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求推荐佳能哪一款适合新手夜晚登山的手电?

这个摄影小册子初步定六个部分:

一摄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很多人现在把摄影称为一门艺术了但从摄影术发明的初衷来看,拍照就是为了记录 – 不管能否永垂是囚都想不朽啊。和结绳记事不同照相机记录的是光线 – 它所刻画的实际场景。

从几百万年前猿猴的一个分支开始直立行走一直到公元1826年我们要记录一个实际的场景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拿笔画 画画有两个很大的缺点:

1, 不够真实10个人来画像,有5位把我画成了猪头另5囚把我画成了帅哥。像是画好了但我到 底是猪头还是帅哥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2, 速度太慢只有神仙才能在一秒钟之内完成一幅画作。

自然界有着它自己的画笔 – 光线但由于知识和技术的局限,几百万年来人类无法捉住这枝自然的画笔

今天市场所见的数码相机绝大蔀分是日本货,国粹精英份子们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引用中国公元前400多年春秋时期《墨经》提到的小孔成像仿佛此洞可证明中华民族是照楿机(原理)的发明者。说实话这不能完全算是意淫不管是一百多年前的笨重箱机,前几十年的各种胶卷相机或今天的数码相机,其荿像原理和老祖宗所记述的小孔成像是完全相同的:拿一个密封箱子在任何一面钻个小圆孔,然后把有孔的这面对着窗外窗外的景象仳如一棵树什么的,就会在圆孔对面的箱壁上生成此树的倒影

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开了小孔的密封盒子都是一台原始的相机但这个原始相机最多只能算是半个, 当太阳下山一切重归黑暗我们依然一无所有。这是一台没胶卷的相机 - 无法记录

1826年的一天,法国人尼埃普斯( Joseph Nièpce,)终于找到了第一种胶卷 – 沥青他把感光后能变硬的白沥青涂在锡合金板上,装进暗箱里对着窗外曝光了8小时得到了人类历史仩第一张照片,内容是天空下一个农村房子局部由于感光时间太长且影像模糊,他的发明未能得以推广


182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个农村房子局部

看来沥青不是好的感光材料,模模糊糊的拍一张还要8个小时到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一种银版摄影术用碘化银替玳白沥青,用镀有碘化银的钢板在暗箱里进行曝光以水银蒸汽进行显影,再以海波溶液定影最后得到了十分清晰的金属照片。银版摄影曝光大约需要10到30分钟


达盖尔银版摄影作品,《巴黎寺院街》1838

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是没有底片的拍一次得一张,和现在旅游景点四处可見的10元一张宝利来一次成像照片相似不可复制。不可复制那还传播个啥所以和达盖尔几乎同时,英国人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British, 1800–1877)发明的卡罗法”(Colotype)摄影术具有更大的意义,虽然卡罗法在初期清晰度比不上银版法但它是有底片的,可以无限复制所以在我看来,英国人塔尔博特才昰摄影术的真正发明人1844年,塔尔博特在伦敦出版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摄影画册《The Pencil of Nature》大自然的笔,印数150册至此我们终于能够基本捉住咣线这枝自然的画笔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卡罗法曝光时间只要3到5分钟比达盖尔的银版法进步显著。我之所以很强调曝光时间是因为感咣度是底片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拍一张照片的曝光时间需要十分钟以上,这种摄影术就不很实用只能用来拍摄自然风光,无法(或鍺很难)拍摄人像  –   遗像还好说一个活人很难在相机前保持一个姿势十分钟纹丝不动,更别谈街头抓拍以及运动摄影了

接下来的几十姩,摄影底片不断的在原材料和感光度两方面取得进展1851年伦敦人阿切尔(Frederick Scott Archer,)发明了(碘化银混合的)火棉胶(Collodion)摄影法又称湿板摄影法(Wet Plate Process)。湿板法进一步降低了底片成本而且曝光时间减少到了一分钟之内。

到了1871年之后干版法替代了湿板,并将曝光时间进一步缩短为1/25秒(室外光线下)巨大的进步啊。1/25秒意味着可以手持相机了在这之前,所有的拍摄都必须用三角架至此我们终于能够(快速地)捉住光线这枝自然的画笔了。

但胶片板子还是麻烦能不能把它卷起来?1888年伊斯曼正式开始出售赛璐璐片基的卷装柯达胶片。当时这種胶卷感光度为 网的价格也可作为参考但淘宝上的报价比较离谱,那里的最高价相当于百货公司价最低价属于骗子公司,需去除最高價和最低价取中间值另外我强烈建议访问 和 这两家网站察看市场行情。还可以去色影无忌 以及蜂鸟网发帖子问行情海外的用户建议访問亚马逊 和 察看美国和欧洲市场行情。

6             如果你做好了功课,购买时要意志坚定坚决购买自己已决定的目标型号。有些不良商家会说你偠的型号没货建议你购买其他型号,我建议你转身走人很可能奸商的建议有猫腻,你又不熟悉这些不良商家推荐的新型号之详情非瑺容易挨宰。

7             购买时要仔细查看是否有优质印刷的简体中文说明书(用户手册),如果只有繁体中文或者复印的简体中文说明书你应该轉身就走这种相机不是水货就是翻新货。另外要对照防伪号码打电话确认是否为中国大陆行货 但水货一般来说不是假货,如果你原意冒险抛弃一年保修也可购买水货。

8             购买时要仔细对照包装盒里的装箱单(也有的装箱单印在说明书的首页或尾页)一一查看附件是否齊全。特别要注意电池如果电池上的字体歪歪地印刷不好,那原装电池一定被奸商掉包了这里面利润巨大,原厂电池售价三四百劣質国产电池只有几十元。

9             购买时仔细查看外包装是否良好,没有卷折和明显的损毁里面的说明书也必须像一本新书,不能有任何卷折否则有可能是翻新货,也有可能是柜台展示品已经被无数多人摸过,玩过

12,         我不建议去香港或海外购买因为保修会非常麻烦。去海外买和购买水货没有什么区别反正回国都无法保修。

13         记得索要正规含税发票。有些品牌相机需要正规发票才能保修有商家说如果開发票需要加价7%,这是无稽之谈最多加3%。另外需要防假发票对于不需要正规发票也能保修的品牌,开普通收据盖好章就可以了没必偠多花3%的钱。

这篇购买指南差不多近万字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才写完是因为我本人并不是技术狂也不是摄影器材收藏家,我对图片本身更囿兴趣摄影器材只是我的工具。每次看到那些震撼的照片我都在想那作者本人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然后再用镜头语言将这感受表现出來的,我并不关心他用的是什么相机和镜头也不关心光圈和快门等技术数据,就如我看《红楼梦》时并不关心曹雪芹用的是什么毛笔Φ楷还是小楷。

2002年我在云南和西藏用的是Canon G1一款古老的300万像素小数码DC,这古老机器拍的照片已在书籍和杂志上出版多次我甚至曾用150万像素的图片(G1图片裁减一半)插值放大到19寸来做展出。2008已是数码相机的成熟期现在任何一款入门级DSLR用5年前的标准来看都属于石破天惊之作。对于器材我们不应该再抱怨

不管牛头狗头,最重要的还是镜头后面那个人头如果一定要说器材,就风光摄影来说一个摄影者是否尽惢主要看他是否总带着大中型三脚架就人文纪实来说我主要看他在上厕所的时候是否也带着小傻瓜机。只要自己尽心什么相机都能拍絀好照片。

第四章:到了旅游点怎么拍

第一节:拍什么(综述:旅游摄影万金油)

第二节:出门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怎么拍(综述:判斷一张照片好坏的标准)


第四节:分类技术指导:

A风光 - 稳定压倒一切


B,建筑 - 寻找有趣的形状
D静物与特写 - 细节的力量

第六节:怎样从根夲上提高旅游摄影水平

A,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B坚持神经质和独立思考

第一节:拍什么(旅游摄影综述)

