwidth=&547& data-rawheight=&8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 data-original=&/d62a973faddeb8fbcb42c_r.jpg&&&br&20秒都算慢的了哈,新闻里可是说几秒、数秒就可以了哦。亮点我都圈出来,但这才是百度新闻第一页,第二页就更……&br&有趣的是各大网站的称谓竟然不重样啊:女孩,才女,妹子,少女,&b&高中生,大学生&/b&,年轻人,印度女孩,女生…………………-_- !&br&而且中国日报和人民网的报道相互矛盾实在是……丢人……&br&我们的互联网新闻记者的行业素质亟待提高。
以下来自百度新闻截图,用来说明新闻的混乱,作为对最佳答案的补充。20秒都算慢的了哈,新闻里可是说几秒、数秒就可以了哦。亮点我都圈出来,但这才是百度新闻第一页,第二页就更……有趣的是各大网站的称谓竟然不重样啊:女孩,才女,妹子,少女,高中生,…
来自子话题:
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概念,随手百度一下就知道的东西。希望题主养成这个习惯!&br&所以,概念我就不说了,&b&主要说明下高压输电线路到选择怎样的运行方式!&/b&&br&------------------------------------------------------------------------------------------------------------&br&&b&1、为什么线路输送自然功率是最合理的?&/b&&br&&img src=&/1f633c73d75000c7bcf6bfdbb090846b_b.pn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2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 输电线路自然功率时的特性是:&br&1)沿全线的电压和电流值均保持不变,即送端和受端的电压和电流相等;&br&2)其次,线路产生的无功和消耗的无功相互抵消。(即在忽略电阻的情况下,上图的电感消耗的无功与线路对地电容产生的无功刚好相等。)&br&3)线路的输电功率大于自然功率时,线路消耗的无功需要系统供给。当输送功率小于自然功率时,送端电压低于受端电压,线路产生无功供给给系统。&br&资料参考[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br&&br&由此可见,当输电线路运行在自然功率状态时,无需额外进行无功补偿或者调压。固然是很合理的一种运行状态!&br&&br&2、&b&但是,最合理并不代表最经济!因此,实际中,都不会让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在自然功率下。&/b&&br&&b&为了达到最经济,电网宁愿在受端采取相应的无功补偿。&/b&&br&&br&&br&为了更有依据说明这点,下面做了一个比较:&br&&p&以LGJ-400/50,100km,110kV 架空导线的输电量为例&/p&&br&&p&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得线路参数&/p&&p&x1=0.398Ω/km,b1=2.87×10e-6/Ω*km。&/p&&img src=&///equation?tex=Zn%3D%5Csqrt%7Bx1%2Fb1%7D+& alt=&Zn=\sqrt{x1/b1} & eeimg=&1&&&br&&p&X1,b1---分别为线路正序电抗和电纳&/p&&p&Pn=U?/Zn,MW&/p&&p&所以代入公式可得Zn=372.4Ω,&/p&&p&自然功率为:P=(110×10e3)?/372.4=&b&32.5MW.&/b&&/p&&p&这个即为自然功率下,输电线输送功率为&b&32.5MW&/b&&/p&&p&上面提到例子用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的截面时:&/p&&p&S---导线截面积(mm平方)&/p&&p&J---经济电流密度(A/mm?)&/p&&p&P--输送功率(kW)&/p&&p&Ue--线路电压(kV)&/p&&p&取J=1.15(A/mm?)&/p&&p&代入得P=400×1.732×1.15×110×0.8=&b&70.1MW.&/b&&/p&&p&这个功率为在线路末端采取相应的无功补偿时,并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时,导线可以传输的功率为&b&70.1MW&/b&。&/p&&br&
