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六字气诀吗 知道如何与太极拳五字诀套路结合运用吗

孩子们能学太极拳吗 说一说太极家风的塑造孩子们能学太极拳吗 说一说太极家风的塑造道法太极百家号  太极拳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这个思想是错误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研练太极拳,既是自己为国为民做贡献的具体体现,也能成为终身收益的手段,还能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正能量的支撑。  青少年练习太极拳有哪些好处呢?  一、强身健体,感受太极文化,内外兼修。  使肌肉关节骨骼得到锻炼,为身体的全面发育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工作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个人的健康,可以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欢乐。  提高肢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对左右大脑和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今后事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左右逢源的基础。  具有塑身美体功能,防止腰椎颈椎不良变形,使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  动作上的顺遂和圆活性以及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能增加体内氧量,提高心肺功能;连绵不断的螺旋缠绕运动,能加强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和排泄机能,能使全身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能毫无阻碍地良性运行,对便秘、痔疮等也具有防治作用。  二、修心养性,调节情绪,磨炼性格。  通过放松用意的练习,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对身体的危害,对于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具有积极的作用,增强做事的耐心和信心,有助于提高做成事和做好事的毅力和能力。  有助于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掌控自己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和同学相互交流的能力和融入团队的能力,团队赢个人才能赢。  有助于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改正错误的能力,提高做人做事的可信度和成功率,增强自己不断进取的原动力。  三、以拳为媒,广交益友,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和演练,理论水平和实际演练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去分析和思考有关问题时,就会又有一个新的认识。由于自己水平的提高,所接触到的朋友也自然应该是高素质的朋友。高素质的朋友在一起相互交流,一定会促进相互之间进一步提高的。  可成为立身、交友和成就事业的资本,尤其是对于准备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朋友们来说,更是一种他乡立身的特长、扩大交流的媒介、甚至是谋生和发展的技能。  所以呀,青少年坚持练习太极拳,对于强身健体、调适心理、提高成绩、人际交往和激发潜能量、增加正能量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光您练太极还不够,要懂传承。塑造家风,少不了一起练太极,您觉得呢?  想要了解更多有趣且实用的道法太极,点击上方关注我们吧~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道法太极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太极既能防身又能养身 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你浏览的页面不存在
我的图书馆
信息提示:
你要浏览的文章不存在,5秒后将自动跳转到“360doc个人图书馆”的首页,你可以继续浏览其它好文章,也可以&
&当前页面。精彩推荐:&&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分享→
练好太极拳的三个关键字——松、掤、缠 09:13| 发布者: | 查看: 350| 评论: 0|原作者: 陈龙摘要: 此文内容已酝酿了有些日子,总是希望把太极拳讲得更加明白些,更为通透些,让大家都能够很容易掌握太极拳的意旨,能够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不断受益。因为我一贯的宣传——“太极拳之好,超出你想象”。 作为一个热 ...&&&&&&&&此文内容已酝酿了有些日子,总是希望把太极拳讲得更加明白些,更为通透些,让大家都能够很容易掌握太极拳的意旨,能够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不断受益。因为我一贯的宣传——“太极拳之好,超出你想象”。&&&&&&&&作为一个热爱太极拳,并且从中深刻获益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我想这句话能够展现我的真诚。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在练拳中,思考中,有些许获益,我愿意不厌其烦的写出来分享,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好处,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太极。虽然结果可能还是喜欢的继续喜欢下去,无缘的仍然无缘。&&&&&&&&前段日子和上海的一位前辈喝茶请益,前辈练拳三、四十载,也为太极拳总结了三个字——松、圆、缠。虽然中间有个“掤”和“圆”的差别,但仍然是大同小异,久习太极拳的朋友们应该没有太大的异议。我继续按照我自己的思路和理解,讲一讲练好太极拳的三个要素——“松”、“掤”、“缠”。&&&&&&&&下面先说一说“松”。&&&&&&&&“松”,大家听得太多了,估计都听得烦了。练拳过程中,哪里出现问题,感觉到僵硬滞碍,就要通过松去解决。头颈要松,精神要松,呼吸要松,松才能够让内心平静、心气平稳;躯干要松,包括腰胯胸背,乃至胸椎、腰椎、尾椎;四肢要松,关节要松,上肢要松到手指——舒指,下肢要松膝、松踝,脚掌也要松,五趾敷地,等等。这里还只是从具体的部位概括来说,详细的说起来就太多太多了。&&&&&&&&“松”,说起来挺容易,做起来乃至于做到了,就没那么容易了,非日积月累不可。尤其要让身体的各个部位,乃至于整个身体时刻都达到松的状态,着实的不容易。太极拳也恰恰是帮助人体一点一点地达到相应的要求。&&&&&&&&前面是有形身体的松,另外还有内在的松,主要指的是内气的松空积聚。内气不是指呼吸之气,指的是体内的气,也有称其为“炁”“真气”、“先天之气”、“浩然之气”等等,这里不作深入探讨。太极拳经典名句里有“腹松,气敛入骨”,即是指这个内容。腹松,主要指丹田部位要松,为内气的积聚提供场所,因此要让身体放松,僵硬的身体会阻碍内气的运行,更谈不上帮助积聚了。身体的静和内心思想的放松入静,也有助于内气的活动,其结果便是——“百川归海”。这个内容,算是对松的延伸讲解。内家拳修炼讲究“静为躁君”也是这个道理。 &&&&&&&&然后讲一讲“掤”。&&&&&&&&如果只是讲究“松”,有可能走入松懈的弊端,所谓过犹不及。增加一个“掤”字,就避免了这一结果。&&&&&&&&“掤”主要在于身体外部表面。首先是肢体的末端,手指、手掌,脚趾、脚掌等部位,进而是手臂、腿,甚至躯干部位,头部的“虚领顶劲”要求,也可以归纳为掤的范畴。掤,是一个向四面八方都存在的涨力。并不是要求我们时时刻刻的张牙舞爪的外放,而是在松的基础上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太极拳里有另外一个叫法——听劲。&&&&&&&&“掤”的另外一个要求,是对周身关节的要求,要打开、掤开。让关节间掤出间隙来,虽然很小,但对于感知变化,应对变化,非常有作用。&&&&&&&&当然,这也需要内气的配合,才可以事半而功倍。否则,非但不容易做到,而且有可能会造成内气不固、外邪入侵,导致关节处肿痛酸胀,影响太极拳的进一步修炼。因此,太极拳的练习需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 有了“松”和“掤”,就基本上有了健身养生。但对于太极拳,兼具武术内涵来说,则还不够。&&&&&&&&最后讲一讲“缠”。&&&&&&&&“缠”,是了知外界状况后的应对路线。笼统的讲有“顺缠”“逆缠”,走的线路是缠丝螺旋。虽然只有顺逆之别,但组合变化起来则变化多端,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这个应对的路线和习惯,也是在日常练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总结而领会和掌握。因为有坚持练拳作为基础,遇到状况的时候则成为身体的自然反应。&&&&&&&&缠,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内气的运行路线,一个是肢体的劲力的线路。&&&&&&&&内气的运行线路,主要指练拳时候要在肢体运动之外,结合内气的运行,顺逆缠丝也主要指的是这个内容,主要讲的是肢体末端与丹田之间的内气循环往复的运行过程(其他文章里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不作赘述)。&&&&&&&&肢体的劲力的线路,更倾向于太极拳的用的方面,是肢体外在劲力所走的线路,主要源于人体骨骼和骨骼间通过关节连接,而劲力的传递,如果简单的直向传递,则有刚无柔,劲力容易在关节处被截断。而太极拳的劲路传递是缠绕着大臂、小臂前进的,这样才能够有刚有柔,循环往复,连绵不断。&&&&&&&&“松”、“掤”、“缠”结合起来,才是好的太极拳。&&&&&&&&即可以通过松而做到舍己从人,又可以通过掤来感知对方劲力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同时通过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内缠、外缠等等予以发放应对等等。&&&&&&&&当然了,要做好松、掤、缠,一定要有内气、内功作为基础和助力。否则,一切仅仅是力气和技巧的博弈而已,难窥太极的堂奥,也入不了太极拳的大雅之堂。&&&&&&&&松、掤、缠,本身也是练好太极拳内功的基本要求和手段,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习练太极拳的立身中正 15:34| 发布者: | 查看: 349| 评论: 0|原作者: 陈雄摘要: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诸身法要领中的纲领,立身中正的功夫保障了太极拳十三势“掤 、捋、挤、按、采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的“定”。