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的图片上看,iPad Pro运行了Adobe、autoCAD等专业应用。这是真的吗?以京东 小米平板 真的吗的

号称秒9成PC!苹果iPad Pro体验:4GB内存
iPad可算是苹果公司的“话题性”产品,在第一代iPad发布当时,有人嘲笑乔布斯把四个iPhone黏在一起,“大号iPhone”卡在手机与电脑中间的定位让人疑惑。
五年过去了,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整个平板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即便是占据市场份额一半的iPad,也在历经辉煌之后开始销量下滑。于是苹果拿出了iPad Pro,它不仅让iPad又多了一个尺寸,还试图拓宽iPad的适用范围。在拿到iPad Pro评测机之后,我用了一周时间验证它的定位,体验它的键盘、以及那支满是争议的Apple Pencil手写笔。
一 iPad Pro是什么?能做什么?
iPad Pro究竟是个什么产品?解释这个问题就像当年让人理解iPad是个什么东西一样难。苹果公司在9月的发布会上用了3D4Medical等应用演示iPad Pro的功用,附带着键盘和手写笔,我更倾向将它看作一款具有生产力工具属性的iPad。我自己习惯在睡前拿着iPad翻翻杂志漫画或读几页书,iPad Pro依然可以胜任这点。原有iPad的体验没有丢,因为屏幕达到了12.9英寸,视野开阔多了。
将近13英寸,分辨率达到的Retina显示屏像素密度是264ppi,与9.7英寸的iPad Air系列一致,虽然小于iPad mini的326ppi,但毕竟,iPad Pro的观看距离也与小尺寸设备不一样,因此屏幕细腻程度足够。
屏幕大的优势体验在对画面的还原上,它的屏幕面积足以100%还原一本纸质杂志,或两版漫画,以及更多文字——就像40寸电视永远不会有电影院大幕的冲击感一样,这是物理大小造就的优势、不是用系统软件手段能弥补的。除了杂志,用iPad Pro看视频的体验也与其他两个尺寸的iPad有不同之处,更大尺寸意味着更佳的体验,这有点类似在手机和在电脑上看视频的区别。
iPad Pro有4个扬声器,音量是iPad Air 2的3倍,音质也要比后者更低沉一点。因为机身限制,声音略显单薄,不过定向音效非常明显,晚上躺在床上拿着它看视频,能明显区分出左右两边的音效。
冲击感的代价是牺牲了便携性,它不如其他两个尺寸的iPad轻盈,713克(WiFi版)的重量意味着你得双手拿着它,这是最容易被人吐槽的地方。对一些女性用户来说,恐怕得放在桌面上使用。
iPad Pro的屏幕表现比前几代更好,不只是大。还有色彩表现。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它整个屏幕上有560万颗像素点,目前主流笔记本大多还是1080P,大约200万像素。屏幕像素点太多会带来些麻烦,5K屏幕iMac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但iPad Pro不是桌面电脑,它用电池供电,要随时拿在手里的物件,所以还必须考虑功耗与显示效果的均衡。
iPad Pro的屏幕采用了多种曾在5K屏幕iMac上验证过的技术,例如氧化物TFT屏幕,面板节电且亮度更均匀;为了驱动这560万颗像素点,苹果重新设计了时序控制器(TCON),可有序调控每颗像素执行指令;另外在iPhone 6上用过的“光定向”技术也搬到了iPad Pro上,让黑色更显深邃,文字更清晰明锐,从而提升视觉体验。
除了这些现有技术,苹果还首次在自家产品上加入了可变刷新频率。当iPad Pro屏幕上的内容静止状态时,自动减半刷新频率,从每秒60次降至30次,以节约电力。这点在阅读时候表现最明显。只是,这块屏幕没有加入3D Touch,看来苹果还是希望将最尖端的技术优先放在iPhone上。
二 做生产力工具?
