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太极拳视频,越多越好,格式最好是创维电视播放视频格式能播放的,谢谢大家!

1,000,000视频播放!谢谢大家!-在线观看-风行网
全部标记为已读
您暂未收到新消息哦~
安装PC客户端
把想看的剧下载到本地吧~
点击立即下载就可以下载当前视频了哦~
播放:1,039
播放:5,100
播放:2,365
播放:1,020
播放:13,403
播放:15,046
播放:4,478
播放:3,131
播放:3,489
播放:1,430
播放:2,360
播放:24,470
精选视频号
播放:5,104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马虹)
北京大学提出要培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把健康列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并且将太极拳作为健康的首选项目列为课程之一,这在全国所有高等院校中,还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创举。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健康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最近,网络上列出人们追求创造积累财富的12
个投资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健康,而且说明健康是统率其他11
个项目的首要项目。正如人们常讲的:“健康不是一切,而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念也有新的发展,即不仅要注意肌体健康,而且还要注意心理健康。
2005 年5 月17 日,西班牙《 国家报》
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健康的新理念:“人的健康,取决于心态与体态的和谐。”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还要有心态的健康,两者缺一不可。人的“消极因素”(不好的情绪)常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威胁生命的元凶。人的精神过于紧张、情绪低落、压抑、失常,会在体内产生一种叫“皮质醇”的物质,损害人们的心理和肌体的健康。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大,甚至心理失衡,导致各种疾病丛生,更极端的会出现轻生、自杀的现象。2006
月份,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一周之内先后有一名研究生、两名大学生不堪负重,跳楼自杀。这是心态失常,不能很好地进行正确的自我心理调整而导致的悲剧发生。由此幅射整个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令人反省,深思……
世纪的健康新理念,应该是肌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并重。为此,人们选择的健身项目,往往是那些“身心兼练,性命双修”的运动项目,而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就是强调“身心兼练,性命双修”的优秀拳术。以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为例,600
多个小动作,使人在练拳过程中必须高度集中、入静;动作的繁难,不允许脑子开小差,从而达到身心兼练的目的。所以美国的《 时代周刊》
发表文章说:“中国的太极拳是一项完美的运动方式。”俄罗斯的《 文化报》 发表论文讲:“中国的太极拳是一种整体健康术。”
在国外,太极拳近几年发展的非常快。在美国,各州都设有太极拳组织,太极拳成了美国人的“热门”。这里有件趣事:有的中国人出国前不会打太极拳,出国后一看美国人那么喜爱太极拳,就想法跟学过太极拳的美国人学。学会之后,则变成从中国来的太极拳教练,去教那些外国人。美国的爱默蕾大学医学院得到国家65
万美元的拨款,专门进行太极拳防止老年人跌跤的专项科研;亚利桑那州大学等许多的美国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太极拳课程。在英国,有的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开出“练太极拳”的药方。美国出版的英文版的《
杂志,由原来的儿千份到现在全世界发行几十万册。我曾应邀到美国的奥勒根州去讲学、授拳,那里一位市长一个上午不办公,专门在他的办公室接待我,又是发荣誉市民证书,又是请我座谈。美国各州都有太极拳协会。由此可见,中国的太极拳在美国所受到的欢迎和热爱的程度。我还去过马来西亚、意大利、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国家讲学、授拳,都能感受到当地人们对中国太极拳的喜爱。2004
年,在北戴河举办了一期由以色列、荷兰、美国等国家学员组成的学习班,他们都跑到中国来学习陈式太极拳。结业时,他们一个挨一个和我拥抱,有的还掉眼泪,心情非常激动。他们没有想到陈式太极拳这么好,又感谢我教的认真。
当今时代,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受到了世界人们的欢迎。太极拳之所以受到国内外广大群众的喜爱,绝不是偶然的。中国传统太极拳的魅力,主要在于它不仅本质上是防身应变的武术,而且它的文化内涵异常丰富。因为它植根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也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载体。这正是“深山大泽生龙蛇”之谓也。中国传统太极拳独特的锻炼方式,更有利于当今世界的人们防治一种“上盛下虚”的时代病。前几年台湾的《
