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为什么马修 德拉维多瓦瓦在总决赛被冷冻

2015 年央视春晚是否对女性等群体有歧视?如何评价?
来源:互联网
【欢迎补充。 相关问题: 赵本山的小品是以丑化农民和残疾人为主要笑料吗? - 春节联欢晚会】
来不及看答案,写一个补充材料。春晚开播前一个小时,看CCTV社会与法频道的《戏法大过年》,开篇就说,现在意外怀孕的流产广告误导观众,然后特邀嘉宾和专家列举出奉子成婚婚姻能幸福的例子,再说自己要求家中子女25岁必须完婚,等到30岁可能就要不成孩子等等,看到这里就看不下去了接着没看。这是晚会前的开胃菜,和主菜春晚相呼应。那什么之心昭然若揭。过去这一年是我见过的官媒最赤裸裸讽刺剩女和鼓励生育的一年。舆论导向永远配合政策宣传,可以理解是国情所需,但侮辱女性和不负责任的论调令人反感。
在网上播放春晚的时候,我师妹刚刚跟我八卦了她办公室里的一起小矛盾。我们的一个师弟,(没错,中国人,传统观念非常强的那种),在新年向大家致以问候的同时,对师妹的个人问题表达了全面的,惨无人道的关怀:师妹啊你怎么还不结婚啊,过一年长一岁,你这个年龄,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啊!师妹啊你要跟老板说说啊,再不赶紧毕业结婚,以后生出来的小孩质量不好啊!师妹啊你一个女博士,将来你男票肯定不要你的,你还不如早早quit phd算了啊!师妹啊你太老实啦,当初入学你怎么也不下手,你看现在我们系的(中国)男生都结婚的结婚,订婚的订婚,你怎么办啊!……我们一个师兄进门的时候,刚好看到师妹气得面如金纸的样子,免不了过问了一下,面对这一溜闻所未闻的言论,师兄憋了半天,终于找出了安慰的措辞:啊这个……你知道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在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爱着别人呢……于是另外一个师弟赶紧说,对的对的,师妹你别计较,他其实也不是恶意,是真的观念跟我们不大一样……你知道吗?他一直很努力地劝xx(敝系最后一个未婚中国师兄)和他女朋友分手呢!啊??为啥??因为他觉得xx分手了就可以跟你好了,他要优先考虑你啊!我勒个去!!我禁不住感叹生活比春晚的吐血指数高多了……~~~~~~~~~~~~~~~~~~~~关心是真的,愚昧也是;因此造成的伤害更是真的。春晚没事做了才会主动去掐50%的人口,但因为环境如此,语境如此,观念如此,即使简单的引述依然会造成真实的伤害。这不是春晚主观上想不想歧视女性的问题,是歧视的语境从来都在,春晚决定自己要“接地气”的时候,也把这一部分愚昧的地气如实地接了过来。你介意不介意,这个歧视,它就在那儿了。和大部分认为“春晚歧视女性”的知友不同的是,我倒是没有对今年春晚捅穿了这层窗户纸感到多愤怒:平等和尊重这样的话题,其实是被捂了很久了。总这么自欺欺人下去不是个事儿,我们知乎上挺多姑娘,生长在幸运的环境里,以为有些东西人人都懂,但那只是我们眼中的一小片,远不是真实的中国。有些东西我们觉得是倒退的,有可能是一直都存在的另一部分,终于被你看见了,因此忽然一下拉低了你所见到的平均值。是时候打开盖子了。对一些人来说,需要清楚地听见有人告诉他们,有些梗玩到毫无节制的份上只会显得黔驴技穷,其实怪丢人的。而对于另外一部分人(包括我)来说,也需要诚实地看一眼现实——有些话喊了这么多年,到底是喊成了全民共识,还是喊成了空中楼阁。我也不指望春晚能开风气之先,我甚至都不指望它不添堵,但倘若添堵之外,还能揭开盖子的一角,反映一部分观念上的矛盾,激起若干有效的讨论,未必没有积极的意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也不是一天讲完的,谁敢说自己不懂事的时候没有伤害过什么人吗?有人提醒了,好好认个错,把道理捋捋明白,就是进步和成长了。顺带着,就着这几年春晚的风气,把社会上某些人拿残疾人开涮,拿矮子开涮……的陋习,也一并讨论讨论吧。看到还有人说“怎么就不能给残疾人和矮子起外号了”,我真是由衷地觉得,这样的讨论非常有必要啊!最后,我倒不希望春晚停播,我比较希望看见的,是刚刚写出《阔少你错了》的某官媒,再按反低俗的标准来一篇。总不能人家阔少代表自己说喜欢大胸你就冲出来一顿排楦,春晚当着全国人民的面矮啊胖啊二手货的,你就假装看不到吧?做人不能双重标准成这个样子,不管怎么说,后者影响毕竟大多了。
春晚的政治正确是:城里人都穷讲究,南方人都事儿多,女人都矫情,只有北方农村大老爷们才是对的!
==============未授权禁止转载============想把本文链接转去微博和朋友圈转去微博和朋友圈的个人知友们,我不鼓励也不反对。某些公众号和公众平台请注意,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声明一下我是男的,直的,有女朋友并且尊重她。当初写这个答案出于义愤(拔键盘相助,请叫我键盘侠)。越写越长,懒得看完的朋友之间跳着看加粗的结论好了附录是放开了在喷人,可以忽略 早上醒来发现快四千赞了,感觉承蒙如此厚爱甚是惶恐,已经不能再任性的胡乱排版和忽略错别字了。我尽量在不删减原来答案的基础上编辑了一下,希望更适合大家阅读。这是最后一版改动。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逻辑混乱在所难免,希望大家见谅。评论区的留言我都一一看过了,有很多知友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比我要透彻,提供了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本人受教了。鉴于精力有限不能一一回复请见谅。=================================================把我的观点写在前面:1. 春晚最大的问题不是歧视,而是现在只敢向弱者开炮,通过和全国人民一起揶揄没有能力反击的弱势群体来满足优越感寻找笑料。而那些能真正制造笑料的更尖锐的问题却视而不见,粉饰太平。2. 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晚会。知乎用户毕竟是一小搓平均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人,所以你们才能看到这些曲艺节目中厚重脂粉年货味道都盖不住的恶心的腐败的气味。但即便在知乎的这个问题下依旧有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依旧有人觉得这是社会现实,依旧有人觉得“不就是开个玩笑么大过年的那么认真干嘛?”。我上知乎就是因为我想认真的思考些问题,想看段子出门左转有围脖,出门右转有微信。感谢 知友的补充,添加第三点(也是这篇文章真正想说的话):3. 在春晚这个舞台上用别人的生理特征(身高,体重,性别等等)来当做笑料是极不合适的做法。具体解释请看后文第四部分===========================需要一条昏割线==========1)回复楼上某位答主
以及所有说“圣母们玻璃心的人”(这也是我答题的动机):我就问问那些看见喜剧里面调侃谁都认为歧视认为受不了的人们,是不是也觉得查理漫画歧视了穆斯林?喜剧从来就不是净身了的艺术,这玩意最早起源于下流表演。为什么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没有人骂?因为她攻击的是奸商。是过度包装,是以次充好。为什么陈佩斯老师的小品没人骂?因为他讽刺的是小人。是贪小便宜的人,是没有能力还要硬出头惹笑话的人。你觉得是调侃,你觉得喜剧本来就下流是观众太玻璃心,因为你本身就下流。喜剧是弱者抗议不公的手段,而不是弱者欺压弱者的借口。(某种程度上,春晚节目的创作者也是受害者)查理周刊攻击和歧视了穆斯林?画在封面上的是砍头的场景,查理周刊是在向恐怖主义开炮!你敢舔着脸说恐怖分子是弱势群体?信不信下一个被砍的就是你?================这段完事不再讨论了===========================================这段完事不再讨论了===========================我女朋友说了我和那些低智商给恐怖分子反人类暴行洗地的人辩来辩去的很无聊,而且插那么一大段无关紧要的让文章看起来很乱。哦了,听我女朋友的,把那帮洗地三无用户全都拉黑了。就像我女朋友说的,“一个人都支持恐怖分子了你怎么能辩的赢他”,确实没能力叫醒装睡的人。以后评论区再出现为恐怖分子洗地的,说查理周刊活该的,回不回复看脸,拉不拉黑随心。这段讨论与原文无关挪到附录5================关于宗教讨论到此为止==========================今年春晚呢?矛头指向的是剩女,是矮个子男人,是胖子,他们做了什么可以让别人名正言顺攻讦取笑的事了么?春晚敢拿恐怖分子开涮么?2) 怎么分清是调侃是讽刺是攻击还是歧视?我的标准:对事不对人就像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基于他/她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表达过的观点。而不是长相、身高等个人特质。长得帅和长得丑的强*奸*犯,在量刑上不该有区别。拿春晚上的语言类节目来说,同样一件事,一个小品,一个包袱,换一个演员来演你会不会笑?把性别换了你会不会笑?岳云鹏说“让一让”,旁边的捧哏如果换了瘦子曹云金你会不会笑?逗你笑的是这个事,不是这个人。岳云鹏挤兑孙越胖这个梗不够妥当,但如果换成“孙越是因为春节胡吃海塞十天胖了200斤”就没问题了,一个是对事,一个是对人。郭德纲说“于谦的爸爸王老爷子”,换个姓李的演员来捧你会不会笑?逗你笑的是姓于的演员他爸不姓于这个事,不是姓于的这个演员。但老郭要是拿于谦长得想老太太这个梗出来说就是老郭的不厚道了,因为换了另外一个演员来搭戏这个梗就没法用了。好的梗应该说的都是事,不是某个人这次那个女领导的那个小品,换一个男人来演领导,效果是不是一样?我觉得不考虑过度解读带来的性暗示,这个小品是没问题的,因为这个小品关注的是拍领导马屁这件事,而不是拍领导马屁的是个女人===========插播我的过度解读==========《投其所好》整个小品看完感觉很不对劲,昨晚喝过酒没太想明白,今天又再脑海里过了一遍,明白了问题所在。这个小品里的性暗示很露骨,当时有句台词是两人对着电脑里领导的资料说的“这个喜欢钓鱼,我潜到水里把鱼给他挂钩上,这个喜欢打麻将我拆了听给他点炮;这个喜欢我……(然后立马合上了电脑)”。又琢磨了一下,同样的梗,换个男的来说卖卖腐可能效果更好,所以我觉得我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这个小品并没有太多的歧视,依然是在讨论某个现象除此之外这个小品女领导穿了一双类似踝靴款式的细跟高跟鞋让我感觉很别扭关于高跟鞋/办公室/性暗示有些同学在质疑再多说两句:1)我读过某一篇文章里讲在没有铺地毯的办公室是不能穿细跟的高跟鞋,因为走动的时候会发出很多噪音影响别人办公2)这个款式不是女士正装皮鞋,截图不够清楚,类似踝靴的款式。不适合出现在政府公务员的形象上3)细跟+短靴的配合具有很强的性暗示,这是我个人意见。不同意请忽视咯。