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nba2017全运会女篮预赛火花对飞马比分

> 巅峰——中国女篮十大奥运球员
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
中国女篮是一支作风顽强敢于争先的队伍,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取得过辉煌的战绩。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女篮就获得了季军;1992年,以郑海霞为首的女篮走上巅峰,获得了那一年奥运会的银牌,这也是中国篮球项目在世界大赛中的最好成绩。女篮历史上涌现出来的优秀球员举不胜举,其中,老一辈的有郑海霞、宋晓波、丛学娣、柳青、邱晨、李昕等,现在被广大球迷熟知的则有苗立杰、陈楠、隋菲菲等。图为陈楠在2008年奥运会中留影。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O4J51MD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O4J51MD0005.jpg
NO.1 郑海霞
在中国女篮的历史上,仅有一名球员连续四次参加过奥运会,她就是郑海霞。从1984年到1996年,郑海霞既经历了中国女篮初登奥运殿堂便一鸣惊人的辉煌,也经历了中国女篮步履蹒跚、在奥运会上陷入低谷的灰暗,可谓历经风雨、荣辱不惊。图为1996年奥运会中国女篮-美国,郑海霞和莱斯利对位。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RD51MD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RD51MD0005.jpg
1983年郑海霞入选女篮
1983年,16岁的郑海霞(当时身高2米)迎来了篮球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刻——入选国家队,开启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历程。而进入国家队之后,随着年龄和身高的增长,以及世界大赛的磨砺,郑海霞的进步之快令人称奇,到1984年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中国女篮内线颇为倚重的大将。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UN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UN51MD0005.jpg
郑海霞和当时女篮的另一个高中锋陈月芳合影
和当时中国女篮另一名高大中锋陈月芳(2.08米)相比,郑海霞体格强壮、气力过人,动作较灵活,而且还能够参加快攻,对付力量型的欧洲球队作用更大。这些技术特点,使得郑海霞比陈月芳更适合打奥运会,也是她能够连续四次参加奥运会的基础。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N1P51MD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N1P51MD0005.jpg
"中国长城"最早是称呼郑海霞和陈月芳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篮勇夺铜牌,其中郑海霞的表现可圈可点。她场均出场17.2分钟,得7.4分、2.4个篮板球和0.8次盖帽。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投篮命中率达到了59%,是中国女篮中最高的。和郑海霞相比,陈月芳的表现稍显逊色。她场均出场19.4分钟,得4.8分、3个篮板球和1.8次盖帽。郑海霞和陈月芳这两名高大中锋在奥运会上的惊艳表现,使得国际媒体惊呼她们是“中国的长城”,而相同的称呼在经过了十几年之后再次送给了中国篮球运动员,只不过这次指的是姚明、王治郅和巴特尔这三位享誉世界的超级中锋。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TJ51MD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TJ51MD0005.jpg
海霞时代开启
完成了自己稚嫩而又青涩的首次奥运征程之后,郑海霞接连又参加了三届奥运会,而这时的中国女篮进入了“海霞时代”。“海霞时代”的中国女篮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了第六名,成绩差强人意,但仅仅过了四年之后,她们就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给了国人一个最大的惊喜。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OQ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OQ51MD0005.jpg
1992年奥运会获女篮银牌
