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大研究生分数线有没有什么以院系为单位的足球篮球联赛

福师大有会计学研究生吗_百度知道
福师大有会计学研究生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c.jpg" esrc="http.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1ddfdbaa70c6a7efb973a020cdcac338744ebf8e0821a4adff9d72a。
采纳率:79%
来自团队:
你去他们研究生院官网找到今年的招生目录里面所有专业都有
有的,你可以官网去查一下,具体的情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江西足球篮球联赛拉开帷幕_网易新闻
江西足球篮球联赛拉开帷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江西足球篮球联赛拉开帷幕)
4月16日,江西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江西省足球协会、江西省篮球协会在南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6年江西省足球、篮球联赛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改革创新球类运动与球类赛事,我省体育部门以城市足球对抗赛为基础,首次开展2016年江西省足球联赛,着力打造江西人自己的足球品牌赛事。联赛4月启动,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4月至8月31日为第一阶段,11个设区市和6个省直管县内部进行城市预赛,各机关、单位、企业、高校等均可组队参赛。除南昌市可产生2支决赛队伍外,其他16个单位只允许产生1支队伍参加决赛。决赛阶段的赛事将于9月1日至12月在南昌进行,18支球队每个周末将在南昌进行捉对厮杀,上演城市对决。据悉,此次足球联赛,以本土业余球员为主,球员年龄必须满18周岁,每队允许引进5名外援,参加过中超、中甲联赛的球员须退役满5年后方可报名。
相比足球联赛,此次江西篮球联赛以11个设区市为单位参赛。各设区市内部的预赛选拔为第一阶段。同样,南昌市允许选拔两支篮球队进入9月至11月决赛阶段的比赛,其他各设区市则只能是1支决赛球队。决赛阶段的每场比赛也将在每个周末进行。
作者:郁鑫鹏
本文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青训体系规划之中国中小学校园足球体系
,()102095010003020103000200010004163630%10204163630%1020250286240%1530286240%15305033350%153033350%15307.5500
3451033510100100
U15400U15U13300
09U16U16足球队获得“挪威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亚军,被评委“全国培训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优秀学校”。北京亿城三高足球俱乐部以清一色高中学生为成员,这将是本赛季中乙联赛唯一一支以全学生军为主的球队。球队的目标将是5年内冲入中甲,参加中乙联赛不为应付全运会,而是为学生军踢球探索一条新路。在今年的中乙联赛中,北京三高最终位列北区第八,无缘全国八强赛,但是北京三高所体现的良好的精神风貌、不错的技术能力,还是得到一致的认可。北京三高作为由一群十七八岁高中生组成的球队,在和很多成人的职业球队对抗而不落下风,也说明了校园足球的巨大潜力。30010010%90%
1455286233334200023333344500052.52.55358102050100
NCAA1000100010120081380647123722011(U-league)6910U
1205010001005000()“”2001“”
741956403美国COMPULIFE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高中排行榜中,人大附中位列榜首,排名第一。
&&& 人们常说爱运动的人更聪明,而对于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来说,更需要额很高的智慧,前国脚马明宇说,踢球的孩子必须要聪明。上海东亚球员2005年中考成绩单349.14363991510975%根据以往的经验,在重大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不是那些学习最刻苦,而且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既学习,又会玩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重大考试如高考中有惊艳表现。因为他们精力充沛,在考试前最关键的时候能保持很高的复习效率,而且他们更近似于比赛选手,面对重大的考试,他们往往有临战的紧张感、兴奋感,所以越是重要的考试,他们往往能超水平发挥。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乃至踏入社会后也会有很高的学习劲头,而更具竞争力。相反,那些平时只知道埋头苦读,身心都严重透支的学生,可以说到最后的考试前,已经是强弩之末,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芦蒿,在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难以有大的提升,而且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在重大的考试中往往过于紧张,心态调整不好而发挥失常,给自己留下很大遗憾。美国的学生进入大学,不像中国的大学生一样很快松散下来,反而学习任务相当繁重,颇有中国高中的感觉,这除了与美国“宽进严出”的教育政策下较高的退学率有关,也与美国重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注重素质教育不无关系。到了大学,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基本完成,精力充沛,可以承受繁重紧张的学习,显得后劲十足,这让他们可以很好地把握大学四年宝贵时光,同时这种劲头也会延续到今后的工作中。青少年时光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候,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磨练了意志,同时也会让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去进行文化课学习,让成绩获得提升,所以这些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注重全面发展的学校,很可能会带来学习成绩的大幅进步,而且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更具成长潜力。
比如可以效仿国外搞“体教结合”的做法,要求踢球的学生文化课必须过关,否则会被剥夺参加足球训练和比赛的资格。已故的基层教练张义,也要求学生要好好学习,因为成绩好的学生踢球才好。在“三高”,孩子们的第一身份永远是学生,运动成绩再优秀,两门成绩不及格也不允许出国参赛,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谁也不能破例。美国的大学要求参加NCAA的球员,学分绩点须在2.0以上,中国最近派出留洋的小球员,有几名因为文化课不达标,被外方学校强制遣送回来。由此可见,足球教育与文化课学习并不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5.1912051/4
8043200“15171515U10-U19
20%80%140110130
80(10~17)138~957~20601~2517
809080903080908090809080908090
30%202040%
&&&&&&&&&&&&&&&&&&&&&&&&&&&&&&&&&&&&&&&&&&&&&&&&&&& 20121017
&&&&&&&&&&&&&&&&& &&&&&&&&&&&&&&&&&&&&&&&&&&&&&&&&&&201396
&&&&&&&&&&&&&&&&&&&&&&&&&&&&&&&&&&&&&&&&&&&&&&&&&&&&&&&&&& QQ
[&此帖被英才武俊在 23:16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看得出楼主是个真球迷 也很用心写了这么长的帖子 不过对于有些现实中的问题你有可能不太清楚
你说的基层学校组织比赛费用开销不大这个显然是不对的 你有可能不知道 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学校财政状况非常不好 连发教文化课的老师工资都很吃力
很多老师都没编制 只能以“代课老师”的身份存在
上次黑龙江那个舍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就是
学校真要有余钱搞球队 照我说还是先把普通教师的待遇提高一下吧 这才是最重要的 校园体育的开展 现阶段也只能在发达城市搞
还有你说的设几个足球示范学校、重点学校就能吸引家长这也不对 几个大城市像大连、北京、上海早就有你说的这类学校了 毕业生走体育特招路线升学考试加分的政策也一直有 但是这些年这些学校招收有足球特长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困难 生源数量少、质量差
北京三高那个是特例 他们有政策优惠可以面向全国招生 全国有这样待遇的学校凤毛麟角
中小学的校园足球,学生家长和教师会视为洪水猛兽。降低他们升学率和孩子们未来的就来前景的
楼主还是蛮萌的,花了心思些这个帖子。
发自legendlee的HupuChrome
在中小学踢足球孩子,会被多数人认为不务正业,而且一旦受伤了怎么办..