(“文化符号”什么的确实比较晦涩,直接给结论跳跃的有点大,好多人觉得我开脑洞也是正常)==================插播结束=============================如果喜剧作品中作为梗的这件事正好又是社会上某种不公正的现象,这时的喜剧就有了反应社会现实的张力。这就是为什么赵本山在春晚的表演有时候是有力量的,比如讽刺乡长利用曝光度给自己增加政绩(公鸡下蛋),讽刺人出名之后心态极端变化(白云黑土)。但有时候就被批评下流下作(卖拐卖车)。如我上文所说,陈佩斯老师和赵丽蓉老师同样为大家带来了笑声,却鲜有类似的批评,更多是说二位艺术家的喜剧是有生命力的作品。对有损公德或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讽刺是有积极意义的:对这种行为的批判符合社会期望,大家谴责(也可以说是歧视啦)某些做了缺德事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一个人如果没有做有损公共利益和公德的事情就不应该被谴责。类似被“剩女,离过婚的人,女汉子,娘炮,胖子”等标签定义了的人,他们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了么?如果没有就不能被拿出来在春晚这个舞台上调侃讽刺,这就是我的观点。但如果你拿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特质(潘长江矮 郭冬临秃 姚明高 张岳胖)来制造笑点,那就是低俗的喜剧,那就很有可能是歧视,特别是这个特质是属于弱势群体的时候今年蔡明的喜剧换了和郭冬临搭档,还剩几个梗可以说?(估计都换成说老锅秃头了)冯巩那个小品如果回家的是儿子带着女朋友,还剩几分钟的戏?儿子能不能卖二手货?瞿颖那个小品把贾铃换林志玲过来搭档,别林志玲了,太高太瘦,换成跑男里的女汉子AB可以吧(假设在角色性格是一样的),这个小品还有说服力么?再说潘长江矮,但郭敬明也矮,拿郭敬明身高开玩笑就LOW了,所以想有水平的黑小四请用“个子矮又爱仰角自拍显得高”来黑好么2) 楼上还有位答主是这么解读这个小品的2. 「女汉子」一词,和「吃货」一样,都是用来自称装可爱的,去看网上一堆女的自称女汉子。而且事实上,我们对于女汉子一向是比较敬重的(穆桂英、花木兰、武则天、孟母、岳母);相反,我们真正歧视的是「娘炮」。什么时候中国女性对娘炮的包容度跟男性对女汉子的包容度一样好了,再来谈歧视女性的问题。我的问题是,如果一个男生平时没做有损公德的事,就是娘了一点,被你定义成娘炮,然后就可以公然的歧视了他了?歧视女性不对,歧视女性特质明显的男性就是理所应当的了么?我个人认为“娘炮”这种将男人女性化的行为比“女汉子”这种将女人男性话的行为在中文语境里有更多的侮辱成分。这也变相证明长期男尊女卑观念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对于春晚的大部分中国观众而言,“娘炮”是比“女汉子”更加让人反感的形象。再深入的思考一下,可能插入一个娘炮的男生在某个小品里也会造成笑料,虽然也是歧视,但没那么惹人烦感,但为什么没有一个类似的角色?因为春晚不敢,因为春晚现在只敢从最没有反抗能力的群体身上搜索素材,只能在这些素材里挑出最不可能出错的来排节目。如果明目张胆的用一个人妖梗在春晚里,也许就会有人打电话来投诉说这是歧视,这是伤风败俗,这不适合春晚的舞台。在这个问题里振臂高呼歧视女性不对的人是不会打电话投诉的。参见某个答案里 老红军打电话投诉蓝猫淘气三千问里蓝猫带日本人军帽导致动画停播的故事(诶,找不到了,莫非是被删了?)==================插播一句==========================我看春晚不认真,有知友提示前几年确实有娘炮形象在春晚出现。上面这段论证不严谨小沈阳的角色算是二人转经典形象被搬上了春晚,当然之后的批评声也有很多,比如宋祖德说小沈阳火不过2009年底,也算是中了。这个招人恶心的娘炮的形象是没有生命力的,很快被大众遗忘也是正常。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可能是抵制的声音被听到了,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这类人的形象没有再次出现。不知道算不算是验证了我上面的那段话。===================================================3) 还有一条标准是看到楼下另外一个答主的答案想到的:昨晚和父母一起看春晚,因为刚刚离婚,看到二十块钱二手货时整个气氛都不好了,都不敢去看父母的脸,只能装作没听见,心里特别难受。我觉得如果某个梗让一类人看到之后让人家不舒服了就不应该被搬上春晚的舞台,前提是被提及的这类人于公德和公共利益没有造成任何伤害。这个答主没做任何对不起他人的事情(离婚是私事),但看到二手货的梗还是会受伤,这个小品就不好。反之如果一个讽刺贪官的小品被某些官员看见了让他们脸红心跳脊背发凉那就是达到了效果,因为贪官的存在无疑是对社会有伤害的。我们不需要每个小品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正能量,但好的文艺作品不应该让善良的人看了难受(限定在春晚这个舞台上)。评论里有人说家里有亲人过世,有老人得了老年痴呆(这个名字也不合适,阿爾茨海默病更合适),有残疾人坐轮椅等等情况在看春晚小品的时候都感到不是滋味。我们的快乐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4)春晚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对春晚的期待是什么?最低程度的要求就是,没指望你给海内外15亿华人都带去笑声,你别给大家添堵就行没指望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添砖加瓦,你别添乱就行没指望你为开启民智的征途磊下基石,你别扯后腿就行在全球平权运动如火如荼的今天,前有艾玛watson在高呼HEFORSHE,后有好莱坞的女星在为ISIS的女奴们奔走,没指望你春晚在此做个政治表态带领大家前进,但你别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就猛踩油门倒车就行试想一下一家人吃年夜饭的时候看到那个剩女的节目,家里正好有这么一个大龄女青年没结婚呢,七大姑八大姨的会不会借这个节目问候一下她的感情生活状况?这算不算在添堵?我知道春晚是个有政治需求的舞台,既然如此,不如审的再严格一些,反正也没指望现在的春晚能给大家带来多少笑声,更多人是把电视开着当背景音乐在听。看那几个小品被挠着胳肢窝乐呵一下,真不如和姑妈姑父打牌自摸一个门清来的爽快。挑 回复因为:1,他是大V,2,我是他粉丝,很喜欢他各类关于历史问题的答案(虽然在某些问题下他从不吝啬表现自己的无知),3,他很少跟别人撕逼,撕起来也不说脏话,4,他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 说话不能双重标准啊。段子手就无可厚非,美国连续剧就无可厚非,春晚就不行。这就双重标准了。下面是回答:假设1. 如果中国有严格法制分级制度的话(可能存在于某个平行世界里)春晚应该属于General,全家一起看的节目。公共免费频道综艺节目(国家电台,应该是非营利组织)。破产姐妹是TV-14,未满14岁不许看的节目。卫星免费频道情景喜剧(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所有)。参考关于破产姐妹里粗口段子的指责:微薄段子手不是电视节目,我不懂在不在分级的范围呢。这三个东西都不属于一类,标准当然不一样。我用的不是双重标准,我用的是三重标准。谢谢我已经说过,春晚应该类似美国超级碗那种节目,至于超级碗事件,参见引用最后一段:欧美乐坛以性 暴露作为女艺人的卖点可以说是大肆其道,而且露骨歌词是一个比一个强为什么珍妮这件事就倒了大霉呢。直接原因:这是全国性不分级的电视台播出的画面。为什么麦当娜的《SEX》没有惹出如此大祸,因为她那书不是公开向各个年龄层发售。这就是一个规则。超级碗对广告的审查也很严格,斯嘉丽约翰逊因为在苏打饮水器广告的最后一句台词是“抱歉了,可口和百事” 被撤下来了 参见:,但这种严格的审查并没有影响超级碗广告的娱乐效果。每年超级碗之后都会有未删减版的广告合辑在网上发出来,好多公司会把这个当作噱头来公关,实际上很多被撤下来的广告的确是因为蠢的醉人。链接不放了,还要翻墙太麻烦假设1不成立,中国现在没有分级制度,所以我们就拿现实情况来讨论。那就简单多了围脖段子手和春晚的区别:一个是社交网站,一个是全民关注的晚会(而且带有政治任务)。这两你让我用一个标准去说才是不对的吧?例子我在下面举过了,朱军能在春晚上调侃那个维族姑娘么?破产姐妹和春晚的区别:一个情景喜剧(还是典型美国的屎尿屁喜剧),一个是全民关注的晚会(而且带有政治任务),别的不说,破产姐妹是你能打开电视机就看的么?你能看,你爸妈能看到么?你今年能看到,明年你还能看到么?无论从受众,平台,性质,期望,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看,春晚都和微博段子手以及美剧完全不同,标准当然不一样。 我一直对您历史方面渊博的学识很崇拜,但这次的问题问的相当没水平啊5)延展讨论,开玩笑的尺度问题:其实在春晚上出现的这些不好笑的梗往深入了去讨论会得出一个让人很不愉快的结论:国人不会开玩笑。不懂幽默的精髓在于尺(耻)度。你开玩笑我表示不在意并不是说我不介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玩笑要分场合,更要分人我自己是北京人,但上了大学之后慢慢开始不喜欢北京人的某些说话习惯了。开玩笑没分寸,感觉越亲近的朋友就要互相损,你还不能生气,生气了就是玩不起。北京人管这个叫“贫嘴”。比如我爸算是个温柔幽默的人,但他经常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和特征给别人起外号(张怂,胖李子,黄窝瓜),并且为此沾沾自喜。没有地域攻击的意思,但除了北京人,我有几个东北的朋友也是这样,跟你越熟就越喜欢在言语上攻击你。之所以拿北京人和东北人说事,一是因为我身边这两个地方的朋友比较多,二是这两个地区的喜剧艺术形式常年占据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半壁江山,三我自己就是北京人,大学毕业之前那嘴损起来简直没法听,骂完了你让你乐半宿第二天才反应过来也是很随意的事。===============举例,插播段子====================我有个东北朋友,英文名TIGER,因为他的人生信条就是要过的虎,我们都叫他虎哥我刚理发完了和他见面,打招呼就是“咋把脑袋整的跟被驴踹了似得”我内心冷笑三声,咱这辈子一直都是逗哏,做好被京片子损哭的准备吧。遂回复他“唉,说来话长。昨天我去一理发店,给发型师看了你的照片,跟他说我想剪这样。发型师看完照片就哭了,拉着我的手说,小伙子,有啥想不开的也别这样对自己啊。我说我跟朋友打赌输了必须剪成我虎哥这个发型。发型师又看了一眼照片,哭着求我说,顾客就是上帝,你要把自己整成这样我也不反对,咱就求你一件事,你剪完别跟别人说是在我这剪的行不?