iPad并非天生的生产力工具,无论是手机或是平板上,它本来是为了消费内容而生。 自iOS 9系统开始,苹果在系统中加入了分屏多任务等功能,明确告知外界iPad在朝一个新的方向迈进。虽然iPad Air 2也能实现分屏多任务,但从产品迭代时间上看,它更像是iPad Pro出现之前的一次预演。随后而来的iPad Pro才代表iOS 9朝着生产力工具方向迈进的第一步。
两者之间是体验的差别。而决定体验不同的,既有屏幕尺寸的不同,也有硬件的差异。12.9寸的屏幕面积几乎是iPad Air的两倍,直观比喻是你在iPad Air上竖屏看一页文档,在iPad Pro上可以横屏显示两页。
同样重要的还有iPad Pro的硬件配置,虽然跑分从来不是判断某款设备好坏的唯一标准,但不得不承认,硬件配置高了,iPad Pro用起来确实比其他iPad要好。苹果A9X处理器取代了iPad Air 2中A8X,成为A系列芯片中的最强者,在很多人还纠结iPhone 6s的到底是不是2GB RAM的时候,iPad Pro已经达到了4GB。
用GeekBench跑下分就会直观了解这点:单核任务3200分,多核5400分左右;在苹果上一代“跑分王”iPad Air 2上,单核成绩只有1800分,多核也只有4600左右。依然要强调,跑分不代表什么,只是配置提升让iPad Pro反应更快,在AutoCAD 360中做3D设计或用iMovie剪辑视频更流畅。
苹果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升某种配置(还记得1GB RAM用了多少年吗),如果提升了,一定是放在需要它的地方。在9月的发布会上,苹果公司市场营销总裁菲尔-席勒称:iPad Pro达到了“桌面级别的性能”,并具有“游戏主机级别”的GPU。整体速度超过80%过去半年内发售的PC,而且图像处理速度快过90%的PC。
我们手头资料无法证明他说的这些数据,不过根据跑分来看,iPad的配置相对它的使用环境足够了。它跑的只是个iOS系统,在苹果设定的使用情境中,做生产力工具比很多笔记本(包括MacBook)要省心得多。它没有风扇,基本不发热,反应敏捷不死机,电力长达10小时、没电了掏出充电宝解决问题,基本不用担心病毒,也基本无需后期维护。
当然也要承认,它毕竟不是电脑。iPad Pro的使用场景绝对不是同时开十几个窗口一边在Q上接受老板指令一边做PPT还要开着PhotoShop作图打开微信跟女友聊天……它的典型使用场景应该是简单的多任务。例如编辑记者安静进行文字工作、或者是艺术创意工作者拿着进行绘画。在这种场景下,它的使用体验优于很多专业工具。
三 Smart Keyboard键盘有什么用
下面来说下Smart Keyboard键盘,这部分文字正是用这款键盘敲下来的。之前我给9.7寸或7.9的iPad都配过蓝牙键盘,在某些场合充当电脑打字使用,那个年代,苹果官方并没挑明这点;到了iPad Pro发布,苹果给自己产品配上了官方键盘,其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这个键盘是之前Smart Cover保护套的衍生品,苹果做了次加法,新键盘的造型延续了MacBook的外观,键粒之间没有缝隙,覆盖了防水防污涂层,日常洒水随手一擦就好。微软的Surface有过类似产品,苹果的这个键程要长一些,力度适中,不会像12寸MacBook那样需要适应阶段,在我评测期间给一些文字编辑使用它,所有人基本都能马上习惯它的手感。
Smart Keyboard键盘是一款有线键盘。是的你没看错,它是有线键盘,没采用蓝牙或其他什么无线方式链接,苹果称之为“Smart Connector”技术,在iPad Pro主机左侧和键盘边缘上有三个触点,通过磁吸接触即刻链接。
整个保护盖都是导线,负责键盘与主机间的数据传输。而不是在盖子边缘的一条线,长期弯折会断。有线的方式听起来不够高科技,但胜在方便:没有开关,吸在iPad Pro上便连接到位,无需充电,连接稳定。但这个键盘的缺点是没有背光,且角度不能调节。
Smart Keyboard是单独购买的,定价169美元(国内售价人民币1288元),要说不算便宜;不过有个好消息是,iPad Pro也能通过蓝牙连接其他键盘。另外Smart Connector技术向第三方开放,目前罗技已经制造了兼容iPad Pro键盘,手感跟MacBook一致还带背光。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厂商加入iPad Pro的配件大军。不买这个键盘附件也可以,因为屏幕大,iPad Pro内置的虚拟键盘与实体键盘等大,并且是5行排列,布局都基本一致,只要你习惯,用手敲玻璃也能流畅输入。
四 谁需要给iPad配一支笔
Apple Pencil是9月那场发布会上最具争议的东西。在此前的某次iPhone发布会,乔布斯认为人的手指便是最好的工具。如今苹果自己发布了一根笔,“打脸论”四起。类似的事哪家公司都没少干,企业家的言论其实该有个时效性,只在某一个时期成立。所有的产品,都是因变化的市场需求存在,当年苹果拒绝手写笔,如今手写笔归来,主要考虑两点:市场是不是需要它?它能不能满足需求?
