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怎样的形容工作态度的词语?

常有爱探险的青年人,往人迹罕至处(非生活区也非景点)寻求刺激,挑战自己生存能力,而遇险被困者也屡见不鲜。外界收到求救信号后,不得不组织大批人力物力财力前去救援,甚至有救援者为此而失去生命。怎么看待这样的事情?应该吗?
没那个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要没那个真本事,就别跟风当什么驴友,在家玩过家家也挺好。我以为驴友遇险可以救援,但是要收救援费,要让那些出去“探险”的人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当然包括他们钱包的风险),不然他是没有成本概念的。他不会意识因为他的一个愚蠢的决定,社会所要为之付出的成本。
黄山事件(xx十八驴事件)&br&&br&&br&十八只是在日晚上坐车出发去黄山的,11日凌晨到达后逃票进入黄山开始徒步,中午的时候这支自称专业的队伍把唯一一台GPS弄落水了,因为GPS进水造成偏差。导致它们第二天走错路。当时下着大雨,气温也很低,在12日傍晚大概5、6点钟的时候它们决定报警求助。因为山里信号不好,一个叫x承祖的用手机时有时无的信号给远在上海的亲戚发了一个短信,短信内容为“黄山,GPS30’07.696。118’11.694。救命,有18个人。”亲戚看到短信后第一时间报警,上海警方马上联系黄山警方开始展开救援。 &br&&br&那个晚上上山参与救援的警察有200多人,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在当地有“夜不上黄山”的说法,更不用说还下着大雨的未被开发的野黄山。按照国际上救援的原则,只要可能危及到救援者本身的生命安全,救援可以停下等待更加合适的时机。然而我们的警察们在当时如此恶劣危险的情况下,为了十八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驴也只能不顾后果地硬上。就像事后一位参与救援的警察说的“&b&如果必须牺牲,都只能牺牲警察&/b&。”&br&&br&当时参与救援的不只有我们的人民警察,还有来自消防、综治队、环保放绳工的队伍。这些救援人员集结后,在当晚九点分批出发,它们在风雨交加、伸手不见五指的茫茫黄山上寻找呼喊了近六个小时,终于在凌晨两点半的时候发现了十八只。经过大半夜的搜寻,许多救援人员也体力耗尽,几近虚脱,然而考虑到十八只的情况不太乐观,还是决定立即护送它们下山。不过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完全为十八只考虑的决定却成为事后他们推卸责任的借口,他们认为当时下雨路滑不应该立即下山,而是在原地等天亮后再下来,就是警察这个错误的决定才会造成张宁海烈士的不幸遇难。&br&&br&&br&&br&13日上午10点多,十八只被安全营救出山。这次营救动员了230多名实地搜救人员,并且付出了一个年轻警察的生命为代价。牺牲的警察叫张宁海,23岁,刚参加工作不久,是家里的独子,看照片是一个十分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其实在开始下山不久张宁海就掉下山崖,按照当时一些媒体的写法是张宁海拿着手电给驴渣们照路,在给一个女生让路的时候失足掉下三十多米深的悬崖。至于一些细节,如怎么掉下去的?给哪个女生让的路?是不是如某些驴说的张宁海是抓着一个树枝结果树枝断了导致掉下山?这些都无从得知。 &br&&br&当时因为走的是缘崖边,只能一个一个的鱼贯前行,张宁海的身边只有这些人,所以知道真相的也只有它们。张宁海的父亲,一个失去了独生子的老人,一个胸怀开阔要大家不要责怪十八只的老人,他不要钱不要物,什么都不要,&b&唯一的要求就是想要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是怎么掉下山的&/b&。就这样一个简单合理的要求都没有被满足。那些号称可以为二老做任何事的驴渣的回答是以媒体说的为准,当有网友质疑他们冷血的时候,又出来说这是他们十八只共同的决定。&br&&br&&br&因为山路难走,在十八只下山七个小时后,烈士的遗体才被抬下山。 &br&&br&&img data-rawwidth=&331& data-rawheight=&220& src=&/c007b90e5f4c371e8eda6a0f3508302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br&&br&&br&&img data-rawwidth=&342& data-rawheight=&220& src=&/b23a3aae17b180ab783be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2&&&br&&br&&br&张宁海生前在搜救他们中,小伙子浑身湿透,头上连一点遮雨的东西都没有。&br&&br&&im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400& src=&/ea61e80e04080fcf64f987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br&&br&(张宁海因公殉职后,他的父亲、母亲也立刻从&a href=&/?target=http%3A///view/22991.htm& class=&internal&&阜阳&/a&赶到了黄山。张宁海的父亲张培伦是&a href=&/?target=http%3A///view/354465.htm& class=&internal&&太和县&/a&纪委的干部,母亲是酒厂的下岗工人,张宁海是家中的独苗,中年丧子的悲痛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br&来到黄山后,张宁海的母亲因悲伤过度,身体虚弱,一直在打着点滴。张宁海的父亲张培伦则尽最大的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悲痛,在听完张宁海&a href=&/?target=http%3A///view/112704.htm& class=&internal&&牺牲&/a&的情况介绍之后,张培伦说了这样的话:“儿子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公安干警应该做的,宁海是我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但是他最终也没能问清楚儿子究竟是怎么去世的)&br&&br&&br&对于任何一个稍有良知的人来说,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都会觉得惋惜心痛,而那些悲剧的制造者们又是怎样的反应呢?