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体验日记打羽毛球的运动宣言

各种运动中羽毛球最伤人 运动让身体十大部位伤不起
现代健康报余乐
美国运动协会曾对运动中身体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了十大排名,分别是膝部、肩部、脚踝、肘部、肌肉、腰部、胫骨、腹股沟、脑部、跟腱,显而易见,膝肩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运动是把双刃剑,如今运动损伤已不再是运动员的专利,普通人越来越多。膝关节最难伺候易受伤运动损伤的内容很多,包括肌肉骨骼运动系统疾病,如肌腱、韧带、软组织损伤的,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部位疼痛等。但最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是膝关节,这个部位往往承受了运动中大部分的重量和冲击。张青松说,膝关节最不好“伺候”,用多了会磨损,长期不用又会“生锈”,因为长期不动,腿部肌肉力量下降,将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变大,影响稳定性,频繁晃动,磨损率自然增加。另一方面,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就像海绵中的水,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进软骨新陈代谢。所以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渗透,减缓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齐勇建提示,对于一般人来说,最不伤膝盖的运动是游泳,其次是快走、骑车、跑步。有研究显示,爬山时膝关节负重比平地走路大5倍,下山时会更大,因此爬山、爬楼梯之类的运动,中老年人要少做。对于老人来说,少做爬楼梯和上下蹲的动作,上厕所用马桶,起身时最好用手扶着站起来,别老用腿部力量。市民运动每周三四个小时足矣羽毛球、篮球、跑步、爬山等,这些都是眼下很常见的运动项目,但在医生们看来,它们当中都暗藏健康风险,有人踢球踢成半月板损伤,跑步跑得软骨磨损,在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对抗中,不少人韧带受伤、肩部脱位。采访中,专家都提醒,市民健身适可而止,控制运动量及强度,不要把自己当成运动员,千万别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比如羽毛球,以一般一周3次、每次1小时以内为宜,上场前,最好要做1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让体温心率缓慢上升,把身体先调整到“运动模式”。而马拉松、频繁地爬山等,太伤膝盖,也不适合绝大多数人。专家建议,普通人通常每周保证三到四个小时的运动时间即可,这当中最好有半个小时有一定运动强度的运动,以能够让自己出汗为标准。特别是中老年人,最好每次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尽量不要超过机体负荷。一般来说,锻炼时觉得身体微微发热,锻炼后能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适度的标准。齐勇建说,其实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因人而异,一旦运动时感觉疼痛,就要立即停下来,“这是身体在向你示警”。肌肉锻炼也能防止运动损伤张青松说,运动损伤高发,很大原因在于很多人做运动时,忽略了热身运动。热身运动非常重要,可以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还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和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热身中有的抻拉运动很关键。简单的扩胸运动,上肢和下肢关节要充分的牵拉等,都能有效避免肌肉拉伤还有韧带损伤。一般来说,热身运动大约在十分钟左右,以根据心率的提升、身体觉得发热、微微出汗来判断。医生提醒,跑步之前也要热身,把前脚掌抵在墙壁上,向下压,再把一条腿抬起来,脚踝放在另一条腿上,用手扳脚面,可以帮助小腿胫骨一侧的肌肉。其实热身运动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除了这两个小动作,也可以先慢走、然后过渡到快走, 再跑起来;游泳,可以用冷水刺激,然后慢慢沉入水下,慢游5分钟后再开始运动。运动之后,也要注意关节的拉伸和肌肉的放松。中南医院骨科患者、女子举重队运动员纪静说,专业运动员防止运动损伤,做一些基础的体能或力量训练,强健易损部位周围的小肌肉群。比如喜欢踢足球的市民,不妨多锻炼下肢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喜欢打羽毛球的,就多练练上肢腕关节力量、加强手腕周边肌肉力量,有了肌肉力量的保护,能大大预防或缓解急性运动损伤。纪静特别提醒,做任何运动都要循序渐进,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加码。市民还应了解一些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动作。如当快要跌倒时,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背部着地,顺势做滚动动作,不可以直臂撑地,以免造成骨折。各种运动中羽毛球最伤人“认识的羽毛球爱好者中,基本每个人身上都带伤。”患者刘先生的这一说法,在市普爱医院运动医学科得到佐证。该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张青松介绍,近几年,因为运动受伤的病人越来越多,主要是骨折、韧带拉伤、肌腱断裂等。在他的专家门诊中,每年至少接诊500名运动受伤患者,其中球类运动占60%,打羽毛球受伤的人最多,主要是30-45岁的职业人群,80%是男性。篮球、踢足球受伤住院的,大多数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张青松说,打羽毛球受伤的病人最多,与这项运动的人群基数大有关。很多职场人士平时多动少,关节、跟腱、肌肉如果突然接受高强度的运动,会感到压力倍增,而羽毛球属于对抗性的竞技运动,运动强度大、爆发力强,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刘先生说,打羽毛球最容易受伤的动作是扣球和救球,这类动作急停急转,身体反应在大脑决断之前,很容易做出一些身体能力之外的动作,导致韧带拉伤或撕裂、肩部肌肉拉伤。这一说法,也得到张青松的认同。其次,羽毛球起跳或落地时,容易发生意外跌倒骨折,踝关节、膝盖是最常见的部位。拉伤扭伤挫伤都要“冷处理”医生们发现,不少病人认为运动中扭伤了,休息一两个星期会自然痊愈,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比如半月板损伤通常要做手术,但很多伤者并不知情。这种损伤当时有明显的疼痛,伤处有肿胀,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恢复,症状会慢慢消退,但受伤半月板无法自然愈合,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交叉韧带断裂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此外还有肩、腰的损伤需要做康复训练等。