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总有一款适合你 英文的户外装备

户外徒步旅行十年老手的建议:如何选择户外装备
户外徒步旅行十年老手的建议:如何选择户外装备
二货中国城市
1、千万不要一上手就追求名牌,推荐的超级、顶级品牌建议一开始只摸不买,在你确定长期玩户外之前,在你对装备体会不深之前,先买一些便宜又实用的装备,品牌可以无视之。2、登山鞋、背包、睡袋直接影响你的舒适性,值得花点钱。3、装备除了实用、合适你以外,好看也很重要,一件越看越顺眼的装备让你整个旅途都心情愉快,我们的目的是快乐,不是装备。尤其是女生,千万别盲目相信老驴们的装备经。4、户外店虽然比较贵,对于新手而言,无法甄别真假,建议还是多在户外店采购装备。5、买什么都带个老驴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多老驴的意见参杂了个人的情感。原则上你要先掂量自己的荷包有多重。登山鞋1、“走过地狱,走进天堂”,任何天堂都要依靠双脚才能到达。一双合适登山鞋决定了你整个旅途的舒适性。2、登山鞋应该选择中高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能保护脚踝,避免扭伤。3、如果预算允许,购买带Gore-tex的登山鞋,防水性更好。4、选择Vibram橡胶的鞋底更为耐磨,也更硬,硬鞋底有助于在沙石底上减少脚底板的调整,即节省体力,也避免磨破脚皮。但是鞋底橡胶越硬,鞋子也就越滑。千万别相信所谓耐磨又防滑。5、鞋面是皮的防水性比是织物的好,整皮的比拼皮的好,透气性则反之。6、有时候鞋子湿了不一定是漏水,也可能因为出汗。所以鞋子的透气性和防水性都决定了你的脚是否干爽。7、登山鞋选择尺码时一般选择大一码的,因为需要穿厚的袜子,同时在下山时避免脚尖顶到被磨破。8、登山鞋国外品牌很多,顶级的都集中在欧洲,价格基本都在1000以上,买前一定要试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国内品牌刚起步,价格500一双也不错,没必要太过追求品牌,根据自己的预算决定买什么品牌。背包1、为什么不带拉杆箱?因为户外没有那么多平路可以滚轮子。2、包要多大合适?一般都会告诉你说,男的60L以上,女的50L以上。3、到底多大合适?派什么用处决定了你需要多大的包,如果要宿营又不想把帐篷外挂在包外面,60L以上的包是必须的。如果想长期户外,一个大一点的包是必要的,因为走5天以上的长线时,行李必然很多,如果外挂托运又很不方便,航空公司也不允许。对于有家属的男性,更需要一个大包来满足另一半的需要。对于女生而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体力和有无“劳工”。6050工程是比较合理的搭配。4、“包大只代表包大,不代表你牛也不代表你体力好。”5、一个包够了吗?再配个小包或者腰包吧,周末出游的短线可能用不到,但对于长线你的大包可能长时间由车载或者由马驮,总需要个小包来装装贵重物品、水、路粮等等。6、很多背包是有尺码的,一般分成S、M、L,每个品牌的区分标准不一样,可以参考说明书或者询问店员。7、背包也分很多种类,通常容易搞混的是徒步包和技术攀登包,对于一个新手而言,需要的是一个徒步包,徒步包的适合长时间的行走,而技术攀登包往往用作攀登用,功能不同,在购买前要咨询清楚。8、背包与鞋一样,是需要试的,背着最舒服最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9、在店里试背包时注意让店员填充些重物,因为最终考察的是在负重情况下舒适情况。10、背包和鞋子可以多试会,背着包、穿着鞋,在店里多逛会,看看别的商品吧。睡袋1、睡袋这东西很私人,除非你特别迷人,否则别期待别人借给你。2、一个睡袋不可能解决四季所需,就好象你不可以一年四季盖一床被子。3、带什么睡袋不能只考虑季节,海拔、气候和地理位置也决定了温度。4、羽绒睡袋轻且容易压缩,但是贵且需要妥善保存;棉质睡袋便宜,但是重且压缩性差。5、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推荐还是买个羽绒睡袋。6、抓绒睡袋用途很多,可以作为羽绒或者棉睡袋的内胆;可以作为夏天的睡袋;可以用做隔离不怎么干净的被子。7、睡袋的温标没有国际标准,所以只能作为参考值,有的品牌实在,有的品牌乱标。8、别相信所谓的极限温标,那个意思是保证你不死,在那个温度用保证你半死。