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翼行动电影完整版中…支努干上到底有多少海豹队员?

OPERATION RED WING(红翼行动)_【军事装备相关资料】_兵人要塞 购物商城 - Powered by ECShop
& OPERATION RED WING(红翼行动)
OPERATION RED WING(红翼行动)
OPERATION RED WING(红翼行动)
近日,SS推出了新款海豹十队的预告,鉴于海豹十队是近几年来海豹部队中出镜率比较高的一支,故特意在这里结合这些年来关于海豹十队目前最有名的一次行动--红翼行动的前后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根据 美国海豹特种部队(NAVY SEALS)是隶属于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 U.S. Naval Special Warfare Command (NAVSPECWARCOM)的精英特种部队,下属四个特种战斗群(Naval Special Warfare Group)和一个特种发展群(Naval 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 即DEVGRU)。
海豹特种部队分为8个小队,其中1、3、5小队分别驻扎在东南亚、中东、东北亚、朝鲜半岛等区域,称之为西岸海豹,而2、4、8小队分别驻扎在北欧、南非和非洲等区域,称之为东岸海豹。另外两个特种作战群是为了支援东西岸海豹小队分别设立的特种运输大队(SDV)和特种快艇大队(SBT),SDV和SBT虽然在名义上属于支援部队,但也都由海豹队员组成.
海豹第10小队则是2002才组建而成的。而海豹第10队最早走入广大军迷朋友的眼帘是因为06年的时候网上突然出现的一大批海豹照片,一开始大家只能根据照片的背景猜测是部署在伊拉克或者阿富汗的海豹部队,直到后来才陆陆续续地知道原来在2005年6月在阿富汗执行一次长途侦察任务的海豹十队的一个4人小队与当地塔里班武装交火,只有一名队员生还,而前去支援的海豹直升机也被击落,造成16人死亡,这就是后来我们所知到的&红翼行动&(OPERATION RED WING),而那些照片就是这些阵亡的海豹队员身前的形象.
虽然先前从不少途径陆续了解到一些关于红翼行动的事情,但苦于消息来源贫乏一直只是大概知道红翼行动时2005年美军特种部队针对塔里班高级指挥官的猎杀行动,但最终是以行动失败海豹付出巨大伤亡为结尾的.今年上半年某日在网上闲逛时偶然发现有家书店中有由卖行动中唯一幸存者Marcus Luttrell后来写的Lone Survivor一书,当场买下,寄到手后靠着英语专业的底子和从已经好几年没怎么用文曲星一字一句认认真真的把书仔细研读.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号称海豹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红翼行动的一些细节,由于本人英语水平有限,在翻译,理解上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同学们见谅.
根据书中描述,红翼行动由海豹上尉Michael Murphy(在海军中lieutanent是上尉,而不是中尉)所领导的一次四人侦察任务,先前有人提到的攻击任务,但书中解释当时四人小组的任务只是先期侦察和监视,并非直接进攻,这点在后来塔里班方面公布的此次战斗塔里班方面清扫战场时缴获的美军的装备也可以得到证实,这四名海豹当时携带的是轻便的塑料伞盔而非防弹MICH头盔(这个视频在资料区也能找到).根据事先预定的行动计划四人小队任务是潜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Kunar省Asadabad村庄西测外围的山区搜索塔里班武装一名高级指挥官的行踪,在确认发现该塔里班目标的动向再后由驻扎在Bagram空军基地的主力攻击部队进行攻击.
四人小队由海军上尉Michael Murphy和三名海军中士Matthew Axelson,Danny Dietz以及小队中唯一的幸存者Marcus Luttrell组成,Luttrell还是小队的医官,退役前被提升为上士.当时Matthew Axelson和Marcus Luttrell作为狙击观察手,Danny Dietz负责无线电通讯,Michael Murphy统筹指挥.
