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错了三十七度是我看错了,还是天气预报不准

14被浏览73665分享邀请回答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宋英杰:天气预报一万年后也不准_小宗师专辑:色小说阅读,就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世上最不靠谱的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男播音员。因为:1.CCTV;2.天气预报;3.男人。在新浪微博上评论这条被转发了近5000次的冷笑话时,宋英杰只写了三个字:求证书。他是“中国第一气象先生”,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日,他“吹着傻傻的头,拿着糙糙的棍儿,穿着肥肥的老式西装”,成了中央电视台第一位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能姿态从容、心态娱乐地面对批评,是进入这个行当必跨的职业门槛。“毕竟天气预报不准,是一项超越国家、民族、文化、语言的普世认同。”宋英杰说。这个“世上最不靠谱的人”主持着中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自有收视率统计以来,天气预报便从未将榜首位置拱手让出。2010年,19点31分的天气预报节目在中央一套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的收视率为8.17%,《新闻联播》则是7.45%,《焦点访谈》为5.34%。2011年上半年,天气预报的收视率还略有上升。他的新浪微博有15万粉丝。7月23日晚,关注了一天赖昌星引渡回国事件的宋英杰,正在家中的沙发上被困意侵袭,他随手在微博上调侃当日7比2逆转老挝的中国足球队:“国足比赛的比分太难预报了。”“真是……天有不测比分。”突然,甬温线动车事故的新闻跳了出来:“上海铁路局有关人员已经到达现场,脱轨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这一定性把事故引入了宋英杰的专业范畴。他马上弹起身,叫夫人让出电脑,查雷达,查卫星,还果真有雷。23点07分,他上传了一张温州雷达站的观测图,说明是:“脱轨疑与雷击有关。动车发生事故时段,温州气象雷达观测到的可能引发雷暴的小范围对流云团(目前已移出)。”网友们立马不高兴了。“真是好儿子,关键时刻给提供了这么好的证据和借口。丫算个屁气象专家,就是个肉喇叭。”7分钟后有人回复。“我不是替铁道部说话,我只是陈述事实啊。那天是星期六,可能很多气象官博没人值班,这个行业中大众知道的专业人士可能就我在微博上。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确实发生了雷,我需要站出来回应。何况我也加上了一句‘夏天雷很多,动车应该能够避免雷击影响啊’。冒着可能会被人责怪的风险来证明的确发生了雷,要对得起自己的专业,要有良心和担当,而不是按照对自己行业有利无利的原则选择推诿。”把天气预报作为嘲讽和谩骂的对象,全球同此凉热。在若干年前的一次交流活动中,香港天文台台长林超英对宋英杰说,他其实特别感谢那些对公众没有太大伤害的预报错误,这让民众间形成了天气预报不准的共鸣,于是他才有了向媒体阐述天气预报受到的科学局限的机会。“天气预报没有哪天会准,”宋英杰说,“哪怕一万年后。因为‘准’的标准在水涨船高。”观众在20年前只要求知道“明天下雨吗”,现在即便把时间、区域和量级具体到“下班前后海淀区将有今年以来最大降雨”,也没有人说你准,大家会接着问,那什么时候停呢,哪里下得最大呢……”不过在宋英杰的儿时记忆中,看不懂天气预报的困扰,要远多于天气预报不准带来的不便。他把对自己这项工作的要求归纳为“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讲天气一定要接地气。有人说宋老师你们天气预报老说术语,看不懂,我说一听这句话就知道你没怎么看我的节目。”6月30日晚上7点半,在介绍完7月1日起北方将经历强降雨之后,宋英杰在节目中说:“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词汇,叫‘看海’,希望北方这一轮强降雨,不会使‘看海’一词再度流行。”如此即兴发挥一度让审看节目的同事心里打鼓,但他觉得,这是推行天气预报通俗化的一次有益尝试。此外,他还主张主持人在预报过程中隐秘地放置感情色彩。“本市即将迎来、即将经历、即将遭遇一场大雨,一样吗?不同前提下的雨,你的感情倾向也不同。你要懂得别人怎么看待天气,比如某地很长时间都是高温干旱,你说这是晴好天气,你这不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嘛。”一次偶然机会,宋英杰翻到一张1963年某人民公社的大喇叭广播稿:“社员同志们注意啦,社员同志们注意啦!根据气象台的预报,今天晚上8点气温下降到零下3摄氏度。