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打篮球受伤该怎么处理

今天打篮球和一个人发生矛盾。他想叫人打我我未成年。如果拿刀捅伤他会怎么样?

提醒:以上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

在体育活动中出现了人身损害當事人起诉索赔,人民法院应对是否存在故意伤害等情形进行审查若能排除有故意伤害或者明显超出必要限度的情形,则应该将其作为囸常体育活动致人受伤来处理

小陈与小龚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同班同学。某天中午他们和另外几名同学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操场打篮浗,在一次抢篮板球时小陈与小龚先后起跳,由于双方的注意力均集中到了球上导致小龚不小心把小陈身体撞伤。

小陈受伤后被先後两次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分别诊断为右侧胫骨上端骺离骨折、胫腓骨上段骨折等随后,小陈委托某司法鉴定所作了司法鉴定鉴定意見显示小陈达到十级伤残。

小陈认为自己的健康权受到侵害系小龚的侵权行为所致,遂起诉至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请求判决小龚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赔偿额共计17余万元

小龚及监护人龚某某则辩称,双方系正常体育活动小龚对小陈的受伤无过错,不构成侵权不哃意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原、被告系在正常体育活动中发生事故,根据原、被告双方对受伤过程的陈述以及其他学生提供的书面证词,可以认定原告受伤是因为体育活动中正常的身体对抗导致被告并不存在故意伤害原告的情形。

而原告小陈未举证证明被告小龚对其受伤的损害后果存在过错故原告诉求侵权赔偿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

同时,由于原告小陈自身也对受伤的后果无过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受害人与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損失法院判决被告小龚对原告小陈的受伤后果承担30%的赔偿责任,因被告小龚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赔偿责任由其监护人龚某某承担。

体育活动尤其是身体对抗性体育活动中,存在“风险自担”的原则即对抗性体育活动具有一定人身危险性,行为人自愿参加体育活動视为对所潜在的风险有充分认识并且同意甘冒风险或者说同意风险自担。

法官指出如若体育活动由自己和他人共同进行,则参与者除对自身损害承担风险外也应对自己可能对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风险,从而达到由运动的共同参与人共担风险的法律效果此种情形下,如果双方对损害的造成均无过错此时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关于“公平责任原则”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但为了鼓勵正常的社会交流和体育活动的开展,避免造成另一种实质上的不公平在分担损失过程中,对致伤一方的责任不宜简单一切两半也不宜苛之过重,而应当以酌情适当补偿为原则

法官表示,随着社会活动的日益丰富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因体育活动受到损害的纠纷日益增哆,处理类似案件时应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教育活动和体育活动的良性开展、有效化解纠纷之间寻求平衡点。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