一位采访过它们的记者在微博中记录了她看到的让人心寒的一些情况。“下午采访时,xx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18个xx大学生,并不是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甚至连我们的采访都是追着问的,他们说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们临行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 &br&&br&黄山景区公安局某派出所的所长也证实了记者的说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由于战友牺牲,大家都很难过。脱险后的学生们的感觉,似乎和大家不一样。进屋后,有人为队伍提来了糍粑,馒头和包子。一个学生直接就把包子全部提走了。因为相比糍粑和馒头,包子比较软,吃着爽口……此后,在迎接烈士遗体的过程中,这些孩子也似乎不会悲伤,要是我的孩子,我会当场给他两巴掌……”&br&&br&&br&而学校的反应也很耐人寻味,出事后第一时间把十八只接回学校进行所谓的心理辅导,不知道这十八只把别人害死的凶手受到了什么心理创伤。按照x旦新闻中心的负责人的说法是,不能因此(指学生在第一时间返校)认为十八只是冷漠的,因为当时它们的心理是惊恐、疲惫和内疚的。(惊恐和疲惫可能有,但内疚真心没看出来)并且在张宁海烈士的追悼会上校方只带了两名被救渣去,对于事后是否允许另外十六只去看望烈士的父母,校方给出的回答是“由于之前张宁海的父母对学生表示了极大的宽容,说儿子是人民警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他的职责,要学生们不要太过自责,所以校方不一定会同意。”&br&&br&13号被救,当天十八只就被接走,14日凌晨到达学校。这些号称需要心理辅导的渣们没有反省没有不安没有内疚,在返校两小时后就在网上和人讨论如何争夺他们登山协会权利的问题,而此时烈士尸骨未寒。&br&&br&&br&&br&&br&&br&&b&更新:&/b&&br&一些新闻评论:&br&这18名“驴友”是通过网贴召集,一起来黄山“探险”的。然而,18个人没有向导,只有一台GPS和等高线图,还有驴友连基本的大雨衣都未配置。并且又赶上黄山地区天气恶劣,未开发山区地形复杂,队伍偏离原定路线,后来唯一的GPS落水失效,18人最终被困山中(由此可见这十八只既无经验,准备也不足)&br&&br&&br&有记者采访一个被救的学生,那学生很淡然的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听见他啊了一声就掉下去了,说着隐隐还有点觉得好笑的表情&br&&br&&br&&br&体检医生怎么说: &br&意想不到而又非常可恨的事情发生了:在给同学们检查的时候,既然就一位同学说了一声“谢谢”,检查的时候,同学们仍然有说有笑的,我们工作人员相互的解释说(给它们找理由解释)可能那些学生还不知道有民警牺牲的事情。到了体检第六位同学的时候,我们有位老护士长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含着泪水轻声轻语地问了一声:“在营救你们的过程中牺牲了一名年仅24岁的警察?你们知道吗?”整个房间没有一点声音的情况下,那位学生很轻松的说:“我们知道呀”!(那一刹那,不是为了考虑大局,真的想狠狠的教训他一顿,当然,要是那样做了,我们不成了和它们一样了吗?)我们在场的医护工作人员一片安静——无语。没有想到的是他下一句话接到说的是:“我带的干粮都给其他女生吃了”。真是气愤之极。到了给第九位同学体检也就是唯一一个说了声“谢谢”的,年龄20岁是其中男生中最小的一个。过后几个女生来处理些微小的伤口,那时候听见哪些装腔的声调说“医生,这擦破了点皮,要紧吗?”那时我心想:“要不要紧?为了你们这些没有素质、没有教养的狗东西,我们搭上了一个生命,你TMD的还在为擦破皮而痛惜!当时的那种气愤我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表到,到现在还在气愤中…… (能说十八只是因为年纪小被吓到了么,呵呵)&br&&br&&br&牺牲民警的同事:&br&&img data-rawwidth=&1005& data-rawheight=&171& src=&/b49f0e7d6a111dcdf805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5& data-original=&/b49f0e7d6a111dcdf805d_r.jpg&&&br&&br&&br&事后十八只的言论和行为:&br&&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52& src=&/cf20bcf05d276add1b73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f20bcf05d276add1b731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606& src=&/3a934ec86a1f271fd07f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3a934ec86a1f271fd07f0_r.jpg&&&br&&br&&br&&br&&im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491& src=&/05fbc78cc50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br&&br&(此时此刻仍然想着推卸责任,争夺登山协会的权力)&br&&br&&br&&br&&br&面对社会质疑xx在校生和校友等组成的驴友团求生技能不够以及漠视生命的指责,黄山游的领队侯盼还原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br&&br&侯盼表示,此次黄山游的准备是很充分的,人员组成方面,一共18人,有7人有10次以上户外探险经验,其中一个是测绘工程师,工作就是在全世界做测绘工作,是地图专家。另7人有一次以上户外经验,其中1人2009年曾走过这条线路,还有4人是新人。 &br&&br&为什么要进行黄山游?侯盼表示,一开始想去清凉峰,后来因寒流来袭未能成行。经考察后决定改走黄山,这条路线叫做黄山东海大峡谷穿越,每年会有很多队伍徒步该线路,比较成熟。2009年5月,复旦登协组织28人走过这条路线并成功穿越。 &br&&br&此次装备也是专业的,带了等高线地图、GPS、指南针、对讲机同时还买了保险,出发前,去年成功穿越的领队给他们提示了路线和风险,18人还把各类资料交给了紧急联络人。 &br&&br&但在xx论坛上的发起贴里也可看到,队伍存在紧急拉人入队,为坐满包车拉大队,男女队员比例不适合此类野外探险活动的情况。 &br&&br&(一切准备都不充分,男女比例失衡,还在推卸责任)&br&&br&&br&&br&&b&网友&/b&的回忆&br&他们才没有觉悟。18驴里面还有毕业生,所谓探险也是故意选的逃票路线,他们之前已经出事过一次,黄山之前还死过一个。 &br&&br&这群人啥装备也不做穿着牛仔裤就上去了,然后下雨半夜一群人没带吃喝打电话给上海报警,让家长通过上海警方施加压力给黄山。半夜本来就不该找人的,结果为了给这些照路,小警察为了给他们让路才掉下去摔死的 &br&&br&但是他们看都不看一眼,嘻嘻哈哈的跑到山下,剩下的好容易把遗体找出来。 &br&&br&这些xx们在山下忙着把当地准备的早饭里面的肉包子一个不留只剩点粥全拿走自己吃了。然后等待送他们回去的车时候遗体也送下来了,这些xx看都不看还不耐烦 &br&&br&当地人很生气说你们至少应该看看遗体吧,被逼无奈下这些xx吊儿郎当一副望天的德行摆造型 &br&&br&后来当地女记者实在太悲愤了,就把这事爆出来了。 &br&&br&最可耻的就是有些学生在担心母校名声不好影响自己就业,毕业的都是一副警察死了活该啊谁让他该为人民服务,还说死掉的是自己不小心业务不好才摔死 &br&&br&还有一部分媒体精英大骂网友控制舆论,写文章说网络要逼死孩子们,还在电视上面攻击网友。大意就是你们这些暴民这点屁事,少年不过是探险罢了。 &br&&br&后来民愤沸腾了,他们只是为了敷衍舆论就在校内点了几根蜡烛装模作样。为首的几只被迫出来声明“反省” &br&&br&但是文字里面完全没有歉意,一副你们这些没有理想的人类我也很无奈的德行 &br&&br&说每年组织18只回去看死者父母,弄个保险给二老。 &br&&br&反正就是一副我认栽完成任务拿2钱施舍警察家属的德行,最后还不忘记挑衅网友说今后还要继续探险。。。 &br&&br&那个警察才23岁,比他们其中有的人还年轻。结果为了这些人活生生死了。&br&&br&十八只的表态:&br&&br&黄山游的压队、xx哲学学院大四学生、复旦登协前会长唐清威回忆称,当时之所以选择报警, 是因为队员们身处河谷旁边,地势险峻,手机信号非常微弱,有些队员很着急,经过全队商议后,利用其中一台稍有信号的手机向亲友发出了包含GPS定位和“救命,18个人”的求救短信。某亲属接信后报警,才有了后来的大救援。 &br&&br&唐清威表示,18人下山后得知张宁海牺牲,当即强烈要求两件事,一是送别遗体,二是要见张的父母。当地政府认为暂时不要去见,因为张家父母并不知道儿子已经牺牲。于是,队员们在寒风中送别了张宁海的遗体,然后踏上了回上海的车。 &br&&br&“我们想坦然面对所有的事、所有的指责,社会对我们的沉默不能理解,心理专家说我们需要一个平复期。” &br&&br&唐清威表示:“我们准备坦然面对这一切,我们会默默去弥补,10年、20年、50年以后再回头看,希望大家给我们点时间。宁海的父母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18个人会用真心去对待。” &br&&br&&br&但是最终被打脸了:&br&&br&&br&某人成为登协会长 ,日以及日两个节点,在烈士忌日的时候,微博上要么是在失落爱情,要么就是跳过,然后满屏的驴友信息。还是没有放弃雪山的梦想呢~~&br&&br&某位还获得了2010年xx的毕业之星&br&&br&&br&给十八驴洗地的记者,同样也是来自于xx新闻系:&br&&br&极品事件1.&br&穷游网求职,被拒静坐办公室被赶,网上造谣人肉面试官,给穷游网高层写八页信控诉,不被回应后又冲入办公楼静坐呼口号,被人架着赶出遂报警,又不被理睬,全程微博直播,还把八页信都照了出来,还企图煽动微博上认识的穷游网员工对付面试官,结果穷游网的员工都看不下去写了长微博来PIAPIA打脸&br&&br&&br&&img data-rawwidth=&67& data-rawheight=&2048& src=&/c1a6c7959bcd7df602cb41b5becd990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67&&&br&&br&&br&极品事件2:大闹青旅&br&&br&&br&就是青旅 青旅大家都知道一晚上几十块钱一床位的那种 。&br&逃票逃爽了 掏了几十块钱住宿恨不得有五星级的服务 &br&说屋子太冷 店员说拿被子电热汀调空调 。&br&人家不肯要退钱半夜一点在那闹连报两回警 ,店主连夜赶回来,把旅社人都吵起来了 。&br&结果有旅舍顾客终于受不了了说你再闹我们就一起打你一顿 &br&&br&结果人家消停了 &br&&br&结果第二天一早xx还去感谢了昨晚要打他的顾客 &br&&br&&br&&img data-rawwidth=&383& data-rawheight=&2048& src=&/a80d858dec125acac84b9fe4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3&&&br&&br&&br&&br&&br&&br&&br&&br&&br&&br&&b&脑残言论&/b&:&br&xx大学的,将来多是人才。警察学院毕业的,人命能比吗? &br&一救18个,值。 &br&&br&&b&反驳言论&/b&:&br&xx的路过……我果断还是爱自己母校的…… &br&诸位骂骂十八驴就算了,可是这些人都毕业了,登协还是没解散。 &br&什么 复旦 一生黑,感情你们都是交大的? &br&学校靠高考分数招人,哪个学校不出几个渣滓。更可笑的是说坚决不让子女考 复旦 的,你倒是得考得上啊,考上北大了谁也不来 复旦 不是。摊手。都高贵冷艳点什么。 &br&&br&我只是作为一个 xx 人发点牢骚,诸君勿念。&br&&br&&br&&br&&b&更新:&/b&&br&翻找了一些当年的言论&br&&br&&br&当年的微博评论:&br&&br&小蔷062:首先,应该问下18名勇敢地“探险者”们,你们在逃票探险的时候,初步规划了路线吗?研究过黄山的地情吗?可能在山上遇到的情况吗?带了充足的食物吗?防寒的衣物准备妥当了吗?天气预报收听了吗?当你们发现迷路的时候,你们害怕了?不,你们不怕,电视上不是说了吗,你们机智的将自己的定位告诉了上海的亲属,上海的亲属很骄傲啊,真是群聪明的娃呀,给警察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线索,可是,黄山的地理位置,黄山的沟沟壑壑都决定了,那个位置,属于一句说了也白说的话。&br&&br&因为职责,因为生命,我们的民警第一时间上山了,制定了周密的寻找路线,一步一步寻找,一声一声呼唤,试图用最短的时间找寻到你们的踪迹。