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发球十一球发球时怎么发

查看: 21798|回复: 9
十分钟学会超强下旋发球,以及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 --快乐乒乓球敬上--
本帖最后由 快乐乒乓球 于
11:32 编辑
有些朋友说发球难学,有些朋友说发球不转,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今天再简单一些,教大家一个球:超强下旋发球。
简单得上台十分钟你就学会,业余圈里谁碰谁吃。
在我以前讲解发球的帖子里有一位朋友说需要“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今天一并讲了,希望对众多爱好乒乓球的新人朋友有所帮助。
有几个要领或者说指标:
<font color="#、弧线堪堪擦网而过;
<font color="#、球速非常快且力量非常大;
<font color="#、拍触球要比网低很多;
<font color="#、必须确认手臂和手腕的所有力量都要用上,甚至身体重心和跺脚的力量也要逐步加上去;
<font color="#、第一落点在球台边缘十公分之内;
<font color="#、对方是业余六七级以上水准。
首先发球必须有低弧线,堪堪擦网,过网后的弹跳更要又低又扎;
球的速度和力量必须大到一定程度,我曾经说过,发急球要让对方措手不及,发奔球要让对方接球震手。
以低于球网很多的触球点换取更大的发力空间;
发球说白了就是球拍碰球,当然是速度快摩擦大球才能转,所以得把吃奶的劲也使上。
以边缘第一落点换第二落点靠近边缘;
对方水准太低难以看出你这个球的质量。
----------------------------------------
第一步:预习动作
干什么都得先熟悉基本动作,学乒乓你不认真学动作还能凑合打,学游泳不学动作下去就没了.....
<font color="#、立正站立,然后右脚金鸡独立,两臂左右平伸,左膝平抬,这个架势有个称谓是白鹤晾翅!
<font color="#、猛烈收腹,两手迅速收拢在腹前,同时左脚用力踏地;(这里要多多练习,能练几千次最好,练好了这个环节,你所有发球的发力问题就都疏通了。注意一个是重心迅速下降,二个是弓背收腹的猛烈,三个是两臂回收的力量和速度,四个是左脚踏地要和身体动作配合发力)
<font color="#、右手持拍,身体立正站立,左手手心向上向身体正前方平举,右手持拍正手向上向身体正右方平举,提左膝至大腿平行地面,右膝略弯曲。
<font color="#、猛烈弓背收腹,同时左手猛拍右肩(只是这么一说,但不用拍上),右手球拍向腹前用力平砍,同时进行的还有左脚用力踏地。(注意左臂的发力要和右臂相反,这是初学者最快掌握发力要领的关键,这样身体协调。右手球拍的挥砍路线要平直,不要走乱七八糟的弧线,新人上手越简单越见效)
看到这,有些老朋友可能醒悟过来了,这就是我以前教过的丁松发球,就是我所说的超常规强下旋。
我教过很多国际选手的发球要领,我不知道多少人能学会,马琳的发球我开了两帖去写,但是这个丁松发球是最简单、最实用,最具威胁、最白菜的新人发球,远比大家去追求逆旋转、追求回网球来的快捷。
其实看到这,你花不上十分钟,上台后也花不上十分钟就能掌握这个球,你大胆上手去练个几天就会有效果。
---------------------
丁松的砍式转与不转,他的球你如果要遮挡很容易,曲起手臂和头部护住球,如果不遮挡,前臂高举手过头顶就可以了,出球是在腋下,用最大的右臂伸展引拍来换取加速度距离,薄摩擦,不送球就是短的,触球与网同高,送球就是急长球,触球要在比网略低。基本有强下旋、下旋与不转球之分。这套发球你可以试着发五种下旋强度,一个比一个转,这是我在小球时代,也就是21分时候的秘密武器。你吃了第一个强下旋,然后是一个比一个的更转的强下旋,对手接连吃5个下网,
