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左面部靠耳部位肌肉部位名称略有萎缩,是神经受损吗

关于神经源性肌肉萎缩症的专题
木方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神经衰弱
神经源性肌肉萎缩症热门问答
Copyright?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玖玖叁玖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投诉类型:
投诉理由: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输入您的回答内容
脸出现下垂是因为去年去美容院做面部刮痧,刮完消肿后左脸出现下垂现象,出现现脸部肌肉组织下垂,而且左脸特别明显,右脸稍好些,像我这样情况可以做微创提升吗?可以提升到以前没有垂的效果吗?如果可以,是哪种提
病情描述:
脸出现下垂是因为去年去美容院做面部刮痧,刮完消肿后左脸出现下...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病情分析:面部提升的方法有很多,建议上传几张照片或者直接来院面诊
本回答来自: 求医网& | &
& | & 18:29
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常识>>
购药推荐:
除皱相关疾病张医生您好,我是您的患者,脑左侧聂叶海绵状血管瘤,06年...
张医生您好,我是您的患者,脑左侧聂叶海绵...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张医生您好,我是您的患者,脑左侧聂叶海绵状血管瘤,06年12月手术,效果好,只是术后刀口附近头皮发麻,一个月后好转,最近发现左面部靠耳部位肌肉略有萎缩,是神经受损吗?应怎样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烦请张医生在百忙中给我开处方,能恢复正常或不在进展.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血管瘤,胎记
擅长:小儿内科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专长:各种血管瘤、肝血管瘤、疑难血管瘤等。皮肤综合、小儿...
问题分析:血管瘤大部分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唇、舌扣底。它不仅给人们的容貌上带来了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造成了威胁。意见建议:无论采取什么治疗方案,千万不要听信偏方,或者自己盲目用药,要检查清楚,再对症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职称:医师
专长: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痛经
&&已帮助用户:243497
指导意见:血管瘤疾病,该疾病 属于良性的病变,主要还是需要采取手术 治疗,其次就是需要采取注入硬化剂及激光治疗的。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122512
指导意见:你好,这不排除是神经受损的,最好去医院看看,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的。
问脑内右侧聂叶海绵状血管瘤
职称:医师
专长:擅长内科各大系统疾病,尤其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心肌炎等疾病,及脑出血、脑梗塞、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亦很有心得。另外,中医中药方面也有良好效果。
&&已帮助用户:26414
病情分析: 你好,脑内右侧聂叶海绵状血管瘤 ,要引起重视,极易发生血管瘤破裂引发脑出血。意见建议:极易去医院神经外科详细检查后手术切除。
问神经受损可以恢复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78062
病情分析:你好,是可以慢慢恢复的,建议你吃点脑复康,脑立清,健脑补肾丸,多休息,祝你健康!
意见建议:
问我是.右聂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手术后已经一年半了现在感...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355977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如果确实是感冒的话而且严重的话需要口服感冒药;如果不是很重的话可以通过多喝温开水通过自己的免疫力慢慢恢复。意见建议:你有可能不舒服不是吃药引起的而是本身感冒带来的不舒服现在药店里有不少抗感冒药属于中成药你可以使用但得根据你是风热型还是风寒型感冒购买服用。
问动了脑动静脉畸形手术之后神经受损能不能恢复,要如何...
职称:医师
专长:骨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创伤
&&已帮助用户:4434
病情分析: 神经损伤意见建议:根据病史,建议进行营养神经治疗。恢复情况根据神经损伤情况而定
问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除了手术,还有
职称:住院医师
专长:脑出血、脑梗死、头晕、头痛、脑供血不足、癫痫、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已帮助用户:0
病例分析:你好,癫痫的治疗,需要长期的服药控制,只要控制的好,按时服药,是可以治愈的。意见建议:你好,诱发癫痫的因素很多,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感冒、一些药物、饮酒、私自停药抗癫痫药物
问偶尔会头皮发麻(痒)如何:发生原因,工作的时〈我是钳工〉体力消耗到一定时就会突然头皮发麻(痒)..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65410
你好,你这种情况还是需要考虑精神心理因素所制,建议你不必紧张,如果不放心可以做一个头颅ct的检查,排除有无颅内疾病的存在。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毛细血管瘤 多见于皮肤,以枕部、头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长于
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有可能自己消退;若宝宝1岁了还不能自己消
成人血管瘤在本质上可以分为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年幼时期没有得到.
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它本身对身体危害不大,因为它不像恶性肿瘤
有的宝宝查出患有血管癌,家长就要问了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这个病有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关注今日:11 | 主题:734276
微信扫一扫
【资料】========从零开始学习神经科学(整理笔记)=========
页码直达: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这个帖子发布于10年零306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第四章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the diagnosis of nervous diseases)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是根据一般查体与神经系统检查所获得的资料,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加以分析而推断出来的。一般分为定位和定性诊断两方面。  由于神经系统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当损伤时即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定位诊断是根据这些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推断其病灶部位的一种诊断过程。定性诊断乃系确定病变的病理性质和原因,即对疾病作出病理、病因诊断的过程。因为神经系统与其它系统有密切联系,且神经系统疾病不仅可由神经系统本身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故在考虑定性诊断时,必须从整体出发,根据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症状和体征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其演变过程,参照有关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常见病因有:感染、外伤、血管性疾病、中毒、代谢障碍、肿瘤、变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不可截然分开,如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在确定病变部位的同时也可推断出病变的性质,如内囊附近病损,多由动脉硬化合并高血压性血管疾病所致。因而在不少情况下,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是相互参考同时进行的。常见病症的定位诊断  一、颅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  (一)视神经损害的定位:视神经通路自视网膜、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枕叶视觉皮质,径路很长,易于受损,但由于行走各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不同,损害后的视野改变也各异,故由此可判断视路损害的部位。  1.视神经损害:病侧眼视力减退或全盲(图2),伴直接光反应消失,但间接光反应存在,眼底可见视乳头萎缩。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炎,脱髓鞘性病变以及外伤、肿瘤压迫等。  2.视交叉损害:  视交叉中央损害时,视神经双鼻侧纤维受损,产生双颞侧偏盲(图2),多见于鞍区肿瘤,特别是垂体瘤。如病变扩及视交叉外侧累及病侧的颞侧纤维时,则患侧眼全盲,对侧眼颞侧偏盲。见于鞍区肿瘤、视交叉蛛网膜炎等。  3.视束损害:病灶同侧视神经颞侧纤维和对侧视神经鼻侧纤维受损,产生病侧眼鼻侧偏盲,对侧眼颞侧偏盲,即对侧同向偏盲(图2),伴有“偏盲性瞳孔强直”(光束自偏盲侧照射瞳孔,不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自另侧照射时则有对光反射)。多见于鞍区肿瘤。  4.视放射病变:也出现对侧同向偏盲,但因瞳孔光反射的传入纤维已进入丘脑外侧膝状,故无偏盲性瞳孔强直(图2)。此外,视放射向后其上方和下方纤维逐渐分开,故可出现同向上象限性盲(下方纤维受损)或同向下象限性盲(上方纤维受损)。多见于内囊血管性病变和颞顶叶肿瘤。  5.视觉皮质损害:一侧病变时视野改变同视放射病变,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或上下象限性盲,但恒有黄斑回避。双侧视皮质损害时,视力丧失,但对光及调视反射存在,称皮质盲;刺激病变时,可出现光幻视或形象纪视。多见于枕叶的脑血管病、肿瘤及变性病变。  (二)眼动障碍的定位诊断:眼球运动由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完成,眼动障碍可由上述神经单个或同时损害引起。临床以动眼神经麻痹和外展神经麻痹多见。  1.动眼神经损害:  (1)核性损害:动眼神经核群为一细长的细胞团块,位于中脑的上丘水平大脑导水管周围,双侧自上而下的排列为提上睑肌核、上直肌核、内直肌核、下斜肌核和下直肌核,各核两侧相距甚近,而前后距相对较远。因此,中脑病变时,多表现为双侧的某些眼肌单个麻痹,而前端的Edinger-wesphal核常不累及,故瞳孔多正常。见于脑干脑炎、脑干肿瘤及脱髓鞘病变。  (2)核下性损害: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外下斜位、向上、向下、向内运动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因走行各段邻近结构不同的表现也不同:①中脑病变:为髓内段动眼神经纤维受损,常累及同侧尚未交叉的锥体束,故出现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伴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Weber综合征)。见于中脑梗塞,肿瘤及脑干脑炎等。②颅底病变:仅有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于大脑后动脉瘤,小脑幕切迹疝等。③海绵窦病变:早期可仅有动眼神经麻痹,但此处病变常累及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故多为全眼麻痹。此外,因同侧三叉神经Ⅰ、Ⅱ支也受损害,而有颜面该两支神经范围内感觉减退或三叉神经痛发作,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如眼球静脉回流受阻,尚有眼球突出、结合膜充血、水肿等。见于海绵窦血栓形成、海绵窦动静脉瘘等。④眶上裂病变:同海绵窦病变,但无眼球静脉回流受阻症状,并因动眼神经入眶上裂进分为上、下两支,故有时仅表现为部分眼肌麻痹。见于该处肿瘤、外伤等。⑤眶内病变:同眶上裂病变外,因同时累及视神经,而出现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见于眶内肿瘤、炎症等。  (3)核上性损害:表现为双眼协同运动障碍,如双眼侧视麻痹或同向偏斜,或双眼上视或(和)下视不能(可伴瞳孔对光反应或(和)调视反射消失),系脑干或皮质眼球协同运动中枢受损引起,详见神经系统检查一节。多见于脑干肿瘤、炎症、脱髓鞘病变以及大脑半球血管病变、肿瘤等。  2.外展神经损害:表现为眼球内斜视、外展受限。  (1)核性损害:外展神经核位于桥脑面丘水平,被面神经所环绕。该处病变时表现为病灶同侧眼球外展不能,内斜视和周围性面瘫,因病变常累及同侧未交叉的锥体束,故还出现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Millard-Gubler综合征)。多见于脑干梗塞及肿瘤。  (2)核下性损害:①颅底病变:外展神经在颅底行程较长,故很易受损,可为单侧或双侧,出现一侧或双侧眼球外展受限或不能。见于颅底炎症、斜坡肿瘤、颅底转移癌、颅内压增高等。②海绵窦、眶上裂和眶内病变:见上。  3.核上性损害:表现为双眼同向运动障碍,系脑干或皮质眼球同向中枢病变引起。  (1)侧视麻痹:同向侧视中枢有二:①桥脑侧视中枢:位于外展神经核附近或其中,发出纤维经内侧纵束至同侧外展神经核及对侧动眼神经核的内直肌核,使同侧外直肌和对侧内直肌同时收缩,产生双眼球向同侧的侧视运动。②皮质侧视中枢:主要在额中回后部,下行纤维支配对侧桥脑侧视中枢,使双眼受意志支配同时向对侧侧视。上述两个侧视中枢的病变均可引起侧视麻痹。脑干侧视中枢病变时,常损及邻近的面神经核和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而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和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双眼不能向病灶侧注视而凝视病灶对侧(病人凝视自己的瘫痪肢全,Foville综合征)。见于桥脑梗塞、肿瘤和脱髓鞘病等。皮质侧视中枢病变时,双眼不能向病灶对侧注视,且因受对侧(健侧)侧视中枢的影响,双眼向病灶侧偏斜(病人凝视自己病灶);但当病变较轻产生刺激症状时,则双眼向病灶对侧偏斜。由于皮质其它部位的代偿作用,皮质侧视中枢产生的侧视麻痹多为一过性。见于内囊部位的脑血管病、额叶肿瘤等。  (2)垂直运动麻痹:垂直运动脑干中枢位于中脑四迭体和导水管周围灰质,皮质中枢不明。中脑病变时引起双眼不能同时上视或(和)下视,可伴瞳孔对光反应或(和)调视反射消失。见于中脑的血管病变和脱髓鞘病以及肿瘤,刺激症状时偶可产生双眼痉挛性上视,见于巴金森氏综合征等。  (三)面肌瘫痪的定位诊断:面部表情肌的运动由面神经主司。面神经主要为运动神经,其核位于桥脑,接受来自大脑皮质运动区下1/3面肌代表区发出的皮质脑干束支配,其中面神经上组核(发出纤维支配额肌、皱眉肌及眼轮匝肌等)接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而下组核(发出纤维支配颊肌、口轮匝肌、笑肌及颈阔肌等)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面神经出脑后与位听神经伴行经内耳孔及内耳道后折入面神经管内,最后出茎乳孔至支配的肌肉。其行程中发出蹬骨神经至蹬骨肌,接受司舌前2/3味觉的鼓索神经等。行程各部因邻近解剖结构不同,故临床表现也多异,据此可进行面肌瘫痪的定位诊断。  1.中枢性面瘫:即核上性损害,相当于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表现为病灶对侧下组面肌瘫痪—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及吹口哨不能等。  (1)皮质运动区病变:除中枢性面瘫外,多合并有面瘫同侧以上肢为主的上运动神经元性肢体瘫痪及舌瘫;也可为刺激症状,表现为面部或同时有肢体的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发作。见于额叶占位性病变、脑膜脑炎等。  (2)内囊病变:除中枢性面瘫外,因病变同时累及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及视放射,而出现面瘫同侧的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及同侧偏盲,称为“三偏征”。见于脑血管病及占位性病变。  2.周围性面瘫:即核下性损害,相当于肢体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除下组面肌瘫痪外,还有上组面肌瘫痪(如抬额、皱眉不能、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等)。  (1)桥脑病变:在桥脑内,面神经核发出纤维环绕外展神经核出脑。当桥脑病变累及面神经时,外展神经及位于桥脑腹侧的锥体束均难于幸免,故出现病灶同侧的周围性面瘫、外展神经麻痹,及病灶对侧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Millard-Gubler综合征)。见于桥脑梗塞、肿瘤及多发性硬化等。  (2)小脑桥脑角病变:除面神经受损外,因累及邻近的三叉神经、位听神经及小脑,故周围性面瘫外,还分别出现面部麻木、疼痛、咀嚼肌无力及萎缩,耳鸣、耳聋、眩晕以及共济失调等,称为“小脑桥脑角综合征”。多见于该部肿瘤(尤以听神经瘤、胆脂瘤多见),蛛网膜炎等。  (3)面神经管病变:除周围性面瘫外,因蹬骨神经和鼓索神经也常受累,常伴听力过敏和舌前2/3味觉丧失。多见于面神经炎、乳突炎及手术损伤等。如病变位于膝状神经节,则因多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故有耳廓部的带状疱疹(Ramsay-Hunt综合征)。  (4)茎乳孔以外:仅有病侧周围性面瘫。见于腮腺肿瘤等。  3.肌源性面瘫:双侧面肌肌肉活动障碍引起,双眼闭合及示齿不能、表情呆滞、饮水自口角外流。见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  (四)球(延髓)麻痹的定位诊断:司掌咽、喉、腭肌和舌肌运动的颅神经核,为位于延髓内的疑核和舌下神经核,发出纤维经由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出脑,支配软腭、咽肌、声带和舌肌。疑核和舌下神经核的中枢支配为源自中央前回下方的皮质脑干束。当上述神经通路受损而出现构音、发声及吞咽障碍时,称之为“球麻痹”。  1.真性球麻痹:为一侧或双侧延髓病变或舌咽、迷走及舌下神经病变所致,表现为声音嘶哑、构音不清、吞咽困难、软腭下垂、咽反射消失、伸舌偏斜或不能、舌肌萎缩并有肌纤维震颤。急性者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椎一基底动脉闭塞等。慢性者多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脑干肿瘤、延髓空洞症等。  2.假性球麻痹:为双侧皮质运动区或皮质脑干束损害所致,因疑核受双皮质干脑侧束支配一侧病变时不发生症状。除构音、发声及吞咽障碍外,与真性球麻痹不同处为咽反射存在,无舌肌萎缩及震颤,且常伴有双侧锥体束征和病理性脑干反射如及吮反射(以手指触碰患者上唇,引起吸吮样动作)和掌颌反射(快速划手掌尺侧,引起同侧下颌收缩),智力多减退,双侧内囊病变时尚有哭强笑表现。见于二侧先后发生的脑血管病、散发性脑炎、运动神经元病等。  二、瘫痪的定位诊断  瘫痪是指肌肉的收缩无力至完全不能。根据其无力程度分为不完全性瘫痪,(轻瘫、肌力检查为1-4度)和完全性瘫痪(肌力为0度)两种。产生瘫痪的原因有三种:  (一)神经原性瘫痪:根据运动通路受损的部位又分为:  1.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皮质运动区至支配脊髓前角的锥体束发生病变所产生的瘫痪。特点是:①瘫痪范围较广泛。②由于锥体束损害后牵张反射的释放,瘫痪肢体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瘫。但急性期(休克期)肌张力低下,呈弛缓性瘫。③正常受抑制的腱反射被释放,出现腱反射亢进。④正常被抑制的原始反射又复出现,即病理反射阳性。⑤除久病后瘫痪肢体呈废用性萎缩外,无肌肉萎缩。⑥电检测无变性反应。皮质运动区损害引起的瘫痪虽也属上运动神经元生瘫痪但临床表现多不全同(详见后文)。  2.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脊髓前角、前根、神经丛及周围神经损害后引起的瘫痪,其特点是:①瘫痪多较局限。②由于牵张反射弧的中断引起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呈现弛缓性瘫痪。③反射弧传出通路的损害导致腱反射减低或消失。④不出现病理反射。⑤因运动神经兴奋传导障碍至一部分肌纤维废用,加之末梢部位的乙酰胆碱释放减少,致使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肌肉萎缩明显。⑥电检测呈变性反应。  (二)肌原性瘫痪:  肌肉本身或神经肌接头部位病变所引起的瘫痪。  (三)功能性瘫痪:  为癔症引起的瘫痪,详见精神病学。  瘫痪的定位可根据临床上肢体瘫痪的部位和范围,按单瘫、双下肢瘫、偏瘫和四肢瘫分别进行定位诊断如下:  (一)单瘫(指一个肢体或一个肢体的某一部分的瘫痪)的定位诊断:  1.大脑皮质运动区(前中央回)损害:司掌躯体各部位运动的锥体细胞,在前中央回呈特殊的倒入状排列,故其下部病变出现对侧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如病变在优势半球累及额下回后部Broca区时,还可伴有运动性失语。上部病变出现对侧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如局限于皮质时,瘫痪始终为弛缓性,与一般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后期为痉挛性者不同。当病变引起刺激症状时,瘫肢还可出现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发作而无明显瘫痪。多见于肿瘤、血管病和外伤等。  2.脊髓半横贯性病变:①胸段病变:因同侧皮质脊髓束受损,引起同侧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同时累及后索及脊髓丘脑束,分别引起损害水平以下同侧感觉和对侧痛温觉减退,称为“脊髓半横贯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②腰段病变:损及同侧脊髓前角,出现病变侧下肢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痛和感觉减退等马尾症状,以上均多见于脊髓压迫病的早期。  3.脊髓前角病变:颈膨大(颈5-胸1)支配上肢的肌肉运动,腰膨大(腰2-骶2)支配下肢的肌肉运动,上述部位病变可分别引起上、下肢部分肌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并因刺激作用,伴有瘫肌的肌纤维震颤。病变如仅限于前角时,无感觉障碍,多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伴浅感觉分离则见脊髓空洞等。  