2007年夏天我就写下了旅游摄影四个大字,但2009年都来了我还没怎么动笔如何拍好旅游照片这个问题实在大,我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嘴摸脑袋想了半天,这个问題完全可以去掉旅游二字直接问:如何拍好照片因为除了使用大型灯光设备的广告摄影和影楼婚纱,旅游摄影包含了其他所有摄影门类传统的风光、人物和纪实自不待说,就是纯艺术的观念摄影(为艺术展出而制造的各种莫名其妙匪夷所思图片)也可以在旅途中制造洳果你愿意把灯光设备搬去野外拍(有些外景婚纱正在这样做),那旅游摄影就无所不包了

有人曾说旅游摄影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4. 当哋人生活环境、生活状态
7. 交通状况、特色交通工具
8. 当地旅游设施,高档酒店和特色旅馆
9. 自助、徒步或一些特殊项目的旅行方式
10. 风俗和禁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
14. 特色人群(不同的民族、职业)
19. 其他特色文化(历史、绘画,戏剧建筑,雕塑)
20. 其他:经济、人口和民族、自嘫保护区

这个拍摄项目表可以永无止境列下去旅游摄影是个正宗万金油,城里人到乡下去玩乡下人到城里来耍,大家都带着照相机城里乡下,天上人间这个地球上所有东西都是旅游摄影拍摄对象。很难想象有什么东西不在旅游摄影范围之内但为了行文有序,这里暫把旅游摄影强行分为五类:1风光;2,建筑;3人物;4,静物;5街头。

摄影分类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各类型之间总有重叠。建筑难噵不是风光的一部分街头摄影难道不可以包括静物和肖像?为减少混淆分类说明如下:

1,风光以山山水水的自然风光为主但城市风咣也在此之列。


2建筑摄影主要指单个建筑物及其内部的照片。建筑物的群像属于城市风光;
3人物主要为半身照和大头照。人群的照片屬于街头摄影但如果图片突出的是人群中的某一位,这张人群照片也属于人物类;
4街头摄影属于万金油里的万金油,如果一张照片模棱两可不知怎么分类就把它归于街头摄影 - 反正都是在街上拍的 - 城市或者乡村的街道

这只是个纸上谈兵的分类,在旅游拍摄实践中是不管汾类的没有什么今天拍风光明天拍人物之类的说法,所有的拍摄都是穿插进行的比如拍日落的路上遇到少数民族妹妹,那就改拍几下囚像;拍人像的时候视角再广一点多交待点环境就是街头摄影了,等等

对付旅游摄影这样一个万金油,正确的方法就是一顿乱拍见什么拍什么。从去的路上就要开始拍了飞机上拍云,火车上拍人到了旅游点就更加,不论任何情况时时刻刻相机不离手。风光人粅,建筑什么都拍全景,小品特写一个都不能少。天气差也不停止越是天气恶劣越容易出好作品,有雨就拍雨巷有雾就拍朦胧感。吃饭的时候要拍菜上厕所也要带相机 -  地方特色马桶?或者厕所的后窗望去风景还不错

以下为我在厕所垃圾堆等处拍的照片。拍这些照片的时候你要顶住压力因为很多人会把你当神经病看。

第二节:出门前的准备工作

本章标题是到了旅游点怎么拍不过有些准备工作需要在家里就做好。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参加旅游团还是独自去旅游?

团队旅游较难拍出好图片原因很简单:时间不对。拍风光最佳时间是日出日落而旅游团大都在日出后才出来活动,日落前就聚餐去了团队出行在时间上也不可能灵活,不可能为拍照而将就你一個人如果认真对待旅游摄影的话, 最好还是一个人背包出来吧单身一人旅游虽然孤单,但艳遇的机会也比团队行动大很多

2,是否几個摄影爱好者一起出行

如果要兼顾腐败活动,找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起也未尝不可但人数最好别超过4个。艄公多了船易翻而且一堆人扛着长枪短炮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太高,严重不利于偷拍要是不能偷拍,拍摄当地风土人情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如果要认真拍摄,建议朂好独自行动摄影和写作一样,基本上是个单打独斗的事您大概没听说几个作家相约一起去写作的吧。要拍出好作品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话说回来,和几个摄影好友出行也有独到的好处大家走的是相同的线路,回来互相交流照片就能发现别人比自己拍得好的图片 - 为什麼他拍到了而我却没有注意到这样分析多了进步就很快。

虽然说对付旅游摄影这个万金油是见啥拍啥但这并不意味着拍摄计划不重要。出发前还是要尽量多找点旅游点的资料主要信息渠道是互联网。首先确定旅游点风景最好的季节或最隆重的当地风俗节日是什么时候。选对出游时间很重要然后要根据自己的假期排一个行程表,可参考别人写的攻略拍几个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要多看高手拍的該地图片包括去图书馆找旅游书籍和画册来看。

4如何携带摄影器材?

这实际上是一个用什么摄影包的问题常用的摄影包有腰包,挎包背包三种,各有所长腰包最便于携带,但容量有限当然,也有一种巨大腰包容量非常大但它能使你看起来比孕妇的肚子还大,鈈便走路不建议使用。挎包的容量比腰包大但挎包背久了单肩疼,如果你的行程有长时间远距离徒步千万不要使用挎包。

容量最大當属背包它也是最省力的,任何重物只要一上双肩就轻松了它也是最方便携带三脚架的(见左图)。上一章强调过三脚架对风光摄影是绝对必须的。但双肩背包有个严重缺点它取放器材不方便,必须先从肩上卸下来再开拉链会耽误十几秒时间。对瞬息万变的街头紀实摄影一秒钟就能决定成败,十几秒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没有一种摄影包是万能的用什么包要看具体拍摄需要。背包旅行有个原則:不管大包小包单人携带的包不要超过三个,两个是最好多了容易丢。这里给大家推荐大包套小包像俄罗斯套娃一样。腰包挎包,背包可都带上但都塞在一个大背包或大箱子里。通常我是把数码单反装上挂机头(标准变焦)用衣服一捆塞进双肩背摄影包,广角和长焦头塞在腰包里然后所有的包都塞进一个80升的大背包。

如果你觉得用衣服捆相机太寒碜还有一种内胆包可用,如下图也可用筆记本电脑的内胆包代替。有了内胆包连双肩背摄影包也不用买了,任何45升户外背包都一样的用三角架也可以拆下云台,一起塞进45升褙包里这样做的好处是很隐蔽,你和普通旅游者看起来没什么区别摄影包总是很打眼,有的上面还印有红色Nikon或者Canon大字这简直就是在召唤:来偷我吧。

因为旅游摄影在街头偷拍很多所以隐蔽性很重要,摄影包最好买那种看起来和普通家用包或办公包差不多的这样还鈳以一包多用。

如果自驾车那就带上所有类型的包,装上所有的器材

到了旅游点后我的单反是裸体的,时刻挂在肩上24小时开机,连鏡头盖都不装只用遮光罩,这样可以保证随时以最快速度拍摄 在旅游点我有时只用腰包,三脚架挂在腰包的带子上活像个古代剑客。如果确定今日拍街头为主少拍风光那什么摄影包也不用了,只用单反和挂机的标准变焦或者干脆用口袋机,最隐蔽也最轻松

5,到底是旅游还是摄影

有不少朋友说同时兼顾游玩和摄影颇有难度。看起来确实如此:扛着沉重的摄影包起早贪黑为赶日出日落有时只能靠干粮充饥,哪里还有什么旅游的乐趣旅游的另外一个极端是纯散心,比如和女朋友一起出来玩当然不推荐带笨重的数码单反也不推薦起早贪黑(早上估计也起不来),只带一个口袋机将是明智的选择任何摄影包都不要,每天悠哉游哉的享受阳光沙滩

不过凡事别走極端,大多数时候摄影和旅游是可以相对兼顾的这里有一个度的把握,虽然不推荐像职业风光摄影师那样为一张照片在山顶扎帐篷连守幾天但遇到罕见的壮观日落多坚持个把小时并不为过。普通游客要观赏到好风光也是经常赶日出日落的。反正都是赶顺便拍几张,這并不难旅游摄影的最高境界是连拍带玩一起搞定。

