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练太极站桩时有没有手心出汗,或者手心脚心出汗怎么回事

六个部位出汗最危险 手心脚心代表血虚!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鼻子出汗——肺气不足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手心、脚心出汗——血虚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欢迎收听“腾讯健康”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健康”(英文ID:qq-health)。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超三成儿童被零食“伤”过 多数添加剂无益】调查发现不少商家为了销路一味迎合孩子对色香味需求,在儿童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各种添加剂。专家指出,添加剂不是营养素,虽然在安全范围内摄入对人体无害,但若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过量或混合添加、长期摄入,可在体内蓄积损伤脏器。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太极名家在线答疑
太极名家在线答疑
时间: 13:55:26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  查看:  评论:
  陈三虎,别名陈振华,男,汉族。陈家沟陈氏二十世,陈式第十二代传人,王西安拳法第二代传人,国家一级裁判,CCPC康龙武林大会陈式拳单周擂主,王西安拳法研究会副会长。电话。
  问:我这段时间膝盖经常酸痛,但是我站桩时膝没超过脚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站桩时首先要检查塌腰松胯了没有,再检查大腿肌肉是不是用力了。站桩时大腿肌肉用力是正确的,还应该塌腰松胯、膝盖外搠。
  问:站桩是太极拳的必修课吗?如果光练套路的话也能找到太极拳的内劲吗?
答:站桩是辅助性。通过站桩可以调节心态,使自己意气合一,在套路的演练中更能体现意念与动作的融会贯通。太极拳本身就是活动的桩功。
  问:如果练习时间有限,是练站桩还是练套路?
答:练拳时间少的情况下,应先练站桩,也可以练习单式,比如练单手缠丝、双手缠丝等基本功。
问:怎样才能把站桩的劲运用到套路上?
答:站桩是套路的辅助功法,两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有动静、步法、技击之别。
问:怎么采气?请讲一讲采气时动作和呼吸的配合。
  答:采气是在意念的驱使下,动作的一开一合、一收一放,配合开吸合呼的逆腹式呼吸方法来完成的。
  问:丹田如何运转?
答:丹田运转是通过腰胯横8宇螺旋转动,加上丹田收放,双手顺缠逆缠,外分里合,形成周身一家。中气下沉时感觉丹田饱满,内劲鼓荡。丹田劲是在一收一放之间慢慢产生的,最终沉于根。
  陈大虎
陈大虎,字振中,男,汉族,陈家沟陈氏二十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国家武术一级裁判,自幼习练太极拳,1988年拜太极大师王西安先生为师,深造陈式太极拳新、老架一二路及刀、枪、剑、棍等器械,尤其擅长推手技击和擒拿格斗。联系电话,温州电话
  问:何为中定?
  答:中定即立身中正。
问:“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中的“合”字主要是指位置上的上下相对,还是意念上的相互呼应呢?哪一个是主要的?
  答:“合”是以意念上的相互呼应为主的,位置的“合”是为辅的。
  问:打太极拳有了气感还要注意什么?
  答:打太极拳有了气感以后,就应注意以意领气、以气催形,达到形神兼备。
  问:做“懒扎扎衣”时,左脚脚尖应向哪个方向?
答:左脚扣脚,脚尖方向基本竖直朝前,两胯放松,膝盖微起。
  问,以意领气和以意导气有分别吗?
  答:以意领气和以意导气是相同的,只不过是说法不同。
  问:当气到某个脏腑时,那里感觉有些痛,这正常吗?
  答:这不正常。造成痛感的原因是气在这个部位受阻,应用意念引导继续运行。
  问:单式发劲可以常练吗?
  答:年轻人可以经常练单式发劲,但是练习强度要适当,不可过度劳累。
  问:请解释一下形、气、劲的关系。
  答:气是无形的,劲是气的外在表现,形是精气神的综合表现。
问:站桩对练拳重要吗?什么时间练站桩好呢7
  答站桩对练拳来说很重要,它有利于养气和根基的稳固。站桩早晚皆可练习,练拳前后也都可站桩
问:1.在当今谁能达到浑身是手的境界?2.还有段位是怎么分的?
& & 答:1、只能自己去实践体会;2、请参看国家武管中心段位评定方法。
问:一套老架一路拳,可以用慢来练用20分钟,也可以用快来练用10分钟,这样来练可不可以?
& & 答:两种练法交替练都可以,但要注意不可断劲,慢而不滞,快而不僵。
问:练老架一路时,会出汗水吗?
& & 答:出汗是促进气血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每一项运动都会出汗,不出汗达不到和练功的效果。
问:陈拳的功力训练与西方拳击等形式的身体素质训练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
& & 答:本质的区别在于陈拳用活劲,内力催出。
问:你每天都坚持练是新架还是老架?一般练多少遍这样呢?
& & 答:练老架,每天10遍左右
问:女的每天练老架一路,多少遍合适呢?
& & 答:根据自身条件和时间,适度为止。
问:你每天光练拳吗?比如辅助功,站桩等。
& & 答:也站桩,兼练单式
问:碾步是什么步子?是弓步?
& & 答:碾步为逆缠,是转换时所需用的。
问:练拳最佳时段是几点?晚上可练否?