在92年奥运会上,中国女篮的内外结合、攻守兼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线拥有丛学娣、李昕等好手,内线则是由郑海霞主要担纲。虽然郑海霞在当时世界女子篮坛已经是数一数二的超级中锋,并且在以往的比赛中动辄拿到30多分,但时任中国女篮主教练的李亚光却为中国女篮制定了内外结合、以外为主的策略,这就意味着郑海霞在整个战术体系属于辅助的角色,既要求她的内线得分能力、篮板球能力,以及投篮命中率,又要求她的传球、助攻,以及策应。面对这一角色转换,郑海霞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最经典的比赛就是半决赛中国女篮109:70大胜古巴女篮的那场比赛,郑海霞上场22分钟“仅”得到15分,但丛学娣们却有如神助,让古巴女篮以39分的劣势败北。所以,当中国女篮取得历史性的突破,站在奥运会亚军领奖台上的时候,得分不再占到中国女篮1/3,乃至1/2的郑海霞,同样是居功至伟。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N0N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N0N51MD0005.jpg
四年可以让中国女篮从第六名跃升为第二名,享受无上的荣光;但四年同样可以让中国女篮从第二名骤降为第九名,铭记刻骨的伤痛。这两个过程,郑海霞都经历了,尤其是后者,让这个霸气十足的女篮超级中锋一度自责和哀伤。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9岁的郑海霞第四次踏上奥运会的征途,这也是她的最后一次奥运之旅。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N7C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N7C51MD0005.jpg
海霞时代终结,女篮步入低谷
1996年奥运会,由于常年征战,郑海霞伤病缠身,体能严重下降,各项技术指标也都有所下降。而那时,丛学娣、邱晨等外线好手皆已退役,中国女篮像巴塞罗那那样的战术伸缩余地已经不大,其中主打内线的“海霞战术”又成为中国女篮攻防的主要手段。但过分依赖郑海霞的结果是全队得分手段单一,与当时世界女篮强调集体配合和快速多变的潮流明显脱节,最终在各世界强队的凌厉攻势下,中国女篮未能进入前八名,最终含恨而归。一个辉煌的“海霞时代”,一个中国女篮最强盛的时期,就这样令人感伤地落下了帷幕。四年后的悉尼奥运会,“后海霞时代”的中国女篮仍未走出阴影,她们甚至没能在预选赛中战胜宿敌、也是近邻的韩国队,痛失奥运出线权。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N.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N.jpg
不喜欢篮球却在篮球上功成名就
成名后的郑海霞曾坦言,她并不喜欢篮球,打篮球只是因为自己太高了。但就是这样一位不喜欢篮球的女孩儿,却连续四次参加奥运会,成为中国女篮第一人,而放眼世界女子篮坛这样的例子也是凤毛麟角。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VN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VN51MD0005.jpg
郑海霞传奇“前无古人”
不光如此,郑海霞还参加过四届女篮世锦赛、八届女篮亚锦赛和四届亚运会,1996年还加盟洛杉矶火花队参加了首届WNBA,并有场均9.3分、4.4个篮板球和61.8%投篮命中率的优异表现……这样的经历和这样的数据,仅仅属于郑海霞,是“前无古人”。而至今,乃至未来的若干年里,恐怕也是“后无来者”。图为1996年奥运会中国女篮对美国赛前出场仪式。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SG51MD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SG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PU51MD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PU51MD0005.jpg
NO.2 丛学娣
身高只有1.66米的丛学娣是中国女篮历史上最矮的球员之一,她三次参加奥运会,1984年的惊艳,1988年的迷失和1992年的完美复出,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它率队创造了女篮最佳战绩,她在篮球场上走的每一步,都是传奇!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LUH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LUH51MD0005.jpg
丛学娣(中)、郑海霞、陈月芳
丛学娣的奥运记忆始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当时她刚刚21岁。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女篮还赢了两场比赛——相继战胜前南斯拉夫和加拿大。在这两场比赛中,丛学娣已经从替补“晋级”为先发,她不光担负着运球、传球、推进等组织后卫应有的任务,还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得分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女篮的进攻手段。在这两场比赛中,丛学娣又分别获得13分和10分,为中国女篮获得本届奥运会第三名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丛学娣在这届奥运会小组赛上总共得到55分,名列总得分榜第11位,为自己的首个奥运征程写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LTD51MD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LTD51MD0005.jpg