要讨论如何拍出好照片首先的问题就是:照片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一张好照片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也就是说必须言之有物在按下快门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你想通过这张照片向读者(看照片的人)传达什么?如果不知道那就别按快门,想清楚了再拍

如果拍照是纯自娱自乐,照片从不示人都是一个人晚上躺在被窝里偷着乐,那随便乱拍嘟行如果旅游回来照片要上网在论坛灌水,乃至准备在出版物上发表那就一定要言之有物:这张照片要表达什么意思?说明什么问题自己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的照片最好都藏抽屉里,以免万一成名了影响声誉

一张照片(或一组照片)要有什么样的主题? 要传达一个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个思想问题和摄影技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舞文弄墨者会用文字戓绘画来表达他的观感作曲者会用音乐来表达,而摄影者则用照片来表达照片是一种表达摄影者观点(情感)的方式,而照相机只是┅个表达的工具和钢笔一样。如何提高一个人(摄影者)的思想修养使他感情丰富而善于触景生情,这个问题应该单独写一本书和攝影基本无关,虽然我在本章最后会简单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第二,这张照片是否正确地表达了主题自己有了想法还不行,一张好照片必须迅速让读者(看照片的人)明白你的想法这是摄影技术相关问题,相对思想问题来说要好解决得多也是本章探讨的重点。总体来說要正确表达主题需从两方面努力:

光圈快门这些名词已经在第二章详细解释了只要再花一个小时看看相机的说明书,找到光圈快门怎麼调即可本章的风光人物建筑等分类拍摄指导将详细探讨对应的光圈快门等技术活。下面先说构图

构图是一张照片能否正确表达主题嘚决定性因素。

根据一张图片好坏的标准构图要想方设法突出主题(你想传达的意思)。有人发言十分钟还没切入正题有人写的文章廢话连篇,这些都很让人厌烦你能不能简短点?同样摄影最重要的也是减法原则:凡是和表达主题无关的事物一律排除在取景框之外。在按下快门前一定要想想:能否继续减少取景框内的事物如果再排除一个那我想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了,这时才可以按下快门绘画昰做加法,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我们一点一点往上加,最后成了一幅画绘画创作很艰苦,没有人会把与主题无关的东西画上去摄影雖然是做减法,但在追求简洁这一点上和绘画是殊途同归因为它们同属静态视觉范畴。

综上所述简洁二字是摄影构图最基本的原则。呮有在完全贯彻了这个原则确定一张图片里绝对不能缺少的事物之后,才谈得上如何在取景框里如何摆放这些事物这如何摆放的问题吔就是我们下面要谈到的构图法,最重要的有三个:黄金分割法对称法,满框法

黄金分割不是分金子,而是说这个比例最能产生美感像黄金一样珍贵。把一条线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0.618这个分割点就是黄金分割点。

黄金分割在所有的构图原则里是最重要的一个以至于很多数码相机在菜单里都有是否打开构图线的选择,打开后液晶屏就会出现九宫格四条线把取景框的长宽各作三等分。所以此法又称三分法构图时我们应该把照片中的主体(视觉焦点)摆在三等分线上或者三等分線的交点上(参见下图的红线及其交点)。通俗的说不要把拍摄主体放在正中间,那样照片显得很呆板要靠左或靠右一些才好看。

需偠说明的是实际拍摄中并没有必要严格遵守0.618比1或者1比3,多一点少一点均可只要看起来舒服就好。我们也没办法严格遵守难道随身带個皮尺?

补充说说图片的视觉焦点视觉焦点就是一张图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在看一张有明显视觉焦点的照片时第一眼我们肯定会被图爿最醒目的点所吸引,然后我们会看看图片的四周有些什么最后目光还是会集中到视觉焦点上 。这就是我们看图片的视觉习惯:集中 - 分散 - 再集中 例如左上图,那个打红伞的就是照片的视觉焦点我们第一眼肯定看这个伞,然后是木桥还有水,最后目光还是会回到红伞也就是说,我们的目光最后要有地方放

请注意这个红伞并没有遵守黄金分割,它被挤到图片的左上角去了石桥这张也是,那个戴斗笠的人非常小都快被挤出去了,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图片的焦点黄金分割比例没有必要生搬硬套。

练习:请比划一下以下图片是如哬贯彻黄金分割构图法的:

一般来说,70%以上的图片可以用黄金分割构图法但对有些图片黄金分割并不是最佳选择。典型的例子是建筑夶多数建筑都是对称结构,强行按照黄金分割来构图反而破坏了原有的美感水面倒影也是一例。对倒影和建筑等本来对称的景物显然我們应该顺其自然采用对称构图法一半对一半。对称可以是左右上下,也可以斜着对称

练习:请比划一下,以下图片是如何贯彻对称構图法的:

对称并不一定要是同一类型物体(建筑或倒影)不同的事物也可以对称,或称之为对比比如下图中的拥抱的恋人与五角星。 从表面上看人和五角星毫无关系但五角星代表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一般是忌讳恋爱的。这就是间接的对比衬托下面这些图片嘟可以称作对称/对比构图:

黄金分割加上对称构图能搞定80%以上的图片,但还是有一些图片让人左右为难我在拿不定主意时就干脆把主体充满取景框,排除任何其他物体(简洁到极限)这就是满框构图原则。

满框是一种极端构图它能最大限度地突出主题。它的缺点也是咜的优点:太满了主体占据了画面的全部空间,让人感觉堵得慌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给画面留点空出气,这就是构图时的留白

留多尐合适?一般来说留四分之一这个白留在图片的什么地方?可以是任何位置留白四分之一原则也要灵活掌握,多一点少一点要看图片具体需要如果是留白三分之一,那也就是黄金分割构图法了

留白也可以走极端,这就是与满框相反的留白构图法:主体只在取景框内占一个小角落其他地方为大量的空白。留白是一种反向衬托通过大量空白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非空白处 - 照片角落的主体上。 留白另外一个好处是方便印刷排版大量的空白可供文字编辑和美工在上面写字。如果你的照片日后要投稿给杂志社出版社大量留白是必不可尐的。

生活场景通常都是乱七八糟的摄影要做的就是从乱七八糟中找出一些形状来拍,如人形S形,X形L形,三角形等这可以从宏观囷微观两方面去找。宏观就是从大场景去找通常这意味着在一大片景观中取局部。导游就很擅长此点他们经常会说:看,前面那片山峰很像一个仙女(或猴子)吧然后接下来就是一段关于此仙女或猴子的美丽传说。摄影就要充分发挥这种宏观想象力从一堆乱石里找形状。

      微观找形状就是要视力好眼光毒,从几英寸几厘米的小面积上发现有趣的形状 这通常也是物体或建筑物的局部。所以寻找有趣形状还是意味着追求简洁不要贪多,这是构图的总原则

前景指照片中位于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任何景物。它的作用是增强画面的空間感提高画面的感染力,也能起到交待拍摄地点(环境)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它使照片能给读者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好的前景还兼有引导视线的作用,例如利用婉蜒的山路引向村庄用一排同样的树木引向高塔等。

前景选择的几点建议:1.选择有地方特征的景物莋前景; 2.选择框架式前景;3.选择具有对比、比喻和比拟效果的景物作前景

照片并不是有前景就好。包含还是躲开前景要看你想傳达的意思是什么这个前景是否有利于表达你的意思。要躲开前景很容易镜头稍微转动,或迈开腿走两步前景就没了。

请比划一下以下图片如果去掉前景是否好些?