9、大部分情况下,舒适温标也是指你穿着保暖的衣服睡才舒服。10、羽绒睡袋的参数很多,蓬松度、冲绒量、灰鸭绒、灰鹅绒、白鹅绒……最重要的是冲绒量。11、羽绒睡袋绝对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一分货就是一分价钱。睡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一夜是否安睡,建议别太吝啬。防潮垫1、防潮垫大部分的情况下的作用并不是为了防潮,而是让你晚上暖一点软一点睡得舒服一点。2、防潮垫一般分2种,充气的和发泡的。发泡的又分2种,化学发泡的物理发泡的,为了身体健康,还是选择物理发泡的。3、充气的优点是可以压缩,便于携带,缺点是吹气和收纳都比较费力。4、有很多自充气的充气防潮垫,但最终还是要靠你补上几口气的。5、一般高海拔由于气压低不推荐充气防潮垫,并不是没力气吹,而是没力气收。6、物理发泡的优点是好收拾,省力,通常比充气的便宜。缺点是体积大,很难塞到包里,一般需要外挂,所以很容易被树枝、岩石蹭破。冲锋衣裤:1、冲锋衣裤的主要作用是防雨防风,让你在户外摆脱雨伞和雨披。2、冲锋衣裤的材料决定了它的防水透气性,Gore-tex是主流,不少品牌也有自己的防水透气材料。3、虽然材料种类很多,原理基本都是一致的。最恰当的密度,让液态水过不去,气态水可以通过。4、一分货就是一分价钱,不带Gore-tex之类材料的冲锋衣裤也能应付一般的户外所需。5、装备的好坏在恶劣的环境的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不是要去恶劣的环境,没有必要买带gore-tex的冲锋衣裤,gore-tex材料不好打理,冲锋裤很容易在攀爬或者穿越时被擦破,动辄几千的行头破了造孽。6、冲锋衣裤应该买偏大些的,因为里面可能需要穿保暖用的衣裤。7、冲锋衣尽量选择鲜艳色彩的,一方面漂亮,一方面万一掉沟里了容易被发现。冲锋裤没有太多颜色选择,选择深色的吧,不显脏。8、推荐几个冲锋衣裤的品牌:户外袜:1、没有一双好的户外袜,穿上登山鞋依然很不适。2、户外袜有3大功用,保暖、排汗、保护脚。排汗=保持脚的干爽=防臭。3、户外袜也可以分成保暖袜和排汗袜,各自将保暖和排汗的功能强化,可以单独穿,也可以排汗袜在里,保暖袜在外搭配穿。4、好的登山袜会在脚尖、脚底、脚跟都部分做加厚处理,强化脚背的排汗能力,所以别小看袜子,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所以好的户外袜品牌价格也不匪。抓绒衣裤:1、抓绒衣有三大优势,保暖、轻、便宜。2、抓绒通常穿在外层挡风防雨外衣和内层排汗内衣之间作为包暖层,当然也可以直接外穿,好的抓绒衣还具有挡风作用。3、大品牌的抓绒衣也价格不扉,迪卡侬49元一件的也不错。4、当你的睡袋不够暖和时,穿着抓绒睡觉是个好主意。5、平时有些衣服也是抓绒材料做的,对于新手没必要样样采购。6、推荐几个品牌排汗内衣裤:1、排汗内衣裤如其名,除了保暖,最主要的作用是排汗。2、排汗的作用是让你身体保持干爽,避免着凉感冒。3、秋衣秋裤不能替代排汗内衣裤的作用。4、除非是在寒冷地区,排汗内衣裤的作用并不明显,因为运动时一层脱卸不方便保暖层并不实用。快干衣裤:1、快干衣只是干得比较快而已,别期待湿透了风一吹就干。2、快干衣裤建议买长袖和长筒的,可以防晒,防虫咬,防止被树枝岩石划破。3、快干衣裤应该买稍宽松的,方便在你汗流浃背时运动自如。羽绒服:1、除非是高寒地区徒步攀登,羽绒服的通常是在休息时使用。2、羽绒服一般分内胆和直接外穿型,内胆式轻,压缩性好,便于携带,但是不防风防水,要配合外衣使用或在营地使用;外穿型反之。3、对于新手,一般家里的羽绒服就可以胜任了。羽绒服的参数参考羽绒睡袋。炊具/厨具:1、炊具通常包括炉头,汽/油罐,挡风板;炉头分成汽炉、油炉和油汽混合炉头。2、通常使用的是汽炉,因为燃烧无异味且容易购买。但是只适合低海拔,高海拔还是需要依靠油炉。3、架一块挡风板能提高效率。4、钛材料的锅子轻,但是贵,合金的锅子其实就不错。5、对于一个新手而言,你只需要蹭饭就可以了,所以一个容器和一把勺子就足够了。6、小钢杯作为蹭饭专用很不错,价格便宜又耐用。勺子、叉子、筷子如果只带一种,建议勺子,户外很多叉勺混合型餐具,既可以喝汤又可以叉肉。7、蹭饭后不要忘记主动承担洗碗的工作。头灯:1、头灯跟手电的区别在于解放了你的双手。2、户外携带头灯是必要的,虽然不一定走夜路,但是夜里上厕所也会需要。