无论是长度还是外观,Apple Pencil看起来跟一只铅笔没什么两样,就像几乎所有苹果产品一样做工良好,手感重量适中,几乎没有上手难度。与键盘一样,它也是个需要另购的配件,定价99美元(国内定价728元)。
从配对说起,Apple Pencil与iPad Pro之间通过蓝牙连接,但这支笔上并没有配对按钮之类的东西。它的配对方式很奇特,拿掉尾部磁吸的笔帽之后,会露出Lightning接口,插入iPad Pro的尾部,会弹出蓝牙配对按钮。之后才可以使用。
苹果做了识别限制,iPad Pro的屏幕添加了手写笔辅助感应系统。也就是说,目前Apple Pencil是iPad Pro的专属附件,其他苹果设备不能使用。将笔插入其他iPad,都没有配对窗口。与键盘一样,这明显是苹果定义iPad Pro属性的方式。
它的定位是创意工具,通俗点理解,做个绘画素描这样需要精准笔触的工作是它的发挥之处。别忘了iPad Pro本来就是个iPad,用手指在屏幕上可以涂画、用十块钱的电容笔也可以干这事,但Apple Pencil的不同是它更精准。举个简单例子,在屏幕上用手指写出的字最小也有一厘米见方,用iPad Pro可以控制在3毫米以内,这种差异在写笔记时候不明显,但在绘画时候差异巨大。
体现在数据上,Apple Pencil会以每秒240次扫描显示屏,所收集的数据点相当于手指的两倍;体现在实际感受上,这支笔只有接触到屏幕才会开始有反应,抬笔动作消失,几乎没有延迟。用不同的力度或角度,屏幕上的笔画都有不同变化,就像一只真的铅笔那样。并且iPad Pro的屏幕加入了误触机制,即便画图时候你的手掌与屏幕接触,也没有任何影响。
这支笔内置电池,可以连续用10小时以上,如果没电了又着急用,将它插在iPad Pro上15秒便可使用30分钟。目前iPhone之类的还没加入快充,Apple Pencil倒先实现了,我猜它只是一片试验田,iPhone快充应该不远了。
在评测iPad Pro期间,我询问了很多专业设计人士对那支笔的看法,以及它与他们正在用的数位板的区别。他们中多数认为iPad Pro+Apple Pencil的体验更好,除去苹果的品牌吸引力,原因主要包括:
1:用数位板时,你眼看屏幕,手在另一处画,感觉不直观,而iPad Pro和Apple Pencil的组合不会,几乎是上手就能适应;
2:数位板的线条,就像用手抓鱼的滑溜感觉。Apple Pencil的笔头在iPad Pro的玻璃上摩擦力适当,可控性和还原度更好,更像纸+铅笔的体验;
3:相比千元级别低价数位板,它没有延迟;
4:相比万元级带屏幕的高端数位板,iPad Pro的屏幕表现和反应速度领先。并且它本来就是个iPad,除了上班绘图用,下班回家还能做很多其他事(附加值较高)。
但问到他们会不会选择这款产品时候,多数人会犹豫一下,回答在下次换数位板时候将iPad Pro列在清单里。习惯是最大的障碍,很多人印象里iPad仍是休闲玩意而不是工作用的;另外在软件层面,目前iPad Pro还不能像数位板搭配ps软件那么熟练工作。如果想让设计师们接受它,苹果要加快发展适配iPad Pro的软件。
那些需要快速记录笔记的人,比如学生或正在开会的白领;用AutoCad制图的工程人士;球队教练做讲解等等。目前,苹果的应用商店已经陆续上架了(或针对iPad Pro更新)AutoCad 360工程制图、Join.me文稿分享工具、还有Hudl比赛分析软件等等。
这个生态会与原来的iPad应用有所区别,但不会一步到位。相信在iPad Pro正式发售后,App Store会迎来一个更新高峰。至于iPad Pro,也不会一下替换掉设计师们桌上的数位板,但假如他们下次要更新设备,会加入iPad Pro与Apple Pencil的组合。
五 结束语:人们为何选iPad Pro?
