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人马云打太极极没同师傅一起打那样有感觉

马云谈太极拳对战搏击:太极拳肯定能实战 马云师傅正面刚徐晓冬_财经新闻_海峡网
您现在的位置:&&&
马云微博截图
针对近日引发热议的太极拳和自由搏击对战,作为太极运动资深业余玩家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了作出了点评。
5月4日早间,马云在其官方微博发表题为《时差随笔&&太极拳和自由搏击》的文章,称这本是民间的&私斗&,但是借助互联网媒体,居然引起了各大&武林门派&之争。
马云自称, 他是一位热爱太极和自由搏击多年的伪拳迷。&从小到大,即使看两只鸡打架我也愿意赶几里路去看。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小说我读过无数遍,无论是MMA还是UFC比赛,我打开电视根本就关不了,大学到现在太极拳老师跟过不下8位。&
&习拳很久,一直业余,不过从21岁后我没有机会参与过&斗殴&,因此也就几十年没有一场败绩。&马云写道。
在他看来,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肯定是能实战的,但真正能打的人确实不多,绝大部分人其实是练太极操。
而现代自由搏击第一天就是为搏击而生的。马云坦言,如果真的为了打斗,自由搏击确实进展速度来得快,效果明显。
不过,他也强调,一场街斗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何况规则不一致,根本无从谈起,&这就好像一定要拿篮球的进球数和足球的进球数相比,说足球不如篮球,这是拿鸭和鸡比。&
在文中,马云还劝起了架,&在枪炮甚至导弹,核弹面前,一切武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煎何太急?&
此前的4月27日,格斗教练徐晓冬和太极拳师雷雷在成都一家场馆内进行了一场比试。双方较量持续不到20秒,身穿白衣黑裤的雷雷被击倒在地。这场&秒杀&决斗在网络引发热议,尤其是关于中国武术的实战力。
随后,徐晓冬约战多位&武林高手&,事件进一步引发关注。约战对象中,也包括马云保镖,徐晓冬称,马云的保镖应该很有实力,打他大概要3分钟吧。
附:《时差随笔&&太极拳和自由搏击》全文
这几天一位太极运动业余&爱好者&和一位&准专业&的自由搏击选手的&打戏&吸引了超乎寻常的关注。这本是民间的&私斗&,但是借助互联网媒体,居然引起了各大&武林门派&之争。。。哈哈这是一场&唱戏的&和&看戏的&互动得最好的一场&秀&,竟然有人还为此生了气,当了真! 我也是一位热爱太极和自由搏击多年的伪拳迷。从小到大,即使看两只鸡打架我也愿意赶几里路去看。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小说我读过无数遍,无论是MMA还是UFC比赛,我打开电视根本就关不了,大学到现在太极拳老师跟过不下8位。。。习拳很久,一直业余,不过从21岁后我没有机会参与过&斗殴&,因此也就几十年没有一场败绩。。。所以像所有男人那样,我也经常在孩子面前唾沫横飞的吹嘘当年的辉煌。
太极拳能不能实战?回答是肯定的,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肯定是能实战的,但真正能打的人确实不多,成为技击高手的更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人其实是练太极操,或者只是太极拳公园江湖的爱好者。
太极拳原本不是为了技击而创造出来的,它是用拳来阐述太极哲学思想的一种运动。技击只是太极拳中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太极拳用拳术来体会阴阳变化,虚实转换,动静结合,上下相随,舍已从人。。。。真正的太极高手每次走架、推手和散打练拳就是在活动身体的同时,反复揣摩体验太极哲学思想。