丛学娣曾长期执教上海女篮,目前任职上海体育局
四年之后的汉城奥运会,已经25岁的丛学娣按理说应该更加成熟,发挥也应该更加稳定。但遗憾的是,和那届中国女篮一样,丛学娣也迷失在汉城的赛场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中国女篮,一路伴随着幸运和奇迹,最终直“捣”总决赛,但最终遗憾地以66:76负于独联体,与奥运会冠军擦肩而过。不过,这一创造历史的成绩足以载入中国篮球、乃至世界篮球的史册,而决定这一成就的关键之战就是半决赛中国女篮狂胜古巴39分(109:70)的“大捷”。这是中国女篮历史上发挥最出色的一场比赛,也是中国女篮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这其中,丛学娣立下了头功。在这场比赛中,她共得到20分,两分球和罚球的命中率都是100%(1次投篮、3次罚球),三分球的命中率也达到了63%(8投5中),是该场比赛中效率最高、发挥最出色的中国队员。赛后,她和队友相拥而泣,既是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也是为她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丛学娣于年间担任上海女篮主帅,目前在上海体育局备战办任职,闲暇之余和朋友共同经营着上体产业女篮俱乐部。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LRE51MD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LRE51MD0005.jpg
NO.3 宋晓波
在中国女篮的历史上,宋晓波是第一位世界级的球员。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她是中国女篮的队长;1979年、1982年和1983年,她三次以高票当选“中国十佳运动员”;另外,在1983年巴西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中国女篮首次参加这项大赛便勇夺铜牌,而最大的功臣就是宋晓波。赛后,宋晓波荣获“最佳得分手”,并入选最佳阵容,是中国篮球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正是在这些光环的笼罩下,宋晓波和中国女篮迎来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这是中国女篮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女篮连克强敌,最终站在了季军的领奖台上。而宋晓波也一如既往地发挥神勇,以场均14分、4.8个篮板球和5.5次助攻成为中国女篮表现最突出的球员。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0I51MD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0I51MD0005.jpg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亚洲女篮一直是韩国(当时称南朝鲜,以下统称为韩国)人的天下,直到1976年,这种局面才被打破。在那年举行的第六届亚洲女篮锦标赛上,中国女篮在令人窒息的决赛中战胜韩国队,首次获得亚洲冠军。而在那届女篮国家队中,一个年仅17岁、身高1.82米的年轻女孩儿震惊了所有人。她在球场上几乎无所不能,中锋、二中锋、前锋、后卫等位置都可以打,另外跳投、篮板、助攻、过人、盖帽等技术也十分出色,堪称“全能战士”。赛后,人们记住了这个年轻女孩儿的名字——宋晓波,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LVJ51MD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LVJ51MD0005.jpg
宋晓波曾担任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升旗手
在这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宋晓波担任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升旗手,将五星红旗升到了洛杉矶的上空。这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是仅参加过一届奥运会的宋晓波留给人们的最经典的奥运瞬间。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2P51MD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2P51MD0005.jpg
宋晓波如今在各地建立以她名字命名的篮球俱乐部
洛杉矶奥运会的铜牌,是宋晓波在奥运会上的起点,也是她在奥运会上的终点。1985年,26岁、风华正茂的宋晓波深思熟虑后决定退役,担任了中国女篮的助理教练。1988年,她又辞去女篮助教一职,远赴澳大利亚、中国台北等地执教。此一别,将近8年。1996年,宋晓波从澳大利亚回国,在北京、唐山、西安等地相继建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篮球俱乐部。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1L51MD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1L51MD0005.jpg