“立身”不是人的某个姿式、动作、造型,而是一种行为,是指练太极拳时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诸身法要领中的纲领,立身中正的功夫保障了太极拳十三势“掤 、捋、挤、按、采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的“定”。“立身”不是人的某个姿式、动作、造型,而是一种行为,是指练太极拳时,如何处理协调好意形诸方面的矛盾冲突。比如“虚领顶劲”与“松腰沉胯”这对矛盾的协调、处理。再比如“气宜鼓荡”与“神宜内敛” 这对矛盾的协调、处理。太极拳中所讲的“中正”内涵是指身体内部的对称、平衡、沉稳,非简单的形态之谓。不要小看其中的“平衡”,比如恩师林墨根先生传授的“垂臀松肩”练法,“垂臀”是为了较好的松沉到脚底地面,而“松肩”就是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使拳势下盘更加稳固又有利于动作变化。实际上,“立身中正”的练法要正确协调形、气、劲、神之间的和谐统一,“立身须中正安舒”的内容,体现了练拳求“中”,其目的是为“八面支撑”服务。“中正”可分静态拳式和动态拳势,立身中正在静态拳式的技术要求是下盘稳固,虚实分清。十四世宗师陈长兴在武术界享有盛名,被称为“牌位大王”。意思是他平日练功习拳姿势端正,不偏不倚,落地有根,稳如泰山。久而久之,不管走路还是站立,都是立身中正的动作。无论看戏、赶会,站立千万人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无论由人怎样,推、挤、拉、扯,他脚步丝毫不动。由此可见,身正脚稳是立身中正的实质,立身中正的最终目的是落地有根的稳固。 立身中正在动态拳势的主要技术要求是虚实转换、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不失中定,关键是分清虚实的变换功夫。杨澄甫先师有一段精辟论述:太极拳术以分清虚实为第一要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是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有些练习国标竞赛套路的太极拳爱好者,你看他拳式外形立身中正,头平腰直,下肢站立也够规范,但你动一拇指推按,他身体就失重的站不稳了,这样的立身中正对太极拳有什么用处?我的一位美国吴学生谈到体悟立身中正时说:“立身中正是一种平衡,不是外形的中正,是身体不用拙力而形成的平衡与松而稳的状态。一个关节没练开的人的立身中正和一个关节筋脉都打通的人的立身中正外观不一定一样。不能削足适履。” 还要知道的是:“中正”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技法的需要而变化,它也可随功夫的变化而变动。 国外有位太极名师在他的著作拳书里面说:“其实分内家拳和外家拳最好的方法还是看形体,看人体最重要的一个部位,也就是看屁股。打拳时屁股突出的就是外家拳,屁股往里收的就是内家拳。”我看过几位有较好功夫的内家拳前辈的拳照,屁股明显突出,单以看屁股分出外家拳、内家拳的话,我认为这样断言不大实际。在“望海远游”的新浪博客看到了一篇《杨澄甫宗师中晚年拳照对比》博文,该文说:“杨澄甫青年图片中只有上步七星有撅臀之嫌,我觉得可能是为出功夫,蹲身较低,身体前倾以维持重心所致。但仔细看,拳意很好,大有一抬手即将人放出之势。前倾、后坐均是太极拳应有之义。练时为了拉筋脉,一条线逼出内劲。打时为了争取空间、时间。前倾,则泰山压顶,后坐,则江中磐石。”我认为,太极拳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层次的追求和练法,辩证的看待屁股突出的问题是较为客观的。 有些人只看练拳者的上身动作是否中正,如果看见了上身前俯或后仰、左歪或右斜的动作,就会认定是立身不中正了,这样的拳病是立身不中正,说法没错。但是这些人往往忽略了弓步时前腿膝盖超过脚尖、虚步时臀部超过脚跟、半马步时后腿三尖不同向等下肢动作立身不中正的拳病。先不说这些拳病造成下盘不够稳又易失重,单说造成膝盖异常疼痛就很成问题,练拳时间长了就会损伤膝关节,膝盖疼痛了怎么跟拳经所说的“立身须中正安舒”对上号啊?何来“安舒”的感觉?膝盖不因动作异常受力过大才能“安舒”的行拳走架,腰部也要不因动作异常受力过大才能“安舒”的行拳走架。 同理,拳势劲道和劲力走向也是影响“安舒”的因素,比如能松腰松胯的劲力走身后就有“安舒”练拳的感觉。我的那位美国吴学生谈到劲力走身后的体悟时说:“今天练了蹲起功。我在想,怎么才能均匀慢慢下蹲,膝盖不疼呢?有一点我想到,要吃劲点明确,及时地下移。胯和顶劲同时,然后是膝后,然后是外踝。脚跟分别与各吃劲点发生关系,劲力走身后。下蹲过程如果吃劲点不能及时下移,或突然下移,就有可能疼痛或不匀。从膝后,经小腿到外踝我以前不是很有感觉,今天好一些。我膝盖不好反而成了祝福,逼着我用心思悟也是好事。”在此指出:这里所说的“安舒”,是处于正常的受力吃劲的感觉,而不是处于异常的受力吃劲的感觉。 “立身中正”四个字看似简单,拳论上也是言简意赅,但真正落实到拳架中,落实到每招每式中是很不容易的。“立身中正”要求静态拳式和动态拳势做到虚领顶劲、松肩垂手或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塌胯、尾闾下垂、气沉丹田、开胯圆裆、扣足展膝(对应于马步和开立步)、松膝、松踝、舒趾等等。“中”要有恰到好处“适中”的技术内涵,“正”要有太极拳十三势中“定”的技术内涵。立身中正的关键在于沉顶对拔劲和精神留意于头顶之上,正是:“立身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第一阶段是练出沉顶对拔劲,不是先顶后沉,也不是一边顶一边沉,而是沉中有顶,颈、头松开往上领是在松沉的作用之下而带动的。先有松肩垂手、松腰塌胯的沉劲,后有虚灵顶劲。如果身上没有沉顶对拔劲的去谈“神贯顶”,那么这个“神贯顶”不是假东西就是有点玄。第二阶段是在沉顶对拔劲的基础之上,把和精神留意于头顶之上,心平气和劲顺的身势中正不偏,这样才是真的“神贯顶”。
孙氏武学体系的六大文化特征 09:06| 发布者: | 查看: 171| 评论: 0|原作者: 余功保摘要: 孙禄堂是中国武术家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职业武术家,他将武术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跨越了一个个高峰,通过武术的修炼,由技进乎道,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形践表达,以生命运动的形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境界。 ...&&&&孙禄堂是中国武术家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职业武术家,他将武术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跨越了一个个高峰,通过武术的修炼,由技进乎道,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形践表达,以生命运动的形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境界。&&&&研究孙禄堂及其创立的孙氏武学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是深入把握孙氏武学灵魂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研究、习练孙氏武学乃至中国武学,体验生命以及人生的必然走向。归结孙氏武学体系,有六大文化特征。一、社会价值与武术功能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功能性的突出思想为“经世致用”。能用于世,能给广大民众带来实际益处才是它价值的最大体现。&&&&孙禄堂大力倡导武术的社会实用价值。孙氏太极拳的创立是这一文化性的巅峰呈现。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当强身健体需求越来越成为武术社会价值的主流之后,孙禄堂深刻认识到太极拳的核心地位,不仅结合形意拳、八卦掌创立孙式太极拳,还大大加强养练结合的思想,后来孙剑云先生大力倡导和推广孙式太极拳也是对这一思想的强化。&&&&太极拳文化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社会性。太极拳不仅仅从属于武术,它社会性的内涵更加广泛和深入。太极拳从深层上讲是提示人的一种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态是综合性的因素合成,是社会性的。武术是它重要的催化剂。“状态”是个完整的东西,是内外合一的,是精神和形体的融合,太极拳在这一点上是个典范,它强调形神合一,要练动作,练内功,练感觉,练精神。更重要的是,它把这些“状态”推广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与许多社会因素相关联,这就是它的社会性,也是开放性。&&&&孙禄堂先生的技击功夫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但当他认识到武术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时,毅然将武学体系重心向太极拳进行了大幅度倾斜,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透彻理解与把握。&&&&实际上,武术的养练是一体的。我们要从社会的角度全面认识中国武术的价值和功能。谈武术不能不谈技击、养生,否则就失去了特性,没有特性的西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但如果只谈技击和养生,就又显得狭隘了一些。要从文化的高度去看待武术,武术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二、哲学化的思考与拳学实践&&&&孙禄堂是一位武术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在孙氏武学体系的构成过程中,哲学性的思考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哲学是孙氏武学最深的“印痕”之一,孙禄堂在他的武学著作中,放大了哲学对武术的浸润作用。他把许多传统的哲学概念,生动融会在技术要领当中,对于阴阳要素、八卦理论,都有较为透彻的感悟。把拳法变成了处理一对对矛盾元素的人体系统,诸如内外、开合、攻防、练养等等阴阳元素,通过拳势表达出来,并进行有效地应对。而孙氏武学的立跟之基“三拳合一”,则是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的拳学形践。&&&&孙氏武学讲究的“中和”,则是儒家的要旨核心,是一种身心修养和谐状态。《礼记·中庸》中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中和”作为修身治国的根本大道。孙禄堂在其拳学著作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和”说,1919年,他在《〈太极拳学〉自序》中说:“太极拳术起点,腹内中和之气,太极是也。” 1932年,他在《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中说广练之至善处,以和为体。和之中智勇生焉。极未动时,为未发之和。极已动时,为已发之中。