校园足球能起到一定的普及作用,但是要真正提高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还是要靠那些足球重点城市的俱乐部梯队、足球传统校和体校,以及像恒大、鲁能和根宝基地这样的足球学校。
看得出楼主是个真球迷 也很用心写了这么长的帖子 不过对于有些现实中的问题你有可能不太清楚
你说的基层学校组织比赛费用开销不大这个显然是不对的 你有可能不知道 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学校财政状况非常不好 连发教文化课的老师工资都很吃力
很多老师都没编制 只能以“代课老师”的身份存在
上次黑龙江那个舍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就是
学校真要有余钱搞球队 照我说还是先把普通教师的待遇提高一下吧 这才是最重要的 校园体育的开展 现阶段也只能在发达城市搞
还有你说的设几个足球示范学校、重点学校就能吸引家长这也不对 几个大城市像大连、北京、上海早就有你说的这类学校了 毕业生走体育特招路线升学考试加分的政策也一直有 但是这些年这些学校招收有足球特长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困难 生源数量少、质量差
北京三高那个是特例 他们有政策优惠可以面向全国招生 全国有这样待遇的学校凤毛麟角
引用5楼 @ 发表的:
看得出楼主是个真球迷 也很用心写了这么长的帖子 不过对于有些现实中的问题你有可能不太清楚
你说的基层学校组织比赛费用开销不大这个显然是不对的 你有可能不知道 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学校财政状况非常不好 连发教文化课的老师工资都很吃力
很多老师都没编制 只能以“代课老师”的身份存在
上次黑龙江那个舍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就是
学校真要有余钱搞球队 照我说还是先把普通教师的待遇提高一下吧 这才是最重要的 校园体育的开展 现阶段也只能在发达城市搞
还有你说的设几个足球示范学校、重点学校就能吸引家长这也不对 几个大城市像大连、北京、上海早就有你说的这类学校了 毕业生走体育特招路线升学考试加分的政策也一直有 但是这些年这些学校招收有足球特长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困难 生源数量少、质量差
北京三高那个是特例 他们有政策优惠可以面向全国招生 全国有这样待遇的学校凤毛麟角
文中也提到,受制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足球普及程度,估计镇级小学生足球联赛开展率只有30%,县级初中生足球联赛开展率只有40%,市级高中生足球联赛开展率只有50%,但即便如此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也将达到几百万。这篇文章主要是搭建了一个体系,并不强求,也不奢望每个学校都有能力,都投入很多用于提升学校的足球水平,对于东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完全具备开展这样联赛的条件。只需要保证一个省、市、县有一些足球开展地好的学校,就能以此为基地,吸引周边很多有志于足球运动的球员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
中小学的校园足球,学生家长和教师会视为洪水猛兽。降低他们升学率和孩子们未来的就来前景的
并不要求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足球教育,而且那些足球运动开展得好的学校,在新的足球特招生政策下,可能会有升学率的大幅提升。
楼主有点想当然了,打那么多字列那么多数据就是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光说什么全国几万个镇,问题是计划生育执行多年来各地小学入学人数都不足只能并校,大多数地方一个镇就一所中心小学,一个县只剩一所高中,这种情况下你搞什么校园体育?光交通成本就吓死人了。
另外经费也是无解的问题,按说中小学教育经费是应当地方政府解决的,但分税制以来地方上的财源全被中.央夺走了,地方只能靠卖地维持。这种情况下校园体育的经费谁来出?靠卖地的钱还是靠中.央财政返还或者是指望对学生收费?指望卖地的话大家说说你们那里土地还够卖几年,指望中.央的话怎么保证不被中间各级政.府节流挪用,指望对学生收费的话一边踢足球耽误孩子们学习一边还要收孩子们的钱你就不怕家长闹事么。
引用8楼 @ 发表的:
楼主有点想当然了,打那么多字列那么多数据就是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光说什么全国几万个镇,问题是计划生育执行多年来各地小学入学人数都不足只能并校,大多数地方一个镇就一所中心小学,一个县只剩一所高中,这种情况下你搞什么校园体育?光交通成本就吓死人了。
另外经费也是无解的问题,按说中小学教育经费是应当地方政府解决的,但分税制以来地方上的财源全被中.央夺走了,地方只能靠卖地维持。这种情况下校园体育的经费谁来出?靠卖地的钱还是靠中.央财政返还或者是指望对学生收费?指望卖地的话大家说说你们那里土地还够卖几年,指望中.央的话怎么保证不被中间各级政.府节流挪用,指望对学生收费的话一边踢足球耽误孩子们学习一边还要收孩子们的钱你就不怕家长闹事么。
那么你就要关注一下,文中提到的另一篇文章了,正是考虑到在现在的环境下,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有相当的难度,所以要先重点开展大学生足球联赛,如果大学生足球联赛开展得很火爆,再加上改进的体育特招生政策,会让中小学足球联赛的开展相对容易得多。当然,文中提到的改革规划,也可以现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试点。
已阅!转呈足协韦迪同志批阅
引用10楼 @ 发表的:
已阅!转呈足协韦迪同志批阅
谢谢啊,希望文中的设想能尽快得到落实。
引用2楼 @ 发表的:
楼主还是蛮萌的,花了心思些这个帖子。
呵呵,这篇文章也得比较顺,只用了一个月左右,文中提到的另一篇文章《中国足球崛起之路——中国大学生足球冠军联赛》用的时间才长呢,用了近一年左右,耗费的精力也多。
受今年火爆的中超联赛影响,一些家长开始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各区县的体校学习足球,而且很多是独生子女。可见,学习足球对于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说吸引力很大,而中小学校园足球体系建立起来,能让学生既能学习足球,又能兼顾学习,那么肯定能得到很多家长学生的认可和追捧。
国青三连败被淘汰出局,创造了历史最差战绩,连泰国也能输,凸显中国足球青训糟糕状况,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青训体系,把目光投向校园足球。在U19亚青赛小组赛中1:0击败中国队,并且全场压制中国队的韩国队,更应该值得我们学习,队中的很多球员都是大学新生。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国青三连败被淘汰出局,创造了历史最差战绩,连泰国也能输,凸显中国足球青训糟糕状况,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青训体系,把目光投向校园足球。在U19亚青赛小组赛中1:0击败中国队,并且全场压制中国队的韩国队,更应该值得我们学习,队中的很多球员都是大学新生。
韩国的高中队和我们这边不太一样 有些就是当地职业俱乐部的U18梯队 这个上次那个什么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里的两支韩国的高中队是这种类型
引用15楼 @ 发表的:
韩国的高中队和我们这边不太一样 有些就是当地职业俱乐部的U18梯队 这个上次那个什么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里的两支韩国的高中队是这种类型
其实中国也可以做到,文章中也提到那些足球示范学校可以代表所在县市省参加一些地区性的比赛,甚至成为一些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得到更为专业的指导。
引用16楼 @ 发表的:
其实中国也可以做到,文章中也提到那些足球示范学校可以代表所在县市省参加一些地区性的比赛,甚至成为一些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得到更为专业的指导。
现在上海东亚的梯队好像就和上海一个中学合作了 不过这种模式要想普及开来 必须有高层牵头让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足协合作的
这个涉及到学生学籍问题
必须要有统一的规定出来
引用17楼 @ 发表的:
现在上海东亚的梯队好像就和上海一个中学合作了 不过这种模式要想普及开来 必须有高层牵头让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足协合作的
这个涉及到学生学籍问题
必须要有统一的规定出来
嗯 ,要扭转中国足球的状况,必须得很多部门通力配合,尤其是教育部门。
现在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下滑,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亚健康”的蔓延,正在降低社会中坚群体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近来,不断出现的学生长跑“猝死”事件,都说明了学生体质下滑问题有多么严重,已经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幸福和价值实现。不客气地说,如果中国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再不重视,学生体质,中国人将成新时期的“东亚病夫”!这样何谈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而开展中小学足球联赛就是让更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磨练意志,实现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一名球员踢一场球最起码也能跑个几千米,如果一年有几十场比赛,身体素质什么的都上去了,跑个米也应该不成问题。
记者:您对天津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整体印象如何?
薛立:天津的青少年校园足球3年来不仅取得了成效,而且效果十分鲜明,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创新性的、拓展性的活动。我听了很多校长介绍几年来的收获,感觉非常欣慰。校长们这么多年来的亲身体验,有感而发,确实是他们发觉足球走进校园后,不仅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变化,特色更加突出,师生之间沟通更加和谐,获得了学生家长的支持,而且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学习成绩、自理能力、克服困难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另外,学校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体育教师队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校长们觉得足球进入校园后,整个办学的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我觉得这就是校园足球在学校能够长久发展下去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未来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保障。
——《足协副主席:校园足球注册达19万人 3年间增16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520人参加团购488.00元&1099.00元
223人参加团购249.00元&699.00元
880人参加团购468.00元&799.00元
421人参加团购286.00元&499.00元
144人参加团购498.00元&890.00元
131人参加团购528.00元&990.00元
266人参加团购895.00元&1399.00元
316人参加团购159.00元&299.00元
815人参加团购58.00元&189.00元
425人参加团购89.00元&299.00元
89人参加团购139.00元&299.00元
497人参加团购299.00元&539.00元福师大研讯
| 网站公告 |
辅导班 Remedial class
历年分数线历年报录比招生目录复试调剂
政治经济学
请随时随地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是想要,还是一定要?如果是想要,我们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如果是一定要,我们一定能够有方法得到。考研成功就在于你做决定的那一刻。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发展坚韧的最重要的一步。强烈的驱策力会使一个人去克服许多的困难。所以,复习一开始就要确定自己要考哪所大学,分析考上的难度,给自己定个位,告诉自己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多少汗水。
政治学理论
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自信,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我有能力实现我的计划,我相信,我可以以以坚韧的精神来完成每天的计划。没有自信心,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易产生迎难而退的念头。所以,在复习之初,就给自己定下合理的短期计划,并强迫自己完成。每次完成既定任务后,就会产生兴奋和短暂的成就感,由此促进自己去完成下一个短期计划。如此循环往复,所以,我成功了。
在复习中,如果发觉对某个知识要点不是太清楚,一定要刨根究底弄个清楚。这样的做的好处,除了使个人复习牢靠以外,在别人问及某个知识要点而自己对答如流时,能促使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增强,保持一颗轻松愉悦的心。否则,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过一个个似懂非懂的知识点,最终让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考研不同于四年前的高考,考研是我们的自主行为,因此从准备复习到考试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的独舞”,高强的复习压力,冲刺阶段的紧张复习,从各方面都给孤军奋战的我们重重压力,很容易在复习过程中产生“寂寞党”心理。我能得到这样的成绩,说容易也不容易,在这里真心要感谢当初给我心灵协助的博远老师们,是他们的协助让我破除了阴霾,让我得到了福建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考研中,要求自己要看到日出,这不仅仅是一个作息习惯,而是在不停的传达给自己一种生活的理念――要用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考研这样较为艰苦的考试,不需要把考研定义为昼夜颠倒的狂学特学,不需要把自己弄得很可怜,但一定要看到太阳冉冉升起。正常的学习时间不仅会减少考研中艰苦难耐的感觉,还可以增长有效学习的时间
福师大热销专业课资料|复习精编|冲刺宝典|模拟五套卷|
资料特色:
去繁取精,高度浓缩:
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中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展开详细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内容详略得当、考点明晰、重点突出。
往年真题,深入剖析:包含往年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且对考查重点进行了分析说明,帮助考生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明确复习方向。