你们选择上山的天气真好啊,大雨倾盆,你们不是山里的孩子,你们不会知道,哪怕是午后的阵雨,带来的都是不可预估的情况,这样的天,山上的走兽恐怕都不能找到自己常走的路。你们被找到了,回来了,笑了,可是他呢,他在那了,永远也回不来了,也许你们认为18条命只用了一条命来换,多划算啊。可是,抛去警察的身份,他也只是个才从校园走出来的孩子,也是一缕活生生的灵魂,三天、十天、一个月、一年。。。。能记住他多少时间,他会被放在烈士陵寝中,可是,真正悲痛欲绝,终身伤苦的,只有他的父母,那一对可怜的白发人,你们的眼泪能挽回他的生命吗?你们所谓的悔恨能换回他的笑容吗?你们甚至等不及他父母的到来就离开了。&br&&br&警察也是人,选择这样的职业,就会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可是,可不可以不要是这样的死亡!我说的有些语无伦次了,可是心痛是真的,身边的战友倒下,心灵的冲击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而这样的倒下,真真是无法接受的!&br&&br&&b&张宁海牺牲的那天,是他奶奶一百天忌日,按照北方的的风俗,是要做法事的,他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刚到一个新单位,工作比较忙,就不能回去了。”这是他留给母亲的最后一句话。&/b&他妈妈精神都崩溃了,你们看到的新闻,上面的学生都很痛苦,可我们知道的是,当时的学生都很麻木,几个女生还嘻嘻哈哈的,如果可以,相信很多警察都想揍她们一顿,她们在用自己的幼稚毁灭别人的家庭。也许我一开始就站在战友的身边,也许我对这些大学生言语偏激,可是,当担架走过身边,那种切身的,血淋淋的疼,我不知道站在大学生身边的那些人能不能感受到,你们做了什么,你们真的知道吗?&br&&br&&br&&br&当年两个版本的真相:&br&1.&br&〔独家〕关于黄山事件的真实情况(真相只有一个) 来源: 吴子孟的日志 &br&&br&&br&这次活动的组织者,目前尚不是很清楚。x大学的登山协会否认这是他们组织的活动,但是参加活动的基本上都是登协的会员。其中有11人(一说是10人)是本科生,也有已经毕业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外校的,由校友介绍而来的。 在报名参加活动时,要求报名者提供5000米成绩和其他的一些体质情况。大多数的成员都是相当有经验的探险者,也有一些大一的同学经验较少,但是体力十分充沛。虽然这次活动是朋友间的组织的活动,但这个18人小队的所有成员并不都相互认识,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并不充分。参加活动者都签署了免责声明,也知道自己的活动的风险,并且购买了保险。 &br&&br&活动前,这个小队是做了一些准备的。他们召开了准备会,但是有一部分人并未参加 。会上交待了此次活动的路线,时间,计划,需要的物品和注意事项。出发时,小队携带的物品包括了充足的食物(有方便面,巧克力,零食和肉制品)和饮用水,炊具,雨具,帐篷以及其他登山所必备的物品(头灯,绳子,GPS,帐篷等)。此外他们也携带了睡袋和保暖衣物,有的睡袋甚至是适合零下10度的环境使用的。 &br&&br&这次活动所到的地方,属于黄山未开发的地区。但是活动的路线是有人走过的,其中一名队员也曾经走过这个路线,但是她并不“记得很清楚”,而作为关键人物的领队和押队都没有走过。实际上这次活动更多是以探路为目的, 活动计划中包括了宿营 。在整个周六的探险中,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队员顺利到达预定地点,安然的度过了一夜。 &br&&br&周日的早上队员们发现下起了雨,山里也起了雾。由于雨水的关系,路面变的泥泞湿滑,同时难以辨认。尽管知道大致的方向,但是山路已经十分不明显,队员们脚步很快,但是没有发现走错了路。在天色变暗的时候(大约在下午5点左右),大家仍然没有到达预定的地点(原来的计划是4点到达)。 当时他们走到了一个绝地,前方有一条河,过河后就可以找到大路,而后方是绝壁(他们从那个地方下来),队员们已经不知道如何前进。 这个时候,有的队员开始提议报警,但是也有队员认为,这种情况下还不用报警,因为食物还足够,可以再过一夜,到第二天天亮后再去寻找下山的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争论,但是最终还是决定发出求救信号。&br&&br&&br&版本2.&br&从日月光华OUTDOOR版流出。&br&&br&在信号发出后,黄山方面组织了搜救行动,并且告诉队员原地停留,不要离开,队员们也当即在原地“扎营”。由于地面不平整而且空间狭小,他们没有搭建帐篷,而是搭建了一个遮雨棚,在下方铺了一些防湿垫。队员们躲在棚下,用睡袋盖在身上保暖,同时也有人用携带的炊具(这种炊具体积不大,可以烹饪,但是不能用来取暖)烧热水来帮助大家保持体温。 当时的地面情况无法生火 ,队员在吃了一些食物,喝了热水后,就依偎在一起取暖。虽然身处绝境,但是队员们并没有十分惊慌。他们大都相信自己可以获救,保持了乐观的情绪。有队员觉得其实这样的意外也并非不可处理,既然作为探险者,就要有应对意外的准备,大家自己应该也是可以走出来的。 &br&&br&虽然队员们很镇定,但是搜救人员却在紧张的寻找。据说,事件惊动了上海和黄山市的高层,因此搜救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搜救初期,搜救工作主要集中在开阔地带,直到有搜救人员发现了队员们留下的指路标记(当时由于为了防止迷路,队员用折断的树枝做了标记),才终于在凌晨2点左右发现了已经等候了近7个小时的18个人。找到队员的这批救援人员大概有20多人,其中包括了牺牲的民警,张宁海。搜救队找到队员后,按照上级指示,立即带领队员下山。当时有一名向导负责带路,据悉向导所选择的是一条十分险峻的山道,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十分狭窄,在白天走也十分危险 。下山时,经过了一个十分危险的缺口,需要用手抓住岩壁上的树枝才能经过。一些人通过后, 树枝已经松动,当轮到了年轻的张宁海时,终于支撑不住折断,他也不幸落入深谷(也有说法称张宁海为了赶到前方给学生照路, 由于未能抓紧树枝 所以跌落 )。张宁海不幸摔落后,搜救队当即决定原路返回,等到天明后再从其他路径下山。大约3个小时后,天色转亮,队员们终于在搜救队的帮助下从原先的路径(就是要过河的那条路)回到了大路。 &br&&br&下山后,当地派出所将队员送到了宾馆,进行了身体检查。18名队员身体状况良好,精神状况也很稳定。张宁海的遗体在他跌落后8个小时终于被战友找到。当晚,当地派出所为他举行了哀悼活动。今天白天,x大学也组织了哀悼张宁海烈士的活动。&br&&br&&br&&br&当年遗体运下山时十八只的表现:&br&&br&当警察的遗体运出山的时候,&b&只有16个人在场,还有2个人以身体不好为由在有空调的房间里休息&/b&,我相信绝大多数网友都会在一个人为你付出生命的时候,就算抬轿子或者爬着,也会去送送这个英雄的。而这2个人我不清楚是不是复旦的,但他们的道德底线已经完全没有了。&br&&br&&br&&br&事件发生后内部的学生评论:&br&&br&&br&较旧一篇:我了个去,又在纠结行程阅读(823)| 评论(7)| 分享(25)评论 | 分享| 赞 &br&&br&举报 &br&&br&欧洋