通过这;两个数据比较不难看出&b&,按照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出来可输送的功率超过自然功率的两倍&/b&,&b&即采用同一条导线,采用无功补偿运行方式,是自然功率下运行方式的送电量的两倍。谁更经济就一目了然了!&/b&&br&因此,一般在电力系统中,不会因为自然功率最合理,就采用它;&br&更多时候是按照技经电流密度选择,达到最经济的效果
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概念,随手百度一下就知道的东西。希望题主养成这个习惯!所以,概念我就不说了,主要说明下高压输电线路到选择怎样的运行方式!------------------------------------------------------------------------------------------------------…
来自子话题:
谢邀! &br&&br&1. 三桶油的概念太大了。同样是进中石油,不同的二级单位或是三级单位,境况可能会大不一样!甚至天壤之别!当然,如果家里能帮上忙,进一个好点的科研单位,对一个女生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没混过国企,不敢乱说太多。&br&&br&&br&2. 外企。现在很多人选择外企,外企的确有着许许多多吸引人的地方:丰厚的待遇,先进的管理,相对简单的工作环境等等。国内的外企分油公司和服务公司。油公司有:壳牌,道达尔,雪弗龙等等;服务公司就是大家熟知的四大油服:斯伦贝谢,哈利伯顿,贝克休斯,威德福。外企一般不太看重专业,理工科即可。但是对一个研究生来说,如果应聘的职位和你的方向比较match的话,会更有优势。不知道题主的专业是什么,如果是地质或者勘察或是钻井或是油藏,可以先去试试油公司,当然服务公司也有此类的岗位,只是可能出发点不同。&br&&br&3. 说点实际的。首先是待遇,岗位不同待遇不同,泛泛来说,油公司待遇比服务公司好(我说的是大面上)。当然,进外企的话,你前五年的收入肯定是比你任何进国企的同学要高。之后会怎么样,看个人发展,差距或变小,或变大。其次,说说安家吧,安家得先买房吧。进外企的话,对于女生的office job来说,工作地点基本上就是北京、天津、深圳、成都,除了北京和深圳压力略大,按照一个外企研究生的收入,买房问题都压力不会太大,当然你不要指望公司福利房,那是国企才有的事情,国企住房公积金貌似比例也高。国企的话,你可能安家的城市就多了,国企可能在大城市,除了北京、天津、深圳、成都,还有广州、上海、西安,也有的在小城市东营、大庆、湛江、库尔勒、盘锦。你喜欢什么样的城市?离家远近?气候?文化?下一代的教育?这都是你择业要考量的因素。&br&&br&4. 个人发展. 在国企发展,首先应该是稳定吧,压力小。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机会,起初几年可能发展会慢些。熬到有资历了,有了能力,各种人脉,各种条件成熟了,升职做领导,也是非常惬意的。外企没有国企的稳定,外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在中国开展业务了呢?当然目前各大外企对中国市场兴趣还不错。外企相对高效些,因为他招你来就是干活的,所以前几年,各种培训会让你迅速成长,迅速独立担当起你的岗位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但是再向上发展的路子有多宽,空间有多大,要视情况而定。有人在外企干了五六年,直接从国内transfer到美国总部做manager,全家赴美。也有人干了多年,略有升职,但是空间不大。有时候和能力有关,有时候和机遇有关。但是说白了,人家还是老外的公司,怎么玩是人家说了算。&br&&br&5. 记得我当年刚毕业的时候,我们几个刚入职的小屁孩看着飙升的房价和那点工资,天天愁的要命,部门里一个Senior Engineer说,“愁个屁!踏踏实实干活,该有的都会有,并且来的比你想像中的还快。抓紧干活去!”的确如他所说,没几年,我们几个该买的都买了。说点落俗套的话,路都是自己选的,好好干就是了!把眼光放长远,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自己不断成长,内心不断强大,这不就够了吗?
