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姆斯.惠特曼对惠特曼的分析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7 大不六文章网谈金斯堡对惠特曼的继承和发展_小宗师
【摘要】文章从创作题材,风格和形式方面探讨了金斯堡对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继承和发展。作者认为同惠特曼一样,金斯堡打破了形式主义诗歌的创作传统,在风格、形式、题材等方面重开了美国诗歌大众化的“歌性”,为美国诗歌在20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金斯堡 惠特曼 继承 发展【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8)07(b)-0219-02On Ginsberg’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hitmanHE Xiao-Li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subject-matter, style and form probes into the Romantic poet Ginsberg’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hitman. The author holds that Ginsberg, like Whitman,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 of formalism and helps the poetry return to the ordinary “performance of poem” in the style, form and subject-matter.Key Words: G W development在20世纪的美国诗坛上,以金斯堡为首的“垮掉派”诗人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垮掉派”诗歌以其自发式的写作风格、自由奔放的诗风、独特的表演性及主观内向性颠覆了以“艾略派”为代表的僵化的学院派形式主义诗歌,重新回到诗歌的“歌性”,还诗歌于人民大众。“垮掉派”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频临枯竭的美国诗歌,使美国诗歌于上世纪的后半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通过对“垮掉派”主将金斯堡和惠特曼在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和形式方面的比较分析,以探讨金斯堡对惠特曼的继承和发展。惠特曼气势磅礴不拘一格长短不一的诗行,变化万千的语言,惯用对句、重复、日常用语,不太注重韵律的自由诗体及其关注民生着墨于人心灵建构的诗歌题材,所有这一切都对金斯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斯堡正是师承了惠特曼的诗风,在《嚎叫》中“以惊世骇俗的反传统文化和社会准则的大胆内容,对压抑个性的一切形式进行了无情嘲弄,赤裸裸地展示了美国生活的混乱。”[1]因此,金斯堡被冠以“20世纪的惠特曼”,甚至有学者称惠特曼是“19世纪的金斯堡”。作为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诗人和预言家,惠特曼在其活动的年代里同“垮掉派”作家一样被边缘化并倍受攻击,甚至因其道德轻率,诗作狂野不守章法,被称为波西米亚式的诗人。惠特曼曾醉心于东方神秘哲学,反对性别区分,提倡宽泛的政治观点,所有这一切都为金斯堡所效法。着长发,蓄长胡,公开宣扬同性之爱的金斯堡几乎是惠特曼的翻版。惠特曼和金斯堡分别以其反传统的精神和桀骜不驯的诗风创造了19世纪和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两大神话。惠特曼目睹了在资本主义和产业主义掩盖下的现代文化的发展,他曾敏锐地预见到了商业主义对崇尚个性的美国价值和美国梦的毁灭性作用,并反复在作品中描写这一题材。像马克·吐温一样,惠特曼亦是以浪漫的乐观主义开始其文学生涯,以厌世的悲观主义为生命画上了句号。惠特曼指出了美国文化的两条路,即精神之路和物质之路。物质之路必须用精神之路加以制约,否则美国文化将陷入物质的沼泽。