22:54 &br&&br&我关心的只是兄弟,不是他们做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 回复 &br&&br&举报 &br&&br&史美寅
23:25 &br&&br&我昨天刚从黄山回来。。。不管怎么样,总之无所畏惧 回复 &br&&br&举报 &br&&br&徐智翔
08:30 &br&&br&你的回复更好,同希望兄弟挺过来 回复 &br&&br&举报 &br&&br&葛鹏
08:46 &br&&br&现在网上声讨哥几个的很多啊,不过网络上逻辑混乱的言论,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哥几个,多保重! 回复 &br&&br&&br&&br&评论:&br&xx呢18NC被骂,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登山行为。。暂且不讨论他们是为了逃票还是为了为了探险。 他们遇险是不走远,但是表现出来对野外探险经验的匮乏也是事实。。 &br&&br&为了救他们而牺牲的民警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不知道,当然你也不知道。 &br&&br&但是他们表现出的对生命的冷漠,对他人牺牲的无动于衷, 真是想不让人骂娘都不行。 &br&&br&你可以说他们不善于表达,,但是如果内疚伤心,是不可能如图所见的呢么淡然的。 &br&&br&很多热门事件会引起公愤,大多在于当事人事后的态度。。 &br&&br&杭州当年呢70码,如果不是肇事者及其狐朋狗友事后不以为然,表现出对生命的冷漠也不会闹的这么轰动。 &br&&br&同样的,李刚他儿子,如果当时撞了人马上施救,并且态度诚恳负责到底,而不是喊出“我爸是李刚”。。。这事也不是今天的热度了。。。 &br&&br&犯了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命的漠视。 &br&&br&我周围的fd人,听到这事都是问候18NC的全家的,,养子如此,,父母当然要连坐。 &br&&br&&br&&br&&br&&br&当年召集帖:&br&【 以下文字转载自 Outdoors 讨论区 】 &br&&br&【 原文由 pipin 所发表 】 &br&&br&现在有15人了,如果没人报了我就定18座的车了。 &br&&br&但是还是希望能装多一点人啦,再去挖掘下人。 &br&&br&这两天降温,黄山可能要下雪,&b&这样被抓的几率变小&/b&,但是景色却让你不后悔的。 &br&&br&&br&fd官方回应:&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613& src=&/fec5745c91aca54e61403d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fec5745c91aca54e61403d7_r.jpg&&&br&&br&&br&在场女记者微博:&br&&br&&img data-rawwidth=&589& data-rawheight=&595& src=&/b922b2f38dfd2b9c7d27b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9& data-original=&/b922b2f38dfd2b9c7d27b2_r.jpg&&&br&&br&&br&&br&当年新闻照&br&&im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413& src=&/4ca55bc0952ffbbb3fd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4ca55bc0952ffbbb3fd6_r.jpg&&&br&&br&&br&&br&&br&&br&&b&更新:&/b&&br&对于求救短信的质疑报道:&br&&br&&p&黄山集结&/p&&p&3个小时,一条求助短信从上海到安徽黄山,市长、宣传部长、公安局长全部上山,空气骤然紧张&/p&&p&12日晚10点,28岁的黄山景区交警唐军(化名)吃完饭,刚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候,手机响了。&/p&&p&电话是队上打来的,队长命令,18个x旦学生被困黄山未开发区域,第一批搜救队已经出发,指挥部命令他们紧急集结,作为预备队准备参加野外搜寻。窗外,大雨下得正紧,他抓起雨伞冲出门去。&/p&&p&唐军赶到云谷寺索道附近的停车场,看见了市长的车。大批官员早已经在现场。云谷寺停车场里已经没有车位,同事们正在紧急指挥车辆沿马路边一字排起了长龙。&/p&&p&一个小时前,黄山防火专业队温泉片区副队长程志强和队员余铁骑也接到了紧急集结令。他们按命令分乘数辆车向云谷寺集结,余铁骑被安排在温泉派出所的警车里,上了车,身边坐着温泉派出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路上,两人聊了几句。他做梦也想不到,几个小时后,他们生死相隔。&/p&&p&从温泉派出所到云谷寺只需要约20分钟。赶到集结地后,发现来自消防、公安、综治队、环保放绳工的队伍也在紧急集结。他们被告知,&b&黄山市长宋国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建军,市委常委、黄山管委会党委书记许继伟,市公安局局长鲍仕魁等早已经到达,前线指挥部就设在云谷寺综合治理办公室3楼会议室。&/b&&/p&&p&余铁骑并不知道,3个小时以前的18点26分,来自市里的电话打到了黄山景区110指挥中心和管委会,通报了省政府转自上海警方的求助消息:“18名x旦学生被困黄山,情况紧急。”报警的信息简短,只有几个字。&/p&&p&之前的下午6时许,求救的信息先从上海市政府紧急传到了安徽省政府和安徽省公安厅。安徽省省长王三运、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副省长花建慧都先后作出了批示,命令紧急层层转达,两地的若干个部门都紧张起来。