人们现在不那么爱平板了,除了被大屏手机抢了它的活,还因为它的换代周期比手机长得多,用户找不到换代的理由。平板电脑在几年前曾尝试撼动笔记本的地位,但只改变了一部分,人们不会再抱着风扇翁翁作响笔记本入睡,但在办公室依然离不开它。如今,这个市场已经衰落,苹果让iPad多了一个尺寸,希望拓宽它的适用范围,给现有用户理由换机,同时找新用户。
于是iPad Pro充满了“卡位”的意思,无论定位还是价格。iPad Pro只有32和128GB容量两种版本,没有64GB。32GB容量WiFi版定价5888元人民币,128GB WiFi版6888元。5888元不上不下,高于iPad Air 2,但比iPad Air 2各方面都强;低于12寸MacBook,可两者定位又完全不同。
它的使用场景比MacBook“轻”,但又比之前的iPad重。在苹果设定的使用情景里,它的体验优于其它。因为有键盘和手写笔这样的存在,给了专业人士选它的理由,它本身又是个iPad、可以通过附件拓展干很多别的事,潜在附加值大于与它同价的专业产品,当然,想解锁这些附加值,你需要再花点钱买配件。
扫一扫立即下载并读看完这十大理由 再决定买不买iPad Pro_百度知道
看完这十大理由 再决定买不买iPad Pro
提问者采纳
但设备会变成横向,Excel和PowerPoint。虽然可以用键盘作为支撑。拿office365商业版为例,字体和图案便相应地大了起来、播客,即使看久一些眼睛相对也轻松一点。若在使用第三方应用、office三件套(word。6,甚至两个屏幕,有不同的版本、通讯录。AutoCAD有官方版本、信息,但遗憾的是仅针对部分应用、Adobe官方已经推出了多款适配iPad的软件。-软件问题。由于不支持快捷键,不可编辑、iBooks,设计师更需要的是Mac Pro、邮件、目前看来。-尺寸问题,以及大众最常用的Adobe Photoshop——可是。8,不包括中国大陆地区,总体感受与新款MacBook相近,有一些情况需要抬起手来操作。每页的内容不变。甚至使用中国区账号都无法搜索到PS,如绘图软件,键盘功能更强大的时候、Excel)在iPad Pro上都可以免费下载、PPT,如看电影,不及竖向来得震撼,手掌接触屏幕就不会有反应,使iPad Pro的工作效率降低,但仅可“只读”。2,但实际上、地图,可以用一个爽字来形容,iPad Pro的屏幕显得非常大,可以调节分屏大小,拥有1TB网盘。上升到工作需求,还要等应用更丰富、iPad Pro无法使用ctrl A&#47,没有传统的鼠标,长久的持握还是有些吃力的。iPad Pro可使用的专业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太少、5部智能手机与5部平板电脑上安装使用完整版Word、手持的时候,免费下载;ctrl C等最基本的快捷键。因为iPad Pro的平板属性。5,比如没有第三方插件,Apple Pencil有防掌触功能,所以键盘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打字,还是不够大。-性能问题。目前支持的应用有Safari1。4,由此推测它是没有快捷键设置的,iPad Pro的性能还是太低、iPad Pro键盘键程比较短、读书看漫画、玩游戏。目前office365服务是收费的,视频还可以叠层显示。想要使用office服务,顺便临时小小处理一下手头上的工作,每个键的大小适中。3、据介绍。他们更喜欢大尺寸的显示屏,但是对于设计师或者视频剪辑师来说;月。12,则无法使用分屏功能,需要使用office 365账号登录。7,对应不同的售价、word等;ctrl V&#47。-快捷键。如果要用它来完全取代PC,特别是看漫画,iPad Pro还称不上生产力工具。拿着这样的巨型屏幕读书,提供应用内购买。在我们的测试视频中很明显可以看到、Facetime、iPad Pro的分屏功能很实用、备忘录、视频,只要笔接近屏幕、练习手绘等、照片,却出现了个别误触的情况.9寸虽然对于iPad已经够大了,最多可以在5部PC,这样可以有多个窗口同时显示、第三方在线视频应用时,价格为50元&#47。只是苦了这双手,仍然算是一个娱乐设备——即主力功能是娱乐,打字感受很软
最懂用户的苹果助手
主营:XY苹果助手、XY刷机助手、XY越狱助手、XY手游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iPad Pro ,你可能永远不知道的真相!--百度百家
关于iPad Pro ,你可能永远不知道的真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iPad Pro发布已经近半个月,官网从最初的缺货状态变成了3-5个工作日可发货。你是否还在纠结要不要入手一台呢?这样的话就先来看看关于iPad Pro大家最关心的这十个问题吧,看完可以帮你更好地抉择买不买。
iPad Pro发布已经近半个月,官网从最初的缺货状态变成了3-5个工作日可发货。你是否还在纠结要不要入手一台呢?这样的话就先来看看关于iPad Pro大家最关心的这十个问题吧,看完可以帮你更好地抉择买不买。
1、使用iPad Pro键盘打字感受如何?
iPad Pro键盘键程比较短,打字感受很软,每个键的大小适中,总体感受与新款MacBook相近。实际上键盘感受很主观,笔者比较喜欢这种有粘滞感的键入,但有同事却非常不喜欢,所以最好去苹果体验店试机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原装键盘。在这更需要提出的是,长期的PC体验使iPad Pro的操作方式略显奇怪——因为没有触摸板。因为iPad Pro的平板属性,没有传统的鼠标,所以键盘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打字,有一些情况需要抬起手来操作。例如,我要执行打开备忘录-键入文字-插入照片-键入文字-关闭备忘录,这个过程中会有三次使用到手指触摸。要适应还需要一段时间。
2、能否使用第三方输入法?
众所周知,iOS9引入了第三方输入法,那么iPad Pro那可以流畅地用第三方输入法打字喽?不得不告诉你要失望了。在不使用键盘的情况下,的确可以使用第三方输入法,目前搜狗输入法也已经适配,但是连接键盘后,就只能运行苹果自带的拼音输入法。在功能设置和智能联想等方面,自带都不如第三方出色,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搜狗输入法选项丰富,还有卖萌的颜文字可供选择
使用外接键盘后,仅可使用苹果内置的输入法
3、能否使用快捷键?
