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算命准的地方哪里有景色比较好适合骑行的地方

骑车游中原之四——驻马店篇
骑车游中原之四——驻马店篇
作者:&发表时间:
现在的春节可没意思,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看看电视,有赌瘾的人打打麻将而已,乏味得很,这么晃荡几天,还真不如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对我来说,骑车出游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既锻炼身体,又能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正月初四开始,我、老姐、老土、佐小罗四人组成一支小分队,到驻马店骑行游览了5天,跑了7个县(区),全部行程近500公里,收获十分巨大。下面容我逐日慢慢道来。
早晨6点半,小分队从彩虹桥出发,向郊外奔驰而去,今天的目的地是驻马店市遂平县的嵖岈山风景区。
刚一出市,就发觉大事不妙,只见茫茫浓雾弥漫了大地,十米之外看不见人影,路上的汽车都开着车灯前进。这可麻烦了,因为雾中骑行既不安全又损害健康,通常情况下是不宜出行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上了贼船难回头,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前进了。于是,慢悠悠、战兢兢,颤微微,在雾中骑了三个多小时,一直到叶县仙台镇,大雾才基本消失,恢复了正常视野。按计划我们在叶县吃早饭,但在县城转了半天才找到一家卖饭的,其他的通通关门大吉,原来今天刚刚初四,大部分饭铺还没开张,这一点事先忽略了,以至后几天的旅程也因此小受影响。不过,除了大雾和吃饭问题,其他方面我们还是非常顺利的,关键时刻总能得到老天眷顾或贵人相助,使我们屡屡遇难呈祥。
骑过叶县、舞阳,将近中午我们到达舞钢市,在这里遇到第一个难题。按计划应该走西平县出山镇经遂平县槐树乡到嵖岈山乡,但中间有一段路地图上没有标志,不知道怎么走,正在这时我们看见一支车队在前面骑行,一水儿的公路赛,头盔齐全,非常整齐,上前一问,原来是舞钢的车友。出门在外,看到同行,感到分外亲切。我向他们问路,他们非常热情,不仅很详细的给我们指明道路,画上图,还领着我们骑行了一段,大家边骑边聊,气氛融洽。分手时在路口合影留念,留下电话号码,相约以后再聚,真是天下车友是一家呀。
按照舞钢车友的指点,我们没有走西平县出山镇,而是经舞钢二郎山、九头崖直接进入遂平县。九头崖是舞钢市的一处著名风景区,因主峰有九个山头而得名,据说有100多个景点,几十处古迹,我们只是路过,不可能上山参观,但只是沿途经过的景色就让人看着赏心悦目,我们还路过了虎头山烈士陵园,那里埋葬着为抗击日寇而牺牲的我新四军战士,以后有时间要去那里拜祭一下这些为国捐躯的革命英烈。在这里我还第一次看到名符其实的“山”羊,因为这里的山很陡,羊都在陡峭的山坡上吃草,从上到下好几排,远远看去,羊好像挂在山上似的。
过了九头崖,我们到达舞钢与遂平的分界线,也即平顶山与驻马店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位于一座被劈开的大山之间,非常清晰,平顶山这边是白色的水泥路,驻马店那边是黑色的柏油路,因为是新路,几乎看不到汽车和行人,四处静悄悄的。跨入驻马店一侧的同时也就跨入了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因为遂平县西部1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全属于嵖岈山地质公园的范围,包括红石崖景区、龙天沟景区、凤鸣谷国家森林公园等,我们通常所说的嵖岈山风景区只是地质公园里很小的一部分。根据舞钢车友的提示,我们找到国土资源部所立的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标志碑,由此下大路,拐进了红石崖风景区,这里山峰峭立,巨石如壁,深潭浅壑,碧水纵横。这里地质构造也很多样,既有黄褐色岩石,也有朱红色的,还有一种一层一层薄片挤压在一起,好像麻页似的,真不愧为地质公园。我们翻过高坡,沿着山路一路下滑,出了山区,过了丘陵,进入平原,突然眼前出现一座小水库,水库背倚石山,水质清澈,岸边杨柳依依,小船摇曳,好一派江南水乡风光,跟刚才的山区景色对比鲜明,令人耳目一新。
