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脂肪糖碳水化合物转化脂肪哪个最会让人发胖

糖和脂肪哪个更容易让人发胖?运动前,你要学会吃!_新浪河南_新浪网
  世界卫生组织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并提出了“戒糖”的口号。脂肪同样也是一大恶人,人人都知道脂肪会危害健康,脂肪会增加人的胆固醇,还会引起动脉阻塞、中风以及心脏病。
  那么糖和脂肪,到底谁才是最大的“恶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BBC请到了一对双胞胎, 让他们来分别尝试两种完全不同的极端饮食方案,一个人只进食含糖的食物,比如面包,百吉饼,意面等。另一个只进食高脂肪低糖类食物,如芝士,牛肉,汉堡等。实验结果让人惊讶。
  实验一:“虚拟购股”
  实验中,高糖饮食受试者,更能胜任高强度的脑力工作。
  而高脂肪进食的受试者,在高强度脑力工作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因为这种饮食缺乏碳水化合物,他身体里的葡萄糖储备非常的低,导致他无法胜任具有挑战性的脑力工作。
  实验二:饥饿实验
  两位受试者被安排吃相同卡路里的两份早餐,同样的原则,一位高糖饮食,另一位高脂肪。
  到了中午,他们再次一同进食,但是进食高糖分的受试者,明显有点饿过头了,甚至表示可以继续吃到撑……(吃货既视感)
  而进食高脂肪的受试者则没那么夸张。最后他们俩中餐的进食卡路里分别是1250 vs 825,高糖进食者因为饥饿摄入了更多的卡路里。
  实验表明,高蛋白的饮食能够提供更强的饱腹感,而食物中脂肪的蛋白质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这就让人产生比碳水化合物更强的饱腹感。
  实验三:自行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为了评估吃糖和吃油对体力的影响,他们被要求骑车一小时,把身体的糖分消耗光,然后他们各自得到一小包糖凝胶和一小块黄油。两人靠着这些能量的补充,开始向山上骑行冲刺。
  结果是补充黄油的赞德远远落后于补充糖浆的克里斯。运动时,人体需要糖分,当人体本身糖分不足时,人体肌肉内的蛋白质会转化成氨基酸,进而转化为葡萄糖。一旦让肌肉参与糖分的转化,人们自然会觉得糟糕。
  实验结果:
高糖进食者瘦了1KG,其中包含0.5KG脂肪、0.5KG肌肉。
高脂肪进食者减了3.5KG,其中包括2KG肌肉,1.5KG脂肪。
  虽然高脂肪进食者减去了更多的体重,但是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人们减去了更多的肌肉,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去医院的几率会增加。对于他来说,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吃法使得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另一方面,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反而造成空腹血糖升高。
  惊人真相来了……
  最后,节目组还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大白鼠还是人类,都无法抵抗脂肪和糖分的混合食物。比如冰淇淋,垃圾食品,红烧肉等等。
比如给大白鼠吃的奶油蛋糕。
比如只加糖的甜甜圈。
  现在看来,脂肪和糖和合体才是最最最大的恶人,任何美味到让人停不下来的加工食物,似乎都是这个组合,比如中国传统小吃,红烧肉······
糖醋排骨······
  大自然中本身没有这种50%脂肪和50%糖混合的天然食物,而这种食物的口感又超乎想象的好吃,因此大部分人,在面对这种食物时都无法抵抗。
  这也许就是大部分人变胖的原因,因为这些垃圾食品实在是太好吃了……
  如果想减肥,还真得靠那句话,管住嘴,迈开腿。
新浪地方站
郑州潮人郑州潮人是最受欢迎的自媒体之一,隶属于新浪河南。提供本土养眼美女,帅哥美男,高冷酷炫达人...每周都会有特色店铺推荐(期期有福利!)以及第一时间的时尚资讯。
郑州热跑团
郑州热跑团郑州跑步爱好者聚集地
微探店郑州本地最有影响力的探店账号,发掘城市最新鲜的美食、消费资讯,拥有最专业的探店模式,一月1-2次免费品鉴,热门美食商家优惠折扣信息及免费粉丝福利。
郑州辣妈圈
郑州辣妈圈致力于打造郑州最大的辣妈基地,为辣妈们提供学龄前儿童教育、成长、健康、生活等信息,同时不定期提供各种福利,快来加入我们吧,郑州辣妈圈陪宝宝一起长大!
郑在出发从郑州出发,周边游、省内游、国内游、国外游所有好玩的旅行攻略以及相关的旅行资讯等。
鲜城郑州你可以不知道去哪里玩儿,去哪儿吃,但是鲜城已经知道了。推荐郑州最好吃的地方,最有逼格的去处,精选并定制最炫酷最好玩的活动,只为爱生活的你带来更多乐趣。
爱在郑州河南月老,打造郑州最靠谱的单身男女相亲交友聚会,解救大龄青年。
郑在上学郑在上学,和你一起读懂大学,玩转大学。
生活百科全说
生活百科全说生活百科全说会通过科学饮食、生活习惯、运动健身、心灵养生带您开启健康之门。生活百科全说,给您满分的生活!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美国“糖”专家:肥胖不要完全归罪于摄糖过多|脂肪|碳水化合物_凤凰资讯
美国“糖”专家:肥胖不要完全归罪于摄糖过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网大连10月21日电(记者 王彤)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食品营养与健康国际论坛”21在大连举行。美国甜味剂专家约翰·怀特博士在会上表示,无论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都会变成脂肪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是因为总能量过剩,要全面考虑所有食物中的能量,而并非完全归罪于糖。
原标题:美国“糖”专家:肥胖不要完全归罪于摄糖过多中新网10月21日电(记者 王彤)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食品营养与健康国际论坛”21在大连举行。美国甜味剂专家约翰·怀特博士在会上表示,无论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都会变成脂肪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是因为总能量过剩,要全面考虑所有食物中的能量,而并非完全归罪于糖。约翰·怀特博士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倾向于把超重、肥胖甚至一些慢性疾病归因于糖摄入量过多,而忽略了总体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他研究发现,美国四十多年来的人均糖消费量基本稳定,近15年还有下降趋势,但成人肥胖率却上升到原来的3倍左右。他说,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超重肥胖与糖的消费并不相关。从1970年到2010年,美国居民人均能量从2155千卡到2604千卡,摄入增加了449千卡,而增加的能量中45%是油和脂肪、42%来自谷类,只有8%是来自添加糖。糖的摄入量并非是肥胖的主因。1克糖(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在体内可产生约4千卡的热量;而1克脂肪则能产生9千卡的热量。而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类产能营养素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过剩。约翰·怀特博士特意强调,肥胖并非单一因素导致的,控制体重一定要控制所有食物中总能量的摄入,保持均衡的膳食结构,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动起来!(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7175
播放数:593865
播放数:183946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糖和脂肪中卡路里含量的比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糖和脂肪中卡路里含量的比较
易发表网提供各学科期刊论文下载、毕业论文...|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量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