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环节总决赛何日比赛?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一场盛会,让宜兴诗意更浓
宜兴市首届诗词大会落幕
日09:18&&来源:
原标题:一场盛会,让宜兴诗意更浓
  9月16日晚,宜兴市第三届网络文化节子活动――“中国农业银行杯”宜兴市首届诗词大会,在历经两个多月、8个分赛区激烈角逐后,8位分赛区冠军齐聚丁蜀镇青龙河广场,向总冠军发起冲击。
  本届诗词大会,更是一场抛砖引玉的盛会。比赛的同时,众多参赛选手及现场观众更深层次地感受到诗词的魅力,陶都宜兴一时间诗意弥漫。
  众人参与热情高涨
  近万名选手、万余名观众……这是本届诗词大会交出的一份“成绩单”。作为宜兴地区的首届诗词大会,这场盛会受到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和参与。
  宜兴市首届诗词大会自今年5月启动后,主办方市委宣传部、宜兴日报社、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丁蜀镇人民政府、周铁镇人民政府等,就通过微信对诗、全城寻诗、互动猜诗谜等系列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参与。从少年到中年大叔,从学生到老师……参赛选手不管是从年龄还是身份来看,都覆盖范围甚广,参赛热情高涨。来自新街街道的新市民郭绍森今年46岁,他获得了本届诗词大会总决赛的亚军,他说,自己就是喜欢古诗词,来参加比赛就是图个乐趣。市洋溪中学语文老师曹萍则认为,通过这次比赛,她可以对以前所学的古诗词温故而知新,“对我个人来说,比赛中涉及的很多宜兴诗人、宜兴诗词过去其实了解不多,参加比赛后,我能说上几位宜兴诗词界的名人,也看到一些文人对于宜兴的推崇,很有意义。”
  纠正错误普及诗词
  本届诗词大会在活动初期就公布了容纳500首诗词的题库,其中不仅有大家熟知的唐诗宋词,更有不少宜兴诗人所写或关于宜兴的诗词。“宜兴诗词需要‘正本清源’,而本届诗词大会就是最好的机会。”市荆溪诗社社长吴开荣说。
  据吴开荣介绍,以前,宜兴诗人所写或关于宜兴的诗词在流传时出现了多种版本。比如,“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是唐代诗人卢仝写的诗句,流传极为广泛,影响十分深远。但长期以来,宜兴本地在对该诗句的使用中,出现了诸如“天子爱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或“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发芽”等版本。而苏轼的“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也有着“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等错误版本。此外,对于一些诗句中字词的发音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看”字的发音也有不少异议。借着本届诗词大会的机会,对这些诗句和字词发音的错误版本进行了纠正,让更多的市民知晓。
  重新唤醒“诗词热潮”
  诗词是前人留下的“宝藏”,但如今却处在一种尴尬境地。“到了我这个年纪,平时也不看书,以前学的诗词早就还给老师了。”在总决赛现场,43岁的丁蜀观众吴建强自嘲地说,看着选手答题,他也回忆起了不少年轻时就熟记的诗词。其实,在各个分赛场,像吴建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市民在遇到选手答不出题,而自己知道却帮不上忙的情况时,也纷纷发出感叹声:“没想到这题我竟然都知道!”
  在总决赛现场,江苏省诗词协会副秘书长舒贵生与南京大学教授左健作出了点评。舒贵生说,从周边地区来看,本届诗词大会的活动形式开了先河。通过在全市7个学区设立分赛区,进一步激发民众对于诗词的热情,提高诗词在民众中的知晓率,彰显了宜兴“文化之乡”的内涵。左健则认为,能够举办这样的活动,吸引如此多的参赛选手和关注,正是反映了宜兴的人杰地灵。看到如此多的年青一代积极参与进来,他们内心也受到了鼓舞,都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每年都办,这样的“诗词热潮”能一直继续下去。(徐卿尧 孙斐斐)
(责编:秦晶、乐意)
安徽、山东、广东、重庆、贵州调整党委常委
本周,安徽、山东、广东、重庆四省市党委常委班子发生变动: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严植婵调任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不再担任组织部部长职务;山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胡文容调任重庆市委常委。从履历看,严植婵、胡文容均系2017年首次当选省委常委,本次调整为两人首次异地任职。另外,贵州调整省委常委职务: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唐承沛兼任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谌贻琴不再兼任政法委书记职务。地市方面,戴彬彬任北京海淀区委副书记,提名区长人选;陈晏任贵州贵阳市委副书记。诗词大会夺冠的是谁?_百度知道
诗词大会夺冠的是谁?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昨晚,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迎来总决赛。来自上海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美少女武亦姝夺冠。最近这些天,这档节目可谓圈粉无数。在生活节奏如此高速的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诗和远方”?再来重温一下这位美少女的情况吧:武亦姝,16岁,就读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诗词量2000首。1米8的身高,俊秀的外表,气质温婉却又“气场十足”。第四场比赛中,武亦姝一人横扫全场,创下新纪录308分,成为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来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获得者!《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面向百人团选手,更面向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在生活节奏飞快的当下,要让各行业各年龄段的观众坐到电视机前,耐心看完一个半小时的选手答题,其难度可想而知。参与命题的古代文学学者,均有丰富的命题经验,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搜寻若干冷门篇章,考问几个艰深知识点,对命题者而言并非难事。但这样一来,即使场上选手对答如流,大多数电视观众恐怕也只会更换频道,另觅节目去了。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女士一开始就对题目有明确的定位,她希望大家能贡献一种“熟悉的陌生题”。
采纳率:9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诗词 大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没有任何调查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我院举行2017校园诗词大赛决赛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87
更新时间:
我院举行2017校园诗词大赛决赛