在惠特曼生活的年代,物质力量明显指美国的帝国扩张野心,美国将其商业价值强加他国等。在《民主展望》里,惠特曼大声疾呼,美国需要有良知,精通艺术的勇士去捍卫和拯救美国梦并保证国家沿着正确的文化道路前进,并称这些人为古老的民族骑士。金斯堡便是这样的骑士。他半个世纪后听从了惠特曼的召唤,集成了惠特曼的衣钵,在物欲横流的金钱主宰一切的现代生活中发出了呐喊: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灵被疯狂的毁灭,饥肠辘辘赤身露体歇斯底里,拖着疲惫的身子黎明时分晃过黑人街区寻求痛快地注射一针。…….美国,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停止人类的战争?……美国,什么时候你才能天使般地可爱?(44-45)金斯堡正是用这几乎愤怒的语言在呼唤要用精神来精华现代文明。作为惠特曼的传人,他正是沿着惠特曼的路线,用自己的“嚎叫”警示世人。金斯堡首先从惠特曼身上继承的是不畏传统用于颠覆传统的精神。他们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批判继承和大胆创新相结合。在谈及《草叶集》时,惠特曼曾经说他要写一本“关于新物质的书”,同时他记下这样的随想:“不,我不想写一首谈某位贵妇人麻雀的诗,像卡图鲁斯,也不像奥维德那样写一只鹦鹉,甚至,也不像荷马——也不,也不,也不像莎士比亚!我只要成为一个按照我自己标准的大师,写激情的诗,不管它消失也好,流行也好。”(盖·威·艾伦,526)同惠特曼一样,金斯堡大胆地向传统诗歌发起了挑战。他秉承了惠特曼反传统大胆创新的精神,勇敢地冲破了学院派形式主义的封锁,力主诗歌创新。他直言自己的诗学追求:“我所追求的完美是一种毫无掩饰的直率,写出我自己所注意到的一切。”(30)正如文楚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其进取、进攻、勇于直面人生,勇于探索、冒险、追求并最终达到心地坦然、宽大为怀的精神境界才是金斯堡所代表的‘Beat Generation’的精髓,这也是金斯堡其人其诗的魅力。也揭示出他过去、现在,而且还将对美国诗坛及公众产生影响的一个原因”。由此可见,不畏传统,挑战权威,直言自我是金斯堡从惠特曼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文学遗产。只有具有了这种精神,惠特曼才能打破19世纪上半叶美国诗坛上所谓的“贵族诗风”,并为美国诗坛注入活力,其咄咄逼人的嚎叫,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语言,使美国诗坛从此告别了僵化的形式主义,进入了又一个发展高潮。惠特曼和金斯堡都把文艺当作拯救灵魂工具。这表现了二者对爱默生、梭罗等超验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惠特曼和金斯堡都反对权威、崇尚直觉,提倡肉体和灵魂的同一。基于这一点,惠特曼和金斯堡都在各自的诗作中大胆地描写肉体及情欲,籍此映衬灵魂的檀变。正因如此,不少学者认为他们是用身体的语言来描写灵魂的诗人或“肉体诗人”。所不同的是,惠特曼由于所处时代正是美国蒸蒸日上之年代,其对人体和情欲的描写基本是乐观的并借此歌颂美好的人性,而金斯堡则是通过对肉体纵欲的描写,表现个体对物化现实的反叛。下面我们不妨看两个例子:在《自我之歌》第24段诗人唱到:我赞成种种的欲念和肉感视觉、听觉和感觉真是神奇的,我的每一个部分和附属品都是奇观 我里外都是神圣的,我使我所接触到的及接触过的一切,都变得圣洁,这些腋窝里的气味是比祈祷更美的芳香,这个头比教堂、圣经比及所有的信经更美。如果我崇拜一物胜过另物,我更崇拜的就是我自己的横陈着的身体或它的任何一部分,我的半透明的模型,那就是你!阴凉的棚架和休憩处,那就是你!坚硬的男性的犁头,那就是你!我的丰富的血液,那乳状的液体,我生命的灰白的奶汁,那就是你!紧压在别人胸部上的胸部,那就是你!(138)显然,惠特曼在这里已表现出“19世纪下半叶美国上流社会的附着的英国绅士风度的蔑视”(139)。他大胆运用隐喻,肆无忌惮地写性和情欲,充分展示了他对生命在肉体和灵魂两个层面上的理解,也体现了其哲学思想即物质和灵魂是相通的。再看《嚎叫》中对“垮掉一代”纵欲的描写:他们狠咬侦探的后颈在警车里高兴的大叫因为没犯下任何罪过无非出于发狂鸡奸酩酊大醉。他们跪下嚎叫在地铁里从车顶上被拖下犹如挥手抖动着生殖器和手稿,他们任凭神徒般的摩托车手顶入屁眼兴奋极了发出怪叫 他们放纵口交也被那些人间六翼天使,那来自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水手拥抱和爱抚, 他们性致勃勃循环在早晨傍晚在玫瑰园在墓地草坪任他们的精液泄流来者不拒……他们花言巧语诱使千百万姑娘片刻因欢情而颤抖在落日时分; 而清晨他们眼睛红红却准备攫住日出片刻美景以及那躲藏在仓库的闪动的屁股和湖水中的赤裸。