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基本功法如何学胖子能学吗

八极拳拳术精妙,招法自然。在武林中独树一帜。但是万丈高楼亦是由平地而起,在练习八极拳时,基础功法是万万不可缺少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基本功不够重视,认为其简单、枯燥,不如套路练习富有吸引力,从而导致了练武不练功的错误,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习练者的通病,对此笔者极是担忧。今借此文向广大八极拳爱好者介绍一下八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八极拳的基本功法包括对掌、腕、臂、肩、胸、腰、胯、腿、膝、胫、足等部位的静、动不同的训练方式,有揉手、捋手、三靠臂、贴山靠、揉腿、挂足等诸多习练方式,其中三靠臂、贴山靠更分为定步与技击步两种习练方式。要求习练者常年坚持不懈的练习,为进一步掌握八极拳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揉手动作:两人呈马步相向而立,掌腕相搭,一侧向前平推出,另一侧则顺势曲臂收腰坐胯,重心平移成四六步后,圆转腰身向前展臂推出,对方亦重复此动作,左右循环练习,视练习者体力而确定时间长短。要领:身体放松,沉肩坠肘,随势而动,不顶不丢,目视对方,后手贴于胸侧,护臂护肋,意含攻守,气沉丹田。含义:长期练习此功法,可增长上、下肢及腰胯部位的力量和身体感知能力。开门八极拳(kaimenbajiqua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2016八极拳文化发展论坛李廷奎演讲内容丁文江,沧州孟村人,回族,1968年出生,八极拳第八世传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黄茂涛,1972年生人,13岁拜入八极门,师承八极拳九世传人李启润先生。日,惠风和畅,八极拳八世传人邴苌虹先生带领弟子专程从山东禹城赶到孟村开门八极拳研究会,在八极拳传人吴连枝大师与吴大伟等人的见证下进行了传统的收徒仪式。孟村八极拳潍坊王建成传习馆名人堂马英图(),字建勋,回族,孟村县杨石桥村人,凤图之弟。幼年随罗疃张景星习八极拳,随舅名人堂霍殿阁,字秀亭,南皮县小集村人,八极拳七世传人。其武术初习于孟村县宋村李五爷,学练飘洒拳,后拜盐山南良名人堂王中泉(),八极门谱六世,南皮县张旗屯村人。幼习家传少林拳,数年功成,以阎罗棍、五虎历经三百年传承的八极拳正在逐步迈向新的高度,八极拳的队伍也在日益壮大,相信八极拳在文化传承、实战赛事、健身养生等领域必将引领中国传统武术的新潮流。李书文,南良村人(隶属盐山县),在八极门谱六世,为黄四海弟子。5月16日,2016年八极拳文化发展论坛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凤凰湖山庄如期进行并圆满结束。李大中,罗疃人,在八极门谱四世,为吴溁之弟子,于清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四日投孟村拜师受业。春风送暖,百花齐放。2016年八极拳文化发展论坛正在马鞍山凤凰湖山庄中有条不紊的筹备着。此次八极拳文化发展论李大中,罗疃人,在八极门谱四世,为吴溁之弟子,于清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四日投孟村拜师受业。张克明,罗疃人,与李大中同师事吴溁,枪法驰名遐迩。强瑞清聪颖好学,为人忠厚,广收门徒,见义勇为,深受八极拳门同仁的敬仰。冯景山(),孟村西姜官屯村人,少年时拜吴秀峰为师习八极拳。吴会清(),字穆亭,回族,孟村镇人,八极拳五世传人。
13岁(公元1882年)从师亲伯曾祖父吴恺学艺,兼习劈挂拳、九宫纯阳剑等,以轻功、铁砂掌著称,绰号“铁巴掌”。吴钟毓,回族,孟村吴家前院人,其生卒年月不详,是吴钟亲传弟子之一。吴荣 ,吴钟之女(生于公元1764年)。吴钟,字弘声,回族,沧县孟村镇人,清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初六辰时(公元1712年)生于沧州庆云后庄科村。吴钟幼年丧父(其父吴天顺),其母携幼子投靠孟村族人吴溁 之祖父吴允明落户维生。吴钟少年时在孟村吴家清真寺颂经习文,十五岁弃文习武。八极拳
训练 法国门人 最新折缰胯别名"霸王硬折缰"主要体现八极拳的挨 、膀 、挤 、靠
、贴身进发 、打摔一体、攻防兼备的技击风格。古人云"远打折缰近打肘,不远不近用拳头"充分体现出在运用招法时变化多端,让对方无从招架。胯打主要体现八极拳的挨膀挤靠、贴身靠打、打摔一体的技击特点、胯打的另一个名称“迎门三不顾”体现出其硬打硬进、破敌中门的技击风格。黑虎提主要体现八极拳的三盘合击,上打挖眉,中打裆部,下打盘摔,打摔一体,攻防兼备的独特风格。盘提主要以腰跨旋转带动手脚运动的变化,发力上讲究快,准,狠,要求吃根埋根,抬腿便摔。手脚并用,上下同发。三盘合击,贴身进发,一式生八招,变化莫测,使对方进无可进,退无可退。抽别子充分体现了八极拳,盘、别、肘、胯的技击特点,其动作指上打下,变化多端。加上拿、靠、打、摔等技击方法,使对方左支右绌,无从招架。项锤充分体现了八极拳刚猛暴烈 攻防兼备之特点。你打我也打,攻中有防,三盘连击。将有形之动作无形用于实战,随变随打,攻防同步。近日,八极拳门人纷纷来到孟村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到一代宗师八极拳六世嫡宗传人吴秀峰的碑前鞠躬悼念。视频讲解八极拳“降龙式”的演练及用法八极拳基本功之“穿抱”小时候听大人说故事,就欣羡古人作书,有双管齐下之奇能者,我到孟村访武,想不到竟撞见了有名的双手书法家赵一先生,承他盛情,将据说是乾隆皇帝说的:“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语,挥墨见赠,实在幸运。吴秀峰先生的高坟在一大片小麦,花生和棉花间杂的田野里。三方牌石叠立,四界开阔平朗,左手一道茂林之后是桃李苹枣的果园,前方的大道坦途,来往着的仍是先生所最挚爱的孟村乡邻,天方子弟。长篇连载 千里不留行撑拳,八极拳基础功法之一,亦是直接有效的散手技法,上步一拳,看似简单,却极不易练,八极门先贤无不在此式上狠下苦功。3月20日,八极拳八世弟子邢化亭的徒弟与八极拳八世弟子崔宝印的徒弟一行14人从天津塘沽来到孟村,为八极拳历代先贤扫墓。1976年地震以后的一天,我去看望师爷,师爷住在丁字沽公安宿舍的一间平房里,记的这间房约有14平米,多半间是床,一把木椅子,一个长条凳子,一个二斗小厨。床上边用铁管子搭成一个架子,预防地震用,叫自制抗震棚。。。。开门八极拳近几年的发展可谓是遍地开花,而国外的八极拳发展也在生根发芽。近日,法国的八极同门发来了法国八极拳弟子在平日里的训练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第一缕阳光洒到丛台的塔顶,吴连枝大师便已到达平日里邯郸八极弟子晨练的公园。当日下午吴连枝大师便要返回沧州孟村,特意一大早赶到公园指点徒弟徒孙们练习。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门派众多。八极拳以其刚烈雄健、迅疾多变的独特风格享誉武林,成为绽放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眼下许多人会说,什么年代了练武有何用,这时我不禁要问习武与这年代有关吗?练武难道一定要在那动荡的年代,这些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游戏当中,痴迷于虚拟世界的打打杀杀。其实与其在虚拟中做英雄,不如在现实中自强,与八极拳的基本功法包括对掌、腕、臂、肩、胸、腰、胯、腿、膝、胫、足等部位的静、动不同的训练方式,有揉手、捋手 这是一段老视频,在那个摄像机还不普及的年代,一群来自国外热爱八极拳的友人记录下了这段珍贵的资料。在国外的各5到80岁,练习八极拳你会受益终身!经常有人会问,八极拳适合多大的人练?我20岁是不是太老了?女孩说我能练吗八极拳拳术精妙,招法自然。在武林中独树一帜。但是万丈高楼亦是由平地而起,在练习八极拳时,基础功法是万万不可(承接上文)武术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文化,它不仅寄托了我们的民族情感,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kaimenbajiquan“开门”是八极门的总特点故称“开门八极拳”。“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的“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汉《淮南子o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八极”用于武术,则取意于“八方极远”之地。热门文章最新文章kaimenbajiquan“开门”是八极门的总特点故称“开门八极拳”。“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的“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汉《淮南子o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八极”用于武术,则取意于“八方极远”之地。手型基本上是所有传统武术的基本功法,八极拳也不例外。本文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八极拳套路的各大手型的动作图解。八极拳的手型大致可分成静态手型和运动手型两种,其静态手型主要有掌、拳、勾三种。掌,五..
