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款fox32fox前叉价格气压多少

FOX前叉2016最新34系列评测 山地车前叉_装备评测_昆明魔速山地车配件网 专业山地车DIY组装整车 改装升级配件 山地车配件批发
& FOX前叉2016最新34系列评测 山地车前叉
FOX前叉2016最新34系列评测 山地车前叉魔速配件网 /
FOX前叉2016最新34系列评测 山地车前叉
魔速配件网&&外媒体评测全新改款34系列前叉
& FOX去年推出全新36,的确展现出在技术上跃进。让所有会狠操中行程车的使用者,不得不将这个它列入高阶产品升级清单之中。即便竞争对手也推出了许多好东西,但是36的表现实在太惊人,我们把它评选为年度产品之一。现在FOX又试图将标准提高,但这次是是重量更轻的量级,目标锁定那些想要享受先进阻尼技术,却又不想拖著36重量上路的骑乘者。
& 下面所测评的2016年Factory系列Float 34小于4磅,视乎轮径大小,行程从110mm到160mm不等(10mm增加间距)。FOX为34设计了全新的Float气压弹簧,不只变得更轻更简单,卡入式空间调整垫块还能调整渐进率。更重要的是,全新的FIT4阻尼系统将取代已经使用多年广为爱好的CTD系统。最终成品远比36来的轻(前版34并没轻这麽多),这点明显区隔这两者。那就要看看新版34是否还能提供类似的气压弹簧与阻尼表现,这是让Factory系列Float 34是否能在众多厂家中,拔得中行程前叉头筹的关键。
FOX Factory系列Float 34细节
& 设定用途:林道/全山地
& 行程:视全车设定而定110mm & 160mm
& 新型Float气压弹簧
& 新型FIT4阻尼
& 三段压缩调整
& 车把遥控钮选配
& 全开模式下,可调低速压缩
& 卡入式空间调整垫块
& 15mm 快拆
& 重量:1769克(29er,140mm)
& 售价:875美金
全新前叉结构
& 2016年的FOX 34看起来很像前版的产品,尤其时远远看的时候,但其实不然。不只是内容全新,34的整个骨架,包括外管、架桥、内管甚至转向管,都经过轻量化考量重新设计。每个部件虽然只省下一些重量,但是总和起来却是很可观,转向管轻了34克,架桥轻了31克,内管削掉53克,外管减轻49克,新型Float气压谈完足足轻了130克。总和起来,一支2016年版29大轮使用的34重量只有1769克,比2015年对应版本轻了297克。160mm行程27.5轮径版本为1746克,比去年轻了219克。
& 要真的来比较,.5轮径版使用的Float FIT RC2重量1923克,这比2016年版本同级的产品重了177克。这是接近半磅的差异,那些想组一台轻量化全功能车的人,得好好注意这点。尤其新版34的新阻尼系统与Float气压弹簧,还能提供像是36那般优异的表现性能,这让使用者能够获得更佳的骑乘感受。
新造型的架桥暗示著还以许多新设计藏在裡头。
2016年版34的外管为全新设计,29吋轮径版本比2015轻了49克。
& 除了在架桥与肩盖有点不同的造型之外,或许很多人会无法分辨新版34与2015版本有和差异,尤其是在还不知道下面将要叙述的全新内部设计测试之前。FOX发表了看起来比较普通的涂装版本,但是还计画推出金属灰色外管版本,这将会在市面上众多产品中变得很显眼。
全新Float气压弹簧
& 去年FOX推出了搭载新型Float气压弹簧的36,但很令人意外的是没用在34上。反而是在Float后避震器上重新设计了Float气压弹簧总成。「在36上,转换埠是在主活塞杆上,允许藉由改变的空间垫块排列来改变行程。」FOX全球行销经理Mark Jordon被问到新品差异时这样回答。「在34上,我们移除了主活塞杆与一个油封以便减轻重量,现在的设计转换埠是在内管之中,就像我们的Float后避震一样。」就像谚语所说一石二鸟,在行程140mm,29吋轮径版本的34上,减去一组空气油封除了可以省点重量,还能降低摩擦力。
2016年新版34的Float气压弹簧设计更简单、更轻、摩擦力更低。