不难看出,金斯堡在描写情欲方面比惠特曼走的更远,所用语言更直白更淫秽。惠特曼是用赞美的语调来描写充满活力的雄性生命之力的,而金斯堡则是用白描的手法再现上世纪与五六十年代“垮掉派”的生命的现状,他们纵欲,狂欢,吸毒,是因他们不满保守的老派美国生活,他们要在肉体的毁灭中寻求灵魂的慰藉,他们如凤凰涅槃一样,在自焚中追求新生。惠特曼诗学的核心是文化的人民性。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描述了美国19世纪下半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独立后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到南北战争,从普通的伐木工人到政治领袖,无一不进入他的创作视野。他曾说“作为整个事业及未来主要成就的最大因素的各地普通农民和技工……他们默无声息地贡献着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大量宝贵物质,保证共和国的未来”,所以他“要用古希腊封建时代的诗人们赋予他们的神一般的或贵族出身的人物那种英雄气概和崇高境界,来赋予美国的普通的民主个人。他们的确要比那些人更豪迈,更有现实基础,也更加丰满。”[2] 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草叶集》中的“自我”身上,变成了草叶所象征的芸芸众生的代表。金斯堡正是师承了惠特曼人民性的创作思想,在其作品中大胆恣意地描写被边缘化的嬉皮士的生活,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气势夺人的诗风,展现了嬉皮士的生活百态。可以说,连同凯鲁亚克,他使得美国文学彻底摆脱了学院派文学的束缚,宣告了形式主义的终结,重新将文学推回到人民大众。像前辈惠特曼一样,金斯堡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社会活动家。他用现实主义的眼光审视美国社会,用笔端记录其所见所闻。只是他远没有自己的前辈乐观而已。他在作品中猛烈抨击美国的军事—工业—政府一体化及宣传媒体控制人们思想的行径,抨击美国在越战中的罪行,批评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他崇尚自由,与美国的现实毫不妥协,曾被视为“异己”或“危险人物”,他曾多次参与反政府抗议活动而多次入狱。在晚年的作品中,他曾对海湾战争进行攻击。他气势汹汹的“狂言乱语”表现了其心灵的坦率,也表现了他始终同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创作风格形式和语言方面,金斯堡更是惠特曼的直接继承者。首先,金斯堡继承了惠特曼现实主义创作风格。20世纪上半叶,主宰美国诗坛的是形式主义诗歌。形式主义诗歌逃避现实,压抑人的个性,诗人试图躲进艺术的象牙塔,工于形式沉湎于技术上的精雕细刻。而金斯堡却用敏锐的现实主义眼光,洞察着美国现实,在沉寂的年代发出了振憾世人的“嚎叫”。正如著名文艺批评家詹姆斯·密勒所言:《嚎叫》的声音振奋了久受压抑的惠特曼传统的声音,从此艾略特的势力日渐衰微了。[2]如果说惠特曼的诗是19世纪上半叶正在走向工业化的美国的史诗,那么金斯堡的诗则是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透视,是一副巨大的色彩斑斓的油画,一副从战后至20世纪末的美国形象的肖像画,是百科全书式史诗。显然,研究美国文化,美国诗歌的演变,乃至美国当代社会,不可不研读金斯堡。正如惠特曼谈到《草叶集》时所言,“谁接触到这本书,谁就接触到一个人。”其次,金斯堡开放的、散文化的自由诗体,长短不一、不拘一格的诗行、方言化(甚至粗语)的诗歌语言,连续使用对句如一气呵成、一泻千里的气势,正式惠特曼的直接传人。金斯堡继承了惠特曼式的自由诗体,全面否定了以音节、重音和脚韵为基本要素的诗歌格律。在语言的运用上,他比惠特曼更为激进,其诗作不仅在题材上更为大胆,在语言上亦是如此。惠特曼在写同性之爱和情欲时还多用象征语言,而金斯堡则不然,其作品直接描写性交、同性恋、吸毒时语言更直白。再次,在创作形式上,惠特曼和金斯堡都注重诗歌的人民性。但金斯堡走的更远。他非常重视诗歌的“歌性”和表演性。其诗歌中长短句、标点符号的运用等都是围绕着朗读上口,便于表现时代精神。事实上,《嚎叫》就是在日旧金山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而一鸣惊人的。