至于要把太极拳练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这样的神技之人,乃百年不出之奇才,少之又少,仅有杨露蝉,孙禄堂等少数先辈才有。 而且如今的太极拳竞技也基本上沦入了&以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蛮力之争了。但今天吹嘘自己太极神功的大有人在。太极拳确实是好功夫,真功夫都是靠时间和勤奋练出来的。再说如今,会点武术的男人有几个不吹嘘的?!呵呵
人人觉得太极是四两拨千斤,此四两是太极的四两,非蛮力四两。这是一种修为,天下能真正修到太极四两的人几乎没有。
至于公园太极,本身是一种&早锻炼文化&,嘻嘻哈哈的在一帮老头老太里鹤立鸡群一下,切磋交流,最后在众多老头老太羡慕仰望的眼神下,扬长离开,回家多喝一口酒。尽管说有点&拳打南山养老院,脚踢北海托儿所&的豪气,但是老有所乐,多好啊,干嘛一定要说人骗啊?呵呵这是人家沉浸在自己的YY中的江湖文化而已。
总之呢,太极拳是肯定能打的。至少练过的人和没练过的人还是很有差别的,拳打不识,毕竟街斗中,高手并不多。练太极的最大乐趣不是来自争斗,而是从争斗中感悟太极。冷兵器时代早结束了,太极拳更应该是文化乐趣。
这场&打斗&是否公平?说实话,这是一个典型的由斗嘴引发的街斗,连普通的比赛都称不上,既没有技法也没有观赏性,唯一的特殊之处是围观群众特别多,而且吃瓜群众起哄希望看更大的戏,起哄到后来上升到太极能不能打,武术是否有用,传统文化是否有作用。。。
太极拳不是为了搏击而生,但现代自由搏击第一天就是为搏击而生的。如果真的为了打斗,自由搏击确实进展速度来得快,效果明显。但如果你希望50岁以后还能打,还有乐趣,那太极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来说50岁以后,练自由搏击的人基本上只能坐在看台上&遥想当年&了,因为那时候的速度和力量已经不太行了,而太极讲究柔性技巧,练到50岁以后也许正当壮年。
一场街斗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何况用自由搏击的搏击能力去和太极拳的搏击比,规则不一致,根本无从谈起,这就好像一定要拿篮球的进球数和足球的进球数相比,说足球不如篮球,这是拿鸭和鸡比。如果是比赛,规则就得先设定好,今天连斗蟋蟀都要先称体重。
一切运动都有自己的乐趣,自己的规矩。击剑原来是欧洲早期的决斗之术,剑术决定生死,现在仅是一项体育项目;现代文明里,拳剑刀棍基本就都是一种运动乐趣。在枪炮甚至导弹,核弹面前,一切武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煎何太急?所以,今天练武之人,与其在武功当中求胜人,不如在武功当中求胜己。 日于阿根廷飞往墨西哥途中
马云师傅王占海正面刚徐晓冬
近日,太极拳师雷公太极被MMA综合格斗拳师徐晓冬10秒KO的视频引发了热议,而陈家沟太极真传人王占海也已经公开表示应战,派出座前弟子陈前挑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占海表示,虽然太极有很多伪大师,但自己不是,如果这次弟子被徐晓冬KO,他将永远退出武术界。
王占海接受采访
王占海是河南温县陈家沟人,王占海(原名王战海,后更名王占海),男,1968年1月出生,陈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十九世传人王西安大师长子,太极拳世界冠军王家拳创始人。自幼在父亲王西安言传身教下苦练套路、揣摩实战、深得真传。深谙太极拳&四两拨千斤&、&螺旋缠绕&之理,对太极技击的&旋贯力&、&穿透力&、&化解力&颇有见地,16岁首次参赛即夺得冠军,其后十余年间参加所有全国及国际性太极拳赛事均夺得冠军。从无败绩,被誉为&无敌战将&。
成年后弃武从商,近几年陈式太极拳兴盛,又弃商从武,名气已不如其弟王战军。 但王占海功力不容小觑,早年王战军张福旺等学拳时,王占海经常代父授艺。王占海后来还一度担任马云的教练,后来和马云、李连杰合作,做过&太极禅&的公司。
王占海和马云是师徒,也是合伙人
5月2日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之前应战的雷公太极(雷雷)是&很初级的水平&。
4月27日成都的比赛中,从徐晓冬出拳开始,到裁判中止比赛,满打满算就10秒。
