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07逼抢度怎么设置怎样才能瘦脸防守比较好

微信:doyo_game
足球经理2007——打造最好用球员
  本人去年开始玩CM0304,今年年初开始接触FM2006,最近刚开始玩FM2007,自认从资历上讲十足菜鸟一个,本该潜自己的水,让别人灌去吧.但,觉得身在论坛水不出一滴未免太过空洞,所以在此弱弱的提供一些心得,希望与千万和我一样的菜鸟兄弟共勉.
  FM2007上市伊始,玩过的人都有一个印象:这一作临场指挥的要求变高了.
  本人也是这么认为,再强的队,阵型打法配不好也会时常输球,郁闷不已(本人最郁闷纪录是意乙领头羊身份被排名降级区的鸟队干5个,昏阙,只因设置全力防守时忘记把后防线回收...)
  在刚刚接触FM07的时候,本人有很多不明,其中最大的不明就是临场操作里那些选项怎么样搭配才好,现在略有心得:
  心态与自由度:从字面上看心态是决定简单的进攻与防守,实际上这个拉条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场上向前拼抢的积极度.假设对方门将起高球到中场,你的后腰抢还是不抢呢?如果你这里把后腰设置为完全防守而且自由发挥为最低,100%不会上抢,只会缩回去等对方停好球试图过他时才进行防守.所以后腰在设置上重视防守的同时,还必须给他很高的自由度,毕竟能不能抢的到,由他判断比较好.(我的后腰是乙级级别里的铁腰PAROLA,侵略20跑动20,设置心态6,自由度18,设置为自由人中场基本上50&的球很少有能抢的过他的.)
  紧逼与逼抢:这两个选项只差一个字,曾经我为它们一头雾水,郁闷不已,不过现在我基本可以肯定它们之间的差别了.简单的概括,紧逼是对人,而逼抢是对球.那么紧逼和逼抢怎么运用呢?比方说,你观察2D画面时,发现电脑左路控球但右路球员拉的非常开,你应该意识到,电脑的宽度利用率相当高了,而这个时候你如果将逼抢开到18以上,你会发现你的阵型整个的向左收缩,对,逼抢这个选项实际上就是决定了全队对球的围抢倾向,一堆人挤在一边,那另一边就是空挡,一转移你就完蛋了.(电脑逼抢的时候你也可以拉开阵型,适当长传,效果一级棒,相信我!)而紧逼呢,就纯粹的是对人进行防守,死守着自己的区域,一旦有球过来就上去和接球的对方队员火拼.
  在比赛中,当对手被我们压制时,我建议使用紧逼而不是逼抢,因为对手反击进入你半场的人不会多,4个后卫上去两个就把一个打趴下了,不怕.而对方压制着你的时候,则应该用逼抢,因为你的阵型被压缩,对方空挡的空间比较少,而逼抢"看球不看人"的特性以及你人数的优势,可以时不时的抢断个把传球打个反击,对电脑也是致命的.(另一建议,边路球员最好不要设置为逼抢,因为球在中路时,逼抢心态的边路球员往中路靠,两边的空挡是巨大的.)
  传球方式与节奏:我看到的大部分玩家都喜欢短传,但是有一部分人喜欢一味的短传,这是不科学的.而不论任何传球方式都使用一样的节奏,更不科学.假设对方5个中场排山倒海逼过来,你还慢节奏的短传,那么10分钟后你基本就有很大的概率会失球,因为中场你已经控制不下来了.在这里,有两个方法,一是加快节奏的短传,这种变化可以使队员增加传球速率,一脚传球,一旦球到了创造力高的球员脚下,那你的机会就来了,因为对方的中场可能因此就被突破,当然这样的打法要求你的中场有足够的传球能力和决断力.第二个办法就是拉开阵型的长传转移(传球方式改到10的混合),这可以轻易的避开对手的逼抢.但是有一种情况,电脑中场逼抢后卫紧逼怎么办?你的长传往往会被插上的后卫处理掉.实际上,紧逼和逼抢一起开,在对方快节奏的情况下是非常耗费体力的,人家跟你拼了,你怎么办?拼吧....-_-!!
  防线的回收与压上:很多朋友抱怨,我已经设置防线全回收了,为什么每次还是压那么上?其实这个回收并不是防线在后面上不上来的问题,而是丢球后防线对局势所作出的反应.假设对方中场断球成功,你的防线回收最大的情况下,后卫线会刷刷刷的往回跑,根本就不看一眼,回到禁区一回头,严阵以待,相反,你防线设置压上的话,中场丢球后后卫线会压上形成第二波防守.在此提醒各位朋友,当电脑有很明显的意图要反击的时候,不要回收防线,一旦被敌进你退,被人追着打,被过和被突破的概率是很大的,尤其是镇定不够的后卫.真正决定后卫站位的,是心态以及你自己的手控拉线.
  传球重点与球场宽度利用的反差:传球重点中,有左路右路中路两翼,很多朋友认为打两翼自然要把阵型拉开,打中路必然要把阵型往中间靠,其实,反过来用,在中场有创造力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对电脑进行制压.拉开阵型却打中路,在电脑没有设置逼抢的情况下,电脑的防线也会拉开,正面防守压力大大减轻,假若电脑突然开始逼抢,那么创造力高的中场在自由度许可的情况下,则会果断分边,电脑不晕才怪呢.而收缩阵型的情况下打两翼,也是一样的效果,大家不妨试一试!
  插上设置与拉线的效果:在论坛上看阵型,很多朋友喜欢把两个边前卫拉线到最顶(边锋位置),同时把插上设置为经常.其实我不得不说,这样的设置重复了.就我的观点来说,拉线是决定球员在某一状态下的站位情况.假设你把左前卫拉线到最顶,那么当你的门将开球门球的时候,左前卫的位置和前锋是平行的,相反,你把左前卫拉线到WBL的位置,当对方进攻的时候,左前卫就会站到和DM平行的位置.(只恨FM不能拉双箭头!!)而插上呢,则决定了球员是不是会果断的进入对方的30米区域,假设你的左前卫不拉线而设置为插上经常,则每次进攻时他都会适时的前插接球,而不是拉线那样的早早站好位置等球,懂球的朋友都明白运动战中停下等球的大忌吧~而且直接拉线还有一个弊端,当你球还在后场等待中场组织的时候,两边前卫早早的进入了对方30米区域和对方边后卫攀谈,而中场只剩下1前1后两个腰....接应点是不是太少了?拉线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拉线在防守上的作用远远大过在进攻上.
  中场协助后防的防守:玩FM07刚开始,场均丢球1.5+,非常郁闷,动不动就3:2 4:3,基本每场都丢球,赢了也不舒服,不过这个问题现在得到了解决,我的NAPOLI在意乙中连续保持8场没有失球,其中包括一场0:0平尤文,我想在弱队防守操作上,我应该有一点发言权了.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后卫全部设置为区域防守,而前卫全部设置为盯人,这样设置的效果一个是使中场玩命的堵截对方进攻,即便给他通过,后面一条后防线也能配合着一起抢,而且在这样的设置下,后卫感觉防守更加游刃有余,堵枪眼的情况变多,以前不感收缩防守的时代过去了!(打尤文那场,我足足守了80多分钟.)
  传中与否:我看了很多朋友的设置,似乎边前卫的传中都是"高",这里我要小小质疑一下,边前卫只会传中吗?在我看来,边前卫的素质应该是有很强的带球能力,传中应该设置为"混合","底线",因为我时常发现,电脑会有意识的防范边前卫的传种,导致传中不容易起来.有朋友说了那我的空霸不是浪费了?非也,边后卫在边前卫的拉扯下,现在有空挡了,设置为传中"经常""边线",45度起球,看过球的朋友都知道,当对方所有防守人被压缩在小禁区一代的时候,无人看管的45度吊传对于空霸型球员意味着什么.
  写到这里,字数差不多也凑够了,哈哈,,不知道我说的内容里有那些是火星,如果是,大家别笑,如果不是,那大家一起探讨探讨吧!!顺便庆祝下我的NAPOLI第一赛季乙级联赛在2M转会费的情况下4分力压尤文夺冠!!(尤文被扣17分,好猛...-_-!!)
  23日更新一则:
  单前锋以及空霸型中锋的心态设置:好象看了论坛上所有战术设置,前锋的心态无一不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即便是跑位13↓,带球技术不超过10的,也完全按照进攻思路来加以战术.
  不知道大家对葡萄牙中锋保莱塔有什么印象,我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他给同伴的做球能力.论坛上早有高人说过,球员的心态,决定了他拿球后对于走向的抉择,进攻18的,宁愿远射飞机也不会往回带一步,防守18的即便没人防自己也不愿意转身面对禁区.本人队里的中锋是ROBERT.SOSA,NAPOLI开档就有的老臣子,190CM,弹跳17头球20,技术相关指数基本在10的边缘,我把他的心态设置为普通,为什么呢,因为柱式中锋的作用往往不是最后一击,而是在对方禁区内给本方进攻做一个支点.10心态下的SOSA,拿球后倾向于护球,并看准时机把球传给正在插上的队友,禁区里位置比较不利的头球,他也不再一味的攻门,而是开始有选择性的摆渡到禁区外,我觉得这样的设置应该说是最大的利用了他的高空优势,同时,自由度5的设置,让他在自认为高于75%成功率的情况下自由的发动攻击.
  中锋,尤其是单前锋阵型里的中锋,我觉得策应掩护的任务,比进球的任务来的更加重要.
  24日更新一则:
  传中的选择:两边下底传中,我想是很多FMER的重要战术手段,空霸这个词在本作似乎也格外吃香.但传中落点究竟选哪个更好呢?前点,后点,还是进攻核心?
  我这里提出一个观点,对于抢点型前锋(跑动能力18+,爆发力15+),前点是最有破门概率的,因为我发现跑动能力强的前锋,对球落点的判断跑位比一般的后卫都要迅速(后卫抢前防守主要看预判能力),加之不错的爆发力,更容易甩开盯自己的对手,从而头球破门.而对于那些身高190+弹跳头球不俗而跑动欠佳的前锋,则更倾向于起后点球,后点传中的特点是球速慢,且球弧线高,利于高个队员选位以及控制高空.中点我觉得效果就比较折中,在对方禁区内有4~6个抢点队员时能起到奇效.(引起对方盯人混乱,中间毕竟是最有威胁的.)还有很多朋友喜欢把脚法不是很细腻但空中超强的中锋设置为进攻核心,鄙人不敢苟同,因为进攻核心是进攻的枢纽,不能只为了边路的效果,就把禁区前的组织工作一并交给了毫无技巧可言的莽夫,从整体战术上来讲,是不好的.(最后说明,如果是关键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准的,以上全部是废话,这一条只针对一般性有特点但不平衡的前锋.)
/article/38895
阅读本文后,您的心情是:(选择后可查看结果)
人气:39199
今日关注游戏“原创地带-铿锵三人行”历期回顾专贴(08-01)
美妙的阿森纳
帖子1486&精华&威望71313 点&评论分100 / 100&来自深圳&
“原创地带-铿锵三人行”历期回顾专贴(08-01)
&铿锵三人行”是原创地带继“佳人有约”之后推出的又一栏金牌节目,本着“读书、生活、新知”的宗旨,邀请我们当中的你、我、他,一起就同样的话题,从不同的视角, 和大家一起分享智慧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在这里,你将借鉴到他人思想中闪烁的睿智之光!