太极拳》 杂志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论点:“从21
世纪开始,中国的太极拳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为流行的体育项目。”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既是一种防身术,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可以促进人们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从而可以看出它的时代价值。
二、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
在当今的生活中,人们只要一提太极拳,就普遍认为它是一种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错觉,是不了解太极拳的本来面目而造成的。近几十年来,国家为了普及太极拳和举办竞赛之目的,改编、简化了许多太极拳的套路,但大多数都不讲太极拳的武术内涵,逐渐失去了传统太极拳本来的真实面目,演变成了一种健身操、太极舞。故有人云:“百年古木,枝盛干枯。”其实,传统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是防身护身的功夫,它的每个拳式每个动作都含有鲜明的攻防技击含义。从太极拳的名称上看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传统哲学―
统帅其它一切学科,其特点,就是处处讲阴阳和谐,阴阳平衡,强调阴阳的整体性。太极拳为什么叫“太极拳”呢?“太极”就是整体,分则为阴阳,合则为太极:“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 系辞》
)“太极”与“阴阳”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其包含着丰富的传统哲理。“拳”一般指武术。一句话,太极拳是以中国的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指导来进行防身护身、养生益寿的拳术。据史考证,最早的太极拳起源于河南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距今已300
多年了。创编这套太极拳的人为陈家沟的陈王廷,他的传统文化素质相当高,不仅懂《 黄帝内经》 、《 易经》 、《 黄庭经》
,还懂得戚继光《 纪效新书》 里的《 拳经》 。
《 拳经》 里面囊括了当时中国所有拳术里面最好的32 个式子,陈王廷从中选择29 个式子,作为陈式太极拳创编的基础。此外,他还懂得《
等道家养生学、中医经络学,以及其它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可以说,陈式太极拳是传统文化、武术、养生融为一体的优秀拳种。我现在习练和研究的是传统陈式太极拳,即中国最古老的太极拳。我过去在大学是学中文的,毕业后先当过教师,后又从事机关文秘、编辑工作,及业余文学创作,经常通宵达旦地从事紧急起草任务。由于过度疲劳,导致了严重的失眠,引起神经衰弱、过敏性鼻炎、胃炎、慢性肾炎、左腿关节炎等等一系列的疾病。医生嘱咐我睡前吃一片安眠药,我吃3
片也睡不着觉。我在机关三楼办公,每次提暖水瓶上到二楼先喘喘气,再上三楼。是太极拳挽救了我的生命。当时有位老中医给我开了“方子”,让我试着练练太极拳,因为中药、西药对我的失眠都不奏效。没想到,经过几年修炼,不仅睡眠正常了,原来所有的几种病症都不治而愈了。在文化大革命那个荒唐的年代,我被“挂”了8
年,还被关了一年,在那个荒唐的年代,有幸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就是陈家沟当代太极拳宗师陈照奎先生。我以照顾老人为由,向“造反派”请了长假,三.上北京,两下河南,还3
次清老师来我家里教我太极拳,前后9 年的时问,我跟陈照奎老师学会了陈氏家传的正宗的传统陈式太极拳。
这套太极拳有三大内涵― 防身武术、传统文化和养生功能。这里我先讲太极拳的武术本质。
(一)独特的战略战术
太极拳有句名谚:“彼不动,己不动。”主张以和为贵,以容为上,以化为主。陈鑫语:“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以化解矛盾为上策,“止戈为武”,力争“化敌为友”。实在不得已而交手时,尽量以化为主,化打结合,借力打力,闪战腾挪,“因敌变化示神奇。”坚持从被动中变主动,在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同时,迫使对方失去平衡,感到失势为上策。
(二)每个拳式、每个动作都有鲜明的技击含义,大小动作都讲劲道
尤其是通过老师的“拆拳讲劲”后,你会明白每个式子、每个动作的劲源、劲点、劲力变化、劲力结构。以“金刚捣雄”为例(示范),其中包含抖腰、提腕、掤肘、松肩、松胯、塌腰、反拿、右捋、转腰、左肘里合、右手下塌外碾、提膝、前蹬、大碾、下按、肘击、肩靠、上撩、中戳、下踢、上托、下采、冲拳、迎门肘、震脚等至少25
个劲力变化。每个动作的外形与内劲和谐统一。老师常讲:“拳架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走拳架时要有规矩,上身中正、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松胯塌腰、档走下弧等,其外形动作与内含的劲道是相一致的。为什么有些人同是一个老师教的拳,每个学生却是一个人一个样呢?就是因为打拳时不讲规矩,随心运作,又不懂劲道而变形所致。有人讲,拳架是拳架,只不过是健身罢了,若想练成太极功夫得另有一套练功法门。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对太极拳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因为拳架的动作与内劲是完美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懒扎衣”为例(示范):要边化边打,上引下进,右引左进,一引两进。化打合一,有刚有柔,其动作的外形与其内含的劲道和谐统一。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劲。