3、头灯亮不亮,大白天很难看出来,挑选的时候还是得看说明书,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4、亮不亮晚上一比就见分晓,如果懒得动脑挑选,就买那几款老驴推荐的吧,比如black dimond的Icon和perzl的MYO3。5、其实20块一个头灯也基本够用了,其实手电筒也凑合能用了。帐篷:1、帐篷可以最后一个买。如果能蹭帐篷,何必自己背一个。2、帐篷按适用的季节分成三季帐和四季帐。四季帐与高山帐类似,四季这个叫法我一直认为有问题,因为四季帐主要用于冬天或者寒冷地区的露营,所以应该叫一季帐。3、大部分情况下,你需要的是三季帐。4、大部分情况下,你需要一个双层的三季帐,里层网状透气,外层防水防风防偷窥。5、买单人帐、双人帐、还是多人帐视你的需求所需,大部分情况下,双人帐是比较普遍的选择。6、帐篷的主要参考这几个方面,防水、防风、空间和重量。前三个与最后个矛盾,要想4项都好,就要靠设计和材料,于是就引出了价格。7、使用太空铝杆的要比使用玻璃钢的轻,使用太空铝杆的帐篷重量相差不会很多。8、2000多的MSR Hubba固然很好,300多的牧高迪冷山也很不错。9、新手不会去拼命,拼命也不会带三季帐,所以买什么价位的帐篷心里就有数了。10、在帐篷下垫一块地布很有必要,增加帐底防水,也防污防止被扎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二货中国城市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传播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
作者最新文章本文讲讲户外装备,一个户外新人如何根据自己的运动强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户外装备?面对纷繁复杂的品牌有用哪些关键字眼可以揭开迷雾?又有哪些户外商品值得买?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的户外装备观越贵的往往是越好的
许多人一说道选购攻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哪些产品最具性价比。其实个人认为,户外装备和普通衣服不同,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体系(防水性能、透气性能等等),“性价比”往往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概念,基本上除了一些明显的坑外(比如一些冒充大牌的山寨或者低端品牌),绝大多数(特别是中高端品牌之间)时候,越贵就是越好。开篇就抛出这么沮丧又看似废话的论点其实是想给大家调低一点心理预期,不要指望用所谓的用一两百元,买顶级装备(来值得买网站刷爆料信息捡漏子倒是有可能),往往越想占便宜,越会吃亏。比如部分淘宝店铺和市面上许多外贸店的所谓厂货,其实这些年来户外大牌对代工厂的生产规范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原料的控制(户外衣服要达到功能性,一些材质本身造价极高,比如大家熟悉的Groe-tex面料,真正高端户外品牌的关键面料的采购权往往都不下放给厂商,要求代工厂生产一千件,只给一千零五十件的面料,根本不会容的你去多做。就算有代工厂生产冒着失去以后订单的分享加做销售到所谓外贸店去,也绝不会去购买高昂的原料,而是用一般原料进行加工,能够按照原来的版型制作就算你运气好了,更不要说不会执行原品牌的品质控制),几乎不会有所谓厂货的空间。
性价比这个概念是怎么诞生的?那是因为性能和价格不是正比关系,而往往是指数关系,我们经常认一分价钱一分货,但其实往往是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两分货。拿大学复习考试来类比,可能要考60分,只要考前突击2天就行了,但要考90分,需要耗费的精力远远不是考60分的一点五倍,如果要考98以上,不光平时上课要认真,课外还要自己去做习题,查文献,如果要一百分,耗尽大量精力的同时还要要运气的成分(此内容只是做类比举例)。户外产品制作也一样,要性能越高,耗费的成本就几何级数式的增大,而因为站在顶端的品牌同类产品自己竞争压力远小于下面不需要技术含量的中低端,就可以标上成倍的价格。