所以拳术一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中和”的思想和练法在孙氏武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孙剑云先生甚至强调,“孙式太极的核心就是中和二字”。&&&&中国哲学把天地万物的对立统一元素统称为“阴阳”,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就是阴阳的变化法则。太极拳的产生就带有革命性的思辨色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传统武术的某些特性,具有一定的“反叛”性。“反者,道之动”,相对于它以前的武术,它更强调“立”的成分,而不是“破”;更强调“柔”的成分,而不是“直”。这说明太极拳更注重方法以及对方法的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更注重思考和体悟。这是太极拳大的哲学背景。&&&&在孙式太极拳,把“阴阳”理论的运用落在了实处,阴阳在这里不是空泛的哲学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锻炼原则与方法。孙禄堂直接、大胆、毫不掩饰地从中国古典哲学中汲取养料,并全面融合在拳术实践中。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中,开始即为“无极学”、“太极学”,结尾是“阴阳混一学”,阴阳哲学思想贯穿始终。&&&&中国传统哲学在孙式太极拳中得到了水乳交融的体现。这是基于两个条件,一是中国古典哲学本身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研究阴阳对立统一发展变化关系,是一种系统化、整体化的研究视角,这与太极拳的生命升华理念相统一,有移植的基础。二是孙禄堂具有高深的哲学修养,在移植过程中进行了“选种”和“培植”的程序,把那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加以适当定位和对应,与实践结合起来,去除虚无缥缈的“玄论”,完成从“哲理”到“拳理”的过渡。最后形成了每招每式都有哲学依据,而每一拳论的哲学含义在动作中又有了落实。&&&&孙禄堂在《拳意述真》自序中开篇即说:“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确定了孙氏武学的“哲拳”基调。因此,研究、习练孙式武学,如果不去体会这些哲学的智慧内涵,就不能深刻领会孙氏武学的精髓。三、东方韵味的形态化语言&&&&孙禄堂是一位杰出武术家,也是一位东方美学大师。孙氏武学在人体形态上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美学韵味,无论是形意拳、八卦掌还是孙式太极拳,从外在形态,到内在的精神状态,都洋溢着东方文化之风范。&&&&武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形态,武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过去有些人狭隘地反对提倡武术的艺术性,认为提倡艺术性会削弱技击功能,这是一种偏见。其实,在真正的武术家眼里,武术的艺术性同它的技击功能和养生功能并不矛盾。在孙禄堂这里,这些都得到完美的融合。艺术的含义很广,有人认为战争也是艺术,称为“战争艺术”,战场上千军万马的布阵也是艺术创作。当然,战争的最根本点应是智能和体能的综合体。这也就是为什么和平时期世界各类搏击术很发达的原因。太极拳除了在搏击上的艺术性外,比如说她的“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随曲就伸”的成功运用,就是艺术实践活动,能给人以巨大的美感。&&&&有的西方人把太极拳称作“东方芭蕾”。太极拳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她本身具有艺术表现力。看好的太极拳演练可以受到感染,觉得架势优美、造型生动,还可以感觉内在的向上的激情,健康的生活信念,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的尊重和宽容等等。而习练太极拳的人如果沉浸其中,也会有进行 艺术创作的体会。太极拳的艺术性,既有造型上的,还有精神愉悦层面上的。习练者每次练完一套太极拳,就好像完成了一次艺术创作。第二是太极拳提供了很多其他艺术门类可以借鉴的元素,她的理论和技术,以及美学架构,都是可供借鉴的题材。她对于节奏的处理,对于人的内在潜力的挖掘,都有很强的艺术创作空间。&&&&仔细考察孙氏武学的技术特点,就能感受到艺术的张力洋溢其中。&&&&孙禄堂传形意拳形态特点是,稳固如山,沉着大方,静气如虹。在不动中呈现出浩荡之势。张弛有法,蓄劲如弓,含而不靡;发劲如电,放而不纵。生动自然,天地化生十二形,取其形,得乎神。&&&&孙禄堂传八卦掌形态特点是,圆润饱满,架势开展,气机鼓荡。变化万端,招式丰富,想象无限。奇正相生,环环相扣,流畅自如。飘逸轻灵,神采飞扬,飘洒而不轻浮。八方呼应,身体内外各部相呼应,运动中呈现动态感应。&&&&孙式太极拳形态特点是,端正松畅,头正身直,上下开展。开合相应,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若出其里,又在其外。进退不羁,不离不弃,进退无碍。雅致精巧,不暴不烈,温和宏大。&&&&这些特点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孙氏武学形态语言,体现了东方艺术的结构美和神韵美,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生命画卷。&&&&太极拳的艺术性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密切关系。中国艺术讲究意境,很多艺术品种的意境也正是太极拳的意境,在一些具体方法上甚至要求一致。这是中国文化“内向交流”的很神奇的一点。诚如中国画,它讲究立体,讲究“顾盼”,要“呼应”,这在孙式太极拳套路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孙式太极拳讲究含蓄,有许多“折叠”的动作,这与中国画的方法是一致的。书法中的中锋、藏锋和绵裹铁的笔法,以及章法中的“疏密有致”,在孙式太极拳要领中都可以真切地感觉到。孙式太极拳与隶书的开合有度和八面呼应,如果仔细体味,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艺术形式内在的节奏、章法和布局,从形式到内涵上的相同性,只不过一个是二维,一个是三维。这并不是把他们作简单意义上的类比或生硬的对套,而是说明在追求风格上的趋同性,因为源于共同的文化根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太极拳的东方之美,是它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
[table=1198px][tr][td]“太极”将来会被用作“处方药”? [/td][/tr][/table][table=1198px][tr][td][/td][td][/td][/tr][/table][table=1198px][tr][td=1,2][backcolor=transparent][/td][td]电梯直达 发表于 昨天 16:39 |
9月17日,一项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回顾研究表明,太极对于治疗癌症、骨关节炎、心脏衰竭和慢性堵塞性肺病等四种慢性疾病具有温和的疗效,将来或被用作一种“处方药”。作为一项源于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太极以中国传统太极拳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太极的理论和原理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它强调将阴阳融合成单一、终极、和谐的方式。太极在中国流行的同时,也引发了西方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老年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该研究针对以往33篇共涉及1584名参与者的研究作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发现太极这项古老的中国艺术可以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有助于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且比其他措施更有效。太极还有助于改善慢性堵塞性肺病等肺部疾病。对于患有乳腺癌或者心脏衰竭的人来说,它也有改善作用。我们的发现支持了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太极在治疗老年慢性病患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研究的第一作者陈怡文博士(Yi-Wen Chen)及其同事在研究报告里写道,“太极能改善四种慢性病(癌症、骨关节炎、心脏衰竭和慢性堵塞性肺病)的身体性能表现,但是不以加重疼痛或呼吸困难为代价。”目前,太极已经被用作传统西医疗法以外的补充疗法,用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关节炎。研究结果表明,太极能显著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所有风格的太极都在缓慢、温和与平滑的运动中,涉及强化、平衡、姿势对齐、精神集中、放松和呼吸控制等动作。在这些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太极通常被归类为低强度体力运动,适合大部分人锻炼,特别是中老年人。太极由于要求深长均匀的自然呼吸,且要气沉丹田,呼吸的效果增加,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加强了心肌的营养,改善了心脏的营养过程,为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太极拳深长的腹式呼吸,对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都有良好的作用。“考虑到不少中老年人患有不止一种慢性病,有必要研究太极对多种并发症的综合效果,而非简单地研究它对某种慢性病的单一效果。”研究人员称,这次的研究对以往研究作了补充,研究了太极对四种慢性疾病的综合作用。过去的研究还表明,太极可以减少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跌倒而导致骨折的风险。研究称,由于太极能显著改善健康,将来可以作为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的养生运动方法,甚至会被当作一种“处方药”使用。[/td][/tr][/table]
