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俅在世 应该把高俅杀了是踢什么位置的

5被浏览1,187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rt  最近看央视版的水浒,才看到前面部分,感觉高俅并不能算是个人神共愤的坏人  京都球王高俅,在街头踢球,很多群众围观,高俅很得意。这时有个耍棍的卖艺人也在旁边表演,抢走了他的观众,高俅不开心了,带着一帮小弟,强行揍了这个人一顿。  当时的禁军教头王进路见不平,就把高俅和他小弟狠狠打了一顿。事后,高俅的小弟想报复王进,还被高俅阻止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高俅坐上了太尉的位置,第一天就把王进打了顿板子,并声称以后还要跟他慢慢理论,使王进只能带着老母亲逃亡。  这两个事情只能说明高俅不是个好人,报复心很强。这都是在别人得罪了他之后,他才起心报复,而且从他不肯放过王进这点来说,也属人之常情,毕竟王进武力值过高,很危险。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 更多
  然后就是林冲娘子的事件了。楼主也就刚看到这里。这也是高衙内作的,高俅是为了帮干儿子一把,现在看来,也算正常。  说说高衙内这个人,很奇葩。原是高俅小弟一枚,二者的关系是同样都姓高。后来高俅发迹了,不愿意再跟这些泼皮来往。这个高衙内就偷偷翻墙进太尉府见高俅,被暴打了一顿,见着高俅之后,开始先叫高二哥,求收留,高俅原想用些银子打发他。这货直接叫爹了,也不知道高俅怎么想的,反正这货成了高衙内。  高俅做太尉之后,还每天认真公干,这个人也是有处事能力的。高衙内每天就玩的很嗨。他跟人斗鸟,输了之后,那鸟的主人还很得意的嘲讽,他也没说把那人拿下,鸟抢走,只是想办法找更厉害的鸟来跟人继续斗。  林冲的娘子真是个好老婆,长的不错,又很贤惠温柔。高衙内看上了她,当时没有直接强抢,只是磨高俅。这件事最终悲剧,陆虞侯起的作用太大了,高衙内一个浑人,陆虞侯既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声称可以帮他办到这件事,一拍即合啊。高俅的性格又是个不想留后患的人,为了帮干儿子一把,去陷害林冲。
  只是重看回电视剧,高俅的形象跟以前记忆中的有了较大不同,不知有没有同感的,为什么会这样
  好吧,世界杯都看足球去了么。。。
  观众被人抢了,就揍人一顿。这是流氓混混,地痞无赖。不算坏人?  被比他厉害的揍了不去报复,那是因为不敢,没那个能力。说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好像他有什么远大志向一样。后来发迹那完全是偶然,这是作者的讽刺。  怎么就认真公干,镜头里露几本书,就能看出来是认真公干?看过原著没。  高衙内当街调戏人家,如果不是林冲赶来,不定会怎样。那怎么才算强抢。  最后设套把林冲陷害了,这还不算坏?那你觉得怎么才是“很坏很坏”的人?  ----可能是因为在社会上混的久了的缘故。
  @Eulur 4楼
18:20:07  观众被人抢了,就揍人一顿。这是流氓混混,地痞无赖。不算坏人?  被比他厉害的揍了不去报复,那是因为不敢,没那个能力。说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好像他有什么远大志向一样。后来发迹那完全是偶然,这是作者的讽刺。  怎么就认真公干,镜头里露几本书,就能看出来是认真公干?看过原著没。  高衙内当街调戏人家,如果不是林冲赶来,不定会怎样。那怎么才算强抢。  最后设套把林冲陷害了,这还不算坏?那你觉得......  -----------------------------  。。这位壮士讲的很对,原著以前看的,不太记得了,找时间再仔细读一遍。只是看电视时候,这样觉得的,也确实可能是在由于社会上混的久了。  像那鲁智深,打死郑关西,我也觉得不应该,晁天王一伙只是因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就要去取。梁山好汉有之前做强盗的,抢劫杀人的事儿也常有做,高俅做坏事是阴谋使坏,好汉做坏事是凭武力,可最终都是害了人。
  因为你的道德可能在下滑。当你降低自己水准时,他就不怎么坏了。
  @红莲2014 6楼
19:04:20  因为你的道德可能在下滑。当你降低自己水准时,他就不怎么坏了。  -----------------------------  如果这样,不知是我一人在下滑,还是大部分人都在下滑,想请教下大家的看法
  高俅干的事,放在现在人看来,绝对的恶人坏人!但放在水浒里,跟宋江林冲武松比,高俅还真不算坏人!宋江不说了,随便屠村,林冲投名状也预谋杀无辜,杀王伦,武松灭门!!跟他们比,高俅真不算坏人!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水浒传重读札记.pdf 4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书来自www.abada.cn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abada.cn
水浒传重读札记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一: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二: 