&/p&&p&一个黄山警官事后告诉记者,当命令层层传达到景区时,整个黄山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没有人敢不重视。&/p&&p&“x旦效应”&/p&&p&“夜不上黄山”是惯例,可“被困者是x旦学生啊!”领导层层重视,“只能是不计代价救援!不计条件,不计后果”&/p&&p&公开信息显示,被困队员在上海的亲戚收到他们被困的信息后,查明了孩子和x旦学生一起出行,立即通知了上海警方。该消息被立即上报给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在短短的30分钟内,就异常高效地转给了x旦大学和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及安徽省公安厅。&/p&&p&复旦宣传部介绍,他们第一时间拿到了被困学生的资料反馈给上海警方。上海调集了直升飞机待命,还派出专业的救援队连夜赶赴黄山。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距报警不到一个小时。&/p&&p&事后,&b&山友讨论这次大规模救援,属于国际惯例中的顶级接援级别———红色险情应对措施&/b&。而与之对应,&b&18名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下被困,无人受伤。属于遇险中最轻的险情&/b&。&/p&&p&同时,黄山脚下的每个派出所都接到了通告。黄山市长立即赶赴黄山后山的云谷寺,成立救援指挥部。晚上20时22分,根据被困队员发出的信息,锁定了求救信息发自云谷寺一号地区。&/p&&p&12日晚8时30分许,从山民中找来的向导也已经就位。现场记者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黄山市长亲自询问向导山里的情况,向导说到了夜里上山的危险性,但指挥部还是迅速下达了连夜突击搜索的命令。从6点26分接警到晚上9点过第一批突击队员出发,一共只有3个小时。&/p&&p&当地山民告诉记者,当地有个惯例,夜不上黄山,更不要说雨夜上未开放的区域。当地警方证实了这个说法。一个参与救援的警察告诉记者,按照国际上救援的原则,只要可能危及到救援者本身的生命安全,救援可以停下等待时机。以这次为例,如果白天进山,情况会好很多。但他们面对的情况是,只要各级领导层层重视,一切都不一样了。基本就只能是不计代价救援!不计条件,不计后果。他说,&b&这些被困者身份特殊,x旦大学的学生!万一学生晚上在山上出了事,我们不好交代,领导无法向省上交代,省上无法给兄弟省市交代……&/b&&/p&&p&他痛苦地说,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必须牺牲,都只能牺牲警察。“24岁的孩子,父母的独生子。人不在了,网上说要求给老人200万。有用吗?没用!”他说。&/p&&p&失败的报警?&/p&&p&知情人透露,前三次报警电话中,接警人没有听明白,报警人也没有公开学生身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p&&p&事隔多日以后,舆论始终纠缠于一个问题,似乎所有这些的动静都和18个人团队中一个叫x承祖的27岁青年发给自己远在上海的二姨父的那条短信有关。&/p&&p&短信内容是:“黄山,GPS30’07.696。118’11.694。救命,有18个人。”&/p&&p&据知情人介绍,外界并不知道,在这个短信发出去之前,18个学生已经有过三次电话报警,虽然电话拨通了,但因为种种原因,报警无一成功。可以确定的是,在报警的时候,他们没有说,或者是没有来得及说是x旦大学生这个身份。&/p&&p&被困前,18个人的探险之旅似乎很惬意而顺利。12月11日晨,探险队从黄山景区东北方向的黄帝源出发,闯入黄山未开发区,拉开了麻烦的序幕。18人中,x旦学生10名,4名复旦校友,4名户外爱好者。其中8人是女生。他们通过x旦大学的网络BBS“日月光华”发帖召集,事前未报告学校备案。11日下午3时,队伍抵达通天塘扎营。12日早上8时40分:队伍拔营出发,中午下起大雨,唯一的GPS落水,情况急转直下。&/p&&p&事后,领队侯盼称,12日13时:山里落水的GPS,可能定位出现偏差,开始偏离原定路线。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他们越过了翡翠谷里的爱字崖附近的山脊向山下行进。当地村民告诉记者,&b&这是一条当地人也不走的路线&/b&。到下午4时,天色渐暗,大雾。他喊停了队伍,这时候发现迷路了。事后得知,从4点半到5点半之间,他们一共4次报警,前三次分别打到了本地110,上海110,然后再次打给了本地110。电话接通后,队员报告了被困的状况,据知情人透露,&b&在讨论方位时,黄山方面接警人没有听明白&/b&,报警的时候,也没有公开学生的身份,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期间,队员们的手机大多数没有信号,但其中的一部手机有信号,但也时有时无。&/p&&p&三次报警失败后,一个队员想到了上海的亲戚。&b&当时的说法是,他二姨父影响很大,如果向他求助,绝对有效&/b&。这个队员编辑了这条语焉不详的短信并顺利发出。随后的一系列事情证明,最后一次报警,让上海和安徽两地都迅速行动起来。&b&在随后所有公开信息中,前三次报警信息从没有被人提及。黄山方面则坚称只接到了上海方面的信息,没有接到过直接报警电话。&/b&&/p&&p&敢死队式突击&/p&&p&黑夜中,救援人员在风雨交加的茫茫黄山一路呼喊,找到学生时已在无人区行进了6小时&/p&&p&据参加连夜搜寻的民警介绍,到位的队员被编成了三个组,分别从云谷寺向东北方向搜索。一个队员告诉记者,他们什么都来不及准备,只从家里抓了一件雨衣,一顶头灯就上山了。&/p&&p&温泉派出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和余铁骑被分在了一个方向。近百人的队伍冒着大雨和寒风向峡谷突进。就在半山时,发现了一条岔道。这支队伍被一分为二,张宁海等30多人被分在了左队,余铁骑在右队,上山搜寻。他们一路走一路呼喊,风雨交加的茫茫黄山,伸手不见无指。&/p&&p&13日凌晨2时37分,张宁海所在的队伍到了谷地,发现了被困者发出的灯光信号。至此,这支队伍已在风雨交加的黄山无人区行进时间已近6个小时,很多队员体力都出现了问题。指挥部立即决定撤回其他的搜寻队伍。13日凌晨3时过,被困学生轻装准备下山。前面就传出消息,有人掉下去了。事后确认,确实有参与救援的警察牺牲了。救援队经过停顿后,要求继续下撤。探险队领队侯盼坚决反对,近50人的队伍多数返回临时营地,在风雨中默默等待天明。&/p&&p&13日上午10时,18名驴友安全出山。在惊动了上千人,动用了230名实地救援人员,并付出一条生命的代价后,这18个人脱离了户外运动中最低级别安全威胁。而此时,牺牲烈士张宁海的遗体,因山路艰难,依然被困山上。