网上只找到这一张发球的照片,但是非常棒,有悟性的朋友完全能看出他现在的姿势能蓄多大的力以及他发球的发力轨迹能用出多大的摩擦。 他下一步就是手臂最大限度的外展,然后连收腹的力度都用在摩擦上了。 右侧身很大,狠跺脚借力,前臂猛收缩,这是他整套动作的发力基础,然后就是手法了,很好学。
---------------------------------
以上是我在半小时教你国际水准发球一帖里关于丁松发球的部分
丁松发球的关键是,挥拍砍球要平直砍削球的底部,越底部越好,而这个力量要发挥出十二分,有朋友说了,十分劲你哪出来的十二分?五分体力+八分爆发力。
他的发球直观,简练,见效,上台后超一流水准。
很多人说这个发球好那个发球好,都是相对而言的,做再多的假动作,做再多的旋转差异,也不如实实在在提高自己发球的转速和球速来得直截了当。
我自己是业余六七级的臭手,打不上去了,也没那个体力和时间条件了,毕竟球扔了有十来年没好好打,能对付玩就行了。在我身边的圈子里也大致都是这个级别的,或者有八九级的几个人,但是碰到这个球很少有不吃的。
平时一局十一个球,对方一般都吃我五个以上,然后一般是我输得多,即使是在一起打了多年的老球友,一局球至少也要吃三四个,说白了就是我的球发力比较好,弧线和落点还可以,十几个国际球手的发球轮番的发,总有他愣神的时候。
最近在用波尔和孔令辉的正手逆旋转发球,感觉非常不错,就是我脚步有点懒,发完球就伸脖子看对方吃不吃,不吃再复位,有时候经常会救不到正手大角度。
发球这东西,你要么千招会,像我一样,要么一招熟,但是你熟了对手也就熟了,十几局过后怎么他也不吃了,这时候你就得加强球的质量。
在发这个强下旋的时候,上台后注意不要管失误不失误,你输个几百局球能丢一毛钱啊?手上不要留一丁点余力,全磨到球上去。
左手向上抛球,然后向右引拍,注意把右臂伸直了,以距离换发力惯性,然后在弓背收腹的同时,身体猛烈收缩,右臂回收和踏步、收腹一起进行。
练习后感觉效果不好的,你仔细看看我这里写的猛烈两个字,你的动作算得上猛烈吗?
这个猛烈的程度,我感觉同样的力量我打在拳击机上至少是120KG的力量,我原地的右直拳是146KG。
注意啊,这套发球没有转腰、转肩,就是一个以腹部为中心,四肢收缩协调发力的一个过程。
我们平时经常在市一级的圈子里看到发球黑马,或者昙花一现,或者白驹过隙。所说超常规强下旋,就是不用管落点变化,不用管对方站位,只要这个球能过网上台,基本可以点烟了。
没经历过这种怎么接都是下网的下旋发球,我怎么说你也是不屑的笑,我跟你说了也没用。
接十个至少要下网八个,撩都撩不回去,正胶都一个劲下网。
我在很久前爆发过两次,都是遇到市里顶尖高手,在省里也是有名次的高手,一次是21:11,这11分都是对方吃球的分,看明白没有?就是说除了他直接吃的这11个发球以外一共还有21个球,我居然一分没得到!人家连一分的失误都没有。水平差的天上地下那么远,但是他吃了11个发球。还有一次对手是我们市第一的直板正胶,吃球吃的没法打了,比赛干脆就中断了,他让我一个劲的发,他在那一个劲的吃,这两次发的都是这丁松发球。我碰上他直到今天从来没赢过,只有那一次如果比赛打下去会惨胜。我现在经常把比赛打到10:10,然后输掉,知道怎么回事不?因为对方吃球,吃的厉害。他发球得两分,我发球得两分,两个人都是一人两分或者一分。如果我不靠发球,现在体力又差,基本上不剩下什么优势了。
我自己也遇到过超强的下旋,那还是在十七年前,我顶峰的时候,遇到个师范的男生,他正手的下旋简直没法接了,速度还非常快,球碰到拍子就往网下使劲扎,然后嗖嗖的磨网,球落到拍子上顿时就感觉手上一沉,真的是非常沉,抬不起来的感觉。
一力降十会
怎么练,练不练,我左右不了,球技是你们的,我讲到位,不留一手,能下多少功夫看大家的心情了。
我这人就这样,教就教彻底,没啥留一手的,等你把这一手学会了,我别的东西也琢磨出来了,到时候你们谁愿意学我也愿意往出掏。很多朋友看我帖子总喜欢说如果分析得再透彻一些就好了,如果多一些细节就好了,如果多一些视频就好了,如果多一些感觉和手法就好了。
你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你看完易筋经你就学会了么?你看完通背拳拳谱你就大成了么?太极拳的招式演练够全方位立体化的演示了吧?几个人学会了?你坐在那就能学会?