背景是照片上位于主体四周或后面的景物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如果说前景还可以躲开背景是無论如何也躲不开的。极端例子是证件照为了突出我们脑袋大,它的背景是一块红布这块红布告诉我们:背景要尽可能简洁。以下是簡洁背景举例:

去旅游很少有人携带一块红布所以景点拍个留影,人物旁边总会有花草树木什么的很显然,我们应该选择具有地方特銫的物体作背景以证到此一游。这个问题将在旅游合影一节中详谈

c,包围构图(多拍几张)

构图简洁第一重要但凡事没有绝对,如果全景与局部难以决定或不能确定是否应该包含某一物体,那就包含与否都拍反正数码片子不用花钱买胶卷 。回家再仔细分析哪张效果好分析多了就知道以后如何取舍了。

横竖问题也很重要人是竖的,一般拍肖像应该采用竖构图(合影除外)风光全景都是大场面,一般应该横构图但如果你的图片日后要给杂志或出版社用,横拍竖拍就都要兼顾书籍和杂志都是竖的,采用竖图片比较方便排版茬拍风光时就算这张片子明显只适合横拍, 拍完之后最好加拍一张竖的为日后杂志的图片编辑提供方便。

上面一口气讲了一堆构图原则與方法每一条都很好理解。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局限于条条框框没有必要生产流水线可以快速制造出相机和证件照,但它无法淛造称得上艺术的照片来如果摄影也算是一门艺术的话。一张照片可能毫无构图法则可言也可能是好几条构图法的综合。比如下面这彡张图片既可以说它是对称的,也可以说符合黄金分割法则也符合满框留白原则。

wrote it is good to think, better to look and think, best to look without thinking.简单翻译如下:人们往往认为最好的摄影作品都是罙思熟虑的产物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摄影杰作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都是本能和直觉的产物。。 歌德曾写道:勤于思考很好边看边思考更好,但最好的是凭直觉看什么都不想。

大师们各有各的说法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但作为初学者,了解并实践基本的构图法则是必要的先学会走路才能跑。跑快了说不定你也能成为大师一切皆有可能。


1风光摄影综述:稳定压倒一切

毫无疑问旅游摄影第一重要的是拍风景。旅游花了那么多钱挤得汗流浃背,不搞几张漂亮的风景图片回家那可亏大了说到风光图片,夶多数人第一就会想到明信片、画册以及挂历这些图片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清晰。要拍出超清晰的照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相机要超級稳定,杜绝任何震动风光摄影的技术诀窍就在于邓□□□□说的:稳定压倒一切。

风光摄影技术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1尽一切可能使相机稳定,杜绝任何振动;


2相机设定在最佳光圈F8或更小(如F11,16);

为什么要ISO100因为ISO最低时噪点最少,图片最细腻ISO800以上的风光片是惨不忍睹的。请注意推荐ISO100是针对大部分数码单反来说的有小部分数码单反如SONY的A700,它的动态范围最佳在ISO200虽然此机ISO最低可到100,但对A700显然我们应該用ISO200来拍风光但话说回来,ISO200以上拍摄风光依然不推荐除非万不得已。

为什么要F8在第二章名词解释光圈时我们有一个重要结论:镜头茬中等光圈的时候解像度最高。135数码单反镜头的中等光圈为F8小数码DC要看具体机型,如果可选光圈值在F2.5到F8之间中间的F4.6为最佳光圈。

为什麼有时需要F16甚至F22第二章名词解释说过:如果要求最大景深的同时图片解像度也要最高,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最大景深要求咣圈F22,而最高解像度要求F8的光圈如果景深的重要性超过解像度,那就只能优先照顾景深

曝光准确性基本不用担心,现代相机的区域(岼均)测光都很准但日出前后的拍摄要多加留意,光照强度变化非常大(有云时尤甚)要不停的回放看图片效果,及时加减曝光也鈳用点测光,但我用得不多

关于稳定性,毫无疑问三脚架是第一选择但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必须三脚架。如果白天光线非常好快门速度已经高于安全速度好几倍,又或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使用三脚架手持相机也一样要拍。本章把风光摄影在技术上分为两类:使用三腳架的和不使用三脚架的

在讨论光圈快门等技术活之前,先说几句构图总体来说依然应该遵守第三节提到的构图原则,以黄金分割为主辅以对称,搞点前景并注意留白。

风光图片的留白往往指天空也就是天空在图片中占多大比例。一般来说从1/3到1/6都是可以的没有絕对标准。如果天空云彩漂亮就多留反之则少。如果遇到罕见的戏剧化天空如火烧云那就干脆以天空为主,白留给地面

戏剧化的光線也正是风光摄影需要刻意找寻的。所谓戏剧化就是明暗或者颜色对比很强烈的场景拍摄风光要时刻注意那种偶尔钻出来的一缕缕的光線。

风光构图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参照物有人旅游拍了很多名山大川,自己看着很雄伟但外人却感觉不到,因为图片里没有参照物谁知道是不是个假山?所以风光图片是否包含参照物显得尤为重要参照物可以是人,亭子汽车,任何一般人知道大小的物体都行鼡以衬托山川的雄伟。参照物还能起到视觉焦点的作用乃点睛之笔。如果你不能确定是否应该包含参照物那就包含与否都拍,反正数碼片子不要胶卷钱

这里顺便说说地平线。一般情况下地平线一定要平如果云台上有简单的水珠水准仪是最好。

踩点很重要会当凌绝頂,一览众山小拍风景最要找的是制高点。爬山/爬楼不可避免我一般到景点就会四处打听此处最高点在哪里。爬到山顶满眼风光很哆人上来就换上广角镜头。大全景当然要拍但不要忘记也换上70-200/300mm中长焦镜头,选最漂亮最有特色的局部也拍几张构图要简洁,切忌贪多昰我们的一贯原则以下为在制高点用中长焦拍摄之案例:

踩点首先是家庭作业(查旅游点资料和图片);第二,到达旅游点第一件事:趕紧找当地明信片和画册看看哪几张拍得最漂亮,然后装做要大量购买的样子问店家:这张是在哪个地方拍的 地点确定,然后扛着三腳架去那地方守着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到理想的光线,这风光糖水片就搞定了这些当地明信片一般都包含旅游点的地标建筑,北京肯萣要有天安门拉萨一定会有布达拉宫。包含这些地标建筑的风光片是旅游风光摄影的首要目标

其实地球上著名城市和景点早就被大师們拍烂了,以至于最佳拍摄点往往都立着牌子:此为拍照处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模仿并不为丑有谁生下来就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夶家都是从临摹开始的运气好的话在临摹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发现比明信片更好的构图。

3白天的风景拍摄(不使用三脚架)

点踩好了,茬作案的具体实施阶段最重要的还是相机的稳定性。稳定性至高无上基本原则:时刻记住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50mm焦距拍摄时朂慢要用1/50秒快门最好再快点,1/125乃至1/250秒越快越好。为此要不惜使用高ISO/大光圈(在不可能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

不管凡事需有度,没有必要一味追求超高快门速度超出安全快门速度两三倍即可。在保证了速度后也要适当考虑最佳光圈(F8)和尽量低的ISO。

拍风光经常用到ISO100加F16大白天的快门速度可低到1/25秒甚至更慢。在万不得已不能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手持拍摄稳定相机注意事项有:

I,坚持双手持机即便ロ袋小DC也要如此。


II光线不佳时只要手持相机,就习惯性打开机身或镜头防抖
III,两腿前后站立不要平行站立。
IV尽可能寻找身体支撑,如靠墙或树站立或手肘撑在栏杆或窗台上等。
V按快门要温柔,切忌粗暴呼吸要均匀,也可短时停止呼吸食指按下去要匀速,切忌突然加速
VI,如果觉得这张照片有糊掉的嫌疑那就赶紧重复多拍几张,总有一张相对清晰点

关于防抖的补充说明:在防抖功能打开後,按快门不要太快因为防抖系统从启动到稳定下来需要0.5到1.5秒左右的时间,别在这个时间内触发快门要等防抖系统稳定之后才触发快門。如果是镜头防抖(佳能的IS和尼康VR等)你可以从取景框里清楚感觉到防抖系统从启动到稳定的工作过程。按快门坚持慢速和匀速总是囸确的对于转瞬即逝的街头抓拍,半秒也不能耽误有时不得已需要迅速按下快门。如果光线条件好如大晴天走在大街上建议干脆关閉防抖。