请记住,户外装备不是一件,而是一大类,衣服鞋子背包帐篷睡袋……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分配,这就是我这篇文章要探讨的最重要的话题。那按照上面一段说道,既然性能和价格是指数关系,我是不是在资金有限情况,所有产品都买一个级别的,这样是不是就能做到最具性价比呢?并不是!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如同刚才说的考试,户外装备根据每一个人的玩法不同,用途不同,对不同装备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衡量好坏的那个客观标准,面对不同人的主观情况,并不能一把尺子拉平。比如大晴天的单日徒步,Groe-tex的冲锋衣不仅没有发挥作用,而且还会让你感觉不透气,甚至不如看似非常不专业的一件运动服。比如下雨天去爬花岗岩材质为主的山,V底的鞋子不但发挥不了耐磨的特性,还如溜冰一样的滑。“好”装备的优势可以变为劣势,有些时候,劣势也能变为优势,那自驾长途旅行,我们不用考虑重量和体积,可能迪卡侬笨重的2秒钟自开帐篷就很省事,不要考虑长期背包,没有背负系统的大收纳袋,可能要比高级的60L背包更加能装好放。
说到这里,有些户外强驴们可能会有的看不下,轻蔑的说这些都不是户外!这里也要稍微解释一下,我这篇文章所说的户外是比较宽泛的概念,现实也是,目前绝大多数购买户外装备的并不是要重装穿越乌孙古道、狼塔C+V,攀登K2、珠峰,大多数群体还是休闲户外。同时由于户外装备的功能性,确实许多产品也适合自驾、旅行甚至玩摄影的、玩跑步的等等。作为一份购物指南,也将他们包括了进来,后文中将通过细分各种强度类型的不同需求,给各类人群都提供一定帮助。
实力越差装备要越好
只要器材的问题,说到适合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会出现一个极大的理解误区,就是觉得自己实力一般,或者刚开始玩,并不太需要好的装备,只有强驴高手才需要。这里我要说,其实所有的好装备(不论户外还是跑步等运动,甚至摄影等等)反而能补偿实力的欠缺,所以越是新手越是体能差,装备就越要好。装备如同兵器,世外高人草叶皆能致人于死地,但并不是说兵器本身不重要,更不是说菜鸟上战场就学高人拿个树叶和地方加特林机关枪去作战,恰恰相反,战斗力越弱的,越需要拿好的武器。比如户外,高端产品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做到轻量化,可以大大减轻徒步的强度,对于强驴可能并不在意多的那几百克,但这几百克可能就是压趴菜鸟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也许会说,这好像和你前面说的适合自己最重要矛盾了,其实并不矛盾。前面说适合的,并不是你的实力,而是你面对的环境,比如雨中漫步西湖,全套始祖鸟冲锋衣裤、登山杖、护膝、重装高帮徒步鞋不仅不必要还累赘,实力强的,可能一双拖鞋一把雨伞就可以;体力差的可能要一双轻便防水的鞋子;而比如攀登登慕士塔格,实力强的自行正常中档装备无氧就可以上去,实力弱的则要全套顶级装备,甚至还有雇佣背夫背包背氧气瓶。只是因为绝大多数新驴开始玩的线路也比较休闲轻松,所有一般来说,新手不需要那么顶级的装备,不仅浪费还很可能适得其反,但如果自知自己体能一般,却想要挑战一下自己,那必须严肃对待,从装备做起做好充足的准备。
知其然不如知其所然若——户外装备选购技巧
在推荐具体商品之前,我觉的还是要说说选购的通行技巧,这样帮助大家知道为什么有些衣服很贵有些很便宜,为什么一些便宜的装备反而更加适合你,装备中都有哪些技术含量,购买时候是海淘还是直接淘宝,选购时候又有什么搭配的技巧。
看不懂品牌先认原料
在纷繁复杂的品牌和种类面前,许多人彻底迷惑了,到底这款值不值钱好不好,这时候不妨抛弃品牌不看,看看面料,认清三个面料标志,便能大概分清高档低档,也能了解用途和功能性。
最外层衣、裤、鞋子认准一个面料 Gore-tex
不用管什么牌子什么样式的冲锋衣冲锋裤登山鞋,基本上好的都是这个面料的,这种面料的特色是防水的同时通气。一般户外衣服鞋子裤子都有几个指数:防水指数、防风指数、透气指数。防水指数gore-tex 能达到20000mm(暴雨级别),一般8000mm可以防中雨或者短时间的大雨,5000mm防小雨或这段时间的中雨。当然这里也要说句实话一般,不到200000mm的基本上真在户外下起雨来都是白玩,还是雨披是王道。透气、防风指数也是越高越好,gore-tex都很牛。如果一件户外衣服、鞋子没有用gore-tex面料,基本上价格就不会高,如果冲锋衣1000元的以上都不需要考虑,具体选购可以根据防水、透气、防风三个指数来判断衣服大体质量。
