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乒坛女将入韩籍地位相当于网球的谁

【图文】乒乓球
羽毛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济南体育老师|
总评分4.8|
浏览量12080
用知识赚钱
大小:89.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20世纪初风靡欧美:乒乓球是怎样成为“国球”的
我的图书馆
20世纪初风靡欧美:乒乓球是怎样成为“国球”的
1959年容国团获得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冠军
  从1959年容国团获得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乒乓球这项运动在近一个甲子的时间里为整个国家带来了无尽荣光,被誉为“国球”。
  乒乓球运动是怎样诞生的?它于中国人又有着什么体育之外的独特意义?
  源于英国的贵族运动低端版
  乒乓球的标准名称是“桌上网球”(Table tennis),顾名思义,乒乓球是从网球(tennis)演变而来的。在此之前,网球在欧洲已有数百年历史,因为它既需要专门的场地,又需要专门的球网、球拍,甚至还要求天气晴朗,是贵族才玩得起的运动,因此被称为“贵族运动”。
  这么“有范儿”的运动,当然人人都爱玩。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欧洲社会财富的增加,网球更是风靡全欧洲。可是遇上下雨怎么办?没有合适场地怎么办?这么“高大上”的运动,老百姓也想玩怎么办?
  于是,英国一些大学生就想出了替代的法子。他们用餐桌代替球场,把书本竖起来摆成球网,又用羊皮纸做成球拍,站在桌子两头对打。这就把原本的网球缩小后搬到了室内。
  后来,大家又把球拍换成了木板,把球换成了弹性又好又轻巧的空心塑料球。1903年,英国人库特又在木板上贴上带颗粒的橡胶皮。就这样,“桌上网球”正式诞生了,它的另一个名称叫作“室内网球”(Indoor tennis)。
  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没有电视、更没有电子游戏,多数人也打不起网球。而“桌上网球”需要的场地小、器材便宜,又健康又有趣,很快便成为风靡欧美的运动。当时,仅美国一国就有数十万人在玩这种小球,厂商也开始专门生产球拍和小球。由于球与拍子撞击时发出“Ping-pang”的声音,一个美国商人就把自己生产的球命名为“Ping-pang”并申请了专利商标。此后,这个词被作为“桌上网球”的另一种称呼,音译成中文就是“乒乓”。
  乒乓球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多年来,关于乒乓球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体育界和学术界辗转引用、几成定论的一个“版本”是:1904年前后,一个叫王道平的上海文具店老板,由于经常奔赴日本采购文具,在日本看到乒乓球的表演比赛,于是买了十余副乒乓器材带回上海,摆在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示范表演以吸引顾客。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乒乓球运动在20世纪初的中国播撒下的第一把种子。
  而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考证提出了不同意见。2007年,国际乒联官方网站刊登了国际乒联乒乓球博物馆馆长洽克·霍伊先生的一篇论文《1901年乒乓球出现在中国的证据》,个中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一张明信片。这是一个欧洲人在天津的邮政机构采用挂号信的形式寄到布鲁塞尔的,明信片上显示的寄出具体时间是日,上面的日戳依然清晰可辨。明信片上的法文翻译显示如下:
  日写于天津。
  在这里每个欧洲家庭客厅里都有一种网球,玩起来十分有趣。它在一张大桌子中间安放一个网,两只拍子用鼓皮做成,球是赛璐珞的。就像在网球场那样进行比赛。但以桌子的尺寸为限,运动者站在桌子两端。此类运动在这里极为流行。它应该会在布鲁塞尔的玩具店里有售……
  有学者认为这张明信片是乒乓球进入中国最早最为确凿的证据,它证明乒乓球至少在1901年已经传入了中国,地点是天津而非上海。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大力推广全民健身,乒乓球又是一种适合因地制宜、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大批乒乓台开始出现在城乡,乒乒乓乓的声音响彻角落,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逐渐跃上世界舞台。
  1953年,中国加入国际乒联。上世纪50年代,日本选手创造了直拍握法,并占据了乒坛霸主地位。之后,直拍技术被中国选手发扬光大并一直称雄世界直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乒乓球发展陷入低谷,来自欧洲的瑞典男队开始崛起。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乒乓球再度崛起。
  据统计,从37届世乒赛(1983年东京)到53届世乒赛(2015年苏州)的17届比赛中,中国队获得了80%以上的金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更是包揽了男单、女单的金牌和银牌,以及男子团体与女子团体冠军。如此算来,从1988年汉城(今为首尔)到2012年伦敦,一共7届奥运会的28块金牌,中国队就拿了24块。
