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场巴西同意监禁卢拉瑞士观众会不会尖叫?

瑞士小孩为什么不尖叫_图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瑞士小孩为什么不尖叫
&&前一阵子,去瑞士玩了两个星期,头几天,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但想也想不出来就竟是哪里不对。后来终于发现瑞士跟中国最大的不同: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巴西小瑞士——Campos&do&Jord&o
&&&&&&在巴西圣保罗洲内有一个叫Campos
Jord&o的山城,地处平均海拔1700米的Mantiqueira高山丘陵地带,离圣保罗市中心183公里,由于当地建筑欧风十足,所以中国人习惯叫它“巴西小瑞士”。小瑞士气候宜人,由于海拔较高,冬季时节气温有时处于零下,偶尔还会看到积雪,许多游人慕名前往那里感受冬天的气息与品尝冬季美食。由于我来自中国的北方,实在是厌恶冬季的寒冷和干燥,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温暖的周末来小瑞士度假。
&&&&&&驱车到小瑞士大概需要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路上,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牧场和森林,偶尔看到蓝天下面,牛羊成群结伴,在草地上饮食、晒太阳,真的比人悠闲、惬意的多。到达小瑞士之前会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中穿梭,满山尽是绿色的植被,层峦叠障,透过树叶的间隙,一抹灿烂的阳光照在脸上,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拿出相机,快速记录旅途中的美丽景致。
我们绕过了一个个山谷
山坡的脊背上长着一排整齐的树
&&&&&&&&&途经一家丛林宾馆
&&&&&&到达小瑞士的时候已经中午时分,因为已值旅游淡季,我们也没有提前预定宾馆,听说当地有很多私人别墅宾馆,既舒服卫生又经济实惠,于是我们在Bob和Anna夫妇的推荐之下一起来到了一家座落在山坡上名叫POUSADA
BRIGIDA的别墅旅馆,120巴币/天,老板是一对50多岁的夫妇,待人和蔼热情,主动给我们介绍当地的旅游景点和美食。
宾馆的招牌做的很别致
&&&&&&&&&我们的客房就在这栋别墅的三楼
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就像一个小花园
推开客房的窗户,可以望见对面山坡上的座座别墅,在树木、蓝天的掩映下显得错落有致。
&&&&&当天下午,我们坐索道到了一座名叫“MORRO
DO ELEFANTE”的象鼻山上,在山顶可以俯瞰小瑞士的全貌,我们去的当天还有印地安人在那儿演出。
山脚下到处是旅游观光车,坐上这种小火车可以绕着小城参观、游览
还有些人们喜欢驾着马车或骑着马在小城中和山脚下穿行,在小瑞士我第二次骑上马背奔跑和行走,有了上次在荷兰小镇骑马的经验,这一次我骑起来游刃有余,当它跑起来的时候,我的身体和着马的节奏上下起伏,兴奋至极,不过第二天还是浑身酸痛。
通往象鼻山的缆绳,从山脚到山顶不到十分钟&
从山顶俯瞰小瑞士山城的全貌,到处是别墅,有的依坡而建,真是巧夺天工
&&&&&&&&&&山顶上的平台被一盆盆鲜花装扮的美丽多姿
&&&&&&从山顶上下来,我们去了最繁华的城市中心,那儿有酒吧一条街,人们喜欢坐在餐馆外面沐浴着阳光喝着咖啡、啤酒,看乐队演出。晚上的夜景更是迷人。
&&&&&&&&&&
&&&&&&&&&&
在市中心的广场上搭建了一个演出台,晚上我们在这儿欣赏了免费的音乐会。
&&&&&&&&&&&
&&&&&&这是一家有20多年历史的德国餐厅,生意非常火,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人满为患,很多人来此是为了品尝德国著名的啤酒,&晚上我们在这儿吃了烛光晚餐,心头涌上一股温馨、浪漫的热流。&
&&&&&&&&&&
&&&&&&&&&&&
&&&&&&&&&&
&&&&&&&&&&
酒吧和餐馆都有乐手为游客弹琴唱歌&&&&&
&&&&&&&&&&&
&&&&&&&&&&
&&&&&&&&&&
街道两旁的建筑很欧式化,而且被各种各样的植物装扮的别有情调
&&&&&&&&&&
或许是瑞士出产巧克力吧,所以在这里到处可以看到巧克力店,最有名的是这家叫作“MOTANHES”的连锁店。
&&&&&&&两只可爱的松鼠是这家品牌的标志,店里面有样式不一、口味不同的巧克力,在这儿我第一次吃到液体巧克力,是用草莓沾着吃的,酸酸甜甜,很好吃哦!
&&&&另外一家巧克力的店外,有个小朋友趴在橱窗前盯着里面的巧克力,迟迟不肯离去,为什么不让妈妈给买一块呢?走到近处一看,吓了我一跳,原来是假人,真是太逼真了,巴西人太有创意,佩服!