刚烈的佛性:说说上梁山前的鲁智深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三:逼上梁山林教头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四: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五:行者武松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六:托塔天王晁盖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七:关于“逼上梁山”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八:英雄大聚义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九:武器的个性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关于招安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一:风流浪子燕青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二:黑旋风李逵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三:智多星吴用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四:悲情卢俊义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五:解读宋江(一)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六:解读宋江(二)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七:解读宋江(三)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八:解读宋江(四)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九:赏析《水浒传》的艺术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二十:重读结束感言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一: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能够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一起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
名著,《水浒传》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成就。无论把它看成一部农民起义军的历史
演义,还是单纯看作是一批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水浒传》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生活地
位不同、社会身份不同、命运遭际不同、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金圣叹说:“ 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传》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
施耐庵先生右者。”又说:“《水浒传》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之下便是此书。
”虽是一家之言,却也不无道理。
    《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
宋江实有其人,在正史和野史中都有记载。其事在《宋史》之《徽宗本纪》、《侯蒙传
》、《张叔夜传》以及其它一些史料中有简略的记载,大致可以知道:以宋江为首的这支
武装有首领三十六人,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在海州被
张叔夜伏击而降。
    宋江等人的事迹很快演变为民间传说。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赞》记载
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并在序中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由此可
知,一则当时关于宋江事迹的民间传闻已经很盛,二则龚开所录三十六人,未必与历史上
实有的人物相符。
又据同为宋末元初人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石头孙立”、“青面兽”
、“花和尚”、“武行者”等说话名目,显然是一些分别独立的水浒故事。
《宣和遗事》也有一部分内容涉及水浒故事,从杨志等押解花石纲、杨志卖刀,依次
述及晁盖等智劫生辰纲、宋江私放晁盖、宋江杀阎婆惜、宋江九天玄女庙受天书、三十六
将共反、张叔夜招降、宋江平方腊封节度使等情节,虽然像是简要的提纲,却已有了一种
系统的面目,像是《水浒传》的雏形。
而元杂剧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水浒戏,今存剧目就有三十三种,剧本全存的有六种,它
们于水浒故事有所发展,其中李逵、宋江、燕青的形象已相当生动了。概要而言,自宋元
之际始,水浒故事以说话、戏剧为主要形式,在民间愈演愈盛,它显然投合了老百姓的心
理与爱好。这些故事虽然分别独立,而相互之间却有内在的联系。《水浒传》的作者,就
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上都是出于艺术虚构,可以说,除了“宋江”这个
人名和反政府武装活动的大框架外,它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事件没有多少关系。这部小说
的基础,主要是市井文艺“说话”,它在流行过程中,首先受到市民阶层趣味的制约。而
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也都曾在元后期东南最繁华的城市杭州生活,他们的加工,
并未改变水浒故事原有的市井性质。
《水浒传》是一部内涵和背景都很复杂的小说。它的艺术成就、人物形象、思想内涵
都有着各种见仁见智的说法和看法。
  读《水浒传》,一开篇是一个《楔子》,很多人不仔细看这个《楔子》。可是,《水
