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骨折康复锻炼图解怎么进行锻炼

。骨折,是现今生活中相对比较常见的一项疾病。我身边骨折过的人也有很多、每个人都有骨折的可能性,但是,儿童和老人相对更多一些。骨折指的是骨结构的连续性有一部分或者完全的断裂了。有一些病人是某个部位骨折了,但也有少数是多发性的骨折。如果,骨折了可以及时恰当的处理,大多数的人是可以完全恢复,和之前一样,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病人会留下一些后遗症。
步骤/方法:
如果骨折了,最好是能够及时的去医院就医。经过检查后,医生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即使是出院后也应该注意一下。不要过早的进行负重的行走,要慢慢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要想恢复的好一些,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喝一点牛奶,豆浆,可以服用一些维生素D,来促进骨头对钙的吸收。最好是不要喝酒,然后戒烟。最好是吃的清淡一些。但是之后也可以吃一些老母鸡汤这样的滋补品。
平时有空的话,多去医院检查,看一下骨胳的愈合情况。最好是观察一年。不能长时间的躺在床上或者不动。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借助双腋双拐来走走路。双拐可以帮忙分担身体的体重。
注意事项:
如果我们不小心骨折了,千万不能盲目的自己治疗。要及时的送去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在还没有完全康复之前,要注意饮食还有运动等方面。
订阅到邮箱
骨折热门相关
骨折精彩推荐
骨折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本品用...
参考价格:¥40
功能主治: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
参考价格:¥13.5
咨询实录推荐欢迎访问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常见骨折的功能锻炼指导
一、功能锻炼在骨关节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
1、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当骨与关节受损时,肢体运动范围及活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久而久之骨骼肌便会发生废用性萎缩,表现为肌张力减退,肌力减弱,以运动量较大的肌群表现最为明显,如大腿或膝部病变时(骨折),即可表现出患侧大腿变细,股四头肌萎缩,这种病理变化,实质上是运动量减少所致,运动对肌肉的影响非常明显,是维持肌肉正常功能和形态的必要因素,因此,无论是骨折,炎症或手术后造成的肢体制动,都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导致肌肉萎缩,而促进其恢复的唯一积极有效的手段,就是合理有效的运动和功能锻炼。
2、对骨骼的影响
运动时的应力负荷,是维持骨骼正常代谢的必要因素,不运动或运动减少,可引起骨质疏松,即骨组织的废用性萎缩,经常的运动则可使骨细胞增生,骨皮质增厚,骨质的坚韧度就大大增强。
3、对关节的影响
运动对维持关节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停止运动,关节囊及关节周围韧带得不到经常性的伸展运动,逐渐发生挛缩,这种变化的机制在于胶原纤维有自动收缩的特性。由于这种特性的作用,一个制动在非功能位的关节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关节囊及关节韧带逐渐短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最终形成废用性挛缩,一旦形成,关节内的滑液分泌障碍,使关节内软骨面因缺少滑液的营养而发生萎缩或纤维化,形成关节粘连,通过关节的功能锻炼,不仅能有效地预防关节粘连和挛缩,又能使已经发生粘连和挛缩的关节得以逐步伸展,使关节的功能得以恢复。
二、功能锻炼的基本原则
1、重视全身运动:调动机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以适应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
2、强调主动运动:主动运动为主的功能锻炼是康复肌体及局部肢体功能的主体。
3、一切计划都应循序渐进,日见成效,决不可盲目粗暴,急于求成。
4、必须安全有效,应注意避免损伤。
三、 功能锻炼的基本方法
1、被动运动
由于肌肉不能主动收缩或关节僵硬强直,难以实施主动运动,故功能锻炼只能在医护人员的协助指导下进行,使用医疗器械被动实施时。实施时动作要平稳缓和,用力大小及活动幅度,应以引起轻度酸痛但能忍耐为宜,不可用力过猛而引起肌肉的反射性痉挛,切忌暴力,以免加重肌肉的痉挛或引起新的损伤。
2、助力运动
由于患肢肌力较弱,不能完成自主活动,其锻炼需通过医护人员的协助方能实施,这种运动称助力运动,应注意给予被动力量尽量小,避免以被动运动代替助力运动,助力的大小也应以引起适度的紧张或酸痛感觉为度。
3、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是功能锻炼的主体,常是在被动运动或助力运动恢复了肢体基本功能之后进行的,要合理、适度、循序渐进。
