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如何发起群聊成功的当一个骑行发起者

一个骑行者的故事_大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43,755贴子:
一个骑行者的故事收藏
这是一个行者的故事理所当然我是讲故事的人,而故事的主人公是我,我呢就是这个行者了。我不喜欢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我喜欢身体和灵魂同时在路上因为我是一个行者。 旅行的意义不为了风景,不在于一个目的地。我从不对自己的旅行限定时间因为我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领悟但我知道我不会只有达达的马蹄我是个归人不是过客。
点击赢取你的第二台手机—魅蓝 E2
如果你发现我要去的地方正是你在的地方你也刚巧喜欢感受风火山林结交个朋友。若能行个方便与我,更是万分感激。每一位朋友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希望我的远道而来,有你这位朋友可以陪伴。只求你能带我去感受你们周围的自然和文化。让我知道山川河流,让我感受风火山林,让我了解所有,爱上所有!可是我抱歉,抱歉我没有金钱来支付于你。一个这样的我,不知身在远方的你是否还愿意热情的接待?但我仍然坚信你也会很期待我的到来。
是不是背上登山包就算作背包客?是不是走上几里路就叫徒步旅行?是不是路过川藏线就可以吹牛逼?太多的人打着幌子去招摇撞骗他们挂着羊头卖着狗肉在这个浮夸的时代究竟该如何做自己?有打着旅行的旗号去摆地摊卖假货骗钱的有打着旅行的旗号去茶馆泡妞骗睡觉的有打着旅行的旗号去炫耀自己“丰富”而“牛逼”的旅程的旅行的初衷竟是如此吗?旅行到底是为了什么?听到很多人说旅行是为了所谓的升华净化心灵找到灵魂等等……你不觉得很可笑吗?找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还不如那些耿直的人回答一句“我也不知道”来得爽快!花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走马观花的跑了2000公里然后就升华了?就净化心灵了?就找到灵魂了?一个人的成熟必然伴随着漫长的时间时间沉淀自己所经历的,所领悟的才能成长搭车1990公里,徒步10公里。我问他怎么来的他说是徒步他说他从叶城到拉萨只花了80元人民币我问他原因他说司机请客他说他一路搭车很顺利我问他有什么方法他说抢着上车呗他问我要去哪里我说去甘孜县他说那边的藏族人很野蛮很不讲道理然后他搭上一辆藏族人的车离开我始终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在旅行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丢失了人性欲望和自私充斥着大脑穷游者不能拿着别人的善意吹着自己的牛逼学会感恩,学会回向,学会对人友善、真诚真正的背包客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着那些看着自己的人用语言用神态用精神用信念用微笑用拥抱用亲吻用所有的,你知道的,不知道的,好的一切,感动着所有的生命!这样才算作一名真正的背包客!这样才算作一场没有遗憾的旅行!
