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调跟运动手环怎么调那个好

为什么运动可以帮助人调节情绪?_百度知道
为什么运动可以帮助人调节情绪?
我有更好的答案
1,运动可以转移注意力,让人从负面的情绪中解脱出来。2,从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说,人都有攻击的原始本能,运动可以释放人的攻击本能。3,运动可以让人全身心投入,放下平时社会和家人等等给予自己的压力。4,通过运动可以让身体保持比较健康和具有活力的状态,这样一种身体的感觉也有助于提高情绪和自信心。5,运动可以让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有好的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情绪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采纳率:61%
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原因有二:1、内啡肽是人体内的一种让人产生快乐的物质。通过运动,可以缓解内啡肽的衰变。2、肾上腺素是人在痛苦时分泌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多喝水、从事体力劳动和运动等排汗或大哭一场排泄出来。
会分泌令人兴奋地多巴胺,还有各种荷尔蒙激素都会有各种不同的调节,而且会使人有个好睡眠,睡眠使人精神饱满,注意力增强,也更开心
因为你可以感到快乐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情绪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运动对调理气血有帮助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运动对调理气血有帮助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问题下方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血液是生命之本。对女性来说,血液影响肌肤,影响毛发,影响五官,更是美丽之本。血液不安,我们也会相应受扰。请对号入座,调养血液。 血液是生命之本。对女性来说,血液影响肌肤,影响毛发,影响五官,更是美丽之本。血液不安,我们也会相应受扰。请对号入座,调养血液。
血相你是哪一派
  肌肉可以后天练习,毛发可以后天生长,血液必须与生俱来。它在体内没有固定座位,正因为如此,也无所不在,上通下达,伸展到每一个需要它的角落。在内五脏六腑皆得滋补,在外皮毛筋骨全赖濡养,以致目能视,脚能走,掌能握,灵台清明,龙精虎猛。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女性的月经、怀孕、生产、哺乳四大险区,处处考验血气的虚实平衡。除了健康之外,血液还关乎美貌,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化妆品,能像血液这样体贴肌肤。它了解肌肤细胞的需要,提供的是可以直接吸收和利用的营养大全,而且顺便帮皮肤做了清洁。如此看,只有血足才可以有皮肤红润,才可以有青春美貌。
  可是如此多的考验,如此多的重担,血液不免出点儿小错,也就有了血虚、血瘀、血热的多种表现形式。多给点鼓励,帮上一把,恢复其旺盛,畅通其路径,它工作,身康泰,你美丽。
  血虚型
  体内精血少不够用,全身脏腑经络不能一一得到滋养,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常见的是全身血液普遍亏损,有时也可能出现血液对某一部位的营养或滋润作用减弱。
  有以下表现的人,可疑血虚:皮肤干燥,颜色白或萎黄没有光泽,口唇和指甲也经常发白,没有血色;经期血量少,颜色淡;经常便秘;视力减弱、模糊、眼球干涩。
  血虚的四种可能原因:
  产后或者手术后失血过多,少部分人会因为月经量大,逐渐导致血虚;
  脾胃功能不好、长期腹泻、长期营养不足导致血液生成不足;
  思虑劳神太过,而致血液损耗过度;
  身体某处出现瘀血阻滞脉络,引起新血生成障碍或局部供血不足。
  对策——补血
  饮食:
  吃红色和黑色食物,如红枣、赤小豆、红糖、乌鸡、芝麻等,但要注意控制脂肪摄入,补血的营养成分都是在油脂成分少的情况下好吸收。
  调理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它们功能正常了,血液生成才会无拘无碍。中医认为南瓜味道甘甜,纤维素丰富,是温性食物,多吃可以调理脾胃,通畅肠道。另外,少吃辛辣刺激、过冷过热的食物也是体贴脾胃之处。
  中药滋补。有些中药有补血能力,例如熟地、白芍、当归、川芎、枸杞子、黄芪,各取10克左右,作为汤料或肉料食用是不错的方法。
  按摩:
  有四个穴位经常按摩,可以调节血虚,分别是腹部肚脐下方约1.5寸处的关元穴,肚脐下方约3寸处的气海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的足三里穴,下肢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处的三阴交穴。
  日常调养:
  中医认为劳累和思虑对血液的损耗在暗中进行,虽然无形但更加伤身,所以血虚者要避免过度劳累,尤其忌讳过度思虑。
  减肥不求速成。减肥的本质是消耗大于摄入,无论用运动、吃药、节食哪种方法,体重都不可下降太快,否则血虚就会找上你。
  皮肤护理:
  血虚者主要的美容问题是皮肤萎黄、干枯憔悴,最好用些营养滋润和保湿的护肤品。
  血瘀型
  凡是离开经脉的血液,未能及时派上任务,消散于工作的滚滚洪流中,而停聚在身体某处;或正常血液运行受阻,堆积在某处经脉或脏腑中,造成该处拥堵,发生功能障碍,就是血瘀。
  有以下表现的人,可疑血瘀:身体某处时常有针刺般的疼痛,夜间更严重些;面色晦暗无光,容易有黑眼圈,额头、下颚及两颊下方长青春痘;下肢血管明显,俗称“青筋暴露”;月经经常推迟,经期腹部疼痛剧烈,经血颜色深或带有瘀块。
  血瘀的三种可能原因:
  外伤而没有伤口仅在局部造成瘀块肿痛;
  血液运行不畅或无力;
  受寒气或热气影响,导致血液滞留。  对策——活血
  饮食:
  可多食山楂、黑木耳、黑豆、鲜藕、韭菜、酒、醋、 红糖、刀豆、苔菜、茄子等、特别强调不宜吃寒凉冷冻的食物。
  中药滋补。用活血化瘀药物,如当归、元胡、丹参 、川芎、桃仁、红花、玫瑰花各9克,煎成汤服下,每周2次。但月经期、妊娠期、有出血倾向的人不要用这些药。
  按摩:
  血液最容易在头部、四肢这些远离心脏的位置堆积,可以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
  日常调养:
  运动是最单纯、有效的活血方式,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每日用半小时左右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明显改善不适症状。
  皮肤护理:
  血瘀者主要的美容问题是面色晦暗无光泽、易生色斑及黑眼圈,最好用些美白、淡化色素、防晒、眼霜等护肤品。
  玫瑰油浴。干玫瑰花15g或鲜玫瑰30g,芝麻油250g,将玫瑰花放入油中煮沸10分钟,冷却后,每次取20g,入浴泡澡,改善皮肤干燥鳞屑,消除色斑。
  桃仁面膜。桃仁15g(碾碎)加入稠糯米饭浆,或鸡蛋清,捣成糊状,做面膜,微干,清水冲洗即可。性质温和,绝无刺激。
  红花油浴。在浴缸中放30g红花或滴3滴红花油,泡浴,可以缓解皮肤干燥粗糙。
  血热型