都老顾客了,这要是让人知道了我生意坐不下去了”虎哥听完说,草真的假的,你跟哪剪的啊我问问他去是不是这样我说,答应发型师了不能告诉你(剪刀手,为我的机智点赞)==================段子结束=========================有些玩笑话在私下朋友之间说说无所谓,觉得过分了就提醒下,觉得忍不了就掀桌,大不了绝交。但如果同样的话放到另外一个场合就不一样了。比如这个维族姑娘听说火了,因为长相比较硬朗。微博好多段子手瞬间截图,对着人家的性别各种发问段子手们的做法当然不提倡,但无可厚非,微博本来就是给各路人马吐槽撕B的专场,你觉得他做法不合适你可以在评论区黑骂撕。春晚有评论区给你吐槽么?试想如果朱军这时候要是在旁边插了一句,“你确定这是个维族姑娘(重音在姑娘二字)”,今天炸的可就不只是知乎了有些段子在地方二人转的大舞台上可以表演,拿到春晚就不行。一个道理。春晚上的语言类节目,特别是来自京津地区的相声,东北地区的小品二人转都有我上面说的那两个特点,喜欢拿别人的生理特征开玩笑。但扪心而问这样真的好么?如果你的个子不高,有人在你车里说你躺着开车,你听了高兴么?春晚蔡明就是这么对潘长江的。而且是在潘长江这个角色表达过不满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他的身高进行讽刺。这是在说什么?你矮所以你活该被我指着鼻子挤兑,不管你乐不乐意?在辽宁卫视《组团上春晚》的那个节目里(这节目出了好多特逗的小品,其中有一些完全没有拿生理缺陷说过事,还有些让观众边笑边哭)潘长江表示过,喜剧不好做,春晚的喜剧更不好做,料放得过了观众觉得隔应人,料放少了又不好笑。这届春晚就属于既不好笑又隔应人。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见这种开玩笑不拿捏尺度的人,不仅限于北京或者东北人。有时候更可气的是他们自己还认为无所谓,觉得说了你你说回来就行了干嘛往心里去啊,觉得不是跟你熟认可你这个朋友才这样么,要不然多见外啊。生活中这样顶多是招人烦而已,但在春晚上就不能那么干了。在我看来(好多人估计不同意这段),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在尺度上把握的就不错(比大多数德云社的对口要强),除了开场拿体重说事的那两句之外,剩下的都在说现象:公车上不让座啊,公共场合亲嘴啊、开车乱扔烟头啊都是常见的社会现象,从喜剧理论上讲,包袱的展开却不在现象本身,有自嘲、出乎意料、反差、语义曲解、关联(自己坐售票员座位、唱五环之歌跟去年春晚有关系、“让一让”带点隐晦的色情意味,烟头是停车位的老梗新用)。整个相声段落的设计算是比较精彩,不落窠臼,也没有一般德云社包袱的三俗特色。在当今春晚舞台的诸多限制之下算是相声发挥的最好的一次。“会心一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高等级的幽默不要求出现在每一个春晚的语言类节目里,但拿别人生理特征开玩笑的咯吱人的段子还是少一点为好。其实开玩笑有很多种方式,喜剧创作也有很多种方式,拿别人生理特征做梗是最LOW的一种。没有指望全国人民都能明白这点,但至少春晚这个舞台的创作者应该具有这个最基本的意识。引用另外一个知友说的也许开学之后的幼儿园里就会有一个小胖子被小伙伴用春晚学来的话调侃,然后其他小伙伴跟着一起哈哈哈笑话他。也许明天小孩子拜年的时候就会问:小姨你是剩女吗?是不是因为你是女汉子不是女神所以才没男朋友?最少我不希望看到上面的对话从我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更希望以后大家能更加注意开玩笑的尺度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最后让我鸡汤一下,拿别人的生理特征开玩笑是很low的事,不是说春晚也这么干了这事就是对的。当你没在那个位置上的时候,你是永远不会感觉到歧视的。有时候歧视没那么明显,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玩笑都可能给对方造成伤害。原来有句话叫“每个班里都有个同学名字叫小胖”,你不是小胖,所以你不懂小胖同学的感受。你不是进城务工人员,你不懂被人叫“农民工”的感受你不是海外华人,你不懂为什么“Chink”这个词说出来的后果可能很严重你不是谁家的儿媳妇,你不懂婆婆说“不会做饭娶你来是干嘛的”这句话威力有多大你不是矮子秃子,你没得过小儿麻痹,你不懂已经这么多年都被人这么叫过来了,再被人叫“矬子秃子瘸子”而不是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心里还是要被拧一下是什么感觉。英语里有个短语叫,put yourself in someone else's shoes. 中文叫换位思考。但你不是别人,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性格不同,想真正换过去很难。是有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说法,但你不能狡辩说你要这么说我我肯定没意见所以我做的没错。既然别人已经表达了不满,就请嘴下留点德,别再补刀说玻璃心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捏的劲大了都会疼。附录:不小心对这个评论点了举报,怕一会被管理员删了,特此拉出来游街:你他妈写那么长给谁看呢,逛知乎的人都有病吧,肯定是女的,残疾,个子矮,寡妇,二手货。哦,不好意思,歧视知乎er了这位知友的反应很极端,但应该是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连歧视和骂街都分辨不清,知乎是不是应该采取一些智商准入政策了?附录二评论区里有人说“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歧视少数异类分子的传统,是国情。《论语·阳货篇》,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是歧视女人孩子把?我就问你,论语写了几千年了,秦朝还坑儒呢,北魏还灭佛呢,明朝还不让女人改嫁呢,清朝民国还有女人裹小脚呢,三国演义歧视残疾人你就觉得有理了,这些历史的糟粕你怎么不一块学?还有,别未经我本人允许就把我代表了,谢谢祝你在你的国情和你的民族里活得愉快,新年快乐。附录3想喷我可以,我又没说自己观点绝对正确。请不要无脑喷,谁主张谁举证,拿出论点论据论证来脚踏实地的喷我,我要乐意和你辩。是我错了我大方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有引用我的时候请引用原文不要曲解。为了某些喷子能正确引用我我都不敢改原文了现在的喷字都是随便丢下一句话喊各口号,说答主你说的不对,应该是这样这样的,然后我费心费力的逐条驳了他们的观点列数据摆事实发链接引用其他知乎大V的答案,然后他们又开始攻击我的人格说我歧视他们智商秀优越感自以为是,这样的智商我能不歧视么,在他们面前想没有优越感都难啊跑到我的评论区了说我不对我还不能驳,说的啥玩意都没闹明白呢就把道貌岸然、低俗龌龊这些帽子给我扣上来了,我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了,平时别人除了说我帅,真帅,帅爆了,大帅逼,这么帅还这么聪明这类词之外第一次知道自己还可以和那么多形容词沾边。某些人还警告我要慎言慎行,说这样会影响别人对我的印象,我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了,我连
这样的ID都敢用还在意形象?谁TM认识我啊我还要那么重的偶像包袱?我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当然,假设看过我的答案有6W人了吧,只出现了这么几个XX我还是很意外的哈哈哈哈哈哈,感谢你们为我的生活增加了这么多欢乐还发现一点,评论里呈现疯狗姿态的喷子基本都没头像。下次再看见这样的我知道不用理了,直接拉黑就好。跟他们再客气也没用附录四今天下班回家(程序猿过年还在公司改BUG)在电车上旁边一对华人情侣,女生把手机递给男生说“你好好看看这篇文章,希望你以后再说我胖的时候能多考虑下我的感受”。瞟了一眼,看分割线的风格貌似是我这篇文章而且好像有同样的截图。我当然没有凑过去说,“呵呵我就是王大帅逼”,但也不妨碍这成为我过年最爽的一件事哈哈哈附录五回复 (这位兄台是个明白人,关于封建观念男尊女卑啥的说的特别好)你有关查理周刊的观念我也不是很认同。我个人对YSL这个极端封闭,只进不出,快速扩张,部分信众手段残忍,封建保守,报复心强的宗教抱有高度的戒备(觉得我上面几条说的不对的,欢迎来辩),一旦让他们掌握了话语权基本上就代表着自由的沦陷和独裁的开始,具体情况请参照YSL政府掌权的国家的普遍状况(见)。因为跟题目无关我没有继续往下说。我从来不觉得查理周刊作为一个商业周刊画漫画讽刺宗教恶习有什么不对,这完全是言论自由精神所允许的,如果他触犯了法律自然有法国政府执法机关来干涉,如果穆斯林们觉得查理周刊影响了宗教自由他们可以去法院告他们诽谤污蔑,这才是文明社会的手段。但恐怖分子的机枪扫射是纯粹的反人类暴行。我已经说过了,做出那些恶行的如果是其他宗教查理周刊依旧会画漫画讽刺(讽刺天主教徒恋童也画过),所以我认为查理周刊才是勇敢的媒体。连我现在在知乎打下这段话我都在潜意识里担心自己被某些人看到然后采取报复,但我的性格从来不会因为恐惧就不去发声。我真不知道这个地有什么好洗的。涨工资的答案基本把我的观点说清楚了:太复杂的不提了,我认为人生在世,如果有两个面让我选:A方面认为:怎么吐槽都可以,别动手。B方面认为:凭啥按你的规矩来?你吐槽我,我就觉得可以动手宰了你。这个世界的某部分人用了无数年时间,提升科技、修改制度,让人类可以获得较长的平均寿命、较好的生活环境,无非就是人命可贵罢了。另一部分人则显然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珍惜生命的人,我是愿意永远站在A方面的,因为我怕死,想好好活着对查理周刊的支持和言论自由的态度:除了MSL,国际社会对查理周刊的态度基本都是支持联合国的态度这是我的利益相关:恐怖分子最近扬言要炸悉尼westfield购物中心离我上班的地方不远,前两天的恐怖袭击离我公司只有一站地附录六关于有知友在评论里说振聋发聩开启民智啥的。2015春晚观众保守估计是6亿人。知乎截止2015有效注册用户往多了算660W。勉强超过1%。知乎的影响力在数据上来讲连春晚的一个毛都赶不上。就像我说的,知乎算是平均学历和平均素质较高的论坛,请不要看这个问题下的点赞情况就觉得大部分知乎er都反感春晚。这个问题下面所有答案加起来还远没有3W赞,占知乎总人口的0.5%都不到.你在这个题目下看到的公民意识觉醒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真要是把所有知乎er拉过来问“你觉得2015春晚是否对女性等弱势群体有歧视”,乐观的估计答案是-否各占一半我从来没指望我的答案能对现实产生任何影响“为什么我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地深沉”