本文是继八极拳手型之后的又一八极拳套路图解教学:八极拳步型。八极拳的步型分马步、弓步、虚步仆步和歇步,运动变化中大致还可分为十六大步型。其实,八极拳的步型以马步为基础,其它各种步型都是马步..
八极拳的基本功,除了前文我们说过的八极拳手型和八极拳步型之外,还有揉手、揉腿和挂足等动作。八极拳的基本功法包括对掌、腕、臂、肩、胸、腰、胯、腿、膝、胫、足等部位的静、动不同的训练方式,有揉手、捋手、..
缠丝劲是八极拳的劲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发力方法。缠丝劲的代表动作有大缠、小缠等,以拧转为主。打招进取是缠丝之劲,搪卸之法,震脚、行步的搓捻,挨膀挤靠撞,撕捋採按扣,这些同样是缠丝之劲。进乃阳刚..
在八极拳中,“胯”力是之反作用力。胯的练习中要特别注意膀胯和腰胯的练习。“胯”的经典代表性动作是“打折江”。一提到反作用力就不难想到“借力打力”。八极拳也不例外“胯”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借力打力”,也..
擤气是八极拳中最能应用于实战的气法,也是构成八极拳劲力特征的基本要素,是八极拳独有的用气之法。八极拳的擤气发声不同于其它拳种的发声,与练拳喊叫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它们之间在本质上存在很大..
八极拳的发力以“刚猛暴烈,崩撼突击”“动如绷弓,发若炸雷”为特色,练习八极拳的发力技术,首先要正确掌握要领,而最基本的要领就是八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要求,即“含胸拔背、顶顶拔腰、沉肩坠肘、气贯..
八极拳的“跺脚”也称“跺子”,是构成八极拳独特步法的主要因素,也是八极拳劲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跺脚有原地跺、上步跺、退步跺、双脚跺、单脚跺、碾跺等不同的演练形式,在练习时有轻、重、缓、急、明、暗的区别..
对于八极拳手法、步法和身法的认识,历代八极拳先贤都认为不能把它们孤立看待,如果人为地将其截然分开,将会犯形式主义错误,因为八极拳的显著特点是讲究“六力合一”、“三盘并击”,要求“彼不动我不动;..
霍氏八极拳的主要操身功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弓(弹力弓)、把(竹把子)、球(黄泥球)、板(木掌板),桩(活树桩)、包(布砂包)、衣(铁坎肩)、气(气口)。操身就是指徒手或利用器械,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自身的专项能..
共3页/21条八极拳基本功法
八极拳基本功法
& 一、劈拳横靠    我左脚前上一步,同时用右劈拳砸击对方面部;对方右后撤步,同时用右臂向右上架开我右劈拳(图1)。
  对方回抽右拳,向我腹部击打;我右臂速向下,向左横档开对方右来拳(图2)。
  接着,我右脚前上步于对方裆下,右臂从对方右腋下穿过,同时用右肩靠撞对方右肋部(图3),使对方肋伤。    要点:上步与劈拳要一致,横格防拳要及时,横向用力。上步进身靠肋要快速、及时、猛狠。横格防与进身靠撞要连成一气。横格防即进身靠的前奏动作。
  二、推臂绊靠    对方右脚前上一步,同时用右拳向我面部击打;我左脚在前,身体重心后移,同时用右臂外拨来拳(图4)。    接着,我右腿支撑身体,左脚提起准备前上步,左掌向左前推对方右上臂,右拳收于腰侧(图5)。    不停,我左脚落地,右脚前上步于对方两腿后侧别绊住其双腿,右臂从对方胸前伸过,并用右胸前靠击对方胸部(图6),使对方后倒。    要点:外拨防拳要及时,推臂要快,上步迅速,别绊腿牢固,靠击猛狠,有力。靠击时上体稍前下倾,右臂前下横向用力。
  三、领臂绊靠    对方右脚前上一步,同时用右拳向我面部击打;我左脚在前,同时用右臂外拨对方来拳(图7)。    接着,我左腿支撑身体,右脚提起准备向前上步,右拳成掌顺式向右下抓住对方右腕向右后回领(图8)    不停,我右脚前上步于对方两腿后方,别绊住对方两腿,右臂从对方胸前伸过,同时用右胸向右前下靠击对方胸部(图9),使对方后倒。    要点:外拨防拳要及时,横向用力拨防来拳,抓腕回领对方右臂要及时,使对方有前倾感,待对方后挣调整身体重心时,快速进步绊腿,靠击对方胸部要猛狠、有力,别绊腿要牢固。
  四、连砸顶胸    我右脚前上一步,同时用右翻臂拳砸击对方面部;对方右脚前上步同时用右臂向上挑架我右砸拳(图10)    接着,我又用左抡拳向对方头部砸击;对方见我左拳砸去,速用左臂向上挑架我左拳(图11)。?    不停,我左脚前上步于对方右腿后侧,欲别绊住其右腿,但对方也退右腿,只能别住左腿,同时屈左肘向左侧下方顶击对方胸部(图12),使对方胸伤、后倒。?    要点:翻砸与抡臂拳要连贯、快速,上步迅速,别绊腿要牢固,顶胸猛狠,力达肘尖。    五、砸臂绊靠    对方左脚前上步,同时用左冲拳向我腹部击打;我左腿支撑身体,右腿提膝,同时用两拳下砸击对方左拳臂,拦截住对方的来拳(图13)。    接着,我右脚前上步于对方左腿后方别绊住其腿,同时左拳后摆,右拳从对方胸前前伸并同右臂向右后横撞靠击对方胸部(图14),使对方胸伤,后倒。    要点:双拳下砸拦截对方左冲拳要及时,向下用力,以横破直。上步快速,别绊腿牢固,靠撞对方胸部要猛狠。
  六、斩腕掐腰    我用右侧掌向对方胸部推击;对方用右掌外拨我右腕,防我右侧推掌(图15)。    对方回抽右掌,变向向我腹部推击;我速用右掌向左下斩截对方右掌(图16)。?    接着,我左脚向前上步于对方两腿后方,挂绊住其腿,同时用左掌揽抱住对方后腰,用右掌推击其前腰,使其腰被折(图17)。?    要点:推掌快捷,斩腕防掌要及时,准确,斩腕向左下用力。上步要迅速,挂绊腿要牢固,使其不能变化。掐腰两掌相对用力,掐击猛狠。    七、挂臂顶肘    我右脚前上步,同时用右拳翻砸对方面部;对方右脚在前,同时用右臂向上架挡我右翻砸拳(图18)。    对方速用左冲拳向我胸部击打;我右臂速向下,向外挂开对方来拳(图19)。    接着,我左脚前上一步于对方裆前,同时用右肘顶击对方腹部(图20),使对方腹伤,并后倒。    要点:翻砸拳要快速,挂臂防拳要及时,上步快速,左肘顶腹要准确,猛狠、有力、力达肘尖。    八、捋臂顶胸    对方右脚前上步,同时用右掌向我面部推击;我右脚在前,身体重心后移,同时用右掌外拨防对方右掌(图21)。    接着,我身体重心前移,右手抓其腕,左手扶其肘,向右后捋对方右臂(图22)。    不停,我左脚前上步于对方两腿后方,挂住其腿,同时左臂屈肘从对方右臂下撞顶其胸部,使其胸伤(图23)。    再接着,我借对方后挣之机,用双掌向左横向撞击对方腹部,使对方后倒(图24)。    要点:外拨防掌要及时,捋臂要借对方的推掌之劲,上步挂腿要快速、牢固,顶肘击胸要猛狠,双掌撞腹要顺对方后挣之劲,撞腹有力。    九、挑臂绊靠    对方右脚前上一步,同时用右掌向我面部劈击,我右脚在前,身体重心后移,同时用右臂向右上挑架开对方来掌(图25)。