  小球如何“转动”大世界
  除了全民参与和竞技水平国际领先等因素,中国人之所以对乒乓球运动有着特殊情感,恐怕还跟那段著名的“乒乓外交”有关。1971年,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毛泽东主席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开启了中美两国改善关系的大门,中美乒乓球队的交流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事实上,伴随着中苏关系骤然恶化,特别是1969年“珍宝岛事件”以来,中国即有意从僵持的中美关系中解脱,而美国也有与中国交好的意图,双方一直在寻找机会。
  当时,正在日本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的美国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听说中国邀请南斯拉夫队访华,即主动向时任中国乒协代主席黄中提出:“如果有机会,美国队可以到中国参加比赛”。中国代表团立刻向中央作了请示。4月6日,国内来函称“访华时机尚未成熟,可以留下他们的通讯地址”,而第二天所有比赛就将结束。当人们以为中美的初次试探结果已成定局时,转机出现了。
  据当时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回忆,在决定不邀请美国访华的文件发出之后,毛主席还一直在思量。夜里一觉醒来,主席突然改变了决定,对吴旭君说,“打电话,邀请美国队访华”。因在此之前,主席曾定下规矩,吃了安眠药之后他的话不算数,吴旭君犹豫再三,没有动。过了一会,见吴没有动静,毛主席问道:“小吴,你怎么还没去?”“不是说吃完安眠药之后的话不算吗?”“算,赶快办,来不及了。”
  吴旭君这才着了急。消息传到日本时,美国队正准备离开。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宋中立刻驱车赶往美国队下榻的酒店,正巧碰上美国乒协国际部主任哈里森在招手叫出租车。听到宋中向美国队发出了访华正式邀请的消息,哈里森又惊又喜。
  就这样,日上午10时,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队跨过深圳罗湖桥,作为“文革”后第一批踏上中国领土的美国人,翻开了中美历史新的一页。
  在当时中国外交所处的恶劣环境中,中国领导人创造性地选中了体育这一突破口,并获得极大成功。“小球推动大球”的创举传为美谈,也成为体育和政治相得益彰的最佳注解。
  之后,中美成功建交的经验被推广为中国式外交手段。1971年内,中国乒乓球队在港澳作汇报表演,访问阿联酋、古巴、智利、加拿大,并举办了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之后,男女篮、羽毛球、田径、足球队纷纷出访,成为了那个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重要一环。(《解放日报》雷册渊) 加载完毕
(责编:小题)
馆藏&4199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班永威&& 文/图
正在打网球的刘邦。
&我3年前开始接触网球,中间断断续续。前年春天开始,我坚持打网球,几乎每周都要打五六次。&近日,市民刘邦告诉笔者。
&转行&打网球
刘邦原来喜欢打乒乓球,但水平不高。打了一段时间后,他突然感到厌倦了。
&业余打乒乓球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由于没有老师的指导,打到一定阶段之后,会遭遇瓶颈,水平难以提高,于是就开始厌倦了。&刘邦说。
于是,刘邦决定转行学习网球。起初,他盲目地认为两者没有多大的差异,但真正接触网球后,他才渐渐明白两者的差异巨大。
刘邦称,网球与乒乓球的区别比较明显:网球的球拍、球、场地和运动量都比乒乓球大。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他认为,网球与乒乓球最大的区别在于旋转。网球虽然也有旋转,但没有乒乓球旋转得那么强烈、旋转种类没有那么复杂。
打乒乓球强调手腕的动作,打网球时虽然也用手腕,但很多时候更强调手腕要相对固定,主要靠甩动大臂,带动小臂去击球。而乒乓球主要靠甩动小臂,加上灵活变动的手腕动作,制造出花样繁杂的旋转。
练习网球手腕疼
刘邦刚开始打网球的时候,手腕特别疼。他请教了老师,才知道要固定手腕。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的手腕就不再那么疼了。现在,每次打完球,他的手腕基本没有酸痛的感觉。
与大多数人一样,刘邦练网球也是从正手开始的。一开始,刘邦根本打不到球。慢慢地,他有了些球感,虽然能击到球,但不能保证用拍心击球。
用拍心击球的好处显而易见&&有利于控制球,减低震动带来的不适感,而且,击球的声音很好听。刘邦称,网球爱好者很享受那一声响。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到。
正是出于对美妙感受的痴迷和追逐,刘邦每次击球前,总会先调整自己,力求打出高质量的回球。唯有如此,美妙的感受才会一次次地到来。
正手击球渐渐顺畅
与美妙的感受相反,刘邦最讨厌击球不准,甚至用拍框打到球。每一次拍框击到球,他就会产生沮丧情绪。但沮丧的情绪并非一无是处,它会刺痛你,促使你更用心、更努力地调整和改变自己,尽最大努力提高击球的精准度,提高击球的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刘邦的正手顺畅了不少。他逐步摆脱了初入门的那种恐惧、沮丧感,渐渐有了球感,开始投入到网球运动中。