  中医认为正常状态是血在温暖的气息下运行,遇到寒气就会凝滞。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急,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有以下表现的人,可疑血热:皮肤潮红、爱出油,容易长痤疮;爱发脾气,手心、脚心都感觉很热;经期会提前7天以上,血量多,颜色深红或紫,或经期比较长,淋漓不断;鼻子容易出血,晚上多梦。
  血热的两种可能原因:
  身体一向强健,体内阳气旺盛,又偏爱吃辛辣刺激助长阳气的食物;
  感受热邪侵扰,或情绪抑郁,在体内化为火气,加热血液。
  对策——凉血
  饮食:
  多吃莲藕。中医认为莲藕有清热凉血的作用,现在正是“莲藕”季节,无论凉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丝瓜、马蹄、鲜芦笋、螃蟹也是凉血之物。
  鲜榨青瓜汁。每日早晚各服30毫升,连续服七天为一个疗程,停两天,再开始服第二个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后痤疮数量逐步减少。不过鲜榨青瓜汁不可以加蜜糖或盐类调味品,会影响效果。
  中药滋补。用凉血药物,如生地、丹皮、白茅根、紫草、玄参各10克,煎汤服下,每周两次。
  日常调养:
  不宜做日光浴。血热的人本来就阳气盛,如果在阳光下暴晒,吸收阳气,等于雪上加霜。
  做温和运动,例如瑜伽。静态运动有利于调节体内血运,抚平情绪波动,让“万马奔腾”逐渐停止下来。
  保证夜间11点~凌晨5点的睡眠。这是皮肤修复的时间,给它一个调整的机会,它才能在白天展现最好的状态。
不建议大量运动,散布为最佳方式
1、调理气血:莲藕配玫瑰花
莲藕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还有多酚类化合物、过氧化物酶,能把身体内的垃圾打扫干净。中医认为生藕可以凉血生津,熟藕可以补脾益血,最好的食用方法是将莲藕清煮或者用来调粥,都可以起到行气通气的作用。
2、搭配玫瑰水:将开水中直接添加玫瑰花苞,一次5粒左右即可,浸泡10分钟左右就可以饮用了。玫瑰花归肝经,女性的乳房、生殖器等都是肝经循行的部位,因此玫瑰水可以帮助身体调理气血。
3、补肾同源:核桃配韭菜
韭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硫化物等,不仅味美,还是治病的一味良药。
搭配核桃:核桃仁能补肾固精、强健筋骨,肉能润养,皮能敛涩,因此肾虚遗精的人最适宜吃了。
韭菜炒核仁好吃又好做,首先将核桃仁剥出,韭菜清洗干净,晾干备用。韭菜一般挑选根部发紫的味道会更加浓郁,锅中放少许底油,待油温到6成热,滑入核桃仁,小火烹成黄色,韭菜切段,一同下锅煸炒几下便可,出锅前放入少许食盐和鸡精。
4、冷暖互补:海鲜配桂花酒
在海鲜类产品中,除鱼、虾、鲍鱼等极少数属于温热之性,大部分均是寒凉的,像螃蟹、蛤蜊、生蚝等。所以,像螃蟹类的海鲜不能吃太多。
5、搭配桂花酒:桂花性温,无论煎汤、泡茶,或是浸酒,都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它能帮助散去胃部寒气,达到止痛的效果。中医常用其治疗胃寒腹痛,因此在吃完海 鲜后搭配一杯暖暖的桂花酒是个不错的选择。除此以外在冬季天气寒冷时,寒性体质的女性还会感觉到胃部不适,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从药店买来桂花用热水冲调 也可以自制成桂花茶饮用。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调身与调心,关于运动的摘录_南怀瑾_花开与禅_新浪博客
  现在,我教你们这样行香,这就是般若三昧修行法门的一种。你们平常晓得人要运动,最好的运动就是这样。你们这些老爷们、先生们,老太太们,年纪大的要运动啊,每天要出去散步,散个屁的步,愈散愈乱,散乱!你每天早晚自己起来,找个小地方。何必一定要上街去散步啊,碰到人还打招呼呢;何必一定要公园呢,随便有个地方,处处是禅堂。此心不净……叫你眼睛闭下来,你没有这个本事。你有本事开眼、闭眼一样,此心不净。回想今年正月,南禅南普陀的禅堂,我依然还在里面在修行就行了。在房间里转圈子也可以,和在禅堂里一样,每天早晚如此行香。此心如果更不安,内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步走一步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每天这样在家里行香半个钟头,或者找个地方行香半个钟头、五十分钟、一个钟头随便你,两、三个月包你百病不生、身体健康。我常常告诉老朋友们,学佛、学道,什么开悟、成仙成佛,少吹了。
  一个人活着,健康快乐;死的时候,不麻烦自己、不拖累别人就是第一等人。你看,多少人有儿子,子孙满堂啊,什么好啊,最后还是要靠朋友啊。又麻烦了自己又拖累了别人,毫无价值。先不要说开悟成佛,你把身心弄得端正一点,康乐一点。
  所以道家的吕纯阳,大家都知道,是神仙里头的。地位等于六祖一样,他也参禅的,他后来能够空中飞行了,还没有悟道,最后碰到禅宗的黄龙禅师才悟道的。所以他佛、道两门,儒、释、道都会的,他有首诗很对。“一日清闲自在仙”,就是一天当中,心中无事很清闲,自自在在,这个就是神仙;“六神和合报平安”,眼耳鼻舌身意都很健康没有毛病,心气都很和平,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气住充满,身心健康,就是丹田有宝,还找个什么,修个什么道;“对境无心莫问禅”,一切心境平静了,对境,还参个什么禅啊。嘿……这是他的那一首诗,你们拿来记住,做人生的记证很好。“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南禅七日》
  出家的同参道友要注意,恐怕平常运动太少。要注意药物、营养,要多运动。尽管在做工,那是劳动,不是运动。但是,若真要你们去运动,又懒的运动。假如你们以后一个人住茅棚专修的时候,要懂得运动,懂得调养自己的身体。
  (此时,老师亲身示范,教大家运动的体功。包括修九节佛风等气功。)
  阿弥陀佛像多半画的塑的是立像。从外型说,代表度人无休歇。立有立的样子,要像阿弥陀佛的样子,眼睛眯成一条缝。慈悲祥和,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要照这个样子用功,走着也要用功。怎么用功呢?念头坦坦然然,就这么走,比打坐都好,头要向后稍仰,眼要眯成一条缝,不要向两旁看,胳臂要摆开。尽量地摆动。头正眼正,不要放逸,莫打妄想,要象打坐时一样,坦然而住。要行而忘行,住而忘住,像阿弥陀佛一样的慈悲祥和。
  你看初生的婴儿手几乎不大动的。最爱动他那两条腿子。这就活力旺盛的表现。再看那老年人,年老力衰了,先是两腿的知觉麻木不仁,最后甚至两腿瘫痪,这是活力衰退的缘故。过去一般禅堂的规矩。坐多行少,两腿运动量不够,所以气脉不能畅通,不能得定。同时要知道坐是禅,行也是禅,乃至语默动静,无一而非禅。一定要弄成林雕泥塑的样子才算禅吗?禅是活泼泼的。什么都不知道了,才算定吗?那是外道定,禅宗所不取。
  那么,什么是禅呢?告诉你,圆明清净就是禅,不是麻木不仁,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外面一切声音动作清清楚楚,而此心灵灵明明,了无挂碍,毫无执着,一片祥和,一味的慈悲。把心放开,不要在身上搞,把心放下。“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生了也无碍呀!妄念来了随他来好了,不要去压制它,久而久之它就不来了。不要去修正它。昏沉来了,让它去昏沉好了,昏沉过去了,自然清明了。不要勉强提起精神来对治它。“六根才动被云遮”,动也无碍呀,那知道六根动的那个东西并没有动过呀!