浒传》的很多妙处就是从这个《楔子》开始的。
    《楔子》的写法,在古代小说是一种常用的的写法,通常的作用是交代一些事情
的背景或人物,以引出所要描写的事情。《水浒传》的《楔子》交代了历史背景:“天下
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水浒的故事从一个太平日久的朝代开始,宋代的盛世经
过了一个三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高俅 简历 - 名人简历
高俅 北宋末年人。初为苏轼小史(书僮),后事枢密都承旨王铣,因善蹴鞠,获宠于端王赵佶 (即徽宗)。徽宗即位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在任时宋军政废驰。在施耐庵水浒传中对他有深刻刻画。高俅高靖康初病死。
北宋晚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历史小说《水浒传》里,朝廷中有一个殿前都太尉(掌管军事的高官)高俅,这是个令人憎恶的反派人物,他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把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弄得家破人亡。他时时出奸计与梁山好汉作对,最后还陷害宋江等人。虽然《水浒传》是小说,刻画出的这样一个恶贯满盈的人物,不能作为信史来看待。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出来的。高俅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是史书上对这个人记载不详。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由此可见,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于抄抄写写。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将高俅送给曾布,虽然苏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二人在元佑年间是有所交往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交情。据一些学者考证,《挥麈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纡,而曾纡就是曾布的儿子,他所记载的曾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于是高俅又回到了东京。
《水浒传》中说他后来遇上了贵人,小王都太尉和内侄端王交好,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物,由此结识了端王(后来的徽宗),被端王看上,从此留在端王身边。这种说服是有依据的。 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徽宗)的姑夫,《宋史》中说,王诜虽然是堂堂驸马,但却是一个招蜂引蝶之辈,冷落蜀国长公主。公主后来郁郁而死,气得神宗在公主葬后立刻将王诜贬谪。不过王诜却是一个丹青书法的好手,徽宗在潜邸时,就常与之切磋,关系很好。元符三年(1100年),高俅的人生因为一次偶然事件而发生了重大转折,这就是与端王赵佶的相识。《挥麈后录》中说,王诜与赵佶在等候上朝时期相遇,赵佶忘了带篦子刀,于是向王诜借了一个,修理了一下鬓角。赵佶用后对王诜说:“这篦子刀的样式非常新颖可爱”。王诜回道:“我最近做了两个,还有一个没用过,稍后就派人给你送去。”晚上,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赵佶正在园中踢拢哔幢阏驹谝慌钥矗冻霾灰晕恢;蛐硎钦再プ⒁獾搅苏飧鲂∝说纳袂椋阄实溃骸澳阋不崽呗穑俊备哔吹挂材昵崞卮鹚的堋S谑嵌硕蕴撸哔茨贸鋈肀玖欤绿叩萌琪Ы赫吃谏砩弦话悖鹾险再サ目谖丁U再ゴ笙玻奔磁扇舜案踮罚骸靶恍荒愀谋偷叮衫吹娜耍乙黄鹗障铝恕!保哔从谑潜涑闪硕送跽再サ那仔拧
更为凑巧的是,不久皇帝宋哲宗驾崩,端王幸运地被太后选中继位,成了大宋皇帝。而高俅这个搭上末班车的潜邸“旧臣”,也鸿运当头,一下子从一个闲散王爷的玩伴儿,一跃进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场。并且在官场中青云直上。宋王朝在仕进制度上采用“扬文抑武”的政策,不过这是针对权力和威望而言的,武臣的俸禄和品级实际并不低。但既然文臣的地位占先,对其的要求也就比武臣高得多。有宋一朝,担任县令以上的文官基本上都具有三考出身的进士资格,对于像高俅这般的闲杂人等,要想要挤入文官圈子是不现实的。而武臣体系相对望低权小但用人的资格方面比较低,升迁的伸缩性也大。对于高俅这类人物来说,显然是步入仕途的捷径。不过宋朝的武官任用也有制度,没有边功,就不得为三衙的长官。徽宗为提拔高俅可谓煞费苦心,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托给守卫边境的大将刘仲武,以此来“镀金”,为以后升迁打下基础。《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W传”中说:先是高俅尝为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竞以边功至殿帅。”