各生产队赶紧把怕冻的东西都收好。猪圈要多铺点儿草,一定要保证母猪和猪崽儿的安全。”他说,这是他见过最好的天气预报之一。上帝从来不做天气预报南都周刊:天气本是个很诗意的概念,你曾在书里写“天气信息越来越多,而看云的闲暇却越来越少”。宋英杰:其实人们坐在一起聊天,我们很少聊的是天。甲骨文中有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问题,叫“兹云其雨”,意思是是这片云彩会下雨吗?直到现在我们也没回答尽这个问题。所以天气预报是满足人类基础探知欲的高级智力游戏。“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也叫天气预报啊,这得多有心、对天气多依赖,才能观测总结出来。南都周刊:现在人不需要这样了,但是不是也挺可惜?宋英杰:我们越来越“傻瓜”式地生活,除了自己的职业之外,其他的东西别人都可以代劳了。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导致了我们对天气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去关注,这符合经济学的高效原则,但我不知道符不符合社会学。南都周刊:有没有做过统计,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已经很少去看你的天气预报了?宋英杰:应该说越来越少的人去看我们那个所谓的天气信息传播主渠道了,我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有同行和我说,现在我们的收视率低了,我说低了说明气象信息传播多元化了,大家不需要守候在特定频道的特定时间去了解。另外现代人抵御天气影响的能力也在提高,古代一场雨可以不知不觉把一大片区域全部淹没,现在哪怕淹没一个县都是轰动新闻。而且灾害来临前也有预警系统自动向个人推送信息,比如手机短信。20年后的天气预报应该是互动式的,可能我问我们家梨树哪一天开花、未来一个月哪里办结婚典礼最好,都能得到答案。那时也许就不需要天气预报主持人,不需要你强制性的单向讲解了。南都周刊:信息渠道固然多,可晚上7点半钟的天气预报现在还是收视率排行第一名。宋英杰:35岁以上的中老年是天气预报的收视主体,这点没变。我个人总结,一来是收视惯性,二来是身份责任感的驱使。一大家子人,谁会去看天气预报呢,往往是叮嘱大家生活起居的人,一定不是那个孩子。我可以分享一位北京观众的真实经历:他的母亲在哈尔滨住,儿子在武汉上学,有天看完天气预报,他电话打给儿子,说北京大风降温了,明天就到武汉,多穿点,儿子很不耐烦。一会儿他的母亲给他打来,说冷空气从哈尔滨到了北京,你们那天冷了吧,于是他也不耐烦起来。这件事后来让他陷入思考:今天我受了冻,所以我想到明天我儿子会受冻,但我怎么没想到昨天我的妈妈受冻呢。这段故事给我的一个启示是,中国人的亲情,永远是自上而下的。南都周刊:天气预报不准的印象为何一直没有改观?宋英杰:我以前问过别人,你觉得什么时候会下雨?大家都说,刚刚洗完车的时候、出去游玩的时候、下班回家的路上、没带伞的时候、天气预报说晴天的时候……这就是“墨菲定理”(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凡是你能想出来的,都是你记住的,但是有一些被你遗忘了。南都周刊:人们习惯记住不好的事?宋英杰:对。给你一个数据,2010年中国省级气象台的24小时晴雨定性预报准确率平均有81.3%。在人类对于未来所有不确定性所作出的预测当中,天气预报是最准的。为什么你会认为天气预报总是报错呢,因为报错那一次对你的影响甚至伤害太大了,印象太深刻了。南都周刊:和国外相比我们的预报水平如何?宋英杰:分定性预报和定量预报,比如“明天会下暴雨吗?”这种定量预报的准确率就很低,暴雨预报我们的准确率是20%,美国也就25%。美国同行有个说法:“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上帝是完美的,因为上帝从来不做天气预报。”南都周刊:但观众没听过这个,他们就是觉得不准。宋英杰:我觉得观众有抱怨的权利,但我们也要回视自己,在做自己的专业时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么?当你的行业掺假使假,然后你要求别人的行业完美无缺,这不合适。国外的天气预报和我们在准确率上差不多,但在其他众多行业里,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当你指责天气预报的时候,需不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所在的行业,中国和美国有多大差距?南都周刊:天气预报越想精确就越难准确,两者的平衡要怎么把握?宋英杰:美联储为什么常常把话说得很模糊,从格林斯潘到伯南克都如此,因为他的一句话影响太重大,而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又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和确定性直接决定了说话时是清晰还是模糊,这也是一个科学态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天气预报会说“冷空气前锋过后我市将有阵雨”,至于冷空气前锋什么时候过,那我不知道。