高命中率,省时高效:本资料命中率达90%以上,为众多学子指明了高分捷径,是专业课资料中讲解最系统、挖掘最深入、体系最全面的全程备考必备精品资料。
| 常见问题(考研常识) |
| 教务安排 |
| 福建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
| 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
| 福建师范大学考研论坛 |
|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相关 |
博远福建师范大学考研网
博远福建师范大学考研网是福建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网站,为广大考生提供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必备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福建师范大学考研资料以及福建师范大学考研考研辅导班等,考生能轻松查询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历年考研分数线、福建师范大学考研招生简章、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复试调剂信息及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等内容,同时还能去福建师范大学考研论坛,与其他研友交流互动,共同进步。
| 订单查询 |2016年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导师简介
日22:39 &JE技校网&
青海师范大学20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导师简介
人文学院(001)&&&&&
一、&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民俗学专业,是青海省唯一的民俗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批准于2003年,2004年起招生。目前有民俗文化学、区域民俗学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国内权威期刊《民间文化论坛》于2006年第6期曾专文评介本学科建设成就,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民俗学教学团队12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1人,其余均为硕士。数位教授被聘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专家,从学术资源方面发挥资政作用。近年来出版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青海花儿大典》等多部专著,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985项目、国家古籍整理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项目等14项。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多位著名民俗学家担任兼职教授,承担硕士研究生部分课程教学工作,还与日本、美国等民俗学者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机制。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水平、从事民俗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从事民俗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文化宣传、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的专门工作。
文艺学作为青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学科,学术传承悠久,学术积淀丰厚。几代学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使该学科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美学”、“文心雕龙研究”、“红学”及“民间文艺学”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和较为丰厚的学术成果。
学术带头人董家平教授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论的教学与研究,专著《&文心雕龙&名篇探赜》、《文心雕龙咏惟》与《文心雕龙译注》,不仅在“龙学”界评价较高,而且在整个古代文论界也享有学术声誉。学术带头人赖振寅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颇有研究,尤其在“红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其在《红楼梦学刊》发表的10篇“红学”系列论文,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其中对于“钗黛合一”、“秦可卿之死”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属当代“红学”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提出的很多观点得到诸多“红学”大家的认同,曾先后获得多项省级科研奖励,现主持一项、参与三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10部。左克厚教授系中华美学协会会员,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科研成绩显著,曾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文化月刊》、《文史知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刘晓林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多变来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思潮与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现代教育体制的相互联结、渗透研究,在现代左翼知识分子文化性格、现代知识分子与大学教育的关系等课题研究中成果突出,近年来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2003年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三等奖,2005年获得中组部“西部之光”项目资助赴北京师范大学访学。赵志义教授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得文艺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当代文化、文学思潮研究及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在《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文章1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升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雒海宁教授致力于文学理论及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研究,尤其擅长于应用现当代文艺学方法阐释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甘肃社会科学》等国内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学术骨干甘生统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与研究,业绩突出,先后在《文汇报》、《北方论丛》、《文艺评论》及《名作欣赏》等各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参与著作5部,参撰总字数逾40余万字,其中《温文尔雅――温家宝总理引用诗文赏析》一书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发行量逾百万册。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文艺学教研室现有教师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2名。本学科现已形成较为合理的教师梯队和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古典文献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三个稳定的方向:西北文献研究、藏族古典文献研究和隋唐五代文学与文献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在文献整理和研究方面有着较为丰硕的成果,以地方文献研究和少数民族文献研究特色奠定了本学科的学术地位。本学科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骨干团队,研究成果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近年来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项,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一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一项,并多次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全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水平,从事文献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从事文献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文献研究、地域文化研究、编辑出版、党政管理、各级学校等种类和部门工作。
中国古代文学
青海师大人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职称、高学历、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2人入选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近年来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完成及在研省级项目十余项。在《文心雕龙》研究、《红楼梦》研究等领域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编写教材多部,并多次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1年恢复硕士招生,迄今已发展出先秦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明清文学、近代文学、古代文论和中西古代文论比较、中国诗歌研究8个研究方向,已形成了较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毕业学生的科研成果较突出,考取博士生的人数较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涉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30余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研究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运动、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具有较为深厚学术积累,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以老一代学者范泉教授为核心,以《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的编纂、出版为标志,确立了该研究方向在青海省内的优势地位,涌现了诸如范亦豪的老舍研究、张建生的鲁迅研究、陈丙寅的现代诗歌研究等一批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的学术成果。近年来,中青年学者紧密追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在“现代左翼文化与现代文学”、“西部地域文学”、“大众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思潮”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近期与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进行合作,横向联系,优势互补,现联合开设&“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近现代文学思潮”、“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学史”等四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1994年获得中国古代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2014年获得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科队伍整齐,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省级专家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人。学科队伍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具有硕士学位,7人拥有博士学位者,4人博士在读。本学科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实力,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并获多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先秦史、唐宋史、明清史、西北区域史、中国民族史、中国法制史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在学术界颇具影响的学术成果。本硕士点配备有专业资料室,订有专业学术期刊十余种,具备较好的设施和条件。多年来,中国史学科已培养了百余名硕士生,大都在省内外各级学校及科研院所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本专业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知识为专业背景,着重探索先进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涉及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和实践操作,涉及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也涉及语文的未来,注重语文过程的最优化、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设置与整合、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等问题。