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步频步频和步幅多少合适适

跑步步频很重要:高手跑马步频一致 步幅相仿_网易体育
跑步步频很重要:高手跑马步频一致 步幅相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长跑界曾有过经典的调研,世界上顶级长跑选手的步频基本上都维持在180左右,这给长跑的人很大的启示,或许真的存在“最优步频”这样的说法。观察一场马拉松比赛,也不难发现前几名的步子基本上都踩在同样的点儿上,他们不仅步频一致,步幅也相仿。
的速度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算出来,速度=步频X步幅,实际上对初学者来说,这二者必有一个是弱项,甚至更多情况是二者都弱,没有高,也缺少大。为什么强调步频的重要呢?因为进阶,最安全的提速方法就是从小步高频开始,增加落地的次数,可以减少每次落地的压力,然后逐渐增大步幅,就会越跑越快。初学者直接进阶到大步幅,步子大,冲击大,容易造成受伤,并且一旦步幅加大,很多脚底下的功夫会有更高的要求,那会是比增加步频更为困难的事情。同样的速度下,高步频更安全观察小孩子跑步就会发现,他们力量薄弱,都是跑跑颠颠用小步高频的状态来奔跑,重心前倾,落步时间很短又继续向前迈出,步频的增加可减轻膝盖承受的紧绷和受力,减少膝关节受伤的几率。还是那个公式,速度=步频X步幅,同样速度下,高频意味着小步幅。小步幅使得腾空时间缩短,并改变落地的角度,关节承受的压力都会比大步幅小很多。并且高频增加落地的次数,在跑的过程中更容易调整并维持稳定的跑步姿态。初学者提速,增加步频更容易初跑者提速,与其担心步幅过大容易受伤的问题,倒不如专注在增加步频。步幅因个人身高、腿长、关节灵活性以及核心力量会有很大的差异,亚洲人和非洲人相比,光在腿长上就有先天的劣势,所以,与改变步幅提速相比,增加步频更不挑先天条件,更为直接。当然,增加步频也要守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增加步频练习,向高手进军。优化合理的步频跑步到了一定阶段就是节奏——心跳的节奏,呼吸的节奏,摆臂的节奏,迈腿的节奏,身体舒服的节奏。到底什么样的节奏适合你自己,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个人自己的身体条件和适应性。高速运转的选手有他的节奏,往往是180甚至更高些的步频,配上很大的步幅。优秀运动员每分钟180步最优,初学者或许160的步频就已经很吃力,所以,优化你合理的步频非常重要。对初学者来说,最为限制步频的是呼吸,而高阶跑者,同样也受呼吸限制,过快的步频一定会扰乱呼吸,打乱节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达到步频180的,也就是每分钟跑180步,这需要锻炼,更需要科学的循序渐进。【如何训练步频】了解自己的步频训练步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现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进行一次低强度跑步,数一下你30秒跑了多少步,然后乘以2得到步频。利用计步器通过一段匀速跑也能准确算出步频。还有就是依靠手机APP或GPS手表等直接进行步频显示,更为直观和利便。专注步子和呼吸提高步频属于改动作类的训练,通常我们跑步都是以自己喜欢的步频和步幅进行,很随意,往往由自然的肌肉强度决定的。要提高步频就要有意识把注意力集中在步子上,增加双腿交换的频率,而不是整体速度。另一要点就是你的呼吸,几步一呼吸因强度而异,但是高频往往会让你的呼吸更为紧凑,心肺功能锻炼更多,高频的呼吸也是需要锻炼的。一段时间下来,习惯了高频率的奔跑,稍微增加步幅,就能轻松提速。不要忘记训练摆臂手脚是协同工作的,手臂无论从频率还是摆动幅度都和腿部动作正相关。增加腿部频率离不开摆臂的加快,一旦加快摆臂,步频也会提高。有些人的上肢力量薄弱,跑到一定时候胳膊就耷拉下来,你会明显看到他们的步频跟着变慢,步幅跟着减小,人就慢下来。肘部弯曲成90度,在较高的位置摆臂,就会带动肩胛骨运动,并传导至骨盆,从而带动迈腿。步频快的时候摆臂位置比较高,步频慢的时候摆臂位置则比较低。和高频跑友一块儿跑频率是比较难练习的,在空地忽然就要改变自己的奔跑方式任谁都很难实施,好在我们有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改变。阿贵是北京非常著名的跑友,他跑步就采用小步高频,这位3小时以内的选手自成一派,小步高频纵横江湖,跑得越远越有实力,感觉就跟一台高速永动机一样,没完没了,无穷无尽。阿贵属于天生的高频跑者,步子不大,有氧能力超强。与之相反,另一高手赵全明则采用大步幅,别看赵哥个子不高,那个步子可真大(也是个天才),我要是迈那么大的步子估计会扯了胯。有一次我和小猪(也是一位高频跑者)、赵哥一起跑,同样的速度,就听左边"嗒嗒嗒嗒嗒"右边"嗒~嗒~嗒~"我自己是"嗒嗒嗒嗒",只觉马蹄乱飞,没一个在点儿上。这个故事告诉你,训练步频,你可以跟着高频跑者跑,采用和他一样的落地,刚开始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这是训练频率的必由之路。频率对于进入330的选手来说就已经很重要了,适应高频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每一步子间歇的时间都短了,你需要更为快速的恢复能力,更为强大的供氧系统,在我第一次进入330的时候深有感触,当然能进如3小时,肯定是不但频率高,而且步幅也要大啦,那时候腿部力量和身体的柔韧性又会上个台阶。选首适合你自己步频的歌曲