4.脊神经前根病变:所产生的瘫痪与前角损害者相同,但肌纤维震颤较粗大,称肌纤维束性震颤,此外病变常同时累及邻近的后根,故多伴有相应的根性分布的感觉障碍,如上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浅感觉的减退、丧失呀过敏等。多见于神经根炎,增生性脊柱炎,早期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5.神经丛损害:近端损害同相应的脊神经前根损害的症状,远端者则表现为其组成的有关神经干损害症状。以臂丛近端病变为例:①臂丛上干型损害(上臂从瘫痪,Erb-Du-chenne瘫痪):为颈5-6神经根受损,表现上肢近端和肩胛带肌肉瘫痪、萎缩、上肢不能上举、屈肘和外旋。二头肌腱反射和挠骨膜反射消失,上肢挠侧放射性疼痛和感觉障碍,前臂肌肉和手部功能正常。多见于外伤、产伤等。②臂丛下干型(下臂丛瘫痪,Klumpke-Dejerine瘫痪)为颈7-胸1神经根受损表现,肌肉瘫痪和萎缩以上肢远端包括手部为主,尺侧有放射性疼痛和感觉障碍,可有Horner征。多见于肺尖肿瘤、锁骨骨折、颈肋等。  6.神经干病变:神经干为混合神经,损害后除引起该神经支配的肢体部份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外,并有相应区域内的感觉和植物神经障碍,后者如皮肤发凉、紫绀、指(趾)甲脆变或呈现沟状,严重时皮肤出现难愈的溃疡等。以下介绍常见的神经干损害:①挠神经损害:挠神经主要支配上肢伸肌肌群,损害后突出表现为手腕下垂,腕及手指不能伸直,感觉障碍仅见于拇、食指背侧小三角区。高位损害时则上肢伸肌全瘫痪,前臂挠侧感觉亦受累。多见于外伤和压迫性病变,少数也见于铅、砷及酒精中毒。②尺神经损害:尺神经主要支配尺侧腕,指屈肌和骨间肌,损害后表现为掌屈力弱,小指活动和拇指内收不能,各指分开、拼拢不能,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而呈爪状。③正中神经损害:尺神经主要支配前臂的旋前、掌屈、指屈和拇指对掌等肌肉,损害后出现前臂旋前困难,手腕外展屈曲以及第一、二、三指屈曲不能,鱼际肌明显萎缩形成“猿手”,伴第一至三指及无名指的挠侧感觉减退,早期可有灼性神经痛。外伤及压迫性病多见。腕部操作时主要表现为拇指运动障碍,见于腕管综合征。④坐骨神经干损害:坐骨神经主要支配股后侧肌群和小腿肌肉,损伤后的主要特点有:沿坐骨神经走行(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的放散性疼痛,股后侧肌群、小腿和足部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致屈膝及伸屈足困难。小腿外侧痛觉减退,牵拉坐骨神经时出现疼痛,故Kernig征Laseque征等阳性。多见于炎症、梨状肌综合征等。⑤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支配下肢的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损伤后出现足下垂(致行走呈跨阈步态),足、趾不能背屈,足不能转向外侧,小腿前外侧肌肉萎缩,小腿前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障碍。常见于外伤。  (二)双下肢瘫痪的定位诊断  1.双侧旁中央小叶病变: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但多呈弛缓性,可有双下肢运动性癫痫发作,并有失抑制性高张力型膀胱障碍。见于该部位占位性病变及上矢状窦病变。  2.脊髓病变:  (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所支配的肌肉因前角受损,呈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因皮质脊髓束受损,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脊髓休克期可为弛缓性瘫);损害平面以下所有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括约肌障碍因脊髓损害水平不同而异,骶髓以上急性病变的休克期,表现为失张力性膀胱,但休克期过后,如膀胱反射弧的功能恢复,可逐渐转变为反射性膀胱,此外损害平面以下尚有泌汗、皮肤营养及血管舒缩障碍。多见于脊髓压迫性病变、急性脊髓炎及脊髓餐伤。胸、腰节段损害的具体表现如下:①胸段(胸髓2-12):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瘫痪,病灶水平以下的全部感觉缺失,大、小便障碍,受损髓节支配的躯干部位常有神经根性痛或束带感。②腰膨大(腰髓1-骶髓2):双下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及会阴部全部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伴有下腰或(和)下肢的神经根性痛。  (2)脊髓其它损害:①腰膨大部的两侧脊髓前角损害: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而不伴有感觉和括约肌障碍,偶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②胸髓两侧侧索损害:引起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而无其它脊髓横贯损害症状,见于脊髓压迫病的早期和原发性侧索硬化症。③胸髓两侧侧索和后索损害: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伴有深感觉丧失和感觉性共济失调,肌张力和腱反射改变视侧索和后索何者损害为主而定,如当后索损害为主时下肢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见于营养代谢障碍引起的后侧索硬化综合征和Friedrich型家庭遗传性共济失调症。  3.双侧腰骶神经根病变:双下肢呈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和根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因骶神经根受损,出现失张力性膀胱。见于脊髓蛛网膜,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及脊髓膜炎等。  (三)偏瘫的定位诊断  1.大脑皮质损害:大脑广泛性损害累及整个中央前回时,可引起对侧中枢性偏瘫及面、舌瘫,可伴对侧肢体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发作。优势半球病变时,并伴有运动性失语,累及后中央后回时常有皮质觉障碍。多见于脑膜炎。  2.内囊病变:由于锥体束、丘脑皮质束及视放射均在内囊通过,因此内囊损害后除出现病灶对侧中枢性偏瘫及面、舌瘫外,可伴有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以及对侧同向偏盲,即“三偏综合征”。常见于脑血管病变和肿瘤等。  3.半卵园中心病变:由于上、下行的感觉和运动通路及其支配颜面和上、下肢的纤维在此呈扇形分散排列,病变常使各种纤维受损程度不同,因此偏瘫常表现为上下肢和颜面受累程度不同,运动与感觉障碍的轻重也不相平行。多见于颅内肿瘤及血管病变。  4.脑干病变:因脑干病变损害所在平面同侧的颅神经运动核和髓内的核下纤维,以及未交叉到对侧去的皮质脊髓束,而出现病灶同侧颅神经的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称为交叉性瘫痪。多见于脑干肿瘤、炎症及血管病变。不同损害平面其表现也各异。如:①中脑病变: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体瘫痪(Weber综合征)。②桥脑病变:病灶同侧外展神经及面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舌瘫及肢体瘫痪(Millard Gubler综合征)。③延髓病变:病灶同侧球麻痹或舌下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  5.脊髓病变:见于颈髓半横贯性损害。高颈段病变表现为病灶同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颈膨大病变则表现为病灶侧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同时伴有病灶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  (四)四肢瘫的定位诊断  1.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广泛病变:双侧中枢性面、舌瘫、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同时因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而有吞咽和构音障碍等假性球麻痹症状,因皮质感觉区病变而有皮质性感觉障碍,并有失语和癫痫大发作等。见于脑膜脑炎。内囊双侧病变除双侧偏瘫和躯体感觉障碍外有强迫性哭、笑等精神症状。多见于先后两次发作的脑血管病。  2.脑干双侧病变:双侧偏瘫伴感觉障碍外,并有双侧损害水平的颅神经麻痹。见于脑干肿瘤、脑干脑炎等。  以上病变如仅侵及双侧锥体束,表现为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伴有假性球麻痹而无感觉障碍。见于原发性侧索硬化症。  3.颈髓双侧病变:  (1)颈髓横贯性损害:①高颈段病变: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灶水平以下全部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可能出现膈肌麻痹或刺激症状(呼吸困难或呃逆),以及后颈部向枕部放散的神经根性疼痛。②颈膨大部病变: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水平以下全部感觉缺失、大小便障碍、常伴有霍纳(Horner)征(颈髓1侧角受损)、并可有向上肢放射的神经根性疼痛。  (2)其它脊髓损害:①颈髓侧索双侧损害: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不伴感觉障碍,极少数病人可有括约肌障碍。见于原发性侧索硬化症。②双侧颈髓前角及侧索损害,因损及颈膨大前角细胞而呈现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则因侧索受损而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③脊髓双侧前角病变:四肢呈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无感觉及膀胱障碍。见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4.周围神经损害:四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伴有套式感觉障碍。见于格林-巴利(Guillain-Barre综合症)。  5.肌原性瘫痪:四肢呈现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见于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癌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等。  (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由于感觉通路各部位损害后,所产生的感觉障碍有其特定的分布和表现,故可根据感觉障碍区的分布特点和改变的性质,判定感觉通路损害的部位。临床可分为以下几型:  1.末梢型:  表现为四肢末梢对称性手套式和袜套式分布的各种感觉减退、消失或过敏,主观表现为肢端的麻木、疼痛和各种异常感觉,如烧灼感、蚁行感等。由于植物神经纤维也同时受损,还常有肢端发凉、紫绀、多汗以及甲纹增粗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的则有不同程度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见于四肢末梢神经炎。  2.神经干型:  神经干损害后表现该神经干支配区出现片状或条索状分布的感觉障碍,伴有该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如挠神经、尺神经及腓神经损伤等。  3.