& & 答:子时和午时最好。
问:为什么拳架有好多重复的招式呢?
& & 答:重复的招式比较重要,但也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1、站桩对练拳重要吗?
& & & & 2、什么时间练站桩好呢,是晚上?早上?或是练拳前?后?饭后多久?
& & 答:1、站桩对练拳重要,有利于养气和根基的稳固。
& & & & 2、早晚皆可;练拳前后站桩都好;科学地讲,饭后一小时练拳站桩较好。
问:只练拳架不练推手也会有自我防卫能力吗?
& & 答:有,但发挥不到实战的很好效果
问:心和意的区别在哪?心是意的载体吗?
& & 答:意的运行是脑子和心主宰的;心是意的主导,意由心发。如果在吃饭前后进行练习,则饭后1小时练拳站桩较好。
问:我是初学者,请您对像我这种初学者提点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答:初学时首先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练放松,拳架要大开大合,肢体放长,去僵存柔。
问:如没人练推手,如何自己练招式用法和擒拿呢?木桩可以不?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自练呢?
  答:用木桩练习,可以~个人练招式用法和擒拿。一个人练习招式用法和擒拿时,也可以进行推手单式练习,比如合劲、捌劲、靠劲等练习。
  问:我在陈家沟买了橡胶的缠丝棒,请问怎么使用?
  答:缠丝棒用于练习缠丝劲,可双手握棒反复做顺逆缠丝练习。
  王国营
  王国营,男,河南温县人,陈式太极拳传人,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师从于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庆州,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推手冠军。电话。
问:练了陈式新架一路八十三式,就不用再练老架一路七十四式了吧?
  答:两者都可以练,不过练好老架一路更有利于练好新架一路。
 问:请问要练多久一路才能练=路呢?
  答:练习一年左右,老架一路就练得比较纯熟,太极拳的要领基本掌握,而且有了一定内气,此时再练二路较好。
  问:老架一路要学多久才能学完?
  答:老架一路学完容易,难的是要有,尤其是形成长久功夫。
问:做开步时,出脚的脚跟与地面摩擦的距离多长为好,也就是说出脚的落点在哪里?
答:做开步时,要保持身体中正、虚实分清,身法较高时脚跟与地面摩擦的距离越短越好。
  问:如何体会有了内气呢?如何才能做到用力合适?内气是不是不知不觉中就产生呢?
  答:有了内气,最初的基本表现是手心发热、手指发麻、涌泉发旋,丹田部位有一定的发胀感。此时要尽量做到放松,所用的力度能够使肢体按照拳架的要求运行,做到不丢不顶。练太极拳的第一阶段是以形引气,就是以外形引动内气,但是必须要有正确的形才能引来正确的气,也就是说练拳开始就必须做到拳架工整,符合太极拳的要求。
  问:我练了一路近2年了,练完后腿有些软,这是不是正常的?
答:这是不正常的。可能是运动量太大,并且运动后没有做整理放松的活动,肌肉、关节没有得到放松恢复。练完功后可以通过压腿、拍打周身来放松肌肉、韧带,不要马上坐下来休息。时间允许的话,慢走两圈也是很好的放松。
问:我觉得“舍胸拔背”,很难做到,能仔细说一下吗?
  答:含胸区别于凸胸与凹胸,具体要求就是胸部放松,两肩关节稍稍向内含;拔背就是百会穴往上领,会阴穴往下沉,意念引导使腰椎拉长拔开。
问:能谈谈练习套路中的用“意”的重点吗?
答:初学的时候,意就放在拳架的要求上:当拳架熟练符合要求,体内产生一定内气后,意重点放在形和意的结合上。
  问:能具体说一下形与气的结合吗?
  答:太极拳的初级阶段是以形引气,就是通过外形的练习引来内气;内气逐渐充沛以后,就可以做到以气催形,就是通过内气在体内的运行去催动外形。
  问:从“以形引气”到“以气催形”,这一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练习才能达到?&
  答:这要看你练拳的强度、正确程度而定,一般两到三年会有这种感觉。
  问:为什么有几天不练拳全身就会不舒服,是不是练拳也上瘾啊?
  答:我也有同感。练拳的时候周身经络气血通畅,人自然感到舒服并且不容易生病。如果几天不练,气血没有那么通畅,就会感到不舒服。另外还有一个习惯的问题,你习惯做一件事情,如果突然不做了也会感到很不习惯。
  问:行拳时脑子该想什么,或者意该注意什么?
  答:初学的时候脑子要想着身体各部分的要求,到一定阶段后脑子要想着内气与外形的结合,再往后可以加上用法的要求。当然不要用意太重,若有若无就行了。
  和有禄
  和有禄,1963年生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一个太极拳世家,自幼随父习祖传拳法,是和式太极拳第六代嫡系传人,中国武术七段,当代和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现任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会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河南大学客座教授、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其著作《和式太极拳谱》经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后,繁体版也由台湾方面出版,三次再版,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喜爱。电话,手机,E-mail:。
问:和式太极拳和其他太极拳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和式太极拳除具备诸家太极的共同要点外,其特色是圆转自然,旋转灵活,没有明显发劲、抖动、扭腰、坐胯、大幅度移位等动作,而是由松静柔和、一动百动、内外一致的招式贯穿始终,造型优美,适应性强,可打卧牛之地,久练而无气喘劳累的现象。
  问:背丝扣的练法是怎样的?