  接着,对方用左拳向我胸部击打;我上体右转,同时用两臂顺其冲拳之劲,向右后挑带(图26)。    不停,我左脚前上一步于对方右腿后方绊挂住其腿,同时用左肩左肘顶靠对方胸腹,使对方胸腹受伤(图27)。    再接着,我顺其后移动之机用双臂掌向左后横击其胸,将其击倒(图28)。    要点:挑架臂要及时,上步快速,绊腿牢固,靠顶有力,准狠。双臂横击与靠顶要连贯。(八极拳套路完整示范)起势动作要领:两脚并步站立, 两手自然下垂
,身体正直 ,目视前方(图1)。
1.&并步拉拳动作要领:两脚不动
,两膝微屈下蹲,两手握拳,左臂向左侧前方伸臂,高与肩同平。右臂屈握拳拉开,呈拉弓状 ,目视左前方(图2)。易犯错误:两手动作不协调。纠正方法:拉右拳高与右肩平,动作缓慢。
2.&上步托掌动作要领:身体左转90°,左右脚依次上步,右脚落于左脚前。右手变掌向上托起,高与肩平,左手变掌按于前臂,目视前方(图3)。易犯错误:脚与手动作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上步时右脚要快,右掌托起要慢,高与肩平。
3.&上步提拳动作要领:上左步
,左拳置于身后,迅速向上勾击,高与肩平 。右臂向后摆拳,臂伸直略低于肩,拳眼向下,目视左侧方(图4)。易犯错误:发力不准。纠正方法:震脚提拳 ,力达左拳。
4.&上步贯肘动作要领:以左脚为轴,右脚向左侧上步,转身180°,两腿成马步,左手收至腰间,右手摆击拳高与肩平,目视右前方(图5)。攻防含义:当对方以右拳攻击时,我左手迎击对方来拳,抓住对方腕关节快速外旋回带,上右脚,右拳猛击对方腹部或肋部。易犯错误:力点不准,步法不协调。纠正方法:上步时速度要快
,力发于腰间 。
开弓式动作要领:身体右转270°,右脚跟抬起,托右掌。左拳自腰间向左前方45°冲出,两腿成右弓步。右掌变拳回拉,目视左拳方向(图6)。易犯错误:转身发力不准。纠正方法:右臂回拉时要握拳,转身冲拳,力达右肘和拳面。
6.击裆捶动作要领:左拳变掌,抡掌一周按于胯侧,同时收左脚,右拳在右耳侧上方,
震脚栽拳 ,两腿微屈,左掌立于右胸前,目视前方(图7)。易犯错误:收脚不协调。纠正方法:起步时动作要慢,先收左脚再并右脚。
马步劈拳动作要领:身体左转180°,左臂后抡一周
,抓握右手腕,上左脚,弹右腿,两拳变掌推出,上右脚成马步劈拳,目视右拳方向(图8)。易犯错误:弹腿与推掌发力不够。纠正方法:弹腿落地时推掌速度要快,力达脚面。
右拉弓式动作要领:右脚跟抬起,托右掌,身体左转90°,左拳自腰间向左前方45°冲拳,两腿成右弓步,
右掌变拳回拉,目视左拳方向(图9)。易犯错误:右臂与左拳的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右臂变拳回拉时,力达右肘。
两臂侧推掌动作要领:收右脚,脚尖点地,同时两臂划圆收于腰间
。上右脚两腿成马步双推掌,目视右拳方向(图10) 。易犯错误:前后手过高。纠正方法:左手略高于右手,力发于掌根。
10&双推掌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平托两掌,提右膝震右脚
,两掌收于腰两侧,上左脚成跪步,两掌平推,目视前方(图11)。攻防含义:当两手抓住对方双臂时,两臂内旋,快速收臂拉至腰间。紧贴对方身体,踩击对方脚。同时两掌猛击对方两侧软肋或腹部。易犯错误:手与两脚的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两手收于胸前,震脚时快速推出。
11虚步架掌动作要领:起身,左脚回收成高虚步,右转身90°,右掌举至头顶 ,自腰间向左侧推出
,目视左掌方向(图12)。易犯错误:推掌与摆头不一致。纠正方法:推掌时目随左手移动 。
12&两臂侧推掌动作要领:左脚向后撤步,身体左转一周,两掌收于胸前,震右脚,撤左脚,两腿成马步,同时两掌推出,目视右掌方向(图13)。易犯错误:手的高度过低。纠正方法:推掌时,右手略低于左手。
13&马步冲拳动作要领:左掌划弧握拳收至腰间,上右脚跟左脚,右拳自腰间冲出,两腿成马步,目视右前方(图14)。&&攻防含义:当对方打来左右拳时,左手腕外旋抓住对方左右手腕关节。同时迅速上右步,以立拳,击打对方两肋或腹部处。易犯错误:力点不准确。 纠正方法:发力时,先上脚再冲拳。
14&弓步压掌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撤右脚与左脚平行,两腿成左弓步,右掌下按至右胯侧,左掌架至头上方。目视前方(图15)。易犯错误:手与脚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右掌按于右胯前,成正弓步。
15&左右闪步动作要领:身体右转,左脚收至于右脚成丁字步,右臂屈肘,右掌变拳收至于右胸前,左掌变拳压于大腿左侧,向左跳步,右脚并至左脚成丁字步,右拳上翻,左拳下压,目视前方(图16)。易犯错误:上下肢动作不协调。纠正方法:跳闪步时,丁字步要稳。
16&马步开肘动作要领:身体左转90°,右脚右侧上步成马步。两臂屈肘胸前平举,两掌向外弹出,目视前方(图17)。攻防含义:右步至对方身后,右肘至对方腹前。两肘在胸前发力,向外弹出。猛烈击打对方右侧软肋或腰部,发力有弹力。易犯错误:肘的发力不均匀。 纠正方法:马步站稳时,顶肘力量均匀、有弹性。
17&转身栽拳动作要领:左转身90°,两脚并拢,左手变拳按至大腿外侧。右拳提至右耳侧,两腿跳起震脚,落地屈膝,右拳下栽拳,左掌护于胸前,目视前方(图18)。易犯错误:右拳下栽拳不到位。纠正方法:栽拳时右拳在右耳侧,两脚同时下震。