从左至右分别是Michael Murphy,Danny Dietz,Matthew Axelson和Marcus Luttrell
行动开始时先由直升机利用夜幕的掩护将四名队员送至目标区域外围,再由队员自己进入潜伏地点,不幸的是在进入观察位置后不久观察小队的位置即被三个当地的牧羊人发现,海豹们遇到了绿贝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遇到的相同的难题,是否要杀死这三个牧羊人,鉴于当时的形式海豹们很难做出决定,最后不得不采取了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三人的生死,四人中Axelson主张为了安全起见杀死三人 Murphy和 Luttrell主张放三人走(事后Luttrell称之为他人生中犯的最大的错误),Dietz弃权.三个牧羊人获释后和海湾战争中被绿贝放走得伊拉克人一样马上背叛了他们对海豹的承诺,将海豹的位置告诉的当地的塔里班武装,塔里班武装立刻组织了150~200人的部队对海豹潜伏的区域发起进攻,除Luttrell其他三人先后阵亡,其中最壮烈的就属队长Michael Murphy,由于当时海豹们位于阿富汗山区地带遭遇围攻后求救信号无法通过海豹携带的无线电台发出,Murphy毅然爬出自己躲藏的掩体爬到山顶开阔处通过卫星电话向基地求救,期间多处中弹,最后倒在爬回掩体的路上.鉴于他的英勇行为去年十月年Michael Murphy被授予国会荣誉奖章,而越战之后另一位获得这个奖章的海豹Michael Monsoor就是那位为了救队友舍身扑向手雷的海豹三队队员 在三位战友牺牲后也身负重伤,在躲过塔里班的武装的追捕后被当地亲美一方的村民收留,最终获救.
而负责行动的美军指挥部在收到Murphy的求救电话后派出了由2架MH47支奴干,2架AH64阿帕奇,四架MH60黑鹰组成的强大火力部队前去支援,不幸的是其中一架支奴干途中被RPG-7(可能)击落,机上8名海豹以及8名160特种陆航团共16人全部阵亡.
下面是书中有关三人在牺牲前的一些细节描写,大致翻译了一下
在放走牧羊人2小时后,海豹们发现他们被大约140名塔里班战斗人员包围,战斗中海豹队员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作为掩护奋起反击,但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在交火后不久Murphy便决定向基地请求支援,并计划撤退到相对平坦的区域利用村庄和地形的掩护撤退.
由于四人小组的位置位于阿富汗山区,无线电信号接收很差,负责无线电通讯的Danny Dietz一直位于小队中地势比较高的位置不停的尝试和基地取得联系但都没有成功,Dietz先后三次被子弹击中,身中5弹后仍坚持作战,直到第六颗子弹直接击中他的头部后阵亡;
Matthew Axelson最先胸部中弹,后来又在头部受致命伤害,在又坚持向塔里班武装人员射击了大约2个弹夹后阵亡;
指挥官Michael Murphy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被击中胃部,受伤后他继续指挥小队进行反击,由于Dietz无法和基地取得联系Murphy毅然决定爬出自己躲藏的掩体爬到山顶开阔处通过卫星电话(手机)向基地地求救,虽然最终信号终于发出但由于暴露在开阔地带的塔里班火力之下Murphy又先后被击中胸部和背部,阵亡在爬回掩体的路上;
Marcus Luttrell在战斗中被一枚在他身边爆炸的RPG火箭的弹片击中全身多处震落到一个隐蔽的山谷失去知觉,但他也因此幸运地躲过了塔里班武装的追击,在艰难爬行很长一段距离从山上撤下来之后被当地另一个亲美一方村庄的村民收留,村民们不但没有告发Luttrell并在塔里班武装搜捕下保护了Luttrell,后来部落的长老将Luttrell手写的纸条送到了位于村庄外很远的海军陆战队前哨站,几天后,他被由游骑兵和特种部队组成的联合拯救部队成功救回.
Marcus Luttrell伤愈后归队,并与2006年被部署到伊拉克2007年退役,退役之后写了Lone Survivor一书,详细介绍了红翼行动的经过,虽然有人认为书中夸大了海豹的战斗力,但作为目前对于此次行动经过唯一的资料来源,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可能有同学发现,上面的介绍中我很少用到形容词,只是机械性的描述战斗的过程,我并不想在这里表达过多我个人对这场战斗的感受,我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描述了解真实战斗的残酷性,这里面并没有太多的爱国主义情怀或是英雄主义精神,在很大的程度上海豹也是和我们一样活生生的凡人,尽管他们接受过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但当遇到涉及道德方面的问题时他们也会犹豫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们是职业军人,战斗是他们的工作,相比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身体上的伤害心理上的创伤更加难以愈合,即使是海豹这样的铁人也难以幸免,就像Luttrell后来在接受采访中所说,Michael Murphy死前最后的哀吼声每天晚上都会回响在他耳边(Luttrell describes suffering nightmares every night in which he is haunted by Murphy&s dying screams)
我觉得这里很值得着重介绍一下后来获得国会荣誉勋章的Michael Murphy,也就是当时四人侦察小队的队长,通过他的生平我们可以从一定角度客观的了解一下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是如何成为一名海豹队员.