&&&&&&&&&&一家商店门口由真人做宣传的机器人造型很引人注目,惹不住要过去与它合影。
在街上遇到一只漂亮洁白的大狗狗,很温顺也很友善地让我们拍照
&&&&&&&&&&
&&&&&&&&&&
当地有名的一家酒店
&&&&&&&&&&&
路边一个教堂,我进去在胸前画着十字,祈祷平安,有信仰真好,可我并不是虔诚的教徒。
&&&&&&&&&&
&&&&&&&&小瑞士长满了很多像这种高大的松树,街头上有卖松子(松树上的一种果实,和国内的松子不一样,比较大)的商贩,我买了一大包回来,煮熟了很好吃。
&&&&&&由于小瑞士树木很多,所以当地的木制工艺品也非常有名,临走之前,我们逛了几家精品店,为自己和朋友买了特色纪念品。有些店里的可爱木制品,可以当场制作或让老板帮忙写上一些有纪念性的文字。
&&&&&&&&&&
&&&&&&&&&&
这些木头制品都是手工的,而且上面的字体也是手写的
&&&&&&&&&&
&&&&&&&&&&
这些挂件我很喜欢,买了一个回去挂在我的房间里
&&&&&&&&&&
&&&&&&&&哇!这个装满鲜花的小车也很漂亮,买回摆在书桌上,读书、上网的时候看到它,心情肯定不错。
&&&&&&&&&&&
&&&&&&这些小鸟屋也很好看,价格也不贵,我也要,老公已经不敢再带我逛下去了,每到一家我都要满载而归,他的双肩上已经背了沉甸甸的一大包东西了,汗!快闪吧,我可不想看到他两眼汪汪的样子……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个人主页:
您已经赞过了
里约热内卢 这里是巴西人公认的天堂
拥有无敌的沙滩 当然也少不了无敌的美女
植被茂密 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谁还想干活啊,到了这里谁都会慵懒的!
(里约热内卢这里是巴西人公认的天堂)
可惜在里约只住一个晚上,只能享受些许海滩的风光,无法造访那些心仪已久的博物馆。
接下来的三天过得极为充实,周五晚上感受了一下巴西超级酒吧,三点才睡。周六上午又到大公园游览了一番,尤其转了下里面的几个博物馆,受益匪浅。周六中午吃了一顿顶级的巴西烤肉,下午采购一番,晚上听了最著名的桑巴歌手的演唱会,那种融入其中的氛围超级棒。周日更精彩,先是到巴维斯海滩享受海水、白沙滩和美女,然后看了圣保罗州联赛的半决赛桑托斯对圣保罗,震撼感受巴西的足球氛围。十点半回到酒店倒头就睡。太充实了!
巴维斯海滩享受海水、白沙滩和美女 -
在巴西看足球
巴西的足球氛围真是没得说,公园里、社区里、企业中,到处都有一块块的足球场地,海滩上也到处能见到踢足球的孩子的身影,男女都有。这次特意和朋友商议安排到现场看场球赛,没想到恰巧赶上了圣保罗州联赛的半决赛桑托斯对圣保罗,桑托斯由于今年拥有了超级巨星回到巴西的罗比尼奥而名声大噪,第一场客场3:2力克老牌劲旅圣保罗,非常凑巧我正好看了这场比赛的电视转播,感觉圣保罗确实技不如人,这次去桑托斯客场更是凶多吉少。同去的父子都是圣保罗的FANS,这样我们就坐到球门后侧为客队球迷专门准备的区域。
足球赛事的氛围是从球场外就开始的,一进桑托斯市就时常可见坐在车上挥舞着黑白相间的桑托斯俱乐部旗帜的球迷。足球场周围遍布拾枪荷弹的警察,客队球迷从一侧单独的通道进入体育场,我们是提前半小时到的,场内早已是人声鼎沸了。两队的球迷正在用手语进行着另一场比赛。客队球迷只占据一个看台,可整齐的口号和鼓声并不落下风。
体育场并不大,能容2万名观众,坐的满当当的很有人气,大连体育场好像就是扩建后一下没了人气的吧?不要一味贪大很重要啊。比赛前除了有队歌口号的较量还有鞭炮燃放,好不热闹。比赛前的大屏幕上播放了巴西队历史上的显赫战绩,一位位足球明星的照片和视频在大屏幕上播出来。据说球王贝利也会来现场观看这场关键的比赛,可惜未曾谋面。
最后播放双方上场队员的名单,主队的首发队员有照片相伴,替补及客队队员就没这待遇了。
比赛精彩纷呈,不只是场上的队员,场外的观众也是重要角色。有几点值得国内联赛学习的:
首先是发任意球时,裁判会根据罚球点位置画出一条防守队员的站位线,这样省去双方推推搡搡的为是否达到9.15米而摩擦浪费时间了;其次是发边线球的时间极快,经常是这边出线那边球就摆到位置了,当然场上同时出现两个球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巴西队员的脚法实在让人羡慕,不管是带球过人还是长传转移都非常棒。整场比赛基本是桑托斯队控制着场上局面,圣保罗很难组织起真正有效地进攻,只是下半场换上高大的9号前锋后稍见起色,最后3:0的比分应该是比较真实的写照。除了进球双方还各有一脚踢中门柱。
比赛上半场以0比0结束,这给圣保罗队带来很大的压力。休息过程中双方的球迷继续战斗不休,感觉主队球迷有一个在比分栏下的看台组织的最有质量,挥舞队旗、跳桑巴舞、球迷队形转换都可圈可点。中场还有拉拉队的舞蹈表演,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的感觉。
场上的头号球星主队7号感觉没有使出全力,拿球机会不多,不过一次将即将出线的球轻巧的救回来然后发动进攻及几次过人还是令人印象深刻。
下半场主队明显发力,伴随着一个个进球是客队的一张张黄牌,全场客队至少吃到6张黄牌,真怕比分落后的客队再被罚下一人。