18&撤步拉弓动作要领:撤左步变成马步,右臂伸出托起,与肩同高。身体右转90°,右拳自腰间向左侧冲出,两腿成右弓步,右掌变拳回拉至右肩前,目视左拳方向(图19)。 易犯错误:顶肘无力。 纠正方法:拉弓时右掌握拳,以肘尖用力,向后拉臂击肘。
19&马步推掌 动作要领:重心左移,收右脚,两掌收于胸前,再上右脚成马步,两掌向左右两侧推出,目视右掌方向(图20)。易犯错误:推掌的力点不准。纠正方法:推掌时以右臂发力,左掌略高于右掌。
20.弓步送拳动作要领:身体左转90°,右脚移至左脚内侧,两掌在头上方击响,然后收于腰间,震右脚,上左脚成左弓步,左掌握右腕关节向左前方冲出,目视前方(图21)。攻防含义:当对方握住我右手腕处,左手扣住对方手腕回拉,迅速上左步,用右手拳击打对方胸部或咽喉。易犯错误:震脚冲拳,力点不准。纠正方法:震脚冲拳要同时完成。
21虚步架掌动作要领:重心后移,收左脚,成左虚步,右掌举于头上方,左掌收至胸前,并向左侧推出,目视左前方(图22)。易犯错误:虚步与架掌不协调。纠正方法:虚步与架掌分解练习。
22撤步按掌动作要领:撤左脚,身体右转90°,两手同时提至胸前,向下翻按。撤右步,左掌在前,右掌在后翻按。左右脚依次撤步,两腿成仆步,两掌下按,目视前方。(图23)。易犯错误:仆步与按掌动作不协调。纠正方法:步型变换快速,挺腕下按。
23仆步抡拳动作要领:撤左脚,身体右转90°,两手变拳抡砸,两腿成右仆步,目视右拳方向(图24)。易犯错误:仆步不到位。纠正方法: 抡拳时撤左脚上右步,再成右仆步。
24转身掖肘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左臂抡绕一周,起身震右脚,提左膝,右腿直膝独立,右臂屈肘,横于胸前,右拳举至头顶,目视左侧方(图25)。易犯错误:震脚与架拳不协调。纠正方法:转身后震脚,提膝,然后收左掌至胸前,右拳上架至头上。
25马步劈拳动作要领:左腿弹出向前落地,两拳变掌推出,收左脚成马步劈掌,目视左拳(图26)。易犯错误:弹腿、推掌动作不协调。纠正方法:当腿弹出时,
两掌分开,当马步时同时劈拳。
26转身按掌动作要领:两脚起跳,身体左转270°,左拳变掌,抡绕一周按于胯左侧,同时两脚并拢,右掌在右肩侧上方,震脚向下击掌,两腿微屈,左掌收于腹前,目视前方(图27)。易犯错误:手与脚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右手变掌在胸前抡扫一周,两脚跳起震脚。
27马步扣打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撤右脚成马步站立。左手握右拳,收至小腹前,目视前方(图28)。易犯错误:握手位置不准确。纠正方法:成马步时 ,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28拉弓式动作要领:右脚向右撤步,身体右转90°,同时托起右掌,左拳自腰间向左前方冲出,两腿成右弓步,右掌变拳拉至右肩侧,目视左拳方向(图29)。易犯错误:发力不到位。纠正方法:右脚落地时,左拳、右肘向左右两侧同时拉出,力达拳面、肘尖。
29马步推掌动作要领:重心左移,收右脚,两臂抡绕,两拳变掌收至胸前,上右脚成半马步,两掌侧推,目视右掌方向(图30)。易犯错误:两掌侧推无力。纠正方法:推掌时力点在两掌掌根。
30弓步双推掌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右腿屈膝回收,震右脚,上左脚成左弓步。两掌在胸前击响,同时收于腰间,然后两掌向前推出,力达掌根目视前方(图31)。易犯错误:震脚与推掌动作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双推掌时先震脚后推掌。
31提膝翻掌动作要领:上右脚,身体左转90°,左膝提起盘腿,左脚收至右腿腘窝处,两掌展至身体两侧,目视右前方(图32)。易犯错误:盘腿不到位。纠正方法:提膝时左脚盘至右腿腘窝处 。
32勾手架掌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上左脚成左弓步,左手变勾手至左侧平举,右手变掌摆至头上方,目视前方(图33)。易犯错误:推掌无力。纠正方法:勾手、推掌快速,力达掌根。
马步绷手动作要领:并右脚,身体左转90°,同时右掌回收至腹前,左手变掌,按于右前臂,撤右脚成马步,右手下摆向右侧崩出成勾手,左掌收至腰左侧,目视右前方(图34)。易犯错误:收脚与发力不协调。纠正方法:收右脚时缓慢,落地成马步时右手快速发力。
勾手推掌动作要领:右腿提膝撤步,右手变掌向前推出,左手变勾手摆至左侧方,两臂高与肩平,目视右手方向(图35)。易犯错误:推掌的发力不准确。纠正方法:撤步、推掌同时发力。
并步合肘动作要领:两手平托向右转动,右手变拳下栽至大腿外侧,左臂弯屈至胸前与肩同高,同时并右脚,两腿微屈下蹲,目视右侧方(图36)。易犯错误:手型变化不准确。纠正方法:当手臂平抡时,两手变掌,握拳下压。
收势动作要领;左拳变掌在上,右拳在下,同时收至左腰侧,两腿立直,上左脚并右脚,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37)。
图37胡氏八极拳基本功法
一、六个基础式
1、四平大马式(马步)
马式是本门拳术基础步型,两脚分开,相距不小于本人三脚长,脚尖正对前方,两腿屈膝下蹲,至水平为度,两膝稍向里扣,上身正直,臀部收敛(图1)。&
&&&&&&&&&&&&&&&&&&&&
1&&&&&&&&&&&&&&&&&&&&&&&&&&&&&&&&&&&&&&&&
2、登山式(弓步)
两脚前后开立一大步,前腿屈膝前弓,膝盖不超过脚尖,后退挺膝伸直,两脚尖里扣斜向前,两脚跟不得离地。上身正直,略前倾,前腿弓,后腿绷(图2)。
3、卧式(仆步)
两脚左右开立一大步,一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脚尖略外展,另一腿挺膝伸直平铺地面,脚尖尽力里扣,全脚着地(图3)。
&&&&&&&&&&&&&&&&&
3&&&&&&&&&&&&&&&&&&&&&&&&&&&&&&&&&&&&&&&&&&&&&
4、虚步抱球式(虚步)
两脚前后开立,后脚脚尖外展45°。前脚脚跟提起,脚前掌虚着地,膝盖略屈。后退屈膝半蹲,重心完全落于后腿上(图4)。
5、金鸡独立式 (独立步)