这个名字原本应该在中国篮坛响彻得更久,至少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应该听到。然而由于感情和疾病的原因,1987年,年仅24岁的她不得已退役。在7年的国手生涯中,她身体素质好,擅长突破、空切、跳投,特别是极具男子化的“突破中主动贴近防守人后的急停跳投”等技术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当时的中国女篮——之前的中国女篮以外线以远投为主,打球相对斯文。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NN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NN51MD0005.jpg
洛杉矶夺牌功臣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邱晨在自己参加的唯一一届奥运会上,留下了光彩照人的数据:在队中,她的出场时间列第三(仅次于宋晓波和柳青)、得分列第三(仅次于宋晓波和丛学娣)、篮板球列第三(仅次于柳青和宋晓波)……最终中国女篮还获得了奥运会的第三名。她就是邱晨,一个左撇子得分后卫,一个中国女篮历史上伟大的球员。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KT51MD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KT51MD0005.jpg
命运多舛,坚强以对
年,原本甜蜜的爱情变成了杀手,让她备受折磨;“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是,1987年她又患上了心肌炎——一种足以让运动员猝然离世的疾病,与篮球说“再见”的日子越来越近。倔强而又坚强的邱晨起初并没有退缩。1986年,她以队长的身份带队征战世锦赛,虽然中国女篮痛失前四名,但她本人列最佳得分手第三位,并入选最佳阵容;同年的亚运会,决赛中中国队一度落后韩国队9分,又是邱晨“挽狂澜于即倒”,连突带投拿下20分,将中国女篮推上了冠军的领奖台。令人遗憾的是,这场比赛成为了邱晨的最后一场国际大赛,这个世界级的球员在国际赛场上留下了最后一个美丽的身影。图摄于2004年。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LU51MD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LU51MD0005.jpg
邱晨2007年和母亲李宗耀、女儿林杉回母亲老家四川泸州省亲
1986年底邱晨因心肌炎退出国家队,1987年退役,不久她远赴澳大利亚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后,她在那里拿到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致力于中澳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交流。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MM51MD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MM51MD0005.jpg
彭萍13岁开始打篮球,1985年入选中国女篮,当时身高1.88米,参加过1988年和1992年奥运会。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属于中国女篮,属于丛学娣、李昕、郑海霞、柳青、郑东梅等,当然也属于彭萍。除去中古半决赛中中国女篮的集体惊艳外,彭萍发挥最好的一场比赛是对阵西班牙时。这场比赛,她独得19分,全队最高。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赛的最后6分钟,彭萍连得10分,为中国队的获胜立下头功。当时,离终场还有2分55秒时,彭萍从底线左侧跳投得分,将中西两队的比分变为58:56;到比赛还剩1分17秒时,彭萍再次得到两分,比分变为60:56;终场前16秒,又是彭萍依靠罚球,为中国队再添两分……最后双方的比分是66:63,中国女篮涉险过关。这场比赛是中国女篮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首场比赛,正是因为有了这场比赛的胜利,中国女篮才得以最终依靠2胜1负的小组赛战绩,出现在半决赛和古巴的对阵中,也才有了大胜古巴39分,最终获得亚军创造历史的机会。知道了这一点,人们就不难想象彭萍在中西之战最后6分钟连得10分的伟大意义,也不难想象她连投带突时的光辉形象……正所谓,“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里的“彭”,是彭萍!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jpg
彭萍的丈夫是前中国男篮著名中锋宋涛
