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智能健身房科技扎推健身房 是噱头还是新的想象空间

(考虑体检)
(健身行业观察)
(艾森2333)
(健身行业观察)
(健身行业观察)
第三方登录:乐视新机曝光或将加入AI,是噱头还是事实?
日消息,最近乐视新款旗舰LeX850已经亮相工信部,配有5.7寸2K屏和骁龙821处理器,并搭载有1300万像素双摄像头。已取得工信部入网许可。 &&
从此次工信部最新公布的信息来看,乐视旗下推出了一款型号为Le&X850的新机获得了入网许可证,具备双卡双待和全网通功能。虽然工信部并未公布该机的证件照,但从提供的参数规格来看,这款Le&X850的配置甚至要比乐Pro&3更加的强大。比如该机不仅配有5.7英寸2K屏,采用了IPS面板,拥有4G运存和64G内存的存储组合,估计应该还有更大组合的存储版本,配备的处理器则2.342GHz主频的四核处理器,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骁龙821处理器。
据著名跑分平台GeeKbench数据库曝光的Le&X850的跑分数据来看,已经确认其搭载的就是最新的骁龙821处理器,而内存量则达到了6GB,所以意味着会有6GB版本的推出,从单核和多核的跑分成绩来看分别为,相比同样搭载骁龙821的乐pro3&稍稍逊色一些。不过从现在来看此次工信部曝光新机的配置参数还是有很高的可信度,而从GeeKbench曝光的跑分成绩来看也从侧面证实了这款新机的具体情况,不过可信度并不高。
上个月乐视刚刚在美国召开了新品发布会,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乐视现在又急着推出了新机,乐视为了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开拓美国市场,这么拼命的推出新产品,是有一定道理的。
乐视计划本月举行&无生态,不&发布会。主打AI相信这款新机如果在本月发布,相信也会加入AI人工智能,由于此前曝光的乐Dual&3据称也将会AI人工智能,所以本月的发布会两款产品很有可能会一起发布,这款新机具体的命名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甚至有可能同时推出3款新机我们也不得而知。
AI人工智能,主要特色是以辅助人的日常需要为切入点,并借助通过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程序和大数据搜索,让手机具备更加的&smart&不过对于乐视这个手机行业里的&新军&在发展移动业务能力,确实让人佩服,这次的加入人工智能,具体的手机人工智能技术上真的已经成熟了吗?或在人工智能服务上真的已经有了新的突破,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推出AI人工智能手机,对于新机还是抱有很多的质疑。
乐视生态在美国刚刚扎根不久对于乐视来说乐视生态只是一个开始,要想实现在美国三年内上市的目标,还要走的路还很远。
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京)字第07618号
北京市网监中心备案编号:55号
驱动中国官方微信
(C)驱动中国&Qu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京ICP备号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京)字第07618号线下健身房危机重重,光猪体育如何做到一周落地一个线下健身房?-钛媒体官方网站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一核心提示:诸多智能健身产品上线,提升了体验与运营效率,却也出现同质化等问题。智能健身房的前途如何?未来传统教练是否会失业?
智能健身房兴起,健身教练要失业?
智能化打入健身行业,提升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健身行业升级转型之路起步,专业教练尚难取代
图为配有智能物联设备的力量器械。
智能运动器械、VR实景体验、智能教练、视觉捕捉技术纠错……这些智能化元素,给健身行业带来的到底是抓眼球的噱头,还是新的想象空间?
眼下,智能化、24小时无人自助、小型化、按次付费的健身行业升级之路,正在拉开大幕。
主推模式创新的健身类产品近年来深受资本青睐。乐刻、超级猩猩分别完成了C轮3亿元融资、B轮5000万元融资,觅跑成立三个月融资三轮共计1亿元,公园盒子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
而完成了A轮3500万元融资的光猪圈健身、A轮数千万融资的Liking健身等主打智能,力图以智能化软硬件将健身房模式变得更轻盈。
诸多智能健身产品上线,提升了体验与运营效率,却也出现同质化等问题。智能健身房的前途如何?未来传统教练是否会失业?
智能设施纷纷入局健身行业
智能化与互联网化的健身房与智能软硬件是切入运动健身市场的第一波势力,它们凭借全新的健身体验收割了不少注意。
国内第一家主打智能健身房概念的是光猪圈健身,在健身过程中,用户几乎不需人员引导,用一个智能手环+一部手机即可实现整套健身流程。
人脸识别成功后,健身房配备的智能手环随即启动,用手环感应打开储物柜,自主储物;用手环靠近跑步机,开始运动;用手环启动智能淋浴……智能手环成为了开启健身各环节的钥匙,手机则是数据记录与对比的终端:使用智能体测仪的体测报告、运动中的距离、时长、卡路里等数据都会实时上传APP。不论是服务内容还是呈现形式都实现了智能化。
以社区为中心的公园盒子配备的是智能教练和对战单车。智能教练是一款智能软件,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健身者动作正确与否,并给出实时指导;而情境类游戏单车可以用来对战,增加了健身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健身类APP推出的VR体验也丰富了这一赛道。Keep的“运动地图”将运动路线投射到实景里,任意一条路线都可以呈现实景效果,为健身者提供了精准记录与实时指导。
如果说智能健身房是对健身赛道面的切入,那么单个的智能硬件设备意味着智能健身几乎到了武装到牙齿的地步。
智能家庭健身硬件研发商Move It,推出包括跳绳、弹力带、健腹轮、俯卧撑支架四款小型健身器材,内置包括拉力、压力、惯导等7类传感器,可以识别40多种健身动作以及动作频率。
服务维度上的创业公司也相伴而生。为传统健身房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的MasterFit,通过视觉捕捉,进而算出用户第几次来健身房、用了哪些器械、步频、摆臂的动作是否规范等各项指标,并推荐运动方案。
智能健身领域虽非百舸争流,但赛道也堪称拥挤,谁能领先一步冲出重围,谁又将被潮水拍在沙滩上?
提升体验与效率的智能健身房
健身房向智能化升级,传统单一的健身模式受到新业态挑战,但智能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智能健身房要为互联网营销提供基础,消费者可以自主办理业务,既能提高用户体验,也让健身房管理变得很轻松”,光猪圈健身创始人王锋这样解释。
公园盒子创始人黄晓蕾则认为:“智能关键不是技术有多酷炫,而是技术本身的应用场景以及它给用户带来的实际价值。”
在她看来,智能健身房应该是让用户在更舒适的环境下愉悦地运动,“比如个性化自动适配的音乐、灯光、温湿度以及更低的价格门槛。”
实际上,智能化应用对健身行业效率的提高与成本的削减是可以预见的。据王锋介绍,光猪圈健身房单店智能化物料投入约5万-10万,节约了包括客服、会籍、销售等接近2/3的人力成本。智能化服务及月卡制的推行,使光猪圈健身房平均每月新销售的会员卡数量达到250多张,而传统健身房仅为80多张。
至于教练方面,则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对于小白用户来说,他们不需要每小时300-400元的专业教练,‘陪我练’比‘教我练’更加重要”,黄晓蕾表示。而对那些经常健身的“老司机”来说,智能教练的边际效用显然已微乎其微。
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认为,“健身领域用户的需求还没有完全被满足,共享健身舱等新兴的健身形态,是对已有健身模式的重要补充,它更贴近消费者,价格更便宜,对大家来说门槛更低。”
新兴健身房以智能化软硬件设备为“武器”,以提升用户体验与运营效率为核心,实现健身房的升级改造。
健身服务业正向智能化、小型化发展,但就健身房目前的智能化发展水平来看,智能健身还很初级,用户还只是抱着尝鲜的心态使用,智能化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给健身提供便利,还有待检验。
“预计到2020年,智能健身房市占率会超过传统健身房,占38%左右。未来三年,大部分健身房一定会趋于智能或半智能。”王峰说。
尚难撼动专业私教地位
教练,是传统健身模式下重要的角色与环节,而很多智能健身房的赢利点,其实就建立在“消灭”教练上。
但新模式下的健身房,能否撼动教练的地位?