& 更轻、更简单永远都是厂家追求目标,但是2016新版34的使用者会发现,如果要改变行程,进行的步骤会跟36有所不同。与在36上重新调整主活塞轴高度还有调换负压弹簧垫片的方式不同,你在34上必须更换整个推杆与弹簧垫片总成。但是手续很简单 & 我们实际在家裡附近的林道起点进行 & 但是与36一样要进兴些拆解的动作。之所以有不同的步骤是因为新版34的转换埠位在内管之中,就像FOX的Float后避震一样,而非位在气压弹簧活塞轴上。要改变新版34的弹簧渐进率也很简单,只需要用卡入以10CC为间距的空间调整块。第一块调整块安装在肩盖盖口内部下方,其他的调整块就依序安装在第一块上。这些调整块也设计成不会摩擦内管的形状,在上面有延伸的鳍壮设计,以避免安装后晃动。
新型空间调整块的安装会影响这支前叉的中段表现与触底,安装在肩盖盖口内部下方。
FIT4压缩调整(左)能让使用者选择全开、中等或是偏硬三种模式,与CTD非常不同。中间的黑色调整钮调整在全开模式时的低速压缩量。回弹调整钮还是位在叉脚的红色调整钮(右)。
全新FIT4阻尼
这是许多使用者期待的新设计:FOX捨弃的CTD系统,採用了全新的FIT4阻尼。新款设计仍保有三段调整,过去的爬坡、林道、下坡三段命名改成更为传统的全开、中等与偏硬模式,这三者有很大的分别。「FIT4阻尼採用跟36与40上RC2阻尼同样的结构,上面有10mm主轴,以增加避震油流经底部阀门的效率。」Jordan这样解释。「我们改进了三段压缩阻尼中油路流经底部阀门的方式,增加了调整性、灵敏度与控制性。对于长行程衝击后的回复,我们增加了流经回弹油路的油量。」新款的FIT4阻尼比CTD系统有更广的阻尼范围。FOX也听见许多选手反应,需要更传统的低速压缩调整方式,让他们能对前叉的性能表现有更多的控制 & 目前是在全开模式中,以电镀黑的调整钮控制LSC调整,总共22响,涵盖从几乎与中等模式重叠的手感到极轻微的阻尼反应。
模具加长的囊袋顾虑,新油封设计;fit 4上都做得很好來跟卖力的36顾虑,40天声人语栏目订阅编辑rc - 2阻尼很相似,提供了一个很不当中最高级樣的调整选举项内容。
压缩时,FIT4的囊袋会鼓胀,以提供避震油位移的空间。这代表空气完全不会与油料混合,可以保持一致的阻尼表现。
在36上影响靈敏摄氏度,每日经济加重新设计的油封头,目前的也出阻尼系统上签名。
Factory系列Float 34实际骑乘
灵敏度 - 去年FOX的36在这个特性上跨出了一大步,今年也将这样长足的进步应用在新版34上头。事实上这两者在这方面的表现几乎一样,有时甚至我感觉测试的34已经略胜它的大哥一筹 & 我不能想像还有人会要它再更加柔软与灵敏。对于小稜角它能轻鬆应付,这对抓地力当然有帮助,尤其是在潮溼或是鬆动的路况下。对于在作动初段,相对于前一代34也作出灵敏度的改进,要是有人对这新旧两代34进行双盲测试,如果分辨不出差别那就太令人吃惊了。在这个厂家都说自家一点点推进的技术会有多大改变的时代,新版34的确造成天差地别进步。经过下沉量之后的作动依然没有摩擦力,这是你在橱窗裡看不见得东西。
& 拥有这支如此柔软与滑顺的前叉,不但在小衝击时车感极佳,还能让想要拥有较硬弹性系数的骑士,比如更高支撑力或是较佳的踩踏效率,在不牺牲小起伏反应性的条件下,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在测试时一度使用90 PSI的压力(后来降到75 PSI搭配120mm行程),这远高于对170磅体重的设定,即便如此还是不失对小起伏贴地性。虽然这支前叉感觉起来更有支撑力,更加具有「机动性」,但还是能完全处理岩石或是树根的小稜角。FOX说这是因为结合了结构设计与内管表面改进两者优点。20 wt Gold润滑油、新Float气压弹簧、FIT4中的低阻力油封头、改良的低速压缩阻尼特性,这些都是从36的开发经验中得到的成果。
我用2016年FOX 34 Float 29er装在Ibis Ripley上,以130mm与120mm两种行程进行测试。
气压弹簧 - 新版34优异的表现,绝大部分是因为类似应用于Float后避震上,重新改良过的气压弹簧,而非如36 Float上的气压弹簧。这个结构改变是将转换埠设计在内管之上,所以减少一个气体油封需求。这似乎就是FOX所关心的重点。这比起以前他们所推出的产品都还更顺畅,当你遇到高速衝击行程作动时,也不会将生硬的撞击传递到车把上,阻尼系统在这样的状况当然也会分担一些工作。在现代气压技术已经应用非常多的前叉上,不管是谁在中行程前叉裡放上钢质线圈弹簧,都会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但就在大家都用气压弹簧的情况下,34的气压弹簧感觉起来十分特别,真的很不像一般气压产品。