神经根型:  脊神经后根、脊神经节、后角或中央灰质损害后出现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节段性(也称根性)分布的各种感觉障碍。①后根病变:各种感觉均有障碍并常伴有沿神经根分布的放射性疼痛。见于脊神经根炎、脊柱肿瘤、增生性脊椎病等。病变常同时累及前根而出现相应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②脊神经节病变:同神经根病变所见,尚伴有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内的疱疹。见于带状疱疹。③后角病变:因痛、温觉纤维进入后角更换神经元而受损,但部分触觉纤维及深感觉纤维则经后索传导而幸免,因而出现一侧节段性分布的痛、温觉障碍,而触觉及深感觉正常的感觉障碍,称为浅感觉分离。病变累及前角时可出现相应范围内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颈8胸1侧角受累时出现该节段内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Horner征等。见于脊髓空洞症、早期髓内肿瘤等。④脊髓中央灰质病变:双侧痛温觉纤维受损而触觉及深感觉保留,出现双侧节段性分布的分离性感觉障碍。其特点和常见病因同上。  4.脊髓传导束型:  脊髓感觉传导束损害后产生损害平面以下的感觉障碍。①后索损害:病灶水平以下同侧深感觉减退或消失,同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见于后侧索联合变性、早期脊髓肿瘤及神经梅毒等,单侧见于脊髓半切综合征。②脊髓侧索损害:因脊髓丘脑侧束受损。产生病灶以下对侧的痛、温觉障碍。因侧索中的锥体束也难免,故常同时伴有损害水平以下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原因同上。③脊髓横贯损害:损害水平以下所有深、浅感觉消失。见截瘫节。  5.脑干损害:一侧病变时,典型表现为“交叉性感觉障碍”,系因传导对侧躯体深浅感觉的脊髓丘脑束受损,出现对侧躯体深浅感觉障碍;同时尚未交叉的传导同侧颜面感觉的三叉神经传导通路也受损,因此出现同侧颜面的感觉特别是痛觉障碍。见于脑血管病、脑干肿瘤等。  6.内囊损害: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的后1/3投射至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及顶上小叶,病损后出现对侧偏身的深、浅感觉障碍,伴有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和同向偏盲。(详见偏瘫节)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sharp_chyeng 编辑于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神经内科常见病的防治什么是中风中风是一种脑损伤,其症状根据脑损伤的不同部位而不同.中风患者通常身体的一侧比较虚弱,或者有行走、说话和思考方面的困难。绝大部分中风都是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被血液中的凝血所阻塞,或者是由于血管变得太狭窄而导致流向大脑的血流量减少而引起的。这使该区域的大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另一种中风叫做出血性中风,它则不是由于血管被阻塞,而是由于血液渗透到大脑中引起损伤。中风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几乎3/4的中风发生在65岁以上。当然,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发生中风。暂时性局部缺血跟中风有同样的症状,但持续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或一天不到,不会引起永久的脑损伤。虽然暂时性局部缺血发作不是中风,但却是一个重要的警报信号,需要治疗来防止将来真正中风的发生。中风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来说都是很可怕的。但是请记住:中风存活者通常都会有一些自然恢复或自然治愈,并且经常由于采取康复措施而得到进一步的复原。中风恢复中风恢复的过程通常包括住院治疗、自然恢复、康复和回到正常社会生活。因为中风患者需要综合的康复措施,这个恢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治疗
治疗往往是指住院治疗,其目的是挽救生命,防止复发和其他并发症。自然恢复
大多数人都会有自然恢复的过程,因中风而丧失的功能通常开始恢复,尤其在中风后的最初几周最为明显,但有时也会需要较长时间。康复
康复是急性住院治疗的延续。康复可以使患者保持活动能力和恢复失去的能力而更加独立。通常,当患者在住院治疗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康复活动,但有的患者在出院之后才开始,或者参加正规的康复项目,或者一些个性化的康复活动。在出院之前,患者的家属和医生就会决定患者是否进行康复活动和治疗。患者出院后或者康复之后,随着中风患者机器家属对中风的这一后果的逐步适应,他们或者通过新的方法来完成普通的任务、或者通过锻炼使用对侧肢体来减小肢残对生活活动的影响,例如把患者原来使用鞋带的鞋子换成带自动搭扣的鞋子,学会用左手写字等等。中风患者从此以后,将进入恢复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样的生活可能陪伴终生。住院急救治疗急救的主要作用是:1.确诊病人是由于中风引起的,而不是其他病症导致的2.确定中风的类型和脑损伤区域,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3.预防并且治疗诸如肠、膀胱、压迫性溃疡方面的褥疮并发症4.预防其他中风的发生帮助病人进行活动和做一些自理的工作,诸如吃东西和起床等,这些都是康复的第一步预防新的中风有过中风的人可能有增加新的中风的风险,特别是在中风发生后的第一年内。老年人、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症、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心脏病、吸烟、酗酒和吸毒都会加大发生新中风的危险,其中,诸如年龄等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其它的一些危险因素则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或者改变生活习惯而得到减轻。病人及其家属应该向医生和护士咨询关于预防新中风发生的一些方法。他们需要一起来帮助病人实现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病人及其家属也应该知道一些暂时性局部缺血发作的特征,如身体一侧虚弱无力,言语不清等,一旦这些情况发生,应该立即送往医院。什么是眩晕?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眩晕有轻重之分。轻重闭目片刻或安静休息,则症状缓解或消失;重者旋转不定,如履舟车,不能站立,常伴恶心,频发呕吐,甚至卒然昏倒。眩晕可分为哪几类各包含哪些病眩晕为一种常见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真性眩晕:为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摆、浮动感,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平衡失调、眼震等症。主要病症有: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前庭神经炎、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听神经瘤、小脑病变、第四脑室及脑干肿瘤或占位性病变等;假性眩晕:俗称头晕、头昏、沉闷,无旋转,常由供血不足、高、低血压、心血管病、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颈椎病及某些真性眩晕遗留症等原因引起。头晕、头昏为什么是脑中风的先兆?脑中风(即:脑梗塞等脑血管意外),先兆表现有:远期先兆常有眩晕、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近期先兆表现为头晕、头痛突然加重,突然出现原因不明跌跤或晕倒,均为中风的危象。短暂性脑缺血头晕患者,一般在1-5年内可能发生脑出血、脑梗塞者占46.5%;在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约1/3—1/2病人曾有过短暂性脑缺血性头晕,所以说此类头晕为脑梗塞的一种危险征兆,应按急症对待,及时治疗,不应认为是一过性头晕、眼黑,而不当回事,不予重视,将是很危险的。眩晕应该做哪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1)诊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等;(2)眼球震颤;(3)眼震电图(4)平衡姿势图听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以明确有无头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其他内科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生化检查等。眩晕患者注意事项当您起床时,先侧卧,一条腿先移到床下,再用手支撑着坐起来。站起来前,先在床边坐一会。特别是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来时,动作一定要慢。当您往上或往下看时,头部转动要慢,而且往上看或往下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当您向两侧转头时,动作要慢,而且最好让整个身体随头部一起转动。当您没有扶支撑物时,不要弯腰,弯腰时动作要慢,而且要扶着东西。一旦膝关节触地,就用手支撑着,侧身坐在地上。当您从地上捡拾物品时,先用一只手扶着支撑物,把身体重心全部放在双脚上。然后屈膝,用另一只手捡拾物品。等待捡拾物品的手收回后,再扶着支撑物站起来。如果您摔倒在地上,就手脚一起撑着,爬到支撑物旁边,扶着支持物慢慢站起来预防与调养1.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医生应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顾虑。2.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通畅,光线尽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宜少盐。3.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脑的模拟图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与物理检查(一)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是医师形成临床印象乃至作出初步诊断的关键步骤。真实、完整的病史采集和客观、全面的体格检查,有利于缩窄诊断范围,减少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及早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相反,片面的、同实际不符的病史与检查,将导致错误的临床诊断,贻误治疗时机。对神经系统疾病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累积,是科学地进行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的金钥匙。 第一节
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病史采集,通常是按“患者主诉-医师询问-患者回答”的形式进行的,医师询问的内容实际上反映着他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水平。这一过程富含着医师对患者繁琐冗长的主诉症状予以“由前至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杂乱到有序”的条理化分析与归纳活动。病史采集应从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等几方面入手。一、现病史(present history)一般而言,神经系统疾病有其规律性的发病和变化过程。因此,对每一位就诊患者,应问明其发病的主要症状及首发症状,何种原因或诱因,病程长短,起病缓急,有无伴随症状,症状出现及缓解的演变特征,多个症状发生的先后,症状的范围及其发展的解剖分布及顺序,曾经历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症状的缓解和好转因素。常见的主诉症状及问诊要点如下:
(一)头痛(headache)
全头痛还是局部痛;局部痛有一定的定位意义,如前额部痛可由颅前窝占位病变引起,枕颈部痛常见于颅后窝病变,偏头痛则与血管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有关,半侧颜面或半侧面颊部痛多为三叉神经痛。
有胀痛、跳痛、刺痛、电击样痛、搏动性痛等;电击、刀割样痛常为三叉神经痛,搏动性痛多见于血管性头痛。
发作性还是持续性,头痛出现或加重的时间;短时、发作性头痛多属功能性疾病,如血管性头痛;因面部某处受刺激, 或患者张口时发作的头面部剧痛,常为三叉神经痛;慢性持续性头痛以器质性病变引起者为多,如颅内占位病变,晨起加重者,多为颅内压增高所致,提示颅内占位病变。
4.速度及程度
突发头痛且疼痛难忍者常见于脑卒中性疾病,如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破裂出血。
5.伴发症状
伴发恶心、呕吐者,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伴有眩晕,提示小脑和桥小脑角肿瘤病变。
6.头痛诱发、加重及缓解因素
体位变化时头痛加重,见于脑室系统占位病变;头低位可缓解低颅压性头痛。
7.好转因素
降压药可改善高血压性头痛,脱水药能缓解颅高压性头痛,麦角胺碱对偏头痛有治疗作用。
(二)癫痫(epilepsy)
1.明确是否癫痫
癫痫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丧失、抽搐、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精神异常。以前两者多见,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和反复性三个特点。
2.区别原发性(特发性)或继发性(症状性)。
3.起病年龄
成人癫痫多源于颅内占位。
4.发作的类型
大发作还是小发作、限局性发作或精神运动性发作。
5.发作的频率及频率变化。
6.有无诱发因素。
7.对何种抗癫药物有效。
(三)瘫痪(paralysis)
偏瘫(含交叉性瘫痪)、截瘫、单瘫和四肢性瘫痪。
痉挛性(上神经运动元性)、弛缓性(下神经运动元性)。
3.发病急缓。
力弱、无力,完全性瘫痪及不完全瘫痪。
是否继发于癫痫之后。6.伴随症状
有无伴发疼痛、麻木、排尿排便异常,(四)感觉障碍(sensory disturbance)
分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平衡觉)障碍、浅感觉(痛觉、触压觉及温度觉)障碍及深感觉(位置觉、本体觉)障碍。
2.部位及范围
浅、深感觉异常的节段或区域分布特征。
是感觉异常(麻木感、不适感、蚁行感及震动感),还是自发性疼痛(胀痛或刀割样、电击样、烧灼样、针刺样痛)。
持续性或阵发性。二、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previous, individual and family history)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常会对当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和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史可作为脑脓肿患者诊断的依据。婴、幼儿癫痫、脑积水、脑软化和大脑发育不全多与出生时产伤引起的颅内出血、或难产造成的窒息、缺氧有关。牧区生活史可帮助诊断脑囊虫病。而血管网状细胞瘤和某些类型的精神障碍则有较强的家族遗传倾向;在近亲婚配中,这种倾向尤为明显。
总之,采集病史应提倡既详细、系统,又重点突出,方向明确。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可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作出初步分析,是炎症、外伤,还是肿瘤、血管性疾病或先天性异常,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这也为后续的神经系统检查提供了线索。 第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examination of 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检查是继病史采集后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的诊断工作。正确、细致的神经系统检查能够发现许多重要的阳性和阴性体征。尽管近年来先进仪器及设备不断发展,涌现出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结构和功能性检查方法,但简单、快捷的神经系统物理检查方法在疾病的定位诊断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一)意识状态(state of consciousness)
意识状态是人对周围环境认知能力的一种反映。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语及应答反应、遵嘱动作、瞳孔变化,以及机体各种深、浅反射等指标,可综合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1.清醒
正确理解言语,准确回答问题,按吩咐做动作,各种深浅反射正常。
呼之能应,能正确理解言语,准确回答问题,并按吩咐做动作,但反应较迟钝,停止刺激后病人常又入睡。由清醒转为嗜睡,多为意识障碍的先兆,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进行特殊检查和处理。3.朦胧
能唤醒,但答非所问,语无伦次,不能准确地按吩咐做动作。4.浅昏迷
呼之不应,不能准确地按吩咐做动作,但对疼痛刺激有逃避反应。轻者有定位动作,角膜、吞咽、咳嗽、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一般无明显变化。5.中昏迷
对强刺激(眶上压迫及揪捏胸大肌)有反应,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不稳定,大小便多潴留。6.深昏迷
对一切外界刺激均无反应,各种深、浅反射均消失。肌肉松弛,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显著,大小便常失禁。可出现去皮质状态或去脑强直。7.醒状昏迷
又称睁眼昏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昏迷。可自动睁眼,眼球能转动,不能言语,肢体不活动,局部或全身机体偶可出现缓慢的扭转运动,睡眠与觉醒周期无规律,缺乏情感反应。角膜、吞咽、咳嗽、瞳孔对光反射均存在。8.谵妄
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活动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烦燥,活动增多,辗转不安,语无伦次,并有错觉、幻觉及妄想等。(二)智力水平(intelligence level)
观察患者对简单计算问题的口算或笔答能力,对常用词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一般常识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可对智力进行量化测量的检查工具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WIS)”, 分成人版和儿童版两种,在国内经修订后已获广泛应用。(三)精神情况(mental state)
与病人交谈,观察病人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形式与内容,判断是否有思维分裂、情感障碍、思维怪异等现象。必要时应予以详细的临床神经精神学检查。
(四)头、面、颈部(head, face and neck)1.头部
注意形状、大小及色泽,有无畸形如大头、小头、尖头、舟状头等(图1-2)及伤痕、结节或包块,有无迂曲充盈之静脉及扩张搏动之动脉,有无耳、鼻脑脊液漏。 (2)触诊
有无压痛,肿块性质及其与颅骨、头皮的关系,颅骨缺损范围,能否扪及血管性震颤,颅缝有无分离,小儿囟门闭合情况及囟门张力。(3)叩诊
鼓音或破壶音,见于小儿脑积水患者。(4)听诊
血管杂音,见于颅内外动静脉瘘、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典型者如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眶额部杂音、头皮蔓状血管瘤的局部杂音等。
有无血管痣,前额部血管痣常见于颅面联合血管畸形,或称Sturge-Weber氏病;面部发育畸形,如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呈骨性狮面面容,双侧颜面不对称见于眶距增宽症;面部皮下结节可见于猪囊虫病。肌病及甲亢、甲低、肢端肥大症等均有各自的特征性面容。3.颈部
有无斜颈、短颈及颈强直,颈部各向活动有无障碍,颈椎有无压痛,颈动脉搏动是否对称,颈静脉有无怒张。(四)躯干及四肢(trunk and limbs)
体表有无牛奶咖啡色斑及皮下结节,二者多见于神经纤维瘤病;单纯皮下结节也见于猪囊虫病;注意毛发分布情况,有无毛发异常增多(图1-4 A)、稀疏或脱落;有无各种畸形,如脊柱后凸、侧弯、脊膜膨出(图1-4 B)、骶椎裂、手足指(趾)发育异常、马蹄内(外)翻足;检查棘突及椎旁有无压痛、叩痛等.二、颅神经(cranial nerves) 12对颅神经的检查应按先后秩序逐一检查。各神经检查的方法有多种方式。
(一)嗅神经(olfactory nerve)(第Ⅰ颅神经)
1.检查方法
询问患者鼻腔是否通畅,以除外鼻塞。检查时嘱患者闭目,以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用另一鼻孔闻各种易挥发溶液的气味,令其说出所嗅液体为何物。然后检查对侧。常用易挥发溶液有酒精、食醋、松节油、玫瑰水、柠檬水等。精确检查时,可用嗅觉计测定。注意检查时患者一定要闭目,以免视觉线索对患者嗅觉判断产生暗示作用。
2.临床意义
(1)嗅觉减弱或丧失
见于额叶和颅前窝底病变,如嗅沟、鞍结节或蝶骨嵴脑膜瘤、垂体腺瘤、额叶胶质细胞瘤、颅前窝骨折等。因嗅丝、嗅束、嗅放射及嗅皮质(颞叶海马回沟)等部位受损所致,一般为单侧损害,逐渐发展为双侧,以病变明显侧嗅觉改变为重。双侧嗅觉丧失最常见于鼻粘膜局部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等,由嗅神经感觉末稍病变引起。
(2)嗅觉过敏及幻嗅
常为某些癫痫发作的先兆,发作前患者有奇臭气味感,多为颞叶海马钩回受炎症、肿瘤或外伤刺激而造成,故又称钩回发作。
(3)单侧嗅放射或嗅觉皮质病变,一般不引起嗅觉明显障碍。
(二)视神经(optic nerve)(第Ⅱ颅神经)
视觉传导通路起于脑底最前部,止于大脑枕极,其路径较长,通路上任何部位受损,均可表现出特征性的视觉变化症状和体征。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眼底等检查。1.视力(1)检查方法
粗查可检测患者能否看清远处(如5m开外)物体;精细检查可采用国际视力表检查,正常视力在1.0以上。当视力减退至不能用视力表测定时,检查者可在患者面前伸出手指,检查其能否正确判断手指数目的最远距离,如半米处即能看清手指数,则患者视力表示为半米指数;如只在眼前才能看到指数,则称为眼前指数。如眼前仍看不到指数,检查者可在患者眼前晃动手指,若患者可看到手动,则其视力表示为眼前手动。如手动也看不到,则用手电光在患者眼前闪动,能看到光亮者,记录为眼前光感;否则为眼前光感消失,表示该眼完全失明。(2)临床意义
眼球结构、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各部位的病变,包括外伤、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等,均可造成视力减退。2.视野(1)检查方法
