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拉松5公里马拉松专业级水平

“最受伤马拉松” 不只是一个笑话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08:41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周,因为一组数据和一块肥皂,广东清远赛“红了”。
一组数据是,近2万人参与的比赛中,参赛者接受救治多达12208人次,送院治疗17人,危重症5人,3人入住ICU,2人进入心内科;一块肥皂则是,主办方将体育饮料、香蕉和固体肥皂一起给选手,由于进口的肥皂没有中文说明,很多人误认为是补充能量的食品,不幸“中招”。
但在上述网友看来是个笑话的事儿,其实很可能威胁到参赛者生命。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记录在册的马拉松赛事有51场;2015年即猛增到了134场。但在火爆背后,类似清远马拉松赛上的情况却时有发生,甚至有参赛者在比赛中猝死。《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发现,过去一年中,至少发生了5起马拉松参赛者猝死事件。
今年27岁、家住上海的东哥(化名)去年参加了两场马拉松赛,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不少马拉松赛在补给上很不人性化,“比如去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后30公里补给的食物就很少,其实最后10公里最需要补给,否则就容易造成低血糖休克。”
在急救专家看来,包括马拉松赛在内的公共活动猝死事件频发,很可能是现场抢救设施不到位导致的。背后,既有活动主办方在组织管理上的经验不足,也从侧面显示出,国内部分马拉松赛事在运营上的“捉襟见肘”。
那些被吐槽的马拉松赛
意外“走红”的清远马拉松赛已经被网友评为“最受伤马拉松”。就连日本网友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是险些赔上性命的马拉松,可以竞争历史上最残酷极限马拉松。”
当然,清远马拉松赛并不是唯一遭到吐槽的国内赛事,去年在大连举行的马拉松赛也备受质疑。
有网友发文称:“它的起、终点设在冷清的金石滩,全程都需要沿着与轻轨线平行的公路跑。整条赛道都位于新开发区,完全没有名胜可看。更糟的是,沿途基本没有居民区,能给选手加油打气的观众只出现在几个点。”
更奇葩的是,发令枪响后,当参赛者蜂拥冲过起点拱门后,很多人才发现,拱门上的电子钟根本没动。当参赛者冲过终点线时,那个钟仍然没有显示,很多没戴表的人,连自己跑了多少时间都没法精确计算。
事实上,比较正规的比赛除了起、终点外,每隔5公里都铺有计时地毯,方便选手赛后分析自己的分段成绩,又可以防止有人作弊,例如抄近路、搭车等。
2013年的北京马拉松还引发了“如厕风波”。由于赛事组织者设置的流动厕所和公共厕所数量不足,不少选手只能在比赛中“就地解决”。不少网友调侃:“最后的冠军,属于最能憋的那一个。”
2014年昆明举办马拉松赛当天,气温高达30℃,比赛照常举行,但十公里项目中竟然没有用水点,参加比赛的业余选手只能捡前面职业选手剩下的矿泉水解渴。在1890米的海拔和酷热的环境下,共有10名参赛者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其中1人死亡。
相比之下,国外不少马拉松赛事在组织管理、参赛者体验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我在韩国庆州参加马拉松比赛时,会有一队穿着朝鲜族传统服装的舞蹈演员在赛道边跳‘甩头舞’给跑友们加油,终点附近还能听到《悠长假期》的主题曲。”跑友Corrie对本报记者说。在她看来,不少国外马拉松赛事的“文化性”很强,组织管理也更严密。
此外,海外的马拉松赛都会有专业人士对赛事进行风险评估,组织方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和安全风险;在线路设计和时间安排上,组织方也需要尽量减少对居民日常交通的影响。
如何对付“第一杀手”
有没有人在赛道边跳舞是其次,在专业人士看来,医护及急救功能的缺乏恐怕是国内马拉松赛事最大的隐忧。
根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中,国内跑马发生了至少5起马拉松参赛者的猝死事件,这还不包括其他的身体不适、急性抢救、组织混乱事故。
“日本东京马拉松赛是全球最安全的,目前已经连续七年‘零死亡’,这直接得益于他们的专业级急救团队,及时采用了CPR(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设备)这两大最有效的救助方式。”AED设备供应商日本光电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日本的马拉松文化非常成熟,每年举办的各类赛事接近3000场。在过去的23场中,共有54人发生心脏骤停。在配备了专业应急医疗团队的比赛中,进行CPR救助的,30人中有10人成功获救;同时采取CPR和AED救助的,治愈率高达85%。
“马拉松在国内是刚刚兴起的运动,还没有配备专业级急救团队的概念,加之国内公共场合心电抢救设备配备不到位,导致国内马拉松参赛者心脏骤停后,获得的救助并不及时、有效。”上述日本光电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心脏骤停是马拉松赛中的“第一杀手”,急救时间一旦超过4分钟,生还的希望就非常小了。
飞利浦医疗监护治疗和临床信息系统大中华区总监吴俊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飞利浦在全球一共装了90万台AED,但在中国却只有一两万台,所占比例非常低。
根据统计,目前国内配置AED设备的公共场所仅有北上广等几个大城市的机场、部分地铁站和奥运体育场馆,总数不超500台。