对于很多网友认为雷雷非常勇敢,至少比很多打太极的人更敢于面对MMA的挑战,王占海则认为,雷雷代表不了太极界。从实战角度来说,他的站姿方法不对,门户大开,&他是电影看多了,输是必然,因为他不懂得自由搏击实战,和徐晓冬没可打性。&
而对于不断口出狂言挑衅太极,挑衅自己和弟弟王战军的徐晓冬,王占海认为,"徐晓冬在言语上很狂妄&,他认为很多练功夫的运动员场上勇敢,场下也有礼貌,谦和,但是徐晓冬过于狂妄,而且没什么成绩。
徐晓冬叫板
这次被激怒的主要原因是&他不单单是诋毁太极,还在诋毁传统文化,他把整个中国传统武术看扁了,说传统武术不能打本身就有错。"
王占海也希望借机向国人证明,中国传统武术有技击精华,并非像徐晓冬所说的是&500年的骗术&。
徐晓冬对雷公太急
对于徐晓冬数次叫嚣着要和王占海和王战军打,甚至是1V2,王占海没有正面回应,表示将派出弟子陈前应战:&陈前在众多弟子中排行65,他比较刻苦,后来送到了西安体院进修,然后回来反复练习,打了很多比赛。而且陈前还是陈家沟王家拳徐州分会的会长。他的拳脚摔法都不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人,现在体重在90公斤以上。&
他甚至放出豪言,弟子输他就退出武术界:"我不认为他能在几秒钟能把我的徒弟打趴下,如果(陈前被)KO了,从今以后我退出武术界。&
他甚至表示,比赛规则即便是按照徐晓冬的MMA打法,他们一样会应战。
对于很多网友提出质疑,陈前是散打选手,不应该代表太极出场,王占海表示:&大家对中国传统武术不了解,中国武术技击原理是相通的,太极打法难道就是你不出拳我不动你?这都是受了电影影响!太极首先是一种武术,拳脚是根本。武术就是采百家之长,融进自己特色中,MMA也有柔术。&
王占海承认,随着冷兵器时代的过去,人们对于传统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及古代,而相比现代的自由搏击、综合格斗,都是以实战为主,一两个月、两三年可能就能速成出成绩,而传统武术则需要花更长时间,也有一定养生、修心的作用。
他认为,目前在中国,&认为传统武术不能打,是因为见到的、接触的,都是公园里搞养生的,从事这个职业的,他们见得少。有一次我在海南练拳,一个老奶奶带着孙子过,老奶奶告诉孙子我是练的太极操,锻炼身体的。以前陈家沟思想保守,对太极传播不多,太极有拳脚训练、摔法训练、太极推手训练,也会追求力量。还有一种方法叫实战训练。&
王占海对于太极的深刻理解影响了马云
他还承认,传统武术界的确有很多&伪大师&。&有很多,为了生活,可能抓住太极真能养生的特点。有一次有人问我某个人练到什么程度,学员收费一年几十万,我说我不认识,年轻时打比赛他连名次都拿不到,后来找到另一个身份打出来了。&
雷公太极在央视节目中表演太极绝技:雀不飞
他表示自己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我们那个年代生活在农村,要么成绩好、要么武术好,否则只能在家种地,要从武术中走出来就要不断证明自己,打各种比赛,一步一个擂台。你必须比别人强,不然就被淘汰。&
他还透露,前天李连杰给他打电话说,一定要把太极传统文化精髓挖掘出来,展现给世人。而这次如果能够和徐晓冬对战,并胜之,可以让国人了解真正的太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林航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 举报邮箱: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C)2016 海峡网(福建日报主管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离开热血江湖好几年了,想重新回热血江湖。不过自己一个人玩,没什么意思,在这里想找个的师傅一起
可以带我玩的。有想和我一起的留言 留下你的QQ
到时候我加你
浏览次数:0
找伊诺琴行他家有钢琴租赁业务!服务超好!
不知道下面这条知识能否帮助到您
按常理,墙面装饰材料用的比较多的是乳胶漆,还有墙纸墙布。乳胶漆可擦拭,墙纸墙布使用寿命则在5年至10年15年没问题。那么这墙纸墙布到底有何不同呢。
墙纸墙布怎么区分?让专业师傅告诉你!