贴身穿的衣服、袜子同样认准一个面料,coolmax。
这个面料的特点是可以把身体产生的热湿气导出,调节身体温度,既产生热调节效应,使你保持凉爽。快干,干燥速度是纯棉的5倍。耐久,易护理,允许多次洗涤 感觉柔软、舒适、透气。不过这个材质在春夏季用户外袜子上比较重要,内层衣服其实只要不是全棉,能够透气排汗速干就可以了,相对而言技术含量不高。中间层最好的材质是羽绒,轻巧保暖,便于压缩,可收纳轻薄羽绒服应该说是户外中的一个神器。不要太好就选择抓绒(其实就是聚酯材料),抓绒衣服除了防静电方面其实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一般一件抓绒衫也就150元以内可以搞定,没必要买太好的。
鞋子方面还要记住一个材料——vibram底(简称v底或者大底)
VIBRAM是一种橡胶的材料,特点耐磨、防滑,标记是橙色扁的八边形。一般一个中、高帮登山鞋,如果有v底和gore-tex两种面料,基本认定就是好东西(前提是两个材料都是正品),一般不会低于700元(即使打折后也不较少能够低于700的)。鞋子上除了gore-tex外还有就是牛皮和网孔结构的,牛皮的要比网孔的贵上一个等次,其实在一般情况下有无牛皮并不重要,但在沙漠徒步上一定一定要牛皮结构,甚至鞋子的舌头也不要用网眼的,本人徒步库布其时候穿了双鞋舌是网孔的户外鞋,结果鞋子的夹层带回来半斤多的沙子,各种地狱般的体验实在不是文字能表述的。
有技术含量的核心装备买大牌其余随便买
户外装备,名牌意味着好的设计、做工和品控,但也意味着高价格,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哪些要买大牌哪些可以随便买?这时候要看装备的功能性。比如说抓绒衣裤、防潮垫、小型背包、腰包、皮肤风衣、雨披、帽子、魔术头巾、速干T恤是衣服中技术含量比较弱的,基本上哪家都能做好,直接买低价的甚至可以买杂牌的就可以,没有必要为品牌溢价买单。登山杖、袜子、手套、轻薄羽绒、轻装徒步鞋、睡袋、功能性内衣技术含量中等,那可以买有一定认可度品牌。而帐篷、中型以上背包、冲锋衣裤、软壳、雪线以上羽绒外套、重装徒步鞋、净水装置等技术含量最高的,最起码买知名国产品牌高端产品,或中高端国外品牌的。
找准各品牌的核心品类
购买户外用品的时候,如果进一步了解,你就会知道许多品牌的主打品类,许多品牌是先做一两样运动产品起家支撑了业内地位,然后再进行扩展,而往往后来新进入的品类靠品牌溢价能够卖到更高的价格。比如一般来说,(仅仅一般来说,并不意味着这些家其他品类就没有好产品)始祖鸟是攀岩起家,滑雪、登山都很强,冲锋衣处于王者地位,背包、软壳、内衣也有极强的技术;craft内衣、土拨鼠的软壳被业内一直称道;猛犸象、火柴棍的户外衣服也是顶级;巴塔哥尼亚的功能性内衣;土拨鼠的软壳;TNF、MOUNTAIN HARD WARE、牧高笛的帐篷;salewa的攀冰系列产品;LA SPORTIVA的雪线以上登山鞋;GREGORY、小鹰的背包;黑钻的登山杖;Salomon的越野跑鞋、KEEN的溯溪鞋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老驴对这种说法表示否认,认为只是这些品牌的此类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知名度高,并不能完全代表就是这一类品类性价比高。)
分清你买的装备适合动态还是静态
许多人都户外衣服功能性和舒适性最大的误解来自于对运动和静态两个状态的差别。比如保暖性能,许多人买了顶级的户外功能性保暖内衣和顶级的冲锋衣却发现很薄,还有人说还没几十元的“黄金甲”加上一百多的大棉袄舒服保暖,其实后者这个暖和就是静态保暖。静态条件下基本上衣服越厚,材质越保暖越好,坐着不动,你穿“黄金甲”这样超厚的化纤材料加上棉被一样厚的大棉袄就行了,如果要考虑舒适性能和轻巧,目前最好的材料是羽绒。但这类材料透气透水性能比较差,运动之后非常容易出汗,汗水无法迅速排出,并且汗水还会浸湿衣服,很难干,身体难受不谈,当一停下来的时候,湿度就会大大降低衣服的保暖性能,也会让人迅速失去热量。这就是为啥户外着装要讲究动态保暖。