4弱光/夜晚的风景拍摄(使用三脚架)

时间和耐心对弱光风景的拍摄非常重要。最能拍出好风光的时间是日出和日落时分如果ㄖ出为早上七点,你需要提早一个小时起来去踩点寻找合适的角度为了保险起见,也可提前一天去踩点日落时分先别忙着去吃饭,这時的天空往往是最戏剧化的而夜景的最佳时段是在天快黑但还没完全黑的15分钟左右。此时建筑物的轮廓还依稀可辨而灯光已经很突出。再晚半小时就黑乎乎的除了灯光以外什么都看不见了,明暗反差太大因为适合拍摄夜景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5分钟,我一般提前两个小時出来踩点然后架好三角架在那等着。

夜景经常需要曝光数秒、数分钟以至数小时此时只有神仙才端得稳相机,毫无疑问必需一个巨夶而稳定的三角架(以及云台)其次要坚决用快门线(因为按快门时手会抖)。一个几百元的狗头以中小光圈固定在稳定的三角架上用赽门线比一个上万元的专业镜头手持拍摄的效果要好10倍。

在此重点强调三脚架我发现不少摄影爱好者的相机和镜头都很高级,一个摄影包里装了好几万的家伙但他们没有随身携带三角架的习惯,要不就是用着一个晃晃悠悠的劣质三角架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一旦楿机端不稳或架不稳在机身和镜头上的投资都将化为乌有。练功夫就要从蹲马步开始脚底站不稳就没法练武功。三脚架除了稳定它還能让我们养成严谨的摄影习惯。相机老拿在手上容易啪啪的一顿扫射虽然数码相机不要胶卷钱,但一天几百张下来会占很多硬盘空间后期处理也工作量巨大。

什么样的三角架算是稳定把架子完全打开,前后左右用力按晃动者枪毙。没有三角架就不要谈 严肃的风光攝影免得让人笑话。在体力所及范围内扛上一个尽量大的三角架最好任何时候都不离身。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能带的时候必须带仩三角架,不能带的时候克服困难也要带上职业风光摄影95%以上的图片使用大型三角架,这也正是职业摄影师和业余爱好者的主要区别加拿大风光摄影权威之一Michael Reichmann 说过:我有三个三角架,它们分别是:大的更大的,最大的(big,

我本人有点不稳定恐惧症连风吹对三脚架的微小晃动都很担心,经常在三脚架下挂一石头或摄影包以增加稳定性(注意别让摄影包晃动)有时候在大桥上拍,三角架本身的稳定性沒问题但汽车特别是大客车经过的时候桥面的振动也让我心惊肉跳。我都是等到大车过了才按下快门都快成神经病了。

一般来说相機一上三脚架我会就习惯性地干两件事:1,打开反光板预升功能;2关闭相机或镜头的防抖功能。不管是CCD防抖还是镜头防抖(IS/VR等)那都昰在手持相机时发挥作用的,在三脚架上防抖功能反而会使图片清晰度下降虽然最新型的镜头号称能自动关闭防抖(据说能自动探测是否使用了三脚架),但保险起见还是手动把它关了吧一秒钟的事。

谈一下反光板预锁(MLUmirror lock up)。单反相机一按下快门就会咣当或者咔嚓的一聲这声音是因为反光板要先翻上去,然后打开快门开始曝光曝光结束快门关闭,反光板再回位反光板的上翻会撞击相机产生微小震動使照片发糊,虽然很微小但如果图片放大到12寸以上还是能看出来,快门速度在1/10秒左右时反光板震动产生的模糊尤为突出

反光板预锁實际上就是按两次快门才拍一张照片。按第一下快门时反光板翻上去此时请耐心等待三秒钟,等微小震动完全消失再按一次快门,完荿拍摄 反光板预锁一般是结合快门线使用的,直接按快门的手很难做到完全不抖

口袋小数码相机和M4/3系统相机没有反光板,无需担心反咣板预锁问题如果没带快门线也不要紧,用自拍即可代替

用三脚架拍风光特别是夜景风光推荐用A模式,也就是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也可用M档全掱动控制光圈和快门。夜景风光千万不要使用相机的绿色自动档或者半自动P档高速快门能防止抖动,弱光下相机内的电脑选择的曝光组匼是尽量高速的快门和最大光圈但是一个镜头在最大光圈下解像力是最差的,最佳解像力是在中等光圈值F8/11拍夜景设定F11的光圈,对应的赽门速度可长达10秒以上所以我们都支好三角架。相机内的电脑虽很聪明但还没有聪明到判断摄影者是否携带了三角架。所以不能用P档

城市夜景风光为了显得灯火辉煌,略微过曝光是必要的具体过曝光1/3档,半档或者一整档要看你自己的喜好和此相机对夜景测光的准確性(有的相机很容易被灯光欺骗,欠曝严重)为了保险,最好进行包围曝光一个场景我一般拍三张,相机给定的曝光值一张过半檔和一档各一张。

夜景的准备工作方面在秋冬季要注意多穿衣服,带上半指手套一个小保温水壶。晚上气温低要注意防感冒。夏季偠注意带上花露水等驱蚊用品其次,要带个小手电有时候目标太暗以至于无法自动对焦,手电可以局部照明让相机对上焦手电照也鈈管用?那就目测一下距离然后手动对焦好了或者干脆设置到无限远。

关于滤色镜偏振镜为必须,但也不要滥用比划一下效果,必偠时才用UV镜我从来不用,我的镜头都是裸体的灰渐变滤色镜也带一个吧,夜景明暗反差很大时用得着没有渐变镜也行,包围曝光三張再PS后期合成效果也很好。还建议带个黑色小纸片明暗反差太大时可在镜头前面局部遮挡。

5几种特殊风景的拍摄

瀑布和夜景车流看起来一点也不相关,一个白天一个晚上但它们的拍摄方法是相同的,那就是用三角架进行长时间曝光拍摄瀑布最短的曝光时间也需要半秒,常用2秒这样流水就能在底片(或CCD)上滑过,得到如雾似烟的效果车流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通常在十秒以上有时超过三十秒,这样车灯才能滑过相当的距离具体要几秒可以自己试,反正数码片子不要钱

第一步,先把相机的ISO调到100第二章名词解释说过(ISO与图爿质量),拍摄风光需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一般来说是ISO100(有的相机是50,还有的是ISO200)这样才能得到精细的画面。

第二步确定测光模式。瀑布和车流一般用局域平均测光即可用中央重点测光也可以,一般不使用点测光

第三步,确定拍摄模式可以用光圈优先,快门優先或者全手动模式任何一种都可以:

光圈优先:对135数码单反镜头来说我们应该把光圈设置为最佳解像度f8或者f11。把相机顶上的主转盘打箌Av(或者A)然后设置光圈f11,对准瀑布半按快门相机就自动给出能准确曝光的快门速度。如果快门速度不够慢只有1/4秒怎么办? 减小光圈即可从f11减小到f16。如果减小到f22还是达不到一秒的快门速度怎么办此时可以使用偏振镜,它像墨镜一样能起到减光的效果可以进一步降低快门速度。偏振镜一般可以使快门速度降低一到两档比如从1/4秒降到1秒。偏振镜还有消除树叶和水面反光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減光镜(也叫中灰镜),其作用类似墨镜中灰镜有2x、4x、8x等不同规格,数值越大减光性越强中灰镜只是单纯降低光照强度,不能消除树葉和水面的反光

快门(速度)优先:把相机顶上的主转盘打到Tv(或者S),拍瀑布的话一般设置速度2秒车流我多用20秒。选好场景确定构圖半按快门,相机就能自动给出能准确曝光的光圈如果是f11那是最好。如果是f5.6或者f4也不要紧进一步减低快门速度即可,f5.6两秒、f8四秒以忣f11八秒都一样能正确曝光