分指测法和视野汁检查法。指测法:病人背光与检查者面对而坐,相距约60cm;如检查右眼时,请患者闭合左眼或用左手遮盖左眼,右眼注视检查者的右眼并固定不动;检查者同样闭合左眼,用手指在两人中间从视野外周逐渐向中心移动(左→中、右→中、上→中、下→中,等),嘱患者看见手指时立即报告。两眼分别检查。将患者的视野范围与检查者的视野相比较,以确定患者视野缺损的部位及程度。也可用不同颜色的标旗代替手指进行视野检查。因眼眶内侧鼻骨及眶周骨的影响,正常视野为椭圆型,鼻侧及上方为60°,下方为70°,颞侧为90°;且不同颜色的视野大小不等,白色&蓝色&红色&绿色,因此视野变化时,以绿色、红色变化较早,白色变化较晚。该法简便易行,但精度差,要求检查者本人视野必须正常。如需精确测定,可用视野计检查。(2)临床意义①单眼全盲
一侧视神经受损,见于视神经炎、眶内肿瘤(如视神经胶质细胞瘤),颅前窝肿瘤及前颅底骨折等。②双颞侧偏盲
为视交叉中部受损表现,常因鞍区的占位病变压迫所致,若病变在视交叉前、自下而上压迫视神经(如垂体腺瘤),则先出现双侧颞上象限盲,以后发展为完全双颞侧偏盲;若病变自上而下压迫视神经(如第三脑室前下部肿瘤),则先出现双侧颞下象限盲,并逐渐影响颞上象限。③一侧鼻侧偏盲
为该侧视交叉外侧部受损,见于鞍旁肿瘤、动脉瘤及颅中窝底肿瘤。④一侧全盲和对侧的颞侧偏盲
见于双颞侧偏盲向一侧发展,多由鞍区肿瘤向一侧延伸引起。⑤同向性偏盲
为一侧视束损害,如右侧视束病变,表现为右眼鼻侧、左眼颞侧偏盲;左侧视束病变,为左眼鼻侧、右眼颞侧偏盲。⑥象限盲
为视放射纤维的损害,表现为同向性上象限盲或同向性下象限盲。⑦同向性偏盲而中心视野保留(黄斑回避)
为视放射后部受损,如左侧视放射后部损伤,双眼右侧偏盲,其中心视野不受影响。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物理检查(四) 视觉通路病损部位与视野缺损类型的对应关系详见表1-1。
表1-1 视觉通路病损部位与视野缺损类型的对应关系
视野缺损 (1)一侧视神经 同侧眼全盲,对侧眼正常。 (2)一侧视神经与视交叉相连处 同侧眼全盲,对侧眼颞侧偏盲 (3)视交叉中央部 双颞侧偏盲 (4)一侧视束 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5)一侧外侧膝状体或视放射起始部 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6)一侧视放射内侧部 双眼对侧下象限偏盲 (7)一侧视放射外侧部 双眼对侧上象限偏盲 (8)一侧视放射后部 双眼对侧偏盲,黄斑回避 (9)一侧距状裂皮质的前部 对侧眼颞侧月牙形缺损 (10)一侧距状裂皮质中部 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黄斑回避,对侧眼颞侧月牙形回避 (11)一侧枕叶后极 双眼对侧偏盲型中心暗点
视野检查中,不应忽视瞳孔对光反射。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以前的病损(即外侧膝状体以前),均累及光反射的传入通路,偏盲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视束以后的病损,偏盲侧直接对光反射保留(一般用裂隙灯检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3.眼底(1)检查方法
用眼底镜检查,一般不要求扩瞳。检查者面对患者,用右眼查其右眼,左眼查其左眼。令患者向前正视,眼球不动,转动眼底镜的屈光盘至眼底清晰可辨。观察视乳头的形状、大小、颜色、边界;生理凹陷是消失、平坦或隆起;视网膜血管的走行、粗细、搏动情况及动脉与静脉的数量与比例;视网膜有无水肿、渗出及出血等。正常眼底的视乳头为卵园形或园形,直径 1.5mm,边缘清楚,淡红色,颞侧较鼻侧色稍淡。视乳头中央稍偏外可见生理凹陷,色淡白。眼底血管多从视乳头中出入,动、静脉一般伴行分布,动脉较静脉细,动、静脉比例为2:3;动脉色鲜红,静脉暗红,可见静脉搏动。视网膜透明,呈棕红色或豹纹状,视乳头的颞侧,约两个半乳头直径处为黄斑区,色较暗,无大血管,中央点反光强烈。临床常见视乳头水肿眼底。 (2)临床意义
①视乳头水肿
由颅内压增高引起,多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脓肿、血肿及炎症等;
②视乳头苍白
提示视神经萎缩,见于视神经慢性炎症、视神经肿瘤或视神经周围肿瘤的长期压迫、视神经滋养血管闭塞等。
③眼底出血和渗出
见于高血压危象、动脉硬化、糖尿病、尿毒症等。(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oculomotor, trochlear and abducens nerve)(第Ⅲ、Ⅳ、Ⅵ颅神经)该三对颅神经共同管理眼球运动,合称眼球运动神经。动眼神经还支配提上睑肌及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因三者解剖位置邻近,故多同时受累,临床上常一并检查。1.检查法(1)外形 有无上睑下垂,双侧眼裂是否等大,眼球有无突出或下陷,有无斜视及同向偏斜。(2)眼球运动
请患者双眼注视前方,头不动,嘱患者随检查者手指向下、上、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向注视,观察有无眼球运动异常,异常方向及程度,有无眼球震颤,询问有无复视,确定哪个眼外肌功能障碍。两眼视一物体时产生两个物像谓之复视,见于眼外肌麻痹时。健侧眼视物为真像(实像),患侧眼视物为假像(虚像)。记录患者对哪个方向的物体产生的复视最明显。(3)瞳孔
瞳孔位置、形状、大小,边缘是否整齐,双侧是否对称。正常瞳孔双侧等大,正园形,居中,室内光线下直径约4mm,边缘整齐。①对光反射检查
用手电筒光从侧面分别照射左、右瞳孔,被直接照射的瞳孔缩小,称直接对光反射;未直接照射的另一侧瞳孔缩小,称间接对光反射。注意瞳孔对光反射是灵敏,还是迟钝、消失。正常情况下,瞳孔直、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②调节辐辏反射
嘱患者先注视远方,后令其突然注视近物,出现双瞳孔缩小(调节反射)及双眼球内聚(辐辏反射)。2.临床意义(1)眼裂不等大
眼裂狭小见于眼睑下垂,为动眼神经受损所致,伴瞳孔散大。眼裂增宽见于眼轮匝肌麻痹,为面神经损伤引起,伴同侧额纹消失。睑下垂伴瞳孔缩小,则为Horner综合征。(2)眼球运动障碍
上睑下垂,眼球外下斜视、向内、上、下活动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为动眼神经麻痹。滑车神经单独受累者少见,麻痹时眼球向外下方转动力弱,外下方注视可产生复视。眼球内斜视及复视,外展不能或不到边,提示外展神经麻痹。若同侧眼球固定于中位,瞳孔散大,上睑下垂,对光反射消失,称全眼肌麻痹,为动眼、滑车、外展3支颅神经均受累所致,见于眶上裂综合征。(3)瞳孔改变 ①散大、固定伴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一侧者为动眼神经损伤,可见于幕上病变导致的颞叶钩回疝(小脑幕切迹疝),常伴意识障碍;也见于动脉瘤及外伤引起的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等,可不伴意识障碍。双侧者,多为失明、脑缺氧及昏迷造成。②瞳孔缩小
一侧多为颈交感神经损害,见于Horner综合征;双侧者多为药物(如吗啡)及桥脑损伤所致。③强直瞳孔(Adies瞳孔)
见于青年妇女,一般为单侧。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减弱或消失;但强光持续照射半分钟以上,瞳孔可缓慢地缩小,双眼会聚5min,瞳孔亦可缓慢地收缩。强直瞳孔可伴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强直瞳孔本身无重要神经学意义。④阿-罗瞳孔(Argyll-Robertson瞳孔)
瞳孔小,不规则,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阿-罗瞳孔的病变部位在中脑顶盖部,是神经梅毒的特征性体征,也见于此部的肿瘤、脑炎、脑膜炎等。(四)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第Ⅴ颅神经)
为混合神经,其感觉纤维分布在颜面部皮肤、眼结膜及鼻、口腔粘膜上;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颞肌及翼内、外肌。
1.颜面部感觉
按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在面部分布区域分别进行检查(图1-11D)。以针刺检查痛觉,棉签轻触检查触觉,盛有冷、热水的试管检查冷、温觉。观察有无感觉障碍及其分布情况,性质为感觉减退、消失或过敏等。(2)临床意义①痛、温、触觉同时受累
属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三支可单一受损,亦可两支或三支同时障碍;后者多由三叉神经根病变所致,表现为患侧皮肤、角膜、结膜、鼻及口腔粘膜、舌粘膜的各型感觉减退或消失,角膜反射、结膜反射和鼻反射受抑制,鼻粘膜分泌减少。②浅感觉分离
痛、温觉障碍,触觉存在,为三叉神经核性损害(如三叉神经脊髓束核)。该病变的另一特点是,感觉障碍呈“洋葱头”样阶段性层状分布,即口、鼻周围感觉保留,而外周痛、温觉障碍。
③颜面与半身浅感觉分离
延髓下橄榄核背侧病灶,可致对侧面与半身痛、温觉障碍,但触觉存在。2.咀嚼运动(1)检查法
望诊观察有无颞肌及咬肌萎缩;病人张口时观察上、下门齿的中缝是否对齐,以此判断有无下颌偏斜。用手触按其双侧颞肌、咬肌,嘱其作咀嚼动作,粗测肌力;或嘱患者紧闭牙关,检查者两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分别置于患者两侧咬肌的表面,以双手拇指扳开患者紧闭的下颌,体会咬肌的肌力(图1-11A);也可令患者用力咬住木制压舌板,检查者用适当力量向外抽拉,轻易拉出者表明咬肌肌力减弱。(2)临床意义
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支受损,表现为该侧颞肌萎缩,咀嚼无力,张口下颌偏向患侧。三叉神经下颌支受刺激时则表现为咬肌痉挛,或下颌强直收缩而致张口困难。2.反射
有角膜反射和下颌反射。(1)检查法①角膜反射
令患者向前看检查者的食指,以棉花纤维分别从外侧轻触一侧角膜外缘,正常反应为两眼迅速闭合,同侧者称直接角膜反射,对侧者称间接角膜反射。②下颌反射
嘱患者微张口,检查者将左手拇指放于其颏部,用叩诊锤叩之,观察其下颌有无闭合及反应的强弱程度。(2)临床意义①角膜反射消失
一侧三叉神经根性或眼支病变时,患侧角膜直接反射消失,而间接反射存在;一侧面神经病变时,患侧直、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对侧保留,但角膜触觉存在;昏迷、麻醉及脑干病变时可出现双侧角膜反射消失。角膜触觉减退及角膜反射消失常造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角膜混浊、干燥、溃疡,严重者可引起失明。②下颌反射消失或亢进
反射消失多因三叉神经下颌支或运动核受损,反射亢进常见于双侧皮质脑干束病变。③颜面部疼痛
多为三叉神经痛,一般呈阵发性,可为半侧或全颜面痛,也可三叉神经一支或二、三支分布区痛。疼痛发作常由咀嚼、说话等面部运动而诱发,持续约几十秒或几分钟,多有“板机点”,轻触此点即致疼痛发作和扩散。(五)面神经(facial nerve)(第Ⅶ颅神经)由面神经及中间神经组成,前者为运动神经,支配除了提上睑肌和咀嚼肌以外的面部表情肌;后者为传导舌前2/3的味觉纤维,支配涎腺、泪腺的副交感纤维及传导面部表情肌的深感觉、外耳道浅感觉的感觉纤维。临床主要检查其表情肌的运动及味觉功能。1.面肌运动(1)检查法
观察患者双侧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是否对称。嘱其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观察有无额纹消失、闭眼无力或不能、口角歪斜以及鼓腮漏气等。(2)临床意义
额纹消失、闭眼无力或不能、鼻唇沟浅或消失、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漏气等,见于周围性面瘫;仅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即额纹、眼裂及闭眼正常,而有鼻唇沟浅或消失、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漏气时,为中枢性面瘫。2.味觉(1)检查法
嘱患者伸舌,以棉签蘸少许有味的试液,如食醋、盐水、糖水、奎宁等,涂于患者舌前2/3,请其判断其味的性质。(2)临床意义
味觉障碍时,提示鼓索神经受损。(六)听神经(acoustic nerve)(第Ⅷ颅神经)包括司听觉的耳蜗神经和司平衡的前庭神经。1.耳蜗神经(1)检查法
粗查可在患者耳旁轻拍双手、捻动手指或使用手表检查听力,结果同检查者相比,并对患者进行双侧比较。临床上精细检查多用音叉法;需更精确检查时可行电测听检查。音叉法检查包括下述两方面:①气、骨导对比检查(Rinne试验)