图摄于2004年,宋涛彭萍夫妻和当时两岁的大女儿宋芃仪。作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篮获得银牌的功臣之一,彭萍退役后的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早在1992年的时候,彭萍就和相恋了6年的男友宋涛(前中国男篮著名中锋、1987年曾被NBA亚特拉大鹰队选中、有名的山东美男子)登记结婚;1995年退役后,她先是到美国学习了一年,随后前往我国台湾,和当时在台湾打球的老公团聚;在台湾的那些日子,彭萍夫妇打篮球、当教练、开公司、做生意……生活过得充实、富足、幸福;到了2002年,她们有了第一个女儿——宋芃仪。这个小家伙一出生就显得和篮球缘分颇深,一周岁“抓周”时直指篮球,如今刚五岁已经长到1.4米多,未来显然又是个篮球女将;也就是在大女儿出生后,彭萍夫妇愈发地想念家乡。2003年,在台湾奋斗了9年的她们回到内地,开始辗转于山东、苏州、上海等地做生意;到了2005年,她们的第二个女儿——宋芃静也来到人间。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3S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3S51MD0005.jpg
在中国女篮的历史上,能够连续三次参加奥运会的队员只有三位,其中之一就是柳青。柳青历经洛杉矶、汉城和巴塞罗那三届奥运会,虽然从来都不是中国女篮的绝对核心和第一得分手,但绝对是中国女篮奥运征战道路上最不可或缺的球员之一。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柳青是先发主力,当时分配给她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篮板球和二次进攻,首场对阵澳大利亚,柳青先发出场,中国女篮一度处于被动。主教练在进行了人员调整之后,柳青也调整了一下自己。她开始像一头野牛一样频频进行突破,完全不顾对方凶狠的防守,以及可能遇到的身体伤害。加之队友宋晓波也开始进行突破,加强进攻,中国女篮的形势一下子好起来,直至最后以67:64险胜对手。这场比赛,工兵柳青竟然得到了16分。最后,中国女篮在那届奥运会上得到了季军。1988年,中国女篮仅名列第六,柳青也鲜有亮点。到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主教练变成了少帅李亚光,而柳青也已经是28岁的老将了。但这一“少”一“老”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主要原因在于李亚光摒弃了只依靠郑海霞的战术,灵活多变,坚持全队打球。因此,中国队的速度、对抗、整体实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柳青被任命为队长,她在内线的得球机会比以前大大增加,对抗好、篮板及二次进攻好的优势也得到了体现,最终率领中国女篮创造了勇夺世界亚军的辉煌。图摄于2003年中国女篮元老明星队义赛。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EL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EL51MD0005.jpg
早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时候,美国女篮以超群的实力勇夺冠军,开启了世界女子篮坛的“美国时代”。当时,面对美国女篮队员的身体、投篮、弹跳、速度等外在和内在的素质,人们惊呼,“世界女篮将呈现男子化的特点!”如今,二十多年已经过去了,人们的预言虽未完全实现,但也在部分地变成现实。例如当今的中国女篮,最典型的“男子化”球员就是全队的核心苗立杰。不过,虽然苗立杰是现如今中国女篮中最典型的“男子化”球员,但她却不是中国女篮历史上唯一的“男子化”女篮队员。早在16年前,她的东北老乡李昕就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赛场上展现了其特有的“男子化”打法,并力助中国女篮登上历史的最高峰。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9J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9J51MD0005.jpg
96年奥运会重伤后退役,李昕第二年成为奥神主教练,也是CBA历史上第一位以及至今唯一一名女性主帅
巴塞罗那奥运会之时,主帅李亚光赋予了李昕重任。在李亚光看来,李昕突破犀利、投篮精准、跑位合理、作风顽强,这些技术特点恰好弥补拥有高大中锋郑海霞,以及外线神射手丛学娣的中国女篮。所以,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无论中国女篮的阵容怎么变化,郑海霞、丛学娣和李昕堪称这支球队的“铁三角”,而她们三人也往往会出现在先发主力阵容中。最经典的战例莫过于半决赛中国女篮109:79大胜古巴女篮的那场比赛了。这场比赛丛学娣堪当头功,但李昕和她相比几乎不相上下:丛学娣上场22分钟得到20分,李昕上场24分钟得到20分;丛学娣罚球3罚3中命中率是100%,而李昕罚球是4罚4中命中率也是100%;丛学娣三分球命中率达到惊人的63%,而李昕的两分球命中率也是惊人的67%(12投8中)。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李昕在中国女篮小组赛和加拿大队的关键之战中,左腿半月板后角损伤、外侧副韧带撕裂和前十字韧带全部断裂,最终迫使其退役。赛季,年仅28岁的李昕成为北京奥神男篮主教练。她是中国篮坛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帅,也是CBA历史上第一位以及至今唯一一名女性主帅,当时轰动中国篮坛。上任后,李昕先是率队获得亚洲俱乐部杯赛冠军,并荣获“亚洲最佳教练员”称号;此后,奥神又以17场连胜的成绩轻松升入CBA。李昕因此成为1998年中国篮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其故事也被改编成电影《女帅男兵》搬上银幕,颇受好评。但升入CBA的第一个赛季,她仅仅率奥神在CBA打了5场比赛就下课了。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jpg