墊塊调整空间會大大影响經過中段行程叉口的情景后之手。
& 新34的Float气压弹簧也採用新设计的空间调整方式,使用每个为10CC体积的卡入式空间调整垫块。使用非常简单,只要有工具打开肩盖口,增加或是减少一块垫块,你就会感觉到经过中段行程之后前叉反应明显的变化。我不论是用120mm或是130mm行程测试,都在四块到六块调整垫块之间变换,目的就是要找出最佳手感。最后两种行程都使用六块垫块。FOX表示这是这两种前叉行程设定所能使用的最大垫块数量(行程160mm最多可用四块),看来我已经是使用最极限的垫块设定了。然而我其实不需要用上六块垫块来达到想像的渐进率,我真的感觉到测试这个短行程版本感觉起来像是长行程车,这不太是XC或是林道用途车上所具有的特点。这比较像是更重的人设定他的36,或是在140mm 或150mm的34上进行的设定。
扭动刚性 - 扭动刚性是我最不想去评论的一点。我可以在阻尼、弹簧设定或是其他东西上讲上几个小时,但是要讲到前叉使用时扭动的程度,这是见仁见智的议题。我的放弃声明是:考量所有可能的变数 & 在前叉上的所有东西 & 这永远是个难以评断的题目。就只简单地换上不同的前轮,换上胎壁更软或是更硬的外胎,或是改变胎压,这些因素都会有想到刚性的表现。我知道有些欧洲的媒体会在车架上装上前叉,然后用些东西测量数据,就依照仪器上测到的数值来进行评论。但是实验室终究不是真实世界,有时一点弹性也是好事。
& 那到底34的扭动刚性够不够?答案是肯定的,我没有感觉到任何不准确的转向操控。在当地崎岖路上以我170磅的体重测试,不觉得34还需要增价任何扭动刚性。请记得这次测试是以120mm与130mm行程下去测试,而不是150mm或是160mm的。36或是Pike在刚性上的数据可能比34高,但是也增加了一些重量。所以这些数据优劣,都关乎你到底要如何取得各方面表现的平衡。对我的骑乘方式而言,我对34感到非常满意。
& 阻尼 - 前一代34上的CTD阻尼系统引起许多评论,有些满中肯的。就当FOX最后找出到底CTD系统有哪些缺点时,他们的眼光已经放的更远,准备放弃现有设计,做出更长足的进步,藉由新型的FT4阻尼系统达到这个目标。如果你知道34内部的FIT4阻尼非常类似36与40裡面的RC2系统,那就不会对它的表现感到太惊讶。要说到阻尼表现,34感觉起来就像小号的36。充足的低速压缩支撑性又有高容错率,避免了迟缓的手感,因为这种拖泥带水的感觉会让大多时刻操控变得很模糊,甚至有时变得危险。不需要过度的气压弹性系数,就可以让它保持高度,但是在高速的衝击之下,又能让前轮位置收缩再延伸。我花越多时间在34上,所使用的气压就越低,感觉需要越少的低速压缩阻尼,在22响的调整中,我从14响逐渐调到7响,越来越相信34能处理好它的工作。以逼近法(从调整两端极限逐渐往其间最佳调整设定逼近)找出最佳设定时,我发现在只有全开模式有作用,用来调整低速压缩LSC旋扭非常好用。从一端极限的设定调整至另一端,你会感到截然不同的反应,这大概已经够所有类型骑士或是地形使用。
FIT4阻尼仍然提供三段不同压缩设定的即时调整。这三段都要比过去的CTD系统还来的实用。
& 在中等模式设定时,旧款CTD与新版FIT4系统的差异会最为明显。最近代的CTD阻尼系统,在需要强力踩踏或是需要更直接的踩踏反应时,可调整变成支撑力十足,但直到试过新版的34之后,我才知道过去的「林道」模式是有多生硬。拨动FIT4阻尼上的蓝色压缩推杆,会提供类似的支撑力,但是在此同时又不会把地面上的跳动传到骑乘者身上 & 这比过去版本感觉又更灵敏了。我怀疑这样的表现或许跟更新过的气压弹簧也有关系。但不管如何,在中等模式的阻尼设定表现上,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前代产品比起来,仍让我感到吃惊。有人会怀念在CTD上三段式设定中的林道模式吗?答案我是很怀疑,因为在新版上全开模式时,使用LSC调整钮旧已经可以调整到跟中等模式相同的支撑力。在偏硬模式还是有些油通过阻尼油路,但是对想要在碎石路上像在拼KOM那样的XC抽车骑乘,坚硬的程度已经绰绰有馀。
拥有像是36那种贴地性的新版34,让旧版产品感觉起来像恐龙一样。新型FIT4阻尼表现远比最近版本的CTD还要优异。