比赛后期随着结果悬念没有了,客队球迷的看台一片寂静,比赛结束后整整一小时才放行客队球迷,有警车前呼后拥将客队球迷的大巴护送出城。我们在体育场门口的小酒馆里边喝啤酒边观看另外一场半决赛,比赛的精彩程度比这场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完上半场的比赛开车去餐厅,继续边看球边吃烤肉串,爽啊!场上1分钟之内各有一名队员被最后2:1获胜的队总比分
(巴西的足球氛围真是没得说,有幸看到了一场重要的半决赛)
听桑巴歌手的演唱会: 有段小插曲,9点开始的演唱会我们迟到了十多分钟才到,在硕大的体育俱乐部里转悠,被一阵音乐声吸引过去,十几个人围坐在一张长桌前边弹边唱边喝啤酒,长桌上堆着一排歌手们的手机,难道这就是顶级桑巴歌手的演唱会啊?大大失望中出于礼貌还是站在旁边欣赏,听了一支半曲子倒也很中听,最难得的是周围的寥寥几位观众们非常捧场,拍照、随曲子扭动腰肢,倒也是其乐融融。
朋友拉上我离开的时候还有点不太情愿,毕竟60巴币一张的票啊!心想巴西人真能忽悠,就这规模也叫演唱会?还什么超级巨星呢!朋友带着我在硕大的俱乐部里穿行,旁边的泳池、球场、巨大的棕榈树无不让人惊叹。来到了体育馆,里面传出阵阵乐声,原来演唱会是在这儿开。老远就开始有查票的、安检的,我踱着四方步第一个溜达进去了,后边的都或多或少被查了。进到体育馆有些失望,只有舞台前不到五分之一的地方聚着几百人。舞台还算专业,两边有大屏幕现场转播台上的演出者。现在快到九点半了,台上演唱的还是一位垫场的女歌手,长相、身段、唱功都可圈可点,5位伴奏者也是非常专业,和唱非常悦耳。其中一位是用的30公分长的小吉他。特别值得感叹的是观众最前面圈出一块地给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十几个残疾人听得津津有味,这值得国内学习。
稍微有些不解的是舞台前没有座位,绝大多数现场观众都是站着,不少还边跳边扭。前天玩到3 点朋友还不依不饶,实在太累了,我在体育馆的一边的木地板台阶上一屁股坐下来,慢慢欣赏音乐。
人越来越多,以中老年为主,很多女士不顾年龄依然勇敢的穿着适合跳舞的服装。二楼的坐席也开始接待观众了,朋友看我坐在地上示意我上楼被我拒绝了。既然来了就尽量感受当地的氛围吧。同伴开始跟朋友的女友学习桑巴的基本步法,我还是懒散地坐在一边小口喝着啤酒,真怕太困了一觉睡过去。
不知不觉间,体育馆内人已经基本满了,10点刚过女歌手和一众伴奏者退场,吃惊的发现他们原来占据的只是舞台下面的一小条场地,舞台上早已堆放好了各种乐器,舞台背景幕布像红色的火焰瀑布,非常漂亮。
其中一边的乐器都是西洋管弦乐,另一侧是鼓、巴西吉他和两位和声女唱将。现场骚动的越来越厉害,四五部摄影机也陡然醒过来,其中一部高架的开始扫描现场的观众。演唱会的气氛忽然高涨起来。
天皇巨星上场并不招摇,在乐曲声中一身热带休闲装的他背对着观众缓缓出台,轻轻的一转身立刻引爆现场的气氛,尖叫声响起来,现场的观众几乎都随着音乐扭动起来。巨星看起来快60岁的样子,从容的演绎着拿手的曲目,台上台下互动频繁。歌曲间歇期,他还经常喝上一大杯啤酒,不得不叹服巴西人对啤酒的喜爱。
(歌词虽然不懂,曲调很动人,享受音乐这无国界的好东西)
歌词虽然不懂,曲调很动人,一样是在享受音乐这无国界的好东西。一边欣赏演唱一边在舞动的人群中寻找靓女,别看观众中中年占很大比重,还是能找到不少靓丽的年轻人,其中一个个子高高、一头黄色长发、后背全部露出长着亚洲面孔的女孩子非常吸引人,可能是她经常大笑的样子让人心情愉快的缘故吧!凑过去攀谈了几句,“中国人? 韩国人?日本人?”都不是,旁边她的男伴告诉是“加利福尼亚”的,呵呵真够远的。
朋友的女友一再将我介绍给她的朋友,好像很多观众都是她所在的桑巴俱乐部的成员,打招呼的熟人还真不少,有两口子一起来的,也有几个朋友结伴来的。他们的俱乐部据说有5000多成员,随着音乐跳起来果然很专业。耐不住朋友们的再三邀请,我也下去跳桑巴,基本步法学了20秒就会了,和二人转扭秧歌是一样的。跳跳就随性发挥起来,步伐和幅度都加快加大了不少,随着舞伴的步伐变化我也尽情发挥,朋友们夸我跳得好,“真正的桑巴”。
演唱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台下除了鼓掌、跳舞的,还有很多干脆就抱在一处尽情热吻,不得不佩服巴西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
原来据说巨星只唱十首歌,现场感觉远不止,舞台的背景还有过两次变化,给演唱会的不断升温助力。最后已经退场的歌手又回来加唱了一曲,此后的现场依旧火爆热烈,很多人在跳着桑巴,在尽情享受这个夜晚。
再一次见识了巴西人的热情和“墨迹”,从演唱会结束到回到车上,足足耗费了45分钟,沿途几次碰到老朋友他们都要驻足攀谈一番。很意外还和朋友女友的十四岁女儿及男朋友还见了面,那可是晚上11点了啊,大家都谈笑风生,看来这么早谈朋友、这么晚不回家,他们早就司空见惯,家长也并不干涉。在回去的车上我还和小姑娘开了个玩笑,你是她(指她的妈妈)的妹妹吧?妈妈当然高兴,女儿却不依不饶,在车上足足争论了20分钟。
回到酒店已经是精疲力竭,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呼呼大睡。
接下来巴西朋友又给了我一个惊喜,带我去看赛马!