本专业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力求探究更新、更高水平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是青海省较早倡导和发展语文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向的教学单位,语文教学论课程是一门传统专业课程。自2005年组建教材教法教研室以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是步入正规、扎实有效,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日益完善,逐步强大。在组建教材教法教研室时,重新整合和调整教学资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师资队伍目前从年龄、职称、学历各方面来看,结构优化,构成合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前景也较为广阔,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师范教育狠抓质量的形势,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值得开发和研究的领域非常广阔。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简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对语文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具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较为全面的学术素养以及较强的研究能力的中学语文骨干教师或科研人员。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掌握语文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语文学科教学、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有较长时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专业主要课程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语文教学发展前沿专题、语文教育文化等。&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简介
历史学科1994年成为我校首批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积淀最雄厚,学术影响最大,教学与研究力量最强的学科。近20年来,本学科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农史》、《中国藏学》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以《奴隶社会并非人类社会必经历史阶段研究》、《青海通史》、《中国僧官制度史》、《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秩序与情感的冲突:解读清代的亲属相犯案件》等为代表的30多部学术专著。这些成果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本学科在先秦史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佛教社会史、法律社会史等领域等也有长期的积累,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突出成果。近五年,本学科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项。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先后有3人获国务院特殊专家称号,1人获青海省优秀专家称号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学科队伍2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23人,有硕士生导师9人。是一支具有良好学科与专业素养、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年富力强的学科队伍。
二、人文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简介
赵宗福&&&教授
民俗学博士、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青海民俗学会会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青海省昆仑文化研究会会会长。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民俗文化学和地方文化史研究,出版《花儿通论》、《昆仑神话》等学术著作&10&余部,在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海民俗文化圈研究》等多项。成果先后24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励,绝大部分为独立完成。其中《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等先后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花儿通论》、《地方文化系统中的王母娘娘信仰》等先后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昆仑神话》获青海省文艺评论一等奖,《论“&虎齿豹尾&”&的西王母》获中国首届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文忠祥&&&教授
民族学博士、教授。青海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专家,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2010年获青海省青年教师“小岛奖励金”。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民俗学,民族社会学,青藏高原文化地理。先后在《民族研究》、《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土族纳顿》,合著《青海民间文化新探》等4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子课题《土族哲学思想研究》工作,参与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获青海省第六届(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学艺术创作奖,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青海省民间文艺奖?民间文艺优秀研究成果奖”(2011)论文类一等奖,第二届青海省文艺评论奖(2012)论文类三等奖。
&&&&&&&&&&&&&&&&&&&&&&左克厚&&&&教授  &左克厚,安徽枞阳人,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自愿到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1997年起在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讲授美学及文艺理论课。现任人文学院中文系美学文艺理论教授,美学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青海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著有专著两部:《大学中庸导读》,主编《中国美学》。在《北京大学学报》、台湾《中国文化月刊》、《文史知识》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雒海宁&&&教授
雒海宁,男,汉族,甘肃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1965年7月出生,获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承担本科生《文学概论》、《美学》、《西方文论》、《中国文化概论》,全校公选《美学与美育》,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文学理论专题》的教学工作。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学生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陆续在《甘肃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二十余篇。&&
鲍鹏山&&&&教授
鲍鹏山,1963年3月生,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上海广播电视大学教授。有《寂寞圣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等十多部专著,论文多篇,并在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和《新说水浒》,近年在全国各地讲学。
李春玲&&&教授
&&李春玲,教授,文学硕士,中国语言学会会员,省级骨干教师,语言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史、文字学。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汉字文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完成校级课题一项,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出版专著两部,参与编写教材、专著两部,发表论文多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马梦玲&&教授
马梦玲,女,青海人。1992年7月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后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在读生。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教师,教授,校级骨干教师,现在省级骨干教师培养期。
自毕业至今,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研究项目三项,教育部项目一项。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与写作》、《普通语言学》、《语法理论》等课程;给留学生讲授《汉语语法》、《汉语口语》等课程。
&米海萍&&教授
米海萍,女,蒙古族,1964年8月生。文学硕士。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从2007年开始招收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文献学的研究与教学,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二十六史青海志传校注》、《土族史料集》、《青海民族迁徙史》等五部专著,曾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青海省青年教师“小岛奖励金”等奖励。独立承担和完成了两相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目前负责承担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独立承担一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科研项目。
赵荣蔚&&&教授
赵荣蔚,男,1961年11月生,江苏东台人。现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师从郁贤皓先生攻读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参与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主要撰稿人。独立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令课题2项。在本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19篇为CSSCI期刊;独立出版《吕温年谱》、《晚唐士风与诗风》、《中国古代文献学》、《唐五代别集叙录》等学术专著4部,参撰《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等著作3部。获江苏高校第五届、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桑本太&&&教授
桑本太,教授,男,1962年8月生。1989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获藏族文学硕士学位。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藏文系教授,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出版《藏族文化通论》、《文学语言类型与写作》、《藏传梵文语法文献研究&&等专著7部。参与国家级课题《藏文计算机键盘输入法研究》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藏族文化通论》,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董家平&&&教授
董家平,男,1952年4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古代文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1981年研究生毕业以来,一直从事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讲多门主干课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关心和培养年轻教师,形成了以他为带头人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师的合理梯队,建立了硕士学位授予点。汉语言文学学科还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在科研方面,潜心于建安文学、古代文论名著《文心雕龙》的研究,兼及青海历史文化和中小学职业教育等研究。先后出版《建安七子诗译注》、《古代诗文译释》、《文心雕龙名篇探赜》、《西海沧桑》等专著4部,《指西海以为期》、《古代散文译解》等合著2部,参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写作学大辞典》等2部,发表论文数10篇。多次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赖振寅&&&教授
赖振寅,男,1964年生。现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校级骨干教师。学术兼职: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文艺理论及古典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自1999年以来,在中文专业国家级核心期刊《红楼梦学刊》连续发表论文六篇,这些文章均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其中对于“钗黛合一”、“秦可卿之死”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属当代红学研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目前,所从事的红学研究已具有较为明晰的学术方向,并已基本具备了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五年来,共发表文艺学、红学方面的论文约15篇,20余万字。曾先后获得过“青海省第四届文艺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青海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鼓励奖”、“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及校级科研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方丽萍&&&教授
