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军有多少导弹,有多少中国火箭军有多少导弹,中国火箭军有多少导弹同名同姓

中国火箭发展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火箭发展史
&&ikoljkljk
你可能喜欢还有相关的航空航天技术呢?
  如果楼主指的是运载火箭,那么从历史的角度讲,是美俄处于遥遥领先的第一集团。其中毛子发射过人类首颗卫星,率先实现了载人航天;而美国奋起直追,首次实现也是唯一实现了人类登月,其使用的土星五号火箭至今仍是史上最强大的火箭,而毛子由于类似的N1火箭研制失败,导致冷战时期波澜壮阔的美苏太空竞赛以苏联的成功开始,而以美国的胜利结束,但两国的激烈竞争导致了人类航天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双方贡献不分上下。
  但现在是相关信息竞争的时代,现在的运载火箭没当年那么夸张,但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有了很大发展。目前......
  如果楼主指的是运载火箭,那么从历史的角度讲,是美俄处于遥遥领先的第一集团。其中毛子发射过人类首颗卫星,率先实现了载人航天;而美国奋起直追,首次实现也是唯一实现了人类登月,其使用的土星五号火箭至今仍是史上最强大的火箭,而毛子由于类似的N1火箭研制失败,导致冷战时期波澜壮阔的美苏太空竞赛以苏联的成功开始,而以美国的胜利结束,但两国的激烈竞争导致了人类航天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双方贡献不分上下。
  但现在是相关信息竞争的时代,现在的运载火箭没当年那么夸张,但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役火箭的性能及世界航天发射市场的格局是,美、俄、欧三分天下,中国正在逼进中。
  目前美国当家的在役运载火箭是德尔塔系列和宇宙神系列,其中最大的宇宙神V551型火箭可以达到近地轨道18.5吨、同步转移轨道8.7吨的运送能力。
  俄国在役运载火箭是质子系列和联盟系列,其中最大的质子M型火箭有近地轨道21.6吨、同步转移轨道6.15吨的能力。
  欧洲在役运载火箭是阿里安纳系列,其中最大的阿里安纳VECA,有近地轨道21吨,同步转移轨道10吨的运力。
  重申一下,我这里比较的是各国在役的,没算退役的那些超级火箭。从以上比较可知,目前世界运载火箭的第一阵营门槛是:近地轨道20吨左右、同步转移轨道10吨左右,掌握先进而安全的液氧/煤油+液氧/液氢发动机技术,有相当数量的发射及很高的成功率。
  至于在研的新火箭,美国除挖掘现在两系列潜力外,新推猎鹰系列,其中重型猎鹰起飞重量可达1400吨,近地运送能力53吨,同步转移轨道能力12吨;俄国重点发展新型安加拉系列,其中最大的安加拉A7型起飞重量1184吨,近地运送能力40.5吨;欧洲依然改进阿里安纳V型火箭,在研的VME型可以把同步转移轨道能力略微提高到11.2吨。
  这三家中,美国的优势是技术和资金都雄厚,有近半世纪前即问世且至今保持最强大火箭纪录的土星5号打底,谁也不能说它火箭技术不行。但美国的劣势是相当长时期全力发展航天飞机(其近地轨道运力是24.4吨),而忽视了基础的运载火箭技术,以至于放弃性价比很差的航天飞机后,残存的运载火箭就交出了上述并不漂亮的成绩单。
  俄国的优势是苏联时代留下了巨大的技术和人材储备,特别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上至今仍处世界领先水平,连美国某些型号的运载火箭都采购了俄制发动机,而且俄国火箭价格低廉,发射性价比突出。而俄国的主要劣势是苏联解体后国力难以支撑过去的航天科研与生产体系,吃老本现象比较严重,甚至质量控制也明显下降,曾在一年半时间里一气打飞了7枚火箭,损失10颗宝贵的卫星,即便考虑到俄发射次数是世界上最多的,这个失败率也相当惊人,气得小梅严厉处分了相关责任人。
  欧洲的优势是联合自强,技术先进,特别是商业运作非常成功,几乎占据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其的劣势,主要就是价格偏高,而且一盘散沙的欧洲各国想齐心合力搞大项目不容易,特别是在目前欧债危机情况下后劲不足。
  再看中国。中国主要就是长征系统,其中最大的长三捆可以有近地12吨,同步转移轨道5.5吨的发射能力。虽然我们已能满足绝大多数实用发射的需要,但离前述那个第一阵营的水平显然还有一定差距。而且,我们长期使用的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这种剧毒的燃料,向液氧/煤油+液氧/液氢转轨是我们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另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是唯一在外部封锁、禁运与制裁的情况下发展的运载火箭技术,巨大的西方卫星发射市场是不允许中国涉足的,而俄国就没这问题,我们只能为本国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发射卫星,如果不是这种法律限制,我们早就凭借低廉的价格和超高的可靠性在国际航天发射领域占有可观的份额了。