离开水库,我们进入嵖岈山乡。今日的嵖岈山乡默默无闻,其风头被嵖岈山风景区遮盖的严严实实,但倒退五十年,这个乡可是大名鼎鼎,在全国称得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958年,这里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开了中国农村公社化的先河,毛泽东曾亲笔为该公社修改章程,政治局会议讨论,红旗杂志全文刊登,是不折不扣的时代明星。后来,嵖岈山公社又在全国率先发射粮食高产的卫星,成为浮夸风的滥觞。一时间,来此参观者骆绎不绝,其盛况堪与后来的参观大寨相媲美,后来几经沉浮,该乡逐渐归于沉寂。但由于嵖岈山公社在中国当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国家特将嵖岈山公社的旧址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进入旧址参观,看到了主体建筑——当年的公社办公楼,旁边的平房是展览室,里面有许多当年的图片、实物,因为正值春节,院内静悄悄的,除了我们外没有其他游客。听院内人说,这里正在搞搬迁,要扩大规模,以后再来可能会更有看头。
离开嵖岈山乡,南行10公里,到达嵖岈山风景区。我过去曾来过嵖岈山,这次来主要是想让佐小罗开开眼界。之前我曾告诉她说嵖岈山号称“中原盆景”,她不理解,这次实地一看才明白,嵖岈山规模不大,主体部分仅几平方公里,海拔也只有四五百米,全是由稀奇古怪的石头组成,真的很像我们平时常见的盆景,只是大了几号而已。据说《西游记》《长征》都曾在这里拍过外景,对地质学感兴趣者到这里更像进入了一座大宝库。
嵖岈山公园门票45元,春节期间5折,即23元,如果住在山门前的旅馆里,给老板15元,就可以在早晨从侧门被领进去。它的主景区在南山,著名的飞来石、一线天都在这里,两个小时就能转完,身强力壮者半天就能转完全部景区。我们到达景区时,已近黄昏,景区已经下班,大门洞开,可随意出入,我们进去转了一圈,但腿酸累,没有登高。
今天跑了110公里,疲惫不堪,往床上一躺,感觉非常舒服。
昨天太累,早早就睡了,老年人睡觉有定时,睡够时间生物钟会自动响铃,所以早上四点多就醒了,睁开眼一看,四处一片漆黑,既无灯光也无天光,此时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绝对没有一丝夸张,这是在城里许多年没有见到的情况了。醒了以后睡不着,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不知什么时候,窗外刮起大风,风声极烈,听上去有五六级的样子,我不禁忧心忡忡,发愁今天的行程。到了六点多,风突然停了,这让我欣喜若狂,赶紧起床,到外面一看,哇塞!这阵风刮的好好耶!把天气刮的那么晴朗,空气那么明净,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耶。
吃罢早饭,我们来到嵖岈山南边一个正在修建的广场,这里用巨石建造了一个象征性的巨大山门,上面镌刻着颜真卿当年来嵖岈山游玩时留下的题词——天下第一山,气势非常宏大。我们在这里又玩了一会儿,然后开始驱车向南,向此次出行的第二个目标确山县竹沟镇进发。
竹沟是一处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抗战时期被称为“小延安”,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都设在这里,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号称出过两个国家主席,即刘主席(时任中原局书记)和李主席(时任新四军鄂豫挺纵司令),彭雪枫、陈少敏、张爱萍、张震等高级领导人都曾在这里长期驻扎。