在这里,你将欣赏到因思想碰撞而迸发出最为绚丽夺目的火花!
在这里,你将会从不同的思维中获得五彩斑斓的乐趣!
在这里,你将会因为思想的共鸣而获得一次又一次华丽的文化旅程!
在这里,……你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飞翔的更高……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越多越广的话题展开讨论,这里将成为一本阅读价值很高的电子读物,它体现了枪手论坛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诠释我们对人生、足球、生活的真知灼见。给予每个到这里的人以真实的心灵交流和碰撞。
【如何参与】一、& && & 如果您对该期话题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话,请不吝发短信通知我们,申& &
& && && && && && && && && && & 请作为嘉宾参与,您只需在栏目直播前依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预先
& && && && && && && && && && & 准备好一篇500字数左右的小作文,来阐述您对该期话题的看法,并参
& && && && && && && && && && & 与直播,和大家一起互动,一起“胡侃”,尽情享受思维过程中的乐趣。
& && && && && & 二、& && && &当然,您也可以在直播的时候,即兴发挥,各抒己见,百花齐放。
【直播时间】“铿锵三人行”栏目时间根据主持人和该期嘉宾的时间做弹性调整。
【参与嘉宾】每期的嘉宾数量为3-5人,参与的嘉宾可以随话题的不同而变换。
【话题选择】长期征集“铿锵三人行”话题,话题不限,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但需围绕原创地带宗旨“读书、生活、新知”。我们会根据话题进行筛选投票,最终确定讨论话题。
& && && && && && && &
【栏目流程】征集话题-筛选话题-话题投票-确定话题-诚邀嘉宾(嘉宾准备讨论观点)-节目预告-直播-整理精华。
【主持人】常驻主持人:henry _arsenal,C调,轮班主持人:Lanesra、TNT 等(期待更多人加入我们的行列,温馨提示:主持人可以不写小作文哦)
【奖励方式】话题被征用的会员予以1000枪手币,参与讨论的嘉宾予以5000枪手币,直播过程表现积极的嘉宾予以、1000枪手币不等。
温馨提示: “铿锵三人行”不是一个很深奥小众的讨论场所,而是一个大家都可以发表个人想法的栏目。只要你有话讲,能自圆其说,我们无限欢迎你。& &
至目前为止:除了我们熟悉的asn14、TNT、Lanesra外,被特邀的嘉宾陆续有henry _arsenal、xiaoshy1987、kittypig、阿Pan…….等加入。
[ 本帖最后由 full house 于
22:52 编辑 ]
积分81313&枪手币551103 枪手币&存款0 枪手币&阅读权限99&性别女&注册时间&
美妙的阿森纳
帖子1486&精华&威望71313 点&评论分100 / 100&来自深圳&
& && && && && && && && && && && && && && && && &&&铿锵三人行【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离开网络的日子
主持人:C调& && &&&嘉宾:asn14、TNT、扇子
【主持人】C调:为了私心,借被誉为论坛“心灵港湾”的原创地带版块,特意邀请我最喜欢的三人组:asn14、扇子、TNT来参加“铿锵三人行”首播第一集。今天的主题“离开网络的日子”的启发来自扇子的一篇博客“台湾地震,扇子遭殃”,前阵子台湾地震造成海底光缆损害,严重影响国内与国外的网络通信,包括MSN也受到了影响。离开网络的日子,对每个枪迷朋友来说,最近印象深刻的还是新年的那两三天,不能正常上论坛的焦灼和苦闷,而终于在某天清晨奇迹般登陆那熟悉亲切的界面时的欣喜和感动,这种心情的落差,不禁让人感触良多……
有人说:“有网络的日子忙碌而空虚,没有网络的日子恬淡而充实。”网络的世界,我们可以随意讨论最热门的话题;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走遍网络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三两知己笑看人间冷暖,笑谈人间得失。& & 有人说:“网络让人迷惑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之间,从而迷失自己现实中前进的方向。”我们真能操纵和把握网络中的世界吗?难道不是网络的世界引导了今天的我们的思维和判断吗?& &&&
& & 下面有请asn14、扇子、TNT出场。欢迎~
& & 请三位先介绍一下自己,并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和阿森纳、枪手论坛的情缘。
【嘉宾】扇子:本人扇子,现在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与论坛上很多朋友相比,我的“枪龄”并不长,但对阿森纳的痴迷程度却绝对不逊于大家。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跟阿森纳以及枪手论坛的情缘,我想应该是这句“I'm glad we met”。
其实我一直认为自己遣词造句的水平处于小学生作文阶段,承蒙C调姐错爱,“抓”我来参与这个“铿锵三人行”的活动。又恰巧抢了个沙发,就贴出拙作一篇,全当是抛砖引玉吧。讲的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嘉宾】TNT:上不了MSN....14姐、扇子,你们好!大家好,我和莱曼同年。叫14姐没什麽问题的。不过请大家别叫我叔叔,至少等莱曼退役以后....谢谢啦!喜欢温格点石成金的传奇,喜欢阿森纳。在网络上看到有阿森纳球迷自称“我厂....”笑倒找到论坛...
【嘉宾】asn14:人称阿姨,或奶奶,或14兄,和大家一样,对自己的称谓糊里糊涂。前年8月第一次上中文网,第一次上中文论坛,到2006年12月,只上过这一个中文论坛,12月中又上了另一个中文论坛,不过和球没关系!前天开始上第3个中文论坛。。。。。。
关于主题“离开网络的日子”各位嘉宾有着各自精彩的理解——
【嘉宾】扇子: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和事,当他在的时候你或许并不在意,但如果有一天他突然不见了,你才突然意识到他的重要性,比如说,吉尔伯托•席尔瓦,再比如,互联网。台湾的一场地震没有伤到人,却损坏了深埋在海底的通信光缆,别小看这几根直径不过十厘米的光缆,它们可是内地网络通往欧美网络的必经之路,没有他们,你看不到Youtube,你上不了MSN,你用不了Flickr,你更新不了卡巴斯基……于是有人焦急,有人抱怨,有人烦躁,更多的人则是感到深深的不便。
新闻报道上说,中国人对互联网信息的依赖,远远大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有人评价到: “对于中国人,网络的意义在于自由,这可能是他们为数不多的表达渠道。断网事件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点:需要工具的自由是虚弱的,一旦工具失效,它支起的枷会紧紧地锁在我们身上。”讲的很有道理。那么网络之于我的意义又在于什么呢?
蔡智恒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写道:“网络会产生三种人;第一种人会在 网络上凸显其次要性格;第二种人会在网络上变成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第三种人会在 网上变成他‘不可能’成为的那种人。”我觉得我属于第一二种人的结合体。网上的我更加开朗,更乐于和善于与人交流(大概是因为在网上更容易找到兴趣相投的人的缘故),我很喜欢在这个放大了10%的自己,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网络这个自己如何的得到体现。
又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故事:杰克和露西两个小伙伴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一起玩耍,一天下午他们一起荡完秋千后意犹未尽,便相约明天放学后继续来玩。结果之后的三天,露西都没有守约。小杰克不明白出了什么事情,就亲自跑去露西家。他看到露西一人坐在沙发上,正聚精会神的盯着一个方形的闪闪发光的盒子。就是因为这个盒子,露西放学后才不再跟小伙伴一起玩耍。小杰克直呼这个盒子是个“吃人的怪物”。后来,杰克家也有了这样的一个怪物,他还知道了这个能“吃人”的盒子原来叫做“电视”。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电视最初走进人们的生活时给人产生的影响,而今天的电脑和网络“吃人”的能力丝毫不弱于电视,而且更加的变本加厉。就拿我自己来讲,当我坐在电脑前时,就好像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大把大把的时间扔了进去却不明白得到了什么。我想,如果爱因斯坦在世,大概他老人家也会如此解释相对论:“一个人和电脑在一起呆上一小时,他会感觉像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在火炉子上呆上一分钟,他会感觉比一小时还长。这就是相对论。”
任何上瘾的东西一旦想摆脱依赖都会产生很强烈的戒断症状。这次的台湾地震事件便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会想,现代人与古代人相比,到底谁更幸福?表面看起来答案是我们,因为“天涯若比邻”的情形对于现代人来讲只需要按按手机按钮便可实现。可是,为什么已经实现“天涯若比邻”的现代人却再也写不出这样传神的诗句了呢?