  黄老居士:刚才杨先生和肖先生的意思,我非常欢喜,衷心接受。尤其杨先生是我的善知识,而且我学佛也是由杨先生带领的。我向你们两位多多感谢。杨管老:这又离题了。师云:好文光有话说吗?文光:我有。第一件事,我下山后要参通毛病何在,何以不能变化气质。
  第二、做功夫随时随地调整身心非常重要。对我来说,心理、运动、饮食、睡眠是四大要素。随时随地绵绵密密地调整身心非常重要。如果有一个舒服,就可以影响好几天功夫,对我来说,最要紧是维持心理上的平衡,其次饮食,再次睡眠,再次运动。如果一个晚上睡觉好,则必有精化炁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督脉到头上的这条路,在睡觉时体会特别舒服的话,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有阳气产生的感觉。如果没有,则可以体会到身体内部是阴的。而且可以借此判断今天的好坏。打七以前,我很小心,没吃任何东西,但是胃非常不好,而且睡得不好,这里的空气也不好,蚊子也太多,又吵,所以睡得不好,一点精化炁的现象都没有。
  第三、老师这两天所说的功夫程序,老师说有重点关键的地方,我自己还未找到,但是希望大家能找出来,因为我也觉得其中确有关键。
  师云:文光这几年有很多出国机会,如留德奖学金考取了,但都不去。有很多科学论文都在国外发表,国内还看不到。但每次想到要离开我,夜里就哭醒了。他想在这里多跟我学几年,今年因我骂得太厉害了,而且自己有一个转变,预备出去了。留日考试己考取,要出去磨练磨练,不能依赖性太大。他研究这个东西,好像笨得很,但实在笨得可爱,呆呆板板的科学方法。虽说对我如此恭敬,但也会提反面问题,说这样不科学,要磨好久。今天不通,明天再来,非要把它弄通不可。
  他苦得很,大学毕业,研究所毕业,全靠自己,推菜,卖菜赚钱来供给母亲和五个兄弟,父亲又早死,现在还供给几个弟弟读书,一个读大学。他自己读书时,一个月只用十块钱,现在一个月赚一千两百块钱,全部交给母亲,母亲给他一百块钱一个月。但他慷慨得很,还救济别人。他用钱也是科学得很,不该用的,一个钱都不用,该用的,慷慨得很,甚至借债来救济人。营养这么坏,又苦,所以身体坏得很,所受压力很大。又因为他的身世、遭遇、处境,从小就养成内向型,说句不好听的话,处处感觉自卑,不如人。环境、身体给他的影响太大了。他夜里睡在我那里,在梦中,高声地唱歌,什么泰山探险的歌等,这是他的本有之性。但到了白天,又回复到木木讷讷的后天性了。
  但他研究东西,确实得很。一次,他要学看光,一教,他也就会了,他也知道应收回,应如何。他刚才说我这几天所说,关键处很多,他说他自己智慧不够,但希望大家注意。他又说这几天说到炼精化炁,但炼炁化神并未说。他希望大家在这几天所说的当中找问题,勿空谈,找到问题赶紧问。
  因为他相信这几天定慧等持之法虽说完了,似乎都已懂了,可以自修了。但若真离开我,遇到问题,不一定真能解决,到时要经很大困难,到真能体验时,已经遭遇多少次失败了。这是他的婆心,看他冰冷的脸,但心头热。他不似一般宗教徒的迷信看法,完全科学观念,对于眼通认为如开关电流,一截断则不见。他身体如此坏,现在等于换了半个人,还未换完,所以他生理上的感受,反应比任何人都灵敏,来得特别快。他跟我到处走,听了很多,本想把历年所听的,有关哲学的、学术的、修道的等等编成语录,但因身体坏,一时无法编。他说过,将来总有一天会分门别类地编成语录,哪一天说过什么话,他都记得。
  他所提出来的四点:饮食、睡眠、运动、心理,即调身与调心,这是对的。其实这几天他功夫在进步,可是他自己不知道,因为现在这个阶段,正如鲁居士一样,需要睡眠,多休息。但这几天,他又管录音机,又坐在我旁边,大家又对他很恭维的,所以一紧张更受不了。
  ——《习禅录影》
  三月五日 雪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昨,丹田气满,觉腿脚发胀。我忽然觉得头顶与丹田是通的,顶上一股气可以直通下去,我又说不清楚了。下坐做瑜伽。我认为道虽在心不在气,但气粗了不易伏,坐中不易太静,所以运动适可而止,不使太累。(怀师批示:此是中脉将通境界,勿执自通。道不在气,用不离气。凡尚在修为中途,岂能舍气而言道哉。)
  八月三十一日 晴
  坐中忽觉心绪不宁,似乎一个袋子从底下向上翻,乱糟糟的,这是最近刚上坐时常有的情形,与过去恰恰相反。过去是先静后动,现在是先动后静,往往不理会,或做做运动,就静下来了。我不懂这是何故?(怀师批示:先静后动,因意境清净而引发气机。先动后静,因气脉尚未归元而借静止方进入禅观之境。此二者虽似有颠倒之不同,实则统乃修心历程之变相而已。)
  ——《参禅日记》
  那么六祖接引惠明禅师呢?看《六祖坛经》你要注意哦,他是一个教育的方法。他(惠明禅师)不是赶六祖吗?从那个山岭上大庾岭,江西朋友有好几位,蔡生就是江西人,大庾岭他晓得的,大庾岭头翻过去就到广东了,广东境界了。爬上那个大庾岭(气喘吁吁的),这样赶上去的。那么六祖没有办法了,已经赶到人,都看到啦。六祖所以把衣钵一丢,扔在那个石头上,人就躲到草里头了。那个惠明法师军人出身,是个将军,(实际上什么军人出身呢?唐代好几个军人出身的。)那么他出家了以后——他武功很高,所以他就赶到了;那么,很多的师兄弟还没有到。结果一看到衣钵啊,他一边喘气一边赶紧抢这个衣钵,衣钵拿不动了。这个里头就是问题了,一件衣服一个饭碗,他当过军人,武功也很高,大庾岭爬得那么快上来,一个衣服都拿不动了?难道手麻痹了?怎么样都拿不起来,他就叫了,叫六祖,说:能上座呀,我不是为衣钵来的啊!我不是抢衣钵,不是为传位来的呀!我是为求法来的啊!六祖才钻出来,“是真的呀?”“真的!”那么他要传法。那么,你想在那个气喘吁吁的,那个一身汗流,六祖趁这个时候,六祖的禅宗的教育方法来了!