看地图,从嵖岈山到竹沟的大路要七拐八拐的,但经老乡指点,我们沿泌阳县沙河店镇、老河镇垂直南下,省却了不少里程,虽然路况稍差,但风光不减。经过汝河时,还看到了“七五八”大洪水的遗迹——一座被冲垮的大桥,至今看来仍触目惊心。当年那场大洪水,冲垮的两座主要水库一个是舞钢的石漫滩水库,一个就是这座桥上游几公里外的板桥水库,沙河店镇就是当年第一座被洪水吞噬的乡镇,想象着几米高的洪水突然呼啸而至,两万多条生命顷刻间烟消云散,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这次出行之前,我有个错觉,以为驻马店除了嵖岈山一带是山区外,其他地方都是平原,今天的骑行才让我知道并非如此。过了老河以后,我们就进入了山区,放眼一望,四周皆是苍苍茫茫的群山,象城墙一样横亘在我们前后左右。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开始翻山。第一座山稍微低点,还坚持骑了过去,第二座山就不行了,尽管新修的公路很宽敞,但坡又高又长,而且又顶风,实在蹬不动了,只好推着走。从山顶下滑时倒是很爽,老土和老姐都跑到前面去了,我和佐小罗落在后面,边骑行边大声唱歌,或者作打油诗,什么“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车儿跑,除了我们几个人,大山里头只有鸟”等等。但很快,我们就唱不出来了,因为第三座山又出现在眼前,这座山比第二座还要长,这时正是正午十分,阳光非常强烈,也没风了,我们骑的是汗流浃背。最可怜的是佐小罗,她骑的是一辆普通捷安特,上山也不能变速,只能凭死力气,城里的孩子哪吃过这份苦啊,不过这也正是锻炼她毅力的好机会,因为现在是有进无退,想退也没地儿退,只能象国歌里唱的那样:前进!前进!前进进!当我们终于历尽艰辛登到了山顶,回头眺望,看到那么多曾经不可一世的山峰被甩到了背后,不由得产生出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自豪完毕,开始下滑,从山顶一下就滑到了竹沟镇。
竹沟镇的主干道叫延安街,竹沟革命纪念馆就在街边,大概因为是春节期间,纪念馆不开放。我们只好在门口看了看就算了,我发现竹沟革命纪念馆是由周恩来题写馆名的,这是非常罕见的。离开纪念馆,我们前往竹沟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在镇外一公里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陵园卖门票,10元一张,烈士陵园卖门票令我非常惊讶,不过,我们运气不错,进去的时候售票员恰好不在,估计是去WC了,我们得以大摇大摆的骑了进去。陵园很大,前面是李先念题词的高大巍峨的纪念碑,碑后是一座白色的圆型陵墓,陵墓后有一个观景台,可以眺望墙外的一座小型水库和远处起伏的山峰,景色不错。
竹沟据说还有一些革命遗迹,不过我们没找到,不知是否在纪念馆院里,我们觉得已经收获不小,于是决定撤离,前往确山县城,今晚就在那里安营扎寨。
从竹沟到确山是一条省道,开始还以为这是一次轻松的骑行,是今天骑行的余音,没想到我又错了,这条路全是坡,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直到县城,我们一直如哲学教科书中描述的那样“波浪式前进”,当然,这个波浪比较大一些,一共有20多个波浪,我们不得不S型爬坡,这叫“螺旋式上升”,将近黄昏时分,终于到达终点确山县城。今日全天行程80公里。
小结一下:今天的这条线路还是很有旅游价值的,可惜由于体力所限,我们只看了一个竹沟,在竹沟西边15公里处,有著名的铜山风景区,有山有湖;从竹沟到确山南边的任店镇有一条专门的观景公路,最适合骑车旅游者;确山县城北边几公里处有一个乐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北泉寺。如果体力强壮者,这些景点都可以顺利游完。