昨晚和父母一起看春晚,因为刚刚离婚,看到二十块钱二手货时整个气氛都不好了,都不敢去看父母的脸,只能装作没听见,心里特别难受。
抱歉,因为评论太多不能一一回复了,真的谢谢你们,大家都非常的善良,我只能在这里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
不过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一直怀抱着这样的希望,愿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如此。
Reek Zhang:
当局有意在缓解社会变迁的速度……我又要跑题了,我觉得女权问题应该放在社会整体宣扬传(li)统(shi)文(dao)化(che)的背景下;当局在通过宣扬传统文化,有意缓解社会变迁的速度,以便将社会变迁,吸收进社会的新陈代谢之中,维持社会的稳定。他们跟不上社会变迁的速度,自己不努力追赶,反而把别人往后拉。这种事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早在四年前“看望老人”进入法律的时候,豆瓣AP组的小白菜就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点——社会在宣扬孝道,而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就是承认父爱主义,父爱代表传统,遵守传统也就可以无违于父之教。如果社会变迁的速率慢到可以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亲子之间、或是两代人之间,不致于发生冲突,传统自身慢慢变,还是可以保持统治者的领导权。这种社会也就不需要“蕊沃露"神。我们的父辈,觉得我们不应该违背他们的意志,却忘记了当年,他们是怎么违背自己父辈的意志。一个父亲训斥孩子“你是生命是我给的,你就要听我的!”,孩子反驳“那你的生命是谁给的?”。孝道?!97年赖掉上亿工人养老金的时候,他们怎么没有想到孝道?现在养老金窟窿越来越大,又开始用”孝道“来将养老负担往外推了。昨天老爸去加班,爷爷说了句话让我震惊——“过节上班要多给钱啊,我当年就有”“你老当年就有?什么时候的事?”“六几年吧,那时候还没你爸呢……”原来六几年的时候不是黑暗时代,当时的工人就懂得加班要有加班工资了。而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当我在和父亲聊劳动法的时候,他却满脸的:“你读书读傻了,法律只是一纸空文,不能死读书。”“你还小,没有社会经验,要多和老人学习。”上一辈的人将世界交给了现在这帮人,现在这帮人看样子是不想再交出去了。毛主席的那句:“世界史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怕是再也听不到了,过年了,让我好好哭一会……
咦陪熊孩子玩了会儿回来怎么多了这么多赞……之前答得匆忙,再稍微补充一下:有人说讽刺是幽默的必备元素啊,国外脱口秀讽刺得更厉害。
首先,欧美脱口秀的语境是不一样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讽刺,在恶搞,对象也大多为政客和无脑名人,而不是女性和弱势群体。脱口秀本身就不是严肃节目,和春晚没有可比性。你让CNN主播调侃一下女性或残疾人试试。但春晚不同,有多少中老年人把春晚的价值观奉若真理你们知道吗?昨天下午我花了几个小时和姑姑聊天,试图说服她二十七没结婚并不是一件大坏事儿,不丢人,不必要为她女儿着急得恨不得带她去看心理医生。结果到晚上来了一句“二十块买走”和“二手货”,得,我白说了。
就像很多答案里提到的那样,在大家都知道这是在讽刺的情境下,想讽刺什么都行,真正让人不安的是从导演到观众,太多的人都没有察觉任何问题。
其次,春晚的受众是全球华人,当然不能苛求它完全符合新一代的审美,但这并不等价于一味迎合“传统”(说好听点叫传统,不好听点就是小农时代的价值观)。如果有人觉得离了这类低俗的讽刺语言类节目就没有看头,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说学逗唱都是学问,不要把艺人学艺不精和看客审美低下都看得理所当然。另外说几点和春晚关系不大的:1,关于“剩女”一词到底是不是歧视,我认为是。这个词语给我的感觉就是,仿佛女性在某个年纪必须结婚,否则就是被剩下,被淘汰了。而“女性在某个年纪必须结婚”甚至“女性必须结婚”,这就是歧视。2,评论里有人提到人口问题。利用春晚这个平台来宣言女性应该回归家庭,这或许不妥当。放开生育政策,完善医疗、教育、就业等政策中有关生育的部分,宣传男女平等(尤其是农村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对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改善环境、加强食品和水质监管以减少国内不孕不育人口,等等,把这些实打实的做好了,比在春晚打多少嘴炮都强。3,我不想结婚有别的原因,和这个没关系,略过不表。4,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推进性别平等大概需要从少说脏话好好讨论问题做起,毕竟老是有人想和别人长辈发生性关系,并把母亲的生殖器挂在嘴边,这会让性爱变得很诡异的~剩下的其他答主都说得很详细,我就不多说了:D【以下是原答案】说是歧视女性,实际上“性别歧视”更恰当一点。有人说你们激动什么,潘长江的身高不是也被调侃了么人家也没说什么,但这恰恰也是性别歧视的体现——“男性就应该身材高大”和“女性就应该窈窕妩媚”其实是同一件东西。当我们认为某些特征是女性固有的时候,往往就默认了具有这些特征的男性缺乏男性魅力。很多人都在纠结冯巩那个小品里的一句“二手货”吧,但我想说些别的。从小我就对一件事情非常困惑——为什么大人们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呢?为什么女性结了婚就好像变成了男方家的人了呢?难道女性是和男方一整个家庭而不是这个男的结婚了吗?年纪越大越发现这似乎是全社会的共识。而在这个小品里也是这样,即使在越来越多年轻夫妻结婚后自组家庭独立生活的今天,女儿结个婚还是被认为跟生离死别一样,更是把“嫁女儿”和“卖棉袄”进行了类比,就好像女儿是一件商品。在一个几乎所有人都遵守着“男方家庭付出某些代价将女方娶回家,然后女方成为男方家庭的附属物”这一模式的社会里,当有女性跳出来要求平等拒绝物化时,当然会有人反驳说“男人也付出了很多呀,男人结婚还要买车买房,你们女人嚷嚷什么”。殊不知当我们谈论女权的时候,其实也在谈论男权。呼吁打破固有的性别模式,解放的怎么会单单只有女性呢?给女性以平等的就业机会,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减轻男性的社会压力,意味着“家庭主夫”不再会被嘲笑,意味着男性也有产假等等一些列相应的变化,意味着异装癖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意味着人们对“性别”二字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男女这么简单。Emma在联合国#HeForShe活动时的发言也就是这个意思,相关视频大家可以自行观看。另一方面来说,毕竟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春晚作为所谓“主流价值观”的忠实拥趸,怎么能不呼吁一下女性回归家庭balabala的呢?估计这种事情以后还会继续发生,大家权当狗叫听听吧。作为一个对婚姻和家庭没什么兴趣的女性,"I gotta run as far as I can ".手机码字有点乱,请谅解。
Hasuran Li:
本来只想围观的,但有人邀请我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写了答案,收不住笔了,索性也答一下这个问题好了。央视春晚是否存在对女性等群体的歧视?当然有。有很多人举潘长江的例子来反驳,说男性也被歧视你们怎么不说。我个人认为,潘长江多年来的形象,与其说是对男性的“歧视”,不如说是对「矮」的歧视。潘长江一出现,观众就知道又要拿他矮穷挫的特征来说事,而并非拿他「男人」的身份来说事。再进一步,这是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大体但不完全等同于对女性歧视)所造成的固有印象——如同中所说:说是歧视女性,实际上“性别歧视”更恰当一点。有人说你们激动什么,潘长江的身高不是也被调侃了么人家也没说什么,但这恰恰也是性别歧视的体现——“男性就应该身材高大”和“女性就应该窈窕妩媚”其实是同一件东西。当我们认为某些特征是女性固有的时候,往往就默认了具有这些特征的男性缺乏男性魅力。反观春晚小品中跟女性相关的几个梗。二十块钱卖女儿梗,这是不是在拿「女儿」的身份来说事呢?只懂得溜须拍马的女领导(还顺便暗示她和上级勾勾搭搭)vs. 业务能力强的男下级,你认为是否暗示「女」领导上位不是因为业务能力高而是别的依靠别的手段呢?最糟糕的是,这些小品最终的落脚点却不是反驳这些错误的固有印象和价值观,而是一带而过,将其默认,然后宣扬了别的观点(比如反腐)。讽刺本身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默认某些观点才是糟糕之所在。展开来说,为什么人们通常讨论「歧视女性」而非「歧视男性」?一个文明社会的共识:对待弱势群体的嘲讽要非常小心,因为很多时候,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不能公正的看待和对待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嘲讽的某些「梗」,往往是一些错误的固有印象和价值观,而嘲讽作品本身又会反过来加深这些固有印象和价值观。全球范围内(在各种社会权利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通常不会遭遇对性别本身的歧视(即人们不会因为你是「男人」而认为你低人一等),而是因为其他的「弱势特征」遭受歧视(比如矮、丑、残疾、社会身份不高——这些因素往往与性别不相关)。女性的待遇则完全不同——女性不但会遭遇因为性别本身而带来的「低人一等」的判断,而且还同时遭遇对「弱势特征」的歧视。女神 vs. 女汉子 就是这样一个小品,不但否定了「剩女」(反观男人就是「钻石王老五」),还用跟「女神」的对比,嘲讽了矮胖穷等弱势特征——最可笑的是,小品最后的反转不是否认这些错误的价值观,而是落在了「虽然你这个女人如此的糟糕,但你还有朋友支持这个糟糕的你」。这就是典型的,小品默认和加深了社会中错误的固有印象以及价值观——而这些年的春晚都存在这个糟糕的倾向,今年尤甚,吃相太难看。8、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小品则好很多。回忆一些经典小品,记得曾有一个小品宣传男女平等,描绘产房的两家人,丈夫之间争论「生男生女都一样」这个观点。小品既嘲讽和教育了只愿意要儿子丈夫A,也嘲讽了口是心非的丈夫B,最终通过一系列嘲讽和反转,成功向观众传达了「生男生女都一样」这一性别平等的一大重要基础。