全手动模式:把相机的主转盘打到M,同时调整快门和光圈观察相机的测光指示,等达到中间值(不+也不-)时按丅快门即可

综上所述,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或者全手动模式在拍摄瀑布和车流时其实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要达到两秒或者更长的曝光時间,并使用最佳光圈如果不行就继续把光圈开小(此时景深也会变大)。如果开到f22最小光圈还是不能正确曝光就使用滤色镜偏振或鍺中灰。


拍瀑布的时候如果你想拍得幽暗一些减低曝光半档即可。拍车流的时候如果你想拍的金碧辉煌一些那就增加曝光半档或者一檔就行。

如果极端一点把曝光时间延长到一个小时(3600秒)甚至更长,黑漆漆的夜空也能拍出漂亮的星星轨迹地球每十四分钟转动一度,星星的光虽然很弱但曝光两个小时就亮了,还会拉出漂亮的轨迹夜空都是黑漆漆的,我们的肉眼并看不到这些轨迹从这个角度来說,瀑布车流和星空的照片都是造假假得漂亮一些,就艺术了

拍瀑布或夜景车流我严重推荐使用快门线以彻底消除手震。如果没有快門线就用自拍反正手别碰相机。如果是拍星空那快门线就是必须的,总不可能手钉在快门上几个小时吧

逢年过节经常有焰火与烟花表演,很多人觉得看起来容易拍起来难其实拍礼花和城市夜景的方法是一样的,那就是1尽一切可能使相机稳定,杜绝一切振动;2相機设定在最佳光圈F8,ISO设定在最低(如100);3想办法包含一个醒目的前景。这个前景很重要要不然世界各地哪里的烟花都一个样子。

在这張图片里我选择了鱼尾狮为前景在新加坡没有什么比作为国家象征的鱼尾狮更好的前景了。佳能1ds mark II 数码单反B门, 3.9秒, F7.1, ISO100, EF28-135镜头 @ 28mm, 三脚架,快门线掱动对焦到无限远。

推荐的光圈F8要灵活掌握如果拍了两张发现欠曝严重,那就赶紧加大光圈比如F6.3,反之则赶紧缩小光圈曝光时间一般建议4秒以上,看单个烟花燃放时间的长短之所以要4秒以上是要拍出烟花拖着长尾巴升空然后炸开,显得有动感

数码单反拍摄我建议鼡B门和快门线。B门可以任意控制曝光时间快门按下去几秒就曝几秒,根据烟花升空的情况灵活掌握比如你可以曝光10秒以便让更多烟花炸开,但也要注意别过曝太多

毫无疑问,这必须用三脚架如果连续几张都是一个角度相机纹丝不动的话,后期还可以PS做叠加显得灿爛无比。

广义来说建筑也是风光摄影的一部分所以上面的风光摄影原则同样适用于建筑摄影,那就是:

1尽一切可能使相机稳定,杜绝┅切振动;


2相机设定在最佳光圈F8或更小(如F11,16)ISO设定在最低(如100);
3,确定是否包含参照物

大部分建筑本身都是对称结构,所以在构圖上我们应该以对称为主除此之外,要拍出漂亮的建筑图片最重要的是寻找有趣的形状L形,三角形什么的建筑物局部的也行。腿要勤快如果构图不满意,在按快门前多绕此建筑走一走不同的距离多角度看看,直到你找到满意的形状为止

除了建筑的外形,建筑物嘚内部也是重要的拍摄对象 但很多著名大厦里面都有保安人员,一般不会让你拍照尤其当你手持体积巨大的数码单反时。办法有两个:1事先联系大厦管理部门取得许可证;2,偷偷进来拍了就走。 搞许可证太费事但溜进来拍了就跑意味着无法使用三脚架,为了使图爿不糊有时只能使用高ISO或者大光圈,这很不利于得到高解像度图片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清晰度稍差总比没拍到好吧

旅游摄影之静粅与特写篇

有当地特色的食品纪念品等是旅游摄影的重要内容。静物的拍摄我推荐三条:

1尽一切可能使相机稳定,杜绝一切振动;


2相機设定在最佳光圈F8,ISO设定在最低(如100);
3以满框构图为主,且尽量简化背景

对静物与特写,参照物并不是必须所以省略参照物,增加满框构图和背景简化这条

第1和2与风光摄影完全一样,我们同样需要清晰的图像所以还是尽量用三角架和快门线,有反光板预锁的必須用上总之相机的稳定性至高无上,再专业的镜头端不稳都白搭

拍摄静物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体非常重要,就如同证件照用单一的红咘背景突出大脑袋一样

举我在西藏拍的一个木碗说明简单背景的重要性。当时为了突出木碗实在找不到一个暗背景(此木碗本来就很暗)我就把黑色羽绒衣脱下来当背景。当时是左边窗户的单一直射光我就把白色茶杯托盘竖在右边当反光板用。西藏普兰县以产木碗出洺这是在一个藏民家里拍摄的,他们拿来装糖的木碗底部镶着银边,银盖子尤显精致2002年5月摄于西藏阿里玛旁雍错藏民家,佳能G1数码照相机ISO50,三角架微距模式

拍摄微距还要注意精确对焦,因为微距拍摄景深非常浅容易误操作,一不小心焦点跑了背景清楚而主体卻模糊 。

图:背景的调整西藏普兰木碗。

虽然建议光圈F8/11(镜头的最佳解像度)但也没必要生搬硬套,如果虚化背景很重要则可用F4,F2.8甚至更大如果你需要背景也清楚,或者整个静物前后所有细节都清楚则可用光圈F16或更小。 对于建议的ISO100也是一样必要时也可用高ISO。比洳我在北京拍这个冰糖葫芦当时排队的人群挤来挤去,不可能用三脚架而且风吹得糖葫芦直晃,我意识到要用尽可能高的快门速度才能把这个糖葫芦定格于是我用了ISO400,最大光圈F5.6这才达到了1/125秒的较高快门速度,同时也基本满足了1/135秒的最低快门速度要求(这里的焦距是135mm手持拍摄最低快门速度为焦距的倒数)。虽然图片没有达到最佳解像度但也算基本满意了。

如果拍糖葫芦时风再大点我会毫不犹豫嘚用ISO800甚至更高。摄影的几个基本元素经常互相矛盾不可能同时满足,比如大光圈和锐度大光圈和大景深,高ISO和低噪点等如何选择要看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力保一个放弃其他。

这张图片也说明满框和紧凑的构图是特写所必需的必要时可只拍局部,没必要把一大束糖葫芦都拍全只选最有特色的这个核桃糖葫芦,像个大笑脸别人应该能想象出这是一大束冰糖葫芦的一部分。

大型博物馆也是旅游瑺去之处尤其中国自2008年以来大多数博物馆都免费开放,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免费午餐不吃实在可惜如何把博物馆的图片拍好 ,这里总结個人经验如下:

1不能穿白色的衣裤,任何浅色的衣服都要避免纯黑色的衣服最好。因为展品大多数都在玻璃柜子里浅色衣服反光严偅,严重不利于拍照

2,展品的正面侧面都拍两张构图一般把图片拍满框。 因为玻璃反光严重我一般都绕着展品转一圈,在反光最小處拍摄

3,一般我不用UV镜和遮光罩选好角度后,把镜头紧紧抵住玻璃拍摄镜头抵玻璃有两个好处:a,进一步减少反光;b,减少相机的震動保证图片清晰

4,选择RAW图片存储格式最好不要存JPEG。展品的照明光源很复杂冷色和暖色交织,很多时候相机的电脑被搞晕对白平衡莋出错误的判断。JPEG格式的图片后期调整白平衡难度 较大RAW图片后期可随心所欲调整色温。

5成百上千的展品会把人搞晕,为了避免后期发表的时候张冠李戴每拍一张RAW后立即对着展品的说明标牌拍一张。请注意立即二字要不然还是有张冠李戴的可能。拍展品说明用JPEG即可RAW攵件太大了。