将振动的音叉置于乳突上,待听不到声响时,再立即置于同侧耳旁,询问能否听到声响。正常人音响气导>骨导。②双耳骨导对比检查(Weber试验)
将振动的音叉置于头顶正中部,询问患者可否听到声响,声响有无偏向,以及偏向何侧耳。正常时无偏向。(2)临床意义
听力减退患者,应行音叉或电测听检查,鉴别属神经性或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Rinne试验气导>骨导,但两者时间均短于正常,Weber试验偏向健侧。传导性耳聋:骨导>气导,Weber试验偏向患侧。2.前庭神经(1)检查法
询问患者是否有眩晕感觉,观其有无眼球震颤及平衡障碍,如步态不稳、身体倾倒等。前庭功能精确检查应行前庭诱发试验,如旋转试验、冷热水试验及直流电试验;必要时行眼震电图描记。临床常用冷热水试验检查前庭功能,方法:患者平卧,头抬高并前倾30°,向外耳道内注入15°~ 20°的冷水,立即观察有无眼震及眼震方向。正常人眼震的潜伏期为20~30s,持续90~120s,眼震方向朝向对侧。(2)临床意义①眩晕
患者感觉自身旋转或外界环境旋转。外周性者,眩晕重,常伴有恶心、呕吐及耳鸣等。中枢性者,眩晕轻,恶心、呕吐少。②眼球震颤
冷热水试验时,若无眼震,表明受试侧前庭功能低下;有眼震时,若两侧潜伏期及持续时间相差较大,也提示一侧前庭功能低下。前庭功能低下多由迷路、前庭神经、小脑疾病引起。③倾倒
外周前庭器官、前庭中枢及小脑病变均可引起身体倾倒。
(七)舌咽、迷走神经(glossopharyngeal and vagus nerve)(第Ⅸ、Ⅹ颅神经)二者均起自延髓,一同经静脉孔出颅腔,运动纤维支配腭、咽、喉部的肌肉运动;感觉纤维分布于咽喉部。舌后1/3的味觉由舌咽神经传导,迷走神经还负责管理胸、腹腔脏器。病变可使舌咽、迷走神经常同时受损,故一并检查。
(1)注意患者发音有无嘶哑,进食、饮水有无呛咳或吞咽困难。(2)嘱患者张口发“啊”音,看悬雍垂是否居中,有无偏斜;软腭有无下垂,运动度如何,双侧是否对称。(3)用压舌板或棉签分别轻触两侧咽后壁,观察有无恶心感觉及吞咽反射。2.临床意义单侧舌咽、迷走神经受损时,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受限及饮水呛咳,悬雍垂偏向健侧,患侧软腭下垂,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两侧受损时,表现为严重的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消失,双侧软腭无活动,称为真性球麻痹,由舌咽、迷走神经周围性损伤所致。如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则表现为声嘶,吞咽困难,饮水困难,但咽反射存在,并有下颌反射亢进,出现吸吮反射等,称假性球麻痹,系舌咽、迷走神经中枢性损伤而致。(八)副神经(accessory nerve)(第Ⅺ颅神经) 分为延髓支和脊髓支两部分,支配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1.检查法
(1)望诊并触摸双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看有无肌肉萎缩。
(2)嘱患者耸肩,检查者下压其双肩造成一定阻力,判断耸肩时肌力大小,比较两侧是否对称。另嘱患者转颈,检查者以并拢的手指用适当的力阻挡其转颈,体会胸锁乳突肌的肌力。 2.临床意义(1)一侧副神经核或其神经受损时,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患者向病变对侧转颈不能,患侧肩下垂并耸肩无力。(2)双侧病变时,患者头前屈无力,多呈头后仰位。(九)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第Ⅻ颅神经)
1.检查法(1)观察舌的位置,有无肌萎缩,肌纤维震颤。(2)嘱患者伸舌,看其伸舌有无偏斜及伸舌快慢。(3)让患者用舌尖抵住一侧颊部,检查者用手在外试之,测其肌力如何,双侧是否对称。 2.临床意义(1)一侧舌下神经或核性病变时,伸舌偏患侧,病侧舌肌萎缩,有肌纤维震颤。(2)舌下神经核上性损害者,伸舌偏向病变对侧或偏瘫侧,无舌肌萎缩及肌纤维震颤。
(3)双侧病变时,则舌不能伸出及各向活动,构音或言语不清,进食、吞咽障碍,舌常后坠,严重者可致呼吸困难等。三、运动系统(movement system)运动系统包括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和共济运动,涉及神经系统的锥体系、锥体外系与小脑。人类的各种运动由上述运动形式共同参与及协调来完成。临床上运动系统检查主要有:姿势和步态、肌容积、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和不随意运动等。
(一)姿势和步态(posture and gait)
观察患者站立及行走姿态有无异常。2.临床意义
头部前倾、躯干俯屈、双上肢屈曲状者多为震颤麻痹患者;前后、左右摇晃者常为小脑蚓部病变所致;而小脑半球或前庭病变则向患侧倾倒;睁眼正常而闭眼摇晃者为深感觉障碍。临床常见的步态有:(1)偏瘫步态
又称划圆步态。偏瘫侧上肢屈曲、内旋、下肢伸直,步行时下肢由外向前内划圈。多由大脑病变引起。(2)慌张步态
双上肢屈曲,躯干前倾,步伐细小,开始动作慢而后逐渐增快,呈前冲欲倒样,又称前冲步态。见于震颤麻痹。(3)醉汉步态
又称蹒跚步态。行走时左右摇晃,前扑后跌,步间基底增宽,行走路线弯曲似醉汉。为小脑受损。(4)鸭步态
又称孕妇步态,摇摆步态。行走时左右摇摆,腹部前挺,缓慢似鸭行。多为肌营养不良症等。(5)剪刀步态
又称痉挛性截瘫步态。行走时双下肢向内一前一后交叉,足尖擦地。多为先天性脑瘫或脊髓疾病。(6)鸡步态
又称跨跃态、高抬腿步态。行走时需高抬患肢,避免使足尖拖地。为腓神经麻痹。
(7)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行走不能掌握平衡,两足分开,举足过高,落地过重而作响,左右摇摆,双目注视地面或双足,闭眼时则行走不能。为脊髓痨、亚急性联合变性疾病等。 (二)肌容积(muscle volume)
肌容积反映肌营养状况。1.检查法
观察肌肉有无萎缩及肥大,注意病变的分布。可用软尺进行精确测量,常在一些生理性标志部位(如上肢取尺骨鹰嘴、下肢取髌骨上下缘)的上或下一定距离处测量肢体周径,行双侧同部位对比。正常人也存在差异,双侧上肢可相差1cm,下肢1~1.5cm,此范围以内均不应轻易诊断为肌萎缩。
2.临床意义
(1)神经源性肌萎缩
周围神经或脊髓前角病变,可致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较早出现肌肉萎缩,其萎缩多较重,伴肌肉纤颤,多限于某一肌肉或肌群,也称营养性肌萎缩。中枢病变如大脑或脊髓传导束,可致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范围较广,但肌萎缩轻,无肌肉纤颤,又称废用性肌萎缩。(2)肌源性肌萎缩
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多以肢体近端为主,一般无肌肉纤颤,肌肉固有反射减退或消失。可伴肌肉肥大,但肌力、弹性、腱反射均减弱,称假性肥大。假性肥大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三)肌力(muscle strength)1.检查法
观察肢体主动运动时力量的强弱,两侧对比有无差异。嘱患者依次作各关节、各方向的运动,并在运动方向上给予一定阻力以测试其肌力大小。常用方法有:
①手部肌力检查
患者握拳,检查者把持其拳向该手的腹侧旋转,患者用力阻抗。患者用力握检查者的手掌,检查者用力抽拔。患者用力伸开五指,检查者以拇指和中指测试各指间的展力(图1-18C)。患者五个手指的指尖握持检查者的拇指,检查者用力抽拔。由以上测定患者手部的肌力。
②上肢肌力检查
患者屈曲上肢,检查者向相反方向拉动其前臂,检查上肢屈肌的力量;或相反让患者伸直上肢,检查者蜷曲其前臂,以测定上肢伸肌的肌力。
③下肢肌力检查
患者仰卧,将下肢抬离床面,检查者用适当力量下压患者下肢,测定下肢伸肌的肌力;或患者仰卧,用力屈髋曲膝,检查者向上拉动患者小腿,测定下肢屈肌的肌力。精细检查个别肌肉的肌力,可作以下轻瘫试验: ①对指试验
嘱患者以拇指按序迅速地分别与其余四指对合,观察对合的速度和精确度。 ②巴利试验(Barres试验)
嘱患者向前平举双上肢,掌心向下,保持此姿势,则瘫痪侧上肢逐渐表现为旋前、掌心向外并下垂,也称为上肢Barres试验;另嘱患者俯卧,双侧小腿平行屈曲成直角,保持此姿势,则瘫痪侧肢体逐渐缓缓下坠,称下肢Barres试验。③麦卡兹尼试验(Magzini试验)
患者仰卧抬腿,屈髋成直角,瘫痪侧下肢逐渐下垂或摇摆不稳。
2.肌力分级
肌力一般分为6级:
肌肉完全不收缩;
可见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即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肢体能抬离床面,克服地心引力做随意运动,但不能对抗外加阻力;
能在一般的外加阻力下作运动,但力量较正常弱;
正常肌力。
3.瘫痪类型 根据肢体瘫痪的形式,临床上常分为单瘫、偏瘫、截瘫及四肢瘫。(1)单瘫
仅一个肢体瘫痪者为单瘫。单瘫伴肌肉萎缩、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肌张力低下及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为同侧周围神经或神经根受累所致。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无感觉障碍者,为同侧脊髓前角病变;若伴分离性节段性感觉障碍则由脊髓空洞症引起。以上属下运动神经元性单瘫。如单瘫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者,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损害定位于对侧大脑中央前回局部。如瘫肢不恒定,时轻时重,与情绪波动有关,伴有不符合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及不符合神经解剖规律的体征,则多为癔病性单瘫。(2)偏瘫
指一侧上、下肢瘫痪,为皮质脊髓束传导通路受损所致。受累部位可位于对侧皮质运动区、内囊或脑干,又称脑性偏瘫。皮质及皮质下损害者,偏瘫多不完全,或上肢重、或下肢重,可伴有癫痫发作,以及失用、失语、失认等症状。内囊损害者多为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脑干损害者为交叉性偏瘫,表现为病变侧面、舌肌瘫痪,对侧上、下肢瘫痪,此因病变平面颅神经周围性瘫痪,病变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所致。高位脊髓病变者仅为同侧的上、下肢瘫,不伴颅神经麻痹,又称脊髓性偏瘫。(3)截瘫
一般指双侧下肢瘫痪,称下肢性截瘫,多因双侧锥体束损害所致。双侧脊髓腰段前角以下的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也可造成截瘫。双侧上肢瘫痪者少见,又称颈性截瘫或上肢性截瘫,是颈膨大的前角细胞或前根受损所致,不伴锥体束损害。脊髓病变常见有肿瘤、外伤、感染、血管病、中毒、遗传变性病及脱髓鞘病变等,偶可见癔病性截瘫。
即四肢均瘫痪,又称双侧偏瘫,可为神经性或肌源性。如双侧大脑或脑干病变所致,可伴有意识障碍、真、假性球麻痹、精神症状、痴呆等。高位颈髓病变者亦可伴有球麻痹症状,但无痴呆及面瘫等症征。颈膨大病变者为双上肢弛缓性(下运动神经元性)、双下肢痉挛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四肢均为弛缓性瘫痪者,多由周围神经病变所致,常伴有主观感觉障碍如疼痛、麻木等,及客观感觉障碍如手套、袜筒样痛、温觉减退等。四肢瘫尚可见于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周期性麻痹及重症肌无力等。
(四)肌张力(musclar tension)
即肌肉的紧张度,由脊髓的基本反射所维持。
嘱患者放松肢体,触摸肌肉的硬度。被动运动其肢体,体会肢体的抵抗强弱。观察有无关节过屈、过伸现象。常作肘关节、膝关节屈伸活动检查,以了解上、下肢肌张力。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肢体时阻力增大,肌肉较硬;肌张力减低:被动运动肢体时阻力较小,肌肉松软。
2.临床意义
(1)张力过高
若被动运动肢体时,起初阻力较大,达一定程度后阻力突然消失,称“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尤以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明显。为锥体束损害的特点。如为持续的肌张力增高,则称为铅管样强直;肌张力增高有尤如扳动齿轮的顿挫感时,称“齿轮”样强直。后两者均为锥体外系病变所致。锥体束和锥体外系损害,造成脊髓反射弧失去上位中枢的控制与调节,伸肌和屈肌呈反射释放状态。