昨天从白天到晚上,县城里一直炮声隆隆,大概是“破五”的缘故,要崩崩晦气,但我恍惚间好像置身于伊拉克一样。今天早上依然有人放炮,这应该是庆贺店铺节后重新开门,因为初六通常是开张大吉的日子,但这里面似乎没有饭铺,因为我们早晨在附近转了转,几个饭铺都没开张,又不能满县城去找,那会耽误行程的,只好饿着肚子先上路再说。天无绝人之路,刚出确山县城不久,就看见路边一家饭铺噼里啪啦放完鞭炮刚开张,赶紧进去要饭吃,稀饭、馍、芥菜丝、豆腐干炒菠菜,一顿非常可口的早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意外收获:今天我们的目标是到汝南县,第一个景点是梁祝故里马乡镇,但从确山到马乡,有一段路地图上没有标志,绕大路就远了,我们正在犯愁,正好饭馆里坐着一个司机,还是本地人,我们和他闲聊,他详详细细的告诉我们了行进的路线,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我们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汤足饭饱,继续上路。
今天的天气和昨天相比是冰火两重天,一上午都是阴沉沉、冷飕飕的,行进在开阔的田野间,一阵阵寒意侵淫着身心,我们不禁怀念起昨天阳光灿烂的日子,这种寒气直到接近中午才渐渐消失。
这两天我边骑行边注意观察驻马店的发展情况,我发现驻马店的经济状况总体讲比平顶山要落后,从道路状况,从运输流量,从农村建设情况,都可以看出来,当然,差距也不是特别大,毕竟现在是交通资讯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嘛。驻马店下辖9个县1个区,没有一个县级市,驿城区过去只是一个镇,也就是说,驻马店工业并不发达,不知为何非要地改市?不过,经济虽然落后,这里的民风很纯朴,老百姓很善良,每次问路,都热情诚恳,介绍的非常详细,有些乡民被问到时甚至还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让我很感动。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梁祝故里马乡镇。在梁祝的坟茔前,我了解到了真实的梁祝故事。西晋时期,汝南郡祝家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18里外的红罗山书院读书,途径草桥,遇上了同去红罗山书院读书的梁岗村青年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义结金兰。三年同窗,英台对山伯暗生情愫,毕业时英台多次暗示,山伯懵然不知,直到师娘点破谜底,山伯才恍然大悟,连忙到祝家庄提亲,但为时已晚,祝员外已将女嫁给汝南郡太守之子马文才,山伯顿时万念俱灰,回家路上又遭暴雨浇淋,遂一病不起,临终前要家人将其埋葬在官道旁,要在死后看到英台出嫁的情况,英台出嫁经过梁墓,下轿祭拜,然后突然头撞柳树而亡。英台死后,家人很生气,专门将她的墓埋在官道的另一端,让他俩生不能同室,死也不能同穴。
全国有许多地方都自称是梁祝故里,但专家考证,汝南是最正宗的,因为传说中的那些景物遗址汝南都有,而不象其他地方只有个墓或者书院。CCTV曾到汝南拍过一部专题片,梁祝邮票也是在汝南首发的。可惜,汝南政府对旅游重视不够,很多景点都没有指示牌,比如梁山伯故里我们擦肩而过竟不知道,其他景点也不知具体位置,只看了一个主景区——梁祝坟茔。梁祝坟茔在镇北两公里处的农田里,一条狭窄的土路将两座坟茔分开,这条土路就是当年的京汉官道(这个京是指西晋首都洛阳),相当于现在的107国道,路西是梁坟,路东是祝坟,坟旁有一条河,据说是当年乡民们为了让梁祝在盂兰节(即鬼节)相会而挖的,因为传说死人不能走旱路。坟前除了墓碑和简单的介绍其他就没有什么了,这么大名鼎鼎的景点却如此简陋,我感觉太可惜了,多宝贵的旅游资源啊。
离开马乡,我们北上到汝南县城。汝南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县城内外景点众多,可惜因时间紧迫,我们只看了两个最著名的,一个是亚洲第一大寺院南海禅寺,一个是天中山。