有人说喜剧作品最终都要靠恶趣味取胜。有些喜剧作品的确是靠恶趣味取胜,但这类作品我们通常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一些著名的外国comedy shows专讲色情梗种族梗(观众均为成年人),难道春晚也要模仿一下?不妨看看白宫晚宴邀请的comedian讲的都是什么,在那种场合中难道也能靠色情梗和种族梗取胜?按照这等理论,春晚怎么不上脏口二人转呢?再者也并非所有的喜剧作品都要依靠恶趣味。如今网络如此发达,优秀的作品随便你搜来看——远的不说,就说说曾经的春晚,经典的相声小品(我当然不是说赵本山和近些年姜昆等人的作品),哪一个是依靠恶趣味脱颖而出的?赵丽蓉老师的小品讽刺的是什么?是做虚假广告的奸商;陈佩斯、朱时茂又何时踩着弱势群体的脑袋说事?再说说相声。相声以往讲究说学逗唱,且不说马三立等老艺术家,就看看广受欢迎的2014年北京春晚苗阜、王声的《满腹经纶》,可是靠嘲讽弱势群体取胜的?再看看今年《我忍不了》这个相声,不是命题作文把?讲的是个什么鬼?从头到尾嘲笑胖子。苗阜王声今年春晚的相声明显是命题作文,也就不提了。央视春晚有没有对女性的歧视?当然有,央视春晚近些年来还常有对其他弱势群体的歧视。赵本山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让观众错误地认为嘲讽弱势群体在喜剧作品中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的。今年央视说不上低俗作品而拿下了赵本山(真实原因你们懂得),无法再自打脸面嘲讽农民和残障人士,于是一转风向,拿女人和胖子下手了——这难道不是低俗依旧?如同
所说,春晚的这种肆无忌惮拿弱势群体开涮的风气起到了很坏的示范作用。作为一个起码大半个中国都在看的节目,它不但让三观尚未形成的儿童模仿欺辱弱势群体的桥段,还让许许多多成年的观众认为这种行为是正常的(看看这个问题下面的某些回答),这类玩笑是可以广泛接受的。可以说,春晚近些年的语言节目,就这一层面而言,是实打实的一种倒退。
泻药。首先,本届春晚存在严重的歧视问题。不光是性别歧视,值得分析的歧视问题有很多。作为一个男性观众,我甚至都能感到,春晚存在的严重性别歧视问题让我觉得受到冒犯,就不用说对女性观众了。(顺便说一句,在虎扑步行街上,相似主题的帖子下面,一大片的回复全都是“玻璃心”,“这算甚么歧视你们这些女权婊”……虎扑这是药丸的节奏)其次,本届春晚是近年来最差的一届,甚至比前几届人人喊骂的春晚还要差,尤其是语言类节目。原因很简单:任何时候,语言类节目,尤其是旨在逗乐的语言类节目,都必须通过逗笑观众来获得最终的成就。而“笑”这个行为,如果不能通过情节的精巧结构来呈现,就只能通过“咯吱人”的方法来达成——也就是简单粗暴的身体动作、表情语态,以及嘲讽。在嘲讽当中,歧视一向是最容易做到的。#更新,有知友认为“如果完全按照不歧视的套路来 可观性和娱乐性也不大 一片真善美的小品以前的春晚多的是 吸引力不会太大”。我的观点是:歧视与嘲弄是两回事情,对主流意志的嘲弄不构成歧视。比如赵丽蓉的《英雄的母亲》,就是用平民的生活经验,嘲弄了扛着摄像机的、强势的主流意志代言人,嘲讽的是社会上尤其是领导层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这比今年的《投其所好》最终通过大领导的贤明来解决戏剧冲突,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另外,侯黄的名片打扑克、陈佩斯朱时茂的主角配角,都是没有歧视的经典作品。而这些歧视出现在春晚上,有着更加严重的意义:首先,这些歧视超出了日常的范畴——你会因为别人胖、矮而当面嘲笑吗?你会跟别人说“你嫁女儿要货比三家”吗,可他们会; 其二,春晚代表的是主流意志的体现。春晚歧视弱者,并不意味着反映现实中的歧视,而是为现实中的歧视合理化背书。用一个知友的话说,看了这节目,很多善良的,没有做错事的人会难过,很多胖孩子矮孩子会在学校被欺负。下面是比较齐全的分析。我基本全程看了春晚,但歌舞、杂技等内容值得吐槽的点多不到哪里,想到了随时吐槽。整体吐槽以语言类节目为主。答案很长,慎入。一.《喜乐街》刨去歧视和抄袭问题,它还算是一个相对较有趣的节目,至少基本上并未通过咯吱人的手法来搞笑。但毫无疑问,它是本届春晚性别歧视最严重的节目,甚至超过了后面的《小棉袄》。原因有二:1.小品隐含的情节是,当一个女性胖、丑的时候(甚至都不用丑,只需要胖),她就无力解决自身的工作、情感问题。事实上,对贾玲的歧视并不体现在与瞿颖的对比上,而在于贾玲作为一个完整(有胳膊有腿,有鼻子有嘴)的、独立的个体,仅仅因为外形不那么出众,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时,其他演员甚至观众们将至视作“理所当然”。2.小品进程中,老白和李菁对贾玲进行的肢体动作,包括捏脸、打脸、拍打、推搡等。在喜剧表演中,这些动作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这一点我不反对。但在正常的演出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演员对男性演员做这些动作,也可以看到女性演员对男性演员做这些动作,却极少会看到男性对女性做这样具有一定攻击性和降级性的动作。试想一下,如果中间坐的是瞿颖,老白一掌推在对方胸上,大家会怎么想?这些动作的实质是让贾玲女性化的形象进一步被消解,隐含着这样的逻辑:一个长相普通、腕力不错,胃口不小,大大咧咧的“女汉子”是男性化的,也会因此失去社会的认可。因此,女性就应该有“女性的样”——作者生怕大家不知道什么是他希望呈现的女性,还特地拉来个瞿颖做对比。最后,我个人认为,小品不是不能够嘲笑缺陷(何况微胖还不算缺陷),但是这种嘲讽必须为主题服务。可这个小品的整个流程中,贾玲的“缺陷”未给主题带来贡献。二.《中华好儿孙》2月20日更新:感谢多位知友,我对这个节目的观点确实很不成熟,从善如流,虚心接受。三.《车站奇遇》蔡明前两年在春晚的表现十分惊艳,但这个节目的水准之低,完全刷新了她的下限。用身高梗咯吱人,是十分严重的歧视。有很多人说,潘长江被嘲笑了这么多年矮,他都没说什么,为什么这群女权主义者要跳出来说歧视?这句话犯了两个错误。首先,以往被歧视而没有开口,不代表现在不能开口讲出来。社会在变化,观念在进步,凭什么以前不说,现在不能说?其次,今年潘长江的节目和以往有本质的区别。以前年的”小陀螺“为例,他在前年塑造的角色是一个热爱广场舞,但是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的男人,他的热情和自身硬条件的反差,构成了节目的重要冲突点。而今年,他扮演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这个角色完全可以由黄宏、郭冬临来演,他的身材与剧情的主题并无关联。这个前提下,对他的身材做大量的嘲讽,就只能说是咯吱人,而不是剧情设计。有人说,这个节目很像破产姐妹中Max吐槽Han,两者的确有相似之处。用破产姐妹的例子来解释的话,那就是:此前破产姐妹中的身高梗有时候与剧情有很强的联系,甚至在季末的时候,Han因为身材矮小因此受过骑师训练,因而骑着马解决了危机,这是精妙的剧情设计;而到了第四季,Han的身材更多作为填充剧情时间的咯吱人,破产姐妹也因此在第四季变得不那么好看了。另一个例子是,巩汉林演的上海人也经常被人看作地域歧视的典范,而他曾演过的”母鸡啦“则不是,原因就在于,方言本身在剧情推动上是有作用的,而非单纯为了搞笑。用苗阜和王声的话说,方言在喜剧中是要起作用的,“niania风浪太大了”是精卫。这个节目值得吐槽的点还有很多:一向讲究政治正确的春晚在这个节目的关键点完全没有讲究,比如司机不系安全带,也不检查车况即出车,警察竟然不管;潘长江竟然要用一口气喝一瓶水的江湖把式来博得喝彩(甚至没有打出“此动作可能存在危险,切勿模仿”的字幕),等等。四.《小棉袄》又是一个充斥歧视的节目,而且是地域歧视、性别歧视一块儿来。刨开歧视问题,这个小品是失败的——剧情莫名其妙大杂烩,硬要扯上什么兵团垦荒是败笔;抄袭“鸡同鸭讲”梗这种老得不得了的梗,收棉袄的天津人一出场大家就知道会有什么结果……笑点除了鸡同鸭讲,基本就靠三样:糊建人、天津话,绊了三次的门槛。如
所说,尽管门槛的笑点完全就是低级,但父母辈就是吃这套(我爸也是,不吐槽了)。而福建话的问题,如上所述,并未起到推进剧情的作用,而是单纯地用方言的“缺陷”讨笑声。在歧视问题上,这个节目对女性的物化是明显的,并且其主要的剧情动力就来自挑动每个观众心中现实存在的女性物化问题。当冯巩扮演的父亲对准女婿说出“货比三家”的时候,这个节目的身上就已经充满了性别歧视的阴影。五.《投其所好》刨开歧视问题,如果不是最后出现的大领导太过讨厌,这个节目倒可算是不靠咯吱人来逗笑的佳作。比如,乒乓网当围巾还算是简单的搞笑,但加上郝建窘迫的一句“配重,风大”,就升华成了幽默。论到歧视问题,我个人认为,节目本身塑造了一个个案,就是投领导所好的女性干部,并且以“这个领导他喜欢我……”这句未完的台词作为明确的暗示。有人会认为,这个个案是讽刺公权力的权色交易,女干部在讽刺中居于“公权力”的一方。但我个人认为,且不说有多少女性干部是自荐枕席,有多少女性干部是受到胁迫,光是这种讽刺,本身就隐含着对女性干部作为一个整体的猜疑。它与之前对贾玲代表的“女汉子”的歧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歧视圈——在现实中,成功的女性依靠的是身体与姿色,而没有身体与姿色的女性就活该失败,这就是这两个小品要告诉我们的。此外,这个节目的弱点还在于,说是说“拍马屁不好好工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可是最后,两个人并没有因为这么干而影响对人民的服务因而受到惩罚,而是依靠大领导的贤明来解决了戏剧冲突。小品本身应该嘲讽官场存在的不正之风,但最后解决不正之风的方案则是大领导的人治,可谓败笔中的败笔。六.《社区民警于三快》愚蠢之极的小品,连咯吱人都省了,全无笑点,连“你无情你无耻你无理取闹”都拿出来恶心人了。值得警惕的是,以往我们光是看到表现基层民警辛苦的小品,就已经觉得有点肉麻了,而这个小品,则索性表达了这样的价值观:基层民警连舒舒服服坐把椅子都不行,就得到处乱跑才算是对居民有贡献。七.《一定找到你》另一个让人吐槽无力的作品。整个故事的情节主要动力来自于误会出狱犯要来报复,说实话从“越狱”两个字一出口,我就知道最后的结局了,相信大家也是如此。所以,这个误会能够带来的惊喜本身就很少。问题是,你好歹想点别的办法啊,哪怕让出狱犯长得再凶神恶煞一点,哪怕再多闹出一些“技术性误会”呢?在出狱犯登场之前,刘涛和郭冬临本来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埋下足够的伏笔,而非只是搞个“摔杯为号”的导火索。另一方面,政治正确对这个节目笑点的伤害是巨大的。因为政治正确,所以出狱的犯人必须是改造好的,所以他上门来找人一定是感谢而非报复,所以我们猜都猜得到结局。八.《这不是我的》算是本届春晚罕见的亮点。作为苗阜王声的脑残粉,我个人觉得这个相声在严重受到束缚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表现算是相当不错了。