答:要练好背丝扣,首先明白背丝扣的原理,它遵循阴阳转换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身体的运动做到阴阳消长,阴阳互抱,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从手上来说,两手走同方向的圆而不在一个平面上,手有先后出现的上下、进退,从而产生两手相关联的阴阳转换,形成分、合等劲力。
问:和式太极拳是否就是赵堡太极拳?
答:和式太极拳产生于温县赵堡,有人也把它叫做赵堡太极拳。
  问:请问老师,什么叫摇撸劲?
  答:摇撸劲就是上下相随的立圆劲,这种劲发力时就像摇辘轳,因此形象地被称为摇撸劲。
  问:和式太极拳推手中的“采”用的相对较多吗?
  答:技法的使用因人因时而异,有些人善于采拿,有些人善于化打,有些人善于跌法,但是要提倡技法的全面掌握和应用。
问:横气填胸、无法气沉丹田,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怎么解决?
答:这个问题的产生,多是因为架势不够规矩,没有做到中正松沉。要解决这个问题,练拳时就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规矩架势,心平气和地去练拳。
问:何为“三直四顺,四门中正”?
答:三直是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是手顺、身顺、腿顺、脚顺。四门是指身体的前后左右,四门中正也就是身体中正,不偏不倚。
  问:怎样才算“顺”呢?
答:自我感觉不别扭,劲力顺达,身体舒服,就是“顺”。
问:赵堡太极拳的手腕为什么是直的?
  答:太极拳讲究劲起于脚,行于腰,达于梢节。如果手腕不直,劲力就不能达于掌指。
  问:什么叫分筋挫骨?
  答:分筋挫骨就是通过擒拿的反关节和拧转,使对方身体某一部位产生错位而疼痛,从而使其失去反抗能力。
  问:先实战试手积累经验再练拳架,这样对拳架的理解会快一些,是不是这样?
答:这也是一种练习方法。和式太极拳还有一种练法要求先练拳架,使身体圆转自然毫无滞劲,实战时则沾连黏随、随化随打。
  问:太极推手是双人练习懂对方劲的过程,是从拳架到散手的过程,但学太极拳是不是非得要练推手才能练出功夫?
  答:双人推手不仅是懂对方劲的过程,还要懂自己的劲,明白劲从何处出又往哪里走。推手是一个不用护具情况下比较安全的训练手段,可以通过这种训练掌握化力、借力打力的太极拳技法。
  问:练拳多久适合学推手?
  答:传统的练法要求架势规矩、劲力圆转后方可学推手。
  问;请问女同志在练太极拳方面和男同志练法完全一样吗?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
  答:男女练习太极拳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女同志有自己的生理特性,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练习,达到健身的目的。
问:太极拳讲究身法八要,请问是哪八要?
  答:八要为纵、横、高、低、进、退、反、侧。
  陈照森,男,系陈氏十九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1957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武术世家。
  问:我站浑元桩,站了两个半月了,一天两次,一次45分钟。可是有时站到半小时的时候肚子就发胀,这正常吗?
  答:站桩和做单势时肚子发胀是不正常的,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练功的要领,您需要专门找一个老师面对面解决这个问题。练站桩最好的时间是每天0点、6点、12点、18点左右。
  问:这几天练拳后尾骨有些疼。请问这正常吗?
  答:尾骨疼也是不正常的,可能是练拳时翘臀的原因造成的。
  问:发力应该怎么练,练习的步骤是什么?
  答:练习发力,应该是在放松的前提下,裆腰要松活,在发力的瞬间旋膝转踝、扭腰扣裆,利用地球的引力产生出爆发力。
  问:如果臀部微泛,则腰弓就感觉不到了,这是什么原因?
  答:臀部微泛,腰则自然塌,敛臀则腰自然弓。
  问:我练单式发力时,有时感觉胸闷是何原因?
  答:练习单式时胸闷,可能是横气填胸,横气填胸是因为气没有沉入丹田。
  问:陈式太极拳的腰与裆具体指哪里?
  答:腰是指腰椎第1、2、3、4、5节和骶骨,裆则指两腿之间。
  张鹏,1967年10月出生,汉族,自幼随父张志俊先生习练陈式太极拳,少年时期即多次参加省、市级武术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问:太极劲力是怎样从无极到太极状态的?
  答:这个问题说大可以说很多,我就简单地说说吧。第一,无极是我们先天时候的那种状态,而后天的太极是通过太极拳的修炼而达到的一种状态。要实现从无极到太极的转化,首先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而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你自己的修炼,最后达到一种近乎于道的感觉。
  问:练太极拳的松和缠丝动的区别在哪?我觉得如果松就会松散无力,而用力就会有僵劲。太极拳讲中正,可我看了吴鉴泉前辈的拳照。他的身体是前倾的,请问中正指的是身体正还是脊椎正。
  答:练太极拳的松和缠丝劲是不矛盾的,要做到在劲不丢的前提下去松。太极拳讲中正,但是正如陈鑫老前辈在他的书上讲的一样,身法或高或低,或上或下,或左歪右斜,其实并不一定。如果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身体都是像一根杆子一样,那样练拳就没有了身法可言。
  问:请问接骨斗榫怎么做?