"师傅“有很多种,有号给你做师傅,传你技能,使你级别很低就能拥有很高的技能。也可能是在江湖里指导或者指引你玩江湖的百事通,也可叫师傅。 呵呵,欢迎重回江湖路,并玩转江湖吧。
198409浏览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ask:2,asku:0,askr:32,askz:202,askd:153,RedisW:0askR:2,askD:0 mz:hit,askU:0,askT:0askA:3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下次自动登录
现在的位置:
高手何必在江湖·记孙式太极雷世泰师父——黄雯
“八卦步,这样的,look!那样走,no!”
  “OK, let me try!”
   四月春光,柳絮飞扬。周末清晨,在中国农村杂志社的多功能厅中,一位老外正随着一位中国老者摆弄着拳脚,不停地比来划去。老者一身唐装,老外一身T恤。但二人有一样穿着是相同的——布鞋。在他们踏着八卦步的时候,这两双布鞋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个词:足下生风。
这位老外叫鲍勃,今年46岁,来自英伦。年轻时,鲍勃体重曾经达到160公斤。几年前,他又不幸患上了糖尿病。为治病强身,在朋友的介绍下,鲍勃开始练起了太极拳。开始的时候,鲍勃在英国学。当他在英国学到教练级的时候,他知道,是必须去中国的时候了。3年前,鲍勃第一次来到中国,慕名找到了这位老者。
  老者姓雷名世泰,他打太极拳的历史,已经有半个世纪。两年前,在鲍勃的邀请下,雷世泰把自己这套拳法打到了英国和法国。鲍勃在曼彻斯特有3个俱乐部,当雷世泰到达曼彻斯特的时候,许多会员专程从外地驱车前去参学。
  鲍勃经常对朋友说,“Mr.Lei is a very good teacher,he is very kind to us !”
  太极姓孙师父姓雷
  每当休息的空档,那位英国人总会指着自己身上T恤胸前的英文解释着:“This is ‘sun shi tai ji assistion’”他们学的是孙氏太极。在杨氏太极和陈氏太极风行海内外的今天,姓孙的太极,对许多人来说知之甚少。
  孙式太极起源于河北完县人孙禄堂。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之师郭云深,又从师程廷华学八卦掌。经多年研练,功夫深厚。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有进必跟,有退必随。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套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时以“开”、“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孙氏太极的产生晚于杨式和陈式,孙禄堂研究会下面有各地方性的孙式太极拳协会。每年孙式太极拳都会定期举行年会和各式的研讨会。雷老师准备在今年的研讨会上发言的是关于孙式太极拳学拳练拳的要领。
  然而,在正式的孙式太极拳弟子谱牒中,并没有雷世泰的名字。不过,这亦无妨。他未列入弟子谱牒之中,据他说是因为他不便履行那一套老式的磕头拜师手续。实际上,雷世泰和孙式太极的直系传人渊源颇深,甚至比真徒弟还“真”。“孙字招牌,如假包换”,雷世泰不忘幽上一默。
  前年雷老师应邀到英国教孙式太极拳的时候,和曼彻斯特当地警察局的警察进行了交手,十几个外国警察轮流和雷老师推手,没有一个人能推过雷老师。“他们比雷老师高大,有时身材甚至是他的两倍,但他们用太极打不过他。”(中文翻译) 鲍勃笑着说。
  爷爷和“师爷爷”
  雷世泰的爷爷叫雷师墨,老爷子在30岁时拜在孙禄堂先生门下学拳。孙禄堂的女儿孙剑云只有五岁,当时也跟着父亲孙禄堂和几位“师兄”们比划比划。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雷师墨一直关照着这位小自己二十余岁的小师妹,也和孙家其他子女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们都被认为是孙氏太极的直系传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雷世泰从小开始耳濡目染,并跟着瞎比划。“具体什么时候开始练拳不记得了,总之小时候打记忆起就有拳相随。”雷世泰回忆说,“当时爷爷把几个儿子和儿媳妇都聚在一起准备教拳,用他们老一套的教拳方法,先站桩,结果没几天人都跑光了。后来爷爷改变了教拳方法才把我们留住。我的太极拳和形意拳我爷爷都教过,但以前年纪小,只要会趟子就行,并未要求出功夫。”雷世泰说,他的功力就是在那时候瓷实的。