(2)张力减低
见于脊髓反射弧的破坏,如脊髓前角细胞及传入、传出神经的病变;也见于深昏迷及小脑疾病。
(五)不自主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 指患者身体任何部位不由自主地发出一些无目的的动作,表现形式多样。
注意不自主运动的部位、幅度、速度、程度,能否产生运动效果,运动与放松的时间,有何规律,运动形式是否固定不变。询问患者不自主运动是否受体位、随意运动、情绪状态、感觉刺激所影响。不自主运动包括:痉挛、震颤、抽搐、肌纤维与肌束颤动、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或指划动作等。
2.临床意义
分限局性与全身性两类,有阵孪和强直两种形式。前者指肌肉阵发性、节律性收缩;后者为肌肉长时间的收缩。阵孪和强直可相继交替,如癫痫大发作初期为强直性痉挛,后期变为阵孪。肌肉、周围神经、皮质及皮质下中枢的病变均可引起痉挛。以锥体和锥体外系受刺激引起痉挛者为多。表现形式有腹肌痉挛、骶棘肌痉挛、面肌痉挛、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
不自主的节律性快速运动。分为:①静止性震颤
肌肉松软的情况下(即安静状态)出现,随意运动及睡眠中消失。震颤频率为每秒4~6次,肢体远端明显。常见于震颤麻痹,如帕金森综合征。②运动性震颤
静止状态下不出现,仅发生于运动时。患者肢体做随意运动时的终末期,运动性震颤最明显,故又称意向性震颤。如嘱患者指鼻,手指越接近鼻尖,震颤幅度越大。当身体保持某种姿势时出现震颤并持续整个过程,称为姿势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多见于小脑病变。
反复发生的、无意识的、刻板式的一定肌群的快速抽动,其频度不等,振幅较大,可由一处向远处扩展,常伴躯体不适感,作出如眨眼、耸眉、转头等动作。入睡后消失,多为精神因素所致。也可为脑部疾病的症状。
(4)肌纤维颤动与肌束颤动
肌纤维颤动表现为一块肌肉肌腹上单一或一组肌纤维,在几厘米范围内的快速或蠕动样、细小的颤动。肌束颤动是指一个肌群或一些肌群肌肉的细小、快速的收缩。肌纤维颤动多为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的刺激现象,而肌束颤动则由脊髓前根受刺激而引起。肌纤维颤动与肌束颤动均是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
(5)舞蹈样运动
锥体外系损害的常见症侯,尤其是新纹状体外侧的受累。为突发的、有规律的、无目的的、不对称的、运动幅度大小不等、无明显间隔期的急促动作。可见于身体多个部位,如面、舌、唇、肢体,患者常表现为挤眉、弄眼、伸舌、弹手、踢腿等。精神紧张、疲劳、兴奋和体力活动时舞蹈运动增强,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见于各种舞蹈病及脑炎、中毒性脑病等。
(6)手足徐动症
手足呈缓慢的、强直性的、持续的伸、屈或扭曲动作,以肢体远端最明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屈曲、伸直、外展、内收动作的混合。若扩展到面肌,可有苦笑、悲哀、感叹等表情变化。全身肌张力忽高忽低,一般被动运动时肌张力增高,安静状态下肌张力减低。
(7)扭转痉挛
即局限于躯干、颈部、肢体近端的徐动症,表现为以躯干为主的紧张性扭转运动。扭转痉挛时肌张力变化不定,多数时间肌张力增高。
一侧或两侧节律性肌抽动,多见于软腭、咽、眼球、膈肌,也可发生在肢体和躯干,多表现为短暂、快速的、不规则的肌肉抽搐,频率可达每分钟80~120次。病变多在下橄榄核、齿状核及红核。
(9)痉挛性斜颈
颈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呈强直性、阵挛性或强直阵挛性收缩,表现为发作性斜颈,在情绪激动或外环境刺激下易出现。见于纹状体、丘脑的病变及脑炎后遗症。
(10)痛性痉挛
指强直性肌肉收缩的同时伴有疼痛,病因较复杂。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及肌肉的病变均可引起。
(六)共济运动(coordination movement)
机体在大脑皮质、皮质下基底节、前庭迷路系统、小脑及深感觉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准确、协调地完成各种随意动作。如发生障碍则称之为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1.检查法
观察患者行走、穿衣、系扣、取物等日常活动是否平衡与协调。详细检查如下。
(1)指鼻试验
检查者伸出食指,嘱患者以其食指指端连续点触检查者食指指端和自己的鼻尖,先睁眼、后闭眼,交替、反复进行,双侧对比有无异常。
(2)轮替试验
嘱患者双侧前臂同时作迅速的旋前、旋后动作,观察动作是否笨拙。
(3)对指试验
检查者和患者同时伸出食指,嘱患者以食指触碰检查者的食指,先快后慢,先睁眼、后闭眼,双侧对比,观察患者能否迅速、准确地完成动作。
(4)反跳试验
嘱患者用力屈肘,检查者握住病人腕部向反方向用力,然后突然松手。正常人由于前臂对抗肌的协同作用,前臂屈曲可立即停止,不会反击到自己的身体。
(5)跟膝胫试验
嘱患者仰卧,伸直一侧下肢,另侧下肢抬高,屈膝,用其足跟沿对侧肢体的膝盖及胫骨前缘下滑。正常人动作准确且灵活。
(6)闭目直立试验(Romberg征)
嘱患者向前平伸两臂,并拢双足,先睁眼,后闭眼,维持直立。观察身体有无倾倒。正常人睁、闭眼时均能站稳。
2.临床意义
上述试验①~⑤检查肢体性共济失调,试验⑥检查躯干性共济失调。引起共济失调的病变水平,可定位于小脑、前庭、脊髓及大脑;因此共济失调常分为小脑性、前庭性、脊髓性及大脑性。四、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
感觉系统产生和传递各种外界及体内的刺激信号,使神经中枢产生感觉并协调各种运动。感觉检查内容包括:痛、温、触觉、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图形觉、两点辩别觉、实体觉。通过感觉检查,可以发现被检查者有无感觉障碍及感觉障碍的分布、性质、程度,以此进行病变的定位诊断,并进一步寻找病因。在感觉检查中,尤应熟悉和掌握的是脊髓对皮肤感觉的支配节段性特征。脊髓节段与支配的皮肤感觉区对应关系见表1-2 ,脊髓节段的常用体表定位标志见表1-3。 表1-2 脊髓节段与支配的皮肤感觉区对应关系脊髓节段 皮肤区域 C1~3
枕部,颈部
肩胛部 C5~7 手、前臂、上臂桡侧
C8~T2 手、前臂、上臂尺侧
臀内侧面、
会阴部、肛门、生殖器
脊髓节段的常用体表定位标志体表定位标志 脊髓节段 胸骨平面乳头平面剑突平面肋下平面
脐平面 T2 T4 T6 T8 T10 腹股沟
T1~2 下肢前面
小腿内侧 L4
小腿外侧 L5 下肢后面 小腿后方 S1
大腿后方 S2
臀后方 S3 会阴、肛门 生殖器 S4~5
(一)感觉检查方法(methods for sensory examination)
感觉检查应耐心、细致。首先让患者了解检查方法和目的,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这是获得真实、可信资料的前提。应从感觉障碍区域查向健康部位,左右、远近、前后对称比较,反复多次交替进行,详细记录感觉障碍的平面和范围。检查时,请患者闭目以除外视觉的干扰作用,并避免暗示性语言的诱导效应。
用大头针或注射器针头,从痛觉缺失区开始移向正常感觉区,按神经支配节段双侧对比检查,询问针刺时有无痛觉及其程度。
用盛有冷、热水的试管接触皮肤,询问有无温冷感,由异常区至正常区,按神经支配节段,双侧对比进行,明确有无温度觉的异常。
用棉签轻拭患者皮肤,询问能否觉察到触及感,按神经节段分布区域依序进行,双侧对比,检查有无触觉异常。痛、温、触觉的检查还应注意有无分离性感觉障碍。2.深感觉(1)震动觉
将震动的音叉置于体表突起处,询问有无震动及其程度。(2)运动觉
轻轻地活动患者手指、足趾、腕关节、踝关节,问其是否觉察到并判断何部位及作何种方向的运动。(3)位置觉
嘱患者闭目,将其手指、脚趾、腕关节、踝关节等摆成某一体位或姿势,令其说出该部位的姿势,并用另一肢体同一部位摹仿同样的动作。3.皮质觉(1)定位觉
用手指或笔杆轻触病人的皮肤,请患者指出刺激部位,正常误差不超过1cm。(2)两点辨别觉
用两个大头针检查,先将两针尖分开一定距离刺测皮肤,如患者感到是两点受刺时,逐步缩小两针尖距离,至不能分辨两点时,记录该最小距离。检查躯干和四肢时,检查者也可用双手指来粗试。正常人舌尖、鼻尖、指尖、手臂最灵敏,为1~3cm;四肢近端、躯干敏感性差,约为4~12cm。(3)实体觉
嘱患者闭目,让其用单手触摸一些常用物品如钥匙、硬币、铅笔等,令其说出所触物体名称。(4)图形觉
在患者肢体、躯干皮肤上划三角、正方形、圆形、橢园形等,让其说出为何种图形。(5)重量觉
给患者有一定重量差别的数种物品,请其用单手掂量后,比较、判断各物品的轻重。(二)感觉障碍的类型(kinds of se nsory abnormality) 临床上将感觉障碍分为主观感觉障碍和客观感觉障碍两类,前者指患者在无任何刺激下的自我感觉,如麻木、疼痛、烧灼感;后者指患者对外界刺激不正常的感觉应答反应。感觉障碍的性质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常见不同性质的感觉障碍如下:1.感觉缺失
清醒状态下,对刺激无反应称为感觉缺失。分为深感觉缺失及浅感觉缺失,前者又分为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缺失,后者分为痛觉、温度觉、触觉缺失。深、浅感觉均缺失者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分离性感觉障碍一般是指浅感觉中某一感觉存在而另一感觉缺失的现象,如痛、温觉缺失但触觉保留,见于脊髓空洞症等,多因脊髓后角和前联合病变而致。2.感觉减退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但敏感性减弱。双侧对比检查,结果更有意义。3.感觉过敏
轻微的刺激而引起强烈的感觉,如痛觉过敏,表明感觉系统有刺激性病变。4.感觉过度
对外部刺激的感受阈限增高且反应时间延长,对轻微刺激的辨别能力减弱或丧失,只能感受很强的刺激,并需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可产生一种不能定位的、强烈的不适感。常见于丘脑病变,也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脑干、岛盖、顶叶皮质等部位的病变。5.感觉倒错
是对刺激的认识完全倒错,如触觉痛感、冷觉热感等。6.感觉异常
无外在刺激的自我感觉,如麻木感、蚁走感、针刺感、灼烧感。多为周围神经受压引起。7.疼痛
多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后根、脑脊膜和丘脑等部位受累时。(1)局部疼痛
病变部位的局限性疼痛,见于周围神经炎区域。(2)放射性痛
神经根或神经干受刺激时,疼痛除发生于局部外,还可沿受累神经支配的感觉区域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时,疼痛可放射到足部。(3)扩散痛
疼痛向邻近部位扩展,如三叉神经某一支痛时,疼痛可扩散到另一支。(4)烧灼性神经痛
烧灼样的强烈疼痛,见于周围神经的不完全损伤。(5)幻肢痛
在截肢后残端出现的疼痛。(6)闪电痛
表现为下肢发作性、触电样剧痛,多见于脊髓后索或后根病变,如脊髓痨;若伴内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上腹剧痛、恶心、呕吐等。(7)牵涉痛
因受累内脏的疼痛扩散至脊髓后角,引起支配该内脏的脊髓节段所支配的体表皮肤也发生疼痛的现象,称牵涉痛,也称感应痛。如心绞痛时的左胸及左上肢内侧疼痛;肝脏病时的右肩疼痛等。内脏牵涉痛与脊髓节段的关系见表1-4。 表1-4 内脏牵涉痛与脊髓节段的关系内脏 发生疼痛和感觉过敏的脊髓节段
肝脏和胆囊 T7~10
肾脏和输尿管 T11~L1
(1)膀胱颈粘膜的刺激 S2~4
(2)充盈过度时膀胱壁的强烈扩张 T11~L1
睾丸、卵巢 T10
(1)体部 T10~L1
(2)颈部 S1~4
(三)感觉障碍的定位(localization of sensory abnormality)1.末梢型
表现为四肢远端的感觉障碍,涉及多种感觉类型(痛、温、触觉),为综合性感觉障碍。多呈手套、袜筒样分布,常伴运动及植物神经障碍,见于多发性周围神经炎。2.神经干型
受累神经皮肤分布区域的完全性感觉障碍,如股外侧皮神经炎等。3.神经丛型
感觉障碍的性质同神经干型,但较其范围要广。如臂丛神经炎时同侧肩部以下整个上肢感觉、运动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注射后部位酸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