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超球衣赞助商队球衣背面不印球员姓名

中超的球衣,为什么不能像英超一样在背上印上名字?_虎扑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说是中超球队的球衣红蓝太多,没有新意,看起来很是审美疲劳,而且没有辨识度。在下深以为然。除此之外,本人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中超的球衣就不能像英超一样,统一在背上印上球员名字?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中超球衣,大部分背上都是广告,什么“科晓恩”、“诺亚信”之类的,很容易让人误会,不禁让人想起韩乔生韩大嘴当年的“3号球员夏普传球给4号球员,4号球员也叫夏普,4号传给8号,咦,8号也叫夏普”的笑话。英超球队的球衣,只有一个胸前广告。背后都是球员的名字。我觉得这样很好,毕竟看球的观众不一定都对场上的球员熟悉,背上的名字能上普通球迷快速识别场上的球员,这是一件好事儿。球衣广告能带来收入,球队不得不考虑利益问题。但是,在球衣上过度开发广告的效果并不好。我看很多南美的球队,连短裤上都是广告。但是,南美的俱乐部除了给欧洲豪门输送球员,还有什么地位呢?国外的观众知道几支南美俱乐部呢???反而是只有一个胸前广告的欧洲球队把商业化做到了最好。可见,广告不是靠数量博收入的。为了长远一点的利益,还是让足协统一一下吧,把背上广告取消了,把球员的名字印上去吧。
是啊!为什么呢
说的好像只有英超印名字一样
楼主肯定没看这贴
女排联赛的队服后面既有广告,又有名字
和nike的合同 还剩多长时间。。。球衣一点亮点都没有。。。
为什么不能让球队自己找球衣赞助商呢?
我觉得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让俱乐部自己选择球衣赞助商的时候了。耐克太不上心了,合同到什么时候啊到底?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其他人正在看中甲球衣让人眼前一亮 印球员名字满足球迷愿望
来源:华商报
  今年的中甲球衣惊喜不断,有超过一半球队都在球衣背后印上了球员的名字,更是有一支球队将恒大上港等中超球队一直都没做到的事给做到了――中甲的石家庄永昌在他们的球衣背后印上了球员中文名字。
  除了激烈的拼杀外,石家庄永昌队球衣背后的中文球员姓名也吸引了眼球。本赛季,永昌球衣版式和上赛季并无明显差异,但后背的中文球员名称却让人眼前一亮。除了永昌队外,包括大连一方、浙江毅腾、新疆天山雪豹等球队也都在球衣背后印上了球员名字,只是这些球队印的都是拼音而非汉字。球迷们期望已久的球衣印名字,终于从中乙、中甲开始普及起来了,相信要不了多久,中超也会有部分球队开始在球衣背后印名字了!
  中国足坛里的球队,球迷们期望可以在球衣后背印上名字,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但由于中国足坛并没有这方面的强制规定,通常俱乐部将本应该印上球员名字的位置给印上了商业广告,在商业利益与球队文化建设的博弈中,最终文化建设还是没能战胜俱乐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因此在中国足坛,虽然球迷呼吁印名字的声音一直很高,但这项很简单的小事一直没有被足协落实。
  球衣不印名字,最打脸的情况出现在2016年中旬,当时杭州绿城的小将双必嘉加盟了西乙B俱乐部托莱多,在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托莱多特意为双必嘉制作了一件带有他中文名字的球衣。这是第一次有职业俱乐部的球衣上印上中文名字,但很遗憾出现在国外联赛而非我们自己的联赛中!当时就曾有许多媒体撰文呼吁中国俱乐部加印名字,即使不能印在数字上方,在数字下方印一个也成,今年有俱乐部在数字下方印上了名字,终于满足了球迷的愿望。
(责任编辑:田宇 US019)
&&&&&&</div
在“水滴”体育场燃烧了13天的圣火熄灭,2017全运会落幕…]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在足球界有这样一句心灵鸡汤&&&球衣胸前的名字远比背后的名字更重要&,这句话的意思是,球队的荣誉(胸前的队名)要高过个人荣誉(背后的球员名)。
  然而,这句话在中超比赛中并没有什么鸡汤药性,因为在咱们这儿,胸前是广告,背后,还是广告。
  有球衣广告是好事,但不该因此不印名字
  当然,作为一直为足球商业化叫好的圈哥,还要公道的说一句,球衣广告能卖出去绝对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咱们的联赛有人买账,总好过想做广告无人问津。欧洲球队的胸前广告,像曼联的Vodafone和阿森纳的O2,都成了经典队服的一部分。就连一直不引进球衣广告的NBA,也在盘算着给队服增加广告了。