参考文献[1] 文楚安.‘垮掉一代’及其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 李野光.惠特曼研究[M]. 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3] 惠特曼.草叶集选[M]. 楚图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4] 金斯伯格.金斯伯格诗选[M].文楚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提醒您本文地址:谈金斯堡对惠特曼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文章从创作题材,风格和形式方面探讨了金斯堡对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继承和发展。作者认为同惠特曼一样,金斯堡打破了形式主义诗歌的创作传统,在风格、形式、题材等方面重开了美国诗歌大众化的&歌性&,为美国诗歌在20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金斯堡;惠特曼;继承;发展
&&&&&&&& &
在20世纪的美国诗坛上,以金斯堡为首的&垮掉派&诗人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垮掉派&诗歌以其自发式的写作风格、自由奔放的诗风、独特的表演性及主观内向性颠覆了以&艾略派&为代表的僵化的学院派形式主义诗歌,重新回到诗歌的&歌性&,还诗歌于人民大众。&垮掉派&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频临枯竭的美国诗歌,使美国诗歌于上世纪的后半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通过对&垮掉派&主将金斯堡和惠特曼在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和形式方面的比较分析,以探讨金斯堡对惠特曼的继承和发展。
惠特曼气势磅礴不拘一格长短不一的诗行,变化万千的语言,惯用对句、重复、日常用语,不太注重韵律的自由诗体及其关注民生着墨于人心灵建构的诗歌题材,所有这一切都对金斯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斯堡正是师承了惠特曼的诗风,在《嚎叫》中&以惊世骇俗的反传统文化和社会准则的大胆内容,对压抑个性的一切形式进行了无情嘲弄,赤裸裸地展示了美国生活的混乱。&[1] 因此,金斯堡被冠以&20世纪的惠特曼&,甚至有学者称惠特曼是&19世纪的金斯堡&。作为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诗人和预言家,惠特曼在其活动的年代里同&垮掉派&作家一样被边缘化并倍受攻击,甚至因其道德轻率,诗作狂野不守章法,被称为波西米亚式的诗人。惠特曼曾醉心于东方神秘哲学,反对性别区分,提倡宽泛的政治观点,所有这一切都为金斯堡所效法。着长发,蓄长胡,公开宣扬同性之爱的金斯堡几乎是惠特曼的翻版。惠特曼和金斯堡分别以其反传统的精神和桀骜不驯的诗风创造了19世纪和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两大神话。
惠特曼目睹了在资本主义和产业主义掩盖下的现代文化的发展,他曾敏锐地预见到了商业主义对崇尚个性的美国价值和美国梦的毁灭性作用,并反复在作品中描写这一题材。像马克&吐温一样,惠特曼亦是以浪漫的乐观主义开始其文学生涯,以厌世的悲观主义为生命画上了句号。惠特曼指出了美国文化的两条路,即精神之路和物质之路。物质之路必须用精神之路加以制约,否则美国文化将陷入物质的沼泽。在惠特曼生活的年代,物质力量明显指美国的帝国扩张野心,美国将其商业价值强加他国等。在《民主展望》里,惠特曼大声疾呼,美国需要有良知,精通艺术的勇士去捍卫和拯救美国梦并保证国家沿着正确的文化道路前进,并称这些人为古老的民族骑士。
金斯堡便是这样的骑士。他半个世纪后听从了惠特曼的召唤,集成了惠特曼的衣钵,在物欲横流的金钱主宰一切的现代生活中发出了呐喊:
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灵被疯狂的毁灭,饥肠辘辘赤身露体歇斯底里,拖着疲惫的身子黎明时分晃过黑人街区寻求痛快地注射一针。
美国,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停止人类的战争?