Michael Murphy1976年5月出生与美国纽约,具有爱尔兰血统,1994年高中毕业之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4年后以政治科学和心理学双学位毕业.毕业后他放弃了好几家法学院的邀请而进入了美国商船学院(United States Merchant Marine Academy)的海豹指导课程?(SEAL mentoring sessions,商船学院还管海豹的培训?),2000年9月Murphy进入美国海军候选军官学校(Naval Officer Candidate School),同年他12月参加了基本水下爆破/海豹(BDU/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狱周)训练并以Class 236 Honor man的优秀成绩通过训练,随后Murphy又完成了跳伞,载具驾驶,海豹资格考试等一系列训练最终获得了代表海豹的三叉戟资格章.
也就是说直到此时,虽然他的简历相当精彩这名英雄海豹还没有任何一点实际作战经验,相比之下陆军的绿色蓓蕾帽或是三角洲部队的队员选拔制度则完全不同,绿色蓓蕾帽的候选队员往往来自于游骑兵(RANGER),101空中突击师或是第10山地师这样的精锐部队,在成为正式的绿蓓队员前,这些候选队员往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而陆军的精锐三角洲部队更是由绿蓓中的精英组成.
从2002年开始Michael Murphy先后以海豹运输部队(SEAL Delivery Vehicle SDV)队员的身份完成了在约旦,卡塔尔的海外部署部署,在2005年早些时候作为SDV1 ALFA排(其实就是1排)的助理指挥官被部署到阿富汗.
通常我们认为海豹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但Lone Survivor的作者Luttrell提到,虽然当时他和队友们的年龄都在30岁左右但对于包括他自己和Michael Murphy在内的很多队员来说阿富汗是他们第一次真正品尝短兵相接的战斗的滋味.这一点当Luttrell的书面市以后其中有关海豹通过投票决定阿富汗牧羊人生死的情节引起不小的争论,有人批评Murphy缺乏实战经验而置疑他的队长资质.
无论如何,Murphy和他的小队在战斗中表现出的无畏的勇气足够赢得众人的尊敬,今年5月,海军部长Donald Winter宣布,建造中的最后一艘阿尔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Arleigh Burke class)舷号DDG-112将以Michael Murphy命名.
*个人猜测,Murphy和他的队友在战斗经验的问题可能是海军考虑到他们在成为海豹前没有实战经验,所以最先给他们安排的都是接应支援这样的低强度任务,等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再部署到危险度高的作战区域执行高强度的任务.
布什总统向Murphy的父母颁发国会荣誉奖章
OPERATION RED WING(红翼行动)----之装备篇 从红翼行动看05年前后的海豹装备
不可否认海豹们的阵亡使我们这些军迷有机会可以看到处于作战区域内的海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废话不多说,下面听我从装备到武器慢慢道来.
(459.57 KB)
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三沙作战服,有人可能会问,三沙我们见得够多了有什么好说的,我们也都知道特种部队喜欢自己对衣服进行改造,把胸袋移到手臂上而下摆的袋子则移到胸口的位置.的确是这样的,这里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探讨下魔术贴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近年来特种部队在改造臂袋的同时往往会在臂袋的位置上加上魔术贴用于粘贴各类标记,这是一个很实用的改造,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造因为属于个人行为似乎在美军内部各个不同的特种部队之间魔术贴和臂袋的位置又各不相同,下面根据照片稍稍分析一下
(198.5 KB)
在上面这张03年的老照片里我们看到的是最具海豹特点的一种臂袋魔术贴改造的方式,臂袋成一定角度缝在袖子上臂中部的位置,而三块5cm左右宽度的沙色魔术贴分布在袖子和臂袋上,袖子上的魔术贴通常同来粘贴国旗,而臂袋的位置则往往贴着反光片或者部队徽章那样的标记.这种臂袋和魔术贴的分布在海军特战单位的DCU的改造是最常见的,EOD等一些单位也都采用这样的改造方式,似乎是NSW装备部门统一推广的.
(47.68 KB)
(88.99 KB)
(72.58 KB)
红翼行动中的海豹十队和SDV1的三沙和上面这种改法基本相同,但没有了手臂上的那块魔术贴
(118.88 KB)
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海豹的这些DCU很可能实在制服发到队员手里之前已经同一改好的,但从上面这张图看似乎Matthew Axelson臂袋的位置要比James Suh的高一些,倾斜的角度也更大,按说如果是装备部统一改造或者定制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下面这张更是否定了我这方面的想法,两个人胸袋的布局以及魔术贴的位置上又很大的不同.