所以,远离网络的日子虽然难受,但并非不可接受。不如趁这个机会,翻开一本久违的纸质书籍,或是走出家门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吧,你会发现,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其实也是挺美好的。
编者按:扇子的思维我一直很佩服,看多了几遍,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个没有完全被中国教育思维固化的孩子。思维很活跃开阔。
【嘉宾】TNT:
上网,计算完时间成本,如果发现支出过重,要想点办法。
第一次接触网络,觉得很方便获得新闻和资料,还有精彩的各种图片。
第二个方便是聊天,现实生活中自己喜欢的话题太窄,不能同意就一个眼见的话题争相发表雷同的意见,加上我又没有幽默睿智的急才,仗着打字慢吞吞,在网络上聊天,倒觉畅快。更方便的是,如果发觉聊天的对象大家不能尽兴,可以另起炉灶,把水壶煲开,等待新的伙伴,所谓志趣相投,在网上总能遇见喜欢的聊友。但是,聊上一年半载,再多的共同话题也会乏味,于是大家回复到常人的状态,见面问好、问近况,呵呵笑笑,各自心照。
人是社会人,有家庭、有友谊,有专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上网的大部分人渴望得到专业知识。网上可以得到的专业资讯太多,高质量的、合适的可不容易得到。这些资讯也不会只出自某几个人的手笔,在网上搜寻好的意念,犹如浪里淘沙。
有幸交流的双方的态度也很紧要,和前辈交流时,很喜欢自居求教者的一句话:“我学会你的思考方式,就闪人的。”交流的双方,抱这样的态度比较自然,也比较有趣。这对所谓的前辈也是一种鼓动,不要认为能说出一些铮铮之言,就可以象中国的歌星一样,凭一首成名曲唱遍神州大地,经年不衰。
远离网络的日子,是本期的话题。讲着网络的种种便利,切入正题时,犹如驾着一辆高速行使的摩托车由平坦的路道进入一个险峻的弯道,有些困难,没有思考的余地.....其实,自己从来就没有认真地想过如何离开网络。
网络进入生活后,再要远离网络是我曾经幻想过的一种生活方式,犹如田园生活一样写意。
身在城市,联通着世界的网络随时等候在身边,常常引诱着你象淘金者的心愿一样,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获得你想要的财富。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上网是一种巨大的安慰,能在网上找到相同想法的一群人更是一种满足。
怀着期待的心情,点开一幅幅的网页,主动寻找着可以令自己心情悸动的内容,不管有没有真正的收获,时间却过得飞快。我以前爱玩电脑游戏,很花时间。有一个好朋友,当时抱着制止我玩物丧志的可能,经常提醒我:“很好玩?真的很好玩吗?”我笑笑,没理他。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警告升级了:“你玩一出游戏通关了,刚好是我学会了一套画图软件的时间。”他是做机械设计的。对比鲜明,无可反驳。
网上冲浪时,我会对时间流失有加倍的困惑,特别是到了思绪纷断,茫然若失的时候,双目空洞,对着和心里的乱麻一样没有头绪的信息,没法抽离。在一个人上网的时候,我的电脑边上会有两本书,一本是《苏轼散文》,文言文,没注解;一本是《野外手册》,驴友宝典。上网冲浪碰到难以自拔的时候,翻翻枯涩的文言文,幸运的话,领会得到其中一段,古远风云人物的思潮犹如一副镇定剂,可以作一时之水中稻草。至于《野外手册》,介绍的是如何在野外求生的方法。里面有诸如:如何在雨天生火、如何在野外获取食盐、如何食用昆虫等等。都是一些动手操作的粗活,上网时间久了,脑海里的念头左冲右撞,如任我行“吸星大法”施展后的不适,看着手册里笨拙的实用型文字和插图,自然就找到了情绪的去处。
我真正离开网络,是在工作最密集或者出差的时候。那段时间,“上网”成了一种偶尔闪过的念头,甜甜的,象外出多时的人思念家乡美食一般。
记得今年年初,我们公司正在准备一个搂盘的销售工作,由于当时市场行情步步看涨,公司作了两个决定,一个是大幅减低推广费,一是随时涨价。减低推广费,意味着原来给广告、样板房的合作单位的推广费用减少了,许多工作从简,由公司内部自己动手完成。于是,从一颗灯泡的位置到一幅霓虹灯的调整,一个垃圾桶的式样到名贵皮沙发的定造,成了我和公司同事获取新的工作经验的机会。
售楼处的网络早就开通,我每次收发完邮件总想上一会网,可刚点开网页马上就没了心思,心里更多地总在琢磨身边的东南西北。这样过了30多天,楼盘顺利开卖以后,终于坐了下来,首先是搜索了大量的最新阿森纳新闻,足足打开了十来个页面,花了十分钟左右看完,大感满足,接着以挑刺的眼光开始看有关切尔西的新闻(我想,切尔西应该感谢我的这种态度。),记者言过其实的乏味和切尔西赛场外尴尬的处境,使之前的阿森纳新闻显得更加感人。那一刻,有小别胜新婚的感觉。
网络,让人的思绪延展,也让人的思想混乱;让人获得美感,也让人审美疲劳。爱上上网,也考验上网的人何时抽离的智慧。
文毕之前,电视新闻正在介绍网络上最近兴起的“拼客”话题,这样的话题,以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希望人的创造力能和人的贪念一样健旺!
后记:在写完上文后,搜索了一下有关的题目,大家几乎都在为上网影响了实际生活而哀叹。这么多人都有不安的情绪,问题发生在哪里呢?我觉得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在和网络带来的欲念做对抗。网络上太容易获得真假难辨的信息,网友之间太容易获得信赖,太快得以积累消极情绪,也太快可以让情绪释放,这些和生活的实际状态有很大的出入。自有人类以来人和大自然的抗衡,人类自己的抗争的真实世界,被网络加以粉饰了,变成类似于游戏的东西。难道真是这样?网络的快速发生和身边事物的缓慢进展两者,谁为真实?谁更有意义?谁更值得信赖?是我们挣扎的诱因。
编者按:TNT是我的同城同行,我敬佩他的思想境界的深度和高度,ORZ。
【嘉宾】asn14:
离开网络的日子 - 一个十分困难的话题,因为目前除了睡觉不需要网络外(10个小时不省人事,有球赛时,就乱了套),工作是网络(4个小时),娱乐离不开网络(至少六个小时,有球赛时可达10小时),其他日常生活(少于4个小时,吃饭等)也常求助于网络!比如小猫被毒蛇咬伤,危在旦夕,立即上网,找到了那个在海布里公园对过的动物急救中心;比如维省实行三级限水令,违者格杀勿论(只要有告发,证据确凿,就会拘捕)!负责浇灌的老爸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上网,查明具体法令。。。
那两位精心炮制,阿姨在此闲聊。
现在如果离开了网络,早上起来,空腹一杯咖啡,然后不用工作,不用上论坛,不用回邮件,不能浏览网络,14个小时怎么过?14的小时怎么过?有何建议?
编者按:阿姨的目前的生活境界是我努力的目标,希望自己三四十年后也可以这么豁达乐观,且活力四射。:lol:
嘉宾过程发言精华:
【嘉宾】扇子:莱曼退役时的TNT叔叔(还是简称TNT叔叔吧)拿《苏轼散文》和《野外手册》作为上网冲浪之余调剂的方法很高明耶,以后我要跟着学习一下。不过估计不会摆文言文,摆两本足球杂志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嘉宾】扇子:其实我觉得网络对于我们这些阿森纳球迷来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持我们与远在千里之外的阿森纳的呼吸频率的一致,尤其是下个赛季,据说国内电视不转播英超了,我可全指望在网上看了。如果没有网络的话,简直是场灾难.
【嘉宾】扇子:倒是很怀念刚看阿森纳的那个赛季,还没有网络,新闻来源也仅仅局限于CCTV5的那几十秒。很多个早上,我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电视看看凌晨阿森纳比赛的结果。现在想来,其实也蛮好的。不像现在,如果半夜有比赛直播又看不到,连觉都睡不好.
【嘉宾】扇子:蔡智恒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写道:“网络会产生三种人;第一种人会在 网络上凸显其次要性格;第二种人会在网络上变成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第三种人会在 网上变成他‘不可能’成为的那种人。”
我觉得我属于第一二种人的结合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到是希望自己偶尔做做第三种人。比如变成穆里尼奥那样的人,虽然很痛恨他,但有时又会觉得他也是个满有意思的人,看看他场边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庆祝动作和脸上千奇百怪的表情吧……
【嘉宾】扇子:不过我也不知道博客会不会坚持写下去,一是时间精力以后可能会不够,二是我总觉得现在很多东西都是回忆以前的比赛,下个赛季再写相同的队伍恐怕就没那么多内容好写了.
【嘉宾】TNT:...TNT叔叔 听起来瞒不错,就是嘿嘿...
扇子说电视是吃人的盒子那件事...许多人可以幸免,却逃不过网络,是不是吃人就不知道咯...
【嘉宾】TNT:没有网络的日子,象以前大停电一样,漆黑一片,来了电了,兴奋一阵,又开始无所事事....就像上了网,看着论坛,没有新帖的那种滋味....
今天还和C调聊起,扇子只是礼拜六才来,很不错的,可以很好地保持新鲜感,接着问能不能和14聊聊,C调说14准备包饺子,没空。呵呵...怎么能让14来聊天而不去包饺子呢?包饺子更重要。
【嘉宾】TNT:还有一些人,不会那么为了上网而多愁善感,比如艺轩他们的电子杂志,繁忙中,他们可能不觉得...
【嘉宾】TNT:看过一个朋友的MSN上又上百个人,他是电台的,经常要和各地不同的人联系,那上百个人中,如果隔太久了,会记不起谁和谁。据他说,他没关于上网的忧心。
【嘉宾】TNT:来论坛后,007的酷哥的形象颇为惹目,还记得他给我的回帖,得意了一阵,嘿嘿....我喜欢邦德的边写长贴,边灌水,所以后来和他一样喜欢上了回帖。
【嘉宾】TNT:网络也有很多好处,可以学到别人的习惯和思考方式,幸运的话,消化了,变成平时自己的另外一面。
【嘉宾】TNT:14姐 网络“天涯若比邻” 的感慨,有时也给可以安于现实环境的人以遐思。
【嘉宾】asn14:离开网络的日子没有多想过,但生存于网络的日子到是体会深深,一年多中文网,即捡回了生疏已久的中国语言,又结交了数位还未见过面的球迷知己,学到了网络之前,可能是几年都无法学到的东西,何乐而不为?何乐而不网!
【嘉宾】asn14:网络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空间,每个人似乎都在博客,都在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前几日跟一个不太会写中文的网络专家(即吃网络这口饭的专业人员,是个中国人)聊天,他说英文博客大多是垃圾,而中文博客许多是精华,因为国人上网者的文化水准相当高!也相信如此,经常为网友的博客赞叹,比如看扇子的博客,还有一位不是球迷的新加坡网友的博客,每次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嘉宾】asn14:还是那句话:网络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嘉宾】asn14:娱乐网络,一是因为有这个条件(自由职业者),而是自己不认真态度的体现,因此格外尊重和敬佩像山沟,马卡,小海,ccc,各斑竹(当然以C调首当其冲!)以及艺轩等杂志编辑部诸位的认真和负责,不过在网络上怎么也认真不起来!
【嘉宾】asn14:(关于球迷母子的故事)资深球迷儿子有一位不懂球的球迷妈妈(即原创的asn14),给一段母亲节自述:......看到这里,我总会想到妈妈以前,曾对我在国内的大姨和三姨因儿女的兴趣,她们自己也成为球迷的事表示不解。那时,我的表姐(大姨的女儿)在澳洲读英语,与国内通话和通信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国内的足球赛事!记得三姨给表姐的信中,也还夹着有关足球的剪报。一次三姨协同儿子专程赴石家庄支持前往比赛的天津队,而在石家庄的大姨和女儿支持与天津队对决的河北队,双方四人很是热闹了一阵!
现在我大姨和三姨对英超,意甲还有西甲什么的,也还都略知一二。当然比起现在我妈妈对英超的了解来说,那就差远了!在我的影响下,妈妈已是地地道道的阿森纳球迷!虽然她似乎还不好意思承认,总是对我很谦虚地说,她真算不上什么球迷,比赛紧张时,就不敢看直播,不像那些真正的球迷,再严酷的赛事,也照看不误等等…...
与《Fever Pitch 》作者的妈妈不同,我很幸运,我和我妈妈谈起阿森纳来,就似乎是完全平等的两个枪迷,当然不会像在论坛上的球迷之间那样,我们之间是绝对没有吵起来的可能的,尽管有时她对我贬低她喜欢的球员十分不以为然,但最终她总是会被我说服,这可能就是因为母爱吧?像上文作者的母亲一样,像我的大姨和三姨一样,对儿女总是多多少少有些盲从!
母亲节,特将此文献给球迷们的母亲,尤其是那些球迷们的球迷母亲!.......
【嘉宾】asn14:(答复扇子关于自己博客将来没有更多话题写的担忧)话题是源源不断的,只是有没有时间精力,你的赛前,赛后帖恐怕会万寿无疆的,但70%的博客和澳大利亚小生意一样,在第二年都会关闭!