赛马场就在圣保罗市中心,那是相当的漂亮啊。看了两场,押了两注,当然是输掉了,但是快乐很难找啊!全当买门票了(不要门票),真值!
(赛马场就在圣保罗市中心,那是相当的漂亮啊)
最后一天是周一要去往Campinas公干。一天要拜访三家客户,时间安排的还是挺紧凑的。沿途的风光不错,城市之间是大片的草地和森林,巴西的资源丰富简直是让人嫉妒了。
路上基本没遇到什么拥堵,中午吃了加“黑豆”的米饭,一天的行程丰富而充实,下午5点回到圣保罗,又到一处大商场逛了逛,买了一串石头的项链。之后到朋友另一做珠宝首饰的女友家中小坐,一大堆珠光宝气的首饰让人惊羡,最后在人家蹭了一顿简单的晚饭,拿走2包咖啡一包小糕点,买走一个“海蓝宝”的项链坠。宝石终于买了,也算给家人一个交代吧!
赶到机场时同伴们已经办完登机手续,催促我们赶快办理手续,说这班航班超售严重,办晚了可就要滞留巴西了。(冰岛的火山喷发,导致有些欧洲机场关闭,欧洲中转的一些旅客因为航班取消被迫滞留巴西,据说有些人身上带的钱不够被迫搬往偏远的小镇暂住了)
再一次感受了巴西人工作效率的低下,办理登机牌整整用去了1小时10分钟,等进到候机区发现开门的免税店已经寥寥,也没看见换外汇的地方,这下完蛋了,得带着剩余的几百巴币回国了,下次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用上啊。。。
再次表扬一下阿联酋航空公司,机上的节目多不说,座位上还有插座,让我能用笔记本电脑尽情记录自己的感想。回到家里可就很难找到大段的时间写游记啦。只是阿联酋航空公司对国人的服务态度有待提高,加水就经常故意跳过国人的位置,不知道咋回事。还有,我的阿联酋航空公司里程卡密码不知道,没法使用,在迪拜机场转了好几圈,又发了传真给客服中心,也没有回音啊!里程应该有3万多了吧,应该可以换机票了。
(巴维斯海滩享受海水、白沙滩和美女)
回国已经2周了,时差终于调整过来,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难以忘怀这十一天的惊艳之旅。心中又在筹划着下一站,印尼6月之行啦。
五一去世博会,特意到巴西馆想看看,可惜排队的人太多未能如愿。
巴西,我会再回来的!(全文完,谢谢观赏和点评。里约的照片是朋友拍的,其他都是原创,随便引用)
您已经赞过了
文章好长呀,写的很详细
您已经赞过了回顾1950年巴西世界杯“马拉卡纳惨案”:20万人死寂 半个世纪的梦魇
关键字: 巴西世界杯马拉卡纳惨案米内罗惨案巴西德国世界杯惨案
64年前巴西世界杯上的&马拉卡纳惨案&开拍续集:米内罗惨案。北京时间7月9日凌晨4点,在世界杯首场半决赛中,巴西1:7惨败于德国队的脚下。在贝洛奥里藏特市的米内罗体育场场外,巴西球迷十分激动,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骚乱。有的球迷还将巴西国旗点燃,对球队的失望溢于言表。1:7创造了巴西史上最大的失利比分。这不由得令人想起困扰巴西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马拉卡纳惨案&。1950年,怀揣着全巴西人向世界展示自身现代化成果的希望,巴西举办了二战后的首届世界杯。结果在与乌拉圭的比赛中,巴西1:2负于乌拉圭,与冠军失之交臂。当乌拉圭攻入制胜球时,赛场上的20万巴西球迷突然没有声音,像死一般安静。赛后甚至有球迷开枪自杀&&这场失利笼罩巴西长达64年。丢球的门将2000年时在贫困交加中死去。终其一生他都活在惨案阴影中。曾有一个女人指着他告诉儿子,&看,这就是让全巴西哭泣的人。&
《成都商报》记者在6月23日提前向读者介绍了发生在1950年巴西世界杯上的的马拉卡纳惨案。同样的球队,同样的失利,不同的地点&&观察者网小编带您旧文重读,回顾半个世纪前的巴西梦魇。
马塞洛倒地
<font color="#50年7月16日,巴西队门将巴尔博扎被乌拉圭前锋斯基亚菲诺攻入第1球。随后他被对方中场吉希亚破门,巴西遭逆转。对失球 负有直接责任的巴尔博扎,余生都未能摆脱那场&决赛&的阴影。
1950年:马拉卡纳惨案
1950年,二战后的首届世界杯在巴西举行。那届世界杯被巴西人当做一个向世界展示自我的机会,当时巴西正处于快速现代化进程中,急于塑造更为全球化的形象,他们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马拉卡纳。在决定冠军归属的&决赛&,巴西只要战平就可夺魁,几乎所有巴西人都相信他们会夺冠,最终,乌拉圭2:1逆转获胜抢走冠军,获得他们第二个世界杯冠军。巴西功败垂成,甚至有球迷为此开枪自杀,足球史称此为&马拉卡纳惨案&。很难说1950年世界杯给当时巴西社会带来的沮丧,甚至,直到现在,他们都还没缓过来。
2014年:内尔马们焦虑
1950年对于现在的巴西球员来说是无比遥远的事情,甚至他们的父辈当时大多数都尚未出生。但在他们的成长中,&马拉卡纳惨案&却一直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内马尔们也深知,巴西举国上下是何等地渴望他们能在本届世界杯上一洗&马拉卡纳惨案&这个让巴西人背负了64年的&国耻&,这样的压力也让年轻的巴西队患上了焦虑症。巴西队的心理医生曾就世界杯期间球员们的焦虑心态而做出了100多页的报告,并提交给巴西队主帅斯科拉里,斯科拉里在看完报告后专门让心理医生针对&马拉卡纳惨案&为球员们进行心理辅导,希望让他们不要受到历史的影响。但实际上,斯科拉里本人对此也感同身受,他就向巴西媒体坦言,自己一直到现在有时依然彻夜难眠。
渴望用世界杯来展示年轻国家的风采,一群蹩脚的演员却留给了当代巴西最惨痛的失败。