刘仲武在崇宁三年(1104年)约十月,吐蕃赵怀德等叛宋的事变中,指挥得当获得大胜而使赵怀德等复降。有学者认为可能当时高俅也参加了以上战役。大观二年(1108年),童贯及刘仲武在西边又取得了一次较大的胜利,他们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徽宗对此十分高兴,亲自接见了刘仲武,颇为恩宠,并悉命仲武的九子为官。从徽宗的表现来看,他是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胜利,高俅也有可能参与了其役,《挥麈后录》说高俅“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高俅升迁的资本很可能出于在刘仲武军中的经历,而刘仲武深知徽宗将高俅托给自己的目的,也有可能扩大高俅的功劳,做个顺水人情。这从高俅以后与刘仲武家的密切关系中可以看出。刘仲武在政和五年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W担任大将。也有人认为,如果高俅仅仅是因踢得一脚好球而得到皇帝宠爱以至平步青云。这未免小看了高俅。高俅不是寻常之辈,在为官弄权上还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数十年而不倒。首先他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志大才疏,好名贪功的心理。高俅管理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主持的军队争标竞赛开始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争标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后面的争标竞赛,也要搞出“旋罗”、“海眼”、“交头”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同时这个人还有一个好处,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除了他与刘仲武家保持密切关系外,对他原来的主人苏轼一家也颇为照顾。一些野史上记载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因此他的这些作为也获得朝中一些人的好评。
但是高俅贪欲很重,有学者指出,靖康年间,政治风云变向,有大臣上书揭露了高俅恃宠营私的罪行。《靖康要录》载:“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谨按: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虽然禁军,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废校阅,曾不顾恤。夫出钱者既私令免教,无钱者又营生废教,所以前日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实俅恃宠营私所致。”。高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这还不算,而且把禁军当作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如果你没手艺,那么只能花钱再雇工匠。有钱的,就可以免于操练;没钱的,只能再找营生赚钱,也无法操练了。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危急,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的禁军很快瓦解,其罪是难容的。
靖康元年徽宗得知金军渡过黄河后,便连夜仓皇逃往东南避难。《靖康要录》记载徽宗南逃到了泗州,童贯、高俅各带领若干胜捷兵和禁军也赶到与之汇合,一时间又组成了一个徽宗的亲信小班子。但是徽宗的宠臣们却为了邀宠而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在到达泗州后不久,童贯便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以胜捷兵三千扈从渡淮如淮阳。高俅以禁卫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贯扈从徽宗等人继续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为“控扼淮津”,高俅于是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史书上说,当时随从皇帝的童贯、梁师成一伙人都被连坐杀死,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蔡攸也被钦宗下旨处死。恰恰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反而使他得到了一个比童贯、蔡攸等人幸运得多的下场。恶人未必全有恶报,这也能算是历史留下的遗憾吧。
金圣叹在评《水浒》时,曾经说过:“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金圣叹不愧是才子,这一番话,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高俅这人,书上说他“踢得好脚气球”。更兼“吹谈歌舞,刺枪使棒,相扑杂耍;亦胡乱学诗、书、辞、赋”。如此看来,他倒是个挺全面的人物。“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这倒也无妨。都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像这样各方面都懂一点,道德方面“潇洒”一点,足球又踢得好一点的男性青年,若生于现代,倒有可能成为女孩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倘若时来运转,他还能带着中国队,在世界杯上一举夺冠。可他偏偏生在宋代,而且居然稀里糊涂地当上了殿帅府大尉。于是,就只能扮个丑角了。 刚开始,他在东京并不吃香。只是陪着别的公子哥,闯红灯、斗鸡玩马,风花雪月的到处逛逛。后来被发放出界,只好到淮西柳大郎处安身。三年后,哲宗大赦天下,他也想回家了,便由柳大郎一纸书信,送到了东京董将士家里。董将士见他是个破落户,怕留在家中会带坏孩子,便又一纸书信,将他送给了小苏学士。小于同样的考虑,小苏学土也来一封信,把他送人了小王督太尉府里。这时的高俅,就像一个皮球一样,被人传来传去,日子也不好过。 但也是他合该发迹。一日,小王督太尉差他去给端王送东西,端王恰巧正在踢球。