我还是觉得现在有许多话题可写,只是有点懒得写了,所以我的博客已基本停业,虽然时时有写的冲动。
嘉宾总结发言
【嘉宾】扇子:跟大家在这里聊了一晚上,很开心,也很受用。有意思的是,今晚大家的一同参与恰好证明了“离开网络的日子”会是多么的可怜。我想我是很难摆脱互联网对我的诱惑了,或许这并不能算是一件坏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关键是如何做到趋利去弊。希望自己和那些像自己一样“沉迷”网络的人,能够更好的自制,既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快捷又能不影响现实的生活,我相信,这样的互联网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啦啦啦~搞得总结很严肃的样子,C调姐说我一严肃了就失去风格了,果然如此。。。暂且这样吧,见笑了)
【嘉宾】TNT:今天聊着聊着有点跑题了,确实,上网冲浪和离开网络的困惑是相互相成的,很难分得清楚。
离开网络是不可能的,网络能给自己带来什麽好处,我想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不过我对网络的期望值总会稍稍打折,那样会自然些。
网络给有心的人以教益,因为每人一个好的意念就会聚成好的行动,对上网的人是很好的补益,象主版海布里之心一样,永远都不缺精华帖子,不缺枪迷的热情,不用担心枪迷无所事事。此起彼伏,我方唱完你登场,大家虽然无法和阿森纳并肩,论坛上枪迷的气氛却如现场看球一样热烈。
每天看到一个个的积极想法形成在大家的一句句话语之中,很多慢慢会变成现实,十分开心。没有网络的日子,会很枯燥,会想念。论坛上潜水的人更可贵,是积极的聆听者,他们也许过着一种隐性网络的日子,也是将来有一天我会选择的方法。谢谢大家!
【嘉宾】asn14:
三人行,四人行,
C调斑竹费精神,
阿姨跑题不应该
TNT扇子倍尽心,
扯到网恋话兴浓,
三人行变多人行!
互动你我——
【网友】拖地:(关于对网络的依赖)呵呵,其实我是那种控制不住自己的人,只要在电脑前面,就免不了要上论坛,甚至在写论文的时候,也是每隔五分钟看一下有没有新的回复。但是我每次放寒假,暑假回家的时候,也都是没网上的,这样的日子,其实也并不是很难过的,甚至我会更喜欢这样不忙不乱的生活……
【主持人】C调:我现在也染上了每隔五分钟看一下论坛回复的习惯,我正在寻找有力的措施让自己正常些。这好比你习惯在早上喝咖啡,但把你放到一个没有咖啡的地方,你也许会过渡没有咖啡的早餐。(呵呵,在说十四呢)可是论坛断了的那几天,好像我还是依然又忙又乱。其实我也分不清楚网络和论坛.
【网友】艺轩:跟我差不多&&看论坛的时候心神不宁,正事一点都别想干,就在论坛上来回的翻帖子。中毒了,上瘾了,拔不出来了……
【网友】拖地:网络真的离不开,就拿我身边的事来说吧,校内消息的公布是在网上,什么时候放假,什么时候开网络端口,都要自己去校园网上查的,公务员考试是在网上报名,招聘会的门票也要在网上申请……这些事情都离不开的……但是如果是论坛的话,只要你不投入感情,没有那么多的朋友,没有那么多的牵挂,也就不用天天上论坛了啊……是上瘾,对论坛的瘾到底该不该戒?真的是觉得应该又舍不得……于是这样过了两年多……一直在痛苦地徘徊。但是网络还是给了我很多乐趣……
【主持人】C调:用“离开”是因为觉得网络有时候又类似另外一个家,我总是模糊“网络”和“枪手论坛”的概念。就如十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依赖网络一样,我只要身体哪一个部位出现不适,第一时间不看医生,而是上网google。
【嘉宾】扇子:我很怀念刚看阿森纳的那个赛季,还没有网络,新闻来源也仅仅局限于CCTV5的那几十秒。很多个早上,我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电视看看凌晨阿森纳比赛的结果。现在想来,其实也蛮好的。不像现在,如果半夜有比赛直播又看不到,连觉都睡不好。
【网友】拖地:我也很怀念在以前学校里,半夜爬起来到楼道里看球的日子,现在如果不是重要的比赛,一般不会起的,总想着反正有下载,但是看起来的味道绝对不一样……中国的球迷没有国外的渊源那么深,很多人迷恋国外的球队,也只是从有转播开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代人喜欢同一球队的会很多……也许这就是传统吧,我们可要注意对后代的培养啊……这也是我们这批人的责任,哈哈……
【网友】拖地:(关于对网络的把握)离不离开网络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论坛?如果觉得值得花时间在这里,当然会来,如果觉得不值得,也不会这样拼命了……见过一个以前在枪坛很积极的朋友,他说,以前很喜欢在论坛里发帖,写帖,但是现在看来很傻,“幸好”觉悟了……
【嘉宾】TNT:还有一些人,不会那么为了上网而多愁善感,比如艺轩他们的电子杂志,繁忙中,他们可能不觉得......看过一个朋友的MSN上又上百个人,他是电台的,经常要和各地不同的人联系,那上百个人中,如果隔太久了,会记不起谁和谁。据他说,他没关于上网的忧心。
【网友】拖地:那是因为他没上论坛的缘故!哈哈!因为msn、qq的聊天记录都是保存给个人看的,不是面对所有人开放,找起来也不那么麻烦……恩,也许我说得太主观,可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网友】拖地:关于论坛杂志,当时小喜研究杂志的时候,我也在研究,可是现在枪坛的杂志已经出了很多期了,尤文的只做了两三本,质量也差了很多,所以我真的很是羡慕啊……说到羡慕,我羡慕这个论坛的太多了,所以没次回到尤文的时候,总是有点恨其不争的想法,给我自己和其他的人很大的困扰……现在觉得,如果没有比较该多好啊
【网友】拖地:突然想起一个论坛上的老人说的话:以前觉得论坛中人的素质特别高,并不是因为那时的人的素质就是高,而是高素质的人才能上网,现在阿猫阿狗都可以上网了,所以就有了吵架骂人的现象,也觉得论坛的人的素质下降了。用来解释英文blog和中文blog的话,也可以吧,现在blog在中国刚刚开始普及,相对于十三亿的人口来说,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接触到,当然blog的质量也高很多……
【主持人】C调:拖地的理解不错,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大凡有主动意愿写博客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具备有:能比较顺畅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人。中国人比较含蓄,如果觉得有一些障碍,就很难去开始。就如我,对于博客上稍微复杂的代码就会放弃研究,如播放器等。
【网友】拖地:哈哈,我刚好相反,以前接触了blogchina的时候,没觉得怎么好玩,后来接触了msn,觉得里面的代码真好玩,总是有惊喜给你,所以才想着布置自己的空间,看着它一点一点变漂亮的感觉真的很好,倒是里面的内容我很忽视,多半是帖点别人的图片敷衍一下而已……
【主持人】C调:我真的不如后辈们啊,前几天有一个年终述职会,述职完毕后回避让大家评点我,要求尽量说建议少说成绩,大家踊跃发言,其中一点就是某人只要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能量无穷,不喜欢的事情就一副蔫茄子样。就好如这个代码什么。。。。。不过有扇子代劳我就可以多做点别的什么。
【嘉宾】TNT:14姐 网络“天涯若比邻” 的感慨,有时也给可以安于现实环境的人以遐思。我见过一个专搞网恋的人,一堆网友,还爱吹牛,他那段时间就象歌唱家一样到处跑场。一年多后,打电话问他怎么样啦,他说他准备移居武汉(老天,他呆过的城市可不少),问他还有没象以前那样疯狂,他说偶尔,我习惯性想在电话里取笑他,以前很爱吹的他不想谈论。嘿嘿......网络对这位朋友的苦乐象一个传呼机,他可以不用在意网络上为信息的爆炸而烦恼,不在意和其他人交心,他只想尽量多恋爱,不过网络似乎也很让他受伤。
【主持人】C调:要说利用网络最高境界,应该属十四莫属。娱乐网络于鼓掌间而乐此不疲,任何事物一旦被依赖,你唯有掌控它才是正道。可这好像又藐视了《物类新语》关于物类能量的描述
【网友】拖地:对于14阿姨的游戏网络,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一直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的,只是不知不觉地就认真起来了,认真地准备这个准备那个,为不好的地方而不满,为论坛上不真诚的友谊而生气,都是很自然地发生了,哎……只能长叹……
【主持人】C调:我也是最近才有所悟道,因为突然在论坛认识了很多朋友,从这些朋友的身上偷学了很多宝贵的品质。例如:十四的豁达人生观,扇子的聪敏,拖地的赤子之心,TNT的宽容,vv的善良孝顺,小海的真诚等等。在论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能从各位身上学到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虽然当版主让我有时觉得累,但我又何必计较太多呢,有得有失嘛。
【主持人】C调:(关于网恋)有些人可能有机会在一起,而且发现在现实中也和在网上一样情投意合,有些人却永远没有在一起的机会,或者即使在一起了,也发现对方和自己原本在网络上的印象完全不同,这就说不准了。这个主要还是取决于这两个人的化学反应,与是否是在网络上认识,还是在现实中认识没有太大关系。不过从网络开始一段感情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心开始……
【网友】拖地:呵呵,现在好象在网络上认识的人结婚的特别多了……
我同学就是大学认识的,现在也快结婚了……那时候他们几乎两三天一张电话卡,我看着都心疼……好象大家都同意在网上认识的更容易交心……三沟做访谈的时候也说,网络上没有现实中各种利益关系,所得到的友谊反而更纯粹!
【嘉宾】扇子:关于网恋,我觉得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不管是现实中的还是网络中的,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太勉强,其实有时候想要的东西未必是真正需要的。
【嘉宾】TNT:我见过一个专搞网恋的人,一堆网友,还爱吹牛,他那段时间就象歌唱家一样到处跑场。一年多后,打电话问他怎么样啦,他说他准备移居武汉(老天,他呆过的城市可不少),问他还有没象以前那样疯狂,他说偶尔,我习惯性想在电话里取笑他,以前很爱吹的他不想谈论。嘿嘿...