监测和预测能力达不到语言清晰的要求。现在天气预报的语言清晰度在不断提高。我经常说,如果你报错了别人都听不出来,那么你报对了别人能听得清楚吗?预报如果像雾一样,虽然让别人抓不住把柄,但也看不出神奇。他们的蓝天是打引号的南都周刊:你在博客中说自己反对那种“紧抱大树呼号,殊死报道台风”的极端天气报道形式。宋英杰:不少同行对灾害的现场直击非常在意,觉得这是保证收视率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不太这样分析问题。台风你该追吗?为什么一定要拿着摄像机绑在树上,你用探头不行吗?当政府组织民众撤离的时候,你也是民众,你为什么要走进台风,我一直质疑这件事。南都周刊:那好的台风报道应该是怎样的?宋英杰:虽然现在替政府说话有危险,很多人会反感,但我觉得有一点,在抵御台风的整个预警和实施过程中,政府组织的转移和撤离,效率是非常高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来了,你让人撤,人家说你凭什么让我撤,这是我私有财产,我人有自由,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中国不这样,政府听到预警,一转移就是几百万人,七位数啊。而且事后证明这是对的,尤其中国房屋质量那么低,水土流失那么严重,滑坡啊泥石流啊,原生灾害还没完呢,次生灾害又来了。所以你不要光把注意力放在台风本身,你看到政府的努力了吗,看到民众的付出了吗?而中国还没有巨灾保险体系,这块的新闻报道是缺失的。你要么报道民生,要么报道科学规律,现在大家都一窝蜂,你有“追风三兄弟”,我就有“追风五姐妹”,你哪怕追了十年,你追出了什么科学规律,请告诉我一个。南都周刊:北京每年都有蓝天任务,去年的蓝天数是286天,但民众普遍觉得与感受不符。宋英杰:这是一个跨界的问题,我曾经也替环保部门作过解释,他们的蓝天是打引号的,那个可以称为“指数蓝天”,只要空气污染指数API低于100就算,而老百姓认可的蓝天是“视觉蓝天”。天气预报中的“晴”常常是一个脏兮兮的词。我们现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用PM10(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来统计,但国际上是PM2.5,那是更纤细、更容易入肺、对健康影响可能更严重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与时俱进。我看到美国的城市发布空气质量警报,拍张照片一看,这不明明是蓝天么?而我们空气那么污浊,当北京空气重污染(API超过300)的时候,有警报吗?公众无从知道自己正在遭受的污染,事后你告诉我昨天北京重污染了,我已经错过了防范它的任何机会。南都周刊:美国驻华使馆去年用“crazy bad”形容北京的空气污染程度,但国内专家说美国的监测方法不科学。宋英杰:我看到过一份国外专业机构对全球PM2.5监测的常年平均水平报告,污染最严重的三块地区都在中国,华北、华中、华东。我觉得至少你(环保部门)要对这些作出解释吧,你不能说人家就是某一个机构弄的,标准跟我们不一样。这个标准是不是特别严谨规范、布点和时次够不够合理,我不知道,但你总要告诉我这是真的么,我们担心那是真的啊,这方面我们的确有很多的空白。我曾经对2001年到2010年的北京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进行过逐日手算,年非常差,2003年稍微好起来,那年有“非典”,2006年又差下去,但2008年突然就好起来了,好得简直跟前些年就不是一个城市。从中国开始有各种空气污染物监测以来,2008年的成绩前无古人,后有没有来者不知道,我只是一个感兴趣的外行,但我特别有理由去问,没有了奥运会,我们能不能更好?南都周刊:温州动车事故在第一时间的官方解释是雷电导致,你有什么想法?宋英杰:我太有想法了。我在微博里写过:“积水了,是老天爷的错;出轨了,是老天爷的错;晚点了,是老天爷的错;污染了,是老天爷的错……当个老天爷也真不容易。”我特别讨厌这种行为,就是只要出事,大家下意识首先让老天爷来顶责。这种现象我不喜欢,以后谁再这么干的话,他们这个行业所说的任何话我都不想相信。可能有些事情是天气原因,但是真相还没查清之前,你不能随口就把责任推到老天爷头上。南都周刊:今年夏天各地暴雨,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无奈,就是尽管气象部门预报准了,但城市里该堵还是堵,该淹还是淹?宋英杰:在成都、长沙、南京都出现过,在暴雨发生之前,一些级别不低的官员或者身份比较显赫的媒体就开始吹牛,说我们对排水系统的改造已经可以保证多大的雨都不会再淹。我就讨厌这样的吹牛,可能很多行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当你去夸耀政绩的时候,你把可能出现的危险全然忘记。