这浑球一见那圆圆的东西,献技之心痒痒,便上前踢了一脚,这一脚,把球踢到了端王脚下,其实也就是把自己踢进了统治集团。后来的宋江等人,还打算“到边庭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而高俅只一脚便定了乾坤。足球的魅力,在此可见一斑。 之后的道路便十分子坦了,哲宗驾崩,端王即位,是为徽宗。没过半年,高俅便当上了殿帅府太尉。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草包当了皇帝,便把下面的馒头也一个个封了官,而且还是大官。那个充其量只能当个足球教练的高俅,一下子当上了“军委主席”,便很快地跟着人五人六起来了。 但是,馒头毕竟是馒头。或许你一时运气,凭着自己巴结,主子赏赐,能得到无限的荣华富贵。可是,肚里的学问和那身上的本事,却不是几个马屁就能拍出来的。像高俅这样的货色,平时给三军将士领个奖、签个名,还能像个模样;真到了是驴是马拉了来溜溜的时候,那骨子里的浑球本质,就毕露无遗了。后来他组织军队,多次进剿梁山,竟没一次成功,空费了许多兵马钱粮。最后一次,他挂帅亲征,率十节度一同讨伐,却跟耍猴一样,只三阵,便被宋江杀得屁滚尿流,自己也被张顺捉上山去。要不是宋江招安心切,放他回去,只怕高太尉的脑袋,真得让好汉们当球踢了。 像这号人,干好事,未必能干好;干坏事,却绝对能干坏,你看他上任伊始,既不整顿军纪,也没检阅兵马,第一件事,就是把跟他有过节的王进修理了一顿。没过几年,又因为干儿子高衙内青春躁动,看上了林冲的老婆,就机关算尽,硬是把这个一贯忍气吞声的老实人给逼反了。后来还把杨志弄得流落街头,无处容身。梁山水泊之所以能聚起这么一批虎狼之徒,高太尉实有不可磨灭之功。 这样的喜剧在中国历史上上演,并非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上帝在创造领袖的时候,总不忘再造几个小人,放到他身边去,给他聊天解闷,歌功颂德,于是,阿斗身边出了个黄皓,乾隆身旁也来了个和坤。连那个世称明皇的唐立宗,在任用姚崇为相的同时,还不忘把李林甫放在身边,时不时地讲个荤笑话来解闷呢。 而宋徽宗的情况,较以上几位又更为复杂。他在登基之前,是个不问政事的人物,整日琴棋书画,品竹调丝。比起高俅来,他才是真正的魅力男性,不但球踢得好,而且有文化,有内涵。谈情说爱古今无双,再加上天生的英俊面庞,及一身的荣华富贵,放到现在,肯定倾倒一片。他如果老老实实地当他的文学家、艺术家或情圣的话,或许还能在史书上留下不少美谈,可谁知他那宝贝哥哥哲宗,连太子都没生下,就忙着西去了。众大臣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把那只逍遥猴给推了上去。 可想而知,在这之前,大臣们当中,肯定很少有人去他的端王府做客。都忙着巴结皇上哪,谁有空去给这花花公子请安呀?所以,当他那屁股刚沾上龙椅的时候,面对阶下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孔,心里是很紧张的。这帮浑球表面上都在山呼万岁,心里想什么?天晓得!他不禁生出一阵孤独感。 一日,他上朝回来,碰到了高俅。他仔细看了看,觉得那身段,那造型,竟是当忠臣的绝好素材!而在高俅看来,徽宗又未尝不是一块当圣上的好料呢?随着这群小丑的粉墨登场,北宋王朝那走向覆灭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高俅原名高拢臼嵌┮桓銎闷の蘩怠⑹芯髅ィ母盖锥既莶坏盟涛蘅扇讨碌焦俑媪怂蛔矗峁哔幢弧岸狭硕拐龋涑鼋绶⒎拧薄:罄矗哔吹交次魍侗剂艘桓隹姆坏南泻毫廊ā 不料柳世权不想长期收留这个无赖。经柳世权推荐,高俅回到了东京投奔药商董将仕。董将仕也不愿收留他,便打发他去投奔小苏学士,小苏学士又将他推荐给小王都太尉。这一次,高俅算是找到了知音,小王都太尉居然待他“如同家人一般”。不久,小王都太尉的小舅端王看中了高俅。自从高俅投奔小王都太尉之后,实际上已露出了发迹的契机,这时的高俅虽然还是一个帮闲者,但无形中已攀上了高枝,平步青云是迟早的事了。《水浒》作者别具匠心地在王都太尉和其舅端王的前面各加了一个“小”字,说明凡为老百姓所深恶痛绝的小人,自然受小人的赏识,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那个小舅端王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即位的徽宗皇帝。徽宗是个足球迷,恰好,踢球是高俅的长项,所以东京人才称他作“高隆薄5比唬鼋鎏咭唤藕们蚴遣还坏模哔醋杂斜鸬谋臼隆G铱此跫兆谑钡谋硐郑合仁垢觥霸а旃铡苯『霉龅阶约航疟叩那蛱呋够兆冢庖皇至罨兆诰静灰眩蝗缓螅诨卮鸹兆谖驶笆绷Α跋蚯肮蛳隆保潭帧安媸止蚋病保⑶摇鞍莸馈薄霸侔莸馈保Ь吹貌坏昧恕;兆诹钏咔颍恪斑低沸蛔铩保鞍哑缴臼露际钩隼捶畛卸送酢!
再说徽宗皇帝遇到了高抡饷锤鲋簦匀恍老卜浅!K腔螅肽昙浔闾岚胃挛钏Ц尽8路⒓A耍憬隆备淖觥百础薄4蟾潘醯谩懊弊峙杂星菔拗樱淖鞯チ⑷耍闳四H搜牧恕 大凡小人得志,第一件事便是公报私仇。高俅发现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正在其分管之下,而王进的父亲曾揍过高俅。所以,高俅要报复王进了,害得武艺高强的王教头连夜携母出逃。当时宋朝边患频仍,正值用人之际,而作为国家有用之才的王进却被逼得走投无路。北宋不亡、徽宗不被金军活捉才怪呢! 《水浒》开篇先写一无赖高俅的发迹史,而只字不提作为全书主角的梁山好汉,寓意甚明: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直至官逼民反,罪在皇帝和他宠任的贪官污吏。七十年代举国大批《水浒》时,人们都认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其实不然。在帝制时代,施耐庵不得不用曲笔而已。试想,高俅、童贯、蔡京、杨戬之流,又是谁在常识、重用他们呢?没有昏君,何来奸臣?
上一人物: 下一人物:
::相关人物简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宋六贼为什么没高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