网络对这位朋友的苦乐象一个传呼机,他可以不用在意网络上为信息的爆炸而烦恼,不在意和其他人交心,他只想尽量多恋爱,不过网络似乎也很让他受伤。
【嘉宾】TNT:赞成网恋,不过先见个面好些,不要搞黑灯瞎火的网恋。
【嘉宾】asn14:网恋?相信网恋!因为相信文若其人,有些人天天见面,也不如网上一席谈能了解对方,当然能否恋,很重要一个方面是要看对不对眼,外表也很重要,这恐怕是网络的一大弊,TNT正解,不能黑灯瞎火。
[ 本帖最后由 C调 于
23:23 编辑 ]
积分81313&枪手币551103 枪手币&存款0 枪手币&阅读权限99&性别女&注册时间&
帖子1508&精华&威望7358 点&评论分100 / 100&来自汕头&
& && && && && && & & && && && && && &铿锵三人行【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熵与好奇心
主持:Lanesra&&嘉宾:TNT,asn14,henry_arsenal,xiaoshy1987
【主持人】Lanesra: 本周的主题《熵与好奇心》是原创地带的斑竹C调在看到论坛上的一篇名为《熵值决定胜利论》的文章后产生的灵感。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技术含量,直接导致一般人看不懂。故推荐这期讨论话题,希望通过大家的集体智慧,胡侃“熵与好奇心”。
熵(entropy),作为一个来源于热力学的名词,广用于物理学和化学,延用于生物学和信息学,如今已经发展的企业管理理论、语言文字等等范畴。虽说本身是个抽象名词,但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了解它,应用它。且看我们论坛上的各位才子才女们对于这个话题有着怎样的理解。& &
下面有请今天的嘉宾入场~
【嘉宾】TNT:关于熵的胡诌
科学家说,生命个体的存在就是对负熵争夺的过程,从自然界、甚至是从其他人身上。假设自然界能提供的负熵无穷大,那么生命将生生不息,而现实是大气层包裹着的地球里的生命正在不断使熵变大,所以科学家要探索人在火星居住的可能性。
中国古老的气功和印度的瑜珈术,重视纠正人的不良生存方式,使人的机体发挥最好的新陈代谢功能,也是为了加强人对环境中负熵的吸收。人对自身的保养和健康容易认识,只要一生病就知道要害的所在,再倔强的人在疾病面前只有低头认输。而人所处的环境,能够有时时惦记、爱护的人却很少,最近电视里正在播人民代表到北京开会时带来的提案,来自兰州的代表的提案是关于城市空气的治理,据说只能在兰州最高的山峰上才能见到一圈清澈的大气,从山上望落兰州,百里阴霾,水墨画一样层层迭迭,越低越浓。
人是一个小小个体,要大家齐心协力做正确的事太难。通过人大会获得政府支持立法是晚来的措施,而要杜绝家家户户里的那根伸向屋外的煤炉废气管,不知道那一年才能成事?
不由想到另一个问题,面对这样的难度,有什麽快速有效的措施呢?我不怀疑现在一方父母官治理好地方城市的诚意,可是父母官的杂事太多,文山会海不说,钻营人际关系也是大家需要忙碌的事情,加上中国的经济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鲜事,难保不分神关注。老百姓靠煤炉取暖、吃饭,关注的更不会是大气的安危。领导之于群众,群众之于群众,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正如容器里的那些分子、粒子,把这件事的解决诉诸于大家观念上的更新,达致划一的行动,从以往的现实来看,首先要解决信息的有效传播。
人获得很多的信息,能够使用的才是有用的。信息的传播从信息源开始,信息经过处理后,信息会损失,我们老百姓对于上头的信息本来就有依赖的习惯,接纳之后又喜欢做一些曲解、嘲弄甚至抵制的游戏,谓之老百姓的诙谐。大气是一个科学问题,还引用政府关怀百姓的高姿态去宣传,会适得其反,应该把这个问题交给科学工作者去做、去宣传,比如象以前宣传计划生育那样无孔不入地宣传,也象佛教里的和尚上门化缘一样,给凡人和佛结缘的机会,让凡人获取正面信息,自发的去喜爱。而政府应该组织搞煤炉的替代品的试验,限期完成,公开由老百姓监督。
【主持人】Lanesra:TNT从人类对负熵的追求中联系到了另一个问题:政府出面治理大气问题是否合理?看起来似乎熵真的可以用来解释一切?
编者按:TNT关于大气治理问题上的提议,不知道政府是否想过,可行性难度真的很高吗?还是父母官的杂事太多,包括钻营人际关系。如果不是,暂且不论贪污受贿这样的顽疾,至少在很多国民文明建设方面也是可以采用这些建议的,例如: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这些小事。
似乎是纸上谈兵,不过大禹治水的典故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那种氛围难道是老百姓虚构出来的。在我们为享用当今的科学盛宴而雀跃时,古人朴素的世界观可能和科学更加接近。
好奇心作祟,生活充满幻觉;当好奇心还原,生活有更多的动力。
一,短暂的好奇心
好奇心引发的事件,最新的是刚才几个同事在午饭的时候,议论年终公司会有怎么样的奖金方案?据说老板将打破原来的方法,把公司业务骨干的部分奖金进行再投资,投资的企业就是本公司,明年年底有红利分。从别人嘴里听来的,好奇心持续了吞下两口菜的时间,开始为老板的苦费心机而摇头,这明明是变相的保证金,为骨干员工半途离职制造一个障碍。职位保证金这样不合法的东西,把它放在奖金上,难道就合法了?
关乎切身利益的那种未知的牵挂,好奇心吗?这样的好奇心当然上不了文章案头,不值得以“好奇心”来议论。好奇心于一个有志探索未知世界的人来说,是一股动力,而事实上,人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的劳碌奔波,心湖中那朵美丽的,叫作好奇心的红莲花,已经被这样的生活琐事所动摇,变成一个个无意识、被动的杂碎念头。
二,资讯带动
按时间往前搜索,另一次关于好奇心的感受,是在星期天。那天,电台节目正播着关于美容的栏目,主持人和美容顾问快速地聊着。其中有一节,是关于人的皮肤油脂分泌的问题,其中的经验是,如果你要刻意地采用洗脸或者吸油纸的方法去除油脂,结果效果适得其反,因为人的皮肤会自己调节油脂,皮肤里的油脂就象人身体的一部分,犹如手脚一样,你拼命去除,它冒得更多。这样的信息使我想起了那些身边带着化妆包,时时补妆的女同胞们,她们对自己容颜的那种紧张有时看起来确实有些神经质(抱歉一个)。
电台节目继续进行着,美容顾问说:“在青年期,由于体内激素的强烈分泌,人的皮肤油脂的分泌达到顶峰,这个时期的养护,对人以后的皮肤质量相当关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皮肤油脂下降,皮肤表现光洁、成熟。回想起以前,为了自己十八岁的青春痘而羡慕壮年人士的光洁皮肤的那种执着念头,甚至还向一个个的前辈们当面打听,看他们有什么秘诀?除了什么硫磺皂洗脸、喝凉茶之外,有人说顺其自然就好,有些前辈干脆眯起神秘的眼神:“小伙子,找个女朋友吧。”
追述更早以前引发好奇心的最深刻回忆,拿得出来公开说说的,就是关于那个前辈关于青春痘的那个神秘眼神...激素和油脂分泌的关系,可以解析精力和好奇心是最佳拍档,彼此促进。(论坛上那些爱熬夜的家伙,他们的好奇心难道是最强的?)
编者按:TNT胡侃起来真是上天入地啊~啊~
第三,纯粹的好奇
继续往前追想,另一次关于好奇心的描述,来自童话大王郑渊洁。电视上,他在说人不需要太多的书本知识,那样对好奇心和创造力有损害。他拿佩戴在他胸前的小麦克风举了个例子,说我们现在知道麦克风的原理是怎么回事?小朋友不知道,他们可能会想,这小管子里面可能有个小人,会说话、会唱歌,累了就不出声,小人也要睡觉...这样的好奇心,象长江源头唐古拉山脉的冰川一样,是启动滚滚长江的涓涓细流。
胡诌了半天,得出呵护好奇心三法:1,别让自己的神经最敏感的部分为生活琐事过分刺激。2,吸收有益的资讯。3,定期清除无用的废料,让自己的心脑空灵。
【主持人】Lanesra:很喜欢TNT关于好奇心的这一段,最后给出的关于呵护自己好奇心的建议也很中肯。我倒是觉得最能体现我自己好奇心的地方是google,只要上网,就一定会在google搜索栏里留下点什么。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自己知道的又太有限了。
ps 我很喜欢郑渊洁,不仅仅是他的童话还有他这个人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嘉宾】henry_arsenal:TNT,保持一颗好奇心还能延年益寿。
编者按:TNT呵护好奇心三法,用初号字体打印出来,贴在天花板上,睡前念念有词…..
【嘉宾】TNT:足球是冒险的游戏,有人企图把足球场上的运转变成精密的机器,结果变成一个大家不愿看到的局面,连一些他们的铁杆球迷在内。人的好奇心,关注的是一些普通元素的意外转化。熵的解释触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层面,这样的情形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也可能是我们喜欢阿森纳令人喜欢的原因,不断的打破自身平衡,去达到冒险的成功。
【嘉宾】asn14:谈到足球和熵,我还是要提和谐两字,在海布里的北看台有一条横幅:VICTORY THROUGH HARMONY - 和谐取胜!
和谐一词泛滥,但这个横幅,却真正让人感受到了和谐一词中的经典!想起了这个句子的拉丁原文:Victoria Concordia Crescit,在2001/02年之间的53年中,这句拉丁语,始终嵌镶在阿森纳的队徽中。觉得这应该就是海布里精神,和谐制胜的团队精神,应该是很科学的?
【嘉宾】TNT:弗格森就不会喜欢这句话,他认为赛后喝一杯才叫和谐。
【嘉宾】henry_arsenal:阿姨,highbury的VICTORY THROUGH HARMONY 条幅是不是有2层意思:1、应该理解为”平静的取得胜利、攻下堡垒”,因为当时枪手无往不胜,所以变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当然这里的HARMONY当作也有”全队协调、团结、齐心协力“的精神含义。
【嘉宾】asn14:物理中,最喜欢动力学,最讨厌热力学,没想到现代社会,热力学居然用来解释一切。对墒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比较感兴趣,据说:“现代自然科学把地球能源消耗用“熵值”来衡量,高能耗为高熵社会,低能耗为低熵社会” 所以环保,绿色,人权统统出来呼吁人们尽量减少能量消耗。
还对和谐的低熵社会有进一步的解释:“在低熵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在感恩思想的指导下善待万物,自觉抑制生物学的自然贪欲本能,改变追求财富的最大社会陋习,还原人类生产的生物学本性,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追求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坚持“小即美”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熵流积聚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不仅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在自然环境间人与世界万物间的关系也是和谐的。”
只记得序和熵是相反地描述状态的量,因而高序社会,就比较低熵-和谐,比方法制严明的社会,社会秩序较好,熵值低,因而比较和谐,中国社会目前法制不健全,社会秩序混乱,因此和谐社会成了口号,不敢说西方国家就比较和谐,因为似乎有些“外国的月亮圆”的嫌疑?我选绿色字体,因为觉得比较低熵,比较和谐。
【主持人】Lanesra:中国社会秩序混乱,是不是因为人口基数大,能量携带太多,熵值太高的缘故?如此看起来中国的领导人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建立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理想,中国古代不就有“天下大同”的说法吗?
【嘉宾】asn14:中国古代人很聪明,大禹治水,就知道疏,而不是堵,减小势能,增大熵值,减小危险,不是逆潮流,而是顺潮流。
【嘉宾】henry_arsenal:熵其实&人类生存环境最能联系在一起。树木的不停砍伐,能源的不断耗散,人口的持续增加,都加快了”熵增“这一过程。有迹象表明,人类的思想正朝一个抽象、复杂、浪费的路口发展。而这一切所涉及到的收集、采集信息都是要消耗能量的,人多真不是什么好事(除了力量大之外)。
【嘉宾】asn14:在任何封闭体系中,熵将趋向于增大。这是热力学的要点,所以在一个封闭体系里,一切都趋于混乱,都趋于能量减少的状态,要维持一个和谐社会,需要有严明的法制,需要用高度的自觉,这都是需要能量的,反之,当一个社会任其自由发展的话,就会趋于混乱,比较喜欢动力学,所以用势能来解释,自己比较清楚,一句话就是:水往低处流,为什么?因为降低势能,因而趋于无序,因而熵值增加...对抗这种势能是要花力气(能量)的!所以建立起一个和谐社会,不容易!