在路上的大多数人都喜欢摄影但摄影应该是让看到的人欣赏和赞叹,且让被拍摄的人物不反感的艺术。什么时候变成了只要能拍摄的所谓的好的摄影作品就可以不择手段就可以不顾他人感受的事了?我很渺小我只去过尼泊尔和少数国内的一些地方但我却看到了太多的摄影爱好者拿着手中的长枪短炮不管不顾他人的感受只顾着将手里的快门按下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们应该有自己一些不同寻常的追求那追求绝对不只是拍出让人喜欢和震撼的照片而已我敬佩一种摄影人他把相机当成自己的武器他用他的武器去捍卫公平与正义他用他的武器去缩影整个世界他用他的武器去放大每一寸肌肤他用他的武器去拯救他自己的乌托邦
如果我的足迹踏遍山峦我的额头亲吻大地我的肌肤触碰江河如果我拥抱每一个人我看到的仍只有风景借你我千百年我只不过是个破骑车的你也只不过是个破走路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一个“公益骑行者”的商业之路(图)
(原标题:一个“公益骑行者”的商业之路(图))
齐天下团队部分成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学期间,骑行穿越中国;7次从广州骑行到北京;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双料火炬手;成立“齐天下”公益机构,带领大学生骑行游学。上述种种都是王卫此前的经历,关键词无外乎“公益”和“骑行”。
  而如今,这位“公益骑行者”正在缔造骑行商业梦想。线下,通过连锁实体店拓展体育赛事以及骑行个性化旅游产品。线上,推出骑行APP,经营骑行者粉丝社区。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自行车”商业闭环。
  “我做的是自行车+互联网,自行车是内核。”王卫表示,与上线的骑行类APP相比,齐天下有实体店,更容易实现商业闭环。“用户通过线下实体店导流到APP,约伴骑车参与活动,然后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吸引同伴到店消费买车保养,用户围绕自行车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在商业闭环中完成。”
  目前,齐天下正在进行PreA轮融资,多家投资机构都抛出了橄榄枝,估值为数千万人民币。王卫对于融资很有信心,“目前中国自行车的保有量是3.7亿辆,市场潜力巨大。”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创业故事
  大学期间骑行中国 从公益向商业转型“最开始是成立一个公益机构做骑行游学,但后来发现需要商业运营来造血输血,慢慢就走上了创业之路”。采访中,王卫告诉记者,从公益到商业的转型,正是创业初期最艰难的一段探索历程。
  王卫是一名骑行发烧友,早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就利用大学寒暑假骑行穿越了中国。毕业后,王卫成立了“齐天下”公益机构,开始了3年的骑行公益工作,先后策划执行北京奥运、广州亚运、深圳大运和伦敦奥运等数十场公益骑行活动。
  “我喜欢骑行,毕业后也没有急着找工作,就做骑行相关的公益活动。”王卫告诉记者,毕业三年时间都是在做体育赛事义工和志愿者。2008年,恰逢北京奥运会征集火炬手,王卫在官网报名后收到了组委会的邀请。“那个时候,很少有大学生在校期间就骑行完中国,组委会邀请我成为火炬手也是这个原因。”
  此后,王卫又成为了广州亚运会的火炬手,组织了多场公益骑行活动。据王卫回忆,伦敦奥运会公益骑行历时近5个月时间,没有赞助,所有费用都是AA制。其中,有不少骑行者是大学生。此时,王卫开始思考单纯的公益骑行成本太高,需要引入商业支持。
  2011年,王卫注册成立齐天下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自行车活动赛事、自行车旅游、连锁自行车店运营。“骑车的人创业卖车,这个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王卫说。
  齐天下开的第一家自行车销售店,位于白云区一个小区。选址不当,成为了制约店面发展的最大阻碍。小区远离市区,附近大部分是老年人,不是自行车消费的主力人群。店面装修又过于文艺,和骑行运动并不搭配。“第一家店开了没多久就关闭了,算是交了创业学费。”
  随后,王卫在广州塔艺景路附近开了第二家店,也成为了此后的旗舰店。选址得当,加上创业经历的丰富,这家店的销售额很快取得突破。之后,王卫在广州又开设了几家分店。截至目前,齐天下在广州地区拥有4家连锁专卖店。
  在销售自行车的过程中,王卫发现了承办体育赛事和企业拓展出游的商机。于是,王卫又成立了齐天下体育活动策划有限公司和齐天下旅行社有限公司。“周末骑行,这种运动休闲方式比较容易实现,成为了很多企业拓展出游的首选。”王卫告诉记者,公司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自行车出游路线,客户既包括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有南方电网、龙康医药等事企业单位。