  然而,背后原本应该写名字的地方也是广告,给咱们的中超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不印名字带来诸多弊端
  1.观赛困难
  首先一个,不写球员名字就不容易分清球员,给球迷设置了观赛门槛。豪门球队倒罢了,像恒大全队大家都能认个七七八八,但是对于平民球队,球迷看他们比赛就比较累,总得去翻大名单查名字。
  而且,有时候还会造成混淆&&有些球队,像恒大啊力帆啊,背后是广告倒无所谓,毕竟背后这两个名字一看就是广告
  然而有一些队服后面的名字,则是经典的韩乔生老师的&夏普&级别的,会对球迷带来不小的认知障碍,例如下面建业这&科晓恩&兄弟。
  换韩乔生老师解说这场的话,大概会说:
  4号球员科晓恩分球,传给了10号队员,10号队员也叫科晓恩,他们可能是兄弟。足坛活跃着很多兄弟,比如荷兰的德波尔兄弟。
  好球,这个球传给9号传得非常好。 咦,9号怎么也叫科晓恩。可能是这样的,外国球员印在球衣上的只是姓,这些球员都姓科晓恩,就像韩国有很多球员都姓朴。
  漂亮, 10号连过两名队员,破门得分,10号是&&科晓恩(停顿好大一会)对不起,观众朋友,科晓恩是印在球衣上赞助商的名字。
  2. 影响球衣销量
  众所周知,球衣销售原本应该是职业俱乐部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职业足球市场开发重要的组成部分。运动装备提供商赞助俱乐部,除了可以获得广告效应之外,球衣销售的提成也是他们看重的蛋糕之一。
  举个栗子,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去年刚刚以10年7.5亿英镑天价赞助英超豪门曼联的阿迪达斯,在他们合作的第一年就尝到了甜头&&曼联新球衣销量上涨,阿迪将会分享到不低于7450万英镑的销售收入。
  反观咱们的中超,赞助商的来头也不小&&耐克09年以10年2亿美元抄底了中超队服及装备的赞助权。但中超+耐克,一直没能带来球衣销量的提高。这其中,既有俱乐部商业开发不力的锅,也有耐克不重视中超导致设计一般的锅。不过圈哥私以为,中超队服上没有球员的名字,对于队服销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常玩FM的朋友可能知道,一旦签入了大牌球员,球衣的销量会大幅度上升。特谢拉、拉米雷斯、热尔维尼奥、瓜林、拉维奇&&现在的中超并不缺乏大牌,但却没有利用好这大牌效应,去做好球员形象的包装和相关的商业开发。
你问为啥不印名字?我可以回答你一句无可奉告
  既然不印名字有这么多坏处,那为啥咱们就是一直坚持不作为呢?
  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序。相信大家如果爱踢球的话,多多少少也买过一些队服,一般我们都会花一些钱印上球星或是自己的名字。而且,看看下面这个精巧的设计,足以说明耐克的设计师们绝不是怕麻烦&&
  那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圈哥咨询了几位在球队和耐克工作的朋友,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网上倒是能查到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都不足以解释,为何这样一个不专业的行为,能够被坚持了这么多年&&
  咱们稍微理性分析下,既然整个中超联赛都不印背号,说明这很可能是中超公司整体的规定。而这规定导致的结果就是,中超的球衣背后就是不印球员名字!想要印名字?这么有能耐,你怎么不踢亚冠去呀!踢亚冠的时候就能印名字啦!
明天的明天,你会&以我之名,冠你之袍&吗?
  既然如此,咱们也不用更多纠缠在为何不印名字了。随着80亿中超时代大幕的开启,飙升的不只有转会费,中超的转播技术在革新,引进了裁判喷雾和计时器,上座率和收视率都有提高,中超的方方面面都朝着职业化的方向迈进。
  因此,我们宁愿相信,尽管现在中超还没在球衣上印名字,但这只是前进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在明天的明天,类似的不专业会越来越少,终有一日我们能够收获一个足够职业的、能够稳定运转的联赛。
  到那时候,我也愿意去做一名足够职业的球迷&&买比赛门票,买看球会员,买正版带名字和号码的队服,用行动来为家乡球队添砖加瓦。
  最后再来畅想一下吧,在那样的一个联赛里,我们期待看到怎样的背号呢?圈哥来给大家抛个砖,像CBA那样,在国内联赛搞全中文的背号(亚冠还是英文版吧),感觉还是挺酷。
  比如像这样
  还有这样
  怎么样,期待那样一份中国足球的饕餮盛宴吗?
编辑:庄太坤
大家正在看
Copyright & 2008-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湘B2- 京公网安备号当前位置: &
再扯中超球衣印字:这到底是谁的锅?
再扯中超球衣印字:这到底是谁的锅?