方丽萍,女,湖南南县人,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评史方向博士毕业,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唐代文学学会、中国古代文论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唐宋文学与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专著一部(《贞元京城文学群落研究》,2011年,人民出版社),在《南开大学学报》、《求索》、《暨南学报》、《湘潭大学学报》、《宁波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撰写《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专题》、《文心雕龙研究》、《三江源文化通论》等专著中部分章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唐宋士风文风嬗变研究》,2010年),参与完成一项省社科基金项目(《三江源文化通论》2009年结题),正在进行一项(《遥想与亲历――古人眼中的青海形象研究)2011年)。
安海民&&&教授
安海民,男,1964年10月生。1987年西北师范大学毕业;1990年青海民族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为青海人民出版社文教编辑室副主任,现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试论汉魏乐府诗之艳、曲、乱》等6篇曾被其它刊物转载,出版专著《老子聿新》(获青海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望月斋文墨》二部,参编《中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故事》、《甘肃古代诗词文鉴赏辞典》、《同义词、反义词大全》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曾获“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青海省四个一批优秀人才”称号。现主要从事先秦文学与文化精神等的研究。
甘生统&&&教授
甘生统,男,青海湟中人,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及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核心刊物发表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皎然诗学渊源考论》一部;参撰《温文尔雅――温家宝总理引用诗文赏析》、《文心雕龙咏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专题》等著作六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级社科项目一项;论著多次获得校级以上奖励。
&&&&&&刘晓林&&教授
刘晓林教授,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陕西西安人。198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现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及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同时,致力于当代文学批评工作,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及文学评论,出版有《青海新文学史论》、《寻找意义》等学术专著,参与主编教材《国文经典读本》,曾出任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多次获得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及青海省文艺批评奖。
&&&&&&&&&&&&&&&&&&&&&&&&&
&&&沐金华&&教授
沐金华,男,江苏海安人,教授,文学博士。198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任教于盐城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92年至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1998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高校教师进修班学习,2001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8年任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08年至今任盐城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先后从事写作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工作,是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主要参与者。任盐城师范学院蔡文甫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出版专著两部,先后在《小说评论》、《求索》、《当代文坛》、《社会科学》、《学术探索》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温潘亚&教授
温潘亚,男,1964年生,江苏响水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业博士、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现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盐城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盐城师范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等职。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史理论、港台文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中国现当代研究、文学史理论研究等诸多成果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先后主持并完成中国第40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九五”、“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两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文学史写作范式的规训与突破”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研究”等科研课题。先后出版学术专著(含合著)8部,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其中《追寻文学流变的轨迹――文学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先后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盐城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江海学刊》、《清华大学学报》等国家权威和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复印。
薛家宝&教授
薛家宝,男,江苏兴化人,博士、教授,现为盐城师范学院院长,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扬州师院、南京师大、河海大学。多年来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过《唯美主义研究》、《英国戏剧史》、《对话与反思――跨入新世纪门槛低外国文学研究》等专著6部。论文《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唯美主义特质》在《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发表。先后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外文艺理论比较研究――唯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英国荒岛小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唯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等项目。主要获奖成果有:第二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年),《英美文学基础课程》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二类精品课程(2005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或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唯美主义研究》获盐城市第四次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年),《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1999年),《英国戏剧史》获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
陈义海&&教授
陈义海,男,1963年生,江苏东台人,比较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盐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盐城市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作协理事。曾在英国沃里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做访问研究。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在跨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翻译实践等方面成绩突出。近年来,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方面成果较多,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9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或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同时,作为双语诗人,在新诗研究和新诗创作方面成绩突出,其英文诗歌集Song&of&Simone&and&Seven&Songs曾在英国出版。先后主持4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主要著(译)作有:《明清之际:异质文化交流的一种范式》、《傲慢与偏见》、《鲁滨逊飘流记》、《苔丝》、《被翻译了的意象》、《在牛津大学听讲座》、《狄奥尼索斯在中国》、《迷失英伦》等。
&叶拉太&&&教授
叶拉太(1979-),男,藏族,青海尖扎县人,古藏文文献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出站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青海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青海师范大学“123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藏文系、人文学院青藏高原民族宗教与社会历史研究中心教授,藏族历史文献学专业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藏族史与藏族历史文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吐鲁番学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委员,青海藏族研究会理事、青海省藏文古籍研究会理事,《藏文古籍研究通讯》电子杂志主编。先后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等,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进修学习一年。出版专著《吐蕃时期政治制度研究》(藏文版,民族出版社,2010年)、《吐蕃地名研究》(汉文版,人民出版社,2012年)两部,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藏学》等学术刊物上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发表学术论文近60余篇,与人合编大型图书文献《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2006年至201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2卷,同时发表60余篇文学作品。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目前主持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参加“第十二届国际藏学会”等国际学术会议10次并宣读论文。成果获青海省第九次、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杜常顺&&教授
杜常顺,男,教授,&1963年生,历史学博士,博导。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现为青海师大人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宗教文化。先后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佛学研究》、《中国藏学》、《文史知识》、《暨南学报》、《西北师大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主编学术著作《青海通史》。近两年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多次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其中《青海通史》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和青海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
魏道明&&教授
