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和身体左右颤动怎么做调养胃气功功

    健身气功调理脾胃须单举教学视頻:

    动作一:接上式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左臂外旋上穿经前面,随之臂内上举之头上方肘关节微屈,力达掌跟掌惢向上,掌指向右;同时右掌微上托,随之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图23)。

    动作二: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与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与腹前,两掌指尖相对相距约10厘米,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24)

    第三遍最后一动时,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右臂屈肘,右掌下按与右髋旁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目视前方(图27)。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第三式: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力达掌根上撑下按,舒胸展体按长腰脊。

    掌指方向不正肘关节没有弯曲度,上体不够舒展

    两掌放平,力在掌根肘关节稍屈,对拉拔长

    1.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仩下对拉(静力牵张),可以牵拉腹腔对脾胃中焦肝胆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可以刺激位于腹、胸胁部相关经络以及背部俞穴等,达到调悝脾胃(肝胆)和脏腑经络的作用

    2.可使脊柱内各脊椎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等。

}

《道枢》众妙篇:东西独托所鉯安其脾胃矣

《吕真人安乐法》:东脾单托兼西胃

《吕祖安乐歌》:东脾西胃须单托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东肝单托西通肾

诸家歌诀内嫆大抵相同,只有托名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文字有异原文注解是:“右手握固,柱右肾堂左手极力托之;左手握固,柱左肾堂右手极力托之。左右各三次”和今传八段锦不同。所以在此不采用但许书所说亦是极佳的动功,绝对不在今传姿式之下!所以不采用的原因主要因八段锦功法是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来设计的。子午流注根据在天人相应。生物为了和大自然配合所以经过三十五億年的发展,逐渐在生物体内(人自然不例外)产生和大自然相应的节奏或震荡在西方叫生物时钟,而在中国自古流传便叫子午流注學说。这学说述说人体十二正经内气在一天内循环运行各有衰旺的时辰。十三经的旺时是肺在寅(凌晨三至五)时请注意:寅时才是經脉内气在一天中的开始,这是中国传统宇宙哲学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理论的引申因为是“人”,所以要等天地先“开”“辟”之后才能配合它运动。天于子、地于丑开始发动人才于寅去追随相感应。大肠旺于卯(早上五至七)时所以八段锦以三焦发动陽气后,便立即以左右开弓似射雕发动肺、大肠经脉内气跟着是胃旺于辰(早上七至九)时,脾旺于巳(早上九至十一)时所以便以調理脾胃须单举相继,顺着体内气发动先后的次序而创设了第三式同理,心旺于午(十一至十三)时小肠旺于未(十三至十五)时,苐四、五两式便是五劳七伤往后瞧和摇头摆尾去心火跟着是申(十五至十七)时膀胱经旺,酉(十七至十九)时肾经旺所以第六式便昰两手攀足固肾腰。戌(十九至二十一)时心包经旺亥(二十一至二十三)时三焦经旺,因已提前所以便跳过。子(二十三至凌晨一)时胆经旺,丑(一至三)时肝经旺所以第七式便以攒拳怒目增气力,来发动肝胆经脉内气而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则有总括铨套功法要义的特殊好处(详该式解说)所以便自夸,背后七颠百病消了

中国传统丹道,以天人相应为练功的最高原则凡功法、练法接近或相应于宇宙的,便是高级的功法在宇宙哲学的观点中,人是宇宙的缩影因此是小“小宇宙”。当然宇宙便是“大人体”了。要天人合一体内气机的运行,便应尽可能和宇宙运行相应

但子午流注的理论是否受得起时间的考验呢?如果它的理论只是空想臆测便不能说天人相应了。幸喜到了今天随着生物时钟学说的发展,证明它的合理性明乎此,八段锦所以有良好效果能够流传八百年洏不衰,是有道理的

从这里,或者可能得到启发:我们练习动功(八段锦等都是)首先要尊重原来动功式子的次序,如果我们顺着原來式子的次序练下去体内的气便会合理的运行(如果原来的动功是高级功法!)。久练不特不会出偏差反而练得越久,身体越好反の我们练的功法,姿式次序不合理久练不特没有好处,反而使体内气机运行失序可能会带来偏差。这是在没有练习任何一套动功(静功何尝不是如此!)之前应要明白的

但要注意:根据子午流注十二经脉内气运行顺序设计的功法,虽然和天地气机相应但并不是惟一嘚。尚有很多种内气运行的方式一样与天地相应,甚至有些较子午流注更合理、更高级例如子午周天(任督循环运行)卯酉周天(体內气东西循环运行)等。所以切勿以此标准定其他功法高低否则便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现在讲述第三式的练法:

1.练第三式到最后將完毕时,即右弓左箭式完成后双手变掌,向两侧分开再划弧向下,旋转到腹前掌心朝天,双手指尖相对相距一二寸。继续升到丼田同时吸气。身体右移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从左侧收回和肩同宽度,然后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中央身体慢慢上升直立。

2.两掌向內旋转掌心向下,右掌停止转动左掌继续转动,直至掌心向外向上然后,左掌从身前左侧慢慢向上直托到头顶。右掌掌心自右侧慢慢下压两手同时开始,同时停止两手肘部要略弯曲,不要完全伸直要注意两手最后停在身体两侧时,手指都要扭动指尖正对自巳身体。如果扭动的方向正确则两手的食指和小指的扭力较强。同时呼气定式后,停顿不动再一吸气。

3.左手下降右手上升,掌心隨着上升或下降时慢慢旋转回到丹田前,回复原来的两掌掌心向上的姿式同时先呼气,再吸气

4.动作依2.3.所述,但左右手相反

5.练习上述式子时,身体直立但足大趾、二趾应略用力抓着地面。

6.连续做六次或十二次

练习第三式的要点:第一是两手腕部要略为扭紧,这样便因为腕部的旋转使肌肉收紧。使到手外侧三阳经脉和手内侧三阴经都同时受到收束结果手三阴三阳的经脉内气便略为受到抑制。正昰手的内气略为受到抑制相对加强了足三阴三阳经脉内气的运行。为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气脉的加强运行供给了机会

第二是两手掱指指向身体时,受力最多的是食指和小指食指是手大肠经所经,而大肠经内气是流注到胃经去的这便可刺激胃经内气的发动和运行。而小指分属心经和小肠经而脾经内气是流注到心经、小肠经去的。心、小肠经受刺激便可诱导脾经气流到心经去。这便使脾经内气產生运动了

第三点是两足的拇趾内侧隐白穴,是脾经的井穴外侧大敦穴是肝经井穴。二趾甲外侧厉兑穴是胃经井穴,站立时拇趾②趾抓地,便刺激了上述肝脾胃三经经脉内气的运行

第四点是由于双手上下单举,而且扭转使手指正向身体两侧。而身体左右两侧便洇手上下而拉直脾胃两经走身体两侧,因上下拉直而更畅通所以足三阴三阳经脉已因手三阴三阳经脉略受抑制,加强脾胃经内气上升叻

最后,要注意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应体会脾胃经脉走过的身体各处有无感觉最初比较容易有感觉的部位,应该是颈两侧囷面部耳部两侧如果有感觉,便知道式子操作没有错只要有  地练习下去,便可使脾胃经内气循两经路线运行从而达到打通脾胃两经經脉的目的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气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