从开到紧 从紧到开 17:17| 发布者: | 查看: 199| 评论: 0摘要: 初学太极拳拳架须求开展,只有开展才能舒筋拔骨,才能学到标准的拳架;通过标准拳架的学习,一个月即可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脱胎换骨”期间(约一周左右),全身乏力,茶饭不思,昏昏欲睡,犹如得重病一般。坚 ... 初学太极拳拳架须求开展,只有开展才能舒筋拔骨,才能学到标准的拳架;通过标准拳架的学习,一个月即可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脱胎换骨”期间(约一周左右),全身乏力,茶饭不思,昏昏欲睡,犹如得重病一般。坚持锻炼,一周过后即变得生龙活虎,吃饭倍香。开始习拳只能求形、求松、求柔,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扎马步练根基,我不提倡。那不是练太极拳,那是在练外家拳。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要求松柔,既然要求松柔,为什么要求颈松、肩松、臂松就不要求腰松、腿松呢?扎马步是死功夫,而太极拳是要求将人练活的,要求脑活、筋骨活、皮肤神经活,要求全身活。至于根基,练拳千遍,意气下沉,自然而然就脚下生根了。这种稳就像一块磐石经过长时间雨水冲刷沉淀,突破浮土扎根地壳硬层的稳,而非用混泥土浇铸于浮土表层的稳。扎马步等于把下身扎死了,“稳”的见效速度快,但那是以下身的“死”做代价换来的。所以习拳开始要求全身放松,每个动作以做到自身合适为最佳。第一阶段的意识就用在全身放松、舒筋拔骨、连绵不断和圆活上。等到拳架熟练,全身松得下来,打拳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无角无滞,即可放弃手脚意识,从以手打拳向以身打拳方向转变。因为太极拳要练的不仅仅是手脚的化解、发劲能力,更主要练主身杆的运化、抗击打及发劲能力。练主身杆的运化发劲能力的意气起于“内核圈”发于“内核圈”,以最终达到不要手脚,仅凭身体就可以将攻击自身的力量化于无形;并以身体几寸的运动范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当你在打拳的过程中用意识去掉手脚时,你手脚的舒展度自然就缩小了,越练就会变得越看不到手脚的运动,这就是从开展到紧凑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千万遍的练习是不可能见功效的。当你一直以身体行拳,慢慢地就会练成“内核圈”,逐渐地,“内核圈”将成为你力量的源泉,如何让你的力量源泉爆发出来,就得练习向外开展,通过向外开展,这个圈越来越大,形成以手脚、武器范围内的“内护圈”以及意识波及越来越广的“感应圈”。这样就算是练成太极功夫了。
[table=1198px][tr][td]怎样才知道你的经络已经通了 [/td][/tr][/table][table=1198px][tr][td][/td][td][/td][/tr][/table][table=1198px][tr][td=1,2][backcolor=transparent][/td][td]电梯直达 发表于 前天 22:15 |
| &&&&如果一个人的经络已经通了,大体上,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检查:1.身上的肉捏着不感觉痛曾经提到过我对经络的理解,检验经络是否通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捏一下你自己身上的肉,看是否痛.尤其是胳膊外侧的三焦和小肠经的位置,或者大腿上的肉,能够很方便和明显地感觉出来.2.有明显的过血现象.有些朋友不明白什么叫过血现象.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你用一只手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一定要攥紧.当过一分钟左右的时候,你会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渐从红色,变成了白色,而当你突然松开的时候,你会感觉一股热流一直冲到了手指尖,同时手掌也会从白色,变成红色,这种现象就称为过血.说明你的经络是通的.那么,对于手掌而言,你很容易了解到过血现象,但如果你的下肢,你的脚是否有过血现象呢?这就不太好做了.很多朋友都有手脚冰凉的症状,说明你的气血亏的很厉害,无法达到你的肢体末端.那怎样知道你的下肢是否过血呢?那就让别人帮忙,压住你的股动脉,然后大约一分钟的时间,猛的松开手,看看你的血能否冲到脚指尖?最好的情况是能冲到脚指尖,而且过血的感觉是呈圆桶状,前后腿一起过.但很多人都过不了膝盖.但凡这种人,都需要好好打通你的经络.可能有些朋友问了,你说的股动脉在哪啊?这个位置不太好找,如果你躺平了,用手指稍微用力按压你的腹股沟的位置,你应该能感觉到有一个地方会有跳动的感,就像你摸手上的脉搏一样.那里就是你的股动脉.股动脉的位置,大约在急脉穴处3.搓八髎脚会发热压股动脉,主要是测试你的足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情况,会有明显的过血感觉.如果想重点测试一下督脉及膀胱经的情况,那么就要通过搓八髎的手法了.所谓八髎,是八个穴位的统称.即上次中下髎,分布在左右两条膀胱经上.先来看看八髎的位置.膀胱经的会阳穴上依次为下髎中髎次髎和上髎,左右对称,共八个很多从来没有做过按摩过的人,经络大体都不通,不仅表现在压股动脉,没有过血的感觉,搓八髎也没有脚热的感觉,大部分人都只有屁股热,好一点的膝盖能热,最好的才是脚能热.搓八髎,的方法是用手掌快速在八髎处摩擦,刺激膀胱经和督脉.这只是一种热感,而不是过血的感觉.4.平躺下肚子塌陷 肚子上集中了人体很多的经络,因此,这个位置的经络是否通非常的重要.那什么叫好肚子呢.第一手捏着不痛.其次是,肚子要塌.什么叫塌呢?就是平躺在床上,要能显出肋骨来,往肚子上浇点水而不会流.这样的肚子才叫好肚子.有句话叫,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打通肚子这段的经络,主要靠的是刮痧和按摩.一般不适合拔罐.如果你的上述四点都能做到了,那么就说明你的经络是通的.这个时候,你只要进补什么东西,身体才能吸收.否则的话,你吃的东西再好,作用都会大打折扣.毕竟,在古代,医生们没有遇到像垃圾食品的问题,也没有遇到类似三聚氰胺这类的事,以及众多导致经络被堵的添加剂.因此,现在绝大多数的慢性病人,经络基本上都是不通的.因此,一切治病的手段,要从打通经络开始.健康有健康的因果,平时种下健康的因,才能收获健康的果。健康的因,简而言之,就是因天之序、合道而行。行善积德不会错,恬淡内守总是真。自古医道不分家,日子过得有“道”,身心自然健康。(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td][/tr][/table]
这“三个圆”是什么?&&&&&&&& 一个是手脚运行自身要螺旋式走圆;&&&&&&&& 二是周身其他部位的运行也要协调地走曲线;&&&&&&&& 三是造型态势也要棚圆。总之八门五步,进也螺旋(如野马分鬃),退也螺旋(如倒卷肱),慢也螺旋(如白鹤亮翅),快也螺旋(如连珠炮),用螺旋运动把阴阳之劲合二而一;用螺旋之劲,达到阴阳平衡。螺旋式运动是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其运动之妙,就像一堆圆形巨石从高山翻滚而下,其惊人之势,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阴阳消长,圆活应变。从太极图直观地来谈这个问题。太极图中阴鱼“鱼头”放大的部位,阳鱼恰处于“鱼尾”状,从空间来看,阳鱼在这一方位被“挤”小了.同样的道理,在另一端,阳鱼的“鱼头”放大,而阴鱼在缩小,被“挤”成了“鱼尾”.这是《易经》揭示的另一重要的运动现象,即阴阳共处于一个“圆”时,其运动规律是[font='microsoft]此消彼长,阴进阳退。阳进阴退。易者,变也,这个变化有章可循。认清此理,练拳时就可进退自如,顾盼有序。如果推手,就能“因敌而变”,“能吞能吐”;你进我化,边引边进,上引下进,左引右进。正如拳论所言:“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杳,而左已去。”双方交手虽沾连粘随,却不丢不顶,从容应对。
&&&&&& 拳术之道贵在知松紧。什么是松紧?它不是指肌肉的紧张与松弛,而是指筋骨始终撑开勿回缩,此为紧;肌肉始终松弛勿紧张,此为松。形意拳与其它拳种一样,都讲究松紧。形意拳术独到之处在于劲力,我们称之为混元劲,这种劲属于混元炸力,通俗说就是炸药包爆炸时的状态,是一个圆形炸开的形式。这种炸力前辈们总结为“形不破体,力不出尖”,圆形炸开,没有一定的方向,自然不会出尖了。练出此混元劲的基础是什么?有二个方面:一是骨肉分离,就是肌肉始终保持一种松弛状态,筋骨在意的驱使下做出相应的动作,也叫用意不用力;二是丹田内气鼓荡,以气催力(筋骨之力);内气为爆发点,筋骨为支撑点。就是说内气是发动机,筋骨是传动轴。怎样做到骨肉分离?这是一个松紧的转换过程,肌肉松是关键。真正的肌肉松是怎样达到的?它并不是意念的驱使,而是紧极而生松。只有再站桩中才能真正练出肌肉的真松。我们站桩时达到临界点,也就是大腿肌肉紧张到一定程度,产生剧烈的抖动,头上汗如雨下,心脏跳动剧烈。我们不断重复这种状态,突然有一天,全身的紧张劲消失了,整个身体一下子松弛下来,肌肉松弛到极限,仿佛面和稀了自己就往地上掉一样。而筋骨却连成一片,撑开得很瓷实。这就是真正的松紧了。当然这不是一年半载能达到的程度。能坚持过这一关的人应该少之又少。肌肉真正的松了我们在练拳乃至站桩时,气血才能通畅,这样练拳才有意义,利于健康,更能出功夫。我们练五形拳时,一定要保持筋骨撑,肌肉松这两种对称的紧与松。以丹田鼓荡为动力之源。如此才符合拳理中的形松意紧,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所以知松紧是练拳的关键,而真正达到松紧是需要毅力的,你要想做到一触即发,炸力不断,就要走这一程序,否则只是自我陶醉而已。(文/意拳莲花)
太极习练的几个误区 08:51| 发布者: | 查看: 484| 评论: 0摘要: 一、力的误区    任何拳术在实战中都必须以“力”作为根本,太极拳也不例外,没有力就无法用于技击,只能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功法。因此,完全不用力也能技击的拳术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太极拳讲究“放松”、 ...一、力的误区   &&&&任何拳术在实战中都必须以“力”作为根本,太极拳也不例外,没有力就无法用于技击,只能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功法。因此,完全不用力也能技击的拳术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太极拳讲究“放松”、“柔软”、“用意不用力”以及“四两拨千斤”等,并不是完全否认力的存在,而是要求每位初学者换掉天生的笨力,具备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柔弹性内力”,这是个换力过程。学拳之初,必须严格做到无须用力。过了这个阶段,则非要有较大的“本力”才行,只是所用的力不能是僵力、蛮力、犟力,而是通过许多年的松柔不用力练习之后,练就的一种刚中寓柔(也即刚柔相济)之力。二、慢的误区   &&&&没有哪一种拳术在实战中能以慢取胜的,太极拳也不例外。那为什么太极拳在练习时要追求慢呢?和“力”一样,在初学阶段是为了换劲的需要和追求理法、技法的熟练、规矩(即守规矩阶段),力求达到动作协调,劲力顺畅,内力充足.技法熟练灵活,因此太极拳所要求的慢仅仅体现在学拳的熟悉和提高阶段上。太极拳要求的“以静制动”也是一种避其锋芒的应战技巧,“静”是等待最好的时机,“动”则是快速反击,慢了则错过良机:“静”最终要过渡到快速的“动”。“后发先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都说明了“快”的重要性。陈氏太极十四世陈长兴所著的《用武要言》是太极拳技击的高层次理论。“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从这些话中也可看出没有速度、不讲究“快”的太极拳是不可能用于技击的。