&网球吸引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挥拍动作。引拍、击球、随挥一气呵成,感觉非常漂亮、优雅,尤其是击球之后的随挥,是网球运动的特色之一。我不知道别的球类运动是否也有随挥,但我认为,网球的随挥是最漂亮的,也是最自然的。&刘邦说。
除了随挥外,网球还有一个异于其他球类的打法,那就是双反&&双手握拍反手击球。刘邦还没有接触网球的时候,就被双反动作迷住了。他偷偷想,双手握拍,对于乒乓球和羽毛球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练习正手一段时间后,刘邦开始尝试练习反手。刘邦打乒乓球的时候,最擅长的一个动作就是反手进攻。反手斜线进攻,一是比较突然,二是速度快力量大。&大多数人习惯用正手,在正手位进攻和防守,如果用反手进攻,打斜线,进攻对手反手位的话,效果会好很多。&刘邦说。
练习网球,刘邦借鉴了乒乓球反手进攻的经验,但他很快就觉得不可行。单反虽然控制的范围大,但稳定性差。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球拍都握不牢,更别说进攻了。所以,刘邦果断地练习&双反&,两只手握拍之后,稳定性增强了很多,也更容易找到球感。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名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打球,她是双正双反,也就是正反手都是双手握拍,底线抽球很稳定,打出来的球力量大、速度快。我当时就感到奇怪,这么小的姑娘,居然能打出如此&暴力&的球。&刘邦称,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合力,合力很重要。虽然你有一身蛮力,虽然你的爆发力很强,但如果没有好的、科学的合力,也难以打好球。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刘邦对网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打球并不是仅靠手臂,只有全身协调一致,调动起全身的力量来击球,对对手才更有威胁。
&简单来说,网球的击球动作并不仅在于甩臂,也不是一味盲目地、玩命地甩臂。最简单的击球顺序是:侧身、蹬地、转体和甩臂,这大概是形成合力最基础的姿势。说白了,就是以腰为中心,进行杠杆运动,集全身之力击球,这样打出去的球不&暴力&才怪。&刘邦说。
喜欢李娜的一切
刘邦是李娜的粉丝。刘邦喜欢李娜,不仅由于她在网球界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荣誉,他更喜欢她直率的性格和倔强的脾气。李娜是一名深深融入西方竞技体育、商业体育,有着良好职业精神和道德的球员,是一名真正的球员,而非演员、明星。
&你可以喜欢姚明,也可以喜欢刘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你可以不赞同我,就如同我不赞同你一样。你可以看不惯她,可以讨厌她,但是你无法否认李娜对于中国网球的巨大贡献。很多人是从关心李娜开始,慢慢接触、了解和喜欢上网球的。&刘邦说。
看比赛有助于提高球技
打了两三年的网球,刘邦的体会是不少的:一是要控制好节奏,击球时要放慢节奏,不能太急,不能发满力,这样比较容易控制好球;二是注意保持身体的重心,始终保持身体稍微前倾,适度弯腰扎好马步;三是提高专注力,提前对来球做好预判,及时调整步伐,保持身体始终能处在正确舒适的位置击球;四是头脑要始终想着正确的动作要领,尽最大努力按照正确的动作击球,做出正确、完整的动作。
&正确、标准的动作犹如数学中的公式,套用起来安全、有效。屡试不爽之后,你自然会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在缺少教练指导的情况下,观看网球比赛录像,模仿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刘邦称,男子网球比赛节奏快、力度大,看起来很过瘾。女子网球比赛节奏要慢一些,力度要小一些,观赏性不及男子比赛,但可以看清运动员的动作并进行模仿。
打网球如何避免手腕受伤?刘邦称,第一,要做充分的热身运动,否则就是对身体不负责,多活动手腕、脚腕,侧压和正压腿,扭脖子和腰。第二,掌握正确的击球姿势,随挥动作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把集中在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平顺地使出,不会伤害手腕。第三,带护腕。当然,这只适用于外伤,对内伤的作用不是很大。&&
希望更多人参与
与中国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差不多,我市的网球运动开展得很一般,与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运动相比,差距很大。
&场地少是我市网球运动发展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场地少,但阻止不了我们喜欢网球的热情。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爱上这项运动,让中国的网球运动有进一步的发展。&刘邦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坛女将入韩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