王声的捧哏有点急,他的捧本身是必须慢才出彩的,在晚会相声上吃亏很大;苗阜的逗功力又有进步。从节目来看,编排依旧延续两个人一向的精巧布局,伏笔到位,包袱抖得亮,尤其是“不约我们不约”是神来之笔,而且还有现挂。但是题材限制,和满腹经纶确实没法比。以下是零散吐槽。首先吐槽一下今年的串词,前一半的串词弱智无比,老毕对着一号演播室的呼唤不像是隔着演播室,倒像是隔着火星到金星的距离;各种主持人的串场词毫无逻辑,连二人转都比不上,大概是千字二十请的文案……而后一半的串词,基本上就是主持人替习总把十九大报告都给做了。再吐槽一下,这应该是历届春晚当中,除了“春天的故事”之外,最直接吹捧现役领导人的一届,有一首歌的背景画面直接是维尼出巡记。你看我们长者,比他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不搞个人崇拜,1990年还自己跑去春晚现场与民同乐。接着吐槽一下今年的歌曲,看一下《从前慢》(混蛋啊,我大木心的词不是这么用的)、《当你老了》、《回家的路》、《拉住妈妈的手》、《乡愁》,这些歌曲无不是在表达这么一个观念:回家去,尽孝去,让老母亲等你你就是不孝,不想家没有乡愁就是坏蛋。有位知友抖机灵说,看到这几首歌,就知道中央养老政策又要变了。而我觉得,这似乎表明了当前中央对于重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需求。而一旦一个社会从上而下要求普通民众执行更高的道德标准,通常意味着它很可能要在经济和文化上亏待民众了。关于歧视,最后说两句:我本人是没品笑话的忠实爱好者,没品笑话也充斥着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种族歧视,但它与春晚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它发布、我们阅读这些笑话时,我们知道它正在宣示“我正在玩歧视梗”,或者说,没品笑话本身隐含着“我们知道这些歧视是不对的”的意味,并且用这种意味消解了歧视带来的冒犯。而春晚则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歧视他人,这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更新:有人评论说,看过就算了,还评论,无聊不无聊。我觉得,你们的评论用在你们身上真合适。
acel rovsion:
谢邀。。。当然有很大性别歧视成分,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有些诸如“二手XX”的言论,完全是水平低到一种境界了。。很多人认为我们上纲上线,其实只是因为某些观念歧视,已经被习以为常了。。批判我就不批判了,本答案下很多人已经说得很好了。,我着重讲下,春晚上的性别歧视观念,是怎么冒出来的。春晚一定程度上在迎合“明显保守情绪”的群众,而这群人集中在60-70年代初的某些保守人士,所以在引入“话题”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滞后效应。如果有经验的会发现,我们很早前流行的词汇,用法,在互联网生活并不广的人群中,年末会被引入到这些人士的语言习惯中,并且自以为跟上了年轻人,而春晚也正好依据这种年度话题,来做相关的节目,尤其是喜欢“滞后性”地引入网络话题,每次看起来都是羞耻play。。而12-13年末,中国的公众媒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宗族意识”返潮,包括女性婚恋,家庭观等等方面,出现了集中性地向父权宗族意识的方向上引导的诡异倾向,这也是14年初,女权话语在微博上越来越得到关注的直接原因,平权话语在我们的社交媒体开始迅速开展,其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对于13年末的父权话语进行反击。但是春晚的话题上,就依然存在这么一个滞后效应,他们依然将13年末-14年初的话题进行包装,拿到15年初的现在来进行播出,这就是“police热心指导婚恋”和“女汉子-女神”这两个蠢节目的成因,这些东西本身就和现在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完全脱节了,体现为浓重的父权观念,显得极度倒退。。。其次,语言类节目本身在民间就是靠吐槽起家的,而吐槽最多的成分就是“损人”,本来就很容易低俗,而且不少观众就喜欢低俗的论调,我国也缺乏基本的“政治正确”话语。损人往往就是对于某些群体(很多时候就是弱势群体)下判断,并从中编造或者拼凑一个矛盾点,然后制造笑料,或者是故意引人误解,引起笑料。。即使,我们很多推崇的,十几年前针砭时弊的小品,相声也是这个路数,只不过在当时语境下,对于某些社会不良现象有一些批判作用,这也是当时语言节目被主流观念赋予“说教”功能的原因。。而目前来说,我们对于这些东西就放宽了,语言类节目的尺度开始变大,本性就开始暴露了,而我国正处在前平权时代,而整个社会语言系统中,对于性别话题显得极度迟钝且落后,对于性别话题在公共平台上的基本政治正确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这是一个全球放送的国家级节目,出现这种明确已经遭到相关群体愤怒的观念倾向(比如剩X),这已经超出了开玩笑的范畴了。。欧美的脱口秀节目,并不是不可以开弱势群体玩笑,但是起码不能触碰那些已经被相关群体反感多时的点(比如极力塑造对于某些群体刻板印象的角色,是一般没人敢随便碰的),这种政治正确是基本的公共媒体道德。。最后,我国处在主体价值观的过度阶段,第一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理想被淡化了,毛主义不准随便提了,改革开放的实用主义到今天出现了一个空窗期,因为我们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很诡异的在于,某些自称大陆“新儒家”者的几位人士在提倡宗族观为基础的秩序论,以及传统性的家庭观,并被媒体居然被主要媒体提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貌似肩负起了“复兴传统文化”的任务,实际上就是试图补上这个空窗期,但是问题在于提倡的那一脉新儒家,正好是宗族意识相当重的那一脉,虽然他们也提出了要改革传统士绅社会中宗族共同体,要适应现代社会。但是至少在性别问题上,新儒家的宗族观和女性观,没有太多改良,父权意味依然很重。。严格来说,目前官方公共政策和公共舆论倾向,是完全没有注意到平权运动已经进行到一定阶段,社会关系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这样一些事实,所以说,目前官方在性别话题上的大部分观念都是相对落后的。
中国女性(其实是全世界女性),就因为多长了一个子宫能生孩子,就变得不结婚也是错,像男人也是错,读博士也是错,被人认为干什么都靠睡……还要作为某种“商品"一样的东西被卖来卖去,然后这个国家收视率最高最主流价值观的节目把这些堂而皇之地当笑料娱乐大众,还没有什么人觉得这不对。
补充一点吧。有没有歧视内容不是由“无心的”说者决定的,而是由可能被歧视的对象说了算的。如果对方觉得受到歧视了,那就是歧视了。这个标准并不是霸王条款,它的出发点仅仅是尊重人,如果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不该有的冒犯,那不管有再多的理由,这就是冒犯。为什么?因为对方没有做错事,却得到了因为自身标签和身份遭受的攻击。这就是对这些人的不尊重了。在歧视这个事件中,潜在被歧视者往往是话语权并不大的一方,甚至是少数,一方面,这时候让从歧视中取乐的一方去认定是不是歧视,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往往不会设身处地去替对方着想。另一方面,被歧视者因为自身与其他人的不同,所以敏感程度和承受阈值跟一般人本来就不一样,这是正常的事情,却被人用来说“你太敏感了,你怎么就不宽容,你怎么就玩不起”,不要太风凉。如果这么多人都觉得歧视的味道很浓,那么就是歧视了,没有什么好洗的,“玻璃心”这种补刀还是算了吧。中国人就是太“玩得起”,你的三姑六婆才会在你过年的时候追问你有没有对象啊?工资多少啊?什么时候生孩子啊?我们说互相尊重的交流说的是什么?起码是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吧。如果对方行事没有不对,却明显感受到冒犯(歧视),那完全有权利提出:我觉得受到了冒犯(歧视)。如果因为大家阈值不同或者敏感程度不同事先不知道冒犯对方,可说无心之过。但,如果已经知道对方无端感受到了冒犯,却说对方敏感,这就是不拿对方感受当回事,就是不尊重。如果这个不尊重里有觉得对方低人一等的意思,那就是歧视。其实我看“女神和女汉子”的时候,虽然觉得无聊,但是我的角度是:这是在讽刺这个看脸的世界嘛。。所以尽管不赞成分类女性,但是也并没有觉得特别不妥。是的,我们有不同的经历,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对同样一句话有不同的解读角度,这些角度里,有人会被指责“多心了”“想多了”,但是如果“多心了”和“想多了“的人有那么多,我们是不是该停止指责我们认为“多想了”的人,去反思反思内容了?而那些一看见有人提性别歧视就上来说对方敏感和玻璃心的人,请问你们自己真的客观吗?如果你们不在乎,不理解,可以不发言。非要让受到伤害的人大度,和大家一样玩笑看待,这种绑架就实在很粗暴了。我是很喜欢看春晚的,每年必看。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吃完晚饭就跟父母坐在沙发上等着了。不管内容好不好看,网络语言使用多么滞后和生硬,我都觉得醉翁之意不在酒嘛。然而今年的春晚到冯巩的小品就实在是让我觉得不适了,因为没办法回家,所以是跟一大帮朋友看的,其中就有婚姻并不顺利的女性朋友。尽管实质上小品里的“二手货”指的是棉袄,但是小品故意要造成的误会就是用“二手货”来形容一些婚恋不顺的女性的,这个称呼在我看来就跟就“破鞋“之类的一样粗野和恶心。我只觉得稍怀善意的人,设身处地想一下,都不会忍心开这种玩笑了。再写一两句吧。跟男朋友异地恋,我妈也知道,老是不放心,每次视频都问我:“他联系你没有啊?他对你好不好啊?”我问她干嘛这么担心,她说:“怕你被骗了呀。”,我说:“我有啥好骗的呀,你女儿又不是白富美。”我妈妈说:“青春啊。”我回说:“跟我谈恋爱他也花时间了呀,大家都投入了时间精力去尽力维持,要是有结局就皆大欢喜,没结局只能说明有地方不合适。哪有什么骗不骗的。”我妈一时找不到话回我,但在我的这段反驳里,我很不厚道地扭曲了她的“青春”的含义,用时间和精力的量去偷换概念。其实我很清楚的知道,在很多人,包括我妈妈看来,女人的时间的价值是靠年轻和美貌去定义的,当失去了年轻和美貌,她就“掉价”了。如果再离过一次婚,那简直该下架了。而男性的青春在他们眼里相对男性三十而立的阶段,并没有那么宝贵。男人们在抱怨女孩子都去找事业有成的多金男性的时候,在叹息自己的少年穷的时候,其实最应该反对的就是这种忽视女性作为人的价值,只用年轻貌美好货烂货二手货来衡量女性的思想,这些观点如果植根在女性脑中,她们怎能不去在二十多岁急着找有钱多金的男性,因为除此之外她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她需要在自己最值钱的时候把自己抛售出去,她们不能随心所欲谈不靠谱的恋爱(这里不是在justify! 只是在说causal relation)有人老是想说女人就爱不劳而获,想嫁有钱人,是啊,是存在有女人想要这样干,但是根本的解决方法不是去指责,甚至变成有钱人之后享受用钱取悦女人的快感,而是承认女人能劳,欣赏她们能劳,而且让她们劳有所获。一不欣赏职场上女性的风采,二不承认女性的水平和能力,三试图用各种理由打压女性晋升空间,四把女性的价值只跟相夫教子顾家联系起来,结果就是:嘚,人全部价值都在家庭了,你总得允许人家在自己有可能触及的范围内选个好点的家庭吧。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家们拿offer也会挑工资挑职位挑地理位置的啊!其实我妈妈也是离过婚的,她离婚的时候还是算年轻貌美,有很多人追她,她的亲生姐妹都劝她:“你就答应了呗!真不知道你翘什么翘,都这样了还不懂事,也不看看你还有个拖油瓶(指我),有人要你都不错了。”我那时候也不过几岁的年纪,现在想起这些话,仍然觉得不寒而栗,深深感谢和敬佩母亲当年那么“不懂事”的执拗!也希望她原谅我现在的“不懂事”。