还有一种方式训练步频,就是找一个节奏够快的歌曲来听,有的歌曲适合步频180,有的适合160,有的120,跟着音乐的节奏去跑,也是一种锻炼方式。当然不能像京剧一样快打锣慢走点,跟上节奏才能锻炼。大概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步子小频率低的阶段,要速度,有足够的步频是第一步,其后增加步幅,就能又快又远了。顶尖跑者总是维持着一贯的高步频,这是训练的先决条件;顶尖跑者总是维持着一贯的大步幅,这是强化的作用。找到你合理的步频,训练一段时间,再试着增加一点步频,再增加……到达高频的你,试着增加步幅,增再大……高手就这样诞生了。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lele王乐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查看: 29972|回复: 31
3种步频的训练方法,让你跑步不累
想要跑完一趟距离不短的路程,你得具备不少跑步适能。除了必要的基础体力之外,跑步技术也是过程优劣的一大关键,万一旅途过长,你甚至还会需要一些“策略”来帮忙完成。
而这些技巧,都有赖长期的训练,并非一蹴可几,唯有不断的练习与练习和练习及再练习…才能精熟,直到习惯成自然!因此,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众多跑步技巧中,相当重要的“步频”的3种训练方法。
当然,开始前还是得先了解一下这项技巧的基本性质与定义。
什么是步频?
“步频”指的是跑步的频率、多以每分钟踏步的次数为主要计算单位。
步频高低,会直接影响你的跨步距离、身体受到地心引力干扰的强弱。这些能改变肌肉施力模式、跑步姿势,最终影响到能量使用、跑步效率。
低步频的状态下,多数人会增加跨步距离,并减少上半身受自由落体的影响,这样除了让踏步点离身体重心远之外(对膝盖负担大),还会增加落地时的反作用力,增加体能消耗、降低效率。
反之,在高步频的状态下,跨步距离较容易缩短,踏步点离身体重心较近,并允许上半身增加前倾角度,强化上半身受自由落体的影响,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因此步频越高,对于你的跑步姿势与跑步效率有极大正面效益。优秀的马拉松跑者几乎都能在整场比赛中,将步频维持在每分钟180下以上,有些人甚至高达每分钟200下。
这也是为什么步频训练会成为增进跑步能力的重点课程!
该如何训练?
以下3种方法你都可以使用,也能同时进行,不断交替使用效果会更佳。
1、增加上身前倾角度
上身前倾角度和步频其实互相影响。因为上身越倾斜,重心会越偏离支撑底面积,让身体受到更多地心引力的影响,迫使你尽速踏出下一步来避免跌倒(与卫星绕地球的概念相似)。
另一方面,越快的步频代表你的重心可以越快回到支撑底面积中,这让你的前倾角度获得更大的支持,让你向前倾斜角度能加大,进一步获得更快的步频。
因此,进行步频训练时,你可以尝试增加上身的前倾角度,迫使自己加快步伐;加快脚步后,再尝试前倾更多。持续修正直到找出最舒适的角度。
2、使用10秒30下做基准
训练的同时,你不可能分太多心去计算步频,尤其接近疲劳极限的时候,光是调整呼吸与维持姿势,大概就耗掉你所有心力,这时候再分心去计算1234…只是搞死自己而已。
而且除非你在跑步机上进行训练,否则你也没办法无时无刻都知道现在跑了几分几秒(一直看手表或码表会干扰摆臂),这提高了计算步频的困难度。
因此以10秒30下(也就是1分钟180下)为依据来做计算,能迅速了解到现在的步频是否太快或太慢,以及大约要调整多少;又因为10秒钟非常短,你可以在最小限度的干扰下,不断进行测试来调整混乱的步频。(误差也不至于太大)
做法非常简单,只要在跑步的时候选择任意10秒区间,数自己踏的步数是否达到30下以上,或单脚是否踏15下以上,频繁的去测量、督促与训练自己步频维持在每分钟180下以上。
3、变换不同速度
在相同步频的前提下,试着去改变你的跑步速度,利用低速与高速的差异,训练自己不论在何种速度下,步频都维持固定,仅微幅调整跨步距离。
这个方法能让你的身体更容易记住高步频的节奏,久而久之就比较不会因为训练环境改变(例如从跑步机到实际路面),而轻易失去原先的规律。
改变速度的初期可能会感受到明显的不适应,没办法抓到调整跨步的诀窍,这时候你可以使用“节拍器”来辅助训练,只不过除非家中有人在练习乐器,不然一般人通常没有这种器材。
幸好现在科技发达,智能手机到处都是,手机APP也是包山包海。只要按几个按钮,下载“节拍器”APP,用手机就能帮你辅助训练。
利用手机下载节拍器APP来辅助训练,配上耳机就不会干扰到其他人,只不过这方法使用上要节制点,不然晚上睡觉的时候脑中都还在“搭搭搭搭…”,各种打节拍。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训练成效并非立竿见影,即使照着这些方法去训练,你仍有可能需要花上2~3个月以上的时间才会适应,或获得改善。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若没效果别太急着灰心,持之以恒练习一阵子后,必定能感受到有所不同!