黄山市调集了武警上山,历时7个小时,才将烈士的遗体护送下山。&/p&&p&没有教训?&/p&&p&学生忏悔,黄山掀起学习活动。但就本次救援细节的讨论,建立救援规范的讨论,尚未进行&/p&&p&18名被困人员被安排到黄山消防休养所休整。一到休养所,黄山管委会立即准备了御寒的姜汤和洗澡的热水。&/p&&p&5天以后,黄山景区公安局某派出所的所长向记者描述了一个细节:由于战友牺牲,大家都很难过。脱险后的学生们的感觉,似乎和大家不一样。进屋后,有人为队伍提来了糍粑,馒头和包子。一个学生直接就把包子全部提走了。因为相比糍粑和馒头,包子比较软,吃着爽口……此后,在迎接烈士遗体的过程中,这些孩子也似乎不会悲伤。这让他非常郁闷,他甚至冒出了一句违反纪律的话:“要是我的孩子,我会当场给他两巴掌……”&/p&&p&14日凌晨,18名驴友回到复旦校园。但仅仅2小时后,18个队员之一的杜彬和一个叫石翔的在人人网上的关于“登协权力”控制的对话,以及随后复旦学生的“舆论控制论”引发了一场更大的舆论危机。而当事学生也似乎感受到了压力。&/p&&p&18日,张宁海的追悼会上,学生们终于从躲藏中走了出来,第一次公开面对媒体。他们决定隐瞒短信报警前的一些细节,原因是,&b&面对张宁海父母,他们将集体承担责任,而无权纠缠细节。&/b&&/p&&br&&br&&br&学校BBS各种言论:面对如潮批评,一位获救学生回应称批评者为“道德帝”,他在x大学BBS上写道,“领队和队员做了哀悼,先遗体鞠躬、默哀,愿意为他的家人做任何的事情,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某些道德帝还觉得不够?整个事件中,&b&最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警察在找到队伍之后,要求立即下山,这是导致了张宁海警官坠崖最大的原因,而当时的情况完全不适合下撤,做这个决定的人才是最大的责任人&/b&。” &br&&br&还有人发帖辩解说,学生们失去话语权,是因为老师的到来,对于学生的冷漠,当时的记者不能断章取义,也许是老师下了封口令。此外更有xx学生在BBS上讨论“控制媒体”,探讨如何利用媒体来让事件往好的方面转化,称“&b&通过这件事,看出x旦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建议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多去几家报纸,而不是集中在一两家报社,阵地要多占领,会有很好的效果。&/b&” &br&&br&&br&&b&校方站内信:&/b&&br&&br&发信人: ciang (silence), 信区: FDU_Development &br&&br&标 题: Re: 13日下午x旦校方关于x旦学生被困黄山的补充说明 &br&&br&发信站: 日月光华 (日11:51:0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br&&br&这件事经过很清楚,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可争吵的,还是说一点版面相关内容: &br&&br&1,安徽历来是x旦的友好省份,有相当多的共建研究院和优质生源,趁这次机会要把以前的关系巩固起来,给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基础。因此还是要多带几个院长和系主任去,也可以让人看出诚意来。方式上可以再讨论,但化坏事为好事必然是最终目标,也考验校方的公关水平。 &br&&br&2,这次事件让人看出了x旦在新闻媒体的控制力有所下降,&b&我建议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多去一些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不要全都集中在文汇报和解放日报里,新民晚报教科卫版可是有一个常年打压x旦的钱姓女记者的,这种晚报的阵地还是要多占领,党报的人数则可以适当减少。目前对x旦效果最好的一篇新闻来自东方早报,就是一名x旦的毕业生的稿子&/b&。 &br&&br&这次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品的提供和个人自由的矛盾,也是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在这个版面还是谈论和x旦发展有关的话题为好。只是建议。 &br&&br&解决方案:&br&&br&一位获救学生就发帖称,现在不该只是互相谴责,应该理性地解决问题,捐款是第一步要去做的,并要确保捐款要交到张宁海父母的手中。之前有朋友建议说捐200万元,我们18个人分,我觉得这个建议其实很好,&b&但抱歉的是,目前这个数目还不太实际,但可以作为未来的长远目标&/b&。 &br&&br&这位成员还表示希望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来保证牺牲民警家人的生活,呼吁建立一些相应的“高危公职保障制度”、“专业搜救培训”等,确保用最专业的人去做最专业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悲剧的发生。这一声音得到了很多复旦校友的赞同:&b&建议以x旦大学的名义为张宁海家属设立一个基金,以学校出资和校友捐款为主,如资金充足还可作为今后黄山救援人员的伤亡补助基金。&/b&&br&(不知道这个基金是否建立,后续又如何?)&br&&br&&br&x旦学子的追悼:&br&&im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74& src=&/fad0802e1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br&&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src=&/52fda026df4a36a6c0f34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2fda026df4a36a6c0f348_r.jpg&&&br&&br&&br&&br&黄山群众的追悼:&br&&im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25& src=&/f8767bbdad1c0afee79a6c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f8767bbdad1c0afee79a6c0_r.jpg&&&br&&br&&br&&br&&b&整理来自天涯和百度&/b&