南海禅寺位于县城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解放前被拆毁,现由一位祖籍汝南的台湾明乘法师投资两亿元重新建造。我们刚一走到门口就被震撼了,原来听说过禅寺规模很大,但没想到竟这么大,牌坊式的山门足有十层楼高,巍峨耸立于街旁,在这么一个小县城里实在如鹤立鸡群一般,山门后面甬道上是12座花岗岩牌坊,分别按12菩萨顺序纵深排列,穿过12牌坊才能到达寺门。因为禅寺尚未完工,有武警战士和工作人员把门,听说我们是从平顶山骑车过来的,他们很钦佩,没让我们买票就进去了。寺院里面积非常大,殿宇也非常高大,大雄宝殿据说规模超过了故宫的太和殿和曲阜的大成殿,是中国第一大殿,殿里的释迦牟尼铜像近10米高,观音殿里的千手观音也与一般的不同,是多头千手观音,头上面还有好几个头。在南海禅寺旁边,还有一个白圣舍利园,规模也很大,很精致,园中建有白圣舍利塔,白圣法师是当代著名高僧,明乘法师就是他的弟子。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竟有这么大的寺院,让我们惊叹不已。
参观完寺院,我们去看位于城北两公里处的天中山。天中山号称天下最小的山,只有3米多高,因为它是人工堆出来的。当年,大禹把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称天中。古时候没有钟表,靠日影测量时辰,天中山就是周公为测量日影堆起来的,当时在这里测量的时辰是全国的标准时,相当于今天的格林威治时间。唐代颜真卿在被害前又在这里亲书天中山碑文,更使它名闻遐迩。据说驻马店曾想把市名改为天中市,而现在的驻马店晚报就叫天中晚报。可惜,天中山名气虽大,却保护不力,院内冷冷清清,显的很凋敝,山上的草地被人烧得黑黢黢的。山顶上有一小碑,记载着周公立碑的情况,院墙上还有一些图文。如果搞好点,这里应该能成为一个很精致的迷你景观。
离开天中山,我们前往驻马店市区,因为我们觉得,来一趟驻马店,只在县里转,不到市区一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这时天已经快黑了,还有30公里的路程,我们拼命赶路,途中,佐小罗还摔了一跤,终于在夜灯初上时赶到市内,全天行程111公里。
事后看来,不应该往驻马店赶,因为驻马店没什么可看的,我们应该住在汝南县城,这样汝南的景点就能看到更多,而且从汝南直接到上蔡也近得多。出来应该以游览为主,骑行为辅,因为景点有地域性,而骑行在哪儿都一样。
半夜,我从梦中惊醒,听到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向外一看,地上已经湿漉漉的了,于是开始发愁,如果这雨下个不停咋办?如果我们被困到这儿咋办?如果拖个七八天咋办?记得当年孔子就是在这一带被困了七八天,饿的脸都绿了,难道我们也要变成孔子?饿的脸绿?愁人啊,愁人啊,愁着愁着,我就愁睡着了。当我再次醒来,向窗外一看,吼吼,雨停了!联想起这次出行的多次逢凶化吉,我一下就想起了英国的那首国歌——《上帝保佑吾王》!吼吼!
笑嘻嘻的吃罢早饭,我们出发前往上蔡县,上蔡是古蔡国的故都,又是秦丞相李斯的故里,文物古迹众多,是我们这次参观游览的最后一站,按照计划,参观完上蔡,我们将经过西平到漯河驻扎,明天从漯河返平。
驻马店到上蔡约50公里,是一条省道,不过这条省道很窄,车也多,又顶风,又脏,骑着很不爽,我觉得特别累。老姐和老土已经象离弦的箭一样,跑得没影没踪了,我和佐小罗在后面慢腾腾的晃荡,时速只有十二三公里。如此疲惫,大概跟这几天恢复不好有关,除了第一天晚上睡觉时感觉全身肌肉明显放松以外,后来这两天睡觉时都没有放松感,早晨起来,两条大腿依然酸涨,显然是恢复不好,如果马俊仁在,能给我熬点甲鱼汤,里面再放点兴奋剂什么的,可能会恢复的快一些,可惜老马忙着养藏獒,没功夫搭理我。没办法,只好有一说一,有多大劲使多大力了。
快到县城的时候,我看到路边有个叫李斯楼的村庄,怀疑跟李斯有关系,就向村民打听,果然不错,他们说,李斯的陵墓就在村里,我们赶紧拐弯,去看李斯墓。李斯墓就在村头的麦田里,是一个很大的圆形坟茔,坟前竖一墓碑,旁边有一简介牌,其他的就没什么了,和梁祝墓一样,太过简陋。李斯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啊,他是秦始皇的丞相,协助秦皇统一六国,又发明小篆,统一文字,他的文学水平也很高,被鲁迅称为秦代唯一一个文学家。这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因为不是李氏始祖,身后竟如此冷清,实在令人不平,尤其是跟蔡侯墓相比,明显的厚此薄彼(为何这么说?看后文便知)。