谢邀! 1. 三桶油的概念太大了。同样是进中石油,不同的二级单位或是三级单位,境况可能会大不一样!甚至天壤之别!当然,如果家里能帮上忙,进一个好点的科研单位,对一个女生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没混过国企,不敢乱说太多。2. 外企。现在很多人选择外…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先简单谈谈两种核电站的区别:&/b&&br&其实所谓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冷却系统使用的水的来源,一个用的是海水,另一个则用河水或者湖水。&br&&b&再说说各自的优劣:&/b&&br&沿海核电站采用海水冷却的优势在于&br&1、减小了建设成本;&br&2、有足够的海水用于冷却,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引用海水冷却反应堆&br&3、不需要对海水做过多的处理&br&&b&劣势:&/b&&br&1、海水对于管道的腐蚀是巨大的,核电站防腐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常规项目。&br&2、我国沿海尤其是东南部沿海,常年受台风影响,可能的气象灾害或者是地质灾害会影响电站的安全性。&br&3、海水用于冷却,必然会带走余温,对于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估量。(大亚湾北边准备建设的长滩核电站就因为此项环评未通过而搁置)。&br&&br&&b&内陆核电站采用河水或者湖水的优势在于:&/b&&br&1、可以建设在真正需要用电的区域附近,选址可以更加灵活(当然核电站选址是个很复杂的活),减小了配电的成本。&br&2、通过冷却塔,可以真正做到电站用水的自循环与自然环境的隔离(加热的河水会变为蒸汽,而不是直接排回到自然界)。&br&3、对环境影响较小。&br&&b&劣势也很明显:&/b&&br&1、建设成本增加,更多的设备系统和安全系统,外加巨大的冷却塔。&br&2、事故影响风险增加,内陆核电站大多建设在人口密集区域不远,一旦发生事故(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影响范围更大。&br&&br&&b&总结:&/b&&br&其实只要认真看了以上几位的回答,大家都可以得出其实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的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来看,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反而如果考虑到目前我国规划的内陆核电站都是AP1000堆型的三代机组,可能内陆核电站的安全性也许更高一些。&br&不过又自己看了看题主的问题,回到“安全风险”上来,这不仅仅是堆型差异,又或者是冷却方式不同能够说明的。相比这些我更觉得目前我国核电发展的扩张期内,电站运行、维修人员能力、素质,以及国产化进程中的设备质量才是“&b&安全风险&/b&”的关键!
谢邀!先简单谈谈两种核电站的区别:其实所谓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冷却系统使用的水的来源,一个用的是海水,另一个则用河水或者湖水。再说说各自的优劣:沿海核电站采用海水冷却的优势在于1、减小了建设成本;2、有足够的海水用于冷却…
来自子话题:
从设计院的角度来说,电气这个专业非常重要,而且前途不可限量,另外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只要是在现代化的国家电气就是长盛不衰的专业。&br&&br&我本人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暖通专业的,到了设计院主要从事建筑暖通设计和给排水设计。这两个专业设计完之后都要提交给电气专业,以前主要是提交强电专业比较多,各种暖通设备、给排水的水泵等等都需要配电,现在感觉强电和弱电都要提资,空调、消防的电气联动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消防的规范,已经改了好几轮。&br&&br&说实话我在设计院干了建筑设备设计这些年,明显的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建筑土木工程这个行业,已经由原来的建筑结构做主导,变成了设备专业渐渐占据主导地位。&br&&br&这个变化的由来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乃至全世界对于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节能主要是节水节电(节材绝对不是节能的重点)节水节电都是通过设备专业来实现,比如各种新出现的设备方式如水地源热泵、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光诱导、风光互补、冷热电联产、冰蓄冷技术等等。