& 在骑乘时,要在三种阻尼模式间变换调整很简单 & 手伸下去拨动蓝色调整钮就好 & 调整方式之简单你绝对不会搞错。调整钮上电镀标示,可看见上面有清楚的「较硬」指示,绝对不会让你转错方向。但是并没有目前使用模式的标记在上面。我倒是在头几次骑乘时,手时不时伸下去检查,看看是不是设定在正确的模式,不过这只是小小缺点。
总结:在过去几年大家多半注意到36与40前叉,所以FOX再度将心力焦点放在34上,自然让新产品的推出成了大事。而新版34的问世,也真的令人惊豔。如果你跳过所有上述技术解释与评论,你唯一需要知道的是:新版Factory系列Float 34的阻尼系统有著与36上RC2和Rockshox的Pike同样的优异性能,但是重量却还不到四磅。跟36一样好,但却没有36因为要对应所需骑乘型态而增加的重量,这就是34的地位所在 & 新型FIT4阻尼是件优美的成品,它轻量的特点恰如其分。测评者&Mike Levy查看: 1933|回复: 0
2016 FOX 32 FLOAT F100 FIT4 P-S 3POS 常规版 山地减震前叉
2016款采用了全新的FIT4封闭式阻尼器
新的阻尼器阻尼效果更佳、阻力更小、重量更轻
全新设计的空气弹簧系统,拥有自动平衡正负气室系统,空气弹簧线性更好、避震效果更润滑、减少了初段启动阻力、对小震动反映更灵敏,同时附赠全新的气室调整块,可以通过调整气室内垫块的多少来改变气室的线性用以适应不同的骑行风格
三种模式可调:Open(开放) – Medium(中等) - Firm(锁死)
行程:100mm
钩爪:9mmQR
舵管:1 1/8
颜色:黑色
重量:1.56kg(实称重量)
可調:锁死, 自动解锁力度, 气弹簧压力, 回弹反应
价格:3999元
(56.4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50.78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49.56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38.14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40.69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36.28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46.61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39.51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43.65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41.19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40.12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45.07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53.95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
(47.24 KB, 下载次数: 0)
17:51 上传当前位置:&gt
共找到2562条FOX前叉海淘全球购商品
淘宝全球购为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包括美国、日本、澳洲等海外FOX前叉代购,FOX前叉洋货直邮,FOX前叉海外品牌等全球购商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2016 Fox 前叉测试,正确的方法!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154 点
鲜花178 朵
说的对,不过车架头管方面的我倒没什么担心,估计现在没那个能力操坏,碗组嘛,就因为玩起车尾这动作,两 ...