美国,什么时候你才能天使般地可爱?(44-45)
金斯堡正是用这几乎愤怒的语言在呼唤要用精神来精华现代文明。作为惠特曼的传人,他正是沿着惠特曼的路线,用自己的&嚎叫&警示世人。
金斯堡首先从惠特曼身上继承的是不畏传统用于颠覆传统的精神。他们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批判继承和大胆创新相结合。在谈及《草叶集》时,惠特曼曾经说他要写一本&关于新物质的书&,同时他记下这样的随想:&不,我不想写一首谈某位贵妇人麻雀的诗,像卡图鲁斯,也不像奥维德那样写一只鹦鹉,甚至,也不像荷马&&也不,也不,也不像莎士比亚!我只要成为一个按照我自己标准的大师,写激情的诗,不管它消失也好,流行也好。&(盖&威&艾伦,526)同惠特曼一样,金斯堡大胆地向传统诗歌发起了挑战。他秉承了惠特曼反传统大胆创新的精神,勇敢地冲破了学院派形式主义的封锁,力主诗歌创新。他直言自己的诗学追求:&我所追求的完美是一种毫无掩饰的直率,写出我自己所注意到的一切。&(30)正如文楚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其进取、进攻、勇于直面人生,勇于探索、冒险、追求并最终达到心地坦然、宽大为怀的精神境界才是金斯堡所代表的&Beat Generation&的精髓,这也是金斯堡其人其诗的魅力。也揭示出他过去、现在,而且还将对美国诗坛及公众产生影响的一个原因&。
由此可见,不畏传统,挑战权威,直言自我是金斯堡从惠特曼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文学遗产。只有具有了这种精神,惠特曼才能打破19世纪上半叶美国诗坛上所谓的&贵族诗风&,并为美国诗坛注入活力,其咄咄逼人的嚎叫,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语言,使美国诗坛从此告别了僵化的形式主义,进入了又一个发展高潮。
惠特曼和金斯堡都把文艺当作拯救灵魂工具。这表现了二者对爱默生、梭罗等超验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惠特曼和金斯堡都反对权威、崇尚直觉,提倡肉体和灵魂的同一。基于这一点,惠特曼和金斯堡都在各自的诗作中大胆地描写肉体及情欲,籍此映衬灵魂的檀变。正因如此,不少学者认为他们是用身体的语言来描写灵魂的诗人或&肉体诗人&。所不同的是,惠特曼由于所处时代正是美国蒸蒸日上之年代,其对人体和情欲的描写基本是乐观的并借此歌颂美好的人性,而金斯堡则是通过对肉体纵欲的描写,表现个体对物化现实的反叛。下面我们不妨看两个例子:在《自我之歌》第24段诗人唱到:
我赞成种种的欲念和肉感视觉、听觉和感觉真是神奇的,我的每一个部分和附属品都是奇观
我里外都是神圣的,我使我所接触到的及接触过的一切,都变得圣洁,这些腋窝里的气味是比祈祷更美的芳香,这个头比教堂、圣经比及所有的信经更美。
如果我崇拜一物胜过另物,我更崇拜的就是我自己的横陈着的身体或它的任何一部分,我的半透明的模型,那就是你!