类型:独家责任编辑:我不是AJJ更新时间:日 11:27来源:
大牌巨星纷纷加盟,5年80亿版权,外加诸多海外媒体转播,这就是当今中超的现状。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还有着一些急待改善的东西,就像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发布的那份文件那样。而今天要扯的是球衣,和球衣上该印着的球员名,这同样也是球迷口诛笔伐和急需改变的。关于球衣印名字这块,无论是我们还是其他媒体一直对这个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今天呢我们想换一个方式来谈,用一些事实,来打某些人的脸~
那么是不是咱们的职业联赛一直以来都是球衣不印名字的状态呢?当然不是。早在1994年,也就是初代甲A之际,中国足协就在联赛秩序册上标出了相关的规定:运动员比赛服上衣背后号码的上方,应印有运动员姓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高为10厘米。并且还对于球衣号码的大小式样,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至少在甲A初期,中国的足球联赛仅用肉眼看,还是显得很职业的。
而进入中超时期,有据可查的是到2012赛季中国足协在关于球衣上印球员名有了相关规定:
球员名字呈现在球衣背面时,每件上衣的后背必须有队员的中文姓名,且和正式队员报名名单一致,如运动员姓名过长,须经过俱乐部和运动员同意,截取使用较短名字,姓名必须在后背数字的上方,过下房,姓名,汉字的高度不得超过7.5厘米。另外当运动员将上衣扎进短裤,姓名人必须全部可见。为了易于辨认,姓名周围可是有边沿或轮廓投影,若是条纹上衣,姓名也必须在中性颜色的方块里,或是有边沿或轮廓投影,姓名的颜色必须和上衣后面号码的颜色一致,但不得含有广告装饰或其他成分。
但也因为这些条款没有很好的去强制性实施,一直无法被俱乐部落到实处,到2015赛季的中超联赛规程中,就干脆直接去掉了关于球衣印名字的条款。
可以说,是中国足协的不作为,导致这种现状一直发生。毕竟亚足联也要求参加亚冠的俱乐部必须在球衣上印球员名,那些俱乐部敢不从么?那么说到这儿,是不是耐克就不需要背这个锅呢?当然不可能啦~
事实上,耐克对于球衣印名字这事是一直持欢迎和肯定态度的,毕竟这么做是可以很好促进球衣的销量。但是耐克也不要忘了,毕竟至2009年起,他们与中国足协签了关于装备供应的10年长约。十年光阴,无论是球衣或者是印号的样式都由耐克说了算。且不提那些套个模板就拿出来用的球衣了,统一样式的球衣印号和印字供应某种程度上也让足协懒得去制定相关的条款了,都是一样的东西了,还有必要去制定什么标准吗?
估计有球迷说,毕竟咱们的职业联赛与日韩联赛相比还不够职业,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那么这个所谓的&下&现在又是个什么样呢?小编很幸运找到了一份2016赛季印尼联赛的联赛手册,里头有关于球衣的规定,咱一起看看。首先是号码、球员名、臂章和赞助广告的长度、面积及位置的要求,甚至还有详细的图示。
其次是队徽的面积大小和位置,球衣上不超过100平方厘米,球裤上是不超过50平方厘米。
最后是关于球衣品牌LOGO的大小面积要求,甚至细化到球袜、帽子和门将的手套上。
如此细致的要求,完全可以与欧足联对于参加欧战赛事的俱乐部球衣规定相比了。再一看下面实际的实施情况,您觉得现在谁该是那个比下有余的呢?
不过也不是说中国的职业联赛对于这方面就彻底一无是处了,比如说中甲和中乙联赛。尤其是在大多数卡尔美赞助的球衣上能看到上面印着的球员名。不过这并不是说他们遵守了中国足协的规定(毕竟本身也没有这规定了),更多是球衣供应商或俱乐部的个体行为。
而在2016年的足协杯起,中国足协也开始要求各个参赛俱乐部也得在球衣上印名字,但也是没有很好的执行。要么是干脆不印,要么是因为条款不细致而导致印出来规格效果参差不齐。当然,也决不能去否认这种进步,哪怕是丁点的。
总而言之,扯了这么多,就是期望中国足协能在这小小的球员名上下点功夫,做点实事。别的不说,想想当年德罗巴在申花效力时穿的那件没有印名字的球衣,再想想新来的维特塞尔和米克尔,毕竟,天津双雄可没有参加亚冠的资格去享受印名字的待遇啊~
感谢:新浪微博
ENJOYZ欢迎内容上的合作,转载须事先征得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违者我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145171',
container: s,
size: '740,90',
display: 'inlay-fix',
async: true
ENJOYZ足球
玩转你的足球生活
关注ENJOYZ
微信公众号
& EnjoyZ足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超球队球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