最后说说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
要说手法,首先你要能薄摩擦,发球不能出撞板的声音,遇到发球出撞板声的直接起板即可。有人说我不懂什么是薄摩擦,我也做不到。我短信箱里有时候会收到这类的询问,有时候实在不耐烦了,我回复说:你拿菜刀砍桔子,一刀下去砍掉块皮就是薄摩擦,一刀下去砍下来一大块看到果肉了就是厚摩擦。这点事儿还用问么?有人说我上台后做不到薄摩擦怎么办?多练多体会呗。你自己控制不好自己的手,你说别人怎么帮你?我写个教程还得四五个小时呢,你看完之后练个几分钟说学不会?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脸红的问题就不要再问了。你提问写个七八个字,我回复写个几百字,然后你回复两个字谢谢,完事了,我倒不差回复这功夫和心情,但是真正解决你的问题了吗?
关于这个发球,我要求不高,谁能发满一千个练习,谁可以提问。这要求不高吧,才一千个,你全国里随便挑,你任意挑一个公认发球好的,你说你练过一千个发球没有,他肯定气喷了嘴里的饭,吼道:就算老太太上市场买土豆,也得扒拉个百八十个才挑回三个来,你当发球是买土豆那么容易啊?
但是话说回来,真的练了一千个发球的,他还需要问我吗?很多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渐渐自己就有体会了。别人说一万句不如你自己体会一刹那。
最可气的是坐而论道,大家也不是下盲棋的,得拎拍子上台洒汗水才行啊。
发球时的瞬间,全部的力量集中在拍子上,随后手腕再把力量和速度加上一倍有余,那力量是非常大的,我发球失误的时候,球碰在台沿要蹦出去很高很远,球能抛多高我就抛多高,我说过即使是在篮球馆我也是扔到棚顶超过铁梁。
我发球就是发力大,想怎么发怎么发,其余的真没啥太特别的。
你要说瞬间摩擦的手法,那可多了去了,上旋下旋不一样,侧旋和急球不一样,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发球要领,是幼儿班的课程,我这个最起码是初中的。但是在具体应用上,我的体会是集中不模糊,球拍摩擦球绝对不能模糊,哪个点就是哪个点,你先竖切了再横拖,你说什么转?弱旋转,对方直接可以起板了。再一个,瞬间摩擦的时候手腕动作要快,快到接近0.2秒。
要说感觉,就是要充分感觉到乒乓球的重量。
乒乓球真的是举重若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发力好,摩擦好,在这个时候摩擦球的一刹那,是包裹着球甩出去的感觉,球碰到胶皮上,胶皮要有咬住球的那一刹那感觉。然后就是在这咬住球的一刹那做摩擦。
拍子咬球的瞬间感觉,不是碰到球,而是碰到钉子扎到套胶上的感觉。
有人说怎么“咬”?这个咬球,必须要靠手腕爆发力集中摩擦,达到一定程度的加速度之后撞击球,然后就咬住了。拍子咬住球之后,你得用很大的劲才能把他甩掉,这就是感觉。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摩擦与阻力,这都是矛盾关系,所以球会咬拍子。有人说你扯蛋,你讲神话,扯的云山雾罩。到底咬不咬球,你集中练习几千个发球再说,平时那些零散的比赛发球都不能算,因为没有强化训练和对比。
最后,写的真是太多了,我自己都晕了。
丁松的发球我不知道你们怎么定位,但跟我没关系,同样的发球掌握在不同人手里有不同的威力,五千个人看我的帖子,我说最多有五十个人肯下力气去苦练这个球,那么我这一贴就是给这五十个人写的,其他的人我当是路过的,这世上没有看两眼就精通的东西。
发球里最简单的是发下旋,变化里最简单的是转与不转,我讲的这篇东西就是最简单中最简单的。
但是丁松,王涛,邓亚萍,你们去看他们的比赛,多少人吃他们的球?