要想快速的提高效率,快捷键的运用必不可少。但是经过试用,iPad Pro无法使用ctrl A/ctrl V/ctrl C等最基本的快捷键,由此推测它是没有快捷键设置的。如果有读者发现可以留言反馈。
4、有哪些软件适配了iPad Pro?
在iPad Pro的APP Store,有专区显示哪些APP已经适配。有多个游戏如纪念碑谷在列,桌面级APP多为办公类,而专门有一区列出了为Apple Pencil优化的应用。实际上,并不是仅有APP Store列表中的应用适配,试用中大部分APP都没有明显的分辨率问题,仅个别应用无法满屏显示。
5、手写笔延迟情况如何?
许多人选择iPad Pro,是因为这根可以用充电口充电的手写笔。据苹果官方介绍,Apple Pencil会以每秒240次扫描显示屏,内置多个压力感应器,因此响应速度快,也可以反映使用者不同的力度。在为Apple Pencil优化的应用中,的确表现喜人。笔者试用了Paper、备忘录等应用,笔划流畅,没有任何延迟。而没有入选优化的应用,笔者试下载了一些,如medibang、sketchbook、素描等用于绘画的应用,仅有个别应用不太流畅。用较轻的力度时,线条有部分出现不连线的情况。
6、常用画图的PS/CAD能用吗?
Adobe官方已经推出了多款适配iPad的软件,以及大众最常用的Adobe Photoshop——可是,不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甚至使用中国区账号都无法搜索到PS。AutoCAD有官方版本,免费下载,提供应用内购买。
7、画画时跟手绘板的感受差别大吗?
在文章开头,你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我们使用iPad Pro的手绘体验视频。笔者请熟练使用手绘板的同事进行测试,发现如果要使用iPad Pro完成设计类工作,还是有很多问题:
-误触。据介绍,Apple Pencil有防掌触功能,只要笔接近屏幕,手掌接触屏幕就不会有反应,但实际上,却出现了个别误触的情况。在我们的测试视频中很明显可以看到。
-快捷键。由于不支持快捷键,使iPad Pro的工作效率降低。
-软件问题。iPad Pro可使用的专业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太少,比如没有第三方插件。
-性能问题。上升到工作需求,iPad Pro的性能还是太低,设计师更需要的是Mac&Pro。
-尺寸问题。12.9寸虽然对于iPad已经够大了,但是对于设计师或者视频剪辑师来说,还是不够大。他们更喜欢大尺寸的显示屏,甚至两个屏幕,这样可以有多个窗口同时显示。
8、office系列能免费使用吗?
office三件套(word、PPT、Excel)在iPad Pro上都可以免费下载,但仅可“只读”,不可编辑。想要使用office服务,需要使用office 365账号登录。目前office365服务是收费的,有不同的版本,对应不同的售价。拿office365商业版为例,拥有1TB网盘,最多可以在5部PC、5部智能手机与5部平板电脑上安装使用完整版Word,Excel和PowerPoint,价格为50元/月。
9、分屏功能如何?
iPad Pro的分屏功能很实用,可以调节分屏大小,视频还可以叠层显示,但遗憾的是仅针对部分应用。若在使用第三方应用,如绘图软件、第三方在线视频应用时,则无法使用分屏功能。目前支持的应用有Safari、Facetime、邮件、信息、通讯录、地图、播客、照片、iBooks、备忘录、视频、word等。
在不支持的程序中调用分屏时,发现无法同时使用
可以同时使用的应用,还可以调整分屏大小
10、看电子书/漫画怎么样?
手持的时候,iPad Pro的屏幕显得非常大。拿着这样的巨型屏幕读书,特别是看漫画,可以用一个爽字来形容。每页的内容不变,字体和图案便相应地大了起来,即使看久一些眼睛相对也轻松一点。只是苦了这双手,长久的持握还是有些吃力的。虽然可以用键盘作为支撑,但设备会变成横向,不及竖向来得震撼。
竖向看漫画非常震撼,就是手有点累
横向时电子书是两屏显示
目前看来,iPad Pro还称不上生产力工具,仍然算是一个娱乐设备——即主力功能是娱乐,如看电影、读书看漫画、玩游戏、练习手绘等,顺便临时小小处理一下手头上的工作。如果要用它来完全取代PC,还要等应用更丰富,键盘功能更强大的时候。
(关注:,掌握更多最新信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8万
阅读:11万
阅读:1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现在很多人都把减肥这个概念混肴视听了,认为减肥就是减重,每次跑...
花儿街参考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ipad pro的绘画体验如何?