过奖了,大家叫的其实是 “高老湿”
架子是街车,的确是很小。
我现在看架子不看座管高低,而是要看Reach,这才是真正影响骑行操控的数据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1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42 积分
威望1445 点
最近在练后轮骑和后轮滑,用软尾练,求指导,或者求个教学视频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749 点
刹车出给我吧,我收了。378g的重量,我想要一对。。。。。
这刹车不用惦记啦 早晚我会从高老师那抢回来的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372 点
已经决定下辆车不用左撇子就用金管fox了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453 点
过奖了,大家叫的其实是 “高老湿”
架子是街车,的确是很小。
我对座管高低也不是很在意,只是考虑到了等效上管长度的影响,你这么一说,看来我还要再琢磨一下Reach了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174 点
鲜花142 朵
我没有15QR。。。
一直奇怪为什么DJ这种暴力骑法的叉子要做15。。。
ROCKSHOX号称他们设计的MAXLE LITE桶轴系统可以满足强度要求,不过新轴杆确实锁得挺紧的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154 点
鲜花178 朵
最近在练后轮骑和后轮滑,用软尾练,求指导,或者求个教学视频
软为相对比较难,因为后避震多少会泻力,硬架,特别是街车架子会容易一些。
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拉起车头,靠身体和后刹车来保持平衡,身体一定要放低,两臂伸直。前轮要掉下去,腿用力蹬,P股猛向后把头再拉起来;要向后翻了,轻点后刹车,P股前移再回到平衡点,不断往复。
教学视频应该很多,搜一下就有。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445 点
软为相对比较难,因为后避震多少会泻力,硬架,特别是街车架子会容易一些。
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拉起 ...
只有xc和软尾xc&&后胆可以锁的很死,现在如果不是软尾有点拉不起来。。。。。。练了两天,腰酸的不行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154 点
鲜花178 朵
只有xc和软尾xc&&后胆可以锁的很死,现在如果不是软尾有点拉不起来。。。。。。练了两天,腰酸的 ...
腰腹是人体核心部位,所有其他力量都源自于此,差不多就是发动机。
玩车,还有其他所有运动都需要强有力的腰腹。古代习武都要先练马步,就是要先练腰和腿。
主题帖子积分
15款的狐狸?润吗
主题帖子积分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445 点
腰腹是人体核心部位,所有其他力量都源自于此,差不多就是发动机。
玩车,还有其他所有运动都需要强有 ...
我平常是练xc,和玩动作用的肌肉群不一样。。。。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515 点
鲜花110 朵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154 点
鲜花178 朵
我平常是练xc,和玩动作用的肌肉群不一样。。。。
骑车一样需要腰腹力量,腰酸的时候你什么力气都用不出的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916 点
虞山上见过两次最牛的,一个剑门下去单前轮滑到桂香园,一个地震台越野路前轮滑了五十多米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50 点
顶啊顶啊顶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989 点
鲜花146 朵
来我们山里的路测试吧,那数据才真实,呵呵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17 点
高老师俺也想学,你是我的动力,求带。
主题帖子积分
16得狐狸很安逸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869 点
顶大神。。。。。。。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994 点
好技术好场地,一直想入FOX,车架也得换...
主题帖子积分
顶豪顶大师啊
主题帖子积分
全避震黑手党
威望998 点
视频我群力发了,没人看。。。
不年轻也不优秀的飞行员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768 点
鲜花877 朵
只有xc和软尾xc&&后胆可以锁的很死,现在如果不是软尾有点拉不起来。。。。。。练了两天,腰酸的 ...
用罗马尼亚硬拉和山羊挺身练竖脊肌
奇闻、趣图、冷知识,关注图帝新浪微博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154 点
鲜花178 朵
这帖子怎么又给顶上来了?