离开李斯墓,行进不远,看到路边有一土垣,垣前有一白色圆形石碑,看碑文得知,这就是著名的蔡国故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距今有3000年历史了,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但观赏价值不高,说白了就是一大土堆,3000年的土还是土,也没变成金子,于是拍张pp就走人了。前行不远,看到一座巨大的牌坊矗立在半空中,走近一看,牌坊上书“蔡明园”三个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墨宝。牌坊座落在一个大广场上,气势宏大,造型和汝南县南海禅寺的山门一模一样,据说也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台湾明乘法师投资兴建的,但这个牌坊只是蔡明园的大门,号称“亚洲第一门”,蔡明园并没有修建,估计是资金不够,据说光这个门就耗资近3000万,再修建蔡明园的话,还不得上亿呀!我就纳闷,这个明乘法师身为出家人,从哪儿弄来那么多钱?蔡明园后面是一个林场,象一个小森林公园,很不错。树丛中还隐藏着一座寺院,叫御园寺,小巧精致,据说和汝南的南海禅寺属一个系列。告别蔡明园,我们赶到县城中心看魁星楼。这个魁星楼是干嘛的?不知道,当地人也说不清,我估计是供奉魁星的,魁星本是北斗七星之一,后来在民间传说中逐渐转化为玉皇大帝政府中的文化教育部长,学生们参加考试以前到这儿拜祭一下,祈祷得到魁星的眷顾,大概就是这么回事。魁星楼下是个小公园,很多人在这里休憩、晒暖,看上去一派祥和景象。怎么也和传说中的艾滋病县联系不到一块儿。离开魁星楼,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到所谓的八卦台,这是当地人告诉我们的景点,但我们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也没看出什么八卦内容,这是一个很长的土垣,仍是蔡国故城的一段,上面建了一个水泥台子,据说是烽火台,一大堆小孩儿在上面跑着玩,我们也稀里糊涂的爬上去,登高了望,看看附近的景色,自我感觉挺八卦的,于是难言之隐一走了之,赶往最后一个景点蔡侯墓。
蔡侯墓位于县城西边两公里处,正在扩建成一个陵园,规模极大,据说是东南亚华人投资的,墓的主人是周武王的五弟、蔡国第一位国君姬叔度,因为他跟武王血缘近,被封为侯爵,所以叫蔡侯,因为被封在蔡地,又叫蔡叔度,他也因此被认为是蔡姓的始祖。按照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蔡叔度远远比不上李斯,不管是知名度还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李斯都是能进前100位的人物。但因为蔡叔度是蔡氏的始祖,世界蔡氏宗亲联谊会愿意投资扩建蔡侯墓,作为蔡姓的祖庙,李斯就没这个幸运了,李姓的祖先是老子,李斯又被赵高腰斩并灭了九族,也没有后裔了,于是他墓上的枯草就只能在瑟瑟的寒风中孤寂的摇曳了。蔡叔度虽然坟墓很NB,但生前也是蛮不幸的,当年,周武王一死,他就联合另外两个兄弟造反,起兵反对摄政的周公姬旦(他的四哥),结果被老四率领国军打的大败,被关了起来,郁郁而死。不过他的后代还行,把蔡国维持了六百年,后来把国都迁到了新蔡,最后被楚国灭掉。
看完蔡侯墓,我们头也不回的往西边奔,正好一溜大下坡,很快就到了西平县。到达西平后,我们改变原定计划,决定就地驻扎,继续游览,明天也不再走漯河,改向西走权寨、吴城、舞阳,这比走漯河近约20公里。
西平景点不多,有个嫘祖故里,嫘祖是黄帝的妃子,是养蚕织布的专利发明人,但这个景点很远,在西平最西边,去不了。县城内只有一座七级浮屠,是国保,叫宝岩寺塔,建于宋代,已经有千年历史了,看上去仍很坚固,上面还有一些枪弹的痕迹,是抗战时期日军进攻我军时留下的痕迹。这座塔有点倾斜,但看上去并不象比萨斜塔那样让人恐惧。我们来的很是时候,因为第二天(正月初八)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呵呵),来烧香的人一定很多,乱哄哄的,就不能今天这样安安静静的随意欣赏了。