(三)太极拳的系列辅助功法训练
1 .推手― 有10 种推手方法,主要是练听劲、化劲、借劲等等,是懂劲的必经之路。主要锻炼人的灵敏度,熟能生巧,随机应变。
2 .单式训练― 主要是练发力,即所谓的“发劲”,是太极拳劲道的锻炼方式,是武术本质的表现特征。
3 .器械训练― 主要是增强力量,像太极刀、剑、枪等。
4 .辅助功力训练― 也是增强功力的手段,像太极尺、太极大杆、太极轮、太极球以及百把桩等。
(四)太极拳的防身护身、应变功能
.防身应敌,见义勇为。学员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广州的谭启惠,见义勇为,用我教给他的拳架技击动作,痛打流氓、歹徒。湛江的苏道生,有一次在路上遇到车匪、路霸,打得那些人心胆俱寒。他说:“我要是不练这套拳,没有这些手法和劲道,也没有这个勇气。”
.应变能力的增强,有利于自我保护。在当今社会,车祸猛于虎,自然灾害不期降临,客观环境的变化,还有不法歹徒的盗窃、抢劫。这些对人身的安全都潜藏着危机。通过太极拳中的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等的锻炼,对自身的自我保护,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作用是很明显的。1995
年,我应邀到美国旧金山去讲学,那里与北京的时差整整12
个小时,一般人不太适应这种时差的变化,几天都感到疲劳,头晕脑胀的。我第二天起来,在那里打了两遍太极拳,出了身汗,时差感马上就调整过来了,身体的不适感也随之而去,就像在自己家里没什么两样。在2000
年,我曾经历了一场车祸。那天下着小雨,在石家庄健康路上我从东往西骑着自行车,有一辆夏利出租车由西往东驾驶。当时我骑车很快,在与出租车快相遇时,我有意识的往右边闪开避让。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出租车同时也往与我同一个方向开去,已经形成即将相撞的局面(我后来从出租车司机口中才知道,当时他对面方向也开来一辆汽车,右边有一辆菜车,为了避让本能地、无意识的向我这边驾驶,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当时我自己的脑子很清醒,没有慌乱,在无法刹车避让的危急关头,我本能地撒开车把,如同拳式“穿梭”,腿后蹬,双手向前面开来的出租车头上面扑过去出租车这时紧急刹车停下来。由于车头顶盖上面雨水湿滑,以及停车的惯性,我被滑摔到马路边上,稍微蹭破了左脸额头一点儿皮,身体其他地方完好无损。我若不练这套陈式太极拳,当时我白胳膊、腿就要撞断了,因为自行车已被撞出一丈多远,车前叉子都被撞烂了。这就是太极拳的快速应变能力带给我的第二次生命。
总之,武术强调一胆(胆量、勇气)、二力(功力、力量)、三智(灵敏、机智)、四法(攻防技击法)。所有这些,通过太极拳持之以恒的锻炼,都能体现出来,从而达到健身、防身的目的。
三、太极拳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是武术,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武术。太极拳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又是“人文与科学”融合一体的产物,也就是在人文和科学领域结合得最好的健身术有云:“虽曰习武,文在其中”,
“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孔子家语》 )太极拳最突出的文化内涵,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
太极阴阳学说为拳理依据和指导思想。2004 年,《 周易研究》
期刊上登了一篇天津南开大学邓军海先生的文章,他提出:中国的传统哲学是“阴阳辩证法”,区别于西方哲学的“冲突辩证法”。西方的“冲突辩证法”源于柏拉图到马克思所形成的哲学体系,是以斗争为核心,通过斗争的手段来解决矛盾,推进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中国的“阴阳辩证法”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
,是以和谐为核心,强调世界上任何事物合整体都包含着阴阳两大因素,其阴阳之间的矛盾尽力通过协调、和谐的方式,取得事物的稳态丛展。中国的传统辩证法,是以《
的易理为统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任何领域的学科都离不开易理阴阳学说的指导。中国的传统哲学,一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二是以阴阳论分析调整事物的内在矛盾,并且以阴阳的和谐来保障整体的稳态发展(当然,也不排除必要的斗争)。中国的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拳,是以易理为指导思想的太极拳。下面我从整体观、阴阳论和螺旋形式三个方面来概括介绍太极拳之哲理。
(一)关于太极拳的整体观
中国的传统哲理讲究阴阳的整体性,反映在太极拳上就是“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就是说太极拳的大小动作必须是整体的,内外、上下、前后、左右、八面支撑,都是互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以“懒扎衣”接“六封四闭”动作为例(示范):右手很微小的旋转前棚动作必须靠全身整体的配合来进行,强调整体劲力的配合;右手在运劲的同时,力点从左脚根蹬地,经大腿传递,通过胸腰的立体旋转,力达脊背,再经肩、肘、手到达掌指发力。后面接“六封四闭”(示范),同样是通过脚根蹬地借力,腰部的立体旋转,胸腰“蚕蛹式”的节节贯串的蛹动劲,力摧双臂和手棚挤出去。又如“金刚捣雄”(示范):右手握拳的同时,含胸、吸气、收腹、松胯提肛,内外俱动。“掩手肱锤”:两手前后双顺外棚,再双逆里合,同时倒重心,开右胸,吸气收腹,松胯,塌腰,胸腰旋转,再倒重心,前抖右拳,左肘后称,前后、左右、八面支撑。太极拳难练就难在这里,然而好处也就好在这里。通过脚根蹬地的作用力,再借大地的反作用力,经过胸腰立体螺旋的旋转,全身蛹动式的节节贯串之劲力击打对方,要比你单独用某一部位去击打对方的力量要大得多。这,就是整体劲。这样经常不断地运动,周身协调,内外、身心兼练,身体各个名统、关节都能得到有效协调的锻炼,从而促使周身整体全面的健康发展。