你甩开了膀子不留余地去吹,但当新的灾害出现时,无论是领导还是媒体都忘记了当初自己怎么说的,然后又重新开始:我们要对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完了又会达到什么水平。这种循环往复的吹、淹、改,不是表面文章吗?“我特别讨厌这种行为,就是只要出事,大家下意识首先让老天爷来顶责。这种现象我不喜欢,以后谁再这么干的话,他们这个行业所说的任何话我都不想相信。”精选伦理小说阅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提醒您本文地址:相关文章这个夏天太恐怖了,很多城市都白天最高肯定到40多以上了  但是我看天气预报,好像没有发现有哪个城市的天气是超过40的(39度好像都没见),    这就怪了。。。是天气预报不准呢,还是我们买的温度计不准?!          ========================        在一个天气预报员身上,可以找到主持人、科学家、代言人、翻译员等多种身份。          在一个天气预报员身上,可以找到主持人、科学家、代言人、翻译员等多种身份。      天气预报员是最熟悉的人,他每天出现在电视新闻之后,播报第二天的温度与天气情况,适当提醒人们出行、疾病、运动甚至晾晒衣服需要注意的条件,我国天气预报类节目的收视人次已经由1986年的每天4亿,增加到现在的每天8亿人次,有2/3的人每天记住他们的脸;天气预报员是陌生人,他到底是电视台主持人?还是气象局工作人员?他除了播报天气还干什么?      在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天气预报员》里,他是一个有中年危机的受气包;在中央电视台,他们是一个隶属于专业气象影视集团的员工;在上海东方卫视,她是一个主持英文少儿节目的女孩;在广东电视台,她是广东省气象局的科研人员;在BBC,他是前皇家海军的气象工作人员。      天气预报每天只有那么短短几分钟,却连续成为中国各电视台收视最高的节目。法国天气预报播出时间只占整个电视节目时间的1%,广告收入却占到了20%,在天气状况变化无常的英国,BBC的天气预报高达一天140次。这是唯一一个把城市居民和自然环境结合紧密的节目,在这个时间段可以深切体会到环境变化对个体的影响,这是科学技术最亲民的体现。      天气预报员到底是谁?      1981年,中央电视台出现了我国第一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并参照西方国家采用气象人员播讲的形式,由中央气象台选定了两位具有一定文艺天赋和播音水平的人选,韩建钢和李援成为了我国电视荧屏上最早的“气象先生”、“气象小姐”。1993年的3月1日,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正式设立主持人,宋英杰“首发亮相”。天气预报员的真正“东家”并不是央视,而是中国气象局。气象局把节目录好后,送到央视播出。最初的天气预报节目,由气象局下属的中央气象台仅有六七人的影视科制作完成。随着媒体对气象节目的需求越来越多,2002年8月,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成立,员工发展到数百人。      在广东省气象局3号大楼里,有8个天气预报员,4个专职摄影师,5个节目监制,7个编导,1个化妆师,以及十几个制作人员,这群人在省里为各个电视台制作风格不同的《天气预报》。这个气象局里各种设备齐全的小部门,完全就是一个小型的电视台,他们干脆把自己称为“电视气象人”。魏玲是气象局的科研人员,也是广东电视台和南方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员。从一开始的银行职员,到后来的靓丽型的小主播,再到现在的“姐姐级”天气预报员,这个兰州姑娘几乎成了一位“准气象专家”,用她的玩笑话说:做了那么7年的天气预报员,越来越有气象学内涵了。      比起这些专业型的天气预报员来说,上海东方卫视《东方新气象》的主持人朱莉叶完全是一个主持人出身,这个原来在美国生活,多才多艺,原来一直和吴大维一起教小朋友的17岁女孩,第一次被拉来做天气预报这个枯燥的节目。还好,这个节目本身的定位就不是纯粹的天气预报,主要介绍一些生活小常识,把一些生活资讯和背后滚动播出的天气预报板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不播报天气内容,主要是拉家常,说一些‘天气冷应该吃什么’,‘天气和疾病的防治’这样的话题。”这个节目让她出了名,“很多阿姨妈妈们认识我了,观众年龄跨度一下子增大了,从老到小都有,去超市买东西受到阿姨们的照顾,很是让我受宠若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上周六测到52.6度,室外,阳光下,数显温度计,广东某大市
  40度要放假,你发工资啊???
  这个东西有专家呢,我们草民抄这个闲心干嘛呢。
  什么意思?这和wt有什么关系?    