阴凉的棚架和休憩处,那就是你!
坚硬的男性的犁头,那就是你!
我的丰富的血液,那乳状的液体,我生命的灰白的奶汁,那就是你!
紧压在别人胸部上的胸部,那就是你!(138)
显然,惠特曼在这里已表现出&19世纪下半叶美国上流社会的附着的英国绅士风度的蔑视&(139)。他大胆运用隐喻,肆无忌惮地写性和情欲,充分展示了他对生命在肉体和灵魂两个层面上的理解,也体现了其哲学思想即物质和灵魂是相通的。
再看《嚎叫》中对&垮掉一代&纵欲的描写:
他们狠咬侦探的后颈在警车里高兴的大叫因为没犯下任何罪过无非出于发狂鸡奸酩酊大醉。
他们跪下嚎叫在地铁里从车顶上被拖下犹如挥手抖动着生殖器和手稿,他们任凭神徒般的摩托车手顶入屁眼兴奋极了发出怪叫
他们放纵口交也被那些人间六翼天使,那来自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水手拥抱和爱抚,
他们性致勃勃循环在早晨傍晚在玫瑰园在墓地草坪任他们的精液泄流来者不拒
他们花言巧语诱使千百万姑娘片刻因欢情而颤抖在落日时分;
而清晨他们眼睛红红却准备攫住日出片刻美景以及那躲藏在仓库的闪动的屁股和湖水中的赤裸。(45)
不难看出,金斯堡在描写情欲方面比惠特曼走的更远,所用语言更直白更淫秽。惠特曼是用赞美的语调来描写充满活力的雄性生命之力的,而金斯堡则是用白描的手法再现上世纪与五六十年代&垮掉派&的生命的现状,他们纵欲,狂欢,吸毒,是因他们不满保守的老派美国生活,他们要在肉体的毁灭中寻求灵魂的慰藉,他们如凤凰涅一样,在自焚中追求新生。
惠特曼诗学的核心是文化的人民性。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描述了美国19世纪下半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独立后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到南北战争,从普通的伐木工人到政治领袖,无一不进入他的创作视野。他曾说&作为整个事业及未来主要成就的最大因素的各地普通农民和技工&&他们默无声息地贡献着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大量宝贵物质,保证共和国的未来&,所以他&要用古希腊封建时代的诗人们赋予他们的神一般的或贵族出身的人物那种英雄气概和崇高境界,来赋予美国的普通的民主个人。他们的确要比那些人更豪迈,更有现实基础,也更加丰满。&[2] 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草叶集》中的&自我&身上,变成了草叶所象征的芸芸众生的代表。
&金斯堡正是师承了惠特曼人民性的创作思想,在其作品中大胆恣意地描写被边缘化的嬉皮士的生活,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气势夺人的诗风,展现了嬉皮士的生活百态。可以说,连同凯鲁亚克,他使得美国文学彻底摆脱了学院派文学的束缚,宣告了形式主义的终结,重新将文学推回到人民大众。像前辈惠特曼一样,金斯堡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社会活动家。他用现实主义的眼光审视美国社会,用笔端记录其所见所闻。只是他远没有自己的前辈乐观而已。他在作品中猛烈抨击美国的军事&&工业&政府一体化及宣传媒体控制人们思想的行径,抨击美国在越战中的罪行,批评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他崇尚自由,与美国的现实毫不妥协,曾被视为&异己&或&危险人物&,他曾多次参与反政府抗议活动而多次入狱。在晚年的作品中,他曾对海湾战争进行攻击。他气势汹汹的&狂言乱语&表现了其心灵的坦率,也表现了他始终同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在创作风格形式和语言方面,金斯堡更是惠特曼的直接继承者。首先,金斯堡继承了惠特曼现实主义创作风格。20世纪上半叶,主宰美国诗坛的是形式主义诗歌。形式主义诗歌逃避现实,压抑人的个性,诗人试图躲进艺术的象牙塔,工于形式沉湎于技术上的精雕细刻。而金斯堡却用敏锐的现实主义眼光,洞察着美国现实,在沉寂的年代发出了振憾世人的&嚎叫&。正如著名文艺批评家詹姆斯&密勒所言:《嚎叫》的声音振奋了久受压抑的惠特曼传统的声音,从此艾略特的势力日渐衰微了。[2] 如果说惠特曼的诗是19世纪上半叶正在走向工业化的美国的史诗,那么金斯堡的诗则是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透视,是一副巨大的色彩斑斓的油画,一副从战后至20世纪末的美国形象的肖像画,是百科全书式史诗。显然,研究美国文化,美国诗歌的演变,乃至美国当代社会,不可不研读金斯堡。正如惠特曼谈到《草叶集》时所言,&谁接触到这本书,谁就接触到一个人。&
其次,金斯堡开放的、散文化的自由诗体,长短不一、不拘一格的诗行、方言化(甚至粗语)的诗歌语言,连续使用对句如一气呵成、一泻千里的气势,正式惠特曼的直接传人。金斯堡继承了惠特曼式的自由诗体,全面否定了以音节、重音和脚韵为基本要素的诗歌格律。在语言的运用上,他比惠特曼更为激进,其诗作不仅在题材上更为大胆,在语言上亦是如此。惠特曼在写同性之爱和情欲时还多用象征语言,而金斯堡则不然,其作品直接描写性交、同性恋、吸毒时语言更直白。