传统健身行业有一种说法:私教不是技术人员,而是销售人员。因为健身教练身上肩负售课业绩,很容易让他在专业之外的销售上用力过猛,本末倒置。智能教练的出现有助于改善推销卖课的不合理私教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部分专业水平有限的教练。
但对于数量不多却占据健身行业主要地位的重度健身用户来说,优质的教练资源依然抢手。
“健身行业是一个强线下体验的行业,教练可能永远都无法被替代。私人教练最重要的是陪伴、鼓励以及安全保护功能而非动作矫正。”王锋说。
在王锋看来,健身和网络课堂都是反人性的,如果让小学生对着屏幕学习,即使视频中的老师比实际的老师水平高很多,效果还是不如老师亲自教。
“教练的优势在于有人性,健身需要沟通、保护,像哑铃这种力量的训练,没有人保护根本不行。”王锋说。
具有多年私教从业经验的赵吉利同样坚持教练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产后妈妈做盆底肌收缩,收缩了几度,腹质肌分离了几度,应该怎么矫正,怎么呼吸,都有标准,这些远远不是智能化目前所能达到的。”
教练和私课既是用户需要的重点服务,也是健身行业的关键盈利点,而要达到健身效果,专业的教练必不可少。可以预见,不论未来智能健身房如何发展,专业的教练恐怕都不会被淘汰。
猎鹰创投创始合伙人李圆峰认为,智能健身是对传统健身的补充,但却只是锦上添花,“运动健身的本质在于运动本身。”(完)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
《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努力工作逐渐富裕的同时,也伴随着健康问题。特别是都市白领,肥胖人群比例极速扩大,有肥胖就有健身,越来越多的人入了健身大军。在这个互联网能改变一切的时代里,必然有创业者以健身为切入点,在互联网+健身领域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专注于互联网健身领域的北京动如脱兔科技有限公司,就获得了华映资本领投,景林投资、动域资本、阿米巴资本和明星黄晓明跟投的A轮投资,估值约3亿人民币。火辣健身创始人兼CEO徐威特先生在创办火辣健身之前就有创业和投资经历,在产品还未上线时就已拿了两轮融资,可见资本市场对此领域的热捧。火辣健身是“互联网+健身平台”的模式,在线上拥有火辣健身App,目标用户为对健身、运动、时尚健康生活方式感兴趣的群体,致力于打造教学+社交的移动健身产品。用户不但可以结合自身健身诉求选择合适课程,还能在线交友,逐渐建立自己的健身社交圈,以便更好激励自己去完成健身计划。O2O是火辣健身必将切入的领域,在线上社区积累了大量用户后,就可以在线下与合作健身房提供展示、咨询、在线预约体验、在线购买私教及健身课程、在线评分等平台服务。目前火辣健身已经筹备自营独立品牌的健身房,首创互联网?健身的连锁品牌,致力于打造以健身为核心的时尚健康生活体验馆。充分利用明星股东的影响力,融入娱乐时尚文化的跨界式营销。除了提供最优秀的教练和最好的教学环境外,还与最新科技接轨,提供智能可穿戴设备,让用户的健身更加数据化,可量化之后不但有利于用户了解自己,更有助于教练的辅助教学。火辣健身App+O2O+线下健身房,可以说是火辣健身的三只火箭,完成“互联网+健身平台”的伟大梦想。为了促进整个健身行业的发展,火辣健身与甜菜金融(itiancai.com)合作,推出“互联网+健身+金融”的创新模式。前期主要以债权众筹融资合作为主,中期开展股权众筹合作,后期将通过不断创新,各种合作方式全面开花。甜菜金融已经在平台上推出“众筹健身房理财产品”,一方面向有理财需求的用户做债券众筹,另一方面将筹到的资金用于筹备健身房。当然,除了资金之外,还会协助创业者进行门店选址、提供装修、协助运营管理等。在火辣健身与甜菜金融合作“互联网+健身+金融”的模式中,我目前最看好中期的股权众筹。火辣健身的用户与健身房用户吻合,其中不乏优质教练,这就有了种子用户导入。甜菜金融则解决了创业者启动时最难的资金问题。所以这两家的合作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双方利用自己的专业,将垂直于健身领域的股权众筹做到最强。《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三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日消息,蜂狂健身于近期已完成一轮7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由掌趣创享基金领投。据其官网信息,蜂狂健身成立于2016年5月,致力于提供运动空间及团体运动快乐的健身体验,打造中国的健身服务网络按次付费新纪元。每月推出全球劲爆的健身课程,所有用户基于微信按次消费,主要服务于一二线城市20-35岁的年轻人,以女性用户为主。有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仅有1434家商业健身房,年收入约5.82亿美元;而2012年,中国已有5749家健身房,年收入约36.9亿美元。预测,2018年中国健身房市场规模将达到68.3亿美元,雇员人数将接近25万。也有资料显示,国内健身房领域有23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市场容量,未来有望增长到1000亿。相比国外估值近20亿美金的LA Fitness 和24 Hour Fitness等,国内目前连超过5亿美金的公司都没有,因此这个行业的机会还很大。目前,在新型健身房领域走在前列的公司有乐刻、光猪圈、超级猩猩等。关于健身行业,1898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郦红曾对外表示过:“整个体育产业机会非常大,从宏观政策来说,国家非常支持和鼓励。不过也有一定的挑战,首先这是偏线下的,需要资源和人脉的积累,很多年轻创业者缺乏资源的话,发展会比较困难;另外,如何把智能、互联网的模式嫁接在传统的体育产业上,更需要深入思考。”本文为投资界原创,作者:喜乐,原文:http://pe.pedaily.cn/.shtml【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四共享健身舱,伪需求or健身业开拓者?主打社区投放,用户使用情况和评价达到创业者预期;头部玩家跑马圈地,跟风者加速入场8月8日,共享健身舱亮相北京某社区。图/视觉中国一间四五平米的玻璃房子,里面一台跑步机,配有电视、空调、空气净化器,这是以“共享”冠名的最新商业产物之一:健身舱。近一个月来,共享健身舱纷纷落地北京一些小区,引起巨大关注,短时间内融资超过三千万元。共享健身舱以其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便捷性打入社区,以基础设备付费与衍生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迅速发展。在跑步条件不便利的小区,共享健身舱目前已经受到了部分用户的喜爱,整个晚高峰使用者不间断。尽管外界还存有诸多疑问,但已经有多名玩家陆续进入赛道,其中包括两家具有体育行业背景的公司也宣布入局。主打社区的共享瞄准都市生活的健身痛点2014年,“互联网+”大潮涌入体育健身行业,资本和市场一度火热,各种健身类创业项目涌现,计时收费的自助健身房超级猩猩、乐刻等产物,打破大型健身房及健身工作室的传统模式,开始尝试更加灵活和互联网化的管理。今年8月,冷却多时的健身运动市场被一个“小盒子”重新点燃,一周之内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过亿的共享健身舱“觅跑”一夜之间站在了风口上。共享健身舱瞄准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试图解决他们时间碎片化、健身愿望强烈但又缺乏合适场景的痛点。最先出现的共享健身舱品牌“觅跑”提出五分钟运动圈社区运营模式,其追随者“抖吧”提倡打造“我家楼下的共享健身舱”,这些健身舱的共同点是使用门槛低,快速便捷灵活,便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觅跑”在一周之内获得了天使轮和Pre—A轮共计2500万元融资,估值过亿,投资方也不乏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据知情人士透露,“觅跑”A轮融资也即将完成。“抖吧”在迅速进入赛道后也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这两家共享健身舱都瞄准中高档小区,并已开始投放。一周前,一个名为“纯净跑”的共享健身舱宣布进入赛道,号称“把德国空气搬过来的共享健身舱”,声称已经完成首轮融资1000万,项目估值达5000万。与前两款产品相比,“纯净跑”面积略小,内置跑步机与空气净化设备,通过智能语音系统控制,可以实现线上健身指导。值得注意的是,纯净跑项目团队此前曾打造了中国第一款智慧健身房力方体,能够上传运动健身数据、提供健身指导,已经在全国上千个健身房入驻。此次借共享健身舱的风口转型也算是有一定基础的拓展。除此之外,8月16日,“全民酷跑”宣布进入共享健身舱领域,目前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特色在于主导双人同步跑。