  答:要做到接骨斗榫,关键在关节的拉长。只有把关节拉长了、松开了,才有可能去接。接时靠你的肌肉、韧带,和你在行拳时的连绵不断来接。有人将接骨斗榫解释为骨卯对正,我的要求则是要拉开关节韧带。
  问:练拳的时候。意识应该放在体内,注重动作是否合乎规矩上(比如身法要领上),还是要放在假想敌和招法的应用上?
  答:练拳时首先要在正确的要求下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招熟,而后就要把意识放在假想敌和招法的应用上。有这样一句话,叫“无人似有人,临敌似练拳”。练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学拳的时候从一张白纸开始,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就会想到要去追求一些招法,随着练习的深入又回到了重新从基础开始的阶段,因为这个时候会感觉到自己的基础知识很薄弱,进步后就会全面地理解和了解这些基础的博大精深。
  问:打拳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手形为最佳?
  答:打拳的时候应该保持掌心空、五指合,这个手形为最佳。
  问:陈式太极拳通过什么方法长功力?有什么锻炼手段长功力?
  答:陈式太极拳有多种训练的方法,比如ao字圈、雀地龙,以及大杆等等,至于训练的手段每个老师的方式会有一些区别。
  王战军
  王战军,央视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争霸赛总冠军,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王西安拳法第二代传人,一级武士,全国武术锦标赛蝉联冠军,中国电视吉尼斯绝技绝活奖获得者。
  问:怎么才能练出丹田内转之气呢?
  答:要练出丹田内转之气,有几个方法。①通过太极拳老架一路来练习;②通过太极内功八法练习:③通过太极拳练习。通过太极拳练习练出丹田内转要慢些,需要1~3年的时间;用内功八法练习快些,用1年就可以。
  问:请对“自学时拳要舒展大方,架子要大,要放松。劲领起,成势时气要往下行,这样就练不出毛病,也可以健身”进一步说明一下好吗?
  答:拳架大、放松,通过长时间练习则气脉容易上手,内气容易往四梢运行;劲领起,劲容易到达梢节;气往下行,气经过丹田,下行于涌泉,不容易横气填胸,不会有头蒙等不良现象。
  问:应该如何克服练拳时走神?
  答:走神时应该休息、调整心态,等心态平和下来后再练。
  问:对鼓荡劲儿怎么理解?初学者应该怎么应用?
  答:丹田鼓荡就是通过肢体运动后丹田处练出了内气,内力充沛,以形带气。达到这个阶段后应该改变练习方法,力求以气催形。
  陈志强
  陈志强,1974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传人,自幼习练家传太极拳、械、擒拿及内功,曾二十余次获世界及全国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冠军。
  问:背丝扣是功法还是打法?
  答:背丝扣是缠丝劲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的是腰裆劲转换和脊背的关系,通过腰裆劲的转换,实现力由脊发达于梢节。
  问:背丝扣练习是习练太极拳过程中必需的吗?
  答: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核心,所以背丝扣无处不在。
  问:我在练习太极拳时感觉身体越来越沉重,脚踝有时候红肿,去医院看了说没事,不知是不是练太极拳过力了?
  答:脚踝红肿是因为练习时往下沉的劲过大。你可以提高身法,劲力不要下沉过度。
  问:这样的话,练“金刚捣碓”是不是可以轻轻顿脚呢?这样是不是可以减轻点痛楚?
  答:金刚捣碓是心气下沉的一种劲,只要动作要领正确,不用僵力,顿脚轻重都不会产生痛楚。
  问:有一种说法,认为“架子过低只是练习腿部力量,会把裆力压死”,是真的吗?也就是说,在练习太极拳的同时,不可以练习杠铃之类的器械,是吗?
  答:架子低是为了增加下盘的稳固性。练习时大腿和小腿的角度不能低于90°,如果低于90就成了塌裆。除特殊动作外,盘架时要做到架子低而不滞,高而不浮,快而不乱,慢而不僵。在掌握太极拳正确练功方法的前提下,可以适度进行负重练习。
问:我现在打拳有气感应注意什么?
回答:有气感不会是真的现象,应该是假现象.气感不会从表现上出现的
问: 以后要怎么练?
答:以后要根据老师教的来练,不要有很高的想法,欲速则不达
问: 同时练和太极拳矛盾不?
答:同时练八卦掌和太极拳不矛盾.
&问:练太极拳刚半年,现在每天早晨打完拳后,手心脚心都出汗,身上的汗没有了还在出,这是怎么回事?
答:出汗是很正常的现象,练拳是为了促使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的速度,所以说出汗是正常的
问: 平时在练太极时要注意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呢?
答:眼睛平视前方,脚踏实地,上面保持轻灵活,下面保持沉重稳,中间在于合.
问: 如果即练习浑圆桩,又学形意或八卦的基本功,要得不哦
答:可以一起练习,武术原本一家.
问: 问我在站桩的时候,有时会有手掌心发热发麻,小腹发胀,有时练拳时手还有一点点抖,是什么原因?