4、抗阻力运动
是一种更高级的运动方式,在主动运动较自如时再加以阻力,逐渐增加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力,对肌力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1、做好思想工作,建立信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因为对于严重的骨关节伤,其功能康复非朝夕之功。
2、不可急于求成,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动作要由简到难,使身体逐步适应。
3、要注意安全,一是运动量不要太大,要在全身情况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二是不可暴力,避免肌肉、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的撕裂伤。
4、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如骨折的早期、关节炎的急性期,安排大运动量,只会加重病情。
五、骨关节固定的功能锻炼
1、锁骨骨折
锁骨属肩胛带骨,因骨折后,患者怕痛不敢活动,致使肩关节长期制动,常可由此引起粘连性肩周炎,锻炼的重点必须是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一般在复位后即可指导练功,每日主动握拳,伸屈肘关节,双手叉腰,伸展肩部,强度与频率可根据自我感觉逐日加大,但应始终保持挺胸的体位。
2、肱骨干骨折
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常影响上、下关节的功能(肩、肘),夹板固定的当日,即可开始练功,用力握拳,使上肢肌肉紧张,改善血循环,有利于消肿,同时耸肩,每日3次,每次10数下。被动锻炼主要是活动肘关节,一手固定骨折部,另一手握持前臂作肘关节的被动伸屈。
1周后看开始进行肘部冲击锻炼,患者用健侧手向上推顶患肢肘部,可略有冲击力,但大斜面、粉碎性等不稳定骨折,禁忌。
3~4周可开始指导伸屈肘关节,逐步加大范围,如5周后解夹板,可进一步活动肩、肘关节,尽量做到骨折愈合之日,即关节康复之时。
1、肱骨髁上骨折
是邻近关节的骨折,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可因长期固定而遗留关节功能障碍。
外固定后当日握拳伸指,可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应坚持300~500下,在疼痛可忍耐的情况下加大握力,伸指应尽量伸直,7~10天后,肿胀基本消失,争取将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增加至45°~50°。在进行肘关节活动的同时,可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前屈及背伸活动,尽量逐渐加大范围,防止肩关节与周围肌肉粘连,解除外固定后,上肢可全面锻炼,如肩关节伸屈上举,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腕关节的旋转,如关节僵硬影响活动,可进行助力运动或被动运动。
2、桡骨小头骨折
是关节腔内骨折,处理不当对肘关节伸屈活动影响较大。固定后第一天,即可伸指握拳,每日3~4次,每次300下,同时肩关节被动收展,以改善血循环,促进消肿,10天后辅导病人在有限范围内进行关节屈伸,2周后,可指导病人进行前臂旋转运动,要缓慢进行,如3~4周后去除外固定,可继续作肘关节的伸屈活动直至正常范围,如是儿童,则可不必限制活动。
1、尺桡骨干骨折
小夹板固定后即进行伸指握拳活动,每日3~4次,每次200~300下左右。
1周后开始肩、肘关节活动,方法:小云手,两脚平行分开,健手托扶患肢,斜向健侧的前外侧伸出,此时患膝伸直,健侧膝屈曲,后两臂由健侧转向患侧,患侧膝由伸变曲,健侧膝由屈变伸,两臂亦由伸变曲,回至胸前,如此反复练习,待患肢有力,再逐步加大肩、肘关节的活动范围。
2~3周后,加大肘关节活动,一直练到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为止。
6~8周后,骨折基本达到临床愈合,解夹板后,进行前臂旋转活动,即反转手活动:下肢前弓后蹬,手指伸开,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由腋后向前伸出,而后外展外旋,从背后收回到腋下。上左腿出右手,收左手,上右腿出左手,收右手。使肩、肘、腕、手及前臂的旋转活动,得到全面锻炼。
2、科雷氏骨折
近腕关节,保全腕关节功能至重要。
小夹板固定当日即伸指握拳,幅度要尽量大,每日3~4次,每次300下左右。
1周后,缓慢进行腕关节掌屈及背伸,以掌屈用力,尺偏用力为主,并可进行“小云手”练功法。
3~4周后,解夹板,加大腕关节活动范围。如因长期固定僵硬者,可进行助力锻炼。
5~6周后,加大腕、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1、颈椎骨折
如四肢尚能自主活动者,则应鼓励其进行四肢的伸屈活动,可指导部分生活自理。如用毛巾擦脸,自己拿东西吃等。4—5周后,可练习半坐位,并可加强双上肢肌力的练习。
2、胸、腰椎骨折