一个月内,融资超过3000万元,至少四家公司进入赛道,资本与市场的关注促进了创业项目的聚集。多种盈利模式让一些投资人心动的是共享健身舱的低成本和高收益。据一家健身舱公司的创始人介绍,其每个健身舱成本约15000元,算上运维、折旧、损耗等费用,不超过20000元,大规模量产后总成本还会下降。共享健身舱的盈利包括基础收入和衍生收入。目前健身舱使用付费标准为每小时12元,“觅跑”自助健身房是0.2元/分钟,1元起步。这是共享健身舱最基础的收入。而在营收方面,仅计算基础的计时付费收入,按照现行的每分钟0.2元,每天早晚共计约5—6小时的有效使用时间计算,每台健身舱每天收入60元至70元,预计8至10个月收回成本。然而事实上,衍生收入是另一笔可观的盈利。未来,广告可能成为重要部分,舱身外面可以做天然的广告位,舱身内部则做广告的机会更多,健身舱内的电视可以引入视频广告商,跑步机上的显示屏同样可以加入广告。在新零售发展火热的情况下,共享健身舱内还有自动售货机等多种形式的发展空间。目前大部分商业形式占领的范围以商圈为主,而广大的社区则仅有为数不多的小商店,经营范围也极其有限。共享健身舱利用其已经与社区达成合作的便利条件,引入新零售,将会是一个盈利点。目前“觅跑”健身舱内已经有部分商品,如纯净水2元,高级纸巾1.5元,扫码自取。互联网入口结合线下流量等同样价值巨大。“觅跑”共享健身舱的使用需要用户下载APP,支付押金,对于相对固定的社区,这一流量入口精准定位于中高端收入人群,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将会是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此外,共享健身舱通过APP上的用户运动行为,可以积累相当丰富的健身用户精准数据,商业时代信息有着极大的价值,如果与互联网大数据公司合作,也能为健身舱带来一定的收入。第一个投资“觅跑”共享健身舱的猎鹰创投非常看好这一盈利模式,创造了从洽谈到打款只用了一小时的行业“神话”。之后“觅跑”在一周内融资两轮,可以说猎鹰的“稳准狠”推动了资本的加入。猎鹰创投合伙人李圆峰认为共享健身舱兼具了商业价值、资本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他看来,这一领域一定会跑出一个独角兽来。便捷体验吸引小区跑者毕振投放健身舱的目标小区是有户以上住户的中高档小区。从“觅跑”APP上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投放健身舱并投入使用的小区有9个,位于朝阳区的东方雅苑是大望路附近的中高档小区,房价平均8万元/平米,住户以20到40岁年龄段为主。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健身舱盈利状况因小区具体的健身环境而异。如朝阳区京棉新城,由于小区内人车分离,有适合户外跑步路段,有多人在环小区跑步,周三晚上八点到十点的健身舱仅有两位使用者,各使用了约半小时。而同在朝阳区的东方雅苑小区,居民楼相对密集,户外跑步条件较差,在周三晚七点到十点间,一直不间断有人使用,三个小时共计4人使用。当天,一名女士提前预约了使用时段,相应时段,其他用户则无法扫码打开舱门。有意思的是,上述其中三位用户均持有传统健身房的年卡,但不常去,小区健身舱的出现让他们可以方便地跑半小时。一位34岁的央企男员工称:“我在单位附近和小区周围的健身房都有健身卡,如果做力量型训练会去健身房,但是没时间的话晚上下班过来跑半个小时很方便,目前一周在健身舱跑步三次”。一位中年男子带着体型稍胖的儿子在健身舱里跑步,他认为体验效果还好,“感觉跑步机稍微有点硬,不过比在户外跑对膝盖好一点。”便捷和良好体验,是吸引这些用户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抖吧”共享健身舱投放仅一台,注册用户和使用频率的增长都较为可观,每周使用3次及以上的用户有几十位,单次使用平均约40分钟,部分用户使用较为稳定。“抖吧”健身舱正在完善产品,寻求融资。就目前健身舱的使用情况来看,基本可以实现平均每天4小时左右的使用,考虑到共享健身舱投放不到一个月,在培养市场阶段,目前盈利基本能够达到创业者的预估。可以预料的是,在刮风、下雨、雾霾或者天气太冷太热等状况下,将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共享健身舱。在怀疑中争分夺秒对于共享健身舱这一新事物,各方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是玩概念,还有人称是追逐风口的伪需求,更有人对安全问题提出了担忧,对此,创始人和投资人都表示有信心。互联网观察家葛甲表示:“健身确实是个强需求,但强不到可以连洗澡设施都没有的这种程度。”他认为,健身更大程度上还是要注重体验的,共享健身舱这样人为割裂重要环节的健身服务,跟只给饭吃不给水喝的饭店有什么区别?也有人提出,健身舱除了跑步还有更多比如力量型训练的需求没办法得到满足,李圆峰表示,一方面下一步会增加椭圆机、滑翔机等器械,另一方面,我们提倡的是运动而非健身。“我们的目标是先让大家动起来,先有好身体,要塑形锻炼身材,可以去健身房”。对于共享健身舱一直以来被忽略的安全问题,从事多年私教的赵吉利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曾在健身房目睹过有人从跑步机上摔下来,也有人酒后健身心脏病突发叫了救护车。无论如何,尽管看法不一,共享健身舱仍然在各方的争议中迅猛发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共享健身舱领域,速度和资本是决胜筹码。玩家迅速进入,赛道变热,跑马圈地,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融资速度、地推能力、产品能力等是关键因素,目前两家创业公司都在争分夺秒地追赶和改进设备。8月20日,“觅跑”首个健身舱落地首开万科天地,后续还有更多健身舱将进入万科社区,并在七夕夜发布全新的2.0运动舱,落地上海绿地、V领地社区。在产品迭代和拓展市场方面,“觅跑”以领跑者的姿态遥遥领先,绝对优势已经奠定,资金不再是问题,下一步就是占领更多市场。“抖吧”的迭代产品也在调试中,尚未对外投放。纯净跑公众号页面显示将于9月6日在北京发布科技感十足的共享跑步舱。可能目前共享健身舱并没有掀起多大风浪,而随着北京秋冬季严重雾霾天气的到来,共享健身舱的玩家们势必会迎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锋,在用户数大幅增加的时候,拼技术拼体验的战场将会硝烟四起。新京报记者唐亚华《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五共享健身舱,伪需求or健身业开拓者?主打社区投放,用户使用情况和评价达到创业者预期;头部玩家跑马圈地,跟风者加速入场8月8日,共享健身舱亮相北京某社区。图/视觉中国一间四五平米的玻璃房子,里面一台跑步机,配有电视、空调、空气净化器,这是以“共享”冠名的最新商业产物之一:健身舱。近一个月来,共享健身舱纷纷落地北京一些小区,引起巨大关注,短时间内融资超过三千万元。共享健身舱以其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便捷性打入社区,以基础设备付费与衍生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迅速发展。在跑步条件不便利的小区,共享健身舱目前已经受到了部分用户的喜爱,整个晚高峰使用者不间断。尽管外界还存有诸多疑问,但已经有多名玩家陆续进入赛道,其中包括两家具有体育行业背景的公司也宣布入局。主打社区的共享瞄准都市生活的健身痛点2014年,“互联网+”大潮涌入体育健身行业,资本和市场一度火热,各种健身类创业项目涌现,计时收费的自助健身房超级猩猩、乐刻等产物,打破大型健身房及健身工作室的传统模式,开始尝试更加灵活和互联网化的管理。今年8月,冷却多时的健身运动市场被一个“小盒子”重新点燃,一周之内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过亿的共享健身舱“觅跑”一夜之间站在了风口上。共享健身舱瞄准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试图解决他们时间碎片化、健身愿望强烈但又缺乏合适场景的痛点。最先出现的共享健身舱品牌“觅跑”提出五分钟运动圈社区运营模式,其追随者“抖吧”提倡打造“我家楼下的共享健身舱”,这些健身舱的共同点是使用门槛低,快速便捷灵活,便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觅跑”在一周之内获得了天使轮和Pre—A轮共计2500万元融资,估值过亿,投资方也不乏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据知情人士透露,“觅跑”A轮融资也即将完成。“抖吧”在迅速进入赛道后也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这两家共享健身舱都瞄准中高档小区,并已开始投放。一周前,一个名为“纯净跑”的共享健身舱宣布进入赛道,号称“把德国空气搬过来的共享健身舱”,声称已经完成首轮融资1000万,项目估值达5000万。与前两款产品相比,“纯净跑”面积略小,内置跑步机与空气净化设备,通过智能语音系统控制,可以实现线上健身指导。