  人疲劳劳累到极点,这个杂念思想自然少了。所以文人不运动,那个思想永远停不了,脑子越来越灵光,身体越来越差劲,一个个有病,眼睛的近视越来度数越高,就是缺乏运动嘛。他那个运动之下,那个上来,然后叫他,“唔,这个时候,你好好站着!”没有叫他打坐哦。想象(中)当然是站着,你看那个书上记载。“不思善不思恶”,你什么都不要想。
  那么一个那么讲,一个就听他的样子,就站在那里什么也不想。
  那么六祖讲:“于么时,”这个时候,问他了:“那(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这个“那(哪)个”是问号,提起来的参究、思维。(善恶)也不想,什么都不想,不想的时候,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虽然不思善不思恶,你知道自己不思的灵知之性还在啊!所以这个时候他“啊!”悟道了。
  不是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禅哪!大错而且特错啊!那个是猪禅。拿闽南话叫“嘀唝禅”,那还叫禅啊?!
  所以啊,不思善不思恶……再进一步说,真达到无念境界,不是不思善不思恶。所谓禅宗的语录上经常有:“善恶路头相次绝”,这就对了。很多祖师讲,“相次绝”。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路头”,两条路、两头的路。相对的,相次的;绝。那么当中间的空灵、自性灵明现出来了。所以要注意哦!
  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唯识教了你,研究《成唯识论》的(知道),无想定就会做到这样。无想定不是正定——外道定,没有悟道的。所以无念、无想,特别注意。所以你看,通宗不通教,很严重。佛法教你三十七菩提道品,(从)四念处开始。四念处,“念”是中国的翻译,所以念佛也是念。这个念实际上代表了什么?你研究了唯识,念就是代表了心量,整个的心量的统称,心的量。这个叫做念。第一条我想答到这里差不多了,你们大概了解了。
  “非不离识,心所法等。”并不是不离开,就是说一切万法都不可能离开了“识”、“心”意识、“所”心态的现状而来的。
  “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关于这个心意识,唯识的道理,我们一切境界都是唯心。唯识的道理,我们也讲过修定的方法,中间有个**——转识。我们大家知道哦,尤其在座很多修道做功夫的人,当你打坐的时候出来许多的境界,对不对?所以说现在有些同学坐起来有时候会摇得了,摇没有什么稀奇,我给你们讲清楚了。身体不好的人有时候摇动,让它给你摇摇,等于运动嘛,打通气脉,这个时候不准备做功夫,你爱怎么摇怎么摇去,你把它记录下来蛮好玩的,它如果这边摇几下,这边也几下,前面几下,后面也几下,呆定的。哎,你就要晓得这个身体的法则同宇宙法则一样,很有规律。可是摇一阵你不让它摇就不摇了嘛。一切唯心造,意识一动:讨厌!不动了!就不动了嘛。再动眼睛张开就不动了,叫它不动就不动,就是一切唯心嘛。那说这个还作不了主,那你这个人精神分裂了嘛。人怎么作不了自己的主嘛!可以作主。但是现在叫你们让它摇,是为了你们身体不好的可以摇摇。身体太好的,我也会叫他:摇吧!让他去摇。为什么?你身体太好不给它消耗一阵,“小人闲居为不善”,你会乱想乱搞的;这样子给你摇累了,你也懒得想别的了,也好。身体不好的可以补补身体;身体太好的可以泻泻身体,所以你动动就好嘛。
  但是,这个现象比方,只讲摇,还有些不摇的,身体里头气脉的变化啦,再不然到了头顶啦,再不然我舒服得很噢,“哎哟,一身融融暖呐!”好像泡在那个三温暖(桑拿)里头。然后一身擦干了,再喝一杯白兰地;三温暖洗完了,茶也喝够了,再喝一点白兰地,吃一块鸡腿呀什么的,或者吃一块豆腐啦,吃素吃荤的不同了,反正是舒服极了,人都懒得起来。怎么来的呀?——心意识的变相而已!要认清楚。不然你就被境界骗了。
  所以说,“或转变者”属于识,这个识为能变所变,它是能变的变出来的。那么你说这个变好不好呢?好!你不到了静、不到了定,你还没有这个享受呢。当然是好,是功德。好嘛,给它换一个名词,这个好叫什么?叫做“功德”嘛!你就高兴了:哎哟!我有功德了!有功德有福德,多高兴啊!这些名词都不要给它骗走了。功德也好、福德也好,乃至老祖的德也好,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生命的本能,有这个东西。这一切东西我晓得是它的变相。可是你没有功德、没有静定的功德,这个好的相还变不出来呢。理是要你认清楚才好修行,所以一切都是变相。“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所以我们内在的心意识在转变。内在心意识转变了以后了,由内就到外,外境界也跟着转变了。转变的境界你不要认为是真的哦,是相似之法。虽然是相似之法,但是外境的境相的确出来。因此叫我们认清楚,没有外物的外境,只有唯心是道、唯心所变。
  ——《唯实与中观》
  现在回转来检讨自己,坐起来烦恼思想之所以不能断,一部分是生理影响,而且其影响几乎是绝对的。等到有一天坐得很好,清清净净的时候,气色也好看,精神也愉快,身体也没有病,诸位是不是有这个经验?(众答是)好,问题来了,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能永远保持下去呢?为什么疲劳时,或者有其他原因时,情绪就会随之低落,烦恼也会来了呢?所以平常纵然得一点清明的境界,好像是空了,是没有念头的境界,那也只是意识的一个状态而已,是第六意识一个清明面而已。纵然是三际托空,也不过是第六意识的清明现量境而已。生理上可一点都没有转,第七识也没有转,第八阿赖耶识习性种子,就更别谈了,四大一点都转变不了。乃至清明境界住久以后,很容易变成枯槁,情绪上没得喜欢也不会快乐,但也不是闷,就是会没有生机,没有生趣,走入枯禅的境界。而且脾气非常大,一点小事情都受不了,当然理性上会把自己压下去,可是那个境界容易发脾气,等于一点灰尘都沾不得,这也是个大妄念,是意识境界,这是修空的人容易得到的病状。