精彩推荐 /2
日,是美利坚载入史册的一天,这一天比预期的要来的快一些,沉睡的世界,大概只有全美灯火通明。美利坚合众国成立200周年,全国人民沉浸在欢呼之中。就在同一年,加州的圣塔巴巴拉,Chris King先生变的忙碌起来
1986年,生活在美国加州西海岸的Bob Buckley创立了Marin这个品牌,由于加州西海岸拥有众多的山地骑行路线,所以Marin最早也是以研究和制造山地自行车而起家。
Powered by同样的40,不同的感受——2016 FOX Float 40 RC2深度评测
Date:16.03.20
图片/文字:CB&-&MasteR.虐
作为速降前叉中的常青树,FOX&40早已人尽皆知,而其在近几年也开始步入多元化的趋势。FOX&2016款F40一共推出了两个版本,分别是定位初、中级的Performance&Elite版和定位高端的Factory版。前者采用油簧结构和新的Fit&4&LSC阻尼系统,拥有外部低速压缩和回弹阻尼调节;而作为顶级的Factory版,不仅采用了全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同时也搭载了性能强大的RC2阻尼系统,代表了FOX的最高技术水平,也正是本文的主角。
之前,我们对作了大致的介绍,让读者对其基本功能有所了解。经过几个月的亲密接触和使用,让我们对这款经典的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说新40并不仅仅只是换了一身马甲,而是完完全全脱胎换骨,全新的气压系统和改良的阻尼性能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那么还等什么呢。
全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
对于新款FOX前叉来说,最大的改变体现在空气弹簧系统上,并且FOX也将全新的空气弹簧系统应用于全系列的前叉中。
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采用了全新的负压平衡结构,放弃了原本的负压弹簧来平衡初段的方案,而直接采用负气压自动平衡系统(全名叫:专利空气传输端口系统,就是我们口头说的串气槽),通过在行程初段位置的内管内壁上设置气槽,使活塞密封件经过气槽时使得正负气室的气压对穿并达到平衡。少了负弹簧,让前叉获得了更轻的重量,其实称为2640g(舵管为17cm,包含轴杆),比负弹簧版本减轻了70g。同时对于用户来说,少了负弹簧与体重的匹配工作,调节和操作上自然更简便。
同时,因气室活塞密封件的改善(将摩擦力较大的油封更换为顺滑度和密封性俱佳的星型圈/X-ring),使前叉运作的灵敏度和顺滑度得以更高,搭配新的负气室结构,也让前叉的初段启动值变得更小。
▲上图来源于FOX官网
新Float空气弹簧系统最后一项改进是更换了气室容积调整的方式,相比前一版Float&40来说,采用增减气室垫块来调节气室容积的方案自然是再方便不过。
▲行货FOX&Float&40前叉除了带有说明书、用户手册外,还附带防撞胶圈、花心以及7枚气室垫块,其中4枚在前叉内部
▲每个垫块的容积为10cc
▲Good&luck&and&good&racing!
如果说前叉是外部是骨骼和肌肉的话,那么阻尼系统就是前叉的灵魂了,因为它直接区分了前叉与好前叉。
自FOX将阻尼系统改进为FIT封闭结构后,经过了多次革新,到目前已经是第四代了。FIT封闭式阻尼结构不光将阻尼液与底筒润滑液隔离,而且通过油馕设计使阻尼器隔绝了空气,除了大幅度降低了重量,也提高了阻尼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因为当空气混入阻尼油路后,会使阻尼变得不稳定,严重影响骑乘的稳定和安全。
▲FOX&FIT阻尼器
▲左图为油馕在0行程下的状态,右图为满行程下的状态,FIT通过油馕的弹性来补偿阻尼推杆的体积
而作为新的FIT4阻尼系统相比以往又有何不同呢?!如果光从外表来看,几乎看不到有什么不同,但当你取出阻尼器并将其放在一起对比时就会发现,FIT4阻尼器的推杆直径大了一圈。是的,FIT4阻尼系统拥有更粗的10mm直径活塞推杆,通过圆截面的计算公式,我们得出FIT4相比传统8mm的推杆在同长度下体积增加了56%。而这超过一半的体积使得更多的油量通过阻尼阀门,从而使压缩阻尼获得更明显且更细腻的感受,大幅度减轻手部和肩臂的震动。
▲三款阻尼器的推杆直径对比,第一款为9.5mm,第二款(40&RC2)为10mm,第三款为8mm
▲10mm直径的RC2阻尼器与8mm的传统阻尼器,虽然仅差2mm,但实际看上去差距还是不小的
Factory版本的40采用RC2阻尼系统,拥有LSC(低速压缩)、HSC(高速压缩)和LSR(低速回弹)的外部调节,而回弹阀门内置了高速堆栈阀。LSC的原理是一个自身固定不变且只能通过外部调节的油孔,可以提供骑手在摇车、压弯、压抬以及刹车时的稳定性;而HSC的原理则是几个被阀片和弹簧压住的油孔,平时并不工作,但在高速通过乱石、颠簸,以及大落差、大对抗时,快张阀就会启动,起到快速吸收冲击的作用。通过LSC和HSC的搭配,选择和调节属于你自己的骑乘风格,去征服一切不平整的路面。
▲LSC和HSC的调节范围均为24格
▲FOX的叉脚调节旋钮清一色都带有保护壳,一方面防撞防磕,另一方面可以隔绝雨水和泥沙
▲新款Float&40&RC2的回弹阻尼顶针已经升级为钛合金材质
新一代Float&40&RC2带给我们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轻巧!