增高熵值,避免危险,也可以用动力学来解释,熵值增高,势能降低,还是以水往低处流举例,在高处的水,可以发电,因为势能 to 动能 to 电能,但高出的水也可以成灾,因为势能太高,于是河水速涨时,为了避免水灾对人们的危害,就要引流,就要疏导,就要降低势能,增加熵值,就可避免危险...
我喜欢动力学,因为动力学也可以解释一切,可能也可以来解释和谐社会,嘻嘻,而且还比较直观简单,没有那么多讨厌的公式,数学,统计…..F=ma就够了!
【嘉宾】henry_arsenal: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从熵的角度分析:人往高处走——说明人向升天(死亡)的方向迈进。水往低处流——由于势能的降低到最终消失,活水变成死水。所以两者都是同一个结论——不可避免的死亡。
【嘉宾】xiaoshy1987:从大的时间尺度讲,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化还是不自觉的。当有外力推动时,人类反而很不适应。所以耶稣被钉死,布鲁诺被烧死。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进步体系是完全封闭的,这也决定了不管人类有多自觉,他所遵守的也是符合他知识的自觉。比如自觉的把通奸妇女绑上石头扔到海里去。
人是有能力避免死亡的。死亡的物质基础是自由基对基因复制的不断破坏,以及新陈代谢系统因为这种破坏的工作效率下降。虽然从理论上讲人还是死了的好,因为对整个环境-社会系统起到了增熵的作用,防止负熵由环境向社会的单向流动最终导致体系的失败。
【嘉宾】asn14:开始只想讨论水往低处流,因为比较客观,人往高处走,就比较复杂了,应该是先走向有序,走向自觉,走向知天命?走向成熟?肯定是高序低熵,然后再走向无序,变成老顽童,变成老小孩,然后彻底无序,变成土......
在这个过程中,是不能用封闭体系来解释的,好像也可以用动力学的能量守恒来解释,想一想再答复,没吃早饭呢,热能不够?
编者按:AY的即兴幽默总是让人轻松愉快!
【嘉宾】TNT: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形象的比喻。人往高处走的提法暗示着个人的过份发展,就如以前兵家的一句残酷格言,一将功成万骨枯。当然,理解成那么多的生命的消亡,只是有机物回归大自然也可以,那么,那个所谓的一将功成的轰动也是了了而已。人往高处走的提法放在社会理解有一个概念,放在历史上可能有另外的提法。
【嘉宾】henry_arsenal:我的人生志向之一就是乱读书,所以谈到熵,自然不能不读托马斯。品钦的小说《熵》。如果还有时间,倒是可以读他的长篇巨作《V》。所以通过读书体会来说说我的一些浅显看法:
【读】Thomas Pynchon的熵 (etropy)
时间定格在二战以后1957年2月初的一天,画面被投放到美国华盛顿的一幢公寓楼里。三楼正开着一个盛大狂欢派对,人物花名册上有“天使公爵”四人乐队成员,政府工作女孩,乔治-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女生,还有闯进来寻欢的海军兵士。消费清单上列着搀有杂质的印度大麻,满瓶的劣等威士忌,柠谩镣冰块,当然还有耳边传来开到最大音量的“基辅英雄之门”。(你想到了什么?垮掉的一代~)看着派对濒于完全的混乱,房间主人马利根决定做点事情来改变这一状况,最后通过努力让派对在最后的昏睡中归于平静。
四楼住着卡里斯托、一个混血女孩奥芭德,还有一只被捧在手里的病怏怏的小鸟,这是一个封闭隔绝的温室。奥芭德不停地去看已经连续3天水银停留在华氏37度(摄氏2.8度)同一位置的温度计,卡里斯托则用自己的体温向小鸟传递着热量,期待它能好转起来。沉浸在往事中的卡里斯托后来头疼生病了,小鸟在楼下传来的阵阵杂音声中慢慢冷却,走向死亡,奥芭德在意识到恒温37度这个劫数后拉开窗帘,挥拳砸碎了玻璃窗。。。。。。
当小说内部怀着如此抽象主题的身孕之后,它的人物、故事、情节就显得单调无趣,成为侍奉抽象主题的奴仆。这并不能说明小说家的好坏优劣,而要看他想要表达什么。作为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托马斯。品钦的小说一向以逻辑线条紊乱、难以读懂著称,要不是为了获得一点“熵”,我恐怕不敢接近。在怀揣“熵”的一些皮毛之后回头重读《熵》,就当一次活学活用吧。
孤立与开放。作为物理学上物质失序单位的“熵”,要符合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最大前提条是处于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内。
卡里斯通花费7年,苦心营造的这片温室丛林在“熵增定律的社会实验场”评比中当属优秀,更何况还有混血女孩奥芭德带来的“艺术和谐”之美。孤立系统条件已经俱备,卡里斯托的体温传递给小鸟就像在一个固有的房间里挪动了一下家具而已,但改变不了小鸟归于死亡的命运,甚至包括他自己(因为他后来也发起头疼来)。
三楼的疯狂派对虽然混乱,但它是一个安装了渗漏设备的开放的系统——人和事物可以吞纳、交流、涉取,可以将内部交换产生的熵通过向环境释放热量的方式转移,熵增和熵减的过程同时交错发生。但为什么最后房间主人要努力让派对平静下来呢?因为派对增加的熵增远远大于减少的熵,继续下去只会导致最后的恶性混乱。
奥芭德最后的挥拳一击,砸碎了玻璃,打破了封闭的系统。生命要摆脱死亡,唯一的办法就是冲破禁闭。
另外,我觉得导致“小鸟”(小说中的小鸟是一个象征代表物)死亡的原因除了系统内部“熵”的增加,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品钦最后是这样描写——“楼下传来种种声音,一个女孩的尖叫,椅子撞翻了,玻杯掉在地上了。。。刺穿了这片隐秘和静止的时空。。。小鸟在轻轻颤抖,肌肉收缩......&楼下派对的干扰是以一种类似于“信息子”的形式向这个孤立隔绝的世界发起一轮轮冲击的,直至最后的内力、外力合璧将小鸟的世界彻底冲跨。
熵与序。孤立系统的“熵增定律”实际上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变过程。
什么是序?可以把“序”理解为“熵”的反面,也就是在熵前面加一个负号(负熵)。 “序”还可以看作是生命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高度集成精华化的食物(不是脑白金),所以人等一切有机体是“以负熵为生”。
坐落在社会这个金字塔最顶端的人是“序”消耗量最大的群体,人类所需要的序,可以通过一根吸管汲取自金字塔的底端——动物和植物的庞大世界(尤其是植物)。序的生产是以其他地方的熵增为代价。卡里斯托和小鸟处在一个狭小的孤立世界里默默生产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序”的时候,却无法以其他地方的熵增来维持自身的“负熵”,那么何以生存下去呢?
熵与态度。品钦对两个房间主人最后的指令是——马利根去平息派对的混乱,奥芭德挥拳打破玻璃窗。在一个熵增不可避免,有序趋于无序的世界中,人类最后的结局或许真的是只剩下“热寂”(hot-death),就像最近在读的现代荷兰诗选中瓦尔蒙特的这首《您好吗?》一样:
  时间算不了什么,一个人更算不了什么
  最坚硬的冰可以融化,像花岗岩的绝壁也渐渐碎裂
  对我们状况的理解日益改善
  唯一耐久的东西就是:混乱
但我们唯一还能够去做的是减缓它的行进速度,“不作为”的态度是不会被认可的,所以努力去做一个“负熵的英雄”,而坚决不做一个“增熵的英雄“。
ps:看了C调的第一篇,我都不知道”增熵“居然能避险,所以一直认为不能作一个”增熵的英雄“。
【嘉宾】TNT:读过HA的贴,在封闭的系统里,熵的积累将导致死亡,只有打开封闭,才迎来新生,比喻得很贴切,这可能是以人的个体需要来描述。
熵是新近吸收的新概念,象14说的一样,先就联想到环境了,把地球看作一个封闭的环境,我们的后代只能往火星上移民了,而现在科学家做的在火星生活的环境实验也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有植物、河流等和地球上相同的东西。据说实验在一片沙漠中进行,最后失败,因为空间里的氧气最后下降了。
【嘉宾】henry_arsenal:想起最近搜到的一个资料,关于如何发现宇宙中有生命的星球——看这个星球吸收的能量&辐射的能量(有点忘了)的差值,如果长期是吸收大于辐射,那么说明极有可能有生命体存在。因为如果该星球有生命的话,那么生命必然消耗能量,使熵增加(就如植物)。
【嘉宾】xiaoshy1987:有点难。人类想在太阳系内找到一个小行星就要最大功率的望远镜仔细搜查。如果想要了解数十光年之外的一颗行星的热辐射,岂不是太难于上青天了。而且,吸收的多,辐射的少,有可能是因为这个星球的背后有一黑洞等等彻底减熵的怪物存在。
【嘉宾】henry_arsenal:呵呵,这个我就彻底不懂了。这里通过吸收&辐射的差值来判断生命体的存在与否,这个差值当然要比较的显著才行,而不是均值。
【嘉宾】xiaoshy1987:[u]对于熵的怀疑
科学家说,在任何封闭体系中,熵将趋向于增大。俺从小没有科学细胞,所以呢,科学家的一番话,让我的大脑这个理论上的非封闭系统的熵,呈几何级数爆炸。昏昏沉沉。TNT曰:此时,胡言乱语是一个办法。不知道TNT为什么拿这样一个具有冲击力的名字作为ID,我想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好奇心的体现。按照天命观,人只要做他应该做的,说他应该说的,就已经够了。如果硬要联系到熵的问题上,就是说:上帝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有序性越高越好,而每个人大脑中的熵,也是越低越好。
【嘉宾】henry_arsenal:大脑的有序程度增加,似乎(我的语气不太肯定)就意味着意识的高度有序?说道意识的有序,这是不是比生命本身更高层次的有序呢?
【嘉宾】xiaoshy1987:从理论上讲,大脑的有序性增加,也只是脑电波的稳定变化,脑内化学反应的趋向平衡,还没有脱离物质的限制。暂时还没有超越生命的有序结构被发现。
【主持人】Lanesra:如果把视角放大一些,宇宙本身是不是可以看作一个更大的有序结构呢?or宇宙是混沌无序的,那为何星辰的运转有着如此的规律?