值得注意的是,纯净跑项目团队此前曾打造了中国第一款智慧健身房力方体,能够上传运动健身数据、提供健身指导,已经在全国上千个健身房入驻。此次借共享健身舱的风口转型也算是有一定基础的拓展。除此之外,8月16日,“全民酷跑”宣布进入共享健身舱领域,目前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特色在于主导双人同步跑。一个月内,融资超过3000万元,至少四家公司进入赛道,资本与市场的关注促进了创业项目的聚集。多种盈利模式让一些投资人心动的是共享健身舱的低成本和高收益。据一家健身舱公司的创始人介绍,其每个健身舱成本约15000元,算上运维、折旧、损耗等费用,不超过20000元,大规模量产后总成本还会下降。共享健身舱的盈利包括基础收入和衍生收入。目前健身舱使用付费标准为每小时12元,“觅跑”自助健身房是0.2元/分钟,1元起步。这是共享健身舱最基础的收入。而在营收方面,仅计算基础的计时付费收入,按照现行的每分钟0.2元,每天早晚共计约5—6小时的有效使用时间计算,每台健身舱每天收入60元至70元,预计8至10个月收回成本。然而事实上,衍生收入是另一笔可观的盈利。未来,广告可能成为重要部分,舱身外面可以做天然的广告位,舱身内部则做广告的机会更多,健身舱内的电视可以引入视频广告商,跑步机上的显示屏同样可以加入广告。在新零售发展火热的情况下,共享健身舱内还有自动售货机等多种形式的发展空间。目前大部分商业形式占领的范围以商圈为主,而广大的社区则仅有为数不多的小商店,经营范围也极其有限。共享健身舱利用其已经与社区达成合作的便利条件,引入新零售,将会是一个盈利点。目前“觅跑”健身舱内已经有部分商品,如纯净水2元,高级纸巾1.5元,扫码自取。互联网入口结合线下流量等同样价值巨大。“觅跑”共享健身舱的使用需要用户下载APP,支付押金,对于相对固定的社区,这一流量入口精准定位于中高端收入人群,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将会是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此外,共享健身舱通过APP上的用户运动行为,可以积累相当丰富的健身用户精准数据,商业时代信息有着极大的价值,如果与互联网大数据公司合作,也能为健身舱带来一定的收入。第一个投资“觅跑”共享健身舱的猎鹰创投非常看好这一盈利模式,创造了从洽谈到打款只用了一小时的行业“神话”。之后“觅跑”在一周内融资两轮,可以说猎鹰的“稳准狠”推动了资本的加入。猎鹰创投合伙人李圆峰认为共享健身舱兼具了商业价值、资本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他看来,这一领域一定会跑出一个独角兽来。便捷体验吸引小区跑者毕振投放健身舱的目标小区是有户以上住户的中高档小区。从“觅跑”APP上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投放健身舱并投入使用的小区有9个,位于朝阳区的东方雅苑是大望路附近的中高档小区,房价平均8万元/平米,住户以20到40岁年龄段为主。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健身舱盈利状况因小区具体的健身环境而异。如朝阳区京棉新城,由于小区内人车分离,有适合户外跑步路段,有多人在环小区跑步,周三晚上八点到十点的健身舱仅有两位使用者,各使用了约半小时。而同在朝阳区的东方雅苑小区,居民楼相对密集,户外跑步条件较差,在周三晚七点到十点间,一直不间断有人使用,三个小时共计4人使用。当天,一名女士提前预约了使用时段,相应时段,其他用户则无法扫码打开舱门。有意思的是,上述其中三位用户均持有传统健身房的年卡,但不常去,小区健身舱的出现让他们可以方便地跑半小时。一位34岁的央企男员工称:“我在单位附近和小区周围的健身房都有健身卡,如果做力量型训练会去健身房,但是没时间的话晚上下班过来跑半个小时很方便,目前一周在健身舱跑步三次”。一位中年男子带着体型稍胖的儿子在健身舱里跑步,他认为体验效果还好,“感觉跑步机稍微有点硬,不过比在户外跑对膝盖好一点。”便捷和良好体验,是吸引这些用户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抖吧”共享健身舱投放仅一台,注册用户和使用频率的增长都较为可观,每周使用3次及以上的用户有几十位,单次使用平均约40分钟,部分用户使用较为稳定。“抖吧”健身舱正在完善产品,寻求融资。就目前健身舱的使用情况来看,基本可以实现平均每天4小时左右的使用,考虑到共享健身舱投放不到一个月,在培养市场阶段,目前盈利基本能够达到创业者的预估。可以预料的是,在刮风、下雨、雾霾或者天气太冷太热等状况下,将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共享健身舱。在怀疑中争分夺秒对于共享健身舱这一新事物,各方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是玩概念,还有人称是追逐风口的伪需求,更有人对安全问题提出了担忧,对此,创始人和投资人都表示有信心。互联网观察家葛甲表示:“健身确实是个强需求,但强不到可以连洗澡设施都没有的这种程度。”他认为,健身更大程度上还是要注重体验的,共享健身舱这样人为割裂重要环节的健身服务,跟只给饭吃不给水喝的饭店有什么区别?也有人提出,健身舱除了跑步还有更多比如力量型训练的需求没办法得到满足,李圆峰表示,一方面下一步会增加椭圆机、滑翔机等器械,另一方面,我们提倡的是运动而非健身。“我们的目标是先让大家动起来,先有好身体,要塑形锻炼身材,可以去健身房”。对于共享健身舱一直以来被忽略的安全问题,从事多年私教的赵吉利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曾在健身房目睹过有人从跑步机上摔下来,也有人酒后健身心脏病突发叫了救护车。无论如何,尽管看法不一,共享健身舱仍然在各方的争议中迅猛发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共享健身舱领域,速度和资本是决胜筹码。玩家迅速进入,赛道变热,跑马圈地,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融资速度、地推能力、产品能力等是关键因素,目前两家创业公司都在争分夺秒地追赶和改进设备。8月20日,“觅跑”首个健身舱落地首开万科天地,后续还有更多健身舱将进入万科社区,并在七夕夜发布全新的2.0运动舱,落地上海绿地、V领地社区。在产品迭代和拓展市场方面,“觅跑”以领跑者的姿态遥遥领先,绝对优势已经奠定,资金不再是问题,下一步就是占领更多市场。“抖吧”的迭代产品也在调试中,尚未对外投放。纯净跑公众号页面显示将于9月6日在北京发布科技感十足的共享跑步舱。可能目前共享健身舱并没有掀起多大风浪,而随着北京秋冬季严重雾霾天气的到来,共享健身舱的玩家们势必会迎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锋,在用户数大幅增加的时候,拼技术拼体验的战场将会硝烟四起。新京报记者唐亚华《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六核心提示:一间四五平米的玻璃房子,里面一台跑步机,配有电视、空调、空气净化器,这是以“共享”冠名的最新商业产物之一:健身舱。8月8日,共享健身舱亮相北京某社区。图/视觉中国一间四五平米的玻璃房子,里面一台跑步机,配有电视、空调、空气净化器,这是以“共享”冠名的最新商业产物之一:健身舱。近一个月来,共享健身舱纷纷落地北京一些小区,引起巨大关注,短时间内融资超过三千万元。共享健身舱以其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便捷性打入社区,以基础设备付费与衍生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迅速发展。在跑步条件不便利的小区,共享健身舱目前已经受到了部分用户的喜爱,整个晚高峰使用者不间断。尽管外界还存有诸多疑问,但已经有多名玩家陆续进入赛道,其中包括两家具有体育行业背景的公司也宣布入局。主打社区的共享瞄准都市生活的健身痛点2014年,“互联网+”大潮涌入体育健身行业,资本和市场一度火热,各种健身类创业项目涌现,计时收费的自助健身房超级猩猩、乐刻等产物,打破大型健身房及健身工作室的传统模式,开始尝试更加灵活和互联网化的管理。今年8月,冷却多时的健身运动市场被一个“小盒子”重新点燃,一周之内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过亿的共享健身舱“觅跑”一夜之间站在了风口上。共享健身舱瞄准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试图解决他们时间碎片化、健身愿望强烈但又缺乏合适场景的痛点。最先出现的共享健身舱品牌“觅跑”提出五分钟运动圈社区运营模式,其追随者“抖吧”提倡打造“我家楼下的共享健身舱”,这些健身舱的共同点是使用门槛低,快速便捷灵活,便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觅跑”在一周之内获得了天使轮和Pre—A轮共计2500万元融资,估值过亿,投资方也不乏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据知情人士透露,“觅跑”A轮融资也即将完成。“抖吧”在迅速进入赛道后也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这两家共享健身舱都瞄准中高档小区,并已开始投放。