一腿屈膝提起,脚尖斜向下,一腿伸直支撑身体,保持身体正直(图5)。
&&&&&&&&&&&&&&&&
5&&&&&&&&&&&&&&&&&&&&&&&&&&&&&&&&&&&&&&&&&&
6、犀牛望月式(歇步)
两脚前后交叉站立,前脚脚尖外展,后脚脚跟提起。两腿屈膝全蹲,后腿屈于前腿膝后(图6)。
二、顺步拳、腰步拳
三、四趟溜腿
1、拍脚& 2、旋风脚& 3、行步& 4、颠粘
四、金刚八式
1、撑捶& 2、上步掌& 3、降龙式& 4、伏虎式
5、劈山掌& 6、探马掌& 7、圈抱& 8、虎抱
开弓撑捶撞透墙& 上步摸面奔胸膛&
降龙式把人伤&&& 伏虎下按在地上&
双膀较力劈山掌& 鸡式闯进探马忙
大马圈抱梢子手& 虎抱沉坠不动摇
五、八极大架(手、眼、身、法、步)
开弓定走窝里炮& 斜身腰步逞刚强
若打洋炮往上起& 倒退一步敝了裆
双拳抱拢警人胆& 返身一跺托枪式
箭步跪膝把拳藏& 双撞锤最难防&&&
前是掌后勾搂手& 倒退一步归中央
六、小开门拳&
按:此套路由马宪春先生所编创,遵循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理,可以周而复始地循环演练,不但可收强身之效,也可用于防身自卫。  演练八极十三式。四正四隅不可不知。劈、探、迎、撑为四正,降、虎、圈、伏为四隅。再加上五步(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因此形成十三式。劈为劈山掌,探为探马掌,迎为迎面掌,撑为撑捶,共为四正;降为降龙,虎为虎抱,圈为圈抱掌,伏为伏虎,共为四隅。学者尤宜先求其象,以养其气,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由无知到有知,由知到明,由明到精。动作如下:      八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拳种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诸省,南方及海外也见。河北沧州是八极拳的发源地,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名叫“癞”的云游高僧始传给吴钟,尊“癞”为始祖一世,吴钟为初祖二世,迄今历经200多年不衰。40年代末,原南京中央国术馆,将八极拳列为必修拳术。八极拳随之广传全国,饮誉海外。  八极拳动作节短势险,猛起硬落。发力暴猛。以其刚烈雄健、朴实简洁的风格和独特的技击特点著称于世。拳谚曰:“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可见它在我国武坛众多门派中的地位。  八极拳练法要求: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练寸截寸拿寸吐露,四练筋骨皮肉合。    八极拳套路图解    起式  两脚并步,身体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掌心均向里,掌指均向下,目视前方(图1)。  要点:头要端正,颏微收,挺胸,直腰,收腹,身体自然正直,两臂自然下垂。  第一段  1.并蹲步栽捶  两脚右拧,身体右转90度,两腿屈膝半蹲,成为并蹲步,右拳直臂向下栽拳于小腹前,拳眼向里,拳面向下,左拳屈于右腋前,拳心向里,拳面斜向右,目视前方(图2)。  要点:头要端正上领,颏微收,挺胸,直腰,收腹,气向下沉。  2.抱拳弹腿  左拳收抱于左腰间,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同时,左腿支撑身体,右腿提起向前弹踢,右脚脚崩平,脚尖向前,目视右脚尖方向(图3)。  要点:支撑腿要稳,弹踢要迅猛,短快,力达脚尖。  3.马步劈拳  身体左转,右腿屈膝收回扣于左脚膝窝处,成为扣腿,同时,两拳向外、向上侧平举,与肩平,两拳拳眼均向上,拳面均向外,目视前方(图4)。  接着,两拳直臂向下、向里交叉于腹前,左臂在里,右臂在外,两拳拳心均向里,两拳拳面斜向下,目视前方(图5)。
  不停,右脚向右侧落步,两腿屈膝半蹲,成为马步,同时,两臂直臂交叉上举外分,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右拳翻拳向右下侧劈砸,拳面向右,拳背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右拳方向(图6)。  要点:扣腿要稳,扣腿、抡臂、砸拳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翻背砸拳与马步的形成要协调一致。砸拳要短快、迅猛,力达拳背。  4.弓步横打  马步不变,右臂屈肘向左横格,肘尖向下,小臂竖直,右拳拳心向里,拳面向上,目视右臂前方(图7)。  接着,左脚挺膝蹬直,上体右转成为右弓步,右拳屈肘于胸前,拳眼向里,拳心向下,右肘向右横向顶拉,肘尖向右,高与肩平,左拳由左腰侧向左直臂横向侧冲,高与肩平,拳面向左,拳心向下,目视左拳方向(图8)。  要点:格肘与横打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横打与弓步的形成要协调一致,弓步左腿要充分蹬直,脚跟不可离地。横冲拳要尽量转腰顺肩,右肘尽量向右横拉,形成头向上领,气向下沉,拳向左冲,肘向右拉的“十”字整劲。左冲拳有力,力达拳面。  5.马步敞怀  左脚向前上步于右脚弓内侧,前脚掌着地,两腿屈膝半蹲成为丁步,同时,左拳成掌向下、向里、向上缠绕立掌直臂推出,目视左掌方向(图9)。  接着,左脚左上一步,再腿屈膝成为半马步,同时,右拳屈收于右腰侧,拳心向上,左掌直臂向外、向下、向里上旋绕翻掌,成为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前方(图10)。  动作不停,右脚向前上提于左小腿内侧,脚尖自然下垂,上体姿势不变,目视左掌方向(图11)。  再接着,右脚向前一步,滑闯落步,上体左转成为马步,同时,左掌向左,右掌向右,分掌直臂外撑,两掌拇指侧均向上,掌心均向前,目视右掌方向(图12)。  要点:绕腕、托掌、上步、撑掌动作要连贯。上步马步的形成与撑掌要协调一致,撑掌时马步滑闯。撑掌两臂要直,成为一线,撑掌有力,力达掌心。  