答:手掌心发热是正常的,发麻是肌肉紧张造成的;小腹发胀是呼吸不匀称形成的;发抖是练习时达到忘我的境界了,练拳时思想要集中.
问: 太极24式具体应该加强那些要领?
答:24式是以杨式为主改编的简化套路,注意立身中正,保持协调一致,舒展大方,动作连贯优美
问: 练习太极和瑜珈、智能相冲突吗?
答:练习太极智能气功没有冲突,不过练习中间你要分清楚你练的是啥就可以了
问: 练完太极后怎么手、脚是冷的。但是我练完瑜珈倒没有这情况出现。所以我很疑惑
答:练完太极后怎么手、脚是冷的也属于正常现象,是因为你的气血调整的不是很好,动作不是很正确所造成的。瑜伽就像武术的基本功,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就像练武之前的热身运动,所以就会出现正常的身体表现现象
&问: &怎样在打太极拳时能够把心静下来?
答:什么也不要想
&问: 什么是下弧呀
答:半圆就是下弧
&问: 站桩和老架一路怎么配合练才更合理?
答:练拳之前先站桩,然后再练拳,练拳的同时每一个定式其实就是在站桩
&问: 怎样做到八面支撑
答:脚踏实地,虚领顶劲,屈膝松胯,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眼睛平视于前方等
&问: 左手的蚓⒆龅檬贾彰挥沂趾,怎样练习克服呢?
答:这是不平衡造成的,一般右手都比左手强,在练习中间一定要用平衡来要求自己
  陈二虎
  陈二虎,男,1975出生,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传人,1994年参加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推手擂台赛初露锋芒,随后屡战屡胜,夺冠二十余次,十余年来从无败迹。
  问:腿部的螺旋缠丝在膝盖处如何体现?
  答:腿部的缠丝是平8字,缠丝向哪个腿移动,注意力应放在哪个腿上。
  问:“每势转换要注意双肩双胯的松沉”应怎样做?
  答:重心向左移,右胯是放松的,然后由右胯传递到左胯,右肩传递到左肩,成定势时松右肩松右胯。
  问:请问“劲起脚(蹬),发腿,主腰,形指”是陈式太极拳的发劲规律,还是“劲由丹田起。再从脚上传起”是陈式太极的发劲规律?
  答:劲起于脚(蹬),形于腿,主宰于腰裆,发于丹田,达于梢节,这是陈式太极拳的发劲规律。丹田是意念的起点。劲往上半身传递时,劲由丹田传到肩、肘、手,劲向下时则由丹田传到胯、膝、足。
  张福旺
   张福旺,1971年出生,陈家沟人,中国武术七段,武术一级裁判、一级拳师,自幼习武,师承当代太极拳大师王西安先生。
  问:身体重心在哪里?命门后撑是什么目的?
  答:身体重心是来回变化的,具体在哪里只能体现在某个动作当中。命门后撑,则丹田开合鼓荡。
  问:老架一路快练好还是慢练好?如慢练练50分钟好不好?
答:只要动作不僵不断,练5个小时都可以。正如拳论云,练老架一路应是“快而不散,慢而不僵”。
  问:太极拳理中讲:“八体关紧君须记,人力运成夺天工”,请问“八体”指的是什么?
  答:八体指项、裆、心、眼、耳、手、足、腰。
  问:泛臀和敛臀的区别是什么?泛臀练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泛臀和敛臀的区别在于:泛臀要求两胯向外撑开,两股里合,躯干自然中正;敛臀是在泛臀的基础上,两臀部自然下坠。正确的泛臀是在敛臀的基础上,在腰的旋转带动下,左旋则左臀上抽、右臀下沉,右旋则右臀上抽、左臀下沉,臀部走横8字,其实就是重心转换时走后面。
标签:&&&&&我习练站桩养生桩的漫长历程_大成拳?意拳
 当前位置: >
> 查看详情
我习练站桩养生桩的漫长历程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 12:33:36& 点击:6580325
我习练站桩养生桩的漫长历程
&&&&&&&&&&&&&&&&&&&&&&&&&&&& ――谈我对芗老《养生桩漫谈》一文的体悟与认识
&&&&& 关于芗老意拳(大成拳)站桩的功法要领、心法秘要,先贤和老师们已经谈了很多,我也看过很多,发现都比我总结的更有文采、更能体现出拳学真相,故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在这里只向同道汇报一下自己艰辛曲折的学习养生桩之心路历程。一花一世界,一相一般若,希望我走过的弯路能给大家以参考借鉴,愿你的站桩之路不再重复我过去的错误。
&2010年,我在接触意拳(大成拳)20年之后,怀着对芗老无比崇敬的信仰,希望能得到芗老在世的亲传弟子于永年老先生一脉的指导;希望能当面聆听于老研习一生、教诲学众无数的养生桩的要义。尤其是于老这一支肩负芗老当年“养生”的重托,把养生桩的理论上升到老聃《道德经》的层面,以道学原理、从中华文化的源头诠释意拳(大成拳)养生的内涵;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把解剖学、人体循环理论等应用到桩功解读中,让更多的人能更直观地理解和读懂芗老的拳学。特别是知道于永年老先生年逾九旬,仍然研练养生桩,日日不辍,尤其让人感佩不已!后来打听到,于永年老先生年事已高,已经不便会见、辅导求学者,这些教学重任就委托给自己的亲传弟子于冠英老师等,于是在2010年的10月,我们终于得到了于冠英老师的指导。
&下面这些文字就是我20多年来习练养生桩的过程(我还跟一位老师学过,出于对他的尊重,这篇心得里略去这一段学习的经历),重点是总结于冠英老师从道学原理方面指导我学习养生桩的心得。