而这种轻巧的感受并非仅仅因为重量的下降,还是由接近弹簧的线性、整体的顺畅度以及阻尼的表现,使前叉不仅舒适,而且反应快速、轻盈,毫不拖泥带水。
全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不仅改善了初段灵敏度,而换新的底筒润滑液和润滑脂也使前叉的顺滑性又作了一次提升,即使首次使用,其顺滑度便已经非常出色。加上气室容积调节来控制末端行程曲线,所有这一切使其能够拥有接近圈状弹簧的线性和质感。而更灵敏的初段行程也意味着前叉可以获得更有支撑力的中末端行程,在面对急弯、乱石、腾跃以及大落差的时候,坚挺的中末段行程可以给你足够的支撑,以免车头下沉过快或过多而导致重心失衡,造成失控甚至前翻。
值得一说的是,前叉的初段启动值非常小,常常在不经意间会有爆胎的错觉。这不仅归功于前叉良好的润滑性能,也和前叉内壁串气槽口合理的位置设定有直接的关联。较小的初段启动值不仅可以过滤路面的小震动,同时也能够很好地缓冲车轮接触地面一瞬间的冲击,使落地更舒适。而末端行程的支撑力可以通过增减气室垫块来实现,原厂设定为4块,实际使用下来非常合适,但如果你想要使末端行程的利用率提高,可以适当减少1&-&2枚垫块。
但光有灵敏的初段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支强大的阻尼器才能让你如履平地。在加粗了阻尼推杆直径后,能够明显感受到路面通过前叉传来的反馈相比前代产品要更为细腻,而且在合理的阻尼设定下,前叉的手感温和,但路感并非模糊拖沓,而是能够清晰地了解路面的情况,但在需要的时候,HSC会保护你免受突如其来的撞击。
通过简单的感受,我们发现FOX&RC2阻尼器的LSC大约占1/3的通油量,而HSC大约占2/3的通油量,了解了这个大概数据后,对我根据不同路况和骑乘风格来设定前叉非常有用。对于乱石、颠簸较多的路线,以及处于竞速的模式下,我会选择较高的LSC和较低的HSC设定(高:阻尼较大),让前叉拥有非常好的灵敏度,但同时LSC可以保证必要的稳定性;而在路面相对平顺但技巧设施较多的线路,比如弯道、跳台和公园路,我会选择将LSC和HSC调至居中范围,当身体瞬间发力时,前叉可提供支撑,不至于下沉过多。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是,LSC和HSC均作用于全段行程,其运作原理完全参考骑乘速度,并非部分说法中LSC控制初段而HSC控制末端
全新的Float空气弹簧系统有效降低了前叉整体的重量,而FIT封闭式阻尼器则又降低了前叉下部的重量;前叉顺滑的运作性能搭配良好的线性,加上反应灵敏、积极的阻尼器,使前叉拥有一种不在一个重量级别的操控性和骑乘感受,用轻巧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最后还有一个小事项,这是大家在安装前轮时都需要注意的。众所周知,20mm通轴规格的前花毂宽度为110mm,不过FOX&40前叉的安装规格为111mm*20mm,为什么是111呢?!大家仔细来看一下前叉轴杆,会发现其并非通体20mm直径,在轴杆的一端有2mm的直径增加,这是用作锁紧花毂的,而非碟刹侧的叉脚无需向内压缩,直接锁紧螺丝固定轴杆即可。这能够让底筒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让前叉的顺畅度达到最高。
更多专业评测文章请持续关注自行车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ox前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