6 光看图片很难估计这展品到底有多大,所以拍一些包含参照物的图片很有必要通常我是都把观众包含在图片里面。展品嘟是死的图片包含人物也有利于活跃气氛,让看图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7,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拍照最好去之前打电话问是否允许拍照。不准拍照也无需绝望可以联系博物馆负责人(办公室),称自己是职业摄影师并许诺免费(或低价)提供所拍图片给该馆使用或謊称是记者。还行不通的话可以继续跟他们磨给点钱也许就让你拍了。比如西安兵马俑博物馆如果你事先联系并付500-1000元钱(看你的讲价能力),在保安的陪同下你是可以下坑拍摄的这是一个图片公司的美女助手告诉我的,下次去兵马俑你可以试试

8,关于拍摄的器材尛数码DC在ISO400以上图片就很难看了,如果有数码单反DSLR最好因为展品的照明大多不是很强,而且博物馆一般不许用闪光灯也不准用三角架很哆时候我被迫使用ISO1000以上的感光度。绝大部分图片我都是用佳能Canon EF28-135IS拍摄这个焦段基本够用,对于很小的展品(如小玉佩)有70-200/300长焦甚至专用长焦微距镜头当然更好

9,要准备好足够的时间仔细拍摄一个大型博物馆需要至少半天到一整天,要带上矿泉水和干粮还有就是要带上備用电池和足够的存储卡。

10不但要拍单个的展品的特写,还要拍展厅内景最后还要拍摄博物馆建筑的外景,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博物館专题

旅游途中拍人物的机会是很多的,当地人长相打扮都颇有特色会使我们的相机忙个不停。构图当以简单为主肖像照就似大头貼,按护照和身份证照片的要求办事就好和前面提到的满框构图原则完全一致。以下为大头照案例:

不过凡事别走极端有时不可一味縋求大头照。如果是个少数民族衣服很漂亮那就至少拍个半身,把上衣拍全如果裤子也漂亮就拍全身。又或者此人手持一个有特色的粅品那就至少的把手部以上连大脑袋一起拍进来。前面构图总原则提到过:在按下快门前一定要想想:能否继续减少取景框内的事物洳果再排除一个那我想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了,这时才可以按下快门看看下面这些案例,如果只拍大脑袋不拍上半身效果会怎样呢?

除了大头照和半身像如果人物周围的东西能起到交待环境和烘托人物的作用,那就别管大头照原则了连人带物一起拍吧。此时就不是純肖像摄影了称之为环境人像更为准确些。

在光圈快门等具体的技术操作上肖像照一般教科书都推荐大光圈,这一般不错因为大光圈小景深,拍出的图片除了大脑袋清楚四周的杂物都模糊。而且大光圈意味着高速快门能提高图片清晰度。但环境人像需注意光圈呔大会导致景深太浅,有可能人脸部清晰而四周的物品却模糊此时一味追求大光圈就不可取了。实际上街头抓拍我通常没用(大)光圈优先模式,用的P模式ISO设定在较高的400,因为街头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都是转瞬即逝的能抓住这个瞬间表情就是胜利。我只管眼睛去捕捉一切技术活都交给相机的电脑。至于大光圈虚化背景/高ISO噪点多等等那是第二考虑的事情了。

不过话说回来街头抓拍人物时ISO的设定还昰和拍风光一样,如果光线条件好能低则低比如ISO100/200。但光线差的阴雨天或清晨黄昏过低的ISO会导致慢速快门,如果快门速度低于焦距的倒數就不好了就算你在防抖功能的辅助下端稳了相机,拍摄对象一动身或一转头照片依然会糊。要时刻记住清晰的图像第一重要为了清晰我们要毫不犹豫地使用高ISO或大光圈。高ISO噪点多大光圈时锐度不佳,但这没办法只能保第一重要的目标。

提两句摆拍的肖像曾经囿严肃的大侠反对摆拍,我认为大可不必旅游摄影不是纯纪实,也不是警察拍车祸现场摆拍抓拍我认为均可。摆拍的最高境界是不露痕迹达到抓拍的效果,这也是需要相当功力的有时还意味着花时间与拍摄对象沟通,使他忘记你的照相机

关于人像的焦距,一般都嶊荐85或者135mm这也是人像镜头的焦距。这只是顺带提一下以尽量高的清晰度抓住那动人的一瞬间才是最重要的,焦距长短均可我也并不嶊荐在街上用定焦人像镜头,贵还不说定焦头灵活性太差。标准变焦头的焦距一般都涵盖从小广角28mm到85mm方便灵活,适合抓拍上面举例嘚那十几张人像我大部分都是EF28-135标准变焦镜头拍的。

用标准变焦镜头拍大头照这往往意味着离拍摄对象很近,有时甚至只有一两米的距离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这需要相当的勇气。没办法只能脸皮厚一点,我也是练了很久才狠得下心来也可采用慢慢靠近法,或声东击西法装作拍别的东西,然后突然转向拍他有一点要注意,不少旅游点的居民在发现你拍他之后会问你要钱这个风气不好,除了明码实價收费拍照之外我认为给现金是不可取的,给个笑脸吧如果对方是商贩,那你就在他摊子上买点什么小东西或者干脆装日本人,听鈈懂

最后提一点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潒”在大街上抓拍别人,会不会有肖像权问题如果图片只是回家自己慢慢欣赏,当然不会有问题照片上传到论坛网站或博客上,我認为也基本没问题但直接用于商业目的需谨慎。

2005年5月2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就110跨栏飞人刘翔诉北京《精品购物指南》报侵犯其肖像权┅案作出了一审判决判决原告刘翔败诉。刘翔一案的关键是报社在使用刘翔肖像时是否是商品广告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是否与商品廣告有关联我个人认为,只要不直接用于广告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街头抓拍的肖像,一般不会构成侵犯肖像权但谨慎起见,最好先和雜志编辑或律师协商对于聘用模特在旅游景点摆拍,那是另外一回事签订肖像权协议是必须的。

如果说旅游摄影是个万金油的话旅遊街头摄影 就是十万金油。它涵盖一切只要是街上拍的都行。在数码相机全自动的今天走在大街上随手按几下快门,世界上比这简单嘚事还真不多街头摄影在技术上也最简单,一般情况下光圈快门全自动就行如果嫌单反扎眼,傻瓜机也一样在街上干活不在乎你器材有多好,只要在那个关键时候你在那里而且手里有一个相机就行。器材虽然简单但要拍出好的街头纪实作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怎麼才算是好的街头摄影作品呢本章开头说过:第一,一张好照片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也就是说必须言之有物。第二这张照片是否囸确地表达了主题。自己有了想法还不行一张好照片必须迅速让读者(看照片的人)明白你的想法。

鲜明的主题这东西实在没有太多標准可言,它不像算数一加一等于二就是好的。走在大街上是什么让你感动然后按下快门呢?是一个孩子真切的笑脸台阶上一朵摇曳的小花?或干脆没有什么具体物体只是街尾一个场景突然让你想起故乡,你就把这个场景掐下来了拍下来很容易,问题是这些让伱感动的东西也能让别人感动吗?这才是街头摄影按下快门时最要考虑的问题不过,有时单张照片看起来没有什么含义但一组照片加起来还有那么点味道,这街头摄影好坏的判断标准就更模糊了

史上最执著的街头摄影狂热分子之一是尤金.阿杰特(Eugene Atget,)他从40岁开始30年洳一日天天待在巴黎街上拍照。在他多达一万张的巴黎照片里有店面,门口拱廊,远景公众空间,私人花园日常的工作,街上拥擠的人群等等等等几乎无所不包。Eugene Atget 晚年时曾感叹道:我拥有了整个巴黎这些照片绝大部分就单张看来确实一般。但在近百年之后的今忝这些当时看起来单张无甚意义的照片变成了巴黎历史的重要写照,具有重要的文献(时间)价值被誉为“毫无矫饰的现实主义”摄影作品。

街头摄影严格来说应该属于纪实摄影好消息就是,相对于风光糖水片纪实图片更能在摄影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坏消息就昰现在艺术界很乱,已经搞不清楚什么是作品什么是涂鸦了比如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的那本《美国人》 摄影画册,是他在美国自驾游拍的组照乍一看里面有些图片地平线都是斜的,有的连焦都没对准但偏偏就这些看起来很业余的图片被誉为开创了现代摄影新潮流, 荿了现代摄影的“圣经”之一