(二)关于太极拳的阴阳论
左丘明《 国语》
有云:“物一无文。”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就以“太极”来讲,阴阳合而为太极,太极分则为阴阳;
“太极”与“阴阳”
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比如,人体是一个整体,全身的各个系统都是对称和谐的,像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心脏血液的收缩与舒张,肺的呼与吸,消化系统的吸收与排泄,等等。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对人体健康成长的一种稳态的定律有8
个字:“常阈空间,节律振荡。”就是有规律、有节奏地调整生命发展的过程,使之趋于稳态。恰好,太极拳处处强调阴阳的和谐平衡,讲究内外兼练,快慢相间,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虚实互换,以求取得稳态的平衡。这里从四个方面验证太极拳如何体现阴阳关系,取得阴阳的和谐。
1 .阴阳对应、对称,以求肌体的动态平衡
太极拳从起式开始到收式结束,在保证上身中正,不偏不倚,虚灵顶劲的同时,处处强调动作的阴阳对称,阴阳相应,阴阳相济和阴阳平衡,并由此产生稳定的整体对称劲。“双推掌”(示范):双掌往前推时,背部要往后撑,塌腰松胯,命门后撑,前后对应,逢前必后;若只顾前不顾后推就失去了动作的稳态平衡。“懒扎衣”(示范):右手前侧掤、挒、碾,同时左胯要有塌腰下沉撑住的对称劲,左右、前后都要对称。“金鸡独立”:要“逢上必下”,左掌往前上方托,提左膝,同时右胯必须松胯下沉,右掌下按,这样会锻炼右腿的耐力,促进大腿肌肉的发达。不能上下肢整个身子都往上提升。要有阴有阳,有升有沉,有左有右,有上有下,要阴阳对应。又如“金刚捣雄”:右手握拳上冲,突肘,提右膝,左胯同时要向下松沉,体现轻沉兼备的风格。从而达到人体的三维平衡。
2 .阴阳互包,互容,以求肌体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补、相济
阴阳要互相包容,开合相寓。比如“白鹤亮翅”:上面两手臂斜向例开,两手虎口相合,中节开,梢节合;下面则是脚合档开,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相寓。“初收”:两手合时,两臂要掤圆,若两臂夹贴胁部就只有合,没有开了。“掩手肱锤”:右拳先松下来,再弹抖出拳,手臂是松柔的,而不是僵硬的冲拳;只有放松了,才能打出弹抖劲来。所以,刚柔相济,开合相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阴中寓阳,阳中寓阴。拿太极图来说,它外面的圆圈是一个整体,里面有一个黑鱼和一个白鱼。白鱼里有黑眼睛,白中有黑;黑鱼里面有白眼睛,黑中有白,就是这个道理。从这里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夫妻之间,都应互相包容,达到互相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观察任何事物,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一面。从而体现观察与把握事物的全面性。
3 .阴阳互根,以求肌体的灵活和耐力持久的锻炼
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互根,万象乃生。”太极拳处处讲虚实互根,虚实倒换,有虚有实。太极拳从起式启动到收式结束,两只腿始终都是一虚一实,相互倒换重心,保持身体的动态平衡。太极拳有句拳谚:“迈步如猫行”。就是说一只腿慢慢提起,顺逆缠丝出脚,同时另一只腿松胯下沉,以此来加强锻炼支撑腿的耐力。外摆出去的腿越慢,那支撑的腿就越吃劲、费力。两腿互相倒换重心,一虚一实,再加上档走下弧,不断交替锻炼两只腿的耐力。一旦遇到危急情况,马上就通过两腿重心的迅捷倒换,避开危机,体现其灵活性。虚实互根体现在每一个式子、每一个动作之中。经常锻炼重心的虚实互换,并养成习惯,不仅增强大腿的根部耐力,还会培养灵敏快速的反应能力。美国的医生在做研究时得出一个结论:练太极拳能防止跌跤。这就是中国太极拳独有的魅力。
4 .阴阳折叠,把握阴阳变化的规律
阴阳变化,就是欲阴先阳,欲阳先阴,“往复有折叠”, “无往不复”。老子《 道德经》 有句话:“反者,道之动。”所谓“万物正反相生’,
,就是说任何事情都要从反面去人手。同样一个道理,在太极拳里面,讲究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开先合,欲合先开,欲发先蓄等等。例如“前招后招”:先向右侧击打,如果对方顶劲,再顺势向左侧方向去打;若还推不动,再向正面方向推出去,“一波三折”,一个式子变化折叠三次,体现了太极拳的折叠性。还有“指档捶”:先右引而后左发,再左一上掤右下捋,而后再往左上方打;双拳逆缠上掤。再双拳顺缠胸腰右转下沉里合,再胸腰左转,左肘后衬,右拳向前下敌档部击打。左右往复变化八次的折叠劲。太极拳有句拳谚:"
“不懂叠法枉徒劳。”这说明了打拳要懂得折叠的重要性。
我身边就有一件趣事,那是1997
年的一个夏天,我去北京办理应邀去加拿大的出国手续,在北京南站下车。当时正是放暑假、人正多的时候。我正走在车厢通道,前面有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往前走准备下车,我后面有一个小伙子既没礼貌,又不耐烦,蛮不讲理地使劲推我往前走,他急于到前面车厢去占座位。我这么大年纪的人总不能去挤前面的妇女和小孩。我只好耐着性子慢慢往前走,等到前面的母子安全下车后,我快到车厢门口时,忽然向后给那个小伙子来了个背靠,用“先给后要”之劲,那小伙子一愣,怎么跟我顶起来了?!他反而更用力推搡我,刹那间,我忽然向左侧螺旋闪开下车,背后那个小伙子由于用力过猛,碎不及防失去了平衡,一下子整个身体从这个车厢口摔到前边的车厢门口。这就是我运用了太极拳的折叠劲,“以其人之力,还制其人之身”所产生的效果。