2/21答案更新(IT狗的强迫症)我是来反对萧西之水zhenduo的知乎答案。知乎的习惯是先说有没有,再说对不对。好,按照规矩来。春晚存在性别歧视吗?存在。这种性别歧视值得批判吗?值得。批判春晚的性别歧视是大题小做吗?绝对不是。第一个问题请参看其它答案。本文仅回答了后两个问题。首先春晚自己的定位就不是一台单纯的综艺晚会,还有国家喉舌的作用。春晚作为媒体当然具有一般媒体的社会责任,此外更是国家直接对外表达政治动向,政治态度,宣扬政治理念的工具。要不你去推特youtube宣传个啥。好,既然你的定位那么高,我对你的要求自然也高。我要求一部AV探讨人性是无理取闹,那我要求一部大片思考社会这不算过分吧。春晚的节目体现了一种要求,这种要求是国家希望我们社会表现出的精神文化样貌。那么,这其中出现了性别歧视的内容,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站起来高声呵斥,而是要笑一笑就结束?在国家级晚会上出现错误的东西,为什么要大度?国家级别的综艺节目上就不该不该非常特别很不该出现这样的东西。因为这代表了这个国家就存在着性别歧视的态度。我出生在贵州省的农村,我读书时见过扔在水塘里的女婴,我野炊时遇过匆匆掩埋在树林的女婴。我有很多女同学,我看着她们被逼选择自己不想去的大学,做不喜欢的工作,结不明不白的婚。这些事实放在眼前,你要我怎么相信我们已经平等了?在我老家,不知为啥有种习惯就是吃饭默认女孩子会喝橙汁。每次有聚会我都要先喊一声我要可乐,不先说端上来的就会是一杯橙汁。有一个次我的一个同学,她看着我的可乐说:其实我也喜欢喝可乐。我问她:那你为什么不点呢?她说:我不知道,我总觉得女生好像应该喝橙汁才对。我结婚的朋友偶尔会在qq对我说:我好想要你那种自由的生活。我说:其实我也并不是很自由。她说:至少你可以选你喜欢的。以前我遇到对我抱怨生活的朋友,我会试图用语言鼓励她们做出改变,去跟家人和丈夫抗争,可是这样的情况从未改变。随着时间的推进,我知道如果不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根本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帮到她们。而现在,当她们再问我的时候,我常常感到语塞,因为我没有任何能为她们做的。不在这个位置,根本感受不到这其中无形的压迫到底有多可怕。它大到可以让你放弃你的尊严去选择一个不熟悉的人,结婚,上床,生子。小到可以让你放弃你喜欢的饮料去喝一杯你不喜欢的。当喜乐街那个小品开始唱女神和女汉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我的胖朋友在跑步机上顶着旁边男性讪笑的脸留下的汗水,当女领导出场的时候我看的是在岗位竞争中因为长得不错被同事背后里戳肯定睡过了气得自己睡不着我的女朋友难过的脸,当小棉袄要卖自己时我看到的是我朋友离婚妈妈只想自己舔舔伤口可整个世界却不肯给她一点空间时恐惧的眼神。这个时候,我知道更多的人,是在哈哈哈哈哈哈的乐。而我,哈不出来,因为我知道我有朋友正在被这些节目确确实实的伤害着。这个时候连打一个电话跟她们吐槽一声:没事的别理sb春晚。对她们而言都只是另一种伤害。你们,真的就不能让人家好好过个年?其他答案里面觉得这些并不算歧视的女生们,你知道你们有多幸运吗?有答案里面说春晚不还歧视了潘长江的身高吗这不也是男性歧视吗。这个逻辑在我看来是,一个人吃狗屎猫屎鸡屎所以再吃一点猪屎是应该的。等一下,人难道不应该吃米饭不吃任何种类的屎吗?一台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节目只能靠各种各样的歧视来获得欢乐了吗。我才不信我们就这点本事。我悲观地认为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在我们这一辈活着的时候是不会改变了。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上一辈。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视这个问题,从无知转变为有知。这样我们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会有更平等更尊重的心态,我们会收获比我们更开放的下一代。当我们的下一代再教育他们的下一代时,会有更好的更现代的看法和思路,成就更平等自由的下下一代。我希望我的父母们在她们剩余的人生中可以追寻自己喜欢的事物,过着更从实愉快的生活。我希望我的同辈可以追求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担负自己的责任,活的不后悔。我希望我的下一辈有一个更宽容的环境和条件去发现自己开拓自己的人生。我希望我的女朋友们热爱这时间轴上唯一一次的生命,我希望我的男朋友们找到的老婆都是快乐自信的。我希望春晚展现的是我们的社会一年比一年在进步,在开放。而不是抱着老祖宗的裹脚布要我们顺从。没错,这个错误放在别的节目也许不会闹这么大,可正因为它是春晚,我们对它有更高的要求。你在家跟你的朋友你的父母戳我我没办法,可你站在天安门广场面对群众指着我鼻子戳,那就别怪我跳上去抽你。忘了在哪见过一句话:教育一个女孩不是教育一位女性,而是教育了一个家庭。善待女性就是善待整个社会。所以当一个代表着【中国态度】,起着引导社会方向的国家级别节目犯错时,就要狠狠的抽上去。这一个错误,伤害的是生活在中国半数的人。正因为春晚的背后是政府,是社会,所以春晚错了,我们就要大声的反抗!最后,我仔细阅读了答案里其他由男性给出的否认这是女性歧视的答案。在没有女权意识,被培养的男权意识后面,我还看到一些男性的恐惧。这样一个扭曲的社会价值,受伤害的除了女性还有男性。我以前,嘲笑过班上穿土衣服的同学,用异样眼光看过路上的残疾人,用嫌弃的表情对过火车上的农民工,把洗头房小妹晾的衣服偷偷扔进过下水道。因为我接触的环境告诉我,这些人有问题。当我学习了一点心理学,才认识到做这些行为的我才是有问题。所以我要求自己改正,现在的我依然在不断改正中。补这一句话,我是想说,争取女性权利,目的不是要指责男性让男性痛哭流涕说我错了把女性当慈禧太后供起来什么的,而是希望更多男性意识到这些看似没问题的小事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平权之路漫漫长,一步走到终点这种跃进童话谁信啊?为什么对春晚严苛,就是因为春晚这些节目,不但是对歧视行为的默许,更是加深,鼓励了歧视。
当话语空间被压缩,笑料逗哏就只剩下从弱势群体身上找乐子。
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广大妇女要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是妥妥的性别歧视。但是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面向全国观众,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中出现了性别歧视价值观”,严重的问题是:从导演,到演员,乃至绝大多数普通观众(更包括很多女性观众),基本都没把这当做一回事。继春晚连续多年拿身体缺陷制造笑料之后,今年的春晚,非常多的笑料集中在了性别上(特别是女性)。有些朋友说这是现实主义的喜剧表现手法而已,但是对但是请大家注意这些性别歧视的笑料出现的目的并不是旨在揭示其内在的荒谬从而进行辛辣的讽刺,而仅仅停留在某个标签群体与主流“不同”罢了。我再具体一点,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提出了女性在媒体中发展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促进妇女对于媒体的参与度,也就是促进妇女对媒体的影响;二是改变媒体传播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陈规定性,打破僵化的角色规范。那么问题来了,春晚这台晚会,对“女性在媒体中发展”第二点目标,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促进?还是倒退?考虑到节目中出现的剩女、陪睡、二手货。卖女儿……诸多情况下,我认为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在我看来,春晚最糟糕的地方在于:当你不需要它说教的时候,它偏偏拿着漏斗往你脑中硬灌价值,用高八个度,慢一拍的语言来想让你相信他们自己已经不再信的东西;而当你需要它“敢为天下先”的时候,需要它发出声音引起讨论做社会价值观的急先锋的时候,它通常都会选择最保守乃至最糟糕的那种。今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层性别歧视的窗户纸被春晚捅破了,但我打赌节目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这根本不是禁区。这才是让人无从下手地方,肥皂箱上的演讲者,最害怕的并不是周围的愤怒反对者们,而是周围来来回回却对他毫不关注的人流。当你认为很严重的时候,普通人,乃至被冒犯的主体:女性们(部分),都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西蒙·波伏娃曾说:“女人不是天生的,社会女性的外在形象也不是‘天然’的,是被塑造出来的。女人在看待自己和做出选择时,不是根据她的真实本性,而是根据男人对她的规定。”我们的文化环境,从来都是一个男权本位的文化,当女权主义呼吁反对一直存在的价值的时候,很多人才猛然惊醒:原来这些价值并不是女性本身需要的,进而塑造的,它们仅仅是掌握话语权的优势性别的精英们,为了巩固性别统治而对弱势性别进行的改造和洗脑。比如诸位现在理所当然享受的“受教育权”,在百年前还是天方夜谭,现在的状况,正是得益于无数前贤争取的奋斗。