  遗憾的是,雷世泰十几岁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深入练拳,他爷爷雷师墨就去世了。20岁那年,雷世泰在中国地质大学上二年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后来,学校不上课,这对雷世泰而言其实是个天大的好事,“我那时就成了逍遥派,年轻力壮。当时社会不像现在,我们那代人娱乐活动几乎没有,正好有时间去练拳,于是就跟着‘师爷爷’练拳了。”——雷世泰一直称孙剑云为‘师爷爷’,当时是雷爷爷定下的规矩。不过,据雷世泰说,普天下也只有他一个人这么称呼她。
  想起那段练拳的日子,雷世泰现在仍留恋不止,“师爷爷很注重扎实的基本功,但她并不用老一套的方法教我们年轻一代,她教法非常灵活,因人而异。她光抠我的三体式就用了整整一年。”
  雷世泰的逍遥派生活持续了两年,随着学校的复课而结束。也就是打那时候开始,雷世泰真正迷上了太极拳。学校恢复上课以后,他还坚持每天练拳8个小时。“每天早上我比别人早起,我练一个小时了他们才起床,他们跑操的时候我练拳。中午他们睡午觉我不睡,练拳。晚上睡觉前开始练,别人睡觉了我还在练,我把别人睡觉的时间用来练拳了。”雷世泰笑着说。
  练拳 练拳 练拳
  1970年夏天,由于大学毕业分配,雷世泰离开了北京,而且一走就是10年。
  即使在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中,雷世泰还是坚持每天练拳。雷世泰说,在野外工作的时候,每天早上8点开始工作,下午3点就收工了。而每年10月份至来年4月更是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而当时的娱乐工具只有一台收音机,练拳就成了消磨时间的唯一方式。
  不久,雷世泰的太太赵小燕女士也一起来到了当时的青海地质勘探队。“地质勘探队一般都是男同志,结婚以后我就随队工作了,整个勘探队就我一位女同志。”赵女士回忆说,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勘探队是在野外工作,几个星期就换一个地方,当时大家住帐篷,睡觉就铺个木板在地上睡。
  “他那时简直发了疯似地练拳,我每天晚上10点上床睡觉见不着人,早上6点起床人又没影了,都在帐篷外面练着拳呢。”赵女士说,她记得勘探队当时还刮起了一阵练拳风,每天收工以后几十号人就在夕阳中跟着雷世泰比划,那个景象非常壮观。“当时我们俩住一个小帐篷,其他队友分别住几个大帐篷。我们家就像俱乐部一样,有时练完拳后大家都端着饭盘到我们那个帐篷来一块吃饭、聊磕,常常到半夜才离去。”
  在青海的10年,雷世泰无意中也把孙式太极传授给了很多人,现在几个以前的队友还坚持练拳。1979年雷世泰考上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回到了北京,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赵女士也随后回到了北京。
  回到北京至今,雷世泰还坚持每天练拳,每天早上6点至8点半的练拳时间是雷打不动的。“周末的时间我教别人练拳,但我每天都得打。就一套孙式太极,我每天都打,几十年了,都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但每遍打下来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常练常新。这也是我几十年坚持不辍的原因。”雷世泰说,他每天练完拳才去上班,一天的工作才算开始。
  由于每天练拳,雷世泰的身体很好,赵女士说,二三十年了,他就上过一回医院。那次是因为吃鱼不小心被鱼刺卡到喉咙了。
  随性教随性学
  如今,除了教学生练武,已经退休的雷世泰现在在一家坤迪软件公司当顾问,每天正常上下班。在练拳上严格要求自己的雷世泰,并没有用同样的方式去要求别人。他自己两个女儿只是会套路,但并不跟着他练拳。“练拳要的是一个兴趣和爱好,自己心里不喜欢是没有办法坚持练下去的。”雷世泰从来不强迫自己的女儿跟着自己练拳,他觉得练拳求的是一个随缘和随心。雷世泰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他的学生基本都是慕名而来,每周在一个固定的场地教拳,但并没有强制的时间要求,大家有时间就来,没时间提前说一下就可以。而且他教拳完全是义务,还经常请学生到自己家里吃饭。