(三)关于太极拳阴阳变化的螺旋形式
恩格斯的《 自然辩证法》
有句话:“由矛盾引起发展,发展的螺旋形式。”陈式太极拳所有大小动作都是在螺旋形式中运作的,而且是立体的螺旋运动。一个是靠胸腰的立体螺旋,在上身中正的要求下,靠胸腰的偏左或偏右是螺旋式立体转动的;另一个是四肢动作的螺旋形式,即手臂脚腿的顺逆缠丝。陈鑫有句拳谚:“拳者,缠法也。”太极拳的大小动作,无论是胸腰运化,还是手臂缠丝,脚蹬腿摆,都是走弧线,非圆即弧,绝无直来直去的。以“金刚捣雄”为例:先右手顺缠握拳,同时沉肩坠肘,松腰胯,收腹吸气,提肛,配合胸腰向左螺旋下沉,沉右臀翻左臀同时完成;再向上冲拳、突肘、提膝,胸再略螺旋右转,沉左臀翻右臀;最后,右拳略顺缠下沉里合于左掌心,右脚震地,气沉丹田,胸腰又略螺旋前转,沉右臀翻左臀同时完成。其中3
次胸腰开合的螺旋转动,3
次臀部的螺旋升沉,体现了立体螺旋的整体劲和螺旋劲。这种独特的螺旋运动方式,在技击上对化解外力、沾粘连随,随屈就伸的化打结合的功夫修炼大有好处。
还有“打拳3 个圆”,就是说,一个是手脚动作自身螺旋式缠丝走圆;第二个是所有动作运行的路线都是圆的,没有直来直去的。手不是走S
曲线,就是划圈走弧线,“非圆即弧,绝无直来直去”;第三个圆就是造型态势要掤圆,气势圆满。这些都是阴阳变化的螺旋形式。再看太极图的形状:一个圆的太极图里面,黑鱼由最细小的鱼尾形状逐渐演变成大的圆形的鱼头,而白鱼由大的圆形的鱼头逐渐演变成最细小的鱼尾形状;黑鱼和白鱼彼此互相咬住尾巴,黑鱼和白鱼之间被S
形曲线分割两半,而不是从两者中间一道直线下来分割的,从中可看出阴阳变化的螺旋形式。这就是中国传统哲理所讲的“圆”的变化精华所在,正可谓“君子如水,随圆就方,无处不自在。”(
(孙子兵法》
里专门对“圆”有一个精辟的论述:“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之势,如圆转石于千初之山者,势也。”就是说像很多圆形的大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一样,那惊人的气势,锐不可挡,令人生畏。这些都是讲一切事物在阴阳变化中的螺旋形式。
总之,太极拳丰富的文化内涵,除了中国传统的哲学之外,还涉及各个领域学科体系。我在研究太极拳四十五个春秋当中,本着科学、求实、探幽、解惑的精神,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中去寻找太极拳形成的理论依据;同时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论证太极拳的一些科学论据,揭开太极拳神秘的面纱,还其本来的科学面貌。针对一些“用意不用力”的说法,我查阅了六本人体力学名著,从中弄懂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明白了太极拳发力动作的力源、力点以及力点的变化、劲力的结构等等。正如我的老师陈照奎先生所说:“哪有不用力的武术呢!”我经常看一些相关的体育运动学方面的著作文章,有一个人体站立的“稳定角”的概念,它对拳式动作的稳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理论学里面强调,人体最好的稳定状态是两脚基本平行站立的姿势。正好,太极拳也强调这一点―
不丁不八:丁字步,档撑不圆;八字步,站立时有人轻轻推你一下,你就站不稳。另外,八字脚走低架时,腰部就不易转动,不能左右转动,且无灵活性可言。只有在两脚平行的情况下,腰的部位才能很好地自由左右旋转。这“稳定角”的观点是很合理的科学论据。此外为了搞清楚中医的经络学以及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太极拳的关系,我在河北医科大学跟祖传中医世家的刘亚娴教授学习经络学;在湖南教拳时,跟我的两位学员学习了人体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一位是湖南医科大学的生理学教授邓启辉,另一位是解剖学教授帅建中。我还找了我的老朋友,原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解放前中央大学的教授袁鸿寿先生,跟他学习了《
易经》 。北京解放军报社搞军事理论研究的刘秉彦同志,送了我一套《 中国古代战略》 丛书,从中学习了中国古代军事学。
我通过学习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使我体会到专与博的辩证关系。我先当小学生,然后再研究太极拳,并从中感到太极拳的内涵博大精深。太极拳,是引导我扩展知识领域的一条纽带。总之,太极拳是文化、武术、养生融为一体的一门学问,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人生必修课程。
四、此拳独特的锻炼方式,养生功能的时代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有其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从出生、发育、成长到衰老、死亡。这是人体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从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能在主观上把握自己的生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日常生活的保健、运动方式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根据45 年来我与我的广大学生不断实践、研究的结果,一致公认陈氏一代宗师陈照奎老师所