  产品拓展 拓展个性化产品上线骑行APP
  创业5年时间,齐天下的销售额从2011年的不足百万元,到2015年突破千万元,翻了十倍。
  “其中,门店销售额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说明我们增值服务比例在提升。”据王卫介绍,公司总销售额由两部组成:一个是门店销售;一个是活动销售,近年来门店销售占比从近90%下降到了69%。门店销售部分是重资产,且毛利率不高,不足20%,而活动销售部分毛利率可达40%。“公司正在积极转型,拓展更多基于自行车的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运动产品,扩大活动销售等增值服务营收占比。”
  据悉,齐天下公司目前几款拳头产品深受消费者喜欢。长途骑行,从广州到北京的骑行路线正是其中一款。王卫本人每年都要骑行一次“南北大穿越”,于是便开发了这款产品。据他介绍,报名者众多,其中还不乏一些老人和肥胖者。“能够完成南北大穿越的骑行者,都是骑行的深度用户”。
  而根据参与“南北大穿越”的用户,王卫团队又开发了老人骑行团、胖子骑行团等个性化产品。在王卫看来,这些垂直领域的自行车运动项目利润前景值得期待。他举例说,截至2015年中国有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每个胖子骑行累积消费1万元,市场都是巨大的。”此外,公司还开发了亲子骑行、相亲骑行、成人礼骑行等个性化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骑行需求。
  2015年,公司开始筹划骑行APP“大圣骑行”,打造骑行者社群平台。在王卫看来,目前已有的骑行类APP存在几个普遍问题:烧钱获得用户未能盈利,缺乏自行车旅游产品,而且无法规范门店的服务意识。
  王卫表示,“大圣骑行”APP分为骑行码表、骑行圈、最美骑行路线、骑行旅游赛事、买车租车等诸多板块,涉及工具、社交、服务三大核心内容,与齐天下的线下实体店充分融合。按照计划,APP将于今年3月份上线,目前开发内测已基本完成。
  “未来,基于APP的用户数据挖掘和反馈信息,将成为线下门店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王卫的构想中,APP不仅仅是聚集骑行者粉丝的阵地,更是“反哺”线下实体店的“利器”。可以根据APP用户的地理位置分布,公司在开设分店选址时更加精确。也根据用户年龄收入等情况,研发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此外,还可以根据用户关注的体育品牌,来甄选体育赛事赞助品牌。“APP产生的所有大数据,都可以为整个生态服务。”
  盈利模式“自行车+互联网” 打造骑行商业闭环
  而当记者提出如何与已有的骑行类APP竞争时,王卫给出了一个非常自信的回答,“和纯粹的APP不一样,我们有线下实体店,用户是绝对真实的,用户价值是同类竞品的十倍。而且,我们基于APP联合线下自行车实体店,打造一个商业生态闭环。”
  根据规划,齐天下将形成从自行车连锁门店线下服务到APP会员管理,再到体育赛事活动策划,到自行车旅游产品,最后再回到门店线下服务的生态闭环。
  “我做的是自行车+互联网,自行车是内核。”王卫表示,齐天下有线下实体店,更懂自行车、更贴近用户,也更容易实现商业闭环。“用户通过线下实体店导流到APP,约伴骑车参与活动,然后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吸引同伴到店消费买车保养。用户围绕自行车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在商业生态中完成。”
  而对于齐天下未来的发展,王卫的梦想也很大。未来五年,王卫计划将连锁(加盟)自行车店扩大到全国,自行车旅游产品达到50万人次消费,举办中小型自行车活动300场活动,举行大型自行车业余赛事15场赛事。“我希望公司未来销售额能够过亿元。”
  王卫的信心来自于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乐观估计。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统计,目前中国自行车的保有量是3.7亿辆自行车。其中,专业骑行人数超过1200万人,通勤骑行人数超过9000万人,每年速度增长超过20%。而近日国务院46号文件中提到,体育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自行车产业包罗万象,自行车及装备、自行车赛事活动、自行车旅游、自行车主题公园以及其它周边服务,只要占领一定市场份额,销售额就很可观。”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王卫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快速获取APP用户。做线下连锁和骑行活动,王卫团队非常有经验。但如何将成功复制到线上,成为摆在王卫面前的一道难题。线上有线上的玩法,很多专门做线上骑行运动类的APP都还在烧钱挣扎。