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是床上的功能锻炼,这也是一种“自身复位”的治疗方法。平卧硬板床,在患部垫一薄枕。在受伤后三天、最迟不超过一周,即可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开始时为五点支撑法,两腿屈曲,稍分开,头、手、足五点着床,用力使腰背部悬空,次数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加强。转为三点支撑法则双手抱胸前,头足着床,腰背肌悬空,反复动作,应循序渐进,并每天询问练功的次数,观察其幅度。
1、股骨颈骨折
1)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
当日可进行上肢的伸展活动,术后3日则可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及踝关节的伸屈及足趾的伸屈。术后1周可进行髋、膝关节的伸屈练习,应以不出现疼痛为度,术后3周可半坐卧位或坐位,进一步练习髋屈,膝伸活动。术后4周可扶拐下地不负重练习行走,活动量可逐日加大。
2)骨牵引后的功能锻炼
主要是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早期进行,由被动到主动地进行膝、踝关节的伸屈运动。
1、股骨干骨折
1)牵引后的功能锻炼
自牵引实施之日进行,首先是踝关节的趾屈与背伸活动。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应在可以忍耐的情况下逐渐加大,每日3~5次,逐日增加至30~50次。
1周后开始锻炼髋、膝关节的伸屈,指导健肢屈膝100°,足蹬床面,双手支撑,三点着力,尽量挺胸,抬高臀部,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动作要缓慢。
3~4周后,髋、膝关节伸屈范围加大
5~6周解除牵引后,继续抬高患肢并进行髋、膝、踝关节的伸屈活动及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
1、胫骨平台骨折
1)牵引后的功能锻炼
当日即可进行踝关节的趾屈背伸运动,同时进行股四肌的收缩。
3~5天后,指导用双手支撑床面抬臀运动。
2周后即开始膝关节活动,逐渐加大范围。
6周后,去除牵引,进一步加大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2、髌骨骨折
属关节内骨折。髌骨又是股四肌的支点,发挥杠杆作用。
1)伸膝位石膏外固定后的功能锻炼(手术后)
固定后即可进行上肢伸展扩胸运动,半卧位或坐位锻炼。
3日后开始练习收缩股四头肌,每日3~4次,每次20~30下,同时伸屈足趾。
术后1周,开始膝关节的伸屈。
术后3周,膝关节屈曲不少于90°时可练习下蹲。
1、胫腓骨干骨折
1)跟骨牵引后的功能锻炼。
①早期: 当日即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以背伸为主,跖屈为辅,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强调以主动为主,并进行股四肌的收缩锻炼;
②中期: 2~3周,可双手撑床抬臀,每日3~5次,逐日增加;
③后期: 3~4周,一般已改用小夹板固定,可有计划地进行膝关节的屈伸锻炼。
1、踝部骨折
包括单踝(内、外)、双踝、三踝及踝上骨折,是经关节骨折。
整复当日,可指导进行上身的功能锻炼,包括髋、膝关节的活动;
1周后活动足趾,尽量伸屈;
2周后可扶拐下地,轻微负重;
4~5周解夹板后,练习踝关节的伸屈,如关节硬可采用被动运动。
肘关节术后功能康复
1、术后肘关节前方用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伸直位,上肢抬高36小时。
2、术后第1-2天开始整个活动范围的主动辅助练习或使用CPM进行最大限度的能忍受的肘关节锻炼以减少肘关节区域的积血积液;肘关节要高于肩关节,伸直至病人感到肘关节前方有甭紧感。
3、练习间隙白天屈肘90°休息托板保护6周。 
4、晚上伸直托板固定以防屈曲挛缩。
5、术后六周开始被动伸直和力量练习。
6、外侧复合体损伤,主动辅助练习间隙屈肘90°,前臂旋前固定以防止后外侧旋转不稳定。 
7、有后外侧旋转不稳定者,可屈肘≥90°行旋前旋后练习。
8、内侧复合体损伤,主动辅助练习间隙屈肘90°,前臂旋后固定。
9、内外侧复合体均损伤,主动辅助练习间隙屈肘90°,前臂中立位固定。
10、3-4周后,主被动练习前可中等温度热疗5-10分钟.练习后冰敷以减少出血及异位骨化。
11、术前2天及术后4-6周口服吲哚美辛.中药术后前两周以破血活血凉血消肿止痛为主;2-4周活血伸筋;4周以后温经通络,通利关节。
12、3-4周后如有异位骨化的表现,用静力性的可调节支具3-4月。
肩关节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1、术后2-3天开始钟摆练习2-3次,间隙三角巾悬吊制动。
2、术后两周开始被动前屈上举60°,外旋0°。
3、术后3-4周被动前屈上举90°,外旋20°,开始内旋练习。
4、术后六周被动前屈上举160-180°,外旋45-60°。
5、术后六周开始主动练习及力量练习。
6、3-4周后,主被动练习前可中等温度热疗5-10分钟.练习后冰敷以减少出血及异位骨化。
7、中药术后前两周以破血活血凉血消肿止痛为主;2-4周活血伸筋;4周以后温经通络,通利关节。20被浏览3,341分享邀请回答3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腿骨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