6月26日下午,我院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2017年校园诗词大赛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信息系获一等奖,生物系、机电系获二等奖,财经系、汽电系、工美系荣获三等奖。
共有六支代表队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晋级本次校园诗词大赛决赛。在必答题、抢答题、飞花令等环节,各系参赛队选手运用自己储备的丰富知识,从容答题,充分展示了我院传统文化建设的成果。
此次大赛落幕,标志着2017年上半年我院“书香校园”规划活动全部圆满结束。【供稿:学工处& 文:张新刚 编辑:李伟】
【字体: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5大高手挑战擂主 《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掀起诗词狂欢_网易新闻
5大高手挑战擂主 《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掀起诗词狂欢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5大高手挑战擂主 《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掀起诗词狂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伴随着董卿朗诵的苏轼这首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央视热播、圈粉无数的《中国诗词大会》昨晚迎来了最后一期总决赛。总决赛现场,包括45岁的新都第一中学语文老师夏昆在内的5位高手,向擂主李子琳发出挑战书,最后的总冠军被意外杀出的黑马——法律系女大学生殷怡航获得。有专家点评,与其说《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诗词高手的较量,不如说这是一场诗词的狂欢,该节目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一脉相承,这些节目之所以火爆,在于寻找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途径,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赛制扣人心弦 黑马挑下大热门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从2月12日起每周五晚播出,至昨晚结束,共10期。从《中国诗词大会》比赛规则,就可看出新意。昨晚的总决赛现场,照例是以5位挑战者对抗百人选手团的模式进行。赛场上法律系女大学生殷怡航、夏昆等5位挑战者与百人选手团同时答题,除比拼答题外,还要看5位挑战者每道题对抗百人选手团的击败率,以“对错+击败率”的计分方式产生擂主,进入下轮竞赛。
已是第4次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的语文老师夏昆,刚一登台就迎来阵阵掌声,人气颇高。在第一个题目九宫格部分,夏昆一眼识破陷阱,顺利答出杜甫名句“下笔如有神”,此后他乘胜追击,击败61人,但在回答苏轼春意盎然的诗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后两句时,他把“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误为“芦蒿”,遗憾败北。殷怡航获得唯一一个攻擂者宝座,与李子琳展开华山论剑。最终,殷怡航把5次登台、4次赢得擂主、呼声最高的李子琳挑下马来,斩获冠军。从首场比赛到昨日的总决赛,这种创新的赛制和评判标准,不可预知性的一对多、点对面的多维度PK模式,非常别开生面,避免了场上选手互动不足的缺憾,增加了赛事的戏剧性。
内容别开生面 全民参与嘉宾也出彩
夏昆告别舞台时,没有一丝沮丧,他感慨地说,参加这次比赛,看到了中国诗词复兴的希望,居然有这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喜欢古诗词,自己结交到那么多优秀的后辈,是很美好的事情。
同样被吟诗颂词这种“美好的事情”吸引的还有很多网友。除比赛规则扣人心弦外,节目组还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据悉,导演组历时10个月海选,从全国5万多名诗词爱好者中,筛选出106名诗词达人组成比赛选手团。这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覆盖7~60岁各年龄段。记者注意到,入选节目的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每首诗词都称得上耳熟能详。从金戈铁马到琴棋书画,从忠肝义胆到千里婵娟,让观众感受到了最美的诗词文化。有网友感慨:“不知唐诗宋词,焉知中文之美?古代经典诗词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其实《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是选手之间激烈的对决吸引人,两位嘉宾的点评也特别出彩。有网友表示:“看了几期《中国诗词大会》,收获很多,最喜欢的就是蒙曼、郦波、康震嘉宾老师对诗词的解读,诸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一句都有一个故事、典籍、意境,让观众感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更应有诗和远方。”
而每次选手答题之后,两位嘉宾的解读,或巧妙地把每道题目引申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辅以现场多媒体手段,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引导观众真正感悟到中华诗词的精髓。短短几句话,的确让人豁然开朗。
在传承中创新 诗句点亮今天的生活
《中国诗词大会》带动了全民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潮流。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推广方式,真正实现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了全民基础。夏昆坦言,自己也会用诗词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的生活达到吃饱穿暖的标准后,对美的追求提上议事日程,希望孩子有更多优良的禀赋和美好的素养。”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研究员邓文卿认为,传统文化节目有丰富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如何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传播潜力,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是电视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为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寻找到了创新的表达,让历久弥新的诗句点亮今天的生活。这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报记者 陈蕙茹
作者:陈蕙茹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词大会2017总决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