魏道明,男,1963年生,河南省遂平县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现任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学术专长为中国法制史、隋唐史,在《历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中华书局出版有专著《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入选青海省高校拔尖学科带头人、青海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青海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
丁柏峰&教授
丁柏峰,男&,汉族,&天津蓟县人。出生于1972年1月,中共党员。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先后承担了《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通论》《&人文地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2004年获青海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并被确定为校级骨干教师,2006年获青海省小岛奖励金。承担“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国家级课题),“撒拉族史料汇编”(国家级课题),“青海民俗文化与旅游”(省级课题)等多项课题,参与“明清民国时期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发展”(国家级课题),“昆仑文化研究”(省级课题)等课题。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土族》《青海山川》、《土族&大庄村调查》、《融痕&滇西北汉藏文化边缘地带奔子栏村落民族志》、《明明清民国时期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发展》《中国夏都――西宁》等专著,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以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全文转载,引起一定学术反响。其中,《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土族》获青海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三等奖。
&李健胜&&&教授
李健胜,男,1975年8月生,青海省贵南县人。历史学博士,省级骨干教师。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史及思想文化史研究,兼及青藏高原区域历史。在《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文本与政治变迁――思想文化史视域中的秦汉君主专制及其建构》(《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3期)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出版专著《先秦文化批判思想研究》(2006年)、《子思研究》(2009年)、《清代―民国西宁社会生活史》(2012年)、《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2012年)、《&论语&与现代中国:阐释及建构》(2013年)、《早期羌史研究》(2014年)、《国家、移民与地方社会:河湟汉族研究》7部,参著4部,其中《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一书获青海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1次,省级优秀教学奖1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子课题“儒学与藏族、羌族、蒙古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
&宋东霞&&&教授
宋冬霞,女,1962年生,教授,198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历史所,主修宋史,获硕士学位。现为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历史学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曾担任《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宋史研究》等授课任务。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妇女史和宋元史研究。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青海省青年教师“小岛奖励金”及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盐城师范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等奖项。先后在《史学月刊》、《兰州大学学报》、《西北师大学报》、《河北学刊》、《中州学刊》、《青海社会科学》、《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并完成青海省哲社项目1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规划1项。
董倩&&&教授
董倩,女,汉族,1963年7月生,历史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历年来在《新华文摘》、《明史研究》、《探索与争鸣》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主要从事明清史和区域经济史的研究。
戴&燕&&教授
戴燕,历史学教授,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历史与宗教文化。参撰《心理魔镜――透视人类发展的文化视点》,主编《河湟区域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变迁》等学术著作;在《兰州大学学报》、《西北师大学报》、《山西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中国民族报-理论版》摘编和全文转载;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2011年参加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与兰州大学举办的&“边缘与多元:近代以来甘宁青地区中西文化交流――以基督宗教的传播为中心”的学术研讨会,并进行会议交流。年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人文与宗教研究中心访学&&&&&&&&&&&&&&&&&&&&铁生兰&&教授
铁生兰,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教材教法教研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会员。曾多年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现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致力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汉语教学的研究工作。长期承担各种类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在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学术著作1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其他科研项目4项。
乔晖&&&教授
乔晖,女,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教科书变革对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EHA090383)等省部级课题3项,厅级课题2项,校级重点课题6项;参加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7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及其以上期刊。有9篇文章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国外母语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成果连获盐城市哲社成果一、二等奖3项。参与编写高校师范专业教材《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副主编,华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等3本。多次作为主讲教师参加省组织的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活动。2011年7月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史成明&&&教授
&&&史成明,男,现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徐州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兼职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盐城市有效教学改革首席专家,盐城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学科带头人。学术兼职:中国语文学习委员会理事,江苏省语文学习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农村教育。主要承担的课题:国家人文社科基金资助一般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4项。共出版专著2部,参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核心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论著获2008年和2010年盐城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优秀奖。
范景兰&&&&教授
范景兰,女,1964年生,青海乐都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硕士。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外国文学》、《中西方文学比较》、《诺贝尔文学导读》、《比较文学原理》、《西方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等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在《国外文学》、《宁夏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4部,主持并完成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曾获得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论文二等奖、青海省“小岛奖励金”、青海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等奖励。目前主要从事区域文学的比较研究。
李言统&&&&副教授
李言统,男,汉族,1975年7月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近年来在《文史知识》、《西北民族研究》、《青海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河湟花儿会》、《故事歌研究》等著作两部。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民俗、民间文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持和参与《青海嘛呢研究》《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青藏地区民族民间文学研究》《青海宝卷研究》等国家级课题若干项。
赵春娥&&&教授
赵春娥,女,甘肃省文县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北区域文化史,先后在《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2部;获得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1项,论文类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优秀奖1次,校级教学比赛第二名2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政法学院&(002)&&&&&6
一、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本硕士点于2003年设立,2004年开始招生,毕业生12人。本硕士点师资队伍整体力量较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12项,校级科研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许多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996年获青海省第四次哲学社会学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委首届社会科学成果评奖1项;2000年青海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青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二届“入选作品奖”1项。已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与公共管理、宗教哲学与宗教文化和中外哲学与文化比较四个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于2005年设立,2007年开始招生。本硕士点整体师资力量较强,结构合理,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近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12部,参编教材5部。学术论文曾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承担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20余项。该硕士点现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比较民商法、民法学、商法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五个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硕士点于2005年设立,2007年开始招生。本硕士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出版教材3部。获得省部级奖10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0项。该硕士点所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并以青海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为实体依托,着重研究和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现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哲学二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