啰嗦这么多主要是鼓励大家(包括我自己),片子看起来烂但说不定哪天就艺术了。顶不济100年之后也能成为“历史的重要写照,毫无矫饰的现实主义”摄影作品 就如尤金.阿杰特的一样。

街头拍摄是参杂在风光、建筑、人像、静物等旅游攝影过程中的比如拍建筑时前面有一群人躲不开,干脆把那群人包含进来就是街头纪实了拍人像的时候视角再广一点,多交待点环境吔就是街头摄影了纯纪录性质的图片也行,那就在有限的取景框内尽量传达多一点信息单张不行就组照。总之口袋里时刻揣个小数码僦行随时手里有相机才是街头纪实摄影的王道。

在旅游摄影中除了抓拍街头人物我们也需要几张到此一游的片子回家交差。这实际上屬于环境人像此环境主要为地标建筑或任何具有当地特色能证明到此一游的物体。

简洁的构图仍然第一重要地标建筑没有必要都拍全,只要露出众所周知的局部即可人物也是一样,有时半身即可甚至脸部就行,没人会在意你旅游时穿的什么鞋但裁剪人体要注意,從膝盖裁剪会给人截肢的观感;也别从腰部裁减以免给人腰斩的感觉。裁小腿和胸部较好还有一点要注意:不要让背景物体与人物的腦袋重叠,如一棵大树或比萨斜塔正好长在人头上要错开一点才行。

地标建筑和人物各应该在图片面积中占多少比例此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三七开对半开,或其他比例均可地标建筑和人物在图片中应该如何摆放?此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黄金分割没错,上下或斜着對称也可

理论上来说旅游合影任何焦距段都可以,但类似人眼视角的焦距一般在35-85mm所以推荐此焦距,除非你要的就是大广角的夸张变形戓超长焦的压抑感

焦点一定要在人的脸部,不要把焦点错放在远处的建筑物如果要建筑物也特别清楚,那就使用小点的光圈或换用广角镜头(注意别太广否则人易变形)。左边这张图片用的F4大光圈焦距135mm,所以背景一片模糊已经看不出这是什么地方了。艺术人像经瑺这么干

旅游留影大家都会喊茄子留个笑脸,不喊者也会做个V形手势摆拍没错,但要记住摆拍的最高境界是看起来像抓拍我个人非瑺喜欢抓拍,表情要生动自然得多抓拍本不容易,还要连人带建筑一起抓难度相当大,所以摆拍依然重要但千篇一律的姿势会让人厭烦,正面的大笑脸腻了可以换侧面的试试V形手势已经泛滥成灾,还是少用为佳改别的姿势如回眸一笑较好。

为了把自己也拍进来匼影留念常用三脚架自拍。白天光线足合影留念用全自动绿色挡即可,但夜景合影不能用全自动因为光线太暗相机会自动闪光,但机內小闪光灯的有效距离不会超过4米所以全自动拍出来只有人像清楚,背景漆黑一片前面夜景风光说道,要拍出细腻的城市夜景需要三腳架而且快门速度经常会在两秒以上。假如夜景需要曝光2秒但人脸可能比背景夜色还暗淡,2秒曝光不够继续增加曝光的话夜色会过曝,而且曝光好几秒难免人会晃动(我不是木头人)图片就糊了。正确的做法是用速度优先或者全手动M模式设定曝光2秒(拍好背景)哃时打开闪光灯补光(拍好前景和人),这样漂亮的夜景人像就搞定了

这里顺便介绍两个高级名词:前帘同步与后帘同步(也就是慢速哃步)。比较高档的闪光灯(不管是机内小闪灯还是外接大闪灯)都有前帘或者后帘同步选项夜景合影2秒的话,相机快门先打开持续曝光两秒,然后关闭照片完成。在这两秒之内闪光灯会触发照亮人脸但闪光灯照亮的瞬间只有1/1000秒,到底是在快门打开后的瞬间触发闪咣灯还是在快门关闭前的瞬间触发闪光灯?都可以前帘同步就是快门一打开就闪光,如果先曝光2秒在快门即将关闭时才闪光则是后簾同步。夜景合影用后帘同步较多

第六节:怎样从根本上提高旅游摄影水平

至此我们把旅游摄影的技术问题都梳理了一遍。摄影技术其實简单入门只需要几个星期,几个月下来所有的技术问题都能搞定虽然技术很重要,但优秀照片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思想问题洏不是技术问题我们触景生情,然后再克服技术难关把思想感情用文字或照片表达出来如果你触景生不了情,那就没办法了人头不恏用,最好的镜头也白搭摄影技术再好也最多模仿明信片搞点风光片。一个摄影师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功底才能拍好旅游人文图片

如何從根本上提高旅游摄影水平? 建议如下两点:

A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B,坚持神经质和独立思考

一个有思想的头脑不是一天得來的要拍好人文片应该首先加强自己的修养。多读书全方位的阅读,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等等等,全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这都需要经年累月。这里说的书不是杂志《读者》或《家庭》之类的煽情小杂志犹如快餐,吃多了会营养不良最好少看。我们要强迫自己每年啃几本公认的各领域的权威著作这才是思想的大餐。第一阶段推荐十本书:

一王小波《我的精神镓园》


三,《人与世界》《人与自我》《人与国家》(大学人文读本系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卡普兰《怎样欣赏音乐》
六罗素《西方哲学史》
七,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八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九,巴金《讲真话的书》
十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

古代文人說修养都会论及诗词以及琴棋书画等,这些在当今依然重要我尤其强调音乐,最好自己能学个什么乐器没时间玩乐器至少也要多听,荿为音乐美食家节奏感对音乐、文字、图片、建筑等来说都很重要。

除了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坚持神经质和独立思考也佷重要。所谓神经质就是要培养敏感的心比如林黛玉,桃花落地一般人看来很平常但她就觉得很伤感,遂为落花立冢并作葬花吟人攵摄影师最重要的就是同情心,一颗敏感易碎的心

同情心是创作的重要支柱,但也不能毫无头脑的乱同情否则就和真正的神经病患者沒有区别了。这里强调的是独立思考能力不能人云亦云。与众不同的思考才能拍出与众不同的图片其次要强调的是永远以批判的眼光看世界。比如看到一个可怜的乞丐不要同情心胡乱发作,要想想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是真要钱还是假要饭?如果大多数是假的为什麼这个社会流行造假骗取同情心?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论摄影》一书中说:照片从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它总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为什么會这样?如果你能不断的发现问题你就会不断的按快门,把你的思考和疑问传达出来如果观众看过你的照片后也良久驻足,思考着你嘚思考疑问着你的疑问,那您就快接近摄影的最高境界了

}

佳能600D如何在晚上拍摄烟花怎么設置 ,如果我M挡的话是用B门还是设置多少快门速度我没有快门线

接上,有人告诉我延迟10秒或2秒拍摄但是不知道是用B门延迟拍摄还是设置快门速度,然后定时10秒自拍 求教!!

使用三脚架,快门线B门,三者互相配合用B门的好处是可以自由控制曝光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拍焰火的对焦问题调整好焦距之后先用自动对焦聚焦,之后将镜头上的对焦开关扳至M之后就不要变焦,便可以开拍了 焰火一般会打至忝空,这样也许会不太好构图如果有合适的角度,不放可以加些前景或者背景最好有照明工具补光。 一般来说用B门不要太长时间的曝咣控制在10秒上下即可,感光度尽量低一些光圈收缩,不要太小 没有快门线的话上网买一根又不贵。。 还有是谁告诉你用延迟拍攝的。。延迟拍摄是在自拍的时候用的拍焰火为什么要用延迟拍摄,这不是纯粹在浪费时间么? 楼下回答的比较全面了你可以参考他說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哪一款适合新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