【嘉宾】xiaoshy1987:我个人观点是认为宇宙是无序的。星辰的运行仅仅是符合相对论这一物理定律而已,但星辰的分布,在以数亿光年为坐标的单位上,还是没有规律的混沌阶段。
可是我们伟大的达尔文推导出的进化论说:生命越高级,生命的结构就越复杂。简单如病毒者,全身上下只有蛋白帧了酸,被人类称为异类。复杂如人类者,全身上下数千亿个细胞,每天死掉的细胞,就以数十亿计。
而环境-社会系统的复杂程度也是不断增加,很久很久以前(汗,讲故事的语气),当世界上的社会型动物只有蚂蚁蜜蜂的时候,环境和这些小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到后来灵长类动物出现,伟大的人类统治了世界,整个环境-社会系统被无限放大,而且无限复杂化,甚至于扩大到了宇宙-社会系统。
作为物质存在的最高形式的生命,也无非是生命活动不断增熵的结果。薛定谔他老人家以一个物理学家的身份,对生物学侃侃而谈。其实他不想也不愿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生命何必要背叛上帝的初衷去实现上帝100亿年前就定下规矩,井然有序的宇宙的变革呢?这种显然的目的性让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
按照鄙人的想法,生命和地球是一个整体。如果把地球和生命视为一体的话,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虽然完成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工程,也往太阳系发射了数不清的飞行器。但是太阳系内部的熵值,发生的改变却可以忽略不计。即使人类的伟大活动能够移山填海,只要他们不离开可怜的地球,一日太阳爆发为红巨星,把地球吞噬进去,人类的存在和人类的历史,就和从未发生过一样了。
也就是说,生命除非改造宇宙环境,或者地球——生命体系获得自保能力,否则生命的存在,对熵增加的贡献,也仅仅是一个谎言而已——这谎言是下一代生命对着孩子说:在我们之前有高等智能生物存在过。
最大的可能,是生命终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化为非物质灵体,不再受物理规律(当然包括热力学定律)的束缚,达到时间上的永恒。或者穿梭于宇宙膨胀和收缩的两个极限之间,体验着孤独的快乐。
【嘉宾】TNT:象1987联想到的一样,我也想到了古生物。熵的一个实验是检验在一个容器里的粒子,互相的作用力,不由想到了海蜇这种古生物(本来想请教一下小海的)。减少熵的产生,至今存活的古生物的生存方式我们应该有借鉴的地方。一边减慢熵的积累,一边探索新的封闭系统,似乎这是人类生存的前景。
【嘉宾】xiaoshy1987:最后还是不太现实吧,人类毕竟也是社会动物。要人类像古生物一样活着,偏困难了点吧~不过还是很欣赏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很富于自然主义色彩的说。
【嘉宾】henry_arsenal:人死对环境-社会系统起到了增熵的作用?应该是减熵才是。坐落在社会这个金字塔最顶端的人是“序”消耗量最大的群体,人类所需要的序,可以通过一根吸管汲取自金字塔的底端——动物和植物的庞大世界(尤其是植物)。序的生产是以其他地方的熵增为代价。所以人生存才导致熵的增加,而不是人的死亡。
【嘉宾】xiaoshy1987:人死之后,身上这几十KG物质化为无数微生物,你说是有序性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嘉宾】henry_arsenal:呵呵,我回答的白痴一点吧:
1、人死了,动物可以当之为美餐,不用再去吃对生产大量”序“贡献最大的植物群落。
2、你只想到人死后。那我问问,有没有考虑过人活着是在消耗”序“还是在生产”序“?答案当然是从始至终都在消耗着”序“。这里牵扯到一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问题:植物动物疯长的原始文明&人口剧增资源耗散的现代文明,都不是一个关于”人于自然“的美妙平衡。
【嘉宾】xiaoshy1987:我确实要反思一下,刚才只考虑到单个人体和单个动物体没什么区别,忘了人类的成长过程和动物的成长过程相去甚远。人类的死亡是给整个系统省去了一部分无序性的增加。
【嘉宾】henry_arsenal:很久很久以前……(有点像讲故事)。比如石器文明时期。现代则是机器文明时期。远古时代(或者说古代算了)植物&动物生产的”序“大大高于人类消耗的”序“,这同样不是件好事。
【嘉宾】xiaoshy1987:那么没有人类之前呢?那时候“序”的产生和消灭,是怎样的状态,是好事还是坏事?
【嘉宾】henry_arsenal:看完C调的第一篇帖子,我有了结论——激发地球这个生命循环系统的初始状态必为有序。所以这个有序是大大的好事啊,否则我们可能还停留在单细胞状态,不能看球,更不能上枪手论坛了.
【嘉宾】asn14:前两天温格引进天才的笑话,引入胚胎。
【嘉宾】xiaoshy1987:不好说啊~当生命最初是一块小蛋白质的时候~地球可是火山林立,紫外辐射极强,氧气为0的状态。我反而觉得那时候地球是无序的。经过生命的改良,地球才逐渐有序起来。
【嘉宾】henry_arsenal:对,生命的改良让地球有了最初的有序。
【嘉宾】TNT:人是要快乐的生活,简朴的生活观念可以提倡。另外,有人总结说,求偶是人类传宗接代的潜意识体现,而现在好多城市人不准备结婚生子,难道这样的潜意识也是被环境所改造?为了减少熵的增加,难道是人适应未来环境的一种调节?人之于动物,进化就是快?
【嘉宾】xiaoshy1987:再多人当丁克,人类数量还是要增加的。因为经济学家说了,需求产生供给,人越多,需求就越多,经济就越发展,人们生活就越富足。这个道理指引人们大幅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让环境-社会系统的熵大幅增加。大家虽然有反思,却也拿这个规律无可奈何。
【嘉宾】henry_arsenal:关于情熵,百度的解释:
“熵(entropy)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状态函数。简单地说,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定量量度。低熵对应于混乱度低,高熵对应于混乱度高。在孤立系统中所进行的自然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即熵增加原理。
借用自然科学上熵的概念,我们不妨把熵用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上。情熵(Emotion Entropy,简称EE,注意,不是情商Emotion Quotient,简称EQ——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即是度量感情混乱度的量度。高情熵表示感情的混乱度高,即感情趋向不稳定;反之,低情熵则表示感情的稳定度高。根据自然规律,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状态下,情熵必然朝向增大的方向发展。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情熵:日久生厌和婚姻之痒。新婚燕尔,当然是甜甜蜜蜜,如胶似漆,他们都庆幸自己找到了最合适的爱人,他们对牵手走完人生长路充满了信心。然而,日子一久,新婚时的新稀镣兴奋的感觉消失,他们开始发现对方原来有不少缺点.男人说女人唠叨,女人说男人懒惰;男人说女人对婆婆不够好,女人说男人狐朋狗友太多……然后,有了孩子,女人为了忙活孩子,形象也不顾了,身材也发福了,上进心也没有了,黄脸婆的形象也就成型了.而男人,家庭的社会的事业的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回到家里,还在耷拉个长脸,皱着个眉头,没有一点的温情,更不复有结婚初期的潇洒和意气。两人开始互不顺眼,开始吵架,开始发现自己当初瞎了眼,找错了人……情熵自自然然地增加,爱情自自然然地蜕化,婚姻之痒自自然然地到来,家庭自自然然地面临着危机…… ”
所以离婚——就是情熵增大到一定程度最终爆发的表示。
【嘉宾】xiaoshy1987:科学家们真能搞,不得不服。
【主持人】Lansare:有意思!但也有不少不离婚凑合着过的,是不是在这过程中孩子也起到了减熵的作用。
【嘉宾】henry_arsenal:是啊。原来新词就是这样源源不断的产生的。看来自然科学的进步,必然带动人文科学变得更丰富。要不怎么说物理学是最伟大的学科,连哲学都要以其为根基建立大厦。
Ps:佩服扇子的思考。这我开始倒没往里想。孩子在婚姻中却是有减低情熵的效果,就像婚姻大火即将燃烧之际的灭火器。在婚姻这个系统里面,孩子就像地球这个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提供婚姻所需要的新鲜氧气。谈到足球,不也是如此——arsenal也给我们日趋平淡无味的life带来氧气,让我们更畅快的呼吸。
【嘉宾】xiaoshy1987:嘿嘿 ,O2做球衣赞助的时候 我们可是“氧气队”
【嘉宾】henry_arsenal:呵呵,arsenal曾经是足球里最大的氧气包。现在则变成足球圈里的头等舱。
【嘉宾】asn14:而物理学中,力学最伟大,牛顿最经典!
【嘉宾】xiaoshy1987:还是数学最牛B吧~理论物理学到后来基本变成了纯数学运算~
【嘉宾】henry_arsenal:讨论到了结束的时候,觉得熵真的无所不在。难怪有本书称作: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我好奇,但往往不求甚解,这次也一样。趋于话题的有趣加上懂得不多,所以聊起来海阔天空,熵应用的领域很多,但基本属于投石问路。但老实说,脑子对熵还是比较混沌,对C调开篇帖子中的“增熵”不敢苟同。或许是自身理解的片面性,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导致了思维的偏差。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了解熵,关注这个新兴而有趣的词汇。
编者按:C调的开篇帖中关于“增熵”的理解似乎有混淆视听的嫌疑,所以就不整理出来了。
【嘉宾】TNT:不好意思,一家人整装待发要去玩。他们不明白我在干吗,很想聊情熵的话题,就当是发言总结。生命力的缺失是情熵的诱因之一,比如以前工作时,尽管工作环境比较安逸,还是以体力劳累后的工作成果为快乐,现在则尽量借用好的办法节省体力。这样的结果是人自己需要重新适应自己的转变,如果运气还好,环境宽容你进行这些转变,那就没有危机,相反自己的情熵就会出现大量的积累。
感情也是如此。各人的生活态度差异太大,年轻的时候会由于注意力的分散而得到疏导。有了经历后,人开始局限自己,来让自己活得更轻松,这时就会显现分歧,爱人之间会出现日久生厌的局面。要维护大家的好印象,回顾甜蜜的日子是一个方法,让彼此相对独立是一个方法,更好的方法可能是打破自己封闭的空间,把对方当为新鲜的外界去疏导自己的正熵,把对方的正熵化为自己的负熵。
对于熵的寄望,哪怕是空欢喜一场,也很有趣。很开心能在熬夜看球后的大清早仍然有大家相伴聊天,一点不觉得疲劳!
【嘉宾】xiaoshy1987:在网络世界上的熵~大家可能没有讨论到~
熵是个很奇怪的字,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我大概是10岁的样子,反正第一感觉就是想抽丫的。好奇心又告诉我,你应该去抽发明这个字的中国人,如果你知道是谁的话。整个世界都在讨论熵,似乎什么都和它有关系。当一个话题成为时尚,它也就不再深刻。警戒之。
【主持人】Lanesra:谢谢HA的参与,也希望HA今后能够继续以嘉宾的身份参与“铿锵三人行”。谢谢TNT的精彩发言,祝今天玩的愉快!谢谢阿姨关于熵与和谐社会的思考,给人不小的启发!谢谢xiaoshy1987的专业论述,看得出,你跟HA很享受彼此间思想的碰撞,这也实现了我们这个节目的初衷。本期“铿锵三人行”到这里直播部分基本结束,意犹未尽者可以在后面跟贴发表您的高论。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来访和发言。
编者按:好热闹啊,果然都是智商情商都很高的能人。智商高是因为这个我自己都认为很损的话题,还被大家聊得这么有板有眼;
情商高是我不得不佩服主持人和嘉宾的.......(这里省略500字),ORZ
ps:整理这期铿锵集,跨了整整一个春节,结果在重装系统时,一个失足,将原来整理的部分丢失了。
& && & 今天下午再接再厉,终于完成这项壮举!