  雷世泰教拳的方法也非常灵活,“他手把手地教你,给你举很多例子,还时不时说几个玩笑,会让你学得很有趣,而不会觉得枯燥无味。”雷世泰的学生李大勇说。雷世泰觉得不能再套用以前教拳的方法来教现在的学生,“因为社会环境变了,现在年轻人可做的事情太多了,他们没有耐心跟着你来个3年站桩。我们必须以比较轻松有趣的方式向他们传授拳术,教他们要点。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学下去,这门武术才不会失传。也叫方便法门,与时俱进。”雷世泰深有感触地说。
  “以阴克阳,以柔克刚”、“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雷世泰在平时教拳和说话中常常旁征博引,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通不得不让人佩服。他认为文化对武术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制约作用,没有文化作为铺垫,武术不可能发展到极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着太多发光的东西,现在很多外国人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并在努力学习中国文化,我们自己更应该学习、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雷世泰说。
  因此,雷世泰非常强调文化素质在练习孙式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他觉得应该推翻以前社会习武不习文的做法,“练孙式太极最好是本科毕业,熟悉中国古典文化,才能融会贯通,把拳练好。”雷世泰说。
  学你做饭学我打拳
  “对,对,这只手再抬高一点!嗯,对了。”
  前些时候开始,在自家的小院子里,雷世泰和妻子赵小燕女士有滋有味地比划着。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赵女士一开始没有跟着一块学拳。几十年后两人退休,雷世泰开始教赵女士练拳。
  “年纪大了,就学点锻炼身体。”赵女士说,由于几十年耳濡目染,她学起来特别快,一个月下来,她就只剩两个招式没学。赵女士每天把所学的套数全部打一遍,雷世泰就在身边,默默地看,打完了再点拨点拨。
  无论是去英国教太极,还是周末教学生打太极,赵女士总陪伴在雷世泰身边。她总是拎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着水杯和茶叶。练拳的时候,她微笑着站在边上看。练拳间隙,她会悄悄地给雷世泰送上一杯温度适中的茶。
  从认识到现在,几十年下来,赵女士一直如一杯淡淡的、温度适中的茶,默默伴随着雷世泰。
  赵女士和雷世泰可算是青梅竹马,他们高中就是同班同学,一同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赵女士还记忆犹新,“我们一起去看高中老师,有时还一块去看电影。我还经常到他家看着他练拳。”雷世泰说,“虽然她不会打拳,不能和我推手,但她确是我的‘拳妻’。”雷世泰的练拳路上点点滴滴都离不开赵女士,也是赵女士的支持使他一直走到了现在。
  几十年了,雷世泰每天早上练完拳,总能吃上赵女士为他准备的早饭。年轻时只管练拳,做饭的事基本上是赵女士一手包办了。不过,现在雷世泰却成了自家的大厨。“他之前对做饭一窍不通,什么都不会,都是我一点一点地教他,现在我只管前期工作,菜都是他负责。”雷世泰老来对做饭兴趣盎然,想必太极高手做的菜一定别有一番滋味,他的学生常常有这份口福。
  “我本身是搞地质的,但地质我并不喜欢,这只是一份职业,练拳才是我真正的爱好。不过,如果这个爱好变成职业,那也完蛋了。因为如果以教拳为职业,跑江湖走场子,你必须把招数弄得尽可能地复杂,掺很多的水,让人看不懂,这样才能财源滚滚来,我不喜欢这样。”雷世泰这样自我总结。
  当年,正是在自家的小院,雷世泰把鲍勃的英国师父摔了几个跟头,于是鲍勃的师父才服气的。鲍勃的师父,是孙式太极拳正式传人中唯一的外国人,那本《孙禄堂式学录》上赫然有他的姓名——马丁.大卫。
  有时候,高手,可能并不那么有名。因为真正的高手,不走江湖。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百度站内搜索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日志:1044篇
评论:278条
分类:22个
标签:330个
链接:28个
运行:2868天
最后更新:日听说厦门有一个叫马怀甫的太极拳师傅,他练的是哪家的拳法?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太极的人怎么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