二、政法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简介
李晓&&&&&教授
李晓,男,汉族,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1983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87年毕业,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四川大学哲学系研究生,1990年6月毕业,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研究生即来青海师范大学工作.1999年被评为青海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教师,2004年晋升为教授.现任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院长.工作以来,共出版专著3部,主持参与省级、校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30余篇。
阿忠荣& 教授
阿忠荣,男,藏族,&日出生于青海省互助县,1981年就读于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198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87年考取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研究生,&1990年6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至今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2005年晋升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文化。&工作以来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图说明镜》一书获省部级二等奖。参与国家级课题数项,目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传佛教社会功能研究”课题一项。
李姝睿&&&教授
李姝睿,女,1972年2月出生,辽宁辽阳人。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从事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部藏区大学生宗教信仰及价值认同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传佛教社会功能研究”、“汉藏佛教文学比较研究”等三项国家项目研究,承担省级及校级课题数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汪春燕&&&教授
汪春燕,女,法学硕士,青海省第二届省级骨干教师,2003晋升民族学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理论政策、文化人类学、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九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民族人口研究”;目前参与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纵向项目。&出版学术专著《民族政策的发展与实践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发表论文30余篇。已发表的论文曾获国家级或省部级等综合部门奖共10余项,其中包括中宣部等八部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奖、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三等奖等。
王作全&&&教授
王作全,男,1957年11月生,藏族,青海省祁连县人,留日法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留学日本,1992年获日本国中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青海民族学院法律系任教,先后担任青海民族学院法律系副主任、主任、青海省小岛文化教育基地主任、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青海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青海民族大学法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首席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等职。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青海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会理事、中日比较法研究会理事、青海省政协常委、青海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顾问等职。王作全教授长期致力于民商法学问题研究,先后在《中国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理论视野》、《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出版编著4部、专著3部,译著一部,曾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青海省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法学会西部法治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二等奖1项。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司法部部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民委科研项目1项、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青海省法学会重点科研课题若干项。先后获“青海省先进工作者”、&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人民友谊贡献奖”、&“青海省优秀法学家”、&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为研究生开设《商法总论》、《公司法》、《中日民商法比较》等课程。
陈晓筠&&&教授
陈晓筠,女,1966年9月生,汉族,河北省吴桥县人,教授。1988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并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青海民族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2011年任青海民族大学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方向导师,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为民法学。为研究生主讲《民法总论专题》、《物权法》等课程。主要著作有《物权法热点问题研究》及《商法学》(教材),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青海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承担省部级、厅级课题共6项。
马旭东&&&教授
马旭东,男,1971年2月生,回族,教授。&199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并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民商法学专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教材2部,合著《公司利益相关者法律保护及实证分析》等3部。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和厅级课题15项。曾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青海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二等奖1项等。
孙崇凯&&&教授
孙崇凯,男,汉族,教授,1969年11月出生,陕西长安人。1988年考入青海师范大学政教系,1992年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从事民法学、法理学等教学工作。2002年考入青海民族学院法律系学习民商法学,2005年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法学副教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参与省部级课题、厅级课题6项,专著1部,其中,多项研究成果为青海省相关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分别在第3、4届“中国西部法治论坛”获优秀论文3等奖和1等奖。
&曹海玲&&&&教授
&&&&曹海玲,女,1964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巩义县,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人学、社会主义理论。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载,代表性成果为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理想与现实――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主义》,目前主持承担国家、省级社科课题数项。
经济管理学院(016)&&&&&9
一、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区域经济学
  本硕士点于2005年设立,2007年开始招生。本硕士点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13名。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10多部,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该硕士点在从事经济学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上,有自己的方法与成果,现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城市化问题、区域民营经济、区域民族经济发展四个研究方向。
二、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同德&&教授
&&&&刘同德,男,1964年12月生,山东莱西人。博士,教授;曾先后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获教育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及管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参与或主持国家,部委和省级社科项目10余项,先后在《宏观经济研究》、《理论前沿》、《现代管理科学》、《经济地理》等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9项。
王士勇&&教授
王士勇,男,1963年12月生,博士,教授,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起先后留学欧美国家,199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硕士学位,2009年获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发展研究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民族教育和民族经济发展研究,近几年出版专著一部,编译教材两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主持和参与省社科项目二项。
陈晓雪&&教授
陈晓雪,女,1966年生,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民营经济战略管理。著有《苏南民营经济发展研究》等3部著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长三角民营产业集群结构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等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完成10余项市厅级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3项。
许光中&&教授
许光中,男,1963年9月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区域城市化问题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12项,在各类刊物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出版了《青海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著2部。获得小岛奖励金、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青海省高校工作委员会教学竞赛(案例)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
&成长春&&教授
成长春,男,1957.6出生,教授,管理学博士,现任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才学会理事,中国人才学会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先后获中国共青团五四奖章、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盐城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主要讲授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学科前沿专题等研究生学位课程。&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优秀课程奖1项。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比较研究、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等。先后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青年研究》、《江苏高教》、《江苏社会科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高校教育管理》、《中国高等教育》等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新华文摘等转载或索引40余篇;独著、合著《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网络思想教育新论》、《高师生活导论》、《核心竞争力视域中的教育强省之路》等专著、教材20余部。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江苏省哲社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9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获得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盐城市哲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