  重庆早到四十度了,报的还说是逼近四十
      
D说多少度就是多少度      
  39见过 40没听说
   中央气象台17日发布的今年第一期高温预报说,未来两天,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将持续35至38摄氏度高温天气。(6月18日《新京报〉)经历过炎炎烈日的人都明白,这个35-38摄氏度不过是中上的平均数罢了,也就是说,肯定有地方,最高气温是要超过这个38摄氏度的高温的。      果然,便是在这预报之中,西部某重要城市(西安)气温一次次“刷新”,轻松越过“38线”,“奔四”,然后“奔五”。伴之而生的,是某网站上一些网友质疑气象局:新闻里面报道气温已经42度,高温都突破纪录了,为什么气象局的预报始终最高只有39度?并且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多少年了,从气象部门说出来的天气预报,最高的就是这39摄氏度。于是有很多网友质疑:气象部门这样做,是不是虚伪?是不是欺骗观众?(华商网)      按照网友的质疑,笔者翻开了当地的媒体。果然,在几份报纸当中,连续几天由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最高气温都是39摄氏度,而在新闻报道中,每天的报道都是:气温超过40度,甚至高达42度。那么,气象局为什么总是“看走眼”呢?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相信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城市都会受到如此的“冷眼相待”。原因也不难理解,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达到了一定气温(多数是指达到40摄氏度)之后,就必须给劳动者放假或者支付高温补助。而这,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无疑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考验;对于某些利益集团来说,也是不愿意承担和接受的。长此以往,有了“经验”的气象部门都有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最高只报到39摄氏度。正如某位为气象局辩解的网友所说的:天气预报报出40度以上,这就不仅仅是个天气事件了,而是个政治事件了!      好一个政治事件!对于气象局来说,什么才是最大的政治?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非典时期,钟南山院士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记者专访,被问到救死扶伤与政治的关系时的回答:“搞好我们的业务工作,以及做好防治疾病,这个本身就是我们的最大政治。”      对气象局来说,准确地预报天气,以做好民众的防暑工作,便是最大的政治!如果抱着“39度跟40度差不多,40度跟41度差不多,41度跟42度差不多”的“差不多”心理,如果认为真实地预报了“超过四十度”便是给政府工作“添乱”,于是乎甚至不惜真的如网友质疑的那样,将本已经预报出来的数字大打折扣,欺骗民众,那么,其存在与否还有何意义?      天气预报原本就是一件科学工作,尊重科学性是其第一要义。政府部门实在应该尊重其工作,莫要赋予其沉重的“政治任务”。天气预报39度,新闻播报屡屡42度,偶尔一次两次或许“蒙”得过去,说的过去,但长此以往,损害的将是公权部门的公信力。如今,全社会都在倡导“八荣八耻”教育,都以诚信建设为己任,气象部门的“预报游戏”玩得多了,不晓得示范的是怎样一种“诚信”?      酷暑将至,坦率地讲,在全球化变暖的今天,超过四十度将会在很多城市成为一件经常发生的事情,有关部门是不是要好好掂量掂量:是将大家已经心照不宣的“说谎游戏”继续下去?还是要换换思路,拿出点民主时代的民主作风来?    
  作者:撞到墙 回复日期: 22:08:49 
    40度要放假,你发工资啊???      ------------    40度放假?哪的规定啊?
  气象局当老百姓是白痴也不是一次二次了,天天三十九,又没下雨,真当这个是怛温啊
  我见过央视预报40度的    大概就在前年吧    那年热的不行    好几个城市都报的38.39度    有那么一两个报的40度(具体哪个忘了)
  4字不和谐啊
  40摄氏度不是不报,是不能报。38摄氏度就要放假避暑了~那得少多少马泥?
  测试温度不是在太阳底下照着测试的。  有严格的程序。记得好像要在一定平方面积的草地上离地多少米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测试才是正确的。  不过据说预报温度是有限制的,高于人体体温的温度预报是不能随便报的。
  作者:o4j7d892xd 回复日期: 22:25:31 
             D说多少度就是多少度  ~~~~~~~~~~~~~~~~~~~~~~~~~~~~~~~~~~~~~~~~~~  不服?  放专家!!!
  前两天中央台新闻中报道说某个地方已经超过40了,我看过的。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
  经历了06年的BT后,现在基本上感觉还好。
  呵呵,要和谐
  作者:背后传球 回复日期: 22:37:03 
    作者:撞到墙 回复日期: 22:08:49        40度要放假,你发工资啊???            ------------        40度放假?哪的规定啊?  =====================================================  38度以上就要放假  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忘记是出处了
  楼主的意思是:这年头连天气预报都不准了?
  好像八十年代我们这很多单位超过33度就有一线工人放假,我一朋友当时在棉纺厂工作,男人放假,女人光膀子干活,现在不可能了。
  作者:草莓薄荷糖 回复日期: 23:05:37 
    作者:背后传球 回复日期: 22:37:03        作者:撞到墙 回复日期: 22:08:49          40度要放假,你发工资啊???                  ------------            40度放假?哪的规定啊?    =====================================================    38度以上就要放假    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忘记是出处了    -------------    不是吧?有哪个得放过?!
  作者:不信不能 回复日期: 23:06:36 
    楼主的意思是:这年头连天气预报都不准了?  ---------  生活常识, 当当地天气预报温度到37度的时候,不用想 可以肯定温度是超过38了。   当维持几天都是37度了,那肯定几天都是超体温的高温。新闻上肯定有防暑抗温的新闻,但没有因死亡的信息    当预报温度为38-39度的时候,肯定有高温老人死亡的消息,肯定有工厂放假,工业区停电 开3停4的消息了    当预报为36度的时候,一般上温度就在37-38度之间。    当预报为36度以下的时候是基本准确的。    基本上就是这规律。37度以上是不能随便报的。是要有高温警报的。而37度一般报成36度 ,反正也没能测试出来。
  重庆,42度,经常
  作者:撞到墙 回复日期: 22:08:49 
    40度要放假,你发工资啊???