因此,在锻炼后如果感到关节、肌肉、韧带不适,最保险的办法是看医生。但在运动现场,遇到肌肉或韧带拉伤、挫伤或关节扭伤,急救处理都要“冷”,即必须先冰块或冷毛巾冷敷,不可热敷。因为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而热敷却会加快血液流动从而使受伤部位肿痛加剧。如果过了一天到两天的,经过冰敷等急救处理,症状没有缓解,最好就医。还有的损伤较为严重,如打羽毛球时,单膝跳起落地时的急性膝关节损伤,往往十分钟之内会出现膝关节肿胀,肿痛厉害,应赶快就医。如果发生了脱臼或骨折,必须尽快到医院就医,特别是发生腰、腿部的骨折,无论是闭合性骨折还是开放性骨折,都不要盲目搬动伤者,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可拨叫120急救中心,由医生及时处理和救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jessieyuan]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93a7e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羽毛球运动中的感悟
14:58&&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
  人生,就是一段不断寻找故事的历程。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心路历程不够丰富,智慧的光芒不够灿烂,那就来打羽毛球吧。
  如果,有些事情不能让你释怀,那就来打羽毛球吧。
  如果,我们心中的故事再没有让我们感动的冲动,那就来打羽毛球吧。
  如果你热爱生活并乐于从中发现,那就来打羽毛球吧,因为你能中感悟人生。
  果真如此吗?试着说给你听。
  其一,看淡输赢享受过程
  良好的心态是决定快乐的基础之一,也是决定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
  常打羽毛球的人都知道一场比赛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心态。忘掉比分和输赢,打好现在的每一个球往往比强迫自己更轻松,更有效。
  人生不是如此吗?当我们看淡过去,无忧将来,专心过好当下每一天并享受其中的时候,我们会不会轻松快乐一些?
  其二,勇敢去做
  羽毛球回球技术中有一句话“先伸胳膊后迈腿”。就是说无论对方来球你是否能接到,都要试着去接,努力将球回过去。
  我们做事情也应如此。如果有些事情需要我们去完成,那就先去做,先别考虑结果,只有努力去做了才有希望。
  创业,亦如此。先把生意做起来,遇到困难逐个解决,才有可能成功。首鼠两端,轻言放弃,终不能成事。
  其三,平静对待 承认被动 不放弃
  “别要求太高,先把球打进去”是打球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说在你被动的时候要承认被动,不要过高要求自己,也不要主动放弃。先把球打回去,把失误的机会让给对手,把希望留给自己。
  其四,兵不血刃 争取主动
  “进攻的目的不是为了打死对手,而是为了保持连续的主动”是进攻之法。如果你一味追求置对手于死地,你自己也很有可能露出破绽,失去平衡,最终“害”了自己。
  “网前勿用死力”是网前技术的关键。即使对手很被动,送上一个网前高球,也不要去发力死打。因为这样做会有失你的风度,也容易造成失误。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法,亦是战法。
  其五,学会放弃
  第一局赢了,第二局大比分落后,为了保障决胜局的体力和最终的胜利而主动放弃,这是我们在赛事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一幕。
  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比赛亦如此。
  无望的抵抗和过于坚持有时候往往不是理智的表现,而是冲动和情绪的失控。
  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其六,暴发户和百年老店
  “三分手七分腿”是对羽毛球技术和体力之间关系的描述。意思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技术占三成,体力占七成。
  犹如经营一个企业,也许靠一时的先机成为“爆发户”,但如果想长久生存就需要不断增强实力,成为“百年老店”。
  其七,协作精神 &集中发力
  企业的成功经营是整体实力的表现,是各部门协同作战的结果,羽毛球运动也是如此。
  看似简单的一个击球动作也是“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比如说扣杀,力量发于双脚传至双腿,存于腰腹,转动腰腹以肩带臂,臂带手腕、手指集中发力将球击出。整个过程是一个协调、迅速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削减发力的质量。而且,长期的不协调会耗费你过的体能,造成伤病,如同企业的运作出现了问题。
  可见协调、协作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其八,天才论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关注的是其娱乐性,而专业运动员则要关注其潜质。“冠军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生出来的”看似唯心,其实唯物。
  人,生而相同;人,生而不同。了解别人和自己时要承认其差异性并尊重其差异性。
  运动员选材如此,企业选人亦是如此。把有天赋的能人安排到其适合的位置,真伯乐也。
  发现一个天才比培养一个蠢材的成本永远低。
  认清自己的潜质,做自己能做、喜欢做和优于别人做的事情,真智慧也。
  其九,尊重 控制 沟通
  比赛是为运动员的。摘自《羽毛球竞赛规则》
  一场完美比赛应是平稳进行,顺利完成,好像没有裁判员的比赛。但
  裁判员会面临一个问题:大牌球员一定会挑战你的权威,你不控制比赛,比赛一定会控制你。
  裁判员要控制比赛,而不是给运动员挑毛病;运动员应尊重裁决,合理运用规则。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做起来很难。
  控制的前提是尊重和沟通,而且要从小事做起。比如,上场前熟记双方运动员的名字,握手时为双方运动员加油,等等。
  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不应如此吗?
  结束语
  感谢上苍给了我们热爱羽毛球运动的理由,让我们在运动中找寻快乐,感悟人生的道理。
  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EMBA 羽毛球协会会长 羽毛球超级联赛裁判& 梁国林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穆天雨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羽毛球算剧烈运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