失利不仅夺走了冠军,也带走这个国家的机遇,背负&流浪狗情结&的巴西人让经济发展延后数年。
1950年巴西队成员终其一生都活在惨案阴影中,一个女人指着他告诉儿子,&看,这就是让全巴西哭泣的人。&
巴西主帅斯科拉里在与德国的比赛中就已经看不下去了。
英国作家亚历克斯&贝洛斯曾在巴西生活多年,著有《足球,巴西人的生活方式》一书。十多年前,他曾为了探寻&马拉卡纳惨案&真相而进行过大量的采访,在撰写这篇报道前,成都商报记者与其取得了联系,他是这样解释巴西人在1950年对于世界杯的渴望:&1950年时,巴西成立共和国才61年,这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因此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缺乏重要的历史性时刻。&
二战期间,巴西积极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派遣的2万多人的远征军在意大利战场上取得了出色战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也让巴西获得了工业时代的入场券,同时民族自豪感倍增,国内精英阶层提出要让巴西成为世界强国,他们的前外长阿兰纳在当时就指出:&巴西必将成为世界上经济、政治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巴西申请主办二战后的第一次世界杯,当时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巴西毫无悬念地拿到了1950年世界杯的主办权。当时的巴西人怀着向全世界展现风采的目的,在里约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马拉卡纳。
与今天马拉卡纳的重建因耗资巨大而引发巴西民众抗议不同的是,当时巴西全社会都对建造这座宏伟的体育场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超过1万名工人从1948年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而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巴西政府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用向社会出售座位的方式来集资。若昂&路易斯,这位75岁的巴西著名记者向成都商报记者讲述了当时的具体情况:&那时最便宜的座位是出售五年的使用权,卖5000克鲁塞罗(巴西以前的货币名称)一个,更贵的是享有一生永久使用权,价格为2万克鲁塞罗。&若昂出生于当时巴西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可以靠父母的薪水生活得非常舒适,家里雇有两个佣人,当律师的爸爸在50年代就买了进口轿车,他本人读的也是最好的私立学校。但即便是这样,若昂的父亲必须要工作5年才买得起马拉卡纳价值2万克鲁塞罗的座位!尽管价格昂贵,不少巴西企业和富人仍慷慨解囊,积极支持马拉卡纳的建设,&据我所知,当时座位出售的效果非常好,一举解决了资金问题。在可以出售的座位中,一半都是巴西企业买下来的。&若昂对成都商报记者说。
在国际足联规定的日期来临时,马拉卡纳的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容量惊人的舞台,来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的风采,称赞我们强大的体育。&里约的《晚报》当时是这样渲染马拉卡纳对于巴西的意义的。&而《体育日报》也评价说,马拉卡纳球场赋予了巴西新的灵魂,唤醒了沉睡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精神。很明显,这个全球最大的球场不仅体现了巴西人在体育上的雄心壮志,也反映了这个国家所渴望的国际社会地位。
舞台搭好,一切只待演员的完美演出。巴西队在前面的比赛中也确实争气,一路杀进了复赛。当时世界杯赛制和现在不同,进入复赛的4支球队将捉对厮杀,积分最高的获得冠军。巴西队在前两场比赛中分别以7比1胜瑞典,6比1胜西班牙,最后他们碰到了1胜1平的乌拉圭队,这让1950年世界杯的最后一场比赛等同于决赛,巴西队只需要打平就可以历史上首次夺得世界杯。
巴西99.9%的民众在赛前都认为巴西队稳获冠军,里约的《世界报》在比赛前一天出版的头版上打出了&他们是世界杯冠军&的标题,旁边是一张巴西队的全家福。正是这种狂妄刺激到了乌拉圭球员,反而让他们前所未有地凝聚在了一起,最后的比分是1比2,乌拉圭队取胜,留给巴西的则是&当代巴西史中最惨痛的失败&(著名人类学家罗伯托&达马塔语)。
在2014年的马拉卡纳球场外,成都商报记者碰到了82岁的老人何塞&苏达里奥,1950年时18岁的苏达里奥是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个银行职员,在没有电视转播的年代,他在决赛那天靠着收音机见证了历史。当记者问他,在巴西队丢掉致命的第二个球时是什么心情,苏达里奥用极快地语速说:&吉吉亚,他在右路接到队友的传球,向前,向前,向前&&他过了比戈德,带球进去禁区,射门,乌拉圭进球了!乌拉圭进球了吗?&记者很快听懂了,这位老人是在重复当年收音机里电台解说员的播报实录。64年了,他还能清晰地记得这段话,那是怎样的刻骨铭心?!