一、“同于大道”是养生的捷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让别人羡慕,他们性情稳定、气质优雅,做什么都不紧不慢,气定神闲,精力充沛,但是他们往往都能在不显山不漏水中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不能不让人佩服。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人往往是天生就“同于大道”的人,因为他们天生就符合道纪:“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而大多数人却不是这样,很多人往往劳心竭力、身心受损也不见得就能做成事情。不幸的是我就属于这样的大多数之一,《道德经》有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2500年的的老聃,给了我通过后天自我修炼,弥补某些先天不足的可能。
我初次接触王芗斋老先生的《养生桩漫谈》是在1990年。20多年来,芗老的养生桩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从我对养生桩的痴迷而言,可以说是朝夕不离、勤研不辍;如果从我学习的历程来看,那又是爱恨交加、曲折跌宕,一次次在黑暗中摸索,乃至绝望,终于盼到了阳光……
&我由于天生性格倔犟,青少年时期好学又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好胜却没有正确的处世为人之道、好激动却没有正确的生活方式,这样咬牙支撑到高考之后,身体状况已经接近崩溃。上大学后,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到1990年年初,我面对满抽屉的药,几乎绝望。因为不管吃什么药,都控制不住我虚弱的身体随时都能感冒,我被没日没夜的头痛、心烦、乏力、心情低落折磨得奄奄一息。连以前最不怕的课业学习也成了巨大的心理包袱,犹如压在悟空头上的大山,而当时我不过才刚刚20岁,我该怎么办?
&&二、本来是学陈氏太极,却偶然发现了站桩的好处
&我曾经在云龙山独自一人静坐过几天,满脑子都是生与死的缠绕,在经过一番内心斗争之后,有朋友建议我学习太极拳,说太极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我二话不说决定学习太极拳,在跟刘会友老师习练陈氏太极拳套路的时候,由于我天生不善运动,手脚笨拙,协调性不好,加之当时健康状况太差,很难把动作做标准,老师便建议我下课后去体育馆外面的落地玻璃幕前面对着镜子,自己校正动作要领。
&我学习太极拳几个月后,发现身体状况改善不大,健身效果对我当时而言并不明显,我以为是自己不够用功,动作不够标准所致,所以,我谨记老师(陈氏太极名家刘会友先生)之嘱经常去玻璃幕前自己校正动作。
&我一边在玻璃幕前比划动作要领,一边思索如何做才能让我身体好起来,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如果只要保持某一个动作凝神定气站立不动,即便是几分钟时间,过后感觉都神清气爽,身体上各种的痛苦都减轻很多,比练完一路太极拳感受好多了。在经历多次重复尝试后,我确定站立比运动更适合我。就在我私自琢磨这样的想法对不对时,一次太极拳课上,刘会友老师指导已经学了几年的师兄时,说要练好太极拳还要练站功,并示范了一个站桩的姿势,我当时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中国内家武术真有站功训练。虽然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站功,但是已经能大概明白站功是一种更高级别的锻炼方式,既然站桩比练习套路对我更有益,这样一来,我主要就摸索着练站功了。(最近这些年才明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白云之上,都是蓝天”,所有的内家拳到最高境界都是一样的,陈氏太极拳的健身效果也是一流的,不是刘会友老师教的不好,而是我当时身体虚弱、精神状态差,无法精深理解老师的教诲,真是愧对师尊)。
&三、初次学站桩,迷上《养生桩漫谈》
&大约在1990年年末,跟我一起练太极拳的一位同学(至今仍是我好友)跟我分享一套复印资料――王芗斋老先生意拳(大成拳)系列著作,我于是得知王芗斋先生是将站桩公之于天下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武林界唯一公认集大成的大宗师。王老虽然是以武术家闻名于世,据说也没有正式上过什么学,但是他的著作文采飞扬、字里行间犹如潜藏着无比雄宏的力道和气场,读他的文章犹如有无形的天幕向人凌空罩来,何止是气势如虹,绝非一般文化修养者所能写就,可以说是我读过的文章中最悠扬、最流畅、最优美的,又是最有内涵的。当时芗老的很多文章我是看不懂或者不能完全明白其内容所指的,在这些著作中我最喜欢讲述比较浅显易懂的《养生桩漫谈》。从此,我跟王老以及他所创立的养生桩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天生不喜欢跟人比划手脚,尤其厌恶打架斗殴,也许是我身体差根本就不适合打斗,也有可能是我天生是气虚型的体质,正常维持生命的能量之外,没有多余的力气跟人打斗,因此,我学太极拳、学意拳(大成拳)都是为了健身养生,所以芗老的养生桩最适合我不过了。
&这一时间我和同学一起向一位吕老师学习过站桩。他要求我们做提插桩、撑抱桩时全身放松,后脚跟要虚,也就是不要踩实,站得时间越长越好,也许是我当时初学,没有听清楚吕老师的详细讲解,反正当时就记下这么多。真是由于自己学习不用功,没有学全老师的教诲,愧对吕老师的一片弘道之心意!