除了保暖性能,还有舒适性能也一样,过于宽松的棉毛衫静态很舒服,但运动中反而会摩擦,所以选择贴身性较好的功能性内衣根据舒适,鞋子也是,许多人穿不惯户外鞋,觉得徒步鞋鞋笨重、底硬、弹性差,从静态舒适性来说远不如一些休闲鞋。但真正在长距离复杂路况的徒步中,鞋底必须硬质,弹性适中,才能减少碎石等各种路况对脚的挤压;背包上,许多人第一次背户外包背板硬,不装东西都很重,还不如书包舒服,其实这些“笨重”的背负系统在长距离运动中才能显示优势,而较重的背负系统对于更重的东西来说可以忽略不计,那种软榻榻的背包不仅会导致背部过热,长期背还会导致腰椎受损。
这里也要特别注意,许多玩了一段时间的驴友又会陷入另外两个误区,一个是认为只要是户外品牌都是适合动态的,第二是认为静态舒适的产品不好。其实这些必须根据你的情况分析,动静装备相互配合。其实许多户外品牌和运动门类也有些品类是适合静态的,比如在玩户外的人保有量非常大的迪卡侬的航海服,便宜量足,把它当作冲锋衣来穿,这就错了,航海运动的运动强度相对不大,而对防风、防水、耐磨、防腐蚀要求更高,所以这算是静态类舒适的装备,不能拿来做冲锋衣;同样滑雪内的外套,往往很厚,透气性欠佳,也是接近静态类舒适的装备,除非严寒环境不适合拿来做外套穿。但绝不是说这类衣服就不好或者没用,如果你从事的户外以静态为主,那这些装备比高昂的冲锋衣更加适合你。比如户外风光摄影,真正玩摄影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等待,而且主要出动时间是气温较低的清晨、傍晚和夜晚,常常曝星轨就是3、4个小时,或者等日出、拍摄满门等,这时候航海类服饰、滑雪衫就比冲锋衣对你更有用;同样,摩托车长途旅游的,对抗风要求高,而对透气要求低,这里静态类服饰也根据适合。中间保温层也是这个道理,抓绒透气性好,属于动态舒适性装备,而轻薄羽绒服则属于静态保暖装备。而对于温差较大的爬山、骑行活动,轻薄羽绒服可以算了上神器,因为好压缩、保暖性强、极其轻巧等特点,非常适合随身携带,等到早晚或者休息时候加上,运动时脱掉。鞋子也是这样,户外中专门有一个种类叫做营地鞋,这类鞋子非常轻便舒适,许多人看到是大的户外品牌,就以为这是可以用来徒步的,其实这个是户外徒步鞋的备鞋,到了营地附近再换上的,方便进出帐篷,也是放松脚步。如果是自驾游,这类鞋子再适合不过,开车和平时的时候穿,真正到了景区或者需要徒步的地方换上徒步鞋。
户外服装选购搭配
为了做到舒适性,当然不得不提一下户外的三层穿衣法则,这三层是功能层、保温层、贴身层,最基本的穿法是一层速干内衣,一层抓绒,一层冲锋衣,但这里强调,三层穿衣法则并不是穿三件,而是根据实际温度和环境恶劣程度穿一件到N件,比如对于极度低温和恶劣天气,最外层可以是防水防风防摩擦的高端户外羽绒服,保温层再穿抓绒+软壳,内衣用美利奴的运动羊毛内衣;非恶劣天气的户外活动,最外层不需要冲锋衣,软壳就可以,增大透气性,反而能更好的增加动态保暖性;如果是运动强度较大的爬山、跑山等活动,甚至即使温度很低的情况下也抛弃最外层防风层,追求透气性,备着静态保暖的轻薄羽绒服在停歇时候披上;如果是春天的气温,一件速干内衣+软壳就可以,软壳本身就又是保暖层又是防风层;温暖的天气,速干T恤+皮肤风衣就可以,再热长袖T恤或者户外速干衬衫,最后是短袖T恤+防晒霜。(下图来自网络,显示了不同天气的各种穿衣搭配)
所以大家买衣服的时候,外层冲锋衣可以较为宽大一些,更方便进行内部的搭配,同时对于户外运动,尽量不要买过厚的衣服(极低温用的羽绒外套不谈),因为运动和休息相比/夜里和白天相比温差大,多件的组合,不停的脱衣加衣才是王道,户外衣服选购尽量选择每一件都可以穿着外面的,同时做到前面说的动态静态装备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做到舒适性。
下面我们就开始进入正题,分类型说说不同强度的户外活动都适合什么样的装备。当然,如同任何归类式总结,都有例外,大家领会其中的意思就行,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成熟式景区旅行装备要求与推荐
这些地方大多景区已经有较为成熟的配套设施,一般来说急救应急也能保证,旅途中风险点多已经告知或有围栏,遇到恶劣天气有躲避地方(碰到恶劣天气直接可以改期游览),坡度较陡的地方往往已经修成台阶形式,路面以硬质路面为主,相对而言安全度较高,对装备要求较小。这些地方,绝大部分不要露营,有住宿,有安全方便的水源,所有虽然不同景区的温度、海拔、地貌、强度各异,但对装备的要求较低,除了好看之外,选购户外装备最主要考虑的是舒适性。