在欧洲,通常把两次世界大战作为二十世纪的两个分界线,只有巴西人才把1950年世界杯视为划分二十世纪的重大事件,巴西作家若昂&马克西姆也在自己的著作中认为,乌拉圭人吉吉亚的那个进球把巴西的历史分为了两个阶段&&&1950年前和1950年后。
在巴西,人们通常会认为&马拉卡纳惨案&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足球层面,它甚至扩展到了政治和经济领域。人类学家罗伯托&达马塔就说,这场决赛的失利,不仅从巴西人手中夺走了世界杯,也带走了这个国家的机遇。《足球王国:透过足球看巴西》一书的作者戈德布拉特也表示,1950年的巴西将世界杯当做一个向世界展示自我的机会,当时巴西正处于快速现代化进程中,急于塑造更为全球化的形象,但这场失利让巴西的愿望落空。
50年代的巴西刚刚开始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处于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全力投入其中。若昂&路易斯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1950年世界杯的这场失利让巴西人开始集体缺乏自信心,8年后,巴西一位著名的剧作家内尔森&罗德里格斯创造了一个词汇&&&流浪狗情结,这是形容巴西人习惯于将自己摆在相对世界其他人低一些位置上的自卑心理。而正是由于这种自卑,让巴西在随后的经济建设中放慢了脚步。&很难说1950年世界杯给当时巴西社会带来的沮丧、自卑、毫无信心的负面影响是否是时任巴西总统的库比契克在1956年作出从里约迁都决定的一个原因,但正是这个仅花三年时间在巴西中部高原平地建起一座新首都&&&巴西利亚的壮举,在很大程度上重新振奋了巴西人的民族精神,再加上从1958年开始,巴西成为世界杯上的主宰,这才让巴西人缓过劲来,重新进入正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了10.1%,史称&巴西经济奇迹&,而在同一时期,巴西队在1958年、1962年和1970年三夺世界杯冠军,要说足球场上的辉煌对巴西经济发展没有起到任何促进作用,绝对是不客观的。&如果没有1950年的&马拉卡纳惨案&,也许巴西的经济还会提早数年进入高速发展期。&若昂&路易斯说。
1950年的那场失利,让一代天才的巴西球员陨落。济济尼奥是贝利最佩服的球员,但他在世界足球历史上却没有太高的地位。如果没有输掉与乌拉圭队的那场决赛,济济尼奥也许会在贝利之前就戴上&球王&的桂冠,但他最后却一生都活在&马拉卡纳惨案&的阴影中。与成都商报记者建立起联系的英国作家亚历克斯&贝洛斯曾在济济尼奥仍在世时采访过他,他最耿耿于怀的是1950年巴西队门将巴尔博萨的早逝。那场失利让巴尔博萨、比戈德和茹韦纳尔三人成了替罪羊,而作为黑人门将,巴尔博萨因为没有挡住吉吉亚的射门而被千夫所指,更让巴西的种族歧视在当年重新抬头。若昂&路易斯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曾有幸采访过巴尔博萨,&那是一个被&马拉卡纳惨案&毁了一生的可怜人,他曾经提到过,20年后当他去逛一个商店时,还有一个女人指着他告诉儿子,&看,这就是让全巴西哭泣的人。&&巴尔博萨在2000年死于贫困交加,去世时他的遗体里找不到哪怕一分钱!而巴西队也在随后数十年内没有使用过黑人门将,直到迪达的出现。
对巴西队两个失球负有责任的后卫比戈德和茹韦纳尔也是一生都在逃避,比戈德后来离开里约,搬到了米纳斯吉拉斯州,但在这里他仍然会被人当面质问,不得已又去了圣埃斯皮里图州,茹韦纳尔也举家搬迁到巴伊亚州,至死都没有回到里约。
亲历者专访
人物:何塞&苏达里奥
年龄:82岁
简历:退休前为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银行北部地区最高负责人助理,年轻时曾在家乡小城邦拜的半职业球队AEB俱乐部踢球。
&死一般的寂静,收音机里20万人的背景声突然没了&
成都商报:苏达里奥先生,1950年世界杯决赛那天,你在哪里?