  修有的人更严重,或念咒、或念佛号、或守窍等等,如果身体哪一部分有病,爆发了,一发则不可收拾。同时神经慢慢的变成紧张了,因为它里头有一个东西在忙,忙着守住一个念头,实际上那个念头又守不住,拼命守,忙得很。所以庄子叫它是“坐驰”,外表看起来他在打坐,实际上里头在开运动会,忙得很。这种修行人,比社会上的人还要忙,真正放下的能有几个!都不要自欺了,如果身体不绝对的健康,神经一紧张错乱,就走入精神病的状态去了。有这种现象的人,反应境界就很多,如耳内听到有讲话的声音等。
  定有一个条件:就是轻安。如果还觉得有腿在,有脑袋,还觉肩膀发酸,就是不轻安、不安乐,整个身体粗重,就不是得定。真得定了,坐着觉似腾空,就是那么轻安,这只是比方。三脉七轮都通透了,身体才会发生轻安。我们搞了半天,还跟着感受在那边开运动会,哦!气到了这里,想把气弄过来,越弄越闭住了。若能真的放空,把感觉一忘,它就过去,就通了。拼命在那里管它,就是一万年也通不了。弥勒菩萨说,这是被欲界的习惯困住了。欲界的习惯很多:色声香味触法,贪瞋痴慢疑,财色名食睡都是。
  ——《如何修证佛法》
  一、散乱。
  粗名散乱,细名掉举。若心不能系止于一缘,妄想纷飞,思想、联想、回忆、攀缘等等形状,不能制心一处,此为粗散乱。若心似已系住一缘,而有若干轻微妄念,如游丝尘埃,犹在往来,虽不干扰,而终为缠眠,此如“多少游丝羁不住,卷帘人在画图中”之概,此为掉举。用工夫者,住此境中者至多,不识不知,自谓已得定矣。孰知其大谬不然!初用心人,先则妄念不止,心乱气浮,不得安静,可先劳其身,若运动,若礼拜,使其身调气柔,再行上座,但不随妄念,只住一缘,久久自熟。换言之,视妄念乱心,如宾客往来,我但专作一主,不迎不拒,渐渐可止。唯将止时,自心忽又觉此止境,即又起妄。再复去妄,妄去又止。如此周旋,终难止矣。须不作修止修定之想,止象现前,不必耽著,方可渐入。倘觉禅坐时,妄念反较平时为多,此乃进步之象,不必厌烦。喻如明矾投水,方见秽浊之质;又如日光过隙,方见飞尘之扬,不足为累。如散乱力大,不可停止,对治之法,可作数息随息等法,或观想脐下或足心,有一黑色光点。又出声念阿弥陀佛,念至佛时,使此最后声音,拖长下沉,好像心身皆沉至无底处。此皆为对治散乱之有效方法也。
  二、昏沉。
  粗名睡眠,细名昏沉,睡眠乃身疲劳,或心疲劳所致,有此情形,不可强坐。先令睡足,方再上座,如借禅坐而睡,习惯一成,终无得定之望矣。昏沉者,心似寂寂,既不能系心一缘,亦不复起粗妄想,唯昏昏迷迷,乃至亦无心身感觉,此种现象初起时,或有幻境,如梦相似。换言之,幻境之来,必在昏沉状态中者。因在此境界时,意识不能明了,独影意识,生起作用也。修定者,最易落在昏沉状态,若自以为定,堕落可悲。宗喀巴大师尝云:“若认此种昏沉为定,命终堕入畜生道。可不慎哉!”对治之法,观想脐中有一红色光明点,直冲上顶而散。或极力提全身力量,大呼一声呸,或捏闭两鼻,忍住气息,至无可忍时,极力用鼻射出,或用冷水沐浴,或作适度运动,如练习气功者,可能少有此种现象。(又有认昏沉即顽空,非也,顽空乃木然无思念,类似白痴。)
  ——《定慧初修》
  X老板你那里难受不准动身体,你不要打坐起来身体也好腿也好,那里难受就帮忙动一下,做运动可以,真要入定你不要搞习惯,搞习惯了,你的思想、意就跟着感觉走了,没有在安那般那工夫上了,这就散乱了。宁可难受,姿势你开始把身体摆好不动,为什么你感觉到头部难受、脖子难受、身体难受,你那个难受的地方就有浊气有碳气在里头,你慢慢跟着呼吸、意念,把它排出去。慢慢来!
  ——《实修大安般守意经》
  很好的静坐可以引发生命的功能,很合适的运动也可以引发生命本体的功能。其实,一个艺术家画画,写字,跳舞,唱歌,或者一个科学家读书很专心一致,有时候也会发生这种现象,会突然快活起来,那也是进入了这个拙火发动的情形,但是一般人认识不清楚。
  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哲学家,当他进入那个思想精微的境界的时候,有一种很安静的乐感,他别有天地,甚至男女夫妻都不要了。所以,世界上很多艺术家的生活,在我们看来很不正常,其实,他有他自己的感受。他看我们很脏,我们看他们很神经。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谓不慢缓加行方便。”这告诉我们用功的时候,你不要着急。不要上来就想得定,就想证果,然后就象证到一个苹果一样的大,美国苹果一样的好,好大好大的一个果,然后完了——求急。所以佛说,用功像弹琴一样,你把琴弦上的太紧了,“嘣”断了;太松了,弹起来没有声音。佛拿弹琴来比喻,叫弟子们用功不快不慢,不求急进也不怕迟。你说:哎呀,人家七天开悟!我来个七十年开悟好不好?开悟了都一样嘛,管他迟早呢,对不对?所以不急,这就是乌龟跟兔子赛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要自己称量自己的心性,不快不慢,修一切“加行”的方法。加行的东西多了,比如今天身体不舒服,感冒了,吃药也是加行,运动出汗也是加行,修各种瑜伽术也是做加行。就是说,你专门选一个法门修一种止观的时候,其它帮助你修定的都是属于加行,“谓不慢缓加行方便”,方法。
  ——《瑜伽师地论讲座》
  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现在存在几千万亿年了,将来会毁灭的。佛讲到毁灭,有个观念叫“三灾八难”。这个世界是假有的,虽然几千万亿年的存在,也是刹那之间过去了。三灾,大的三灾。注意哦,现在讲到修行了,目前科学家都担心北极南极的冰山慢慢融化,温度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也给大家讲,现在世界上的战争,还在文化战、经济战、思想战里头,慢慢会为水而战,全人类水不够用,淡水没有了,因为地球上的温度高,冰山融化了。