传授的陈式大架、老架、低架传统太极拳,是一套独特的运动锻炼方式,是当今最受人们欢迎的运动项目,它的许多独特而神奇的健身效果,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一)拳走低架的好处
陈式太极拳对低架有明确的要求和规矩,首先是上身要中正,这是前提;其次是两腿走低架时不能跪膝、撅臀。倒换重心时要档走下弧。身体允许有起伏,但必须是升中有沉、沉中有升,上下要对称,不得前后摇摆、左歪右斜。也就是说,拳走低架,劲走螺旋,松腰胯运动骨盆。拳走低架最大的好处是解决当前社会的时代病―
“上盛下虚”症。其症状包括:“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骨质疏松、下肢无力、失眠、消化功能障碍、腰椎颈椎病、生殖功能减弱、情绪紧张与浮躁、性功能衰退等。英国格拉斯大学有一位教授,通过研究人体健康的经验,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从21
世纪起,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重视健康,而其方式不论青年、老年都会更加重视下肢运动。”
年,西安召开了一次国际骨质疏松专业研讨会,与会的许多专家都说这么补钙、那么补钙,吃什么补钙,等等。只有一位美国的骨科专家Frost
教授和北大医院的一位教授两个人,认为补钙最重要的是下肢运动。他们认为,钙的吸收光靠人体的肠胃吸收不了多少,重要的是靠下肢两条大腿、大骨节肌肉群的大面积参与运动,使肌肉不断产生弹性的泵力收缩作用,把钙输送到骨髓里面去。也就是说,要想补钙就必须加大下肢的运动量。这两位专家讲的非常有见地,我本人也证明了这一点。1999
年,我在河北承德教拳期间,有一位学员是在医院里搞cT
检测的,他给我做了各种身体功能的检查,尤其是骨质密度的检测,结果出乎于我的意料。一般来讲,年轻人的骨质密度最高值为170 ,到了60
岁左右的人下降到100 一120 ,骨质疏松的人为60 一70 。而我的检测结果却是15l
,这可能是我经常打低架子的缘故。长期坚持打低架子的人,腿部肌肉发达,血管丰满,使血液输送畅通,加大了血液回流的泵力。这样,血液的循环输送到肌肉里面去,再返回到心脏;血液的往返循环加快,你的肌肉弹性就越大,等于增加了许多个小血泵,加快了血液循环的回流。”另外,此拳对防治肥胖症很有功效。我有一个学生叫王丽,生孩子后体重近200
斤,为了减肥,吃药、节食都不起作用。跟我练拳一年后,体重降了50 斤,而且大腿肌肉结实了,小腹渐平了,走路上楼也不喘气了。
从武术角度看,锻炼低架也有深远意义。因为太极拳强调“随屈就伸”,
“随高就低”。一旦与他人交手,对方能低,你不能,必然吃亏。
(二)螺旋运动的神奇功效
这是一个有特殊功效的、极好的运动方式。全身的立体螺旋运动,有利于人体微循环系统的改善和保健。首先是微循环和内分泌系统的改善,四肢经常顺逆缠丝,从根节到梢节处处走螺旋缠丝劲,具有独特的嫩肤作用。我在石家庄有一个学生吕凤珍,满脸雀斑,连嘴唇上都有,外号“大花脸”。她跟我练了7
年拳以后,雀斑突然不见了,脸面干净了。什么原因呢?后来一位医学专家说,是因为她的内分泌和微循环系统得到调节和改善的缘故。还有一位学员何文国,是长春法院的法官,做了脑瘤开颅摘除手术。术后连走路都不稳,别说工作了,就连脑子记忆力都不行。后来他学练这套拳一年以后,病情渐愈,2005
年已正式上班又处理案子了。他说:“我处理的案子比住年还要多,走路也正常了。”还有一个叫盛长华的学员,是解放军工程学院的教授,曾援外到过阿尔巴尼亚,在那里得了一种病,回来后始终摸不着脉,无脉症,医生说是脉管炎,已20
多年了。自从练这套拳不到一年,有一次蹲厕所无意间摸自己的脉,有脉跳动了,非常高兴。还有湖南的赵杰,患血吸虫病后遗症,这种病很难康复,年年要去医院检查,经常吃药,练这套拳一年以后,他照常去医院检查,“唉!你吃了什么药,怎么今年都正常了?”医生感到很惊讶!
其次,就是对骨骼关节的调节,尤其是上下对拉拔长的立体螺旋运动,对颈椎、腰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显著。陈式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虚灵顶劲,含胸塌腰、命门后撑,开档松胯,尾间里收,档走下弧,配合胸腰左旋右转,旋腰转脊,使脊柱受到良好的锻炼。有些人的颈椎、腰椎的毛病,练这套拳后都已冶愈,恢复健康。
(三)以丹田为核心的骨盆运动
陈式太极拳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丹田来带动周身一家的整体运动。(示范)在丹田部位,无论是蓄劲、发劲,前后左右的运动,都要靠丹田带动,同时,配合胸腰的立体螺旋形式来进行,而绝不是前后晃来晃一去和左右摇摆来带动丹田的运动。为什么说是“骨盆运动”呢?因为它是运动两个髓骨之内、之上,肚脐之下的小腹部那一块。这就是为什么在打拳时要求必须松腰松胯,只有松腰松胯,腰部才能左右旋转自如。松胯是一1
卜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胯松下来,小腹内部这块才能带动胸腰整体自由旋转,由此形成周身一家的整体劲。这套拳总是强调“丹田带动”。后有命门,前有丹田,会阴之上,横隔肌之下组成一个“丹田运动空间”。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这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对改善人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性功能有显著功效。1
.关于调整呼吸系统的功效
这套拳强调胸肺呼吸与腹式呼吸相配合,也就是小腹的膨胀与收缩运动的配合。什么是逆腹式呼吸呢?就是人的小腹部位,吸气时收缩,呼气时前后膨胀。有位医学专家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
益寿文摘》