苏达里奥:我那时18岁,在家乡的米纳斯吉拉斯州银行上班,我那天通过收音机收听了决赛的实况。赛前我们都很有信心,认为巴西队肯定会夺得世界杯冠军。
成都商报:那场比赛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苏达里奥:是巴西队丢掉第二个球后,整个体育场满满的20万人突然之间就静了下来,我在收音机里也能听到那份死一般的寂静。不过当时收音机的品质不是很好,我不能确定现场安静了多久,反正最后只听到电台解说员在报道,而原本存在的背景声,就是现场20万人发出的噪音和回响全部都没有了。
成都商报:巴西队丢掉世界杯冠军,你当时是什么心情?有哭过吗?
苏达里奥:我真的感觉非常失望,但没有哭,和我一起听收音机的亲朋好友中有人哭了。
成都商报:丢掉冠军后有没有人砸东西来发泄?
苏达里奥:没有,当时的巴西还不像现在这样暴力,无论是沿海大城市,还是内陆的小城市,都没有使用暴力的习惯。所以比赛后,至少在我身边没有发生过激的行为,大家都是很平和地接受了现实,然后沉浸在悲伤之中难以自拔。
成都商报:1950年之后,你第一次到马拉卡纳是什么时候?当时有什么感受,还会想起1950年的&惨案&吗?
苏达里奥:我记得第一次到马拉卡纳是在1994年,那时是非常高兴,非常快乐的,因为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马拉卡纳球场,它是那样的壮观。当马拉卡纳出现在我面前时,肯定会想起1950年的那一幕,虽然在那之后巴西足球经历了很多辉煌,世界杯都拿过很多次,但1950年的那一天是让人难以忘记的。
成都商报:1950年之后,当巴西队再次遇到乌拉圭队时,会不会有特别的感受?
苏达里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很怕遇到乌拉圭,即便是在夺取了好几次世界杯之后,我们遇到乌拉圭时依然有那种心神不宁的感觉。应该是在1994年第4次拿到世界杯冠军后,才淡化了这份恐惧。
成都商报:如果今年巴西队再进决赛,你会到马拉卡纳去看球吗?
苏达里奥:我已经82岁了,不可能再去球场。而且我是希望巴西队输的,只有让巴西队输球才有可能改变当前的社会现状。如果巴西队赢球的话,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教育、医疗、公共安全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因此被掩盖起来,政府会沿着现在的路线继续走下去,甚至更糟。所以我希望巴西队能够输掉比赛,通过失利来引起社会的反思,找到一个改进的契机。
亲历者口述
人物:若昂&路易斯
年龄:75岁
简历:巴西著名记者、戏剧评论家,曾为《圣保罗页报》《环球》等多家报纸和杂志工作,1964年他在美国采访了来访的披头士乐队,成为第一位专访披头士乐队的巴西记者。
&那一天,乌拉圭对11岁的我做了很残忍的事情&
在里约的一家临海餐厅中,若昂&路易斯和成都商报记者吹着海风,小酌着冰啤。这位75岁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口齿伶俐,记忆超群。64年前,11岁的若昂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进马拉卡纳,亲身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90分钟,&那一天,乌拉圭对我这个11岁的小孩做了很残忍的事情&&&他们在我的面前,攻进了巴西队两个球。&若昂说,&我非常喜欢历史,但马拉卡纳的这段历史必须要进行浓缩。我现在要和你说的,是日那一天,一直萦绕在一个11岁的小孩脑子里、心里和灵魂里的最真实故事。&
进场,冠军。
&情绪已经战胜了理智&
1950年,我11岁。决赛前一天是一个星期六,有一家报纸的头版标题就直接写着:&巴西,世界杯冠军!&那天我的父母也告诉我:&明天,我们将去马拉卡纳,见证巴西队赢得世界杯冠军。&当时巴西人民从肉体到灵魂都相信这一点,情绪已经战胜了理智。
决赛那天,我和父母早上9点就到了马拉卡纳,虽然比赛是下午3点才开始。为什么要这么早就去球场?因为那时的马拉卡纳是给12万人准备的,当时马拉卡纳球场外的围墙没有修好,只是用木墙挡起来。最后三场复赛,没有票的球迷就把木墙推倒,跑进去看球,最后12万人的球场挤进了20万人,可以坐一个人的位置上往往站着三个人。因为我们看了前面的比赛,所以知道球场的情况,因此必须很早出发,这样才可以抢到第一排坐,因为第一排前面都有警察,他们会维持前面几排的秩序,在这里才能坐着看球。如果是在后面站着的话,以我11岁时的个头,什么都看不到的。
正因为那天我们坐在下半场巴西队的球门后第一排,让我很清楚地看到巴西队的球门是如何两次失守的。
你问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在干什么?在受苦!那天坐在球场上被太阳暴晒,我妈妈像其他人一样,把做好的三明治带去,还带了一瓶可乐,但在入口处警察收走了瓶瓶罐罐,所以在长达七八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都没有水喝,球场里只有冰淇淋卖,但全场有20万观众,卖冰淇淋的只有50人&&我当时喉咙像在冒烟一样,这是我在那天第一个不好的感觉。
赛场,静默。
&20万人,没有任何声音&
你们都知道,巴西队只要在与乌拉圭队的比赛中取得一场平局就可以夺冠。比赛下半场巴西队先进一球,我们当时认为巴西队已经是无法战胜的,但之后乌拉圭队扳平了。
当时所有的巴西人都被吓到了,他们似乎忘记了一场平局就可以夺冠,疯狂地叫嚣着要进攻、要再进球!但没过多久,悲剧再次发生,乌拉圭队的吉吉亚又过了比戈德,带球到了禁区前。当时从我坐的位置能清晰地看到吉吉亚的五官,我吓得要死,