6.小缠  身体左转,左脚向后撤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成为右弓步,同时,两掌掌心向上并掌向前穿掌,掌心均向上,掌尖均向前,目视两掌前方(图13)。&  接着,右脚上提,同时,两掌向下、经两腰侧向后、向上、向前并掌直推,两掌掌心均向前,掌指均向上,目视两掌前方(图14)。  动作不停,右脚下踏震步,左腿屈膝提起准备前迈,同时,左掌抓握住右腕,掌心向下,虎口向里,右掌抓握成拳并外旋翻,拳心向上,并收于右腰侧,目视左前方(图15)。  再接着,左脚前上一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成为横弓步,同时,左掌握右腕向右后收,目视左侧方(图16)。  动作不停,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直,上体左转,成为左弓步,同时,左手握右腕,右拳直臂向前冲拳,拳心向下,拳面向前,目视右拳方向(图17)。  要点:双掌前穿、两掌前推、震脚缠腕、横弓步切缠与握腕冲拳动作要连贯。震脚与缠腕,弓步与握腕冲拳要协调一致。缠腕时力达右掌外缘。握腕冲拳时,力达拳面。  7.虚步架打  身体右转,右腿屈膝半蹲,左腿蹬直成为右弓步,同时,右拳成掌,左掌松握,随转体向后上屈肘摆举于面前方,掌心均向里,掌尖均向上,目视两掌方(图18)。  接着,右脚支撑身体,左脚屈膝前上提,左脚扣于右膝窝处,成为扣腿,同时,两掌向下,经两肋向后摆于身后,两掌掌心向外,拇指侧均向上,目视前方(图19)。  动作不停,左脚向前上一步,前脚掌着地,成为左虚步,同时,右掌成拳向上摆举,架拳于头右侧上方,拳心向外,拳眼斜向下,左拳向前直拳冲拳,拳面向前,拳心向下,目视左拳方向(图20)。  要点:转身、扣腿与虚步架打动作要连贯。扣步身型要稳固。虚步,步子要虚实分明,架拳不可过高,左冲拳,要直臂右面肩,冲拳有力,力达拳面。&  8.小缠  步型不变,左拳屈肘向里屈于胸前,拳心向下,拳眼向里,右拳成掌向前、向下按握于左腕上,掌心向下,目视左肘方向(图21)。  接着,步型不变,左拳成掌,向上向前下翻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右掌松握,屈于胸前,掌心向下,虚口向里,目视左掌方向(图22)。  动作不停,右腿支撑身体,左脚屈膝上提,同时,右掌抓握于左腕上方,左掌向外、向下缠切,掌心向下,小指侧向前,目视前方(图23)。  再接着,左脚下踏震步,支撑身体,右腿屈膝提起,同时,右手抓握左腕,掌心向下,左掌抓握成拳外旋,屈肘收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目视前方(图24)。   动作不停,右脚前上一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成为右弓步,同时,右掌抓握住左拳腕,左拳直臂向前冲拳,拳心向下,拳面向前,目视前方(图25)。  要点:按握左腕、翻压、提膝握腕、震脚缠腕与握腕冲拳动作要连贯。震脚与缠腕,弓步与握腕冲拳要协调一致。缠腕时力达右掌外缘。握腕冲拳时,力达拳面。  9.弹腿撩掌  右腿支撑身体,左腿屈膝提起向前上弹踢,左脚脚面崩直,脚尖向前,高与裆平,同时,右手松握,两手向前、向下、向里上绕至胸前时,右掌成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左拳成掌向前撩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前,目视左掌(图26)。  要点:支撑腿要稳,弹腿要迅猛短快,弹腿与撩掌要协调一致,撩掌有力,力达左掌。  10.弓步勾手推掌  右腿支撑身体,左腿屈膝里收上提,成为独立步,同时,左掌向上,向右举于头前上方,掌尖向上,掌心向右,目视前下方(图27)。&  接上动作,步型不变,左掌成勾,向下、向左勾搂,勾尖向左,目视前下方(图28)。  动作不停,步型不变,左勾继续向左后上勾搂于左肋旁,勾尖向上,目视前方(图29)。  再接着,左脚前下落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直,成为左弓步,同时,左勾向后摆举,勾尖向上,右掌向前下立掌直臂推出,掌习向前,掌尖向上,目视右掌方向(图30)。要点:提膝搂手与弓步勾手推掌动作要连贯。独立步,支撑腿要稳。弓步形成与勾手推掌要协调一致,推掌迅猛、短快、有力,力达右掌。  第二段  11.丁步护裆  身体重心右移,成为马步,同时,左勾成掌,左掌向下、向前抡臂,成掌心向下,掌尖向左,右掌向上、向右抡臂,掌心向右,掌尖向上,目视左方(图31)。  接着,身体重心稍向左移,成为左横弓步,同时,左掌直臂向上弧形摆举,掌心向左,掌尖向上,右掌直臂弧形向下抡摆,掌心向下,掌指向右,目视右方(图32)。    动作不停,右脚里收于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为丁步,同时,右掌直臂里收于裆前,掌心向左,掌尖向下,左掌向前下,弧形摆屈于胸前,掌心向右,掌尖向前,目视前方(图33)。
&  要点: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两臂直抡,抡臂要圆。收右脚成为丁步时,步子要稳。丁步的形成与右臂的护裆动作要协调一致。  12.弓步冲拳  左脚蹬地,身体腾空,两脚前后分开,向下落地,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成为右弓步,同时,左掌成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右掌成拳向前直臂冲拳,拳心向下,拳面向前,目视右拳方向(图34)。  要点:弓步的形成与右冲拳要协调一致,冲拳短快、有力,力达拳面。  13.弓步推掌  接上动作,步型不变,右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左拳成掌直臂向前立掌推掌,掌心向前,掌尖向上,目视前方(图35)。  要点:推掌要拧腰、直臂、顺肩,推掌短快、有力,力达左掌掌根部。  14.