鞋子选购原则与推荐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鞋子,重点考量的是轻便、防滑(硬质铺装路面的防滑),透气还是防水根据去的区域环境不同自行选择,虽然许多户外产品都标榜自己防水透气,但这两个属性毕竟是相互矛盾的,除非最顶尖的高价产品(如极少数采用eVENT面料的鞋子),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就算是Groe-tex这样高端材质,也还是比较闷气的,所有资金有限前提,不如买两个中低端的,一个防水,一个透气的,根据不同环境穿。鞋底方面,千万别买V底的鞋子,V底橡胶较硬,特点是耐磨,在碎石路、泥土路上通过鞋底凹凸齿纹设计,做到防滑,但对于雨后或者冰雪上的铺装路面与大理石底简直就是溜冰一样的存在!!! 对于冰雪之上一般V底是必须和冰爪配合才能做到防滑的。而选择较软的橡胶材料,或者牛筋材质的鞋底。适合这类特制的,一般运动鞋比户外鞋子更合适,500元以下的旅游鞋、跑鞋、远足鞋都可以,其实但毕竟旅游路况比运动场复杂,不建议选择球鞋轻量化跑鞋,综合各方面考虑,其实个人认为,外出旅游越野跑鞋反而是最适合的,越野跑鞋比徒步鞋轻巧、柔软,对路况的适应度也比跑鞋广,缺点是不适合负重,支撑性不如徒步鞋,路感比徒步鞋强,长时间在野路穿会导致脚部疲劳。同时由于只是休闲旅游穿,也没必要买偏向竞技性的高端轻量化越野跑鞋。
商品推荐:
迪卡侬可以说是中低端户外的王者,但他家的重装徒步鞋和高帮徒步鞋非常不舒服(可能和脚型有关),不过轻装徒步鞋还是可以考虑的,特别在有优惠的时候(迪卡侬附加值不高所以优惠也少),特别是没有多少功能性要求的旅行用,比如这一款双十一正好特惠149元,我绝对还是很值得入手的。
斯凯奇属于中高档的步行鞋品牌,个人买过两款,做的各方面很舒适,他的休闲运动鞋质量也很好的,旅游用完全够用,这一款双十一正在优惠,推荐入手。
NB是跑友们熟悉的品牌,他家的鞋子造型复古,穿着舒适,而且特别是步行运动尤为舒服,他家低端的运动鞋(不一定下面这一款)一般旅游漫步也已经能够满足要求。
La Sportiva的多功能鞋,透气舒适,底部较硬,适合长距离比较复杂路况行走,适合去一些半成熟景区用,450元以下值得入手。
个人很喜欢inov-8的越野跑鞋,国内知名度不高所以直接可以淘宝,此款鞋子偏向功能性(而非竞速),防滑、防雨(Gore-Tex材料)、综合性能很好,适合资金充足的人作为旅行鞋用。800元以下比较合适入手。
衣服选购原则与推荐
然后考虑贴身层衣服和袜子,重点是透气性、速干性。如果彻底休闲性景点,内衣纯棉材质也不是不行,但若有一定强度,或者是长时间旅行(考虑洗衣服晾干速度),尽量选择300元以下速干材质,裁减不影响运动的户外功能性内衣即可。袜子购买混合材质的运动袜即可。
外套、保温层对于这类运动反而不重要,正常的150元以下的运动衫就可以了,或者80元以下的抓绒、200元以下的软壳,甚至可以追求舒适性,直接把抓绒穿在最外层,而不用技术外壳。
凯乐石的coolmax运动内衣,实穿感觉静态非常舒服,但动起来排汗性能还是比较一般,不过日常旅行用我觉得非常合适
袜子只要一般的运动袜就可以,或者低端的户外袜,比如下面这款,时和秋冬季节。
一般旅游没有必要买特别的外衣和保暖层,如果偏向户外可以参考下面轻装户外的推荐。冬日去东北等严寒地区旅行,由于运动强度比徒步底,可以直接穿厚款羽绒服就行,比如迪卡侬这个防护性羽绒服,号称可以在-33度穿,防雨耐磨,双十一的价格可以考虑。
其他配件选购原则与推荐
背包方面,如果是多日旅行,拉杆箱+小型背包倒是比大背包更加合理,拉杆箱寄存,进入景区内部正常小型背包就可以,资金有限情况下,对背负系统负重方面要求不高,但尽量做到背部透气、肩带较宽,有腰带和胸部的束带就行。帐篷等绝大多数不会要带,但如果对卫生讲究,同时去的景区住宿条件较差的,不妨带上200元以下温标10度左右的轻薄睡袋,睡觉时候可以贴身盖上,再盖宾馆的被子。如果是爬山类景点,护膝、登山杖等防护类装备,倒是非常建议带上,根据强度进行选择就好,低强度的爬山可以选择轻薄透气的护膝或者髌骨带。
迪卡侬的低端背包性价比非常不错,比如这款20L的背包,双十一129元,出去旅游背背,配合大的旅行箱使用还是不错的。
一般旅行,也不需要厚重的护膝,比如迪卡侬的这一款轻薄护膝就足够了
山杖随便找便宜的就可以
轻装徒步装备选购原则与商品推荐