多年之后,当我成为记者时有机会面对面采访当时的巴西队门将巴尔博萨。巴尔博萨告诉我,他在那一刻下意识做出的反应竟然和11岁时的我一模一样&&&在面对吉吉亚时,他认为吉吉亚依然会选择传球。但就在分神的一刹那,吉吉亚突然射门了&&巴尔博萨说,等他反应过来时,球已经非常近了,就在他和门柱之间。但不幸的是,就差那么一点,球从巴尔博萨手边飞进了大门。
在乌拉圭队打进第二个球之后,挤满20万观众的马拉卡纳球场突然静默了下来,直到球赛结束,巴西球迷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当时真的是可以听到一根针落地的声音,后来回过头去看,当时的氛围就是震惊、麻木和沉重。
退场,葬礼。
&我当了回足球流氓,但不后悔&
当吉吉亚进球时,11岁的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所有故事。那些故事都有一个幸福的结局,所以我觉得巴西队最后应该还会进球,并取得胜利,那样才算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当时虽然也被乌拉圭队的进球震惊了,但仍试图抓住那些幸福故事的结尾,所以我没有感觉到全场静默所带来的恐惧感,一心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希望用那些有着幸福结局的故事来安慰自己受到惊吓的心。
在比赛结束时我才回过神来,当时我一直在想的是,为什么我的父亲、母亲、媒体以及社会都欺骗我呢?他们都说巴西队会赢,为什么最后的结局是这样?我很生气,很愤怒。
在我之前去现场看的巴西队比赛结束后,大家退场时就像是狂欢节一样,一路都在载歌载舞。但那天离开马拉卡纳时,气氛就像是去一个葬礼。在我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事情,从道德上来讲,我应该要后悔的,但我却从来没有过。当时我们乘坐爸爸朋友的车回家,我坐在司机后面靠窗户的位置上。在弗拉明戈海边,很多车堵在那里。我们旁边有一辆车,车窗也是打开的,一个大概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拿着一支乌拉圭国旗在兴高采烈地挥舞着&&&哦,这是一家子乌拉圭球迷。我当时做了一件事,当了一回&足球流氓&,我突然伸手出去,把乌拉圭小孩手中的国旗抢了过来,扔在地上。然后把窗户摇上,装着没有看到乌拉圭小孩在哭泣。
你问我用了多长的时间才从沮丧中走出来?我也不知道。1970年世界杯,巴西队和乌拉圭队在半决赛相遇,这是马拉卡纳那场比赛后两队第一次在世界杯上碰面,最后巴西队3比1取胜。当比赛结束时,我迅速拨通乌拉圭驻巴西大使馆电话,然后对着话筒大喊一声:&我需要吼出20年前一直想说的那句话&&&巴西队赢了!&然后我激动地哭了,但后来想起来,这是一个缺乏理智的举动,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也治愈不了巴西人心中永远的创伤。
马拉卡纳惨案续集:米内罗惨案
我们为什么对&马拉卡纳惨案&如此执着?
1950年世界杯距今已有64年,当年20岁的小伙子已是84岁的耄耋老人,见证过那段历史人已经不多了。我们到达里约的前三天,就去了两次马拉卡纳球场,除了拜访著名的&足球圣殿&外,也是希望能找寻到仍然在世的&马拉卡纳惨案&亲历者。
那天整个下午,我都在太阳暴晒下围着马拉卡纳打转,逮到老头就问,但却一无所获。后来,我在马拉卡纳附近的一栋居民楼前遇到一个中年人,他告诉我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64年前住在这附近的人早就搬走了,现在马拉卡纳周围的居民基本都是后来搬迁过来的。
也许是我们的执着感动了上天,在马拉卡纳E出口处我们碰到了正准备去医院的82岁老人何塞&苏达里奥。日,18岁的他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家中靠着收音机听完了巴西队与乌拉圭队的决赛,虽然不是那天出现在马拉卡纳现场的20万观众之一,但却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在采访完苏达里奥之后,我们此前发给英国作家亚历克斯&贝洛斯的邮件有了回复,这让我们与这位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大量采访过&马拉卡纳惨案&当事球员和亲历者的国外前辈建立起了联系,他还向我们推荐了那天曾到现场看球,并仍然活着的巴西记者若昂&路易斯。
为什么我们会对64年前的&马拉卡纳惨案&如此执着?因为这是巴西这个国家永远的痛。有一种说法是,乐观豁达的巴西人心里记不住事,他们对于公共事件的集体记忆只有15年左右的保质期,但只有&马拉卡纳惨案&让巴西人一直铭记于心。2000年的7月16日,《巴西日报》用三个整版来回顾巴西队在1950年世界杯决赛球场马拉卡纳的那场失败,头版&半个世纪的梦魇&的超粗黑标题令人汗毛倒竖,那一年,纪念马拉卡纳惨案50周年的书籍出版了无数,至今走进巴西书店,在体育类书籍中,关于&马拉卡纳惨案&主题的著作都是最多的。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朱八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西龟会不会变金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