  讲到地球要毁灭,第一个灾难是火灾起来。佛经记载说,将来火灾来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十个太阳一起出来。以当时的科学,因为大家不懂,只好那么讲,就是世界到了要毁灭的时候,温度像十个太阳那么高,火灾起来了。火灾起来整个地球就燃烧了,水也干了。你把它当成神话看也好,实际上是个科学研究,现在一般新的科学就担心这个问题,跟佛学接近了。佛在几千年前讲的话,没有人相信,那个时候的文化没有科学,现在越来越晓得厉害了。
  这个火灾烧到什么程度呢?整个喜马拉雅山,整个地球毁坏了,一直烧到太阳月亮系统。拿佛经的形容,烧到了初禅天。不只毁了这个世界,还毁到了外层空间的旁边。外层空间的第一个阶段是初禅天。我们打坐得了初禅,初禅天是在欲界天的顶天,是到色界天的第一步。最近我看交通大学一个学者的研究,还没有到达这个边缘,可是有一点像样了。
  所以你要知道,我们打起坐来,有时候腿痛,有时候酸,你还没有得到初禅,没有得定呢!但是已经受不了啦。吕老板说,老师,我一打坐一身都是汗啊。我说恭喜啊!好啊!是那个火力起来把你的汗逼出来了,你发胖就是水太多了,给你蒸发出来,所以会热得受不了。
  还有你打坐做工夫,忽然性欲冲动了,那是火灾来了,所以男女性关系叫欲火,也叫淫火。淫欲是一种火,会毁灭这个生命,这是欲界天的火灾来了。所以很多人用功很好,最后男女这一关过不了,讲好听是两方运动火力消了;消了以后精出来了,水大也分散了,还觉得清净,实际上是毁了。所以火灾毁到初禅天,这是第一灾。那中间的来回及时间,佛说得很详细,写出来是大科学的书。我们这些同学们、大教授们,很可惜没有人好好研究科学,没有把佛学向科学的路上带。大家坐在那里讲那些空话,没有用。
  火灾以后,宇宙又形成了。第二次的毁灭是水灾,水灾比火灾还严重。宇宙由形成到毁灭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成”就是宇宙的形成;“住”就是宇宙的存在;“坏”就是毁坏;“空”就是消亡了。现在我们人类科学的发展,用能源,自己破坏这个宇宙,越破坏得快,越死亡得快。在人的生命来说,则是生、老、病、死。
  第二个劫数水灾,整个的宇宙变成了水,万物都被水冰冻死了。它扩充的范围比火灾还要高,还要大,淹到了二禅天。尽管打坐得定达到二禅天的境界,也逃不过这个水灾的劫数。你看这里的同学朋友们一个个水大都来了,身体的胖或者是血糖高,都是水灾。宇宙物理也是这样,所以第二劫是水灾。其实我们年轻时,喜欢男女饮食,在火灾里头玩;到了中年,就是现在讲的“有贼心无贼胆”,那个贼没有了,水灾来了,你那个性欲冲动不了,被水泡坏了。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行香,禅堂叫做跑香,在佛经及戒律部分叫经行,不叫行香。你们也没有好好去研究经律,怎么叫行香呢?照佛经原典,佛在世的时候,这些弟子们行香用功,就是出去活动一下,散散步。行香的散步,同戒律记载佛出去化缘一样,你们哪位研究过这个?托钵化缘,身体端正,大乘道规定眼睛看前面五步,小乘道三步,一路这样慢慢走去,到人家门口站着化缘;引磬一敲,等一下,没有缘法就走开了。行香也是这样,古人的行香在密宗更严重哦!坐一段时间一定要出来运动行香。所以真正的行香是人端正,整肃威仪,不左顾右盼,目不斜视,一路向前走,两个手是在肩膀这里甩动,是全身的运动(南师示范)。
  现在你们穿的长袍是明朝的衣服,所以电影演上朝的朝仪,面见皇帝都是这样,两排的大臣穿着长袍,用儒家的话,这样走法叫龙摆尾,右边脚迈开,这个袍子尾巴向右边,哪只脚过去就向哪里摆。一排很整齐,行香也是这个道理,很端正的,两手甩开,四肢展开。不是叫你身体弯起来,靠着一边这样走,我看你们那样,把身体都搞坏了。
  黄龙祖心禅师有句话,你去查《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指月录》,他说参禅的人,姿势精神像什么?他说像猫捉老鼠那个样子,特别有神,“目睛不瞬”,目睛,两个眼睛瞪在前面,一点都不动;“四足踞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头尾很端正,行香也要这样去行才是。
  现在师父们规定你们行香时,说这个手为了避免碰到大家,右手甩三分,左手甩七分,这样转圆圈,背是弯起来的,这修个什么行啊?这是什么行香啊?这叫规矩吗?开玩笑!谁立的啊?符合什么规矩啊?生理都不懂嘛。佛的戒律威仪,密宗的行香,是这样端正;更为了用功的人行香直走,这一头两根柱子,那一头也两根柱子,接连两头绑两条绳子,绳子上套个竹筒子,为了自己起来活动,眼睛半开半闭,手搭在这个竹筒上行走,不管身体了。因为有两条绳子的关系,走到那头,又换另一只手抓住。这样行香,经行,端端正正。如果绕圆圈的行香,也一定要走得很端正。
  所以照禅堂打七的规定,那年在厦门南普陀,几百人都走不开,那行的什么香啊?所以行香走起来,计算距离,步伐要大一点,两只手要甩得开,是彼此碰不到的这个程度。
  还有现在你们禅堂跑香,喊“起”喔!不晓得搞些什么东西。所以我们打禅七,不准喊“起”。一两百个人在山上,大家都大声喊一声“起”,那真是地动山摇,别人看到还以为这里土匪练兵,当然很可怕。尤其以前的禅堂,禅师们穿的袖子这样长,你们穿的都不规矩,学禅的人袖子一定盖过手指头,然后卷起来再卷回贴到手腕这里。行香的时候,两个袖子一甩开,哗!尤其夜里灯光也不够,只听到呼!呼!都是风在动,那真威严啊!哗哗哗哗!妄念也没有,袖子的风把妄念都打掉了,那才叫做行香。现在禅堂行什么香啊?禅堂的规矩怎么定啊?这些都是问题。
  先给你们讲了行香,一切的规矩我们慢慢来谈。由外形的规矩讲起,尤其你们少林寺下来,我也学过拳,这一套我看你们有些都不对的,每个身体都打坏了。譬如,我昨天问你们大和尚,我说:老兄,你呼吸不对哎!他说,从小有哮喘。我说怪不得,一看就知道了,为什么?他说当年练武功,要闭着气练的。练武功,如果用力的时候闭气,问题大了!这一套暂时不讲啦!懒得跟你们讲武功。武功是不是这样?连个身体都没有搞对,再看看你们大家,两肩这里都展不开的,看你们的精神样子,还不如我这个老头子好。嘿!不要说成佛,参禅明心见性,这个身体搞到病兮兮的,只好用四个字形容——“枯禅病身”。就是禅宗说的枯禅,枯木一样的,干枯了,里头没有内容,统统变成有病了。你们年纪轻轻离开父母,没有成家,跑去出家,搞了一辈子,修行修得枯禅病身,这还玩个什么啊!至少要把身体玩成健康快乐吧!所以这些都是问题。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三昧已修起 &观察应不应