设备专业不像传统的建筑结构专业,设备专业的变化非常快,几年就是一轮产品革命,我认识的一些设计院暖通或电气总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抱怨:几年不画图,不亲自奋战在设计院一线,那很快就跟不上节奏了,很多新的东西不去参加推广会,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用。比如我上次在一个车站的大型水系统空调中用了一种专用的排气装置,非常有效,而这个产品近几年才出现,我如果没有厂家介绍,在本科和研究生的所有书本上都是找不到的。&br&&br&另一个就是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其本质就是把原来人类居住了几百年的所谓传统建筑(其实就是个遮风避雨的大壳子)变成了一个富有生命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是通过其中的设备来实现的,如果说暖通空调和水专业是生态系统的实际末端载体,那么弱电专业就是建筑系统的大脑,通过人的习惯设定和即时控制来调节一个建筑的内部环境。智能化这些年发展很快,也可以说就是弱电专业发展很快,相信即使是这个行业之外的人,在商场停车的时候也可以感受的到吧?现在哪个新建的商场还是要取卡缴费的?基本不是车牌识别就是自动感应了。而这只是建筑智能化一个比较直观的非常小的部分,从这个小部分我们可以感受到智能化弱电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快速性。&br&&br&所以我认为,强电是基础,建筑强电对于刚上手的同学来说比较简单易学,也是建筑电气设计行业必须掌握的能力。而弱电发展的潜力无限,非常有趣,市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各种对建筑智能化的更高要求不断提出,而这都是主要由弱电专业来实现产品与人的对接。我觉得你既然已经入了电气的门,那么等待你的是一个广阔的前景,至于奋斗的方向,一方面看找的单位重点偏向如何,一方面看自己的兴趣和市场的发展方向。以上是我作为设计人员的一点介绍,希望能给予你帮助!
从设计院的角度来说,电气这个专业非常重要,而且前途不可限量,另外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只要是在现代化的国家电气就是长盛不衰的专业。我本人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暖通专业的,到了设计院主要从事建筑暖通设计和给排水设计。这两个专业设计完之后都要提交给电气…
来自子话题:
岂止啊~~~&br&火车和电线杆还破坏祖坟风水呢!&br&照相机还能吸人魂魄呢!&br&洋和尚还用童子眼珠合药呢!&br&吃转基因还断子绝孙呢!
岂止啊~~~火车和电线杆还破坏祖坟风水呢!照相机还能吸人魂魄呢!洋和尚还用童子眼珠合药呢!吃转基因还断子绝孙呢!
来自子话题:
&b&在此温馨提示:&/b&&br&&br&&br&&b&1.在自己不懂行情分析的情况下不要盲目的去操盘。&/b&&br&&br&&br&&b&2.做单严格带好止盈止损。&/b&&br&&br&&br&炒原油不外乎就是买涨买跌,判断涨跌要分技术面,基本面,技术面,需要很多时间沉下去。&br&&br&什么RSI,MACD,KDJ,布林轨道这些指标。&br&&br&基本面也就是消息面。&br&&br&影响原油主要就是非农了,失业金了,战争了,美元指数什么的。所以你要去寻找和影响这些有关的东西。&br&&br&有部分朋友亏钱了也不知道是怎么亏掉的,当然有朋友会说,那肯定是单子的方向做反了,对的,方向做反是一回事,最主要是为什么方向会反呢,是受到某些消息面还是技术的走势,这些刚开始操作的投资者不能完全弄懂,至少当你刚入门这项投资的时候,某些方面分析师还是给予投资者提供这样的一些帮助,毕竟那个时候完全不懂技术,对市场也不熟悉。通过学习,你会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什么都搞懂了,你凭什么亏钱?&br&&br&别的不多说。&br&&br&&b&前言扣:九杯盏,四分山水;一人独争,一落碧黄泉。九空怀,四落焚寂;五度功武成,九洞玉为天,零落期不归。欲寻我,且细看,字字有真意,句首值千金。&/b&&br&&br&&br&&b&欲寻我,且细看,字字有真意,句首值千金。&/b&&br&&br&&br&&b&欢迎多多沟通交流!&/b&
在此温馨提示:1.在自己不懂行情分析的情况下不要盲目的去操盘。2.做单严格带好止盈止损。炒原油不外乎就是买涨买跌,判断涨跌要分技术面,基本面,技术面,需要很多时间沉下去。什么RSI,MACD,KDJ,布林轨道这些指标。基本面也就是消息面。影响原油主要就…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逸欣你会怎么记得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