三、拳架及推手的误区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这是对练拳过程的概括。拳架开展则大方好看,紧凑则不中看。拳谚云:“好看不中用,中用不好看”,道出了开展与紧凑的真正含义。参加套路比赛者,要想得奖牌,拳必须打得舒展大方。因此很多大型的套路比赛往往限制了拳架朝实用性发展,误导练习者舍本求末;推手是检验拳架的“试金石”,在拳架和技击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现在有的人误把推手当成太极散手,这是天大的笑话,他们不知“推手”离太极拳散手技击阶段还相距“十万八千里”(当然这是比喻,有点夸张);在掌握了推手(擂台推手)八法,技法应在推手中充分体现,否则就只能启下而不能承上,这也是许多人在推手比赛中比力气顶牛的根本原因。如果将技法充分体现于推手中,谁还敢去比力气、顶牛呢?现在,许多拳师传授推手越来越简单化,只局限于基本八法之内,被无形之圈束缚而不知,仍自以为是,使后学者茫然不得其法。四、技法与规矩的误区  &&&&任何拳种都有较全面系统、较独特的技法,而每一技法都有一定的“心法”。心法包含技法于其中,技法靠心法的灵活运用才能体现;心法是全面的,技法是片面的。现在有些发表在刊物上论述心法的文章很片面,不明真正心法,用于实战就不能发挥作用。何谓心法?师传“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就是对心法最好的概括,非真传口授不能知。心法有其内在规律,前人早已归纳总结,纯熟者便可灵活运用,非故弄玄虚,乃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知者难明其中之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并不是某些人解释的只在推手中去粘住对方,去听对方劲路,而是进攻和防守,根据对手所处位置、动作姿势等,运用心法便可大致预知对方将从什么角度;采用什么方式向我发动进攻,胸有成竹地做好攻守的准备,即使打击不到对方,也不会被对方所袭。  &&&&拳术技法首先讲究守规矩,然后破规矩。守规矩在书本,破规矩则须离开书本。先守后破,这是拳艺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太极拳守规矩的是拳架和推手,破规矩的是散手技击。规矩在平时就要守好做到,使用时则全无规矩可寻,不再受规矩的约束。破规矩时,技法与拳架、推手在表面上要求不相同,而内在实质是一致的。如内外三合是守规矩时练习拳架的基本要求,但从破规矩角度分析,则内三合的主要作用是“防守”能加强自身的抗击能力,“进攻”能最大限度加大自身整体的爆发力。外三合则是“防守”时能较好地保护自己,“进攻”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打击对方。《用武要言》曰:“何为打,何为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概括了内外三合要求中技击的内涵。
虚灵顶劲”好处多多 14:17| 发布者: | 查看: 151| 评论: 0|原作者: 曾乃梁摘要: 我认为,练习太极拳做到“虚领顶劲”,有三个好处。 首先.做到“虚领顶劲”有利于动作的规范。太极拳的身法要领有“立身中正”“中正安舒”等,那么,怎么才能做到 “中正安舒”“立身中正“呢7最主要的,是头要领 ...&&&&我认为,练习太极拳做到“虚领顶劲”,有三个好处。 首先.做到“虚领顶劲”有利于动作的规范。太极拳的身法要领有“立身中正”“中正安舒”等,那么,怎么才能做到 “中正安舒”“立身中正“呢7最主要的,是头要领起来。头是一身的主帅.做很多动作都是头领起来才能完成的,比如.翻跟头,必须低头团身,头领着身体翻过来;如果脖子挺直,头不领.就翻不过来。武术中的一些翻转动作,也是需要用头带领的。太极拳强调”虚领顶劲”,就是要求头虚虚地领起来,这样就能有利于动作的规范,有利于“立身中正”。如果打拳时摇头晃脑,那么就很难做到立身中正。所以,“虚领顶劲”是规范地练习太极拳的需要。另外,做到“虚领顶劲”,还能够把人的精神提起来,表现出人的精神、气质和武术的韵味。&&&&其次,做到“虚领顶劲”有利于阴阳平衡。外形上的“虚领顶劲”和内在的阴阳平衡有什么关系呢7这是许多人不太了解的。很多练太极拳的人都重视“气沉丹田”,都讲究“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但大都不重视“虚领顶劲“。其实,“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是相反相成的。如果只重视“气沉丹田”.没有向上的“虚领顶劲”,那么,阴阳就不能平衡。沉和领是相反的。太极拳充满了哲理.太极拳是智慧之拳,是哲理之拳。太极拳包含了哲学、力学、中医学、兵学和美学,在这五个方面.哲学是统领。哲学的核心,我认为是对立统一规律,运用到太极拳中.一个是相辅相成.比如手向前挤,另一只手要辅助;还有捋的动作,这些都是“相辅相成”。但是.太极拳更多的是“相反相成”,比如:野马分鬃,一手捌,一手采,这就是相反相成:还有很多动作都是有对拉拔长的动作意识。“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也是一种相反相成。只有做到既“气沉丹田”又“虚领顶劲”,才能达到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养生健身的关键。因为“虚领顶劲”是阳气上升,“气沉丹田”是阴气下降。阴升阳降,阴阳平衡,生命才能旺盛。人们说:“生命在于运动。”我认为,生命在于有氧运动.更在于阴阳平衡的和谐运动。&&&&第三,做到“虚领顶劲”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为什么“虚领顶劲”能提高生命质量呢?因为“虚领顶劲”锻炼了人的精气神。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练习太极拳能够涵养人的精气神,其中的关键就是”虚领顶劲”这个要领。练习太极拳注重眼神,要眼领手随。而做到眼领手随.就要求”虚领顶劲”,把精神提起来。另外,太极拳还要求“神宜内敛.气沉丹田”。这个要求能提高腹脑的机能。我认为,人不仅有大脑,还有腹脑,古话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说人的学问是藏在肚子里的。这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太极拳通过”气沉丹田”“气宜鼓荡”的练习.能加强内脏各个器官的功能,对人的大脑有保健作用,所以.我认为人有腹脑。中医讲:神聚则生,神散则亡。“虚领顶劲”有利于神意的锻炼。所以,太极拳能够养生,除了锻炼肢体、有氧运动,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人的精气神。而锻炼精气神的关键是“虚领顶劲”一一精神领起来了,人就精足神聚,自然能长寿。如果练拳时低头猫腰.或者摇头晃脑.则精神萎靡,神意涣散,那就不利于培养人的精气神。&&&&“虚领顶劲”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就是四个字:微收下颌。&&&&古人在遣词用字上非常准确,用了“虚领”两字。现在的太极拳家,也想换一个词来表述,但是.都没有“虚领顶劲”来得贴切。比如“顶头悬”也是这个意思,说头好像被悬起来一样.但是.还是没有”虚领顶劲”贴切。所谓“虚领顶劲”.就是头顶虚虚地领起来。做到这一点,其要领就是“微收下颔”。&&&&打拳时,不要仰头,仰头和“虚领顶劲”是相违背的;也不要低头.低头也是和“虚领顶劲”相违背的;还不能脖子用劲,僵硬了.也和“虚领顶劲”相违背。”虚领顶劲”的关键是项直,要避免颈项疲软疲塌。项直,就是顶劲领起,百会穴朝天。同时.还要避免强项僵直一一也就是脖颈过于挺直。做好这个要领的关键,就是“微收下颌”。下颔微收,神意贯顶.就做到了“虚领顶劲”。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注意微收下颌.这样.你就能时时刻刻做到“虚领顶劲”,提起精神:这样,也就把太极拳的练习要领引入到了日常的生活当中。&&&&其实,生活中许多地方要求你收下颔.比如京剧的亮相动作.要求收下颔:长拳要求收下颌。练太极拳时.为了不至于动作过度,我认为要”微收下颌”。这是由于太极拳是柔和的运动,要无过不及,所以要“微收”。我主张太极拳生活化一一平时的行止坐卧,以及在和人聊天时.都注意“微收下颔”。微收下颌,神就贯顶,气就下沉。这样,就能时时刻刻练习太极拳。我倡议拳友们也要把太极拳生活化.要用心意练拳,要把太极拳的要领运用到生活中,太极生活化.生活太极化。比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等要求.在行止坐卧的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到。当然.个别的时候,身体也是有斜的姿势的。但是,这是斜中正一一不管身体如何歪斜.百会穴和长强穴都在一条直线上。李天骥老师在世的时候,就强调了这一点,说这叫“中正之偏”。拳式中的海底针、击地锤、斜飞式等.都是这种“中正之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微收下颌。&&&&因此,我的体会是.做到“虚领顶劲”,就是要微收下颌。微收下颌,头正项直,自然就做到了“虚领顶劲”。这样.就能做到形正劲整,气血通畅。
太极拳之体用八要 09:09| 发布者: | 查看: 177| 评论: 0摘要: 意、气、劲、神之四要,亦称体之四要;发、拿、化、打为推手之四要,亦称用之四要。如果在推手时“意、气、劲、神”有一方面为对方所拿到的话,我方是必败无疑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些方面要多多实习,才能悟出其中之 ...&&&&意、气、劲、神之四要,亦称体之四要;发、拿、化、打为推手之四要,亦称用之四要。如果在推手时“意、气、劲、神”有一方面为对方所拿到的话,我方是必败无疑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些方面要多多实习,才能悟出其中之真理。&&&&1.意专。练拳、推手都要求心静,因心不静则意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所以要心静意专。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则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即不为人制了。&&&&2.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亦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开为拿,呼为合为发。如果吸气能够很自然地提得起来、也能把人系得起来的话,那么,呼气便会更自然地沉得下去、也可以把人放得出去了。这是以意运气,而不是用笨拙的力气拿起来、放出去的。&&&&3.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部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出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这就是所说的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的意思。&&