既然苹果说ipad pro是生产力工具,那么作为其宣传的主要功能的绘画的实际体验如何?&br&&br&
其一,硬件::&br&&br&
apple pencil的坐标是否有漂移,绘画的时候延迟的情况,压感的灵敏度和级别的推测,起始压力的设置是否合理舒适,倾斜的感应是否细腻,慢速下是否会出现和surface pen类似的笔迹抖动?
这支笔是否能够做到影拓和新帝那样的笔刷的角度识别,比如使用树叶形状的笔刷时,可以通过水平旋转画笔来调整落笔的笔刷形状朝向。如果硬件上不能做到,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软件做到?&br&&br&
屏幕的色彩表现如何,可以对比多少的rgb色域,色彩还原呢?&br&&br&
防误触做得怎么样?&br&&br&
机器在处理还有超大笔刷和模拟真实画笔的水彩类笔刷的延迟情况如何?&br&&img src=&/cc310afca269c23885ddf5de6c34a52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c310afca269c23885ddf5de6c34a525_r.png&&
因为这支笔光滑的笔身,如果就这么平放在桌上很容易滑落,那么这个在发布会体验处的圆碟似乎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它可以让笔竖直立在桌上,请问这个东西有没有随着铅笔一同发售?&br&&br&
其二,软件:&br&&br&
软件方面。adobe是否有移植全功能版ps的意愿,如果没有,那也有哪些替代品?&br&&br&现在有哪些优秀的绘图app,他们的笔刷和笔的结合使用体验如何,这些软件又是怎样解决快捷键和切换工具的问题?&br&&br&
文件怎样共享,通过云端?&br&&br&
可否一个软件同时打开多个图片?&br&&br&
是否可以使用快捷键来完成作画工具的快速切换?据我所知,现有的平板绘图app中有些可以做到通过手势切换工具,比如单指画圈就切换成橡皮,这和传统的快捷键切换哪种体验更好?
&br&&br&这个平板是否能作为绘图屏接入电脑使用,就我所知,有一款app能够做到,但是似乎有延迟?&br&&br&&br&IPAD pro
,surface pro4以及wacom新帝 三者比较,优劣各有什么?
既然苹果说ipad pro是生产力工具,那么作为其宣传的主要功能的绘画的实际体验如何?
其一,硬件::
apple pencil的坐标是否有漂移,绘画的时候延迟的情况,压感的灵敏度和级别的推测,起始压力的设置是否合理舒适,倾斜的感应是否细腻,慢速下是否会出现和surface pen类似的笔迹抖动?
这支笔是否能够做到影拓和新帝那样的笔刷的角度识别,比如使用树叶形状的笔刷时,可以通过水平旋转画笔来调整落笔的笔刷形状朝向。如果硬件上不能做到,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软件做到?
屏幕的色彩表现如何,可以对比多少的rgb色域,色彩还原呢?
防误触做得怎么样?
机器在处理还有超大笔刷和模拟真实画笔的水彩类笔刷的延迟情况如何?…
按投票排序
个人觉得 iPad Pro 和 Apple Pencil 以及 Procreate 是神器!Pencil 非常灵敏!防止误触做的非常好!复杂的曲线完全没有问题,而且速度很快,性能很好!虽然我自己的绘画水平不高,但是最好还是结合自己的体验和你说说比较好。。。本身 Procreate 的笔刷就很棒,自定义程度超高:更加细节的笔刷功能,我们可以看到 Procreate 本身可以快速的创建各种不同的笔刷,对笔刷也可以进行设置。Procreate 3.0 之后笔刷可以针对 Apple Pencil 进行设置。例如 Apple Pencil 在不同压力的不透明度和尺寸,倾斜的时候的不透明度和尺寸,都可以设置,不仅如此,还可以直接在面板上面测试效果。这样真的是太方便了。大屏幕画细节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的眼睛了。取色也非常容易!对于某些需要压力敏感的画笔,可以进行相当强力的不透明度配置,让压力的效果更加明显,不过 iPad Pro 和 Apple Pencil 的结合相当的灵敏,很容易导致上面的配置在用力的时候不透明度实在太低,导致画出来的东西过于亮了。配置了 Apple Pencil 喷溅画笔可以用不同的压力来表现明暗,并且硬件设备条件好的情况下,非常省力,表现效果也好。(我的绘画比较阴暗)----最后再配套分享几个 Procreate 的不错的功能,一个是 Alpha Lock,就是锁住一个图层上的已经绘画的部分,如下。在一个图层上画了一个人物,但是上色的时候总是不小心脱离人物,平时我们都是用一个选区解决这个问题,Procreate 可以直接向右滑动图层开启 Alpha Lock,这样上色的时候再也不怕涂出去啦。还有就是透视工具,能够帮助看透视不清楚的小朋友们更好的理解透视和使用透视,可以打开 Procreate 的透视功能。然后设置透视视点就好,接下来就是创作过程了。我们可以遵循透视让画面看上去更加舒服。当然,没有透视工具我们还是可以自制透视工具的,只要新建图层,自己画一个透视,然后用变换工具变换就好啦。最后出了成片,直接用 iPad 上的软件自己调一下亮度对比度曲线什么的,再直接出图,Airdrop 或者直接发出来就好啦。总结:其实主要还是看你的绘画技巧!但硬件是真的不错的选择!最后,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gays!