(66.58 KB)
从照片来看2005年的时候海豹已经基本完成了MLCS的换装,装具以MLCS里的RRV,MBSS和CIARS MAR为主,也有人使用LBT 1961和可以装载AK弹夹的EAGLE SF CHESR RIG,而且队员们根据个人喜好以及不同的任务自行选择背心的种类.上面这些背心近些年各个兵人厂商都先后出过.
在这张照片里Matthew Axelson和James Suh穿的是RRV,中间那位海豹穿的是LBT 1961,而Michael Murphy穿的则是带肩带的MBSS.
(550.56 KB)
RRV: TS五周年;HT MEF,限量PMC
MBSS:TS五周年,FR;HT VBSS PCU
LBT 1879: HT 05版PMC
在另一次任务中Matthew Axelson则换成CIRAS MAR
(437.94 KB)
CIARS作为MLCS系统中的防弹衣,除了可以象RRV,MBSS一样携带陶瓷防弹片之外还拥有凯夫拉,因此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保护,而作为防御能力提高的代价,CIRAS在重量上远远大于前两者轻型背心,防御能力和机动性这对矛盾始终是战场上困扰士兵的一个难题.通常海豹队员会在低强度的交火任务中使用RRV和MBSS这样的轻型背心,而在高强度交火的任务时选择CIRAS这样防御力更好的背心,当然,在RRV和MBSS背心里面穿一件PACA低视度防弹衣也是一个常见的选择.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在同一次任务中不同的海豹队员背心间的防御等级的差别也很大
(97.01 KB)
以上面这张图为例
有的海豹穿的是CIRAS,有的海豹穿的则是RRV,更有甚者,James Suh和Michael Murphy穿的RRV中甚至没有插防弹陶瓷板,我想这也许跟任务中不同队员的分工有一定的关系.
另一点比较有意思的是,以往我们都认为推崇火力之上的海豹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总是会携带尽可能多的弹药,而海豹的不少装具背心也都是根据这个思想设计的,比如著名的LBT1195系列.但这个系列的照片里海豹们携带的弹药量却非常少,除了武器上的弹夹外往往一个人只带6个左右的步枪弹夹和4个左右的手枪弹夹,就是说只有210发步枪子弹和60发的手枪子弹.
(94.14 KB)
上面这张图里海豹们的弹药少的可怜,以中间左二的Matthew Axelson为例,CIARS的配置分别是右侧腰部挂载平台手枪套,身体中部挂载平台胸前小型杂物包(可能用于放置GPS之类的仪器),下面是双联M4弹夹包和通讯器包,左侧的腰部挂载平台上面是一个三联(双联)手枪弹夹包,或许在手枪弹夹包的下面还有一个横置式的杂物包,背上背的是海豹常用的EAGLE的一款小容积的水囊背包,也就是说,如果Axelson的背包中没有其他弹夹的话在这次任务中他只携带了4个弹夹120发的步枪子弹,而他手里的拿着MICH似乎又说明这又是一次交火强度不低的夜间任务(具体分析见下文头盔部分).而在60分钟杂志的纪录片中,海豹们携带的弹药数量也比较少,基本就是背心上的3联弹夹包或者两个双联弹夹包,很少有人使用腿挂弹夹包.
在这个系列的照片中主要出现了三种头盔,MICH2000,MICH2001和PRO-TEC的滑板盔(国内称伞盔),近年来有关这三种头盔的介绍网上文章很多我就不再做赘述了,SEAL使用PRO-TEC的滑板盔的历史可以追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采用这种民用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出色的防撞性,虽然MICH系列头盔在防撞性方面的性能较前一代产品PASGT已经有了大大提高甚至可以和滑板盔但滑板盔因其轻质耐用的特点并没有被淘汰,仍被特种部队的成员在各种场合大量使用.根据照片推测,海豹在选取头盔时也是跟据任务情况而定的,危险性高的的任务用MICH,危险性低的或者训练就用滑板盔.
红翼行动后塔里班武装展示战利品的视频,行动中海豹们使用的都是滑板盔,都装备了夜视支架可以配合夜视镜使用.