印象中曾经报过蛮多次40度
但40度以上的好象没报过
  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啊,超过40一律不能报!
  大气层气温和地表温度是不一样的.
  这也要联系正治,心理变态吧?印象中每年都有报超四十的
  楼主你真....没法说了  40度以上工厂要停工的  这是国家规定
  今天天气真的热
  今天刚好和同事说道这个问题,感觉很奇怪。
  大气层气温和地表温度是不一样的.  ============================  不预报和人们相关的温度,还不如预报月亮、火星上的温度
  报个天气都有这么多讲究啊。。。真是不一般!
  如果中央电视台预报气温将达到33度时,我们就知道会在38-43度之间。因为它只肯说出一点点的真话。    象浙江下雪,有视频为证都不能得出结论,专家说:这不是雪,是破碎的雨滴~ 巨汗!同时也佩服,专家的胆量,睁眼说瞎话!
  武汉报过的
  40度要放假,你发工资啊???  ————————————  
确实要放假,好像38度以上就要放假,95年的时候,35度的时候,就是上午上班,下午不上班
  可能我们关心的是地表温度,气象局关心的是对流层温度
      华风影视集团      去这看看吧
  放假了?
  d管气象
  见过,极少。
      
入夏以后 CCAV剩下唯一能让人相信的就是整点报时了
  楼主很单纯。。。
  中国除了 各级政府主管的气象部门外 没有其他的民间或中立的气象观测部门,38度以上要放假的,反正这些气象部门说了算 说多少度就是多少度,就是权威。
  剥削到底,想放免费假,没门!
  我小时候去武汉,听舅舅说40度就要不用上班,所以国家一般都报39度
          D说多少度就是多少度    ~~~~~~~~~~~~~~~~~~~~~~~~~~~~~~~~~~~~~~~~~~    不服?    放专家!!!
  重庆 去年报道过43度,大部分地区高于40度
  从前也不报超过12级的台风的,头次听到CCAV报18级的台风吓了我一大跳
  老大,气象部门是科学工作者,不是宣传部。  他们报的气温,即气象观测箱里那个温度表的温度。  一般的气象观测地都在郊外,又有草地,避免日光直晒。虽比城市中心的气温要低一些,但那是最接近自然大气的温度。    报不准的事常有,但刻意报低温度是不会有的。
  吐鲁番的天气预报报了啊。  今年7月中旬我回新疆的时候天气预报说吐鲁番今年已经有40天超过40度了 这个数字今天应该又增长了。  哪个说天气预报不报40度啊,吐鲁番市政府还出通知劝市民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好不要在室外活动避免中暑
  嗯,草地上百叶窗里面的温度计,和在没有遮拦的柏油马路上的感觉,差别很夸张的说。
  新疆塔城地区31日11时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来源: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      日11时塔城地区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内容如下:      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我区气温将继续上升,7月31日-8月3日塔城地区大部将出现36℃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预计最高气温可达40-41℃。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请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户外工作人员停止露天作业;同时气温高,空气湿度小,有关部门应注意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同时,持续的高温天气,将进一步加重我区的旱情,高温天气将有利于虫害的发生蔓延,提醒做好药物防治工作。
  38度以上按照就要放假的,    所以我们那里再热气温预报都是最高37度。      
  就是报了四十度,照样不放假,你能咋地?
  地球上的能量是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今年初南方不是大雪灾吗。。。。既然那时变冷了,    那么为了保持能量的平衡,这个暑假就会很热了。。。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被排放。。
  作者:小鹿喃喃 回复日期: 15:29:51 
    嗯,草地上百叶窗里面的温度计,和在没有遮拦的柏油马路上的感觉,差别很夸张的说。  +++++++++++++++++++++++++++++++++++++++++++++++++++++++++++++++++++++++  路表面的温度,不是气温,是地表温度。气温者,空气之温度也。不同的地表,地表温度差异很大。如果把温度计放太阳下晒,测出的是温度计的温度,而非空气的温度。    人们常常把在太阳下晒的物体的温度和气象台报气温比较,那当然差很多。      
  鉴于城市中心的气温比自然大气的温度要高一两度的情况,现在的预报服务人员已经在媒体中作解释,提醒市民当心中暑。  不过预报人员仍只报自然大气的温度。    其实人对酷暑的感觉不仅仅是气温,很重要的还有日照强度和湿度。气温低比气温高更觉得热的事,是很常见的。
  我也听同事说过有这个规定 所以一般不报道39以上
  哈哈...气象预报也要搞中国特色嘛!!好笑!
  作者:scluoyang 回复日期: 22:46:40 
    4字不和谐啊  ------------    一个福娃一个8,  可以这么播:“今天最高温度5个福娃”
  38度放半天...所以你说它们会怎么做...