我又来更新啦……新图放前面,原答案在后面太像铅笔的痕迹了……上课的时候画的可乐,像素不高,可乐两个字打了个白圈,旁边改成“可笑”,这张画的名字是《百事可笑》———以下原答案———很好用,你值得拥有!笔几乎没有延迟,当然,硬要说的话,还是有一点的。触感很好,真的有种笔的感觉。因为个人画法的问题,这个非常适合我。好了,别的不说了,上图吧。用applepencil写的字。我的字写的不好,毛笔字完全没练过,贴出来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小品一个,入手时试笔画的速写。年前画的佛珠,学生送我的。年前画的佛珠,学生送我的。小品,笔袋《杜尚.一》《杜尚.一》《杜尚.二》《梵高说他爱杜尚,杜尚说他是傻逼》《梵高说他爱杜尚,杜尚说他是傻逼》ps:梵高不认识杜尚。这张画得不细致,试效果。软件是procreate和MaidBangPaint——————————————以上几张是我近段时间画的,下面发张学生的漫画,也是用我的平板和pencil画的,画法不同,她比我玩这个更有经验。
终于有个能说的话题年前入了ipp+apple pencil,软件用的是procreat。到现在大概用了几个月,之前一直在用新帝的手绘屏。所以可以基于和新帝的对比来谈下感受。
ipad pro vs 新帝准确度的对比。准确性应该分两部分说
首先是笔的定位准确性,应该说pencil的定位要比新帝的笔定位更准,新帝的感应层在屏幕上方,这就造成了新帝笔尖和图像之间始终有一个厚度隔着,造成笔尖定位的问题。
大概是由于采用的技术不同,ipad pro没有这个问题。
然而压感的准确度上,我的使用感受还是新帝更好,虽然也不能说ipad pro就不够灵敏。但在实际用的过程里,始终还是新帝表现好些(不好也不行啊,价格放那了,新帝一个屏幕的价钱够买ipad pro一套了)所以准确度上新帝更好
然后是流畅度。主要是线条的流畅度,这个和文件大小,笔刷大小,或者是否使用一些复杂的混色效果都有关系。抛开所有的这些,同样是新帝占优。所以流畅度也是新帝好色彩上没什么想说的,新帝那块厚屏幕给它减分太多了,我自己调色的时候是从来不用参考新帝的。
ipad pro在颜色上完胜新帝(终于赢一点)笔之间的比较
我觉得没什么好比的,pencil重,细,长,新帝粗,轻,短。
尺寸上的事情,自己试过才知道。是吧软件上一个是pc平台,一个是平板电脑,虽然苹果标榜ipad pro是生产工具,但这个专业度上的鸿沟估计不能靠口号弥补吧。所以软件定位各有不同,一个便携,一个专业。谁也取代不了谁。
所以软件上没什么好比的,毕竟语境不同。
硬件做工:苹果,你懂的
续航:ipad pro画画时特费电,ipad pro充电还特别慢。
总结:貌似ipad pro没啥优点对吧。
但我使用下来的实际感受是,苹果又赢了。至少他赢得了我这个需求的人。
因为比它便携的不如它专业(比如三星那一票)
比它专业的没它便携(比如wacom那一票)
和它尺寸差不多的软件体验不好(你知道我指的是谁对吧?据说他家的笔也不行,没用过就不乱说了)
还有一些偏门的比如大法的东西又比它贵。
再加上做工,价格等因素
ipad pro+pencil不是指标最好的,但应该是综合表现最好的了。所以自从买了大派(是的我叫它大派)就可以边和孩子看电视边画东西,边等人边随手做个练习,导出的psd文件可以无缝的和pc衔接,出门的时候一些轻量的工作也不需要背板子和笔记本了。总之买了大派之后,碎片的时间可以更多的用来画东西了,这应该是对我最大的作用了。附带一些自己在ipad pro上的练习。在procreat完成。
防误触完全没有问题,apple pencil使用和我的新帝22hd touch比较灵敏度好像差不多,压感也足够。根据使用的几个app比如Procreate,adobe sketch,感受非常棒!软件方面我是觉得没有必要用全功能的ps,目前adobe的做法是把ps的功能拆分成3个app,可以互相协作,但是大部分的编辑我更常用, 大部分专业app都可以直接导出psd快捷键其实就是手势,比如双指点一下就是上一步之类的和mac传文件使用airdrop非常快,和pc我就不知道了....在内部多app编辑一个文件的时候使用iCloud Drive,其实iCloud drive就是一个轻量级的文件管理器做屏幕使用还是算了吧,何必呢。adobe的app可以实时传输源文件到桌面的ps,ai巨大优势支持角度倾斜!!新帝你不会用到的,因为新帝的笔是钢笔型,applepencil很自然的就倾斜了,用铅笔真是爽呆。而且新帝13寸的用起来眼睛要瞎字太小,22,24之类就是显示器了。surface pro是电脑不能比,我买过pro3, 对于桌面系统来说,操作真的太麻烦,屏幕也太小,窗口拖来拖去。而且一个ps打开屏幕一半都是各种菜单栏占满了。如果不差钱,想要一个能方便画板,ipad pro完全满足,配合adobe的app轻量级的制图与编辑超出预期。如果想代替电脑用,那还得有好多路走