上,他说:人生下来落地以后,有些人“忘本”了。为什么呢?因为小孩生下来之前,在母腹环境里主要是靠腹式呼吸的,是靠脐带吸收营养和精气来维持人体生命的发育。人生下来还没有学会走路之前,还会有一段腹式呼吸的现象: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膨胀。等人学会了走路之后,只靠肺呼吸而逐渐丢掉了腹式呼吸。所以“忘本”了。现在,我们重新把它拾回来进行运动,是大有好处的:在呼气时,命门后撑,腹部前后膨胀,横隔肌上升,使肺部多吐出一些浊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吸气时,命门自然回收,小腹部前后收缩,横幅肌下沉,胸肺膨胀,多吸入一些新鲜氧气,促进人体呼吸系统的全面健康。
2 .关于改善消化系统的功效
大家知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靠人体小腹内部的小肠蠕动来进行的。人体所摄取的大部分营养靠小肠不间断地蠕动来消化,并被小肠周围亿万个毛细血管吸收营养转化为能量,补充到血液里,再输送到各个器官里去。平时不运动时,腹部小肠的蠕动每分钟10
一15 次,如果打拳时经常进行丹田内转,即所谓的腹式呼吸运动,就会加大小肠蠕动的次数,每分钟恐怕连30 一40
次也不止啊!这套拳从起势到收势结束,都在进行丹田带动全身的运动。这样,腹部运动越多,它吸收的营养也越多,对排泄功能和身体代谢机能的保健益处就越大,我的学生邓文德,患十二指肠溃疡多年医治不好,通过练这套拳已彻底好了。
3 .关于对生殖功能和性功能的保健作用
美国有一位医生叫开吉尔,他为一名女性患者治疗“尿失禁”症时,提出冶疗建议,他让这位女性每天经常锻炼PC 肌。那PC
肌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人体下面的耻骨与尾骨之间的那部分肌肉群。他的方法是:让这位女患者在吸气时收缩,呼气时放松那块肌肉群,就是所谓的“提肛”。那样,收缩、放松、再收缩、再放松、不间断地进行交替反复的锻炼。他称之为“不为人所知的运动”。锻炼了一段时间后,结果不但治好了她的尿失禁,还治好了她的痛经、乳房下垂、性缺陷,以及减肥等等。这套拳正好强调收腹、吸气、松胯、提肛;发力时,突腹、呼气、肛门松沉,恰好是锻炼骨盆底盘上的那部分肌肉―
PC 肌。这套拳无论发劲也好、不发劲也好,都锻炼这部分肌肉。这恰恰与这位美国医生的观点不谋而合。无独有偶,2004 年11 月《
北京科技报》 有一篇杨孝文先生的文章,介绍骨盆底肌肉运动能显著改善男子性功能。
还有,上海《 解放日报》 1995 年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 提肛治痔疮》
,有一句话:“瘸子不长痔。”因为瘸腿人走路时,总是臀部翻沉来回运动骨盆部分的肌肉群,所以总不长痔。台湾有一位学者叫南怀瑾,他说:“许多运动员运动了一辈子,只有一个部位没有运动起来,即海底穴。”海底穴正好就在骨盆下面的PC
肌那个部位。这套拳正好也是运动这个海底穴。有句老话:“神仙留下健身方,开档下胯最为良”。在南昌有一位江西医学院的医生叫姚文虎,跟我学拳后,通过教那些“早泄、阳萎”的患者练这套拳,辅以药物治疗,都治好了。我有一个学生叫王文波,是广东汕尾的祖传骨伤科医生,他教了一个70
岁的老人练这套拳,结果性功能正常了。广州海关的一名学员,由于长期工作紧张,性功能缺陷,练这套拳后,恢复正常。深圳的张小绿,结婚多年不生孩子,总是流产。后来练拳一年多,生了一个胖儿子,高兴地给我写信,第一句就是:“我先给老师鞠一个大躬…
(四)陈式太极拳是最佳的有氧代谢运动
现在国际上提倡最佳的运动方式是有氧代谢运动。什么是有氧代谢运动呢?它就是一种调整人体吸入、输送与使用氧气代谢功能,增强体质的耐久性运动。大家知道,人体能量来源于体内营养物质的化学分解与释放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吸人的氧气又要有一个吸人、输送、使用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这个运动过程最佳状态是保持有氧代谢的动态平衡,才能达到健身效果。也就是说人体所需要的氧气,通过这种运动,及时满足肌体的需要,这种运动方式就是有氧代谢运动。
有氧代谢运动有6 个特征:① 必须是大骨节、大肌肉群参与运动;② 强度低,耐力强;③ 有节奏;④ 不中断;⑤
持续运动时间不少于巧分钟左右;⑥ 运动结束时,汗流而不气喘。大家可以拿以上6 个特征一一对照陈式太极拳一路83
式来验证,恰好这套拳完全符合上述的每一个特征。请看:① 拳走低架,肯定是大骨节、大肌肉群参与活动。
② 打拳过程中,重心始终偏于一只腿,强调两脚的虚实互换,档走下弧,对耐力的锻炼效果显著。
③ ④ 这套拳不同于其它速度均匀的太极拳,而是强调快慢相间,有节奏性,并且连绵不断,静运无慌,不中断,要求一气呵成。
⑤ 这套拳(一路83 式)从起式到收式结束正好打15分钟左右。
⑥ 这套拳打完后,汗流而不气喘。
(五)身心兼练,改善人的思维方式,保持心态平衡
陈式太极拳动作细腻、繁杂,内涵丰富,哲理性强,强调“意导形随”。首先是强调身正、心正,不卑不亢,从武术的角度讲,它强调能化、能容,以和为贵,引导人们能以宽容的心态力求化解矛盾,力求化敌为友。推手讲“三不原则”:不伤他人,不伤自己,不伤和气。其实,在练拳过程中,必须专心致志,高度入静、放松,同时动作繁难,83
个式子,600
多个小动作,你绝不能在打拳当中去想其他任何事情。强调“沿路缠绵,静运无慌”,动中求静,有利于调节大脑神经、缓解压力,增进心理健康,使人们的心态保持平衡。所以,复杂繁难的动作能让你的大脑高度入静,就像温克尔曼所讲的:“不管大海的表面多么狂涛汹涌,而它的深处永远停留在寂静里。”此外,太极拳处处强调阴阳和谐、协调,有利于改善人们为人处世的心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太极拳哲理性的拳理,还可以改善人的思维方式,增强他的智能、思维能力,可以改善工作方法、领导能力,进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和风度。有一位军工厂的厂长莫性才同志跟我学拳后,他写了一篇论文((太极拳与企业管理》
,在军工企业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
综上所述,我认为所谓的“太极功夫”,应该包括三层功夫:首先是人格修炼的道德功夫,第二个是防身应变的武术功夫,第三个是延年益寿的养生功夫。我深切感到中国的太极拳,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又是经得起现代科学实践验证的防身、健身法宝。总之,饱含人生哲理的太极拳,它不仅会给你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还会帮助你修炼一个高尚的人格。