一周前,一个名为“纯净跑”的共享健身舱宣布进入赛道,号称“把德国空气搬过来的共享健身舱”,声称已经完成首轮融资1000万,项目估值达5000万。与前两款产品相比,“纯净跑”面积略小,内置跑步机与空气净化设备,通过智能语音系统控制,可以实现线上健身指导。值得注意的是,纯净跑项目团队此前曾打造了中国第一款智慧健身房力方体,能够上传运动健身数据、提供健身指导,已经在全国上千个健身房入驻。此次借共享健身舱的风口转型也算是有一定基础的拓展。除此之外,8月16日,“全民酷跑”宣布进入共享健身舱领域,目前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特色在于主导双人同步跑。一个月内,融资超过3000万元,至少四家公司进入赛道,资本与市场的关注促进了创业项目的聚集。多种盈利模式让一些投资人心动的是共享健身舱的低成本和高收益。据一家健身舱公司的创始人介绍,其每个健身舱成本约15000元,算上运维、折旧、损耗等费用,不超过20000元,大规模量产后总成本还会下降。共享健身舱的盈利包括基础收入和衍生收入。目前健身舱使用付费标准为每小时12元,“觅跑”自助健身房是0.2元/分钟,1元起步。这是共享健身舱最基础的收入。而在营收方面,仅计算基础的计时付费收入,按照现行的每分钟0.2元,每天早晚共计约5—6小时的有效使用时间计算,每台健身舱每天收入60元至70元,预计8至10个月收回成本。然而事实上,衍生收入是另一笔可观的盈利。未来,广告可能成为重要部分,舱身外面可以做天然的广告位,舱身内部则做广告的机会更多,健身舱内的电视可以引入视频广告商,跑步机上的显示屏同样可以加入广告。在新零售发展火热的情况下,共享健身舱内还有自动售货机等多种形式的发展空间。目前大部分商业形式占领的范围以商圈为主,而广大的社区则仅有为数不多的小商店,经营范围也极其有限。共享健身舱利用其已经与社区达成合作的便利条件,引入新零售,将会是一个盈利点。目前“觅跑”健身舱内已经有部分商品,如纯净水2元,高级纸巾1.5元,扫码自取。互联网入口结合线下流量等同样价值巨大。“觅跑”共享健身舱的使用需要用户下载APP,支付押金,对于相对固定的社区,这一流量入口精准定位于中高端收入人群,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将会是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此外,共享健身舱通过APP上的用户运动行为,可以积累相当丰富的健身用户精准数据,商业时代信息有着极大的价值,如果与互联网大数据公司合作,也能为健身舱带来一定的收入。第一个投资“觅跑”共享健身舱的猎鹰创投非常看好这一盈利模式,创造了从洽谈到打款只用了一小时的行业“神话”。之后“觅跑”在一周内融资两轮,可以说猎鹰的“稳准狠”推动了资本的加入。猎鹰创投合伙人李圆峰认为共享健身舱兼具了商业价值、资本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他看来,这一领域一定会跑出一个独角兽来。便捷体验吸引小区跑者毕振投放健身舱的目标小区是有户以上住户的中高档小区。从“觅跑”APP上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投放健身舱并投入使用的小区有9个,位于朝阳区的东方雅苑是大望路附近的中高档小区,房价平均8万元/平米,住户以20到40岁年龄段为主。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健身舱盈利状况因小区具体的健身环境而异。如朝阳区京棉新城,由于小区内人车分离,有适合户外跑步路段,有多人在环小区跑步,周三晚上八点到十点的健身舱仅有两位使用者,各使用了约半小时。而同在朝阳区的东方雅苑小区,居民楼相对密集,户外跑步条件较差,在周三晚七点到十点间,一直不间断有人使用,三个小时共计4人使用。当天,一名女士提前预约了使用时段,相应时段,其他用户则无法扫码打开舱门。有意思的是,上述其中三位用户均持有传统健身房的年卡,但不常去,小区健身舱的出现让他们可以方便地跑半小时。一位34岁的央企男员工称:“我在单位附近和小区周围的健身房都有健身卡,如果做力量型训练会去健身房,但是没时间的话晚上下班过来跑半个小时很方便,目前一周在健身舱跑步三次”。一位中年男子带着体型稍胖的儿子在健身舱里跑步,他认为体验效果还好,“感觉跑步机稍微有点硬,不过比在户外跑对膝盖好一点。”便捷和良好体验,是吸引这些用户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抖吧”共享健身舱投放仅一台,注册用户和使用频率的增长都较为可观,每周使用3次及以上的用户有几十位,单次使用平均约40分钟,部分用户使用较为稳定。“抖吧”健身舱正在完善产品,寻求融资。就目前健身舱的使用情况来看,基本可以实现平均每天4小时左右的使用,考虑到共享健身舱投放不到一个月,在培养市场阶段,目前盈利基本能够达到创业者的预估。可以预料的是,在刮风、下雨、雾霾或者天气太冷太热等状况下,将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共享健身舱。在怀疑中争分夺秒对于共享健身舱这一新事物,各方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是玩概念,还有人称是追逐风口的伪需求,更有人对安全问题提出了担忧,对此,创始人和投资人都表示有信心。互联网观察家葛甲表示:“健身确实是个强需求,但强不到可以连洗澡设施都没有的这种程度。”他认为,健身更大程度上还是要注重体验的,共享健身舱这样人为割裂重要环节的健身服务,跟只给饭吃不给水喝的饭店有什么区别?也有人提出,健身舱除了跑步还有更多比如力量型训练的需求没办法得到满足,李圆峰表示,一方面下一步会增加椭圆机、滑翔机等器械,另一方面,我们提倡的是运动而非健身。“我们的目标是先让大家动起来,先有好身体,要塑形锻炼身材,可以去健身房”。对于共享健身舱一直以来被忽略的安全问题,从事多年私教的赵吉利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曾在健身房目睹过有人从跑步机上摔下来,也有人酒后健身心脏病突发叫了救护车。无论如何,尽管看法不一,共享健身舱仍然在各方的争议中迅猛发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共享健身舱领域,速度和资本是决胜筹码。玩家迅速进入,赛道变热,跑马圈地,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融资速度、地推能力、产品能力等是关键因素,目前两家创业公司都在争分夺秒地追赶和改进设备。8月20日,“觅跑”首个健身舱落地首开万科天地,后续还有更多健身舱将进入万科社区,并在七夕夜发布全新的2.0运动舱,落地上海绿地、V领地社区。在产品迭代和拓展市场方面,“觅跑”以领跑者的姿态遥遥领先,绝对优势已经奠定,资金不再是问题,下一步就是占领更多市场。“抖吧”的迭代产品也在调试中,尚未对外投放。纯净跑公众号页面显示将于9月6日在北京发布科技感十足的共享跑步舱。可能目前共享健身舱并没有掀起多大风浪,而随着北京秋冬季严重雾霾天气的到来,共享健身舱的玩家们势必会迎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锋,在用户数大幅增加的时候,拼技术拼体验的战场将会硝烟四起。【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七原标题:用电竞+智能硬件打造趣味、科学健身,迈金科技获A轮融资健身房举铁是反人性的,户外运动是遥不可及的,怎么解决这两大难题,让都市健身变得有趣?成立于 2016 年的迈金科技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家青岛的运动健身领域智能软硬件开发商,它将健身、电竞游戏、专业级健身指导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别样的运动体验。现已实现盈利,2017年营收2000万。创始人兼 CEO 于锋向 36 氪表示,迈金科技已落定 A 轮融资,本轮估值 2 亿元,投资方来自海外。此轮融资后,迈金计划加快拓展大众健身的市场,2018 年营收目标为一亿。据华兴资本研报显示,2020 年、2025 年健身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 540 亿、930 亿。这个市场规模,可以支撑数十亿至上百亿市值公司的出现。面对庞大的市场,迈金选择从骑行领域切入:首先它足够细分,尚未出现大公司,迈金还有机会抢占用户;其次,它的市场容量足够大,据于锋估算,国内约有 2-3 千万运动骑行人群,其中室内骑行目标用户约 200 万。再者于锋本人喜爱骑行,有近 10 年自行车硬件研发及品牌运营经验。骑行领域智能软硬件研发成立两年来,围绕科学运动、快乐健身的企业定位,迈金先后研发出多款产品,分为以下三类:百元级的智能传感器设备包括MHR 10 心率带,可实时监测心率;Gemini 200 速度踏频双模式传感器,可测脚踏速度和车轮转速。千元级的智能骑行台设备Gravat 智能功率骑行台,用户可把拆掉后轮的自行车安装在 Gravat 上,实现屋内骑行,可通过增减阻力模拟上下坡,记录运动数据,如功率、速度、心率、踏频等。在 2017 中国国际自行车展中,Gravat 获创新奖。