& && &增熵避险,还是减熵和谐,依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待有心之士解答…….
[ 本帖最后由 C调 于
17:28 编辑 ]
莫愁女前留个影,
江山秀美人风流。
帖子5497&精华&威望48558 点&评论分100 / 100&来自laputa&
& && && && && && && && && & 铿锵三人行【4】
& && && && && && && &&&——枪手Arsenal带给你什么?枪迷之间有共性的东西吗?主持:henry_arsenal&&嘉宾:邦德, 阿pan,C调
主持人:有一些人喜欢同一种音乐,那是因为节奏,旋律引发的共鸣;有一些人在分享同一本书,那是因为故事,智慧带来的碰撞;有一些人喜欢一道去旅行,那是因为起点,终点之间的含义。还有一些人,他(她)们恋上Arsenal,这是因为。。。。。。 深深爱上Arsenal的你可曾问过自己——为何我如此全情投入?论坛上无数ID流淌着的同一种情感——是源自同一种基因吗?
儒雅风趣的温格,让你想起了成长生涯中的某位导师?迅速成长的小将,和你我一样的年轻哪里会有失败呢?莱曼的大声喊叫,你是否希望能有如他般兄长的引路?......喜欢上arsneal或许是幸运的。她即没有皇马九度问鼎欧洲的辉煌过去,也没有伦敦邻居切尔西的挥金如土,然而她却不断创造出巨星和永恒的经典,在撬动足球的时候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支点。她还有很多伟大的时刻,我们可以去见证。枪手带给我们什么?除了熬夜的痛苦,你还会蹦出很多温暖的词汇--快乐,坚强,动力,感动,支柱,幸福,或许还有泪水。能够分享这同一份情感的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带有arsenal色彩的东西?这次的节目并不奢望得出一个结论,但希望这是一个开始。下面有请嘉宾出场。
邦德&&【枪迷的共性(你是如何支持一支球队的)】
本来这个话题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参与,枪迷人数甚多包罗万象,而我只是其中普通一员,连自己的性格还没整清楚,哪有资格数落别人呢。但本期铿锵三人行是由我们的阿成HA同学主持,想起去年519我们喝完啤酒捧着两箱矿泉水去酒吧的经历,有这样的朋友这个忙不能不帮,因此也就勉为其难。
&&所谓枪迷,自然首先要是球迷,其次必须喜爱阿森纳。(废话,跟没说一样,貌似有骗稿费之嫌)
&&其实这个问题不如如咱们是怎么爱上阿森纳的说起,与国外球迷很多都是因为支持本地球队不同,国外球队和我们八竿子打不着,所以不存在对球队天生的喜爱。要说喜欢上一只球队无非这几种途径:
& &1、子承父业,很多家庭对于球队的支持具有传承性,老子喜欢什么队,儿子也喜欢什么队,这个很容易解释父亲到了周末总是霸占着频道支持自己的球队,儿子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自然也不能自拔。国内大批的米兰球迷就是这么产生了,我想在座的各位你们的儿子十有八九也会支持阿森纳的。
& &2、缘份哪~~缘份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也许你之前对足球一窍不通,但是偶尔有那么一次实在闲得无聊打开体育频道看了一场球赛,更奇妙的是这场比赛其中一支球队打得特别好,把另外一个队打成了筛子,于是你若有所得大呼过瘾——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奇妙的东东,圆圆的球除了用手拍的还能用脚踢的,于是这支令对方无地自容的球队成为了你的最爱。
& &3、盲从~~对,咱也是球迷,虽然咱也没搞清球往哪个门踢才算得分,但是我周边的哥们都懂啊。交朋友没共同语言可不行,得,咱也恶补一下,且不问球是怎么踢的,先记住几个名字再说,第二天也就有了吹牛的资本。哦,原来你喜欢德罗巴啊,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可是总有一个谜团没解开——德罗巴到底是谁呢?管他是谁呢,就支持他了。
& &4、跟屁虫,这类球迷刚刚看球不久,和上面的哥们一样也喜欢神侃和炫耀。怎么才能体现自己高人一筹呢?球场上既然成绩决定一切,挑个领头羊总没错吧,赛季结束这头羊不负众望夺得冠军,此君大呼:此乃真命天子也~~于是死心塌地在所不辞。
& &5、游戏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此话怎讲,不得不承认近几年足球游戏对于推广足球这项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球迷也许不认识谁是谁,但实况那六边框是明摆着的啊,FIFA那90多的数字也不是瞎掰的,要击败电脑选个强人多的球队先,于是屡试不爽终成拥泵。也有更懒的,每次选队一路ENTER,结果排在最前面的联赛ENGLAND的第一个字母的球队ARSENAL就不幸成为了懒人的最爱,上手一试还真没让咱哥们失望,游戏中不过瘾还得看看电视,终于修得正果。
& &6、爱屋及乌,最普遍的才是压轴好戏,喜欢一个球队往往是从某个球星开始的,这几乎是每个MM球迷的必经之路。这个球星不但具有俊朗的外表,是大众情人,而且球技出众,傲立群雄,人中之杰球坛巨星。哇塞~~他太帅了,帅哥的球队自然也是帅队,没有理由不支持。70%以上的球迷都是从球星到球队的,但这70%的分化出现在后期,一部分球迷依然执着于某球星,此情为君悦,此颜为君容。而一部分球迷则从球星扎根到这支球队,哪怕该球星转会,他们的所爱不会随之见异思迁,回家了就不许再走。
& &&&我想多数的阿森纳的球迷也脱离不了上述的六个俗套,你是怎么走过的呢?
阿pan&&【隐形的翅膀与菊花台】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支06阿森纳。他没有98那届强大,更没有03那届唯美,大概唯一可以说出他特别之处的,就是年轻。 但相比于那两届获得过双冠王的球队,我却越来越喜欢这支年轻的阿森纳,尽管他们可以在11天内连续输掉3个争夺冠军的资格,尽管他们让我好几天情绪低沉郁闷,尽管他们让我对阿森纳整整一年的美好憧憬全部落空、倍感失落。朋友开玩笑的说,你这种状态,怕是失恋了吧?!不,这不是失恋,这比失恋更伤心,这比失恋更痛苦。 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对比,双冠王与四大皆空的巨大落差,让我有些难以接受。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赌局的开场戏前,阿森纳似乎已经输得一无所有,剩下的只是在恍惚间寻找一个避风的角落栖身片刻,在惶恐之中脑海里不经意的晃过一幕幕人们的奚落与嘲讽,睁开眼就是无助,闭上眼就是泪水。 当阿森纳信誓旦旦的踏上征程的时候,他想不到今天的惨败。他心中有的是江山如画,有的是鹰击长空,有的是胜者为王的豪迈;他想不到满地残花,想不到折戟沉沙,想不到败者为寇的悲凉。 人们总在用青春的代价来认清现实的残酷,在斑驳陆离的记忆片断中,稚嫩的我们与现实里超越道德、法律的传统体制的一次次碰撞中,均以失败告终。横亘在阿森纳面前的英足总,就像重重黑幕一样,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何时就会从黑幕中伸出一条变态的手臂置阿森纳于死地。粗野的黑脚,昏庸的裁判,英国人的自尊,随便哪一条都足以干掉年轻的阿森纳,实在是防不胜防。青春的努力在腐朽的英足总面前,显得如此单薄与无耐;青春的阿森纳在平庸的坎坷面前,没有跨出那艰难的一步,没有给他们致命的一击。 当教授拿起唐吉坷德的长枪狠狠的向黑幕刺去,试图让一切罪恶彻底曝光,让一切阴谋彻底粉碎的时候,当教授大义凛然的说出,“你们就算是干掉我,我也要知道真相”的时候,荒谬的英足总竟然做出了加罚无辜的阿德巴约,以及对教授的数场禁赛处罚的决定。我真的无语了。。。当我们认清了这个世道,我们该怎么办?是像《菊花台》里那个陷入在权力斗争漩涡中的杰王子一样放弃抵抗、绝望悲伤,还是像《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那样用自己的生命彻底的去抗争这个混乱的江湖?虽然结局同样是死,但死的意义也大有不同。当杰王子厮杀在宫墙之中的时候,他也许早已料到会是怎样的下场,他不会背叛他的父亲,更不愿逼迫自己的母亲,他最终能做的只能是逃避-----选择死亡,他的死亡是消极的;而马哥,在面对一个血淋淋的江湖的时候,他没有退缩,他选择了战斗,死亡只是个勇敢者的副产品,他的死亡是积极的。我清楚的知道,相比于一个强大的专制体制,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单薄,一个人的呐喊也是多么的弱小,一个人对整个体制的抗争是多么的徒劳,也许最终的命运终究逃不过劫数。 当有些人讽刺阿森纳不是豪门的时候,当有些人嘲笑阿森纳“你锻炼你的球员,我拿我的冠军”的时候,当有些人说阿森纳华而不实的时候,教授只说了一句话:我们有我们的赢球方式;我们有我们的足球信仰。不错,这就是阿森纳信仰,她来源于教授敢于向强大的金元足球、本位足球体制挑战的勇气,她来源于教授内心世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她来源于教授对唯美境界的艺术追求,她来源于教授自强不息、玉汝于成的性格力量。
当现实中的我在残酷的社会里四处碰壁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教授,想起阿森纳。年轻的我虽然一无所有,但我却跟年轻的阿森纳一样,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终有一天我们会一起翱翔,会看到所有的梦想都开花。《隐形的翅膀》和《菊花台》都是很好听的歌,一首代表希望,一首代表绝望。您喜欢哪首呢?
【C调:这两首歌我都喜欢,这是在任意组合的枪迷阿pan 和C调JJ之间的共同点:有着浪漫完美的希望追求,同时也有着古老东方诗人般的悲壮情怀。从不轻易在现实中放弃自己的理想,更有着广阔的胸襟承受一切,包括失败。但信念依然。就如同我们喜欢的温格,儒雅的背后的坚定是一种对理想的不放弃,即便全世界都在嘲笑自己的不开化,那又如何?温格带领下的阿森纳,就是一种坚持的美丽!如今的阿森纳是一种凤凰涅槃后的璀璨!】
除了嘉宾之外,节目之后:
Camposlin 【信由神生,爱需忍耐】
1 To Love because of Love!!
看了007那6个成为球迷的理由,很自然地想起了圣经约翰福音里面的一段话,里面提及到那些真正接受神的人是怎么样的:(约1:13) 这种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not of blood nor of the will of the flesh nor of the will of man, but of God.
意思引申出来大概就是说"那些信主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信主才信的,也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信的,更不是因为看到别人信才信;而是因为他们真的从内心相信神。"
同样喜欢阿森纳也是这样,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因为某场比赛,某个球星,甚至某些无聊之极的理由而对阿森纳感兴趣。但最终我们共同的特性是会真的纯粹因为喜欢阿森纳而对这个球队一直倾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s怎么设置才能上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