换弓步推掌  左脚向前收于右脚内侧,成为丁步,同时,左掌向左、向下旋腕,掌心向前,拇指侧向下,目视左掌方向(图36)。  接着,左脚下踏震脚,右脚上提,前脚掌着地成为丁步,同时,左掌抓握成拳,向下、向里、向上、向前下翻砸拳,拳心向上,拳面向前,目视左拳(图37)。  动作不停,右脚后撤一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直,成为左弓步,同时,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右掌向前直臂立掌推出,掌心向前,掌尖向上,目视右掌(图38)。  要点:跟步抓握,震脚翻砸与弓步推掌要连贯,一气呵成。退成弓步与推掌要协调一致,推掌要直臂、顺肩,推掌有力,力达掌心。  15.丁步顶肘  身体重心右移,左脚里收半步,两腿屈膝半蹲,成为马步,同时,右掌成拳,向上、向左弧形屈举于右肩上方,拳心向下,拳眼向后,左拳直臂向下栽于左大腿外侧,拳面向下,拳心向后,目视左侧方(图39)。  接上动作,步型不变,右肘向右平顶,右拳屈于右腋前,拳心向下,拳面向左,左拳成掌,直臂向左上侧平举,掌心向前,掌尖向左,目视左掌方(图40)。  动作不停,左脚里收于右脚内侧,成为丁步,同时,右拳屈肘向下,于右肋侧,拳面向下,拳心向后,左掌直臂向上挑举于头左侧上方,掌心向前,拇指侧向上,目视左侧(图41)。  再接着,两腿屈膝半蹲成丁步,同时,右拳向右后稍摆垂,拳面向下,拳心向后,左掌成拳屈肘向左侧顶,肘尖向左,高与肩平,左拳托于左肋旁,小指指顶对准鼻尖,拳心向前,目视左肘方向(图42)。  要点:右肘右拉、左掌侧举、收脚成丁步与左肘外顶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丁步顶肘短促,迅猛,有力,力达左肘肘尖。  16.并步按掌  两腿挺膝蹬直,成为并立步,同时,两拳成掌,向外、向下、向前直臂穿掌,掌心均向上,掌尖均向前,目视两掌方向(图43)。  接着,步型不变,两掌向下、向外、向上直臂平举,掌心均向上,掌尖均向外,目视上方(图44)。  动作不停,步型不变,两掌向上、向里于头上方,掌尖相对,掌心均向下,目视两掌间(图45)。  再接着,两掌经面前、胸前向下按于小腹前,掌尖相对,掌心均向下,目视前方(图46)。  要点:两掌前穿、两臂平举、两掌上举与两掌下按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动作均匀缓慢,气息调匀,气沉丹田。  收势  步型不变,两掌直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掌尖向下,成为并步直立,目视正前方,姿势还原(图47)。  要点:头须端正,收下颏,挺胸,直腰,松肩,精神振作。贴身靠打是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如肩、背、胯、臀等去靠打对手,是传统武术高级实战技法。之所以称它是高级实战技法,是因为它不易练,不易得。不易练是因为身体某一部位如肩、背、胯、臀不易发出力来,特别是练出爆发力。不易得是在实战时,靠打之机最难把握,一旦使用不得法,易遭对方的拳脚、肘膝的重击。虽然如此,但实战的情形敦难预料,所以传统武术拳家们总不放弃对此法追求,而且不实地体验,谁都难以领略“举手将其靠飞”的喜悦。  我喜欢实战全程的研究,对贴身靠打自然也不放过,总结其中经验是:“打开门户,钻进怀中,防顾保护,贴身靠出。”下面我就分门别类地浅谈贴身靠打之法,抛砖引玉请方家指正。  八极拳讲究:挨、傍、挤、靠。它的靠一般用闯步带动身体向前猛冲,与敌接触瞬间,又以辗步助之,将对手靠出,很有独到之处。如面对对手的直拳或摆拳进攻,我迅速向外划拨或用力向外侧猛打其臂,接着快速闯步向前,落步时用脚套插封根,用肩猛地将对手靠出(图1)。若对手用腿踢我,我快速用异边之拳向外侧斜打其腿,使其受挫,并让其中门大开;或者面对对手来腿之势,身略闪让,用异边手臂向外兜拿。我一旦得机得势,接着快速闯步向前,乘隙而钻,用肩将其靠出(图2)。闯步时要快速协调,与对手身体接触的一刹那,还要借用惯性,以全脚掌为轴向外侧辗步,带动腰胯与肩发力,攻击肩同侧手臂最好下垂,紧贴体侧,以作防护之用。      太极拳是智者之术,也十分讲究靠打。在它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势中,就包括“靠”。在八势中,它与肘互为阴阳,肘指的是身体向里拧裹,靠指的是身体向外展放。太极拳技击一般的是迎其中节,制其根节,以势法打人,此中精妙,少有人得。如我方面对对手直拳进攻,迅速以掤势相接而后化,向后借力猛捋,同时快速进身,以肩靠放。这里的掤势,不是挡架硬接,而是手臂如同双手接球一样,接后要向后缓冲。向后猛捋与贴身靠打要连贯一致,宛如两辆急驰列车相撞,场面壮观,程度惨烈。面对对手的左直拳进攻,我还可迅速以打虎式相迎,身体带动右手向外划拨,若此时我接近敌身,同时以左手肩手推肩靠靠打对手;若此时敌我双方体位较远一些,我就同时以右手按其胸部(图3),接着快速变式,右手粘住其臂,右脚快速向前,套插封根,腰脊领手向后、向上、向外侧抖颤发力,以撇身锤式靠打对手(图4)。这里需特别说明的是:不是用手打,而是以身肩靠打,这是太极散手之秘,突出表现在它不以手法为强梁,而是以身欺敌,靠打其根,毫不费力。  心意拳的贴身靠打技术也较为全面,它讲究肩靠、背靠、臀靠、胯靠还有腹靠,并注重靠打练习,平时盘架时用这些部位有针对性地盘树,实战时强调用这些部位制敌。心意拳的技击与太极拳不同,它讲究以招式打人,所以掌握心意拳的靠,主要研习肩、背、臀、胯、腹等部位的盘式,“明其三尖”认真体悟其中“外三合与内三合”之要诀,盘练出整体劲力与灵劲来。心意拳的靠打最典型一式是熊形单把。如对手无论是出拳还是出腿,我先用手快速而有效地划拨,接着快速进步,前足前进,后足紧跟,双足五趾抓地,足心含空。同时,左右两掌叠在一起先往肩跟撩起,当左右臂屈臂成肘时,随同进步一起靠打对手(图5)。靠打时还要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两肘要贴肋,划拨与靠打连贯紧密,打即是顾,顾即是打,顾打合一。  心意拳的臀靠技法很独特,值得一提。当对手从后背抱我欲摔之时,我快速将后脚后撤,向其裆后一插,前足紧随,同时两臂夹紧,双掌五指揸开后收合劲,身体下落,臀部后坐,靠打对手(图6)。