智能运动游戏平台Onelap 虚拟骑行游戏平台 ,其实是一款游戏,通过链接 Gravat 一类的智能功率骑行台或传感器,实现真实骑行+虚拟路况训练。由于 Onelap 配备仿真物理计算模型,可模拟室外真实情况下的坡度、风阻、滚阻等;可进行目标功率训练;也可联网与世界各地骑友组队训练/对抗。Onelap 可将户外赛事移入室内,且报名信息、运动数据等可由系统采集、制表、输出,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于锋透露,即将上线一款可链接 Onelap 的踏频传感器,安装在动感单车轮毂上,精准测量运动数据。新品定价在百元内。相比而言,国外市场已经有 Zwift 这样付费骑行训练软件(10 美元/月),以及 Tack、Wahoo、Elite 等智能骑行平台,迈金进场时,国内骑行运动领域还没有类似的软硬件配套设备研发商。专业级数据分析+电竞玩法 = 改变运动方式利用游戏场景增加运动乐趣并不罕见,36 氪此前也介绍过悦动圈、香蕉打卡等健身 APP。但相对而言,金迈的产品更突出竞技、高精度测量和科学指导等特性。据于锋介绍,市面上的手环、运动 APP 并不能满足骑行发烧友对运动数据、量化自我方面的需求(速度、心率等数据不能完整真实地反应运动状态),金迈在硬件研发上参考了国际顶级车手对运动状态的管理先例——围绕“功率”这一数据,研究国外骑行运动员的运动模型,不断迭代硬件的测量精度,据悉 Onelap 2.0 比一代的精度提高了 1% 。此外,游戏对用户粘性、留存率的作用出乎意料得高,预计未来运动市场会逐渐形成娱乐化、电竞化趋势。早期 Onelap 作为数据工具上线时,数据并不理想DAU 从未破千,去年夏天尝试游戏化后,据迈金科技 COO 于科升提供的数据,DAU 3000+、MAU 15000+,留存率也有明显提升,目前次日留存可达 60% ,3 日留存近 40%,7 日留存约 25%,目前 Onelap 已上线 15个月,累积注册用户 5W+。市场开拓,从骑行到大众健身于锋向 36 氪介绍,目前产品面向 C 端,主要为 24-38 岁热爱骑行的高端男性用户,只有约 10% 为女性。随着中国年轻女性对健身的重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迈金希望获取这批客群。为此于峰表示,预计 2018 年夏天将在大众健身领域展开探索,产品将突出都市减压,降低都市运动门槛、提高个人运动意愿。市场开拓方面,迈金在国内已有近百家优质经销商、代理商,他们同时也是 SPECIALIZED(闪电)、TREK(崔克)、 GIANT(捷安特)、MERIDA(美利达)等品牌的经销商,手中握有可观的中高端骑行客户群。目前,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已完成初步开拓,后续会逐步打开欧美市场。除了售卖自主研发的硬件设备,迈金的盈利渠道还有游戏充值、道具、健身课程售卖,以及游戏中的定制广告——他们已为国内多家运动品牌做了商业植入。此外,迈金正在培养自有赛事 IP,2017 年迈金牵头举办《单车电竞中泰对抗赛》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海选,促成了国内顶尖业余骑行选手与泰国国家青年自行车车队的终极 PK 。迈金向 36 氪表示,已敲定和蓝天绿野赛事公司联合举办 2018 年京杭大运河智能体育赛事,未来将在赛事方面进行更多尝试。核心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均为二次创业者,创始人兼 CEO 于锋有近 10 年自行车硬件研发及品牌运营经验;联合创始人兼 CTO 孔繁斌,前 360 技术总监及架构师,有 10 年嵌入式开发经验;合伙人及 COO 于科升,原绿地集团互联网平台中心负责人,8 年互联网产品设计及运营经验。迈金科技表示,将在 2018 年第一季度启动新一轮融资,用于骑行领域之外的硬件产品研发,及大众健身市场的开拓。《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八摘要:来源:投中网作者:周莹莹投中网独家获悉,24小时智能健身品牌Liking
Fit完成B、C两轮共计3.5亿元融资。C轮由光控众盈和特斯联基金领投,方和资本、光速资本跟投共计3亿人民币。B轮领投方为方和来源:投中网 作者:周莹莹投中网独家获悉,24小时智能健身品牌Liking
Fit完成B、C两轮共计3.5亿元融资。C轮由光控众盈和特斯联基金领投,方和资本、光速资本跟投共计3亿人民币。B轮领投方为方和资本,前两轮投资方同创伟业、中路资本、光速创投等跟投,金额为5000万人民币。C轮融资完成后,Liking
Fit的估值将超过10亿人民币。“本次投资并不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还带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健身房本身就是一个落地性的项目,而光大控股旗下有很多地产,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资源上的互补。”Liking Fit 创始人兼CEO徐志岩在接受投中网记者采访时表示。Liking
Fit成立于2016年9月,是一家24小时智能互联网健身房。Liking
Fit以线上健身APP支持,线下配套互联网智能健身场馆,以白领及年轻用户为主要群体,可以为用户随时提供健身服务。目前已经在全国开店接近200家,预计2018年会达到600家。区别传统健身房 不同的Liking Fit根据2016年10月中国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显示,到2025年,中国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徐志岩认为,随着消费升级,健身已经成为一种刚需,传统健身房已经无法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需要,而Liking Fit与传统健身房却有着本质区别。从营业时间来说,传统健身房一般是早上10点钟开门,晚上10钟关门,但很多人在早上7点钟起床以及晚上加班后都有健身需求,Liking Fit24小时营业恰好满足了用户的这种需求。从用户体验来看,LikingFit比传统健身房更加智能。用户通过刷手环和人脸识别进入健身房,手环可以开启跑步机和淋浴设备,开卡、约课等流程都可以在线上进行。店内设置有摄像头,所有硬件设备的信息流和视频流能够同时接入App管理端和SaaS后台,便于随时监控店内安全和使用情况。智能化的操作不仅使用户体验**提升,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成本。“为了迎合新的消费需求,我们自己开发了联网式的智能跑步机。消费者喜欢大屏,我们就把屏幕做大,用户可以边跑步边看爱奇艺的视频。我们还增加了很多互动性的功能,比如说我们有线上跑步机的马拉松,用户可以在线上比赛,可以看到自己的排名。”徐志岩称。“Liking Fit的智能跑步机已经推出了3.0版本,持续推出新的产品可以让公司的持续性更强,天花板也更高。光控众盈在人工智能、硬件、物联网、供应链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投入,所以这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光控众盈管理合伙人艾渝表示。从经营模式上,LikingFit不做一年以上的卡,坚决不做那么大负债。Liking Fit的付费方式比较灵活,主推月卡,还有高峰卡和全卡可供用户选择,降低了用户的付费门槛。“传统健身房把卡当成理财产品来卖,三年、五年的卡,反复透支,这是很不健康的。很多人都有健身需求,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办一个三年的卡,当Liking Fit为用户提供可以办3个月、6个月、9个月卡的选择时,就会激活很多的存续用户。”徐志岩说。此外,Liking Fit可以给用户更多选择。一般情况下,传统健身房的操课是每天固定两节,而在Liking Fit智能健身操房里面有一个智能的iPad终端,用户可以任意时段选择操课跟着练习,不再受时间限制。“在投资Liking
Fit之前,我们看了很多家主打新型健身房的公司,Liking
Fit不算做的最完美的,但他们的方向是对的,我们看好设备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线上线下结合、消费升级这几点。Liking
Fit的团队都很年轻,愿意用最先进的科技武装自己、又肯拼肯干,这也是我们所看重的。”艾渝称。高密度打法,1年半开店200家“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创业了,经历的事情也比较多,也烧过钱、讲过故事,但商业模式回归本质一定是盈利,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徐志岩说。健身属于就近需求,用户首要考虑的是距离和方便,所以健身房是要打密度的,而想要盈利,首先就要规模化。2016年8月,Liking
Fit面向全国启动百店战略计划,在短短一年半年时间内开了近200家门店,覆盖了全国近百座城市,目的就是通过高密度来满足用户的健身需求。“我们铺的点一定要多,而且我们好养活,这也是与传统健身房不一样的地方。传统健身房比较大,每个月要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房租和人工成本,这样他们就需要获得足够多的客户才能够覆盖成本。但Liking
