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体育课为什么要做好准备还是作好准备和

镇江小鼹鼠
镇江小鼹鼠
 我的博文&
当前位置: >>
浅谈初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浅谈初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单位:扬中市第一中学&&&&& &&姓名:潘小金&&&&&& &邮编:212200
摘要: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是否合理充分,能否提高学生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准备活动其实就是让学生实现相对的静态到动态的转换。合理的准备活动可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体育课中来。
关键词:准备活动、作用、目的、意义、形式、要求、行为习惯。
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作用尤为突出,熟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能积极有效地把学生带到体育课中来,注备活动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如果要很好地演绎一节课,必须从准备活动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运动兴趣和行为习惯。
1.准备活动的意思
1.1为教师:良好的准备活动能帮助教师顺利有效的正常开展一节体育课,能帮助教师很好实施这节课的内容,并实现课的目标,从而完善这节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的内容适当在准备活动中做一些辅导性的练习。从而实现动作的简单化、分步骤化。
1.2为学生:逐步热身为这一节体育课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在体育课上运动受伤,从生理和心理都做好准备,培养学生自己良好的运动心态和行为习惯。让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课的氛围中来。
2.准备活动的作用
2.1对象的区别:男生和女生,小学和初中,冬天和夏天,南方和北方等。也就是教师在对待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活动方法和方式,那样从而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2知识点的传授:传统的体育方式要求与现代的体育观念方式,正规统一的动作要求与轻松娱乐性的结合。
3.准备活动的形式与要求:
3.1传统型的准备活动:一般的体育课是从体育委员整队到围绕操场慢跑,再到体育委员或者体育教师带准备活动操。根据课堂的要求在准备活动部分穿插一些简单动作要求练习,为整个课的教学做铺垫。传统的准备活动比较单调、乏味,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这种方式,甚至产生一种厌烦的感觉,但是它的优势是对学生的动作行为习惯起到规范统一作用,它的形式就像军队里的军人,站队、跑步都有一定的规范,动作系统化、常规化,这对学生的规范意识的养成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这只是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而且是适合开始的阶段,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厌倦。
3.2现代型的准备活动:针对性、专业性、娱乐性比较强的准备活动,比如通过游戏的形式把准备活动的内容表现出来,学生的自由行比较强点,对于纪律性就比较差,但它的优势是比较让学生喜欢。教师在组织学生方面比较困难,容易散点,而且安全方面教师要花较多的精力。比如说以游戏代替准备活动,教师在对学生的操控上就必须建立在传统型的基础上,表面上看学生是很自由很散乱的,但是实际上要求是在规矩中求活泼。
因此,我个人的看法,随着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特别是课堂结构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体育课中准备部分的教学,不再单纯地为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服务,而是其自身同样具有教育、教学的因素。因此现代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智能的培养、个性品质的发展以及实施具体课的任务等,应该从课的一开始就得到比较好的体现。
1、准备活动应具有科学性。
根据学生身体发育及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再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要从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出发,不可以强度太大或动作过繁,以免影响基本部分的学习或降低学习兴趣。准备部分占用的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影响基本部分的讲解和练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做到内容和方法由易到难,动作速度和节奏由慢到快,动作连接及组合由简到繁。
2、准备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既要学生练习,也可以有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3、注重常规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合。
准备活动不只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常规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因此上课时必需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
总之,准备活动是按照科学的原理,让人体合理地进入运动状态,从而达到课堂学习的要求和目标,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情绪得到充分调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做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也是课堂的主阵地,教师也要充分重视和有效组织好,让学生既能做好准备,也能从中学到东西。
[1] 刘卫峰. [J]. 中国学校体育, 2007, (02)
[2] 陈洪.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S1)
[3] 钟培德,陈建红. [J]. 体育师友, 2008, (05)
[4] 代祺,林仪煌. [J]. 辽宁体育科技, 2006, (03)
[5]郝利玲.浅谈如何提高准备活动的趣味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6.
[6]韩红军.准备活动对后继活动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准备活动
2012年第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实际就是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准备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质量和安全。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选择要根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训练的时间,从教学实际出发。事实证明,准备活动不充分,可能会使学生出现反应迟缓、动作僵硬、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下降等,甚至会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扭、挫伤等外伤事故。 中国论文网 /9/view-3068522.htm  一、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前做好准备活动的练习,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上为体育课教学做好准备,也为体育课活动的安全做好准备,做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可以预防运动损伤和意外事故,保证体育课教学的安全。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实际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和体育主管部门对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都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做好课前的必要准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活动开身体,还可以防止突然的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在教学实际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已经被纳入备课的重要内容。   从生理角度看,人的生理机能的发挥也要有一个过程,要有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如果突然从事一项剧烈的活动,不仅心理上没有准备不能进入状态,从生理上看,由于没有一系列的生理准备,人的神经系统也无法调动起兴奋性,活动的效果就会很差。   二、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体育课和其他的学科教学不同,体育课教学是以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有些活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伤害性。特别是跳跃和跑步,还需要有一个生理的适应过程。不能一下子就进行剧烈运动,因此,体育课教学必须做好课前准备。但在一些农村学校中,有些体育老师忽视了体育准备活动,总认为上课时间很短,再去做几分钟的准备活动,教学内容就很难完成,由于班级的学生多,有些活动要轮流开展,时间短了就有的学生轮不上活动就下课了。所以有的老师虽然做了点准备活动,也很马虎。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身体剧烈运动的需要所进行的简单训练准备。课前准备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训练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提高训练或比赛的质量。例如跑步训练时,在课前做些必要的准备,在分组训练和比赛时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如果以上课就开始训练和比赛,学生就会没有兴趣。适当的准备活动可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因突然剧烈的运动造成的身体伤害,可以减少因为突然的剧烈运动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运动损伤。   三、准备活动安排应注意的问题   准备活动要对活动的时间,内容和组织提出具体的安排。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没有安排。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准备活动。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的时间、形式和内容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准备活动。如果教学内容活动量不大,课前准备的时间就可以短一点,例如健美操和步伐训练,课前的准备时间就可以相对短一点,有适合简单的走走步、弯弯腰也就可以了,但如果是跑步和跳跃性活动,那准备活动的时间就要长些,准备活动的量也要大些,时间也可以长一些。就是对于同一种体育项目训练,在不同的季节准备的时间也不同,例如同样的跳远训练,准备活动在冬天和夏天就不同,冬天的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夏天准备时间就可以短点。   1.把准备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实际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2.准备活动的形式应采用多样性。准备的时间不是固定不变,准备活动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运动量大,准备活动的时间就应该长些,量也要大些。在准备活动内容安排上,应该选择简单的活动形式、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不管什么活动,都用同一项准备活动,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乏味、厌烦。   3.准备活动应该为教学内容服务。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准备活动的时间和量随着体育锻炼的内容而定。气温较低时,准备活动的时间可适当长一些,量可稍大一些;气温较高时,时间可短一些,量可以小一些。   中学的体育教学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对于防止运动性伤害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准备活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因地制宜地做好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让体育教学更安全、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邢丽.对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1.   [2]谢长林.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3]李和东.怎样的准备活动才能适应教学革命的需要—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几点建议[J].田径,2004.3.   (责任编辑谭有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体育课基本要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体育课基本要求
上传于||文档简介
&&体​育​课​基​本​要​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前做好准备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