臀部靠打时,要打出“拉锚断绳”的气势,宛如身拉大船,因力大而绳被绷断,腰脊抖绝而发,其劲必疾毒警快,制敌瞬间,妙不可言。  最后值得一点的是,贴身靠打时,肘力出尖,就更加十分可怕! && 八极拳讲究贴身近打,硬攻直取,毫不留情,其招法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核心,有八八六十四手之变化,这里选取八种攻击方法作介绍,以献同道。  一、挑顶  “顶”是八极拳六大开之首,其招法简洁实用,攻击性强,倍受重视,八极拳法中有挑顶、阴顶、针顶、反雷顶、窝心顶、提顶、腰顶等技法,这里以挑顶为例作一介绍。  实战说明:敌我对峙,我以先声夺人之势上右步;同时右手照敌面门猛击,紧接着两脚向前闯步,同时右臂屈肘以肘尖为力点挑击敌心窝或下颌(图1,绾袖者为我方)。  动作要领:上步时要踏中门而入,所谓“脚踏中门夺地位,就是神鬼都难搪”,即向敌两腿之间上步,右拳击面与肘击要快速突然,刚猛暴烈,侧身进击,步型为“四六步”,即前腿四分劲,后腿六分劲。  实战变化:我右手击面时若敌来不及防守即为实招,若敌已变化即为虚招,若敌撤步闪过肘顶,继而可用右反背拳砸其面门,同时可用右脚踢其胫骨或反踹其膝关节。  二、蹉提  “提”在六大开中亦占有显著位置,“提”即自下向上的发力动作,提气亦为提,八极拳中的提法有:翻提、提贯手(指上肢动作)、蹉提、反蹉提、趟提、扣提、跟提、黑虎提(指下肢动作)。  实战说明:敌我对峙,乘敌不备,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拳脚齐发,以拳豁打敌下颌、心窝或面门,同时以前脚掌踢敌胫骨或膝关节(图2)。  动作要领:上手可为虚手引探,也可为实手击之,若敌有防范即为虚,若敌来不及防守即为实,上是明拳,下是暗腿,上下齐发,令敌防不胜防,另外在八极拳谱中有云:“蹉脚寸力不过膝”,也就是说,在技击实战中起脚要在膝关节以下,绝不能高抬,否则有起腿半边空之虑,使敌有机可乘而遭败北。  实战变化:若得手可变化反蹉提重击敌,若敌打开门户破门而入,我则迅速向后跳滑步,借其力运用缩抱、牵羊等技法。  三、圈挎  在八极拳法中“挎”与“胯”通,是“六大开”之一,主要多指横向的发力,大部是摔法,在八极拳中有内圈挎、外圈挎、摔挎、崩挎等等。运用“挎”法时多运用上下齐发的合力,这里将内圈挎作一介绍。  实战说明:敌我对峙,乘敌不备,我迅速以左手晃击敌面部,敌必后闪或招架,紧接着我左手刁抓其手臂向下捋带,同时闯步进身,以左脚吃住敌前脚,同时以右肩和右臂自外向里横撞其上体,上下合力将敌摔倒(图3)。  动作要领:八极拳在技击实战中讲究:“上打云捋带点提,中打挨膀挤靠实,下打吃根埋根摔”,运用挎法时下肢要吃根埋根,即用腿锁住其前腿,上身要贴紧对方,挨膀挤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八极拳贴身近打的威力,在内圈挎的运用中上下要形成两个相对横向的力,也就是物理学中通常所讲的杠杆力,将敌打翻在地。  实战变化:若敌前腿抽出,我则继而用右腿趟扫其后腿;同时左手自外向里横打其上体,右手顺势抓住敌衣襟向下捋拽,形成三盘合力,若敌打开门户,发挥进攻,我可右转身,同时两脚向后跳滑步,左肩前靠成闭肘化解来势。  四、炮锤  炮锤实为八极拳“六大开”中的单,所谓单,即单不为双,一手横、竖、起、落或两手吞吐互换皆为单。在八极拳技击中十分注视单的运用,使用炮锤时多以连环为主,这里介绍“三把手”技法之一:三炮锤。  实战说明:敌我对峙,我乘敌不备,右手照敌面门虚晃一拳,刹间左拳和右拳连击其面门(图4)。  动作要领:第一拳可为虚手引探,也可为实手击打,三拳一发犹如连珠,不给敌留有喘息之机。  实战变化:三拳连击可上中下三盘连击,在用拳击打时可配合向前的跳滑步,也可以配合腿法。  五、黑虎提  黑虎提是“六大开”之“提”法中一个典型技法,因其狠辣,故不遇歹人勿用此招。  实战说明:敌我对峙,我先用右掌虚晃敌面,其必后闪或招架,我则以猛虎扑食之势以两手抓其发或搂抱其后背向怀中下方捋按;同时猛提右膝,撞击其面门、心窝或裆部(图5)。  动作要领:右拳虚晃敌面时若其来不及招架可变实手击之,在进攻的同时还要注意自身的保护,防止敌出招击中,在提膝撞击时上下要形成合力,犹如炸雷。  实战变化:当我提膝顶撞时,若其挣脱后撤,可变弹踢或反踹击之,也可近身使用摔法。  六、头顶(撞钟)  八极拳法在技击实战时,注重全身各部位的运用,“头、肩、肘、手、胯、膝、足、臀”皆可成为攻击的武器,头顶是这八个部位击打方法之一,是“顶”的一个典型动作。  实战说明:敌我对峙,乘敌不备我突然俯身进步,以头猛撞其心窝或面门(图6)。  动作要领:用此技时要有相当的把握,要快速突发,全身全力,动作时,两臂屈提护住门户,以免敌攻而束手无策。  实战变化:可继而用膝顶撞其裆、腹部。  七、臀打(仙人大坐)  臀打主要有后撞、下坐等,运用巧妙亦可一招致敌,这里介绍仙人大坐一法。  实战说明:设敌在我后方近身,我则乘其欲发招攻击的一刹那,先发制人,躬身退步使敌前腿露于我两腿之间,紧接着我用两手抓住其脚腕或裤角向上猛搬;同时我重心下移用臀部坐击其大腿或膝关节,形成上下的合力,猛力将敌坐跌在地(图7)。  动作要领:退步近身要快,掏腿上搬与下坐要突然猛烈。  实战变化:若敌察觉无法施此技时,可用脚后跟踢其裆部,若敌自后搂抱住我上体,我可用两肘向后顶击其两肋,亦可用头后撞其面门或用脚跺踏其足面。  八、挎打  胯为人体的中节,在技击实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在八极拳法中肩撞胯打技法比较多见,为“六大开”的胯法之一。  实战说明:敌我对峙,我先以左手晃击敌面部,当其作出反应之后,我迅速垫右步,以左胯崩击其大腿部,两手护于体前,使敌失去平衡(图8)。  动作要领:崩胯时要借助右脚蹬地的反作用力,动作时可发“哼”、“哈”二音以助拳威。  实战变化:若崩胯奏效,敌已失去重心,我紧接着左腿锁住其前腿;同时左肩和左臂自内向外横打其上体,使其仰跌,若敌后撤可用左反背拳砸其面门或垫步用左脚踹击其前腿膝关节。
发表评论:
馆藏&3913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连枝八极拳基本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