明天就要回家了,我们感到很轻松,于是晚上上街吃小吃。对于从小吃之都开封过来的佐小罗而言,这里的小吃数量当然不值一提,但跟前两天各地饭铺开张寥寥的情况相比,西平的夜市还算热闹。我们吃了馄饨、烤羊肉串、臭豆腐(一点都不香)、冰糖葫芦、奶茶,把肚子填的满满当当。我还在书摊上买到一本《刘少奇传》,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然后,大家就心满意足的睡觉觉了。
早晨起来,在街头吃了一顿可口的早餐咸豆腐脑加油条,然后开始踏上返家的路程。
出了西平县城,穿过107国道,进入一条不太宽的柏油公路,看样子像是县道,车不多,也不脏,骑着比较惬意。美中不足的是又起雾了,不过比第一天的雾小的多,起码能看到二三十米内的景物。来的时候有雾,走的时候还有雾,不禁让我想起一部老电影《他从雾中来》,这是著名的花瓶演员傅艺伟演的第一部电影,当时她还是个初中生,不过和范冰冰一样,发育成熟的早,看上去象成年人。然后我又想起一部更老的电影《神女峰的迷雾》,然后我又想起一部更更老的电影《云雾山中》,然后……我就想不起来了。
今天就要回家了,大家心情很愉快,也很轻松,我和佐小罗的体力也恢复了,四个人没有再分成两拨。一高兴我又开始作诗,都是些“眼前一片雾,象块大白布,一群近视眼,眼镜八百度”之类的名句。
路上,我边骑边回顾这次旅行,我发现驻马店的旅游资源是相当的丰富,不管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比我事先所了解的要丰富的多,可惜,当地政府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的还很不够。我省十七个半地级市,现在只剩下四个还没有成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其中就有驻马店,这是很令人惋惜的。
过了权寨镇,我们踏上乡村公路,这段路都是土路,很多地方坑坑洼洼,但我们仍然兴趣昂然,因为这段路非常寂静,只有我们这支小分队在碧绿而空旷的田野间穿行,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和煦的阳光,还有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小鸟,都让我们感到心情舒畅,美丽的大自然,就像醇香的美酒,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
到了舞阳的吴城镇,我们重新上到大路,重新回到嘈杂的人群里,重新回到乏味单调的骑行中。从这里到叶县县城一段路程,漫长而枯燥,除了机械的蹬踏,实在乏善可陈。
到了叶县,老土的先生特地为我们摆酒接风洗尘,让我们结结实实的FB了一把。酒足饭饱之后,继续上路,穿过黄柏山,下午四点,平安回到家中,胜利结束了这次艰苦而愉快的行程。
今日骑行95公里,5天骑行总里程486公里,平均每天骑行98公里,参观大小景点约20处。
本帖地址:/zqsylp/msgview-.html[复制地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潍坊哪里有景色比较好适合骑行的地方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潍坊哪里有景色比较好适合骑行的地方
我有更好的答案
禹王湿地、虞舜公园、浯河公园、峡山水库、下面县市区都有好多白浪河湿地、北辰湿地
采纳率:8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骑行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驻马店算命最准的地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