Fit不同,Liking Fit面积相对紧凑适中、人工成本也低,所以很容易吃饱。”徐志岩称。徐志岩透露,已开的200家门店分别采用了加盟、联合运营和直营3种方式,其中加盟的比例占到了80%左右,加盟费是15万。确认加盟后,Liking Fit会向加盟商输出器械、供应链、总部的管理体系、装修、质检、运营等流程体系。“通过集采和供应链优化的方式,Liking Fit可以为加盟商节省20%左右的成本,所以既使加上加盟费,他们所投入的资金也不会比市面上的高。”徐志岩说。开店最重要的就是选址,而且每个城市都是非标的,考虑周边业态、消费人群、楼宇入住率、竞争环境等因此,Liking Fit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打法。在一线城市,Liking Fit就瞄准写字楼等白领聚集地,像北京的中关村、望京、东三环,回龙观,通州等白领聚集的地方。在二线城市除了聚焦写字楼外,更多的是在购物中心。三四线城市的打法就一点,只要建在市中心就可以了。“三四线城市覆盖面积特别广,那边的人甚至愿意开着车去健身,哪怕你只是环境好一点。”徐志岩说。“Liking
Fit很多时候入驻的都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比如说重庆的大融城、未来国际大厦、英利国际中心等,几乎重庆所有的地标性建筑Liking
Fit都有入驻。而对于一个顶级的写字楼来说,一个好的健身房入驻,可以提升它的品质,完善它的配套设施。”艾渝表示。艾渝认为,每个门店做好了都相当于流量入口,Liking Fit可以在门店的基础上发展健康餐食、运动配件、洗衣等附加产品和服务,未来这种模式,如果做的好的话应用场景还是非常广的,市场也是非常大的。Liking Fit公司一共不到90人,但却控制着全国几百家健身房,这在全国的连锁行业中都是极其少见的。徐志岩认为创业不需要讲那么多故事,先把实事跑通、做好才是最关键的。“现在的创业者浮躁到什么程度,可能每天就是去参加各种峰会,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但是经历过之后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现在,Liking Fit就想重新定义一下健身房,满足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健身需求,仅此而已。”“我现在特别骄傲的是我们是一家盈利的公司,这一点特别好。”徐志岩说。版权声明:1.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准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2.微信平台转载请联系投中网官方公众号进行授权。投中网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闻,内容涵盖PE/VC行业热点、突发新闻、投融资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创业圈动态等业内最新信息。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搜索【ID:China-Venture】,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阅读量:000《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九随着当下人们生活需求、消费习惯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社区5分钟”实现娱乐、购物、健身等多种需求。日前,24H智能健身舱的开创者——公园盒子(ParkBox)与中国民生投资集团(简称中民投)子公司中民居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民居佳)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中民居佳旗下物业范围内落地1000个公园盒子,携手打造社区5分钟健身社交圈。这是一场全民健身与智能共享的倡导和探索,将有可能掀起一场全国性的体育健身热潮。
作为中国领先的社区增值服务提供商和资源整合者,自2016年以来,中民投已通过收购上房、上置等物业公司,间接管理全国近5亿平方米、近2000万人的中高端社区。物业管理不只是在社区里从事简单的清洁和秩序维护,更重要的是对住在社区里的人的服务。中民未来总裁王东芝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整合社会上的各类服务供应商,围绕‘人、车、房、钱、老、幼、教’,共同来为家庭提供解决方案式的居家服务”。中民投在寻求智能化、共享化的社区健身解决方案时,遇见了专注24H无人共享智能健身仓研发及运营的公园盒子,经过近1年的潜心打磨,和半年多时间的运营和数据验证,公园盒子深知用户在健身时的痛点:财务、便利、和心理三大门槛,并通过产品设计构建用户线上线下的关系链,破除三大门槛,让用户真正爱上健身。经过几代产品版本迭代,打造了多种产品规格可适配各种社区场景。此次公园盒子与中民投的强强联手,将开创“社区5分钟健身社交圈”的先河。
公园盒子ParkBox
据了解,公园盒子24小时自助服务,线上预约,线下扫码即可开门。无需办年卡,按次结算,低至10元/小时,让健身消费更加灵活。除提供提供的器械:跑步机、划船机、动感单车、哑铃、史密斯架、瑜伽用品等健身器材外,还有智能教练等服务,专门针对想要健身却动力不足的人群。
公园盒子提供多种健身器材
自年初第一个盒子落地,公园盒子坚持不懈打磨产品,根据运营状况及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完善用户体验。7月起全面推进与社区的合作,目前已有23个盒子正式落地,而此次与中民居佳的合作将使盒子走近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下班后,用户相约来到社区的公园盒子里健身
共享健身舱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提供健身设施的场所,“我们想要打造‘健身社交圈’模式,共享健身舱将成为新的社区社交场,人们因健身需求来到公园盒子,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除了一起健身外,还可以相约逛街、郊游等等,每个社区盒子的用户也可以进行健身pk,盒子与盒子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赛,健身也将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休闲的生活方式。”公园盒子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晓蕾表示,此次和中民居佳的合作,正是公司在社区领域的重要布局,借助中民居佳1000个中高端社区资源,迅速构建公园盒子‘以社区为中心的5分钟建身社交圈’的蓝图。
此外,公园盒子与中民居佳的合作,也将在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智能化建设、城市民生服务等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社区生活服务体验,创造更加方便快捷的智能健身体验,满足社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多使用的权益服务。《智能健身房兴起 健身教练要失业?》 精选十即使在端午节这种家人团聚的传统节假日,也无法阻挡用户们的运动激情,携带手机或可穿戴设备,对着可以运动的环境大喊一声:“我要跑十圈。”上述场景不算奇葩,相比平常算是小巫。每天在公园跑完五公里,在手机上看一下时速,消耗的卡路里,再转战家中,跟着运动APP视频做瘦腰和瘦腿的教程,OK,分享到朋友圈――这已经变成许多人每天的固定项目。把时间碎片化的休闲运动变成用户的固定运动,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的呢?答案无疑是互联网创业公司锁定了用户的品质生活需求――尽管中国体育创业投资的元年已过,但全民运动的热潮依然未减,马拉松火得一塌糊涂,它带动整个跑步圈产业链飞腾,促使运动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一再升级,引发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互联网商家们嗅到了资本的味道,开始发酵,在互联网+运动行业的快速发展推波助力下,运动类APP像一夜春风,吹响了一片新蓝海市场。上网随便一搜,不下千款。而如此多的运动工具,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个人健康数据类:乐动力、动动跑步、健步类:咕咚、悦跑圈视频教学类:FitTime、KeepO2O健身服务类:全城热炼、叫练专注于动作类:腹肌撕裂者、每日瑜伽运动社交类:去动、约运动已有的APP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运动类型,受到资本热捧的运动类APP迎来了自己的爆发年。