五、修炼太极拳的几点体会
陈式太极拳,在习练上比较难一些,运动时间较长,动作又繁难,传统架子要求走低架子。这必须有一个吃苦流汗的艰苦历程。古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有一个意大利的学生叫夫兰柴斯克,他说:“这套拳又难又好!”难,应知难而进,把太极拳当作一门人生的必修课程,学到老,钻到老,练到老。怎样练好这套拳?我再向大家汇报一下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三条基本经验
那就是:一专一,二认真,三坚持。有人善意的调侃我是“单打一,死认真,傻坚持”。我觉得自己45
年来就是这么过来的。我只会练陈照奎老师传授的陈式太极拳。我热爱它,就钻透它,“死认真”。蔡元培有句“宏约深美”的话,说得非常好,从博而专,专中又有博,我就是通过钻研太极拳学到了很多知识。“功夫源于细节的积累。”目前社会上畅销一本汪中求写的书《
细节决定成败》
,不妨一读,因为太极拳也讲究细节。“尊师为问学之本”,我和陈照奎老师在“文化大革命”时有一种特殊的机缘,由于我尊师又认真,师徒情谊比较深,老师才几次给我一个人拆拳讲劲,使我受益很大。因此,大家要把拳理搞清楚,动作打规矩,一定要专一、认真、坚持。大年初一我不能不打拳,先打拳后再说拜年吃饺子。这几十年,我都是这样坚持的。
(二)三个基本环节
学好这套拳,一定要把握住三个基本环节,这是我多年的经验。
1 .要规矩
老老实实地练拳,求真务实,这是学好拳架的必要条件。这套传统拳是先辈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拳架又是太极拳的基础。吴大猫先生讲得好,不论搞什么学问,基本条件有三条:“基础、毅力和悟性。”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比较认真、执着,打拳“死心眼”,老师教我的规矩,一点也不能含糊。上海的太极拳名家顾留馨先生和西安的陈式太极拳名家陈立清大姐,在1986
年成都召开首届太极拳研讨会期间,看了我的表演后二人不约而同地对我说:“你打的拳最像你老师打的拳架。”我说:“谢谢您们的鼓励,前前后后老师给我改过八次拳,我就是老老实实按老师的要求去打拳。”所以,拳架一定要打规矩。
2 .要明理
中国有句老话:“理明则功进,功进则理更明。”你无论干什么事,若是没有把理搞清楚,进步就慢了。“清
能早达。”陈鑫先生讲,“学太极拳必先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所以一定要强调明理,钻透拳理。让每个拳式、每个动作,都合于太极阴阳哲理。
3 .要懂劲
就是要懂得每个式子的用法和劲道,因为太极拳毕竟本质是武术,必须懂得其内在的劲力变比方说:劲点在什么地方?劲力怎么变化?以及劲力结构都要搞清楚,并结合推手、功力训练劲力、练技巧。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1 .练拳与竞技的关系
通过参加比赛,为宣传这套拳还是可以的。但练拳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健身,而不是为了参加武术比赛拿金牌。过去,我几次参赛,都是地方武协为我报名让我去的,我自己从来没有想去拿什么金牌。国际太极拳年会评我为大师,给了我一张表,我没有填写,我认为自己不够资格。结果大会公布评审结果时,13
名太极拳大师里有我的名字,我才把表交了。所以,练拳要明确一个目标,端正自己的态度:我就是为了强身健体。我不想当拳师,也没想拿金牌,更不想当什么名师、大师,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我这是实话实说。
2 .练拳与钻研拳的关系
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拳,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产物、积淀和结晶,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其根植之深,博采之广,旁涉之宽,令人惊讶!因为它涉及的知识领域实在是太广了。我前后用了45
年的时间钻研太极拳。通过研究我发现,你一旦喜爱上太极拳,它就会成为你扩展自己知识的纽带。每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应把太极拳当作一门终生研究的学问,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强自己的体质。
3 .练拳与传拳的关系
我个人还是把练拳放在第一位,传拳我不够格,也不想当拳师。但有人要找你学拳,你不愿意去教人家也不好,还得教。教拳的目的就是助人为乐。教拳我从来不计较报酬,不保守,也不想从别人那捞什么好处,就是助人为乐。每次大家给我最好的回报,就是这个人病好了,那个人康复了,写信向我表示谢意,这个时候是我内心感到是最幸福的时刻。当然了,我的老师去世早,把他传的这套珍贵的传统太极拳传下去,感到自己也有这个责任。就像欧阳山尊先生所说的:“名利淡如清水,责任重于泰山。”
以上是我个人对恩师陈照奎所传授的正宗陈式太极拳的认识,以及学拳、钻研拳和传拳45
年来的一些体会,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大家给予批评、指正。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记录整理员程东辉说明:此稿系根据马虹老师应邀第二次在北大讲学的录音整理。当时马虹老师讲话时,不断结合一些生动的拳架动作示范演练,此稿难以具体表述,敬请读者谅解。)
原载《 陈式太极拳研究》 第十五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机usb视频格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