&由于我当时寻求身体康复的心理非常强烈,我在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上课学习外,业余生活中就是站桩,一般是每天下午4点去校园后山的亭子旁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默对长空、独自静立在万千松涛之中,直到手脚发麻不听使唤了,才回宿舍休息。下雨天、大风天就在教室里站,其他同学不知道、不理解我在干什么,但是兄弟姐妹们从未说过什么。就这样傻站了几个月,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我的胃口大开,特别能吃,体力也逐渐好转,大约不到一年,身体已经达到我生身以来最好的状态,再也不感冒吃药了,即使偶尔受凉不适,只要站桩不到十分钟,鼻子气一通,身体一发热出汗,很快就没事了。
&四、站桩获得了健康的身体,让我十多年精力充沛地工作
&转眼是毕业,参加工作。从学校走向社会,环境迥然不同,开始几年虽然四处奔波,但是一有机会我都要站会儿桩,但是随着生活逐日复杂化,慢慢地就不能天天坚持了,当然除了生活环境的影响之外,迫使我不能坚持站桩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身体康复后,我站桩时的耐心就差多了,往往是站一会就不能静心下来,老是感觉没有以前那么有感觉了,接着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动作要领还是不够正确?回头再研读《养生桩漫谈》,发现又有很多东西不明白了,而且是更不明白,立刻惊出一头冷汗,最不能理解到位的是“松”,对自己最不能满意的也是在站桩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松”。当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网络还没有出现,无法就近查到需要的学习资料,出门求学又因工作条件所限不能成行。这样在不能接触到站桩方面的老师、没有人指导、自己也琢磨不清真相的情况下,加之现实生活事情一大堆干扰多,那几年几乎没有长进,站桩也是断断续续的,后来竟然到了只要一站下来,不出几分钟就心烦意乱,再长一点时间甚至有抓狂的欲念。如此下去,信心渐无、兴趣渐无,以至后来渐渐荒废了。
&虽然站桩少了,但是年这段时间扎实的站桩训练给了我一个足够健壮的身体,保证我在36岁之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尤其是1998年以来,在我作为一名图书编辑的十年期间,我策划和编辑出版了许多好书,给孩子们提供了许多有益身心成长的阅读大餐,为社会做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这一切都得益于芗老意拳(大成拳)养生桩。期间工作忙碌之余,我也时常想起站桩,也经常琢磨自己遇到的难题,然而,一直没有能解决这些困惑。
2006年,我因长期辛苦工作,劳心伤神,终于累病了,一贯身体状态极好的我竟然染上了很严重的丹毒。精神状态也似乎回到20岁时是样子,情绪低落,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确切说是力不从心。我猛然意识到我的生活需要重新规划,我必须把站桩捡起来,像20岁时那样从头来过,自己拯救自己。这时我的那位老同学也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一拍即合,在跨进不惑之年的门槛之前,一起重新研习意拳(大成拳)养生桩。令人钦佩的是我当年的这位老同学一直在研习意拳,在理论和实作方面都大有长进,也得益于意拳他的学业和事业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也许是又经过十多年的人生磨练,我更成熟一些了,这时候再读芗老的《养生桩漫谈》就比以前理解得深刻多了,加之网络提供的方便,我们可以尽情查阅与养生桩有关的所有资料,向已故大师们的视频学习,向在世的先学们请教。
&五、于冠英老师讲授的传统武学精髓、核心
&回到这篇心得体会的前面,也就是2010年深秋,在朝阳区一个公园里我和朋友终于见到了于冠英老师,他时年12岁的儿子于泽众也随行。我们一并来到公园一片幽静的空地,于老师看上去跟实际年龄偏年轻,一点也不像奔五的人,浓眉大眼,一头黝黑的头发衬托着白净而红润的面皮,一看就是传说中的得道之人!