4.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右实,右虚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腾挪;实非全然站煞,精神要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问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何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由上而下谓之合;由腰行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由下而上谓之开。开便是吸,合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也就是说再没有不如意的地方了。&&
5.发劲。所谓发劲。是太极拳推手中的术语,它是根据“粘连黏随、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的原则,运用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八种方法和劲别的灵敏性,探知对方劲力的大小、刚柔、虚实、迟速和动向,选择合乎杠杆原理的接触点为支点,运用弹性和摩擦力(力点)的牵引作用,发挥“引进落空”“乘势借力”“四两拨千斤”的技巧,掌握“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的战略战术,牵动对方的重心,在时间和力点最为恰当的时机“以重击轻、以实破虚”地将劲发出去。这种发劲要“沉着松静,专主一方”,由弧形而笔直前去对准目标,又稳又准,乘势将对方干脆地发出去。在发劲之前须有“引劲和拿劲”,用引劲可使对方先失去重心,然后用拿劲将对方拿住、拿稳,这时再用发劲才能顺手,才能随心所欲。&&&&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没有缺陷;欲要没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欲要提起精神,先要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气敛入骨。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含蓄在胸,动劲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击,下于两脚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开,放即是合。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6.拿劲。太极拳在用法上原来有“截、拿、抓、闭”四法,兼施并用,乘势活变。此四法,即截其气、拿其脉、抓其盘(分筋挫骨)、闭其血(穴道),现已不轻于传授和运用,在推手运用拿法时只是点到而已。在发劲之前要有拿,在拿之前要有引。拿劲要分时间和地位,即什么时候才能拿,拿什么地方合适或什么地方能拿与不能拿,这些都是有分寸的,拿早了不成,晚了也不成。要在不早也不晚、恰到好处之时才能拿,不拿则已,一拿便起,这才称得上“用意不用力”的巧拿之劲。究竟如何拿才算巧呢?上面已经说过,在拿之前须先用引劲,意思是说先用引诱之法,使对方的重心出于体外,处于不稳状态或呆滞之际,这时正好顺其倾斜之趋势施用拿劲。但拿的位置须用“管”法,这就是说把对方的活关节管住。既管就要管死。管严拿之才省劲。否则,对方会跑掉,再拿就费事了。如果拿的时机和拿的位置都掌握好了,到管的时候没管住还是不行,必须使拿的时机、位置、管好这三方面配合协调一致,拿时才能如愿。&&&&所谓拿即是管,管即拿,拿不起即管不住,管得住即拿得起。意思是说在管、拿之间的时候才是拿的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这一点应加注意。“管”的实际做法是,比如我以右手黏住对方的左手腕部,走螺旋劲前腰隙的抽换相一致,也就是步法的变换要随身法的变换而变换。欲迈左步,腰隙先向右抽落实,气沉右腹侧,右胯关节随着内收而下沉,右足为实。欲迈右步则相反。步法又要手法相呼应,务使上下相随和相吸相系。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必须注意,使上下完整不乱。动必进步,进必“套插”。套是前足管住对方前足外侧,插是前足插于对方两腿的中间。套封插逼,足进肩随,大捋大靠(适用采捌肘靠四劲)之法,都包括在里面了。&&&&推手时“意形要连不令断”,将欲放劲,步须暗进,胜在进步,败在退步;步法、手法和身法必须要配合协调一致。如进手不进身,身手进而不进步,不但黏封不成,发劲浮而不沉,不能连环发劲,同时也容易被对方牵动。所以当发劲时,身、手、步和眼神须俱到,并且要求鼻尖、膝尖、足尖、手尖和眼神必须对准同一方向,这样力量集中,效率大。&&&&7.化劲。手、眼、身、步等的要求,也是化劲应具备的起码的条件。其次,在化劲当中还要掌握和运用方式方法,如粘连黏随、不丢不顶、随曲就伸、舍己从人等,都是锻炼“懂劲”的方法。不懂得对方来的是什么劲,自己也就不知用什么方法去破他的劲,也就谈不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所以用化劲还须懂劲。推手时不仅双手要粘连黏随,身法、步法也要有粘连黏随之意(即运用折叠之术、转换之法),不先不后,协同动作。这是动作上做到上下相随、周身一家的表现。形要连、意要连,随人之动而伸缩进退,真能做到用劲恰当,这才算是“粘劲”而没犯“顶病”;用劲正好,不多不少,这才是“黏劲”而没犯“匾病”;如对方来手与我手相触后立即折回,我应随其返回之手相连不断,这才是“连劲”而没犯“丢病”;如对方直臂来击,我就顺着他的伸臂方向伸长,使其臂不能弯曲,这才是“随劲”,而不犯“抗病”。只有这样才算有了“懂劲”的功夫。懂劲是由“舍己从人”而来的,处处能察觉和顺应客观变化规律。能在虚实上做到上下相随,则进攻退化就能舍己从人和圆转自如。从人而仍然主宰于我,即他有千招变化,而我有一定之规,不失中正,就能制人而不受制于人。这是手法、身法和步法达到粘连黏随的功用。&&&&最后,化劲除根据上述各项原则进行运用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对方进攻到我的何处,何处动,动要活。主要是用意走劲,比如对方打到我肩我意在肘,打到肘我意又回到肩,再打到肩时我意转到膝或腰或足都可以。这样循环无端的变化,即叫做“以意化劲”法。&&&&8.打法。太极打法,是练习实用上的掷打发放的手法,也是根据《打手歌》中的口诀来进行锻炼的。如“拥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又如“上打咽喉下打阴,中打两肋与当心;还有两臁和两膝,脑后一掌索真魂”。&&&&打法要诀中,有二十个字,要牢记心中。兹将二十字之意义,解之如下:&&&&“披”——披即是分、开之意。由侧方的分进就叫做披。&&&&“闪”——闪即侧身避开,俗谓之闪。不顶而侧让,不丢而黏之为闪,不是完全离开,并不出很大空隙。&&&&“担”——担即负起责任之意。任敌袭击,待其劲将着身时,负其攻势下悬以化其劲叫做担,而并不是担挡敌人之击或担出敌人之手足之意。&&&&“搓”——搓即手相磨之意,我之手腕、臂、肘与对方手腕、臂、肘互相磨擦,试其劲之去向,敌进我随之退,敌退我趁势攻,在粘黏不脱之中要有圆滚之意。&&&&“歉”——歉是不够不足之意。试探敌劲要求“能仄不盈”,出手不可太满,总要留有相当的尺寸。否则一发无余,就不符合太极之理了。&&&&“黏”——黏即粘、染、相着、胶附之意。缠续不脱,不即不离,人背我顺随机变化。&&&&“随”——随即顺从、跟随之意。敌主动我被动时,循其后而行,所谓亦步亦趋之意。&&&& “拘”——拘即执、取之意。又是趁势拘住敌人之手足腕臂发呆不动的样子。&&&& “孥”——孥即擒捕、牵引的意思。擒住敌人各部叫做孥,攫点敌人胝穴也叫孥,顺势攀引,也叫孥。&&&& “扳”——扳即挽手、援手牵制之意。挽住敌手各部为扳,顺势牵引敌人各部也叫扳。&&&&“软”——软即柔的意思。不许用拙力而听其自然之粘黏劲,用以化敌之劲的意思。&&&&“棚、搂”——搂即拽、持之意,握持或拽抱敌人手腕、臂膀,使其不能逃脱叫做搂。&&&&“摧”——摧即挫折之意。能摧刚为柔,乘势以挫敌锋陷其中坠而折之也叫做摧。&&&&“掩”——掩即遮盖之意。遮避之而袭敌叫做掩,闭守敌攻覆攫以化其劲也叫做掩。&&&&“撮”——撮即聚集、采取之意。以手指取敌各部或点其穴道皆叫做撮。&&&&“坠”——坠即落地、陨落之意。太极拳中,要坠若为敌所牵挽,我沉肩坠肘如万钧重,再乘其隙以袭之,无不应手奏效。&&&&“续”——续即连、继之意。能懂劲始可言续,粘黏不脱,势势贯串,其劲以断而意仍不断,则能续连的意思。&&&&“挤、摊”——摊即展开之意。如以手布置陈设的样子,因而叫做摊。
我所认识的太极宗师--洪均生  15:21| 发布者: | 查看: 224| 评论: 0|原作者: 吴仕增摘要: 洪均生大师1907年出生于河南均县,他的名字“均生”即生于均县之意。洪老师的祖父曾在清庭做官,他自幼随父在北京生活、学习。洪老师1996年去世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按中国传统计算法,他终年90岁。 洪老 ...&&&&&&&&洪均生大师1907年出生于河南均县,他的名字“均生”即生于均县之意。洪老师的祖父曾在清庭做官,他自幼随父在北京生活、学习。洪老师1996年去世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按中国传统计算法,他终年90岁。&&&&洪老师自幼体弱多病,17岁因病辍学。1930年他开始跟吴式太极大师吴鉴泉的得意门生刘慕三学练吴式太极拳。数月后,刘先生带着他的30多名学生,包括洪老师一齐转而向陈式太极宗师陈发科学练陈拳。从此后,洪老师成为陈发科的弟子。洪老师的体质因练拳而大为改善,这更激发了他练拳的兴趣。洪与陈的感情日深,渐至情同父子。陈经常住在洪府,有时一住就是2、3个月。日寇占领北京后,洪老师一度生活来源中断,他和6个孩子没吃的时候,会到陈发科老师家吃上一顿。&&&&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陈发科大师的诸多武林轶事,绝大多数由洪老师记录、提供。洪老师家境富裕,因体弱而没工作,这使得他可以终日伴于陈之左右,目睹见证 那些精采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使我们今天能对陈大师的盖世武技得窥一斑。1944年洪均生告别陈发科赴山东济南就职。1956年,洪的结发之妻去世,洪深为悲恸,复又返京。这次,他在京待了4个月,就自己的练拳心得向陈大师请教套路和推手。加上这一段时间,洪共跟陈学练陈拳达15年之久。洪老师终其一生的武术实践和研究,充分掌握并发展了陈式太极理论与实战技术,使他成为陈拳18代的杰出代表人物。洪老师离开我们已有两年了,我谨作此文以示纪念。我相信不用详述洪老师的的高尚品质和技艺的奥妙之处,仅是他精湛技艺的一管之窥都会使读者大感兴趣的。一、当代太极大师的人中之杰&&&&随着时光流逝,太极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当代之太极大师的功夫技艺与前代大师如陈发科、杨澄甫相去甚远。从80 年代开始,我过访了诸多海内外盛名着著太极大师。在不同的时期,我曾师从于他们、听他们的讲座、观摩他们的表演。有些我仅看过他们的表演像带。我有一种感觉,好象一旦有谁能在对抗性竞技中发劲将对手抛出,他们就会被认为是有真功夫的大师。当然这里面不能包括事先安排好的发劲表演。在80年代,有一次我参加大陆某城市的太极竞技大会。那天上午,一位被大会组织者邀请而来的太极大师,被另一城市的代表团邀请去给他们作指导。练完套路后,一些拳手要求他作推手表演。&&&&这位大师任选了一位比他略微年轻的教头和他一起表演掤、捋、挤、按。双方划了几个圈之后,这位大师突然撒开双手往前双手插入对手的腋窝,想将对手推出。但他的对手一沉气,反将这位大师震退了一步(前后脚同时退了一步)。当然,大师也不总是赢,这得看他对手的功夫如何了。&&&&上例中的那位教头是武式传人,师从郝月如,尽管他有一定功力,但未臻高深艺境。问题是那位大师所用的推手招法不高明。