谁还记得丁松大显神威那次,气得瑞典队也不是谁,输球后瞪着眼珠子使劲使劲啃香蕉。
这球练出来好使,比其他的发球都好练,不管你走多远,这套发球都能陪着你,不带过时的。
丁松的发球是转与不转,我上面写的都是转球,不转球我先不写,实际上你真正肯下力气去练的话,也不用我写,因为你开始发的都是不转球。
发球最怕的就是刻意而为之,要多发,勤发,善于随心所欲的发,旋转、变化、落点,都随心所欲,这时候不用我教你怎么发不转的,怎么发转的,就好像游泳熟悉水性一样,理论再强你也得在水里才能泡出水性来。
要想人前显圣,就得背后下苦功。
前面说的一千次练习再提问是个笑话,也是个美好的期望。
小弟欢迎大家提问,有什么不懂的或者其他的想法,请尽可能多的详细描述,凡是经过认真练习的提问我能看出来。
PS:我补充一点,发这个球的力量运用,就是拳击里致命一击的超重拳。所有的力量都要摩擦到球上去,一开始肯定满头大汗,但是技艺娴熟之后,可能只是一个抖腕的寸劲就达到致命目的了。如果是发动机,就往爆缸里踩油门。
全是无私奉献!热心人啊!
全是无私奉献!热心人啊!
尼奔 发表于
& &只是希望大家的球技更上一层楼
先进的技术 会让大家更上一层楼6
希望楼主能看到,,我练了半数吧,多球,一次性,有效果的。虽然没连成超旋的,但质量明显提高了。另我一全发力就发不出正下旋。要有机会楼主能帮看看就好了
& & 我愿意 呵呵 咱们有时间一起切磋吧 我的QQ
拜读了!!
我是被这篇文章吸引来此社区的!
Powered by看到很多球友因为吃球而烦恼,相信大多接不好的一定发不好,因为不知对方怎么发出的,所以不知怎么接,希望老菜鸟对接、发球的浅显理解对你有所帮助。一、发下旋短球1、要点1)抛球不宜太高,眼睛一定要盯着球;2)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3)摩擦球底部,向前的力只要球能过网就行,几乎所有的力用来旋转。4)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二跳下不出台 。 2、特点: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3、战术:最好是对方吃了直接得分,其次能为下一板创造机会,最次不能使对方直接进攻。二、接下旋球:1、判断:接发球关键是判断,如上图柳哥,球拍触球一瞬间摩擦球下部,由此可判断为下旋球,根据挥拍力量大小判断旋转强弱。下旋强球发飘,跳时一顿一顿的,不向前走。2、最基本搓接。根据旋转强弱调整板型。吃球主要是没有把来球旋转克服掉,切记,一是搓的时候向前送一点,一是搓的时候加点力,使球产生反向旋转,这样就能控制住球,再则到对方球台后使其不能起板进攻,落点控制在对方正反手弱一边、或站位较远一边。3、不转的:直接拍、挑打、弹击、推。三、摆短、拧拉。会这技术的相信已经是高手了。1、 要点:1)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2)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2、 特点:旋转力较强,威胁大,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四、接正手侧下旋 1、判断:站在接球一方看,如上动画:波尔触球瞬间球拍侧仰,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下方方摩擦,球过网后向左侧拐。 2、搓接侧下旋。如上许昕,关键点:与搓下旋不同是将球拍侧立一点,沿球旋转反方向搓,加点了,向前送,因有侧旋力,搓马龙反手位置的球应向中路,否则容易向右侧飞出。 3、吃球原因:1)冒高,侧旋当下旋搓。2)侧飞,球拍等球或没发力,没有把原有的旋转抵消。3)下网,顺球转的方向搓、球拍太立、力量小、没有向前送。 4、摆短、拧拉、撇高难度的我也不会。五、不转、侧上、长球偶然配合使用,发不好找挨拍。总之,要想更好接发球,必须学会发球,发球是通过旋转、不转、落点变化发到对方最薄弱最难受的地方,争取主动进攻得分。接发球时一定要盯住对方的球拍,通过击球部位、挥拍方向判断球的旋转,首先是将球接过去,其次是抑制对方进攻,然后主动上手,变被动为主动。
相关阅读:
|&|&|&|&|&
快乐乒乓网微信二维码您好,欢迎光临优个网!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猜你可能喜欢
本文提及的相关商品
投诉邮件:.cn(请将+改为@)
Copyright(R) 优个网 Copyright(C)
北京优个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69号奥亚酒店7层706室服务热线:400-&&售后专线:010-&&遇忙请拨:010-
使用合作伙伴帐号登录优个网:打乒乓球发球的时候有那些规则限制_百度知道
打乒乓球发球的时候有那些规则限制