&于老师首先向我们讲述了意拳(大成拳)的历史沿革、强调了老子《道德经》在意拳(大成拳)修习中的重要指导意义、讲述了王芗斋、于永年等先贤前辈的事迹,然后一边讲授拳理,一边演示站桩、试力、摩擦步、推手、健舞以及实作技巧。他的身体非常灵活,做出的动作规范而洒脱,宛如灵蛇飞舞,又如雾豹在田,直观地表达出内家武术的本来面貌。尤其是他的试力就像一叶轻舟在水上漂浮,貌似轻巧,实则内含很沉的力道,如若撞上江面的物体,必然一穿而过,犀利无比,这就是传统拳法灵与力的结合,能如此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实属难得。
&当于老师知道我们学习养生桩的目的后,他爽朗地笑了,决定从头教起,让于泽众给我们示范养生桩的动作要领,他在旁边一个细节又一个细节逐一讲解,很快两个小时过去了,于老师又让我们俩再站好桩式,他又纠正了动作,让我们再口述一遍动作要领后,才结束了这次教学。并约定每周末在这里见面,进行下面的教学。
&在随后的教学中,于老师除了反复不断地纠正我们站桩的动作之外,讲授拳理成了重点。他说站桩是意拳(大成拳)的基本功,如果用时间跨度来比喻的话,站桩应该占到整个意拳(大成拳)习练过程的90%,如果没有扎实的桩功为基础,最后难以达到武术的最高境界。他首先阐述了自己对中西文化差异性的见解,强调中国文化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天人合一、太极五行相生相克、互为存在条件的关系,指出站桩离不开传统哲学的指导。祖师爷芗老在《养生桩漫谈》等著作里反复阐述站桩理论思想源自《黄帝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并暗合《道德经》的基本思想,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来形容站桩的状态再确切不过,其实就是古代站桩的称谓。
&站桩时外人看来一动不动,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动之动,表面上不动而内在加速运动,往往站桩几分钟就心跳加速、时间再长还会出汗。于老师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静位运动,顾名思义,就是位置没有发生移动的运动,它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是运动的高级形态。道家的站桩功就是典型的静位运动。在静止状态中(如站桩双腿不移动,双臂无动作)能使脉搏升高,摄氧量增加,从而调动全身的气机,使血流加快,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练功者的体质。
&站桩是知行合一的运动,心念和姿势同样重要,于老师反复叮咛我们站桩的心态是素朴、简单、去心机、少杂念、堕肢体、罢聪明、清心寡欲,离形去知,方可通于大道;站桩务必要做到松的境界,不但心念要松,动作姿势也要松,心身合一、内外无为了才能达到全身气血流畅,健身强体的目的。
&于老师认为,西洋文化有其好的一面,其科学技术确实是造福人类的利器。但是从养生方面来看,恰恰相反,站桩养生必须抛弃西方文化中“更高更强更快”的理念,道者反之动,养生站桩反而要求慢、静、素、朴,这正是老子《道德经》阐述的思想,也是健身理念的不二法门。
&通过于老师的教授,我终于明白了自己过去站桩中心静不下来的毛病,除了姿势不正确造成气血不通畅而外,主要是心中杂念太多,把站桩跟工作、生活的状态没有分开,一味地追求过高的体验、神奇的感觉,结果造成本末倒置。站桩其实也是一种修炼,是一个比赛谁更“笨”,谁能做得最简洁的活动,谁的减法做得好谁就能收获站桩的好处,这恰恰是跟工作相反!于老师风趣地说:“《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如此看来人生再简单不过,其实就是做学问、干事业要学会做加法;养生站桩要学习做减法,这一加一减连小学生也明白的道理,为什么那么多人就不明白呢?”
&于冠英老师最后把于永年老先生推崇的四个字“独立守神”送给我们,他说这四个字完全能概括站桩的所有内涵,不要看这简单的四个字,“独立”二字强调站桩的姿势;“守神”二字道出了站桩的心理精神状态,真正明白了这四个字的内涵,也就掌握了养生桩的核心要义。
于冠英老师还安排我们拜访了部分在京的意拳(大成拳)名家王玉芳老人、杨鸿晨先生、王兴玉先生、王成先生等,并得到了前辈们无私的指点,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感谢!
六、于冠英老师叮嘱我要经常温习《养生桩漫谈》
于老师要求我们以后经常温习祖师爷王芗斋的著作。我回头再看《养生桩漫谈》,又一次发现一个事实,原来该说的话芗老已经说绝了,世间再无比这更凝练、更准确、更精妙的描述:“养生桩,极容易,深追求,头万绪,用功时,莫着急,应选个适当场地,充足阳光,流通空气,有水有树更相宜,不论行走坐卧和站立,要内外放松,身躯挺拔,腰脊骨垂线成直,浑身大小关节,都含着似曲非直意。守空洞,保清虚,凝神也静气。臂半圆,腋半虚,体会无微不舒适。不思考,不费力,心脏无负担,大脑得休息,想天空虚阔,洗涤情缘和尘俗万虑。虚灵独存,悠扬相依,绵绵如醉也如迷,笑卧如在水中宿,返婴寻天籁,平凡无奇有天趣,师法当遵守,不可太拘泥,这里边包罗着无限深思多甜蜜,动转颇似水中鱼,自在自在真自在,先哲并无其它异……”
&&&&&& 如今,我通过这些年的养生桩习练,不但严重困扰我健康的丹毒已经痊愈,身体状况也大为好转。人们说四十岁后是人生下半场的开始,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但是人生四十,先天精气耗损过半,很多人即使有豪情万丈,往往身体条件不允许,力不从心,如果没有正确的养生方法一切都是空谈,所幸我学习了意拳(大成拳)养生桩,我将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坚持不懈地联系站桩,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地向“大道”靠近,向自我完满的靠近,向健康快乐的人生迈进。
&&&&&&&&&&&&&&&&&&&&&&&&&&&&&&&&&&&& &刘宏武
&&&&&&&&&&&&&&&&&&&&&&&&&&&&&&&&&&& 2013年春节于家中
&&友情链接
 |    |    | 
 |    |  
版权归属:大成拳?意拳网站 dcn.org
咨询热线:
联系人:于冠英老师
网站备案号: 全程网络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心脚心出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