只是行业过热发展后的路,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畅通无阻。运动APP难逃同质化魔咒,迭代突破却迭成花样狗APP市场有个魔咒――同质化,运动类APP也在劫难逃。尽管各公司一直在试图走不同的细分领域,但当有大批创业者一同扑到这个过热的行业中时,同质化成为必然现象。即便是细分领域也已被蔓延,原本用户在接触一段时间新鲜感过之后,APP却没有持续的特色和创新的功能,便很难获得用户黏度,甚至会放弃使用。在产品同质化的时候,创业公司能做的只能是突破,故此,产品迭代运动开始――迭代的节奏感很重要,每个版本迭代时应结合产品计划、用户规模、市场环境等要改进什么功能,一步步去探索。迭代不是山寨抄袭,看到竞品有很牛的功能就迅速复制粘贴到自己的产品中,不仅没有体现自己的核心,反而迭成了花样狗。就因为这样,用户至上的原则受到破坏,贪大求全的功能失去了初衷,原本的核心品牌被分散――keep就是这样,从初期纯粹的视频教学到社交再到如今的智能化,7天一个小版本,15天一个大版本的迭代周期。最后形成的产品是一个花哨却找不到核心定位的产品。如此,创业公司们有了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迭代出属于自己,又能让用户兴奋、同行仰望的功能?完全靠功能吸引用户,粘度是不牢靠的?运动APP最开始、最基础的功能是运动数据记录(定位+数据记录),一度被引为创业公司的“初心”。可是,“初心”已改,如今运动APP的境况是:同时用十款APP,运动后得出的结果却是十个不同的数据。明明跑了3公里,APP上却只显示了2.3公里;明明自己数着走了3000步,计步器上却只显示了2700步;只是在公交上颠了几下,结果又多出来好几步...APP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被指不靠谱,并直接影响用户的心情和使用情况――背后也暗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增强用户粘度将至关重要。运动类APP还远远做不到像微信、微博一样用户粘度极强。因为它们最早成功且吸引用户往往是单个很具体、很垂直的功能在发挥作用,如视频课程教育、健步计位等,这类功能很技术化,没有强留属性。最后,为了留住用户,产品增加了最直接的互动属性社交。这个属性属于大众技能,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加,以至于泛滥的同时失去了卡位的关键。其实,用户粘度是否牢靠是多维度的:品牌故事讲的如何,未来走势是否具备吸引力;产品功能特色,有无可持续服务能力;社群运营能否打动用户,让用户升级为死忠粉;用户存留意义何在?他们在对平台提供价值的时候是否也能从平台获得价值。这综合的一切,才是增强用户粘度的关键,而不是单纯的靠某一个技术功能来支撑。运动APP变身僵尸APP,商业模式需突破在思考如何突破产品、如何留住用户之前,创业公司还要想一下如何活下去的问题。运动类APP是有极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但也要能活到哪一天才行。目前运动类互联网公司的现状是:绝大多数没有实现盈利,少部分已经开始盈利的公司也尚未形成良性循环。狂躁的资本市场提前迎来寒冬,融资也越来越难,被投资者青睐的始终是少数,大批运动APP尚未开始盈利便已见不到春天。尤其很多APP刚出生,就已变成了“僵尸APP”。这类占领全民休闲时间的工具,似乎快要走到头了。这一刻,创业公司沉下心来开始思考如何商业化。以往互联网优秀产品和实用类APP的变现方式多数是通过广告,当用户数量积累到一定基数,形成一定规模时,广告收入非常可观。那么,运动运动类APP是否也可以通过广告变现?如咕咚等以运动社交为主要特色而发展起来、用户活跃性较高的运动类APP,已经开始实现广告变现。但是,想在这一市场分一杯羹的类似产品太多,可替代性强,以至于企业选择投放的渠道越来越分散,最后获得的利益也会越来越少。同时,当广告的规模和尺度越大时,就更容易牺牲掉用户体验。如今,已有用户开始抱怨某些知名APP跳出来的广告影响了用户体验,可见,广告这种盈利方式在衰退的同时,则显得不稳妥也不长久。除去广告,运动类APP本身衍生的智能产品也是一种变现的方式。在戴个手环就能测速度测心率的时代,可穿戴设备+APP+云数据模式也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空间。但它的价值空间前提是在行业初期,以及具备创新性、可持续的产品。早期,咕咚手环尝到了金钱的甜头。可如今,可穿戴设备产品满地狗走,甚至出现了一批烂货、街边货。在扰乱了市场的情况下,也在消减正规企业的市场意志,一些扛不住压力的都倒闭回家了。智能产品的销售,让企业也在思考运动电商的模式Keep在四月份发布的3.0版本中推出了电商功能,由最初的移动健身工具逐步向运动平台转型。从此,运动类APP试水商业化变现才真正开始。据笔者调查,运动类用户对关联商品的需求是天然存在的,且需求还不小。随着试水不断深入,Keep推出自有品牌的运动装备也是早晚的事情。只是,要想完成电商化,Keep还有两大问题解决:Keep的电商形态还相对简单,没有形成统一规划;运动用户与电商之间的关系转化还没完全打通,中间缺乏链式导购。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Keep的变现会加速前进。除此之外,健身馆模式也不错,类似火辣健身等,用线上APP的功能、教学课程等来吸引用户,然后把其转化到线下消费。这种是最直观的变现方式,但也有问题存在――难摆脱传统健身馆的阴影:1、资深教练招募难,即使高薪也难以成规模;2、价格成本高(场地费用、人员开支、器材设备等),在制订方面拿捏不准,也难以突破传统健身馆的会员制;3、精品课程服务能力难以创新,依然是沿用传统健身馆那一套机制。写到此处,有朋友问我,运动类APP就没有简单的商业模式吗?笔者呵呵一笑,其实是有的,最简单的莫过于Premium模式,这类在国外很吃香,例如Runkeeper是采用的月付费;Runtastic 是推出 Pro 版 APP?,一次性购买。这种模式在国外最简单,在中国就很难,只因“免费”互联网逻辑害了企业。另一种模式名为数据对外匹配模式,当一家运动类APP的用户数据足够强大时,可以对外与其他公司、产品进行对接,帮助双方扩大用户数据来源的同时还能盈利,只是这类模式还处于初期尝试,还有待观望。运动类APP行业洗牌在即,眼下,互联网+运动的风刮的越猛,创业者越应更冷静思考未来,应该在哪个阶段转型、如何更好地实现商业化、如何协调运营线上线下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企业在实践中去摸索,毕竟蛋糕虽大,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尝到它的美味。【钛媒体作者介绍:第二阿累(ID:aleishuo)专注人物现象、问题、创业。 】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别的不清楚a,不过米.族金融的这个真的投了。之前进入了上海备案前100,挺火的,感觉比较稳,继续支持。
我是熊猫BABY品牌运营部负责人,该篇帖子所编写内容完全属于与事实不符,是对我品牌的恶意中伤诋毁,本企业属于合法经营中的正规企业,从未做过以上文章所写的骗人的事,发布该篇不实文章的个人我们会追究责任。
此文章内容不属实,有意损害澳嘉公司名誉权,希望网站管理者,对此文章进行相关处理..
一个很XX的平台,客服打了四遍电话没人接,手机app告诉我在更新不能用手机操作买标,等了一天没有新手标提现手续费5万扣款250,重点是提现时候系统非常卡,提现到账才发现被扣了250元
楼主明显是用标题敲诈平台,目前有些人利用互联网传播功能,以不适过期信息,危害企业的声誉,达到拿钱删帖之目的。具有刑事犯罪之嫌疑。
张佳笳你拉黑我仲叫我唔好揾你,旺角送你走时你话最迟初十五拎俾我,我答应你的事做了,但你答应我的事肯定冇做,丽江返来唔講声全部拉黑我,自己冇做到仲恶人先告状起屈到我度,点会唔揾你呢一定揾你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小骗的老母真好操
我们在选购短期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根据你的投入期限,资金用途,以及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来做出最终决定。只有通过这样层层的筛选,才会让你购买到更加靠谱的短期理财产品。现在监管都不让平台有风险保证金了,履约险应该是现在安全等级最高的了。就是保险公司和平台合作,给借款人买保险,保借款人能履约还钱。如果借款人不还钱,就有保费了呗。不过这个也不是一般平台能谈下来的,得是资产风控都非常好的平台才有可能做,不然谁都不还钱让保险公司赔保险公司又不傻。不过也要警惕有平台上假的履约险,要擦亮双眼。目前履约险我买过和信贷,XXXXX,米缸金融都还可以,合作的都是大公司。不过网贷有风险,不管是什么保证都要擦亮双眼比较好。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健身房管理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