NO.8 苗立杰
2004年,中国女篮小组赛首场对阵韩国女篮,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的张发强也亲自在场边督战。那场比赛,苗立杰拿下16分,率领中国女篮以71:54大胜对手。而就在比赛期间,张发强边看边评论。“苗立杰打球有点男子味道,敢突破,善抢断,投篮也准,是中国女篮不可或缺的人物。”能够得到张发强的点名表扬,首先是一种荣誉,同时也说明苗立杰在那场比赛中的表现确实太好。整个雅典奥运会,虽然中国女篮令人失望地只拿到第九名,但苗立杰在篮球生涯中的第一个奥运会上表现得不辱使命。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I8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I851MD0005.jpg
苗立杰男子化打法独树一帜
其实,张发强早就知道苗立杰,这个生于1981年、1997年进入国家队、获得亚运会和亚锦赛双料冠军、女篮世锦赛第六名的东北姑娘,从她一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就以其特有的男子化打法而在中国篮坛独树一帜,对此,张发强耳熟能详。不过,尽管张发强想到了中韩之战苗立杰应该发挥得不错,但她却没想到苗立杰发挥得那么出色,以致于赛中和赛后她都对苗立杰不吝赞美之词。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FN51MD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FN51MD0005.jpg
2005年,苗立杰、隋菲菲登陆WNBA,为萨克拉门托君主队效力
来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7岁的苗立杰个人状态到达了一个顶峰,8场比赛她场均可以得到17.9分。由于苗立杰在场上出任后卫,还有球迷为此送给他“女科比”的绰号。而从她的比赛中表现来看,这个名头倒也是当之无愧。这一年的奥运会,篮协方面对于女篮姑娘们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来这是自己的主场,二来上一届奥运会成绩惨淡,必须要有所提高。作为球队的核心人物,苗立杰自然要从自己开始做起。从第一场小组赛对阵西班牙开始,她的状态就在一点点的进步当中,这一场她5投4中,其中三分球1投1中,全场得到12分和6个篮板,另外还有3次助攻进账,硬是把这支豪强之师拉下了马。小组赛第四场对阵实力相对较弱的马里,她全场手感火热,仅仅出场27分55秒,就砍下了25分和5个篮板,投篮方面15投10中,其中三分器8投5中。是她生生地从外线将对手的篮筐轰了个稀巴烂。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GO51MD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GO51MD0005.jpg
2009年,苗立杰在WNBA君主队效力时参加PARTY
整个小组赛5场比赛,苗立杰场均得到17.9分和4.6个篮板,取得了4胜1负的成绩。进入淘汰赛后,苗立杰再度显现出全队核心人物的本色,面对白俄罗斯女篮,她14投10中砍下了她在那一届奥运会上的个人单场最高分28分,其中三分球5投3中,罚球6罚5中。值得一提的是,该场比赛最终比分为77-62,苗立杰一人的得分就超过了全队的三分之一,得分王这一头衔可谓货真价实。最终,她帮助中国女篮时隔16年重新杀入四强,成绩卓越。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MJP51MD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MJP51MD0005.jpg
怎么看陈楠,都觉得她像一个女版的“王治郅”:一样的身材高大,一样地司职中锋,一样的左手球员,一样地效力于八一队,一样的成名较早,一样的快速灵活,一样的移动范围大,一样地可以参与快攻,一样地时常挂在脸上的“满不在乎”,一样的积极中又有点慵懒的气质……图摄于2008年奥运会女篮铜牌争夺战,中国81-94俄罗斯。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NVB51MD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NVB51MD0005.jpg
2004年奥运会受伤令陈楠推迟进入WNBA
如果只看陈楠在雅典奥运会前三场比赛中的表现,人们有理由振奋,并对中国女篮进入前八强,甚至完成“保六争三”的目标毫不怀疑。在和韩国、西班牙和捷克三队的比赛中,陈楠相继得到17分、18分和23分,其中23分是中国女篮队员雅典奥运会单场比赛得分最高的纪录,在中国女篮的历史上也仅有郑海霞(31分)和宋晓波(27分)曾经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得到过比这高的分数。第四场对阵新西兰是关系能否进入前八,但陈楠仅仅打了17分33秒就受伤下场,中国队最终负于对手无缘八强。而因为这次受伤,本来认为或许能成为第一个进入WNBA的陈楠,却推迟了登陆步伐。2005年,她的两名队友苗立杰、隋菲菲率先进入WNBA。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N8E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N8E51MD0005.jpg
陈楠向自己的第三次奥运会之旅发起冲击