  多高的温度放假,那些人放假,由各单位作主,关气象台什么事?  气象台报再低,那些单位觉得要停工,照样停。
  当心,我把专家放出来啊?
  作者:噬天一剑 回复日期: 23:51:43 
    楼主你真....没法说了    40度以上工厂要停工的    这是国家规定  ++++++++++++++++++++++++++++++++++++++++++++++++++++++++++++++++++++++  没有这个规定。
  作者:何处不逢 回复日期: 11:14:02 
    作者:噬天一剑 回复日期: 23:51:43        楼主你真....没法说了      40度以上工厂要停工的      这是国家规定    ++++++++++++++++++++++++++++++++++++++++++++++++++++++++++++++++++++++    没有这个规定。    ------------------------------------  国家规定加班要给加班费,老子不给你能把我咋的,你走啊,我又不是招不到人……这种假就更不用说了……  蛮多朋友都经常&自愿&免费加班……    记得以前学校放过,5年级的时候,好像是95年吧,那时候报了38度,下午就放假了,初中时候有过次40度,也下午放假了,就这么两次……高中根本就不听天气预报了,反正再热也不会放的……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天下为公 网民最大    滴水穿石 汇众成流 杂谈网友群1404306      
  深圳这边报过!!!最高温度35度以上,这是原话,  看你服不服!!嘿嘿
      作者:o4j7d892xd 回复日期: 22:25:31 
             D说多少度就是多少度                    
  作者:o4j7d892xd 回复日期: 22:25:31                     D说多少度就是多少度    ~~~~~~~~~~~~~~~~~~~~~~~~~~~~~~~~~~~~~~~~~~    你不服就放砖家咬死你!!!!!    
  作者:scluoyang 回复日期: 22:46:40        4字不和谐啊    ------------        一个福娃一个8,    可以这么播:“今天最高温度5个福娃”  -------------------------------------------  --------------------------------------------    这句话中听!!笑死我了!!!
  40度就放假?那福州夏天都不用上班了。。。  41~42度是不是有补贴啊?
  D说多少度就是多少度
  40.41很正常啊,江南副热带高气压笼罩下经常会出现这个温度:    重点关注城市:浙江(杭州 宁波
江西 :南昌
赣州          
江苏:南京
湖北:武汉
长沙      
另外 上海也有可能会出现
  去年上海就很多天是40°。也没见谁放假了。和谐社会!
  4字不和谐啊  
  没看昨天新闻,CCAV要把时间调前30秒达到正常时间  --------------------  作者:zyqdty 回复日期: 14:56:09   
             入夏以后 CCAV剩下唯一能让人相信的就是整点报时了
  40度就得放假了,所以最高温度是39,也可以多点就是不能40
  好象根据国际惯例吧,40度还是多少度来着,就要停工停学,如果上班的话发高温费。。。    在我们这里,如果预报38度,那实际就能达到45度以上,地面温度能到60度左右。一点也不夸张。
  狗屁    我老家是个小城市,其中一个县前两年经常报41度,我老家年年有天气报到上40度的,有一年还热的被报上中央电视台了    当然天气预报报的是百叶箱里的温度,不是室外温度,天气预报没有用露天温度的传统,我小学时学自然课时就知道测气温是用百叶箱里的温度数据    
  以个人,做一件事情,做会有他的道理。      错报,漏报。。。    肯定是有所利益回报的········
  至于39度,我老家是每年必报的,前些天就上了,去年还是前年更是连续半个月38度以上,最高是底下一个县,报41.5度    印象里是90年代中后期开始,39度是每年电视必报的,老家近几年已经有全国最新小火炉称号了,经常上40度,这个40度就是我们根据天气预报来说,小时候家里还放温度计,现在早就没挂这玩意了,都是根据天气预报来说的    80年代冷多了,还会下大雪,现在最多能有点小雪了不起了
  “秋老虎”肆虐浙江   发表于: 08:18:59   
    “秋老虎”果然厉害。立秋后的第一天,便开始大肆逞威。今天,我省四分之三以上地区的日最高气温在37摄氏度以上,其中8个县(市、区)的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摄氏度,是今年以来气温达到或超过40摄氏度的地区最多的一次,而浦江最高气温更是高达41.1摄氏度,创下今年全省高温的新纪录。      据了解,在气象上,气温到了40摄氏度就属于极热,这意味着今天我省不少地区已迈入了极热的门槛。      副热带高压仍然牢牢控制我省。在今天的高温分布图上,除了舟山等少数地区外,我省其余地区都是一片代表35摄氏度以上高温的“暗红色”,而浙北、浙中、浙西南有几个市、县的“红点”更为醒目:除浦江外,新昌达41摄氏度,常山、建德都是40.8摄氏度,临安40.7摄氏度,义乌40.5摄氏度,萧山40.2摄氏度,武义40摄氏度。      面对持续不退的高温,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强防暑降温工作。杭州今天继续开放15个防空洞供市民纳凉,市区各游泳池全部开放   
  作者:huzhp2006 回复日期: 13:16:52 