[flash=480,360]http://6.cn/player.swf?vid=3QI7waT7NVZXoMDT5qafOg[/flash]
照片中主要出现最多的5种枪械都比较常见,M4A1,MK18MOD0,MK11MOD0(SR-25),MK12MOD1(SPR),以及MK24MOD(P226)手枪,这些枪械的介绍D总的网站上都有,我就不引用了,相信大多数同学都已经烂熟于胸了.在这里我只简单介绍一下下面图里黄圈中的小装置
这个小东西叫CVL,一种发射可见激光的指示器,虽然AN/PEQ-2是标准装备但似乎海豹对这个小玩意还是情有独中.
(50.09 KB)
比较遗憾的是这个系列的照片量虽然大但里没有出现过一个机枪手的身影,05年前后海豹应该还是MK43,MK46,MK48同时使用吧.
写到这里整个关于红翼行动的帖子已经全部写完了,国庆闲来无事,第一次些这样的东西不免有许多差错还请大家指教,希望这些细节方面的说明能对大家玩兵人有所帮助.
(71.46 KB)
感谢rhg精心整理的文章,具体详情请见:
兵人要塞官方商城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417号先锋广场727室
曾先生、 赵先生QQ: , 淘宝旺旺: oneside
E-mail: toy@
ICP备案证书号: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灌水]美军海豹最黑暗一天“红翼行动”拍的电影
60873 次点击
245 个回复
19:53:05 发布在
红翼行动“红翼行动“(Operation Red Wings)是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所发生的一段真实故事。2005年6月底,在阿富汗库纳尔省山区由美国海豹突击队上尉Michael Murphy(迈克?墨菲)所领导的一次四人先期侦察和监视任务“红翼行动”是美国海豹40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执行任务的四名队员中有三名阵亡,前去救援的美军士兵中亦有16人牺牲,至今仍有许多没有解开的军事谜团。善心害死海豹行动开始时先由直升机利用夜幕的掩护将四名队员送至目标区域外围,再由队员自己进入潜伏地点。不幸的是在进入观察位置后不久观察小队的位置即被三个当地的牧羊人发现,海豹们遇到了绿色贝雷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遇到的相同的难题,是否要杀死这三个牧羊人。鉴于当时的形式海豹们很难做出决定,最后不得不采取了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三人的生死,四人中Matthew Axelson(马修?阿克塞尔森)主张为了安全起见杀死三人Michael Murphy(迈克?墨菲)和Marcus Luttrell(马库斯?鲁特埃勒)主张放三人走(事后Luttrell称之为他人生中犯的最大的错误),Danny Dietz(丹尼?戴兹)弃权。三个牧羊人获释后和海湾战争中被绿贝放走得伊拉克人一样马上背叛了对海豹的承诺,将海豹的位置告诉的当地的塔利班武装。塔利班武装立刻组织了150到200人的部队对海豹潜伏的区域发起进攻,除Luttrell其他三人先后阵亡,其中最壮烈的就属队长Michael Murphy(迈克?墨菲)。由于当时海豹们位于阿富汗山区地带遭遇围攻后求救信号无法通过海豹携带的无线电台发出,Murphy毅然爬出自己躲藏的掩体爬到山顶开阔处通过卫星电话向基地求救,期间多处中弹,最后倒在爬回掩体的路上。鉴于他的英勇行为去年十月年Michael Murphy(迈克?墨菲)被授予国会荣誉奖章,而越战之后另一位获得这个奖章的Michael Monsoor(迈克?蒙苏尔)就是那位在日伊拉克拉马迪为救队友舍身扑向手雷牺牲的海豹三队队员。在三位战友牺牲后Marcus Luttrell(马库斯?鲁特埃勒)也身负重伤,在躲过塔利班的武装的追捕后被当地亲美一方的村民收留,最终获救。而负责行动的美军指挥部在收到Murphy的求救电话后派出了由2架MH47支奴干、2架AH64阿帕奇、四架MH60黑鹰组成的强大火力部队前去支援,不幸的是其中一架支奴干途中被武装分子击落,机上8名海豹以及8名160特种陆航团共16人全部阵亡。160特种航空团阵亡将士纪念章160特种航空团阵亡将士纪念章在放走牧羊人2小时后,海豹们发现他们被大约140名塔利班战斗人员包围。战斗中海豹队员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作为掩护奋起反击,但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在交火后不久Murphy便决定向基地请求支援,并计划撤退到相对平坦的区域利用村庄和地形的掩护撤退。由于四人小组的位置位于阿富汗山区,无线电信号接收很差。负责无线电通讯的Danny Dietz(丹尼?戴兹)一直位于小队中地势比较高的位置,不停的尝试和基地取得联系但都没有成功。Dietz先后三次被子弹击中,身中5弹后仍坚持作战,直到第六颗子弹直接 击中他的头部后阵亡。Matthew Axelson(马修?阿克塞尔森)最先胸部中弹,后来又在头部受致命伤害,在又坚持向塔利班武装人员射击了大约2个弹匣后阵亡。指挥官Michael Murphy(迈克?墨菲)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被击中胃部,受伤后他继续指挥小队进行反击。由于Dietz无法和基地取得联系,Murphy毅然决定爬出自己躲藏的掩体,爬到山顶开阔处通过卫星电话向基地地求救。虽然最终信号终于发出,但由于暴露在开阔地带的塔利班火力之下,Murphy又先后被击中胸部和背部,阵亡在爬回掩体的路上。Marcus Luttrell(马库斯?