那一招并不是真正的太极招法,但很多拳手习惯用它。总之,一些著名大师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棒。在那些能将对手猛烈掷出的拳师中,能做到先拔起对方的根再 将对手打得飞跌出去的拳师,为数并不多。而在能起对方根的拳师中,大多是在化掉对方的劲之后,再用自身的劲力将对手发出。这种功夫并非善之善者也,它很耗体力。能改变对手力的方向,将之反作用于对手,并加上自己的劲力,方为善之善者也。但能达此境界的拳师实属凤毛麟角。洪均生大师就是达此境界的一代宗师。&&&&在拜访洪老师之前,我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也读到过一些其他太极拳师写的关于他的文章。我和他有过通信往来,但我并不确切地了解洪老师的功夫水平。1984年底,我到了济南住在洪老师家向他学拳,直到此时我才领略了洪老师的精妙技艺。&&&&洪老师能用一种令人着迷的方式演示太极拳的用法,但这种按预先设计好的套路演示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展现洪老师的高超技艺。这种方法通常是用于训练初学者的。真正能检验技艺的方法是推手训练。&&&&一天几个学生来拜访洪老师,我们在一起聊天,谈论着太极拳。其中两位,一姓刘,另一位我忘了姓什么了,暂且叫他A先生吧,在一起推手。A试图将刘发出,刘回以捋、採,将A双脚採离地面摔在身后。虽然摔得并不很远,一米到一米半左右,但已使我吃了一惊,因为我看出他们并未用太大的劲,如果真用上劲,A真不知要被摔出多远。那时,我对起对方的根并摔出对手的技艺并不了解,尽管我在书上读到过并听人们谈起过。有人说,你得练气和发劲,直至气足劲整,你就能起对手的根。这似乎只要练气、练劲,而与技巧无关。直到我看到他们的推手,我方知事实并非如此。能否将对手打跌出去,主要还在技巧。如你发人的技巧正确,对手就会跌出,气与劲的质量决定你能将对手发多远。掤、捋、挤、按都有一定之规,技巧正确了,就可发出对手。这正是洪师所要传授的技艺。洪师的学生都能干净、利落地发人,洪师之技艺可想而知。&&&&又一次,刘和另一位学生,且称为B,来拜访洪师。B以前练过中国式摔交。B曾和某著名太极拳师推过手,这位太极拳师拿B毫无办法。他称赞B功夫不错。这位 太极拳师写过一本关于太极拳的书,他似乎很懂太极。B向洪师请教推手,洪师遂和他在厅堂推手。不管B对洪师用何招法,都无济于事。B对洪师发劲,洪师手部只略加动作,B就被打偏。有时洪师稍作进步,有时步伐不动,B即被起根(双脚离地)向后跌出一米开外。有时跌得更远一些,B就跌到客厅的沙发上(厅堂不 大)。这个场面引人入胜,我看得很兴奋。看了一会我不禁对B说:“你一用劲就会被洪老师控制住。”这是显而易见的。B一用劲身体即被拨偏,已处背势,再继续用力只会击向自己。过了一会,我又说了同样的话。B转过身来对我笑着说:“我们来试试。”说着他双手搭上了我的右手。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头,B并不知道我 的水平,因此我们推得很客气,不快也没用多大的劲。我用了洪师近来传授我的化劲方法,两次试探性进攻后,B意识到我能化劲,即迅速用右手采我右腕,左手托我右肘向上发劲,我身略右转,右手一引,左手搭上他的右肘,两手同时向前发劲,B双脚离地,向后跳退一米多远。B笑道:“你也有两下子么。”刘说:“吴先生当然有两下子啦。”我立即说:“我要用两只手,而洪师只要用一只手。”闻听此言,洪师一笑。我谦虚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洪师在我面前,而是我深知自己和洪师不可同日而语。我是双手封死对方使其不能变化,再用自身的劲力将其发出。我既没能控制对手在先,使其处于背势,也没能返还对手劲力在后,我用的技巧与洪师 有天壤之别。&&&&又一次,我的师兄蒋家竣从徐州来济南拜访洪师。蒋曾师从多名著名陈式太极名师,如,陈照丕(陈氏18世)、陈照奎(陈式18世,陈发科之子)、陈金鳌(陈 氏18世,师从陈鑫),后拜师于洪老师。这次蒋向洪提出了一些有关推手的问题,当时他们在一间较大的房子里。无论蒋用何招法,只要一用劲,洪师身体略加转动,蒋即被控制,处于背势。有时洪师进步,蒋即被起跟发出1、2米远。当蒋用更大的劲、速度更快时,他的根也会被起得更快,被发得更远,他双脚落地之声则更沉重。但蒋仍能站住,并象要再次进攻的样子。这个场面太精彩了,我开始大笑起来。&&&&在认识洪师之前,我读过蒋的一篇讲述和洪师1971年推手的事。文中写道:“和洪师推手总觉得自己的手太短,而洪师的手太长。”我冒昧地问洪师:“如敌人突然袭击击中你的胸口,你能不用手部的技巧么?”洪师笑了,接着说道:“你来试一下吧,我不用手。”带着疑惑,我迅速地用大力击向洪师胸部。我感觉好象击上了一堵弹簧墙,人被突然反弹出4、5米远。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请教洪师是如何将蒋弹出的,他让我试试。当我用双手推洪师身体时,我感觉无法作用于他,在他身上找不到一处实的地方。我只感觉到洪师的内劲在转换、变化,而外形丝毫看不出来。我好象推上了一部非常灵敏的弹簧器。因此,我更加小心用劲。我稍迟疑,洪师即上一小步,用身体将我发出。我问洪师:“你发劲时必须进步么?”“不,因为你没用劲,所以我得进步。”我明白了,如果我花更大的劲,会被发得更远。&&&&洪老师告诉我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个学生在一间宽敞的房子里,试验太极的用法,洪师母蹲在屋子中央摘菜,学生用右拳进攻,洪老师用太极拳第一式“金刚捣锥” 接招。对方右手接触洪师右手,即被击出,从洪师母头顶飞过,摔出去5、6米远。洪师母吓了一跳,此后,只要洪师和人推手,她就躲得远远的。洪师说这个学生以前练的是形意拳,他的劲力沉且猛,所以会被发出老远。&&&&上海有位武术家叫李东员,实战经验丰富,曾向陈发科学过太极。1982年洪师去上海参加全国著名太极拳家大会,李观看了洪师的表演。和洪师接触后,李对他的学生说:“洪老师功夫太好了,比某某某强多了(此人是著名太极拳家,经常来沪过访李),他们不是一个档次的。”李的这位学生在移民来澳州后,将此事告诉了我。(日本武术杂志曾载文,称一位和洪师、杨澄甫都推过手的陈家沟出身的武术家说,洪师推手之技在杨澄甫之上。译者注)&&&&在讲述洪老师的技艺之前,有必要弄清一些问题。有人认为技艺和具体技术是一回事。具体技巧不会因人而异,否则有的拳师会被认为未尽善美。其实,这是对太极拳的一种误解。太极拳有记载的历史就达300年,上百万人练此拳。技艺高超的拳家都有各自的技术和特点。例如,杨露禅大师和其二子皆技艺超群,事实上不仅二子与其父技术风格不同,二子之间的也有很大的不一样。事实上,不同武术大师擅长技术各有不同是正常的。因为各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是不同的,性格和修养也不一样。当他们的功夫达到一定的层次,他们当然会发展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因此,初学拳的阶段,学者应尽量模仿他的老师,应尽力去理解和实践老师所传授的东西。功夫进入高层次后,个人技术会与其师有所不同。今天的许多太极拳师所授其实并非太极拳的技术。有些从其它拳种借来,并无太极的特点。有些根本就是错误的。即使太极拳范畴的技术亦有高下之分。&&&&比如,“气沉丹田”为许多太极拳师所要求,也在不少太极拳书中被提到。但,不是功力达到一定阶段,“气沉丹田”是不容易做到的。1984年,我去西安向陈立清老师学拳,在那儿我碰到了一位陈家沟的后代,他的太极功夫很不错。“文革”期间他曾回到陈家沟,向好几位太极前辈学过拳。相熟之后,我去他家拜访过一 次。他真诚地教给我一些习练太极之道。当谈到“气沉丹田”时,他说气应沉入脚底,这样有利于起对方的根。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后来,我和刘积顺(音译)谈起此事,他说其实气应沉入地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领悟到气沉丹田、气沉脚底、气沉入地都是正确的,它是处于不同层面的同一技法。如果你只知其一, 就会认为其它说法是错误的,这对于学拳进步是不利的。因此,学了一点太极技法不能自以为已窥太极之堂奥,必须多方学习、比较,以期区分技法之正误,掌握高层次的太极技法。&&&&一些人认为凡是太极拳书所言都是正确的,尤其是古老的典籍。有一次我向一个学生讲解某着式的要求,旁边另一个学生(他曾在别处学了多年的太极,后师从于我)说,他在太极拳书上没见过这种提法。我对他说,有许多东西书上没提到,而书上的有些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个学生很惊讶:“书上的东西也会错么?”事实上,中国旧时代的许多武术家,教育程度并不高,很多人不会写文章。会写文章的那部分人,有些很保守,不肯把道理说清、说尽。因此,书中所言并不全面,书中所言也会错,书中有些东西也是低层次 的。中国武术界有句俗话:“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意思是,师傅若想教你真东西,他们概括起来不会超过一张纸。&&&&当然真传一张纸上的东西,也是需要作进一步详释的。即使师傅真想把真东西传下去,对文字的不同理解也会造成差异。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按图索骥”。古代的相马专家伯乐写了一本如何相马的专著,极尽详细,世人称善。他的儿子按他父亲所写,详加对照,最后找到了他自认为符合书中要求的骏马。他找出的那匹所谓的骏马是一只大蛤蟆。太极拳书对于练拳能起辅助作用,但光看书是不行的。有些人看了几本太极拳书,看了几盘录像,就以为自己掌握了太极技艺,开始以专家的面目出现写文章。这种人不仅自欺而且误人。&&&&洪老师告诉我,60年代有人写了一本关于太极拳的书,看了以后,洪老师发现书中所述的理论和套路动作都与陈发科所授大相径厅。洪老师边读边在书的空白处加以批判,不知不觉他的批注超过原书的字数。加上他后来对该书的评判,洪老师的评述竟有两本书之多,现保管在他的学生处。洪老师的太极技法学自陈发科,洪老师理解力极强。经过向陈发科学拳15年之久,洪老师完全掌握了陈发科的技艺,并在以后的武术生涯中,逐一着式与他的学生详加试验,与武林朋辈较技验证。&&&&因此洪老师的太极技法十分实用并且是高层次的。他拳术套路动作有些细节与陈发科所授不同,因为洪老师的套路完全按实战要求来演练。实战中怎么用,套路中就怎么练。在旧时代人们要保守得多。他们教的套路隐去了一些对实战极有意义的细微动作。仅看套路动作你理解不了用法,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应用它们。必须经过老师的讲解。&& 拿第一式“金刚捣椎”的接手动作来说,陈发科原先教的练法是两手同时抬起,两手心相对与肩同宽。但陈老师讲用法时却是两手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手顺缠、一手逆缠。一手接对方的手腕,一手截对方的肘部。于是,经陈发科批准后,洪老师按实战要求改变了原先的动作。&&&&另外,洪老师的套路中还吸收了其它拳种的一些动作(五式梅花桩的擒拿、反擒拿法;燕青捶的个别拳意。译者注),这些在洪老师的书稿中有详细的说明。八十年代陈发科的女儿陈豫侠曾两下济南,向洪老师学习陈拳的用法和推手技术。看了洪老师的演练,她说象是在看她父亲练拳。她还说到洪老师家就象是回到了家里。她的父亲和哥哥去世后,她把洪老师当做了亲哥哥。&&&&由于洪老师讲实战着法,用太极的高级技法教学生,他的学生中不少人掌握了高超的推手技艺。现在中国每年举办全国性的推手比赛,比赛按体重分为5个级别。如果一个学生在比赛中取得金牌,他的老师会很高兴,人们会认为他是明师。洪老师的学生和再传弟子们多年来代表山东省出战,在这些比赛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他们通常获得大多数的金牌,有时是包揽5块金牌。这也可以看成洪老师教拳有道的一个证明。对此成绩洪老师并不满意。