  第三方点评
  实现商业闭环难度大
  目前,线上的社交运动APP重心在于,如何维系用户成长的可能性。而齐天下这种商业模式,从线下发力到线上,有利有弊。好处在于,线下实体店的盈利和流水都很可观,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弊端在于,积累凝聚用户方式单一,用户规模化程度受到制约。
  实现商业生态闭环是一个很理想的愿景,真正做到的企业很少。尤其是线下企业转型来做,难度更大。很多线下企业并不懂得如何线上操作,简单把线下模式复制到线上。但其实,线上与线下的运作方式、思维模式以及所需人才都相差很大。要形成商业生态闭环,首先要把线上业务做好,再来谈融合,最后才能实现O2O的生态圈。
  ——艾媒咨询CEO张毅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南方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99390条
评论213453条
评论137831条
评论132153条
评论108684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合肥热线 > 资讯中心 >
2015青春骑行体验团成员林宏成:做一个文明的骑行爱好者
来源:合肥热线
关键字:&&&
核心提示:“创新高地青春骑行”2015魅力合肥金秋骑游大会体验团50位“探路先锋”10月17日准时出发,探索本次大会线路,为本次骑行出谋划策。
热线讯 &创新高地青春骑行&2015魅力合肥金秋骑游大会体验团50位&探路先锋&10月17日准时出发,探索本次大会线路,为本次骑行出谋划策。
2015青春骑行体验团成员林宏成:做一个文明的骑行爱好者
小编有幸专访到了骑行体验团成员之一的林宏成,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下他的骑行经历吧!
林宏成 简介:今年30岁,爱好听音乐,骑行,没有什么骑行经验,骑行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个纯粹的爱好。
2015青春骑行体验团成员林宏成 :做一个文明的骑行爱好者
小编:您是如何知道2015青春骑行活动的,成为本次体验团的一员,自己有什么感想?
:这次骑游盛会我是从骑行的朋友那里知道的,觉得活动比较有意义,就报名了骑行活动和体验团。成为体验团的成员我感觉很荣幸,心情也很激动,我会积极配合,听从大会组委会安排,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大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编:您这次韧带拉伤依然坚持体验团,是什么让您坚持的?
林宏成 :诚信,我在没伤之前接到客服通知成为体验园成员,既然已经答应了,就应该去。虽然受伤了,何况伤的也不是很严重
,不影响骑车,况且路程也不是很远;其次我喜欢骑行,所以骑行的活动我都会尽量抽时间参加的。
小编:您是怎么喜欢上骑行这个项目的?
:我是今年才正式骑的,以前只是偶尔玩玩,我对骑行纯粹是个人爱好,也没什么经验,希望各位骑友在骑行的时候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文明的骑行爱好者。
小编:本次骑行线路共40公里,终点是三十岗乡,对你来说有难度吗?
林宏成 :四十公里太轻松了,我坚持骑行运动已经两个月了,已经骑行环巢湖3次了,这点距离肯定能坚持的。
责任编辑:王勇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图片新闻推荐
“请问一定要身份证吗?”一位王师傅一边着急地走进兑换大厅,一边询问银行&&&&&&&&&&&&&&&& 爽到你不行!中国银行30000份手机费,红包免费领!现场将由手工大师??海蓝老师亲自教授 如何制作一个漂425天、1年又2个月!去年等到今年,春天等到秋天,终秋雨绵绵,吃着火锅喝着店内的黄酒,把那些炸鸡啤酒秒 据了解,本次骑游大会为大型公益活动,对符合报名条件者一律免费报名。报名 2015年上半年分娩的安徽产妇中,有近半数都采取了“剖宫产”的方式。按照世 5月31日23时,南薰门桥拓宽改造正式开工。改造后,原南薰门桥南北两侧将各 据悉,此次足球赛共有各县区团(工)委在内的24支球队参与,比赛时间为4月18顶尖设备,专业团队时尚舒适,物美价廉专属于你,尽显魅力专业团队,技艺精湛娴熟手法,细致服务骄人身材,轻松拥有特色菜肴,口味正宗格调餐吧,尽享惬意
关于本站 | 广告发布 | 联系方法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免责声明 | 加入收藏 |
Copyright ?