    40度就得放假了,所以最高温度是39,也可以多点就是不能40  ++++++++++++++++++++++++++++++++++++++++++++++++++++++++++++++++++++++++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很久的谣言。  小学自然,中学地理课都有介绍,但大多忘记了。    楼上说的不太准确,测气温就是测露天空气的温度,百叶箱只是为了防止温度计被晒到。要是直晒温度计,那数值就是温度计玻璃的温度,而非空气的温度了。
  城市日益膨胀 气温逐年升高   “火炉”丽水亟须降温         朱瑞       本报讯 以气温43.2摄氏度突破浙江省历史最高纪录、成为2003年全国盛夏气温最高的“火炉”城市———浙江省丽水市,近日传出一则消息,由丽水市政府批准立项、总投资为130万元的《丽水市区气候微域探测分析与研究项目》已经正式启动,项目要求在4年内破解丽水市区高温之谜。     这项研究是为了摸清丽水城区盛夏高温分布特点,产生高温的主要原因,城市建设对高温的正负面影响;并着重对今后城市规划和建筑格局等,从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2003年,丽水市区最高气温达到43.2摄氏度,突破了浙江省的历史最高纪录,且40摄氏度以上达到连续12天,强度也居全国之首。丽水成为2003年全国盛夏气温最高的城市,并被列入当年我国的十大气候事件。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全市1.7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76.5%,然而作为“绿谷”的中心城市,丽水城区的绿地面积却还不到10%。     丽水市城区建在一个35平方公里的盆地里,四面环山,城市的发展空间已十分有限。一些市民担忧,4年之后,如果整个丽水盆地上都建满了房子,住满了人,那时治“热”就被动了。     《中国环境报》  
  中国新四大火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 21:57:04
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九江和南京,号称中国四大火炉。  现在重新排名了:浙江丽水、杭州、福州、武汉。   
7月14日至16日连续三天,丽水市云和县最高气温均在41℃以上,15日那天最高气温高达到让人瞠目结舌的42.1℃。丽水的热,大有超过全国几个有名火炉城的苗头。最近几天中央电视台曾经多次报道丽水持续高温的消息,此地事实上已经成为近段时间全国最热的城市之一。    ====================================  我现在在杭州根本就不觉得热    因为在老家热惯了,杭州的38度根本不算什么,而且今年明显比去年凉快(主要是热天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入夏气温来的比较迟)    我记得当年37度的天气预报下,我在学校里还跟一帮人在太阳底下踢球呢    楼主说媒体从来不报40度那纯粹是自己没见过就当别人都没见过了    
  貌似过了40°要放假……  所以打死都不能报……
  我猜气像站一像都不会在闹市区,一般都在高处,应该比市区低1-2度.
  随便一查,上40度的资料多的是,注,这是2007年的报道  ====================  据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资料统计,7月1日至7月20日,全省平均气温在26℃至33℃之间,其中沿海及海岛为26℃至30℃,比常年偏高1℃至2℃;其他地区为30℃至33℃,比常年偏高2℃至4℃。宁波、临海、椒江、温州、文成等13站平均气温破历史最高纪录。    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区极端最高气温在39℃以上,中部地区高达40℃至42℃。(2007年)7月25日,杭州(40℃)、萧山(42.2℃)、富阳(40.7℃)、丽水(42.5℃)等气象站的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均突破各个地区的历史最高纪录。  
  气象站的目的是监测全球气象,城市的气象并不能代表当地气象的特征。  
  专家和教授说了算,你嚷嚷啥嚷嚷!  找死是不?
    作者:何处不逢 回复日期: 13:56:15 
    气象站的目的是监测全球气象,城市的气象并不能代表当地气象的特征。    那老百姓看天气预报有何用?简直放屁  
  我党抓一切  包括天气
  省市级气象有报40度的,中央的就不清楚了。不知道,放假桉哪个权威的?
  作者:瘦骨只能拎腚 回复日期: 14:04:49 
        作者:何处不逢 回复日期: 13:56:15        气象站的目的是监测全球气象,城市的气象并不能代表当地气象的特征。        那老百姓看天气预报有何用?简直放屁  +++++++++++++++++++++++++++++++++++++++++++++++++++++++++++++++++++++    预报的气温目标也是大气温度,和农村气温比较接近,比城市温度要低一至两度。城市居民看预报,要知道这个差异。  地理课和电视的天气节目里都讲过的。有用没用,看你怎么用了。
  还有,我爸看天气预报,只看本地气象局报的。嫌中央的不准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又错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