2008年,在家门口参加奥运会,陈楠表现的相当出彩,8场比赛场均贡献14.9分和7.5个篮板,分别排在队中的第2位和第1位,一路帮助球队闯进了四强。在第一场小组赛中,陈楠就让世界看到了自己的能力,面对强敌西班牙,她在28分52秒内贡献12分和10个篮板的两双数据,5场小组赛,她全部得分都达到两位数。另外与新西兰一战,她同样是出场28分钟,14投11中,外加罚球4罚全中轰下26分和17个篮板,简直以一人之力统治了比赛,帮助女篮以17分的优势获胜。不过在进入淘汰赛阶段后,陈楠的状态有所回落,其中四分之一决赛对阵澳大利亚,在劳伦-杰克逊面前她仅有6分进账。而在接下来的铜牌争夺战中,女篮遭遇俄罗斯。在陈楠面前的,是身高2.02米,已经成名10年,拥有两次欧锦赛MVP头衔的斯捷帕诺娃。但是比赛中陈楠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技术和速度,多次篮下一对一与其对抗,并且在终场前3分15秒将其逼的犯满离场。虽然最终中国女篮还是输掉了比赛,但陈楠在这一场比赛中得到了26分。在最终的数据排行中,陈楠的得分排在了所有球员的第5位,另外场均1.6次封盖则在该榜单的第2位。而现在,陈楠开始向伦敦奥运会发起了冲击……图为2009年,陈楠代表芝加哥天空队征战WNBA的场景。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O8V51MD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O8V51MD0005.jpg
NO.10 隋菲菲
提到隋菲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是个美女,但隋美女可绝不是一个只靠脸蛋吃饭的球员,她属于“人靓球也靓”的那种。2004年雅典奥运会,尽管全队表现不好,但她场均16分和5.3个篮板均是全队最高,08年北京奥运会,她又随队获得了第四名。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OOL51MD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OOL51MD0005.jpg
2004年奥运会隋菲菲出彩
雅典奥运会,中国女篮2胜4负,最终只名列第九,平了奥运征战史上的最差战绩。不过客观地讲,隋菲菲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她场均贡献16分,全队列第一;每场比赛能抢5个左右的篮板球,全队也无出其右;在中国女篮获胜的两场比赛中,她场均贡献19分,也在全队独占鳌头;而且在赛后的各项技术统计上,隋菲菲有4项名列前十位,其中场均得分列第七、被侵犯次数列第六、罚球命中率列第六、罚球命中次数列第三,不光是中国女篮中表现最好的,也是当时参赛的所有队员中,表现比较出色的……图为2004年奥运会比赛时所摄。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ODC51MD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ODC51MD0005.jpg
脸蛋漂亮,球技更漂亮
所以,2005年,隋菲菲之所以能够先于苗立杰和WNBA的君主队签约,成为继郑海霞之后第二位登陆美国WNBA的球员,并不像当时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拥有漂亮脸蛋的隋美女在中国更有市场号召力”,而是用自己在奥运会上优异的表现叩开了WNBA的大门。图为2005年,隋菲菲代表萨克拉门托君主队征战WNBA。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OIF51MD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OIF51MD0005.jpg
隋菲菲 200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29岁的隋菲菲俨然已是一名老将。从场上的表现来看,她也的确是在走下坡路,但对于球队而言,她的经验、在场上对于队友的策应等等一些无法用数据体现的作用还是不可缺少的,小组赛首场对阵西班牙,她8投4中得到9分和5个篮板,这也是她在该届奥运会上表现最好的一场比赛。但随着赛程深入,隋菲菲的身体状态开始出现问题,特别是在与像美国这样拥有强悍锋线的球队交战时,她的情况就体现得更明显。5场小组赛,她场均只得到5分,不过在这支女篮当中,她已经不是首要进攻点,她的相对低迷并没有影响中国女篮去赢得胜利。5场当中,她们只输给了美国一场,另外4场比赛全部获胜。之后女篮在八分之一决赛中战胜白俄罗斯,但在冲击决赛的道路中被澳大利亚打败。最后一场与俄罗斯争夺铜牌,隋菲菲依然是首发出场。但她的表现也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上半场两次低级失误直接把球权送给了对手,全场只得到7分和6个篮板,防守端也未能限制住对位的对手。与四年前相比,隋菲菲在队中的角色已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中国女篮输掉了这场比赛,但最终第4名的成绩多少会让隋菲菲感到些许欣慰。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4/84PGUOJI51MD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4/t_84PGUOJI51MD0005.jpg
相关图集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中国女篮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