教育学院(004)&&&&&&&&&&&&&&&&&&&&2
一、教育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简介
何&波&&教授
男,教育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高等学校省内访问学者导师,现任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称号,青海省人才“小高地”成员。研究领域是教育基本理论。参与和承担的课题及项目有: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藏族古代教育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全额资助项目“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科教综合改革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青海民族地区农科教综合改革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藏区双语教学及政策研究”;&&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一般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共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50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论著曾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青海省高校首届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李美华&&教授
女,心理学教授,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师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海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青海省高等学校省内访问学者导师,青海省第二届省级骨干教师,青海省人才“小高地”成员。2001&年获“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荣誉称号。研究方向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民族儿童心理发展、跨文化心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5&项,其中主要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科研课题&4&项。参加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心理学”项目的建设工作;主持省级重点课程《教师教育学》建设项目。曾获:青海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李晓华&&教授
李晓华,男,教育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青海省人才“小高地”成员,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曾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泰国Sathya&Sai学校访学。研究领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在《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有关课程与教学方面的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战略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参与并完全国教育科学科研课题4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4&项;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目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原理、教学策略、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
武启云&&教授
武启云,男,教育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青海省人才“小高地”成员。现任青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多年来主要致力于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和学校教育管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在《民族教育研究》、《职业与教育》、《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4&部。&1997&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青海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小岛奖励基金,&2003&年获美国利众基金会首届优秀教师奖,&2006年获青海省哲学社会学科三等奖。
赵慧莉&&教授
赵慧莉,女,心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高等学校省内访问学者导师,青海省第四届校级骨干教师,全国大学生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师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海省人才“小高地”成员。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副主任。研究领域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先后在《探索与争鸣》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有关心理学教学与研究方面的专业论文&20余&篇,14篇为核心刊物,主持或参与课题&20&项。曾参加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心理学”项目的建设工作及省级重点课程《教师教育学》建设项目。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998&――&1999&年度小岛奖励金。&
马丽君&&教授&&&
&&&马丽君,女,教育学教授,青海省高等学校省内访问学者导师,青海省人才“小高地”成员。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系教育学教研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民族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有关教育教学与研究方面的专业论文20余篇,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曾参加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心理学”项目的建设工作及省级重点课程《教师教育学》建设项目;主持2010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一般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9991――2000年度小岛奖励金。。
才让措&&&教授
才让措,女,藏,硕士学位,心理学教授,心理实验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青海省藏民族文化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客座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多文化背景中的心理与教育问题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国家级课题“青海藏族基础教育藏汉双语教学策略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研究”、“藏区双语教育政策研究”、“藏汉双语认知研究”、“青藏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等6项,省级课题“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青海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青海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10项,联合国儿基会等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5部;在中国藏学、民族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论著曾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全国家庭教育优秀成果等奖项。
祁乐瑛&&&教授
祁乐瑛,女,&1971年生,博士研究生,心理学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近年来主持和承担的主要课题有:青海省社会科学项目“双语教学中藏汉双语词汇通达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研究”;&青海省社会科学项目“灾后孤儿心理辅导新形式探讨――以玉树灾后孤儿助学助养为例”。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等学术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主要有:“心理旋转中的外部参考框架的眼动研究”&发表于《心理科学》;“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对心理旋转的影响”&发表于《心理科学》。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英汉双语)。
郭&&辉&&教授
郭辉,男,汉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到青海师范大学工作至今。本人长年从事教育学和传播学的科研、出版和教学工作,先后获得教育部等部委和省级嘉奖十余次。主持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参与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在《现代传播》、《中国出版》、《青海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论著1部、参与翻译丛书1套。
蒋开君&&副教授
蒋开君,男,1966.9,山东,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教育哲学、中外教育思想史、教育学、专业英语、西方哲学等。2008年以前,在外语系主讲英语,在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在首都师范大学攻读博士。主要兴趣外国教育思想史、教育哲学和教师教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几篇,一本专著,参与三本书的翻译,参与编写教材一本。主持一项国家课题,在研
薛伟平&&&特级教师
薛伟平,男,汉族,1961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市,中共党员,教龄33年,西北师大教育博士在读。西宁市虎台中学校长。青海省特级教师,青海省教学能手,西宁市名师,青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组成员。青海省科协专家库成员,西宁市优秀人才。青海省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省、市、区兼职督学。在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中摸索出了一套“小循环、多反馈、勤反思”的教学模式,得出了“情景引导,用基础知识解释周围多元世界,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思路。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文章8篇。
数学系(007)&&&&&&&&&&&&&&&&&&&&&0971―6307622
一、&数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基础数学硕士点已有18年的历史。招生方向涵盖图论、代数组合、半群等,&各具特色。图论方向主要研究图着色问题、图的谱理论及其应用。代数组合方向主要研究组合计数、极值、组合表示、图多项式理论等。半群方向主要利用双理想进行半群结构、双Cw-半群及Hall-半群等的研究。现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化、学术气氛浓厚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含在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近5年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6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SCI收录文章50余篇,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本学科为现代数学的基础,需向广度伸展,同时还需向深度开掘;不单是内容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出现上,它对数学发展的推动力是无可估量的。另外,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犹如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其未来的发展将极具生命力。
&&&计算数学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齐全。目前有教授7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含在读),青海省高校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项目1项,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发表SCI收录文章近20篇,科研积累丰富。目前,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科学,学缘和学历结构日渐趋于合理化,教学经验丰富,曾多次获得省、校级教学竞赛奖。计算数学是数学专业知识拓展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由于计算数学与其他相关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师大研究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