更何况在中国的某些落后地区,女童的受教育权比男童更受不到保障——只有我们认识这个事实我们才会惊醒,人权是你的,但是你要实践它?要呐喊,要行动。只要把这次关于“春晚 性别歧视”网上所有的讨论大致浏览一遍,比如微博,比如知乎,那么所有有志于争取性别平等的女权主义者都能感受这个国家的性别环境有多么严峻——整个社会的性别状态不是很糟糕的“对抗”,而是更糟糕的“冷漠”,大家都习以为常,不觉得这是不正常的,不平等的,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压迫,就像罗萨·帕克斯坐上白人专座之前的样子。玻璃心?圣母?或许是吧,但是……请教诸位啊,有哪次民权的进步是由对权利和权力不敏感的人推动的?还请指教一下。最后,阿玛蒂亚森在其著作《正义的理念》中写道的两段话我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对照“很多人无视明显的性别歧视”这种现象进行思考——对于适应了剥夺状况产生的满足和幸福感,我们应该进行更多的思考,只有这样,已经适应了剥夺状况的人们才会具有反抗的自觉。…………对于所遭受的剥夺而产生的适应性,会通过幸福或者愿望实现的方式,导致效用的扭曲,从而使得长期受剥夺的人并未对其实际遭受的困境给予足够的重视。========================================================哦,我确实是男性,但是有一个常识就是:女权主义并不是女性的专利,实际上它是人权主义的一个分支,刘瑜说过:“我想不到有什么理由一个人权主义者会不是女权主义者。”深以为然。========================================================可以进行微博和微信等非盈利性社交媒体的转载和分享而不用告知,盈利性公共账号转载请先联系我,说明平台和账号性质,请各位转载者自重。
对今年春晚的小品,"不舒服"——是我最大的感受。带有政治意味的小品多次突显“亲民”:从干部的整风反腐,基层民警的热心关邻,到以普通市民为蓝本的的“光头郭子”——他违背法律(伤害他人)的“见义勇为”。百年前的那次辛亥,孙文力意革新。不只剪下那象征奴役的辫子,还从官僚称谓里剔除了“老爷,大人”,代以“同志,先生”。当年上辛亥这课,时值初中的我疑惑——称谓的改变,有何实质意义?让我们把视角切回来。纵观今天官媒,不难发现它对国民称谓最多的是“群众”,“老百姓”。(容我这样分析——群众:象征集体,集体有盲目之意,及隐晦服从领导之嫌;老百姓:古时地位低下者称谓,生存艰难,没有political权。)由此可看出,“群众”和“老百姓”这两个看似“亲民”的称谓背后,其实就是过去社会对下人的称呼——“奴才”。它充满着愚民。如果当权者走到哪儿都充满着鲜花和掌声,必须说这是不正常的。因为玫瑰总是与荆棘相随。那些竞相簇拥当权者的成年人们,他们和那些围绕金三胖献花的朝鲜儿童有何分别?分别还是有的,只是在明白这点后,更加深了我对前者的鄙夷。我希冀——一个国民即使不能在经济与上有所获取。那么至少在法律上,他应当得到一个”公民”的称号。这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我不需要你的偶然善心,为我送来低保。我也不需要你下乡走基层——国民生之艰辛,这属于你(gov)的过失,而绝对不应当成为你大发善心,往脸上贴金的机会。个人崇拜的恶果,几十年前那场运动的悲惨应当足够让国人惊醒了。难道我们还要放纵这样的愚昧延续下去吗?最后附上打油诗一首:难忘今宵今宵难忘,今次今宵格外长再见明年明年再见,来年等待分外短
长久以来,我们的综艺节目(出于某些原因,我觉得不能光怪导演编剧们思想粗俗)不敢真正去讽刺时事,去抨击不良现象,只会拿别人的缺陷和伦理哏当笑点。不是嘲讽这个人矮就是那个人丑,再要么“你个乡巴佬没见过世面给坑了吧”“我是你爹哈哈哈哈”。观众嘛也习惯于欣赏这种鬼玩意儿,自以为潘长江一上去就集火身高天经地义——看评论就知道。然后呢?集火到女性身上了,女性站出来表达了不满。一部分人意识到了,而另一部分人还在惊讶:为什么残疾人也好农民工什么的也好,在被拿出来当笑点的时候,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你们怎么就不接受呢!在整体的病态娱乐中,想要保持某一方面的正常果然艰难。---------------------------------------------------------------下面有位朋友说,他觉得持“春晚没歧视女性”观点的人“并没有持有农民工残疾人被歧视无所谓的观点”,我不怎么同意——不是说他们会宣称应该歧视民工,而是他们并没意识到某些行为同样属于歧视。很多人举了“为啥潘长江不为身高梗闹意见”恰恰说明:他们觉得性别,外貌,以及以前出现过的表现农民愚蠢之类的事情是可以被“官方”取笑的,这样的人很多,多到足以让演员自身去迎合他们。相声小品要讽刺的,应该是“丑恶现象”,而不是一个人长的丑了,胖了,有残疾了,谋生的手段不够有逼格了,就可以拿到央视春晚这种场合给大家看“哈哈哈哈哈好可笑啊”。我理解他们为什么不敢讽刺“事”,可是我不赞成他们为这个原因,净拿些“人”的问题开涮。
收到评论说让我分个段,好吧爪机打的,这里重新分个段的。另外最后一段似乎有点争议就删除了。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谢谢⊙▽⊙大过年的不想给自己添堵,但有些话还是不吐不快,我是个没啥逻辑的人,随便扯了。 即便是强调政治正确和意识形态上的统一,春晚还是能够体现人们某些固有的观念。 而这次引起争议的是对女性的某些固有调侃。之所以能引起争议,一方面是不少女性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这次春晚很直接的体现了官方观念和民众观念的冲突。 其实对于春晚的歧视可算是传统的了,赵本山小品里面调侃残疾人,调侃实诚人,潘长江蔡明调侃矮个子长得不好看的人,如果说去年的小陀螺还有一点刀子嘴豆腐心,那么今年的则明显的把对矮个子丑人的歧视摆到桌面上了,一上来就定位对方是黑车司机,在对方没有对自己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挖苦讽刺,这不是毒舌只能叫做没教养。 会注意到这个是因为微博上提到了为什么同样在歧视男人而很少有男人注意到。其实不是没注意到,而只是大家已经习惯春晚把这当做一个笑点了。 一方面,官方舆论提倡不要歧视残疾人,不要歧视外表有缺陷的人,一方面在全国性晚会上堂而皇之地将之作为笑点。春晚从来都缺少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只要你在社会舆论中处于弱势,你就应该被调侃。 所有男人都在家里说一不二,你居然怕老婆,你应该被调侃。大家都拿高工资,而你是个保安保姆穷人,你应该被塑造的愚笨可笑。 而舆论上的弱势群体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只能接受官媒把他们的这种形象传递给大众,但却无力反抗。即便有人注意到,也会被淹没在大众的洪流中。 如果从政治学来讲,这也算多数暴政的一种。但之所以要维护少数人的权利,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少数人。而当少数人的数量足够多,并且有表达自我的能力,他们的反抗才会被反馈到大众视野中。当一个官方性晚会直接将女性这一群体作为调侃对象时,引起舆论反弹丝毫不奇怪。 也许我有点上纲上线,我觉得这几乎代表了官方对当今社会女性地位的重新定位,且这种态度从%#&上台后更加明显。 歧视女性的程度在中国比所有女性和男性想象的更加严重。 几乎所有女性地位的上升都与社会的发发展程度相关。一战之后是女性地位显著上升的时期,之前女性是西方骑士小说里的战利品,也是中国书生YY小说的消费品。但当社会处于危急状态时,女性则成为了必需品,也是在这个时期,女性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但这种提升不过是权宜之计,国家经济困难需要大力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女性来增加产能,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稳定成为了主要的诉求,女性的地位则相对开始下降。 在中国,这个问题更严重一些。中国的重男轻女观念也不过是解放后的几十年内有所改善,其根不除,很容易死灰复燃。尤其是独立的现代女性逐渐增多,他们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将会引起这个保留着农业社会传统里的男性的强烈反弹。面对强势的男性群体,女性几乎是无力自保的。 而能为女性提供保护的社会及政治力量则更少。从国家层面来说,现有和即将有的政策非但不能为提高女性地位而努力,反而更加鼓励诸如“女生高考加六十分”的歧视政策。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讲,对于家庭观念的牺牲意味着女性被要求部分放弃来之不易的社会角色而更多关注家庭内部事务,这意味着真正能意识到女性地位并为之努力的力量将会被削减。从女性自身来讲,独立观念远远未达到可以同对女性角色认知的固有观念相抗衡的地步,独立女性将面临的内部压力是巨大的。 女性问题也从未作为一个概念清晰的政治议题被人们所讨论。当人们关注政治问题时,他们并不认为或者说并未意识到女性问题也是一个问题。因此你会发现无论是左派右派,无论工业党还是情怀党,他们面对不同阵营的女性,都采取性别上的攻击作为有效手段。只要你讨论一个女人的桃色事件或者不雅绯闻,那么她就不再是一个讨论政治的个体,而是一个可供消费的成人话题。 这种现象我在微博上太多次看到。假如应该有政治正确或者观念正确,那么尊重或者平视女性最应该属于其中的一种。但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我想,这才是官方媒体敢于在阖家团聚时开这种玩笑的原因所在吧。 歧视最可怕的地位在于做出这些行为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一种歧视,而只把它作为一种现象,甚至都不觉得关注。 如果有什么值得开心的,就是很多女性尤其是受到更多教育的女性开始意识到这是个问题。而这次春晚则将两种观念的强烈冲突展现出来了。假如一方是要求平等权利的女性,一方面则是无比强大的男权社会,它以传统观念为借口,借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形成压制,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来阻碍女性享受平等权利。 这就是现代中国女性面临的现实。
我就想说,我姐姐30多没结婚,大年三十家里看春晚看到“剩女”那里时,一屋子长辈都附和着说我姐姐,说“你看就是剩女啊balabala”...现在我姐姐离家出走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拉维多瓦领戒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