轻装徒步是指2到6天的非负重徒步活动,一般不背睡袋、防潮垫,中途有住宿有补给,不需要自己做饭,或者有马帮帮着运输帐篷等装备,这类运动也是目前受众最广的徒步运动。相比较成熟景区,这类徒步中途的补给较少,没有铺装路面,自然情况比较复杂,恶劣天气躲避地方较少,住宿条件较差或者没有住宿的环境,但不用背负多日的衣服和装备,对装备要求相对较高,但因为许多东西不需要自己背,可以不讲究轻量化和多功能。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依然是鞋子,然后是内层贴身层(包括袜子)、外层功能性衣服,保温层、帐篷、睡袋等可以买相对较差的
鞋子选购原则与推荐
重点考量的是适合长距离行走(路感较低)、防滑,透气还是防水依然根据去的区域环境不同自行选择,对于高原徒步,哪怕是轻装,强烈建议还是需要一双Groe-tex或者eVENT材料的鞋子,鞋面可以选择化纤材料,(去沙漠区域一定要选择皮革才能,而不是有网孔的化纤材料)增强透气性和舒适性。鞋底方面,根据取得地方和路况情况,尽量选择V底,如果上了雪线,记得带建议的冰爪。适合这类特制的,900元以下的中邦、中高邦的轻装徒步鞋比较合适。
Merrell在户外界被一些老驴打上休闲、不专业的牌子,但个人穿着感受来说却是极其舒适的,对于休闲性质的轻装徒步完全够用,比如这款,而且此品牌不管在实体店还是在网店经常有较好的优惠,个人认为如果价格低于400还是值得入手的。
TNF是最早被国人熟知的户外品牌,品类也是做的最全的,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方面假货繁多,另一方面时候被许多老驴认为是不专业,特别他的鞋子被许多人诟病。其实说良心话,TNF的鞋子绝对算是不错的,比如这款这款轻便透气防滑防水,轻装徒步和旅行都非常适宜。550元以下可以入手。
一款功能齐全的中邦的轻装徒步鞋,相比较许多中邦户外鞋,这一款相对重量较轻。如果能优惠到700元以下千万不要错过。
GARMONT此款轻装徒步鞋曾经获得不少奖项,业内口碑不错的,保证功能性的同时非常轻便透气,600元以下值得购买。
对于玩户外的,CRISPI品牌自然不用介绍,这款鞋子防雨、保暖、大底,还是全头层牛皮,适合资金充足的人寒能的环境轻装徒步使用,1200元以下适合入手。(适合海淘)
衣服选购原则与推荐
贴身层衣服,重点是速干、贴身。根据去的地方温度选择衣服偏向保暖还是透气,选择300元以下的高透气化纤材料功能性内衣的比较合适,要注意衣服针法和用料,最好能做到不同区域的透气保暖层度区别对待,裁剪必须不影响运动,最好选择比较贴身(但不要向运动那样紧身的)。袜子可以购买60元左右化纤材料的户外袜,做到不同区域的区别对待,如对脚后跟和脚头部分进行补强,而对脚背部分进行透气轻薄材料的处理,脚踝部分较为紧来起到支撑作用。高寒区域可以选择500元以下美利奴羊毛材质的内衣和100元以内的长袜子或者化纤材料毛巾袜。
外套在轻装户外中还比较重要,资金有限情况个人建议不需要买冲锋衣,而是购买更加舒适的800元以下的软壳,用料上也不推荐比较闷的Gore-tex材质,而是推荐透气性能更好的windstopper材料,只要防风就行。至于说下雨怎么办,个人认为除非上2000元以上的顶级冲锋衣,绝大部分冲锋衣都没有必要吗,因为不能真正做到防水,户外真下了雨一样还是雨衣是王道,不如选择透气性好的软壳+轻量化、有排气孔的户外雨披来的实在。
保温层相对不那么重要,根据温度,带上150元以下的抓绒和300元以下的轻薄羽绒服(运动时放在包里备用)就够了。如果去高寒区域轻装徒步,可以再增加一件抓绒,并带上一件500元左右的羽绒服(早晚和垭口休息时穿)。
速干T恤,其实各家做的都不太差,只要不是杂牌子的,找便宜的买就可以,比如下面两款,一长一短,可以内穿也可以外穿,性能还是不错的,关键是价格便宜。
巴塔哥尼亚的C1--C4系列功能性内衣属于国外中端的代表产品,特别是C2、C3业内评价尤其高,个人觉得可能因为体型问题,这款内衣虽然排汗性能和透气性能很好,但整体穿着舒适度并不是很贴身,腋下等部位处理也不是特别舒服(我皮肤比较敏感),当然如果C3价格能低于300还是值得买一件的。
这篇文章就先写到这,户外的门类太多,我也刚入门不久,如有不当,还请各位达人多多指教,祝大家度过一个充实的双十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莱维特哪一款适合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