hefei.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新播报:
做一个时髦的骑行者
  类专业选手
  既然是“类专业选手”,自然是指类似专业选手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她们一般会选择最专业的运动装备:比如自行车骑行帽、骑行裤以及专业的骑行眼镜。自行车也是选择专业品牌的而非时装屋品牌。乍看之下和专业选手伯仲难分,不过技术上肯定还是略逊几筹。旁观者只能感叹:认真精神实在可嘉。
[责任编辑:  2009年,我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朋友们叫他小排(梅小排)。那个时候,朋友们叫我大白。
  小排和大白,那时都有点体态臃肿。
  之后6年,我们再未谋面。
  2015年初我们再见的时候,梅小排已经瘦成一道闪电,朋友戏称一米九几的他“脖子以下全是腿”――除了旅行达人、美食达人,他又成了是每年跑12次以上马拉松(包括半马)的马拉松界KOL。
  我,也瘦了30多斤,靠的是骑行。
  我是2011年开始骑行的。
  图片比较渣,对不起观众
  那时候,我已低迷了有一阵子,肥胖、死宅,生活失去方向,毫无激情。偶然,前老板一辆闲置的山地车送给了我。最初我是用它骑着上下班。最远也就自己骑着去了一次30多公里外的朱家角。回来路上遇到几个上海的骑友,被他们拉进群,零星了解一些骑行知识。彼时,自行车最多算是我的交通工具。
  2012年8月,我离开了当时的公司。走之前,和那位送我车的前老板(现在我称之为我的人生导师)长谈了一次,他和我说起他10年前的骑行经历。当时,我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借助他给我的灵感,我决定用一次即兴的广州到上海骑行,来告别那段灰色的历史。这也成了我的工作10周年纪念旅行――10年前我从广州南方报业开始职业生涯,10年后我漂至魔都。9月底,我在广州买了一辆全新的捷安特ATX730,用了9天时间,赶在中秋节到来之前,骑完了从广州到上海的1450公里路程。
  从此我爱上了骑行
  这也是我的里程碑
  其实剧情原本可能不会这样发展。2011年开始,我连续4年想要报名上海马拉松,但都没有成功,就连10公里跑资格都未取得。我也因此幡然醒悟:何必执念于参赛,运动本就是生活日常。
  我和梅小排交流过他对于马拉松的看法,我发现我们想法是一致的。不管是作为骑行者还是跑者,我们都更愿意把自己钟爱的运动适当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比如我,会在大年初一明媚的阳光下心血来潮突然就骑车去一个想去看看的地方,而梅小排,也会津津乐道于他参加黄金海岸马拉松时跑去玩冲浪的点滴。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方式吧。
  不过,和梅小排的这次重逢,最大的意(shou)外(huo)是,我跟他一样,也成了一个橙贩子。
  早在2011年,梅小排就开始在在网上卖橙子,他的橙子叫王婆良橙。
  梅小排的父母都是上海知青,他出生在上海,却在江西长大。直到1993年他回到上海念大学,才离开了生活了十七年的瑞金市。
  梅小排在瑞金的小巷里穿行
  但人与一座城市间的关系从不会彻底消散。比如提及赣州特色小吃时,你立马能看到一个打了牛血似的激动款梅小排。但凡去江西探望父老乡亲,他非得在朋友圈晒上一轮美食不可。
  食物作为风土人情的重要一环总能以俘获味蕾的方式,让人对某片地域产生独特的情怀,只是起初梅小排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与千里之外的瑞金竟然会被一枚橙子再度紧密联系起来。
  从1981年起,赣州开始向美国、西班牙引种脐橙。经过10年精心繁育,发展出一大片赣南脐橙种植区。
  种植在山坡上的橙子