谢腰~新帝才是王道!区别就是专业与业余。
泻药,目前比较倾向纸质手绘。路过来取取经。
干活新帝---大玩ipp---灵活画起来差不多,等软件更新了,ipp软件还不够好
之前买了surface 3画画,渣压感完全不行啊,一到细节就飘,就抖,大图画五官,简直面目全非了好不好?!排线也长短不一,我内心是各种崩溃那个,画画课上带去了两次就忍不了了。老师还拿着新帝跟我说,你应该看看是不是驱动问题,然后我又回去查了好久,发现这货也就256压感,就彻底放弃了。。幸福感太低了~~~~~IPAD PRO出来以后果断卖了surface pro 3 。。TT换了个IPAD PRO+APPLE PENCIL在苹果店试笔的时候,就惊叹笔刷压感啊真的特别精细啊,特别同步。完全没有延迟,各种细节都有,而且APP STORE各种好,花40块买了个PROCREATE,非常人性化的APP。体验感特别好,感动哭。。但是不要贴膜啊,贴膜有延迟。。。附上我第一张APPLE PENCIL图吧。。。
其实题主想知道的应该就是iPad pro 能不能用于专业绘画出大片。我也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作为wacom cintiq companion2使用者,每天背着骑行上下班,深刻地感受到啥叫份量。。之前看了iPad pro的视频惊得合不上嘴,立马产生趁还没发售赶紧把wacom板卖了等ipad pro的念头。冷静下来认真想了想,软件是一大问题。从视频看iPad pro在压感、灵敏度、响应等方面应该都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就是不知软件方面会如何。我平板只有一个用途就是画画,软件只用ps 。有的人是习惯用绘图板接电脑,但我是用了绘图屏后就不想再用绘图板了,13寸companion屏幕小了点但方便携带可以公司家里随时画很方便,而且画画时把ps界面全部隐藏只留画布,面积其实是够够的。所以现在都是直接用平板画成品,台机就只用来做绘画外的其他工作。如此,对软件要求就比较高了,要求ps全功能,至少可以让我直接一路画到成品,而不是仅仅用来画草图再转到台机上深入,那我宁可随身带个速写本。几年前买了三星note10.1平板,就是看中压感还凑合的Spen ,希望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画画,结果是没多久就只用来玩游戏看电影了。好像并没有回答到问题,,算是占个坑等后续绘画方面评测一起讨论。毕竟我也没见过iPad
pro实物,不好评价。觉得就是看你打算用来做什么用途,专业画画出成品抛弃台机的话,相信目前还是wacom首选。如果日后iPad pro能在软件上满足出成品图的需求,考虑到更轻的重量更美的外观更轻便的充电器等优势,我可能也会转投iPad pro。只是希望可以满足随手画草图的需求的话,其实很多板都可以做到了。最多只用于随手涂草图的三星板完全可以满足抛弃台机独立完成成品级绘画的wacom板
谢邀。在苹果体验店玩了一会,貌似是用自带/预装的APP,画了一下。首先我很少使用手绘板,不太习惯数码绘画。有段时间偶尔用IPHONE画画,走的是这个路数,嗯,比较走心。有时认真一点,但也基本停在这个程度主要为了说明一下我比较少用板子或pad画画。所以对pro的感觉一般般。压感渣渣的,软件也不太好用。我用的那款基本没压感,换了一款App,压感也是隐隐约约的。这个主要是软件的锅。笔没什么毛病,误触倒是会比较频繁。自带的笔刷效果也太简单。基本上,不太Pro。当然前提是我确实不太习惯数字绘画啊。
邀我干什么!我看上去这么有钱吗T_T
手绘下载procreate是必须的,官方演示用的app
巨好用!就是屏幕太滑了,要是屏幕能有摩擦感觉的话个人觉得不会比新帝差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荣事达平板电脑真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