黄山事件(xx十八驴事件)十八只是在日晚上坐车出发去黄山的,11日凌晨到达后逃票进入黄山开始徒步,中午的时候这支自称专业的队伍把唯一一台GPS弄落水了,因为GPS进水造成偏差。导致它们第二天走错路。当时下着大雨,气温也很低,在12日傍晚大…
说到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上海知名大学,复旦大学徒步性质的社团。&br&他们之前出的事情,人尽皆知,但是就在不久前,他们的领队再一次刷下限。&br&徒步过程中,不顾自己队员掉队,依旧自己管自己走,万幸同样线路有其他学校也在走,更万幸的是他们遇到了掉队的学生,也接纳一起前行。&br&双方领队一通话,没想到的是,复旦领队意思是就跟着他们吧。更没想到的是,复旦提前到达,冒充后面的那个学校,坐走了他们的短驳车,以至于后者延误几小时。&br&&br&我只想说,这种领队,这种大学监管,这种社团,没资格称得上驴友,更没资格独立成团。&br&&br&—————&br&&br&也免得太一面之词。&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c2e7ccd0ea7eca779e50a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2e7ccd0ea7eca779e50ac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c6d05c424ec915afd89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6d05c424ec915afd893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baa90d2c80c1d95a508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aa90d2c80c1d95a5085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8c0b776e6f805d43178a0bbe34eded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c0b776e6f805d43178a0bbe34ededdf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3a5ed00fcd20b906e68b3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3a5ed00fcd20b906e68b3c_r.jpg&&&br&&br&&br&这是上大方面的指责。&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0ccfce524d13b38cca157e3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0ccfce524d13b38cca157e34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13bebcfe5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3bebcfe56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a4ea9291879bdbf00eed46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4ea9291879bdbf00eed46a_r.jpg&&&br&&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6e102e870ec9ac3e148d5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e102e870ec9ac3e148d56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d1db04bc1ae132b68afcc21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1db04bc1ae132b68afcc21c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fc0d5d5fd10ac2b1d2aa894c853b03d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c0d5d5fd10ac2b1d2aa894c853b03d5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2f95bf05a6f3b986cd51f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f95bf05a6f3b986cd51f9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dc41782ba4fecb9e4d5f9b2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c41782ba4fecb9e4d5f9b2b_r.jpg&&&br&&br&&br&这是复旦给出的澄清,至于真相如何,当事人才知道。&br&但是以我来说,我信前者,因为复旦登协的名声实在是呵呵。&br&队员掉队,事后写一百万字检讨都没有什么用,黄山的事情还没有吸取教训吗?不过这次至少名义上反省了,黄山可是感叹有“死都死了,难道还能愧疚一辈子吗”。&br&至于这个杜彬,种种迹象看来,应该就是十八驴友之一,还真是接手登协&br&&br&—————&br&&br&不接受各路人士来以偏概全唾骂复旦其他无辜学生,也不接受学校优越的复旦人士来盲目洗地。&br&只想转述一个事件,表达我对复旦登协领队的恶心。&br&仅此而已。&br&改了部分原文,如果再被举报不友善,那我也无可奈何。
说到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上海知名大学,复旦大学徒步性质的社团。他们之前出的事情,人尽皆知,但是就在不久前,他们的领队再一次刷下限。徒步过程中,不顾自己队员掉队,依旧自己管自己走,万幸同样线路有其他学校也在走,更万幸的是他们遇到了掉队的学生…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的工作态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