  中国在研的是长征五号火箭,不仅一举实现近地25吨、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能力,而且完全使用清洁安全的液氧/煤油+液氧/液氢发动机。
  通过比较你很容易发现,中国目前已经达到第一集团三方大约六七成的功力,我们在研的长五项目将明显反超第一集团三方现役火箭的水平。但人家也在进步呀,至少美俄的新一代火箭很可能会跟我们长五同期问世。还好,我们的下一代千吨级重型火箭项目也在论证中。
  个人认为,目前我运载火箭大约与第一阵营的美俄欧存在一代差距。如果明年长五成功首飞,中国将跻身第一阵营行列。但如果美俄的重型火箭项目也顺利取得成功,又会把我拉开至少半代的差别。希望我们的重箭项目能在数年之内再次弥补这一差距。
  至于更广泛的航天领域,美俄仍同属第一阵营,其中俄发射次数最多,只是其中相当部分是为外国发射的,自己在轨各型卫星的更新速率明显不及美国,特别是反导和空天飞机等前沿领域后劲不足,与美在航天领域将逐渐拉开差距。欧洲仅在商业卫星及发射领域比较先进,但不像美俄那样有先进的载人航天技术和军用卫星技术。而中国近年连续解决了载人航天、北斗二代导航卫星以及中继、预警和侦察卫星等技术后,总体航天实力已经不亚于欧洲而逼近第一集团。下步还有北斗二代全球组网、长五投产、组建空间站和探月后续工程及空天飞机等重大项目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估计2020年左右,我航天实力将再上新台阶,跻身世界第一阵营。
  
  航空领域说来就话长了,此贴打住吧。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应该还是美和俄罗斯吧,不过据说俄罗斯的科研人员多是前苏联时期的一些人员,现在年龄都偏大,技术发展也有些滞后了。
中国火箭发射安全系数是最高的,而且向太空发送卫星...
发射卫星的火箭燃料要体积小,重量轻,但发出的热量要大,这样才能减轻火箭的重量,使卫星快速地送上轨道。液体燃料放出的能量大,产生的推力也大;而且这种燃料比较容易控...
中国排美国、俄罗斯、欧洲之后第四!
最大推力的是美国!他们的土星五是目前最牛B的火箭,当年就是土星五把阿波罗送到月亮上的!
毫无疑问,无论从导弹所要求的技术的各个方面来看,美国第一
欧洲第2,其中英国在欧洲是比较先进的(欧空局以英国公司为主)
俄罗斯第3。
日本第4--日本虽然没有研...
答: 关于ICOCA卡使用名铁可以用么
答: 考试合格啊!
答: 当前世界上有四个最大的科学难题,全球各专业的科学家都在设法揭开大自然的这些秘密,如能解开这些谜团,那么人类的生活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一、人体...
答:  2011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时间(部分省市时间不统一)
6月26日  上午9:00-12:00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当前位置: &
14:32:27 & & &
不久前,美国第八次成功回收火箭的消息成为航天热点。的“可回收火箭”研发进展如何?技术有何不同?来自航天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独家揭秘中国正在预研和论证的新型火箭技术。可重复使用是未来趋势安全、快速、廉价进入太空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科技委主任谭永华告诉记者,目前有两种基本的发展途径,一是像飞机一样自由起降的天地往返系统,技术跨度较大;二是可重复使用火箭,持续降低现有火箭的成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说,现役火箭降低成本,主要是通过改进优化测试发射流程来实现,但长远来看,可重复使用才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与国外主流火箭相比,我国现役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虽然成本低,但随着中国太空探索活动日益增多,降低火箭成本也势在必行。”包为民说。根据《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我国将在低成本运载火箭、新型上面级、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技术上加大研究力度。据透露,我国“可回收火箭”关键技术的预研工作早在“十二五”期间就已开展,并取得一些关键性的突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
扫描到手机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列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列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有火箭回收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