他在给我的信中说,这些金牌并不能证明那些学生达到了太极的高深境界,他们取胜是因为对手太弱。洪老师经常鼓励他的学生努力达到太极的高深境界。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也不想概括介绍洪老师的全部技艺,这是不可能的,用一本书也介绍不完。二、洪均生大师精湛、深邃的太极技艺(一)、真正的“外柔内刚”&&&&洪老师说:“太极是掤劲。”意思是如果没有掤劲,就谈不上太极拳了。掤劲是一切太极攻防技术的基础。事实上,许多太极宗师,象陈发科、杨澄甫都有同样的见解。他们强调人们在演练太极拳时要注重掤劲,使自己达到“外柔内刚”的境界。一些太极拳的练习者强调松柔,不同意强调掤劲。他们认为掤劲的练习会影响松柔,在推手中产生顶劲。事实上,他们有这样的认识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掤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棚劲。他们认为的掤劲是看起来有弹性的躯体或肢体的弧线运动。还有一些误解陈式太极拳的人,错误认为套路中的发劲动作会产生拙力和硬劲。如果你有机会欣赏洪老师演练太极拳并与他推手,你会对掤劲和陈拳有新的认识。洪老师打拳至松至柔,他的一些动作需要在转关处做很大的圆弧运动,尤其是和手臂动作,你会感到这样才能松柔,打开关节。&&&&当洪老师发劲时,你不会感到是僵硬劲。相反,这种动作速度的突然改变就会使他的对手被轻松发出。如果你有机会与洪老师推手,你会感觉到他的手臂至松至柔。但你同时会感到他内部的掤劲,这种掤劲既不和你的劲相顶,也不会有过多的压力作用你。洪老师的劲是松的,但你会感到这种松劲不是硬、空、飘,而是松、实、 稳。在推手中,你会感到他的掤劲,这种劲转换灵活,有经验的对手都不会轻易发动进攻。在推手练习中,松开关节和保持松沉有如下好处:(1)粘劲,一旦与对手接触更容易粘住对方。(2)听劲更为敏锐。(3) 更好的舍已从人,有更多时间听出对方的劲作出反应。(4)使对方的劲不能作用于你的身体,使他的劲失去功效。(5)更容易转换姿势,随机应变。&&&&那些过分强调松柔的好处的人不敢也不知道怎样在松柔中加入掤劲。结果,他们只能对付一些掌握拳术皮毛和身体僵硬的对手,而对付不了那些知道如何松柔沉气的 对手发出的劲。当遇到那些能发出快速有力的劲力的对手时,没有掤劲,就等于失去了基本防线。洪老师的松柔、掤劲技巧的另一个好处是使对方错误地认为自己能 轻易地攻入他的防守中心,这使他们轻易就发动进攻,进攻者的力被反弹到他们自己身上。谨慎的对手是不会攻击虚的地方,就像没有人会用力去打一根柔软的枝条。一个有经验的练习者会用松沉劲压制松柔中没有掤劲的对手,直到对手不能改变位置,一旦摸到对手的实处就发劲。洪老师强调要松开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陈发科本人也说过),只有那样你才可能松柔中带有掤劲。关节的打开要自然,而不能有意的用力伸展肌肉。&&&&洪老师特别强调指关节的打开,指关节不能弯曲,松散。而且要特别注意手指打开的方向和角度。以前,当我读到洪老师手稿中有关手指方向方向要与相应动作相配合时,我很难理解,这些建议看上去很麻烦。后来,我向洪老师学艺时,逐渐认识到手指打开的角度要根据动作中用劲的变换来调整。只有这样做才正确,丢劲和顶劲才不会发生。运用这些技巧实践得越多,兴趣就越大。当练习时,一些人能强有力的发劲,但在松柔运动中,手指是弯曲和松散的。这表明指关节没有打开,掤劲已经丢了。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推手中时,一个有经验的对手会抓住机会攻破你的防线。许多人同意在太极拳练习中要有掤劲,但对于怎样算是有掤劲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当对方按你的前手时,你如何发挥掤劲。&&&&一种常规的练习方法是尽可能外撑前臂时不要触及胁部,就好像腋下夹着弹簧帮你伸展前臂,手腕和手掌做圆弧运动,这会导致对手的来劲被擎起。这是一种掤劲的方法,但层次很低,技巧简单。这种掤劲看上去能从对方来劲的压力中解脱,但对方可用捋劲来利用你的向前作用的劲。过分外撑的劲使转变相对困难和缓慢,同样,关于手部的掤劲技巧,洪老师沉肩坠肘的同时手指伸直,为的是打开肘、腕、手指的关节。这种掤劲在对手推力作用下反方向产生上和下的分力,既没有向前的顶劲,又没有向后的丢劲,对方难以利用。当攻击直接进入,我就斜着转开。洪老师说,在必要时,肘可以触及胁部。有人会认为对方的劲会通过手臂传向胁部。事实上,这不会发生。虽然肘看上去挨着胁部,但肘不是松散的挨着胁部,而是沉下去保持着掤劲。在肘与胁之间仍然有很小的缝隙,对手的劲不可能到达胁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化劲而不用顶劲。松开关节游刃有余,随机应变。那些有幸与陈发科宗师推手的人会告诉你他们的经历。当陈老师发 挥出他的推手功力时,对手会感到内脏震动,泪流满面,想要呕吐,就像触了电。他一发劲,对手就会被打飞。洪老师近70年的武术生涯,交会的有名、无名的武术高手无数,洪师说,他一生所遇之武术高手未有一人能与陈发科师相提并论的。(陈发科是陈长兴的嫡 系曾孙,陈长兴为杨露禅的老师。现代拳史研究人士有人认为,太极拳传入陈家沟陈长兴为第一人。译者注)1956年洪老师从济南市回北京向陈发科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太极技艺。在推手时,洪老师能化掉陈老师的第一次发劲。当洪老师被陈老师的第二次发出时,陈发科的妻子表扬洪老师有进步,她说:&虽然我在外面,没有看见发生的一切,但我能听出你被师傅发出去的声音与其他徒弟不同。&对于陈老师发劲作用于洪老师时威力变小,洪老师谦虚的说:“也许是我的手没力。” 事实上,这是由于洪老师的松柔中带有掤劲,只是手上没有掤劲,陈老师的劲就会直接作用到洪老师身上,洪老师就没有办法化掉陈老师的第一次发劲。由于洪老师在太极拳练习中至松至柔,他能完全控制发劲。当他八十高龄时,在一次公开表演中能在两分钟内演练完整个炮捶套路。甚至连年青人都不能轻易做到。(二)、真正的球形螺旋运动&&&&许多太极拳练习者都知道太极拳中需要螺旋劲。陈式太极拳有明显的螺旋运动称为“缠丝劲”。许多人把它看成是手与足怎样正反缠绕的技巧。事实上,他们仅仅谈及它的外部运动而不是劲的本身。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发现螺旋运动。一个天真的婴儿在兴奋时能用手做螺旋运动,但我们却不能说他们在练习缠丝劲。劲,在中国武 术术语中,是指通过某种正规的训练使周身的力和能量协调一致,可以调用。因此,缠丝劲或螺旋劲是通过整个身体的劲与力的集中与协调,而做出某种缠丝运动。如,手部的螺旋运动也要有整个身体带动。只有这种运动才是太极拳练习者追求的缠丝劲。&&&&每个太极拳练习者普遍认为:“劲由足根发出。”但问题是劲一旦从足根产生后如何向特定的方向传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练习方法,正因为如此,螺旋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练习者技能的高低。这也使得一些人在达到一定层次后难以向更高境界发展。&&&&由于洪老师的缠丝劲已炉火纯青,他能轻易化劲,控制对手并使对手起根,被发出去。这儿我们不能详实的说明怎样练习缠丝劲。我只能介绍洪老师强调的一些要点。这些要点有助于练好缠丝劲。&&&&让我们看看太极拳练习法中的一个动作:双推手。&&&&一般情况下,人们将伸出左足右膝,两膝高度一样,用双手将对方推开,这将使腰和身体右转,双手向前。这种腰腿姿势产生的劲是水平面旋转,产生的力基本上是水平的,你的对手会被推出,但不会被起根和打飞。&&&&为了起对方的根,重心降得比对手低并轻轻向上推是必要的技巧,但把对手打飞的机会很小。&&&&洪老师强调膝部的上下运动,以至从一开始劲就产生于球形的螺旋运动中。洪老师沉下左膝提起右膝,使左膝比右膝低。要让腰向右转,左臀骨随左膝沉一点点,以至右臀骨稍稍高出,这使腰、腿的旋转不再是水平的,而自然是球形的。我 曾与一位在著名推手大师门下学习多年的朋友讨论太极拳,我提到了洪老师怎样做螺旋劲。为了使他理解,我让他双手推我,他双手按住我的腰部,想用力把我向后推。我一旦听到他的劲,便沉下一个膝盖,提高另一个,这使他的一只手比另一只高,结果身体失去平衡。他认为这难以理解,因为他知道任何太极拳技巧贵在转腰。接着,他双手封住我的两侧,使我的腰不能转动。然后我没撤退,他却几乎摔到地上。我让他做,并一边实验和一边慢慢解释。我受到他双手的力并知道不能左右旋转,我用了膝的上下运动,使臀部也上下运动,这使他的手一上一下,导致身体转动,失去平衡。事实上,我的技巧并不纯熟。这是因为我受到他的劲后,上下旋转得太多,这他的劲完全变为上下方向,当他失去平衡时,他只用了部分劲,而没用最大的劲。如果换了洪老师,一旦对方用力,他的旋转会恰到好处。他只让对方的劲偏离一点,而不让他过分失去平衡,对手能更用力地推,这使劲反弹于其自身并将对手发出。这种功夫炉火纯青,高深莫测。&&&&洪老师智慧超群,在最初学拳的十五天内领悟出丹田内转,更不用说他在陈发科老师门下学艺十五年的事实了。我知道在太极拳套路中要旋转丹田,但没听过“丹田内转。” 当这一术语后来出现在一篇专门的武术文章中时,看来正适合陈式太极拳的特点。然而,我不能确定这是一种新的秘密训练方法,还是为传统的练习法换了个新术语。我请教了许多人,然后写信给洪老师。他仅说陈发科没有教他“丹田内转”。事实是陈发科只教过他的门徒,包括洪老师和其它徒弟旋转丹田的技巧,没提到 “丹田内转”。我想是陈照奎老师后来发明了这一术语,为得是人们在练习中注意旋转丹田。许多传统的陈式太极拳技巧是没有特定的术语来表述它们的,直到后来 有人给它们定了新的名称。洪老师给我讲了一段往事。陈照奎老师去济南拜访洪老师时,提到一个他以前从没听说过的术语。陈老师说:“师兄,难道你以前没有练习过这一技巧么?”洪老师说:“能给我示范一下吗?”陈老师表演完后,洪老师笑了,说:“在学习套路之前,这是必须做的基本功。” 这种基本功就是单手在空中画圈,以前没有命名。由于陈老师用了个新术语来表述它,洪老师一开始不明白。事实上,洪老师高度重视基本功,他不仅要求新学生练 习基本功而且要求有一定功力的徒弟坚持练习。单手在空中画圈为的是训练整个身体的缠丝劲。洪老师把动作分为两类: 正手圈和反手圈。人们想知道为什么洪老师不用术语“丹田内转”。这也许是为了避免产生误解,在洪老师的技巧中,丹田运动不是自身产生的。丹田不会自身运动,它的运动是由膝的上下运动产生的。而且,丹田总是应向两侧运动。没有使整个丹田上下旋转的技巧,整个丹田上下旋转,只会影响你重心的稳定性,然而,使丹田在一侧运动而另一侧沉下会使你重心稳定。我没有看过陈照奎老师的太极拳表演,不知道他是如何做“丹田内转”的。此外,他的徒弟也做的不尽相同。 1984年,我去某省训练,在那儿遇到一位在陈照奎老师门下学习了十年的徒弟,他的动作漂亮,缠丝劲很明显,但我感到他的丹田旋转幅度太大,导致重心上 浮,我问陈立清是否陈照奎也像那样练习,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有人提出为丹田在人体中心,丹田旋转带身体旋转会使劲的发出点太高,重心容易上升,很难 将对手打飞,劲力的发展也有限。另一方面,洪老师用腿劲引发丹田旋转,这使重心降低,身体稳重。劲的发出点低,使对手容易打飞,这也有利于劲将来的发展。&&&&太多数太极拳练习者知道手要做弧形或圆形运动,同时手臂也要缠绕螺旋,手的圆弧形运动很容易,但手臂要与整个身体协调的螺旋运动很难。&&&&了解每个动作的攻击技巧很重要,这是为了决定手螺旋的程度,功力不深的人,手臂螺旋程度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洪老师的手稿中提到在练习某一动作时,手指和手 掌要面对特定的方向,在一知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五字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