再次,在创作形式上,惠特曼和金斯堡都注重诗歌的人民性。但金斯堡走的更远。他非常重视诗歌的&歌性&和表演性。其诗歌中长短句、标点符号的运用等都是围绕着朗读上口,便于表现时代精神。事实上,《嚎叫》就是在日旧金山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而一鸣惊人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文楚安.&垮掉一代&及其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李野光.惠特曼研究[M]. 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3]惠特曼.草叶集选[M]. 楚图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金斯伯格.金斯伯格诗选[M].文楚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本文TAGS: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本站专注于论文代写、、及各类论文代写代发服务,联系QQ:(企业版多工号),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0808380(多线路)
联系地址: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610065&&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苏ICP备号
Copyright& China Paper Union.星网文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亚马逊意外错误报歉,由于程序执行时,遇到意外错误,您刚刚操作没有执行成功,请稍后重试。或将此错误报告给我们的客服中心:推荐您,确认您的操作无误后,再继续其他操作。您可以通过亚马逊,获得更多的帮助。中国城市出版社
《心理学原理(套装上下册)》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的代表作。它既是当时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总结,又是詹姆斯机能主义(或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这部巨著已经被翻译成法、德、意、俄和西班...
重庆出版社
《实用主义》(缩译彩图本)提供实用主义信仰,可能缺乏正义感和人道感。给暴徒提供武器可能是不道德的,不过对于思想,这一比喻似平也不太合适,充满中世纪的知识禁锢与审判味道。如果我们不能以极权指责柏拉图、以纳粹指责海德格尔的话,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继《实用主义》之后,威廉·詹姆斯把关于真理的演讲、评论或论述合辑为《真理的意义》,首次出版于1909年。我们重新踏勘这百余年的历史旅途,无非更清晰说明了詹姆斯的作品需要细腻咀嚼,而非平板地将他定位成实用主义者而已。
威廉·詹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宗教经验进行探讨,并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经验为例。虽然讨论的是严肃的宗教哲学命题,但书中和和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
中国城市出版社
本书是西方重要的哲学、心理学经典文献之一。本书研究了心理活动与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的关系,考察了关于人的心理现象的内省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意识、记忆、想象、情绪、推理等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讨论。
本书是西方重要的哲学、心...
九州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这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宗教经验进行探讨,并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经验为例。虽然讨论的是严肃的宗教哲学命题,但书中和和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名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