首都机场2006年在二号航站楼内安装了11台AED急救设备,开创了国内公共场所安装AED急救设备的先河。截至目前,首都机场3个航站楼的AED配备已经达到76台。然而,这些救命的AED不仅没有被公众认知,而且被冷落了9年。
马拉松赛不能重量轻质
事实上,国内马拉松赛主办方的心情很复杂:市场很火、想办得好不易、还不一定赚钱。
东哥很幸运,几天前,他刚刚通过“拼人品”抢到了2016年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的参赛资格。“在上海,能不能报上名是要看运气的,人太多,都得抽签决定。”东哥告诉本报记者。
与国内很多城市马拉松赛不同,国外很多赛事并不是你想报名就能报的。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为例,参赛门槛可以用“苛刻”来形容。与多数国内城市只需交报名费不同,想获得波士顿马拉松赛的参赛资格需要达到报名成绩,最近两届甚至要求18至34岁的男性参赛者成绩至少在3小时零5分钟以内,女性3小时35分钟以内。
除了缺乏经验外,国内赛事门槛较低的主因是主办方对于增加报名费收入的渴望,这也体现出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运营参差不齐的现状。
一位赛事运营商曾透露,目前恐怕只有北上广三个城市的马拉松赛事能盈利。也有说法称,国内能盈利的有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杭州等五六个城市的比赛,大多数赛事运营方是收支平衡或亏损状态。也有媒体报道,一个成立于2014年的赛事运营机构,当年运营了6场马拉松赛事,都处于亏损状态,去年才逐渐实现盈利。
与国外城市马拉松赛的主办方多为社会体育团体不同,国内城市马拉松赛的承办方多为地方政府及其相关单位。在经济利益杠杆的推动下,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城市马拉松赛事是为了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而主办者则希望获得更多的报名费收入及商家的赞助费。
既然举办马拉松赛随时有亏损的风险,那为何近两年的比赛数量依然大幅增长?
著名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中国跑步者在跑步装备上的人均花费为3601元,而越有经验的跑者消费越多,从而提升他们的成绩。同时,马拉松赛事对当地城市的经济也会产生巨大贡献。
中国爆发式增长的马拉松运动群体也带来了新的商机,使得相关体育用品制造商愿意在中国投入更多,其中的主要途径便是通过赞助赛事来提升品牌形象。
显然,马拉松俨然成了未来国内体育产业中可以产生巨大红利的“风口”之一。但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前,主办方的组织管理经验及运营水平仍急需提高,一味追求规模,只会拉低赛事质量,从而影响赛事的商业价值。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0.8%
0.60% 1.3%
0.60% 1.5%
0.60% 0.8%
0.60% 0.8%
0.60% 0.8%
0.60% 1.2%
0.60% 0.8%
0.60% 0.5%
0.60% 0.8%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2.45%(05-16)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井喷式增长数量仍较少&完赛人数不足美国2成
中国马拉松赛事没有想的那么多
&&&&来源:&&&&
人民网6月18日电 (温静 杨磊)近两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举办数量越来越多,在“朋友圈”中“晒”参赛照和跑步距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几年,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已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马拉松赛事无论从数量还是参与人数看,都还有很大差距。
近两年井喷式增长 赛事数量仍仅为美国1/8
王大卫说:“虽然我国现在已有上百万的马拉松赛事参与者,但是和美国、日本,甚至是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办赛数量和参与人数都有不小的差距。例如,美国每年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有近800场,而我国的注册赛事今年才接近100场。目前中国马拉松赛事仍然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同时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能够完成全程马拉松赛的人数大约7-8万,美国2013年的完赛人数是55万。但是中国开展马拉松运动也不过短短35年,而世界最古老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已经有120年的历史。王大卫表示:“单从数据上看,我们与其他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城市众多,应该说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马拉松近几年在国内快速兴起,有越来越多崇尚健康生活的人将跑步作为运动的首选。每年国内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近百场,参赛人数也越来越多,近两年经常会出现参赛名额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