打乒乓球发球的时候有那些规则限制&& & 1、发球方发球时,将球自然地置于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伸平,保持静止。& & 2、发球方发球时,球和球拍的接触点与球网两侧网柱所形成的虚拟连线三角形区域内不得有任何遮挡,不得用托球手的胳膊肘部遮挡击球,以使至少有一名裁判员能看清发球员的击球点。& &&3、发球方发球时,发球员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后,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而从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 4、发球方发球时,要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方的台区。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方和接发球方的球台右半区。& & 5、发球方发球时,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球和球拍应在球台的水平面之上, 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不得在台下击球,不得在腰部侧后方击球。& & 6、有如类似天生无右手掌的波兰女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纳塔利娅·帕尔蒂卡那样,参加正常人比赛,“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情况的,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由裁判员决定是否参赛或如何发球。&& & & &纳塔利娅·帕尔蒂卡是2012年伦敦残奥会和2010年残疾人乒乓球世锦赛金牌得主,还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小组赛中迎战过名将帖雅娜,还参加了于日至5月3日在苏州举办的第53届世乒赛的女单、女双、混双比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16CM 球的方向不一定您喜欢发那个角都行 发出的球一定要出桌吗!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问我发消息给我您好?不一定 一定要是在底线的吗,抛高有限制?也不一定
提问者评价
谢谢。 但是你说的不一定,也不是肯定啊
其他3条回答
关于发球:
1.发球开始时,球自然地置于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保持
2.发球员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
球在离开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
到任何物体。
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
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
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4.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球要始终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以上和
发球员的端线以外;而且从接法球方看,球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
打同伴的身体或他们所穿戴(带)的任何物品挡住接发球员的视
5.球一旦被抛起,发球员的不执拍手臂应立即从球...
第一,球要用手心平托,竖直上抛,抛球时不允许球旋转。第二,抛球要高于16cm。第三,拍子触球的时候,不能遮挡,要让对方和裁判能看到怎样摩擦球第四,整个发球的动作要在球台的台面以上完成。至于发长球短球,直线斜线球,上旋下旋或者不转球,都可以。
⒈ 注意发球动作要符合规则:
发球动作只有两部分组成,⑴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⑵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⒉ 注意发球的针对性: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发球前,应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基本情况主要有 ⑴是直拍还是横拍;⑵是左手还是右手;⑶ 是亚洲选手还是欧美选手;⑷是生胶还是半长胶;⑸是反胶还是正胶;⑹是近台快攻打法还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见面还是熟手。对上述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通过热身、录像、报导等,了解对方的特长,了解对方发球、击球、落点规律和球路。
⒊ 注意发球直接得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打乒乓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发球技术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