鲁特埃勒)在战斗中被一枚在他身边爆炸的RPG火箭的弹片击中全身多处,震落到一个隐蔽的山谷失去知觉,但他也因此幸运地躲过了塔利班武装的追击,在艰难爬行很长一段距离从山上撤下来之后被当地另一个亲美一方村庄的村民收留。村民们不但没有告发Luttrell并在塔利班武装搜捕下保护了Luttrell,后来部落的长老将Luttrell手写的纸条送到了位于村庄外很远的海军陆战队前哨站。几天后,他被由游骑兵和特种部队组成的联合拯救部队成功救回。2008年,美国海军将一艘新近下水的导弹驱逐舰命名为“迈克.墨菲”号(USS Michael Murphy,DDG-112)以示对墨菲的纪念。《孤独的生还者》( Lone Survivor)根据马库斯?拉特尔(Marcus Luttrell)的同名回忆录改编,2005年他和另外三位美军“海豹突击队”的同伴负责执行一次暗杀基地组织领导人的任务,在途中他们遇到了当地牧羊人(三个孩子和一个老人),按照交战法则他们是可以杀掉他们的,但海豹队员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放了他们――尽管他们也知道这些人有可能去通风报信。不多久他们就遭到了250名塔利班士兵的攻击,四位海豹队员中有三名先后牺牲,最后只剩下马库斯?拉特尔成为“孤独的生还者”。电影视频网上不少发一个被窝网的链接借花献佛猫友提供的高清下载地址:&&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8:28:46 编辑过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wuliuqiba]
[流星雨72]
[蓝色红色]
[单衣试酒1]
[炎黄汉魂]
[主义社论口号]
[挑灯看吴钩]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05:54 &&
用尽全力顶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13:10 &&
他们四人在抵抗中杀死了35名塔利班,美军随后的救援行动杀死了大约700名塔利班和17名平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21:44 &&
且不说导演与演员怎么样评价这个影片,就是美国军方的内部人士也懒得看此类意淫洗脑煽情的“作品”。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22:25 &&
对于美军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20:05 &&
勇敢的战士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21:50 &&
呵呵,有人又代表美国军方了。我看过这部片子,很受感动,很好!比天朝的狗屁说教编造谎言伟大千倍!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15:24 &&
书和电影都看过了,当时看书就想应该拍成电影,但书比电影精彩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34:12 &&
21:15:24&&的原帖:书和电影都看过了,当时看书就想应该拍成电影,但书比电影精彩书在哪看的?当当网怎么到第七章就没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46:04 &&
在中央九台记录频道看过关于后续救人的报告,首期救人失败后,后来没办法派美军救援预备队去救的,环境很恶劣,最后成功了。挺好看的。中央台唯独这个频道我是经常看的,大多数节目都是引进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0:26 &&
仁义之师,正义之师。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5:43 &&
美军勇士万岁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7:15 &&
是不是应该带上定时昏迷药,给那几个牧民吃了,既可以保守秘密,又不伤害他们的生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9:06 &&
20:21:44&&的原帖:且不说导演与演员怎么样评价这个影片,就是美国军方的内部人士也懒得看此类意淫洗脑煽情的“作品”。比横店还煽情洗脑?比红色主旋律还洗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13:14 &&
文章提交者:淘淘猫4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是不是应该带上定时昏迷药,给那几个牧民吃了,既可以保守秘密,又不伤害他们的生命。――――――――――――――――――――――――主意不错
共 60873 次点击,245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400126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8703 / 昨日发帖:20812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灌水]美军海豹最黑暗一天“红翼行动”拍的电影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翼行动后美军的报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