王大卫表示,中国田径协会更多地注重马拉松赛事的品质,而不是数量,无节制地发展数量,与中国马拉松运动发展水平不符。
中国跑友水平参差不齐 国内马拉松项目花样多
马拉松比赛是一项特殊的赛事,它是唯一一项专业选手和大众选手可以同场竞技的比赛。据王大卫介绍,目前我国马拉松比赛中99%都是大众选手,这也就意味着,目前中国马拉松赛事在促进全民健身方面的意义要大于赛事竞技。
王大卫表示:“现在,中国和国外的跑者在基础和能力上还存在着一些差异,中国跑友们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没有更多的学习科学跑步知识,忽略这些问题,容易在比赛中出现身体损伤或对生命造成威胁。”正因如此,国内很多马拉松赛事一般都设有迷你跑、5公里、10公里、半程、全程等不同的距离项目,而大部分国外马拉松赛的报名项目只有全程。王大卫说:“提高我国跑步爱好者的水平,需要一个过程,跑友在锻炼中,也是对科学知识、跑步知识的一种掌握,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来积淀。”
办赛出问题要追责 取消赛事审批不等于放手不管
去年,我国取消了对部分赛事的审批程序,中国田径协会也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要求,取消了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审批取消后,如何保障赛事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王大卫表示,取消审批不等于放手不管。王大卫说:“我们把比赛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赛事,这类赛事是普及型赛事,要到中国田径协会进行注册,对于注册赛事协会有基本的标准和要求。第二种是认证赛事,这类赛事是专业型赛事,首先要进行赛道的认证,要符合42.195公里的距离,田径协会还会从距离、计时方法手段、裁判的公平公正、医疗急救、交通管理、安全保障、水补配备、志愿者等方面,进行严格程序和标准管理。”
近两年,随着国内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组织运行、安全保障、城市交通等问题也随之浮现,王大卫表示,中国田径协会设置了一套赛事问责机制,对于出现问题的赛事要进行处罚,甚至取消其办赛资质。“当出现由于组织原因造成的严重问题时,中国田协会马上停止其注册,并列入黑名单,两到三年内不能再组织类似的活动。另外,还有停止共同主办比赛或从A级认证变为更低一级认证的惩罚措施等。”
马拉松占用公共资源 政府参与办赛更有保障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马拉松比赛也会越来越多,政府在这些比赛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王大卫表示:“城市马拉松赛事,需要占用一个城市的公共资源,所以对承办单位的资质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政府的参与,很难实现对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的使用和管理。”
中国田径协会鼓励承办主体的多元化,王大卫说:“国外的马拉松赛事更多的是由俱乐部、田径协会、公司,甚至一些基金会发起的,常年经营,市场化程度较高。虽然中国马拉松赛事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但是由于政府的参与,中国举办马拉松赛事比国外更加重视,安全、医疗、交通等也更加有保障。”
长跑好处多 身体得到最全面锻炼
随着近些年中国老百姓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跑步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王大卫认为,跑步是一个最基础的锻炼手段,它的参与人群最大,有数据显示,全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中,跑步的人群占60%多。
王大卫说:“长跑对身体来说也是非常好的运动,对于肌肉、内脏、心血管、心肺功能都是一个最全面的锻炼。在人们最关注的体型、身材方面,跑步也是减脂、脂肪消耗的最好办法。跑步甚至能产生心灵对话,可以减压、卸压。”
可以说,马拉松在中国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并不是偶然之举,而是应运而生。马拉松运动的火爆,恰好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提高,也彰显了挑战自我,不断超越的运动精神。马拉松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能折射出人民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中国马拉松比赛并非太多,而是太少。在未来,中国还需要更多高品质、成规模、有号召力的马拉松比赛。&
(责编:温静、杨磊)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体坛酷图|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17岁5千米跑了25分钟啥水平,能跑半马吗,马拉松都是啥水平的?
上面有两位简直在胡说,21分钟跑19公里,这还是人吗?2小时40公里,可以争取破世界纪录了!最简单的判断方法,1小时可以完成10公里的,就可以尝试半马了.你的水平还算不错,但是5公里太少了,跑一下长距离,至少10公里试试看,如果可以在50-60分钟比较轻松地完成,那你完全可以跑半马.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公里马拉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