来自思跑特
& && &&&我对步频深有体会,因为我在练习马拉松后,为了提高速度,不自觉的用提高步频来提高速度,当时也是用10秒数30步的方法计算自己的步频,有时直接数1分钟,当初的步频应该在170多,经过几个月的练习,逐步提高到了190多,后来参加了3个马拉松,步频均在190以上,其中一个半程马拉松平均步频达到了196,后来,我买了一个卡西欧跑步运动表,它能根据摆臂的频率计算步频,我只要看一下步频,一般就会知道自己的配速。今年厦马后,感觉自己的步频很快,但步幅偏小,专门进行了几个月的大步幅练习,想通过加大步幅提高速度,虽然步幅大了,但步频却下降了,总的速度没什么提高,而且感觉大步幅跑起来比快步频累,所以现在我又在恢复快步频,最近一段时间才刚刚恢复到过去的快步频节奏。昨天下午,在操场测了5公里21分多,平均步频195/分钟,最快一圈步频是201。
& & 我现在总的感觉是,快步频脚离地较低,比较省力,对膝盖的冲击力也较小,长距离也相对节省体力,对于我们这些年龄大的跑友来说,更是不错的选择。
学习,学习之。
正在练习提高步频,学习~~
感觉有点复杂呀!{:soso_e114:}
学习,学习的。
我半马以下能保持180下上下/分,再长距离就减下来了,要想保持住得好好提高下肢肌力。
{:soso_e181:}我也是感到有点复杂、、慢慢学习
慢慢来,不急!
方法没什么说的,不累一定是吹牛。
值得学习借鉴跑步最佳步频:1分钟180步
推荐加快步频锻炼法无论我们跑步速度是快是慢,脚步的频率(步频)通常都是稳定的。那是因为生物机械学中,节拍通常固定。当然,如果是马拉松运动员,在42.2公里的全程中保持同一个步频,那是非常困难的。随着体能下降,节奏也会混乱。而跑步训练的目标,就是要让身体能够适应更高步频,从而跑得更快、更强。数年前,研究者曾发现,长跑精英运动员通常每分钟迈出180步。运动生理学家杰克·丹尼埃尔斯还特意研究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所有跑步项目运动员的数据,发现在超过3000米以上的赛跑中,仅有一个人每分钟的步频不到180步,而这个人一分钟的步数也有178步。不过,专家指出,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达到每分钟180步的速度。1. 评估个人情况下次慢跑的时候,在正常情况下数一下30秒钟自己的步数,然后乘以二,就是你的步频。重复这一工作一周时间,确保没有错误。2. 检查你的跑姿你的手臂挥动会带动双腿,因此,如果你挥臂更快,双脚节奏也会随之加快。留意脚步的流畅性,而不是迈步时离地的距离,采取轻快的步伐,这样能带来更高的步频,降低因为双脚冲击地面压力造成的受伤。3. 考虑步幅,而非速度你的第一目标是提高步频,而非总体速度,速度会随着锻炼时间增加而自然获得。因此,避免考虑速度问题,应该专注于增加脚步频率。最终,你将可以从慢跑提高到疾跑,并且保持同样的步频。4. 结伴而跑跟一个有每分钟180步的步频的伙伴一起跑步,跟上他们的节奏,这是最简单的训练方式。如果你自己跑,可以选择带iPod、iPhone或者MP3、MP4耳机,听着节拍每分钟180下的歌曲,按其节奏跑。
加快步频的锻炼方法做以下健身动作,每周一次,也可以帮助提高步频。1. 12345加速训练法忽略速度,只计算步频,用每分钟180步的速度跑一分钟,然后用稍微放松的节奏跑一分钟;以此类推,每次增加锻炼时间一分钟,直到达到5分钟为止。2. 下坡跑找一个斜坡,向下跑150到200米,注意专心控制加速,才用快速的小步跑,避免步幅过大。慢跑回坡顶,重复练习6次。来源: 39健身
分享到易信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初学者怎样正确开启“似虐实爽”的进阶体式?练习瑜伽遇到瓶颈期应该怎么破?瑜伽大师默翰来为您解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提高跑步步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