  梅小排的父亲从事农业工作,是瑞金最早介入脐橙种植的一批人之一。2011年由于新媒体的兴起,梅小排认为这是一次机会。尤其是微信、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拥有能把零散需求集中起来的潜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梅小排与父亲的好友老宋合作,从微博等社交平台开始把这些品质上乘的橙子推荐给更多人。
  王婆良橙一票而红
  由于橙子确实好吃,他一口气卖掉了3万斤橙。吃过的人都说相当甜,香气足口感好,水分也多。想要复购却由于第一年备货不充足而买不到了,只能相约来年再购买。
  没想到这一约就是5年,累计到现今总计卖出了3万箱橙子。
  卖橙子一举给梅小排带来的除了经济利益外,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他用他所擅长的方式既帮助种植者与成千上万人分享美食,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当地的种植者都是十分质朴的农人。就比如老宋,他自己有一片橙园,一直勤勤恳恳打理着果树,后来发展得好了还经营了家脐橙包装加工厂。
  老宋与他的橙子
  瑞金的橙子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橙子的条件。
  老宋是地地道道的脐橙专家,对于瑞金的橙子为什么那么好吃,他能给出丰富、科学、多角度的理由。
  1:气候
  瑞金的气候条件独到,无霜期长,春季温暖多余利于果树开花结果,秋季尤其是9~11月昼夜温差很大,有利于糖分累积。使得当地的脐橙糖度普遍在12度左右,比一般橙子高出2度。
  2:土壤
  瑞金的土壤是红壤,土质偏酸,土层深厚,十分利于橙子生长。
  山坡上的红土
  3:品种
  在品种上,经过十几年选种、试验、培育。最终将近90%的果农都选择了种植纽贺尔。之前流行的朋娜虽橙香浓郁却偏酸,奈维林娜口味香甜果形却不圆润,偏梨形。
  而纽贺尔兼顾了果形漂亮,颜色鲜艳,口味甜的诸多优点。
  今年是王婆良橙上市的第五个年头。
  早在10月初,已有大量王婆良橙死忠粉用各种留言途径询问同样的问题:橙子还卖吗?什么时候上呀?
  对此王婆本人――梅小排的回答是:当然卖。大批良橙已在树梢静候约定时日的到来,绝不辜负大家对它们第五年的期待。
  以真诚之心赴5年之约
  梅小排在11月7号再次前往瑞金查看橙子的生长情况,之前他和老宋在几年里已经逛遍了全市8成的果园。哪些果园的橙子质量更好,他俩都心中有数。
  梅小排和老宋在品尝橙园里的橙子
  今年果实挂果比往年要少40%左右,品质却更好。尚且黄中透青的橙子已经很甜了,水分十足。
  不少商家为了抢先上市卖个好价钱,已经开始采摘。对当地市场十分了解的老宋还爆出了点小内幕:为了让橙子显露彻底成熟时的橙黄色,他们会用乙烯把表皮擦拭一遍再出售。
  乙烯虽是种无害的天然化合物,不少水果如香蕉中就自带乙烯。但少了10~15天的成熟期,橙子里的糖分以及芳香烃的堆积就会没那么充足。
  梅小排不愿意赶这类“风潮”,情愿晚一点上市,也要确保经手的每一个橙子都不打蜡,不催熟,不染色。树上下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毕竟就如他一直强调的那样:真诚是最重要的,只有诚心才是品质真正的根基。
  王婆良橙
  经10年育种培育的优良品种纽贺尔橙,占尽瑞金独有的自然条件。果形圆整,色泽鲜明,颜值有保证。
  不提前采摘,糖分、芳香烃得到充分累积带来的12度超高甜度,比其他品种平均高出2~3度。果肉水分充足,有浓郁的果香。
  不打蜡,不催熟,不染色,健康与新鲜最重要。
9个装(现货):68元 90mm果
10斤装:88元 85mm果
20个装:108元 85~90mm果
20斤装:138元 70~75mm果
12月5日起陆续发货发货(9个装除外)
点击阅读原文或识别二维码
至骑行岛小店可购买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如何发起群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