  善知应不应 &修向所应作
  既向所应作 &专念系心处
  他说你慈悲心生起来,戒律清静了,这个三昧境界已经有了。这个时候你要观心了。观察自己应不应,不是坐在那里没有思想,这个思想来的是应该、不应该。譬如说你坐在那里背部发胀,那代表骨节有问题,你是应该动一下或者是不要动呢?这个就要有智慧观察了,这就要依靠真有修持的老师了。要知道应该用运动或者吃药来帮助,或者是不动忍一忍,让他自己过去。
  修向所应作:修行方向应该这么作。既向所应作:确定了这个方向。专念系心处:最后要专念一心了。什么叫做系心?就是你把心用绳子一样拴住,你心不向外跑了,到这个时候你做到心系在那里不动了,每一个思想,每一个感觉,每一个动向,你都很清楚。但是专念的心在这里拴住了,你晓得心拴住了才可以修这个出入息。上面所讲的都是准备的功夫。所以你开始就要听呼吸、闭气、计数啊,都是自己搞的,没有用的。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这个时候你定下来,心里头发生快乐之感。心定下来,不再向身体外面乱跑了,才开始正观。依风开始,我们这个鼻子它自然在呼、在吸。譬如你们现在一边听课,鼻子照样在呼吸,大家都没有感觉到自己呼吸在动。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因为你没有系心一处,心没有收回来,所以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在动。等到你心收回来,自然晓得自己呼吸的来去。正观依风相,要观这个风。
  ——《达摩禅经讲解》
  “念念损减”,当我们生下来一有思想,每一个念头起来,都是在念念损耗,减少我们生命的力量。所以为什么修道得四禅八定的人,可以返老还童、祛病延年?因为他念头减少损耗。这个生命也象电池一样,节省着用,就保持得久,很简单。那么,消耗力量最大的不是体能,是思想、念头、心力。体能多活动有益处,这是两重宇宙,你们要注意,尤其修道的青年同学、学哲学的更要留意,体能在静态是不健康的,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过去大陆上的老房子,门槛下有一根木条(门斗),老式的门一开一关,嘎的一声,因为经常动,门斗开来开去,永远发亮,不会生蛀虫。“流水不腐”,流动的水不会发臭,水停百日就生蛆。所以身体的气血要正常流动。有人反问打坐并没有劳动,你不要搞错,打坐是身体正常的运动,因为打坐心念空了,气血运动上了轨道,平常气血运动没有规律,有时岔到外面乱跑。所以打坐在身体来讲是个大动,不是大静;在心境来讲是静,这是两重世界、两重宇宙,这个道理不通,学佛修道,包你“永无修成”。这些都是秘诀,不卖的,现在都贡献给各位,要珍惜它!
  其实这个平静的意境,任何人突然间都会碰到。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或是爱运动的入,在累到极点时随便坐在一块石头上喘口气,当下马上清净。所以,中国古人说:“劳者善心生”,一个人体能上的劳动很重要,一劳动善心就起来了,社会风气就可以得到改善。象现在生活在城市的人,营养吃得好、日子又安定,大家舒服得很,因此坏事就多了。
  此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
  《华严经》提出一个道理。我们修禅定时,要保持心境在一缘上。禅定与禅宗有差别,禅定偏重于功夫,由四禅八定到达声闻、缘觉、菩萨大定,乃至到如来正定的境界,都是属于禅定。禅定是个总名,禅定三昧种类非常多,普通的禅定就是能够持心,要注意!我们讲修持、修行,就是保持你那个心境常常在一缘上,这个缘字就是拴住,拿一样东西,立一个目标,拿一条绳子拴着沿绳面走,缘者沿也,勾住、抓住的意思。
  譬如读《孟子》“缘木而求鱼”,靠木头爬上去叫缘木,抓住一个东西,缘就是把握住。“心缘一境”,你念要把握住。“心缘一境”,你心念要把握住一个东西,等于走路拿拐杖。譬如修净土的人,抓一句佛号,就是一个缘,此心念念在一句阿弥陀佛上,就是心缘一境。又如修密宗念咒子的人,或作某种观想的,他心里随时随地在这一缘上,而平常照样做人做事,照样吃饭、走路、做生意,可是这个意境始终在心里所要缘的那个缘上。那个现象叫修止,并非说修止修定,人就不要走路、不要动了,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学死。定是你的心境、意境永远保持在定中,外形的变化不管,你去当运动员也可以,跳舞、跑步也可以,可是意境始终在制心一缘。
  所以,禅定是持心法门,永远持着这个心。假定大家打坐的时候心境很好,其实并不好,坐在那里像水上按葫芦一样很吃力,心中妄念纷飞。然后偶尔与妄想的境界不同,因此错觉以为自己坐得很好,实际上是自欺的话。不过有一点好处,身体血液下降一些,心脏速度、脑波速度跳慢一点,心理上净化一点而已!因此说好啊!好啊!自欺欺人。所以持心没有持好,不能能专心于一缘,永远不能得定,就是说,你能不能做到行、住、坐、卧都心住一缘。
  假使禅定持心得一缘,得到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止。那么,在定中自然有慧。“智慧了境同三昧,这个时候,定中所发的智慧了了一切境界,定也是境界,此时自然的智慧了解了,境界了解了,定慧等持。注意“同三昧”,同真正的有所成就、有三昧境界的人,差不多相同了,并不是说你已经证到了三昧,而是有相同之处。这些地方是重点,稍不注意一个字就解释错了!
  若掉散心,须行三昧。若昏沉意,宜启慧门。
  “若掉散心”,掉散是两个名词的总和,掉是掉举,散是散乱。普通显教的经典对乱动的妄念,粗相叫散乱,细相叫掉举。不管修显修密,或依任何一宗一派修持。有时觉得粗的心念非常清净,可是细的心念在不知不觉之间还是有,这就是属于掉举心。不论是散乱或掉举都必须要修三昧之定。三昧是梵音,如果中国文字来翻译就是正受。然而为何不用中文的正受来翻译,而依然保持它梵文的音“三昧”?因为中文的正受并不能完全地代表三昧的原义,如果中译为正受,很难解释哪一种感受才是正受,哪一种不是正受。问题就因此而产生,在译成正受之后,下面就必须下一大堆的定义。简单说,佛法基本上先从般若的空观入手,假如没有达到真空的状态,这整个修持的过程都不算是正受,但这只限定在初步的范围。
  比如,今天下午有个道友提出动静二相之间的问题,这个理论非常漂亮。我就请问他,什么叫动相?什么叫静相?所谓动静之间在什么地方?普通我们所了解的,思想妄念的浮动,眼看、耳听、手动……都是动相。静相在哪里呢?几乎很少人能认到静相。一般所谓静相,是把动静两个现象对立起来,认为心念的清静,比如,坐在那儿如如不动什么都没有想,好像是空的,就认为这是静相。那就是大错特错!错在哪里呢?现在是科学时代,大家学佛法不能将宗教盲目地接受就套到身上来,应该非常理性地把它看清楚。当你心里什么都没有,在那极清净的境界,那正是动相。就是在你感觉到有个空,那个空正是动相,那是第六意识的波浪似乎不动所造成的那个清净面,因此在观念上我们把它认作是静相。其实错了,那正是大动相。换句话说,我们得了个结论:“大动如静”。比如,这个地球在动,我们人生活在地球上并未感觉到它在动,又如“大音希声”,这是老子的话,高频主的音声,人的耳朵听不见,比如现代科学知道,银河系统在每一秒中都有爆炸的音声,可是我们听不见,这就是大音希声的道理。
  这里说明了掉举心和散乱心是如此地严重,这个时候吨“须行三昧”,求正定,比如入空定以达到见空性,如何是空,要确实地了解透彻并且要证得,如果把身心偶然瞎猫碰到死老鼠的时候,忽然觉得身体没有了,空空洞洞,把它认为是空,那就严重了。因为你那空空洞洞充其量就那么大,那还是属于意识境界的范围,而不是空的三昧。
  年轻同学要注意,“若掉散心,须行三昧”,也可在鸡蛋里挑骨头。怎么挑法呢?就是掉散心可以用行动、修行来除灭。如果把“行”硬是拉过来做成这种解释,也非常通,这是更微细的读法。一般学佛的人都在静态里头求证菩提之果,有时在静态里头求正定是做不到的。假使能配合上适当的运动,反而在行中很容易得定。年轻人精力过剩,散乱的心太大,给他来些运动,运动疲劳了,什么都不想,虽然不是正三昧,至少也是个懒三昧。常懒的三昧也不错哟!不要看到懒就以为不对,假如要你同一个姿势睡个三天三夜都不动,如果你做到了也差不多了,就伯你做不到。因此,懒三昧也不错,禅宗就有位懒残禅师很有名的。下面与散乱相对的就是昏沉。
  莫将消沉作定神
  “若昏沉意,宜启慧门”,昏沉也是佛学修持的名词。昏沉分两种,粗昏沉是睡眠,细昏沉则是打坐的人坐在那里两个肩膀挂下来,就好像面条给水泡得软软的,头颈也怪怪的。真的入定没有这个状态,比如开水在烧,正开的那个气冒上来是笔直的。又如天气将开展睛朗的时候,那个清气是一条线笔直的不动摇的。人体生命的功能也是这佯,真得了定,生命的功能发挥到高度升华时候,必然自己会端正,虽然不求气脉之道,而气脉之道自然而来。这里要是不清楚,很多人都把细昏沉当成入定。因此,密宗黄教的宗喀巴大师在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略论》里头,再三地提到,希望不要认错了,把细昏沉当成定来修持;否则如此下去所得的果报,就是到畜生道里去了。如此学佛,就是修善因而反得恶果。
  不管是粗昏沉或是细昏沉又分两种,因此在显教的经上,有弟子提出来问题问释迦牟尼佛,人为什么会昏沉?答复有两个原因。一是身疲劳,肉体疲劳了需要睡眠,至于老年人则是身体衰弱到极点而不想睡,婴儿一天要睡十二到十四小时的睡眠;八、九岁的幼童则需要七、八个钟头的睡眠,十几岁、二十岁前睡七个钟头,中年睡六个小时就够了。老年人有时睡不着,那不是功夫到了,而是身体衰退到了极点。另外一个则是心疲劳的昏沉,一个人灰心到极点成天都想睡觉,一个被判死刑的人,灰心到极点连身体都拖不功,都需要两个人架起来走,腿都不属于他的了,这种灰心到极点也是昏沉。
  “若昏沉意”,若意识不清明就如昏沉的境界,“宜启慧门”,这个时候需要参究经教的理,要思想不是不思。因此,教理不透只是呆板的盘起双腿在那里死修,或死敲木鱼,就是木鱼被你敲破了也没用。在这个时候,就要打开你的智慧之门。关于我们修持最重要的,调伏散乱心及昏沉心的对治法门,基本的原理在这里说明了,至于详细的方法没有讲,因为方法发挥起来有很多。
  若处见修位中,此是行时,非是证时。若居究竟即内,此是证时,非是行时。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佛学教理上的两上名词,见道位及修道位。所谓见道位,就是明心见性,见空性。时下年轻人流行谈禅,其实真正的禅是很不容易的。譬如,有许多的著作常常提到禅宗不成器的祖师(很对不起,我给他下个评语是不成器的祖师)他说过的几句话:未见道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道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成道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在美国、欧洲、日本,禅学非常流行,一谈到禅,这些话就经常被引用。我觉得很好玩,有时假把肚子都笑痛了。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换句说,见人不是人,见狗不是狗,就是禅了。假如这样,那很简单,只要把高度的镇定剂给他吃,他吃完以后神经麻木了、自然看山不是山,狗不是狗,那不都成了道了?有些人灰心到极点或是眼睛患有白内障,东西都看不清楚,那不都成了道了?真是胡扯。为什么我称他为不成器的祖师?没错,他是悟了道的,但是因为讲了这个话不周全被后人用错了,被误解了,是很严重的。因此一位禅师所讲的话,是必须经过相当慎重的考虑。
  真正见道,到空性的时候,见山不是山,他知道是山,只是不起分别而已;见水是水吗?是水!知道是水,而不是无知的状态;若无知则是大昏沉,不是见道;知道是水,只是无妄念、无分别。因此,勉强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来形容它。但这样就是见到空性了吗?不是!只是粗相的妄念偶然地静止下来。现代的科学来讲,如果有人修行到这个境界,我们请一位医生来看看他的心电图,因为妄念清净,所以他的心电图就是呈现平稳的水平线,医生不懂,一看吓死了,就会认为他的心脏有问题。因此,在心境很清净的时候,心电图就不波动了,脑波也一样。
  ——《宗镜录略讲》
鑺卞紑涓庣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80,633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手环怎么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